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他以专业第1从二本考研到华中农大!今获三好研究生等,发论文12篇花打朝

他以专业第1从二本考研到华中农大!今获三好研究生等,发论文12篇

刘亚林,男,1994年8月生,中共党员,曾任华中农业大学校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及党建办副主任、2017级植物营养班党支部书记。获2019年华中农业大学“十佳大学生”,2017、2019年研究生国奖,2017-2020年甲等奖学金,2018、2019年“九五硼业”奖学金,以及华中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研究生优秀干部标兵”、“三好研究生”等荣誉称号。桃花珍春如珍命,志者惜时若惜金2017年,刘亚林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专业,从普通二本考入华农,让他深受鼓舞。与此同时,他也不敢有丝毫松懈,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研究生生活中。刘亚林有过连续24小时未成功提取果胶的失败经历,也拥有过熬夜写完文章的愉悦,更见证过凌晨1点的依然有人奋斗的资环楼!后来,他成了实验室的“门神”,每晚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成为了他的习惯。实验室良好的科研传统,导师的精心指导,他个人不懈的努力,使他的学术课题取得了巨大进展。他现已在学科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12篇,总影响因子为25.547,其中以一作发表论文5篇(包含两篇SCI),另有2篇一作的SCI论文在投。他成为了近几年来植物营养学专业第一位在研一期间就发表SCI论文的研究生。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参加全国的学术会议来开拓视野,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奖状。这三年里,他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学术类奖项21项。2019年8月,他参加了学校“金种子”计划,前往新加坡进行为期一周的访学。这是他第一次走出国门,取得收获的同时,更加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未来努力的方向,只有不断地尝试才能完善自己,遇见更美好的未来。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学习方面的成绩并没有使刘亚林在思想上出现松懈,身为一名中共党员,他始终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不断尝试新的工作,在挫折中淬炼自己的能力。在先后担任院研究生会主席和校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的3年期间,刘亚林举办了大大小小20余场活动。他参与并组织实施了2019届毕业生典礼。雨水打湿了他的全身,但却浇不透他的热情,他为能够服务于这样一场盛大的典礼而自豪。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历经了34次的拒绝后,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和坚持,邀请到了清华大学陈晔光院士来做客我校南湖学术论坛。他在社团老师的指导下统筹谋划了整场学术年会,并邀请到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国内知名院校、在CNS上发表过顶尖文章的10余位学术大咖,做客我校2019年学术年会开幕式,分享他们的科研成果,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同时,他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刘亚林曾前往共和国“摇篮”瑞金进行社会实践,重走革命路线,让他更加理解了“中共党员”四个字的深刻含义,也让他产生了把科研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想法。科研是用来服务于实践的。在实验之余,刘亚林跟随老师深入生产一线。在赣州的柑橘园中,采集300余株柑橘样品,帮助当地解决柑橘缺硼问题。在台州的大山中,分析上百个土壤样品,研究当地柑橘种植土的修复与改良。图片来自网络刘亚林说:“我觉得把属于自己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优秀。和大多数的学生相比,我并不是很聪明的那一批,所以我一直告诫自己一定要努力。只要我预判这件事情今天能够结束,我基本上就算是熬通宵也会把它做完”。三年走来,刘亚林收获了很多,这些收获也鞭策着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前行。“碧玉枝柯柑橘林,开花结子未成金。何当烂熟经霜露,更约提壶一访寻”。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他将继续恪守“勤读力耕 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牢记习总书记“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殷切嘱托,将青春奋斗成果书写在祖国大地上!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 编辑:沈雨婷 审核:宋丽波

虽有寿夭

再发顶刊!华中农大科研人员在国际顶刊《Nature》上发表论文!

