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全国混凝土市场行情月度简述(3月)茶太

全国混凝土市场行情月度简述(3月)

引言:3月份全国房地产,基建项目逐渐复工,市场需求出现明显好转。混凝土企业陆续恢复生产销售,但商混价格方面继续呈现下行趋势。整体3月份国内混凝土价格走势保持下跌,月底出现小幅回升。一 3月份混凝土行情回顾全国混凝土价格走势分析截止3月27日,混凝土指数为473.45点,较月初下降10个点,跌幅明显。如图1所示,3月份全国混凝土价格指数保持下跌。主要原因是3月份华东、华南、华北区域原材价格继续出现大幅回落情况,导致商混成本有所下滑。本月商混企业复产情况转好,陆续开始出货,降价刺激市场消费。2、全国重点城市混凝土价格变动分析截止3月27日,全国混凝土C30均价449元/方,较月初下跌8元/方。从下表可以看出,3月国内重点市场混凝土价格有明显下跌,仅个别市场出现回升。其中华东市场上海、江苏南京、山东济南、安徽合肥、福建福州均有5-20元/方价格不等回落;华南区域东莞地区混凝土价格较月初有40元/方下调,企业出货情况不佳,行情难以保持;东北地区继续保持弱势,长春地区混凝土下调30元/方;西南区域商混行情相对持稳,仅有成都地区价格下跌10元/方;华中市场本月商混价格下跌幅度最大,郑州地区本月下调90元/方;西北区域继续保持平稳运行趋势,短期市场恢复较差行情稳定;华北区域商混价格属于本月唯一上调地区,工程项目陆续开始,企业小幅调价促进市场恢复。表1:3月国内重点城市混凝土价格变动情况(单位:元/方)二 4月全国混凝土行情预测——偏弱运行1、混凝土行业需求陆续恢复截止3月27日,调研全国混凝土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11.5%,较上周环比提升2.01%。分区域来看,华南、西南地区产能恢复较好,华中区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当前商混企业反馈来看,三月需求逐步恢复,预计4月恢复情况将会明显好转,产能利用率也将进一步提高。2、原材料成本—持续下跌2.1、P.O42.5散装水泥价格仍有下跌趋从图2中可以看出,3月份全国P.O42.5散装水泥价格继续下滑,其均价月底较月初下跌29元/吨,跌幅较上月明显上升。4月份仍是水泥销售淡季,部分市场价格仍有20-50元/吨的下跌空间。华东、华北、西北、华中以及华南五大区域水泥价格还有继续下行趋势,对混凝土成本方面来看也是呈现看弱状态,商混价格将会继续保持下滑走势。2.2、砂石价格小幅下跌截止3月27日全国机制砂均价为100元/吨,较月初下跌7元/吨;碎石价格为99元/吨,较月初下跌8元/吨。从图3可以看出,3月份全国砂石价格持续保持下滑趋势。目前市场需求恢复缓慢,砂石行情也是不太理想,整体出货情况偏弱。但从目前工程项目开工反馈来看,预计4月将会有明显复苏,大部分工程也是将会正常开启,所以4月砂石行情可能会保持大稳小动的趋势。从原材料成本方面看,3月份水泥、砂石价格均有所下跌,商混价格也是陆续跟进,市场逐渐恢复,商混企业采购成本降低。而从4月份的原材走势来看,价格仍有下跌空间,因此预计4月份国内混凝土价格行情还将是继续保持稳中偏弱状态,价格还有下跌可能。3、各区域混凝土行情预测4月份华东、华南、西南、华中地区混凝土价格持续有下跌空间;华北以及西北、东北等北方市场行情波动性较小,可能有部分地区会有小幅调整。三 总结:按照往年的惯例,年后第一季基本市场处于淡季期间,3月本应该是恢复期间,但是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开复工时间均是有所延后,因此价格下调时间也是相应延后。4月份的市场需求将开始好转,商混企业出货情况明显上升,但是上升空间有限,预计4月商混价格还将是继续保持下跌。

常权

行业研究报告(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成本改善空间大,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千亿

