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云复试”,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4300多名考生在线完成绊脚石

“云复试”,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4300多名考生在线完成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云复试”昨天启动,5月20日前,4300多名考生将全部在线完成复试。为了让考生了解考试过程华中师大提前为考生分时段、分专业提供模拟系统测试。考试当天,考生分批、分时通过准考证上的二维码进入复试系统,填写完身份信息后,还需进行人脸识别进行信息比对,通过后方可进入复试界面。“双机位”视频模式是华中师范大学线上复试的“标配”,其中一台“担任”主机位,用于面试时考生与考官的互动,另一台为辅机位,保证考生主机位屏幕能清晰地被复试专家组看到。在面试过程中考生本人需正对手机摄像头,保持坐姿端正,面部、上半身及双手在画面中清晰可见,并不得遮挡面部、耳朵等部位,不得佩戴耳饰、帽子、墨镜、口罩等。20分钟的复试期间每名考生须注视摄像头,视线不得离开、不得中途离场。不得手持手机进行考试。不得使用蓝牙耳机或外接耳机。不得接听电话。不得采用任何方式变声、更改人像。不得使用虚拟背景、更换视频背景。不得以任何方式查阅资料或接收其他信息。复试前,考生除提交思想政治表现审查表,还需签订复试诚信承诺书。入学三个月内,学校将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记者:吴攀 通讯员:党波涛 刘志强 陈希昌)

能尊生者

跨考教育学难吗?华中师大教育学考研需要多少分?

华中师范大学,211院校、国家教育部直属6所综合性师范大学之一,地理位置又位于武汉,所以每年都会有很多同学报考,分数自然也就不会低。今天,学姐就给大家全面的介绍一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详细情况。院校介绍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部直属6所综合性师范大学之一、国家「211工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历史比较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中华大学于1924年设立的教育学系和华中大学于1929年设立的教育学院。教育学是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是国家重点学科。学院共有13个系、所、中心。设有教育学系、学前教育系、特殊教育系、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教育史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等13个教学科研设施。目前,311教育学学硕开设21个专业,333教育学专硕共开设16个专业,具体专业细分可以看考情分析部分。考情分析最新第四轮全国高校的教育学学科评估,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位列第五,学科评估结果为A级,从评级结果来看是非常优势的专业,常年为教育学类考研热门报考高校。311教育学学硕考情分析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复试分数线344,共计录取88人,报录比5.3%。教育学原理录取8人,录取平均分360;课程与教学论录取13人,录取平均分362;教育史录取10人,录取平均分355.5;比较教育学录取7人,录取平均分362;学前教育学录取6人,录取平均分361;高等教育学录取10人,录取平均分362;成人教育学录取2人,录取平均分351.5;职业技术教育学录取2人,录取平均分347.5;特殊教育学录取8人,录取平均分351;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录取4人,录取平均分350;教师教育录取5人,录取平均分352;教育经济与管理录取13人,录取平均分351。各专业详细信息参考下图。华中师范教育学热门专业是: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根据2021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招生目录,华中科技大学333教育学专硕全日制拟招生99人,其中推免30人。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如下:教育学原理11人,课程与教学论16人,教育史拟招生11人,比较教育学6人,学前教育学8人,高等教育学11人,职业技术教育学4人,特殊与融合教育8人,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4人,教师教育7人,教育经济与管理13人。333教育学专硕考情分析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硕共计录取475人。