4月8日,国际著名顶刊《自然》杂志发表了多篇有中国科研人员参与的文章,其中华中农业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科研人员合作发表了名为"A plant genetic network for preventing dysbiosis in the phyllospher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率先开启了植物学的新领域——植物菌群失调与植物健康之间的关系。华中农业大学公众号也对此进行了报道。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副教授陈桃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博士后Kinya Nomura,两人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论文通讯作者为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辛秀芳教授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何胜洋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何胜洋是浙大本硕校友,后获得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何胜洋团队就曾在Nature上发表的科研成果揭示了一种细菌感染植物的新机制,即细菌除了能抑制植物的免疫系统之外,也会在植物体内产生一种潮湿的环境,加上高湿度的条件,容易引发植物病害。此次的研究也是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的研究。论文也是第一作者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副教授陈桃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在多方团队合作之下取得的研究成果。这也是以华中农业大学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第二篇Nature论文。据华中农业大学介绍:陈桃,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与微生物互作机理的研究,研究的微生物包括:病原菌原生动物类的根肿菌、病原真菌核盘菌和灰葡萄孢、病原细菌丁香假单胞菌、以及有益微生物根瘤菌。先后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lant Cell、Frontiers in Physiology、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Scientific reports、Physiologia Plantarum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6篇,以参与作者在PNAS、PLoS Pathogens、Plant Physiology、Plant Molecular Biology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6篇。随着国际合作的加深,中国科研人员在国际顶刊上发表文章也越来越多,相信未来也会越来越多!

睹道之人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最新查重答辩要求及合格标准

2020年春季学期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学位授予一般在6月20日。根据《华中农业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校发〔2017〕135号)及相关文件精神,为做好春季学期研究生学位申请相关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论文复制比检测(一)今年受疫情影响,复制比检测暂不作为研究生学位论文进入评阅环节的必要条件,但答辩前必须通过复制比检测。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可在5月30日前完成检测,检测结果由各学院在确定研究生答辩安排前分批报送。(二)学位论文复制比检测分为答辩前检测和答辩后检测。检测结果为学位论文正文部分(含绪论)去除本人文献的“文字复制比”,包括“全文复制比”和“分段复制比”;论文材料、方法、参考文献、致谢部分不在检测范围内。(三)答辩前检测由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具体负责,每篇学位论文只允许进行1次检测。如果论文“全文复制比”和“分段复制比”均小于或等于20%,可以允许答辩;“全文复制比”和“分段复制比”均小于30%,且其中任意一个(或多个)比例在20%-30%之间的,要求学位申请人对论文进行修改后再答辩,并将论文提交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进行答辩后检测;“全文复制比”和“分段复制比”中有一个等于或大于30%的,要求学位申请人对论文进行重大修改,半年后重新申请答辩。论文提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之前,可在学术圈查重官网对论文提前检测把关,“全文复制比”和“分段复制比”均达标后再提交,以免延误答辩。凡拟申请我校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员,除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可以推迟检测的学位论文的作者外,在答辩前,均须向所在学院提交学位论文进行不端行为检测;学位论文未经认定,不参加检测者,不能进行答辩。(四)答辩后检测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检测对象包括答辩前检测“文字复制比”在20%-30%之间的论文,以及学校根据各学院当季申请学位人数随机抽取的学位论文;随机抽取比例博士为10%,硕士为5%。答辩后检测结果须在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和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上通报。“全文复制比”和“分段复制比”均小于或等于20%的,可以授予学位;“全文复制比”和“分段复制比”均小于30%,且其中任意一个(或多个)比例在20%-30%之间的,暂缓授予学位,要求申请人对论文进行修改,经导师审阅,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重新检测达标后,同下一批授予学位人员一起授予学位;“全文复制比”和“分段复制比”中有一个等于或大于30%的,要求申请人对论文进行重大修改,半年后重新申请答辩。(五)如果学位论文涉密,学位申请者可以申请推迟参加不端行为检测。申请推迟检测,须由学位申请者与其指导教师共同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或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经批准推迟检测的学位论文,须在保密期到期后1年内进行不端行为检测;若检测未通过,提交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或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重新讨论申请者学位问题。(六)如果学位申请者或其指导教师对检测结果持有异议,可由申请者与指导教师共同提出对检测结果进行专家论证的书面申请,并提交对涉及复制内容的说明,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认定后,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或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二、学位论文盲评(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盲评1.博士学位论文均应参加盲评,盲评结果不通过,不予进行学位论文答辩。2.博士学位论文盲评工作由研究生院负责组织,各学院负责盲评材料收取和集中报送。本次盲评分两个批次提交材料,请各学院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在3月3日,3月24日、4月3日、4月10日四个批次将盲评材料提交至研究生院学位与质量管理处。逾期将导致盲评工作进程延缓,影响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3.盲评材料要求博士学位论文pdf电子版。论文格式参照《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校发〔2017〕73号),要求隐去作者和导师信息,删去致谢及成果发表等个人信息。文档命名为“学校代码_二级学科代码_学号_LW” (“_”为英文输入法的下划线,下同),例如:10504_120301_2012306010078_LW;(二)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盲评1.硕士学位论文盲评工作由所在学院负责组织。各学院应在4月15日前启动学位论文盲评工作,并及时、规范做好盲评结果反馈,5月30日前汇总盲评结果并报研究生院学位与质量管理处。2.硕士学位论文盲评由研究生本人在“研究生一体化管理系统”提交学位论文pdf格式电子版,以“学号_姓名”命名,例如:2016301110501_张三。三、学位论文答辩(一)答辩登记。博士研究生应于5月10日前、硕士研究生应于5月20日前向所在学院提出答辩申请,办理答辩登记。(二)资格审查。各学院对申请学位研究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审查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生个人基本信息、培养环节完成情况和科研成果等。资格审查通过,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三)答辩组织。请各学院提前做好答辩安排和答辩组织工作,答辩秘书应提前填报《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审核表》并提交学院审核,研究生教学秘书应在答辩前5天将答辩安排报研究生院学位与质量管理处备案,未经备案不得进行答辩,研究生院将在网上公告答辩信息。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原则上在6月10日前完成。四、学位评定(一)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会议在6月12日前召开,到会委员人数达到应到人数的三分之二方为有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研究生学位授予。会议应形成纪要并报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二)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议材料,请于6月15日报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END--“声明:本文来源京知网和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由笔者排版编辑,重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虽有大知

