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他初中毕业,从保安逆袭到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这一路走来真不容易!四界

他初中毕业,从保安逆袭到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这一路走来真不容易!

连考三年终被华中师大录取出生于贵州一个僻壤村落少时母亲离世,16岁初中未毕业辍学,四处打工还债但仍不忘初心,22岁在贵州教育学院做保安,边工边读坚持读书,后来通过成人高考,完成了专科和本科教育,再随后,以第一名考取贵州大学研究生,2018年夏,从华中师范大学博士毕业,如今是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他从高校保安逆袭到高校教师。近日,他的故事爆红网络……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勇哥”,听听他的华师故事小诗专访李明勇从保安逆袭成博士,李明勇的故事深深打动着我们,他在华师的经历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小诗也对“勇哥”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采访,了解他在华师的故事:小诗:当初是什么样的因素,吸引着你报考华师的博士呢?李明勇:简单来说,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吧。首先,贵州师范学院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对口支援学校,两个学校之间有很多的联系。当然,更加重要的是华师具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底蕴,还有一大批学者、名师,他们的学术造诣和人格魅力都深深吸引着我。报考华师的博士,我也是慕名而来。小诗: 据媒体报道,你在华师读博期间,很少出去,而是专注于在学校学习,为什么这么用功呢?李明勇:在华师读书这三年我确实很少到学校外面去,因为,华师的图书文献资料非常丰富,我在此受益很多,所以总是有一种饥渴的感觉,想要抓紧时间多学一点。另外,华中师范大学的学风和教风都非常好,我想我这样的学习态度也是受到了华师的学风和教风的影响吧。李明勇在课堂上小诗:那么,在校期间你有什么特别难忘的人和事可以和我们分享吗?李明勇:在华师,我印象最深、最难忘的还是我的博士生导师张三夕老师的教学理念。他的教学理念,就是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激发了我们看书的一种风气。我们张门每个月都有读书会,这个就挺有意思的,给了同学们一种思维的发展空间,可以寻找到很多的问题,在这样一个相互讨论的过程当中,激发了我们很多的想象。张老师本身是很具有人格魅力的一位老师,他对学生的关怀总是很到位,不光是对我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很关心,他对每一个学生都是这样。他在学术上要求非常严格,但是生活上对我们任何一个同学都非常细心,作为一个博士生导师,他能做到这一点,我真的是很敬佩的。此外,文学院很多的老师都给了我许多关心和鼓励,同门师兄弟和同学们的砥砺与帮助以及我那一群经常和我一起打篮球的兄弟们,他们都是一辈子也忘不掉的。 小诗: 作为一个过来人和学长,你有什么好的学习生活方面经验可以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吗?李明勇:华师的学子,个个都是精英。其实,每一个人处理学习和各种事务的方式都不一样。我只谈一下我自己的一点点感受吧。就是说,我们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目标定下来之后,要通过严格的自律性,去规范自己,这样就可以克服迷茫,明确自己的任务和方向,才能更好地达到我们的目标。我相信,学弟学妹都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大学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最终取得成功。来源:华中师范大学责任编辑:任丽洁 高梦薇 周颖部分图片由张三夕、李明勇提供,谨致谢意

苏轼

6篇C刊,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华中师大这位博士是如何做到的?

在权威及CSSCI期刊发表论文6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篇他还是周洪宇华大卓越人才奖及章开沅奖学金获得者曾获国家奖学金及优秀研究生标兵他就是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博士生王承禹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成长故事在落差中拥抱挑战正如每个对学术充满好奇的学生一样,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博士生王承禹初到桂子山时一度对科研充满热情,“步入硕士生涯时发现,天马行空的思维习惯与严谨的科学逻辑之间,不拘一格的文字风格与通行的学术规范之间,学术创新的满腔热情与丰硕的既有成果之间存在着反差”。得知做学问原来不是一件轻巧惬意的事情后,王承禹一度认为自己陷入了学习的“混沌”状态。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书山险阻消磨了学术萌新的美好想象”。这时候的王承禹不会想到,短短几年以后的巨大变化——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6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篇;参与的课题获民政部一等奖,多篇咨询报告被厅级部门采纳;获得周洪宇华大卓越人才奖、章开沅奖学金、2020年度校长奖、优秀研究生标兵、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高原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在“厚爱”中明确目标再次回过头来,重新检索在华师五年取得的成绩,以及与之相关的琐碎记忆时,王承禹感叹道:“个人的成绩从来都不只是与个人努力有关,时代的厚爱和所处的环境都会为我们取得的点滴成绩提供解释。华师文化和一流学科建设自然成为无法绕过的关键词。”就个人而言,王承禹认为自己走出学习的“混沌”状态离不开导师王敬尧教授的指引。他总是愿意和导师王敬尧教授专门探讨最近的问题,交流自己最新的学术思考,不断增进学术理解和分析能力。“记得每一篇论文成型之后,老师都会非常悉心地在稿子上做密密麻麻的修改标记。即使在深夜,老师看到我发过去的稿件也会及时回复。正是王敬尧老师在科研上的严谨精神和对学生的耐心指导,让我逐步确立了读博的目标。”王承禹说。在输出中成就自我目标确立以后,王承禹一方面积极参与团队的课题任务,一方面参与了政治学“一流学科”的人才提升工程和拔尖工程,和优秀的师长们一起研读经典。不同于阅读时的知识“输入”,写作时的“输出”状态往往让人更为专注。王承禹和导师合作的第一篇论文历经了逾十次的修改,每一次的修改都让人耗尽心力,“那个暑期,每天修改论文的时间都是十个小时以上。不过最有趣的发现是,洗澡时和睡眠前常常是能够明确问题意识和理清文章布局的关键时点。这时往往也是最为痛苦的,特别是陷入到难解的理论困局时。”除了学术论文的写作之外,王承禹还参与了多项课题写作、各种学术会议,在学生工作方面也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担任博士党支部书记,参与学术网站“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的更新维护,组织了“华大论坛”“政国大讲堂”等多场学术讲座,参与竞标和组织“博士沙龙”等学术活动……“饮其流者怀其源”谈及未来 王承禹表示他将谨记“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坚持学术研究的初心在这条道路上坚持到底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苗乡情

