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召开纪念建党98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白箱

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召开纪念建党98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7月2日,中共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委员会召开纪念建党98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会议由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贺和初主持,全所职工、离退休党员代表和《发明与创新》杂志支部党员等参加了此次大会。会上,全体参会人员奏唱《国歌》,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并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颁奖。廖开怀、王凤悦、段立军3位同志分别作为新党员和优秀党员代表作了典型发言。周斌围绕“领悟初心、坚守初心、践行初心”,结合科技情报事业讲专题党课。他指出,领悟初心就是要不忘恩、不忘本、不忘根,要感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强调,坚守初心就是要坚持既定的目标、牢记远行的初衷,坚守初心方能安身立命、精神永驻、无往不胜。他要求,全所党员要践行初心、勇担职责,做党和人民忠诚、干净、担当的科技领航员,一要绝对忠诚,要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二要敢于担当,要有担当之勇、担当之智、担当之为;三要干净干事,要正心律己、慎行克己、严以责己。他号召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锐意进取,不断提高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和本领,与全国人民共同谱写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篇章。

火擂台

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午间半小时”激活红色动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2日讯(记者 王铭俊)午餐后的半小时,你会用来做什么?是外出散步消食,还是三五同事聚在一起聊天,抑或是坐在办公室里小憩?对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广大职工来说,这半个小时是学习党史的黄金时间。近期,从每天中午12点半开始,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学术报告厅的大屏幕上,都会播放半小时党史学习教育的相关视频,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中国史、湖南发展史以及科技创新发展史等。该研究所“午间党史学习半小时”活动从4月初启动,学习内容紧密结合“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个主题进行精心设计,既坚持与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相呼应,又与中心工作相统一,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我们精心组织,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每日午餐后的碎片化时间,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党史故事学习党史,为党员干部奉上红色精神食粮。”省科技信息所党委书记、所长张小菁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既能保证学习的系统性,又能保证学习的延续性,也有助于党员干部形成学习自觉,从而内化为工作的推动力。活动开展至今,该研究所每天固定有60名左右的党员干部自觉参加学习,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在全所迅速掀起了党史学习热潮。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积极投身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的伟大实践,奋力开创三湘大地科技信息事业新局面。[责编:周倜][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今宪贫也

激活红色动力,看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午间半小时”

三湘都市报4月12日讯(通讯员 雷蕾 记者 杨斯涵)午餐后的半小时,你会用来做什么?是外出散步消食,还是三五同事聚在一起聊天,抑或是坐在办公室里小憩?对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下称“省科技信息研究所”)的广大职工来说,这半个小时是学习党史的黄金时间。近日,从中午12点半开始,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学术报告厅的大屏幕上,都会播放半小时党史学习教育的相关视频,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中国史、湖南发展史以及科技创新发展史等。这是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党史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的重要举措之一。“我们精心组织,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每日午餐后的碎片化时间,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党史故事学习党史,为党员干部奉上红色精神食粮。”省科技信息所党委书记、所长张小菁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既能保证学习的系统性,又能保证学习的延续性,也有助于党员干部形成学习自觉,从而内化为工作的推动力。在新发展党员李维思看来,“午间党史学习半小时”是党员干部每天最期待的一道“大菜”,是提振精气神的“美味佳肴”。“通过观看视频,我深切地体会到革命烈士宁死不屈、坚贞不移的爱国主义深情,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科技报国的志向。”据悉,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午间党史学习半小时”活动从4月初启动,学习内容方面紧密结合“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个主题进行精心设计,既坚持与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相呼应,又与中心工作相统一,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从活动开展至今,每天固定有60名左右的党员干部自觉参加学习,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积极投身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的伟大实践,奋力开创三湘大地科技信息事业新局面。[责编:杨斯涵][来源:三湘都市报]

虚位

2020年湖南省科技情报分析与实操能力培训班结业

提升科技创新“先行官”服务能力 2020年湖南省科技情报分析与实操能力培训班结业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8日讯(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雷蕾)科技情报人才是创新人才中的“先行官”,发挥着“耳目、参谋”的重要作用。今天下午,历时两月的2020年湖南省科技情报分析与实操能力培训班在长沙举行结业典礼,来自我省市(州)、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从事科技信息和情报工作的近200人顺利结业。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科技情报事业在创新型湖南建设和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湖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主办了这次培训。该培训班于9月11日开班,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共安排5次培训,每次培训2天,陆续邀请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专家前来授课。据悉,培训课程设计结合情报学知识学习规律和我省科技情报从业人员实际,设有“情报基础”“计量分析实践”“爬虫与分词实践”“大数据情报分析”“情报学学术论文写作”等5个模块共17个主题。培训内容既有情报学相关理论的系统梳理,又突出情报研究与服务通用的研究方法与工具,引导学员将理论与实际工作任务相结合,切实解决学员在科技情报研究与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业典礼上,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周斌指出,科技创新的第一要务,就是需要科技情报人为科技创新探明道路、指明方向。省科技情报事业经过60年来的沉淀积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形成了一些特色,但是仍然存在散小弱、服务体系不全、服务能力不足等遗憾。此次培训对全省科技情报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整合全省科技情报服务人才队伍和强化服务能力的有力探索。[责编:徐凯琦][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客问其族