教育管理录取21人,录取最低分331,平均分354;小学教育录取25人,录取最低分363,平均分382;学前教育录取25人,录取最低分365,平均分380;特殊教育录取6人,录取最低分337,平均分359;心理健康教育录取6人,录取最低分350,平均分375;现代教育技术录取55人,录取最低分343,平均分362;学科教学具体细分专业招生人数可参考下图。根据2021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招生目录,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专硕全日制共计16个专业招生,拟招生376人。其中教育管理15人,小学教育20人,学前教育16人,特殊教育6人,心理健康教育45人,学科教学(语文)18人,学科教学(历史)23人,学科教学(英语)38人,学科教学(数学)19人,学科教学(思政)72人,学科教学(物理)18人,学科教学(化学)10人,学科教学(地理)20人,学科教学(生物)18人,学科教学(美术)3人,现代技术教育35人。想要报考华中师范大学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上图20年的录取平均分。2021华中师范招生简章(部分)专硕还是学硕专硕是2年,重实践,所以基本上都是有学科背景的报考专硕,比如你的本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中文专业,数学专业等或者是教育学相关专业。但是如果不是的话,建议最好考学硕。如果本科是英语专业,数学专业等或者是教育相关专业(学前和小学教育等),可以报考学硕,也可以报考专硕!学硕是3年,重理论。研究生毕业可以做中小学老师,辅导员;也可以进编辑部、杂志社。也可以进学术研究型单位:如研究型大学、教研所、研究型教师等做大学老师,也可以继续读博,出国等。现在咱们可以不考虑下面的小的方向,主要是要考虑自己考学硕还是专硕,才能提前开始准备。小的方向是报名以及复试的时候会涉及到的内容。华中师范大学作为重点师范院校,教育学类部分专业竞争激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近3年报录比。2020年,教育学报录比5.3%,报考人数每年都在不断攀升。从报录比上来看,学硕的竞争比专业要高。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1、教育学学硕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每年0.8万元。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专业课二根据报考专业方向而定。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统考,有全国版大纲,但是并没有全国版大纲,根据统考大纲以及历年统考真题推荐以下参考书目,备考同学可参考: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基础》(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师大出版社 陈琦、刘儒德;中外教育史:《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教育研究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宁虹主编;2、教育学专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2年,每年1万元。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专业课二根据报考专业方向而定。不同研究方向第四科目考察不同,所以同学在备考前要先决定好专业方向,如果还没有决定前可以先复习专业课一,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硕对于专业课一的考察是一样的。参考书目:《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复试华中师范大学的初试占比70%,复试占比30%。所以,初试特别特别重要,复试亦重要!一般是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2020年比较特殊取消了笔试环节,采取的线上视频面试。一般面试的时候,每个人不少于20分钟。主要流程分为:中文自我介绍、抽题作答、英语口语(自我介绍、提问)。复试问答分为常规问题和专业课问题。常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考研?为什么报考这个专业?研究生期间规划等等。专业课问题,问到的问题主要和报考专业有关,了解你对这个专业的认识。大家准备面试的时候可以通过查看导师的论文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另外,也可以关注一些期刊和公众号。面试抽题里有很多关于初试的内容,所以,初试通过的同学也不要轻易把初试的内容丢掉。还是要定时的复习下初试笔记。最后,教育学考研没有绝对好考与难考一说!只要选对学校,选对专业,考名校并不太难。

