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江苏最难考的3所大学,两所985本是同根生,211是个外来户采葛

江苏最难考的3所大学,两所985本是同根生,211是个外来户

高考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论及高考的公正性来说,绝对是当下最为公平的。别的不说,高考绝对不会出现研究生考试那种发错试题,或是直接发答案的情况。说白了,高考不一定是最难的考试,但它是最重要的考试,是最公平的考试。另一方面来说,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仍旧是当下成本最低的方式。因为相对于任何投资来说,上学的成本都是最低的。当然,自费出国留学的另当别论。不过话说回来,高考的难易程度和地区也是有差距,比如说江苏的高考,这是全国公认最难的。是以在江苏省考大学,尤其是考这3所好大学,那是非常难的。一、南京大学。南大和复交浙大以及中科大并称为华东五校,不过在这五校中,南大通常都是垫底的存在。因为现在的南大和昔日的南大完全是两码事。当初的南大可谓是风光无限,论及实力是难觅对手。而现在的南大是重组的南大,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南大在江苏省内一哥的地位是没人能动摇。二、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和南大是江苏省内的两所985大学,二者也是实打实的同根生大学。不过此前两校学生关于校史是多有争议,其实这种争议完全没必要,真要说的话,南大是分出了十几所学校呢,这些学校还能都来争一下?而论及两校的实力,东南大学在工科方面是要强出南京大学的。三、中国矿业大学。矿大在江苏的徐州,而徐州在江苏省的存在感不高。因为徐州离山东近,离安徽近,也河南也近,就是和江苏省内的联系不多。加之矿大又是个外来户,是以讨论江苏省内的大学时,往往都是忽略了矿大的存在。但是矿大不管怎么说,这是实打实的国字号大学啊。以上便是江苏省最难考的大学了,其实江苏省的大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好大学都不是以江苏开头的,而是以南京开头的。比如江苏大学比之南京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比之南京师大等等,江苏开头的学校都比不过南京的学校,这也是很少见的状况了。

大劫难

南方考研最“难”的五所师范大学,一般人考不上,最后一所是双非

一般来说,在考研之前都会选择好自己想考的大学和专业,而对于有准备的学生来说,早早就已经想好了,而且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自然在考研大军中,成功的几率自然就要高许多,而有些学生则稍微慢了一步,可能临近毕业的时候,才想要考研,与其他考研大军相比,优势少了许多,而且时间不足,自然在考研路上,会走得比较缓慢,甚至失败的几率也是蛮高的,想要成功,真的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毕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考研同样如此,在考研路上,要清楚自己的实力,也要明白什么大学是自己可以考上的,什么是不能,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有五所师范类的大学是蛮难考上的,一般的学生考不上,当然有能力的学生还是可以尝试尝试的,毕竟考上了就是香饽饽,毕业后自然不会为找工作而犯愁。南方考研最“难”的大学一: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211”和“985”同时兼备的重本院校,在全国范围内,能够与之相比的只有北京师范大学,两者分别是南方和北方师范类大学的顶尖院校,对于师范类的考研生来说,能够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或者北京师范大学就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毕竟每所学校的名额是有限的,而且名额还被本校保研的学生占据,一般来说,能够考上的都不是一般的学生,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显得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的难度是多么大,想要在众多考研生之中突破,需要的不仅仅是实力,运气也是同样重要,只有考上了,毕业后找份高薪的工作轻而易举。南方考研最“难”的大学二: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211”类的重本院校,与华东师范大学相比,虽然少了“985”的名头,但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在师范类大学中,也算是挤进了全国前五,在南方地区中,甚至排名第二,由此可以看出其实力也是非常雄厚的,不仅只有江苏的学生会想要考南京师范大学,就算是外省甚至全国的学生,都想要考进南京师范大学,毕竟无论师资力量还是求学的环境,其实南京师范大学都算是顶尖的,在往年的考研录取率当中,虽然不高,但是也算可以的,只要有实力,考上南京师范大学,未来的前途必定光明。南方考研最“难”的大学三: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也是一所属于“211”类的重本大学,在本科录取的时候,分数也是高的离谱,一般的学生还真的考不上,对于想读师范的学生来说,湖南师范大学也是非常不错的院校,也算是蛮多人心目中的完美高校,当然本科录取难,在考研的录取方面也是同样难,毕竟想考进湖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实在太多了,而且录取的人数也是寥寥无几,真的能够成功的人少之又少,尤其是跨地区跨院校和跨专业的学生,难度就加大了好几个等级,在南方地区中,湖南师范大学也是排名第三的,难度自然不弱,想要考进,还是得加倍努力才行。南方考研最“难”的大学四: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同样属于“211”类的重本院校,与其他师范类的大学相比,华南师范大学属于综合类,不仅仅教育或者师范的专业强势,其他专业也是不错的,在本科录取的时候也是属于第一批,能够考进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都是学霸,一般的学生很难考得进,对师范类的专业来说,考研是不错的路子,毕竟学历高了,在求职的道路上选择会更多,而如若考上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可以备受很多高中院校接纳,还是值得报考的,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只有肯努力,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未来的路就在前方,要懂得加油。南方考研最“难”的大学五: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是属于师范类的重本院校,与其他院校相比,既不属于“985”也不属于“211”,是一所双非的院校,虽然如此,但是也并不是说福建师范大学很容易就可以考上,难度同样是蛮大的,而且在全国师范类的双非院校中,福建师范大学可以说是排名最高的了,在南方地区,排名第五,也算是比较靠前的了,想要考上,不付出足够的努力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想要考上这五所“难度”最高的师范类大学,也不是不行,只要对自己的专业足够了解,通过初试之后,面试也稳妥,自然可以成功,还是希望各位考研人可以好好加油,早日考上自己心中归属的大学。

