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录比公布!4个专业0录取!为所欲为

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录比公布!4个专业0录取!

文都考研近日公布了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的分专业报录比详情。各位拟报考该校的考研生注意收藏阅读。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录取人数在100人以上的专业仅有化学学院的化学专业,其次是政治学专业,录取了98人。值得注意的是有四个专业录取人数为0:课程与教学论(3个学院),学科教学(音乐)这四个专业今年仅录取了推免生。不知道明年会不会扩招。文中还给各位同学整理了2021年华师大各专业拟推免生招生计划,以及2020年硕士研究各专业的复试最低分数。均来自华师大研究生招生办。一,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录比报录比较高的专业有:化学学院的化学专业,录取102人;政治与国际关西学院的政治学专业,录取98人;教育学院的教育学专业,录取88人。报录比为0的专业有:生命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科教学(音乐)专业其他各专业报录比请看下表:来自:文都考研二,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最低分数线各大院系的服饰最低分数线看下表,分数较高的院系主要是心理学院的心理学专业,达到393分之高。三,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推免生分专业招生计划目录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各专业推免生计划中,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推免计划68人;化学学院的化学专业,推免计划40人;教育学院的教育学专业,推免计划30人;其他各专业2021年推免计划看下表注:数据均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麦麦仅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野孩子

华中师范大学:关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常见问题答疑!

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已经公布,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查询。为更好地服务考生,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对考生关切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汇总,集中答复如下,供考生参考。问:复查的结果什么时候会公布?答:鉴于目前武汉市疫情防控的形势仍然严峻,我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在线下进行复查(国家线公布前完成),复查情况将及时在研究生院网站上发布。问:可否查询成绩排名?答:我校暂不提供专业排名查询。待复试线确定后,相关学院将会在其学院网站公布复试考生名单及其初试成绩情况,所有考生可以查看。问:是否接受调剂?答:我校调剂政策将在国家线公布后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和我校各专业招生计划、一志愿考生成绩等情况综合确定。根据往年情况,我校大部分学院、专业一志愿上线生源充足,极个别专业如需调剂非一志愿生源,调剂信息和要求会在相关学院网站进行发布,请考生关注。在我校未发布调剂相关信息前,我校各学院均不接收以任何形式发送的调剂申请。问:各专业有多少统考招生名额?答:现阶段统考招生名额可参考《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后期可能因国家正式招生计划下达和推免生实际录取产生变化,具体名额将在复试前,由各学院在其复试方案中公布。问:目前成绩可否进入复试?答:我校为非自主划线招生单位,复试线须待国家线公布以后进行测算,确定后将会在学院网站发布的复试方案中公布。问:可否提供历年复试线?答:历年复试线可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招生工作专栏查询。问:什么时候复试?答:具体复试时间现在无法确定,需要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确定后另行通知。问:复试形式是否有变化?答:按照教育部有关通知要求,疫情期间要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我校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合理做出调整并及时向社会公布。问:如何进行招生咨询?答:疫情防控期间,请考生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咨询,研招办将定期查收并回复。疫情防控结束后,考生可正常拨打联系电话咨询。温馨提示:在后续通知发布前,请各位考生做好健康防护,耐心等待,安心备考,切勿提前来校。另外,我校研招相关信息将严格按教育部有关要求进行公开公示,提醒广大考生谨防上当受骗。祝大家平安健康、心想事成!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疏瀹而心