编者按:身在行业,在关注个体、个案的同时更要关注整体、关注行业。作为行业媒体,针对行业局部和整体的研究必不可少。为进一步聚焦行业整体现状,关注行业普遍性问题,更好地为行业及一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即日起我们整合近年来一直坚持的“战略观察”“特别报道”“特别策划”等零散专版或专栏设置,统一纳入全新的“行业研究报告”专栏,不定期就行业热点、痛点、难点做深度研究和分析解读,以报道、报告等适应不同渠道、不同平台的形式推送、刊发,以供行业及决策参考。同时也将定期汇总成电子版作品集或编辑成纸质版向行业及主管部门定向赠阅。另欢迎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等一起合作或来稿,3000字~5000字左右为宜,一经采用,即付稿酬(投稿邮箱:jsbcjbd@163.com)。一、装配式建筑引领工程建造新模式,PC构件迎发展契机PC构件市场迎来发展契机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更加强调前期设计、生产和施工的一体化,同时国家政策积极推动支持,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各环节的资源整合将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目前装配式建筑造价高于传统现浇建筑,但未来成本改善空间较大。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建议装配式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实现建筑设计、构件生产和建筑施工等环节的资源整合,降低中间环节产生的成本。2016年以来,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鼓励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产业政策,带动了一大批企业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装配式建筑根据材料形态可分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在三大结构体系中,装配式钢结构目前应用于超高层建筑以及部分试点的保障住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C)因具有成本相对低、居住舒适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在我国占主导地位。2017年所有在建的装配式建筑中,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的建筑面积占比分别为60%、34%和6%。因此,众多建筑设计、施工等企业纷纷进入PC领域,在全国掀起投资建设PC构件工厂的热潮,从而带动了PC构件市场的快速发展。二、PC工厂加快落地,2025年PC构件将达千亿规模PC构件广泛应用于住宅,工厂集中分布于核心城市群由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我国民用建筑应用最为广泛,PC构件主要在住宅建筑上使用,在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应用较少。我国住宅建筑中的PC构件主要有预制墙板、预制楼板、预制梁、预制柱等,应用对象以装配整体式结构工程为主。随着全国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PC行业迎来快速发展,一大批有规模和实力的科研、设计、施工等企业纷纷投资建设PC构件工厂。2016年以来,全国新建的PC工厂已超600家,截至2019年底,全国年设计产能在3万立方米以上的PC工厂已超1000家。由于各地区的政策目标及推进力度不同,全国的PC工厂布局分布产生不均衡现象。目前PC工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推进的大中城市,近期中西部大城市也开始建设PC工厂。北京、上海推进装配式建筑的政策力度较大,整体技术管理水平较高,PC构件市场初具规模;合肥、南京、深圳、济南、成都、长沙、武汉等中心城市制定鼓励发展PC的政策,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根据行业经验,PC构件的经济运输半径在150公里内,而一二线城市的土地资源极为稀缺,综合考虑地价和运输成本等因素,很多PC工厂会选址在距核心需求城市150公里左右的地区。PC构件市场空间巨大,2025年将达到1307亿元随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快速发展,我国PC构件的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3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8%。我们认为未来PC构件市场空间巨大,2025年将达到1307亿元。我们预测的PC构件市场规模计算公式如下:PC构件市场规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新建面积×预制率×每平米混凝土体积系数×PC构件单价三、PC构件成本改善空间大,优化装配式设计和规模化生产是关键目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造价显著高于传统现浇建筑,其中PC构件成本在装配式增量成本中占比最高,是制约装配式建筑推广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降低PC构件成本是装配式建筑未来在全国能够大面积推广的关键所在。在PC构件成本中,生产成本占比最高,但成本改善空间大,主要有两种方式:(1)优化装配式设计可显著降低PC构件的直接生产成本和运输费;(2)规模化生产可有效降低PC构件的间接生产成本、直接生产成本和运输费,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随着PC构件设计水平的不断优化,加之规模化生产的效益,PC构件成本将呈现下降趋势。PC构件成本PC构件成本主要包括生产成本、运输费、营销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税费等。与现浇构件相比,PC构件增加了工厂生产和物流环节。其中,生产成本占比最高,生产成本分为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直接生产成本主要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模具费等;间接生产成本主要包括购置土地形成的无形资产摊销、厂房及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的分摊。运输费包含了构件从厂家生产到消费者所在场地的所有运输费用。在PC构件成本中,直接生产成本占55%~65%,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材料费、人工费和模具费;间接生产成本占8%~12%,主要系各类资产折旧和费用摊销所致。以叠合楼板为例,与现浇混凝土板相比,装配式叠合楼板的综合单价高出82%。其中,直接生产成本(人工费、材料费和模具费)和运输费均高于现浇混凝土板。造成上述四种费用较高的主要原因有:(1)人工费:各生产环节工人的人工费,包括制作人工费、钢筋人工费、修补人工费、辅助人工费等。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经常出现异形构件,只能采用固定模台生产,不能实现流水作业;且PC构件的钢筋规格和间距不统一,连接部位都有外漏钢筋,无法采用机械代替人工实现批量生产,只能采用人工绑扎,降低了工人的有效工时,从而影响了生产线效率。(2)材料费:目前很多企业缺乏装配式设计经验,只是在传统建筑设计图上进行修改,装配式各环节认识不充分,使得在构件生产过程中设计图往往需要修改,造成原材料的浪费。(3)模具费:模具周转次数低,通常钢模具模板的厚度在6~10mm,理论上可以周转使用200次以上。但由于标准化设计程度低,未实现规模化生产,目前行业内模具的重复使用率较低,一般行业平均在50次左右,对应模具成本高达326元/m。(4)运输费:运输费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设计标准化程度低导致的单车装载率较低;二是运输距离过远导致的单次运输成本较高,一般的经济运输距离为100~150km。运输距离与运输成本大致呈线性关系,运距越远,成本越高。目前PC构件成本虽然高于现浇构件,但成本改善空间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优化装配式设计可显著降低PC构件的直接生产成本和运输费,二是规模化生产可有效降低PC构件的间接生产成本、直接生产成本和运输费。优化装配式设计可降低直接生产成本和运输费通过合理配置钢筋,选用标准化程度高的生产方式,提高构件标准化,可显著降低直接生产成本(材料费、人工费和模具费)和运输费。以恒大某标准楼型的48块单向桁架叠合板为对象,从以下4个方面阐述如何通过优化装配式设计降低成本:(1)合理配置钢筋可节省原材料:桁架叠合板的物料组成中,混凝土、桁架钢筋和受力筋占比较大,为影响物料成本的主要因素。在不改变板厚的前提下,优化桁架钢筋和受力钢筋的含量是降成本的重点。合理选用受力钢筋的直径和配筋间距可适当降低含钢量。受力钢筋按规范要求合理配置,含钢量可降低13.2kg/m,PC构件单方成本可降低2.5%。(2)长线法生产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桁架叠合板可采用长线法生产或流水台模生产。长线法台模只需在台模中间增加隔断模即可生产任意长度、宽度和高度在一定范围的叠合板,生产线人员采用人员流水配置,不同工种的工人在长台模上流水作业。而流水线台模尺寸固定,依靠边模固定PC构件,台模按照节拍时间在流水线的不同工位上流转,生产人员固定在一个工位或临近工位,需在节拍时间完成工作,因此流水线生产对构件的标准化要求较高。采用长线法生产人均砼日产量比流水线高21%,单线配置人数比流水线少,是较为经济的生产方式,PC构件成本可降低2.1%。(3)降低模具费:采用长线法生产时,提高标准构件的比例并增加可拼接构件比例可降低模具用量,PC单方成本可降低2.6%。(4)降低运输费:设计通过优化叠合板尺寸装载率可提高10%,PC单方成本降低1%。综上所述,通过优化装配式设计可降低桁架叠合板单方成本共8.2%。规模化生产可降低间接生产成本、直接生产成本和运输费规模化生产是指工厂有组织、有秩序按照固定模式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即形成所谓的规模经济。同等预制率情况下,装配式项目规模的增加可显著减少增量成本。在PC预制率30%的剪力墙结构中,项目规模增加一倍,增量成本可显著降低47%。通过规模化生产,可有效降低PC构件的间接生产成本、直接生产成本和运输费。(1)规模化生产降低间接生产成本:PC构件企业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制造企业,初始投资的固定成本较大,主要包括土地投资、厂房及设备投资、固定或流动模台等,这些都属于间接生产成本,会分摊到PC构件成本中。间接生产成本占比一般为8%~12%,有的工厂前期投入大,比例甚至会更高。而间接生产成本属于固定成本,不受PC构件产量的影响。因此,PC构件生产有较强的规模效益,规模越大,间接生产成本的分摊就越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越高。(2)规模化生产降低直接生产成本:以模具费为例,规模化生产使模具重复使用率提高,模具费用变得更低。目前整个行业的模具成本消耗较大,模具费用占PC构件成本的比例在10%左右,模具周转次数一般在50次。若实现规模化生产,模具周转次数从50次提高至200次时,模具费用可降低244元/m,降幅高达75%。此外,规模化生产可提高生产线使用效率,工人的有效工作时间增加,使得人工费的分摊也会降低。(3)规模化生产降低运输费:规模化生产帮助企业在运输PC构件中赢得运费优惠,且产品的标准化提高了单车装载率,从而降低了PC构件成本。通过规模化生产,PC构件企业可以更好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扩大产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实现规模化生产主要有以下四种途径:(1)确定适宜的工厂投资规模:确定适宜的工厂投资规模,根据周边市场需求设计一个相对合理的产能水平,为实现规模化生产提供基础。(2)提高构件设计标准化水平:在设计初期对各个空间进行标准化的模块拆分,通过对预制构件的模块化、标准化设计,减少构件种类,优化工厂模具,统一构件边缘衔接设计,达到以少量标准化构件组合满足差异化项目需求的目标,从而为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3)提高生产的柔性制造水平:柔性制造强调对小批量和个性化需求的解决能力。在柔性制造情况下,企业能适应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和工程设计变更所出现的变动,进行多品种生产,且能实现机器操作最大限度替代人工操作,因而在提高适应能力的同时也能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良好,是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关键因素。(4)加强与装配式建筑全流程的协作:PC构件企业应加强与装配式建筑全流程的协作,解决设计、生产和施工一体化过程中技术与管理的脱节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生产,为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保障。(来 源:综合平安证券等)监 制:肖正华 主 编:程小红 责 编:高洋洋