不跟随

江苏“最好的”2所师范大学,除了南京师大外,这所总被误会是211

师范类的大学一直都是考生们很想选择的大学,师范类专业也很热门,我国对于教师的需求量也很大,为了更好的培养相关人才,每个省都会有几所公办的本科院校,还有其他师范类专业学校。今天就给大家介绍2所江苏省最好的师范大学,除了南京师范大学之外,还有一所很强的学校,不是211但总被误会是211大学。一、南京师范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一所高校,是211和“双一流”的建设高校。学校主源最早创于1902年,为三江师范学堂,当时学堂还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文化深厚,目前有本科招生专业78个,涵盖12大门类。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40个。学科建设的非常不错,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还有7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2017年教育部学科排名中,A类学科就有6个。教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当强。南京师范大学在江浙沪区域算是不错的,在上海也算比较有知名度的师范院校,是个211大学,本地的认可度非常高,校友也很多,霸占各个小初高中,想去江苏上师范学校的学生可以重点考虑。二、江苏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也是是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但是这所大学不是211,也不是双一流。学校最早建于1952年位于江苏无锡,于1956年正式进入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行行列。这所大学以省命名,给人一种误解,总认为是211大学,但其实不是的。虽然发展时间没有南京师范大学那么久远,但是经过不懈努力,各项事业发展快速。学校有4个校区,目前本科招生专业有59个,涵盖11大门类。一级学科硕士点35个。学科方面,有省优势学科6个,省重点学科12个,2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2017年教育部学科排名中,虽有12个学科上榜,但是都没有A类以上的学科。最强的教育学评估为B,这个水平也还是不错的。当然比起南京师范大学还是有点差距的。江苏师范大学在徐州这个城市,虽然没有南京那么强,但是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飞速发展。未来的发展不会很差。小编分析师范类大学很受欢迎,每年的录取分数也挺高,能够考上一所省属的师范大学未来很有前景,而且工作方面很稳定。以上介绍的2所师范大学都很不错,其中南京师范大学更是师范类强校,考生不妨关注一下。这两所大学的分数线我也有整理,需要的话可以找我私聊!

亦趋

江苏地区考研院校人气排行榜一览,没想到竟这么多实力好大学!

