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华中师范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公布,这3个专业报考人数均超千人

华中师范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公布,这3个专业报考人数均超千人

考研报考录取比是衡量考研报考难度非常重要的指标,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了近三年考研报录比信息,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汇总了华中师范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信息。华中师范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汇总教育学院 教育学专业报考人数1651人心理学院 心理学专业报考人数1497人外国语学院 学科教学(英语)报考人数1346人文章数据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以上就是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华中师范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汇总”相关内容,希望对有意报考华中师范大学的考研人有所帮助。#2021考研#

棋战

华中师范大学2020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出炉,7月27日起开始快递!

7月27日起,华中师范大学将通过培养单位陆续发放「 2020级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祝贺你被录取为华中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欢迎来到华中师范大学深造!为帮助你按时顺利报到,请务必认真了解以下信息:一、报到(一)报到时间及要求报到时间为2020年9月11日。在规定报到时间内,我校在武汉三大火车站均设有迎新接待站。报到不得提前或推迟,因故不能按期到校者,须来电或来函并附证明向所在学院(中心、所、研究院)请假,未经请假逾期两周以上不到校办理注册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来校报到时,请持毕业证书原件(同时交复印件一份)、录取通知书、新生报到单和身份证报到。(二)新生网上“一站式”自助报到流程今年我校研究生新生继续实行网上一站式自助报到,请新生务必于8月21日8:00至8月24日17:00时间段内,登录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新生自助报到系统依次完成相关手续,以免影响正常报到。1.登录网址:请新生访问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新生自助报到系统页面报到。用户名为本人学号,密码为身份证号后6位(末位X请用大写)。2.基本流程:①确认并补充填写个人信息 → ②网上选房 → ③网上缴费(含学费、住宿费、医保费)→ ④打印报到单二、咨询方式详见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小诗提醒:请各位同学保持手机畅通,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按照上述要求做好入学前的各项准备,按时前来华中师范大学参加新生报到。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完成录取工作后也将尽快寄出,请耐心等待~下面一起来看看2020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吧:2020年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以华师最新启用的南湖综合楼作为封面这幢高颜值、高科技的综合教学楼象征着现代化、新成就寓意着同学们作为桂子山的新生力量定会继往开来、创造新辉煌而欢快活泼的红色传达着喜悦祝贺新的山民们即将开启华师之旅激励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荣光初心永恒,在考前努力躬耕终换梦想成真,在炎夏如愿以偿相信收到通知书的新山民们此刻一定是激动万分下面就让这份通知书带大家一览桂子山文华公书林绿瓦飞檐,红旗招展景仰“爱我中华”的庄严历史悠久的文华公书林承载着一代代华师人的记忆图书馆阳光洒过图书馆的落地玻璃映照在书本上书页翻动,沙沙作响浩如烟海的文献,安静的自习室早八的晨曦,夜晚的灯光只等你博闻强识,逐梦远航恽代英雕像革命先烈恽代英身着长衫,手持书本目光炯炯有神舍小我,为大我他不仅矗立在校园内更住在代代华师学子的心中博雅石博雅石静静在博雅广场伫立一笔一划,是华师人的坚守与初心坚如磐石,从未转移十号楼红色的外观,独特的造型博雅广场上的远望便已窥见了他的独特人文魅力绿树红墙间铸就着少年对梦的期许二号楼雕栏画栋,琐窗朱户青砖绿瓦,飞檐斗拱古朴典雅的二号楼见证了华师的百年沉淀从古朴典雅走向现代化不变的是治学之道,是大师风范梅园走下绝望坡映入眼帘便是梅园待到春日这里便是梅花盛放的芬芳而仲夏时分,他被层绿掩映只为驻足的人提供阴凉露天电影场在晨曦下听过书声琅琅在月光下欣赏笛声悠扬在夏风中感受迎新晚会的炫丽光芒那依山而建的一节节阶梯那闪动着无数画面的白色放映墙都是故事,关于青春,关于时光佑铭体育场绿茵场上,热血难凉这里是少年力量的试炼场朗朗的读书声伴着鸟鸣响起锻炼的身影随着清晨和夜晚聚集又归去这里是佑铭体育场南湖综合楼蜂巢和键盘的设计大气恢宏的外观智慧教室、无纸化图书馆、开放式学习区最新启用的南湖综合楼处处透露着高科技现代化的气息祝贺你,以努力拼搏的姿态实现梦想的精彩,华师定会因你的到来更加明亮。今年九月,我们在桂子山上,迎接乘风破浪后再次扬帆起航的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姚然 李琳 图片:宋汉涛 黄心怡 审校:刘志强

