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一大波双非院校报考人数首次破万,2021考研报名人数422万实锤?五更寒

一大波双非院校报考人数首次破万,2021考研报名人数422万实锤?

每年都有无数考生冲入考研这个赛道,应届生、往届生、在职考生……今年由于疫情,考研群体还将加入大批原本计划留学的同学,考研竞争愈发白热化。此前一直有小道消息说21考研人数达422万,官方一直没有证实。近日,央视新闻官方账号发布了一个视频,并提到:据统计,今年包括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约422万人,比去年增加了81万。央视新闻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这样一看21考研的竞争真的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小伙伴为了提高自己上岸的几率,在择校上不得不抛弃名校情结选择“求稳”:北上广热门城市院校难考竞争太大,咱也不敢报呀!那就选省会城市在区域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双非院校吧。结果万万没想到还是扎堆了!!!从今年已公布的报考数据来看,一些双非院校的报考人数和去年相比有了大幅的增长。01.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报考人数达17066人,相比2020年(报考人数14981人)增加2085人,增幅为12.2%。02.江西师范大学2021年报考江西师范大学考生人数11402人,首次破万!2020年江西师范大学报考人数共计9639人,2021年该校报考人数增加了1763人,增幅约18.29%。03.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师大2021年一志愿报考该校硕士研究生人数总计10570人,首次破万!2020年报考该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数量为7936人。2021年较去年增加了2634人报考,增幅约33.19%!04.西北师范大学报考西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人数达13575人,比2020年的12159人增加1416人,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05.湖北大学报考湖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的总人数为10148人,相比于2020年增加了1086人,同比增长11.98%。06.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今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创历史新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一志愿报名人数为10376人,较去年增加1310人,增幅为14.45%。07.黑龙江大学2021年一志愿报考黑龙江大学的考生达到10604人,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万人,较去年增长1077人。补充:去年报考人数过万的双非深圳大学:22715人;青岛大学:16749人;宁波大学:13716人;广东工业大学:13256人;江苏大学:12797人;浙江工商大学:12518人;福建师范大学:12228人;浙江师范大学:11692人;南京邮电大学:11263人;山东师范大学:11923人;山西财经大学:10773人;安徽师范大学:10247人。不难发现这些扎堆报考的双非院校多是师范类学校,师范类报考人数的逐年增多,显示了学生选择读研和就业的趋势,但也预示着师范类院校和专业考研竞争压力的增大。另外地理位置有优势的双非学校报考热度也在逐年递增,比方说深大报考热度已经超过很多211学校了!所以2022考研的小伙伴们在择校的时候一定要多方位了解自己的目标院校,不要盲目做出决定!咱们21考研的小伙伴看到数据也不要被吓到,还有3天就要考试了,放平心态,争取一战成硕!

巧虎

21考研别再“掉坑”了!这些院校专业已成“重灾区”!

大家好,这里是考验刺客联盟!2020考研全国报考人数达到341万,相比2019年人数增长17.59%。由于疫情影响等各种因素,有专家预测2021年考研人数可能达到450万。2020年全国录取研究生111.4万人,其中还包括推荐免试的十几万研究生,也就是说留给统考的名额也就是只有90多万。2021就算再扩招,那院校的承载容纳学生数量是有限的,研究生导师也是有限的,预测招生人数应该跟2020年差不多,所以21年考研更难了!如何增加自己考研上研究生的几率呢?除了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之外,避开报考人数太多的专业院校也能减少一部分的竞争压力!快来看看有哪些院校成为2020年考研报考“重灾区”?除表中的院校,还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等也都是报考人数非常多的院校,基本都在2万以上;四川大学的报考人数预计有4万以上,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的报考人数预计也在3万/4万。这类学校基本是国内一批最热门院校,无论是专业性还是知名度,大都是一流的。因此,人满为患也不足为怪。不要以为只有985/211院校才这么火爆,还有很多双非院校报考人数也是超1万。1. 深圳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高达29465人。2. 广东工业大学 2020年报名人数再度激增,已达13256人!3. 南京邮电大学 2020年考研共有11263名考生报考。4. 安徽师范大学 2020年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5.上海师范大学 2020年报考人数共计14981人。6.山西财经大学 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首次破万,共有10773名考生报考!7.青岛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达16749人。8.宁波大学2020年网报人数达到13716人,现场确认人数达12927人。9.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达12159人。10.山东师范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来到了11923的高位。以上这些都是地理位置好,实力不输211院校,其实还有一类院校也是非常受欢迎,就是师范类高校!比如: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27452人;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25603人;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4981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9639人;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共计7936人。考研除了是一场艰难的长途旅行,还是一场信息战,以上这些信息21考研人一定要参考哦!