2021考研初级阶段,择校择专业尤为重要!对于初准备考研同学来说,你可以从报考条件、考研专业院校等方面去了解,以下为江苏地区考研院校人气排行榜,希望能帮助你更好的选择考研院校,快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江苏地区考研院校人气排行榜前10的院校中实力不错的大学很多,有2所双一流、985、211大学,分别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6所大学是双一流、211大学,分别是: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以下文都网校考研小编还将这10所高校简介及王牌专业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京师大,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目前,学校正在着力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目前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4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3个,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第三批重点马院。学科已涉及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美术学等6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工程学、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数学等8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南京师范大学王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地理信息系统、动画、生物科学、法学、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动物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法学理论、课程与教学论、人文地理学2.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有1个国家一流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2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9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截至目前,学校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共14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前1‰。苏州大学王牌专业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通信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装设计与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新闻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纳米材料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纺织工程、临床医学、药学、服装与服饰设计。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政管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放射医学。3.南京大学,简称“南大”,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11工程、985工程。全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5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9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8个。南京大学王牌专业4.扬州大学,简称“扬大”,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建设计划支持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7个,省“十三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3个,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扬州大学王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农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水利水电工程、汉语言文学江苏高校品牌专业一期建设:汉语言文学、农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江苏省重点专业:5.东南大学,简称“东大”,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 府。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东大也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学校1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5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两者均列全国第八位;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工程学列20位、计算机科学列16位,这两个学科均进入ESI世界前1‰。东南大学王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3个):建筑学、城市规划、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方向)、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方向)、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医学影像学。6.南京理工大学,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工信部、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电子与信息、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1‰。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9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南京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工商管理。7.河海大学,简称“河海”,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学校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河海大学是国家首批授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高校之一。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学科以优异成绩获评A+;土木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位列A类,跻身全国前10%;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3个学科获评B+,位列全国前20%。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5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河海大学王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江苏省品牌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物联网工程。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8.江南大学,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涵盖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10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和二级重点学科5个;建有设计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4个,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3个。江南大学王牌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技术学、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纺织工程、包装工程、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9.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农业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3个学科获评A类。有8个学科进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化学等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2个学科进入前1‰,跻身世界顶 尖学科行列。南京农业大学王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农学、动物医学省级品牌专业:农学、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土地资源管理省级特色专业: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省级重点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园艺、动物科学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软件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江苏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2001年8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以工科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QS、THE、ARWU等国际权威世界大学排名,学校均跻身top1000。《2019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排名列全国第41位。学科涵盖工学、农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农业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列全国第50位。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十三五”一级重点学科,2个江苏省“十三五”一级重点(培育)学科。江苏大学王牌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 :流体机械及工程、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江苏省"十二五“一级重点学科(含培育):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力学、临床医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车辆工程、医学检验以上为江苏省人气院校排行榜TOP10,没想到实力也很不错,有你想去的大学吗?赶紧加油!祝愿你能如愿以偿!

化妆室

师范类全国排名前20的大学,有你考研的学校吗?

2018年中国师范类大学前20名排行榜第一,北京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15,所在地区北京,中国一流大学。第二,华东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28,所在地区上海,中国一流大学。第三,华中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34,所在地区湖北,中国高水平大学。第四,东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40,所在地区吉林,中国高水平大学。第五,南京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50,所在地区江苏,中国高水平大学。第六,西南大学。全国排名第52,所在地区重庆,中国高水平大学。第七,湖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72,所在地区湖南,中国知名大学。第八,华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74,所在地区广东,中国知名大学。第九,陕西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86,所在地区陕西,中国知名大学。第十,首都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92,所在地区北京,中国知名大学。第十一,浙江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96,所在地区浙江,中国知名大学。第十二,福建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104,所在地区福建,中国知名大学。第十三,天津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107,所在地区天津,中国知名大学。第十四,安徽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120,所在地区安徽,中国知名大学。第十五,山东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135,所在地区山东,中国知名大学。第十六,上海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136,所在地区上海,中国知名大学。第十七,西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141,所在地区甘肃,中国知名大学。第十八,广西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143,所在地区广西,中国知名大学。第十九,江西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148,所在地区江西,中国知名大学。第二十,河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149,所在地区河北,中国知名大学。目前我国公认的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考研的同学们,你们报考的学校位列其中吗?

非役人也

21考研别再“掉坑”了!这些院校专业已成“重灾区”!

