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湖南大学69名研究生录取未报到,考上985还不去,这些学生咋了?劳而无功

湖南大学69名研究生录取未报到,考上985还不去,这些学生咋了?

在我国高校层次划分中,211、985高校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是考生追捧的目标,虽然如今双一流取代了985、211,但是这些高校的影响力依旧存在。但是在今年的研究生入学报到阶段,湖南大学69名研究生录取未报到,考上985工程高校还不去,这些学生怎么了?这69名考生中,大部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有个别全日制研究生。首先说一说非全日制研究生,这类研究生这两年才开始产生,按照教育部的说法,这类研究生要和全日制研究生同等标准培养和毕业,学历也是同等待遇,可以说未来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因为出现时间短,社会认可度不是很高,很多报考的或者从全日制研究生调剂过去的学生最后会选择放弃。另外,非全日制研究生学校还不给安排住宿,没有奖助学金,学费也比较高,很多学生觉得性价比不高,最后会放弃就读。不仅是湖南大学,其他985高校也有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会去报到,这是目前的一个普遍现象。其次说一说全日制研究生,能考上湖南大学的全日制研究生固然让人高兴,但是有时候别人可能会有更好的选择,所以湖大研究生并不是最优选。比如有的学生同时考研和考公务员,如果成功考上核心部门的公务员,很多人就会放弃读湖大的研究生。有的学生找到了更好的企业工作,可能也会对湖大的全日制研究生提不起兴趣。有些更顶尖一点的985高校本科生,被调剂到湖大的研究生,可能最后由于心理落差也不会去读。但是不得不说,湖南大学这些被录取的研究生不去读,还是有浪费教育资源的嫌疑,一些学生可能刚好被他们挤掉了名额,他们不去读,这些名额也不会让别人递补,别人也没有读书的机会。很多人建议研究生录取后要出台一个不报到提前告知的机制,研究生被录取后如果不想读,要在一定期限内告知录取学校,提前告知后别人就能递补,如果不提前告知却还不去报到的学生,要写进社会信用记录。很多人觉得湖南大学被69名研究生“退货”暗示了学校的衰落和吸引力的下降,其实这种看法没有道理可言,北大清华每年也不乏录取后不去报到的学生,湖南大学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个别全日制研究生不去报到,影响不大,属于正常现象。你怎么看?

维也纳

湖南大学取消69名研究生入学资格,对于另外69名学生来说不公平

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高考没有考上理想大学的学生,都把希望寄托在考研上面,所以考研能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现在每年一些985名校的名额越来越少,因为推免人数不断增加,加上还有很多本校生的优势,所以留给外校学生统考进去的名额就真的是非常少了,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很多学生几个月如一日艰苦奋斗只为进入理想学校继续深造提升自己,增加自己未来的竞争力,所以这样的机会对于他们来说是格外珍惜。不过这次湖南大学的一则公告却引起了极大关注,就是取消了69名研究生入学资格,有因为出国也有因为工作,总之都是个人原因的无法按来到学校报到。要知道湖南大学可是有名的985高校,一下子取消69名研究生入学资格,同时也就意味着原本应该因另外69名想来读研的学生被拒之门外了,还有就是学校也失去了69个招生名额,所以这对于学校和另外69名学生来说是极其不公平。所以这消息一出,也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议论,表示这些名额被无端浪费确实是太可惜了。当木哥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十分痛惜,因为木哥深知每个考研学子的不容易,虽然我们把痛恨抛向放弃名额的人似乎有点不妥,因为每个人首先都是从自身角度去考虑的,都会去给自己多一个选择,直到最后才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这是无可厚非的,谈不上道德不道德。因为他们也许不知道那时候自己能不能出国,也许他们不知道那时候他们能不能被理想的工作单位录取,所以读研是一个双保险的备胎。只是因为他们的这种选择,让高校和其它考生遭受到了损失。所以木哥觉得以后可能类似情况依然会发生,高校是不是可以选择一个备选方案来应对,同时就是那些考生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高校自己不去报到,而不是不了了之。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去确保教育资源不被浪费。