华中师范大学2020研究生大数据:4741名新生,男女比1:2.6

21级考研党们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公!布!!啦!!!华师录取了多少研究生?哪个专业报考人数最多?哪些专业报考难度最大?……今天小研就为大家揭秘华师研招大数据!为你的研招考试加油助力~以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新生数据为例~你想了解的研招数据都在这里!今年华师有多少新山民加入?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共录取研究生4741人其中硕士生4223人,博士生518人寒冬酷暑之后我们的桂子山终于又热闹了起来~研究生萌新都来自哪里?硕士研究生生源地前五位分别为:湖北省:1440人河南省: 575人山东省: 300人江西省: 247人四川省: 196人广东省: 196人博士研究生生源地前五位分别为:湖北省:146人河南省: 85人山东省: 43人山西省: 21人湖南省: 20人四川省: 20人来自五湖四海的童鞋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华师人!研究生的年龄分布情况如何?萌新都是同龄人吗?【硕士】录取的硕士生平均年龄是23.5岁硕士研究生年龄主要分布在22-23岁最小的全日制硕士生出生于2000年今年20周岁最大的全日制硕士生出生于1979年今年41周岁虽然两人相差21岁但都是爱学习的华师人~【博士】录取的博士生平均年龄是31岁博士研究生年龄主要分布在25-43岁最小的博士生出生于1998年今年22周岁最大的博士生出生于1972年今年48周岁相差26岁90后和70后博士共同求学大家都是桂子山上最美丽的风景!研究生萌新男女比例是多少?研究生新生男女总比例约为:1:2.6(男生:1481人,女生:3260人)总体而言女多男少名副其实的师范院校~硕士研究生男女比例约为:1:2.5(男硕士1256人,女硕士2967人)博士研究生男女比例约为:1:1.3(男博士225人;女博士293人)相比硕士而言,博士生男女比重大致持平~这些培养单位性别比最突出男生(硕士)比例前五的学院分别是:1.人工智能教育学部(伍伦贡联合研究院)男女比例:7:12.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男女比例:2:13.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男女比例:1.3:14.计算机学院男女比例:1.3:15.体育学院男女比例:1.2:1女生(硕士)比例前五的学院分别是:1.教育学院男女比例:1:192.文学院男女比例:1:123.音乐学院男女比例:1:104.外国语学院男女比例:1:95.语言研究所男女比例:1:7看了这些性别比你的学院上榜了吗?萌新们可以根据各个学院的男女比考虑一下新学期的联谊活动哦~重点来啦!!!各培养单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录比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最多的十个专业考研党们可不要被人数吓倒哦~狭路相逢勇者胜,加油!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竞争最激烈(录取比例最低)的十个专业看了今年的研招大数据你心仪的专业上榜了吗?希望这些数据能为准备报名华师的你心中更添一份底气和华小研做个约定吧?我们明年见!说定了哦~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文案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责任编辑:曾晨 吴莹文案:赵静敏图表:曾 晨排版:黄明慧

不苟于人

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怎么选 两者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

原标题:专业博士扩招,数量和质量如何保证“并驾齐驱”从今往后,报考博士的考生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到底是考学术博士,还是专业博士?尽管考生个体选择存在差异,但毋庸置疑的是,专博招生,将在最近几年迎来高峰。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称,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专业硕士学位321.8万人、专业博士学位4.8万人。有专家预测,大幅扩招后,专业博士年均授予量将达到2万人以上,接近当前博士规模的三分之一。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今年起,一系列针对研究生教育的调整和优化政策不断出台,“扩招”是其中一个明显的信号。这次《方案》又明确提出,专业硕士招生提高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专业博士招生数量。事实上,2017年专业硕士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专业硕士招生提高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并不存在问题。换句话说,这一《方案》对于博士培养,特别是专业博士的发展呈现出最意味深长、也最值得关注的变化。何谓专业博士?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究竟有多大区别?“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都处于博士教育层次,培养目标指向不同,学术博士更强调‘顶天’,致力于对前沿理论问题的原创性研究;专业博士着眼于‘立地’,强调对复杂工程技术或管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武汉大学教授刘亚敏这样描述两者的差别。1920年,哈佛大学最早启动教育学领域的专业博士项目,设立教育博士,旨在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在实践领域寻求职业发展”;而学术博士作为“学科守护者”,仍以学术性研究为价值取向。“从设立之初,这就是两种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的学位。”在兰州大学教授包水梅看来,“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本质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不同。”具体地看,学术博士培养目的重在学术创新,专业博士主要培养特定社会职业的专门应用型人才,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等,培养目的重在应用技术能力。目前,许多高校对专业博士考生的要求是,具有一定年限的实践工作经验。考生于丽报考专业博士前,已经在北京某高校行政岗位工作了7年。她选择报考了专业博士,原因是想“带着问题去读”。专业博士占比小,学术博士面临“市场错位”1997年,我国专业博士首次设立于临床医学领域,次年共招生436人。截至目前,已设立工程、口腔医学、教育、兽医、临床医学和中医学六种专业博士类型,2018年共招收专业博士6784人。专业博士招生规模年年增长。即便是这样,在一些人看来,我国专业博士的培养规模仍有可扩大的空间。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在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里,专业博士占博士学位授予总数的一半以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王坦的一份研究显示:这20年间,我国专业博士招生扩大约16倍,而同期博士招生总数仅扩大6.4倍。“2018年,我国专业博士招生数量处在历史最高位,依然只占当年博士招生总数95502人的7.1%。”王坦告诉记者,“不管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占比上看,我国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相比,差距巨大。”专业博士发展驶入快车道,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市场的需求。《方案》提出,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从结构上看,学术博士所占比例过高,供给大于需求,他们的传统就业渠道,如去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或学术研究工作的通道越来越窄。”刘亚敏发现,越来越多的学术博士到行业、企业从事技术研发或管理工作。这样一来,现实供给和实际需求“发生了错位”,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增设专业博士类型,扩大专业博士招生规模,以满足行业、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博士就业走出‘象牙塔’是全球趋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表示,美国科学基金会每年针对毕业5至25年的博士的追踪调查显示,仅有约一半的博士在大学或四年制学院任教。这一比例在我国更低。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博士毕业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的比例仅约38%。王坦的研究印证了这个趋势,“随着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学术劳动力岗位的逐步饱和,博士毕业生去向呈多元化趋势,博士学位和学术职位间的传统联系开始脱钩,我国的博士毕业生已越来越多地从事非学术性工作。”对于专业博士招生规模的增幅,刘亚敏难以给出准确的判断,但是她坦言,“新增的博士生招生计划将主要用于专业博士”。她预计,专业博士近几年将以增量调整为主,逐步过渡到存量调整为主,“10年后,我国专业博士很可能与学术博士将并驾齐驱”。专业设置不能盲目追求数量扩张中国传媒大学研三的刘艺南正准备考博。她并未受到“专业博士扩招”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各高校对于专业博士招生的具体计划还未出台,另一方面,在新闻学领域,并未设置专业博士。到底哪些领域要增设专业博士?标准又是什么?《方案》提出,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的原则,在其他行业产业或专门领域中设置,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理论上,大幅扩招,要通过增设专业博士类别来达到。目前,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需求旺盛的专业硕士尚无相应的专业博士类型。在设置专业博士时,是否应该存在与之对应的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成熟的专业硕士向专业博士过渡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趋势,但并不表明所有的专业硕士都一定会有与之对应衔接的专业博士。刘亚敏表示,“这既取决于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要,也取决于高校自身的培养条件”。我国在专业博士点审批、类型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市场调节显得相对弱化。王坦建议,专业博士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不能盲目追求类别增设、布点增加和数量扩张。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须避免同质化记者调查发现,前些年,拥有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是申请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重要支撑,学术博士的博导数量是申请专业博士点的必要条件,但问题随之而来。王传毅坦言,专业博士入校后,如果沿用培养学术博士的条件与方法,可能会陷入一个困境——即若在降低学术要求的同时,没有强化实践创新的培养导向,既不“学”,也不“专”,专业博士很容易沦为学术博士的次等品。类似的问题在专业硕士层面已然存在。按照相同逻辑,近十年国家大幅度提高专业硕士的招生数量,学生们对专业硕士的接受度不断提升。和专业硕士一样,专业博士对专业实践基地、校外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求颇高,很多高校依然困在“重学轻术”的传统观念之中。王坦发现,专业博士培养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种是将其视为“编外人员”,既把它排除在学术博士培养模式之外,又未形成较为成熟独立的培养模式;另一种是将其视为“附属品”,几乎照搬学术博士培养模式,与“复合型、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专业博士的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寻找一条避免与学术博士同质化发展的路径,即如何加强实践性。”包水梅建议,这种实践性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加以体现,课堂教学可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重,改革学位论文呈现形式,可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等形式,同时,将专业博士教育与相应行业的执业资格考试相衔接。“专业博士教育发展迎来了一个重大的机遇期,但仍然面临着同质化问题,并且随着规模增长,培养条件的优化更为紧迫,产教融合基地和双导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教育评价机制改革都必须尽快推进。”王传毅说。(陈鹏)[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古德]

黑美人

剖析博士“申请考核制”,改革后对学生来说更加公平了吗?