赫克托

华中师范大学2020考研复试明天开考,提醒你做好这些准备!

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开考在即, 为了让考生能很好地了解考试过程, 做好考前复试平台调试, 学校于5月12日上午9:00, 为4300多名参加复试的考生分时间段分专业提供模拟系统测试。工作人员调试现场网络设备,模拟演练复试。考生通过准考证上的二维码扫码进入复试系统,与现场工作人员连线模拟考试。注意事项1.复试是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一部分,复试过程中禁止录音、录像和录屏,禁止将相关信息泄露或公布。2.严格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参加考核。考生候考期间应当自觉接受考试工作人员查验、管理,遵从考试指令。3.考试前务必保证手机电量充足,考试期司最好保持充电状态,避免因手机电量不足影响考试。手机需退出除微信之外的其他应用程序,如闹钟、QQ、录屏录音、音乐、视频、在线课堂等,避免在考试过程中被干扰。建议考试前一天重启手机,清理内存。4.考试期间,考生着装整洁得体,干净大方,不得化浓妆;考生应保持注视摄像头,视线不得离开,中途不得离场;不得手持手机进行考试;不得接听电话;不得使用蓝牙耳机或外接耳机;不得采用任何方式变声、更改人像;不得遮挡面部、耳朵等部位;不得佩戴耳饰、帽子、墨镜、口罩等;不得使用虚拟背景、更换视频背景;不得以任何方式查阅资料或接收其他信息。5.考生如在考试时因误操作或其他原因退出考试,应尽快从微信小程序回到考试界面。若因网络或设备问题导致考试中断,须第一时间联系招生单位,联系方式见招生单位复试工作细则。6.考生确实不具备参加网络远程复试需要的软硬件条件的,请于5月11日前联系招生单位。7.请考生于本场考试时间段起始时间半小时前(上午场8:00,下午场13:30)扫描考试二维码进入考场(抽取当日考试序号)。特别叮嘱,复试这些准备一定要做好。1、空间准备1.准备应试空间:保持空间干净整洁,清理违禁书籍、资料等违禁物品,提前清理桌面,确定应试空间房门可妥善关闭。复试环境应光线明亮,不可使用虚拟背景、更换视频背景。2.避免他人干扰:复试环境要相对独立、无干扰,考试期间不得有其他人在场。宜告知家人复试时间,提示家人考试期间勿扰,请他们协助保持安静的应试环境。2、远程技术准备复试采用“双机位”视频模式和微信复试小程序,考生需特别注意的是,“双机位”为两部手机(最好为同一操作系统手机)同时操作,不能用平板电脑或笔记电脑替代。考生应提前熟悉硬件、软件使用方法,确定合规硬件的摆放位置,准备好辅助配件,浏览软件使用操作流程并提前试用。3、设备防扰准备复试全程要关闭闹钟、QQ、录屏录音、音乐、视频、在线课堂等可能影响面试的应用程序。建议考前重启手机。4、应急准备1.停电应急:复试前务必保持手机电量充足,最好保持充电电源连接或准备移动电源,确保复试过程中不会出现因为手机电量过低自动关机的情况。2.网络环境应急:建议使用4G/5G的手机流量或稳定的WIFI网络完成复试全过程。并选择手机信号良好的位置进行复试,上传、下载网速要能稳定在5 Mbps及以上。3.意外退出应急:如在复试时因误操作或其他原因退出考试,应尽快重新登录复试微信小程序,系统将自动恢复,但复试倒计时不会因退出考试而暂停。若因网络或设备问题,导致考试中断,请第一时间联系招生单位值班电话。5、其他准备1.着装得体,不得遮挡面部、耳朵等部位,不得佩戴耳饰、帽子、墨镜、口罩等;2.复试全程考生应保持面部、上半身及双手在画面中清晰可见,不得手持手机进行考试;3.复试全程考生应保持注视摄像头,视线不得离开,不得中途离场。衷心祝愿各位考生复试顺利!期待与你相逢桂子山!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刘志强 叶小蕤 图片:陈希昌 信息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审校:肖华松

搭错车

华中师范大学:关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常见问题答疑!

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已经公布,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查询。为更好地服务考生,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对考生关切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汇总,集中答复如下,供考生参考。问:复查的结果什么时候会公布?答:鉴于目前武汉市疫情防控的形势仍然严峻,我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在线下进行复查(国家线公布前完成),复查情况将及时在研究生院网站上发布。问:可否查询成绩排名?答:我校暂不提供专业排名查询。待复试线确定后,相关学院将会在其学院网站公布复试考生名单及其初试成绩情况,所有考生可以查看。问:是否接受调剂?答:我校调剂政策将在国家线公布后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和我校各专业招生计划、一志愿考生成绩等情况综合确定。根据往年情况,我校大部分学院、专业一志愿上线生源充足,极个别专业如需调剂非一志愿生源,调剂信息和要求会在相关学院网站进行发布,请考生关注。在我校未发布调剂相关信息前,我校各学院均不接收以任何形式发送的调剂申请。问:各专业有多少统考招生名额?答:现阶段统考招生名额可参考《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后期可能因国家正式招生计划下达和推免生实际录取产生变化,具体名额将在复试前,由各学院在其复试方案中公布。问:目前成绩可否进入复试?答:我校为非自主划线招生单位,复试线须待国家线公布以后进行测算,确定后将会在学院网站发布的复试方案中公布。问:可否提供历年复试线?答:历年复试线可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招生工作专栏查询。问:什么时候复试?答:具体复试时间现在无法确定,需要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确定后另行通知。问:复试形式是否有变化?答:按照教育部有关通知要求,疫情期间要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我校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合理做出调整并及时向社会公布。问:如何进行招生咨询?答:疫情防控期间,请考生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咨询,研招办将定期查收并回复。疫情防控结束后,考生可正常拨打联系电话咨询。温馨提示:在后续通知发布前,请各位考生做好健康防护,耐心等待,安心备考,切勿提前来校。另外,我校研招相关信息将严格按教育部有关要求进行公开公示,提醒广大考生谨防上当受骗。祝大家平安健康、心想事成!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或谓之荣

