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我市与华中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祖己

我市与华中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14日下午,我市与华中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围绕“五个共建”全面启动市校战略合作,为襄阳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华中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入选学科数居全国高校第21位,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第2位。签约仪式上,双方签订了《襄阳市人民政府华中农业大学战略合作协议书》《襄阳市人民政府华中农业大学“一县一品”特色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现代农业研究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重点开展“五个共建”:共建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现代农业研究院),选址东津新区、襄州区,3至5年内学生规模达到1万人;共建一系列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平台科技策源力,推进襄阳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湖北省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共建产业研究院和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相关产业;共建区域性教学科研基地,强化乡村振兴与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人才与科技供给;共建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加快推动襄阳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市委书记李乐成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华中农业大学长期以来对襄阳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此次襄阳与华中农业大学签约,是我市深化校地合作的一件大事、喜事,开启了双方务实合作的新篇章。当前,襄阳正加快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迫切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和科技引领。希望双方积极探索更优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效能,深化沟通交流,拓展合作空间。襄阳将全力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共同打造市校共建的新典范。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表示,人才是未来竞争的关键,华中农业大学与襄阳的合作就是用“襄阳智慧”育“诸葛之才”。华中农业大学将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高强度推进、高水平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快项目建设,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召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郭刚奇、严建兵,市领导冯艳飞、王忠运、李诗、张丛玉、尚显强参加签约仪式。(文章来源:襄阳日报)

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最新消息

近日,汉江国投在官方网站发布了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现代农业研究院)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竞争性磋商公告。这意味着,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项目正式进入前期论证阶段。据了解,华中农业大学和襄阳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双方就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选址等进行多次对接。而这次可研报告编制竞争性磋商公告显示,从协议签署到项目前期论证,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换句话说,双方都在以“更大力度和加速度”推动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落地实施。今年4月17日,中共华中农业大学委员会召开十届二次全体会议。这次在疫情期间召开的全会,是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召开的。这次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政用产学研合作新路径,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高强度推进、高水平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成立专班,列出时间表、路线图,以更大力度和加速度推动与襄阳市、神农架林区、深圳市的战略合作。建设襄阳校区,是华中农业大学审时度势构建“一院三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服务湖北省、襄阳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长江经济带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和科技创新孵化器的重大举措。5月14日,襄阳市政府与华中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在东津新区共建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根据协议,未来3-5年,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学生规模将达到1万人左右。3-5年要达到1万人左右的学生规模,这要求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落地建设的效率必须非常高。而华中农业大学和襄阳市对这次战略合作,也都寄予厚望。在华中农业大学“一院三地”战略中,与襄阳市的战略合作是重要一环。在襄阳市政府与华中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指出,学校将这次合作看成发展的增长极,将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高强度推进、高水平管理、可持续发展,在精诚合作中落实落细落小,让华农师生和襄阳人民共享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表示,这次合作是襄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襄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喜事。襄阳市将加快操作层面对接,加速推进项目落地,力争项目早点动工、早点进驻、早点运行,努力把这次双方合作的项目打造成市校共建的典范,奋力开创市校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虎之剑

华中农业大学将在湖北襄阳设新校区

湖北襄阳广播电视台·云上襄阳客户端5月14日消息,5月14号下午,湖北襄阳与华中农业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襄阳共同建设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助力襄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签约仪式上,襄阳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了《襄阳市人民政府 华中农业大学战略合作协议书》《襄阳市人民政府 华中农业大学“一县一品”特色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及《襄阳市农业科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现代农业研究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未来3到5年内,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现代农业研究院)学生规模将达到1万人左右,除此以外,双方还将共建一系列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平台科技策源力,推进襄阳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湖北省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共建产业研究院和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相关产业,实现汉江生态经济带核心增长目标;共建区域性教学科研基地,强化乡村振兴与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人才与科技供给;共建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引领襄阳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表示,襄阳是农业大市,此次与襄阳开展校市合作,也将为华中农业大学的跨越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与挑战。人才是未来竞争的关键,华农与襄阳的共同合作就是用“襄阳智慧”育“诸葛之才”,华农将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高强度推进、高水平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好各项工作,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华中农业大学长期以来对襄阳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华中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双一流学科建设院校,在农业和生命科学等领域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与华农的合作是襄阳高等教育发展上的一件大喜事,是襄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喜事,必然会为推动襄阳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提供有力支撑。希望双方更加积极地探索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更加适合经济发展要求;要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效能,促进襄阳从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要发挥双方优势,积极拓展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襄阳将抓紧研究各项措施,为项目尽快落实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孔必斗