来源 |《复旦教育论坛》 2017年第2期编辑 | 学术君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改革探析——基于X大学的调查郑若玲 刘梦青 摘要博士生人才培养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博士生招生改革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申请考核制”成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益尝试。本文聚焦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改革实效,选取申请考核制改革“先锋军”之一的X大学为研究对象,对博士生招生直接利益主体--博士生导师群体展开深入访谈调查。研究表明,申请考核制选拔方式显著优于考试入学制,长学制入学方式整体优于普通招考,申请考核制改革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关键词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博士生导师;X大学博士生人才培养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博士生招生改革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提出,要推进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和内容体系等改革,把科研创新能力作为博士生选拔的首要因素。[1]为了克服博士生统一入学考试的弊端,国际上通用的申请入学制被渐进式地引入我国。[2]博士招生选拔方式改革更显迫切。2003年,北京大学率先在部分学科探索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选拔方式(以下简称“申请考核制”)[3],此后陆续有学校跟进,申请考核制成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益尝试,并迅速成为与考试入学招考方式、硕博连读方式以及直接攻博方式相并立的博士生招生方式。改革十余年来,融入了国外研究生申请入学特色的申请考核制,如何避免“水土不服”?如何兼顾招生公平与效率?实施效果如何?目前相关研究几乎空白。检视博士生申请考核制选拔方式改革,及时调整思路与方向,对于这一改革的成败至关重要。为此,本文聚焦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改革实效,选取作为申请考核制改革“先锋军”之一的X大学为研究对象,对博士生招生直接利益主体———博士生导师群体展开深入的访谈调查。01改革实施与调查概况X大学是我国最早招收博士研究生的高校之一。悠久的办学历史为该校积淀了丰厚的底蕴,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作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该校先后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并在2000年入选国家“985工程”一期重点建设高校。该校目前有34个学院、187个专业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包括普通招考、申请考核、硕博连读以及直接攻博四种。2013年,X大学首次在理工科类学院的国家一级和二级重点学科试行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选拔方式。2014年至2015年,学校进一步推进申请考核制改革。迄今为止,所有理工医类学院和部分文科类学院共计26个学院试行申请考核制。与2012年相比,2014年X大学试行申请考核制的学院实现了总报名人数与优质生源人数的双增长,试点学科生源数量大幅增加,生源质量显著提升。[4]博士生导师是博士生招生的直接利益群体。对博士生招生改革而言,广泛征求学校、政府、学生等相关部门或群体的意见与看法,尤其是了解博士生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各类型导师对招生选拔标准、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意见,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改革政策,提高招生选拔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有助于进一步落实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招生中的地位与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博士生导师对申请考核制改革的主要认识,包括申请考核制与考试入学制各自的优缺点、招生考核各环节的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导师招生自主权和自律等方面的内容。本研究采取“半结构型”访谈法,访谈对象以X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为主体。此外,为了对其他改革院校有所了解,还访谈了华中师范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的两位博士生导师(详见表1)。受访者来自不同的学科专业,均具有丰富的博士生招生经验,且多在教学、科研与行政岗位上担任多种职务。他们不仅直接参与招生选拔工作,也参与教学活动,对生源质量有较为直观的感受。同时,他们中的多数人也是负责学院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领导,参与过招生方式改革计划的制定,对传统招生入学方式和申请考核入学方式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深有体会。这些受访教师多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的经历,对国内外不同招生方式背景下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颇有感触。02调查结果本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申请考核制的优劣利弊关于申请考核制的改革尝试,受访导师一致认为,申请考核制是博士生招生考试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的招考方式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无论在已经试行申请考核制改革的院系,还是在尚未施行的院系,这一招生方式得到了博导们一致的肯定。申请考核制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申请考核制弥补了考试入学选拔方式的不足,表现出明显的筛选功能优势。申请考核与考试入学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初试环节。“申请考核通过申请材料来选择学生,少掉了无用的笔试环节,更能发掘学生的优势和长处。”(P3:2015/04/15)“通过面试,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更易于发现学生的创造力。在招收博士时,申请考核制可能更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P4:2015/04/27)申请考核通过有针对性地比对不同的申请材料,如科研成果与学历证明等,突出了对考生科研能力的考查,并在面试环节强调考生创新能力的展示,面对面交流的形式也更易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征与综合素质。第二,申请考核制扩大了招生的生源范围,提高了生源质量。有6位老师在访谈中明确提到,在面临博士生生源质量下滑的现实压力下,实施申请考核制令生源质量呈现明显的回升趋势。“……考试无法反映研究的能力,且优质生源反而受到限制。今年我们的生源要好很多,数量和质量都有提升。”(P3:2015/04/15)“整体上生源质量明显提高,体现在生源更多地来自于‘985’‘211’高校。虽然我们设置的条件很宽,同等学力的也可以参加考核,但是在材料审核环节就被筛选掉了。相对来说,名校出身的学生更多一些,且有更多来自日本、新加坡的学生申请。”(P6:2015/05/20)从X大学2014年施行申请考核制的情况看,录取的优质生源(硕士毕业于“985”“211”等重点高校)增长了34%,能源学院的优质生源甚至增长了88%。[4]申请考核制的第一环节是申请材料的审查。虽然在材料的规定上没有严格的限制,但是从材料的要求和实际的审核情况看,各学院都不同程度地看重学生的第一学历、科研成果、英语能力证明等硬性指标,这使得相对于一般高校的考生,来自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申请者更具有竞争优势。笔试环节和成绩权重的减少也有效降低了考生的考试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考试方式与国际的接轨吸引了更多的优秀生源。第三,申请考核制突出了导师的主导地位。传统的考试入学方式“唯成绩是取,完全按分数来排队,即使有好的考生也无法招录”(P2:2015/04/09)。而在申请考核中,导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面试环节的主导作用,决定考生的去留,“导师可以选择到有潜力的、自己认同的学生”(P4:2015/04/27)。导师资助制的实行也要求导师更加严肃地对待招生,从而可以招收到能协助导师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且有一定学术基础与能力的学生。“教授的主导作用要更加凸显出来。只要在出口上有严格的把关,入口由老师自己决定,过程培养导师自己会承担责任。”(P5:2015/05/15)在改革试行过程中,申请考核制的一些缺陷与不足也显露出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申请考核制面试环节的筛选效果比较有限。评价一种考核方式的效果,其最主要的依据是对信效度的考量。导师们将申请考核制与考试入学制进行比较后,普遍肯定前者的有效性。但是,对于面试考核环节能否科学有效地预测学生的知识水平与专业能力,导师们仍表达了不同程度的质疑。“一个小时的面试很难看出一个学生的态度、能力和潜力以及他对专业的兴趣。有些人的表达能力很强,有些人则不善于表达,但在面试时只能以表达能力来判断一个学生,不是特别科学。”(P3:2015/04/15)这说明导师们对于目前的申请考核制尚缺乏信心,同时希望能吸纳各种考核方式的长处,以便更加全面、科学、综合地评量学生。导师招生自主权过大可能引发“权力寻租”问题。部分导师认为申请考核制给导师带来了更多的招生自主权,尤其是在面试环节,导师可以完全凭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录取学生,令复试流于形式。虽然博导们普遍自律性强,但也不否认会有权钱交易、“走后门”等情况的出现,这在人文社科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申请考核制的设计存在漏洞。据导师们反映,申请考核结束后,导师会先为预录取的考生预留名额,但也偶有录取未报到的情况发生。由于导师未被提前告知这一情况,因而无法及时补录其他考生,导致学院和导师招生名额的双重损失,这一情况在部分招生名额较多的学院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为了个人的利益和选择而使导师和学校的利益遭受损失,‘放鸽子’现象常见。”