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好消息!新学期,杭州江干区10所新学校将投入使用大橡树

好消息!新学期,杭州江干区10所新学校将投入使用

钱江晚报记者 梁建伟 通讯员 陈宏程 马佳丽钱报记者从杭州江干区教育局获悉,今年9月该区一共有10所新校投入使用。这10所学校包括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2所小学和6所幼儿园。分别是:浙师大附属杭州笕文实验学校、杭州采荷中学丁荷校区、杭州市丁兰第三小学、夏衍小学(二小校区)、杭州市丁蕙第二幼儿园长睦园区、杭州市笕桥花园幼儿园笕文园区、杭州市笕杭幼儿园锦润园区、杭州市丁信幼儿园兰茵园区、杭州市钱江第二幼儿园三堡园区、杭州市景塘幼儿园。为了让这些新校尽快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实现美好教育的宏伟蓝图,江干区推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最大限度焕发新校办学主体的积极性。成立集群学校,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一所好学校,关键是有一支教学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如何让一所新校在短期内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师呢?杭州江干区成立了教育集群,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丁荷校区是今年采荷中学教育集团旗下即将投入使用的第三个校区,是中学教育集群成员校,位于丁桥东单元,环丁路与勤丰港交叉口,共有36个班的设计规模。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丁荷校区将延用杭州市采荷中学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其骨干教师团队和管理团队将在采荷中学采荷校区与濮家校区中选配,新招录的教师也将在三个校区中打通分配。此次新招录的教师中,中共党员比例为75%,省优秀学生的占比为40%。采荷中学采用“周周、天天、时时”的“三级协同”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所有新教师在正式教学前,均在采荷中学两个老校区中接受了一年的顶岗实践,并接受学科导师及班主任导师的专业指导。为了让新老师再一次体验初三学生的学习,学校让所有新教师参加了学校初三学生的二模考试。据科学老师斯莉莎介绍,新老师在这次考试中与学生同步,考场布置、考试时间和学生考试完全相同。最终老师们的成绩很不错,比如在科学学科上,160分的试卷,所有新教师的成绩都达到了150分及以上。“教师的解题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学的重要保障。在考试过程中,教师可以体会到中考的答题规范,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同时也能积累许多实战经验。”斯老师说。杭州市丁兰第三小学是此次新建的小学之一,它是濮家小学教育集群的成员学校,对于这所全新的小学来说,教师发展集群极大助力了学校的师资培养。目前,学校共招聘了12位新教师,其中研究生比例为50%,所有教师都是校级及以上优秀毕业生。到岗的11位新老师,已经在濮家小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岗前实习。徐敏霞是丁兰三小的新教师之一,在岗前实习中,她不仅跟着学科导师进班上课,还跟随行政导师管理学校事务,组织学校活动。比如濮家小学的童玩节,丁兰三小所有的新教师都全程参与。“虽然丁兰三小和濮家小学是两所独立的学校,但是在实习期间,结对的老师对我的指导非常认真仔细,将经验倾囊相授,不仅告诉我教学方法还和我说了许多学校的教学理念,让我深受启发。”徐老师说。设立专业联盟,促进特色课程开发为了促进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满足不同学生兴趣发展的需要,江干区成立了教育“新共同体”专业联盟,现已有儿童哲学研究联盟、STEM教育联盟、智慧教育联盟、斯坦福英语教学联盟等十余个联盟。专业联盟是学术型民间组织,学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课程,申请加入联盟(不限于一个)。联盟学校通过专家引领、自治管理等方式开展研究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校可为新校的特色课程开发提供指导。九年一贯制学校——浙师大附属杭州笕文实验学校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这所新校由笕桥实验中学实施管理,沿用笕实的差异教学方法,计划构建六门特色课程,重点打造科技、艺术类社团,并有可能开设马术社团,培养学生的气质。笕桥实验中学是江干区“教育新共同体”智慧教育联盟的一员,是人工智能基地学校,建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笕文实验学校将引入这个王牌社团,为具有一定电脑技术水平的爱好者提供一个实现创意的园地。  新学校还为学生预留了大量公共空间,例如专门设置的“全视野学习空间站”,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场景与载体。此外,在笕桥实验中学成立的全国骨干教师、校长研训基地,也为笕文实验学校培养教师提供平台。新校有新气象,各有亮点夏衍小学(二小校区)也是一所新校,一个星期前,一群孩子在家长、老师的带领下,种上了48棵小树。校长戴玉梅说,“学校提倡我的学校我做主”,为了让即将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认识新校,感受校园文化,学校向家长发出三道征集令:亲手在校园里种下一棵小树、在白墙上画上自己的色彩、徒步毅行等。“校园文化不仅是先进的设施设备和美轮美奂的景观,不仅是刻在墙上的办学理念,它更是人和人之间、人和事之间、人和万物之间的关系与情感。所以,我们把新一年级新生和家长请来,种下第一批树苗,寓意着传承,也寓意着孩子们和小树一路陪伴,一路呵护,一起成长为参天大树,国家栋梁。”戴校长说道打造美好教育,同样是今年6所新办幼儿园的目标。杭州市丁蕙第二幼儿园长睦园区,将继续开展适合幼儿发展的特色项目,比如“身边的孝文化”;杭州市笕桥花园幼儿园笕文园区以“自然·生长”为办园理念,大力发展幼儿园的艺术探究能力;杭州市笕杭幼儿园锦润园区重点打造 “美艺”特色教育,创设丰富多彩的美艺教育物质环境;杭州市丁信幼儿园兰茵园区充分满足幼儿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需求;杭州市钱江二幼三堡园区平台很多,比如“陶你喜欢”陶艺坊、四季之声聆听墙和互动传声筒,还开设了图书漂流室和亲子阅读长廊;景塘幼儿园将以科学探索为特色,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探究材料,引发孩子对自然界的奇妙、对生活中有趣现象进行探索,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质疑、探究的科学精神。说开去要办“家门口的好学校”,重点在教师队伍建设杭州江干区教育局副局长费蔚对钱报记者说,未来3年内,江干区总计还将交付66所新校。“随着城市化推进,江干区教育总量不断增加,每年都有很多新校投入使用,如何把这些新校办成‘家门口的好学校’,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费蔚说,量的扩张是基础,质的提升是关键。打造美好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费蔚说,江干区每年新增数百名新老师,他们是江干教育当下和未来的主力军,“正因为有新生力量的加盟,江干教育才充满生机与活力,把他们培养好了,江干教育的明天就会更灿烂。”江干区成立了教育集群,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集群学校是以拥有成熟型师资力量的老校为核心,集群内成员以伙伴、朋友的方式打破校际壁垒,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多校协同、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目前,江干区推出的教育集群共有两个:一个是以杭州采荷中学为核心的中学教育集群,一个是以杭州市濮家小学为核心的小学教育集群。接下来,江干区还将按需陆续推出若干中小学教育集群,为新建学校、小规模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助力。各集群学校还建立了每季一次的校长联席会制度,商议集群学校运作机制与重点推进集群发展项目。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学校文化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等主题论坛,通过联合教研、课程共享、师资交流等,促进校园文化、特色场馆建设和内涵发展。“重在焕发新校办学主体的积极性,缩短新教师成长时间,让新老师尽快脱颖而出。”费蔚说。