瞭望丨华中农业大学校长 李召虎:强农兴农培养新农科人才

◇建设新农科,需要围绕农业系统价值链、农业产业生态链、农业产品健康链,用现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科,为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提供全域支撑◇华中农大目前已有生物学、园艺学和作物学学科群、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学科(群)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还有7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这些都是建设新农科的底气所在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伟    “宏农学,扬国光”,华中农业大学(下称“华中农大”)因农而生,视培养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研发高水平科技成果为初心和本分,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考卷,正加快建设新农科,培养契合新农科内涵的一流创新人才。    新农科新在何处?要对传统农林学科进行哪些升级迭代?如何在助力脱贫攻坚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农科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为此专访了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    不断提升农科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的贡献力    《瞭望》:农林类高校天然肩负着强农兴农的使命,请介绍一下华中农大在担负这一使命中的贡献和特色。    李召虎:华中农大已走过122年办学历史,育人兴农是我们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的追求。从19世纪90年代末倡导“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唱响“勤读力耕肩重任,立己达人图自强”,再到21世纪初凝练“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和“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多年来学校不断与时俱进担负强农兴农使命,塑造了一批知农爱农人才。    截至目前,学校已培育20余万毕业生,包括新中国第一个农学博士、第一个果树学博士,还有13位两院院士,且在农业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产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比如,在国际上率先发现紫云英根瘤菌的共生体是一个独立的互接种族群,发现世界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还培育出畅销市场的杜湖猪,研发出防控重大人畜共患病和重大动物疫病的方案及产品,此外,选育的柑橘良种更是造福广大革命老区、库区和贫困山区。    《瞭望》:回看华中农大一路走来的时间轴和成就史,你认为今天的华中农大走到了什么阶段?当下华中农大的发展定位是什么?    李召虎:华中农大是一所具有重要国家战略地位的高校,只是过去大家印象中的华中农大主要辐射长江流域的湘楚大地,而现在学校要将视野扩大到国家战略层面,研究诸如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等大问题,不断提升农科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的贡献力。    进入新时代,学校倡导为中华复兴而育人,为中华复兴而读书,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力、实践创新力、全球胜任力的一流创新创业人才。2019年4月,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这也是华中农大在新时代的新定位。    擘画新农科蓝图    《瞭望》:2018年8月,中办、国办联合发布文件提出发展新农科,华中农大作为全国屈指可数的高水平农林类大学之一,当仁不让承担着建设新农科的重任。你怎么理解新农科建设在当下的时代背景?请谈谈华中农大在新农科建设上有哪些特殊优势。    李召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业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上发生了深刻变革,这些都对高等农林教育提出了迫切的改革需求。    一方面,现代农业产业链大幅延伸,农村向多功能化空间演变,但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偏低,成为国家现代化的短板之一。    另一方面,农科高等教育与农业产业“两张皮”现象突出,农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难以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农科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新农科建设就是要破解这些现实问题。    在具体建设方面,我们一方面着力用现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特色学科,促进农理、农工等交叉融合,发展生物医学与健康、信息科技与智慧农业、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等新兴交叉学科。另一方面着力实行农科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分类培养,大力培养美丽乡村规划、农产品深加工、特色产业发展、现代乡村治理等乡村振兴人才。    华中农大的学科优势特色比较明显,目前已有生物学、园艺学和作物学学科群、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学科(群)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还有7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    此外,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统计,我校9个学科领域已进入ESI前1%,2个学科进入前1‰,分布于农学、生命科学、理学、工学、医学等5个门类。其中,进入前1%的学科实现了农学、生命科学2个门类全覆盖;进入前1‰的学科实现了农学门类的全覆盖,这些学科优势正是我们未来建设好新农科的底气。    《瞭望》:在你看来,建设新农科要对传统农林学科做怎样的升级迭代?    李召虎:我认为要做三方面升级迭代。一是要以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和一辈子幸福为中心,以培养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力、全球胜任力为重点,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个性化培养,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知农爱农的一流创新创业人才。    二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加强新兴交叉研究机构建设,推动产学研用融通发展,通过组建大团队、建设大设施、培育大项目,争取产出大成果、解决深层次系统性问题。    三是要围绕农业系统价值链、农业产业生态链、农业产品健康链,用现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科,构建为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提供全域支撑的新农科集群,为促进天蓝山青水净、食品安全、生活恬静的美丽幸福中国作出历史性新贡献。    实现这些升级,需要学校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和组织机构三个方面重新布局,激活育人动力,贯通育人环节,进一步深化本研贯通、产学研协同、国际合作培养。    《瞭望》:在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农林发展需要的人才上,华中农大有哪些进一步的动作和计划?    李召虎:今后几年,学校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学校将实施一流人才培养行动计划,进行课程体系再优化。具体而言,就是要强化多元化课程体系,补齐美育、劳育教育短板,同时对专业结构再做调整,布局更多的新农科专业、交叉学科专业。此外还打算再次深化“三全育人”,实现从教到育,从管到育,从服到育的转变,构建师生“教·学·育”共同体。    华中农大将继续行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贡献脱贫攻坚“华农方案”    《瞭望》: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任务,全国各行各业都投身到脱贫攻坚主战场,在高校领域农林类高校与“三农”联系最为密切,发挥的作用也更突出,你怎么评价华中农大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    李召虎:应该说,从上世纪学校服务《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参与实施“大别山道路”,组建宣恩扶贫开发团、红安扶贫开发团,持续服务“三农”,再到2000年以来学校全面实施“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几辈学人在三峡库区、赣南老区等地开展产业扶贫。    近年,学校于2017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2018年成立“绿色水稻、绿色水产品”研究院(双水双绿研究院),更是加大助力扶贫力度。    特别是学校2012年启动定点对建始县的精准扶贫以来,我们探索出“六个一”模式,即围绕一个特色产业,组建一个教授团队,设立一个攻关项目,支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专业合作社,助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有效破解了山区贫困县农业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诸多限制因素,形成了科技助力产业精准扶贫的华中农大“建始经验”。    《瞭望》:新冠肺炎疫情给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新挑战,华中农大在助力湖北脱贫攻坚上有哪些行动?    李召虎:今年疫情期间,学校就已倡议全校师生就地帮扶春耕生产,万名师生采用指导生产、技术帮扶、咨询报告等方式支农助农,相关视频网络总点击量达1.3亿人次。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不到一周,学校就和建始县召开一场双会场的线上脱贫攻坚年度工作会议,5月就有一批校领导和专家队伍到建始,到产业、企业、老百姓当中。    今年7月,学校还正式启动乡村振兴荆楚行,聚焦疫后重振、灾后重建,主动对接湖北省17市州,实施楚才服务农业产业行动、疫后重振调研宣讲湖北行动等五大行动。几个月以来,300余位教授学者参与活动,走访调研地方企业、专业合作社310余家,举办各类培训讲座50余场,在线培训各类人员4000余人次。4600余名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荆楚行,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瞭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后,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起点上,还有更艰巨的乡村振兴任务,华中农大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上有哪些计划?    李召虎:我们将加快积累一批农业生产的技术成果转化,以乡村人才培养作为总抓手,针对基层一线的干部、新型主体,发挥专家队伍作用,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我们将继续写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建好乡村振兴示范点。强力推进党建扶贫,开展党建1+1共建行动,继续实施“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三个一批”教育扶贫行动。    下一步,我们还将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机制、群众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全方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华农方案”。