科前生物:与华中农大签订合作研发协议

证券时报e公司讯,科前生物(688526)23日晚公告,公司经与华中农大竞争性谈判,取得了猪支原体肺炎(ES-2L株)活疫苗,副猪嗜血杆菌(HS1712株)弱毒疫苗,副猪嗜血杆菌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猪瘟、猪伪狂犬病二联亚单位灭活疫苗等四个项目的合作研发,现拟与华中农大签订联合开发协议书,公司就以上四个研发项目一共需向华中农大支付460万元。合作研发项目产生的技术成果及知识产权归公司及华中农大共同所有。

怨女

科前生物:拟与华中农大签订合作研发协议

科前生物12月23日晚间公告,公司经与华中农大竞争性谈判,取得了猪支原体肺炎(ES-2L株)活疫苗,副猪嗜血杆菌(HS1712株)弱毒疫苗,副猪嗜血杆菌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猪瘟、猪伪狂犬病二联亚单位灭活疫苗等四个项目的合作研发,现拟与华中农大签订联合开发协议书,公司就以上四个研发项目一共需向华中农大支付460万元。合作研发项目产生的技术成果及知识产权归公司及华中农大共同所有。科前生物表示,通过合作研发,可以增加公司产品储备,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本次合作研发属于新项目研究开发,产品研制是否能成功、产品上市时间以及产品上市后市场推广情况均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公司尚无法预测对当期以及未来业绩的影响程度。原文转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命也

