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江苏省南京市区教研室莅临伯乐中学进行教学工作指导宫子

江苏省南京市区教研室莅临伯乐中学进行教学工作指导

教学视导为引领,反思研讨促提升秋风起兮白云飞,炎暑退兮教研归。2020年9月7日,江苏省南京市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和栖霞区各学科研训员莅临伯乐园,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工作指导。一进校园,市研训员就分学科深入班级开始听课,他们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关心学生的学,细心观察着每个学习行为的发生、生长直至绽放。观课结束后,各教研组第一时间召开交流研讨会,就听课成果进行深入研讨。教研员们对每位讲课老师进行细致评课,就伯乐传统品牌学校的现状谈传承、论创新、聊突破!下午,市教研室教学视导反馈总结会在多功能厅召开。市语文教研员袁源老师肯定了学校语文教研组的专业热情和专业能力,同时希望能通过校报校刊的继续创设弘扬伯乐传统,浓厚学生语文学习的氛围。市数学教研员王红兵老师从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做好分层、如何精心设计分层的教学目标、如何将校本教研推向更高层次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市英语教研员马黎老师赞扬了英语教研组的勤勤恳恳,同时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加强教研组的学术性;2.加强学科教学的针对性;3.关注不同层次活动的有效性。市物理教研员许志老师提出,教研组需加强研讨,在加强专业成长的紧迫感的同时继续前进。市化学教研员杨剑春老师指出,要进一步研究教材和课表,利用好身边的生活素材,整合教学资源。市德法教研员朱张虎老师就话题研学、系统性学习等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指出在青年教师的发展上需要提高认识,不断突破,继续前进。市历史教研员王兵老师就如何落小、落细、落实历史教材的育人功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市生物教研员孙传友老师对学校生物课堂从图片教学到实物教学提出了充分肯定,并提出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和队伍建设。市体育教研员刘俊老师从听课时的细致观察出发,提出体育课需要加强对新课标的理解,通过提升练习密度、明确运动负荷要求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体能。市音乐教研员叶军老师和市研训员祖金明老师提出,进一步提升艺术教学的深度和精度,需要在分层教学和精细化教学上加以完善。市教研室朱建明主任从数据出发,以37%的优课率和100%的优良率对伯乐课堂教学优秀品质提出充分认可,并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校管理进行了肯定:一、注重教学管理,强调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管理人;二、突出内涵发展,精心汲取课堂教学精髓,导学案因生而设,形成伯乐特色;三、强调德育为先,突出家校共育;四、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同时朱主任还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提升智贤课堂的实施水平,凝练智贤课堂的要素、路径及内涵;二、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师专业活动。最后,李云飞校长对市教研室的到来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李校长指出,老师们要针对不足,思考“如何育人”“育什么样的人”“如何上课”“上什么样的课”等关键问题,并不断加强常规管理。李校长还希望伯乐中学全体教师能以“育智高贤正的伯乐学子,建质强名芳的品牌学校”为使命,精细管理、精准教学。江苏省南京市伯乐中学本次视导,既是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也是学校发展的定向问诊,更是全体教师再次扬帆远航的鼓舞大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伯乐中学将继续努力,在行动中坚持前进,继续创造属于伯乐的精彩。

灰鹤

「点赞」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名单来啦!常州11所学校、16位教师上榜

近日,“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学校”评选结果出炉,全省共有45所学校获此殊荣,常州共占11所!这是江苏省通过区、市、省层层遴选首次评审出的教科研先进中小学校名单!学段学校名称幼儿园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幼儿园常州市鸣珂巷幼儿教育集团小学常州市实验小学小学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小学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初中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初中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初中常州市武进星辰实验学校高中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高中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中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除此以外,还有不少老师收获满满!一起来看看有您孩子的老师吗?学段姓名单位幼儿园徐志国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幼儿园黄海燕常州市刘海粟美术幼儿园幼儿园蒋惠娟常州市天宁区东青幼儿园小学朱燕芬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小学王学进常州市五星实验小学小学金 玉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小学张祖润常州市实验小学小学杨金华常州市金坛区河滨小学初中胡兵祥溧阳市第六中学初中张伟俊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初中潘建明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高中张志勇常州市第五中学高中贺克春常州市第一中学高中周存军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中秦亚平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高中唐玉法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科普小课堂什么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现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教育科研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所有有关教育方面的宏观和微观的问题。其直接作用和目的 是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评选标准2018年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科研先进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推荐单位必须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单位科研机构独立设置,科研活动丰富,科研成果助力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在本区域有较大的影响力。2018年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教科研先进教师科研先进教师推荐人选必须师德高尚、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在学校和区域有较强的科研影响力。每一项成果,每一次获奖,每一个课题,每一篇论文,都凝聚着教师们的欢笑与汗水。相信常州的学校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更加勤勉务实地推进学校的教科研工作,用教科研助推学校发展、以教科研提升学校品质!内容来源:常州教育发布【常州发布综合编辑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觉得有用就点个赞吧