故辞

华中师范大学:关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常见问题答疑!

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已经公布,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查询。为更好地服务考生,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对考生关切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汇总,集中答复如下,供考生参考。问:复查的结果什么时候会公布?答:鉴于目前武汉市疫情防控的形势仍然严峻,我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在线下进行复查(国家线公布前完成),复查情况将及时在研究生院网站上发布。问:可否查询成绩排名?答:我校暂不提供专业排名查询。待复试线确定后,相关学院将会在其学院网站公布复试考生名单及其初试成绩情况,所有考生可以查看。问:是否接受调剂?答:我校调剂政策将在国家线公布后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和我校各专业招生计划、一志愿考生成绩等情况综合确定。根据往年情况,我校大部分学院、专业一志愿上线生源充足,极个别专业如需调剂非一志愿生源,调剂信息和要求会在相关学院网站进行发布,请考生关注。在我校未发布调剂相关信息前,我校各学院均不接收以任何形式发送的调剂申请。问:各专业有多少统考招生名额?答:现阶段统考招生名额可参考《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后期可能因国家正式招生计划下达和推免生实际录取产生变化,具体名额将在复试前,由各学院在其复试方案中公布。问:目前成绩可否进入复试?答:我校为非自主划线招生单位,复试线须待国家线公布以后进行测算,确定后将会在学院网站发布的复试方案中公布。问:可否提供历年复试线?答:历年复试线可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招生工作专栏查询。问:什么时候复试?答:具体复试时间现在无法确定,需要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确定后另行通知。问:复试形式是否有变化?答:按照教育部有关通知要求,疫情期间要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我校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合理做出调整并及时向社会公布。问:如何进行招生咨询?答:疫情防控期间,请考生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咨询,研招办将定期查收并回复。疫情防控结束后,考生可正常拨打联系电话咨询。温馨提示:在后续通知发布前,请各位考生做好健康防护,耐心等待,安心备考,切勿提前来校。另外,我校研招相关信息将严格按教育部有关要求进行公开公示,提醒广大考生谨防上当受骗。祝大家平安健康、心想事成!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不知答也

华中师范大学2020本科生、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出炉,一起看看吧!

