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你了解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在国内招生情况?提前为2021高考做准备掊斗折衡

你了解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在国内招生情况?提前为2021高考做准备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之一,华中师范大学在很多场合都被称为师范类第三。实际上,论学科实力的话,华中师范大学距离第三还是有一些距离的,师范大学到底哪所比较好?不过这所学校的生源还是不错的,我们看看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的生源情况。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 上,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 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下设 30 个学院, 70 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具备从本科生到硕士生、 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分省招生总计为4506人,下面按省份和类别来看一下:按照招生人数来看,学校所在的湖北省招生人数最多,达到983人,占整体招生计划的21.81%。其他省份招生人数较多的包括湖北周边的河南(351人),湖南(266人),江西(251人),安徽(200人)。按类别来看,普通类招生人数达到3572人,占比80%啦;艺术类招生人数为351人,国家专项计划为320人。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是经济学类(这个学科的评估是理论经济学为C,应用经济学为C+),这个专业的水平只能说一般,因为社会上比较火的专业,所以招生计划比较多。学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优势学科(A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 A-:政治学、中国史)的招生计划都不是很突出,就业导向也是对考生有利的。我们首先看一下高考改革省份:在北京考取华中师范大学不要太容易啊!5万考生,基本在1万名还有机会,估计留给你的只有羡慕嫉妒恨,为什么高考都喜欢去北京,即便是同为直辖市的上海和天津,都没这待遇啊!公费师范生都是在提前批招生的,你看浙江,山东,海南的生源,明显提前批的公费师范生更好。提前批招生,在很多省份都是公费师范专业的,在河北省的话,理工类师范专业超过1万名还有机会录取公费师范生,当然,还有河南省的考生,似乎对邻省的公费师范生不太感冒,更是接近两万名啦!一般而言,由于当下就业比较困难,公费师范生还是比较香的,要么你对比一下下面的本科一批的分数你就知道啦!相比较而言,看看省内位次排名的话,江苏和广东都是很靠后的,说明华中师范大学对他们的吸引度不够啊!而在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的理科都收到3000名的考生啦!说明这些地方的考生比较喜欢这所大学吧!国家专项计划招生的省份还是不少的,相比于本科提前批和本科一批,一般分数都是略低的,对比一下省排名你就很清楚了,在这有多个省排名都是超过1万名啦!这体现的国家对贫困地区教育的重视。关于高校专项来说,由于招生计划太少,因此,偶然性更大,我们就不再这列举啦!华中师范大学的招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但生源总体还是很不错的,当然,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就业也是可以的,就业大数据:看看华中师范大学2019届毕业生都去哪了?你喜欢报考这所师范大学吗?你曾经有过在华中师范大学的故事吗?欢迎各位在下方互动区留言参与分享你的考学经验,分享你与华中师大的故事。

通于万物

细数全国教育学专业比较好的学校,想报教育类的考生赶紧看过来!

