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建筑业前沿资讯汇总」2019/1/4香澄

「建筑业前沿资讯汇总」2019/1/4

2019/1/4住建部告别纸质文件、提交电子材料,住房城乡建设部修订4部部门规章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决定:一、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22号,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2号修正)第十四条修改为:“企业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在资质许可机关的网站或审批平台提出申请事项,提交资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业绩等电子材料”。二、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0号,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24号、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2号修正)第十一条修改为:“企业申请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应在资质许可机关的官方网站或审批平台上提出申请,提交资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业绩等电子材料”。删去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对相关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三、将《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8号,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24号、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2号修正)第十二条修改为:“企业申请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在资质许可机关的网站或审批平台提出申请事项,提交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业绩等电子材料”。四、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77号,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24号修正)第六条第一款修改为“新设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在资质审批部门的网站或平台提出申请备案事项,提交营业执照、企业章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和劳动合同的电子材料”。住建部造价工程师大纲来了!参加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必收藏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印发通知,公布《全国一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全国二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按照大纲内容,抓紧组织开展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写和考试命题准备工作,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工作,确保考试平稳顺利进行。大纲具体内容可点击链接查看:http://www.chinajsb.cn/html/201901/03/1103.html中国建设新闻网住建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征求意见,绿色施工必须满足这些要求!为推进绿色施工,规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法,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本标准适应于新建、扩建、改建及拆除等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根据征求意见稿,施工单位应对绿色施工项目实施管控,绿色施工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建立健全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制度;● 应具有齐全的绿色施工策划文件;● 现场应设立清晰醒目的绿色施工宣传标识;● 应建立专业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绿色施工培训制度,并有实施记录;● 应开展绿色施工批次和阶段评价,并记录完整,评价频次符合要求;●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采集和保存绿色施工典型图片或影像资料,覆盖面满足要求;● 应保存齐全的批次和阶段评价中持续改进的资料;● 应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重视四新技术应用;● 签订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应包含绿色施工指标要求。另外,在绿色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评价指标、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人力资源节约与保护评价指标必须达到:环境保护评价指标、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指标、人力资源节约与保护评价指标。住建部济南济南首条地铁打造全国第一条LEED认证城轨工程1月1日电 1月1日10时16分,随着一趟列车缓缓从济南地铁创新谷站驶出,济南轨道交通R1线正式通车试运行。济南市轨道交通R1线为济南的首条地铁,是纵贯济南市西部城区的一条南北向线路,南起工研院站,途经长清区、市中区、槐荫区,北至方特站(原演马庄西站),全线设车站11座,其中地下站4座,高架站7座,全长26.1公里,连接长清老城区大学城和西客站中心,沿线串联了创新谷、华谊兄弟影视城、大学城、玉符河绿色生态区、腊山河片区、济南西站片区、国际医学中心等重点区域,其中地下站4座,高架站7座,全程半个多小时。为践行“绿色地铁”理念,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打造了全国第一条LEED认证城轨工程。LEED认证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绿色建筑认证,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和具实践性的绿色建筑认证评分体系,在能源消耗、室内空气质量、生态、环保等方面达到国际指标和标准。同时,项目还以打造“智慧地铁”为目标,开工前以BIM技术作为开路先锋,基于精细化的BIM模型,进行管线综合与碰撞检查,及时发现管线与结构构件之间的管线碰撞等问题,根据结果进行分析并生成协调数据,解决设计图纸中可能存在的“错漏碰缺”,优化设计图纸质量,避免后期的设计变更及施工返工。人民网济南前海前海三维数字化建设审批项目建议书及BIM推广应用三年行动计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为进一步推广BIM在三维报建审批中的应用、规划未来三年前海BIM的发展方向,2018年12月18日,召开了《前海合作区三维数字化建设行政审批及BIM技术应用政策研究》(以下简称三维审批项目)及《前海合作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推广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的专家评审会。2018年BIM项目级应用在2017年的基础上全面覆盖了地下工程、道路与管线工程、桥梁与景观工程等各类工程项目,专业类型更为广泛和成体系;在三大基础模型和城市级BIM应用成果中,2018年地质模型录入的钻孔数提升了一倍多,对前海片区的面积覆盖率进一步提升;2018年地理模型航拍面积相较于上一年提升了56.2%,在航摄空域申请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协调多方人员保证了航摄的完成;为匹配前海城市新中心规划,2018年对前两版模型进行了升级细化,创建了前海整体规划模型;在城市级单元地块统筹开发方面,以19单元03街坊为代表,通过BIM技术手段实现进行项目之间协调管理;在BIM标准体系建设中,2018年不断编写完善前海的5本市政技术标准,并不断指导工程应用落地;2018年建管平台新增5个模块,更新优化8个功能模块,新接入13个摄像头并录入多个在建项目的第三方监测数据。前海控股建筑业绿建科技携手华为软开云 助力建筑行业加速发展2017年初,绿建科技借助华为桌面云,让相关业务在云桌面上即可轻松完成,同时实现员工随时随地远程办公,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办公效率及解决了远程协同办公的复杂性,减少了企业维护主机的成本。得益于桌面云的良好体验,2017年,绿建科技将其业务全面搬迁上云,并由华为云软件开发云提供项目管理、自动化部署、编译构建、云存储等云服务。基于华为云软件开发云,绿建科技拥有了产品的持续交付能力,可快速交付新版本给客户,抢占市场先机,同时也能快速的得到客户反馈,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此外,华为云服务器还帮助企业降低了额外的开销成本,性能配置则提升至少20%。借助华为云软件开发云提供的项目管理、代码托管、编译构建和测试管理等服务,绿建科技更好地实现了产品的快速迭代,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用户的需求,建立快速反馈机制——项目交付周期由以往的2个月缩短至1周,研发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迅速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研发中心整体能力开发提升35%,管理效率和沟通成本节约了30%。目前,绿建科技在华为云的助力下,已面向贵州省黔西南州住建局以及全州范围内400个工地提供更为快速、高效、优质、稳定的施工全过程数字化服务,并快速向省内外扩张业务范围,开启了绿建科技的信息化服务高效转型过程。东方头条湖南施工图审查全面启用“多图联审”近日,全省“多图联审”启动仪式暨第二届BIM技术应用大赛表彰大会在长沙召开。副省长陈文浩出席仪式,并为比赛获奖者颁奖。根据部署,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启用“多图联审”模式报送施工图。建设单位一次性报审,可完成住建、人防、消防三部门施工图审查,不再来回奔波。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审查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审查服务费由各级财政买单,送审单位负担相应减轻。审查机构、政府部门与送审单位不见面,廉政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全省第二届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大赛,参赛企业达120家,参赛作品达335项,参赛规模和模型质量相比第一届大幅提升。目前,我省的BIM技术应用水平已进入国内第一方阵。副省长陈文浩指出,推进施工图审查制度改革是我省落实国务院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施工图审查流程、破解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难,切实优化投融资环境的重要举措。各级各相关单位要以深入推进“多图联审”、加快BIM技术应用为抓手,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高城乡建设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为智慧城市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湖南日报建筑工程最高法发布建设工程最新司法解释,2月1日起施行!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解释》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51次会议讨论通过,将于2019年2月1日起施行。针对近年来建筑市场的新变化、司法实践的新问题、管理政策的新突破,《解释》就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建设工程价款结算、建设工程鉴定、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和实际施工人权利保护等问题作了规定。中国建设新闻网广州广州加强岁末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时值岁末年初,不少建设工程处于抢时间、抓进度的施工高峰期,同时也是工程事故易发多发期。为了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岁末年初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简称《紧急通知》)。《紧急通知》显示,广东省将在岁末年初,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据了解,根据《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将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和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重点整治各类深基坑、起重机械、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等危大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规作业行为,严控重大安全风险。要建立危大工程安全监管台账、重大事故隐患清单,将整改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专人跟踪、闭环处理。通过台账和清单的建立,摸清底数,确保整改到位,确保重大隐患全部“清零”。对影响安全生产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应急救援和值守工作方面,《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加强安全生产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并强化应急演练。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做到组织领导、技术指导、物资设备、救援人员及时到位,妥善处置,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广州日报装配式西安:2019年起新建住宅推行全装修成品交房西安市28日下发意见,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在全市行政区域内新建住宅推行全装修成品交房,实现住宅一体化装修装修与土建安装一体化设计,促进个性化装修和产业化装修装配式建筑相统一。《西安市推进新建住宅全装修工作实施意见》指出,为全面提升西安市住宅建设品质,积极推广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修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和二次装修污染,2019年1月1日起,在西安市行政区域内新出让或划拨土地上,除拆迁安置房以外的住宅建设项目实行全装修。蓝田县、周至县根据实际确定实施全装修的新建住宅项目范围,但全装修施行比例不低于新建设住宅总面积的50%,此后逐年递增,2021年后达到100%全装修建设。意见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相关部门在住宅项目规划条件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行政许可中应注明为全装修,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新华网以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