(P2:2015/04/09)导师们认为,可以借鉴国外申请入学采用的“占位费”或长学制招生中实行的网上确认信息制度来弥补这一制度漏洞。(二)对传统入学考试方式的看法受访的博士生导师对传统考试入学招生方式的总体评价是弊大于利,重点反映了以笔试为主的初试带来的种种问题。首先,考试科目“一刀切”,考试内容专业性不强。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的考试存在着明显的考试科目“一刀切”情况。“过去学校要求理工科必考数学和英语,但数学考试与我们学科的关联度不大,且花费大量时间复习。”(P3:2015/04/15)也有导师指出:“学校组织的考试专业性不强,它更多考核的是素养——整个社科或文学的素养。我们认为博士是尖端的人才,希望他们对专业有深入的理解。我觉得素养可以通过很多考核方式看出来。”(P6:2015/05/20)可见,学校的统一考试无法适应不同学科自身的实际要求。其次,考试有效性不足,抑制考生创造力。有导师表示:“博士研究很专业化。考试考不好,可能他专业方向很强,但是在应付考试上不行。”(P7:2015/05/26)也有导师表示,科研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考试成绩受复习时间、努力程度的影响要大于专业素质的影响,考试成绩很难与专业素质画等号。“传统的考试可能会花费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学生的创造力。”(P3:2015/04/15)初试占总成绩的权重过大使得考生过度重视笔试环节,专业课笔试考核范围窄也使得部分考生采用题海战术等方式应考。这会抑制考生的创造力,且对研究生教育的正常培养环节产生不良影响,大幅度缩减学生在科研训练方面的时间与精力,容易造成甚至已经造成部分高校的应试型研究生教育。此外,笔试初试制度削弱了导师的招生自主权。有导师表示:“初试有个笔试门槛。学生如果笔试过不了,达不到基本线,导师想招也不可能。”(P7:2015/05/26)在目前的招生体制下,初试成绩在传统的考试入学选拔方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师的招生权力主要体现在复试环节。与初试成绩相比,导师选才的意愿在招生录取中明显处于弱势。当然,传统的考试入学选拔方式并非只有弊端。导师们也指出了其优点:(1)考试作为一道录取门槛,可以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2)考前的强化复习,有利于专业基础知识的巩固与理解;(3)考生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复习,可以有效遏制考生无限制的报考自由。(三)对不同招生入学方式的认同度博士生招生入学方式包括以硕博连读、直接攻博(直博)为代表的长学制招生入学方式和以申请考核、考试入学为代表的统招入学方式。相比于统招入学方式,导师们普遍更认同长学制招生入学方式,尽管他们也认识到该方式的一些不足之处。有两位人文社科专业的导师对于是否应该推广长学制招生入学方式则表达了不同看法。导师对长学制招生入学方式的认同体现在对这类学生具有较高的满意度上。“首先,这些学生的研究天赋高,智商较高;其次,他们有野心,上进心强,对自我的规划清晰。”(P6:2015/05/20)“这些学生成功的原因在于素质高且研究兴趣持久。”(P6:2015/05/20)直博入学方式对申请的学生要求更高,条件更苛刻。X大学招收直博生的资格要求有三项:(1)文科类专业考生毕业院校必须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或“211工程”“985工程”等院校,或所学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2)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成绩和综合成绩均名列本专业前茅;(3)外语水平方面,文科专业要求国家英语六级425分及以上,其他学科要求国家英语四级425分及以上。申请者平均素质高而直博名额少,导致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能够直博的学生往往资历出众,自然得到博导的喜爱。与直博入学方式相比,硕博连读显得“门槛较低”,但总的来说生源也比较好,学生素质较高。“学生学历好,在基础上会优于统招生”(P2:2015/04/09),且本校的学生可以得到老师更多的青睐。长学制入学方式的另一个显著优势在于与之相匹配的培养模式。贯通式的培养模式弥补了分段式培养的不足,适应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连续性要求。“这类学生训练时间比较长,做的课题比较完整,对课题的理解和积淀更好。”(P3:2015/04/15)这样的培养模式保证了科学研究的连续性,通过连续性的学习和知识积累,保障了科研成果的高质量和高创造性。长学制招生入学方式的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长学制招生时间往往早于统招,导师为了提前招到学生难免降低考核标准。其二,分流机制的形式化与毕业要求的统一化,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后期容易产生惰性、缺乏成就动机。有导师表示:“学生可能刚开始两三年已经达到毕业的要求了,后面就有点松懈。原则上他们应该更努力,但很多学生因为自己已经可以毕业了,所以觉得随便弄弄就好了。”(P3:2015/04/15)其三,学生个人因素作用明显,培养质量更注重学生后天的努力程度,需要导师发挥出更为积极的激励与引导作用。“未来的发展因人而异,自身不努力的也有,而考进来的学生会因为珍惜环境而更加努力。”(P2:2015/04/09)不过,人文社科的两位导师在访谈中表达了不同看法,认为应慎重对待长学制入学的推广。“学生考核时间短、求学的内在动机难测量等因素令长学制入学具有一定的风险性。”(P4:2015/04/27)“对于文科,尤其是我们这些传统学科,应该说基础打得越宽越好。现在我们的学制虽然也从三年增加到四年,但是从总体上说,学生学习的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要想将基础和知识面拓宽,经常是难以做到的。”(P4:2015/04/27)文科类的导师们还认为,长学制入学政策面临一个重要的难题,即如何招收真正有学术潜力的学生。人文社科(特别是基础学科)领域的研究生需要掌握大量相关学科的知识,建立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学制的缩短、培养环节的减少非但不会提高培养的效益,反而违背了学生学习成长的自然规律。对于入学和毕业门槛较低的学科,由于中期分流机制的缺乏,更需要慎重采用直接攻博方式。此外,就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言,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更有利于博士阶段的研究与学习。(四)对笔试考核形式的看法已有研究中,学者针对博士生招生的笔试考核形式提出了极大的质疑,认为笔试是传统招考方式的最大缺陷,很难考查出考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选拔出的大多是擅长应试的学生,因而主张全面取消笔试。笔者围绕这一问题也调查了博导们的看法。受访者在这一问题上明显分成了两个阵营:一部分人主张全面取消笔试;另一部分人认为不应废除笔试的考核形式。后者占了大多数。主张全面取消笔试的导师表示:“完全可以直接废除笔试,现在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没有必要。”(P7:2015/05/26)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笔试这一考核形式,无论对于专业知识的考查还是英语能力的测试,都不具备良好的检验度,且浪费考生时间和精力,消耗高校办学成本;其次,现有材料审核与面试足以取代笔试的考核功能,且在筛选效果上要明显优于笔试。针对取消笔试后导师自主权扩大可能带来的人情困扰,导师们表示,有学院高标准的毕业要求、高强度的科研训练以及导师们对自身声誉的维护等保障因素,发生类似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的情况极少。认为不应废除笔试的导师则表示:“笔试还是能够保证相对客观的,其他方法都会大打折扣。因此,在申请考核时如果取消笔试,导致缺少了一些环节,不一定是科学的。”(P4:2015/04/27)笔试的考核形式不仅公平性比较有保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考查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对于全校实行的统一笔试形式,所有受访的理工科类导师均不主张学校组织统一笔试,认为学校组织的笔试过于单一化,并不符合学院自身的考查需求。绝大部分受访的人文社科类导师则认为,学校组织的人文素质综合考试可以避免学生投其所好,对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和人文素养较为有效。对于学院、专业自主命题的笔试,受访者都表示仍有存在的必要。“我们要注意我们的国情。西方国家在考核时可以将人情这些因素隔开,但我们是很难做到的。”(P4:2015/04/27)专业课笔试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可以全面考核学生。目前笔试不再是考查基础知识,而是通过新的命题形式和内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科学化、合理化的笔试考核形式也是提高考生入学门槛、限制导师招生权力滥用的手段之一。对于英语笔试的考核,导师们意见不一。有的导师表示:“(英语笔试)完全没有必要。有英语证书证明,为什么还要考试呢?”(P3:2015/04/15)有的导师则表示:“光朗读、会口语是不够的,还得有文献的翻译、阅读。”(P6:2015/05/20)“英语考试我们有英译汉、汉译英,这对做科研比较重要。”(P2:2015/04/09)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考核。(五)考核选拔方式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为深入了解受访者对申请考核制的观点与态度,笔者从申请考核制的三大部分,即申请材料审核部分、笔试考核部分与面试考核部分,了解导师对其合理性与有效性的评价。凸显申请材料的作用,是申请考核制不同于传统的考试入学制的重要特点。受访导师普遍认为,申请材料中,研究成果与第一学历证明最重要,其次是本科、硕士阶段的课程成绩(GPA)与研究计划,而获奖证明、推荐信等其他材料重要性一般。可见,导师在初选时集中关注考生的科研能力,而学历证明可以印证考生的智力水平以及是否获得过良好的学术熏陶。导师认为,申请材料的审核能够剔除不符合学院招生要求的考生,扩大学院的招生自主权。近几年的实践也证明,进入复试的考生素质明显提高,表现为科研成果更多、更优,学术水平更强。申请材料审核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难以确保申请材料的真实性;二是难以对申请材料的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查。对于申请材料审核的有效性,导师们也表达了担忧:“不能单看发表成果的数量,而是要关注内容。现在评价都是依赖别人,我们不尊重我们自己的学术权力,放弃我们的审核权。现在都是简单评价。不论是材料审核还是学生汇报,都很难体现出学生真实的研究潜力,这是个极大的问题。”