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大面积缺额,2018开始减招肥女孩

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大面积缺额,2018开始减招

日前,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发布《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合并考试录取,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出现大面积缺额。2017年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并轨招生第一年,受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划线、非全日制学费昂贵等多重因素影响,多数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专业热度分化严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招生计划超额完成,而工程类硕士招生出现较大空缺。高校招生缺额现象普遍从图中看出,“双一流”高校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差距较大,山东大学、南京大学非全日制招生计划仅完成60% 左右。数据来源:高校研究生院名校由于录取难度导致大量非全日制招生缺额的同时,普通高校同样面临招生困难。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230名,拟录取68名,完成30%。数据来源:高校研究生院为完成招生计划,普通高校纷纷采取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向非全日制考生提供住宿、奖助学金等激励措施。例如,长江大学在2017年招生政策中提出,“为鼓励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学校拿出专项资金给予资助(工商管理硕士MBA除外)。被我校录取并脱产在学校学习课程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除外),给予6000元/年的学业奖学金;被我校录取不脱产学习课程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除外),给予3000元/年的学业奖学金。”2018年高校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减少统计发现,在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首次招生录取的基础上,各高校都不同程度的调减了2018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其中工程类专业遭大面积缩减,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渐趋理性。相比2017年,湖南大学2018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减少700人,降幅达到29%,其中,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等工程专业招生计划降幅达60%。武汉大学2018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减少2200多名,降幅达到56%。数据来源:高校研究生院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公布的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是440人,2018年减少到350人,降幅20%。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计划招生230人,2018年减少到180人,降幅21.7%。数据来源:高校研究生院

红缨刀

“非全”硕士毕业生求职为何这么难

“我去入职那天,他们看了我的毕业证问怎么是非全日制,然后一个工作人员说,不接受非全日制。”王艺对记者说。在那之前,从网申到笔试,再到面试、体检,直到入职的前一天,她已经顺利通过了所有“关卡”。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尽管一再被告知,“全”与“非全”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但作为首届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王艺们发现,求学三年等来的却是用人单位的歧视。1 入职遭拒单位称“从来没听过‘非全’”“我去入职那天,他们告诉我从来没听过‘非全’。”王艺说。王艺是华中师范大学2017级非全日制法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她参加了河南移动2020届校招。该企业招聘信息写的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她觉得政策已经出来了,用人单位应该知道改革后的“非全”是怎么回事,“2017年以后我们都是统招,自然包括全日制硕士和非全日制硕士”。王艺所说的政策,包括今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这个文件强调,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订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实际上,为保险起见,王艺在去年10月报名时就在备注栏里把自己的情况写了一遍。“我说我是2017年改革以后入学的,‘统招双证’,我的档案在学校,报到证、派遣证这些我都有。”报名成功之后,王艺参加了笔试,顺利通过。今年3月16日,她顺利通过面试被录取,5月底去体检,之后是网上签三方协议。8月4日,王艺终于等来入职的这一天,满心欢喜来到公司。然而意外出现了。办理入职时,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看到她的毕业证后皱起了眉头。“他们问什么是非全日制,我当时就很蒙,我说我从一开始就说了,你们不知道吗?他们说不知道。”王艺说。随后,其中一个人告诉她:“不接受非全日制毕业生。”2 并非个例一毕业生也被浙江省考拒之门外招聘人员的质疑像一盆冷水,将王艺从头浇到脚。王艺现场找出相关资料给对方解释什么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有什么样的政策,导师也来电给对方解释,还是不奏效。对方始终表示“无法理解为什么统招会是非全日制”,最终提出解约。王艺的遭遇在同届非全日制研究生里并不罕见。2020届法律硕士毕业生陈羽去年底参加浙江省考,报考的是杭州市公安局某区分局的基层民警,结果笔试都过了,却被拦在面试大门之外。陈羽告诉记者,报名之初,他就如实写明了自己首届非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的身份,当时有工作人员专门来电问他究竟是不是应届生,陈羽拿出教育部教研(2016)2号文件等资料解释,工作人员听完之后又请示了领导,告知他可以报考。7月26日,他参加了浙江省考并顺利通过了笔试。8月20日面试名单公布以后,报考单位再次来电向他确认“非全”的相关情况,陈羽又给对方“科普”,后被告知“不确定是否符合资格,需要请示上级和组织部门”。陈羽最终得到了当地组织部门的答复,大意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应当于2020年2月前取得学历,而他是6月份取得学历,不符合报考资格。“仅凭‘非全日制’就将我划分为招考公告中的成人高等教育、函授、自学考试、电大等传统非全日制学历,这非常荒唐。”陈羽说。记者就此向当地组织部求证,一名工作人员解释,如果报考岗位只要求硕士学位,而没有区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那么非全日制研究生就可以报考。“公告已经很清楚了,我们执行省里的公告。”这名工作人员说。不过记者注意到,浙江省考公告的岗位中,都有“2020年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的字样。3 求职遇冷就业市场和考生不认可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就业歧视的新闻开始见诸报端,到今年更是密集出现。内蒙古鄂尔多斯某地在教师招聘中拒绝“非全”研究生报考的新闻发酵后,一些高校陆续声援非全日制研究生。8月28日,电子科技大学发布针对研究生的“用人单位2020年秋季线下校园招聘指南”,明确禁止用人单位发布歧视性招聘信息。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的歧视,一方面是来自就业市场,将其误会成了此前的“在职研究生”,或者“非全日制本科和专科生”,而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全日制研究生。“我们学校的‘非全’真的和全日制是统一培养的,进去的分数都一样,我们甚至分数比全日制高一些,因为我们是调剂的,所以普遍分数都考得挺高。”北京某高校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范盈说。范盈认为,一切应该以能力定高下。范盈所报考的这个岗位有20人进入面试,分数线是127.5,她考了141。学历和就业歧视问题事实存在,这从招生数据中也能看出来。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近日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非全日制纳入统考以来,多数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有超过七成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在陈羽看来,很不幸,他们担心的问题已经被现实证实确实存在,而且还很严重。问题以及影响可能还会持续。该报告显示,2020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却呈现缩减趋势。在非全日制纳入统考的2017年,湖南大学非全日制招生计划人数为2400人,2018年为1700人,2020年降至1300人。(文章来源:南国今报)