会闻卫君

西南交大建筑与设计学院:探索前沿 再创辉煌

未来网高校频道12月19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彭晗 刘野)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也迎来了办学的第九十个年头。在该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始终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继续遵循 “艺术底色、设计基础、专业厚度”理念,在办学90周年之际,总结学科历史经验,立足西部,把握时代机遇,为城乡和美人居环境,探索前进,使命前行。一、党建龙头,思想引领2019年,学院党委紧密围绕学校学院中心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思政会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学院各项工作,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方位培养人才,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为学院事业科学发展和学院“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学院党支部围绕“一个中心、五支队伍、纵横两型党支部”开展工作,将党建中心和党员服务队作为组织架构的重要支撑,设置纵横两型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注重纵向推动专业间学术交流与文化传承,本科生党支部注重横向促进通识专业间沟通交往与学科交叉。共有学生党员232人,学生党支部共开展各类学习与服务活动200余次,研工业设计工程党支部在十佳党主题日活动评选中获得十佳称号。二、师资团队,中流砥柱九十年筚路蓝缕,是先贤的奠基与探索;九十年呕心沥血,是前辈的追寻与奋进;九十年英才辈出,是师资团队激流勇进的执着与不懈。2019年,该院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壮大,成功聘请了新城市主义代表人物、TOD的提出者卡尔索普为名誉教授,引进各类人才6人,其中引进正研究员1人,副教授1人,海内外公开招聘4人,短期到校人才5人,入选青苗计划2人,申报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申报兼职教授5人。教师队伍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新晋升教授3人,副教授5人,成功入选四川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一人。成功主办“交天下菁英,通宇内鼎甲”学者论坛之“新时代的建筑与设计”分论坛,探讨新时代建筑与设计国际前沿问题,开拓学术视野,启迪学术灵感,促进交流合作,推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并组织申报了建筑学博士后工作站。三、教育底蕴,教学相长2019年,该院在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教学两方面双管齐下,齐抓共管,继续推进教育教学双向、动态发展精细化。本科生工作方面,成功举办2019年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建造节、2019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暨院长系主任大会、教育部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会议等重要教学会议及活动、“规划+建筑五校联合毕设”、“大健康联合毕业设计”、“西部四校多专业联合毕设”等中期答辩、川台创客营设计工作坊、2019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研讨会、学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等多项教学活动;三个专业获得校推送国家一级专业资格,一个专业获得四川省一流专业资格;全部专业顺利完成了8套2019年培养方案的修订,其中建筑学专业首次进入该校茅院卓越计划,受到了学校的认可;共发表教研论文18篇,出版教材2部;师生参加2019年中国彝乡(云南·楚雄)民居设计大赛、第七届“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第六届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最佳新锐设计师等竞赛获奖百余项。研究生教学团队参加并完成由清华大学组织的建筑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和建筑学专业学位类别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编写工作,该校作为牵头单位,完成了建筑策划与使用后评估课程大纲的编写工作;申报获得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3项;“交通建筑设计与规划团队”获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度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项目立项;全国示范性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申报并获批挂牌;与清华大学,西班牙嘉泰诺尼亚理工大学继续完成研究生联合培养,并开展研究生国际交流学习工作;基于大学分、课程团队建设的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基本完成,团队教学模式逐步形成;研究生学子获得西南交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并在第七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美创客大赛、NCDA第七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西部之光”大学生暑假规划设计竞赛、2019 ASA International Deisgn Competition等竞赛中获奖70余项,并在与瑞典隆德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同组织的研究生workshop工作中提升了设计能力和国际交流水平。四、探索前沿,科研领航九十年来,学院坚持以学科为导向,以科研为支撑,在建筑、交通、城乡、设计之间探索学科有机关联,聚焦轨道交通建设、成都平原与西部高海拔地区、城乡防灾等热点领域,鼓励以创新设计为纽带的跨学科一体化研究,在“交通建筑、规划与景观”、“轨道交通工业设计”等方向形成了若干骨干学术团队,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实践。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科技部、原铁道部等大型纵向课题百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十项。本年度,该院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新增纵向项目共32项,横向项目共30项。科研成果“汶川地震灾后城乡重建规划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美术系师生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五年一次)。学院师生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6部,授权专利11项。学院举办多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17次,讲座40余场。成功举办2019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暨院长系主任大会。五、班学联动,成长成才九十年的专业传承、三十余年的锐意进取,该院始终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铺好艺术底色,夯实设计基础,积淀专业厚度。2019年全年顺利完成了518名毕业生和2408名本、研在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等工作。立足课堂主渠道,大力推行教学改革,拓展思政教育以点带面。倡导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与健全人格。通过品牌活动不断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班带学、班学联动,优化班风、学风建设。依托“优秀(先进)班集体挑战赛”、“新生辩论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墙绘”、“美术馆展览”、“新生英语合唱比赛”等集体活动,凝练学生集体荣誉感,树立标杆班级12个,培育优良班风。落实低年级“集中早晚自习”、“新生入学系列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倡导高标准学风。继续稳中推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帮扶,开展“匠心筑梦”就业指导活动21项,召开专场招聘会42场,发布招聘信息180余条。六、美育浸润,文化育人在学校工科背景下,该院立足于建筑与设计的学科特色,根据建筑类与设计类学生的特点与需求,针对性地打造了对学生极具牵引力的文化体系,实现科学、人文、艺术和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结合“美育+专业+思政”体系研究,积极指导各项工作,使文化浸润学院,艺术点缀校园。以学院为中心,打造建筑馆文化基地,形成文化空间序列,发挥空间育人功能。通过分析该院学生空间行为规律和对专业教室的空间归属感,建构了学院内部的中庭、大台阶、展览馆、学生活动交流中心等各类学生交流场所,并覆盖到学院周边的公共空间。2019年该院美术馆共举办展览10余次,包括《设计色彩课程作业展》、《大健康联合毕设中期答辩展示》、《公共设施设计课程展》、《设计类研究生毕业设计展》、《2019届本科生毕业设计展》、《暑期实习课程成果展》、《文创产品设计作品展》、《海峡两岸教学成果及设计作业联展》、《第七届UP-ON向上国际现场艺术展》、《迅电流光:家电产品设计教学实验展》。大型学术讲座3场,包括:《斜面:未来美学势能七种(唐尧)》、《儿童参与性项目的策划与设计(李杰)》、《驻地:现场的缺失(雅努什·鲍尔迪迦)》。有力地支持了该院教学和教研活动,活跃了艺术和学术氛围,促进了学院和学校的美育活动开展。2019年,该院继续推进“三节两展”,搭建品牌活动,打造“三化”——品牌化、系列化、传统化系列活动。开展教育引导、树立典型、营造学院特色概念的“建造节”、“评图节”和“红色文化作品节”系列活动以及“毕业设计展”和“高校作品联展”系列活动。搭建起学生美学修养培育平台,在文化氛围中融入美育塑造和专业性养成。