华中师范大学2020研究生大数据:4741名新生,男女比1:2.6

21级考研党们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公!布!!啦!!!华师录取了多少研究生?哪个专业报考人数最多?哪些专业报考难度最大?……今天小研就为大家揭秘华师研招大数据!为你的研招考试加油助力~以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新生数据为例~你想了解的研招数据都在这里!今年华师有多少新山民加入?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共录取研究生4741人其中硕士生4223人,博士生518人寒冬酷暑之后我们的桂子山终于又热闹了起来~研究生萌新都来自哪里?硕士研究生生源地前五位分别为:湖北省:1440人河南省: 575人山东省: 300人江西省: 247人四川省: 196人广东省: 196人博士研究生生源地前五位分别为:湖北省:146人河南省: 85人山东省: 43人山西省: 21人湖南省: 20人四川省: 20人来自五湖四海的童鞋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华师人!研究生的年龄分布情况如何?萌新都是同龄人吗?【硕士】录取的硕士生平均年龄是23.5岁硕士研究生年龄主要分布在22-23岁最小的全日制硕士生出生于2000年今年20周岁最大的全日制硕士生出生于1979年今年41周岁虽然两人相差21岁但都是爱学习的华师人~【博士】录取的博士生平均年龄是31岁博士研究生年龄主要分布在25-43岁最小的博士生出生于1998年今年22周岁最大的博士生出生于1972年今年48周岁相差26岁90后和70后博士共同求学大家都是桂子山上最美丽的风景!研究生萌新男女比例是多少?研究生新生男女总比例约为:1:2.6(男生:1481人,女生:3260人)总体而言女多男少名副其实的师范院校~硕士研究生男女比例约为:1:2.5(男硕士1256人,女硕士2967人)博士研究生男女比例约为:1:1.3(男博士225人;女博士293人)相比硕士而言,博士生男女比重大致持平~这些培养单位性别比最突出男生(硕士)比例前五的学院分别是:1.人工智能教育学部(伍伦贡联合研究院)男女比例:7:12.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男女比例:2:13.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男女比例:1.3:14.计算机学院男女比例:1.3:15.体育学院男女比例:1.2:1女生(硕士)比例前五的学院分别是:1.教育学院男女比例:1:192.文学院男女比例:1:123.音乐学院男女比例:1:104.外国语学院男女比例:1:95.语言研究所男女比例:1:7看了这些性别比你的学院上榜了吗?萌新们可以根据各个学院的男女比考虑一下新学期的联谊活动哦~重点来啦!!!各培养单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录比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最多的十个专业考研党们可不要被人数吓倒哦~狭路相逢勇者胜,加油!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竞争最激烈(录取比例最低)的十个专业看了今年的研招大数据你心仪的专业上榜了吗?希望这些数据能为准备报名华师的你心中更添一份底气和华小研做个约定吧?我们明年见!说定了哦~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文案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责任编辑:曾晨 吴莹文案:赵静敏图表:曾 晨排版:黄明慧

夏帆

多所高校的部分专业只招收非全专硕!

从近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非全日制的招生比例正在逐年变高,选择非全日制的小伙伴也越来越多,竞争也在变得愈发激烈。什么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注意:考研时调剂时非全日制无法调剂到全日制。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部分专业只招收非全专硕的院校,小伙伴们可以看看!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研究生在2015年已经采纳非全日制培养。(北京师范大学2019年应用心理专业硕士(MAP)招生简章)2、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取消了全日制招生,心理学专硕改为非全日制招生,且不接收推免。(华中师范大学2020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3、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20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主要进行以下两点调整:(1)新增设非全日制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招生专业目录;(2)跨学科考生在复试过程中不再进行加试。4、南开大学2020年南开大学应用心理专硕取消了全日制招生,且应用心理非全日制只面向非应届生。(南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5、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官宣MPAcc全日制脱产班2017年计划全部从夏令营和推免生中录取,不再接收统考生。(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招生专业目录)6、中南大学中南大学商学院2018年会计硕士(MPAcc)研究生招生仅招收非全日制,包括参加“中南大学商学院2018年研究生招生夏令营”的学生,如果被录取,均为非全日制。从2020年专业目录也可以看到中南大学的会计专硕只招收非全日制。(中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7、长安大学从长安大学2021年的专业招生目录可以看到今年会计专硕依旧只招收非全日制。8、武汉大学在2017年的武汉大学MPAcc招生计划中,全日制仅招收推免,非全日制招收140人。2018年计划招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双证)共160人,实际录取人数根据报名生源和考试情况确定。2020年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专业目录中会计专硕明确表明只招收非全日制。(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9、四川大学2020年四川大学会计专硕招生计划,只招收非全日制60人,四川大学从2018年起就不再招收全日制学生。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直接取消全日制会计专硕,20考研会计专硕仅招收非全日制。(2020年非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招生简章)

茴香

2020年多所院校专业取消全日制招生,今年的考研er们要注意呀!

