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湖南大学2020年拟录取推免生2316人,分布在26个学院,54个专业!爱寻迷

湖南大学2020年拟录取推免生2316人,分布在26个学院,54个专业!

湖南大学地处长沙,是国家985工程大学,是湖南的三所985高校之一,也是42所世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湖南大学的优势学科在于化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和车辆工程等学科,拥有两个一流学科,分别是化学和机械工程。从本质上来说,湖南大学也是一所侧重于工科专业的学校。2020年,湖南大学拟录取推免研究生2316人。由于湖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没有公布拟录取学生的本科高校,也就无法对生源学校进行统计。不过,据笔者以往的了解,湖南大学的研究生生源中,除本校生源外,来自省内几所学校的生源比较多,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学校推免至湖南大学的学生数量每年并不在少数。另外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中南大学的本科生很少去湖南大学深造,湖南大学的本科生也很少去中南大学深造,两所学校去往国防科技大学深造的本科生都比中南和湖大相互流动的学生多。这里主要从院系和专业来看。从录取学院来看,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接收人数最多,有324人。这个学院是湖南大学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校,拥有一个一流建设学科,有多位院士,是湖南大学学生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其次是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接收了253人;再者是土木工程学院接收217人,学科也是湖南大学的优势专业,湖大的前身是院系调整后组建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接收推免生206人,长沙超级计算机中心就位于湖南大学校内。金融与统计学院录取了163人,工商管理学院录取了153人,湖南大学的经管类专业中精算学闻名全国。化学化工学院录取了130人,湖南大学的化学是一流学科,实力很强大,这几年也上了新的院士,目前比较有实力湖大副校长谭蔚泓院士就是化学化工学院教师。具体如下:从录取的专业来看,人数最多的是机械专业,有186人;其次是电子信息专业,有169人;土木工程有158人;应用经济学有127人;机械工程专业有126人;化学111人;电气工程有107人。具体如下:湖南大学在双一流中被评为一流建设大学B类,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等学校并列,这对于湖南大学的师生来说,是一种打击,但也是一种鞭策。如何发展自身,提升自身实力,是湖南高校需要面对的问题。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相比较,最大的失落就在于没有合并医学院,导致了很多评价的指标不如人意。另外,从湖南大学的校区发展也受到了限制,不像中南大学早早就修建了新校区,拥有充足的校园面积。但是从这两年的数据来看,湖南大学的发展势头实际上是比较良好的,反而中南大学这两年的发展存在滞缓!不过,综合实力上来说,中南大学还是领先于湖南大学。当然,这种发展的评价也只是个人看法!睁眼看教育原创作品!欢迎交流讨论!

简兮

69名湖南大学研究生新生,开学两周拒不到校,理由都在意料之中

近年来,考研人数呈直线型增长,已经即将突破300万,考研的热度、竞争程度也由此可见,因此考研成功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尤其是那些考上985大学的学生们,考上了不仅仅是让自己高兴的一件事,更应是全家都高兴的一件事情,可总有一些人比较“奇怪”,考上了985大学却还拒不到校。近日,湖南大学有69名研究生新生在开学两周之后还未到校,因此后来学校在逐步了解了情况之后决定——直接取消这些学生们的入学资格,并且发布了相关通告。对于这些研究生新生的行为,很多人都表示不解,费那么大的劲,考上了老牌985大学的研究生还不去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如果我们仔细一想的话,他们拒绝入校的理由都在意料之中。这些69名新生中,大部分考上的都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何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大概可以这样理解,平时抽周末和晚上的时间去学习,白天还依旧工作,所以单从学习时间上看,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差别还是挺大的,而且二者的含金量也不同。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在应聘工作之时一般都不被认可,只能在单位评职称的时候用上,所以它的作用相对于全日制研究生就小很多了,而这69名新生多数都是在职人员,大多数都是想通过提升学历,来晋升职称,不过在职人员想出来读研是非常受限制的,因为很多单位往往不允许。有的考生想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之前就和单位打了招呼,单位也批准了,可是考上之后单位却说不能因为读研单位工作,不能因为读研请假,那么学校组织考试怎么办?本来自己只是希望拿到研究生学历,在评级的时候用,如果因为读研丢了工作,就有一些本末倒置了。再者,如果将这份工作辞了,自己拿着非全日制学历的文凭去找工作,不一定能找到一份比现在的工作更好的工作,所以权衡之下,只好放弃读研。总得来说,在职人员一般都已经结婚生子,有自己的家庭了,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什么年龄段做什么年龄段的事才是正确的”,在成家立业之后去考研究生甚至会被认为是自私的表现,因为做的事情稍有不对,就会在单位、家庭这两方面受气,所以权衡之下选择放弃入学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结过婚的人有家庭了,需要方方面面都考虑的周到,不能再向以前没成家的时候了,所以这样想的话,他们拒绝到校也在情理之中。