禁猎区

全国混凝土市场行情周评(05.29-06.05)

综合点评:截止06月05日,百年建筑网混凝土价格指数为465.45,周环比下降0.02%,全国混凝土行情保持震荡走弱。具体来看,华东区域弱势下行,山东烟台、威海、潍坊地区混凝土价格弱势回调;中南区域震荡偏弱,海南海口地区混凝土价格小幅下行;华北区域稳中偏强,天津地区混凝土价格小幅上涨;西南、西北地区混凝土价格整体弱势维稳运行。具体情况如下:华东区域:华东地区混凝土市场报价弱势下行。近期上海地区混凝土企业发货量稳定,市场行情尚可,报价继续保持稳定运行;浙江地区施工进度减缓,搅拌站发货量降低,原材价格稳定,价格弱稳为主;江苏地区逐渐显现雨势,施工受阻,混凝土市场需求低迷,价格持稳为主;福建地区近期市场行情偏弱,部分区域混凝土价格弱势运行;山东地区整体施工进度有快有慢,市场行情高,价格震荡运行;江西地区雨水天气较多,本地工程施工不高,价格维稳运行。华中区域:整体来看华中区域混凝土价格弱稳为主。湖南多地均处于降雨天气,市场行情不高,价格持稳为主;湖北地区混凝土市场需求降低,原材料价格稳定,成本报价暂稳;河南地区水泥价格小幅回落,近期混凝土市场需求不高,价格或将下行趋势。华南区域:华南地区混凝土弱势下行。广东地区雨势较大,混凝土市场大幅降低,价格弱稳为主;另外广西地区施工进度尚可,混凝土市场需求稳定,报价保持稳定运行;海南海口地区混凝土价格小幅下降10元/方,主要本地水泥价格弱势下行,生产成本降低,因此价格弱稳为主。西南区域:西南区域混凝土价格持稳为主。重庆地区搅拌站间竞争较为激烈,市场需求一般,因此混凝土市场报价维稳为主;近期四川地区混凝土市场需求尚可,供货量趋于稳定,市场报价稳定运行;云南地区混凝土原材料报价稳定,市场供应略微下降,因此混凝土市场报价继续保持稳定运行;贵州地区混凝土企业资金回款不佳,发货量有所降低,市场行情稳定为主。华北区域:华北区域混凝土市场行情涨跌互现。最近天津地区混凝土价格小幅上涨10-20元/方,近期砂石及水泥价格小幅上涨,生产成本提升,因此价格提升;北京地区施工逐渐恢复,混凝土市场行情转好,价格继续保持稳定运行;河北衡水、秦皇岛地区混凝土市场需求降低,原材价格弱势,整体生产成本降低,价格弱势回调10元/方。西北、东北区域:西北区域混凝土市场报价维稳运行。陕西地区混凝土原材价格稳定,市场需求变化不大,价格持稳为主;另外甘肃、青海、宁夏及新疆地区施工单位施工进度一般,而受环保影响,砂石开采受限,因此报价坚挺运行,支撑混凝土价格维稳运行。东北地区混凝土价格保持稳定于心。由市场需求来看,东北三省近期天气条件尚可,水泥价格出现回落,影响不大,而砂石价格坚挺运行,因此整体混凝土报价继续保持稳定运行。综上所述:本周全国地区混凝土市场价格震荡偏弱运行。根据目前市场来看,预计下周混凝土走势如下:华南地区混凝土价格或将下跌,广东地区受雨季影响,混凝土出货量大降,加之水泥价格回调,整体市场心态价差,因此价格或将下调;华中地区混凝土维稳,混凝土市场需求一般,原材价格稳定,价格持稳为主;华东地区混凝土市场报价或将回落,主要多地市场需求下降,加之资金问题,整体市场呈跌势,因此价格或将回落;西北地区混凝土继续稳定为主,市场行情平平,价格无力变动;西南地区混凝土价格弱稳为主,原材价格逐渐出现弱势,市场需求略微下降,因此价格难以支撑;华北地区混凝土市场需求尚可,原材价格稳定,市场报价稳定运行;东北地区混凝土市场需求稳定,原材价格虽有小幅回落,但影响不大,因此价格稳定运行。