严羽

江干区举办2020全球网紫大道盛典

本次活动以“网紫新消费、聚集全球达人、发现全球好物”为主题,旨在顺应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升级趋势,集聚海内外知名品牌和全球达人,助力直播经济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以全球化视野引领新消费风尚。阿里巴巴集团、新榜、如涵等10余家知名企业、机构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流量“网紫”围绕直播经济、达人运营、进口品牌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共话全球直播经济及新消费生态圈。江干区围绕MCN机构及直播人才进行专题宣介。会上发布《直播电商团体标准》,内容涉及人才、培训、管理、服务、评价、营销等细分领域。江干区与阿里巴巴天猫国际进行合作签约和外贸直通车签约,双方将致力于联合发掘、培养全球直播电商人才,发挥直播电商在扩内需促消费方面的驱动作用,并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推动传统外贸转型,开拓包括“一带一路”市场在内的全球市场。【来源:市商务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里斯本

江干区举办“我心向党迎百年 接力奋斗新征程”职工迎新团拜会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金丹丹 通讯员 马佳丽近日,江干区总工会和江干区教育局联合举办了“我心向党迎百年 接力奋斗新征程”职工迎新团拜会暨钱江之韵艺术团品牌展示活动。钱江之韵艺术团的艺术家们与全区劳模工匠、两代表一委员、工会工作者代表、教育工作者代表们欢聚一堂,喜庆“十三五”圆满收官与建党百年。献上视觉盛宴,致敬最美劳动者一曲《中国进入新时代》,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歌舞、朗诵、声乐演奏……这一道精彩绝伦的文艺和视觉盛宴全部由来自一线教师组成的钱江之韵艺术团表演,这一群有着共同爱好、共同印记、共同追求的团员们“内外兼修、融合创新、大气灵动”,在光影色彩间描绘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寓意着奋发有为的江干人阔步迈向“十四五”新征程。浙江工匠陈郁涛称赞说,江干人努力奋斗,自编自导这一台丰富多彩,歌咏江干人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用艺术的方式涵养心灵。江干区政协委员傅红娟说,“钱江之韵”艺术团虽是一个群众性业余文艺团体,但团员们都怀着“激情、智慧、奉献”的江干教师精神,利用课余时间刻苦排练,获得了很棒的成绩,充分体现了江干教育人对劳模工匠的敬意和对江干教育的无限热爱。迈向教育现代化,江干教育结硕果“十三五”期间,江干区委区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江干教育持续打造“活力校园·幸福教育”,创新实施教育“新共同体”办学治理模式,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教科研训”四位一体的教师发展机制,实现江干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全区现代化教育发展水平进入省市前列。在今年刚刚落幕的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中,获得226个奖项,斩获51个一等奖,成绩遥居全市榜首,生动诠释了区域教育发展品质。全区先后荣获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学前教育发展改革实验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首批教育基本现代化区等综合荣誉,江干教育正以昂扬的姿态迈上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通过VCR回眸、节目展演,江干教育人正以昂扬的姿态迈上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杭州采荷幼儿园园长许枫说,近年来,江干学前教育蓬勃发展,无论是师资培养,还是幼儿的活动开展,都有可喜的变化。“今天的节目让我们深受鼓舞,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不负韶华,做一名专注、坚持、专业、敬业的好教师。”四季青街道总工会副主席沈剑称赞道,江干教育通过开展“体质健康、身心健康、视力健康”三项“大健康”项目不断提升师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大课程”工作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通过“大美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形成“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审美体验、专项特产”相结合培育的现代化教育。“得益于这样的发展,就在我们街道开办有全市首个公办外国语学校、引进了贝赛思国际学校,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全国工会学习标杆,区总工会靓成绩“十三五”期间,江干区总工会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奋发实干,成效显著。选树市区五一劳动奖状、奖章36个;全国首条劳模工匠文化绿道全线贯通,全国首个入驻矛调中心实体运行的和谐劳动关系发展中心全线运行,探索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江干模式”,成为全国工会系统学习的标杆和全省工会教育学习示范点。建立全国首个劳模工匠进校园联盟,全国首创“劳模工匠+学校”人才培养模式,首批7名劳模聘任为“浙大城市学院劳育导师”。为进一步将弘扬劳模工匠精神与学校劳动教育有机融合,构建起了集合大学、普高、职高、初中、小学等全学段,辖区重点企业、组织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共同引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劳模工匠进校园联盟的招募令。江干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明说,在这极不平凡的2020年,江干人统筹规划、砥砺奋斗,收获了许多大事喜事,办好了许多难事急事,干成了许多实事好事;这既展现了江干的干部职工锐意创新的勇气,又展现了我们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蓬勃朝气。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级大片