大家好,这里是考验刺客联盟!2020考研全国报考人数达到341万,相比2019年人数增长17.59%。由于疫情影响等各种因素,有专家预测2021年考研人数可能达到450万。2020年全国录取研究生111.4万人,其中还包括推荐免试的十几万研究生,也就是说留给统考的名额也就是只有90多万。2021就算再扩招,那院校的承载容纳学生数量是有限的,研究生导师也是有限的,预测招生人数应该跟2020年差不多,所以21年考研更难了!如何增加自己考研上研究生的几率呢?除了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之外,避开报考人数太多的专业院校也能减少一部分的竞争压力!快来看看有哪些院校成为2020年考研报考“重灾区”?除表中的院校,还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等也都是报考人数非常多的院校,基本都在2万以上;四川大学的报考人数预计有4万以上,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的报考人数预计也在3万/4万。这类学校基本是国内一批最热门院校,无论是专业性还是知名度,大都是一流的。因此,人满为患也不足为怪。不要以为只有985/211院校才这么火爆,还有很多双非院校报考人数也是超1万。1. 深圳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高达29465人。2. 广东工业大学 2020年报名人数再度激增,已达13256人!3. 南京邮电大学 2020年考研共有11263名考生报考。4. 安徽师范大学 2020年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5.上海师范大学 2020年报考人数共计14981人。6.山西财经大学 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首次破万,共有10773名考生报考!7.青岛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达16749人。8.宁波大学2020年网报人数达到13716人,现场确认人数达12927人。9.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达12159人。10.山东师范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来到了11923的高位。以上这些都是地理位置好,实力不输211院校,其实还有一类院校也是非常受欢迎,就是师范类高校!比如: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27452人;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25603人;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4981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9639人;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共计7936人。考研除了是一场艰难的长途旅行,还是一场信息战,以上这些信息21考研人一定要参考哦!

肖统

江苏师范大学怎么样

江苏师范大学不在省会南京,在徐州,我同学在泉山校区,现在我就我了解的情况回答一下。江师大的招牌专业,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类的、英语专业之类,辅导员会一直陪到考研的,汉语言是一定要考研的,但是很少有人想考本校的研究生,倒是想往苏南地区考。对于图书馆,早上五点多就有人排队了,食堂有八个,物价很便宜,一顿饭三个菜才8、9块钱也有网红食堂,但是天天吃也会吃腻的,门口也有小吃街,可以换换口味,宿舍是上床下桌,有的宿舍有独卫,有的宿舍没有。出门就是万达,玩耍也很方便。生活费的话1000左右就差不多了,省的话500也能过,当然,有女朋友的可能会多一点。去火车站,坐公交车得40到1小时,出租10几分钟,考研的话可以坐地铁,地铁2019年通车了。

