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学教授被开除,他正在带的研究生怎么办?绊脚石

大学教授被开除,他正在带的研究生怎么办?

教授如果违反师德被开除,他的研究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会继续安排相关研究方向的导师带,学校不会因为老师出了问题就会给学生带来麻烦的,就像上海财经大学的那位副教授一样,由于突破师德底线,现在已经被学校开除了,但是他手上的研究生是不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对于被开除的教授,我们无需惋惜,也不需要挽留,开除了对学生,对学校和对社会都是皆大欢喜的事情。而他手上所做的相关工作都会有人来接替,又不是什么高精尖技术,大学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任何一个教授被开除,都会有若干个教授可以接手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研究生的培养并非就是依靠导师一个人,在基础课阶段是有很多老师上课的,只有到了论文阶段导致的关键性才会凸显出来,但即便是这样,原有导师不干了,同一个学院里也还是有很多教授可以指导的。另外,现在有很多人建议推行研究生的教考分离,虽然在具体操作上还存在很大的难度,但是要限制导师的部分权力是势在必行,不能让导师真的成了“老板”,这会催生很多不正常的现象出现。总的来说,面对师德红线,教授被开除也是情理之中,学校是可以安排导师,学生也是可以继续学习的,研究生本人千万不用担忧无人教你的情况出现,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一定要勇敢的说“不”。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更多教育话题,请关注我哦

其天守全

为什么导师跳槽时都不带上自己的研究生呢?

今天,有个朋友在百家私信小西,她遇到一个难题:导师去了更好的院校,她不知道是跟着导师去新大学做课题,还是在自己学校同专业找一个新的导师呢?在小西看来,研究生导师跳槽不常见!目前高校教师依然属于事业单位编制,想要离职去其他院校比较难,有心的朋友应该在学校人事处网站看到某某老师离职的公示呢!事业单位改革推行后,高校和医院保留事业单位性质,但是取消编制。之前我和同事还讨论,以后普通院校不给予优秀老师足够的扶持和政策,很难留住人呢!硕士生导师指导学生课题小西聊高校教师离职难就是想要说明一件事:导师就算最终跳槽成功,研究生原则上无法离开的(学信网注册无法变更),就算是跟着导师去新大学做课题,依然需要回原单位进行答辩。不清楚该导师离开时是否妥善安排好自己的学生,有课题组的会安排组内其他老师负责,单独一个人的也会委托专业内关系不错的导师帮忙。作为大学老师,若你是研一、二学生,个人建议变更新导师比较好。研三的话,课题已经没有时间变更,直接完成之前的课题,顺利答辩就好。团队离不开导师和学生的协作为什么不太建议研究生跟导师去新学校做课题呢?导师去了新单位后,有可能涉及到科研成果归属的问题,比如发表科研论文的第一单位。若你跟导师在新大学做课题,科研论文的第一单位不是你所在院校(学信网注册),就不能作为你符合答辩要求的支撑材料,按规定是无法进行论文送审、参加答辩的呢!反之,导师工作的新单位非第一单位,该导师又无法将这样的科研论文作为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定材料。将心比心,去了新单位后没点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导师也无法"玩的转"或"交得了差啊"!当然,若是和导师协调沟通好科研成果归属,继续之前具有延续性的课题也挺好的。这样的培养方式,类似于"联合培养",只是说第二导师是新单位的原导师。毕竟,平台较好的院校科研条件好不少,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等。导师和学生间是双向选择一般来说,遇到导师跳槽的情况,选择权基本不在学生手中,跳槽之前也不可能会考虑自己研究生的意见。毕竟,研究生就算不同意变更导师的话,原导师也可以选择跨校指导。如不少院校都有聘用其他知名高校的兼职教授(甚至部分是国外知名高校的教授,给予硕士或博士招生指标),同样采用跨校指导模式培养研究生!作为研究生,千万不要有"导师离不开我"的心态,去了新院校缺优秀学生之类的。比如,大牛导师被某大学挖走后,新学校会有指定的政策和经费扶持,帮忙其快速组建新的课题组(1-2年内),往往缺的是团队核心成员,如他原团队的某些青年老师(大部分会跟着跳槽),而不是某个研究生。之前不少高校挖人时,谈的都是"打包将课题组一起带走"的条件和待遇呢!之前,西部某985高校一个专业短期被挖走10余个老师,正常教学都无法开展!若是某个年轻导师,有不错的科研成果和潜力,被更好的大学挖走的话,小西建议你可以硕士毕业后去他新院校的团队读博,也不太合适硕士阶段跟着去做课题。极端情况下,要是他在新单位起步不顺的话,很有可能导致你延期毕业。研究生办公室小西建议这样的选择权留给导师,他要是真的觉得要让你过去开展课题研究,必须帮你处理协调好科研论文、学位论文、答辩等过程中可能寻在的问题。之前有过不少学生深有体会,自己导师跳槽后也跟着过去做课题,回学校答辩时被几个评委专家"刁难",甚至答辩后不予以表决,要求学位论文修改到位。因此,小西建议和导师坦诚的聊一次,把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沟通清楚后再下决定呢!加油!