南无

全世界建筑设计专业排名TOP5院校解析

大家都知道,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是艺术留学专业里最高难度的一门学科,不仅对学生的要求高,对院校和师资力量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的,那么全球建筑设计专业排名TOP5的院校有哪些?维欧艺术留学简单整理了一下,供大家参考。全球建筑设计专业排名TOP5的院校有哪些?1、伦敦大学巴特莱特建筑学院UCL是英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广的综合大学,代表了全英国最顶级的科研实力。Bartlett是UCL的建筑学院,学院下涵盖了建筑类别下所有学科,建筑学和规划学在世界范围内有极高的声誉。UCL是一个综合性的院校,它综合了各个学科,教学目标也不仅仅是培养专业的建筑师,更是为了培养学生探索建筑学边界的能力,官网上也提到了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具备转到其它方向就业的能力,如家具设计、电影制作、网站设计等等。2、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是世界名校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世界理工大学之最”,但在艺术生眼里,它也是顶尖的艺术院校,它是美国第一个开设建筑课程的大学,此前更是连续4年在QS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包括我们熟知的贝聿铭、张永和等华裔建筑大师都是毕业于此。3、哈佛大学传说中为第一而生的哈佛大学,建筑系也是全美第一,分属于设计研究生学院,共设置建筑学、景观建筑学以及城市规划与设计三个系,三个学科都融合了这三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但目前没有设置本科。哈佛最负盛名的是景观建筑学方向,设计学院的前身也是由之前的风景园林学院和城市规划学院合并而来。该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城市、人文和环境的关系,用建筑语言去推动城市化的进程。4、加大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是美国的学术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公立大学。伯克利是加州大学的创始校区,是最自由和包容的大学之一。建筑系、城市和区域规划系和景观建筑系分属于景观环境学院,与其他院校不同的是,他们提供的是文学学士学位。学校的建筑学教学为世界建筑史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直致力于为未来建筑提供新的方向。伯克利每年都会召集在各个建筑领域的领袖为学生讲授前沿的专业内容。5、剑桥大学剑桥虽与以上大学一样都是世界著名学府,但这里的气氛却不有不同。剑桥作为最古老的的大学之一,它的校园里就保留了许多精美的中世纪的建筑,文艺、浪漫的学习氛围也缔造了这个“自然科学的摇篮”。建筑专业是剑桥大学唯一一个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专业领域,它结合了设计创造力与剑桥一贯的严谨学术性的特征,建筑系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顶尖的师资,以帮助学生在尽量舒适的环境下做出突破性的创造。以上就是维欧艺术留学针对全球建筑设计专业排名TOP5的院校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对建筑设计专业感兴趣的小伙伴。