见一丈人

立本求真 师生携手并进——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课题《数学课堂立本求真的探索研究》活动简报

为深入开展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第十三期课题《数学课堂立本求真的探索研究》,帮助课题组成员深入理解本真课题的内涵、核心价值,明确科学研究的具体任务和方法,1月12日,由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聂艳军组织的课题启动培训会在教研室四楼会议室如期开幕。课题组成员胡良梅、杨文胜、程增华、张新宇、徐艳、徐红等参加活动。启动培训会上,聂艳军带领课题组成员回顾了2019年取得的成绩。他梳理了课题提出的背景、对“本真教育”的理解及本真数学教学的内涵。他指出,本真教学要坚守数学在场、儿童在场、教师在场。数学在场强调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和理性精神;儿童在场强调要还儿童探索的自由,让儿童充分自主地学;教师在场则强调教师是发起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展开交流的组织者。课堂教学的高度,其实是教师带着学生走上去的。针对课题研究的内容,聂艳军将它细化为三个子课题,分别是:数学课堂“问题提出”的实践研究;数学教学设计“序”的实践研究;小学生数学“学、讲”能力的培养策略。每一个子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详细阐述。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具体思路,同时还在思想高度上收获了共识:没有理论提升的课是缺乏高度的,上好课是基本技能,能从技能中提炼出“道”,才可以被推广,才能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受益,而做好课题研究则是提炼“教学之道”的必经之路。读书、上课、写文章是课题研究的基本方式。聂艳军殷切希望,2020年课题组成员能够带领身边的教师多读书、多研课、多思考、多动笔,在课题研究中实现自己美好的教育情怀,与儿童美美与共、携手并进。学高为师 身正是范投稿邮箱:pz86626231@163.com邳 州 教 育关注方法:

二重奏

构建适合学生的课堂——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活动在我市举行

4月12日,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活动、南通市“分层走班”课改联盟学校第6次现场推进会在虹桥二中举行,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副主任(兼初中数学教研员)董林伟教授、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海清、崇川区副区长杨春红、崇川区教体局局长王根宝和来自省内外专家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活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精心准备了这次活动,并先后从各联盟学校数学、英语各层次任课的40多人中,通过学案设计、说课比赛,产生数学、英语共18位老师两个学科三个层次分层的18节展示课,产生良好反响。上午8:35,市联盟学校学案设计与说课获奖的教师展示分层走班课堂。有序的走班、分层的学案、教学目标定位精准的课堂获得省内外专家及教师的一致好评。上午9:30,现场推进会开幕式在虹桥二中报告厅内举行。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杰院长主持上午的活动,崇川区副区长杨春红致开幕词。随后, 分层走班联盟学校代表交流发言, 南通市虹桥二中姜建新校长做了题为“践行‘恒·爱’理念,坚守教育初心”的课改专题报告,东方中学戴季华校长做了题为“分层课改东方表达”的汇报,与会代表深深感到两位代表的发言具有强烈的新时代教育使命感,研究与实践中突破的技术难题有价值、有操作性与示范性。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初中英语教研员魏惠、初中数学教研员董林伟教授结合A层(学困生)课堂观摩, 针对于南通市“分层课改”实践做了点评与指导,两位专家充分肯定南通分层走班区域推进的成果,以“南通在区域研究推进方面已在细节问题、难点问题、操作技术问题等方面有突破,成绩显著。最后, 董林伟提出“希望南通初中分层走班课堂教学改革区域推进的成果,能成为江苏乃至全国引领的最好样式”。下午,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海清做了“构建适合学生的课堂”的专题报告,他用一贯幽默诙谐的方式,首先向在场的嘉宾、老师讲述办合适的教育,是好学校的标准,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最高要求;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关注学生差异,尊重个性,指向发展是符合国家要求的;同时从大数据结论、政策法规解读、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再一次阐述分层走班教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其次,他谈到了分层走班教学的策略,在走班教学中要因才分层,要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针对不同层级学生采用不同的学材、不同的教法、不同的学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学校及老师还要灵活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以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最后,他提到,每个教育人都要有改革的意识,认识到教育的严重不平衡性,从领导干部到骨干教师再到全体教师都要成为课改的关键人。他的报告政策性强、观念新颖, 但通俗朴实, 说出了教育人的心声,报告中响起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供稿)