核心技术依赖华中农大 科前生物独立性获灵魂拷问

审计机构正中珠江被立案调查,或将影响部分科创板企业上市进程。5月5日,在受理42天之后,科前生物终于披露了首轮问询回复。有投行人士分析,作为第一批科创板受理企业,科前生物的首批问询披露姗姗来迟,是受到审计机构正中珠江被立案影响。此外,“科前生物核心技术大部分来自于华中农大,公司业务的持续性与独立性是冲击科创板的‘硬伤’”,前述人士表示。目前,除独立董事外,科前生物6名董事均不在公司领薪,并全部在华中农大任职领薪。围绕核心技术人员认定、产学研合作模式、科研成果归属等问题,上交所对科前生物的核心竞争力发出了66个灵魂拷问。董事不领薪核心技术人员认定存疑在发行人及保荐人回复意见中,第一条便是关于科前生物实际控制人认定的问询。发审委要求科前生物充分披露:(1)将陈焕春教授等7名自然人认定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理由和依据;(2)结合公司股权结构、控制权归属以及华中农大在公司技术创新、生产经营、业务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实际作用及未来影响,有针对性地揭示公司可能存在的具体风险。从股权结构来看,科前生物第一大股东为华农资产公司,持有公司发行前总股本21.67%的股份,华农资产公司为华中农大的全资子公司。但科前生物并没有将第一大股东认定为实际控制人,而是将陈焕春、金梅林、何启盖、吴斌、方六荣、吴美洲和叶长发七个自然人认定为共同实际控制人,并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科前生物表示,七人均属于以陈焕春为核心的华中农大动物传染病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在2001年科前有限设立时,七人合计持有公司55.00%股权。2014年股份公司设立时,合计持股比例达73.1%。自公司设立至今,七人合计直接持股比例始终超过50%,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并且,在实际经营决策中,上述七人可对公司董事会决议及实际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其中,5名担科前生物董事,2人担任公司监事。也就是说9人的董事会,除3名独立董事外,共同实控人占据了5个董事席位,剩下1名董事为华农资产公司提名。但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华农资产提名的董事在内,科前生物现任6名董事、2名监事均不在科前生物处领取薪资。根据会计师回复意见,2018年除独董外,科前生物仅有一名监事领取26.7万元薪酬。其中,5名董事(陈焕春、金梅林、何启盖、吴斌、方六荣)、1名监事(吴斌),目前均在华中农大任教,并在华中农大领取薪酬。而杨兵作为华农资产公司委派的董事,在华农资产公司任总经理助理。上述人员均未与科前生物签署劳动合同。而正是因为未签署劳动合同,陈焕春等多位教授没有被科前生物认定为核心技术人员。科前生物还表示,陈焕春、金梅林、何启盖、方六荣、吴美洲、吴斌等多位教授未参与公司具体研发工作,仅通过公司组织的研发会议进行指导。一边是能够施加重大影响,一边是未参与具体研发工作,科前生物的说法似乎很难令人信服。据悉,科前生物主要的研发模式为合作研发。一直以来,由于上述多名教授在华中农大任职,且间接持股科前生物,而华中农大又在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具有学术优势,公司选择的首要合作对象就是华中农大。在这种合作研发模式下,科前生物的研发占比不高。2016-2018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155.08万元、5343.98万元、4764.50万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52%、8.44%及6.48%。2018年无论是从数额还是占比看,均有所下降。而这,与核心技术人员认定是否有关?根据问询回复披露的董监高及核心人员薪酬,2016年科前生物加上两位副总经理级别的核心技术人员仅4名,其中,郝根喜的年薪低至9.82万元。2017年科前生物进行了一轮大幅涨薪,同比增长78.95%。