源源不绝

困扰建筑学生的11个经典问题的深度解答

来源:施工员,版权归原作者所有!Q1:建筑学专业毕业以后主要从事什么工作?主要从事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规划设计和室内设计也可以做,但不是主要就业方向。工作比较辛苦,可能加班是常事。Q2:建筑行业的民企、外企、国企,有什么不同?主要是工作体制不同,这会影响你设计的全过程,也会影响奖金制度。在外企,外国人用本国人和用中国人的态度不同,因此,如果去外企,可能在做到一定职位以后没有上升空间,也就是所谓的玻璃天花板效应。国企不像个人事务所那么忙,但是由于研究院内部各个所自负盈亏,而且,民营建筑设计公司、外资建筑设计公司都在共同发展,竞争比较激烈,因此,国企也不像过去那么清闲。另外,在国企,你的发展是按部就班的,对你的训练会比较系统,因而成长周期会比较长,而在民企和外企,你能够在短时间内接触不同领域的业务,并且,你可以只专注于自己感兴趣、自己擅长的一个方向。不过,在这两个地方,工作强度会更大,同时你的成长也会更快。Q3:项目竞标是团队合作还是个人凭一己之力?项目竞标不是靠某一个人就能完成,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开发商获得了一块土地,可能会委托开发,或者委托某一家建筑商来开发,或者想多要几个思路的话,会制作投标书,请几个单位来投标,邀请式的投标,会有标底费。根据甲方的意图,各个设计院作方案。具体就是,主建筑师提出构思,团队各个成员通力合作,制作出方案,主建带领团队去参加投标。如果中标的话,外地的设计院可能只作初设,如果是本地的建筑院,除了初设还会做施工图。Q4:建筑学专业毕业以后做建筑设计,工作待遇怎么样?由于企业效益不同,因此不同的单位,待遇不同。另外,不同性质的企业,也会有不同的薪酬制度。通常分为年薪制和提成制,前者比较有保障,但干多干少拿得都一样,而且,年薪通常是根据上一年的绩效,对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新酬标准,个人收入也会受到企业效益影响;拿提成的话,根据完成业务量的多少,按照一定比例来提成,活少的话钱少,活多的话钱多,因此不像年薪制那么收入稳定。通常来说,国有的建院没有民营的建院收入高,而且,工业院和民营院的收入差别很大,民营院可能不及工业院保障体系完善,但待遇更高。建筑学专业的本科生,如果进入效益比较好的建筑院,年薪可以达到七八万,普通的建筑师一年拿到十几万的收入很平常,工作二三十年的可以拿到30万左右。Q5:在校期间,我们应该专注于发展某一方面,把它做精,还是应该样样学而不精,也就是说,应该只专一业,还是一业不专?在高度商业化的事务所,可能会需要你特别精通某一方面,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努力尝试各个业务单元,因为工作以后,你的工作面可能会很窄,比如你是做方案的,那么你做施工图的机会就很少,但是如果你在学校学习的时候,知识面比较宽,基础比较扎实,综合能力比较强,那么什么工作你都能很快适应,干什么都得心应手。而且,即使你的设计自认为很好,但是如果无法通过施工加以实现,那么也不是一个好的设计。如果你设计能力强,画施工图是很好的锻炼机会,这会让你的设计更加具有可行性。因此在校期间应该广泛涉猎,尽可能拓宽知识面,不局限于建筑领域,文学、美术等领域都可以涉及。工作以后再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就好了。Q6:请问考研怎么准备?首先想明白自己要走哪条路再决定是否考研。你是把建筑设计当作一个工作干混口饭吃,还是希望成为建筑大师?你考研的目的又是什么?是想要深入学习建筑设计?还是不喜欢本科专业,想给自己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如果你本科学了建筑,研究生去学管理或者贸易等,那么可能就是往另外的路上去发展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这几所学校的建筑学专业,在全国来说排名比较靠前,可以作为深造的目标院校。如果是考本专业的研究生,数学和外语是一定要学好的,再就是专业课。不过,即使你确定了考研的目标,非考研相关课程也要学好,并且还是要尽可能在低年级去企业或者事务所去参观,中高年级去实习,做好经验的积累。因为,干建筑这一行,经验很重要,45岁以下的都可以被称为年轻的建筑师。Q7: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是否适合出国?留学与否,与你的职业理想有关,比如进入什么性质的企业,成为普通从业者还是要成为大师,也与当时的市场情况有关。出国留学,主要是学习不同的工作方式,接触前沿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段,而这一切,你在外企工作或者通过单位与外方合作项目也能学到。因此,出国之前,一定要明确为什么出国。另外,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基本已经结束,建筑行业的市场在中国以及其他尚未完成城市化进程的国家,比如中东,因此,出国留学可以,可能还是需要回国工作。Q8:用人单位看重什么?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如何准备?一个是做人,一个是专业。用人单位看重你与团队能否融合。甲方有上下家,在单位内部你还要与结构、水、暖、电各部门配合,因此有很多人的问题需要处理。毕业时,最好能拿出像样的作品,这对于找工作是很大的砝码。专业虽然重要,但不是企业考量的唯一因素,因为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社会人员,进入一家企业之后都需要经过二次学习,而你在工作中无形中就会表现出你擅长的方面,用人单位会发现并加以发扬,但基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你要具备。Q9:那么,在校期间怎么准备呢?进入社会以后,你会发现学校学的很多东西用不上,跟工作需要的有很多不同,但国家为什么不直接办技校而是要开办大学呢?学校教你的是方法,让你做幼儿园也好,做居民区也好,不是为了让你穷尽各种建筑类型的设计,目的在于让你掌握做事的步骤和方法,因此不要满足于数量的增长,不要满足于作了多少个设计,而是对相关的规范、法律等进行了解,积累经验,这样对于做下一个设计才有帮助。社会上的设计对于学校的设计练习来说,是规模的扩展和功能的拓宽。一个很小的项目,从立项到投标,再到报批、开工一直到最后结束,都要两三年,只有一个项目周期完成了,你才能有一个对项目设计的认识,而做了两个以上的项目,你的思路才会比较清晰,而且还要求你是一线人员,而不是出在管理岗位。参加工作以后,可能你马上会有作大项目的机会,但也可能连续几年都作小项目,因此,在学校学习是铺垫方法,增长经验是在工作以后。Q10:给在校生的建议有什么?在校期间学的东西会渗透到以后的工作。同样是读研究生,有的学三年就是给老师打了三年工,有的就很有收获。因此,首先要谦虚,才能学到东西。走在大街上,看到任何一个建筑都觉得不好,其实,任何一个建筑能够落成,都有它的道理。这个楼为什么修成这样?造价、甲方的要求、工程进度等等,是综合因素造成的。一个设计,既满足了甲方的要求,又体现了你的想法,才是好的设计。好好学学建筑史,多临摹大师的作品,了然于心,然后运用到你的作品中。为什么有的人设计得很好,有的人却一辈子都没有一件像样的作品,就是因为功底不深厚。多去看看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物,用心体会大师走过的路,一年研究两三个中外经典作品,比如北京的故宫、第三极、国贸的现代主义建筑群,好好体会空间感受,只有你自己首先被感动,然后才能下决心赶超前人。学校开设色彩课,开设素描课,不是为了培养画家,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你对色彩的感觉和认识,培养你的空间感,具有将三维的事物呈现在二维平面上的能力,这都是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师的基本功,微积分、基础力学、建筑初步等,这些都是基础课,不仅以后在工作中会用到这些知识,考注册建筑师的时候也会体现出他们的重要性。而且,随着你经验的积累,你的认识水平会水涨船高,你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运用才会更加灵活。因此,学校开设这些基础课,都是有目的、有用意的,不要确立了作建筑师的职业目标,觉得这些似乎看起来和建筑无关,就不学了。不参与工程的直接设计,作甲方,或者在施工单位工作,只要你在建筑圈里,无论从事哪一行,建筑知识都用得上,建筑学内部分为策划、设计和管理,即使在行业内部也可以换行,建筑这行体现的是综合能力。因此,在校期间打好基础,未来你的发展才会有各种可能性。建筑市场的好坏是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而成浮动状态,不要因为房地产市场一时的冷热而改变就业方向。在校期间,每个学生都要树立人生的大观念,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校的时候,把眼前的事做好,踏踏实实地过好学校生活,享受学生时代,工作的事,留到工作以后去想。Q11:考研好,还是直接就业好?从企业需求来看,从计划经济时代要求学校推荐到前几年的接收本科生的用人大户再到近几年的倾向于要研究生,本科生的总体就业形势不及研究生。因此,总体来看,研究生比本科生好就业。至于本科毕业直接读研究生好,还是工作几年后读研究生好,因为建筑行业与经济的关系比较密切,会随着经济的走势而上下波动,所以,要结合社会需求,还要结合个人的职业规划。

人犯其难

关于建筑行业的“老八校”你知道多少,最后这两所已经有所落寞!

从古至今,世界各地出现了很多建筑奇迹,这些伟大的建筑奇迹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建筑艺术也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奇观也随着应运而生,这其中,建筑的发展,学校也有很大的功劳,他们教育出了一大批创造建筑奇迹的学生。而关于高校的建筑学专业,它是一门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跟大学中其他专业相比,算是最辛苦的专业之一,首先大部分院校都是五年制,学习的时间就比一般专业多一年;其次这是一门交叉学科,所学的课程也相应的要多于大部分专业,有很多辅助课程要学习;最后就是在绘图、做模型的过程中就要花费很多时间,所以说还是比较辛苦的。想要报考建筑学专业,那必然首先想到的就是"建筑老八校","建筑老八校"是业内乃至学界对较早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相关专业,且在行业内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八所高校的概称,包括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这八大高校地处东西南北中,均各居一方,各有特色,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专长。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清华大学建筑系是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10月创办,后于1988年成立学院,历经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无数毕业学子成为活跃在国内外建筑前沿领域的专业帅才。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建筑系的三个一级学科均获得A+的评价,在世界范围内清华大学的建筑学院也是小有声誉,在国际评估中被国际同行誉为"世界高水平"。东南大学建筑系创立于1927年,前身是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学科的发源地,经历院系的调整、更名等,于2003年组建成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界的四大奠基人除梁思成外其余三人(杨廷宝、刘敦桢、童寯)都曾在此任教,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老八校中就有很多的领军人物出自东大的建筑系。在学科评估中,建筑学也是仅次于清华同样获得A+评价,风景园林与城乡规划都是A-,依旧位于全国前三的位置,作为建筑学科的发源地还是非常强大的。同济大学建筑系是在我国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由同济大学土木系、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之江大学建筑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等合并而成的,在1986年发展成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2003年还创立了我国建筑院系中的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本科专业。在学科评估中,城乡规划被评为A+,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均为A-,在上海这样一个极度繁华的大都市,同济在新兴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上,都还是走在国内很多院校前列的。天津大学建筑系可追溯到1937年创建的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组建成了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在1997年学院制改革后成立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多年来在各项工作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国内外的建筑界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为A-评级,风景园林学为B+;作为一个较为传统的院系,在天津大学学习建筑学的同学,基本宫都还是比较扎实的,也能满足大量企业单位的需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前身为创建于1932年的襄勤大学以及1938年并入的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1952年组建华南工学院建筑系;1997年成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院的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全国唯一的建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国尤其是在华南与港澳地区拥有较大影响,有良好的声誉。在学科评估中,建筑学为A-,风景园林与城乡规划均为B+。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系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建筑院系之一,可追溯到1920年隶属于中长铁路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铁路建筑科,1927年铁路建筑系改为建筑工程系,1958年起设立建筑学专业,实行6年学制;1999年成立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学院。学院有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四个硕士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两个博士点和建筑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为本科毕业生的继续深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考研比例一般在50%以上。在学科评估中,城乡规划为A-,建筑学为B+,风景园林为B。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为创立于1928年的由梁思成先生担任首任系主任的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柳士英、刘敦桢两位先生创建的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在1996年成立建筑学院。学院的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在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都是B+等级,虽然均可排到全国前十的位置,但也是在被其他院校赶超之中。重庆大学建筑系前身1935年创办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中的建筑系,在2000年重庆大学重组后更名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专业创办于20世纪30年代,城市规划专业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末,是国内最早创办的专业学科之一,也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学科评估中,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均为B+,作为建筑老八校,这样的成绩也确实令人深思,不过在国内外具有明确的学科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在山地建筑学理论与教育方面也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老八校"培养了大量的土建类人才,建筑学一级学科也基本排在各院校前列,虽然也有新生的"新八校",但是老八校在中国建筑界的地位还是无人能撼动的。

