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周亚松,厉害了!孟祥斌

周亚松,厉害了!

还记得那位和女儿一起考上研究生的“妈妈学姐”周亚松吗?如今这位顺利拿到硕士研究生学位的“妈妈学姐”收到了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7月1日下午56岁的周亚松收到了韩国大学院(韩国研究生院统称)音乐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即将进入“博士时间”周亚松的电子版博士录取通知书1本想陪女儿考研自己却先成为学姐周亚松在当地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多年来,只有高中学历的她通过函授、自考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2015年已经51岁的周亚松陪女儿吴悠一起备考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没想到自己考上女儿却遗憾落榜周亚松和女儿吴悠2016年吴悠经过一年充分准备后第二次参加研究生考试终于被录取成为妈妈的学妹2017年9月母女俩在华师相聚还住在同一幢宿舍楼一时传为佳话2并不迷恋学历更重要的是享受学习的过程2019年周亚松顺利硕士毕业在毕业典礼上她表示年龄不是问题自己想要继续深造通过一年的努力如今终于收到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周亚松直言很惊喜“感谢所有老师对我的教诲他们尽心尽力地帮助我录制作品集一字一句帮我纠正发音和解答专业性问题”周亚松说如今又可以继续享受学习的乐趣这对自己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在求学路上周亚松也受到了不少质疑她说自己其实并不迷恋学历而是认为学习是一件终身的职业读博不仅是想在专业上有所造诣崇尚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更重要的是享受学习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渗透着一种仪式感取得博士文凭既是一种阶段性的认可也是一张积极进取的标签” 目前周亚松称自己在“闭关修炼”对于是否入学完成博士学位还不确定但希望还能在专业上继续进步01:23网友纷纷为这位“妈妈学姐”点赞:“好励志”“厉害!学无止境”“恭喜!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为“妈妈学姐”点赞加油!继续乘风破浪!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综合整理自长沙晚报、长江日报、网友评论等编辑/薛惠珊

马蹄

她52岁考上华中师大研究生,今年毕业举办震撼个人音乐会

楚天都市报5月5日讯(记者揭明玥 通讯员党波涛)昨晚,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55岁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周亚松,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为了这场毕业音乐会,周亚松准备了将近半年。在导师的指导下,音乐会确定了14首曲目。周亚松一边准备毕业论文,一边排练音乐会的曲目。“半年苦战换来演出的成功,很值得。”周亚松说。2016年9月1日,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迎来了一名特殊的研究生,这名学生来自湖南常德,出生于1964年;两年前,周亚松的女儿吴悠成了她的学妹,也考上了华中师大音乐学院,两人的故事在网上走红,被称为“最励志母女”。本报曾经报道过,而昨日,她为自己的研究生生涯,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整场音乐会持续近一个半小时,这对55岁的周亚松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不仅来自嗓音,更来自体能。昨晚,参加打分的三位老师评分都是90分以上,音乐会获得“优秀”等级。周亚松的第一个导师孙静梅教授说:“你能把一台音乐会演唱的如此精彩动人,实属不易!透过音乐会看到了你的努力和进步!我和其他两位老师都感叹我们没有你的意志力和忍耐力,我们应该向你学习!”回顾自己的读研经历,周亚松说,自己心里虽然一直有考研的念想,却没有料想机遇来得这么快。女儿吴悠扛着压力备考华师研究生时,为给女儿做好榜样、分担压力,同样热爱音乐的她决定与女儿一同备考。之后2016年,周亚松竟然先于女儿先考上了华师音乐学院研究生。周亚松本打算不去读研,留下来陪女儿继续考一次,但吴悠希望妈妈能够去追寻自己的梦想,真正做自己想做的事。第二年,吴悠也顺利考上了。在华师求学的两年,不仅让她的专业水平有所提高,更拓宽了她的视野,让她看人待物与以前都有所不同。“希望年轻的朋友们珍惜美好的时光,趁着青春年华,在追梦的好时代里,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周亚松说。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来源:楚天都市报

何也

华中师范大学公布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你上线了吗?