结束了短暂的军训生活2020级新生们走进华师教室伴着灵动的桂香 梦想起航开启新的生活篇章今年华师本科和研究生新生男女比例如何?他们身上又有着什么共同特点?这份新鲜出炉的大数据为你揭晓!关于2020级新生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男女比例最受大家关心的非男女比例莫属了!今年的4720名本科新生中共有3383名女生和1337名男生男女比例约为 2:5在4741名研究生新生中共有3260名女生和1481名男生男女比例约为 1:2.2年龄段分布今年的本科新生中年龄最小的是 2005年出生的梁同学入学时年龄还 不足15周岁研究生新生有88%分布在 22~31岁此外,还有5%的研究生新生 小于21岁真是优秀的华师学子!一起过生日位居本科新生生日榜首的是 2002年2月22日共有 17位2020级本科生在这一天出生而在研究生新生中1998年3月4日、1998年5月23日1998年7月10日、1998年7月28日同时以11人占据同日生日榜首同时,今年共有20位新山民将和华师在同一天庆祝生日!姓氏分布在本科新生和研究生新生姓氏排行榜中王、李两个姓氏都位居前二并分别位居榜首排行前五的还有张、刘、陈三个姓氏Top10榜单上还有杨、黄、周、吴、赵五个姓氏同名比例李悦、张静到!到!到!杨倩到!到!到!到!到!在同名榜单上李悦、张静以3人并列占据本科新生榜首杨倩以5人的优势占据研究生新生榜首星座分布在2020级本科生新生中以热情的 天蝎座和浪漫的 天秤座 最多而在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浪漫的 天秤座同样占据榜首民族分布今年共有来自 29个少数民族的711名本科新生和来自 27个少数民族的310名研究生新生在九月加入华师学子大家庭在少数民族人数排行榜中土家族同时占据了两份榜单的榜首省份分布今年的本科新生中除了湖北本地学生来自 河南的人最多“咦~真不赖啊”研究生新生中本科毕业于 华中师范大学的最多位居前三的还有 湖北大学和 山东师范大学自五湖四海 相聚华师我们将共同感受桂花芬芳共同立足当下 奔赴未来共同拥有一个名字华师人!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责任编辑:李琳 黄溆民 李欣雨 李亭豫采访记者:林晓枫 陈嘉玲 罗佳雨 屈诗艺图片:敖丽娟 周昇昇 朱宇晨制图:李小涵 金正楠 王子淇审校:刘志强

夫天地者

“云复试”,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4300多名考生在线完成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云复试”昨天启动,5月20日前,4300多名考生将全部在线完成复试。为了让考生了解考试过程华中师大提前为考生分时段、分专业提供模拟系统测试。考试当天,考生分批、分时通过准考证上的二维码进入复试系统,填写完身份信息后,还需进行人脸识别进行信息比对,通过后方可进入复试界面。“双机位”视频模式是华中师范大学线上复试的“标配”,其中一台“担任”主机位,用于面试时考生与考官的互动,另一台为辅机位,保证考生主机位屏幕能清晰地被复试专家组看到。在面试过程中考生本人需正对手机摄像头,保持坐姿端正,面部、上半身及双手在画面中清晰可见,并不得遮挡面部、耳朵等部位,不得佩戴耳饰、帽子、墨镜、口罩等。20分钟的复试期间每名考生须注视摄像头,视线不得离开、不得中途离场。不得手持手机进行考试。不得使用蓝牙耳机或外接耳机。不得接听电话。不得采用任何方式变声、更改人像。不得使用虚拟背景、更换视频背景。不得以任何方式查阅资料或接收其他信息。复试前,考生除提交思想政治表现审查表,还需签订复试诚信承诺书。入学三个月内,学校将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记者:吴攀 通讯员:党波涛 刘志强 陈希昌)

莫觉莫悟

湖北省研究生院排行榜TOP10,优质资源扎堆,2所985,5所211

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湖北省大学名单,湖北省一共有129所大学,其中本科68所,专科61所,这些数据可能不惊人,但是湖北省有2所985,5所211,这可以说是除了北上广等大城市以外比较罕见的了。聚集了这么多优质资源,自然少不了对这些名校进行比较,但这也真的很难抉择,小编今天向大家推送的是研究生院排行榜,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一所中国著名的综合研究型大学,也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至今已有125年办学历史。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是著名的七校联合办学高校之一,是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与清华大学一同被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授予“大学领先奖”的两所中国大学之一。入选《Nature》评出的“中国十大科研机构”,被称作“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是一所源远流长的高等学府。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列入世界一列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其办学源头溯源于1898年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历经传承演变,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是由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体,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誉为“中国地球科学的最高学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涵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院校,由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设.。湖北大学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截止2019年3月6日,学校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个学科入选US News世界最佳学科,5个学科入选ARWU世界一流学科。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是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宝钢集团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首钢集团、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共同参与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优秀高校,湖北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拥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江大学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为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提供的全部内容。免责及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觉性