王尔德

带研究生:当教授的快乐和痛苦

来源:科学网(ID:sciencenet-cas)作者:马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我每天花大量时间扑在实验室,试图帮助一名博士生做好科研,精力大量消耗。如今,对方半途而废,我无论是挽留还是‘分手’都不快乐。回想起这几年带研究生的种种,有快乐,也有痛苦,我竟无言以对。”在微信朋友圈,A教授有感而发。到底他快乐在哪里,痛苦在哪里呢?A教授的快乐1:当科研“监工”每天,A都会兴冲冲地到实验室当“监工”。他的眼很尖,他能一眼抓住学生的实验问题。比如有的学生用电子天平称量样品,称量纸大于天平的托盘;有的学生把液体倒到量筒时,右手把1000毫升的容量瓶举得很高。“读本科时化学实验是怎么教的?”他脱口而出。忽然想到什么,他又补了几句:“我从不歧视‘双非’高校来的学生,但你到我们这儿,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你上学期周末是不是经常去旅游?我看到你同学发的朋友圈了。”他的话很直。有一次,一名新生向他报告一个实验点子。听了学生的分析,A觉得这个思路是可行的。然而,过了一阵他听该生说实验点子是被报道过的,他瞪大了眼睛:“吃别人嚼过的馍,有什么意思?你这样即使做了,也发不出文章来。”遇到这种情况,他甚至会让学生们都停下手头的工作,在实验室召开“临时组会”。他从不骂学生,但在“临时组会”上,他似乎把心中积压的一种“气”释放出来。他不但会说学生做实验不规范、想出的点子没有创新性,还会说他们做科研没有“章法”。有几名学生就曾被他批评——每次只是合成一丁点儿催化剂,以至于做催化反应和后续表征,需要再花大量时间合成好几批催化剂。“我在乎的不是药品、试剂,而是你们的时间!做实验得动脑子!”他发急了。每天“巡视”实验室时,他会不时发话——“你们缺乏什么实验装置,告诉我啊。不能低效率地科研!”“像你这样第一天制备催化剂,第二天烘干,再花一天测试,为什么不在烘干的时候制新的催化剂?”“需要做什么表征,赶快想清楚,送样测试啊!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测试结果还没有出来?哪天送的样?得打电话催催,不能一直等着耗着!”“不同样品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在电脑里要不同的文件夹存放,每个文件夹的命名是催化剂的化学式,而不能用数字代号命名!否则,谁知道哪个是哪个!”有时候学生科研不顺利,他每天到实验室五次,现场指挥,甚至在假期陪着学生做实验。“我才不相信实验做不出来!”他撸起袖子狠狠地说。他总是把形势说得很严峻——系里有多少研究生延期毕业,多少毕业论文送盲审被“枪毙”。他还会“幸灾乐祸”地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一些“今年研究生毕业论文盲审从严”之类的文章,似乎在宣示自己“从严把关”的决心。而一旦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他比谁都高兴,满世界宣布“今年我的课题组又有一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他的学生在他的指导下能提前发出申请学位所需的论文,并远远赶在截止日期前面开始撰写学位论文,以便投入下一阶段的职业发展之旅。看到学生在学业上从青涩走向成熟,A非常惬意。“A老师培养的研究生,我相信!”A的一位应届博士生在找工作时听到对方教授这么说。听了这位博士生的转述,A更高兴了。A教授的快乐2:当“人生导师”“把自己撕开,把自己劈开!”面对笔者,A的一名研究生夸张地模仿A的话,模仿的时候还透出一种不解甚至嘲笑。A总是“敲打”课题组学生,说人要知道天高地厚,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有一名学生发表了多篇论文,A却说:“你不要抱怨在我这儿发不出好文章。得了便宜,就不要卖乖了。如果你真的厉害的话,你毕业以后发几篇‘一区’文章给我看看。”当学生不大愿意按照他的意见修改论文,他会微笑着却带着一种“气”说:“让你锻炼科研生存能力,你却不领情。你以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别来找我看(修改)本子。”他还会让学生感到一种压力:“以后你找工作时,同行有可能会向我询问你的表现的。”这样的话语可能让学生一下子难以接受,但A以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为乐事。用他的话说,他的语言风格“就像一拳打在你的脸上,让你猛醒”。他跟学生谈学业,结果谈着谈着,就扯到“人生哲理”“职场道理”上去了。有时候就像开起无轨电车,一开始说“讲五分钟”,结果讲了一个下午!他老拿职场的那一套说事儿,什么“细节影响成败”“做什么就要像做什么的样子”“换位思考”“落到实处”。当学生不服从他的工作安排,他坚定地说:“你以后到工作岗位上,领导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如果你现在不理解,那么你以后会理解的。”他总是说,做科研光靠勤奋是不行的,要work smart(聪明地工作),多听导师意见,还要抗压能力强。