双非同学是否在考研复试中被歧视?高校老师和学长学姐告诉你

在教育部两个文件的指导下,很多双非统考生既表示欣慰也依然担忧:是否自己会在复试中处于劣势?复试中,是否老师会刻意存在压分不让自己过?media-learning.com针对这个问题,一些高校的老师和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学姐学长在社交媒体上回答了这个问题。回应的内容有正面反驳,也有负面揭黑和曝光。总之就是两个观点分化:没有黑幕和有黑幕两种,具体可以这么看:正面回应:研究生复试不存在歧视和压分复旦大学中文系老师严峰在微博上发言:不会的。其实绝大多数导师都是公正或者比较公正的。不谈道德,就是从功利的角度,谁都想招到好学生。你如果招了不合格的学生,那真是给自己找麻烦,这可不是因为这次某演员立功。华中师范大学某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考研#本科普通二本,从初试到复试最后到录取,都没有联系过任何老师,华中真的很公平公正了,也没觉得华中专业课压分,身边的同学基本最低都是360+,基本都是来自普通院校,学弟学妹还是可以勇敢报考,学姐是学前教育专硕,华师值得你玩命努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某博士后:考研初试分数高就没问题了吗?觉得,这个得看学校或专业要求。像我们地质学专业,理科,比较注重专业基础和大学科研经历。所以,要是本专业的只要过学校的线都没问题。跨专业的,即使是珠宝专业过来的,很多老师都会犹豫下。但我们院很尊重初试成绩(70%左右权重),不会因为你是跨专业的复试压分(数十位老师打分,看现场表现)。只要初试复试前排,跨专业的都没问题,以前有学医的、学外语的都考上了,珠宝专业考过来的就比较普遍了。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某教师:每年研究生复试前都会收到一堆关于询问自己会不会因为各种理由“被歧视”的问题,年复一年回答的都有些累了,简直怀疑这种心态是不是“被迫害妄想症”的一种轻度表现。请各位有志走进广院的青年朋友乐观而勇敢地面对考试和日后的每个挑战,切记——勇气和耐心是每个传媒人都需要具备的素质。负面揭黑:研究生复试存在压分华东师大某博士:#华东师大专业课压分# 太正常了! 我曾經幫助過我的老师,判博士卷子! 就要求給非本校碩士考生壓分,要是都進複試了,再做手腳錄取自己的學生,怕穿幫!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某教师:从表面上看确实好像是这样的。考研,本校生源总是得到优先考虑,外校的跨专业的难度就大。但我觉得,其实,“被歧视”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跨考或本科学校档次不高,而是因为这样的学生有较大的概率在专业技能与基础这块有欠缺,导致其读研期间做不了什么事情。换你是导师,你愿意招一名在研究生阶段还在补本科知识与技能的学生吗?总结这些言论和信息来自于往届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和高校老师基于过去的经历和自身经验,也许不能代表全部,但是从上面整合的信息上看,正面回应明显大于负面揭黑,而且所谓的揭黑,也不完全是一种不公平。大部分高校和教授都希望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而判断谁是英才,标准上自然会被考生的背景院校影响,以至于很多院校在奖助体系上会差别对待,无论是推免生还是复试调剂上,只要你的头衔上有985,211背景,获得的奖学金就会比别人多。这些信息可以给我们2020年考生一个报考指南,至于正在复试和调剂的学生,相信今年在教育部的严肃指导和关注下,其环境会比以往好很多。不管招生单位如何,修炼内功,打好基础,这是笔试和面试最重要的条件。来源:更多信息来源于传媒智库(media-learning.com)和微信号(id:media-power)