华中师范大学简称“华师大”,位于湖北 省武汉市,211工程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目前学校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7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21年3月24日公布了2021年研究生考试各专业复试分数线,看看你的分数够线没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文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信息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社会学院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农村研究院、伍伦贡联合研究院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参加复试最低分数线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考研复试采用线下方式,考生到校复试,复试时间一般安排在3月底或4月初进行,4月15日前完成 复试。以上资料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官网,本文仅作参考,一切以官方发布为准,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西南大学公布2021年考研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及招生数,你上线了吗?南京理工大学公布2021年考研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及招生数,你上线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布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你上线了吗?重庆沙坪坝区普惠性幼儿园名单,有你家孩子读的幼儿园吗?合肥工业大学各学院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你的分数上线了吗?

渔童

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录比公布!4个专业0录取!

文都考研近日公布了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的分专业报录比详情。各位拟报考该校的考研生注意收藏阅读。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录取人数在100人以上的专业仅有化学学院的化学专业,其次是政治学专业,录取了98人。值得注意的是有四个专业录取人数为0:课程与教学论(3个学院),学科教学(音乐)这四个专业今年仅录取了推免生。不知道明年会不会扩招。文中还给各位同学整理了2021年华师大各专业拟推免生招生计划,以及2020年硕士研究各专业的复试最低分数。均来自华师大研究生招生办。一,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录比报录比较高的专业有:化学学院的化学专业,录取102人;政治与国际关西学院的政治学专业,录取98人;教育学院的教育学专业,录取88人。报录比为0的专业有:生命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科教学(音乐)专业其他各专业报录比请看下表:来自:文都考研二,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最低分数线各大院系的服饰最低分数线看下表,分数较高的院系主要是心理学院的心理学专业,达到393分之高。三,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推免生分专业招生计划目录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各专业推免生计划中,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推免计划68人;化学学院的化学专业,推免计划40人;教育学院的教育学专业,推免计划30人;其他各专业2021年推免计划看下表注:数据均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麦麦仅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卜尔

陪女儿考研自己却先考上,55岁“声乐学霸妈妈”毕业了

经过三年努力,周亚松成了华中师大声乐专业的一名硕士毕业生陪女儿考研,自己却先考取了研究生。6月20日,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赵凌云在2019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为55岁的硕士毕业生周亚松点赞。周亚松,生于1964年,湖南常德人,本是陪女儿考研,没想到自己先一年考上了研究生。“你还年轻,这次没考上,明年再考吧。”2016年,女儿也考上了华中师大音乐学院的研究生,成了周亚松的学妹。周亚松原来在当地某机关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只有高中学历的她,后通过函授、自考,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现在,经过三年努力,周亚松成了华中师大声乐专业的一名硕士毕业生。毕业典礼上,学弟学妹们争相与周亚松合影 毕业典礼上,华中师大校长赵凌云讲述周亚松母女的故事时说,周亚松用亲身实践生动地展示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证明了学习从来没有时间和年龄限制。周亚松的求学经历,赢得了全场师生的掌声。当天,周亚松参加班上最后一次点名时坐在教室里若有所思,充满着对校园生活的不舍与留恋。对于毕业后的去向,她透露,如果有机会,希望能攻读声乐专业的博士。周亚松参加班里最后一次点名“这么大年纪了,还读研不是闹笑话吗?”对于一些不理解,周亚松说,自己并不是迷恋学历,而是崇尚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即将离开武汉返回湖南的她告诉记者,在武汉求学的这三年,不仅让她的专业水平有所提高,更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来源:新华社 长江日报

地之自厚

华中师范大学2021考研各院系复试分数线+招生计划汇总!

#2021考研调剂#截止到3月27日下午13:30,华中师范大学没有公布复试细则的院系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MBA已公布)、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社会学院。其他院均已公布细则复试时间,下面统计了2021扩招计划,以及各院系的复试时间仅供参考。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MBA:全日制无变化,非全扩招50人,非全接收调剂!!!国际关系学院:无扩招计划,复试比例120%。心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学硕:行政管理增加3个, 社会保障增加1个,,土地资源管理增加4个名额MPA:全日制无变化,非全扩招50人,不接收调剂!!!复试比例129%。文学院:无扩招计划,跨专业加试取消!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中国民间文学接收院内调剂。语言研究所:无扩招计划,跨专业加试取消!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扩招9人,世界史扩招2人。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扩招12人,应用统计专硕扩招5人,学科教学数学扩招5人,统计学学硕缩招5人。跨专业仍须加试!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接收调剂化学学院:化学专业扩招19人,可以专业方向申请调剂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扩招7人,体育教学扩招2人,运动训练扩招2人。信息管理学院:无招生信息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扩招7人社会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史扩招1人,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扩招13人,农村发展非全扩招10人。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学硕扩招10人,新闻与传播专硕扩招3人。跨专业加试!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学扩招6人:伍伦贡联合研究院:接收大量调剂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扩招2人,教育技术学扩招8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扩招6人,数字媒体技术扩招4人。-end-注:文中内容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研招办,麦麦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明