2020招生简章中多所院校专业取消全日制招生,仅招非全日制。不知道今年是否还会有大的变动,2021招生简章陆续公布中,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会计硕士宣布2021仅招收非全日制,除此之外,再来一起看看2020年取消招收全日制的部分院校专业,为大家做一个参考,等到新的招生简章出炉,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呀!一、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区别首先呢,先给大家说一下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异同。1、招生条件不同全日制:只要本科毕业或专科毕业两年后就可以报名非全:现在大部分专业都需要定向培养。2、学制不同全日制学习:一般为2-3年非全日制:学制一般比全日制长半年到一年3、学习时间不同全日制:周一至周五在校学习非全日制:边工作边学习,一般在周末或晚上进行学习。4、证书差异首先二者都是双证,这毋庸置疑。只是非全日制证书上会标注非全字样。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相同,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培养和毕业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可以看出国家方面也是在尽力平等二者地位,虽然现在大家对非全的认可度不及全日制,但是,可以看到的是,差距在逐年缩小,由最近的院校招生简章也可以看出,院校招收非全日制的比重不断上升,竞争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当然,二者的地位肯定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达到平等,所以考研的宝贝们,在报考学校时,一定要看仔细呀!首先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会计硕士招生明确只收非全日制。01.哈尔滨工业大学(会计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信息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信息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会计硕士很明确的指出只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今年大家如果报考此院校专业一定要注意。除此之外,下面咱们具体来看看2020年哪些院校专业取消了全日制的招生,大家注意一下,为自己择校做个参考。02.南开大学(应用心理)南开大学2019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信息来源: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南开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信息来源: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对比2019年的专业目录可以看出,南开大学2020年应用心理硕士很明确的指出只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并且此专业只针对非应届生,不知道今年院校是否还有新变动,大家如果报考一定要注意看有没有新的变化。03。华中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信息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信息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可以看到,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招生计划也是很明确的不再招收全日制应用心理硕士。至于今年是否还是如此的,大家要持续关注!0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信息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信息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从2019年起会计硕士就只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2020年的招生计划依然如此,不知2021是否延续。05。南昌大学(会计专硕)南昌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信息来源: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南昌大学2018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信息来源: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南财经政法一样,南昌大学从2019年起会计硕士就只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2020年的会计硕士招生计划中也只有非全日制,不知今年是否计划有变。取消全日制的招生仅招非全似乎成为了一大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研究生在2015年就已经采纳非全日制培养。2020年东北师范大学新增设非全日制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招生。中南大学商学院2018年会计硕士(MPAcc)研究生招生仅招收非全日制。四川大学2018年MPAcc招生计划中,不再招收全日制学生。还有其他很多院校是类似的情况,总之,国家对非全的重视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在目前阶段,全日制与非全日制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所以考研的宝贝们在报考时一定一定一定要仔细阅读招生简章的信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好啦!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取消招收全日制,仅招收非全日制的院校专业的内容。考研的路上,会有风雨,关注研线网,小研陪你一起,共历风雨,迎接雨后彩虹呀!此时正在备考的你是不是还在为了“ 历年真题找不到 ”等这些问题而捉急上火?憋慌!私信小编即可获得10G超全考研资料的获取方式,你想要的历年真题资料这里都有!如果想成功逆袭上岸,请一定收下这份备考大礼包!真没多少时间了,快快抓紧时间学习啦!文章来源:研线网微信公众号原文标题:2020年多所院校专业取消全日制招生,今年的考研er们要注意呀!

被衣大说

2020年考研招生简章发布以后,若有这3种变化,则需要重新考虑!