这个省级政府10位领导全是研究生,博士就有3名

4月16日下午,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任命,郑向东为重庆市政府副市长。至此,重庆市政府共有“一正八副一秘书长”10位领导。令人惊奇的时,这10位领导全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博士3人,不仅有国内的“土”博士,也有留学的“洋海归”;研究生专业涉及农学、理学、哲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在这个班子中,研究生成为最低门槛。这在国内省级政府领导班子中,只有北京市能与之相媲美。即使上海、天津,也没有超豪华的“全研究生团队”。三位博士重庆一直被认为是高学历官员云集之地。新任副市长郑向东是位管理学博士。他出生于1968年10月,四川隆昌人。2002年12月后,他开始在重庆下辖区县(市)任职,历任永川市(现为永川区)委副书记、副市长,巫溪县委书记,南岸区委副书记、区长,南岸区委书记,重庆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等职。2019年10月,郑向东任重庆市发改委主任,今年3月担任市政府党组成员,4月出任副市长,半年内三次履新。资料显示,2006年12月,郑向东在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此时他担任永川市委副书记、副市长;2009年4月至2012年11月,郑向东还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而副市长李波则是一位海归博士,也是班子中唯一的70后,同时他还是省部级官员中罕见的有美国工作经验的干部。李波获得的是哲学博士、职业法律博士。他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国际经济专业,此后赴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系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经济学专业学习,在哈佛大学法学院职业法律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1999年8月,李波毕业后在美国从事律师工作,2004年6月回国在央行工作,先后担任条法司司长、货币政策二司司长、货币政策司司长,2018年8月出任中国侨联副主席,一年后转任重庆副市长。重庆市政府“班长”唐良智也是一位博士。资料显示,唐良智出生于1960年6月,湖北洪湖人,研究生,经济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唐良智长期在湖北工作和学习,他本科、硕士和博士都是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其中本科学的是固体电子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1994.09—1996.12在华中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9.09—2002.06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此时的唐良智担任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委副书记、区长。7位研究生重庆市政府共有10位领导,市长唐良智,常务副市长吴存荣,副市长陆克华、屈谦、邓恢林、李明清、李波、熊雪和郑向东,秘书长欧顺清。常务副市长吴存荣是工商管理硕士,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2007.03--2009.09,吴存荣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班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此时他担任安徽省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陆克华是农学硕士,高级工程师。他1986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专业,1989年获得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土地利用管理及农业资源经济专业硕士学历。屈谦是位理学硕士,主任医师,他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6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重庆市委会主委,市红十字会会长。他本科学的是医学,2001.07—2002.06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管理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副市长、公安局长邓恢林是位法学硕士,他在担任湖北省乡镇企业局计划财务处副处长期间,在华中师范大学经济法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市委秘书长欧顺清是位农学硕士,他198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在四川省邻水县合流职业中学做了3年教师后,于1986年考入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栽培与耕作专业全职学习,获农学硕士学位。除了5位硕士副市长,重庆市还有2位党校研究生。主管农口的副市长李明清是市委党校研究生,他在担任重庆市政府研究室人事秘书处处长期间,在重庆市委党校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班学习。主管科技和招商的副市长熊雪也是市委党校研究生,他在担任重庆市南岸区副区长期间,在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营房工程专业函授本科班学习,并于1997.09-2000.06在重庆市委党校研究生班党史党建专业学习。转载合作线索爆料、意见反馈、加入核心读者群