若有能知

当妈以后,她考上了华师大的研究生

“十年寒窗,百炼成钢”,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经历过日夜的苦读,辛勤的耕耘,才获得美好的明天。父母在背后默默付出,他们给予孩子生命,为他们遮风挡雨,创造温暖的天地。但是父母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默默承受着生活给自己的苦痛,从不发一语……01、孩子,我想成为你的好榜样在考上研究生之前,53岁的周亚松是湖南的一名普通公务员,从事人事档案工作。女儿吴悠2013年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后决定考研。周亚松认为:“想要陪女儿考研,最好的方法就是言传身教。”于是母女俩一起去买考研资料,一起备考。备考的日子里,女儿在灯下奋笔疾书,演算做题,周亚松则陪在一边读书。女儿做完一套数学题,周亚松就拿出答案给她批阅,分析,查漏补缺。遇到不会的问题,就相互讨论,分析解答。皇天不负苦心人,2016年,周亚松成功的通过了考试,而女儿也在一年后成功考入华师大,母女俩成为了校友。“你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对于母亲而言,孩子的未来比自己重要的多。我愿意成为你前行路上的垫脚石,你炎炎夏日里的一片绿荫,你饥渴难耐时的一汪清泉,只希望你的人生之路能走的一帆风顺。02、孩子,我希望你成为你父亲那样的人著名作家胡适写过一篇文章—《我的母亲》,文中描绘的母亲是一个集温柔、善良、刚毅、智慧于一体的形象。每天天刚亮,母亲就把他喊醒,对他说昨天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让他认错,让他用功读书。到天大亮时,母亲会把胡适的衣服穿好,催他去上早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他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背了书,再回家吃早饭。母亲管他很严,既是严父又是慈母,从来不在外人的面前批评他。如果他做错了事,总是等到夜深人静时关上门责备或体罚。正是这样一位外表瘦弱的母亲,独自撑起了这个家。她倾其所有给孩子以爱和关怀,让他感受到家的温馨,让他学会如何承担责任,如何成为一个像他父亲一样的人。母亲用那纯正的心灵和端正的身教,传授和示范着做人的道理,滋润了孩子的心灵,影响了孩子的德行,惠及了孩子的人生。03、孩子,你的未来比我重要的多看过影片《海洋天堂》的人,无不为剧中的父亲动容。剧中的父亲王心诚,是一个47岁孤独的中年男人,他有一个21岁患有孤独症的儿子大福。大福的妈妈在大福年幼的时候,因为受不了儿子患病的消息,意外丧生,王心诚独自一人把大福抚养长大,与儿子相依为命。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王心诚偶然被确诊为患肝癌晚期,生命只剩3~4个月的时间,如何安置好大福的生活,成了王心诚日夜焦灼的心头大事。大福生性爱水,每天在父亲工作的海洋馆里畅游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他还在这里结识了唯一的朋友。为了大福能够留在海洋馆快乐地生活下去,他费尽心力地教大福自己坐公交车去海洋馆,在海洋馆擦地。为了不让大福感到孤独,他不惜拖着病重的身体,背着自制的龟壳扮成海龟,陪着大福游泳。他告诉大福自己将会变成海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王心诚最终离开了人世,而大福也终于学会了在海洋馆“上班”。结尾处,大福像从前趴在父亲背上一样,伏在海龟的身上,和他一起游泳,安心而幸福。“爸爸必须让你先立起来,免得爸爸忽然倒下了,而你却不会站立。”剧中的父亲就是如此,为了让孩子有安身立命的能力,忍着病痛,教他如何独立生活。把自己的所有倾囊相授,还怕给的不够。人生只有一次,不可回头。父母能陪你一时,却不能伴你一生。父母能给你的,就是让你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而想要给孩子良好的教育,就要永不止步的学习,让他赢在起跑线上。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想要告诉爸妈们,育儿之道应该是:不马虎,不将就,不图便宜不嫌贵。给孩子选辅导班也是一样的,达内重点教育的课程不是最便宜的,也不是最贵的,却是孩子最需要的。如果现在,你还不知道如何选择,那选达内重点教育就对了!达内重点教育重磅推出暑期班,在这里,你可以:■ 享受一流的教研团队研发的全新课程;■ 超7年教龄的清北名师授课;■ 带孩子引经据典,丰富诗词底蕴;■ 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思维分析能力;■ 轻松学数学,了解数域,认知几何;■ 咨询师与规划师全程跟踪学习,掌握学习动态;怎么样,是不是很心动?满足你,下方留言,马上报名哦!亲身体验达内重点的魅力!

龙江行

20考研院校选择——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报录比

摘要:今天来给大家整理统计分享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去年的时候研究生招生数据。希望对2020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我直接直接把截图从数据上可以看得出来,华中师范大学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希望对报考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的同学,有所帮助。有什么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留言。

美男子

考研上岸,但学校不好,还要再来一次吗?