最近各个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从已经发布的情况来看,有些专业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专硕的有些专业做了一些调整。这些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变化。第一种:自己将要报考的学校的目标专业,学硕与专硕名额有很大调整。比如,重庆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该专业2019年都有招生学硕的,但是,今年发布的最新专业目录显示,不再招生学硕,而只招生专硕,最关键的是,名额也缩招了不少。有这种情况的还有四川大学,2020年四川大学的心理学专业,也取消了学硕招生,更新的专业目录中已经无法查询到该专业。华中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硕全日制研究生停招,只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并且还进行了扩招至100人。当然,这种取消学硕招生,只招生专硕,或者取消全日制只招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专业不光这几所大学,还是很多其它大学。所以说,有同学碰到这种专业名额调整的情况就要注意了,因为没有学硕,只有专硕则意味着会有很多其它问题。比如,竞争压力可能会更大。同时,专硕还会涉及到转博的情况,因为转博士没有学硕那么方便。其次,专硕的有些专业,学费与学硕也会有所差别,专硕可能会贵一些。如果以上都没有问题,想直接就业的话,那专硕与学硕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第二种:推免生突然增多,则留给统招生的名额就会比较少。比如有研友反应,北京工商业大学,2020年考研的某些专业推免生就增加了一半,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统考生缩招。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仔细斟酌了,因为,如果继续报考,则意味着竞争将会大很多,至少我们要有心理准备。具体查询办法就是登录对应大学的研究生招生信息官网查看,比如北京工商大学就将2020年考研初试科目有变化的专业进行了整理,方便大学查阅。第三种:考试更换了专业课,或者将以前的自主命题改为全国统考。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因为,有些专业的专业课都有可能会进行调整,一般主要有三种情况。情况一:直接更换了专业课考试科目,例如本来考的是电路原理,突然改为数电模电等等。比如2020年西南交通大学的人文学院的某些专业的专业课就进行了调整,具体如下:关于报考专业方向及考试科目的说明:报考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的考生考试古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与现代汉语;报考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考生考试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特别提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不再考“古代汉语”,改考“文学理论”。情况二:就是本来是学校自主命题,但是,突然改为全国统考。比如,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学硕由原自主命题改为312统考。2020年考研,这种由自主命题改为全国统考的专业并不少,特别是心理学专业,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情况三:就是专业课增加了参考书。比如,2020年的吉林大学专硕应用心理和学硕应用心理学增加4本参考书,这就意味着考试范围会有所增加,复习压力也会更大,需要及时调整。所以,针对以上几种情况,一定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如果,变化不是很大,还有机会进行纠正,那抓紧时间调整。如果,变化太大,真的来不及调整,可以抓紧时间考虑换学校(一般非常不建议临时更换学校)。如果想换学校,具体可以先从学校看,专业课最好要相近的,然后再考虑同专业其他学校。以上,就是在报考学校2020年的招生简章与专业目录发布以后,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点,包括:专业课考试代码、参考书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招生条件、学制年限等是否发生变动。不要只顾着蒙头复习,对于有变化的地方,基本上都在专业课上,要及时做调整!