陪女儿考研自己却先考上,湖南55岁“声乐学霸妈妈”毕业了

经过三年努力,周亚松成了华中师大声乐专业的一名硕士毕业生陪女儿考研,自己却先考取了研究生。6月20日,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赵凌云在2019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为55岁的硕士毕业生周亚松点赞。周亚松,生于1964年,湖南常德人,本是陪女儿考研,没想到自己先一年考上了研究生。“你还年轻,这次没考上,明年再考吧。”2016年,女儿也考上了华中师大音乐学院的研究生,成了周亚松的学妹。周亚松原在当地某机关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只有高中学历的她,后通过函授、自考,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现在,经过三年努力,周亚松成了华中师大声乐专业的一名硕士毕业生。毕业典礼上,学弟学妹们争相与周亚松合影毕业典礼上,华中师大校长赵凌云讲述周亚松母女的故事时说,周亚松用亲身实践生动地展示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证明了学习从来没有时间和年龄限制。周亚松求学经历,赢得了全场师生的掌声。当天,周亚松参加班上最后一次点名时,坐在教室里若有所思,充满着对校园生活的不舍与留恋。对于毕业后的去向,她透露,如果有机会,希望能攻读声乐专业的博士。周亚松参加班里最后一次点名“这么大年纪了,还读研不是闹笑话吗?”对于一些不理解,周亚松说,自己并不是迷恋学历,而是崇尚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即将离汉返回湖南的她告诉记者,在武汉求学的这三年,不仅让她的专业水平有所提高,更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来源:长江日报来源:新华网

蕃息畜藏

陪女儿考研自己却先考上,华师55岁“学霸妈妈”毕业,她还想读博!