睫毛膏

教育动态丨南京市科研引领发展工程研讨会分会在伯乐中学顺利举行

6月18日下午,南京市“教师创造学校”科研引领发展工程研讨会分会在伯乐中学顺利举行。南京市教科所、全市各区县教科室主任、各中小学分管科研校长、教科室主任等领导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在伯乐中学教师祝荣芳带来的《DIY全息投影—Magic Box》课例展示中正式开始,祝老师的课堂环节十分有趣,氛围生动活泼,同学间也配合默契、参与度高,让每位同学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之中,体验到全息投影的魅力。紧接着,雨花台中学教师徐俊也为伯乐中学的学生带来了一节《黄金分割》数学课。同学们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徐老师以灵动的智慧引领学生走进数学探究的世界里,展示了高水平的引导能力。现场,在南京市教科所科研员刘权华主持的主题沙龙中,与会专家们就主题“适‘生命之性’——适性教育 向着育人全发展”展开了深刻研讨。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教师徐俊首先总结了今天的课例展示,认为做到“适性教育”,就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去刻画世界。随后,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周雪兵从“数学带给孩子的收获”和“理想与现实的融合”两个方面,剖析了对“适性教育”的理解。南京市伯乐中学副校长谢溧也针对学校开展“适性教育”的课程进行了总结。活动最后,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江苏省教研室化学教研员赵华对两位老师的课例展示做了详细分析和优质点评,并与大家分享了参与此次活动的学习体会。与会来宾认真聆听,受益匪浅,活动圆满结束。01:51