势辱

全国混凝土市场行情周评(06.05-06.12)

综合点评:截止06月12日,百年建筑网混凝土价格指数为464.6,周环比下降0.18%,全国混凝土行情继续弱势下行为主。具体来看,华东区域弱势维稳,市场需求低迷,报价弱稳为主;中南区域弱势回调,广东多地混凝土价格弱势下行;华北区域稳中偏弱,河北沧州地区混凝土价格小幅回落;东北区域混凝土价格稳中上行,吉林长春地区混凝土价格大幅上涨;西南、西北地区混凝土价格整体维稳运行。具体情况如下:华东区域:华东地区混凝土市场报价弱势维稳。近期上海地区水泥市场报价出现回落,施工进度减慢,本地混凝土报价观望持稳为主;浙江地区由于雨水天气较多,本地施工受阻,搅拌站货量降低,且原材价格回落,因此混凝土价格或弱势下行;江苏地区市场产销均开始走弱,原材价格也在降低,因此混凝土后期或有松动;福建地区正值雨季,混凝土市场行情不佳,福州地区混凝土报价回落10元/方;山东地区混凝土市场需求良好,价格保持稳定运行;江西地区市场需求不佳,原材价格弱稳,混凝土报价弱稳为主。华中区域:整体来看华中区域混凝土价格弱势持稳为主。湖南受雨水天气影响,混凝土市场需求不佳,原材报价偏弱,因此价格弱稳为主;湖北地区混凝土市场需求一般,厂家发货量不高,报价持稳为主;河南地区施工人员正休假农忙,施工进度减慢,价格持稳为主。华南区域:华南地区混凝土弱势下行。广东地区近期雨水天气多,施工进度严重受阻,深圳、广州、东莞等地混凝土价格弱势回调10-20元/方;广西地区混凝土市场需求略微降低,市场行情尚且稳定,报价稳定运行;海南地区近期市场行情稳定,厂家发货量大稳小动,报价继续保持稳定运行。西南区域:西南区域混凝土价格弱稳运行。重庆地区近期市场行情走低,搅拌站发货量下降,市场行情不佳,价格弱势维稳;四川地区虽降雨出现,整体来看,需求暂且支撑较为有力,近期报价继续持稳运行;云南地区混凝土市场需求降低,资金回笼不佳,厂家发货积极性降低,报价弱稳运行;贵州地区混凝土市场需求低迷,资金回款不佳,整体市场低位维稳运行。华北区域:华北区域混凝土市场行情稳中偏弱运行。天津地区混凝土市场行情良好,整体报价继续保持偏强趋势;北京地区工程已经恢复施工,搅拌站发货量提升,混凝土价格继续稳定运行;河北沧州地区混凝土价格弱势回调10元/方,主要受到本地原材价格回调,成本降低,价格弱势维稳。西北、东北区域:西北区域混凝土价格继续稳定运行为主。陕西西安地区混凝土市场行情稳定,原材料价格持稳,因此混凝土价格继续偏稳定运行;另外甘肃、青海、宁夏及新疆多地整体过程进度尚可,混凝土市场需求稳定,且原材料近期暂无波动,因此混凝土市场报价稳定运行。东北地区混凝土价格稳中偏强。本周吉林长春地区混凝土价格大幅上涨30元/方,主要本地运输成本及原材料价格均有提升,导致混凝土成本增加,因此混凝土就出现上涨;辽宁、黑龙江地区近期市场波动较小,整体混凝土市场报价继续稳定运行。综上所述:本周全国地区混凝土市场价格弱势下行为主。根据目前市场来看,预计下周混凝土走势如下:华南地区混凝土价格弱势维稳,各地区正值高温降雨天气,施工周期降低,导致混凝土报价无力支撑,因此报价弱稳运行;华中地区混凝土持稳为主,混凝土市场需求不高,近期水泥原材料价格弱势下行,因此报价保稳为主;华东地区混凝土市场报价继续弱势运行,近期水泥价格回调,成本降低,且市场行情不佳,因此价格或将回落为主;西北地区混凝土继续持稳为主,需求量不高,整体混凝土原材价格波动较小,因此混凝土稳定为主;西南地区混凝土价格或将回落,正值传统雨季,市场保持弱势;华北京津地区行情良好,价格稳定运行,河北地区走弱,价格弱势维稳;东北地区混凝土市场行情较南方趋势良好,整体报价也在偏强运行。