公司薪酬总额由2016年573万元增长到1026万元。到了2018年,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增加到8名,但包括其在内仍有5名技术人员薪酬低于同期监事27.7万元薪酬。此外,由于除独立董事外的其他董事、部分监事不在公司领薪,科前生物的管理费用率也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要低6个百分点左右。若按照同行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测算,报告期内,科前生物未领薪人员的应付新增薪酬分别为436.53万元、478.16万元和970.29万元,分别占各期利润总额的2.02%、1.27%和2.15%。与华中农大关系获灵魂拷问核心管理人员不在公司领薪,而在华中农大任职领薪,这使得科前生物与华中农大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科前生物核心技术大部分来自于华中农大,公司业务的持续性与独立性是冲击科创板的‘硬伤’”,前述投行人士认为。科前生物主营业务为兽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6-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5.9亿元、6.9亿元。其中,依靠核心技术产品实现的收入在90%以上,大部分为猪用疫苗。2017年,科前生物在国内非国家强制免疫兽用药市场,销售收入规模排名第二,在非国家强制免疫猪用兽药市场收入规模排名第一。而这一切与华中农大脱不开关系。根据发行人及保荐机构的问询回复,科前生物目前已获批的兽药产品有48个,对应的主要技术或科研成果中,仅一项为自主研发取得。其他均为合作研发或规程产品。规程产品指的是农业部公开生产技术的产品,具备相应生产能力的企业在取得产品批准文号后均可生产。科前生物目前取得的31项新兽药注册证书,其中26项是与华中农大合作取得;已完成的新疫苗产品有14个,其中10个与华中农大合作完成;正在研发的疫苗产品有22个,其中10个仍是与华中农大合作研发。在合作研发的过程中,华中农大主要负责前期基础性研究;科前生物主要负责中试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核心环节;双方共同完成实验室研究。至于合作研发的专利归属问题,科前生物这样回复:1、公司与华中农大确认该技术为双方共同所有;2、华中农大可以无需公司同意,依法许可第三方使用该技术,也可授权第三方使用共有的技术,获得收益归华中农大所有。但华中农大或其下属的资产经营公司在同一时期内许可使用的第三方超过五家,则需获得发行人同意;3、公司可以使用该共有技术,所获收益归公司享有;4、未经华中农大书面同意,科前生物不得授权第三方使用该共有技术,也无权转让共有技术的知识产权。且新药申报材料中,华中农大为第一署名单位,科前生物为联合署名单位,华中农大可增加联合署名单位不超过三家,相关收益归华中农大所有。每年,科前生物还需要付给华中农大一笔科研补偿费。公司强调,科研补偿费并不等于专利成果的购买款,华中农大有权将共有新兽药注册证书、共有专利许可第三方使用。可见,科前生物在合作研发中的弱势。这就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方面,技术上的依赖,使得一旦华中农大中止与科前生物的合作,转而与其他企业合作,科前生物将会受到致命打击,公司业务的持续性存疑。另一方面,科前生物向华中农大支付的科研补偿费的定价依据是否公允?是否存在向华中农大的利益输送?这或需要会计师与保荐机构详细而合理的解释。报告期内,科前生物与华中农大有着密切的关联往来。2017年,公司向华中农大支付了1500万元的科研补偿费。2018年,科前生物计划将两个厂房之一的华中农大厂房移交给华中农大,前者因此产能利用率接近饱和。为此,科前生物需支付给华中农大320.8万元的资源使用费,华中农大需要支付给科前生物1489万元建设费,两项冲减为1106万元的资产移交款。除此之外,科创板发审委还要求科前生物披露,关于同发行人业务接近或存在上下游关系的关联方。包括实控人参股的三湖畜牧设立目的、武汉希籽生物有限公司实际经营业务等公司情况。最后,由于审计机构正中珠江已被立案调查,根据科创板上市审核规则,科前生物很可能面临中止审核。