元元本本

「直播」课程盛宴:第三届品质课程研讨会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品质课程研讨会邀 请 函2018 年11 月17 日-20日 中国·南京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通过课程育人,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促进新时代学校高品质发展,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南京市玄武区举办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品质课程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走向学科深处的课程变革二、会议时间2018 年11 月17 日—20日,17日报到,20日离会。三、会议地点南京人民大会堂(地址: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64号)四、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品质课程联盟五、协办单位南京培基文化教育研究所南京培力文化研究中心六、活动安排时间活动主题与议程11.17(周六)全天报到(根据微信确认函地址报到)11.18(周日)地点:南京人民大会堂8:50-9:20开幕式主持: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陈发山局长议程:南京市教育局领导致开幕辞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领导讲话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领导讲话9:20-11:45第一版块[视界·课程发展]主持: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丁加旗,特级教师1.区域智慧(9:20-10:05)报告主题:走向学科深处:高质量课程变革的区域抉择与实践报告人: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沈峰副局长,江苏省特级教师2.前沿观点(10:05-11:45)报告主题: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学校课程变革报告人:重量级专家,前卫观点,幽默风采,敬请期待!13:00-14:00第二版块[交锋·课改观点]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国家前督学成尚荣先生主题:从学校课程规划走向学科课程变革【1】观点交锋(13:00-13:40)屠桂芳,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高建君,南京市科利华中学校长,教授级高级教师孙双金,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李文萱,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院长,特级校长田保华,郑州市教育局原副局长张云鹰,深圳市坪洲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潘春波,温州市瓯海区外国语学校校长、特级教师李青春,重庆市新村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2】同步互动(13:40-14:00)同步微信论坛,专家与参会者互动区域·课改巡礼数字故事(14:00-14:10) 一场深度课改的集体叙事14:10-16:40第三版块[高地·课改实践]主持: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科所所长 杨向红第一场:深度学习(14:10-14:30)主题:聚焦深度学习的学科课程变革 发言人:南京市第九中学,张恒柱校长第二场:整体架构(14:30-14:50)主题:指南针课程:为深度学习精准导航发言人: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孙力校长第三场:美好图景(14:50-15:10)主题:活力课程:激扬青春的“好声音”发言人: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林啟红校长第四场:深度变革(15:10-15:30)主题:爱的课堂:国家课程深度实施的“附小”样态发言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余颖校长,特级教师第五场:政策回应(15:30-15:50)主题:全经验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创意设计发言人:南京市孝陵卫中心小学,霍文轩校长第六场:实践精进(15:50-16:10)主题:三季“双向细目”:学科课程标准解析与实践发言人:南京市小营小学,毛丽平校长【整体点评】(16:10-16:40)主 题:向着美好奔跑——“玄武课程论”的创意实践与美好期待点评人:杨四耕,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品质课程联盟召集人19:00-20:30品质课程联盟主席联席会议地点:汉府饭店主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品质课程联盟召集人,杨四耕主题:中小学品质课程联盟主席会议议题:全国品质课程联盟年度工作报告全国品质课程联盟主席单位确认建立品质课程联盟共研共享机制11.19(周一)地点:各分会场9:00-11:30第四版块[阅悟·课程场景]【模块1】高中发展与课程变革高中分会场:南京市第十三中学主持: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 丁征副校长议程:【1】课堂观摩与名师点评语文:诗经·小雅·蓼莪执教:南京市第十三中学,优秀青年教师,李昊欣点评: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曹勇军班会:高中生理想信念与生涯规划执教: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优秀青年教师,王蕾颖点评: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王天文【2】课改论坛 活跃的学习图景:高中课程基地实践与创新——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特级教师、教授级教师,杨维风成为更好的自己:“风范教育”课程的建构与实践——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校长,张华培养智慧优雅的当代女生:女校特色课程群的构建——南京市人民中学校长,魏昕【3】专家点评蒋敦杰,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原院长、特级教师路光远,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院长,上海市特级校长解慧明,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孙赤婴,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特级教师王雪梅,合肥市蜀山区教育局局长杨雅清,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任、研究员邹盛蓉,南昌市青云谱区教育局副局长曹淑玲,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创客课程中心主任【模块2】学科领导与专业提升初中第一分会场:南京市科利华中学主持: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学教研室 杨华副主任议程:【1】课堂观摩化学学科:“燃烧和灭火”之数字化探究执教:南京市科利华中学,优秀青年教师,庄山点评:南京市玄武区化学教研员,教授级高级教师,陆建源语文学科:梦回繁华执教: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优秀青年教师,于洋点评:南京市科利华中学,江苏省特级教师,王跃平【2】课改论坛 PLAR学科领导力模型:学校课程深度变革的支撑——南京市科利华中学,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汪磊副校长VIP课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建构——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 陈小波校长【3】专家点评李文萱,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院长,上海市特级校长李大圣,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教授王书明,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特级教师傅园根,三亚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黄 萍,江西省萍乡市教研室主任曲荣华,沈阳市教育研究院高中与民族教育研究部副部长赵 霞,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杨国斌,扬州市邗江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模块3】项目学习与跨界课程初中第二分会场:南京市弘光中学主持: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科所科研员 周萍主题:跨学科课程与项目学习之创意议程:【1】课堂观摩数学学科:数学化环境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横纵进阶执教:南京市弘光中学,优秀青年教师,赵亚军点评:南京市金陵中学,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朱建明地理综合实践:24节气的神秘魔力执教: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优秀青年教师,孙睿点评:南京市教研室,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陆静【2】课改论坛每一个梦想都精彩:跨学科经历性课程研发与实践——南京市弘光中学校长,周易红走上成功的立交桥:4S学科课程融合新探索——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校长,邵长峰【3】专家点评宋林飞,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学院院长,特级教师姜 