鄘风

江西师范大学学霸班:全班考研、保研上线率70%,一大半上211名校

你们知道吗?在江西师范大学有这样一个班级,考研、保研率达70%,他们专业所在一级学科被教育部评为A类,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15级思想政治教育班。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有这样一个班级,考研保研率创学院历史新高,他们为了更高更好的学习平台,为了心中不灭的梦想,一直在前进着。那是2015年9月13日,五湖四海的人儿怀揣着相同的梦想,相聚在了15思政班这个“小家庭”,温柔有力,稚嫩可爱。四年后,他们各奔东西,而他们所获得的成绩,却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留下了不朽的印记。15级思想政治教育班,班级36人,报考30人,报考率达83.33%,上线26人,考研保研成功录取达25人,上线率高达72.22%!其中,属于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有19个!而这一切的荣耀,都离不开每一个15级思政班的同学,离不开他们大学四年奋斗过后无悔的青春岁月。它像一个江南女子它好比一个典型的江南女子,不争不吵,知书达理,给人很恬静的感觉,但在这温婉的外表下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是心境透明,是心灵坚实。走近15级思政班,那是一个十分团结、有爱和温暖的“小家庭”,虽然人不多,但从来都是一起行动,红歌会、心理剧、团日活动,每一样都不会缺。“班级里的男生成了稀缺'动物'”,以401分的成绩成功考取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的刘宁这样说。身体素质本就不好的他在一次暑期九江修水西港镇社会调查路途中,先后经历了晕车、呕吐、中暑,但这却成为了他毕生难忘的一次旅行。晕车呕吐的时候“递袋子、晕车药、陈皮糖”;中暑的时候“女生给我打伞、敷脸、提供小电扇;男生搀扶我休息”。也许是班级的日常帮扶,但却着实温暖着那个需要帮助的人儿。“考研路”是许多马院人必经的孤独道路。15思政班的刘瑶就坦言,考研路是孤独的,最重要的还是坚持,而15思政,就给了她很多温暖。有时备考到疲惫,心底被抗拒和退缩充斥,回到寝室和室友同学诉说之后,原本容易动摇退出的考研路变得不那么漫长和艰难。“考研路上有人陪伴,会觉得很温暖”。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学院的培养、老师的教诲和每一位成员的努力。但一个班的凝聚力更在于这个班是否有情怀、有温度,是否团结友爱,这些都是15思政班在每一次班级破冰、每一次的节日礼物、每一次班级聚餐中一点一点堆砌起来的。马院人“在马言马”“严师出高徒”这句话没有说错,严谨的教学制度和严苛的管理办法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基础条件。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单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历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院设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优势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评估中被评为A-档。马院人在马言马,在马信马。他们内心理性克制,这无疑为他们静下心来进行学术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在15级思政班创佳绩的上一年,14级思想政治教育班的考研率就达到了43.7%,这离不开学院对学生的细心栽培,对师范生技能培养的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马院一楼墙壁标语马克思主义学院自创办以来,思想政治专业形成了“学风浓厚、基础扎实、思想活跃、纪律严明、素质优良”的良好作风。各年级人数不多,之间联系却十分紧密。15思政班沿袭马院一贯以来的传统院风,他们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不管是同级还是与其他年级之间。他们会拉着学弟学妹一起吃饭,像个大哥哥大姐姐一样一步步地照顾着他们。“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是我校开展的旨在选拔优秀大学生深入农村教育教学第一线,提高师范生综合素养和专业化程度特色教学实践活动。在16级学妹参加红土地支教时,15思政班的仙女学姐饶亦心会大老远跑去农村看她们,在人生地不熟的偏远乡村,带来一丝慰藉和欣喜。她是我志同道合的伙伴在15思政班取得的辉煌成绩的背后,有一个人至关重要,她就是班长李庆。作为班长,大学四年,她用最大的努力和用心,见证了15思政班的不断成熟和稳重。班长李庆她自称是一个乐天派,虽然总是会在学习和工作、在生活迷茫时感到疲惫,但性格活泼且外向的她总能从中获取能量,与自己握手言和。也许15思政班的那种向上,也与李庆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在刘宁的印象里:“我在大学四年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也遇见了不断鼓励和支持着我的人。班长李庆便是其中之一。”其实早在大一,还是害羞腼腆内向的他就常被性格外向的班长拉去谈心,采访过程中更是打趣自己和她像一对cp,“让我从一个内向的人慢慢地打开心扉,愿意去和更多的人交流,多去参加活动。他们很热情,慢慢地我就融入进了那份热情里。”Q:想对15思政班这个大家庭以及即将各奔东西的同学们说些什么呢?15思政是一个有爱的大家庭,缺了谁,都不足以称为15思政。从大一到大四,15思政的每一个宝宝在时光的磨砺中愈加成熟稳重,我们见证了身边人四年蜕变,也陪伴了身边人四年成长。“青春不是一段时光,而是一群人。”希望15思政的每一个宝宝能记住大学这四年的宝贵时光,珍惜这段珍贵的同学情谊,带着学院、老师、同学和朋友们满满的祝福,好好走未来的道路。希望大家的未来是自由、是美满、是成功!新的征程一片坦途,未来可期,归来仍是少年!——李庆我们总是会惊羡美好的成绩,惊叹那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和成功。15级思政班的优异成绩离不开每一个人的脚踏实地,离不开每一份小小的光亮。在欢呼与掌声的同时,我们都听“成功的花,背后的血与泪”,我们都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这是15级思政班的辉煌,也是马院人的骄傲,更是师大的光彩!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编辑 | 张一诺 文案 | 张一诺 图片 | 来自受访者 资料来源 | 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 | 刘思源