别惹我

湖南大学教育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士想要选择报考教育学在职研究生。现在,2020湖南大学在职教育学硕士正处于招生中,下面,小编来为同学们整理一下招生信息。 招生条件本科有学士学位2年或以上学历。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简章!上课方式湖南大学在职教育学硕士上课方式采取周末上课或者寒暑假集中上课。周末授课适合当地学员并且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固定的、方便到校学习的学员;寒暑假集中上课适合教师等职业的学员报考。 学制学费学制为2年,学费为全程1.6万元。所得证书湖南大学在职教育学硕士通过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报考,免试入学,无需参加入学考试,只要满足条件即可参加课程学习,后期满足本科有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参加申硕考试,考试通过获得学位证书。所得学位证书为教育学硕士学位证书,是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在学位网课程。以上就是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湖南大学在职教育学硕士招生信息。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文章!人大研修班学费情况如何?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好申请吗?

波莱罗

湖南大学取消69名研究生入学资格,招生名额浪费,却怪学生不守约

每年新生入学季,各大高校除了要迎接四面八方而来的莘莘学子,还会出现一种怪现象,一些明明已经被学校录取的学生结果却不来报名。这种现象对于高校来说,自然是一种十分尴尬的状况。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学生之所以被录取了却不来报到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是对录取的大学不满意,决定复读;第二是因为有了更好的去处,譬如有国外大学;第三则是个人身体或经济状况等原因造成不能如期报到。而且,此类情况并不是只在局部地区发生,本科生、专科生“录而不读”的现象在全国大学都屡见不鲜。但是,近几年,随着硕士研究生不断扩招,在本科阶段已经见怪不怪的“录而不读”现象已然蔓延到了研究生教育。近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了一则通告,一下取消了69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其原因就是这些研究生已经被湖南大学录取,但是,却因为各种原因、或放弃了入学资格,或逾期还没有报到,最后,校方只能取消他们的入学资格。这条公告一经发布,竟意想不到的引发了外界一片热议。人们指责那些已经被高校录取却不来报到读书的考生,在浪费高校招生名额,高校录取了你,到最后你却不来读书,让真正想读书的人来不了,这种行为真的让人痛恨。同时,他们还为高校站队,称这种行为是对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是硕导、博导带不满人、甚至无学生可带的“罪魁祸首”!要求把这些“录而不读”的人列入失信名单,或者采取一些严重的惩戒措施,杜绝这种现象的再次发生。诚然,“录而不读”对高校招录工作带来了不少困扰。但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种事更应当关注作为弱势群体的考生。学校要考虑自身利益,学生又何尝没有自己的考虑。这就像找工作,大家找工作没有一个人只会投一份简历,然后等到对方谢绝,再去寻找下一家。而是采用广撒网的方式,同时申请几个工作岗位。换做考研,其实也一样。学生考研、申请出国、找工作同时进行,并没有错。因此,若是因为学生“录而不读”就把他们列入失信名单,或者进行一些严厉的惩戒,完全是小题大做。要想解决这种现象的发生,更靠谱的应当是从源头入手,从强势群体展开工作。高校应当优化自身招生方法,采取积极的补录政策,这样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譬如,在发放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可以邮寄一封“决定入学协议”和“放弃入学申请”。如果学生在入学协议上签字,到时候却不来报到,就可以视为失信,纳入征信系统。如果逾期没有收到入学协议或者收到的是“放弃入学申请”,学校也可以尽快展开补录工作。其实,“高校录取却不来报到”的现象不止在国内,放眼全球也不是一件特别稀奇的事。但是,国外对这种现象采取的都是较为温和的措施,拿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却不想去,只要直接明言告诉学校就可以,学校也不会多说什么。因此,国内也无需大惊小怪。职业和学习生涯的规划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考生在过程中有了更好的选择也无可厚非,因为没有谁会站出来,保证研究生毕业就一定有更好的出路!