“人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家人、恋人负责,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既然选择读了研究生,就要把书读好。遇到一丁点大的挫折就‘炸’了,就退却了,将来到社会上去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他更是花大量时间提供支持。如果学生有科研的困难,他就陪着学生做实验、分析数据、使出浑身的力气改论文;如果学生有心理的困惑,他会和学生一次一次地聊,甚至把学生的恋人也叫过来一起谈。他常说,遇到问题要“面对它,解决它,放下它”,不要不接电话、不回电话,而要勇敢面对、攻坚克难。在有些人的眼里,A这样和学生谈人生完全没有必要,“研究生都是成年人了嘛,思维已经定型了”。还有的看客先给别人套一个“人生导师”的帽子,然后一棍子打下来。可是,A不依不饶地在朋友圈“发声”:“近日(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发通知了——‘通知指出,导师是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要把培养人放到第一位,既要做学术训导人,指导和激发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原始创新能力,更要做人生引路人,言传身教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不需要学生给他颁发奖状证明他的这些教诲有用,也不指望因为花了很多时间育人而得到校方的奖励。用他的话说,“课题组开在这儿,我就是这样的人”。A教授的痛苦3:恨铁不成钢带研究生有快乐,也有痛苦。本文开头展示的A教授在微信朋友圈的发言,其实隐隐透出他的无奈——如今,科研和生活环境没有那么纯粹,有些研究生或是心活、事儿多,或是缺乏职业精神和诚信。另一方面,师生矛盾多发,社会舆论一面倒地批判导师。即便导师在带研究生过程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者纠纷,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极端行为,为了避免触动“涉校舆情”,导师也有苦说不出,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有鉴于此,接下去本文不准备披露他人隐私,只想泛泛而谈科教界一般情况和一般经验。这可供无数“A教授们”和“同学们”参考——如何使得师生相处的经历更加快乐些,使研究生们的前途更明朗些。1. 有些研究生做科研不努力,这是大忌。但也有些研究生不是“懒”,而是“不会混”——做科研缺乏“章法”,眉毛胡子一把抓,钻牛角尖;不按照导师的指导意见做实验。“不会混”的结果,一是自己不能及时得到科研成果,二是导师不满意。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导师,这真可谓两败俱伤。2. 很多学生人不坏,只是有缺点和弱点。每个人都有缺点和弱点,关键是学生要在在校期间尽量弥补,这样到社会上去以后不至于影响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有的学生体质不好,有的学生有心理障碍,有的学生情商低,还有的学生不懂得做人道理或者礼仪,那么就要在读研期间加以改进,使自己以更好的面貌走向职场。3. 要和导师商量读研期间以及毕业后的规划,以便通盘考虑、整体规划。不要瞒着导师另搞一套(比如复习托福、GRE),否则,有可能最后“两头不着杠”。笔者就遇到过难熬的日子——有些组员另搞一套,一方面科研没有进展,另一方面职业发展的事情一下子也没有眉目。这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光的流逝。4. 遇到师生矛盾,需要彼此真诚沟通。你要问问导师:要如何做,才能让导师满意或者没那么不开心?为了正常毕业,需要什么样的计划安排?什么时候要达到什么进展程度?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千万不能任性——不接电话、不回电话,以为世界会围绕着自己转。5. 考研的时候也要想清楚。读研究生不是说你交了学费,你就可以“来去自由”的。你的加盟,挤占了别人受教育的机会,也用去了导师宝贵的招生名额。你的表现不佳或者中途离去,可能会影响你原先所在学校、院系、课题组的声誉,也会影响导师课题组的科研进程、安排,浪费已经投入的资金。进组后,导师在资金、仪器设备、指导时间、毕业保障等方面有commitment(承诺),那么你对导师、对自己,也要有commitment。6. 人生要有规划,每一个阶段都要有阶段性行动和收获,不要找到工作以后想考研,考上研究生后却想着还是工作好。虽然说只要努力,一切都还不晚,但晃来晃去没有一个主线,最终会一事无成。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师生之间的不愉快最终会过去,会被遗忘。但我们科教界有必要了解和分享——怎样使师生相处的经历更愉快一些