兴致勃勃

三十年磨一剑 弘大道天地间

——记中国自然风水学创始人宋泓锡宋泓锡,曾用名金土皓,1971年11月出生,园林建筑专业学士、法学硕士、在职博士,湖南省张家界市人,系中国自然风水学创始人、中国风水走向科学的奠基人、国家专利产品天地盘的创始人、中华国学文化教育引领者,曾任中共张家界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市政协副秘书长等职,现担任湖南省张家界市社科联二级调研员(正县级)。所谓自然风水学,就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建筑技法的基础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建筑物“乘”地球生气和宇宙能量为根本建筑理论,以“龙水同局、坐高向低、旺衰归位、植树造林、藏风聚气、形理并用”为核心建筑技术,以“勘察选址、规划设计、合理布局、精准放样、安全施工、规避煞气、国土绿化、土壤净养、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绿色装修、取名择日”为手段,以“忠孝爱国、行善积德、修心养生”为支撑,以“蓝天、碧水、净土、青山、恒温、善人、平衡、和谐、共生”为价值追求,以“建构持久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目标,以“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并持续实现天地人合一”为初心使命的学术体系与学科门类。1986年,宋泓锡博士(金土皓)开始学习与研究易经八卦、四柱八字、姓名风水,当时他就拜了很多师父,花了不少钱,有时候吃饭的钱都没有了,为此,没少挨父母的责骂。三十多年来,为了完成《自然风水学》这本巨著和论证自然风水的效果,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他先后在23个地方的房屋居住(或办公),每居住(或办公)一套房子,都要用杨公风水、玄空风水和八宅风水等各个风水流派同时检验风水效益,并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在实践操作中,宋泓锡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多次详实考证北京故宫及其周边建筑地理环境,考证古村落、古民居、古书院、古寺庙、古道观、古门楼、古城墙、古设施、古战场和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以及古代宰相大臣故里,以及现代和当代大量科学家故里、富豪商贾故里、文化名人故里、高官故里、高考学霸故居等,研读了古今500多部古代易经与风水经典和现代建筑风水专著,在国家级报刊公开发表了30多篇自然风水学论文,并已经出版了80多万字的《自然风水学》专著,在全国各地亲自操作并指导了大量的成功案例,由此发现与提炼了宇宙真理、自然规律、生命实相和社会运行法则,从而形成了《自然风水学》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新兴学术体系与学科门类。他撰写的论文多次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如2013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主办的《今日中国论坛》杂志发表了宋泓锡的论文“承传自然风水学,建设美丽大中国”,这是在中国风水学史上首次正式出现“自然风水学”这个专用名词。《改革与开放》杂志发表了宋泓锡的论文“自然风水学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大有可为”,《中国科技投资》杂志发表了宋泓锡的论文“自然风水学是中国风水科学化的新兴学科”,《建筑学研究前沿》杂志发表了宋泓锡的论文“自然风水学是实现天地人合一的新兴学科体系”,《自然科学》杂志发表了宋泓锡的论文“自然风水学全国考察与实证研究的基本经验”,《中国房地产业》杂志发表了宋泓锡论文“自然风水学,造福全人类”等等。截止2020年6月,国家级正规刊物(包括很多核心期刊)公开发表了宋泓锡博士的35篇自然风水学原创学术论文。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一员,宋泓锡博士(金土皓老师)在研究风水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和“做大学问、做真学问”的初心使命,独自创立了《自然风水学》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新兴学术与学科体系,真正践行了知识分子学术报国的情怀。《自然风水学》源于自然、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自然风水学》不是看相算命、不是求神拜佛、不是画符念咒、不是问卦占卜、不是奇门遁甲。一切贪污受贿、违法乱纪、背道损德、封建迷信、阳奉阴违、骄奢淫欲的言行都与自然风水背道而驰。他始终认为,《自然风水学》应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扬光大,造福人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宋泓锡博士(金土皓)用自己的方式解读宇宙规律、解析天地大道、诠释建筑、注释人生,以持续实现宅命名合一、身心灵合一、天地人合一。人生并不长,宋泓锡只做自己认为是美丽而且造福众生的事,创造出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中国特色与外国风格相结合、房屋风水与家国和谐相结合、成功顺达与房屋养生相结合、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顺应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的经典建筑。中国风水鼻祖、东晋郭璞在《葬书》中说:“葬者,藏也,乘生气也。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于“风水”的科学定义。从本质上讲,“风水”二字的本意是建筑,建筑就是风水。后来由于很多江湖“大师”把风水演变成了迷信,有的甚至已经偏离了风水的本质。因此,作为炎黄子孙,必须要对当今杂乱的“风水流派”“风水学说”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以回归风水的自然属性。一切生命皆离不开自然风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才能产生能量、才有能量交换、质能互换,动才能成长,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风就是空气的流动、能量的流动。空气(风)与水时刻都在流动、运化,万物若不运动,必定是生命的终结。风是流动的空气,风的本质是空气,空气不流动就无所谓风。一切生命都离不开风和水。风和水是养育生命最基本的元素,任何人都离不开风水。水是生命之源,风(空气)事关生死大事。无论人们信不信、懂不懂,风水的实质上是存在的,已经与人类和所有生命密不可分、合二为一、共存共生。因此,我们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风水和生态环境。自然风水学认为,真正的“风水”二字直接蕴含的意思是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稳定的地质、绿色的土壤、科学的规划、合理的设计、精准的定位、养生的建材、仁慈的人类、和谐的世界。自然风水学的理想目标是“蓝天、碧水、净土、青山、恒温、善人、平衡、和谐、共生”。《自然风水学》又名《天地经》,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门新兴学术体系与学科门类。自然风水学的核心主旨是系统治理与柔和经营家庭、公司、国家、地方、世界,并持续实现宅命名合一、身心灵合一、天地人合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么多年来,他获得了由中国国际信息化人才资格认证管理中心和中国人力资源岗位职业技能教育管理中心颁发的“中国建筑环境堪舆师”高级职业技能证书,中国易经协会和中国风水协会还分别授予宋泓锡为“中国高级风水策划师”、“中国优秀择日师”、“中国杰出姓名学专家”等称号。

见贤不尊

2020年“很吃香”的10个大学专业,找工作不愁,值得关注!