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的教育学是全国第一,北师大教育学部由原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学院、教育技术学院、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联合国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等教育学科相关单位组成。教育学部现有教师203人,其中教授59人,副教授73人,87%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其中,包括一批成就卓著、在全国乃至国际教育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 教育学家,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教授。同时还有一大批具有实力和创造性的中青年教育学专家,如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张斌贤教授、长江 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石中英等。他们构成了中国教育科学的中坚力量。教育学部注重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取得了丰硕的 教学成果,其中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北京市精品课程2门;“十一五”规划教材33部,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11项。 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是以私立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其他高校相关系科建立的。学校创立之初,即以复旦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以及大同大学、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震旦大学等上海乃至华东地区一大批优势系科为基础组建教育系,形成了孟宪承、刘佛年、张耀翔、萧孝嵘、廖世承、常道直、萧承慎、谢循初、胡寄南、左任侠、曹孚等巨擘辉映、名师聚集的盛况,确立了教育学科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从上世纪50年代伴随着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开创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史研究,到60年代初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成立与西欧北美教育研究的开展,到70年代以至改革开放初译介《学会生存》、《世界重大教育问题》等反映国际教育改革动态的著作和资料,为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前身为1951年创建的教育系,1994年撤系建立教育科学学院,2012年组建教育学部。陈元晖、杨清等老一辈学者为学校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王逢贤先生、吴杰先生、梁忠义先生和郭占基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推动下,东北师范大学在全国教育学、心理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教育学原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农村教育研究所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学为国家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部现有5个本科专业;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学和心理学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在共有在校本科生661人,硕士研究生654人,博士研究生350人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成立于2005年5月,由原教育科学学院的教育系、教育科学研究所与教育部中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湖北省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华中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和教育评估中心等单位组建而成。学院现有教育学、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三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和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校本科生180人,硕士研究生400人,博士研究生71人,博士后4人。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1人,讲师7人。超过一半的专职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全体教职工决心团结拼搏,为把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具有教育学、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技术学三个硕士点,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学原理、教育技术学、教育博士专业学位(Ed.D.)五个博士点,其中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开发了高级教育行政管理博士(Ed.D.)和高校管理硕士项目。其中,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还设有教育学、公共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教育学院注重人才培养,尤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年来为国内外高等学校、教育管理部门以及相关机构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教育学院拥有一批知名学者,师资力量雄厚,学科背景多样,学术视野开阔。2014年度,学院有教职员工69人,其中专任教学科研人员38人、博士后2人。学院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30余人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前身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和心理学科,始创于1954年,具有优良的学术传统和积淀,著名爱国教育家傅任敢先生、著名心理学家林传鼎教授和郝德元先生、著名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等都曾执教于此。历经教育教研室、教科所、教育系、教育科学学院四个阶段,又于2006年成立了独立建制的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2010年在教育科学学院、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的基础上组建教育学院。截止2010年4月,教育学院拥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博士授权点2个,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承担50余项国家及部委级的科研项目。现有教学科研人员83人,64人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 22人, 副教授35人,博士导师14人、硕士导师58人,同时聘请了22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客座教授。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的相关学科。百余年来,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体育专家,如俞子夷、孟宪承、郑晓沧、庄泽宣、黄翼、沈有乾、陈立、王承绪、陈学恂和舒鸿、胡士煊等曾在学院任教工作。学院拥有教育史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史、比较教育学等省重点学科;设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技术学、运动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体育产业管理7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211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及其副高职73人。聘有国内外兼职和客座教授27人。现有在站博士后4人;在校全日制学生502人,其中在读博士研究生93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19人,本科生290人。在读高校教师、教育和体育专业硕士872人。徐小洲教授为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

目想

考研:最受欢迎的三所师范类名校,难度都不小,但考上就有福了!

从我们上学的那一天开始,我们便会在某一个阶段有选择学校的问题,例如中考时选择理想的高中、高考时选择理想的大学,而到了考研的时候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师范类学生,是选择师范类院校呢?还是选择非师范类院校呢?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不过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这几所高校成为了考研师范生最受欢迎的高校。考研:最受欢迎的三大师范类高校,难度都不小,但考上就有福了!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我国师范类高校的龙头老大 ,必然会吸引一批热衷于考研的师范类学生,再加上其211985工程建设高校以及“双一流”高校的名头,其考研的难度也是高的可怕。作为34所自主划线院校,在复试线制定上要远远的高于其他普通高校,同时报考这所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其很多专业不仅有硕士点还有博士点,这也方便了以后有读博打算的同学。此外,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我国6所免费师范生高校,为了很多有志从事教师工作的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工作选择和良好的校园招聘。华东师范大学地处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211985工程建设高校和“双一流”高校,由于地处“魔都”上海,繁华的经济和最潮流的生活时尚,总是能够吸引一大批考研学子。而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和地理学更是得到了我国各类高校排行榜的肯定,位于同一学科第二的位置。除此之外雄厚的师资队伍,良好的科研氛围以及丰富的科研项目和课题,更为重要的是未来就业的保障。华中师范大学提到华中师范大学,必然会想到武汉大学的樱花,位于武汉的这所高校,是我国211工程建设高校和”双一流“世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高校。虽然其不是985高校,但也恰恰因为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研的难度,因为其不是34所自主划线院校,因此报考难度适中。对于师范类学校来说,这或才是考研目标院校中物美价廉的选择之一。这三所高校是师范生考研的不可或缺的几种选择,如果能够顺利的被录取,那么可真的是有福了。体现在就业时的保障和读研时的教师资源等方面,值得师范生报考。