考研是应该坚持宁缺勿滥还是应该将就?这是所有考研人都在想的一个问题,毕竟宁缺勿滥意味着还需要重头再来一次,将就便意味着能够一战成硕。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最终的结果还是选择了将就,因为不想再经历考研复习的辛苦,不想再经历考研复习的孤独,所以对于院校的档次已经没有更多的要求,只是希望能获得一所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所以,考研上岸,但学校不好,还要再来一次吗?结合当下考研的大背景以及我个人的理解,我觉得一战成硕还是最佳选择,也就是说不要再来一次了。一方面,考研上岸不易,院校档次可遇不可求。每一个考研的学生目标一定是211高校或者是985高校,一定希望自己能够获得这些高校的认可,但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只能是调剂到一般高校,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院校的档次一定意义上并不是我们多考几年就一定能够顺利的上岸,甚至有时候还不如自己第一年的水平,同时现在每年的考研报考人数都在激增、各高校的推免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参加统考的学生越来越不利,所以能够成功上岸已经实属不易。我的大学同学一战考研华中师范大学,因两分的差距没有进入复试,所以调剂到了天津师范大学,但最后他并没有去,选择了二战考研,结果是因为英语单科成绩和国家线差一分 ,再一次和华中师范大学失之交臂,最后的最后只能是接受了现实,调剂到了B区的广西师范大学。另一方面,院校的档次固然重要,但前提是顺利的考上。人人都清楚985高校是最好的,人人都清楚考研一定要到好的院校就读,只是在我们追求院校档次的同时,或许我们也应该回头看看自己的实力,自己真的有驾驭985高校的能力吗?自己二战考研真的能够顺利的考上理想的院校吗?这是你自己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有太多的考研学生在总结了自己一战考研的失误之后,认为自己再考一年一定能够考一个更好的高校,于是奔着档次高的院校而去,最后的结果只是都比不上一战考研的成绩,不要理想的认为只要再复习一年就一定能够考上自己的理想院校,因为这仅仅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一旦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各方面的因素稍有不注意,结果就会改变方向。此外,院校档次不好,可以通过读博改变。为什么会有很多学生考研呢?绝大多数是因为自己的本科院校是一所普通的高校,在未来的就业中没有足够高的竞争力,因此选择考研。可是,每年考研的学生依然还是会有很多进入普通高校,只是获得了硕士学历,在院校档次上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在这样的条件下,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选择读博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出路,也可以通过考博来实现自己的名校梦 ,同时读博的门槛相对于考研要更低一些,更容易一些,只是博士毕业的难度是我们所不敢想象的。总之,院校的档次很重要,甚至可以说很关键,这是我们都承认的事实。但是我们同样还需要明白的是,不是每一个考研的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档次高的院校,那么最终是去了什么档次的高校是由你自己决定的,同时还要明白适当的妥协也是我们所应该懂得的道理。

干室

三个月逆袭985?为何有人二战还是考研炮灰,别人却能轻松上岸?