萌区有状

“我们导师现在不太敢带女研究生了”我们和高校老师聊聊最近的事

前天,我把关于中大教授的那些文章转发给了一位退休高校教授。我问他,“作为高校老师,怎么看?”他回答我说:“这些没有涉及实质性的行为,小打小闹,顶多警告,应该动不了根基。” 在他看来,摸头发、强抱袭胸、勾肩搭背……只能算作不良作风。但在不到 24 小时后,中山大学发布最新处理结果,作出停课处理,并取消该老师硕士生、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不过,也是在和他深聊后,我才意识到,在高校里的生活的教师们,对于“性骚扰”的敏感程度,与我的想象是很不同的。在大学里,一个科研项目的重要负责人,是响当当的名头,是整个学院乃至学校的金字招牌。他说,“小打小闹的事情,对这种大咖来说,顶多警告下。”我尝试询问作为教授的前辈,哪种程度的骚扰才能算作是“实质性”的行为,会被严惩。他给了我一个这样的答案:强奸发生;一条命,或者半条命;女生抑郁或自残。这是他的猜测,但也是大部分还没被遗忘的案例的典型特点。我也尝试询问,他对最近发生的相关性骚扰案例的看法,他说:“如果只是暧昧行为,很难界定,更难追责。”他认为,大部分人都是“有贼心没贼胆”的。一步步试探,得手了,就再进一步。没得手,收敛一阵,所以才会导致了更多“暧昧”的骚扰行为。不过,不同于公共场合的性骚扰,在老师和学生绝对的权力不对等的状况下,这种校园里打着“暧昧”旗号的试探,让原本抱有崇敬心理的学生,无法声张,也备受煎熬。我曾做过一个 30 人的小范围调查,关于师生间的界限,以及学生们遇到觉得过分的情况有哪些。我收到了一些这样的反馈:带色评价外貌、身材;单独约晚上散步;单独约出去吃饭;邀请加陌陌好友;拉手按肩表亲昵;这些,都是真实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经历。我还了解到一个经历,有位六十岁的老教授对女学生当面说:“只要你天天陪着我,我把所有的知识经验都传授给你,收你当关门弟子。”一个女生对我说:“不是我大惊小怪,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男性,我可以视为表示好感或追求。可那个人是老师的话,不行。”“因为,我很难拒绝。”在这个小小的调查里,我无法轻易下定论。但给到我的感受是:现在的学生对于“性骚扰”的认定,似乎和一部分老师的标准是完全不对等的。当时之所以做这个调查,是因为我收到过一次学妹的求助。毕业前的一天,有位学妹发来微信,说有位老师约她晚上去他家里,要讨论课程设计。她很奇怪,明明可以白天在办公室讨论的事情,为什么非要晚上去家里问?推辞了两句后,她说白天再去学院找他。老师说:“只是讨论课程设计而已,你不要多想。来吧。”她有些慌了,不知道如何接话。当时,她在准备出国的节骨眼上,需要高绩点,生怕得罪了他,期末分数会很低。我也不知道这种事情如何解决,就让她去咨询院里风评很好的另外一位老师。那位老师建议她不要太生硬,直接拒绝驳人颜面,“要不你就说舍友也想一起学习吧。拉多个人保险些,也能探探口风。”慌神的学妹照做了。没想到,老师很快回复过来:“不行。我只邀请了你一个人。”师妹最终没有去。但自那以后,她总是小心翼翼审视身边每一位老师,戒备心很重。和很多经历过类似事情的学生一样,她开始对老师产生困惑:“是我太敏感了吗?保持界限感,不是老师应有的觉悟吗?”可不是所有高校老师都会这样认为。那位给出建议的老师听说后续后,无奈笑笑:“他们心里清楚,这些事(单独邀约,陪酒吃饭)根本扯不上性骚扰。