可谓疾矣

湖南大学69名研究生录取未报到,考上985还不去,这些学生咋了?

在我国高校层次划分中,211、985高校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是考生追捧的目标,虽然如今双一流取代了985、211,但是这些高校的影响力依旧存在。但是在今年的研究生入学报到阶段,湖南大学69名研究生录取未报到,考上985工程高校还不去,这些学生怎么了?这69名考生中,大部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有个别全日制研究生。首先说一说非全日制研究生,这类研究生这两年才开始产生,按照教育部的说法,这类研究生要和全日制研究生同等标准培养和毕业,学历也是同等待遇,可以说未来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因为出现时间短,社会认可度不是很高,很多报考的或者从全日制研究生调剂过去的学生最后会选择放弃。另外,非全日制研究生学校还不给安排住宿,没有奖助学金,学费也比较高,很多学生觉得性价比不高,最后会放弃就读。不仅是湖南大学,其他985高校也有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会去报到,这是目前的一个普遍现象。其次说一说全日制研究生,能考上湖南大学的全日制研究生固然让人高兴,但是有时候别人可能会有更好的选择,所以湖大研究生并不是最优选。比如有的学生同时考研和考公务员,如果成功考上核心部门的公务员,很多人就会放弃读湖大的研究生。有的学生找到了更好的企业工作,可能也会对湖大的全日制研究生提不起兴趣。有些更顶尖一点的985高校本科生,被调剂到湖大的研究生,可能最后由于心理落差也不会去读。但是不得不说,湖南大学这些被录取的研究生不去读,还是有浪费教育资源的嫌疑,一些学生可能刚好被他们挤掉了名额,他们不去读,这些名额也不会让别人递补,别人也没有读书的机会。很多人建议研究生录取后要出台一个不报到提前告知的机制,研究生被录取后如果不想读,要在一定期限内告知录取学校,提前告知后别人就能递补,如果不提前告知却还不去报到的学生,要写进社会信用记录。很多人觉得湖南大学被69名研究生“退货”暗示了学校的衰落和吸引力的下降,其实这种看法没有道理可言,北大清华每年也不乏录取后不去报到的学生,湖南大学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个别全日制研究生不去报到,影响不大,属于正常现象。你怎么看?