2020年就业“很吃香”的10个大学专业一、大数据专业大数据行业前景可观,未来可期。随着大数据往各垂直领域延伸发展,对统计学、数学专业的人才,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偏软件领域的需求加大。大数据从业人员的两个主要趋势是:大数据领域从业人员的薪资将继续增长;大数据人才供不应求。涉及的岗位包括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维护工程师、大数据研发工程师、大数据架构师、大数据分析师、大数据高级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专家、大数据挖掘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等。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该专业是前沿学科,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行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据推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此类人才仍将供不应求。为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有着广泛的就业前景。2020年就业“很吃香”的10个大学专业三、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专业是近几年比较火热的专业,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处于成长期,由于相关人才的数量比较少,人工智能的人才市场处于空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加之国家发布相关政策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省份也比较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所以人工智能专业就业前景还是一片光明的。四、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工程的研究和应用,以及中国软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既有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软件工程科学技术人员来推动。软件工程专业有着光明的前景。2020年就业“很吃香”的10个大学专业五、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就业的前景非常好,而且就业对口率也非常高,但是工作环境大都是在工地。工作环境不好,选择的时候也要考虑清楚。六、金融学专业金融学专业是近几年报考的热门专业,金融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前景好、收入高,该专业也被人们戏称为最有“钱”途的专业,也是吸引众多考生报考的重要原因。七、小语种专业这几年小语种专业比较火,但是学习那种小语种取决于地区发展,意大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本等小语种就业形势良好。东北地区对俄语的需求量很大,南方省区对越南语、泰国语需求量很大,北京吸纳各个语种,西北地区急需阿拉伯语人才。所以学习小语种不仅要自己喜欢并且有语言天赋,还要想好将来的发展地区。2020年就业“很吃香”的10个大学专业八、建筑学专业建筑学是目前就业前景最好的行业之一。建筑学也一向是一个收入相当高的职业,当然,建筑学的录取分数也是非常高的。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自动化”是属于信息产业。信息产业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发展快、需要人才多、待遇高,是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市场有着相当大的潜力。2020年就业“很吃香”的10个大学专业十、医学专业医学专业一向是热门报考专业,但是医学专业一般学历越高就业越好,待遇也越高,一般也是要求硕士学历,比较热门的医学专业比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内容仅供参考!

红珊瑚

大学越辛苦,毕业越吃香?这10个专业不仅很难学,就业还不好!

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多少努力就会得到多少回报。于是,不少大学生大一刚入校就开始埋头苦读,把高考复习备考的精神和毅力用到了专业学习上,并且乐观地认为只要发奋苦读,就一定能在毕业之时获得一个好的结果。诚然,勤奋苦读、勤学苦练是大学专业学习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对于大多数专业,在大多数时候的确是“大学越辛苦,毕业越吃香”。但是,在大学里,也有这样10个专业,学习很辛苦,但却并不能靠“辛苦”就能收获毕业硕果,辛苦换来的也有可能是“就业难”“毕业即失业”,不少网友表示:说出来都是泪!1.临床医学专业虽然医生职业很受尊敬,职业地位、个人收入都很高,但是学医难,学医辛苦也已经成为共识,“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这句调侃,完美地诠释了学医的艰辛,而临床医学专业则是学医难的典型代表。从目前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制来看,想要真正进入医院成为一名医生,至少需要11年左右的时间,其中本科5年、规培3年、研究生3年。想要进入地市级三甲医院还需要博士研究生学历,需要再奋斗2-5年的时间,加上前面的11年,意味着要耗费13-16年的时间。如果从18岁开始学医,将近30岁才能参加工作。这十几年的学习,期间无疑要经历各种酸甜苦辣,期间的辛酸只有经历的人才能真正体会。2.法学专业律师同医师、教师、公务员一样,在社会上享有崇高地位,其优厚的职业待遇和广阔的职业前景广受人们的欢迎。但是大学里的法学专业,可不是那么简单易学的专业,就业率也不是想象那么好。从司法考试这个“最难”通过的考试就可以看出,想要完成法学专业的学习必须要付出一些努力。但是,有了付出,并不一定有理想收获。事实上,法学专业由于就业率低已经连续多年被亮“红牌”,本科毕业的法学专业想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几乎不可能,必须要通过考取研究生,以研究生学历去参加公务员考试,并且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才有可能从事专业相关工作。3.历史学专业历史学专业同法学专业一样,也是连续多年被亮“红牌”,历史学本科专业就业率在全国500多个专业中排名靠后,以至于除了师范类院校仍然开设历史学专业以外,不少院校已经停止历史学专业招生。除了就业难,学习辛苦也是历史学的“标签”。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要求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从学科所学来看,内容多、范围广,除了勤学苦练、埋头苦读别无他法。4.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属于热门专业,学习辛苦、注册会计师考试难是其专业标志之一。今年7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顶尖学府,清华大学停止招收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的消息一度冲上热搜,引起广泛热议。对于停止招生的原因,清华大学并未给出明确回应,但是停止招生的背后却透露着普通会计学逐步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现实,单纯的会计学已经没有原来那种供不应求的就业市场了。5.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既不属于医学专业,也不属于理科专业,而是属于工科专业,毕业时颁发工学学士学位。因其处于高新技术前沿,又处于新兴专业,尤其是名称“高大上”,吸引了不少考生报考,实际上却掉入了一个“大坑”。学习辛苦、专业课程没特色、定位不准确、经常泡实验室、就业前景广阔但学历要求高,生物工程专业常常被吐槽。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新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在本世纪前10年一直属于高校热门专业,学好计算机,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谚语”广为人知。但是,现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并没有以前那么容易就业了,逐步被其他新兴细分专业所替代。此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很难学的专业,专业内容多,知识更新快,这里刚学完,那边一个新技术又来了,使得学习应接不暇。7.哲学专业哲学专业是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以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又对具体学科进行理论指导的学科,其学习难度可想而知。从就业前景来看,哲学属于就业面最窄的学科专业之一,很多人戏称哲学只有读了博士才能找到工作。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哲学专业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8.建筑学专业建筑学专业是为数不多的需要学习5年的工科专业,其学习难度不亚于医学。“既要学会画图,还要学会搬砖”是建筑学专业学生无奈的吐槽。近年来,如果想以建筑学本科毕业去从事专业相关工作,还真的是需要搬砖,不搬砖想就业比较难。9.矿业工程专业与建筑学专业一样,在局外人看来,矿业工程经常被误解为要“挖矿”。事实上,就读矿业工程不挖矿还真学不到真正的本事,即便是学习成绩好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矿业工程专业的学习难度也被列为最难学的大学专业之一。在就业上,高不成低不就是矿业工程专业就业的典型特点,其就业率只能勉强达标。10.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语文从小就学,学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并非如此。其所学知识面很广,涵盖汉语言的方方面面,不下一番功夫很难顺利毕业。这个专业也是我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专业院校的中文系及相关院系都设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因此,待就业群体很大,就业形势也不乐观。