善哉问乎

想在江西做老师,考研往哪儿考?

2019年江西省毕业大学生26.9万人。2019年毕业全省毕业研究生招生约1万人(含博士生,在校研究生28868人(含博士生1127人,硕士生27741人)。江西全省共有高等学校1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97所,其中普通本科高校42所,在这42所本科高校里,师范类大学只有三所(江西师范大学为,赣南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年江西全省共计划招录教师岗位人员20223人,其中国编招录12882人、特岗招录7341人,招录人数达到了近十年来的最高值。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江西省教师招聘的主流依旧是本科,见下图:图中江西省教师岗位学历情况统计来看,本科生是研究生人数的十倍,那么,面对好的学校教师就业,我们需要的是什么?考研,提升学历,提升个人竞争力,才能谋求的更好的职位。而江西省做老师考哪所学校是最好的选择呢?答案: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校风光江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融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是江西省本科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普通高等院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全国第一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A类学科,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进入B类学科。全国院校中只有前10%的院校才能被评为A级,如果你是江西师范大学的学生,那么你的就业竞争力是非常强的。下图为2020考研江西师范大学各专业报考人数:(部分)江西师范大学2020考研报名人数为9639人,录取大约1400人,比例近8:1,这就意味着专业的选择至关重要。下图为江西师范大学18级研究生就业率统计:更多专业就业率可以关注私信获取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在江西省内就业率高达98.8%,也就是说,江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在江西省就业程度非常高,考研是个非常好的选择。所以如果你打算毕业以后在江西省内做老师,如果你打算考研,在江西省内院校做选择,江西师范大学是最优选。原因一:江西师范大学是江西省最好的师范大学,口碑好。原因二:江西师范大学因为在省内,研究生阶段有比较多的省内的人脉,譬如同学,学姐学长等等。原因三:师大考研不算太难,只要你有规律的有效的复习,报考这个学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更多关于的江西师范大学的考研干货,包括专业课资料,专业课信息,报录比,报考人数解析等等,数据化时代,想要了解的同学可以关注或者私信江西文都考研,希望在考研途中可以帮助到大家。