非天布也

考研具体都考什么,这些范围务必要记清楚,早点了解,早点幸运

每一年,都有数百万的考生准备考研。大家在备考之初,都会想考研到底考什么呢?它究竟是考几门课?主要考哪些学科?考试时间究竟有多长啊?每年都是什么时候举行考研啊?对于大家的这些疑问,我先简单用一个表格来回答大家(见表 1)。表 1从表 1 可以看出,考试内容其实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类,大家可能要考 4 门学科,也可能考 3 门,还可能只考 2 门。每种情况所涉及的公共基础课也不尽相同。至于考试时长,以及具体考试时间都在下文详细提到。接下来,我将从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两方面入手,为大家详细解读考研到底考什么。一、公共基础课考研公共基础课通常分为政治、英语、数学三门。(一)考研政治1. 哪些专业考政治?大部分专业在初试时都需要考政治。但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等七个管理类专业,初试时不考政治。不过,这七类专业的考生在复试时将由招生院校组织政治考试,所以说到底还是躲不过政治考试的。2. 政治考什么?考研政治总分 100 分,考试时长 180 分钟(即 3 个小时)。考研政治共计考察五个科目,每个科目在考卷中的分值比例见表 1.1。表 1.1考研政治共计三种题型,按照考卷顺序依次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分析题。每种题型的分值分布见下表 1.2。表 1.2(二)考研英语1. 哪些专业考英语?所有专业都必须考外语。绝大部分专业的外语都是考英语,少部分专业可以选择考日语、俄语或其他语种。以东北大学《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为例,在图 1.1 中,030100 法学专业的外语可以选择英语或日语。125200 公共管理专业的外语可以选择俄语、日语或英语。025200 应用统计专业的外语只能选择英语。因此,即便是同一院校,不同专业考察的外语语种都是不一样的。考生需要去目标院校的官网查询招生专业目录,才能确定具体情况。对于大部分以英语作为外语的考生来说,考研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两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的专业不太一样,具体如下:(1)完全适用英语一的专业①所有学术硕士(包含 13 个学科门类):01 哲学、02 经济学、03 法学、04 教育学、05 文学、06 历史学、07 理学、08 工学、09 农学、10 医学、11 军事学、12 管理学、13 艺术学。②8 类专业硕士:临床医学(1051),口腔医学(1052),公共卫生(1053),护理(1054),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035101),法律硕士(法学专业)(035102),汉语国际教育(0453),建筑学(0851),城市规划(0853)。(2)完全适用英语二的专业7 类专业硕士:工商管理(1251),公共管理 (1252),会计(1253),旅游管理(1254), 图书情报(1255),工程管理(1256),审计(0257)。(3)选用英语一或英语二的专业金融(0251)、应用统计(0252)、税务(0253)、国际商务(0254)、保险(0255)、资产评估(0256)、社会工作(0352)、警务(0353)、教育(0451)、新闻与传播(0552)、出版(0553)、艺术(1351)、工程(0852)、农业推广(0951)、兽医(0952)、风景园林(0953)、林业(0954)、军事(1151)、体育(0452)、应用心理(0454)、文物与博物馆(0651)、药学(1055)、中药学(1056)。(4)不适用英语一和英语二的专业学术硕士中的外国语专业、专业硕士中的翻译硕士(0551)。这两个专业的外语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题。(2)英语考什么?英语考研总分 100 分,考试时长 180 分钟(即 3 个小时),内容及其题型见表 1.3。表 1.3从表 1.3 可知,英语一和英语二在考试内容上,只有翻译和大作文两部分的分值比例不一样,其他部分的分值比例完全一样。从词汇量来说,英语一和英语二都要求考生掌握 5500 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词组。两者的词汇表、词汇量是完全一样的,但大纲的具体表述不一样。英语一要求考生应能熟练掌握 5500 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词组。命题一般对词汇进行深度挖掘,考察一词多义、熟词生义等。若考生光背背大概意思,不知词汇关系,文章照样读不懂,达不到考研英语的要求。英语二要求考生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 5500 左右常用的英语词汇及相关的常用词组。命题一般考察词汇的常用语义,与英语一相比较,难度偏低。此外,英语一明确规定须出现 3% 以内的超纲词汇,英语二则没有这个规定。也就说,实际上,英语一的词汇量与难度都比英语二大。(1)完形填空部分英语一和英语二都是考察 20 个单选题。(2)阅读理解(含翻译)部分①阅读:英语一、二都是考察 20 个单选题。②新题型:英语一主要有三种类型:7 选 5 段落选择搭配题、文章整体排序题、给各段选小标题。英语二主要有两种类型:多项对应、小标题对应。③翻译:英语一从 400 单词段落中抽出 5 个长难句进行翻译。英语二则是翻译一段包含 150 个单词的英文段落。(3)写作部分部分①小作文:英语一、二都要求 100 字左右。②大作文:英语一通常为漫画写作,要求 160~200 字。英语二通常为图表写作,要求 150 字左右。总的来说,英语一的难度比英语二大。(三)考研数学1. 哪些专业考数学?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考研数学分为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简称数一、数二、数三)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的专业都不一样,具体如下:(1)数一适用的专业①工学门类的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治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②管理学门类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2)数二适用的专业工学门类的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3)数一、数二可以任选其一的专业工学门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4)数三适用的专业①经济学门类的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②经济门类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专业: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国防经济。③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专业: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④管理学门类的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5)不考数学的专业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新闻学、传播学、播音主持、采访编辑、艺术类、图书管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社会学、服装设计、工业设计(艺术类)。(6)是否考数学视学校而定的专业装潢设计、医学类、生物科学、行政管理、心理学(在应用心理学中,需要考统计学)、英语(科技英语有的学校要考)、园林设计(主要看农业学校而定)。2. 数学考什么?考研数学总分 150 分,考试时长 180 分钟(即 3 个小时),分为数一、数二和数三三种类型,考察内容与分值比例见表 1.4。表 1.4数一、数二、数三具体考察内容如下:(1)数一①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②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2)数二①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常微分方程。②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3)数三①微积分: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②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二、专业课根据所考专业以及目标院校的不同,专业课部分差异非常大。相当一部分院校采取自主命题,考生需要查询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才能清楚考察科目。部分院校会给出参考书目,有的还会给出考试大纲。但大部分院校既不提供参考书目,也不提供考试大纲,这就需要考生想办法联系到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们,从而了解相关考试信息。总的来说,专业课分为统考、联考和自主命题三大类。(一)全国统考全国统考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统考科目的考试大纲也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专业课参加全国统考的有 8 个专业:计算机、法硕、心理学、教育学、金融联考、西医综合、历史、农学。此外,公共基础课一般也采取统考模式。这些公共基础课为:政治、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需要注意的是,从 2013 年起,部分院校退出了统考,改为自主命题(公共课仍是统考,专业课采取自主命题)。以历史专业为例,从 2013 年开始至今,大部分历史学考研院校退出了统考,改为专业课自主命题。这些历史院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因此,具体情况还需要考生查询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二)全国联考全国联考又称全国联合招生考试,是由招收该专业硕士的多所高校联合招收,统一命题。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来看,联考一般有管理类联考和法硕联考等类别。其中,管理类联考只能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法硕联考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类别领域。(三)自主命题高校针对专业课部分采取自主命题,考试科目各有不同,考试大纲也因校而异(大部分自主命题的院校不给考试大纲)。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20 年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为例(如图 2.1),学院明确指出不提供历年考试真题,也不指定参考书目。因此,考生在备考这些院校时,需要时时关注高校的招生简章(能联系到目标院校的前辈当然最好),以免信息不对称。总的来说,考研所考的内容大体上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但具体情况又因校而异。考生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多多参考招生院校的专业目录(招生简章等),或是找寻前辈们了解情况,或是通过相关辅导机构获取更多信息。总之,考研大不易,信息第一位,大家千万不要吃了信息不对称的亏。最后,祝各位考研 er 考的都会,蒙的全对。