察类

69名研究生开学却没有去学校报到,是湖南大学“衰落”?还是?

今年8月24日至25日是湖南大学2019级研究生入学报到的时间,可报到时间过去了几周,却还有69名研究生新生未到学校报到,很多人都说是湖南大学衰败了?难道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并不是。在以前,很多人大学毕业了都能分配工作,或者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但是现在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不断地扩张,我国每年都有大批大学生毕业,为了获得更多的优势,很多人不得不选择考研。考研说得容易,但其实是很辛苦的,那为什么今年会有69名考生放弃资格呢?湖南大学难道真的衰败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湖南大学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是比较有优势的。一、环境好湖南大学综合排名29,是我国985211双一流B大学,虽然不是A,但是相对来说还是很不错的。首先,湖南大学位于湖南省的省会星城长沙,经济非常发达,就业机会也较多,学校的资源好,师资力量强。湖南大学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有南北两校区,南校区是主校区,建筑很有特色,北校区和南校区中间隔着一座岳麓山,校园环境好学习氛围也比较好,非常安静,适合人们学习,湖南大学地处大学城,附近有很多大学,各大学之间资源共享,项目也多。二、历史悠久湖南大学历史悠久,各个专业的经验也很丰富,课程设置也比较合理。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创建于公元976年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变革却始终延续,被誉为“千年学府,百年名校”。1903年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三、教学设备先进虽然湖南大学是一所历史老校,但是它并没有老校的那种“死气沉沉”,而是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湖南大学因为位于长沙,经济较为发达,而且国家对这所大学也比较看重,每年都会拨大量的款,所以湖南大学每年都会引进先进的设备来供学生学习,还有各种奖学金和项目,既鼓励学生了学习,也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非常适合大学生进行科研活动与学习。那么为什么这些“69个准研究生”没有报道呢?据调查,这69名没有报名的研究生,他们基本上属于非全日制学生,由于种种因素选择放弃这个机会,并不是说湖南大学开始衰败了。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透露的原因:“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记者采访:在10月7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位放弃入学资格的研究生新生。这名大学生向记者透露,在入学前,他顺利地通过了某地的公务员考试,被录取成了一名国家公务员。说说个人观点,其实湖南大学整体上还是很不错的,我觉得考研非常的辛苦,既然选择考研这条道路就要确定好目标,不能因为其他的因素而浪费了自己一年的努力,同时占用了别人的名额,非常不好。那么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待呢?