仲雍

瞭望|未来如何培养强农兴农的新农科人才?——专访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建设新农科,需要围绕农业系统价值链、农业产业生态链、农业产品健康链,用现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科,为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提供全域支撑华中农大目前已有生物学、园艺学和作物学学科群、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学科(群)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还有7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这些都是建设新农科的底气所在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伟“宏农学,扬国光”,华中农业大学(下称“华中农大”)因农而生,视培养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研发高水平科技成果为初心和本分,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考卷,正加快建设新农科,培养契合新农科内涵的一流创新人才。新农科新在何处?要对传统农林学科进行哪些升级迭代?如何在助力脱贫攻坚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农科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为此专访了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不断提升农科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的贡献力《瞭望》:农林类高校天然肩负着强农兴农的使命,请介绍一下华中农大在担负这一使命中的贡献和特色。李召虎:华中农大已走过122年办学历史,育人兴农是我们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的追求。从19世纪90年代末倡导“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唱响“勤读力耕肩重任,立己达人图自强”,再到21世纪初凝练“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和“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多年来学校不断与时俱进担负强农兴农使命,塑造了一批知农爱农人才。截至目前,学校已培育20余万毕业生,包括新中国第一个农学博士、第一个果树学博士,还有13位两院院士,且在农业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产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比如,在国际上率先发现紫云英根瘤菌的共生体是一个独立的互接种族群,发现世界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还培育出畅销市场的杜湖猪,研发出防控重大人畜共患病和重大动物疫病的方案及产品,此外,选育的柑橘良种更是造福广大革命老区、库区和贫困山区。《瞭望》:回看华中农大一路走来的时间轴和成就史,你认为今天的华中农大走到了什么阶段?当下华中农大的发展定位是什么?李召虎:华中农大是一所具有重要国家战略地位的高校,只是过去大家印象中的华中农大主要辐射长江流域的湘楚大地,而现在学校要将视野扩大到国家战略层面,研究诸如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等大问题,不断提升农科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的贡献力。进入新时代,学校倡导为中华复兴而育人,为中华复兴而读书,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力、实践创新力、全球胜任力的一流创新创业人才。2019年4月,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这也是华中农大在新时代的新定位。华中农大园艺林学学院学生正在采茶 刘博文摄擘画新农科蓝图《瞭望》:2018年8月,中办、国办联合发布文件提出发展新农科,华中农大作为全国屈指可数的高水平农林类大学之一,当仁不让承担着建设新农科的重任。你怎么理解新农科建设在当下的时代背景?请谈谈华中农大在新农科建设上有哪些特殊优势。李召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业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上发生了深刻变革,这些都对高等农林教育提出了迫切的改革需求。一方面,现代农业产业链大幅延伸,农村向多功能化空间演变,但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偏低,成为国家现代化的短板之一。另一方面,农科高等教育与农业产业“两张皮”现象突出,农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难以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农科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新农科建设就是要破解这些现实问题。在具体建设方面,我们一方面着力用现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特色学科,促进农理、农工等交叉融合,发展生物医学与健康、信息科技与智慧农业、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等新兴交叉学科。另一方面着力实行农科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分类培养,大力培养美丽乡村规划、农产品深加工、特色产业发展、现代乡村治理等乡村振兴人才。华中农大的学科优势特色比较明显,目前已有生物学、园艺学和作物学学科群、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学科(群)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还有7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此外,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统计,我校9个学科领域已进入ESI前1%,2个学科进入前1‰,分布于农学、生命科学、理学、工学、医学等5个门类。其中,进入前1%的学科实现了农学、生命科学2个门类全覆盖;进入前1‰的学科实现了农学门类的全覆盖,这些学科优势正是我们未来建设好新农科的底气。《瞭望》:在你看来,建设新农科要对传统农林学科做怎样的升级迭代?李召虎:我认为要做三方面升级迭代。一是要以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和一辈子幸福为中心,以培养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力、全球胜任力为重点,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个性化培养,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知农爱农的一流创新创业人才。二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加强新兴交叉研究机构建设,推动产学研用融通发展,通过组建大团队、建设大设施、培育大项目,争取产出大成果、解决深层次系统性问题。三是要围绕农业系统价值链、农业产业生态链、农业产品健康链,用现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科,构建为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提供全域支撑的新农科集群,为促进天蓝山青水净、食品安全、生活恬静的美丽幸福中国作出历史性新贡献。实现这些升级,需要学校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和组织机构三个方面重新布局,激活育人动力,贯通育人环节,进一步深化本研贯通、产学研协同、国际合作培养。《瞭望》:在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农林发展需要的人才上,华中农大有哪些进一步的动作和计划?李召虎:今后几年,学校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学校将实施一流人才培养行动计划,进行课程体系再优化。具体而言,就是要强化多元化课程体系,补齐美育、劳育教育短板,同时对专业结构再做调整,布局更多的新农科专业、交叉学科专业。