倏然而往

20考研院校报考人数统计汇总,这些院校成为考研重灾区,考研加油

整体来说,20考研即将接近尾声,341万考研er同场竞技,再加上疫情的影响,今年上岸着实不容易!咱们从考研各所高校报名人数统计来看,不少名校都有较大的增幅。2020考研全国总报考人数突破300万,创下341万的新高,相比2019年增幅17.59%。其中,有一些院校的报考人数达到2万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报考重镇。考研校小编根据地方媒体的报道、院校官方的新闻等信息整理了部分院校的报考人数数据,一起来看看吧!一、20考研报考人数超过2万的部分院校数据统计除此之外,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等院校虽目前未查到20考研的报考人数,但也都是报考人数非常多的院校,基本都在2万以上。四川大学的报考人数预计有4万以上,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的报考人数预计也在3万/4万。这类学校基本要么是国内一批最热门院校,无论是专业性还是知名度,大都是一流的。要么地理位置优越,专业实力强,因此,人满为患也不足为怪。二、20考研报考人数超过1万的部分院校数据统计以上院校报考人数夸张可能有以下原因:1.名校大家都心向往之,像清北、上交这样的高校,谁都想进去学习,无论是就业还是提升自己,都是一个重要通道。即使地理位置偏一点,同样非常抢手;2.名校实力强,规模一般都不小,招生名额相对较多。加上如今基本上每年都有一定的扩招,人数自然也就上去了;3.省内高校少,但考生多众所周知,河南名校少,郑州大学作为本身唯一的211,其整体实力在省内是最强的了,加上每年生源非常多,选择报考的也就多了。如果从郑州大学毕业在省内找工作,是个很好的敲门砖。南昌大学也是如此,它是江西唯一的211重点建设高校;更夸张的还有河北省,整个河北省仅有一所211院校,河北工业大学,但还是在天津的地界,因此加上距离近,也难怪当地部分考生更愿意往京津地区跑,导致那边的报考人数增多。从研究生报考分布来看,北京地区的研究生报考率是最高的,竞争也是相对激烈,2020年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达425295人,比上一年度增加41938人,增幅达10.9%,仅仅北京地区就有近20所院校报考人数过万。当然这肯定不是河北这一个省份的贡献,全国的考生都想往北京扎,毕竟是首都嘛,名校也多!三、20考研报考人数接近1万的部分院校数据统计此外,还有江苏大学未公布20考研报考人数,但2019年就已破万,达到10232人,相比2018年的增长率也达到了34.2%。从以上数据也能看得出来,这类学校之所以报考的人多,也有一些有迹可循的特征——①地理位置好,像上海师范,深圳大学等院校,当地经济发达,就业市场广阔,毕业生后的薪资待遇也比较高。虽然是双非,但其中一些院校的优势学科还有不输于211院校的实力。比如深圳大学,知名校友是马化腾,腾讯、华为等大型企业都在其附近,为学生实习和工作提供了方便的机会,受到考研人的热捧也就不足为怪了。②师范类学校多,一般师范类学校包容性强,专业多,地方性强,难度却没有很大,因此报考的人数也相应就多了。另外,现在招聘单位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是常态;还有师范类专业,门槛相对较低,不少其他专业的同学容易跨考,这都是致使师范类学校考生多的原因。比如以下师范高校: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27452人;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25603人;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4981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9639人;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共计7936人。③综合类大学,多指囊括多学门、跨学科学术知识领域的大学,一般辖有多所学院。特点是学科类型比较丰富,涉及门类也众多,招生数量大,不过大都也有其特色专业和强势专业。因此,招的专业多,选择就广,招的考生多,上岸几率相对就大,加上有些高校难度一般,报考的当然就多了。④特色类大学人数报考的也多,像上述的山西财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优势专业比较突出,行业内有一定的认可度,但跟一些211/985的院校还是有差距的,总之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20考研341万!按照增长率21考研有可能达到400万!考研真心一年比一年难!虽然教育部官宣硕士扩招18.9万,然而各专业的国家线、复试线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下降,甚至一些热门的专业、热门院校复试线反而大涨,考研人数太多,导致调剂也是难上加难。但是啊,转念一想,哪年不难嘞,只要考研就能感觉自己是最难的一年!其实每年都是神仙打架,最后依然有人上岸,难永远是相对的,就看谁更拼!