(P1:2015/04/08)那么,如何提高申请材料审核阶段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首先,在把关材料的真实性上采用三级审核——行政人员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初选,再随机指定专家教授对研究成果的内容作鉴定,最后由学院复审以防疏漏。其次,综合利用申请材料,加强材料审核与复试考核的紧密联系。要求考生对指定的申请材料内容进行面试准备,既可以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有所考察,也可以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针对笔试考核形式的争论导师们提出了四条改革建议其一,将现在的二级学科命题进一步细化为三级学科命题,以适应专业化的博士生招生要求。其二,理工类的基础学科由学校统一出题,考生可以任选考核科目。目前学院的专业课考试主观性太强,也不够规范。由学校统一出题则可比性较强,方便报考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调剂。其三,对生源好的二级学科增加笔试环节,以提高筛选力度;而对生源一般的学科取消笔试环节,以突出对考生学科兴趣的考核。其四,有必要在笔试评分环节确认评分标准,制定专门的规定。对于面试考核的有效性,导师们大多表示满意。反映的问题有三点:一是面试时间较短,无法确保有充足时间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二是面试形式不够简化;三是导师考核重点不一,也无法统一,考核难以保证精确度。理工科导师主张全面引入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的博士生招生方法,直接由导师决定招生名额,完全取消任何有组织的考核。“最理想的还是像欧美一样,最初看一个基本的交流能力和一些基本的素养。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培养,通过资格考试来对学生进行中期考查,淘汰部分学生。这样可以充分保证考查学生的时间,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个性会有全面的、多方位的了解。”(P3:2015/04/15)人文社科类导师则强调发挥导师组的监督作用,抑制人情因素。(六)对导师招生自主权和自律的看法导师招生自主权是当前博士生招生选拔方式争论的焦点,也是博士生导师最为关注的,主要包括导师是否拥有招生自主权、在招生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行使招生自主权、如何防范招生自主权的滥用、如何保障招生自主权的落实等问题。笔者针对改革前后导师招生自主权的变化、导师招生自主权的限制因素、招生权力的滥用与防范机制等问题向受访者询问了意见与看法。导师们认为,实施申请考核制后,自己的招生自主权有所扩大,“基本上都可以招到自己想要的学生”(P3:2015/04/15)。申请考核实施前,导师因综合面试时间短、面试成绩所占权重不够等难以发挥招生自主权。[5]改革后,初试(笔试)的考核作用被材料审核代替,导师可以发挥更大的决定权而不受“一纸成绩单”的限制。同时,复试权重的增加也让导师能够较自由地选择满意的生源。导师是博士生招生、培养环节的主导者与负责人,在招生中无疑扮演的是“伯乐”的角色。对导师而言,“能够招收到真正有学术潜力、与自己的研究志趣相契合的学生是最得意、最兴奋的事情”(P8:2015/10/13)。对真正从事学术研究、认真对待博士生指导工作的每一位导师而言,完全自主地享有招生权是完成高质量的博士生教育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在招生自主权的行使上有几大限制因素:一是国家、学校的招生计划控制权;二是导师资助制和高昂的培养经费;三是招生中导师组的部分阻碍。“在现行制度下,导师有一定自主权,在导师不满意时有权拒绝,但是存在着招生计划的限制。如若拒绝招生,会影响来年的招生名额,所以很少会拒招。”(P4:2015/04/27)“在招生环节,大家基本上形成了一个默契——主要决定权在有钱、有课题的导师身上。但目前招生受到培养费的限制,老师的负担很大,只能从劳务费里出。看到心仪的学生没有钱招,导致恶性循环,虽然导师资助制会使导师招生更加自律。”(P3:2015/04/15)在导师招生自主权上设置的诸多限制性条件,其实质是对博士生导师群体的不信任。虽然导师的话语权在申请考核制中得到保障,经过个人或导师组考核即可确定招生对象,导师的招生自主权得到大幅提升,但这一国际惯例在我国却遭遇信任危机,招生公平备受质疑。在访谈中,绝大多数导师表示,在申请考核制实施过程中,学生选择权实际上属于导师个体,导师个体的招生自主权明显高于导师组的招生自主权。针对社会上存在的质疑导师招生自主权的舆论,这些导师认为可以理解,但是并不认同类似情况在高校中普遍发生。有位理科导师指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难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但是本院没有出现过。人文社科领域可能更容易出现类似问题。”(P2:2015/04/09)理工科类导师认为,学科的科研压力与深度、课程难度以及学院的毕业要求高度决定了招收的学生必须有过硬的能力与水平,且导师全权负责学生的培养,出于导师个人的声誉考虑,罕有导师会做出违规违纪的事情。人文社科类导师则认为,可能会存在滥用招生权的行为。“招什么样的人,还是要有基本素质的要求。需要考虑能不能全部信任导师,导师有没有自觉性。学术自主空间比较大,完全靠考试也有问题。所以,怎么改革都有难度,还是应该有些基本的要求,然后给导师自主权。”(P1:2015/04/08)可见,相比理工科类导师,人文社科类导师更强调建立相关的导师自律保障与监督机制。如何保障导师的招生自主权?受访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严格博士生导师的选拔程序,提高入选门槛。根据导师培养学生的科研成就与毕业情况等来衡量导师是否拥有相应的招生资质,每年依据导师的课题经费和招生资质动态配置招生名额,合理规范招生环节。二是健全申请材料审核机制与复试导师组评分机制,确保提问和评分环节的公平公正。三是设置两级筛选机制。“首先是研究所审核,设定一定的录取比例,先掐优的;剩下成绩较差的交由学院一级考核。这也限制了导师寻租的可能。”(P8:2015/10/13)四是严把淘汰关与毕业关,通过设定严格的中期考核标准与毕业标准,排除导师寻租的可能。03主要结论与讨论本调查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三个结论:其一,申请考核制显著优于考试入学制。考试入学制作为我国依旧存在的博士生招生的主要选拔方式,在挑选优秀生源、保障招生公平公正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使得考试入学方式日益显现出在挑选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弱势与不足,存在着如初试科目“一刀切”、考试内容专业性不强、考试有效性不足、抑制考生创造力、导师招生自主权受到限制等问题。申请考核制改革吸取了国外申请入学选拔方式的优点,顺应了全球博士生招生改革的总体趋势,即从过去的“应试选拔”向“综合申请”加“资格淘汰”方向转变[6],有效弥补了考试入学方式的不足,表现出了较强的筛选功能优势。同时,申请考核制改革扩大了招生的生源范围,提高了生源质量,突出了导师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导师们的一致好评。其二,长学制入学方式整体上优于普通招考。导师对长学制招生入学方式的认同体现在对这类学生较高的满意度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贯通式培养模式上。贯通式培养模式弥补了分段式培养的不足,适应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连贯性需求。这样的培养模式保证了科学研究的连续性,保障了科研成果的高质量和高创造性,在理工科院系值得进一步推广。而在强调扎实基础、宽阔视野的人文社科领域,则须慎重对待、灵活采用。其三,申请考核制改革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申请考核制仍处于改革初期,需要进一步研究。现阶段申请考核制的筛选效果还比较有限,导师招生自主权过大可能引发“权力寻租”问题,申请考核的录取制度设计也存在漏洞。但要避免因噎废食,“招生制度建设不能一味地‘防腐’,对教授治学缺乏基本的信任”[7]。必须在确保导师招生自主权得到有效落实的基础上,在材料审核环节进一步确保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加强对申请材料内容的实质性审查,同时优化面试环节,灵活运用笔试考核形式,适当采用多种手段抑制招生中的人情干扰。申请入学制是为弥补考试入学制的功能短板而推行,以对申请材料的审查代替初试,通过学校自主组织的综合考核来考查申请者的培养潜力与学术创新能力。但我们也看到,这一改革探索常常纠结于如何保证公平、避免招生腐败等问题。如何兼顾科学选才与捍卫公平?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情社会的“文化软肋”,还是招生制度设计本身的“制度缺陷”?我国博士生招生中效率与公平的两难问题为何在美国并不成为一个问题?美国社会也存在人情问题,但由于制度设计科学,制度成本大于人情成本,人的权力受到制度的约束,破坏制度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使人不敢妄动不正当权力,公平因此得到保障。我国博士生招生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有些是特殊性问题,但更多的是属于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因此,改革过程中产生效率与公平的两难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不够成熟的制度带来的缺陷,而非我国人情文化的必然软肋。不能掉进文化软肋的怪圈,推卸改革的责任。[8]此外,在研究生规模化发展的条件下,无论设计何种研究生招考方式,始终存在着政府、高校、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作为博士生招生工作的利益相关人,导师的招生权力得到了较大的彰显和保障。不过在政府主导的渐进式的招生方式改革中,导师关注的焦点依然集中在导师招生自主权的落实上,包括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博弈、招生改革机制与培养机制的联通、招生计划的自主决定权等。相比于学生和相关行政管理人员,导师对招生考试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为关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入学考试的筛选功能,全面提升招生质量与效率,深为导师们所关切。因此,制定改革政策,不能忽视导师的角色与作用。必须充分了解导师的诉求与建议,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其主导作用。要加大落实导师的招生自主权,并为其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当然,要想更全面评判博士生招生方式的改革成效,后续研究需将调查范围扩大到高校管理者、博士生乃至政府部门、用人单位等相关群体和部门。本文来源:《复旦教育论坛》 2017年第2期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放课后