本体

「心火考研」湖南大学教育管理考研经验贴

未来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呀!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考研身份,2016年毕业的在职教师,一志愿湖南大学教育管理,已拟录取。本科既非 985 也非 211,边工作边备考,因此我认为我的成功可能会为一些因为担心工作和学习不能平衡而犹豫不决的、或者害怕本科歧视的你们送去一颗定心丸。如果你为自己的本科不够优秀,或者说工作经历不够出色而对湖大这类985学校望而却步,请抛开你的担心。就我个人经历来说,湖大真的是一所非常透明公正的学校,老师们绝不会带有色眼镜对待学生。其实从工作的第一年我就有想要考研的想法,但一直觉得碍于工作忙碌而无法兼顾,其实只是自己不想开始而已,2019年暑假我又有了想要考研的冲动,犹犹豫豫两个月,终于在9月底投入了考研大军中,也正是得益于我的敢于开始,才有今天的成功上岸。好了,啰嗦的话不多说,下面具体说一下我是怎么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考上985的。一、关于政治:政治是我最意想不到的,因为在考试前我做肖八肖四选择题都是20来分,我都要怀疑我政治要不过线了,结果没想到成绩出来考了77。政治我的建议是: 看视频,推荐徐涛,徐涛讲课真的很有趣哈哈,我当时因为开始的比较晚,所以就没有听整个课程,这也导致我后期做模拟题的时候不断出错,特别是史纲,我对整个知识脉络很混乱,又临近考试,真的很影响心态,建议大家尽量早点开始备考,可以先刷视频网课,这样整个知识脉络理清,后面才会越来越顺。做提纲,刷了网课视频之后不要急于去做题,可以自己做做提纲,我在图书馆认识的一个大四学生他就是这样做的,他最后打了86,选择题全对,真的巨牛哈哈,大家可以参考。(另外说一嘴,我家住在大学附近,所以休息日我会去学校图书馆复习,效率比在家里复习高30倍哈哈哈,在家里就会想吃想睡想打游戏,实实在在懒汉一个哈哈)刷模拟题,选择题我是刷了肖八,肖四,徐八,都刷了两三遍,刷题主要就是去感受题型设置特点,提升自己的熟练度,有时候虽然不知道这个题靠的是哪个知识点但是凭着感觉也能做对,特别是多选题,感觉真的很重要。狂背,大题就是狂背,狂背,狂背!!!!考前两周图书馆几乎所有角落都是背肖四的人,预测的真的很准,所以前期不用担心大题,等肖四出来,背就完了二、关于英语:我考的是英语二,只考了67分,不过我本身英语基础也不太好,六级大学考了4次都没考过(很执着,但也很惨哈哈哈),因为我一直都觉得专业课才是最重要的,所以11月份之前我都没怎么搞英语,就是稀稀落落的做一些真题,正确率也很低。11月份开始每天在扇贝上背100个新单词(要花1到2个小时,因为还有复习任务),建议大家尽早开始背单词,这样可以每天只背二三十个,又不耗时,记得又牢。