虑叹变絷

未来10年,在这8个专业中的男生,将会拥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高薪

未来10年,在这8个专业中的男生,将会拥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高薪现在一个很现实的情况就是上大学容易,选专业难,高考之前想着考高分,等你真正跨过了分数线的那一刻,选专业这个问题随即而来,尤其对于男孩子来说以后要负担这个家庭,把眼观放长远才是正确的选择,立业是一件终身大事,所以选择高薪的职业做到最好,才可以保证你的家庭收入来源和生活质量,那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专业问题。很多人都在说即使你考上了大学,但是没有选对专业,还是一事无成,其实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只是相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夸大了一些,今天小编就来说一个准确的规划,具体对男生的专业有一个分析,以下这8个专业将会在未来的10年里,拥有令人羡慕的高薪,赶紧看看吧!一、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现在说起大数据很多人都觉得很高大上,其实高大上只是看给不懂行的人看的,真正的核心在于技术。因为在这个科技先进的时代,云端数据是不可获取的,智力于开发未来的力量。如果你想要在以后进入到此行业工作,首先前期需要你有稳定的理科功底,不然只是盲目进入长时间下去只会让你更加厌烦,前景是不错,但是也需要你有真材实料才行。二、机器人工程机器人的时代貌似是我们小学时代就在说的事情,现在也是发明出了智能手机,被我们广为人知,现在的科学就是要进一步的去进行研究,跨越到另一个更高的领域,而且在此专业中,是大量的急需人才,感兴趣脑动力大的同学可以选择。三、金融工程金融在市场中一直都占据前沿,从明营的小公司一直到大的国企公司,都在不断的运转当中,所以在金融行业不存在失业的情况,只要进入薪资必然是很高的,天天在和钱打交道,自然你也会懂得很多窍门。首先需要你有一个会分析的头脑,之后还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才可以将此做到最好。四、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占据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核心,就连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是同样的感受,方便我们自己的同时也在被大家广泛使用,那么这个时候也需要去引起大批量的人才,去进行不断研发,所以这个专业依然很好!五、智能科学与技术科学是一个我们从小就呼吁的名词,现代的人越发的相信科学,所以将会有很广阔的市场存在,但是这个专业来首,首先你需要有很强的兴趣存在,之后还需要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去不断的研发穿心,这样才能让你的思维不断的灵活。在此专业就业的同时薪资必然是很高的,而且地位也是很不错的,相当的稳定的技术人才!六、统计学现在说起统计学,也许会让大家不屑一顾,但是一些老的东西也在创新,这个时候就需要人才去分析,收集数据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细心才是最关键的,如果你胆大又心细这绝对是一个好的专业,就业上已经开始大量需求,值得选择!七、物联网工程物联网是近几年新推出的专业,一推出就受到了很大的欢迎,可以说是当下非常热门的专业,也是需要大家不断的去探索,这个和新型的科技是分不开的,所以在新的专业上有一定的研发型,你肯定是最优秀的那一个!八、建筑学建筑学一般是很多人可遇而不可求的一个专业,首先你需要有一个强硬的美学功底,在美术的行业上拥有一定的造化,之后对结构有深入的了解,才可以进入此行业,不然永远都是小白级别的人。薪资不同多说,肯定是在行业的前段,但是也需要你有很强的功底。好了,那么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呢?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第一步