“妈妈学姐”考博书写时代的精彩

5年前,年过半百的周亚松陪女儿考研,没想到比女儿早一年考上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被称为“妈妈学姐”。今年7月1日,周亚松又收到了来自韩国的博士录取通知书。(据7月7日《楚天都市报》)56岁的周亚松是湖南常德人,原本只有高中学历,后来通过函授、自考拿到了大学本科文凭,从事档案管理工作。2015年,女儿决定考研。那一年,周亚松已经51岁,决定提前办理退休,陪女儿备考。没想到,周亚松自己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女儿后来也考上了,母女俩变成学姐学妹。这次又考上博士,很多网友为她点赞,称她是“乘风破浪的妈妈”。周亚松说,“活到老学到老”,她对学习的追求精神可嘉,以这个年纪,每一步都要克服诸多困难。她把学习的过程当享受,以喜欢与热爱去投入其中,就会乐此不疲,这对其他人都是励志的榜样。周亚松活出了个人的精彩,也写下了时代的精彩。2001年,教育部取消了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的限制,从而使公民在接受教育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与此同时,考研取消年龄上限,也就提上了日程。2013年9月,教育部下发《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报考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的规定被取消。正是这样的取消年龄限制,大学校园从此“天高海阔”,一个人只要自己愿意,在任何年龄段都可以享受教育的权利。于是,高龄考生、高龄大学生的例子不断涌现,父子、母女同上大学的新闻也屡见不鲜。周亚松就是其中的一员。2015年,周亚松投入考研,并被录取。那一年,正是研究生招生取消年龄限制的第二年,周亚松赶上了好时候,搭上了这一政策便车。周亚松以高中学历,完成大学自考与研究生的三级跳,每一步,都是受益于教育政策的与时俱进,让自己的人生得以圆满。为周亚松的个人精彩而点赞,也且为时代的进步而欢喜。大学与研究生取消招生的年龄限制,是教育事业大发展的结果。当教育资源丰富后,考生的年龄就不再是问题,可以“有教无类”,为所有人提供机会。周亚松没有辜负时代的恩赐,反过来也表明,时代给予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无论是谁,只要心怀梦想,积极努力,就能不负时代,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来源:楚天都市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专业博士扩招!与学术博士有何不同?