除了背单词之外就是刷真题了,本来我是直接刷的,无奈正确率太低,我就去看了唐迟老师的阅读课,讲得真的很不错,反正我是有了质的飞跃哈哈英语的话,确实考得不咋的,我都不好意思说有经验,毕竟英语二80分的大神比比皆是哈哈三、关于专业课:专业课真的是我最头疼的事,要背的东西太多了,我是一名数学老师,完全不懂文科的那点事啊。刚开始那段真的就是瞎搞,没有一点方法,就是直接开背,背了忘忘了背,极其混乱又无助。后来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个学姐,在她的帮助下才算是复习的比较顺畅,而且我是在职备考,时间又紧,真的帮我避免了很多无用功,所以找一个同专业的学长学姐真的至关重要啊333教育综合(得分114),本来我是直接拿着那种网上的总结资料开背的,但是背了半个月发现真的跟完全没背过一样,脑子里一片混乱。后来开始挤时间看视频课,做知识框架(333必须做知识框架,真的必不可少),那个时候其实已经10月中旬了,又要上班,但是我真的太想一战上岸了,每天上完班回家都是逼着自己看视频做框架,真的是极度痛苦,完全不敢休息,甚至于吃饭的时候我都在看视频,后来考完之后我妈说她吃饭的时候大气都不敢出,怕打扰我,哈哈,非常非常感谢我妈妈,真的,从小到大,我不管做啥她都是全力支持,所以大家如果不想像我一样搞得那么高度紧张,或者说自己根本就没有这么强的自制力,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尽早开始!!845教育管理学(得分120),我找的学姐是同一学校学科思政的,所以只有专业课一333是一样的,专业课二就是完完全全的盲目自学,那个时候在网上也没找到对应湖大教育管理专业课二的课程,想报班都没地儿报,可能是大家都觉得湖南大学教育管理考生少的原因吧,毕竟往年都招不满,但没想到2020 届爆了,过线人数巨多,全日制加非全复试大概刷了得有30个人。然后我最近一查就发现网上出现了针对湖大教育管理的课程,果然人数一爆就很快有人嗅到了商机。2021估计报考人数也不会少,所以竞争只会越来越大,早做准备,或者报个班也可以,有老师带着学绝对会顺畅很多另外关于专业课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一定要把你能搞到的真题都背熟,而且要背那种能拿高分的答案,毕竟湖大的真题重复率还是挺高的,但是我背的是自己理解的答案,所以虽然是原题还是得分不是很高,很多点也是考完之后才觉得答得不够完善。真题要好好准备,当然非真题也不能不搞,毕竟也有一道原题都没考过的年份,所以不要侥幸啊,还是充分做好准备比较万无一失!四、啰嗦了这么多,最后来个简洁的总结吧1、不要放弃。2、利用网络资源。3、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4、保持平和。5、作息规律。6、尽早开始(哈哈,我真的一直在强调这个,那段时间我真的是极度紧张和烦躁,差点都感觉自己要抑郁了,没有一点信心,工作也没做的很好,所以大家能早开始就早开始,真的会轻松很多)最后最后;祝大家都能如愿!诸事顺利!笑口常开哈哈,大家有什么问题也欢迎交流!