快来围观!湖南这个科技创新报告首次亮相

华声在线12月3日讯(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杨斯涵 黄京 通讯员 雷蕾)突出政府、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协同作用;聚焦科技创新的链条建设,突出投入、产出和绩效的关联性;兼顾地区发展的实力、效率和潜力……今日,《湖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下称《报告》)首次亮相,对湖南省14个市州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比较分析。我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居全国第10《报告》显示,2019年,湖南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787.2亿元,排名居全国第10位,占全国投入总量的3.55%;全省财政科技投入总量171.92亿元,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2.14%,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近五年,湖南省授权专利数呈逐年稳步上升态势。2019年,全省共授权专利54763件 ,增速为11.86%;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46736件,比上年增加6053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77件,比上年提高0.84件。在高新技术方面,湖南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报告》中指出,2019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472.9 亿元,同比增长14.3% ,高出GDP增速6.7个百分点。同时,湖南注重产教融合,2019年,高等学校研发经费中企业资金16.20亿元,比上年增加6.64亿元。企业是我省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的绝对主体。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595.12亿元,较上年增长15.17%。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单位数7122个,占规上工业企业数的比重为43.0%。 2019年,全省共有2876家企业享受研发财政奖补政策,比上年新增1109家,获研发财政奖补资金7.87亿元,比上年新增1.93亿元。“科技创新能力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对我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分析各市州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和走势,为区域创新政策制定、区域创新战略布局、区域创新路径选择、创新环境改善等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撑。”据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周斌介绍,报告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53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绩效、创新平台与环境、企业科技创新5个方面。长沙创新引领发展优势明显“从评价得分上来看,湖南大多数市州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稳步上升。”据周斌介绍,《报告》显示,各市州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可以划分为3类。第1类: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包括长沙、株洲、湘潭。 第2类: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中等的地区,包括衡阳、岳阳、常德、益阳、郴州、怀化、永州,全省有50%的市州位于这一类别。第3类:科技创新能力相对有待提升的地区,包括娄底、邵阳、湘西州、张家界。记者了解到,长沙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得分连续两年保持在90分以上,排名稳居全省第1位,株洲、湘潭紧随其后,分列第2、第3位,得分均在80分以上,展现了长株潭创新发展的突出优势。衡阳企业创新发展成效显著,企业科技创新由第5位上升至第3位,其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排名上升1位,居全省第4位。常德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科技产出成果丰富,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较上年上升2位,提升幅度居各市州之首,其中科技创新投入由第10位上升至第6位,科技创新产出第8位上升至第5位。怀化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由第10位上升至第9位,其中科技创新绩效上升4位,科技创新产出、企业科技创新上升2位,科技创新投入上升1位。

海猿

关于开展2020年度科技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科技局、各有关高校和单位:科技统计是支撑服务科技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根据科技部对科技统计工作的有关部署,我厅将组织开展2020年度全省科技统计调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查内容(一)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非企业单位和转制为企业的研究机构科技活动统计调查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非企业单位调查表统计范围:有法人地位的政府部门属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有法人地位有R&D活动的其他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2.转制为企业的研究机构科技活动调查表统计范围:转制为企业有法人地位的研究机构。(二)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统计调查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统计调查表统计范围:省、地(市)、县(区)本级财政科技经费,以及全省(包括省、地、县三级)财政科技经费,不包括国务院各部门拨给地方的各类科技经费。(三)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表统计范围:经科技部批准、验收不满3年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二、组织实施2020年度全省科技统计调查工作由省科技厅战略规划处组织实施,委托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统计分析中心承担全省科技统计调查具体业务。各市州科技局及有关单位要按照省科技厅要求,做好辖区内统计调查对象的布置、培训、数据采集、审核以及调查结果的汇总和报送等各项工作。三、时间进度安排(一)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非企业单位和转制为企业的研究机构科技活动统计调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2020年11月-12月,培训和布置;2021年1月4日-2月8日,基层单位填报;2021年2月9日-2月28日,市级管理机构数据审核及验收(基层单位完成数据上报后即可进行市州管理机构数据审核与验收);2021年3月1日-3月24日,全省审核与汇总。(二)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统计调查2020年11月-12月,培训和布置;2021年7月,基层单位填报;2021年8月,市州管理机构数据审核及验收;2021年9月,全省回收报表、审核与汇总。四、数据报送要求及注意事项各基层单位在线填报相关数据后,需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非企业单位调查表、转制为企业的研究机构科技活动调查表、国家级科技计划项自跟踪调查表、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统计调查表单位盖章纸质件的封面上传至在线调查系统。对基层单位统计调查数据的保密和管理工作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科技部科技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及相关规章制度执行。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联系人:省科学技术厅战略规划处杨 镭 0731-88988744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统计分析中心魏 巍 0731-84586652张 越 0731-84586653(科研机构、地财)杨彩凤 0731-88988751(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科学技术厅2020年11月25日原文链接:http://kjt.hunan.gov.cn/kjt/xxgk/tzgg/tzgg_1/202011/t20201125_13966451.html【来源:韶山高新区科技双创服务平台】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惠施