猎尸者

「21考研」非全日制报考遇冷,担心就业多数考生报考意愿低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专注郑大考研辅导13年!提供郑州大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等郑州大学研究生院考研信息。非全日制招生“遇冷”,招生规模呈缩减趋势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来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近三年,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等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数据看,生源短缺问题依然比较突出。2020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却呈现缩减趋势。从部分高校2019、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来看,华中科技大学在两年里缩减幅度较大,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数较2019年减少了1000人。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非全日制计划招生数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冷热不均,部分专业非全日制快速增长自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不同专业的招生热度呈现出明显差异。管理类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大、报考人数较多,而工科类非全日制虽然开设专业数量较多,对考生的吸引力仍远低于管理类。尽管招生条件较为严苛,学费较为昂贵,各大高校的管理类研究生报考热度仍然较高,多数高校都能够完成招生计划,部分高校录取人数超过计划人数。担心就业问题,多数考生报考意愿低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六成左右考生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27%左右的考生愿意把非全日制作为备选项。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从调查来看,对于非全日制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七成以上考生认为对自己没有影响,不考虑非全日制,14%的考生认为影响很大,导致不能报考非全日制。也有11%的考生因为是在职定向报考,非全日制改革对其影响不大。而对于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超过七成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仍然面临差别待遇。除此之外,超过半数的考生不愿报考非全日制的原因是非全日制学费贵,基本没有奖助学金。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招生政策调整,对考生身份明确要求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19〕6号)规定: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事业单位招聘在放宽对非全日制学历要求在非全日制纳入统考之初,教育部就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但由于大部分招生单位对于非全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都还在摸索中,加上社会对在职研究生的以往的认知,依然有很多企业和单位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不如全日制。并且,根据调查,造成非全日制招生缺额的主要原因也是考生担心非全日制学历不被社会认可。但随着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逐渐成熟,招生单位也在逐渐提高对非全日制的认可,在招聘过程中放宽相应要求。

一乐也

湖南大学教育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士想要选择报考教育学在职研究生。现在,2020湖南大学在职教育学硕士正处于招生中,下面,小编来为同学们整理一下招生信息。 招生条件本科有学士学位2年或以上学历。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简章!上课方式湖南大学在职教育学硕士上课方式采取周末上课或者寒暑假集中上课。周末授课适合当地学员并且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固定的、方便到校学习的学员;寒暑假集中上课适合教师等职业的学员报考。 学制学费学制为2年,学费为全程1.6万元。所得证书湖南大学在职教育学硕士通过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报考,免试入学,无需参加入学考试,只要满足条件即可参加课程学习,后期满足本科有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参加申硕考试,考试通过获得学位证书。所得学位证书为教育学硕士学位证书,是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在学位网课程。以上就是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湖南大学在职教育学硕士招生信息。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文章!人大研修班学费情况如何?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好申请吗?