三个月逆袭985?为何有人二战还是考研炮灰,别人三月却能轻松上岸?2020年考研已经进入尾声,当下已经有不少上岸的同学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但是也有一些考生努力了很多年,二战考研依旧是考研炮灰。而令人费解的是,确实也有一些考生,只准备了很短的时间就顺利上岸了,这其中到底有何缘故呢?三个月逆袭985名校读研,是否真的可行呢?备考仅三个月就能逆袭到985名校读研?别被考研经验骗了!很多考研的同学在备考的时候,都看过一些经验贴,比如“三个月逆袭985”、“双非考生逆袭名校读研”、“三跨生一战上岸的秘籍”等等,但是考生在吸取这类经验的时候,要注意区分真假,以免被骗了,偏听偏信就容易误入歧途。仅仅备考三个月就能考上研究生,这是可能的,但需要在特定的情况下,而且概率并不高。一般来说,只准备三个月逆袭985名校读研的,需要在一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小水在前年就遇到一位考研的同学,她本科是华中师范大学,一所非常好的211名校,她成绩优秀,当年参加武汉大学的夏令营,但是没有获得推免的资格,也就是推免失败。此时已经进入九月份,离考研不足三个月。由于保研失败,她还是想去武汉大学读研,所以此时她才开始备考。虽然她觉得时间不够,多少有点力不从心,但是她本身是保研的考生,本科成绩好,基础也不差,所以备考了三个月顺利考上了武汉大学的研究生。但是她的这种情况只有借鉴意义,并不能当作所有的考生可以复制的经验。因为考生出身、本身实力、报考院校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了短时间内上岸名校的可能。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考生想去名校读研,二战还是依旧失败了。因此,三个月逆袭985是可能的,但考生不能偏听偏信,需要区别对待!考生之所以短时间内会逆袭985,主要是因为:01、保研失败的考生,基础较好就如小水遇到的这位考生一样,她本身就是保研失败的考生,本身实力在,很可能和其中的研究生导师熟识。基础较好,初试不难通过,很容易得高分,而在考研复试时,也有一定的优势,导师一般会择优录取,被录取的概率很大。02、本身出身较好,本科院校就是名校对于那些本科就是985名校的同学来说,考取本校的研究生,占尽优势。一方面在本科学习阶段,他们就可能接触到研究生导师,也多多少少涉及一些考研的内容,这样的话他们备考就顺利多了。另一方面,到了复试阶段,本校的考生会被优先考虑录取,即使分数低一些,被刷的概率也不是很大,所以考上名校研究生的概率就不低。这是其他双非考生所不具备!03、话语中存在水分,考研经验失真有些人考研成功后,在复写自己的考研经验时,多少有点夸大的成分。也可能当初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但是中间有贪玩的时候,只把最后的冲刺阶段算进去了。所有这个三个月逆袭985的经验就存在很大水分,考生不能盲目偏信。04、考研形势的改变,经验已过时如果是几年之前,考取一所985名校的研究生还不算太难,毕竟那时候考研人数不多,竞争远没有当下激烈。但是近年来考研热一直居高不下,考研形势改变了。各大高校的考研名额缩招,推免生越来越多,考研人数的增加,而录取的人数却相对减少,竞争就越来越大,几百人争夺一个名额已不是新鲜事。因此,很多年之前的考研经验,放在现在完全就不适合了。或许当时考生可以好好准备三个月就能在名校读研,但是现在想考一所211大学都争得头破血流。不少名校的复试线虚高,很多专业复试线高达400分以上,这不是短时间的冲刺就能达到的,需要长时间的备考和努力才可以。因此,在考研时,很多流行的研究生考研经验考生要有选择性地听取,不要盲目复制,不然会害了自己。一些考生就是因为照搬别人的经验,而不注意区分,所以才导致二战的时候成为炮灰。而至于那些想考取名校的研究生的同学来说,除了吸取好的考研经验外,也要提前做好准备才行!如果你本科是双非二本,你想报考985名校的研究生,你觉得从何时准备比较好?如果有人觉得你是在自找苦吃,劝你降档选一所双非一本院校,你会听从其建议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临考才发现考研改革了?2021年考研党注意:这些都是在做无用功!考研择校时,非211和985名校不选?双非院校的研究生不值得读?

王韬

这几所大学考研比较容易一点,考研党的你知道吗?

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复试分数线执行国家线,并且专业招生如果生源很足的话,不接受外校调剂,所以报考这所院校还是存在很大的优势的,因为只要你过线 就会有复试的资格,所以对于取得复试的资格应该不会太难。报考这所院校重点要考虑的就是这所学校报考的人数和考生自身的实力,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华中师 范大学也是一所“211”高校,所以也不可掉以轻心。如今很多用人单位都会明确写出:985/211院校毕业生优先。因此对于考生来说,通过考研可以改变自己的出身。东华大学实际上这个原先叫做中国纺织大学的学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211重点高校。化纤染织、服装设计等等招牌专业都比较强势,机械及其它一些专业也很不错,而且该校还有全国屈指可数的模特班。咱们中国人就是人多往哪去的从众心理,虽说这样少了犯错误,但也错过了很多惊喜,近几年的考研也呈现出这种态势,名声好的名校越来越热,而低调有实力的好院校却被冷落到一边。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合工大(HFUT),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111计划"高校,首批试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要说现在大学生为什么选择考研,那原因里很大一部分是想给自己的未来加点筹码,毕业了能找个好工作。还有一个比较相似的理由就是想逃脱就业压力,本科院校不太具有竞争力。如果真的是因为这些才想考研的,那么选择一所高校就很重要了。云南大学云南风景资源数不胜数,吸引全国旅游者,但昆明却乏善可陈。云大的地位也如昆明一样,城市并不豪华,大学也不显赫。云南大学具有九十余年的历史,是中国西部建立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为中国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并且是国家西部重点建设院校和省部共建高校。1946年,英国《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这几所大学考研比起其它大学稍微容易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