浙江:“三维评价”培育教育好生态

■教改先锋重大典型报道■结构型质量是指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以及发展状态的可持续性。■过程型质量是指所有指标和数据都指向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态。■结果型质量是指全面衡量学生通过学校的学习、生活后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浙江省构建结构型质量、过程型质量、结果型质量“三维一体”的评价体系,推动区域教育生态持续向好,力争从根源上系统破解教育评价难题。破解“五唯”的顽瘴痼疾,培育教育优质生态,这是一道必答题。2013年,浙江被列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是国内唯一全省域承担改革任务的省份。浙江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品质、成长过程、环境因素的本原出发,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和深化课程改革的路线图中,评价改革一路同向同行。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时至今日,浙江初步构建了结构型质量、过程型质量、结果型质量“三维一体”的评价体系。“‘三维评价’破‘五唯’”,正在孕育浙江教育生态的一片绿水青山。结构型质量——破学业成绩政绩化,立区域教育新生态2020年8月,浙江省教育厅召开2019年度初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反馈会议。各县(市、区)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史无前例地收到了一张特别的成绩单——区域教育发展结构型质量评价结果。这张单子呈现如下数据:民办学校占比、城镇公办学校占比、农村公办学校占比、贫寒家庭子女占比、富裕家庭子女占比……数据之后,则是对当地教育质量的全新分析视角:公民办差异、城乡差异、均衡度差异、公平差异……所有数据和指标汇总后,一个崭新的概念出现了:区域教育的结构型质量。一名到会的局长事后回忆说,在2019年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采集数据时,首次要求填写所处地域、学校性质、学生家庭状况等信息,“原来这些数据都被纳入了新的分析框架”。什么是结构型质量?浙江目前的定义,即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以及发展状态的可持续性,包括学校的规划布局、教育发展的均衡状态、师资队伍建设与经费使用等方面。为何提出这一概念?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认为,“五唯”的症结有学校不全面的育人观、不科学的教学观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在于区域层面“学业成绩政绩化”,“一些地方仍将高考一本率、被北大清华录取的人数、中考高分人数视作区域教育质量的标志,热衷于显性指标的横向比较。这掩盖了区域教育发展中的机制性问题,破坏了一方的教育生态”。关于结构型质量的计算方式,浙江推演了许多遍,最终根据国际通用惯例,采用差异系数来表示城乡学校、公民办学校以及不同家庭情况的学生的学业状况。再将这3个差异系数按照一定的权重,算出县域的整体结构型质量。得分越低,差异度越小,代表教育生态越好。结构型质量评价可分项诊断,也可总体描述。例如,某一设区市中多个县市出现公民办差异很大,城乡差异很小,结合当地人口较少的背景,结果可以表述为“当地优秀生源过于集中在民办学校,其他城区公办初中的办学水平下降到与农村公办初中的办学水平基本相当”。目前,结构型质量的分值设定在0与1之间。大于0.5且小于0.8时,表示差异较大,应有所调整;若大于0.8,意味着出现了“警示”信号。拿到首份区域教育的结构性质量报告后,某县级市的教育局局长“出了汗,红了脸”。原来,当地为了快速提升初中教育质量,也想学其他地方引进几所民办初中。可是报告清楚地写着,超常规发展民办初中,并不会真正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反而让原有的优质公办初中出现滑坡,老百姓意见越来越大。“结构型质量这条预警线,提醒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结构,做强每一所学校。”该局长庆幸在决策前找到了方向。这只是结构型质量的1.0版。为体现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浙江又提出结构型质量的2.0版,在原有均衡公平的分析框架基础上增加优质指标,通过基于学业水平达标率比例的调校系数,引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更加关注薄弱学校和后进学生,抬高教育的底部,真正落实教育公平。结构型质量成了浙江教育评价改革的一个热词。然而,结构型质量不能只是“印象分”,必须作为“硬指标”,嵌入地方的教育发展中。在2021年的浙江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的评估条例中,将首次引入结构型质量,从以往的关注“达标”到现在的关注“差异”,这一评价体系在国内县域教育质量评价中尚属首创。“教育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县(市、区),应该是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地区。教育质量监测数据表明,结构型质量与过程型质量在整个教育质量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陈峰说。过程型质量——破学业质量的单一评价,立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每到学期末,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的评价教研员们就会兵分几路,到区内中小学进行一场特殊的综合评价监测。2014年至今,这一做法雷打不动。监测内容与考试成绩无关,问卷通常有10个指标左右,每个指标包括4至5个问题。主体框架包括:回家作业、睡眠休息、课外辅导、师生关系、课堂表现等,主要是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具体指标还会依据江干区每年教育工作的重点作些微调。因为这是一场低利害的、为了改进教育教学的调查,学生“凭感觉”回应即可。整个监测随机、封闭,校方不能直接介入。监测完成后,所有数据在研究院归档。江干区现有16名专兼职评价教研员,他们结合各校学生的学业测试结果,进行全面分析,给出专业的诊断。“所有指标和数据都指向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态,我们称之为教育的过程型质量。”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书记、副院长伍小斌介绍。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这是浙江教育评价改革的坚决转身。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认为,诊断教育教学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透析学生成长背后的得与失,可以避免“为了分数不惜一切代价”。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会在第一时间将监测结果向学校一对一反馈。如在2015年,东城中学接到的报告单上鲜明提示了作业问题,其中特别提到英语作业偏多,学生普遍反映作业难度较低,考试成绩不理想。这反映了英语教师布置较多简单机械的重复作业的问题。同时,反馈报告中附有基于大数据分析得出的改进建议。譬如,在全区监测中发现,作业量控制合适,学生自主作业比例高,与学业成绩正相关。而往往作业布置过多的学校,学生学业成绩反而是负相关。伍小斌告诉记者,江干区的“过程型质量”评价有两个特点。一是每学期监测一次,形成学校间的横向比较和学校自身的纵向比较,使得学校的亮点和问题找到了坐标系。二是秉持“低利害”原则,只向学校反映问题,只配套相应的研讨机制,不纳入学校教育质量考核。“以学校和教师的专业自觉来推进改革更具持续性。从近些年的监测情况看,减负、作业等问题已经出现了好转。”浙江省教研室将江干区的经验总结为“学习质量调查”,其关键在于区域评价研究团队与学校教学管理团队一起基于测试与调查数据,诊断分析学情教情,促使“区域性统考”的转型,该经验已在浙江的一些地区推广。在此基础上,2019年浙江对全省参测初中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学校可分为四类:均衡发展型、高分重负型、整体薄弱型和活力不足型。特别是有一批学校,学生成绩好,但学校管理刚性,教师的职业认同与工作体验较差,学生负担感严重。“我们称之为活力不足学校,这是一批问题被成绩掩盖的学校,可能是更需要关注和指导的学校。”浙江省教研室评价教研员马海燕说。目前,浙江试点教育综合评价改革的有14个市或县市区,不少地区在探索过程型质量上有所斩获。温州市将关注点放到学生学习品质的监测上,健全了“市、县、校”三级评价管理网络,要求区县至少有一名评价员,学校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实现综合评价有人做。杭州市上城区持续研究“思维课堂”,以看见思维、诊断思维、培养思维为路径,通过课堂观察、个案跟踪等方式,辨别学生的思维品质。该区还专门成立项目组,借助移动听评课技术,对“思维课堂”进行量化对比。嘉兴市南湖区建设了“绿色评价数据分析与资源平台”和“大数据精准教学”常态化应用小程序,有序推进全区各中小学的使用,让监测数据为日常教学研讨服务。结果型质量——破学生评价分数化,立五育并举常态化浙江的三维评价体系中,科学合理的“结构型质量”与良好的“过程型质量”是体现全面发展的“结果型质量”的基础。那么,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的结果型质量,究竟该如何去定义和界定?这是浙江省教研室对四年级学生科学课的抽测评价。与试卷一同发下的是一套实验器材:干电池、二极管、导线、灯珠。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个电路设计并点亮灯珠。教研员沈启正告诉记者,实验考试一考学生有无掌握“反向导电”的知识,二考学校平时有无开好实验操作课。“有时,动手能力比考试分数更重要。”沈启正说。这是嘉兴市南湖区小学数学的期末评价。在一幅以“乘船”为主题的画面上,给出了五个不同条件下的数字和单位,学生自行设计三个问题,自问自答。“学生习惯于解题,但我们考的是如何提出问题再去解决问题,侧重学生的数学思维。”南湖区教研室书记魏林明说。从省域到县域,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结果型质量”正悄然改变。早在2013年,浙江就构建了全面发展的学生指标,除了学业评价,兴趣特长、身心健康、品德行为都被列入教育质量监测的一级指标,全面衡量学生通过学校的学习、生活后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发展和变化。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学科评价不再一张试卷考到底,还有科学的实验操作、英语的口语交际、美术的绘画作品。身心健康,评价的是学生的日常锻炼习惯、体育保健知识和技能以及身体素质达标情况。个性特长,考查学生参与学校社团和社会实践的情况,以及对艺术、体育和科技的爱好程度与专业水平。品德行为相对测量困难,就先突破重点,如2018年小学监测关注了责任感。一些特殊的现象是:近两年,劳动教育、信息技术也被列入综合评价监测的一级指标,五育并举的评价多了几把尺子。嘉兴市初中三年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按等第折算为相应分值纳入升学考试总分,五育并举的评价在中考落了地。就此,浙江的三维评价形成了一个有效闭环:“结果型质量”,是学生个体的学习结果;过程型质量,反映的是学校的办学水平,是促成结果型质量的手段和方法;过程型质量,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生态中自然生长,结构型质量就是最好的保障。“政府、学校和学生各就其位,各司其职,促进教育公平而高质量发展,这是实施三维评价的根本目的。”陈峰说道。从根源上系统破解教育评价难题本报评论员有什么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龙头之战”,也是“最硬的一仗”。浙江承担了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任务,并在全省域内进行改革实验,通过构建结构型质量、过程型质量、结果型质量“三维一体”的评价体系,推动区域教育生态持续向好,为各地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启示和借鉴。教育评价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根子上进行改变。学校片面的育人观、不科学的教学观,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扭曲、错误的教育政绩观,将一本率、清北率、中考高分人数等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指标。所以,要推动学校育人观、教学观的改变,必须从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绩观入手。浙江推出结构型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就在于,从根子上推动地方政府重建教育政绩观,引导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将目光从优质学校的发展,从一本率、清北率等指标转向区域教育的结构优化和优质均衡发展,更加关注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更加关注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以及发展状态的可持续性等,更加关注薄弱学校和后进学生,做强每一所学校,从而培育出健康的教育生态,真正落实教育公平。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怎么破?浙江进一步推出了过程型质量、结果型质量评价体系。过程型评价把回家作业、睡眠休息、课外辅导、师生关系、课堂表现等纳入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中,不仅有效避免了学校为了分数不惜一切代价的办学方式,也成为学校检视自身办学情况,校正办学方向、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参照。而结果型评价,构建了全面发展的学生指标,有效打破了“一张试卷考到底”的局面,变单一分数评价为多元综合评价,真正推动了“五育并举”的落地。从结构型质量到过程型质量、结果型质量,从区域层面学校之间的优质均衡发展,到学校层面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再到学生层面的多元评价,“三维评价”形成了一个有效闭环,凝聚起政府、学校、学生的合力,共同促进教育公平而高质量的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系统、整体、协同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入。浙江教育评价改革的最大亮点就在于,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实现了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的全方位推进,这也是其给予其他地区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最大启示和经验。《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22日第1版 作者:本报记者 蒋亦丰