二十念

盘点2020年的考研报考重灾区,直播战况

今天给大家盘点2020年的考研报考重灾区,给大家报考有个参考有人说:考研真的是选择大于努力。今年的“战况”确实比往年都要激烈,21考研的同学也都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但是还有一句话:做一个好的选择,也是努力的一部分。希望21考研的同学选择学校时一定要多方面搜集信息,慎重选择。在考研人数连年增长,考研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虽然20年扩招18.9万,但是仍有210万的考生留有遗憾的走下20年考研的擂台,至于其中有多少人重整旗鼓,明年再战,我们不得而知。考研战况越趋激烈,郑州大学20年的报考人数甚至突破30000大关,令人震惊!那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部分报考人数较多、增幅较大的考研重灾区,帮助小伙伴们更好地选择院校!01985院校2020报考人数北京大学:29990人,增幅3%,其中非应届生占比高达70%浙江大学:28823人复旦大学:近27000人南京大学:近27000人吉林大学:24000人中国人民大学:23800余人上海交通大学:21000人电子科技大学:20674人,增幅24.35%西安交通大学:20492人,增幅37.7%天津大学:超20000人南开大学:18695人西北大学:18455人,增幅38.2%中国海洋大学:18025人清华大学:18000余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6501人北京理工大学:14720人中国农业大学:9785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21人022020报考人数破万211学校郑州大学:33300人南京师范大学:27452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近26000人华南师范大学:25603人西南财经大学:24000余人南昌大学:22131人,增幅39.3%云南大学:21867人苏州大学:20492人,增幅37.7%中国传媒大学:18638人西北大学:18455人,增幅38.2%首都师范大学:13632人,增幅31.5%北京交通大学:13000余人北京科技大学:12758人华东理工大学:12600余人,增幅21.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1432人新疆大学:11095人,增幅59.8%中央财经大学:10709人03双非院校2020考研重灾区1报考人数过万的双非院校深圳大学:29465人青岛大学:16749人,增幅34.2%上海师范大学:14981人(报考教育学院共4607人,占总人数的30%)宁波大学:13716人,增幅43.7%广东工业大学:13256人,增幅31.2%西北师范大学:12159人南京邮电大学:11263人山东师范大学:11923人山西财经大学:10773人,增幅22%安徽师范大学:10247人,增幅43.6%此外,还有江苏大学未公布20考研报考人数,但2019年就已破万,达到10232人,相比2018年的增长率也达到了34.2%。从以上数据也能看得出来,这类学校之所以报考的人多,也有一些有迹可循的特征①地理位置好,像上海师范,深圳大学等院校,当地经济发达,就业市场广阔,毕业生后的薪资待遇也比较高。虽然是双非,但其中一些院校的优势学科还有不输于211院校的实力。比如深圳大学,知名校友是马化腾,腾讯、华为等大型企业都在其附近,为学生实习和工作提供了方便的机会,受到考研人的热捧也就不足为怪了。②师范类学校多,一般师范类学校包容性强,专业多,地方性强,难度却没有很大,因此报考的人数也相应就多了。另外,现在招聘单位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是常态;还有师范类专业,门槛相对较低,不少其他专业的同学容易跨考,这都是致使师范类学校考生多的原因。比如以下师范高校: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27452人;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25603人;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4981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9639人;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共计7936人。③综合类大学,多指囊括多学门、跨学科学术知识领域的大学,一般辖有多所学院。特点是学科类型比较丰富,涉及门类也众多,招生数量大,不过大都也有其特色专业和强势专业。因此,招的专业多,选择就广,招的考生多,上岸几率相对就大,加上有些高校难度一般,报考的当然就多了。④特色类大学人数报考的也多,像上述的山西财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优势专业比较突出,行业内有一定的认可度,但跟一些211/985的院校还是有差距的,总之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最后,铁子祝大家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2增幅较大的双非院校成都理工大学:8382人,增幅93%天津工业大学:7334人,增幅7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7497人,增幅51.5%安徽工业大学:2945人,增幅47.69%聊城大学:5030人,增幅46.6%长沙理工大学:8228人,增幅34.4%山东理工大学:5025人,增幅30.1%河北医科大学:7197人,增幅10.5%报考人数为什么会这么夸张,理由可能如下1. 名校大家都心向往之,像清北、上交这样的高校,谁都想进去学习,无论是就业还是提升自己,都是一个重要通道。即使地理位置偏一点,同样非常抢手;2. 名校实力强,规模一般都不小,招生名额相对较多。加上如今基本上每年都有一定的扩招,人数自然也就上去了;3. 省内高校少,但考生多。众所周知,河南名校少,郑州大学作为本身唯一的211,其整体实力在省内是最强的了,加上每年生源非常多,选择报考的也就多了。如果从郑州大学毕业在省内找工作,是个很好的敲门砖。南昌大学也是如此,它是江西唯一的211重点建设高校;更夸张的还有河北省,整个河北省仅有一所211院校,河北工业大学,但还是在天津的地界,因此加上距离近,也难怪当地部分考生更愿意往京津地区跑,导致那边的报考人数增多。从研究生报考分布来看,北京地区的研究生报考率是最高的,竞争也是相对激烈。2020年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达425295人,比上一年度增加41938人,增幅达10.9%,仅仅北京地区就有近20所院校报考人数过万。当然这肯定不是河北这一个省份的贡献,全国的考生都想往北京扎,毕竟是首都嘛,名校也多!考研本就是充满变化和挑战的过程,即使前路艰难险阻,21的考研人也不要退缩。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备考,一定可以完成自己的目标。不抛弃不放弃就是我们的最高准则。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十七号

江西师范大学考研解析来啦!(艺术设计/设计学/美术/美术学)