爱作战

6月10日水泥、混凝土市场热点行情分析

水泥市场广州水泥:需求较差 价格上涨乏力广州讯:近期广州地区水泥市场需求较差,价格弱势持稳。广州地区近期雨水天气持续,本地水泥企业水泥、熟料库存双升,侧面反映出水泥出货量不佳,价格难有上升趋势。此外进入6月份,广州地区雨水、台风等恶劣天气越发频繁,短期内该地区水泥行情将会保持弱势。目前主流品牌P.O42.5散装水泥市场价格基本维持在500-520元/吨之间,价格基本稳定。从短期市场行情来看,广州地区水泥需求不济,价格将会保持持稳偏弱态势运行。综上所述,广州地区水泥市场需求不济,价格持稳运行。枣庄水泥:受雨水天气影响 水泥价格暗降5-10元/吨枣庄讯:山东枣庄地区水泥价格稳中偏弱,部分厂价格和贸易商水泥成交价格暗降5-10元/吨。据市场反馈,现市场主流品牌P.O42.5散装水泥价格在380-390元/吨。受高温雨水天气影响,加上农忙,项目工作务工人员略有调整,施工进度放缓。因此市场对水泥采购和需求有所下滑,厂家和贸易商为提高销量,出现暗降现象销售。虽然全能工厂处于错峰停窑阶段,但市场竞争加剧,因此水泥价格出现下行趋势。综上:笔者预计后枣庄地区水泥行情窄幅震荡运行。混凝土市场广州混凝土:雨水频繁 出货不佳广州讯:近期广州地区混凝土出货量降低,价格稳中偏弱运行。受雨水天气影响,广州地区建材需求下滑,其中混凝土企业出货量降低趋势明显,价格稳中偏弱运行。目前本地主流品牌C30非泵市场价格基本维持在570/方左右,部分竞争压力较大的低价区域价格维持在530元/方左右。就短期天气来看,该地区雨水、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较大,因此需求方面难有较大回升,预计混凝土市场价格将会保持稳定偏弱运行为主。综上所述,广州地区混凝土市场需求降低,价格稳中偏弱。沧州混凝土:成本降低 混凝土价格小幅下跌沧州讯:近期沧州地区混凝土市场价格小幅下跌10元/方,行情偏弱运行。沧州地区水泥等原材价格有所降低,因此混凝土生产成本降低,此外本地原材运输费用缓解,因此混凝土市场价格小幅下跌。本地混凝土企业市场竞争加剧,虽然企业出货量尚可,但是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薄利多销以求出货量提升。目前主流品牌C30份市场价格基本维持在430元/方左右。预计后期该地区混凝土市场行情将会保持稳定,价格难有较大回升幅度。综上,沧州地区混凝土市场价格小幅下跌,后期价格持稳运行。

伊织

全国混凝土市场行情周评(05.15-05.22)

综合点评:截止05月22日,百年建筑网混凝土价格指数为465.5,周环比上涨0.04%,全国混凝土行情维持震荡偏强运行态势,价格方面部分区域,虽然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但因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小幅回落,整体涨跌互现。具体来看,华东江苏连云港水泥价格下跌40元/方;中南区域湖南常德上涨10元/方、郴州上涨30元/方,广东江门下跌10元/方、湛江下跌15元/方、惠州下调40元/方,广西柳州上涨10元/方、贵港上涨5元/方;华北廊坊、邢台上涨10元/方。运转率方面,本周全国搅拌站平均产能利用率为27.67%,上周26.82%,较上周上升0.85%,混凝土产能利用率上升幅度收窄。其中华东上升2.78%;华南降低1.32%;西南上升0.36%;华中上升1.88%;华北降低2.76%;东北降低1.12%;西北上升1.22%。本周产能利用率上升较大的地区为山东、安徽、湖北,分别增长5.12%、4.34%、4.16%;下降较大的地区为北京、天津、福建,分别降低5.66%、4.04%、2.52%。预计下周混凝土产能利用率将会保持上升趋势,预计上升至29.72%左右。具体情况如下:华东区域:本周华东地区混凝土价格基本持稳为主,江苏连云港地区前期查超,价格大幅上涨,近期价格逐步恢复正常水平,价格下跌40-50元/方,其他地区价格波动较小。需求方面整体恢复较好,其中山东、安徽地区恢复复工情况较好,产能利用率得到较大提升;浙江、江苏产能利用率持续增加,保持高位运行,市场需求旺盛,部分搅拌站因资金回款问题,出货限制;上海、江西地区整体产能利用率基本保持稳定,项目正常施工,市场需求比较稳定;福建地区工程进度放缓,部分工程已经逐渐进入尾声,加之市场反馈,目前市场回款进度不佳,搅拌站表示发货积极性降低,发货量也有所降低。原材料方面,水泥价格本周整体波动不大,行情涨后持稳,上海、江西部分区域水泥价格小幅上涨,砂石行情受环保、汛期等影响,行情整体稳中偏强,目前对搅拌站成本影响较小。中南区域:本周中南区域混凝土行情震荡运行,价格涨跌互现,需求方面,湖南、广东地区受雨水天气影响,产能利用率小幅下滑;河南、湖北区域需求持续恢复,产能利用率持续上涨趋势,其中湖北涨幅明显;海南地区总体保持稳定水平,整体表现一般,广西地区需求较好,利用率保持高位运行。原材料方面,水泥价格震荡运行,湖南、湖北价格上涨,河南前期涨价落实情况不佳,价格下跌;广东、广西、海南价格保持稳定,涨跌两难,砂石价格整体保持稳定,波动不大。价格方面,湖南地区原材料价格上涨,商混价格随之上调,常德上涨10元/方、郴州上涨30元/方;广东地区市场竞争激烈,多地商混价格小幅回落,广东江门下跌10元/方、湛江下跌15元/方、惠州下调40元/方;广西地区市场需求较好,前期原料价格上涨,商混价格随之小幅回落,柳州上涨10元/方、贵港上涨5元/方。华北区域:本周华北区域因北京会议召开,周边北京、天津及河北部分区域项目复工进度放缓,混凝土需求量下滑,搅拌站产能利用率下降明显下降。原材料水泥价格,北京、天津及河北部分区域价格上涨,且砂石行情稳中偏强运行,搅拌站成本小幅上升,行情稳中偏强运行。河北廊坊、邢台商混价格小幅上涨10元/方,原料价格上涨,加之前期价格低位,商混价格小幅探涨。西南区域:本周西南区域行情整体持稳运行。需求方面,西南区域整体产能利用率周环比基本持平,四川、云南、重庆保持较高水平,市场需求较好,贵州搅拌站运转率仍偏低。原材料方面,稳中偏强运行,本周波动不大,搅拌站成本影响不大,商混行情持稳观望。西北、东北区域:本周西北、东北区域产能利用率基本持稳,原材料也平稳运行,商混价格波动较小,行情持稳运行。综上所述:本周全国搅拌站产能利用率保持整体稳中有升态势,部分区域受雨水影响、北京会议召开,商混需求有所减小,但总体影响不大。具体来看,华东商混需求恢复较好,原材料涨后持稳,预计下周商混价格持稳观望;华中湖南地区涨后持稳,湖北原料价格上涨,后期稳中偏强,河南区域商混涨价难度较大,预计下周仍保持观望;华南地区竞争激烈,且原料价格迟迟未见上涨,商混涨价动力不足,行情震荡运行;华北区域受北京会议影响,需求或仍将受到影响,预计持稳过渡为主;西南原料价格稳中偏强,需求恢复较好,商混价格偏强运行;西北、东北混凝土需求一般,行情整体持稳运行。