又一个自考本考研成功上岸:自考本科一战华中师范大学已拟录取

考研路已经接近尾声,许多小伙伴们已经上岸,我也很幸运的成为其中一员,回想起走过的考研路,心中无味杂陈,有过痛苦,有过孤独,有过绝望,有过欣喜。这些,只要考过研的人都会经历,而我与其他小伙伴们有一点不同的地方就是,我是以自考本科考上的华师大,许多专科或者自考本科的小伙伴都在纠结着要不要考研,怎么样才能考研,我会在这里写一个详细的经验,供大家参考。祥福EDU一,专科和自考本科报考流程在研招网的报考条件上有写专科毕业两年以上或者自考本科都可以报考当年的研究生招生考试,这些具体的可以参考研招网的公告。我是以自考本科报考的,所以我会在这里具体讲怎么以自考本科报考。 自考本科是每年的6月以及12月拿毕业证,许多小伙伴是满足了毕业条件,但是还没有拿毕业证。就我而言,我是17年6月专科毕业,只有专科有毕业证了,才能申请自学考试的一些免考,才能在12月份拿毕业证,但是18年考研是在11月份就要报名,所以这个时候在以自考本科报名的小伙伴需要在学校的现场确认之前有一个流程,首先需要在当地考试院去打印成绩单,再通过网上打印的自考本科报考研究生的表格,去专科学校继续教育学院盖章,以及本科教育学院盖章,最后在现场确认的时候将这张表一并带到,完成现场确认的流程,这个流程详情可以参照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的公告祥福EDU二,报考学校的选择很多小伙伴们会问,我的第一学历是专科或者自考本科,会不会在复试的时候会有歧视啊,在这里,我不敢说肯定没有歧视,所以这就需要对报考学校的了解程度。首先,你得在该学校的官网上查找,自考本科是否属于同等学历,因为每个学校对自考本科的定义 不一样,有的定义为同等学历的话,就需要在复试的时候加试两门课程, 我可以凭自己的经验来说,因为在专科时,我自己没有很重视英语,再加上是跨专业,所以复试的时候压力很大,建议小伙伴们在选择报考学校时,尽量不要选择会被视为同等学历的学校,一来是减少压力,二来是为了防止一些所谓的歧视。其实歧视这件事情,只要你自己足够努力,是不存在的,在这一点,华中师范大学是做的非常好的,我在面试时,讲到我虽然我是自考本科,但是我会很努力的减少自己跟别人的差距,有几位老师就很赞许的点了点头。老师会很喜欢谦逊而又努力的学生,所以,不要太担心复试所谓的歧视。祥福EDU三,备考经验我准备的比较晚,是在暑假过完才开始准备的,但是因为我是管理类联考,初试的时候没有政治跟专业课,所以我的时间会稍微充裕一些,但是要考其他专业的小伙伴一定要早些准备,再次强调,早准备一定有好处。(一)英语 我考的是英语二,比英语一稍微简单一点,我觉得,单词很重要,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单词基础也就决定着阅读理解,建议在准备期间,可以把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背熟,我在考研期间,听说过有把这本书背了5遍的,所以你不努力,拿什么跟别人比。 英语没什么经验,就是单词背熟之后,再开始做真题,因为英语二真题比较少,所以一定要精益求精,善于总结,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作文就可以背一些名师的模板,虽然讲背模板千篇一律,但是要想速成作文,只有这样子才能拿到最好的分数,但是如果你的基础很好,可以把英语跟母语一样熟悉,我想模板也是可以不背的,但是这样子水平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背模板其实很有用(二)管理类综合 管理类综合分为数学,逻辑,写作,数学我买的是高分指南,但是因为我时间比较短,没有做完,所以,数学失分很大,所以,一定要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不要考完后悔。 逻辑跟写作我都买的是机工版,然后视频课程可以听听老吕的逻辑跟王诚老师的写作,主要是多练多写,到最后一个月,因为很多模拟卷出来后,我几乎每天一套完整的题,作文一定要写,不能光看,只有多写了,考场上才不至于时间不够或者素材不够。祥福EDU四,最后结语考研是一个漫长而又孤独的过程,调整心态很重要,夜深睡不着时,可以听听歌和电台,缓解一下自己的压力。最后将笛安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夜未黑,未来是个迷题,前面的道路只为不怕的人而生生不息。本文来自考研帮作者ake666,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狗十三