即便被传出去,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他提起另外一个同事,带女学生去外地比赛,半夜穿裤衩背心去敲门聊天,也没觉得不妥。想起我曾非常喜欢的另一位老师,饱读诗书,风度翩翩。然而,每周总喜欢挑一两个女学生“重点培养”。酒局上过三巡,调笑言语和滑腻目光,挥之不去。后来,学院领导找他谈话,他不以为意:“一起出去吃饭而已,有什么问题?”正因为高校里对于“性骚扰”的认定并无定论以及明确界限,即使发生了类似暧昧的事件,无论是当事人的同学、风评很好的老师,都无法给出一个合适并且明确的做法。这种无法界定为“性骚扰”的师生越界行为,很可能就会滋生了每一个无法想象的后果。我尝试和开头提到的退休教授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书读得这么多,反而如此做人?”“读书是读全书,做学问是读偏书,这不一样。”他认为,许多身在学科研究一线的老师,常年待在实验室里,能接触到的女性只有自己学生。成为名声显赫的教授前,他们也曾是学生,长期隔绝在象牙塔中。而从学生到教师,只不过是几篇论文和一个学位。一旦待遇和地位上升,膨胀和诱惑随之而来,“有些人一心钻学问,活在自己世界里,会容易心理扭曲,身份错位。”这两天看到新闻后,我还给很喜欢的一位学者发了邮件,咨询他的看法。他发来一篇名为《我把心剖出来,告诉你为啥别搞师生恋》的文章,是一位国外高校老师的自白。作者分享了自己接受的上岗培训准则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一般而言,这种辅导必需在办公室或者咖啡馆、图书馆等合宜的公共空间展开。如果在办公室进行单独辅导,而办公室又没有 面向走廊的透明玻璃,那么循例应当将办公室的门打开,以示避嫌。”这很重要。保持师生之间清晰的界限,不只是对教师的警示,也是一种保护。这甚至也可以是我们接下来建立准则的一些参考。这种界限的不明确,也会导致另外的一种极端——一些谨慎的教师更加拿捏不准与学生相处的模式。上次陶崇园事件,我们曾经采访过一位大学男老师。他说,自己现在的习惯是,“同学找我问问题,我会自觉地保持距离”、“不会轻易找任何同学帮忙,因为这是加重同学的负担”。最近,和一位讲师的聊天,他提到现在高校圈有些导师,为了保护自己的名声,甚至不敢招异性研究生,想要尽量避免有风险的单独相处。而我所遇到的大学老师中,的确大多如同他们这样正直自觉,甚至有些刻意避嫌。每当高校负面消息出现,他们心痛又无奈。面对错失身份边界感,做出不可饶恕事情的同行,他们也希望努力找到证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赞同公开调查和公布处理结果。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探讨,尽快达成一个关于界限感的共识。聊到最后,前辈给我发来了一个视频。台上的人侃侃而谈:“我在人类中的女人缘不是很好,但是我在猴子社会里的女人缘还是不错的。”那是一场名为《我们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的演讲,主角正是那位中大教授。“猴子表示好感就是直白抚摸,有可能他真就这么钻进去了,把自己当猴王了吧。” 前辈尝试对他的行为进行"学术"揣测。不过,我还是坚定地回了一句:“抱歉,我觉得这不是理由。”本文转自我要WhatYouNeed,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侵暴诸侯