若不知之

为何“录而不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现状解析

距研究生招生考试还有:70天央广网北京10月10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一则公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该公示提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以上共计69人,他们实际上是集体放了高校的“鸽子”,考上了研,不读了。湖南大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是全国重点大学。很多人不理解,这样的名校,为什么一下子有这么多准研究生“录而不读”?该怎样妥善处理?老师回应Q:是否有“录而不读”的现象?A:老师1:据我了解有这种现象,但是并不普遍,像咱们学院,基本上没有。老师2:在我们学校还是比较少的,偶尔会有。但是像湖南大学一次有69个不来读的,是不常见的。老师3:一下子公示了这么多人,确实在教育界比较少见。因为在我们学院,包括我所了解的其他学院的情况,这种是非常少的。Q:您觉得为何会出现“录而不读”的现象?A:老师1:我觉得比较多的应该是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因为一部分读研的学生读研后依然面临再就业的问题。老师2:现在出国留学的同学比较多,所以他们在考研的同时也在申请出国,如果后来申请成功了,他也不会选择在国内读研究生,也是做两种打算的一种方式。网友调查网友说:每个学校非全不去读的一大批,如果是全日制69人不去读,可能就是个劲爆的大新闻了。现在考研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一起考,所以出现了全日制非全日制一起划线进复试的情况。非全日制招不满,就让全日制录不上的学生调剂到非全。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近日,有一则新闻引起争议。不少学生反映,有企业在招聘问答环节中直接明确回复,“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有的 HR 更是直接表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一时间,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不满。小研有话说:是否这就是事实呢?来看看教育部怎么说:2016年,教育部出台《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宣布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考方式正式并轨。并轨后,非全日制研究生就和以往的在职研究生完全不一样了,一样的入学考试,一样的老师教学,学一样的课,参加一样的活动,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新闻事件的可能性原因:1.教育部研究生体制改革后,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不了解最新政策,还停留在过往印象中(跟这是改革后的第一届毕业生也有关系);非全日制研究生制度改革刚刚推行三年,从制度到实践的步步成熟,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时间。2.招聘单位尤其是HR群体没有及时更新相关政策,仍按老眼光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只是镀金混日子的;有毕业生求职中发现,有些银行在电子简历中,只有“全日制和在职”或者是“正规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的选项,根本就没有“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选择。非全日制还能继续报考吗看看《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怎么说:第八条 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自 2016 年教育部实行非全日制研究生制度开始,就出现了这条规定,至今一字未变,可以看做是教育部持之以恒贯彻落实非全日制政策的标志。统一要求指的的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分数线相同;同样的政策,对就读的学生来说,就是就业时的政策,更进一步就是说非全日制毕业生,会和全日制毕业生一样具有派遣证、报到证的资格。第六十九条 在本招生单位内,学术型招生计划可调整到专业学位使用,但专业学位招生计划不得调整到学术型专业使用。全日制招生计划与非全日制招生计划不得相互调整使用。非全和全的名额不能调整使用,也是对非全日制考生的一种保护。对在职报考非全的考生来说,和刚毕业或者毕业不久的考生竞争是很难的事情。如果允许全日制考生自由占用非全日制名额,结果必然是非全日制名额大部分被全日制占用,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就名存实亡了。不允许调整,也可以看做教育部支持非全落实的细节政策之一。所以,综上所述,小编认为大家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划,放心地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卷阿