陪女儿考研,自己却先考取了研究生。6月20日,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赵凌云在2019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为55岁的硕士毕业生周亚松点赞。“这么大年纪了,还读研不是闹笑话吗?”对于一些不理解,周亚松说,自己并不是迷恋学历,而是崇尚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52岁考上华师研究生生于1964的周亚松来自湖南,热爱音乐,喜欢唱歌。而女儿吴悠从小学习舞蹈、钢琴,她便坚持伴随女儿学习,两人还会一起跳舞、演奏四手联弹。尽管周亚松年轻时未能进入与艺术相关的学校学习,但爱好多年未变。周亚松原在当地某机关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只有高中学历的她,后通过函授、自考,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几年前,女儿打算考华师研究生,她陪女儿备考时也萌发了考研的念头。当时,亲朋好友中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对年过五旬的她来说,备考尤其是复习英语并不轻松。周亚松几乎是从零开始学英语,每日恶补,捧着习题册做真题、背范文。说着虽很简单,但这个过程却是相当苦,一直能够坚持下去的动力便是想要为女儿做好榜样,周亚松也希望女儿能在这样的陪考氛围中轻松应考、金榜题名。2016年,52岁的周亚松考上了华师音乐学院研究生。她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走进大学校园专心学声乐,先后师从孙静梅、周希正两位教授。周希正教授只比她大两岁,而她的同窗大多是“90后”。“在网上看到录取信息的时候,我非常惊讶,也很高兴自己的梦想实现了。”周亚松笑言,亲戚、朋友很惊讶,自己的决心与结果对他们触动很大。次年,吴悠考上同一专业,成为妈妈的学妹。“我孩子不来,是我住这里”当时开学,周亚松一个人来到学校报到,旁边的家长都帮着孩子整理行李,也以为她是家属中的一员。直到晚上,寝室里其他家长都要离开了,有人问她:“你孩子怎么还没来呢?”周亚松有些尴尬回答:“我孩子不来,是我住这里。”一下子,周亚松就成为了一栋楼的焦点,家长和学生们都围了过来,纷纷感慨:“太励志了!”女儿也考上华师后,母女俩人同住一栋学生宿舍,妈妈住一楼,“90”后的女儿住五楼。吴悠和妈妈并不经常见面,在学校里两人就像普通的同学:“妈妈学习很勤奋,虽然住在一起,我们也不能天天约饭。不过,我争取每天下楼时经过她的寝室。”在学校里,周亚松成为最勤奋的学生之一。上课总是坐在第一排,从未迟到、早退、请假。每天早上6点起床,一天的时间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进行形体训练,时常练一字马、下腰,练声、练琴,上专业课、学英语,去图书馆看书。有时,还会去导师的琴房加练两小时。周亚松参加央视节目她的同窗们几乎都是“90”后。平时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会向年轻人请教。她认为,“90”后积极向上,有很多地方值得自己学习。这几年的学习,带给她的熏陶、变化非常大。不过,周亚松感叹:“之前我觉得考研难,其实读研更难,不仅要消化老师讲授的内容,还要合理安排自己选择的课程。”除了刻苦学习,周亚松还经常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她参加了《歌从黄河来》《越战越勇》《妈妈咪呀》《星光大道》等电视节目,成为“网红”。希望能攻读声乐专业博士现在,经过三年努力,周亚松成了华中师大声乐专业的一名硕士毕业生。6月20日的华师毕业典礼上,赵凌云讲述周亚松母女的故事时说,周亚松用亲身实践生动地展示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证明了学习从来没有时间和年龄限制。周亚松的求学经历,赢得了全场师生的掌声。周亚松参加班里最后一次点名毕业当天,周亚松参加班上最后一次点名时坐在教室里若有所思,充满着对校园生活的不舍与留恋。即将离汉返回湖南的她告诉记者,在武汉求学的这三年,不仅让她的专业水平有所提高,更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对于毕业后的去向,她透露,如果有机会,希望能攻读声乐专业的博士。此前,5月4日晚,在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厅,周亚松举行了毕业音乐会,献上10余首独唱曲目。她以自己的励志经历告诉学弟学妹们: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音乐会现场观众中就有她的女儿吴悠。明年这个时候,“90后”吴悠也将在这里举办毕业音乐会。她提前向妈妈发出邀约:“明年,您就是我的特邀嘉宾。”

化工

「荐读」陪女儿考研自己却先考上,55岁“声乐学霸妈妈”毕业了

经过三年努力,周亚松成了华中师大声乐专业的一名硕士毕业生陪女儿考研,自己却先考取了研究生。6月20日,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赵凌云在2019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为55岁的硕士毕业生周亚松点赞。周亚松,生于1964年,湖南常德人,本是陪女儿考研,没想到自己先一年考上了研究生。“你还年轻,这次没考上,明年再考吧。”2016年,女儿也考上了华中师大音乐学院的研究生,成了周亚松的学妹。周亚松原在当地某机关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只有高中学历的她,后通过函授、自考,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现在,经过三年努力,周亚松成了华中师大声乐专业的一名硕士毕业生。毕业典礼上,学弟学妹们争相与周亚松合影 毕业典礼上,华中师大校长赵凌云讲述周亚松母女的故事时说,周亚松用亲身实践生动地展示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证明了学习从来没有时间和年龄限制。周亚松的求学经历,赢得了全场师生的掌声。当天,周亚松参加班上最后一次点名时坐在教室里若有所思,充满着对校园生活的不舍与留恋。对于毕业后的去向,她透露,如果有机会,希望能攻读声乐专业的博士。周亚松参加班里最后一次点名“这么大年纪了,还读研不是闹笑话吗?”对于一些不理解,周亚松说,自己并不是迷恋学历,而是崇尚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即将离汉返回湖南的她告诉记者,在武汉求学的这三年,不仅让她的专业水平有所提高,更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本期编辑:胡洪江、蒋川