万物群生

#让教育有温度#美好教育的杭州探索

浙江24小时记者 沈蒙和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更多类别的服务要求。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更高的要求?2018年,杭州用具体行动提交了一份新的答卷。(△杭州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学后托管,开设了红苹果队和蓝苹果队。)教育“双晚”惠万户下午3点30分,杭州求知小学求知校区的校园一下子沸腾起来:放学回家的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陆续走出校园,余下参与学后托管的学生整理好书包,熟门熟路地来到教学楼二楼最西面的教室。这是该校进行学后托管后发生的变化。早上上学早,学生睡不醒,家长赶时间;下午放学早,家长还在上班,孩子无人接、无人管,这是很多城市家庭面临的困境。杭州市教育局以开放校园的大教育理念来解决家庭接送困局,推出推迟上学的新政策。一份《杭州市关于推行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为学校开展学后托管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建立了工作规范。据统计,2018年秋季学期,杭州主城区共218所小学(校区)开展托管服务,四区三县(市)共143所学校开展托管服务。小学生要保证10小时睡眠时间,这是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也是教育管理的明确要求,但受离校远近、课时安排等影响,往往未能保证。为保障学生睡眠时间,杭州市于2017年下半年在拱墅区率先试点小学早上推迟上学的举措,效果良好。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各区、县(市)均在区域内部分小学或整体实施推迟上学改革,各地因地因校因时安排上课时间,不搞“一刀切”。同时,出台了《关于推进小学早上推迟上学时间的通知》,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 8:00,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30。“推迟上学和学后托管新政,既减轻了家庭压力、降低了社会运行成本,又保障了学生安全和身心健康,是家庭、学校、政府三方多赢的局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2018年1月杭州市”名师工作室“建设推进会在桐庐举行)乡村学校“校校有名师”梅晨霞是临安晨曦小学副校长,她设在於潜镇西天目小学的名师乡村工作室,学员人数从上学期的10个陆续增加到25个,还不断有乡村学校校长来找她商量:能不能再加一个……与城市相比,乡村教育需进一步提升。建设名师乡村工作室,由杭州市政府《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提出,计划通过建设100个名师乡村工作室,组织100名特级教师等名师,在乡村学校设立100个工作室(其中市直属学校不少于30个);招收1000名乡村教师为学员,在特级教师等名师的带领下开展专业成长培训、教科研等活动。杭州市教育局原计划用3年时间建100个名师乡村工作室,培养1000名以上乡村青年骨干教师,事实上,名师们的积极性很高——2017年6月,杭州市首批名师乡村工作室启动,到今年名师乡村工作室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数量已达到119个。名师乡村工作室主要在做四件事:一是名师每年定期到乡村学校任教,开设示范课;二是开展师带徒式的教师培训;三是每年与乡村学校教师合作开展教科研项目研究;四是同步建立名师网络工作室。一年来,119个名师乡村工作室招收乡村教师学员1525名,惠及十万余名学生。按照要求,名师们每学期要去工作室3次,每次不少于3天,但大部分名师下乡的次数远超规定。从这学期开始,梅晨霞干脆把每周二下午定为名师工作室教研时间,要求每名学员都把这一天腾出来研讨交流。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119个名师乡村工作室开设导师示范课264节,导师讲座458次,学员到导师所在学校挂职实习634人次,开展导师听课评课、研讨等各类活动2300余次。通过名师乡村工作室的培养,工作室学员迅速成长,7人次获得国家成果奖,23人次获省级荣誉,165人次获市级荣誉;40人次获省级科研成果,186人次获市级科研成果。在今年最新评出的特级教师里,就有几位多年扎根乡村教育的教师。(经过整顿,杭州的培训机构已经实现信息公开透明)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动真格”从今年7月起,先是各区、县(市)“白名单”出炉,接着陆续公布首批“黑名单”,再面向公众选聘市民监督员,对已完成整治的,通过回访、暗访等进行再一次排查……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上,杭州“动了真格”,家长们直言“安心了不少”。去年底,杭州市率全省之先,从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行业乱象、消除校外培训机构安全隐患、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三方面全面部署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各区(县、市)以街道(乡镇)为单位,出动检查上万人次,针对辖区内培训机构安全、资质、类别等方面开展多轮“拉网式”排查摸底,基本摸清校外培训机构底数。针对排查发现问题,各区(县、市)按照分类分批、堵疏结合原则,因地制宜开展整治。萧山区重拳打击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和校外培训机构兼职行为,对违规聘用在职教师的培训机构责令停止招生3个月,当年度年检定为不合格,对4名在职教师给予书面告诫并扣发绩效奖励工资,在教育系统内通报批评。上城区对77家教育类企业进行跨部门“双随机”检查,引导不规范机构积极改进。不仅如此,杭州市首创“市民专项监督员”制度,面向全市选聘校外培训机构监督员。首批13名市民监督员自8月上岗以来,已提供违规办学线索40余起,协助查处非法办学点20余个。“杭州市校外培训机构信息服务平台”也应运而生,对培训机构课程、师资、年检情况等信息统一归集、动态更新,便于市民查询与监督。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止11月底,全市共排查出开展中小学文化课程培训“无证无照”机构308家、“无证有照”机构1635家,发出整改通知书1884份,797家培训机构被关停,332家培训机构已领证和正在办证,845家培训机构不再举办文化课程培训,提前完成教育部整改任务。(最多跑一次:拱墅教育局戴丽群副书记副局长坐班)“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落细与往年不同,今年杭州市区各小学和幼儿园报名现场颇为“冷清”,因为大多数家长选择了在网上报名。2018年是杭州市“幼儿园、小学招生无纸化报名管理系统”启用的第一年,共有8万名适龄儿童的家长在线完成了入学报名和材料审核工作。至此,杭州市区基础教育招生、报名实现了网上办理“全覆盖”。为推动各类教育事项简化办、网上办、就近办,杭州市在2017年全面推进教育系统“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的基础上,持续发力——截至今年8月,杭州全市教育系统共有“最多跑一次”办事事项326项,均已开通网上办理。“其中305个办事事项已经实现快递送达,市教育局10项公民个人办事事项中有8项将于年底前实现‘一证通办’。”杭州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负责人说。杭州市推动教育类办事事项“移动可办”、“综合自助办事服务机可办”的步伐,也丝毫没有放松。如今,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确认、毕(结)业证书遗失办理、学历证明确认、教育缴费等事项已经可以在手机App和自助机终端进行自助办理。而要达成这一切,最重要的是打通技术壁垒,推进数据归集和共享。在杭州市教育局局长沈建平看来,杭州市数据资源局的成立使得部门间数据共享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截至今年7月底,我局已经先后完成学籍信息、教师信息、学校信息等约190万条数据的归集,能够基本满足全市各行业系统‘最多跑一次’改革对教育数据的需求。”沈建平介绍说。杭州市教育局还一直在探索主动服务。杭州市教育考试院利用互联网科技手段,编制网上收缴费用程序,根据不同的考试项目确定不同的缴费流程,使中考、普通高考、成人高考、研究生考试、自学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和PETS考试等都实现了报名确认“零跑趟”。这一举措也成为全省教育系统的样版。正如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马里松在杭州市教育系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推进会上所强调的那样:“要通过减事项、减材料、减时间,真正提高群众办事的网上办事率、就近办事率、实现率和满意率,使杭州教育系统‘跑改’工作实现新进展、新提高、新突破。”(规划建设:江干东城实验学校东盛新校区)好学校成各区“标配”这学期,杭城各区均有新学校启用。比如,上城区的胜利小学新城校区、拱墅区的杭十四中附属学校、江干区的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笕正小学、西湖区的求是教育集团之江第二小学、滨江区的浙大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这些学校,无论是建设规模、设施设备还是师资力量,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成了杭城一道靓丽的风景。再比如杭州钱江世纪城辖区,今年不仅启用了3所新学校,在建的学校项目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辖区内的杭二中萧山分校2019年将开始招生。今年5月,钱江世纪城江南小学、钱江世纪城盈丰小学、钱江世纪城中心幼儿园等学校拆建、迁建、新建项目获批。这些学校的建成将满足该辖区内600余名幼儿和近6000名中小学生的入学需求。这是杭州市加大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力度的一个缩影。杭州市教育局局长沈建平表示,城市版图在不断扩大,对新学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今年6月,杭州市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落实“美好教育”教育规划和学校建设工作任务的通知》,各区、县(市)积极行动,全市新建成中小学、幼儿园75所以上。同时,各地加快了对现有学校改造提升工作,全市完成了12所中小学(幼儿园)改扩建项目,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率达95%,学校办学条件有了进一步提升。为补上优质普通高中不足短板,杭州市教育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杭二中萧山分校项目等7个建设项目,其中杭二中萧山分校、杭州高级中学大江东分校项目均已完成主体施工并开始装修;中策职业学校康桥新校区项目主体施工顺利进行。城区老学校改扩建项目也在积极推进。沈建平说,让孩子们不仅有学上,更要“上好学”。杭州将加大跨层级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力度,支持市属高中名校集团,跨层级吸纳城市新区和县(市)高中组建教育集团实施合作办学。支持六城区属优质中小学、幼儿园跨区域举办、承办和领办新校组建新教育集团。继续按照“管理不变,招生一体”的工作思路,做好六城区与四区优质普通高中双向对等招生工作。让每个孩子实现美好成长跟着课本“游杭州”,一套八册的德育地方教材《最忆杭州》让学生们重新认识了每天生活着的这座城市;三大球联赛使校园里成长出许多“少年球星”;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走进校园,师生们积极行动起来在传承中保护地方文化瑰宝……从课程到活动,从文化到管理,杭州教育正在全方位释放美的信号,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更好地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杭州市教育局出台了《杭州市中小学“美好成长”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致力于以“寻根之旅”夯实家国情怀,以“铸魂之旅”涵养健全人格,以“扬帆之旅”奠基健康之本,以“追梦之旅”实践知行合一,以“燃灯之旅”彰显美好师魂,进而帮助每一个孩子开启人生之旅,成就美好成长。除了以课程为抓手外,杭州市还创设了多个文化育人品牌,包括以美丽校园创建、美丽课堂构筑、美丽班级建设、美丽教师培养和美丽学生培育为主要内容的“五美”工程,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行动”为引领的一系列德育特色品牌活动,以及各类中小学校园文化活动。如今,杭州市已经确定了首批49所“美丽学校”、97个“美丽学校”重点项目和148所杭州市文明校园。在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看来,“美好成长”计划也要通过各类活动、校外实践和家校协作等形式延伸到校园外,营造全社会共同守望学生美好成长的良好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鼓励各地各校开发实践课程、地方课程和活动课程,并将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该负责人表示,在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400个中小学德育工作经典经验中,杭州市共有5个经典经验上榜。未来,杭州市教育局将继续实施中小学“美好成长”行动计划,力争3年内培育形成10个区域德育名片,20个市级优秀德育品牌项目;建设市级文明校园300所以上,市级美丽学校200所以上;培育市级体育、艺术特色品牌学校各100所,最终实现“人人有两项运动专长、一门艺术特长,学生体质与艺术素养保持省内领先水平”的美好愿景。