风骨

乡村振兴荆楚行,华中农大400余位教授为乡村振兴“打前站”

“这株油菜根深叶茂,是棵好苗子……”小寒节气,82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教授来到崇阳县白霓镇回头岭村11组农户刘泉源的冬闲油菜田,一边查看幼苗长势,一边介绍“油菜扶贫”。这只是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荆楚行”的一个缩影。自7月22日该校率先启动这项活动以来,400余位教授、5000余师生在湖北省17个地市州持续开展疫后重振、灾后重建,发挥科教优势赋能荆楚乡村振兴。“荆楚行,看来行!”自启动“乡村振兴荆楚行”(以下简称“荆楚行”)以来,华中农业大学师生深入农田、厂矿、企业、车间,聚焦科学问题和产业问题,或问诊把脉、或深入调研、或精准献策。新时代师生上山下乡,“从游”图景纷呈。监利县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推广“双水双绿”种养模式的实验区,他提出的“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理念,被业界称为“农业生产的绿色革命”。而以“双水双绿”重塑湖北“鱼米之乡”正是“荆楚行”的题中之义。早在“荆楚行”新闻发布会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便表示,要通过活动聚焦科学问题与产业问题,写好“顶天立地”的大文章。在黄冈、在襄阳、在恩施,陈焕春始终关注着三个问题:非洲猪瘟防控、畜禽优质增效与绿色养殖等新技术。他说:“要想方设法促进湖北省生猪复养,助力畜禽产业提档升级,让农户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甜头。”神农架“六种四养”十大产业怎么持续发展?8月中旬,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带领10余位教授“组团”来到神农架林区深入调研。也正是在这样的“荆楚行”活动中,“旅游康养搭载农业”“发展消费型农业”“将绿色健康赋值于农产品”“加强中蜂保育、发展林下经济”等新锐观点不断提出。3个月之后,华中农大为神农架和校友牵线当“红娘”,“一对一”牵线搭桥、“心连心”精准服务,开展项目推介和合作协议落地实施。神农架林区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产业发展新理念激活了林区发展的“一池春水”。华中农大的院士“组团”下乡的另外一个载体是湖北省院士专家团队服务农业产业发展“515行动”。华中农大傅廷栋院士、张启发院士、陈焕春院士、邓秀新院士等分别为荆门市推进高油酸油菜、监利县推进“双水双绿”“稻虾共作”“稻渔种养”、襄阳生猪复养、宜昌市和丹江口市推进柑橘、汉川市推进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而四处奔走。“荆楚行,还真行!”“荆楚行,还真行!”语出随州市食用菌协会会长许景闻。7月29日,华中农大“荆楚行”师生一行10人走进随州,真心对接、真情帮扶。许景闻得出的结论源于随州菇农们对华中农大四代香菇“掌门人”感念,更源于对新时期“荆楚行”的信心。“还真行”与“还真帮”“还真干”的作风密不可分。“我们马上联系边银丙教授指导生产”“眼下还是要保护好菌种”……当天,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刘石林教授一边留下随州市乐鲜菌业有限公司靳明兵的电话,一边联络教授为他菌棒被淹排忧解难。一旁,经济管理学院颜廷武教授从经济活动角度建议靳明兵购买产业保险、申请灾后救助。“我们就是来帮助解决问题的!”在建始县,听闻当地甜柿滞销,华中农大工会通过“荆楚行”活动与当地果农搭上线,把甜柿运往武汉华农师生,通过“消费扶贫”的方式解决果农们的燃眉之急。2020年,湖北兴建虾稻共作专业合作社陈建逐渐尝到了“双水双绿”种养模式带来的“甜头”,这是近年来顾泽茂教授等在该县推广的结果,也是“荆楚行”的主要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荆州市“双水双绿”面积254万亩,其中稻田养虾251万亩,小龙虾产量40.7万吨,占全国的25%,占全省的47%,位居全省首位。而荆州市下辖的监利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220万亩左右,其中“双水双绿”面积108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00万亩。说走就走,8月21日一大早,许玉国带着公司主要股东和技术顾问一行8人驱车从咸宁赶到华农。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谈,最终达成合作协议。原来,前一天,华中农大工学院廖庆喜教授、丁幼春教授等来到许玉国的公司,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深入对接服务当地农业机械企业。因为实力、实干和实效,华中农大伸出的“荆楚行”的“橄榄枝”在许玉国公司受到青睐。“荆楚行”的受益方,不止农户和企业。工学院廖宜涛教授就在许玉国的公司打捆机的制作图纸和技术路线中逐渐找到新的科学问题、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受益的还有当地政府。农业大市襄阳在“荆楚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副市长张丛玉说,华农相关领域学者对襄阳12大农业产业集群进行全面“诊断”,为襄阳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这为政府进一步厘清了思路、提供了咨政参考。张丛玉此言前一天,华中农大副校长青平教授率领10多位华中农大不同研究领域的教授到襄阳调研走访,既“问诊”“把脉”还现场“开方”“抓药”。“荆楚行,继续行!”华中农大的一张“荆楚行”蓝图重点围绕湖北省优势特色产业展开,聚焦水稻、油菜、柑橘、玉米、渔业、畜牧,重点实施“楚才服务农业产业行动”“科技成果在鄂转化行动”“疫后重振调研宣讲湖北行动”“荆楚‘三农’人才培训行动”“留鄂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等行动。11月28日在华中农大举行的湖北省推进“荆楚行”研讨培训班上,来自全国109个市州县(区)农业农村局的111名主要负责同志逐渐感受到科教的力量。潜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运长说,这次培训为自己的基层实践增添了理论支撑,“整个产业需要优化的这些环节来把它更好地打磨,便于我们整个产业更好更健康地往下发展。”就在这次培训班上,“湖北省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揭牌成立。早在2017年10月底,华中农大就率先成立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荆楚行”之后,乡村振兴研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对接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结合乡村振兴现实需求,研究乡村振兴并为其提供智力支撑和资咨政服务,对“荆楚行”本身就是一种推动。“荆楚行”的服务对象,收获颇丰。11月5日对于崇阳县青山镇吴城村村民来说是一个好日子,谋划已久的700亩“甜玉米”基地终于可以落地了。这“落地”的实现人就是华中农大的邱法展教授。经过实地调研,他发现该村地势平、面积大、土质好,适合甜玉米、紫糯玉米生长。对于未来,吴城村村民程艳还有更多路需要走:甜玉米种如何制?甜玉米如何栽培?甜玉米如何储存?甜玉米如何销售……她的问题已经排进了华中农大教授们的议事日程。华中农大校党委书记高翅表示,下一步要更加注重发挥优势、科学引领,点面结合、精绘荆楚,打好推进乡村振兴的“攻坚战”和“持久战”,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新时代的荆楚版“富春山居图”。【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北频道】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丹书

华中农大稳坐211,个别学科实力秒杀985!网友:当然要比南农好!