黑帽子

华中师范大学,211工程院校,6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之一

华中师范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中师大,位于湖北武汉,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办学源远流长, 最早可追溯至1871年美国圣公会创办的文华书院,历经中华大学、公立华中大学、1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几个历史时期,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拥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华中师范大学拥有国家重点二级学科8个(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教育学原理、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近现代史、理论物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农药学),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文艺学)。华中师范大学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电子商务、音乐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中师范大学拥有A档学科数达到4个,其中A档学科共有2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A-档学科共有2个(政治学、中国史)。华中师范大学拥有B档学科数达到15个,其中B+档学科有7个(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B档学科有6个(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统计学、公共管理),B-档学科有2个(世界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杨慎

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谁更“厉害”呢?估计很多人都猜错了

网友1: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都是教育部直属的师范类高校,办学历史均是比较悠久的,而且两所学校都是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这里先来看一份校友会2018中国师范类大学排名(1~10):其中东北师范大学排名第三,华中师范大学排名第四。当然,这个排名仅供参考,这里简单的分析一些两所大学的情况: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建校于1946年,原名东北大学,1950年更名东北师范大学,学校是国家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来看看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科建设情况:东北师范大学是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学科涵盖了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1个学科门类,涵盖面是比较广的。其中有39个一级学科,共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还包含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1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建校始于1871年的文华学院,历经华中大学、中华大学,1985年更名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是国家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学校的学科门类是比较齐全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二级学科9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二级学科178个;博士后流动科研站15个;在很多的机构大学排名中,这两所大学在师范类大学的排名是相差不大的,在大学排名中,华中师范大学的排名会比东北师范大学稍微前边一些,当然两所学校的学科都很有特点,也各具特色优势,排名仅仅是一个参考。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华中师范大学,地理位置是一个参考因素。网友2:华中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都是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六所)、211工程院校,2校都具有公费示范性的招生资格,综合实力差不多,华中师范大学稍微更强一点。比较大的差异是前者在武汉市,后者在长春市。2个省会城市都是副省级城市,但是经济发展上还是有不小的差异。具体哪个更好就要看专业。17年“双一流”评估:华中师范大学入选学科(2):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入选学科(6):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华中师范大学: A(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 A-(2):政治学、中国史东北师范大学:A+(1):马克思主义理论 A(3):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A-(2):世界史、生物学不知道题主具体的省市情况,600分在不同的区域对应的省排名差异比较大。简单的说,在大部分省市都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录取均分比较高,题主想要2选1的前提就是得最后1年提升自己的高考成绩,才有机会有这样幸福的烦扰。最后,祝愿题主19年发挥棒棒的,可以华中师范大学或东北师范大学录取呢。