杭派教法:让中职教育“香”起来10月16日,“杭派教法”课堂文化节在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举行。13个专业、13节精品课、33节展示课......观摩活动中,听课教师最大的感触是: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事实上,这正是杭派教法的核心理念:重体验、强自主、去功利、慢节奏。一批中职杭派教法的形成,与近年杭州积极实施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密不可分。通过提升工程的实施,持续提升中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中职教育质量提升离不开教师和教育教学团队的引领。市教育局注重中职名校长、名师培养和名教育教学团队建设,已评定市名教育教学团队20个,确定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各40人。同时,打造“1对1”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形态,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并积极引导学校和教师拥有各自“独门技法”:杭州市电子职业学校的“云实训教学法”、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的“‘杭帮菜’现场教学法”、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的“课中课教学法”、杭州市临平职高的“闯关教学法”……加强品牌专业建设,也是杭州中职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如随着杭州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中职学校主动与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对接,积极探索“中职+技能”地铁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杭州市共创建省级品牌专业17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15个。同时,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积极尝试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学徒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杭州市获得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8个,其中6个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相关。杭城中职学生发展路径更加多元化,职业发展道路越来越顺畅。2018年,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等3所学校首次开展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试点招生,面向全省招生94人;全市中职学校应届毕业生当年一次性就业率99.08%,通过多种渠道继续升学14060人,占毕业生的66.80%,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教育国际化:浙江+印第安纳州~拱墅区STEM研究中心成立)打好教育国际化的服务牌2月,杭州钱江贝赛思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杭州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获批办学许可;11月,杭州肯思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获批办学许可……2018年,杭州市共新引进举办3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使得杭州市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数量增至8所,共吸纳了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1351名学生在校学习。此外,杭州国际学校还拟在大江东区块投资举办东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暂名)。“合理规划引进海外知名教育机构来杭举办高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是为了全面推进和完善涉外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创设优良的营商环境,助力杭州加速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杭州市教育局交流合作处负责人表示。与学校同步建立的,还有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日常管理和行业自律机制。今年6月,杭州市教育局联合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国际化研究院,编制了《杭州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蓝皮书》,以全面展示在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情况;9月,由杭州国际学校牵头成立的杭州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联盟召开第一次校长会议。“打造高品质的教育服务体系,离不开本土教育的全面对外开放。”杭州市教育局交流合作处负责人表示,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反过来也极大地促进了杭州本土教育改革与中小学办学品质提升。这一点从“千校结好”“百校结对”行动中可窥斑见豹。在今年11月底公布的浙江省第三批“千校结好”特色学校名单中,包括杭州第七中学、杭州第九中学、杭州市建兰中学等在内的20所杭州中小学校榜上有名。至此,杭州市共有53所中小学入选浙江省“千校结好”特色学校,全市中小学与国(境)外学校结对总数超过1000对。“自2016年以来,杭州第二中学已经连续3年承办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杭州会场活动。”杭州市教育局交流合作处负责人自豪地说。(下城区骨干教师赴贵州黔东南自治州黎平县送教)把“杭州班”办到更多有需要的地方“@拱墅中学老师,说走就走的机会来啦!”去年8月,“拱墅教育”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推文,发出了选派教师支援青海省德令哈市第一中学“杭州班”教学工作的征集令。近年来,“杭州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贵州黔东南、贵州台江、湖北恩施、青海德令哈等教育对口帮扶地区。这也开创了杭州市“组团式”教育帮扶的新路径。不仅有支教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经费配套,甚至还有企业力量参与其中,杭州市实施的“政府+企业+学校”组团式教育精准帮扶,通过“杭州班”这一载体,在新疆、西藏、青海、贵州黔东南、湖北恩施和浙江衢州等9个省、市(州)建立起教育对口帮扶协作关系。杭州市教育局还从顶层设计入手,加强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以确保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有序开展。杭州市师训中心则针对教育对口帮扶地区教师的实际情况,专门设计培训模式,希望在精准送教的同时,给当地教师带去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洗礼。两年来,在杭举办的18期专题培训班共惠及援建地教师1079人次;来杭挂职锻炼的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共6批次109人;先后组织36批106位名师赴援建地区开展讲座、培训,覆盖1000余名当地校长、教师和教研员;先后招收774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庭子女来杭就读中职学校……而对于更多无法亲临培训现场的援建地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资源远程共享平台建设无疑是最大利好。截至目前,杭州市已出资在新疆阿克苏高级中学、黔东南州振华中学、湖北恩施三中等学校建设微格教室,并将杭州教师教育网培训资源、“名师公开课”等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向黔东南州、阿克苏市、湖北恩施州等地教师开放。家门口有了更多顶尖大学10月20日,西湖大学成立大会在杭州举行。作为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校,西湖大学以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为前身和依托创办,自筹办以来,就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以博士研究生培育为起点,致力于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前期优先建设了理学、医学、工学3个学科门类,面向全球展开了9次人才招聘,还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39人。西湖大学的“落地”,标志着杭州市“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17年12月31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名校名院名所”建设的若干意见》。今后10年,杭州将引进建设一批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其中,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1所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大学;引进5所以上国内一流大学来杭建设分校、校区或研究生院;引进建设20个高等教育层次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和科研资源或世界500强企业建设30个高水平科研院所。重点引进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全球排名前100位的世界一流大学,以及全国学科评估前五位、或全球排名前20位的学科。据介绍,西湖大学的成功举办,就与杭州市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不仅提供了西湖大学云栖校区的土地和校舍,并开始建设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在前期运行经费上也是不遗余力。截至目前,除西湖大学正式获批成立外,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完成了两届招生;北大信息技术研究院已签约落户萧山区,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已签约落户滨江区,奥克兰大学中国创新研究院已签约落户经开区,均已正式设立运营;今年4月,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签约共建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此外,杭州市还启动了与多所国内外一流大学来杭合作办学的洽谈工作,家门口的国际名校、双一流大学正在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浙江省临安中学教育集团成立)新名校集团化让教育“落差”归零2004年,杭州市首创“名校集团化”,为全省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成功案例。随着名校集团化办学战略的不断推进,优质教育覆盖率大大提高。但随着新老城区融合以及下辖县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杭州新老城区学校之间,城区与桐庐、建德、淳安之间,在教育质量、优质教育资源上“落差”日益显著。因此杭州市开启新一轮名校集团化改革:深化实施以“跨域突破、县域盘活、师资融通、技术带动、治理跟进”为主要特征的名校集团化战略3.0版本,实现基础教育从县域优质均衡走向市域优质均衡。办学跨域突破。在杭州市教育局支持下,市属高中名校在建德、桐庐、淳安等3个县(市)高中建立紧密型教育集团。2015年下半年,桐庐中学加盟杭州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在合作办班、师资建设、管理交流等方面深度合作。通过与杭二中的结盟,桐庐中学度过了低谷期。目前,杭州市跨区域跨层级市域普通中小学名校集团已有22个。此外,还鼓励上城区、下城区等6个区所属优质中小学、幼儿园跨区域举办、承办和领办新校并组建新教育集团。教师跨层转编。从桐庐、建德、淳安三县(市)跨层级划转部分事业编制到杭二中等5所市直属名校集团,专项用于名校集团间的师资互派、合作办学。截至目前,上述三地已跨层级转编制60个,纳入市本级事业编制基数。同时,建立并完善名师资源培养和输出的长效机制;全域推进名师乡村工作室,培养培育一大批乡村骨干教师。资源触网互联。杭州市教育局支持名校集团核心学校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设以共享优质师资和课程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网上学校,构建集团成员网络学习共同体。目前,杭州市已全面实现从小学到高中全学段各学科名师公开课微课学习网上点播服务,建成100个精品名师网上工作室,创建“学科基地校”43个,同步打造了一批“网上名校集团”。