虹,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特级校长郭晓娜,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卫文,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特级教师姬文广,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王建华,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局局长周 林,南昌市东湖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郭 伟,沈阳市教育研究院课程研究室主任【模块4】学科课程与课堂转型小学第一分会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主持:南京市玄武区教科所科研员 项 平主题:课程变革促课堂转型议程:【1】课堂观摩:“小研究”学习科学:飞跃地平线执教: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优秀青年教师,姜玲数学:简单的周期执教:南京市理工大实验小学,优秀青年教师,陆丽娟科学认读:“虫子旁”执教:南京市中央路小学,优秀青年教师,张振玲【2】名师评点:走进学科课堂的学校课程南京市成贤街小学,特级教师,单道华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特级教师,张齐华南京市锁金一小,特级教师,曹海永【3】专家互动:蒋东标,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院长,特级教师易良斌,杭州市江干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特级教师张元双,河南省开封市教研室原主任,特级教师向 晴,《教师博览》主编,编审汪智星,南昌市东湖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特级教师余志君,珠海市香洲区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模块5】教师课程与教学变革小学第二分会场: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主题:主持: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教研室 田红副主任【1】课堂观摩:教师理解的课程 语文:诗经·关睢执教:南京北京东路小学,优秀青年教师,朱志林数学:复式统计表执教:南京市成贤街小学,优秀青年教师,王 恒品德:家乡物产养育人执教:南京市立贤小学,优秀青年教师,王 静【2】名师评点:“教师即课程”之美丽图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江苏省特级教师,朱萍南京市成贤街小学,江苏省特级教师,王学其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江苏省特级教师,唐隽菁【3】专家互动:卢 红,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奚晓晶,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院长,特级校长钱守望,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特级教师李玉宇,温州市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特级教师刘国忠,河北省沧州文教局局长王 维,郑州未来教育研究院院长芩尚新,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张晓辉,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教研室主任【模块6】学习经历与课程智慧小学第三分会场: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主持: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 余夕凯副主任【1】课堂观摩:数学:圆的面积执教:南京长江路小学,优秀青年教师,殷 芊教育戏剧:夜莺执教: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优秀青年教师,米嘉婧综合实践:校园绿地图执教:南京市锁金二小,优秀青年教师,陆改琳【2】名师评点: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江苏省特级教师,周卫东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黄雅芸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科学教研员,冯凌【3】专家互动:罗基鸣,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特级教师李 贤,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矣向阳,玉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特级教师白雪峰,内蒙古兴安盟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孙瑾瑜,沈阳市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卢 琪,天津市南开区教育中心课程研究室主任王 琦,深圳市坪山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余 强,南昌市青云谱区教育局局长陈静勉,广州市荔湾区教育科研发展中心科研室主任谭 伟,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13:30-16:00第五版块[聚智·区域经验]第一部分:整体设计主持:王定铜,广州市黄埔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特级教师【第1场】主题:百花园课程:让生命如其所是地绽放主讲:李美荣,南昌市百花洲小学校长,特级教师【第2场】主题:小海螺课程:向着梦想远航主讲:吴欣,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校长,特级教师【第3场】主题:无边界课程:每一个孩子都是奇迹主讲:夏时勇,上海市铜川学校校长【第4场】主题:大视野课程:“解放”的架构与“自由”的情怀主讲:刘玉华,上海市南汇第二中学校长,特级教师点评:龚雄飞,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特级教师第二部分:特色聚焦主持:宋文君,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第5场】主题:田园课程:热带乡土特色课程的系统建构与深度推进 主讲:关心凤,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培训部主任,特级教师【第6场】主题:多彩课程:聚焦核心素养的课程架构主讲:蔡武,西安市高新区第二小学校长【第7场】主题:知识的力量在于图新:特色课程的建构主讲:刘岚,西安市新知小学校长点评:韩立芬,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课程中心主任第三部分:学科深处主持:李德山,合肥市蜀山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第8场】主题:为了儿童:学科课程群建设探索主讲:万迎,沈阳市和平区第一小学副校长【第9场】主题:学科核心素养与3.0学科课程群探索主讲:张慧群,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长【第10场】主题:放眼世界,厚植素养:合力教育之课程样本主讲:王 敏,天津市师范大学南开附属小学校长点评:崔春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研究者第四部分:区域智慧主持:何振国,江苏省徐州市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第11场】主题:为了更好的学校——深圳市罗湖区课程变革的智慧主讲:王水发,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教育学博士【第12场】主题:让生命更灿烂——提升区域课程品质的实践与探索主讲:段立群,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点评: 关景双,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特级教师16:00-16:40闭幕式【权威发布】全国品质课程联盟权威发布:《学校课程评价的18种创意》杨四耕,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品质课程联盟召集人【会旗交接】南京玄武@郑州金水陈发山局长,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李 正局长,郑州市金水区教育体育局【大会总结】刘明,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特级教师六、媒体支持《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上海教育》《上海教育科研》《教师博览》 “第一教育”公众号 “品质课程”公众号 普教科研公众号 玄武教育公众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克利夏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小学迎接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学视导