研究生选择导师,一定要选教授或者副教授,这或许是最荒唐的标准

可能参加过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学生,对考研相关的一系列事情都有着自己的感悟,只不过在诸多的事情中一定会设计到选择硕士导师这个问题,毕竟好的硕士导师对于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好的导师决定了你就业时的平台,因此所有考研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找一个完美的硕士导师。记得当时自己选择硕士导师之前,也查阅了很多的导师相关资料,看看导师的科研情况,有没有海外留学经历等等,但最终我的选择并不是根据我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而得出来的,因为我的学姐给我推荐了一个她口中非常好的导师,于是我就选择了这位导师,当然在之后的研究生生活中也证明了我学姐的眼光。当然,每一个人选择自己硕士导师的标准不同,可能有的是按照导师的年龄,可能有的是按照导师的性别,可能有的是按照导师的近几年科研情况,但其中有的学生会认为选择导师必须是在那些有教授职称的老师里选择,或者是副教授,这才是最佳的导师。这样的标准没有错误,也不能说完全的正确,因为现在各高校绝大多数的硕士导师都是教授、副教授,因为能够带硕士研究生的导师最低也是副教授,所以这样的标准其实没有任何的价值,也没有什么参看价值,更不要认为教授就一定是好导师。同时,还有985高校、211高校的一些导师不是副教授,也 不是教授,仅仅只是一个讲师,但是却可以带硕士研究生,像这样的硕士导师,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收到硕士研究生的喜爱,因为年龄相差不大,有着共同的话题,并且这样的硕导近几年的科研一定非常的强势。但回到实际,硕士研究生选择倒是其实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必须满足怎样的条件才能够可以,因为或许你认为的那个优秀导师没有选择你,也没有什么价值,或许你不想选择的那个导师,他却选择了你,最后或许你就是他的学生了。因此优秀的导师配优秀的学生,你自己所具备的属性必须足够给力,同时还不要忘记在选择导师之前和自己认可多的导师见面沟通,争取自己能够进入其门下学习,这样才会更有保障。总之,选择导师一方面需要运气,另一方面需要方法,最终是哪位导师带你?这或许无人知晓,但是研究生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积极的去争取自己认可导师手中的名额,这样或许才能最终跟着自己理想的导师学习。

局内人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教授的区别是什么?

学士(Bachelor Degree),是本科(undergraate)毕业能够获取的学位。我在中国的时候有理学生、工学士、文学士等之分,不知现在是否有变化。国外的分法也比较类似,比如通识教育的文科(liberal art)的学位常常是BA(Bachelor of Art),理科专业(Science)授BS(Bachelor of Science)等等。学士学位一般需要全时读四年获得,也有的专业譬如工程、设计等需要五年,当然半工半读要多久就不好说了。硕士(Master Degree),是研究生(graate)期间可以获得的第一个学位,在中国硕士一般需要两到三年全时攻读,最后要写硕士论文。在美国硕士则有两种,一种是学分硕士,只需要修够学分就可以毕业,这种以文科居多,用的时间短一些,一年半甚至一年就能毕业拿到学位;另一种是论文硕士,需要做实验收集数据写论文,这样的硕士一般需要两到三年才能毕业。博士(Ph.D),是研究生期间可以获得的比硕士更高一级别的学位,攻读博士并不需要硕士学位,本科毕业可以直接攻博,但是一旦博士不能达到毕业水平的话,可以改成硕士毕业。博士需要三到五年全时攻读,也有延长到更久的,在美国如果七年博士还没有毕业,一般会被认为该博士生没有毕业的能力,但这并不绝对,我认识的同学中有读了九年最后拿到博士学位,论文做的极其优秀,属于慢工出细活儿的那种。学士、硕士、博士都是一种学位,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是一种学历提升的过程,简单的说,本科生就是学士,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就是通常所说的硕士,毕业获得的是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就是通常所说的博士,毕业后获得的就是博士学位,目前博士就是最高学历。而博士后是一种工作经历,并不是一种学历,它是有工资的。博士后是指博士毕业取得学位、学历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的人员。博士后不是学位,也不是职务或职称,它只是一段工作经历。教授是一种高级职称,比教授低的有副教授、讲师、助教等,过去的教授不一定是博士、硕士,甚至连学士也不是。他们之间的区别,教授可以拿到行业的最高职称津贴,博士后只是一种工作经历,而博士、硕士、学士只是证明他们在相应的学习阶段,顺利完成了学业,取得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虽然取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甚至进入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工作过,但不一定就能很快评上教授。反过来说,虽然教授没有较高的学历或者学位,但是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长期学习和研究某一个领域,教学经验、研究经历比较丰富,他仍然可以当研究生导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对教育事业的越来越重视,并且我国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尽自己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