僧祐

湖南大学六十九名研究生新生放弃入学资格 “录而不读”缺乏相关法条制约

“研究生院拟取消郑某等69名研究生入学资格,现将名单公示如下。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工作日内联系研究生培养办公室……”9月29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一则公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这则公示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共计69人,湖南大学研究生院拟将取消这69名2019级研究生入学资格。湖南大学69名准研究生被录取后,缘何会放弃入学资格?我国的法律法规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录而不读”行为?准研究生录而不读 高校公示引起关注8月24日至25日是湖南大学2019级研究生入学报到的时间。可报到时间过去了几周,却还有69名研究生新生未到学校报到。位于湖南省会长沙的湖南大学,校区坐落在湘江之滨、岳麓山下,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湖南大学的官网介绍,湖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20个。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全国重点高校,今年录取的研究生新生中却有69名研究生新生放弃了就读机会。9月29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示,称拟取消这69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10月7日,记者在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官方网站找到了这则公示,公示标题为《关于取消郑某等69名2019级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公示》。公示称,据核实,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共计69人。依据《湖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湖大研字【2018】21号)第三条“新生应持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附相关证明,请假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之规定,以上69名新生视为放弃入学资格。研究生院拟取消郑某等69名研究生入学资格,现将名单公示如下。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工作日内联系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公示还留下了研究生院的办公电话。此公示时间为2019年9月29日至10月10日。因为此时间段恰逢国庆长假,按照公示的要求,这12天的公示期,工作日只有5天。记者注意到,公示的下面还附上了一份69名研究生的详细名单,这些放弃入学资格的研究生新生,录取的学院分别来自湖南大学的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建筑学院等16个学院。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工商管理学院,放弃入学的研究生人数有17名。放弃入学屡见不鲜 背后原因多种多样69名研究生新生面对在全国重点高校就读的机会,缘何会突然放弃?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透露的原因是“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10月7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位放弃入学资格的研究生新生。这名大学生向记者透露,在入学前,他顺利地通过了某地的公务员考试,被录取成了一名国家公务员。“我家的经济条件一般,在对先就业还是先读研作了比较后,我还是选择先就业,以后有机会再读书。”这名大学生对记者说。陈新(化名)是湖南某高校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导师,他曾经也碰到过研究生新生“录而不读”的现象。陈新向记者透露,这种被高校录取之后又放弃入学资格的原因很多,以两种情况居多。据陈新介绍,第一种情况是本科就读高校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被保送在本高校读研究生,但这些保送生同时还会向其他高校申请读研,如果这类保送生同时被其中意的外地高校录取了,他们往往会放弃在自己本科大学读研究生的机会,转到其他高校读研;第二种情况则是一些研究生在考研的同时,还会参加当地的公务员考试、出国留学考试等,如果公务员考试、出国留学考试通过了,他们往往也会放弃读研的机会,选择先就业或出国留学。“我们学校以前也有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的事情,但一次性出现69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这种情况还是不多见。”陈新认为,这种情况说明研究生新生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了。据记者了解,这种“录而不读”现象不仅出现在湖南大学,在我国其他一些高校也屡见不鲜。除了研究生外,一些本科生、专科生也存在这种“录而不读”现象。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本科生、专科生“录而不读”的原因基本有三种:一是对录取高校不满意,决定复读重考;二是有另外的去处,比如就读国外高校;三是少数学生可能因为经济条件差或身体健康等其他原因没办法去上学。爽约影响招生秩序 亟须开出治理良方研究生被高校录取后,随意放弃入学资格,是否会扰乱高校正常的招生秩序?我国的法律法规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录而不读”行为?陈新透露,他在几年前就遇到过这种事。当年,有一名大学生被他所在的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但后来这名大学放弃入学,而去参加工作了。“因为当时已经到了新生报到的时间,补录和调剂其他学生已经来不及了,最后学校只好取消了那个招生指标。”陈新坦言,这种“录而不读”的行为给高校正常的招生秩序带来了困扰,导致一些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带不满人,甚至出现有的导师无学生可带的情况,从而造成高校教育资源浪费。10月5日,69名研究生新生爽约湖南大学的消息被网友在网络论坛披露后,立即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要把这些不讲信用的考生纳入“失信名单”,限制其下一次考试,或把记录提供给征信机构留作日后评估信用使用。也有网友认为,这种行为虽是失信行为,但将此纳入“失信名单”不妥。记者调查发现,对于高校新生这种“录而不读”行为,目前高校方并无有效的治理良方。不过,河南省去年曾尝试对这种“录而不读”行为出台相关制约机制。有媒体披露,近年来,河南省本科录取不报到考生人数逐年增加,不仅造成招生名额浪费,也影响了一些高校对河南省招生计划的投放。作为全国高考考生竞争最激烈的省份之一,2018年,河南省首次明确了对违背志愿失信行为的惩戒措施。2018年7月,河南省招办相关负责人对媒体称,2018年录取后不入学实际就读等造成招生计划浪费的,2019年报名参加高考将限制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仅允许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不超过两个;另外,考生失信事实将记入其个人诚信档案,在普通高招录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作为对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据,可以拒绝录取失信考生。河南省的这一措施出台后曾引起过热议。赞成者认为,出台这种惩罚措施,能够有效遏制学生失信情况的发生,可以倒逼学生认真填报志愿,对自己填报的志愿更加负责;反对者则认为,录不录是学校的权利,读不读则是学生的自由,无可厚非。那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录而不读”行为呢?记者采访了相关的法律专家。据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黄捷介绍,我国的法律法规目前对高校新生这种“录而不读”行为还没有相关制约条款。“‘录而不读’原因诸多,虽然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但这种行为不仅危害到高校的招生秩序,还会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黄捷对记者说。