大天使

百年建筑网:混凝土品种2020年市场回顾及2021年展望

引 言:受国内不可抗力影响,2020年混凝土供应起步时间较往年有所推迟,一季度整体房建进度受影响较大,通过二、三季度赶工,仍迟于正常进度。此外,多地混凝土企业回款拖延情况较往年严重,企业运营压力增大,混凝土产量受限。2019年全国混凝土产量25.5亿立方,预计2020年混凝土产量较去年会有一定的下滑,受水泥、砂石等材料价格下降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混凝土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资金压力和产量之间的平衡是混凝土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一、混凝土价格变动简析1.1 原料成本占混凝土生产成本80%以上百年建筑网12月对国内506家混凝土生产企业调研数据显示,在混凝土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最大,如水泥、砂石、矿粉、外加剂等。其中用量最大的是水泥、砂和碎石,分别占混凝土生产成本的31%、20%和26%,合计占比近80%,其他占20%左右。2019年5月,全国C30非泵混凝土生产当月平均成本310元/方。随着国内砂石资源紧缺,价格持续上涨,混凝土生产成本持续上升,2019年12月25日达到355元/方,较年初增加16%。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国内混凝土需求下滑,导致水泥、砂、碎石等各类原材价格出现松动,从而影响混凝土生产成本有所下降,7月20日国内混凝土生产成本降至290元/方,较年初下降17.8%。随着市场销售旺季的到来,加之多地疫情缓解,下游需求大幅回升,混凝土生产成本持续上升。截至12月15日,混凝土生产成本回升至331元/方,但仍较年初低6.2%。2020年混凝土生产成本中占比最大的三类主材价格基本均呈现下跌趋势,其中碎石对于成本影响远高于其他材料,全年累计跌幅达到17%;水泥、天然砂分别下跌6.3%和4.6%。从原材料下跌的原因来看,水泥价格因熟料价格下跌加之市场竞争方面的影响而小幅下跌;砂石价格受北方砂石南下增多和进口砂石量增大导致局部市场竞争加剧而小幅下行。综上影响2020年混凝土生产成本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也是导致混凝土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分区域来看,七大区域水泥市场价格全面下跌,跌幅较大的地区集中在华东、华北,跌幅均超过8%;砂石方面,华南、华北区域砂石价格上涨;华中、西南、华东区域砂石价格下跌。综合三大主材2020年涨跌幅来看,西南区域原材价格下跌最多,其中水泥价格下跌6.8%;天然砂价格下跌7.7%、碎石价格下跌16.5%,因此西南区域混凝土生产成本降低最大,其次是华中、华东。华南、华北两大区域水泥价格虽有下跌,但是砂石价格上涨,相比年初生产成本基本持平。1.2 国内混凝土价格同比下跌1.78%从近三年混凝土价格走势来看,2018年混凝土价格大幅上涨,C30非泵年平均价格410元/方。2018年砂石、水泥等原材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混凝土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全年混凝土价格呈上升趋势。2019年平均价格449元/方,同比上涨9.51%。2019年混凝土市场因需求和成本支撑,混凝土价格保持高位坚挺。2020年平均价格441元/方,同比降低1.78%。2020年混凝土平均成本为315元/方,同比上升2.2%,虽然混凝土生产成本偏高,但混凝土价格因需求支撑不足而不涨反跌。1.3 混凝土产量同比降低12.56%根据百年建筑网506家混凝土生产企业调研显示,2020年全年混凝土产量2.25亿方,同比减少12.56%。上半年混凝土产量为8789万方,同比下降28.34%;下半年随着市场需求提升,混凝土产量由负转正,同比上升1.8%。分区域来看,华北区域全年出货量同比上升17%,主要是今年下半年天津、北京、雄安等地区工程进度的加快,出货量大幅追赶,从而使得全年混凝土出货量同比去年有所提升。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区域2020年混凝土出货量同比均有所减少,其中华中区域降幅最大,达到28%。1.4 混凝土产能利用率保持低位2020年国内混凝土产能利用率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态势。东北区域10月底开始气温下降,地上工程陆续停工,少部分地下工程对混凝土产量起不到支撑作用。西南区域既不受环保压力影响,也不受气温方面的影响,但是产能利用率相比于其他区域仍处于偏低位置,主要原因在于西南区域回款普遍较差,混凝土企业资金周转压力较大,因此多地搅拌站以降低混凝土出货量来刺激回款。华东、华南两地经济发展较好,需求整体偏强,比如“大亚湾区”、“长三角”等经济区,对混凝土需求量巨大,因华东和华南地区混凝土产能利用率基本保持高位水平。(混凝土产能利用率:混凝土搅拌站实际出货量/设计产能)▌二、混凝土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2.1市场竞争压力大 2020年12月份百年建筑网对七大区域混凝土企业在城区、郊区混凝土最大价差做调研发现华东地区重点城市混凝土城郊价差最大,主要是江浙沪地区,其中最大价差高达90元/方;华南区域最大价差为70元/方;华北区域最大价差50元/方;华中、西南区域价差相对较少。城郊差价引发混凝土行业一大重要问题:市场恶性竞争。合规混凝土搅拌站在用地和环评,以及原材料质量把关上投入巨大,因此整体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而部分不合规搅拌站以降低混凝土质量来换求更低的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从而导致市场恶性竞争,搅拌站利润持续下降。因此打击非法搅拌站是缓解混凝土行业恶性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2.2 回款周期拖延时间更长根据百年建筑网调研200家混凝土企业预期应收账款数据显示,仅华北区域回款较好,其他区域回款均有逾期,其中华中、西南区域回款情况最差,逾期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0-50%。从混凝土企业出货量来看,华中和西南地区较去年同期下降较多,一方面是受需求下滑影响,另外跟账款回笼不佳有较大关系。(各区域共调研200家混凝土企业,其中:华东占比23.2%、华南占比20.7%、华北占比19.1%、华中占比19.6%、西南占比17.4%)▌三、混凝土市场及行业展望3.1 2021年上半年混凝土价格或将小幅走低2021年春节后,工地逐步开工,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下跌,混凝土价格会随之下跌。分区域来看,华东区域整体工程量较好,混凝土原材价格也会维持较高水平,基本可以保持价格稳定态势;华南区域多地砂石价格持续上升,混凝土价格下跌空间有限,预计2021年上半年混凝土价格较2020年会有部分提高;2020年华中区域混凝土价格跌幅较大,2021年上半年将难改弱势行情;华北区域混凝土价格波动不大,明年上半年大体会维持今年水平;西南区域材料价格整体偏弱,明年上半年混凝土价格或将持续走低。东北、西北区域多数区域工程启动较晚,明年上半年混凝土价格或稳中偏弱运行。3.2 全年混凝土行业利润或将低于2020年从成本方面来看,2021年水泥价格或有上行趋势,砂石价格或有所提升,此外进口砂作为国内砂石需求的补充,2021年进口砂石量将会有所上升,国内砂石价格上行空间受限。综合以上原材方面来看,水泥、砂石价格均有上升趋势,混凝土生产成本将持续提升。此外由于近年来新建搅拌站不断投产,加剧市场竞争,拉低混凝土销价。因此预计2021年混凝土行业利润或将低于2020年,全年平均毛利润维持在120元/方左右。3.3 混凝土产量有望高于2020年根据调研200家混凝土企业2020年剩余订单情况来看,2020年样本企业总剩余方量为2115万方左右,占全年已配送方量的16.58%。未供应的混凝土方量多集中在2021年上半年,而随着房地产各项指标持续回升,房地产对混凝土需求持续转好。2021年国内资金压力或将得到缓解,对混凝土行业利好,因此混凝土产量较2020年将会有所提升。3.4 混凝土行业展望-混凝土与装配式建筑近年国家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加快标准化建设,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相关上下游企业关注,但是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依然面临一定的困难。建筑对传统现浇方式的消费惯性和依赖度较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安装过程相对复杂,其建造过程对从业人员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及技术水平、管理能力要求更高,传统工种面临挑战。装配式建筑面临投资大,占地多,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是当前装配式建筑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混凝土行业也面临着较大的问题,投入门槛较低的情况下导致近年混凝土企业不断激增,设计产能过剩而产能利用率偏低的问题引起重视。装配式建筑应该汲取预拌混凝土的教训,稳步发展,解决混凝土产能过剩的问题应以环保为抓手,依法取缔非正规性质的混凝土企业,从而达到降低设计产能的目的。混凝土与钢筋的配合工作是为了解决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的问题,且通过正规砂石料生产的混凝土不腐蚀钢筋。混凝土在装配式建筑中依然可以发挥混凝土的作用。用混凝土制成的预制剪力墙、预制框架等结构形式,依然能够满足多层和高层的住宅、办公楼等项目需求,甚至可以与钢结构、木结构形成混合结构,逐渐成为了国内建筑工业化的主流市场发展方向。对于混凝土方面,应该从产业规模化向品牌化转型,推动产能去化;对于装配式建筑应该系统地推动培育住宅产业链、调整资质和工种名录,推动装配式专业承包,推动企业加工制造安装一体化、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及时向社会发布行业投资风险报告,加强与预拌混凝土板块互动,避免预拌混凝土过剩产能涌入装配式市场。