功用

最惨大学简称:黑龙江省排第一,江苏师大最无奈

中国的大学,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喜欢用简称。比如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复旦大学简称复旦、北京理工大学简称北理。一般来说,简称的命名方式是XX大。当然,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大学太多,有时候也会发生一些简称撞车的情况,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南京大学vs南昌大学。1、南京大学vs南昌大学,画风还算正常的大学简称之争2014年教育部批准的《南京大学章程》中明确表明“学校(指的是南京大学)名称为南京大学,简称南大;英文校名为NANJING UNIVERSITY,英文校名缩写为NJU。”而到了2015年,江西省教育厅核准的《南昌大学章程》也明确表示学校名称为南昌大学,英译为NANCHA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两所大学因为这个简称就这样尬住了,谁也不相让。虽然有一段时间南昌大学自称昌大,但《南昌大学章程》中明明白白写的简称为南大。此外,国内没有任何规章制度或者法律条文规定大学的简称问题。看来这个问题,两所南大可能要尬很久了。2、宁夏大学vs宁波大学,这个画风有点歪前边两所南大相争,不是985就是211的,作为弟中弟,南宁学院两个都惹不起,于是也不掺和热闹,自己就不叫南大了,叫做宁大吧。然后他遭到了宁夏大学和宁波大学的反对。宁夏大学和宁波大学两所学校都自称宁大。宁夏大学表示只有我一个宁大就可以了,宁波大学请自觉换个称呼,比如:波大?宁波大学:mmp。你咋不改成夏大呢?厦门大学:啥?3、百年纷争不休的东大:东北大学vs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和东南大学,简称都是东大,互不相让,相爱相杀一百年。这两所大学一个是追溯到始建于1921年的国立东南大学,另一个追溯到1923年的东北大学。都有近百年历史。而且都是985、211、双一流重点大学,谁也不服谁。小编有个提议,你们两个干脆都不要叫东大了。争来争去没意思。要不这样吧,东北大学叫北大、东南大学叫南大吧,挺好的。4、东边日出西边雨,西大的三家纷争说完东大,咱说说西大。在起初的时候,西大这个名字倒是没有什么争议,只有西北大学叫这个简称。后来广西大学建立,简称西大,这就尬住了。到了后来重庆市大学合并,西南大学正式建立,也简称西大。于是在西大这个简称里就有了三国演义。小编一直不解广西大学为什么自称西大,叫广大不好吗,反正没有广东大学。广州大学:小编你出去!5、最惨所在地:黑龙江其实最惨的应该是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市,比如下面这个车牌:当然,作为大学,如果所在地是黑龙江,你不得不面临这样的灵魂拷问:你真的是黑中医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你真的是黑社会吗?(这个学校已经合并改名,大家可以自行检索一下,挺有意思的一所院校)你真的是黑科技吗?(黑龙江科技大学)你真的是母狮吗?(牡丹江师范学院)此外还有黑工商、黑工程、黑工业、黑职业、黑艺术、黑警察、黑农机、黑生物、黑司法、黑信息、黑旅游、黑交通、黑幼师、、、真的,跳进黑龙江都洗不清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黑河学院表示我就看看,不说话。6、改了校名不敢用新简称的: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简称啥?江师吗?是这样的?这样的?算了算了,我就当这校名白改了,还是叫原来的简称“徐师”吧~~赣南师范大学表示不服:干尸也很厉害的。黑龙江省:别看我,真的没有黑尸!7、大连:大大的简称大连也是一个神奇的城市,大连的大学门,简称其实也很不好取的,不要反驳我,不信你看下面这个大学。大连大学~~简称什么呢?大大吗?算了算了,叫连大(脸大)吧。还有大连理工大学,总不能叫大理吧,幸好大连理工前身是大连工学院,一直简称大工。那么,问题来了:大连工业大学怎么办?听说是叫工大或者大工大(大哥大?),我觉得连工大还不错呢~还有一个问题,大连交通大学怎么办?简称大脚吗?不不不,其实是脚大?也不是,大连交通大学俗称是铁院!这是因为学校前身是大连铁道学院。其他的还有:大海(大连海事大学);大民(大连民族大学,不是狄仁杰的那个张大民大学);其实这都没有什么,大连从前有个职业技术学院,里边的学生都自嘲为大技院~~8、天地人三才汇聚:最霸气的简称天大:天津大学;地大:中国地质大学;人大:中国人民大学;海大:海南大学;河大:河南大学、河北大学;山大:山东大学、山西大学;湖大:湖南大学、湖北大学;江大:江南大学;福大:福州大学。歪个楼,还有个鸡大(吉林大学)。当然,我们还有天理大(天津理工大学),其实简称是天理。幸好复旦大学很有名,要不然岂不是被称为复大或者蛋大?