通知公告丨关于开展2020年度科技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科技局、各有关高校和单位:科技统计是支撑服务科技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根据科技部对科技统计工作的有关部署,我厅将组织开展2020年度全省科技统计调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查内容(一)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非企业单位和转制为企业的研究机构科技活动统计调查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非企业单位调查表统计范围:有法人地位的政府部门属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有法人地位有R&D活动的其他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2.转制为企业的研究机构科技活动调查表统计范围:转制为企业有法人地位的研究机构。(二)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统计调查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统计调查表统计范围:省、地(市)、县(区)本级财政科技经费,以及全省(包括省、地、县三级)财政科技经费,不包括国务院各部门拨给地方的各类科技经费。(三)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表统计范围:经科技部批准、验收不满3年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二、组织实施2020年度全省科技统计调查工作由省科技厅战略规划处组织实施,委托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统计分析中心承担全省科技统计调查具体业务。各市州科技局及有关单位要按照省科技厅要求,做好辖区内统计调查对象的布置、培训、数据采集、审核以及调查结果的汇总和报送等各项工作。三、时间进度安排(一)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非企业单位和转制为企业的研究机构科技活动统计调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2020年11月-12月,培训和布置;2021年1月4日-2月8日,基层单位填报;2021年2月9日-2月28日,市级管理机构数据审核及验收(基层单位完成数据上报后即可进行市州管理机构数据审核与验收);2021年3月1日-3月24日,全省审核与汇总。(二)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统计调查2020年11月-12月,培训和布置;2021年7月,基层单位填报;2021年8月,市州管理机构数据审核及验收;2021年9月,全省回收报表、审核与汇总。四、数据报送要求及注意事项各基层单位在线填报相关数据后,需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非企业单位调查表、转制为企业的研究机构科技活动调查表、国家级科技计划项自跟踪调查表、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统计调查表单位盖章纸质件的封面上传至在线调查系统。对基层单位统计调查数据的保密和管理工作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科技部科技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及相关规章制度执行。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联系人:省科学技术厅战略规划处杨 镭 0731-88988744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统计分析中心魏 巍 0731-84586652张 越 0731-84586653(科研机构、地财)杨彩凤 0731-88988751(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科学技术厅2020年11月25日【来源:娄星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非其义也

《湖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发布 长株潭分别排名前3位

《湖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发布长株潭分别排名前3位 衡岳常益成为新崛起的区域科创中心华声在线12月3日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雷蕾)今天,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在长沙发布《湖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评价结果显示,长沙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得分连续两年保持在90分以上,排名稳居全省第1位,株洲、湘潭紧随其后,分列第2、第3位,展现了长株潭创新发展的突出优势。衡阳位居第4,环洞庭湖地区的岳阳、常德、益阳分别排名第5、第6、第7位,紧跟“长株潭”创新高地,是湖南省新崛起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据悉,该报告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53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绩效、创新平台与环境、企业科技创新5个方面,对湖南省14个市州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价和比较分析。为客观、真实评价各市州科技创新水平,设置了总量指标、占比指标和增速指标三类,其中总量指标反映各市州创新发展的“家底”,占比指标反映各市州创新发展的“效率”,增速指标反映各市州创新发展的“潜力”,并全部选取定量指标,数据取自年鉴、省科学技术厅、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长沙海关等权威渠道的2018年数据。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周斌介绍,与上年评价情况相比,大多数市州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稳步提升,各市州排名整体保持稳定。常德、衡阳、怀化、娄底四市位次上升,长沙、株洲、湘潭、益阳、湘西州和张家界六市排名与上年保持一致。长沙创新引领发展优势明显,不仅科技创新综合能力保持绝对领先,五个一级指标也均保持全省第1,各方面创新能力实现均衡发展。衡阳企业创新发展成效显著,企业科技创新由第5位上升至第3位。常德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排名提升2位,提升幅度居各市州之首,其中科技创新投入由第10位上升至第6位,科技创新产出由第8位上升至第5位。