此外还打算再次深化“三全育人”,实现从教到育,从管到育,从服到育的转变,构建师生“教·学·育”共同体。华中农大将继续行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华中农大狮子山广场 谢焱摄  贡献脱贫攻坚“华农方案”《瞭望》: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任务,全国各行各业都投身到脱贫攻坚主战场,在高校领域农林类高校与“三农”联系最为密切,发挥的作用也更突出,你怎么评价华中农大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李召虎:应该说,从上世纪学校服务《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参与实施“大别山道路”,组建宣恩扶贫开发团、红安扶贫开发团,持续服务“三农”,再到2000年以来学校全面实施“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几辈学人在三峡库区、赣南老区等地开展产业扶贫。近年,学校于2017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2018年成立“绿色水稻、绿色水产品”研究院(双水双绿研究院),更是加大助力扶贫力度。特别是学校2012年启动定点对建始县的精准扶贫以来,我们探索出“六个一”模式,即围绕一个特色产业,组建一个教授团队,设立一个攻关项目,支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专业合作社,助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有效破解了山区贫困县农业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诸多限制因素,形成了科技助力产业精准扶贫的华中农大“建始经验”。《瞭望》:新冠肺炎疫情给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新挑战,华中农大在助力湖北脱贫攻坚上有哪些行动?李召虎:今年疫情期间,学校就已倡议全校师生就地帮扶春耕生产,万名师生采用指导生产、技术帮扶、咨询报告等方式支农助农,相关视频网络总点击量达1.3亿人次。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不到一周,学校就和建始县召开一场双会场的线上脱贫攻坚年度工作会议,5月就有一批校领导和专家队伍到建始,到产业、企业、老百姓当中。今年7月,学校还正式启动乡村振兴荆楚行,聚焦疫后重振、灾后重建,主动对接湖北省17市州,实施楚才服务农业产业行动、疫后重振调研宣讲湖北行动等五大行动。几个月以来,300余位教授学者参与活动,走访调研地方企业、专业合作社310余家,举办各类培训讲座50余场,在线培训各类人员4000余人次。4600余名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荆楚行,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瞭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后,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起点上,还有更艰巨的乡村振兴任务,华中农大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上有哪些计划?李召虎:我们将加快积累一批农业生产的技术成果转化,以乡村人才培养作为总抓手,针对基层一线的干部、新型主体,发挥专家队伍作用,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我们将继续写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建好乡村振兴示范点。强力推进党建扶贫,开展党建1+1共建行动,继续实施“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三个一批”教育扶贫行动。下一步,我们还将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机制、群众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全方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华农方案”。□

不达

襄阳与华中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建设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

5月14号下午,襄阳与华中农业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襄阳共同建设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助力襄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签约仪式上,襄阳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了《襄阳市人民政府 华中农业大学战略合作协议书》《襄阳市人民政府 华中农业大学“一县一品”特色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及《襄阳市农业科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现代农业研究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未来3到5年内,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现代农业研究院)学生规模将达到1万人左右,除此以外,双方还将共建一系列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平台科技策源力,推进襄阳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湖北省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共建产业研究院和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相关产业,实现汉江生态经济带核心增长目标;共建区域性教学科研基地,强化乡村振兴与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人才与科技供给;共建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引领襄阳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表示,襄阳是农业大市,此次与襄阳开展校市合作,也将为华中农业大学的跨越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与挑战。人才是未来竞争的关键,华农与襄阳的共同合作就是用“襄阳智慧”育“诸葛之才”,华农将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高强度推进、高水平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好各项工作,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华中农业大学长期以来对襄阳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华中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双一流学科建设院校,在农业和生命科学等领域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与华农的合作是襄阳高等教育发展上的一件大喜事,是襄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喜事,必然会为推动襄阳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提供有力支撑。希望双方更加积极地探索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更加适合经济发展要求;要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效能,促进襄阳从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要发挥双方优势,积极拓展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襄阳将抓紧研究各项措施,为项目尽快落实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召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副校长郭刚奇、严建兵;市领导冯艳飞、王忠运、李诗、张丛玉、尚显强参加签约仪式。