亮眼睛

69名研究生放弃入学,湖南大学取消其入学资格?网友:我也想放弃

大家都知道,我国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2019年应届毕业生已经超过830万!那么多的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带来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所以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不少大学生都选择提升学历来提高就业机率!在就业市场上,研究生的工资水平和就业率要高于本科生,这也是最近几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的原因。但是,现在考研也不容易了,今年报考人数估计能够超过300万,其中能够被录取的也就几十万大部分学生成了炮灰。可是,就在研究生如此难考的情况下,部分已经考上的研究生却放弃入学?最近,湖南大学发表了公示,对于本校69名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2019级研究生,取消他们的入学资格!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为他们感觉到可惜,湖南大学是国内知名的985大学,研究生毕业以后前途一片光明,这69名学生怎么就放弃入学了呢?实在让人想不通。其实关于研究生放弃入学,这种事情很常见,在很多高校都存在。因为从头一年12月份笔试,到第二年3月份复试,再到第二年9月份入学,中间的时间太长了,变数太多!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有的学生因为找到了好工作,因为要出国留学,因为家庭原因等理由,选择不去攻读研究生了也很正常!毕竟那是人家自己的选择,他们不愿意读也不能勉强!但是像湖南大学这样,一下子有69名研究生放弃入学的情况还真的不多见。据了解,湖南大学今年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研究生放弃入学,很可能是因为其中大多数同学都是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全日制本科生,非全日制本科生,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都是学习的形式不同而已,理论上证书都是一样的。可是现实情况是,非全日制的毕业生社会认可度远远不如全日制的学生!找工作的时候,非全日制的毕业生经常受到不公平对待!正是因为这些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含金量不高,所以很多学生有了更好的选择,就会放弃入学!有的正在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说,自己也想放弃,感觉付出跟收获不成正比。不过作为老师,我还是觉得这69名放弃入学的湖南大学研究生做得不地道,毕竟学校花了那么大的精力筛选出他们很不容易,放弃了就等于浪费公共资源。再加上未来考试很有可能会和诚信档案挂钩,放弃入学还是有风险的,想要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一定要提前想清楚。你身边有人读研吗?如果是你考上非全日制研究生,你会去上吗?欢迎留言讨论