乒乓

2019教育学考研各分数段报考学校汇总

现在还有蛮多2019年考研的学子不知道,自己应该报考什么学校,那么今天我们把教育学个分数段的报考院校及各专业将来工作方向以及各专业指导图书。一、教育硕士(学硕)整体来说,教育学研究生的就业主要分为以下方向:1普通高校: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想考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2中小学校:现在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特别缺乏,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3出版社、报社:出版社、报社尤其是和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4改府单位:还有一些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了教育行政单位,但要求教育类专业的公务员招考很少,想当公务员的同学可以努力一把,但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竞争的激烈程度会超乎你的想象。5特殊教育机构:这是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毕业后主要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6.新技术教育领域:这主要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包括去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授教育技术学课程以及去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做教育技术人员及网络教育。7其它:除了到各类学校做教师以外,许多毕业生还可以到出版社、电视台、杂志社、企业人力资源等领就业,职业包括指导咨询、图书管理员、媒体专家、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等。教育类的研究生最普遍的就业方向自然在各级各类的学校的教学、教务、行政岗位上,也可以进入各种私人或民营的教育培训机构之中从事教育咨询、辅导培训和教务教管之类的工作,有些报刊杂志和出版社的教育版面也很需要一些精通教育学原理的优秀人才。二、教育硕士初试科目政治外语教育综合(311或自主命题)教育学自从2007年开始了全国统考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部虽然出版了考试大纲,但是并没有指定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教育学科又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学科,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著述,加之自2013年开始,一部分学校开始了教育学的自主命题,使得备考选择教材又成了第一大难事。很多学生考虑到311统考备考信息了解更全面,在择校上更为青睐统考院校,但统考311试题难度高于普通院校自命题难度(题型包括选择90分、简答题45分、辨析题75分、分析论述题90分)。如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噩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属于统考院校。三、教育硕士难度分析北京师大为例:高等教育学57:6、教育学原理139:8、课程与教学论446:28、教育史49:8、比较教育学105:9、学前教育学108:4、职业技术教育学8:2、成人教育学1:1、特殊教育学56:7、教育技术学10:23。370分阵营: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复旦、浙大、厦大。355分阵营:陕师大、南师大、华中师大、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330分阵营:华南师大、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四、教育硕士(专硕)教育硕士共包含学科思改、学科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物理、学科化学、学科生物、学科英语、学科历史、学科地理、学科地理、学科体育、学科美术、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学科专业。一些综合实力雄厚的师范类学院大多数专业都是包含的。有一些实力相对较弱的学校可能仅仅是开了几个专业硕士。五、初试科目政治、外语(二)、教育学综合、专业业务课教育学综合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五、初试专业图书教育硕士.教育学原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第七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外国教育史:吴式颖、李明德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第二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4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六、教育硕士难度以陕师大为例:学科思政183:14(390分)、学科语文384:46(365分)、学科数学211:28(340分)、学科物理64:10(340分)、学科化学109:15(350分)、学科英语436:42(390分)、学科历史135:20(340分)、学科地理152:19(380分)学科生物103:16(340分)、学科体育47:8(330分)、学科美术79:16(330分)、小学教育167:20(370分)、学前教育138:14(360分)。第一阵营: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第二阵营: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第三阵营:中央民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望对大家有帮助,我们是知了网伴随,大学生成长的趣味、高效在线学习平台,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华中师范大学: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成立