2020年5月25日,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张明红副校长和杨清友主任,带领小学各学科教研员团队莅临南京市金陵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教学视导工作。视导组一行到校后,亲切询问了复课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巡视了学校的教学环境创设和硬件设施,随后深入课堂开展教学调研工作。当天视导组专家一共随机视导听课28节,课后还与执教老师及教研团队面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和指导。午间,视导组成员认真细致地查阅了金陵小学各学科教学计划、教研活动材料、教师教案、学生作业等,表扬了学校在线教学工作的组织成效,对学校开学阶段的教学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也结合视导对学校“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进行了专业化的指导。各学科教研员分别立足学科特点和学校校情,围绕课堂教学、备课、作业设计与批改、教研组建设四个层面,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给予了细致的评估和建议。各科教研员对学校视导总结如下:一、课堂教学关注“线上线下”的有效衔接。老师们的教学设计能基于疫情后教学实际,注重“线上和线下”教学的衔接,能做到教学内容的整合或者课时的整合,教学环节清晰合理,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张明红副校长听取了金陵小学两位年轻教师的数学课,她指出这两节课有三个共同的特点:1.充分利用疫情期间的网课内容,并和目前的线上教学进行了有机的结合;2. 能基于学情进行零起点教学;3. 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升了课堂的高效性。同时,张校长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要重点关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尤其是要关注到重难点的突破,同时要做好线下学困生的帮扶转化和学优生的提优拓展。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周荣婷教研员分别听了二年级和六年级的语文课,周老师肯定了两位青年教师基于学情,立足学生备课,目标明确,教学策略方面有自己独特思考。同时也提出建议,备课要删繁就简,关注课后习题导向,要有强烈的单元整合意识,并注重语文实践活动的创设。首先,要加强对统编教材的研究,注重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合;其次,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重视基础、夯实过程、科学施教;三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同时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用思维能力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杨清友主任观摩学校两节数学课后也指出:两位教师都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重点突出,努力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并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这都取决于老师们对线上线下教学实情的把握和对教材重点知识的理解。他同时建议数学课要注意课时整合的科学性,合理安排内容,课堂训练要更加充分。英语教研员陈红老师在听取了三位2019年入职教师的课后,充分肯定了三位教师的学科基本素养,表扬他们教学准备充分,课堂掌控力强,师生精神饱满,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建议中陈老师强调,衔接课要区别于新授课和复习课,应该改变课堂活动的组织方式,要合理整合教材,提升课堂容量,增强复习的实效。语文教研员陈道佩老师听取了青年教师蔡露和环琪的课。听了蔡老师的《军神》,陈老师很高兴,他认为蔡老师教材解读精准、思路清晰、教法得当,环老师的《语文园地》教学创意十足,设计灵活、巧妙,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氛围热烈活泼,教学效果好。陈老师还鼓励环琪老师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大胆取舍,适度剪裁,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二、教学目标精准,课堂达成率高。科学教研员高伟老师,对金陵小学科学组给与了高度评价。首先,他说:金小科学组作为全区教研实力最强的组之一,有优秀积极而敬业的团队。杨帆在2019年参加江苏省教师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课堂上她的教学目标清晰精准,语言精练,教学目标在一个个有创意的教学活动中,在学生不经意间得以高效达成。体育教研员王如芳老师表扬金小的常规工作扎实开展,体育组能够立足常态课认真贯彻体质健康教育。她希望体育组的年轻教师们更加关注课堂精细化,做到精准备课、科学施教,同时要加强个人成长,教学为先,科研提升,全面提升自身素养,在团队中携手教研,共同进步。美术教研员李娟老师首先回顾了上学期美术组的主题课例研究展示活动,表扬美术组团队有创新、有合作、聚焦主题,围绕课例,物化成果出彩。在随后的评课环节,她表扬两节美术课教学目标精准、教学活动丰富、老师语言具有亲和力,课堂能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音乐教研员黄在荣老师在听取三节课后,对师生的课堂表现高度认可,他评价金小的孩子们非常聪慧、积极、主动,认为课堂的个性化和趣味性很重要,并对课堂内容提出“细腻”“准确”“基础”三方面的期望。道法教研员陆烨老师在随机听取两节道法课后,表示深深感受到老师心中有孩子,心中有课程,课堂上教师认真组织儿歌、故事、游戏等丰富的活动,带领孩子体验、感悟、成长。她希望老师们能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更加注重课堂有效性的提高。信息教研员华伯胜也强调要尊重学校对防疫的要求,优化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都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并建议和园校区和仙林湖校区要有定期交流,做好一个集团的合作工作,进行资源共享,教研同步。综研教研员刘云珍提出:金陵小学资源丰富,有生态园和48景。如果在教学中把这些资源加以整合,并有效落实,可以极大丰富课程资源,为学生学习服务。她建议要把这些作为综研和综劳课程的丰富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使用,并对如何实施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三、重视过程管理,工作留有痕迹。本次视导还全面检查了教师备课、学生作业布置与批改、教研组工作的台帐资料等。周荣婷老师认为,学校学生作业整体质量高,书写好,特色作业亮点多,重素养,同时对习作指导和电子教案进度安排的合理性、清晰度提出更高要求。陈红老师认为老师的备课都注重了线上线下教学的结合,能根据教学进度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备课量充足,反思详实。她建议老师要提高抄写和听写内容的含金量,加入思维内容方面的默写,让作业形式更丰富。高伟老师表扬了科学组教学进度安排合理,备课量充足,而且有特色作业和配套实验册的完成。杨清友主任也对数学组作业批改认真,二次批改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杨主任建议要进一步加强高质量作业的设计和编写,明确教研组课例研究内容,进行实证性的跟进,把每一个课例有做扎实,做透彻。从反馈的整体情况看,金陵小学教师备课量充分,能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进度做合理化安排,二次备课和反思齐备。学生作业量控制合适,难度适中,教师批改认真,学生订正及时,二次批改齐备。各教研组能详细制定工作计划和校本主题研修方案,组内都有研究的主题,开学初教研和集体备课工作正常开展,过程记录详实。下午,南京市金陵小学林慧敏校长带领学校行政团队认真听取了视导组专家的反馈。韩学红书记对教研室专家莅临指导表示衷心感谢。韩书记表示:学校将以此次视导为契机,认真总结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升金陵小学管理团队的能力和水平;基于教学实际,立足课堂,发展特色,扎实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凝心聚力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综合教育教学实力而继续努力。