人与之名

湖南大学69名研究生新生放弃入学 业内曝背后原因

“研究生院拟取消郑某等69名研究生入学资格,现将名单公示如下。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工作日内联系研究生培养办公室……”9月29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一则公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这则公示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共计69人,湖南大学研究生院拟将取消这69名2019级研究生入学资格。湖南大学69名准研究生被录取后,缘何会放弃入学资格?我国的法律法规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录而不读”行为?准研究生录而不读高校公示引起关注8月24日至25日是湖南大学2019级研究生入学报到的时间。可报到时间过去了几周,却还有69名研究生新生未到学校报到。位于湖南省会长沙的湖南大学,校区坐落在湘江之滨、岳麓山下,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湖南大学的官网介绍,湖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20个。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全国重点高校,今年录取的研究生新生中却有69名研究生新生放弃了就读机会。9月29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示,称拟取消这69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10月7日,记者在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官方网站找到了这则公示,公示标题为《关于取消郑某等69名2019级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公示》。公示称,据核实,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共计69人。依据《湖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湖大研字【2018】21号)第三条“新生应持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附相关证明,请假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之规定,以上69名新生视为放弃入学资格。研究生院拟取消郑某等69名研究生入学资格,现将名单公示如下。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工作日内联系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公示还留下了研究生院的办公电话。此公示时间为2019年9月29日至10月10日。因为此时间段恰逢国庆长假,按照公示的要求,这12天的公示期,工作日只有5天。记者注意到,公示的下面还附上了一份69名研究生的详细名单,这些放弃入学资格的研究生新生,录取的学院分别来自湖南大学的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建筑学院等16个学院。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工商管理学院,放弃入学的研究生人数有17名。放弃入学屡见不鲜背后原因多种多样69名研究生新生面对在全国重点高校就读的机会,缘何会突然放弃?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透露的原因是“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10月7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位放弃入学资格的研究生新生。这名大学生向记者透露,在入学前,他顺利地通过了某地的公务员考试,被录取成了一名国家公务员。“我家的经济条件一般,在对先就业还是先读研作了比较后,我还是选择先就业,以后有机会再读书。”这名大学生对记者说。陈新(化名)是湖南某高校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导师,他曾经也碰到过研究生新生“录而不读”的现象。陈新向记者透露,这种被高校录取之后又放弃入学资格的原因很多,以两种情况居多。据陈新介绍,第一种情况是本科就读高校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被保送在本高校读研究生,但这些保送生同时还会向其他高校申请读研,如果这类保送生同时被其中意的外地高校录取了,他们往往会放弃在自己本科大学读研究生的机会,转到其他高校读研;第二种情况则是一些研究生在考研的同时,还会参加当地的公务员考试、出国留学考试等,如果公务员考试、出国留学考试通过了,他们往往也会放弃读研的机会,选择先就业或出国留学。“我们学校以前也有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的事情,但一次性出现69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这种情况还是不多见。”陈新认为,这种情况说明研究生新生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了。据记者了解,这种“录而不读”现象不仅出现在湖南大学,在我国其他一些高校也屡见不鲜。除了研究生外,一些本科生、专科生也存在这种“录而不读”现象。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本科生、专科生“录而不读”的原因基本有三种:一是对录取高校不满意,决定复读重考;二是有另外的去处,比如就读国外高校;三是少数学生可能因为经济条件差或身体健康等其他原因没办法去上学。爽约影响招生秩序亟须开出治理良方研究生被高校录取后,随意放弃入学资格,是否会扰乱高校正常的招生秩序?我国的法律法规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录而不读”行为?陈新透露,他在几年前就遇到过这种事。当年,有一名大学生被他所在的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但后来这名大学放弃入学,而去参加工作了。“因为当时已经到了新生报到的时间,补录和调剂其他学生已经来不及了,最后学校只好取消了那个招生指标。”陈新坦言,这种“录而不读”的行为给高校正常的招生秩序带来了困扰,导致一些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带不满人,甚至出现有的导师无学生可带的情况,从而造成高校教育资源浪费。10月5日,69名研究生新生爽约湖南大学的消息被网友在网络论坛披露后,立即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要把这些不讲信用的考生纳入“失信名单”,限制其下一次考试,或把记录提供给征信机构留作日后评估信用使用。也有网友认为,这种行为虽是失信行为,但将此纳入“失信名单”不妥。记者调查发现,对于高校新生这种“录而不读”行为,目前高校方并无有效的治理良方。不过,河南省去年曾尝试对这种“录而不读”行为出台相关制约机制。有媒体披露,近年来,河南省本科录取不报到考生人数逐年增加,不仅造成招生名额浪费,也影响了一些高校对河南省招生计划的投放。作为全国高考考生竞争最激烈的省份之一,2018年,河南省首次明确了对违背志愿失信行为的惩戒措施。2018年7月,河南省招办相关负责人对媒体称,2018年录取后不入学实际就读等造成招生计划浪费的,2019年报名参加高考将限制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仅允许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不超过两个;另外,考生失信事实将记入其个人诚信档案,在普通高招录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作为对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据,可以拒绝录取失信考生。河南省的这一措施出台后曾引起过热议。赞成者认为,出台这种惩罚措施,能够有效遏制学生失信情况的发生,可以倒逼学生认真填报志愿,对自己填报的志愿更加负责;反对者则认为,录不录是学校的权利,读不读则是学生的自由,无可厚非。那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录而不读”行为呢?记者采访了相关的法律专家。据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黄捷介绍,我国的法律法规目前对高校新生这种“录而不读”行为还没有相关制约条款。“‘录而不读’原因诸多,虽然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但这种行为不仅危害到高校的招生秩序,还会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黄捷对记者说。来源:法制日报