隆杀之服

陪女儿考研自己却先考上,华中师大55岁“学霸妈妈”毕业

陪女儿考研,自己却先考取了研究生。6月20日,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赵凌云在2019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为55岁的硕士毕业生周亚松点赞。“这么大年纪了,还读研不是闹笑话吗?”对于一些不理解,周亚松说,自己并不是迷恋学历,而是崇尚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52岁考上华师研究生生于1964的周亚松来自湖南,热爱音乐,喜欢唱歌。而女儿吴悠从小学习舞蹈、钢琴,她便坚持伴随女儿学习,两人还会一起跳舞、演奏四手联弹。尽管周亚松年轻时未能进入与艺术相关的学校学习,但爱好多年未变。周亚松原在当地某机关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只有高中学历的她,后通过函授、自考,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几年前,女儿打算考华师研究生,她陪女儿备考时也萌发了考研的念头。当时,亲朋好友中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对年过五旬的她来说,备考尤其是复习英语并不轻松。周亚松几乎是从零开始学英语,每日恶补,捧着习题册做真题、背范文。说着虽很简单,但这个过程却是相当苦,一直能够坚持下去的动力便是想要为女儿做好榜样,周亚松也希望女儿能在这样的陪考氛围中轻松应考、金榜题名。2016年,52岁的周亚松考上了华师音乐学院研究生。她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走进大学校园专心学声乐,先后师从孙静梅、周希正两位教授。周希正教授只比她大两岁,而她的同窗大多是“90后”。“在网上看到录取信息的时候,我非常惊讶,也很高兴自己的梦想实现了。”周亚松笑言,亲戚、朋友很惊讶,自己的决心与结果对他们触动很大。次年,吴悠考上同一专业,成为妈妈的学妹。“我孩子不来,是我住这里”当时开学,周亚松一个人来到学校报到,旁边的家长都帮着孩子整理行李,也以为她是家属中的一员。直到晚上,寝室里其他家长都要离开了,有人问她:“你孩子怎么还没来呢?”周亚松有些尴尬回答:“我孩子不来,是我住这里。”一下子,周亚松就成为了一栋楼的焦点,家长和学生们都围了过来,纷纷感慨:“太励志了!”女儿也考上华师后,母女俩人同住一栋学生宿舍,妈妈住一楼,“90”后的女儿住五楼。吴悠和妈妈并不经常见面,在学校里两人就像普通的同学:“妈妈学习很勤奋,虽然住在一起,我们也不能天天约饭。不过,我争取每天下楼时经过她的寝室。”在学校里,周亚松成为最勤奋的学生之一。上课总是坐在第一排,从未迟到、早退、请假。每天早上6点起床,一天的时间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进行形体训练,时常练一字马、下腰,练声、练琴,上专业课、学英语,去图书馆看书。有时,还会去导师的琴房加练两小时。她的同窗们几乎都是“90”后。平时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会向年轻人请教。她认为,“90”后积极向上,有很多地方值得自己学习。这几年的学习,带给她的熏陶、变化非常大。不过,周亚松感叹:“之前我觉得考研难,其实读研更难,不仅要消化老师讲授的内容,还要合理安排自己选择的课程。”除了刻苦学习,周亚松还经常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她参加了《歌从黄河来》《越战越勇》《妈妈咪呀》《星光大道》等电视节目,成为“网红”。希望能攻读声乐专业博士现在,经过三年努力,周亚松成了华中师大声乐专业的一名硕士毕业生。6月20日的华师毕业典礼上,赵凌云讲述周亚松母女的故事时说,周亚松用亲身实践生动地展示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证明了学习从来没有时间和年龄限制。周亚松的求学经历,赢得了全场师生的掌声。周亚松参加班里最后一次点名毕业当天,周亚松参加班上最后一次点名时坐在教室里若有所思,充满着对校园生活的不舍与留恋。即将离汉返回湖南的她告诉记者,在武汉求学的这三年,不仅让她的专业水平有所提高,更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对于毕业后的去向,她透露,如果有机会,希望能攻读声乐专业的博士。此前,5月4日晚,在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厅,周亚松举行了毕业音乐会,献上10余首独唱曲目。她以自己的励志经历告诉学弟学妹们: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音乐会现场观众中就有她的女儿吴悠。明年这个时候,“90后”吴悠也将在这里举办毕业音乐会。她提前向妈妈发出邀约:“明年,您就是我的特邀嘉宾。”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