或使则实

科技创新融合教育 高质量推动江苏省基础教育改革

11月25日,由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办的第四届江苏省STEM教育大会在徐州市鼓楼区召开。本次大会总结了近年全省STEM教育实践和研究工作、分享各地的经验和成果,持续而深入地推进全省STEM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探索STEM教育学科融浸途径,促进培育跨学科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这一STEM教育核心理念在各学科中的落实。 江苏省教育厅有关处室负责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徐州市教育局、徐州市鼓楼区政府和教育局、江苏凤凰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相关领导,各设区市教科研机构和13个省级STEM教育县级实验区的有关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家,部分省STEM教育试点项目学校的校长和老师等,共30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省教育厅基教处周明副处长在讲话中指出,STEM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国家战略一致,即培养可以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全省各地要在STEM教育课程及其实施、教学范式研究、教师理念转变与专业素质提升、STEM教育保障能力四个方面下功夫。省教科院王晓天副院长提出,STEM教育对于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STEM教育要有新突破,要多形式推进STEM教育实施。国家督学、省教科院原副院长王国强研究员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江苏省STEM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成果,并就继续发挥各级教科研机构主导作用、江苏STEM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引领作用、加强STEM教育第二期项目研究提出了建议。省中小学教研室项目部赵华部长介绍了新一轮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STEM教育培育强基创新人才的融浸式实践》的背景与价值、内涵与目标、重点任务等。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葛虹副局长与大家分享了园区教育局作为项目实施合作方围绕这一项目的工作布局等。南京师范大学何善亮教授作了题为《STEM教育的再思考与再实践》的专家报告。他结合当下STEM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从STEM教育价值的再认识、目标的再明晰、内容的再拓展、方式的再深化、经验的再凝练等五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关于STEM教育的新认识和新思考。徐州市鼓楼区教育张艳副局长介绍了该区区域化推进STEM教育实践和研究的做法与经验,展示了该区STEM教育的模式和成果。会上,省中小学教研室李善良副主任宣布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具有江苏特色的STEM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评比结果,会上,来自南京、苏州、常州、南通、泰州、宿迁等地的学校分享了STEM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成果,以及STEM课程教学工坊一体化建设的经验。会议全体代表还分学段现场观摩了徐州市属部分学校、鼓楼区全部学校的STEM课堂教学和成果展示,并在观摩现场组织了交流研讨。据介绍,过去的五年里,在省教育厅指导下,由省教科院直接推动,省中小学教研室、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凤凰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江苏STEM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制印发了《江苏省基础教育STEM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江苏省基础教育STEM课程教学工坊一体化建设指南(试行)》《江苏省STEM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标准(试行)》;设立了STEM项目试点学校269所、样本学校74所、省级STEM教育县域实验区13个;组织实施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具有江苏特色的STEM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并有44个子项目学校共同开展了实践和研究,项目研究和实践成果丰硕、得到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结合学科教研活动组织了各学段STEM教师培训和成果展示;与国外相应机构联合进行了STEM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组织专家和一线教师编写了数十个具有江苏本土特点的基础教育各学段STEM项目案例;组织评选了3届由省内外教师参评的STEM教育优秀案例;连续召开了3次全省性STEM教育推进大会;向全国推介了徐州市鼓楼区等地和部分学校开展STEM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经验。全省各地都组织了具有本地特色的STEM实践和研究,形式丰富多彩、成效多维显现、经验层出不穷。下一阶段,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将适时组织STEM中小学、幼儿园评估认定工作,推进STEM教育在全省的普及和实践水平的持续提高;同时将高质量研究和实施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STEM教育培育强基创新人才的融浸式实践》,聚焦STEM教育的学科融浸及其资源建设、STEM教师培养培训及其教学方式创新、STEM教与学成果凝练和展示等,苏州工业园区先行、13个省级实验区联动、全省各个区域跟进,形成STEM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江苏特色;还将推动成立STEM教育研究院、举办STEM教育国际论坛等。交汇点记者 张耀文编辑: 陈彤【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凡交