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对标国家智能教育重大战略需求,以教育创新彰显师范大学的责任与担当。5月30日,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启动大会在科学会堂召开,宣布副校长夏立新兼任人工智能教育学部部长。面向未来,如何提高教师教育和教育科学水平,始终是师范大学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学校党委行政前瞻布局、系统谋划,主动打破学科壁垒,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组建成立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是基于办学优势、顺应时代发展的审慎选择,是整合学科资源,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实现新突破的重大契机,是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华师办学历史上具有开创性、标志性意义的一件大事。通过“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搭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实现国家科技奖励、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高层次人才等标志性成果的新突破,打造人工智能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以及智库研究新高峰,全面推动教师教育改革与示范,将学校建成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引领基地和卓越教师培养示范区,力争教育学科早日跻身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校决定成立“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是顺应人工智能教育大势和教育变革趋势之举,全校上下统一思想,在深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基础上,更好地整合资源,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示范区,引领教育学科建设。确立人工智能教育学科建设目标,明确学科建设领域,组建学术团队,谋划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体系,着力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学科高峰。从学校党委行政谋局到启动大会开局,学部要对标高位,集思广益,抢抓机遇,努力拼搏,通力合作,悉心谋划未来发展格局,早日把学部建成“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国家级高水平发展平台、把教育学科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学部定位建成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交叉学科创新高地,全面推动教师教育改革与示范。建设思路服务需求、凸显高峰深化改革、创新协同重点任务建设“人工智能+教育”集成攻关大平台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复合型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未来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人工智能与教师教育创新服务改革示范基地建设目标以建设“人工智能+教育”集成攻关大平台、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复合型卓越教师培养体系为重点任务,立足“高、新”,着力建高地、筑高峰、育新人、闯新路,促进学科交叉、产教协同、政校协同,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争搭建”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组建单位原有二级建制教学科研单位:1、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2、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3、 伍伦贡联合研究院4、 教师教育学院国家、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和其他机构:1、 科技部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 发改委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3、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4、 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5、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教育部共建)6、 国家级文科综合教学实验示范中心7、 深圳研究院学科设置“人工智能与教育”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1、 授权层次:博士、硕士2、 可授学位:教育学、理学、工学3、 学位授权类型:学术型专业学位授权点1、 教育硕士2、 教育博士相关专业: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等专业会统一根据学部办学目标定位进行合格评估论证后做出对应调整。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本科交叉实验班:1、 人工智能与教育(文科)2、 人工智能与教育(理科)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学(公费师范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学(自费师范生、非师范生)、科学教育——统一根据学部办学目标定位进行合格评估论证后,做出对应调整。保障机制1、 深化“方管服”改革,最大限度赋予学部自主权;2、 采取“固定+协同”的用人模式,吸引相关学科和学院的教师“双向选择、自由加入”;3、 实施“200+N”岗位设置方案,采取“双聘”制、合作制、项目制等多种“柔性引进”方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奋斗下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必将为百年华师再创新高度再添新光彩选自:华中师范大学

芸芸众生

教育部通知,考研学子迎来“坏消息”,家长表示:还能读研吗?

近年来,考研人数正在急速增加,研究生也正在大幅扩招,就在今年,教育部明确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在学研究生总规模将达到300万人。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高校承载能力的担忧,比如高校的宿舍是否足够?导师数量是否充足?学校的宿舍非常便宜,如果在校外自己租房,可能会多花10倍的房租费,这对于学生与家长来说是一大笔费用。考研学子迎来“住宿坏消息”,家长纷纷表示:还读得起研究生吗?事实上,部分高校的宿舍确实紧张。北京师范大学就表示,在学制规定年限内,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由学校安排住宿;但是培养地点在北京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解决住宿。此外,南开大学表示对于只面向非应届生招生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律不提供住宿。复旦大学宣布原则上学生们要自己解决住宿的问题(除了各种专项计划外,不再安排专业学位硕士生在校内住宿),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专硕自己解决住宿。所以,对于大多数考图书情报专业同学来说考上一个全日制研究生能省掉一大笔校外住宿费用。今天,我们来分析下全日制图书情报专业湖北地区录取情况。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珠峰计划”、“强基计划”。武汉大学图书情报专硕隶属于信息管理学院,学院有8个硕士学位点和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019年复试录取情况:进入复试156人拟录取35人,参加复试121人,最高分266分,最低分210分,平均分233分。2018年,最终录取55人。2020年,武汉大学图书情报专硕录取人数37人,分数线235分,最高分256分,最低分235分,平均分214.4分。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简称“华中师大” ,位于湖北省会武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华中师范大学图书情报专硕隶属于信息管理学院,2019年分数线223。进入复试人数43人(含士兵计划2人,少干计划2人)最高分248、最低分223、平均分234分。2018年分数线207分,录取34人。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图书情报专硕录取人数64人,分数线221分,最高分246分,最低分221分,平均分230.3分。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入选"985工"、"211工程"。2019年进入全日制复试人数85人(含1士兵计划),最高分248,最低分187,平均分215。全日制录取25人(含1士兵计划)。18年分数线170分,全日制实际录取29人。华中科技大学图书情报隶属于医药卫生管理学院。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图书情报专硕录取人数76人,分数线190分,最高分252分,最低分190分,平均分219.2分。湖北大学湖北大学简称“湖大”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位列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11计划”。湖北大学图书情报专硕隶属于历史文化学院,2019年图书情报专业第一次招生,分数线200分,拟招生16人,录取15人(含“少骨计划1人”),复试比例1:1.4。2020年,湖北大学图书情报专硕录取人数48人,分数线190分,最高分230分,最低分190分,平均分209.1分。以上数据均为人工统计,如有疏漏,欢迎指正。综合上述数据来看,湖北地区的图书情报专硕难度还是挺大的。想要备考的同学要早早做好准备。今天的内容就给大家分享到这了,下期你们想看哪个学校?评论私信告诉我吧~