电气化

湖南大学69名研究生新生放弃入学 业内曝背后原因

“研究生院拟取消郑某等69名研究生入学资格,现将名单公示如下。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工作日内联系研究生培养办公室……”9月29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一则公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这则公示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共计69人,湖南大学研究生院拟将取消这69名2019级研究生入学资格。湖南大学69名准研究生被录取后,缘何会放弃入学资格?我国的法律法规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录而不读”行为?准研究生录而不读高校公示引起关注8月24日至25日是湖南大学2019级研究生入学报到的时间。可报到时间过去了几周,却还有69名研究生新生未到学校报到。位于湖南省会长沙的湖南大学,校区坐落在湘江之滨、岳麓山下,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湖南大学的官网介绍,湖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20个。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全国重点高校,今年录取的研究生新生中却有69名研究生新生放弃了就读机会。9月29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示,称拟取消这69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10月7日,记者在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官方网站找到了这则公示,公示标题为《关于取消郑某等69名2019级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公示》。公示称,据核实,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共计69人。依据《湖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湖大研字【2018】21号)第三条“新生应持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附相关证明,请假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之规定,以上69名新生视为放弃入学资格。研究生院拟取消郑某等69名研究生入学资格,现将名单公示如下。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工作日内联系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公示还留下了研究生院的办公电话。此公示时间为2019年9月29日至10月10日。因为此时间段恰逢国庆长假,按照公示的要求,这12天的公示期,工作日只有5天。记者注意到,公示的下面还附上了一份69名研究生的详细名单,这些放弃入学资格的研究生新生,录取的学院分别来自湖南大学的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建筑学院等16个学院。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工商管理学院,放弃入学的研究生人数有17名。放弃入学屡见不鲜背后原因多种多样69名研究生新生面对在全国重点高校就读的机会,缘何会突然放弃?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透露的原因是“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10月7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位放弃入学资格的研究生新生。这名大学生向记者透露,在入学前,他顺利地通过了某地的公务员考试,被录取成了一名国家公务员。“我家的经济条件一般,在对先就业还是先读研作了比较后,我还是选择先就业,以后有机会再读书。”这名大学生对记者说。陈新(化名)是湖南某高校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导师,他曾经也碰到过研究生新生“录而不读”的现象。陈新向记者透露,这种被高校录取之后又放弃入学资格的原因很多,以两种情况居多。据陈新介绍,第一种情况是本科就读高校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被保送在本高校读研究生,但这些保送生同时还会向其他高校申请读研,如果这类保送生同时被其中意的外地高校录取了,他们往往会放弃在自己本科大学读研究生的机会,转到其他高校读研;第二种情况则是一些研究生在考研的同时,还会参加当地的公务员考试、出国留学考试等,如果公务员考试、出国留学考试通过了,他们往往也会放弃读研的机会,选择先就业或出国留学。“我们学校以前也有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的事情,但一次性出现69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这种情况还是不多见。”陈新认为,这种情况说明研究生新生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了。据记者了解,这种“录而不读”现象不仅出现在湖南大学,在我国其他一些高校也屡见不鲜。除了研究生外,一些本科生、专科生也存在这种“录而不读”现象。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本科生、专科生“录而不读”的原因基本有三种:一是对录取高校不满意,决定复读重考;二是有另外的去处,比如就读国外高校;三是少数学生可能因为经济条件差或身体健康等其他原因没办法去上学。爽约影响招生秩序亟须开出治理良方研究生被高校录取后,随意放弃入学资格,是否会扰乱高校正常的招生秩序?我国的法律法规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录而不读”行为?陈新透露,他在几年前就遇到过这种事。当年,有一名大学生被他所在的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但后来这名大学放弃入学,而去参加工作了。“因为当时已经到了新生报到的时间,补录和调剂其他学生已经来不及了,最后学校只好取消了那个招生指标。”陈新坦言,这种“录而不读”的行为给高校正常的招生秩序带来了困扰,导致一些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带不满人,甚至出现有的导师无学生可带的情况,从而造成高校教育资源浪费。10月5日,69名研究生新生爽约湖南大学的消息被网友在网络论坛披露后,立即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要把这些不讲信用的考生纳入“失信名单”,限制其下一次考试,或把记录提供给征信机构留作日后评估信用使用。也有网友认为,这种行为虽是失信行为,但将此纳入“失信名单”不妥。记者调查发现,对于高校新生这种“录而不读”行为,目前高校方并无有效的治理良方。不过,河南省去年曾尝试对这种“录而不读”行为出台相关制约机制。有媒体披露,近年来,河南省本科录取不报到考生人数逐年增加,不仅造成招生名额浪费,也影响了一些高校对河南省招生计划的投放。作为全国高考考生竞争最激烈的省份之一,2018年,河南省首次明确了对违背志愿失信行为的惩戒措施。2018年7月,河南省招办相关负责人对媒体称,2018年录取后不入学实际就读等造成招生计划浪费的,2019年报名参加高考将限制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仅允许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不超过两个;另外,考生失信事实将记入其个人诚信档案,在普通高招录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作为对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据,可以拒绝录取失信考生。河南省的这一措施出台后曾引起过热议。赞成者认为,出台这种惩罚措施,能够有效遏制学生失信情况的发生,可以倒逼学生认真填报志愿,对自己填报的志愿更加负责;反对者则认为,录不录是学校的权利,读不读则是学生的自由,无可厚非。那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录而不读”行为呢?记者采访了相关的法律专家。据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黄捷介绍,我国的法律法规目前对高校新生这种“录而不读”行为还没有相关制约条款。“‘录而不读’原因诸多,虽然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但这种行为不仅危害到高校的招生秩序,还会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黄捷对记者说。来源:法制日报

其在我乎

湖南省最好的四所大学,第一名竟然不是湖南大学,令人惋惜!