狗仔队

成绩一般的同学看过来,地级市的师范院校,哪5所大学实力最强?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高考很多同学不愿意去地级市上大学,除了交通不慎便利,最重要的是所在城市的资源有限,不利于个人发展。不过,随着部分大学的扩招和扩建,很多省会城市的大学10多年前就开始了外迁,有的建设在省会城市周边的城镇。所以说“此一时彼一时”,去地级市上大学是不错的选择。浙江师范大学我国建设有大量的师范类院校,每个地级市都建设有一所师范院校,当然都由当地的省政府直接管理。这么多建设在地级市的师范院校中,5所师范大学实力雄厚,不输于建设在省会城市的重点院校。这5所师范大学分别是浙江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其一,浙江师范大学是在1962年时由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三校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并搬迁到金华市。从这一段校史就可以看出,浙江师范大学从建校一开始就有着很强的实力——三所都与师范有着关联的高校合并而成,实力理所当然不会差。浙江师范大学在杭州办有校区浙江师范大学在1980年就被列为浙江省属重点高校,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到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浙师大,进一步充实了并提升了浙师大的办学实力,该校2014年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说个题外话,很多外地人很容易将杭州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相混淆,傻傻地分不清,严格来说,浙江师范大学的学术实力远高于杭州师范大学,但就名声而言,因为马云的关系——杭州师范大学杰出校友,这样,杭州师范大学的名声又大大盖过了浙江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其二,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该校也是广西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6所高校之一。虽然在桂林,并不是省会城市,但是,我们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因为办学实力不同凡响,加之城市的巨大诱惑力,广西师范大学近20年一直发展不错。需要提醒的是,广西还有一所与广西师范大学一字之差的师范院校,即“广西师范学院”,不要混淆哦!江苏师范大学其三,江苏师范大学更名前叫徐州师范大学,建在徐州市。很多人可能还是习惯于“徐州师范大学”这个校名,而且这个校名的知名度还挺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后来的江苏师范大学具有较雄厚的实力。1957年,江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北迁徐州并更名徐州师范学院。江苏师大目前已有59年的本科办学历史,有86个本科专业,124个硕士点,1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是省部共建高校,“国培计划”重点建设院校。其四,2014年的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刚结束,央视报道了两个所谓的“考研基地”,一个是河南师范大学,另一个就是山东曲阜师范大学——这也说明两所师范大学学风好。曲阜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作为河南百年学府河南大学的传承者,也是河南省的文理工基础领域的一所顶尖高校,“绿色化学与电源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2017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建在河南省新乡市。 近几年,河南师范大学“绿色化学与电源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重点围绕绿色电源催化材料、绿色介质化学、绿色有机合成等方向开展理论及技术创新研究。引智基地外方团队汇聚了来自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等10余所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13名国际顶尖专家,与河师大相应学科团队共同组成国际合作研究团队。河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建在山东省省管县级市曲阜,该校是周总理当年陪同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访问曲阜时亲自规划的校址,如今已经走过了60多个春秋,它的实力在师范院校中排在前列。我们都知道,曲阜是孔子的故乡,这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曲阜师范大学学风一直很好,很多方面也受到山东省和国家的重视,学校校园建设一流,校园环境好,是一个适合年轻人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最后,我个人郑重建议,读书就要读师范院校,师资力量强,学风好,再说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和教师的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电瓶车

21考研:江苏省师范类院校推荐,7所本科,1所211

开新专题啦!今天小编陆续为大家解锁江苏省的高校,高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持续关注小编哦!今天和大家聊的是江苏省的师范类院校,专题目标旨在为选择江苏省师范类大学的考生提供参考,排名不分先后,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截至2018年3月,学校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称,设有二级学院26个,本科专业99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7个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前十,4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2.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9所实施高校之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高校之一,江苏省和徐州市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也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设有68个本科招生专业,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服务于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11个学科门类。具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100余人。化学学科居ESI排名前1%。3. 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坐落在江苏省淮安市,是一所省属本科院校。截至2018年6月,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71个普高本科专业,省级重点建设学科7个。截至2018年6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高级职称专任教师600余人,正高150余人,博士近400人,同时聘有一批中国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4. 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是江苏省属高等师范本科院校,坐落在江苏沿海开放城市盐城市。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通榆和新长两个校区,现有70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类18个,非师范类52个。截至2016年5月,学校有教职员工1390人,其中专任教师1046人。专任教师中有正高职人员122人、副高职人员370人、博士291人(含在读)、硕士632人。有65名教师应聘担任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各类杰出人才。5.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是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小学校长领航班培训基地和全省唯一的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基地、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教育强省建设研究基地,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校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行机制。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有草场门、浦口、小行3个校区,设有14个教学院部,26个本科专业。6. 南京晓庄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是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坐落在南京市,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学校始于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于1927年3月15日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为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陶行知、蔡元培、陈鹤琴等一批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曾在此执教。南京晓庄学院是中国近代乡村教育运动最早的发源地和试验场,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即发轫于此。近90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多万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其中涌现出数百名中小学特级教师和教学名师,被誉为“中小学教师的摇篮”。陶行知先生说:“晓庄是一部永远不会完稿的诗集”。除此之外,江苏的师范类院校还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泰州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单独私信一下小编。以上就是中公考研网校小编为您提供的全部内容,欢迎留言,参与讨论。免责及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网校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