六重唱

详细解读华中师范大学2020教育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变化

华中师大公布2020考研复试分数线之后,文都比邻教育学院校规划师对今年分数线变动做出解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分数线的变化,学硕有所下降,教育硕士专硕整体变动不大。下面看详细解读,及各招生专业与19年分数线对比情况。【文都比邻教育学院校信息组解读】华中师范大学2020教育学考研分析1.总体分析:华中师范大学今年的学硕和专硕的成绩整体变动幅度较小,阅卷尺度比较稳定,报考热度稳定,所以分数变动不大。2.学硕分析: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再次回归到311,311教育学基础综合的整体难度较大,阅卷尺度比较严格——所以今年的华中师范大学的整体成绩的比较偏低的原因;3.专硕分析: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专硕333教育综合的整体的阅卷尺度较之于往年相对比较严格,所以今年在教育硕士的相关专业整体分数变动较小。4.华中师范大学整体报考热度依旧很高,竞争激烈程度比较高。以上为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内容。同学们可结合自己的初试成绩与分数线进行对比能否进入复习。另外各院校已陆续公布确定2020年考研复试形式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文都比邻提醒同学们做好软件和硬件的准备,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线上复试平台。如果还未公布,可参考其他院校详细复试安排。相关推荐

是非先也

跨考教育学难吗?华中师大教育学考研需要多少分?