民生

搭台东西 线上引领

——三穗县开展2020年初中英语同课异构教学观摩与研修活动为借助杭州市江干区援教教师的引领作用,推动三穗县英语教研活动有效的开展,促进三穗县英语教师专业成长,10月19日于三穗县台烈中学举办初中英语“同课异构”教学观摩与研修活动。三穗县各个初级学校40人参加此次活动。本次活动共分:同课异构教学展示、评课议课互动交流、微讲座、总结四个环节进行。“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中,台烈中学田晓晔与三穗中学张灵梅执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SectionB2a-2d》,台烈中学梅春凤与三穗二中石通玉执教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SectionB1a-1e》,台烈中学刘霞与瓦寨中学杨靖执教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SectionA1a-2c》,教师执教同一课题,通过对教材的解读、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方法多样性的指导等,展示自己对教材独特的理解,展示不同的教学风格,为教师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思路。 此次活动紧紧围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主线,借助杭州江干区援教教师的引领,远程视频现场交流,通过“选定同一课题――个人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付诸实践――课后评议互助提高”等环节,帮助教师潜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激活教材、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打开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助。特别是评课环节能借助网络远程视频与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笕桥实验中学副校长线上评课,把教育扶贫落实到实处。同时对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供稿:三穗县台烈中学 石承进)【来源:贵州教育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酱肘子