棺材石

为什么大学里很多教授给人感觉知识水平还不如硕士?真的如此吗

很多大学生到了硕士阶段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研究能力的提高,会发现一部分教授的知识水平其实还不如硕士,给人感觉很多老师评上教授职称之后反而不继续做科研了,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硕士首先这种现象肯定是存在的。在很多普通高校里面,一些研究生导师虽然是专业导师的身份,但是其实很多已经不继续做科研很多年了,到了管理岗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已经对前沿的知识和信息已经不太了解,因此在给硕士上课过程中,或者在给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啼笑皆非的局面发生。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硕士生和导师的讨论会,研究生导师居然不知道实证研究中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产量的关系,那个导师还把自己学生骂了一顿,场面非常尴尬。其次,在985大学里面这种现象会比较少。在双一流大学或者在985大学里面,教授还是很有水平的,很多教授每年都有申请国家社科或者自然科学基金,而且从知网都可以看到他们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即使很多教授到了行政岗位上,但是依然每年都会有一些论文发表,可见985大学的教授和普通高校的教授还是很有水平的。学术交流而造成教授知识水平不如硕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授只是评职称,发一定的论文就可以了,但是由于学科知识发展越来越快,过去被认为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在现在也许普通硕士就可以写出来。比如经济学方面,在2010年以前很多教授发表论文还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而且实证研究范式还不规范。但是到现在很多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方法已经升级到了依据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二是很多教授评职称以后,就不再发表论文了,只是从事简单的教学工作。曾经见过一个博导,但是发现他已经近十年没有发表论文了,也不知道他带的博士和硕士水平如何。教授学术成果漫画所以考研就要尽量报考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这样就可以跟着贴心的硕导学习,制定自己的科研计划,在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中能发表至少一篇论文,这样自己如果想考博的话就容易多了。

废一于堂

教授被开除了,他带的研究生怎么办?

这个完全不用担心,学校会有安排的,一般是分给其他导师。比这更奇葩的都有,有读研期间导师跳槽的,读博期间导师出家的,导师意外去世的情况就更多了。最近网上一个流行的笑话:“一个中科院的博士,好不容易攒够了论文,结果导师出家了…… 没有人知道导师人现在哪里,但偶尔还是会回一两封邮件。他发邮件说,老师,我要答辩。导师回,施主,凡事都不要太执着,答辩不答辩,其实都是空……”还有导师跳槽的,西北地区的高校被沿海地区高校高薪挖人,在早些年非常普遍了,当年评985/211时,挖人的情况更是乱象横生。因为评985/211的一个指标就是看师资力量,为了能进211,当年一些学校挖墙角可谓是不择手段。比较吃亏的就有兰州大学,在兰州大学若是一个老师稍微做出一些成果,立马就有沿海地区的高校来挖人,来不来?工资翻倍!当然也有985挖其它学校的,我知道的就有某985高校把人家学院院长挖走了,院长走得时候还顺便把课题组的其他老师一起带走了。在国外,如果老师跳槽去其它高校,他是可以把自己的项目以及基金包括博士生一起带到新学校的。在国内,硕士和博士都归属于学校,导师跳槽是无权带走研究生的,其名下研究生基本都是分给课题组的其它老师。