湖南最好的大学排名,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是2000年由原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湖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最早溯源可追寻到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和1914年创办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中南大学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成功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全国首批试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本博连读)的五所大学之一、全国第一所为军队培养现役军官指技合一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中国百强企业最欢迎的10所大学之一。学校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中南大学在金属材料、矿物加工、概率论、医学领域均拥有世界级的学派,并且已经拥有世界上最为完备的有色冶金学科体系链;拥有享誉全球的湘雅医学医疗群;拥有中国高速铁路、高原铁路、重载运输的研学基地。湖南大学湖南大学办学起源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 创建的岳麓书院以及清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时务学堂。;926年2月01日,省立湖南大学在湖南工专、法专、商专三校基础上合并成立 ,千余年来,这里学脉绵延,弦歌不绝,以“千年学府”之美名而饮誉世界。湖南大学先现由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同建设,是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是一所历史悠久、蜚声中外的综合类研究型大学。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大学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如中科院院士成会明、陈星旦,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安等人。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前身为1938年创立的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师范学院,新中国成立之初,国立师范学院并入湖南大学。1953年8月全国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撤消,建立了湖南师范学院。1984年,学校更名为湖南师范大学,简称“湖南师大”。湖师大是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高校,入选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师范教育著称、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综合性师范大学。湖师大教学实力强劲,近年来,先后培养出了刘筠、孙家钟、夏家辉、印遇龙、谭蔚泓、陈大可、龚新高、邵明安等12位院士,可谓是成就辉煌。湘潭大学湘潭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湖南四所全国百强大学之一,有“计算湘军”的美誉,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四个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是全国流变力学、消费经济学发源地,建有全国首家信用风险管理学院,简称“湘大。目前学校入选“111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湖南省首批招收留学生高校 [1],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之一 。对此,你怎么看呢?

金丝笼

湖南大学69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考研学子:当初何必占用名额?

近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发布了一则公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告称,有69名研究生放弃了入学资格,其中有少数是未逾期报到。通俗的来说,这69名学生确认录取后又选择不去,属于放了湖南大学的鸽子。69人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对于湖南大学来说这也是一个损失。对此,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评论,观点大致可分为两派:观点一:这69名学生明明被录取了却选择不去,变相等于占用了别人的名额,实属浪费,多少考研的学生为了这几个名额挤破头,他们既然不确定自己到底要不要读研,就不要占用其他人的名额。况且这样录而不去,学校的导师也招不满学生,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观点二:人家凭借自己的实力争取到的名额,去不去都是自己的自由,况且谁都不能保证有没有更好的机会降临,要是有的话,谁不会选择更好的机会呢?对于此类事件,不少高校也表示已经见多不怪了,总结下来,学生录而不去有三个原因:其一,许多学生把研究生的学历只作为工作的敲门砖,能让自己在人才济济的当今有更大的竞争力。如果这些学生在开学前找到了不错的工作,那么来学校继续读书对他们来说就没有意义了,他们并不是热爱科研和学术,只是想有一份好工作。其二,有些学生早就做好了出国留学的准备,只是国外有些学校offer下来得太晚,学生们害怕自己万一没有收到offer到时候会直接没有学校可以去,还不如在等offer期间考个研,也是给自己上个双保险,不至于有最差的结果。如果他们一旦有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就会果断放弃国内录取的院校。其三,当初有些学生并没有被自己所报考的专业录取,而是被调剂到其它专业或是非全日制,这些专业并不是学生喜欢的,非全日制的培养方式也跟全日制完全不一样。当初学生害怕自己没书读就仓促决定接受调剂,深思熟虑了一个假期后还是决定放弃这个名额。其实,前两条原因还是可以被理解的,毕竟谁都会选择一个更好的机会,每个人也都会给自己的未来上双保险。但是第三条原因就会有一些“浪费名额”的意味在,因为自己当初考虑欠妥放弃的名额,是许许多多考研学子日思夜想的。虽然没有一条规定说“录而不去”这种行为有违反什么规定,但是确实属于资源的浪费。是否考研和是否接受录取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切勿因自己的考虑不周让有需要的人失去机会。你认为“录而不去”这种行为可以被理解吗?