虫师

这所部属高校要在湖北一地级市建新校区,学生规模将达1万

好消息!又有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将在襄阳设校区,预计3至5年内学生规模达到1万人。5月14日下午,我市与华中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围绕“五个共建”全面启动市校战略合作,为襄阳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入选学科数位列全国高校第21位,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第2位。签约仪式上,双方签订了《襄阳市人民政府 华中农业大学战略合作协议书》、《襄阳市人民政府 华中农业大学“一县一品”特色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襄阳市农业科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现代农业研究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重点开展“五个共建”①共建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现代农业研究院),选址东津新区、襄州区,3至5年内学生规模达到1万人。②共建一系列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平台科技策源力,推进襄阳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湖北省区域创新中心建设。③共建产业研究院和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相关产业。④共建区域性教学科研基地,强化乡村振兴与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人才与科技供给。⑤共建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加快推动襄阳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另据协议,襄阳市将在东津新区新建1000亩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校区)和产业大楼,校舍总规划建筑面积为282900平米,产业大楼50000平米;建设1000亩教学科研试验基地,3个各300亩科研试验站。在襄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张家集镇、双沟镇建设20000亩农业综合示范园区。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校区)由襄阳市投资建设,实行“交钥匙工程”。除了华中农业大学,去年襄阳还吸引了武汉理工大学共建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2019年11月16日,襄阳市与武汉理工大学签署协议,共建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襄阳示范区,2022年9月正式运行,学生规模3000至5000人。根据协议,该市在东津新区建立襄阳产教融合园区,在园区共建“武汉理工大学专硕改革示范区”,探索武汉理工大学在全国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武汉理工大学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思路,将襄阳示范区打造成具有全国示范引领作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以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基地。依托襄阳示范区,进一步加强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型研究生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与在襄行业和企业深度对接,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校地、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围绕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建设7个支撑研究生培养的教学科研中心、1个学科交叉创新研究院和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根据协议内容,2022年3月,首批学生和教师团队入驻襄阳示范区,9月正式运行。【来源:荆楚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安妮塔

这所武汉高校倡议全校师生下田种地:开学还早,亮明身份,春耕备耕!华中农业大学原来大有来头,真硬核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多高校师生尚未返校。既然开学还早,不如就地下田,春耕备耕?还真有学校这么干了!近日,位于湖北武汉的华中农业大学通过其官方微信,给全校师生发了一份特别接地气的倡议,希望返乡师生“亮明身份”“就地依法科学有序帮扶春耕备耕”。关于全校师生就地帮扶春耕生产的倡议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时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和春耕生产重要时节,广大农村地区迫切需要统筹开展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推进。当前,传统春耕生产方式正面临疫情防控中减少人员聚集、实行社区村庄封闭管理等举措的新挑战,广袤农村亟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提供智力支持,也正是我们扎根祖国大地、塑造知农爱农品格、提升强农兴农本领的重要机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特别是党员师生要带头站出来、行动起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就地依法科学有序帮扶春耕备耕,在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这两个战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此,我们向全校返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1.积极主动担当作为。返乡师生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同时迅速行动起来,主动担当作为,亮明身份就地参与春耕生产,接受地方党团组织和农业农村部门的指挥调度,主动联系当地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在生产一线学习,为生产一线服务。2.扎实帮扶春耕生产。深入田间地头,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知识和智力优势,深度参与、扎实帮扶当地春耕生产;深入扶贫一线,积极帮助农户特别是未脱贫户春耕备耕,寻找技术增产增收渠道;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现技术难题、凝练科学问题,总结来自生产一线的宝贵经验,把科技创新成果和专业实践成效体现在祖国大地上。3.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通过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结合当地媒介,制作指导春耕生产的精品科普内容,开展“互联网+”技术指导,为农民备耕提供线上、线下技术指导和全程服务。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殷殷嘱托,弘扬“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为核心的华农精神,立即行动起来,配合当地组织动员广大农民全面打赢防疫阻击战,有序投入春耕生产,为实现脱贫攻坚决胜年的粮食和农业丰收做出积极贡献!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2020年2月19日(庚子年雨水)倡议书发出后,华中农大校友热烈响应,他们用投身春耕生产的实际行动“亮明身份”,知行合一,“勤读力耕”的画面感扑面而来。习近平总书记曾给华中农业大学回信,勉励全校青年“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作出更大贡献”。微博网友点赞:“可以,这很华农”“我一定好好种地”。华中农业大学,何许高校也?它简称“华农”,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南湖狮子山脚,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它源于1898年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它潜心科研,有国家级研发中心7个,部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26个,科研成果获奖无数;它育人育德,培育出“点亮了火把,为深山中孩子的眼睛铺满阳光”的“本禹志愿服务队”带头人徐本禹;它是知识的殿堂,是育人的灯塔。勤读力耕 立己达人与祖国同行 为人民奉献硬核“华农”,赞!内容: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鹏监制:李飞;编辑:李鹏