从今往后,报考博士的考生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到底是考学术博士,还是专业博士?尽管考生个体选择存在差异,但毋庸置疑的是,专博招生,将在最近几年迎来高峰。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称,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图片:教育部官网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专业硕士学位321.8万人、专业博士学位4.8万人。有专家预测,大幅扩招后,专业博士年均授予量将达到2万人以上,接近当前博士规模的三分之一。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今年起,一系列针对研究生教育的调整和优化政策不断出台,“扩招”是其中一个明显的信号。这次《方案》又明确提出,专业硕士招生提高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专业博士招生数量。事实上,2017年专业硕士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专业硕士招生提高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并不存在问题。换句话说,这一《方案》对于博士培养,特别是专业博士的发展呈现出最意味深长、也最值得关注的变化。何谓专业博士?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究竟有多大区别?“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都处于博士教育层次,培养目标指向不同,学术博士更强调‘顶天’,致力于对前沿理论问题的原创性研究;专业博士着眼于‘立地’,强调对复杂工程技术或管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武汉大学教授刘亚敏这样描述两者的差别。1920年,哈佛大学最早启动教育学领域的专业博士项目,设立教育博士,旨在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在实践领域寻求职业发展”;而学术博士作为“学科守护者”,仍以学术性研究为价值取向。“从设立之初,这就是两种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的学位。”在兰州大学教授包水梅看来,“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本质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不同。”具体地看,学术博士培养目的重在学术创新,专业博士主要培养特定社会职业的专门应用型人才,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等,培养目的重在应用技术能力。目前,许多高校对专业博士考生的要求是,具有一定年限的实践工作经验。考生于丽报考专业博士前,已经在北京某高校行政岗位工作了7年。她选择报考了专业博士,原因是想“带着问题去读”。专业博士占比小,学术博士面临“市场错位”1997年,我国专业博士首次设立于临床医学领域,次年共招生436人。截至目前,已设立工程、口腔医学、教育、兽医、临床医学和中医学六种专业博士类型,2018年共招收专业博士6784人。专业博士招生规模年年增长。即便是这样,在一些人看来,我国专业博士的培养规模仍有可扩大的空间。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在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里,专业博士占博士学位授予总数的一半以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王坦的一份研究显示:这20年间,我国专业博士招生扩大约16倍,而同期博士招生总数仅扩大6.4倍。“2018年,我国专业博士招生数量处在历史最高位,依然只占当年博士招生总数95502人的7.1%。”王坦告诉记者,“不管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占比上看,我国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相比,差距巨大。”专业博士发展驶入快车道,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市场的需求。《方案》提出,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从结构上看,学术博士所占比例过高,供给大于需求,他们的传统就业渠道,如去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或学术研究工作的通道越来越窄。”刘亚敏发现,越来越多的学术博士到行业、企业从事技术研发或管理工作。这样一来,现实供给和实际需求“发生了错位”,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增设专业博士类型,扩大专业博士招生规模,以满足行业、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博士就业走出‘象牙塔’是全球趋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表示,美国科学基金会每年针对毕业5至25年的博士的追踪调查显示,仅有约一半的博士在大学或四年制学院任教。这一比例在我国更低。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博士毕业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的比例仅约38%。王坦的研究印证了这个趋势,“随着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学术劳动力岗位的逐步饱和,博士毕业生去向呈多元化趋势,博士学位和学术职位间的传统联系开始脱钩,我国的博士毕业生已越来越多地从事非学术性工作。”对于专业博士招生规模的增幅,刘亚敏难以给出准确的判断,但是她坦言,“新增的博士生招生计划将主要用于专业博士”。她预计,专业博士近几年将以增量调整为主,逐步过渡到存量调整为主,“10年后,我国专业博士很可能与学术博士将并驾齐驱”。专业设置不能盲目追求数量扩张中国传媒大学研三的刘艺南正准备考博。她并未受到“专业博士扩招”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各高校对于专业博士招生的具体计划还未出台,另一方面,在新闻学领域,并未设置专业博士。到底哪些领域要增设专业博士?标准又是什么?《方案》提出,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的原则,在其他行业产业或专门领域中设置,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理论上,大幅扩招,要通过增设专业博士类别来达到。目前,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需求旺盛的专业硕士尚无相应的专业博士类型。在设置专业博士时,是否应该存在与之对应的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成熟的专业硕士向专业博士过渡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趋势,但并不表明所有的专业硕士都一定会有与之对应衔接的专业博士。刘亚敏表示,“这既取决于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要,也取决于高校自身的培养条件”。我国在专业博士点审批、类型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市场调节显得相对弱化。王坦建议,专业博士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不能盲目追求类别增设、布点增加和数量扩张。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须避免同质化记者调查发现,前些年,拥有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是申请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重要支撑,学术博士的博导数量是申请专业博士点的必要条件,但问题随之而来。王传毅坦言,专业博士入校后,如果沿用培养学术博士的条件与方法,可能会陷入一个困境——即若在降低学术要求的同时,没有强化实践创新的培养导向,既不“学”,也不“专”,专业博士很容易沦为学术博士的次等品。类似的问题在专业硕士层面已然存在。按照相同逻辑,近十年国家大幅度提高专业硕士的招生数量,学生们对专业硕士的接受度不断提升。和专业硕士一样,专业博士对专业实践基地、校外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求颇高,很多高校依然困在“重学轻术”的传统观念之中。王坦发现,专业博士培养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种是将其视为“编外人员”,既把它排除在学术博士培养模式之外,又未形成较为成熟独立的培养模式;另一种是将其视为“附属品”,几乎照搬学术博士培养模式,与“复合型、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专业博士的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寻找一条避免与学术博士同质化发展的路径,即如何加强实践性。”包水梅建议,这种实践性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加以体现,课堂教学可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重,改革学位论文呈现形式,可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等形式,同时,将专业博士教育与相应行业的执业资格考试相衔接。“专业博士教育发展迎来了一个重大的机遇期,但仍然面临着同质化问题,并且随着规模增长,培养条件的优化更为紧迫,产教融合基地和双导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教育评价机制改革都必须尽快推进。”王传毅说。(本报记者 陈鹏)

同人

初心陪考,无意成霸,56岁的“学姐妈妈”周亚松又考上博士了

56岁的阿婆,大多数已经退休了,那退休后干什么?跳广场舞、烹调美食、走亲访友、远足旅游、带带孙子、上老年大学等等,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精彩。本文的主人翁是56岁的常德奶奶周亚松,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活法不一样的精彩.7月1日下午,刚硕士毕业的周亚松收到了韩国大学院音乐学科的博士录取通知书,即将开启”博士时间”。周亚松博士录取通知书56岁为什么还要读博呢?这还得从2015年3月说起,独生女儿吴悠宣布考研,目标是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而华中师范大学是百年名校,特别是音乐系享誉全国,每年研究生的录取率不足10%。为鼓励女儿积极上进,周亚松帮女儿购买考研资料、联系导师,挑选网校,而女儿吴悠一个人闷在家里,无休无止地复习功课,生活枯燥单调乏味,逐渐陷入焦虑与苦恼中。看到烦躁不安的女儿,周亚松急在心里,她明白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最好的安慰就是默默相陪。2015年5月中旬,仅有高中文化的周亚松决定陪女儿一起考研;此后周亚松不再参加聚会,不再远足旅游,每天一心一意宅在家里,陪同女儿吴悠一起练视唱、一起弹钢琴、一起在网上做模拟试卷、就连吃饭、散步、泡脚都在互相抽背。在陪女儿备考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周亚松萌发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念头:与女儿一道报考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的研究生!当然,这不是异想天开,虽然她已经年过五旬但也有实力,满足报考音乐系研究生必备的各种条件,比如有百灵鸟般的歌喉,从小学过二胡、巴乌、古筝、钢琴等乐器,周亚松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因为工作需要,通过函授、自考,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2009年还自费参加成人英语培训并取得英语等级考试三级证书。这一决定,周亚松的丈夫吴斌并不支持,但周亚松初心不改坚持考研,女儿吴悠坚决支持妈妈,与她统一战线结成同盟,开始与丈夫开始了拉锯战。但丈夫吴斌看到周亚松的微博:“每个女人的追求不一样,我不羡慕豪宅名车,不追求锦衣玉食的生活,注重内心的充盈,信奉活到老学到老。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正能量的追求能得到爱人的支持!”吴斌被她的心灵独白震撼了,明白"爱妻子就应支持她圆梦"的真谛,终于妥协了。2015年8月,周亚松提前从单位办理退休手续,全力以赴与女儿一同备考。同年10月初,母女俩乘坐火车来到武汉,一同上考研辅导班,结伴去华中师大听导师的专业课讲座,母女俩还与该校的英国留学生结对子,她们教对方中文,留学生教她们英语。随着考试临近,周亚松和女儿争分夺秒复习功课,一个月也回不了一趟家。2015年12月,已经51岁的周亚松与女儿结伴赴长沙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没想到自己考上女儿却遗憾落榜,第二年,女儿吴悠经过一年充分准备后参加第二次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终于成为周亚松的学妹,2017年9月,母女俩同住华师同一幢宿舍楼同时读研,一时传为佳话,称励志的周亚松为"学姐妈妈"!当初只为陪女儿考研的周亚松终成学霸,2020年7月,56岁高龄的周亚松砥砺前行,考进韩国的韩国大学院音乐学科的博士.从上面的励志故事《初心陪考,无意成霸》可以看出“父母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父母最好的安慰就是默默相陪”,其实言传身教,10%的言传,90%的身教。言传是告诉你去哪里,抽象的;而身教是告诉你怎么去,是具体的。孩子一两岁时,语言表达还不利索,模仿父母一言一行就有模有样,所以“言传”不如“身教”,父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直接影响孩子.上面故事是言传身教的正面例子,我们看看下面两个反面例子:有一个妈妈,日常老骂家公老糊涂,经常打烂碗;几天后,发现几岁的儿子拿做木头削着什么,于是和颜悦色地问孩子在干什么,孩子一脸的真诚地说"妈妈,我在削一个木碗,将来你老糊涂时用得上".无独有偶,有另外一则类似的故事:有个年轻的妈妈为了孩子吃大餐穿名牌上名校,日夜辛勤工作,一次心血来潮问孩子:“妈妈挣很多钱很多的钱,让你吃大餐穿名牌上名校,没有时间陪你。你恨妈妈吗?”,这个孩子摇摇头的地回答“不恨,一点都不恨,等我长大以后也要挣很多钱很多的钱,让你住最好的养老院”。所以说“你今天的样子,是孩子明天的模样”,“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错,要改的当然是原件”。