公性

为何高校教授想要更多的研究生自主招生权利?科研不仅仅是靠努力

高等教育阶段的不同两会上高校的谏言在2019年的两会期间,中山大学的代表谏言教育部放开高校博士招生名额,因为在目前的博士模式下,每年中山大学有2200多名博士生导师,而每年的博士生名额仅有1700名,造成每年几百名博士生导师没有招生名额,反而在教育部计划名额下,很多不满足博士培养的高校,白白浪费大量的博士生名额,例如翟天临式的注水博士成为2019年的热点!还有苏州大学的人大代表谏言,双一流高校建设要采取升降制度,苏州大学等一些优质非双一流高校的师资和整体实力已经超过很多双一流高校,为了提升中国高校的教育质量,一些落后的双一流高校应该退出双一流高校的行列!两会上高校的谏言很多都是针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分化而做出的建议,而导师的研究生自主招生权利也是目前舆论的焦点!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导师需要跟多的研究生招生权利目前中国的高等研究生教育还处于计划平均主义,很多不符合博士点的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大跃进时期,通过各种手段申请到博士点,每年教育部给予这些高校博士生名额,而像中山大学这些师资强校,却得不到应有的名额,如果给予考生同样的选择权利,考生们一定会用普通高校的博士名额去中山大学去读博士,而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生的招生权利都给予教授自身,只要自己有项目就可以招生,而不是机械式的名额分配制度,致使一些高校有项目不能招博士,而一些高校没有项目却盲目招博士!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社会对研究生的误解目前中国社会已经把本科、硕士、博士统一认定为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获得学位,其实本科阶段有点像高中教育,属于知识的获取,而硕士和博士属于研究生阶段,这个阶段和本科是完全不同的阶段,研究生属于科研实验工作,本科生知识更广,研究生知识更专,本科生要求是简单了解,而研究生阶段则是需要深入探讨,因此本科阶段只要求努力学习就可以获得高分和成功,而研究生阶段却讲究科研思维和灵活,这也是为何很多在高中和本科阶段的学霸到了研究生阶段却变得平庸的原因,前一阵中科大一名从小到大,甚至在本科阶段获奖无数的学生,由于硕博连读期间没有发表一篇论文最后选择自杀的惨剧,这个背后就是高校教授想要获得研究生招生自主权利的重要原因,因为有些学生虽然非常的努力,但是他们却不适合从事科研工作,人们常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努力的人,造成的破坏性就越大,因此科研工作同样如此,一个不适合做科研的人,盲目挑战了硕博连读却毕不了业,最后连硕士文凭都拿不到,因此很多人都很谨慎地先攻读硕士,看自己是否合适做科研,再考虑攻读博士学位,毕竟博士非常难毕业,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高达66%比例的博士生不能按时完成毕业

张廷秀

硕士导师必须是副教授以上?错,普通讲师也可以!

研究生选择导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清楚在读研期间导师对于一个学生的重要的塑造作用,如果你能够跟一位学术大咖的话,那么你很有可能会因此有一个不错的学术成果,如果你能够跟一位人生导师,那么他能够对你的三观有重新的塑造,因此不同的导师对研究生的作用不尽相同。只是现在我们每年的研究生在选导师时更多的是看重其职称。而且越来越多的考研学生在潜意识里都有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能成为硕士导师一定是副教授以上,普通的讲师是没有希望的,而且在很多学生的观念中职称越高越代表其较高的科研能力,越能够证明其优秀的教学水平。所以我们常常能够听到一些硕士研究生在和自己的朋友炫耀,我的导师是教授、我的导师是副教授,很少有硕士研究生会说我的导师是一名普通的讲师,然而在我国从没有规定讲师不可以带硕士研究生,也没有规定必须是副教授以上才可以带硕士研究生。当然,这样并不是在否定教授或者是副教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而是在强调讲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在很多98高校讲师带硕士研究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而且这些能够带硕士研究生的普通讲师,或许仅仅只是在职称上比较的普通罢了,不管是从科研能力还是从教学水平看,一定程度上并不比那些教授要差一些,甚至还比他们更强一些。因为这些导师一般都是支持着国家级的项目或者是课题,有着大量的科研成果,而这些便是他们能够带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至于职称的问题,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事情,毕竟高校每年晋升副教授、教授的名额非常的有限,不可能每一个有能力的讲师都能够顺利的被晋升为副教授。因此这给我们还没有选择硕士导师已经还在考研路上的学生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同时也是给我们很多考研人一个观念上的转变,在选择硕士导师时,不要一味的只是盯着导师的职称,还不要忘记看一看导师的科研,更重要的是看看那些不是副教授的讲师,或许他们正在主持的项目或者是课题才是最适合你的。当然在选择导师时一定不要将职称放到第一位,很多时候职称往往是放到最后一位的,因为最为重要的是导师的人品,这是你三年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一个好的导师绝对会保障你有一个愉快而有价值的硕士生活。总之,在选择导师时思维要更活跃一些,不管是副教授、教授还是讲师,关键还是看其科研能力,这是一个重点,更不要认为讲师不能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