对于考研党来说,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是每一个考研学生的开端,也是很关键的一步,确定了目标院校就相当于有一个确切的努力方向。然而院校选择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进行综合考虑,不仅要对所选院校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要明确自己所适合的方向。基于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有这样的需求,小编将从学校概述、招生专业目录、历年分数线统计、参考书目等几个方面对江西师范大学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降低择校的难度,力求一战成研!一、学校概述江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位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对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现有瑶湖、青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370余万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瑶湖校区不设围墙,四周以一条7公里长的瑶河环抱,具有突出的生态人文特色。学校缘起于庐山白鹿洞书院,肇基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3年改为江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是江西省本科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普通高等院校。2003年,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江西银行学校)整建制并入。截至2018年5月,现有瑶湖、青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304余万册,电子图书330余万册。二、招生专业目录四、历年分数线统计五、理论参考书目(一)设计学/艺术设计(742中外设计概论)参考书目:1.《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2.《艺术设计概论》卢世主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设计专业理论》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世界现代设计史、艺术设计概论2门艺术设计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艺术设计实践和设计理论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二)美术学(741美术专业理论)参考书目:1.《美术概论》陈美渝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6月北京第2版。3.《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三)美术(743美术理论)参考书目:1.《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6月北京第2版。2.《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六、专业手绘(一)503 设计专业基础考试内容:素描创意考试时间:6小时(二)502 美术专业基础考试内容:素描创意考试时间:6小时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西师范大学艺术专业考研的相关内容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有关于艺术考研的问题可以私信小编哦!

四分钟

提醒!江西考研报名务必要注意这些事!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公告

根据《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9月23日,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江西省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具体内容跟小编一起了解↓↓↓一、报名要求考生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认真查阅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及招生单位有关管理规定、招生简章和报考点公告,准确选择报考单位和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一)我省高校应届本科毕业考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设区市报考点。小编特别提醒这几所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中: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选择江西师范大学报考点;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警察学院、豫章师范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和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选择江西中医药大学报考点。(二)非应届本科毕业考生(含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网络教育考生和国(境)外留学生)应选择户口或工作所在设区市报考点,其中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考生,也可选择考(学)籍所在设区市报考点。符合我省报名要求的考生一律不得跨设区市报名,因报考点选择有误或未按规定提供相关材料而造成报考点不予网上确认的,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二、时间及流程(一)网报时间1.2020年9月24-27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预报名信息如果有效,则无需10月重复报名)。2.2020年10月10-31日(每天9:00-22:00)网上报名(逾期不接受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二)填写、提交报名信息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教育考试院、设区市招考办(考试院)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一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考生在提交网上报名信息和网上支付报名费前,请务必仔细核对各项信息。网上报名成功后,请打印报名清单并牢记本人在网上报名中生成的报名编号。凡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三)网上缴费我省统一实行网上缴费,凡选择在我省参加本次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的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名考试费150元,邮寄、档案材料费30元,在网上报名时通过网上支付缴费,网上缴费成功后,才能视为有效网报信息。对网上报名成功未完成网上确认的网报记录,将由研招网信息平台数据核查结束后退回原支付账户。(四)网上确认特别提醒:我省所有报考点均采取网上确认方式,所有网上报名成功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按照网上报名所选报考点要求进行网上确认。请考生在网报期间一定要认真阅读所选报考点发布的网报公告,按报考点要求及时上传相关材料。未按时上传提交确认材料的视为放弃报名。1.网上确认时间:2020年11月5-9日。2.材料上传时间:2020年11月5日9:00-9日17:00,逾期不能上传,审核不通过需要补充上传材料的截止时间为2020年11月10日12:00。3.网上确认要求:(1)考生须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确认系统,按报考点要求,上传本人图像照片、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毕业生持学生证或就读院校开具的证明)及其它相关材料,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选择户籍所在地报考的考生须提供本人户口簿(首页及本人页)。选择工作所在地报考的考生须提供工作单位开具的工作证明和2020年8、9、10三个月及以上社保凭证或单位纳税凭证等证明材料。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还须提供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对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须提供届时可毕业的证明或完成学业情况的证明或说明,具体如下:选择考(学)籍所在地报考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考生,须提供准考证(自学考试)或学生证(网络教育);自学考试考生还须提供网上自行打印的成绩单。在国(境)外获得学历证书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尚未获得学历证书的国(境)外留学考生须提供由就读院校开具的届时可毕业的证明或完成学业情况证明。普通高校往届生须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应届生须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在读研究生,须提供现培养单位同意继续报考证明。因更改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原因造成未能通过学历(学籍)核验的考生须提供具有更改记录的户口簿、本人所在地户籍部门出具的规范的身份证号变更证明。提供虚假证明信息的,一经查实,将取消考试、录取资格。(2)考生应仔细核对网上报名信息表,无误后方可提交。(3)对在往年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而被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的考生,在暂停年限期间不允许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和网上确认。(五)打印准考证2020年12月19日-12月28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三、其他注意事项 (一)我省各报考点不接受单独考试的考生报名,请报单独考试的考生与相关招生学校联系。 (二)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查阅军队相关部门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三)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凭生源所在地省教育厅有关处室审核盖章的《报考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和身份证扫描件发送到(JXKSYZ@163.com),我院将在两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向考生发放校验码,考生无需到我院上交《登记表》并领取校验码。四、全省报考点安排热文推荐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坚决拥护中央对史文清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易炼红:着力推动VR产业提速提质发展,坚定向“全国领先、世界一流”迈进解读 | 如何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江西这个文件告诉你丨来源: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主办 /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承办 / 江西省信息中心协办 / 中国江西网【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夺命号