华中师范大学,211院校、国家教育部直属6所综合性师范大学之一,地理位置又位于武汉,所以每年都会有很多同学报考,分数自然也就不会低。今天,学姐就给大家全面的介绍一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详细情况。院校介绍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部直属6所综合性师范大学之一、国家「211工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历史比较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中华大学于1924年设立的教育学系和华中大学于1929年设立的教育学院。教育学是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是国家重点学科。学院共有13个系、所、中心。设有教育学系、学前教育系、特殊教育系、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教育史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等13个教学科研设施。目前,311教育学学硕开设21个专业,333教育学专硕共开设16个专业,具体专业细分可以看考情分析部分。考情分析最新第四轮全国高校的教育学学科评估,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位列第五,学科评估结果为A级,从评级结果来看是非常优势的专业,常年为教育学类考研热门报考高校。311教育学学硕考情分析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复试分数线344,共计录取88人,报录比5.3%。教育学原理录取8人,录取平均分360;课程与教学论录取13人,录取平均分362;教育史录取10人,录取平均分355.5;比较教育学录取7人,录取平均分362;学前教育学录取6人,录取平均分361;高等教育学录取10人,录取平均分362;成人教育学录取2人,录取平均分351.5;职业技术教育学录取2人,录取平均分347.5;特殊教育学录取8人,录取平均分351;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录取4人,录取平均分350;教师教育录取5人,录取平均分352;教育经济与管理录取13人,录取平均分351。各专业详细信息参考下图。华中师范教育学热门专业是: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根据2021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招生目录,华中科技大学333教育学专硕全日制拟招生99人,其中推免30人。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如下:教育学原理11人,课程与教学论16人,教育史拟招生11人,比较教育学6人,学前教育学8人,高等教育学11人,职业技术教育学4人,特殊与融合教育8人,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4人,教师教育7人,教育经济与管理13人。333教育学专硕考情分析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硕共计录取475人。教育管理录取21人,录取最低分331,平均分354;小学教育录取25人,录取最低分363,平均分382;学前教育录取25人,录取最低分365,平均分380;特殊教育录取6人,录取最低分337,平均分359;心理健康教育录取6人,录取最低分350,平均分375;现代教育技术录取55人,录取最低分343,平均分362;学科教学具体细分专业招生人数可参考下图。根据2021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招生目录,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专硕全日制共计16个专业招生,拟招生376人。其中教育管理15人,小学教育20人,学前教育16人,特殊教育6人,心理健康教育45人,学科教学(语文)18人,学科教学(历史)23人,学科教学(英语)38人,学科教学(数学)19人,学科教学(思政)72人,学科教学(物理)18人,学科教学(化学)10人,学科教学(地理)20人,学科教学(生物)18人,学科教学(美术)3人,现代技术教育35人。想要报考华中师范大学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上图20年的录取平均分。2021华中师范招生简章(部分)专硕还是学硕专硕是2年,重实践,所以基本上都是有学科背景的报考专硕,比如你的本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中文专业,数学专业等或者是教育学相关专业。但是如果不是的话,建议最好考学硕。如果本科是英语专业,数学专业等或者是教育相关专业(学前和小学教育等),可以报考学硕,也可以报考专硕!学硕是3年,重理论。研究生毕业可以做中小学老师,辅导员;也可以进编辑部、杂志社。也可以进学术研究型单位:如研究型大学、教研所、研究型教师等做大学老师,也可以继续读博,出国等。现在咱们可以不考虑下面的小的方向,主要是要考虑自己考学硕还是专硕,才能提前开始准备。小的方向是报名以及复试的时候会涉及到的内容。华中师范大学作为重点师范院校,教育学类部分专业竞争激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近3年报录比。2020年,教育学报录比5.3%,报考人数每年都在不断攀升。从报录比上来看,学硕的竞争比专业要高。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1、教育学学硕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每年0.8万元。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专业课二根据报考专业方向而定。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统考,有全国版大纲,但是并没有全国版大纲,根据统考大纲以及历年统考真题推荐以下参考书目,备考同学可参考: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基础》(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师大出版社 陈琦、刘儒德;中外教育史:《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教育研究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宁虹主编;2、教育学专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2年,每年1万元。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专业课二根据报考专业方向而定。不同研究方向第四科目考察不同,所以同学在备考前要先决定好专业方向,如果还没有决定前可以先复习专业课一,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硕对于专业课一的考察是一样的。参考书目:《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复试华中师范大学的初试占比70%,复试占比30%。所以,初试特别特别重要,复试亦重要!一般是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2020年比较特殊取消了笔试环节,采取的线上视频面试。一般面试的时候,每个人不少于20分钟。主要流程分为:中文自我介绍、抽题作答、英语口语(自我介绍、提问)。复试问答分为常规问题和专业课问题。常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考研?为什么报考这个专业?研究生期间规划等等。专业课问题,问到的问题主要和报考专业有关,了解你对这个专业的认识。大家准备面试的时候可以通过查看导师的论文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另外,也可以关注一些期刊和公众号。面试抽题里有很多关于初试的内容,所以,初试通过的同学也不要轻易把初试的内容丢掉。还是要定时的复习下初试笔记。最后,教育学考研没有绝对好考与难考一说!只要选对学校,选对专业,考名校并不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