惠以

专硕取消全日制招生渐成趋势 专家:回归人才培养规律

新京报讯(记者 冯琪)近日,国内高校陆续公布2021年最新硕士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两所名校取消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的全日制招生,引起备考学生关注。硕士研究生培养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记者了解到,近两年,多所院校已取消部分专业专硕全日制招生。对此,有专家指出,专硕本来就应该更多针对在职人员招生,专硕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且采用全日制方式培养,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是相偏离的。多所高校取消新传类、管理类专硕全日制招生9月16日,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了“南京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招生目录”。据媒体报道,与2020年公布的招生目录相比,该校取消了全日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只招收非全日制30人。此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已于8月21日在官网发布消息称,2021级新闻与传播专硕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统考仅接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两所知名高校对新闻与传播学科设置接连做了类似调整,引起新闻学界及业界关注。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属性本来就是以实践为导向,学生培养更加注重技术和实践层面,与“学硕”相对,“专硕”更加重视职业实践和应用。记者注意到,不少高校前两年已有这一趋势,除新闻与传播学科外,不少管理类学科也更偏向于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考生,“也就是鼓励已在职人员报考”。据不完全统计,多所高校的会计、心理等专业的专硕也取消了全日制招生。如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显示,2021年该校会计硕士(专硕)只招非全日制。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心理学专硕改为非全日制招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2019年会计专硕的所有方向都只招非全日制,西安交通大学的MPAcc(会计专硕)自2018年起不招收全日制统考研究生……此外,南昌大学、长安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学校中,均有个别专业作出类似调整。专硕取消非全培养是回归人才培养规律一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的新闻与传播是较为热门的专业。两所高校的硕士招生调整消息公布后,不少学生产生疑惑:这是“变相劝退”?另有部分此前一直在备考这两所院校新闻与传播全日制专硕的考生,临时改为备考学硕,或是另做打算。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专硕以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方式招生培养,由各校根据自身情况决定,“一些更重视实践能力的专硕,需要就读人员有一定工作经验,会选择非全日制招生培养。”他举例说,就像MBA,国外都是有经验的在职人员就读,我国最初也是这样,后来渐渐有高校向应届生开放招生,“学生从校园到校园,怎么结合实践培养能力?”在熊丙奇看来,从学校到学校,只是满足了学生对学历的需求,而不是满足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逐渐取消专硕的全日制招生培养方式才是回归到人才培养的规律。此前,相比全日制,“非全”在就业时相对“弱势”,“非全”研究生就业时被歧视的新闻一度频发。出于就业和对学历的需求等因素考虑,考生在报考专业硕士时也多倾向于选择全日制。对于部分学生寄希望于通过考全日制专硕提升学历的想法,熊丙奇认为,这需要转变观念,要以提升能力为主导来规划自身学业发展,而不只是“唯学历论”。为解决“非全”研究生遭遇就业歧视的问题,2016年,教育部发文明确,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此后,公众对“非全日制”硕士的看法逐步有所改观。今年2月14日,教育部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各地及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和落户机会。新京报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李世辉