老铃铛

湖南大学六十九名研究生新生放弃入学资格 “录而不读”缺乏相关法条制约

“研究生院拟取消郑某等69名研究生入学资格,现将名单公示如下。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工作日内联系研究生培养办公室……”9月29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一则公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这则公示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共计69人,湖南大学研究生院拟将取消这69名2019级研究生入学资格。湖南大学69名准研究生被录取后,缘何会放弃入学资格?我国的法律法规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录而不读”行为?准研究生录而不读 高校公示引起关注8月24日至25日是湖南大学2019级研究生入学报到的时间。可报到时间过去了几周,却还有69名研究生新生未到学校报到。位于湖南省会长沙的湖南大学,校区坐落在湘江之滨、岳麓山下,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湖南大学的官网介绍,湖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20个。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全国重点高校,今年录取的研究生新生中却有69名研究生新生放弃了就读机会。9月29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示,称拟取消这69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10月7日,记者在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官方网站找到了这则公示,公示标题为《关于取消郑某等69名2019级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公示》。公示称,据核实,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共计69人。依据《湖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湖大研字【2018】21号)第三条“新生应持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附相关证明,请假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之规定,以上69名新生视为放弃入学资格。研究生院拟取消郑某等69名研究生入学资格,现将名单公示如下。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工作日内联系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公示还留下了研究生院的办公电话。此公示时间为2019年9月29日至10月10日。因为此时间段恰逢国庆长假,按照公示的要求,这12天的公示期,工作日只有5天。记者注意到,公示的下面还附上了一份69名研究生的详细名单,这些放弃入学资格的研究生新生,录取的学院分别来自湖南大学的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建筑学院等16个学院。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工商管理学院,放弃入学的研究生人数有17名。放弃入学屡见不鲜 背后原因多种多样69名研究生新生面对在全国重点高校就读的机会,缘何会突然放弃?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透露的原因是“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10月7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位放弃入学资格的研究生新生。这名大学生向记者透露,在入学前,他顺利地通过了某地的公务员考试,被录取成了一名国家公务员。“我家的经济条件一般,在对先就业还是先读研作了比较后,我还是选择先就业,以后有机会再读书。”这名大学生对记者说。陈新(化名)是湖南某高校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导师,他曾经也碰到过研究生新生“录而不读”的现象。陈新向记者透露,这种被高校录取之后又放弃入学资格的原因很多,以两种情况居多。据陈新介绍,第一种情况是本科就读高校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被保送在本高校读研究生,但这些保送生同时还会向其他高校申请读研,如果这类保送生同时被其中意的外地高校录取了,他们往往会放弃在自己本科大学读研究生的机会,转到其他高校读研;第二种情况则是一些研究生在考研的同时,还会参加当地的公务员考试、出国留学考试等,如果公务员考试、出国留学考试通过了,他们往往也会放弃读研的机会,选择先就业或出国留学。“我们学校以前也有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的事情,但一次性出现69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这种情况还是不多见。”陈新认为,这种情况说明研究生新生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了。据记者了解,这种“录而不读”现象不仅出现在湖南大学,在我国其他一些高校也屡见不鲜。除了研究生外,一些本科生、专科生也存在这种“录而不读”现象。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本科生、专科生“录而不读”的原因基本有三种:一是对录取高校不满意,决定复读重考;二是有另外的去处,比如就读国外高校;三是少数学生可能因为经济条件差或身体健康等其他原因没办法去上学。爽约影响招生秩序 亟须开出治理良方研究生被高校录取后,随意放弃入学资格,是否会扰乱高校正常的招生秩序?我国的法律法规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录而不读”行为?陈新透露,他在几年前就遇到过这种事。当年,有一名大学生被他所在的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但后来这名大学放弃入学,而去参加工作了。“因为当时已经到了新生报到的时间,补录和调剂其他学生已经来不及了,最后学校只好取消了那个招生指标。”陈新坦言,这种“录而不读”的行为给高校正常的招生秩序带来了困扰,导致一些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带不满人,甚至出现有的导师无学生可带的情况,从而造成高校教育资源浪费。10月5日,69名研究生新生爽约湖南大学的消息被网友在网络论坛披露后,立即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要把这些不讲信用的考生纳入“失信名单”,限制其下一次考试,或把记录提供给征信机构留作日后评估信用使用。也有网友认为,这种行为虽是失信行为,但将此纳入“失信名单”不妥。记者调查发现,对于高校新生这种“录而不读”行为,目前高校方并无有效的治理良方。不过,河南省去年曾尝试对这种“录而不读”行为出台相关制约机制。有媒体披露,近年来,河南省本科录取不报到考生人数逐年增加,不仅造成招生名额浪费,也影响了一些高校对河南省招生计划的投放。作为全国高考考生竞争最激烈的省份之一,2018年,河南省首次明确了对违背志愿失信行为的惩戒措施。2018年7月,河南省招办相关负责人对媒体称,2018年录取后不入学实际就读等造成招生计划浪费的,2019年报名参加高考将限制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仅允许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不超过两个;另外,考生失信事实将记入其个人诚信档案,在普通高招录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作为对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据,可以拒绝录取失信考生。河南省的这一措施出台后曾引起过热议。赞成者认为,出台这种惩罚措施,能够有效遏制学生失信情况的发生,可以倒逼学生认真填报志愿,对自己填报的志愿更加负责;反对者则认为,录不录是学校的权利,读不读则是学生的自由,无可厚非。那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录而不读”行为呢?记者采访了相关的法律专家。据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黄捷介绍,我国的法律法规目前对高校新生这种“录而不读”行为还没有相关制约条款。“‘录而不读’原因诸多,虽然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但这种行为不仅危害到高校的招生秩序,还会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黄捷对记者说。