仇连环

《湖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发布,长沙创新引领发展优势明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实习生 何璇 通讯员 雷蕾)今日,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在长沙发布《湖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评价结果显示,长沙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得分连续两年保持在90分以上,排名稳居全省第1位;株洲、湘潭紧随其后,分列第2、第3位,展现了长株潭创新发展的突出优势。衡阳位居第4,环洞庭湖地区的岳阳、常德、益阳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分别排名全省第5、第6、第7位,紧跟“长株潭”创新高地,是湖南省新崛起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据介绍,这是我省首次发布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湖南数据:研发投入位居全国第十《报告》对全省科技创新总体情况做了详细评价。科技创新投入再创新高。2019年,湖南R&D(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787.2亿元,排名居全国第10位,占全国R&D经费投入总量的3.55%;R&D经费较上年增长19.5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7.05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为1.98%,排名居全国第13位。科技创新产出总体向好。近五年,湖南省授权专利数呈逐年稳步上升态势。2019年,全省共授权专利54763件,增速为11.86%;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77件,比上年提高0.84件。2019年,湖南省共登记技术交易合同9023项,同比增长49.29%;累计成交额490.69亿元,同比增长74.21%;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3%。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2019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472.9亿元,同比增长14.3%,高出GDP增速6.7个百分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至23.8%。2019年,全省拥有重点实验室324 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3 家。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R&D)活动的单位数7122个,比上年增加1143个,有研发活动的单位数占规上工业企业数的比重为43.0%。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8105.36亿元,增长6.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21.37%。 长沙地位:科技创新综合能力保持绝对领先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周斌介绍,报告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53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绩效、创新平台与环境、企业科技创新5个方面,对湖南省14个市州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比较分析。《报告》指出,作为湖南科技创新中心,长沙创新引领发展优势明显,不仅科技创新综合能力保持绝对领先,五个一级指标也均保持全省第一,各方面创新能力实现均衡发展。长沙接近50%的三级指标居全省首位,其中全社会R&D经费、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政府研发投入、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技术市场成交额等指标明显领先其他市州。周斌介绍,科技创新能力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对我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分析各市州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和走势,为区域创新政策制定、区域创新战略布局、区域创新路径选择、创新环境改善等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撑。

有勇有谋

《湖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发布 湘潭排名第三

12月3日,《湖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成果发布会在长沙召开。原标题:看湖南各市州创新发展的“家底”“效率” “潜力”红网时刻12月3日讯(记者 何青 廖晨昊 通讯员 雷蕾 任彬彬)12月3日,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在长沙发布《湖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以下简称:《评价报告》)。为客观、真实评价湖南各市州科技创新水平,《评价报告》设置了总量指标、占比指标和增速指标三类,其中总量指标反映各市州创新发展的“家底”,占比指标反映各市州创新发展的“效率”,增速指标反映各市州创新发展的“潜力”,并全部选取定量指标,数据取自年鉴、省科学技术厅、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长沙海关等权威渠道。长沙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得分居全省第一《评价报告》评价结果显示,长沙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得分连续两年保持在90分以上,排名稳居全省第1位,株洲、湘潭紧随其后,分列第2、第3位,得分均在80分以上,展现了长株潭创新发展的突出优势。衡阳位居第4位,环洞庭湖地区的岳阳、常德、益阳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分别排名全省第5、第6、第7位,紧跟“长株潭”创新高地,是湖南省新崛起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具体来看,长沙创新引领发展优势明显,不仅科技创新综合能力保持绝对领先,五个一级指标也均保持全省第1,各方面创新能力实现均衡发展。衡阳企业创新发展成效显著,企业科技创新由第5位上升至第3位,其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排名上升1位,居全省第4位。常德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科技产出成果丰富,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较上年上升2位,提升幅度居各市州之首,其中科技创新投入由第10位上升至第6位,科技创新产出由第8位上升至第5位。怀化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由第10位上升至第9位,其中科技创新绩效上升4位,科技创新产出、企业科技创新上升2位,科技创新投入上升1位。五个特点对14个市州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评价《评价报告》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53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绩效、创新平台与环境、企业科技创新5个方面,对湖南省14个市州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比较分析。指标体系呈现五个特点:一是突出政府、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协同作用;二是聚焦科技创新的链条建设,突出投入、产出和绩效的关联性;三是突出创新基础平台及环境的重要性;四是突出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五是兼顾地区发展的实力、效率和潜力,确保评价更加全面准确。发布会上,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周斌表示,科技创新能力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对湖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分析各市州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和走势,为区域创新政策制定、区域创新战略布局、区域创新路径选择、创新环境改善等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撑。来源:红网作者:何青 廖晨昊 雷蕾 任彬彬 编辑:刘放明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本文链接:https://xt.rednet.cn/content/2020/12/05/8684676.html【来源:红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