敬老床

2019年中国商品混凝土产量25.5亿m,基建稳步增长推动市场需求

一、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历程分析商品混凝土早应用于欧美发达国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末,随着欧洲战后基础设施和建筑物重建、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商品混凝土迅速发展,因其原材料丰富、可塑性强、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商品混凝土行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建材行业中重要的子行业之一。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商品混凝土政策法规随之从无到有并逐渐完善。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主要分为以下3个重要阶段: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阶段分析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商品混凝土市场供应情况分析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速,在宏观政策的调控下维持了整体健康平稳的发展趋势,此外,我国城镇化水平也不断提升,在终端需求的带动下,混凝土行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18年我国商品混凝土产量为25.46亿立方米,2019年我国商品混凝土产量为25.5亿立方米。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随着“禁现”工作的推广和商品混凝土需求的增加,我国商品混凝土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供应能力迅速提升。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28个主要省、市、自治区商品混凝土企业共计10547家,商品混凝土设计生产能力为681239万立方米/年。资料来源:中国混凝土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三、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推动因素及未来趋势1、高性能混凝土前景广阔2003年10月16日,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联合发布的《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2003]341号)规定,北京等124个城市城区从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其他省(自治区)辖市从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随后,各地区相继发布了“禁现”政策并开始执行,商品混凝土开始迅速发展。“禁现”工作的推进,国家对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的重视度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推动商品混凝土行业不断发展。2、基建的稳步增长对混凝土行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商品混凝土作为基础性建筑材料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领域,其增长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度和增长率影响。我国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带动我国商品混凝土需求持续增长。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高速增长,过去十年,我国基建投资年均增长约20%,基础设施供给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2019年基建投资预计将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资金来源问题,要实现前期20%以上的大幅增长可能性较低,但在稳增长目标引导下,基建投资增速仍将触底反弹,全年有望实现5%-10%左右的增速,基建的稳步增长将对混凝土行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推动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2018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12.03万亿,201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3.2万亿元,其中,住宅投资9.7万亿元,增长13.9%。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经济战略的深入实施,PPP模式等创新投融资体制的完善,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增速放缓,但仍将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并拉动商品混凝土需求稳定增长。随着混凝土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也将会取得很大的成效,其发展趋势将会呈现以下特点:(1)从现场搅拌转化为商品化的发展趋势,注重生产的环保性;(2)从分散化的生产转化成为集团化的一种发展趋势;(3)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化成为技术型发展模式,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4)从传统的重视生产的数量转化成为注重品牌的发展,也就是注重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环中