风云岛

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法学专业考研分数线、参考书、报录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弘扬了革命文化教育的传统,形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优秀人才。学校下设31个教学科研单位,7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具备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近32000人,其中本科生近18000人,研究生11000多人,留学生2900多人。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专任教师201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40人,博士生导师397人,专兼职院士、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一、华中师范大学法学专业考研招生目录及人数1、招生院系:法学院2、招生专业:法学3、研究方向(全日制):(01)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2)刑法学(03)民商法学(04)诉讼法学(05)经济法学(06)国际法学(07)知识产权法学4、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2)法学综合(含法理、宪法、民事诉讼法)④(802)民法与刑法5、招生人数:2020年招生计划:35人(含推免生10人)。6、学制及学费全日制:3年,学费8000元/年,合计2.4万元。二、华中师范大学法学专业复试分数线(近三年)2019年:政治/英语:44,专业课:66,总分:320分2018年:政治/英语:42,专业课:63,总分:315分2017年:政治/英语:44,专业课:66,总分:310分三、华中师范大学法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版。《民法》(第三版)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刑法学》(第四版)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若有更新版本,以最新版本为准;若暂无,请结合刑法最新修正案)。《宪法》(第二版),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刑法》(第二版)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若有更新版本,以最新版本为准;若暂无,请结合刑法最新修正案)。《商法学》范建,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7月《刑事诉讼法学》(第二版)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经济法学》杨紫烜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国际法》(第三版),邵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注:如有最新版参考最新版。

名字篇

21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英语考研考试情况解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大学生为了能够更好地就业而选择考研。但是,考研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因此很多选择考研的同学对于考研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谨慎。考研,首先面临的一个选择就是择校。很多人都说“选择努力更重要”,的确,选择一所适合自己报考的院校会让2021考研人上岸更加容易。对于准备2021学科英语考研的学子们来说也一样。下面,优加考研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英语考研考试情况,希望对大家择校有所帮助。一、院校介绍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首批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从1903年建校至今,华中师范大学已有110余年的办学历史。总之,华中师范大学是一个非常好的师范院校,而且是教育部直属的六大师范类高校之一。而且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科英语是可以跨考的,非英语专业的同学也可以来报考华中师大。二、历年招生情况大家应该会比较关注招生的情况,那这里我给大家详细列一下!1、招生方向及计划招生人数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招生单位是外国语学院,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只招全日制,招生人数为47人,其中接收免试生人数为5人,具体的招生目录如下:2、历年分数线及录取情况三、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1、考试科目初试科目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初试科目都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833】专业英语。2、专业课参考书单四、收费标准及奖助学金政策1、学制及学费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硕学制为2年,学费为10000元/年。2、奖助体系华中师范大学奖学金类型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新生奖学金、优秀奖学金、专项(社会资助)奖学金等。助学金有研究生国家助学金、“三助一辅”岗位助学金、特殊困难救助金等等。1)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硕士生每年2 万元学业奖学金:硕士生学业奖学金 100%覆盖,60%的硕士生可完全获得全部学费资助。新生奖学金:学校设有研究生新生奖学金(优秀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奖学金),对第一志愿报考华中师范大学且本科毕业学校为高水平大学的普通推荐免试生在取得我校研究生正式学籍后一次性奖励 5000元。2)助学金国家助学金:硕士生每年 6000元,纳入“华博计划”的硕士研究生每月另行资助 1000 元。注:学校设立研究生“三助一辅”(助教、助研、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岗位助学金,设立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并有校长奖(学生)、中凯研究生奖学金、章开沅奖学金、蔡勖研究创新基金、余家菊奖学金、辞修奖学金、黄永林学生文化创新励志奖学金、鼎利通信奖学金等研究生专项(社会资助)奖学金,提供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研究生特殊困难救助金,开辟入学“绿色通道”等资助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