江苏这两所双一流大学,副校长行政级别大于校长,比较罕见

通常来说,校长的级别大于副校长的级别,但也有些极个别的例子,副校长的行政级别大于正校长的行政级别,目前在江苏省就有2所双一流大学是这种情况。一、河海大学河海大学河海大学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共建,河海大学在行政级别上是正厅级单位,自然校长也就是正厅级干部。河海大学校长徐辉河海大学校长徐辉目前河海大学的校长是徐辉,徐辉是江苏东台人,其本硕博都就读于河海大学,毕业后从农田水利工程系的助教开始干起,到目前为止已经在河海大学工作了32年,可以说徐辉校长是河海大学本校培养出来的非常资深的一位学者。在河海大学工作期间,徐辉还经历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工作经历,1995年—1998年,其任江苏省的援藏干部,挂职西藏农牧学院水电系副主任,2001年7月就成为了河海大学副校长,并从2006年开始一直兼任着南通市副市长(挂职锻炼),直到2013年升任河海大学校长。徐辉教授主要从事农业水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长期参与南水北调建设工程中的泵与泵站研究以及相关重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研究。河海大学副校长陈星莺河海大学副校长陈星莺陈星莺教授是湖南涟源人,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海大学,毕业后从电力工程系助教、讲师做起,到现在已经在河海大学工作了36年,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输配电系统分析与计算、电力市场、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智能电网,其多个科研成果获国家电力公司、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目前陈星莺教授除了担任河海大学副校长一职外,还担任着江苏省的副省长,行政级别上要高于河海大学校长徐辉,特别之处在于陈星莺教授是民主党派(民革)成员。二、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是由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的双一流及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现任校长是陈国祥,主要从事学科专业为植物学,研究方向为叶绿体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国祥教授陈国祥教授是江苏丹阳人,其本硕专业都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在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任教,从最基层的任课教师、辅导员做起, 2007年9月开始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后于2013年12月—2017年7月这4年多的时间里转岗到南京体育学院任党委书记,自此陈国祥教授成为了正厅级干部,2017年7月陈国祥教授回归南京师范大学并担任校长至今。朱晓进副校长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教授同时还担任着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一职,朱晓进教授是江苏靖江人,民主党派(民进)成员,其本硕专业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专业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入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任助教,历经多个岗位,于2012年7月起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至今(2013年1月开始担任省政协副主席)。

忘其肝胆

江苏省普通高中新高考研讨会在燕子矶中学顺利召开

2月2日上午,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研究基地暨新高考研讨会在南京市燕子矶中学思范楼四楼召开。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成员陆志平、江苏省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张克中、南京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徐志伟、南京市各基地学校老师、市高中语文中心组成员齐聚燕中,会议由省教研室张克中老师主持。会议首先由石骏校长致欢迎辞。石校长对燕中能成为江苏省七家高中语文基地单位之一表示非常荣幸,对教育部课标组、省教研室对燕中的认可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也希望能借助这样的平台,向专家和兄弟学校同仁多学习多交流,推动学校语文教学研究工作更上台阶。第一板块研讨会的第一板块是陆志平老师讲座。陆老师以漫谈的方式,将2017版高中语文课标与即将出台的202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相结合,梳理了两个课标的变化,深度剖析了课标的导向与理念,传递了前沿的教育动向,并且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语文研究实践措施。陆老师最后提出两点期望,一是希望在座老师可以解放思想,自己去设计、创造任务,带领学生一起接触社会、认识世界;二是可以将自己设计的案例在一定范围内推广起来,共享优秀案例,改变教研方式。整个讲座风趣幽默又不乏理性思考,高屋建瓴又贴近实际,与会老师深受启发。张克中老师非常认同陆老师的观点,并指出我们的课程标准理念是与国际接轨的,任务群这个概念符合现代人的学习方式,一定会在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张老师也指出,从课程理念的设计到课程理念的最终落地还相距甚远,在落实过程中还面临很多困难,如教材编写、教学一线实践、教学评价等。张老师希望教学评价的改变能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语文老师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教学,要有新的文学的评价理论带领学生在课堂进行多角度的文学鉴赏。第二板块会议的第二板块是新高考研究。徐志伟老师主持新高考主题沙龙,中心组成员畅所欲言。庞冉老师认为八省联考试卷中出现了川端康成带有唯美气息的作品,又出现了像抗美援朝这样的宏大主题,这就提示我们平时阅读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包旭东老师指出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应包括学生适应、老师适应、高校适应和阅卷适应,各方面的适应需协调一致,助力新高考落地。张志强老师分析了八省联考试卷中的新题型,并对作文材料进行个性化的开放解读。董健老师指出我们的备考不能集中在某一主题上,要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张小兵老师认为日常教学要用好教材、突破教材,并适当做一些渗透,如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并努力做到多学科融合、跨学科交流。李青松老师关注古诗文测评问题,教师要努力寻找既能增强学生古诗文理解能力,又能在古诗文阅读中提升自我修养的方法。吕锡锋老师认为适应性试卷要求教师和学生有跨学科视野,有审题能力和灵活转化能力。邱兼顾老师认为我们要用平淡的心态对待新高考试卷,用更开放的心态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徐志伟老师一一点评了各位老师的观点,肯定了大家有价值的思考并对中心组下一阶段的工作作了细致安排。会议最后,张克中老师期待一线老师在语文教学上能继续做出有益探索,并期待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研究基地能朝着既定方向努力,也希望江苏省师生能尽快适应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