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江干区推出“1+3”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体系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金丹丹 通讯员 马佳丽今天(9月30日)上午,杭州市江干区义务教育段“红色印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程启动仪式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杭州笕文实验学校举行。江干区教育局首次推出富有江干特色的“1+3”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转化为区域行动样本。形成闭环体系,彰显教育新内涵2019年4月,江干区教育局成立了专班研究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经过深入调研、精心打磨、严谨论证,2020年9月,江干区教育局正式推出“1+3”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率全市之先系统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1+3”体系是一个闭环管理系统,以《江干区义务教育段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意见》为规划引领,以《江干区义务教育段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指南》指导教师操作、《江干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引导学生习得、《江干区义务教育段爱国主义教育评价体系》导向目标检测评价,明确育人目标、提出实施路径、注重立体评价,四维共促,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人才教育培养的全过程。展现时代特征,突出教育新导向跟以往不同的是,“1+3”体系将价值追寻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落脚点,把握“古”与“今”关系,强化“知”与“行”结合。编写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分为中学篇和小学篇,分寻华夏之根、筑中华之脊、追复兴之梦三个篇章,分别指向培根、育心、铸魂,涵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民族精神的传承以及时代新人对中国梦的追寻等八方面内容。这之中,展现了新年、清明等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也有对夏衍故居、笕桥空军基地等江干地域特色的宣传;呈现了票证时代到互联网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和“北斗”等科技创新成果,也介绍了全国抗疫“人民英雄”陈薇等时代楷模,突出时代特征,极具江干特色。读本还将相关拓展阅读与“学习强国”平台链接,帮助学生及时、客观了解具有时代特征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该系列读本将率先在杭州市澎雅小学等9个学校试点,分小学低段、小学高段、初中三个学段,借助课堂学习、班级活动、研学旅行、主题活动、项目学习、实践体验等途径,通过在育人目标、载体和内容上的一体化设计和螺旋式上升,实现教育全学段衔接、全学科贯通、全过程渐进,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加内在爱国情感。江干区德育教研员全晓兰介绍,在读本的编写过程中,理性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小学读本侧重故事浸润,中学读本侧重事件思考,在渐进中实现知行合一,提升家国认知层次。“学生在熟悉的故事中得到浸润、加深思考,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容易入心、入脑。”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程小红老师表示,有了实施指南,又有了读本,一线老师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有了操作指引和抓手,心里也有了底气。加强知行合一,取得教育新实效“1+3”体系对开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首次作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开展“钱江少年寻访之旅”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我们的节日”等节庆主题活动、入团和入队等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活动、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实现青少年学生知信行统一,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江干区还专门设立了醒村爱国馆、茅以升事迹展览馆、万事利丝绸博物馆等10个区域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基地,联合杭州市公交集团,定制专项服务,把江干区作为“杭州市爱国主义专线”周末段的始发站,开设江干区“爱国主义教育”直通车,为学生体验学习搭设便捷平台。江干区教育局还进一步完善了新时代“钱江好少年”综合评价体系,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学校党建和德育工作督导评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校本实施”创新项目评定,通过学校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多维评价方式,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江干区教育局副局长沈琳表示:“我们一直坚持目标、问题、需求、发展这‘四大导向’,构建‘1+3’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既有实施意见和实施指南,又有配套教师和学生读本,既有实践活动,又有公交专线和体验基地,就是希望能从高从实从细推进江干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落地落实落好。”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星野

南肖埠小学举办了一场云上培训,各路专家共同探讨《我与世界》

2020年4月28日下午,杭州市江干区凯旋教育集团南肖埠小学在二楼阶梯教室举办了杭州市江干区国际理解教育“种子教师”培训之概览与管窥:《我与世界》课程解构。这是2020年培训的第一次集中研修课程,以线下展示+线上直播的形式开展。本次研修后续还有三次培训,将在5月后陆续举办。出席本次研修活动的专家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黄忠敬、杭州市凯旋教育集团理事长、特级教师严国忠、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国际交流指导中心主任杨春英、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指导部主任、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汪湖瑛,杭州市凯旋教育集团南肖埠小学校长、书记林霞,杭州市采实教育集团校长助理、小学部执行校长夏明。此次研修活动面向全网直播,南小教师线下参与研修,线上观摩的除了江干区16所学校的“种子教师”之外,还有长三角国际理解教育联盟20余所项目学校的代表。其中,湖北省恩施市逸夫小学1500余明师生参加。课程主编、杭州市凯旋教育集团南肖埠小学校长林霞做了《我与世界——基于学科渗透的国际理解教育》的专题报告。林校引用了英国诗人多恩的一句话:“没有谁是个独立的岛屿。”表达了在全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全球人类成为命运共同体,没有谁能跳出这个圈独立存活。各国间援助与被援助的行为也能成为“国际理解教育”的新“教材”。 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国际化竞争的视野,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人才。南小从2013年开始就开展了国际理解教育。《我与世界》让学生从课堂走向世界,像一个小小的窗口,让南小这所具有109年办学历史的城区百年老校焕发出亮丽色彩,标志着南小教育国际化走向了一个新样态。为南小发展、为江干教育、为长三角国际理解教育联盟,乃至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界贡献一个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新样本与新样态。这些年来,南小接待了美国、英国等各国学校客人友好来访,成为千结友好学校。每一步踏实的迈出,都获得各位领导、专家的支持和助力,期待南小全体教职工的努力,能让学生联结世界,让世界融入课堂。南小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江干区骨干教师郑海英老师和602班的学生为大家进行课堂展示《公共场所的“规矩”》。远在1200多公里外的恩施市逸夫小学三至六年级1400余名学生也借助互联网进行同步学习。郑老师通过谈话导入的方式指导学生了解公共场所规矩的概念,继而通过小组汇报、小组演绎的形式呈现了各个国家公共场所都有自己的规矩,最后组织学生讨论,揭示了在全球疫情之下,各国的公共场所防疫措施受当地规定影响会有所不同,因此人们在不同的国家必须遵守不同的规矩,做一个文明的中国人。【来源:都市快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莲花落