克核大至

农业学部的77名院士与2019年院士增选

2019年是两年一次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年。院士称号是学术界的最高荣誉,对于农业科研工作者而言,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是农业界的最高学术机构,按照惯例将产生6~9名农业学部院士。目前农业学部共有77名院士。其中资深院士(年满80周岁)31人,不参加对院士候选人的提名(推荐)和选举工作。院士增选是全体院士投票产生,对于农业学部而言,46名非资深院士将参与投票工作。其中大学系统共计43名,科研院所共计34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是产出农业学部院士最多的三家单位,其它超过3名院士的单位还有: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这7家单位是我国农业科学研究的顶尖机构,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增选出的院士将有一半来自这7家单位。中国农科院共计10名农业学部院士:方智远(蔬菜所),刘旭(作物所),唐华俊(区划所),万建民(作物所),王汉中(油料所),吴孔明(植保所),陈宗懋(茶叶所),范云六(生物所),张子仪(畜牧所),喻树迅(棉花所)中国农业大学共计7名农业学部院士:康绍忠(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中国农业大学),戴景瑞(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中国农业大学),石元春(中国农业大学),汪懋华(中国农业大学),李德发(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共计5名农业学部院士:李文华(中科院地理所),山仑(中科院水土所),石玉林(中科院地理所),印遇龙(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孙九林(中科院大学大数据研发中心);其它农业大学共计17名农业学部院士:陈焕春(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华中农业大学),邓秀新(华中农业大学),于振文(山东农业大学),束怀瑞(山东农业大学),陈温福(沈阳农业大学),李天来(沈阳农业大学),康振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玉(吉林农业大学),罗锡文(华南农业大学),张改平(河南农业大学)朱有勇(云南农业大学),盖钧镒(南京农业大学),官春云(湖南农业大学),蒋亦元(东北农业大学),荣廷昭(四川农业大学),向仲怀(西南大学)地方农科院12名农业学部院士:袁隆平(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邹学校(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陈学庚(新疆农垦科学院),刘守仁(新疆农垦科学院);程顺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张新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赵春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振东(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侯锋(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陈剑平(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吴明珠(新疆农科院),颜龙安(江西省农科院)林业大学、海洋大学共计9名农业学部院士:尹伟伦(北京林业大学),沈国舫(北京林业大学),王明庥(北京林业大学);曹福亮(南京林业大学);马建章(东北林业大学),李坚(东北林业大学);包振民(中国海洋大学),管华诗(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其它非农业大学9名农业学部院士:刘秀梵(扬州大学),张洪程(扬州大学);任继周(兰州大学),南志标(兰州大学);宋宝安(贵州大学),辛世文(香港中文大学),林浩然(中山大学),李佩成(长安大学)其它的科研院所8名农业学部院士:蒋剑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宋湛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张守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唐启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赵法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金宁一(军事科学院),夏咸柱(军事科学院);徐洵(国家海洋局)。单选|你认为2019年哪家机构或群体产生农业学部院士数最多?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其它农业类大学省级农科院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樱井

高三如何选专业?这115所211大学的王牌专业,2020届高考生必知!