湖南大学69名研究生新生放弃入学资格,原因是……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0日讯 据中国之声消息 近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一则公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该公示提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以上共计69人。他们实际上是集体放了高校的“鸽子”,考上了研,不读了。湖南大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是全国重点大学。很多人不理解,这样的名校,为什么一下子有这么多准研究生“录而不读”?高校拟取消69名准研究生入学资格9月29号,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一则公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公示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共计69人,湖南大学研究生院拟将取消这69名2019级研究生入学资格。据公示显示,这些学生分别来自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16个学院。多所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和教授表示,“录而不读”这种情况他们学校也存在,但是人数高达69人不是普遍现象。高校负责招生的老师:“据我了解有这种现象,但是并不普遍,像咱们学院,基本上没有。”高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在我们学校来说的话还是比较少的,偶尔会有。但是像湖南大学一次有69个不来读的,(不来的人)还是比较多的。”高校负责招生的老师:“一下子公示了这么多人,确实在教育界是比较少见的。因为在我们学院,包括我所了解的其他学院的情况,这种是非常少的。”因工作和出国放弃是主流,不满调剂也有较大占比对于湖南大学69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具体原因,记者电话联系湖南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没有得到正面回应。记者采访了国内多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和教授,他们认为找到工作、出国留学是学生放弃入学资格的主要原因。高校负责招生的老师:“我觉得比较多的应该是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因为一部分读研的学生他读研后依然面临着再就业的问题。”高校负责招生的老师:“现在出国留学的同学比较多,所以他们在考研的同时也在申请出国,如果申请成功了,他也不会选择在国内读研究生,也是两种打算的这样一种方式。”除此之外,福建某高校硕士生导师张教授认为因为名额不足,一些原本报考学术型硕士的同学被调剂到专业型硕士,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被调剂到非全日制导致学费相对昂贵,这也是一些同学被录取后选择放弃的原因之一。张教授:“我们现在非全日制跟全日制名额一般是50比50,全日制的同学报考的比较多,非全日制的比较少,但是考过以后,学校就会动员特别是应届生考全日制的去读非全日制吧,费用比较高,也有可能这种原因他们后来放弃的。”录而不读浪费教育资源 影响学院招生计划张教授告诉中国之声记者,不少考生把考研视为增加就业竞争力的手段,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后 “录而不读” 可以理解,但是这种行为无疑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张教授:“肯定给学校造成损失,招生名额就被浪费了嘛,他这种情况是已经参加复试了,就是说你把别人的机会给挤走了,对其他考生也属实不利,妨碍了那些想读书的人。”北京某高校的青年教师吴老师告诉中国之声记者,因为学校给了名额但是学院没有招满,这种情况在也会影响学院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甚至影响学校的学术产出,对一些讲究人才结构的理工科院校来说更为严重。吴老师:“他们需要建立团队来进行团队的研究合作,老师们在进行学术培养的时候也是注重一个代际之间的团队结构的建设,那如果是对于研究生导师个人,他招的研究生没有来,那他这一届就招少了,甚至说没有了,那对他这个科研团队的建设也是有影响的,就会影响到科研的产出。”对研究生“录而不读”这种行为,记者采访的各高校教师坦言,目前没有一个很好的机制来规避和防范,最多只能在录取前加强沟通和了解。重庆某大学硕士生导师刘教授:“在宣传上还有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比方说我们在面试的时候一般都会问学生,你为什么会选择到我们这里来读研究生?你有什么样的一个未来的计划和你的一个想法等等,我们可以更深入的去交流一下。 ”录而不读是一种失信行为 或影响其所在院校的社会评价此外,北京某高校负责招生的陈老师认为,尽管选择录取后入学读书是一种个人行为,也是双向选择的一个结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录而不读”也属于失信行为。如果失信考生来源相对集中,研究生院也会采取发函的方式与考生所在学校进行沟通。在考生质量同等的条件下,这也会成为研究生院此后是否录取该学校考生的一个判断因素。陈老师:“学院基本上是没有约束机制的,我自己也觉得拿不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但是我们会去分析这种情况,看看是哪些学校的学生出现录而不读的情况,如果说一所学校连续出现录而不读的这种现象,我们可以考虑去公函和对方院校说明这种考生的失信情况,有可能他会影响到以后这所学校的考生,包括报考录取。”

流血百里

靠着调剂招生的“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的差别不仅仅是毕业证

今年的考研报名格外热闹,还没开考“非全日制”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因为某HR的惊人言论“非全日制=本科”。虽然教育部一再强调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的招考录取实行了并轨发展,证书拥有同等效力,毕业标准同等质量。但是在毕业证书上还是清晰地注明了“非全日制”四个大字,这也是HR判断一个研究生最快捷的标签。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并轨的第一年(2017年)大多数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指标,包括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内的诸多名校2017年的非全招生计划完成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山东大学40%的非全计划在调剂之后仍然缺额。是不是看起来非全招生尚能招到一半以上的学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录取的非全研究生绝大多数为调剂而来。以天津大学为例,2017年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硕)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仅有1.3%,校内调剂生占到34.5%,而第一志愿报考外校的调剂生占了64.2%,这也是大多数名校非全招生的比例分布。那么“非全日制”不受待见的主要原因在哪?1、毕业证书注明“非全日制”。这恐怕是最重要的一点了,虽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学习考试以及毕业论文方面差距并没有多大,但是在每年数百万的毕业生就业压力之下,HR并没有工夫对求职者进行各种能力测试,更何况许多理工科岗位都是在长期累积下才能看出每个人的潜在能力,所以,毕业证书便成了对非全日制学生最大的不公平。这跟一些名校的异地校区一样,毕业证书注明校区和分校可以说是截然不同。2、学费高没宿舍没奖学金虽然部分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享受与全日制学生相同的奖助政策,但是更多的院校是非全日制学生不参与奖学金评定。在部分京沪高校,非全日制不提高校内宿舍,这一下子就得多掏15-20万的费用(更有甚者全日制专硕也不提供宿舍)。单单在宿舍一方面就暗射出一条潜在的高校歧视链:全日制学硕>全日制专硕>非全日制专硕。高校都区别对待自己的学生,指望社会能一视同仁,现实吗?3、录取标准并不一样虽然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招考方式一样,执行的院校分数线一样,但是具体到各个院系并不相同。光是从各大名校的调剂政策就可以看出来,全日制硕士考不上可以调剂非全日制,但是反过来却不行。事实上,非全日制硕士在目前许多院校之中,过了国家线或者自主划线,就能被录取。2019年湖南大学69名研究生开学未报到,而这其中以非全日制硕士为大多数。2020年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明确写着: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面向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招生,录取类别为非全日制定向,考生档案不转入学校,学校也不接受户口转入、不提供奖学金、住宿、公费医疗和就业派遣。说白了,这就是以前的在职研究生。看来非全之路何其漫长,想全面与全日制接轨并享受同等待遇尚需时日。如果再过几年,非全日制依旧是靠着调剂招生,毕业还不受人待见,那么各大高校肯定会逐渐收缩非全计划,否则早晚会砸了招牌。