观察当代建筑的一扇窗

编者按:回望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主题和规模各异的建筑展览无疑是推动中国建筑与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这些展览不仅以具象化方式向公众介绍当代建筑创作与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也在积极推动着建筑与城市、建筑与乡村、建筑与当代艺术等多个维度的探索和实践。武汉合美术馆以“空间叙事”为主题,着眼于建筑背后整体的思想与观念,以影像记录的形式对近年来国内外建筑展览进行了学术梳理,展现了世界当代建筑在不同时段表现出的创新性,同时也试图挖掘中国当代建筑引人深思的独创性,如对“自然建造”“自然建筑”设计思想的探索。文旅中国特别聚焦一些建筑及建筑展览的影像记录作品,从不同理念下的建筑设计视角,为读者开启了观察21世纪当代建筑展览的一扇窗户。与古为新的意境之美《何陋轩:2014年8月29日,星期五》视频截图作为中国现代建筑史的重要作品,何陋轩至今仍偏居于松江方塔园一隅,是普通茶客的休憩之地。影像作品《何陋轩:2014年8月29日,星期五》选取何陋轩的寻常一天,记录了这个公民建筑的动人场景。何陋轩借用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命名,高7米,长16.8米,宽14.55米,总面积510平方米。其建筑造型仿上海市郊农舍四坡顶弯屋脊形式,毛竹梁架,大屋顶,茅草屋,方砖地坪,四面环水,弧形围坪,竹椅藤几,古朴自然,与四周竹景互相交融,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而别有风致。何陋轩的创作者冯纪忠(1915—2009)是著名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其深邃的建筑哲学思想塑造了一个强大的建筑文化的教学和传播系统,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何陋轩在文化上的意义不仅在于地区层次上的文脉延续,而且这种文脉延续还表现在何陋轩所呈现的意境上。冯纪忠曾说:“我们争取的意先于笔,自觉立意,而着力点却是在驰骋于自己所掌握的载体之间的。”32:22《何陋轩:2014年8月29日,星期五》视频“会心处不在远”是态度,也是可能《会心处不在远》视频截图影像作品《会心处不在远》,不仅传达了建筑师朱锫对其德国柏林建筑个展的思考,且将展览主题“会心处不在远”(Mind Landscapes)直接引入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美学观念,贴切地定义了朱锫建筑事务所近些年的创作立场、探索与实践。朱锫的建筑实践着眼于将东方自然的中式园林及山水画的“可望、可居、可游”的自然观要素,带入到当代建筑设计中,不再将建筑的外部形式作为设计重心,而是强调再造建筑虚实相涵、内外相通的可游、可隐、可穿越的空间体验。在朱锫看来,“会心处不在远”是一种态度,揭示了今天当代建筑的另一种可能性,即对中国传统自然观“心境”的当代再现,揭示人与自然同源的建构法则。展览是建筑实验,也是新的起点,表明“自然建筑”建造的不是一个外在的世界,而是心在其中的栖居场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翔宁在《物我之境》中这样评价:“朱锫作品中对中国文化的呼应,或许不是对传统空间类型、建筑符号和传统材料的简单挪用,而在于心灵景观与文化景观、自然景观、社会景观的叠合所创造出的境地。”05:41《会心处不在远》视频以非建筑的方式突破边界《未知城市》视频截图影像作品《未知城市》记录了“未知城市:中国当代建筑装置影像展”的布展过程。“未知城市”,是一种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城市的模糊定义,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现代城市的确定性正在被建筑师彻底打碎。那么,什么是人们心中真正的“城市原型”?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许千差万别,而通过空间装置、影像艺术等非正统建筑学的表现形式来集中探讨上述问题,便是“未知城市:中国当代建筑装置影像展”的实验性所在。“未知城市:中国当代建筑装置影像展”是中国第一次由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艺术家、城市研究者们以装置艺术和影像形式对城市本体哲学进行的集群性探讨。展览以一种非建筑的方式突破想象的边界,去构筑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个具有无限创造性的未知城市,需要新的具有高度弹性和适应性的建筑学体系,以及新的时空观察方法与之相匹配,包括新的时空理念、新的表现形态、新的建筑美学、新的建筑材料、新的建筑结构、新的建筑设备等,而这一切,都在悄然发生之中。07:23《未知城市》视频“平民设计,日用即道”《平民设计,日用即道》视频截图作为2016年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宣传片,影像作品《平民设计,日用即道》开篇即点出主题:“传统的城市在消失,传统的乡村在消失,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在消失。但是,祖先的智慧还在,在平民百姓的日用之间绵延不息,唯有敬畏自然、问道传统、回到日常,也许才有可延续的未来”。作为对总策展人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提出的“来自前线的报告”总主题的回应,中国国家馆策展人梁井宇表示,30年来,中国建筑界的前线即国家现代化的前线。疾行在前线的中国建筑师们无暇左顾右盼,唯有向前,但却较少留意我们的传统和日常生活。中国馆的主题“平民设计”服从于“日用即道”。它并非试图用未来替代过去,而是对过去进行打磨之后,将之融入今天的生活;它不干涉,却是积极调解社群生活;它使设计成果可以被大多数人所享用;它认为我们必须有节制、敢于担当责任,否则建筑学不会有光明的未来。《平民设计,日用即道》视频新时代的“归园田居”《我们的乡村》视频截图影像作品《我们的乡村》是2018年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宣传片,不仅溯源“乡愁”,更通过回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去寻找乡土被遗忘的价值和被忽视的可能性,由此展望我们未来的乡村。为更好地呈现这一图景,向世界展现具有中国特质的中国乡村建设方案,展览以“居”“业”“文”“旅”“社”“拓”6个乡村的当代功能,从诗意栖居、乡土制造、文化实践、自在游憩、社区营造、开拓创新六条线索,在空间和类型上描绘出中国当代乡村的发展趋势,勾勒出一个呈现当下、放眼未来的中国当代乡村建设现场。“以‘我们的乡村’为主题,关注建筑的内在精神与人文觉知。”中国馆策展人李翔宁认为,作为当代建筑实践的前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规划师与乡村建设者,重新审视乡村的自然人文、生产生活,使中国当代乡村建设在自然栖居、社区营造和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构建起一个充满机遇和各种可能性的自由空间。这些成果,既具有空间功能与类型上的多样性,也鼓励生产方式的更新,是对“乡土建造”观念的重塑。新时代的“归园田居”正在发生。 《我们的乡村》视频【策展人语】实验与超越——关于建筑展览的学术梳理与文化反思王明贤建筑展览对建筑的传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充分体现了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凝聚力,深刻影响了现当代建筑史。在各种当代艺术展及当代建筑展上,先锋建筑师崭露头角,对未来城市和建筑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回顾百年建筑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很多重要建筑思潮的萌发和变革都与建筑展览密不可分。1927年,“德意志工作同盟”举办了“魏森霍夫建筑展”,展览由密斯·凡·德·罗组织,参展者有彼得·贝伦斯、勒·柯布西耶、里查德·多克、约瑟翰·弗兰克、格罗皮乌斯、路德维格·希布塞姆、密斯·凡·德·罗、奥德、汉斯·波尔兹格、阿道夫·拉丁、汉斯·夏隆、阿道夫·什涅克、玛特·斯坦恩、布鲁诺·陶特、马克思·陶特、维克多·波吉瓦,他们各设计一到两栋住宅,共设计了33栋住宅建筑。这次展览是20世纪现代建筑史的重要事件,参展建筑师不乏现代主义建筑大师。1988年6月,在纽约MOMA举办了由菲利普·约翰逊和马克·威格利组织的“解构主义建筑”七人展,参展建筑师有:埃森曼、屈米、盖里、里伯斯金、蓝天组、库哈斯和哈迪德。解构主义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试图颠覆关于建筑存在方式的传统思考。尽管对“解构主义建筑”评价不一,但毋庸置疑,这批建筑师对世界当代建筑发展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1999年,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期间,笔者策划了“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性作品展”,参展建筑师有张永和、王澍、刘家琨、汤桦、董豫赣等人,中国实验建筑第一次集体亮相,出现在中国建筑界和世界建筑师的视野中。德国建筑学者爱德华·柯格尔和伍尔夫·麦耶通过参加“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性作品展”的张永和、刘家琨,联系到王澍、张雷、马青运及南大建筑的成员们,于2001年在柏林Aedes建筑画廊举办“土木:中国青年建筑师”展,将中国实验建筑推上国际舞台。如果梳理国内外当代建筑展览,肯定需要讨论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起源于1895年,是现当代最著名的艺术大展,它与德国的卡塞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称世界三大艺术展。它的每一次展览都表现了当代艺术最前沿的状态,预示着当代艺术潮流发展的方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威尼斯双年展特别关注世界建筑艺术的发展,设立了国际建筑展,与艺术双年展隔年举办。经过多年的努力,威尼斯国际建筑展已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风向标。2005年,中国以国家馆名义正式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由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艺术家蔡国强策划的“处女花园:浮现”展在威尼斯展出,开启了中国国家馆的威尼斯双年展历程。其后的2006年,中国亦开始以国家馆的身份参与威尼斯国际建筑年展,至今已举办7届。综观历届中国国家馆的主题:范迪安、王明贤策划的“瓦园”(2006),张永和、阿城、龚彦联合策划的“普通建筑”(2008),唐克扬策划的“来此与中国相会”(2010),方振宁策划的“原初”(2012),姜珺策划的“山外山”(2014),梁井宇策划的“平民设计,日用即道”(2016)、李翔宁策划的“我们的乡村”(2018),从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中国建筑师对诸如全球化与都市化、城市问题、环境污染、本土现实、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等社会议题的关注和思考。自2000年以来,各种建筑展览无疑是推动中国建筑与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成为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孵化以及建筑介入当下社会问题和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的重要平台,从更宏观的角度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效能。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建筑师通过各种形式的个展活跃于国际建筑界,开展不同层面的建筑交流和实践活动。回顾梳理十几年来国内外备受关注的当代建筑展览有着独特的意义。这其中包括以瑞士和韩国为代表的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金狮奖”获奖国展览,以“山外山”“平民设计,日用即道”“我们的乡村”为代表的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未知城市:中国当代建筑装置影像展,前海公共艺术季等此类聚焦当下社会或文化议题,联动建筑、当代艺术、公共艺术、电影、音乐等艺术门类,探索建筑跨界融合创新可能性的综合性大型展览,也包括像“久违的现代:冯纪忠、王大闳建筑文献展”这种致力于挖掘、展示现代建筑大师学术思想与设计作品,旨在唤醒被“埋没”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思想与杰作,激发设计界对探寻、接续中国现代设计理念的思考与讨论的研究型展览。此外,作为建筑展览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师个展代表着建筑师在一段时期内的建造理念、学术思想和实践成果,是建筑师进行自我系统梳理的重要平台。因此,此次展览也将目光聚焦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师个展身上,包括张永和+非常建筑近年在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举办的回顾20多年来工作成果的“唯物主义”,朱锫在德国Aedes当代建筑中心举办的介绍朱锫建筑事务所近些年的创作立场、探索与实践的“会心处不在远”,朱小地以建筑师身份介入当代艺术范畴、重新解读传统建筑价值的“庙雨”,马岩松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探讨东方哲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山水城市》新书发布展览以及MAD建筑事务所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超越现实并富于情感的建筑实践模型展。在世界面临重大灾难的时刻,我们对人类的城市和建筑如何发展需要进行重大反思,也应该对建筑展览进行反思。希望此次展览能提供一次文化反思的机会,引发武汉观众和中外建筑师的持续讨论。也希望合美术馆今后长期关注当代城市发展与建筑实验及未来研究,成为国际上一流的建筑展览平台。(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艺术史学者、中央美院高精尖创新中心专家)(视频和图片均由武汉合美术馆提供)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