想考江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专科、本科、硕士要满足什么条件?

在职研究生主要面向的是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在职人群,但是,不同的报考方式,报考条件也是不同的。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江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江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可通过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方式报考,专科、本科、硕士(博士)都可以报考。一、专科生:同等学力申硕:专科学历可以免试入学,但仅限学习不能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普通专业专科毕业2年及以上可报考。二、本科生,有学士学位:同等学力申硕:本科生且有学士学位,既可以免试入学,还有机会申请硕士学位。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有学士学位,和同等学力申硕一样,既可以报名还能获得证书。想了解江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具体的招生情况,可在下方“小程序”查看简章。三、本科生,无学士学位:同等学力申硕:本科生无学位,可以免试入学,但仅限学习不能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无学士学位,和有学位没区别,既可以报名还能获得证书。四、硕士、博士学位: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两种方式对硕士(博士)生没有毕业年限要求,既可以报名学习,也可以获得证书。

优旃

他们从江西师大考研到厦大、北外、东京大学……这些经验值得拥有

有这样一群人,闻过清晨青草的芳香,望过深夜漫天的星辰,奔波于宿舍与图书馆,埋头专注于如山如海的试卷。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们的故事。一、优秀榜样在身边,追逐梦想的人会发光。曾背书到凌晨,曾焦虑到失眠......如今,他们终圆名校梦。刘宁录取院校:厦门大学考研故事考研对考研人来说,既是一次痛苦的煎熬,又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收到厦大马院拟录取通知的那一刻,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感慨万分。准备了将近半年,那些辛酸是考研党不愿意提及和回忆的。但是,那段峥嵘岁月却是我在大学里最充实的时光。每天早睡早起,形成了固定的生物钟;每天看着与马理论相关的参考书,感觉自己真正细细研读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考研经验1、选择大于努力。考研是一场信息战,你需要多方打听,全面收集,依据自身的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专业,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2、努力不能盲目,也要有方法。没有效率的努力只会事倍功半,不要随大流,学习方法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受他人影响。3、做一个孤独但有毅力的勇士。成功=计划+方法+毅力,在考研的孤独道路上,毅力至关重要。坚持下去吧,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二、即将结束本科时光的她,托举着不灭的初心和远大理想,经历刻苦的准备过程,用努力证明了自己。郭艺璇录取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保研故事她是班上的学习榜样,曾连续三年获得一等综合素质奖学金与“三好学生”称号;她是班上的工作榜样,曾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的称号;她积极参加各类比赛,2018年在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西省金奖、国赛铜奖。最后她以优异成绩保研至北京外国语大学。保研经验有没有什么成功经验可以分享?1.大致有一个毕业后的方向,如果毕业后想要直接就业,那就多参加些社团活动,多利用课余时间做些兼职或实习,积累社会经验;2.如果想要考研,那就扎实学好自己的英语数学;如果成绩不错想要保研,那就在扎实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多参加些比赛,多跟老师做点儿科研项目。3.总之,用大一大二的时间去探索自己大四毕业后到底要走哪条路,在选择面前做一个主动的人,而不是被动地被推到大四的选择路口,或随大流找工作却发现自己的前三年没有为现在的选择做出任何准备。如果要保研需要怎样的准备条件?1.