损之又损

2019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及相关信息

很快2019年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就要开始了,想要首次报考的,或者是之前落榜想再次报考的,就可以提前做准备了。在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2019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条件及相关信息。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条件主要是对学历和工作经验有要求,而且专业类型不一样,需要的工作年限也是不一样的。管理类专业:报考这类专业,需要的工作年限就比较长了。比如:如果是专科学历,需要有五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如果是本科学历,需要有三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如果是硕士、博士,需要有两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非管理类专业:这类专业相比于管理专业,对工作年限的要求就要低上很多了。有专科学历,毕业两年及以上就可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只要是毕业之后就可以报考。招生院校招生2019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院校还是非常多的,而且都是在国内外名气很大的。主要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华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等。招生专业不仅招生院校众多,招生的专业数量也是很客观的,而且是以管理专业为主要招生专业。主要的管理专业有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公共管理、教育管理以及高级工商管理(EMBA)。除了这些专业,还有其他的像软件工程、应用心理、翻译等专业也是有招生的,可选择的余地还是非常大的。

旄丘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 到底和全日制有啥区别?

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已经可以报名了,在微博“一句话描述你的专业”话题中, 看到“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就知道是会计专业,“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这一看就是老中医,“报道它曝光它揭露它”,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在这个报考的当口,一则关于研究生就业的消息传来,这让许多人的心情有点沉重了。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企业竟然不要?这是为什么?最近,媒体曝光不少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求职中遭遇歧视的问题,有些企业把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当作淘汰标准,就算聘用,定岗也是和本科生同一级别。这让许多非全日制研究生感到了不公平,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那么,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它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相对于全日制来讲 我们的非全日制,分数更低,这是针对绝大部分的学校和专业。第二呢,非全日制学费更贵。第三呢,授课模式是不一样的,我们的非全日制是周末上课,全日制是周中上课。第四呢,全日制是管住宿的,我们的非全日制是不管住宿的。这也就是全部的区别了,至于“含金量”,早在2017年,教育部就已经明确定过:教育办公厅昨日印发了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 要求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采取同一质量标准 而学位证书也具相同的效力不少网友也在评论中表示,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分数和能力方面比全日制还强,有必要给那些企业的HR们上上课了。不过,现实也没那么容易改变。近日湖南大学就爆出69名研究生集体放学校鸽子,被录取了却不入学。微博中最高赞的评论就是:非全日制读了有啥用,有几个单位认可?有网友认为,这些人就是被从全日制调剂到了非全日制而选择了复读。对此现象,专业人士认为,就是歧视!问一位从事HR的姑娘,如果两位男士追你,一个愿意为你花钱,一个愿意为你花时间,你选谁?姑娘答:当然选学历高的!以学历论能力本身就不严谨,搞不清政策就更不专业了,所以建议这样的HR去考个非全日制研究生深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