华中师大六成毕业生首选当教师,半数起薪超5000元

楚天都市报1月3日讯(记者揭明玥 通讯员杨国强)近日,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报告出炉。报告显示,该校逾六成毕业生的首选职业为教师;公费师范生协议就业比例高达100%;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留在了武汉;毕业生的起薪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起薪在5000元以上的占50.62%,较前两年增幅较大。起薪超5000元的毕业生过半华中师范大学2018届毕业生共7868人,其中,研究生3504人,本科生4364人,分别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4.53%和55.47%。与2017年相比,2018年该校毕业生总人数、本科生人数、研究生人数较2017年均基本持平;较2016年则增加了200多人,其中,研究生增加了150余人,本科生增加了近80人。截止于2018年12月21日,该校2018届毕业生中落实就业去向7227人,就业率为91.96%。其中,本科生落实就业去向4012人,就业率为92.12%(公费师范生为100%,普通本科生为88.19%);研究生落实就业去向3215人,就业率为91.75%(博士研究生为95.85%,硕士研究生为91.48%)。从起薪构成看,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毕业生的起薪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2018年该校毕业生的起薪水平总体比2016年、2017年明显提高,约92.65%的毕业生起薪为3000元以上,其中,起薪在5000元以上的占50.62%,较前两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留汉毕业生占比连续三年上升截至9月1日,华中师范大学落实就业去向的6395名毕业生中,4865人协议就业,占76.08%;1033人升学,占16.15%;267人出国(境),占4.18%;230人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占3.59%。而4865名协议就业毕业生中,有3336人在教育业就业,占68.57%;365人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占7.50%;就业人数比例达2%以上的有金融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制造业。从地区上,协议就业的4865名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就业,三者达3743人,占四分之三以上。此外,在西南、华北地区就业的人数也较多。共有1519名毕业生赴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就业,占协议就业总人数的31.22%另外,在该校已落实就业的6395名毕业生中,有2140人在湖北省就业,占已落实就业毕业生人数的33.46%,其中,有1799人在武汉市就业,占已落实就业毕业生人数的28.13%。近三年,该校今年在湖北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占当年就业总人数的比例,对比2017年有略微下降;但是,在武汉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占比却连续三年上升,从2016年的24.37%上升至2018年的28.13%,这与武汉市大力推进“百万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工程紧密相关。从升学出国的情况来看,2018届普通本科生中,升学833人,出国250人,两项合计1083人,占普通本科生总人数的37.18%,但从近三年的变化趋势来看,虽较2017年有增长,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从就业形式构成看,近三年毕业生以协议就业为主,但是比例逐年稍有降低,升学比例呈上升趋势,出国(境)比例在经历2017年的下降后,又有所回升,2018年毕业生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比例较 2017年有明显下降。专业就业率理学最高哲学最低各专业就业率上则冷热不均。在有本科毕业生的10个学科中,有6个学科的初次就业率均达到80%以上,其中,理学的就业率最高,达87.04%,其次是教育学85.01%,历史学 83.63%,文学83.63%。经济学、艺术学、工学、哲学4个学科就业率均在80%以下,其中哲学最低,为33.33%。在有毕业研究生的11个学科中,经济学的初次就业率最高,达91.11%,其次,工学、理学、管理学3个学科的初次就业率在80%—90%之间。教育学、文学、历史学、法学、艺术5个学科的初次就业率在70%—80%之间,而哲学和农学的就业率仅为54.17%和53.09%。从毕业生的就业行业看,4865名协议就业的毕业生中,有3336人(其中公费师范生 1451人占比43.50%,普通本科生及研究生1885人占比56.50%,超过一半)进入教育系统工作,占协议就业毕业生的68.57%,与去年基本持平,较2015年、2016年有明显提升,充分彰显了该校的教师教育特色。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开展的就业意向调查显示,超过六成毕业生首选职位为教师。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教师地位和待遇不断提升,教师职业日益受到毕业生青睐,今年除了公费师范生按政策到中初教育单位任教外,该校还有27.65%的协议就业普通本科生和研究生(含全日制教育硕士),选择到中初教育单位就业。

至舍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华中师范大学高招分数一般,那毕业生就业咋样?