2020年中国水泥混凝土制品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一、产业链混凝土制品以混凝土(包括砂浆)为基本材料制成的产品。一般由工厂预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铺设或安装;对于大型或重型的制品,由于运输不便,也可在现场预制。有配筋和不配筋的,如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电杆、钢筋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轨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钢筋混凝土矿井支架等。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农业、电力和采矿等部门。混凝土制品产业链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水泥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是混凝土重要原材料,2020年中国水泥产量为23.8亿吨,较2019年的23.4亿吨同比增长1.4%。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二、产量中国商品混凝土产量自2019年以来大幅上涨,2019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商品混凝土产量为25.5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2.19%;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商品混凝土产量为28.4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32%。资料来源: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智研咨询整理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混凝土排水管产量为4677.7万米,混凝土压力管产量为525.8万米,混凝土电杆产量为1163万根,混凝土预制桩产量为3.08亿米。2017-2020年中国混凝土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主要产品生产情况资料来源: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智研咨询整理三、营业收入及利润中国混凝土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双双创历史新高,2020年中国混凝土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7906.5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1929.72亿元;实现利润收入873.33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90.69亿元。资料来源: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智研咨询整理四、进出口贸易中国混凝土制品出口数量远大于进口数量,2017年中国主要混凝土制品出口数量达到峰值,出口数量为382.91万吨,进口数量为0.32万吨;2020年中国主要混凝土制品出口数量为158.46万吨,进口数量为0.11万吨。注:统计所使用海关编码为68109110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2019年中国主要混凝土制品出口金额为18602.2万美元,进口金额为2.9万美元;2020年中国主要混凝土制品出口金额为21438.4万美元,进口金额为25万美元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中国混凝土制品主要出口至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等地,2020年中国混凝土制品出口至印度尼西亚95.6万吨,出口金额为8818.7万美元;出口至中国香港28.7万吨,出口金额为7973.0万美元。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中国混凝土制品主要从波兰进口,2020年中国从波兰进口混凝土制品914.2吨,占总进口数量的82.43%;进口金额为16.68万美元,占总进口金额的66.63%。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天尊地卑

全国混凝土市场行情周评(04.24-04.30)

综合点评:截止04月30日,百年建筑网混凝土价格指数为462.5,周环比下跌0.34%,其中跌价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南、华北、西南区域;华东商混价格涨跌互现,行情整体保持震荡运行;华中需求回暖,价格止跌持稳;西北、东北区域本周稳中偏弱运行。据百年建筑网所调研混凝土样本企业显示,本周平均产能利用率为22.96%,上周25.11%,较上周下降2.15%。混凝土产能利用率出现首轮下降。其中广东、广西、福建地区产能利用率下降较多,其主要原因是雨水以及防疫检查方面的影响,施工进度放缓。预计下周混凝土产能利用率将维持在25%左右。具体情况如下:华东区域:涨跌互现,行情震荡运行。继前期华东“六省一市”商混价格普遍下调后,近日随着需求逐步恢复,多数区域行情已实现止跌持稳,本周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商混价格均未出现明显波动,行情整体持稳运行。山东临沂部分搅拌站为提高销量,加上原材料水泥、砂石价格走低,商混报价随之小幅下跌10元/方;福建漳州受持续雨水天气,工程进度有所放缓,市场竞争加剧,且目前来看,后期雨水天气仍将持续,市场心态较弱,部分搅拌站报价下浮30元/吨;而江苏连云港需求恢复较好,且因近日,全市各区县陆续开始治理车辆超限工作,严查车辆超载,使得搅拌站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成本均大幅增加,混凝土报价大幅上涨50-70元/方不等。华中区域:需求稳步回升,行情窄幅震荡。湖北区域需求逐步启动,整体产能利用率低位,加之原材料价格回落,行情整体弱势运行。河南、湖南多地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商混需求量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加之原材价格止跌回升,商混价格有所支撑,且前期混凝土价格已有回落,目前行情止跌持稳。华南区域:原料价格下跌,商混价格回调。本周广东地区受输入病例影响,下游施工单位进行防疫排查,项目进度放缓,混凝土产能利用率短暂下滑,需求恢复缓慢,加剧市场竞争,且前期水泥原材料价格回落,使搅拌站成本有所降低,加之前期价格高位,近日多地搅拌站商混报价有所下浮,广东珠海、广州、中山、肇庆、江门等商混价格下浮10-30元/方。广西地区,临近月底,部分搅拌站为回笼资金,对少数结算方式欠佳的项目限定供应,总体利用率小幅下降,但总体影响不大,且2020年新开工程量较大,后期需求整体仍向好,原材价格也止跌持稳,成本方面波动不大,行情整体持稳运行为主。海南需求稳步回升,价格也维持跌后持稳。华北区域:稳中偏弱,局部下调。本周河北衡水、邯郸、雄安多地商混价格再次下调,跌幅10元/方,原材料下行,成本下降,市场需求一般,价格小幅调整;北京、天津需求稳步恢复,行情持稳观望。西南区域:整体向好,局部回调。本周四川、云南、重庆等地项目复工情况较好,搅拌站产能利用率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加上原材料价格止跌持稳,商混价格得到支撑,行情整体呈向好态势。四川宜宾、云南玉溪等局部地区因市场竞争激烈,搅拌站为保证市场份额,报价小幅下调10元/方。贵阳地区多数项目资金压力较大,施工进度较慢,商混需求一般,但水泥等原料价格上涨,商混价格有支撑,行情稳中偏强运行。西北、东北区域:需求一般,行情稳中偏弱。上周因原材料价格下行,需求恢复不佳,吉林、辽阳、陕西、新疆等多地商混价格出现回调,跌幅10-30元/方,本周行情基本保持跌后持稳。需求方面,本周西北、东北区域产能利用率均有所下滑,市场竞争激烈,行情持续弱势运行。综上所述:本周受天气、防疫、资金等因素影响,全国搅拌站产能利用率有所降低,但阶段性因素占比较大,预计下周运转率保持上升趋势的可能性依然较大。具体来看,华东整体市场需求恢复较好,加之原材料止跌回升,后期市场报价窄幅震荡;华中需求恢复不均,河南、湖南或将持稳观望,湖北或将弱势下行;华南原材料价格上涨,需求稳步回升,行情向好;华北市场需求转好,整体止跌持稳;西南区域近期原材价格上涨,需求恢复较好,行情稳中偏强;西北、东北混凝土需求一般,原材价格保持低位,因此商混或保持低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