在上一周的内容中,我们详细分析了全国39所985名牌院校以及对应的王牌专业,受到了很多家长和考生的认可和关注,高三如何选专业?这39所985大学的王牌专业,2020届高考生必知!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211类院校到底有哪些王牌专业。全国985院校共39所,211院校共115所,其中985必然是211,而211却不一定是985,因为上期已经分析过985院校,所以本次分析并不包括其中的39所。院校分档同样是为了方便家长和考生记忆,我们将211类院校进行分类,以便于考生更准确的填报志愿。历届最热门的211院校 通过今年招生数据显示,目前最热门的211大学为:·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这五所院校,他们的录取分数排在前20名,和二档类的985大学相匹敌,在二档985院校中只有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可以和这5所大学相抗衡。连著名的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这些老牌的二档985的分数都没有这它们高,可见这5所211大学是何等的热门。第一档 财经类: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专属类:北外国语、上外国语、中国传媒、中国政法大学、中央音院、北京体育理工类:北京邮电、华北电力、北京交通、北京科技、南京航天、西安电科、华东理工、南京理工第二档 理工类:西南交通、哈工程大、武汉理工、北京化工、北京工业、河海大学、大连海事综合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医药类:天津医科、北京中医、中国药科第三档 综合类:郑州大学、福州大学、安徽大学、南昌大学、西北大学理工类:东华大学、长安大学、江南大学、合肥工业、河北工业、太原理工师范类:华中师大、华南师大、西南大学、东北师大、陕西师大、南京师大、湖南师大专属类:中国石油、中国地质、中国矿业第四档边远类:云南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辽宁大学、内蒙古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新疆大学、西藏大学、延边大学、石河子大学农林类:北京林业、华中农大、南京农大、东北农大、东北林大、四川农大一档211财经类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简称中央财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学,号称我国银行家的摇篮,在金融街的校友资源全国第一。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研究商学的高等学府,全国最著名的财经类大学,全国财经院校综合实力前五,经济学实力全国前十,最好的学院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校前身为“高级商业干部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全国第一。西南财经大学: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中欧商校联盟创始会员,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的全国重点大学。以前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院校的老大,业内口碑和学术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尤其是金融学科,几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毕业于此,银行学的研究在全国被视为数一二,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也设在这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有会计学、金融学、民商法学、金融学,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即广州深圳东莞佛山顺德等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会计和金融就业最好。金融学院一般就业都是银行、证券公司为主。广东几乎所有证券公司营业网点都有中南财大的校友。211第一档中央财经和上海财经如何选择?1)家庭和工作地考虑首先从家庭和工作地考虑出发,如果你是在北京或者天津,当然就选中央财经,如果今后想在上海生活找工作,那么就选上海财经,无论哪一所学校都是非常牛,想要考上都比较难。2)专业分析两所牛校的专业是金融和会计,央财的金融强于上财金融,因为上财金融还不是国家重点学科,而上财的会计好过中财的会计,上财会计在国内排名第二,中财会计是第二批的国家重点。除此之外上海财大的工商管理和理论经济学在国内也都超牛;而中央财大的应用经济学相当厉害,尤其是保险专业非常厉害。中央财大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如何选择?对外经贸大学侧重点英语,是个有特色的大学,但学校规模太小,美中不足。中央财经大学招生多,但一二年级却不在北京市里上学,在昌平沙河校区。两个学校方向相反,因此看个人兴趣,如果你觉得跟着党走是正道,报中央财经,如果你喜欢高工资紧张的职业生活即外企,去外经贸。建议:报财经大学最好是报她的王牌专业。如果没把握进王牌专业,就最好不要报,改报性价比高的综合性大学。一档211专属类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中国外国语类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是女孩子最渴望去的大学,能考上北外就同考上北大一样的自豪。家长们都说,能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就相当于免费出国留学,相当于免费周游世界各国。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中国唯一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英汉语对全球排名第一,相对来说就没有北京外国语大学那样热了,估计只能和四档的985大学比一比。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热门大学,但由于最近几年法学专业的大面积招生,很大程度上搞乱了法学的就业市场,法学专业已经成为就业的红牌专业。中国政法大学相应也受到不少的冲击,热度大不如当年,但分数还是比较高,在9816的平均分排名中可以排到30名。中国传媒大学:也是热门大学之一,比较好的专业有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新闻学、动画学院。不过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要进行艺术考试,普通生是不能随便报。中央音乐学院: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重点大学和 “211工程”建设院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央音乐学院是一所代表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水平,专业设置齐全,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音乐学府。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简称北体大,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中央音乐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一般来说不是普通生关注的大学,要进行单独的考试和招生,不过普通生也是可以报考这两所大学,但是如果没有特长的话,相应的专业并不是特别推荐。一档211理工类在一档211理工类的八所大学中,有8所院校的热度非常高,尤其是北京的4所院校,都是历年的报考热门。·北京四所:北邮、北电、北交、北科·南京两所:南航、南理·上海一所:华东理工·西安一所:西安电科北京邮电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和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最好的专业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但北邮最近几年在走下坡路。华北电力大学: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全国重点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中方牵头院校,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北京高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是全国公认的电力大学老大,在全国电力系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最好的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北京交通大学:是中国电信工程和管理学教育的策源地,是中国铁路工程、铁路管理的最高学府。运输是老专业,铁道是王牌专业。通信是交大的强项,在校内可以说排名第一。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改名而来,最好的专业是冶金和材料,材料最吃香,排全国第二;冶金是老牌强项,排名全国第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具有强大的国防军事背景,也是中国航空航天科技最高学府之一,在国内航空航天大学中名列三甲,常常和西北工业大学争夺第二名。航空宇航学院是南航最大的一个学院,南航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全国排名前四,优势专业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最强的专业是通信工程,仅次于清华,位居第二,超过第三的北京邮电。电子信息,计算机,软件,微电子都是很牛的专业。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的王牌专业是化工,是全国最顶尖院校之一,如果一定要排名的话,前三名肯定可以进。南京理工大学:由原军中清华的哈军工分建而成,优势专业分布在:光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材料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一档211和985大学的比较在18所211一档大学中,央财、上财、对外、北外、北邮五所大学,可以排在二档985的前列。热度力压985二档大部分名牌大学。