在师范行业里面,经常自称为师范行业第三的是教育部直属的华中师范大学。实际上,不仅仅华中师范大学号称是行业前三的,但华中师范大学的高招分数也不是很高的,这可能与师范生的毕业后收入不算很高有关系吧!那我们今天就看看华中师大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看看这个行业前三是否名副其实呢?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首批 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在 1903 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 1871 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 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 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 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 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 年改制为华中 高等师范学校,1953 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 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最高评级为A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A-级,政治学、中国史。B+级,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B级,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统计学、公共管理。B-级,世界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级,应用经济学、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美术学。C级,理论经济学、软件工程、音乐与舞蹈学。C-级,新闻传播学、生态学、设计学。2018 届毕业生共 7868 人,最终就业率为就业率为 91.96%。其中,博士生217人,就业率为95.85%;硕士研究生 3287人,就业率为 91.48%;本科生 4364 人,本科生包括公费师范生和普通本科生,其中,公费师范 生 1451 人,普通本科生 2913 人,就业率为 92.12%。本科生、 硕士生的男女比例基本都是 1:2.8。2018 届毕业生主要来源于华中和华东地区,其中华中地区 3999 人,华东地 区 1589 人,两者共占总人数约四分之三。2018届毕业生的去向中,截止到2018年8月31日,已落实就业去向的 6395 名毕业生中,4865 人协议就业, 占 76.08%;1033 人升学,占 16.15%;267 人出国(境),占 4.18%;230 人灵活 就业、自主创业,占 3.59%,其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为 0.22%。2018 届普通本科生中,升学 833 人,出国 250 人,两项合计 1083 人,占普通本科生总人数的 37.18%。全校 4865 名协议就业毕业生中,有 3336 人在教育业就业,占 68.57%;365 人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占 7.50%;就业人数比例达2%以上 的有金融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制造业。全校 4865 名协议就业毕业生中,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和企业就业,两者共占 95.35%。此外,有 189 名毕业生考取党政机关,占 3.88%,37 人响应到基层就业的号召,赴部队、城镇社区就业及参加地方基层项目和担任科研助理。在事业单位就业的 3244 名毕业生中,主要集中在中初教育单位(86.47%)、 高等教育单位(10.36%)和其他事业单位(3.17%)协议就业的 4865 名毕业生中,主要集中在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就业,三者达 3743 人,占四分之三以上。此外,在西南、华北地区就业的人数也较多。在华中就业的毕业生中有 2140 人在湖北省就业。有 1519 名毕业生赴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就业。到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工作的毕业生为3385 人针对大部分协议就业毕业生的抽样调查统计显示:近 90%的本科毕业生起薪在 3000 元以上。其中,起薪在 3000 元—4000 元的 占28.81%,起薪在4000元—5000元的占23.79%,起薪在5000元以上的达36.95%,82.6%的毕业研究生起薪在 4000 元以上,其中 18.07%在 4000—5000 元, 64.53%在 5000 元以上。可见,研究生的总体起薪水平较本科生高。在全校 73 个普通本科专业中,初次就业率在 90%以上的专业有 8 个,占 10.976%。有 24 个专业的初次就业率在 80%-90%之间,占 32.88%;初次 就业率在 80%以下的有 41 个,占 56.16%,其中,个别专业初次就业率较低。从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初次就业率的情况来看,63 个专业(方向)中有 41 个专业(方向)的博士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 100%,占比 65.08%;初次就业率 低于 80%的专业(方向)有 18 个,占 28.57%。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来,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共有毕业生7868人,初次就业率仅为81.28%,年终的最终就业率91.96%。毕业生的就业是教育行业为主,自然薪水不会很高的。这样看来,华中师范大学的就业水平需要继续提高吧!对于华中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您有不同的观点,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数据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