首先保研意味着大学前三年的扎实积累,所以专业课上不能有挂科,同时成绩要在整个专业中排名较靠前;2.其次,保研过程中有附加分的部分,这就需要用各种科研、比赛的加分来点缀,所以如果有保研想法的同学可以在大二大三时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比赛活动,并且认真做好项目,争取省赛获奖;3.最后就是保研前期的准备工作,可以关注目标院校的夏令营和预推免项目,提前获得目标院校的录取资格。三、她在师大用最美好的青春,书写了动人的传奇,用最刻苦的汗水,培育了最璀璨的梦想。徐凯莉录取院校:东京大学留学故事当我决定要留学以后,我的心里只有四个字:敢想敢做。敢想:清楚自己的自身水平,清楚自己的未来规划。敢做: 执行力强,会计划,按步骤按时完成。生活是不能被模仿的,用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最主要的就是Follow my heart.留学经验认为出国留学和国内考研的区别在哪里?1.我认为出国留学和国内读研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国内的硕士是学硕3年,专硕2年。国外的话一般是两年(日本),还有很多一年硕士的项目(英国)等等,有很多不同的项目可以申请。但是同时金钱成本就会提高很多。2.国内读研期间,奖学金基本是全覆盖的,助学金也是每个同学都有。国外的话,除了申请到全奖留学,其他花费都比国内要贵很多。这就要考虑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国内读研或者国外读研了。为出国留学做了哪些准备?1.我个人首先做了心理准备,对自己的未来规划,留学利弊,性格特长等。同时考虑家庭情况和父母商量。第二做了语言准备,英语成绩(托福)和日语成绩。2.现在正在做的是出国以后要如何适应生活的准备。四年前,来自不同地方的八个女生考进江西师范大学。四年里,她们由陌生到熟悉再到共同奋斗,直到今天,两个宿舍全员成功考研保研。现在,我们来听听她们的故事。四、考研是一个人抵过千军万马的历程。纵然风雨兼程,亦可以用情谊改写这场孤军奋战。2015级应用化学一班N416宿舍王中会录取院校:福州大学。杨金华录取院校:湖南师范大学。吴娜录取院校:江西师范大学。王春秀录取院校:福州大学。考研故事这次我们寝室考研全部上岸,我们几个都非常开心和意外。我们寝室几个人都不属于那种在学习上非常刻苦的学生,但是我们一致觉得这次考研的成功最关键的因素还是我们寝室几个人的关系相处的比较好,生活中会有一些小摩擦,可是不会有很大冲突。大学一起四年,我们一起去教室上课,一起去食堂吃饭,期末考试一起复习,N416这间小而温馨的寝室,承载了我们四个人太多的欢声笑语,感谢命运让我们在这里相遇!考研经验全寝室一起考研上岸的秘诀是什么?在考研期间,我们不会给我们寝室制定专门的规则,但是大家都很自觉,比如我们的休息时间不一致,早上有的人会起来比较早,他们都会刻意动作很轻不把还在睡觉的室友吵醒,等等。另外,我们考的科目中有相同的部分都会一起讨论学习,互相帮助,有资料也会共享。五、一条路一个人走,只有漫无边际的前方;而一群人踏上这条路,却能看到平芜尽处的春山。2015级生物科学一班N133宿舍梁泽宇录取院校:北京理工大学。张静怡录取院校:内蒙古大学。胡琳录取院校:北京理工大学。张帆录取院校:江西师范大学。考研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留下的都是要一同踏进考场的考研er,虽然大家专业不同,目标不同,相互不知道姓名,但是大家之间都有了默契。彼此每天的陪伴,让人觉得很踏实。回寝室聊天时也经常会提到今天有趣的事或者认为他们很认真觉得自愧不如之类的。他们为我们枯燥的考研时光增添了许多色彩。相信大家都有了很好的结果,下次见面一定会更好!考研经验成功的秘诀是什么?1.当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列好计划以后,同时有小伙伴们交流进度,就会自然的日复一日遵循下去。考研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所以要为自己负责。2.当然,当我们松懈时,环顾一下周围认真的同学,也会对我们有鞭策作用。没有什么秘诀,就是早点开始准备,多读多背,不要说自己从早到晚在图书馆待了多久,而是要看真的学进去多少。有没有什么话对想要考研的学弟学妹说的?相信确定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已经在认真准备了,没有确定的也不要着急,选择很重要。不要纠结自己能不能考上,考不上怎么办等一系列无意义的问题,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不要浮躁,一定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好结果的!他们在师大用最美好的青春,书写了最动人的传奇。他们用最刻苦的汗水,培育了最璀璨的理想。他们在未来以昂扬的姿态,向时代交出最完美的答卷。考研路上,他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来源;青春师大 部分图源:采访人物供图 编辑:Jenoye 校审:彭翊华 责任编辑:杨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