募左右曰

湖北省公示硕博学位授权审核推荐名单,4所高校拟招艺术博士

4所高校拟新增艺术学博士点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所在地区:湖北省武汉市高校属性: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院系简介:美术学院前身为1952年组建的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图画制图系,1985年学校重新恢复美术系,2004年4月在美术系基础上成立美术学院。学院下设美术学系、艺术设计系、造型艺术系和城市形象与当代艺术中心及美术文化研究所,现有艺术教育(美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绘画五个本科专业,美术学、设计艺术学两个硕士学位点。学院官网:http://art.ccnu.e.cn/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设计学所在地区:湖北省武汉市高校属性: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院系简介:艺术与传媒学院成立于2006年5月,学院下设新闻传播系、音乐系、视觉与媒体设计系、景观学系,设有广播电视学、音乐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五个本科专业,具有设计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设计学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具有艺术硕士(MFA)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下自设“环境规划与设计”二级博士点,覆盖学院设计学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学院官网:https://sac.cug.e.cn/index.htm武汉纺织大学-设计学所在地区:湖北省武汉市高校属性: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院系简介: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现有设计学二级学科六个专业: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工艺美术、公共艺术。设计学科于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2006年获批湖北省重点学科,2012年获批湖北省一级特色重点学科。2015年作为主干学科获批湖北省“时尚创意文化”优势特色学科群。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24位,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档,2018年入选湖北省“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20年,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并入艺术与设计学院。目前,学院有艺术学理论和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官网:http://art.wtu.e.cn/湖北工业大学-设计学所在地区:湖北省武汉市高校属性: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院系简介: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前身是湖北轻工业学院工业美术设计专业,创办于1978年。学科积淀深,架构全,设有4个专业:视觉传达、公共艺术、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拥有学术硕士学位点和专业学位硕士点。1996年获批设计艺术学硕士点,同年艺术设计专业获批成为全省艺术设计类唯一的重点学科。2003年12月艺术设计被列为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2008年艺术设计专业获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并获省教育厅批准成为湖北省特色学科。2012年10月艺术设计学科被评为一级重点学科。学院官网:https://ads.hbut.e.cn/本文信息来源于各省市自治区官网及院校官网、百科词条,均为艺术考博之家手工整理,仅供参考,以各教育厅公示文件为准。我们还将持续关注各地关于2020年新增学位点推荐名单的公示情况,敬请期待。

人理

五旬“妈妈学姐”成功考博 曾陪女儿考研

周亚松在硕士毕业前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楚天都市报记者 刘闪 实习生 张司宇5年前,年过半百的周亚松陪女儿考研,没想到比女儿早一年考上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被称为“妈妈学姐”(本报曾报道)。今年7月1日,周亚松又收到了来自韩国的博士录取通知书,她的励志求学故事被网友们广为称赞。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联系上身在湖南常德的周亚松,56岁的她分享感悟时说,“只要有梦想,什么时候都不晚!”硕士毕业后定下读博目标周亚松1964年出生于常德,原本只有高中学历,后来通过函授、自考拿到了大学本科文凭,在当地某机关从事档案管理工作。2015年,已经大学毕业两年的女儿吴悠决定考研。那一年,周亚松已经51岁,再过4年即将退休,生活幸福安稳。为了缓解女儿的考研压力,周亚松决定提前办理退休,和女儿一同备考。没想到,周亚松顺利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并于次年入学。接下来,吴悠也考上了华师研究生,母女俩变成学姐学妹。在武汉求学的3年,远比周亚松当初备考时憧憬的样子精彩和丰富得多。她说,“读研不仅让我的专业水平有所提高,更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让我待人接物与以前都有所不同。”身边的同学虽然都是90后,跟周亚松女儿差不多大,但她的心态跟他们一样年轻,相处起来并没什么代沟。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有的同学叫她周阿姨,熟悉起来后,大家都叫她松松姐。学习方面,周亚松经常参加校内外的艺术实践活动,还参与了一些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和演出,并在毕业前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2019年,周亚松研究生毕业。毕业典礼上,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赵凌云还为周亚松点赞。离开华师校园后,她给自己定下新的目标,希望能攻读声乐专业的博士。逐字逐句练习4种语言歌曲梦想成真,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年暑期,周亚松就开始准备。几经考量,她选择报考韩国一所艺术类大学声乐专业博士。按照申报要求,周亚松需要准备作品集寄过去申报,作品审核通过后,再进入网上面试环节,跟考研究生一样,有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单独准备中文歌曲的作品集,对周亚松并非难事。难就难在,学校要求递交4种不同语言的作品集,每种语言中必须选一首咏叹调和一首艺术歌曲,并且要求原文原调演唱。“我对这几门外语都不太精通,对我来说,难度系数相当大。”周亚松说,除了中文外,她还选择了意大利语、德语和法语。几首曲子,练了整整3个月,先听得滚瓜烂熟,再一遍一遍地练习,不对的地方,请老师逐字逐句去纠正。有时候,一句话要练上几百次。尤其是在作品集准备期间,老师不厌其烦一字一句纠正发音,耐心处理专业问题。这些,让她格外感激。7月1日,好消息传来,周亚松收到了博士生录取通知书。这对她来说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是对她在专业上的认可。女儿原本不打算考博,看到妈妈成功了,也受到触动。励志经历被众多网友点赞周亚松说,这次考博是为了在专业上有更好的造诣,读博也是享受学习的过程,她崇尚“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追梦不止,学习是终身的事业,对艺术的追求也是永无止境的。在学习过程中,又渗透着一种仪式感,取得博士学位既是所学专业的阶段性认可的凭证,也是一张积极进取、闪闪发光的标签。不过,虽然如愿以偿拿到了博士录取通知书,但周亚松近期并不打算出国就读。她说,现在条件不太成熟,出国读博的计划暂时延缓。56岁妈妈学姐又考上博士,周亚松的励志故事被广为流传后,很多网友为她点赞,称她是“乘风破浪的妈妈”,给孩子树立了好榜样。周亚松回应说,感谢大家对她的关注和鼓励,她的经验很简单:喜欢、热爱、投入。“只要有梦想,什么时候都不晚!”周亚松说,希望年轻的朋友们珍惜美好的时光,趁着青春年华,在追梦的好时代里,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来源:楚天都市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