小编这几天闲来无事逛知乎,就发现了伙伴们经常会拿一些相同类型的学校来比较。这难免勾起了作为一个小编的兴趣,小编对信息是非常敏感的。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华中农业大学和南京和农业大学这两所吧。华中农大稳坐211,个别学科实力秒杀985!网友:当然要比南农好!首先小编看到的客观数据都表明,支持华中农业大学的人群还是占多数的。那么作为一名类似的信息综合员,小编当然是第一时间看了两个学校的排名,虽然排名不能代表全部的,但是如果是别人第一次开始了解一个学校的时候首先看的还是排名。两个学校的校友会排名确实是很相近的,怪不得会被拿来比较而且不好下定论。但是单看排名的话,南京农大要比华中农大靠前。之前还有人吐槽华中农大,不过华中农大的负面新闻并不是很多,反而这些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打造学校的特色学科,就比如生命科学一类秒杀国内的一些985大学。这个就比较厉害了。不过华农的这个生命好像名气并不是很大,小编觉得实质还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湖北省的重点建设高校是在太多,武汉大学走红网络,华科大凭实力圈粉,还有中国地质大学等等。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群英争霸的环境中,华农的优势自然不是很明显的。那么说起地理优势,南京农大的优势就比较明显了。毕竟是农业大学,地理位置也是相当重要的。在网友的口中小编也筛选了了一个自己认为比较合理的公正看法,在这里只是转述: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环境,文科报南农。园艺,畜牧兽医水产,生物学去华农。虽然不知道真实性怎么样,但是应该是小编看到的最为公正的答案了。其实说起农业大学,很多人会觉得不如理工大学好,前几年的确是这样的,不过现在包括未来就不一定了。这些的农业大学共同都是中国农业的贡献者吧。但是自古我们就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比较出来个高下,还望大家比较的时候不要伤了和气。华农和南农,谁会更胜一筹呢?

高论怨诽

华中农大在植物三维基因组学研究技术取得新进展

近日,华中农大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兴旺教授和李国亮教授课题组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Technologies for Capturing 3D Genome Architecture in Plants”的综述文章。三维基因组学是基因组学研究的热点前沿领域之一。目前,以人类细胞系和动物细胞为研究对象,生物学家已经开发了很多高通量的三维基因组学研究技术。其中一些技术体系已经成功应用于植物三维基因组学研究。植物三维基因组学研究技术李兴旺教授和李国亮教授课题组致力于三维基因组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研究。前期,课题组与合作者以人类细胞系和动物细胞为研究材料,先后开发了Long-read ChIA-PET和Digestion-Ligation-Only Hi-C (DLO Hi-C)。2019年,课题组首次在玉米和水稻中建立Long-read ChIA-PET技术体系,并描绘了玉米和水稻的三维基因组图谱。2020年,李兴旺教授和李国亮教授课题组与杨芳教授课题组合作,用DLO Hi-C技术描绘了玉米雌雄穗的三维基因组图谱。鉴于课题组在植物三维基因组学领域的取得的系列研究进展,Trends in Plant Science杂志邀请课题组撰写Technology of the Month的综述文章,介绍植物三维基因组学的研究技术。综述文章介绍了3C,Hi-C,in situ Hi-C,DLO Hi-C,ChIA-PET和HiChIP等应用于植物三维基因组学研究的技术,并阐述了如何应用这些技术解析的植物基因组的三维结构,特别关注了ChIA-PET和Hi-ChIP检测的染色质环(chromatin loop)结构。文章还提出目前植物三维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对未来植物三维基因组学技术的开发以及三维基因组结构的解析具有启示意义。华中科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欧阳维枝和肖琴为综述文章共同第一作者,李兴旺教授和李国亮教授为综述文章共同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60138520303319?dgcid=author

方将踌躇

科前生物:与华中农大签订合作研发协议

e公司讯,科前生物(688526)23日晚公告,公司经与华中农大竞争性谈判,取得了猪支原体肺炎(ES-2L株)活疫苗,副猪嗜血杆菌(HS1712株)弱毒疫苗,副猪嗜血杆菌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猪瘟、猪伪狂犬病二联亚单位灭活疫苗等四个项目的合作研发,现拟与华中农大签订联合开发协议书,公司就以上四个研发项目一共需向华中农大支付460万元。合作研发项目产生的技术成果及知识产权归公司及华中农大共同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