请治剑服

湖北大学撤销万宏伟教育学硕士学位:认定其论文剽窃、抄袭

湖北大学研究生院官网7月9日发布了一则《撤销学位公告》。湖北大学网站截图万宏伟,2009年6月获湖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硕士学位论文题目:湖北省普通高校篮球队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学位证书编号:T1051232009000571。经校学术委员会调查、审核,认定万宏伟硕士学位论文存在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七条、《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4号)第七条、《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教育部令第40号)第二十九条、《关于印发<湖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修订)>的通知》(校研字〔2014〕22号)第六条相关规定和湖北大学第十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投票表决结果,学校决定撤销万宏伟硕士学位,注销其硕士学位证书(证书编号:T1051232009000571),从决定之日起3年内不再接受万宏伟硕士学位申请。

相对

69名研究生开学却没有去学校报到,是湖南大学“衰落”?还是?

今年8月24日至25日是湖南大学2019级研究生入学报到的时间,可报到时间过去了几周,却还有69名研究生新生未到学校报到,很多人都说是湖南大学衰败了?难道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并不是。在以前,很多人大学毕业了都能分配工作,或者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但是现在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不断地扩张,我国每年都有大批大学生毕业,为了获得更多的优势,很多人不得不选择考研。考研说得容易,但其实是很辛苦的,那为什么今年会有69名考生放弃资格呢?湖南大学难道真的衰败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湖南大学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是比较有优势的。一、环境好湖南大学综合排名29,是我国985211双一流B大学,虽然不是A,但是相对来说还是很不错的。首先,湖南大学位于湖南省的省会星城长沙,经济非常发达,就业机会也较多,学校的资源好,师资力量强。湖南大学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有南北两校区,南校区是主校区,建筑很有特色,北校区和南校区中间隔着一座岳麓山,校园环境好学习氛围也比较好,非常安静,适合人们学习,湖南大学地处大学城,附近有很多大学,各大学之间资源共享,项目也多。二、历史悠久湖南大学历史悠久,各个专业的经验也很丰富,课程设置也比较合理。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创建于公元976年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变革却始终延续,被誉为“千年学府,百年名校”。1903年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三、教学设备先进虽然湖南大学是一所历史老校,但是它并没有老校的那种“死气沉沉”,而是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湖南大学因为位于长沙,经济较为发达,而且国家对这所大学也比较看重,每年都会拨大量的款,所以湖南大学每年都会引进先进的设备来供学生学习,还有各种奖学金和项目,既鼓励学生了学习,也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非常适合大学生进行科研活动与学习。那么为什么这些“69个准研究生”没有报道呢?据调查,这69名没有报名的研究生,他们基本上属于非全日制学生,由于种种因素选择放弃这个机会,并不是说湖南大学开始衰败了。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透露的原因:“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记者采访:在10月7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位放弃入学资格的研究生新生。这名大学生向记者透露,在入学前,他顺利地通过了某地的公务员考试,被录取成了一名国家公务员。说说个人观点,其实湖南大学整体上还是很不错的,我觉得考研非常的辛苦,既然选择考研这条道路就要确定好目标,不能因为其他的因素而浪费了自己一年的努力,同时占用了别人的名额,非常不好。那么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待呢?