保护欲

会计学专硕:最好的36所高校排行榜,湖南大学为何能名列第一?

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国内某高校评价机构对各个学硕和专硕有一个评价,其中,会计学专硕实力排名比较引人注目。湖南大学校园因为,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会计学近10年一直是考研的热门专业,几乎都是排在第一名。湖南大学的会计学专硕为何能够排名第一呢?内行人尤其是湖南人,他们都知道,湖南大学的会计学之所以实力强悍,要追溯到这门学科的源头——即曾经有“财经黄埔”美称的湖南财经学院,加之湖南大学这几年特别注重人文社科领域的建设,湖南大学包括会计学在内的很多学科实力稳步提升。36所高校排名湖南财经学院过去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直管,该校建校于1958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一批高等财经院校之一,会计学于198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也正因为如此,过去的湖南财经学院有“财经黄埔”的美称,很多财经学科带头人、经济金融界的领导人都来自于这所学校。湖南大学图书馆2000年4月,湖南财经学院和湖南大学正式合并,这也算得上是“强强联合”。曾经有人还这么预测,假如湖南财经学院没有被湖南大学合并,这所学校很有可能成为湖南辖区的又一所211工程建设高校。传统财经院校在会计学和专硕培养方面优势明显,综合性大学的会计学实力也很强。我们所说的传统财经院校,有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这些财经院校自建校时起就发展很好。在本次榜单中,中央财经和西南财经的会计学进入前10名。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名列第14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名列第13位,江西财经大学名列第18位,上海财经大学名列第20位。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以工科见长的高校,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也是榜上有名,其中,西安交通大学的会计学科来自于原陕西财经大学——这也是一所实力强大的财经类院校。上海交通大学的安泰管理学院是全国自找的商学院之一,毕竟“魔都”上海处于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上海财经大学一些综合性大学,比如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在会计学方面也是有着“鼎鼎大名”,当然,这些高校的会计学正在被类似于浙江工商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这些财经新型院校超越。会计学一直是考研的热门学科和专业,未来发展形势如何?在当前技术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出现了 “财务机器人”“财务共享中心”“财业融合”等新事物和新概念,这意味着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素质及能力要求更加综合化和精英化,这也给会计学学科和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挑战。一个现实必须正视: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找不到理想的专业人才,会计学专业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结合当前的经济金融行业背景和职业背景的要求,开设新课程或者完善已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结合财税体制和会计准则的变化,可以给本科和研究生适当增加纳税申报实验课程,还可以增设财会专题讲座课程。再如,基于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增设内部控制制度课程;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增设创业概论课程和创业专题实训实践课程,并将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适当融合,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总之,冷丝认为,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和管理完善,会计学一定要随着变化。

时代

湖南大学2018年考研报录比公布,最高达到33.7,34个人中录取1个

今天的文章继续分享国内大学的考研报录比情况,这所大学就是湖南大学。学校办学起源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创建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十余所国立大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李达为新中国第一任湖南大学校长,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63年起隶属国家机械工业部,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调整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00年,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其中,报录比最高的前五个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报录比33.7;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报录比30.9;经济与贸易学院的应用经济学专业,报录比29.0;设计艺术学院的设计学专业,报录比19.1;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报录比16.4;湖南大学的强势学科如机械工程报录比4.2、土木工程专业报录比8.3、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报录比6.9、建筑学专业报录比最高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