189所!杭州将新增一批市中小学校文明校园

杭州市教育局消息,杭州将新增一批杭州市中小学校文明校园。昨晚,杭州市教育局官网公示了这批校园名单。据悉,此次评定根据《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文明办关于开展2020年杭州市中小学校文明校园创建评估认定的通知》(杭教德体卫艺〔2020〕8号)等文件精神,经材料审核,专家组逐校实地评估后评选而出。市直属学校(6所):杭州第十一中学、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上城区(8所):杭州第十中学、杭州市清河实验学校、杭州市开元中学、杭州市时代小学、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杭州市饮马井巷小学、杭州市杨绫子学校下城区(10所):杭州市春蕾中学、杭州市青蓝小学、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杭州市江心岛小学、杭州市求知小学、杭州市文龙巷小学、杭州市大成岳家湾实验学校、杭州市刀茅巷小学、 杭州市胜蓝实验小学江干区(12所):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丁兰实验学校、杭州市夏衍小学、杭州市夏衍初级中学、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杭州四季青中学、杭州市澎博小学、杭州市南肖埠小学、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第二小学、杭州市丁荷小学、杭州市夏衍中学拱墅区(14所):杭州市新华实验小学、杭州市湖墅学校、杭州市长阳中学、杭州市星澜小学、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杭州市福山外国语小学、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杭州市建新小学、杭州市拱宸中学、杭州市行知中学、杭州市育才京杭小学、杭州第十四中学附属学校、杭州市文渊小学、杭州市启航中学西湖区(18所):杭州市大禹路小学、杭州市星洲小学、杭州市翠苑中学教育集团、杭州市政苑小学、杭州市文理小学、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总校)、杭州市育才教育集团(总校)、杭州市西溪中学、杭州市转塘小学、杭州市翠苑第一小学、杭州市三墩小学、杭州市周浦小学、杭州市留下小学、杭州市第十五中教育集团(总校)、杭州市紫金港中学、杭州市丰潭中学、杭州东方中学滨江区(8所):杭州市闻涛小学、杭州市滨文小学、杭州长河中学、杭州滨和中学、杭州市东冠小学、杭州市滨和小学、杭州市春晖小学、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萧山区(24所):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萧山信息港小学、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萧山区第十高级中学、萧山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萧山区长山小学、萧山区汇宇小学、萧山区湖滨小学、萧山区湘湖小学、萧山区世纪实验小学、萧山区新街第四小学、萧山区劲松小学、萧山区第一实验小学、萧山区渔浦小学、萧山区临浦镇东藩小学、萧山区新桐初级中学、萧山区湘湖初级中学、萧山区南阳初级中学、萧山区崇文世纪城实验学校、萧山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萧山区靖江第一小学、萧山区戴村镇中心小学、萧山区葛云飞小学余杭区(18所):杭州市乔司职业高级中学、余杭文昌高级中学、余杭区塘栖镇第三小学、余杭区百丈镇中心小学、余杭区汀洲学校、杭州市余杭中学、余杭区临平第一中学、余杭区绿城育华亲亲学校、余杭区干元中心小学、余杭区崇贤第一小学、余杭区仁和中学、余杭区塘栖镇第三中学、余杭区临平第二小学、余杭区大禹小学、余杭区太炎小学、余杭区闲林中心小学、余杭区乔司中学、余杭区星桥第二小学富阳区(15所):浙江省盲人学校、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学、杭州市富阳区实验中学、富阳区新登镇中学、富阳区东洲中学、富阳区富春第三小学、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富阳区第二中学、富阳区永昌镇中心小学、富阳区春江中心小学、富阳区大源中学、富阳区富春第五小学、富阳区万市镇中心小学、富阳区环山中学、富阳区大源镇中心小学临安区(12所):临安区于潜中学、临安区昌化中学、临安区天目高级中学、临安区实验初级中学、临安区青云初级中学、临安区昌化初级中学、临安区清凉峰初级中学、临安区石镜小学、临安区横溪小学、临安区板桥镇板桥小学、临安区太阳镇横路小学、临安区昌化镇第二小学桐庐县(9所):桐庐县春江小学、桐庐县三合初级中学、桐庐县石阜小学、桐庐县桐君小学、桐庐县迎春小学、桐庐县洋洲小学、桐庐县凤川小学、桐庐县钟山小学、桐庐县深澳小学淳安县(9所):淳安县汾口中学、淳安县威坪镇小学、淳安县王阜乡初级中学、淳安县中洲镇中心小学、淳安县枫树岭镇中心小学、淳安县浪川乡中心小学、淳安县临岐镇初级中学、淳安县浪川初级中学、淳安县安阳乡中心小学建德市(12所):建德市新安江中学、建德市寿昌中学、建德市新安江第三初级中学、建德市梅城初级中学、建德市实验小学、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建德市明镜小学、建德市航头中心小学、建德市梅城中心小学、建德市大洋初级中学、建德市大同初级中学、建德市三都中心小学钱塘新区(14所):杭州市钱塘高级中学、杭州钱塘新区景苑中学、杭州养正学校、杭州钱塘新区河庄中学、杭州钱塘新区义蓬中学、杭州钱塘新区学正中学、杭州钱塘新区新围中学、杭州钱塘新区新围小学、杭州钱塘新区新湾小学、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杭州钱塘新区文清小学、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学、杭州钱塘新区文思小学、杭州求是高级中学

卡奥斯

杭州市教育局发布2021年体育中考政策 满分为30分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姜晓蓉1月15日,杭州市教育局官网发布2021年杭州体育中考文件。具体文件内容如下——根据《杭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杭州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杭教基〔2019〕3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就2021年杭州市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新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下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学科考试(以下简称中考体育考试)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考试对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报名参加市区中考体育考试。1.杭州市区户籍的2021届初中毕业班学生或往届毕业生。2.浙江省内非杭州市区户籍、港澳台籍、外国籍的杭州市区初中学校2021届毕业班学生或往届毕业生。3.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杭州市区初中学校就读的2021届毕业班学生,须具有杭州市区初中学校连续3年学习经历和学籍,且其父母双方或一方(或法定监护人)在市区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并按照国家规定在近3年内至少参加1年社会保险;符合市区当年报考条件的往届毕业生。4.其他应往届初中毕业生:符合市委市政府《关于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市委〔2015〕2号)规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子女;符合省委人才办认定的在杭省部属单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父母双方或一方持有《杭州市特聘专家证书》或属地为杭州的《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或属地为杭州市区的《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的引进人才子女。二、考试时间中考体育考试时间原则上安排在2021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具体时间和地点等由杭州市教育考试院另行公布。三、考试办法中考体育考试共设跳跃类、力量类、耐力类3个类别,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可报名参加两次考试。考生第一次考试报名时,需按下表3个考试类别分别选定1个项目(共3项)作为考试项目。在第二次考试前,考生可在未获满分的类别中各选定1个项目参加一次考试。考生选定的考试项目经考生及家长签字确认后不能更改。四、计分办法中考体育考试成绩满分为30分,每类满分为10分,以学生每类所考项目中的最好一次成绩计入总分。五、有关要求1.市教育考试院要进一步规范市区中考体育考试工作,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安全有序进行。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初中学校要认真做好学生参加中考体育考试的指导和管理,要将《2021年杭州市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学科考试实施办法》及《2021年杭州市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学科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印发给每位报考的学生及家长(法定监护人,下同),并做好解读工作。各初中学校要教育学生做到诚信考试、文明考试。2.各地各校要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参加中考体育考试学生的信息采集、汇总等工作,具体上报方式和时间另行通知。3.各地各校要认真做好身体残疾、患疾病(伤病)学生免考申请的审核工作。既要耐心劝阻患有心、肺、肝、肾等疾病或哮喘的学生参加耐力类考试,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又要坚持公开原则,防止弄虚作假事件的发生。申请免考的学生,须由学生及其家长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免考手续,具体见《中考体育考试实施办法》。4.教研部门和学校要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初三年级班主任老师学习《中考体育考试实施办法》《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明确目的和意义,了解相关要求。体育教师要科学指导学生进行锻炼,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5.符合杭州市区中考体育考试报考条件的往届初中毕业生和非杭州市区初中学校2021届毕业班学生的报考资格审核及报名工作,将在2021年寒假后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六、组织实施1.杭州市区中考体育考试工作由杭州市教育局统一领导,杭州市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学科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及有关工作机构全面负责该项工作。2.杭州市区中考体育考试工作,由杭州市教育考试院负责组织实施,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协助做好有关工作。具体考试操作实施办法由杭州市教育考试院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