访谈录

湖南大学69名准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 “录而不读”是什么原因?

央广网北京10月10日消息(记者常亚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一则公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该公示提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以上共计69人,他们实际上是集体放了高校的“鸽子”,考上了研,不读了。湖南大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是全国重点大学。很多人不理解,这样的名校,为什么一下子有这么多准研究生“录而不读”?该怎样妥善处理?9月29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一则公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公示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共计69人,湖南大学研究生院拟将取消这69名2019级研究生入学资格。据公示显示,这些学生分别来自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16个学院。多所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和教授表示,“录而不读”这种情况他们学校也存在,但是人数高达69人不是普遍现象。老师1:据我了解有这种现象,但是并不普遍,像咱们学院,基本上没有。老师2:在我们学校还是比较少的,偶尔会有。但是像湖南大学一次有69个不来读的,是不常见的。老师3:一下子公示了这么多人,确实在教育界比较少见。因为在我们学院,包括我所了解的其他学院的情况,这种是非常少的。对于湖南大学69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具体原因,记者电话联系湖南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没有得到正面回应。记者采访了国内多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和教授,他们认为找到工作、出国留学是学生放弃入学资格的主要原因。老师1:我觉得比较多的应该是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因为一部分读研的学生读研后依然面临再就业的问题。老师2:现在出国留学的同学比较多,所以他们在考研的同时也在申请出国,如果后来申请成功了,他也不会选择在国内读研究生,也是做两种打算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福建某高校硕士生导师张教授认为,因为名额不足,一些原本报考学术型硕士的同学被调剂到专业型硕士,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被调剂到非全日制导致学费相对昂贵,这也是一些同学被录取后选择放弃的原因之一。“我们现在非全跟全日制名额一般是50比50,全日制的同学报考的比较多,非全的比较少,但是考过以后,学校就会动员特别是应届生考全日制的去读非全,费用比较高,也有可能是这种原因他们才选择放弃的。”张教授告诉记者,不少考生把考研视为增加就业竞争力的手段,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后 “录而不读” 可以理解,但是这种行为无疑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他这种情况是已经参加复试了,就是把别人的机会给挤走了,对其他考生也属实不利,妨碍了那些想读书的人。”北京某高校的青年教师吴老师告诉记者,因为学校给了名额但是学院没有招满,这种情况也会影响学院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甚至影响学校的学术产出,对一些讲究人才结构的理工科院校来说更为严重。吴老师说:“他们需要建立团队来进行团队的研究合作,老师们在进行学术培养的时候也是注重一个代际之间的团队结构建设,如果对于研究生导师个人来说,他招的研究生没有来,那他这一届就招少了,甚至说没有了,对他的科研团队建设也是有影响的,就会影响到科研的产出。”对研究生“录而不读”这种行为,记者采访的各高校教师坦言,目前没有一个很好的机制来规避和防范,最多只能在录取前加强沟通和了解。重庆某大学硕士生导师刘教授说:“比如我们在面试的时候一般都会问学生,你为什么会选择到我们这里来读研究生?你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计划和你的想法等,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交流。”此外,北京某高校负责招生的陈老师认为,尽管选择录取后入学读书是一种个人行为,也是双向选择的一个结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录而不读”也属于失信行为。如果失信考生来源相对集中,研究生院也会采取发函的方式与考生所在学校进行沟通。在考生质量同等的条件下,这也会成为研究生院此后是否录取该学校考生的一个判断因素。陈老师说:“学院基本上是没有约束机制的,但是我们会分析这种情况,看看是哪些学校的学生出现‘录而不读’的情况,如果一所学校连续出现录而不读的现象,我们可以考虑去公函和对方院校说明考生的失信情况,有可能会影响到以后这所学校的考生,包括报考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