13所稍微差一点点的一档211大学,可以跟在所分的三档985的后面,但可以排在四档的985的前面。有很多家长都曾有过类似的纠结,如果考生分数达不到985类顶尖大学,那么退其次是选差的985好,还是选好的211的?在这里建议家长和考生们,如果进不了好的985,或者进不到985的好专业,这时一定要放下偏见,在一档211中选一所合适的大学才是明智之选。二档211理工类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四大交通大学之一,即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北京交大、西南交大,都是从原交通大学(南洋公学)繁衍而来。比较好的专业:机械工程、交通运输、桥梁与隧道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哈尔滨工程大学:原军中清华哈军工的传人,在军工领域有着非常得天独厚的背景。比较好的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武汉理工大学: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也是一所很不错的大学。比较好的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但是专业优势不明显,最好的专业是计算机,有开设计算机实验班。北京化工大学:一所以化工为特色,工科实力雄厚的著名大学,化工专业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前十名。最好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大连海事大学:学校素有“航海家的摇篮”之称,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是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成员。海上好的专业:轮机管理,航海技术,船舶电子电气工程。陆上好的专业:航运管理,港口管理,物流工程,交通运输,海商法。河海大学:以水利著称于全国的工科类大学,第一任校长是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茅以升。茅以升在钱塘江上建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现代钢铁大桥,在中国桥梁工程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最好的专业:水利工程、岩土工程、工程力学。二档211综合类上海大学:最著名的专业是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社会学。还有3个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美术学,金属材料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暨南大学:名牌专业以新闻,经管为主。新闻和会计专业都可以超过同城的中山大学。综合实力在广东省排第三名。暨南大学华侨生多。苏州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是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最好的专业是法学俄教育学。二档211医药类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的全国平均录取分很高,排在211阵营中的12位,比中南财大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都要高。最好的专业是七年制专业,临床7年和口腔7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几乎每个省都有一所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排在全国第一。不过学中医找工作会比较困难,比西医临床还难。中国药科大学:位于江苏南京,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专业药科大学。最好的专业:药学(全国第一)、药物制剂、中药学(全国第三)。三档211综合类郑州大学:在人口大省的河南排第一。听说河南考生考上了郑州大学就象外省的考生考上北大一样开心自豪。最好的专业:新闻传播学院、法学院、化学,材料,临床医学。福州大学:因为有强大的厦门大学压着,它只能屈居福建第二。最好的专业是物理化学,化学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安徽大学:在在安徽有中科大和合肥工业大学存在,所以在省内只能排第三。最好的专业是对外汉语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是老牌专业,英语和俄语都非常拔尖。英语专业是外交部定点招聘的专业。南昌大学:全国首批十一所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江西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成员,在江西的名声比不上江西财经大学。比较好的专业是食品类、材料类。西北大学:是陕西文科实力很强的大学,但是理工科不太强,因为西安有大多的名校。西北大学也不曾被大家记得,名牌专业是考古学,但是并不好就业。三档211理工类东华大学:是原中国纺织大学,全国最著名的纺织高等学府。最好的专业是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长安大学:由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而成,强项在公路工程建设,最好的专业是 公路学院的桥梁隧道专业。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在轻工方面是非常强的。江南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这三个美术专业相当出彩,是全国知名的,都可以排在前五名。江南大学是13所参照独立设置艺术本科院校之一,美术生最理想的非艺术类院校大学之一。 合肥工业大学:是安徽省第二理工科高校,仅次于中国科技大学。最好的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电力、农产品等。河北工业大学:是一所很受委屈的大学,本来是属于河北,但校址又在天津的土地上,这样两省市都不太管。最好的专业就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学科)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太原理工大学:相对于其他省份211院校,实力不是很强,但它是山西的老大。最好的专业分布:材料加工、化学工程。 三档211师范类将华中师范大学分到第三档的211,大家可能有些不同意见。华中师范大学的平均录取分要比其它六所师范大学要高得多,9816的分数排名仅在南航、华东理工的后面,排在中国传媒的前面。华中师范大学绝对可以排在第二档的211大学中。出于将七所师范大学放在一起便于记忆的考虑,硬是把华中师大拖回到第三档211大学中的师范类来。教育部共有6所直属师范类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这六所可以免学费的,但是家庭情况如果不是很困难,最好不要报师范大学的免费生,因为会有享用的限制条件,免得日后不自由,四年学费也就是两万元左右,一般的家庭也都能负担得起。三档211专属类中国石油大学:比较好的专业是石油工程、地质、化学工艺、过程装备等,这些主干专业就业都非常容易,毕业方向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中国地质大学:想学地质类、珠宝类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好的选择。对于学其他专业、尤其是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并非好的选择。最好的专业是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是中国矿业最高学府,校本部位于江苏徐州,同时设立北京校区成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两地分别办学招生。最好的专业:矿业工程、工程力学、岩土工程、机械设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四档211农林类为在分档时便于排版,我们将六所211的农林大学整理在一起,放在第四档。不过这样分的话,对北京林业大学就有点不公平,按北林的实力完全可以进到第三档。北京林业大学:被称为“中国林业和生态环境的最高学府”,在中国林业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以林业为主力,2011年农学学科全国排名前十。北林最好的专业是林学、木材科学与技术,城市规划、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地理学、草业科学等专业也很不错。华中农业大学:优势专业是作物学、动物遗传、水产养殖、园林。生命科学是特色学科,为国家理科基地班。南京农业大学:是全国最著名的农林大学之一,农林类院校综合实力排名第四,2011中国大学农学学科排名第二名,仅次于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比较好的专业有农科生命类的,比如农学,植物保护,动物医学,生命科学。东北林业大学:位于哈尔滨市,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北林业大学好的专业有园林专业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四川农业大学:简称“川农大”,由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全国首批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单位、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联盟发起单位。最强的专业是农学和动物科学,最好就业是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最热的专业是园林和财务管理,就业也不错。口袋建议观点:农林院校可能是大家最不愿报的大学,一般是分数刚过一本线或不是很高的考生才会无奈考虑,或用来做保底。农林院校会引发家长对于是否就面子或者就里子的讨论。有些家长对专业的要求高,情愿放弃211的农林大学,选非211的一本普通大学的好专业。有的干脆报二本大学的最好专业。其实在学校和专业无法接受的情况下,低分考分可以考虑降低一个档次,选比较好的专业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至此,口袋名师已将全国985和211类名牌院校及王牌专业分析诠释给大家,希望对考生还有家长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能,选择院校和专业时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