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入985名校的博士生压力有多大?华中科大多名博士想要退学!操术

考入985名校的博士生压力有多大?华中科大多名博士想要退学!

博士退学未来常态化 博士退学化未来将常态化2018年中国教育部出台政策,将继续扩大博士研究生名额用来满足中国高端科研技术人才市场的需求,中国高等教育虽然研究生采用全国统考严进宽出的政策,但是在博士研究生的选拔上却学习了欧美高校,采用宽进严出的政策。现在很多高校的博士生不需要考试就可以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但是考入名校想要顺利的毕业成为很多博士研究生最头疼的事情,好毕业的博士高校就业非常差,好学校名导师的博士研究生名额数量稀少,而且博士毕业的难度也非常的大,因此每年985高校中有很多博士生面对无法毕业而放弃博士学位,甚至某些性格极端的博士生会选择轻生的方式逃避博士毕业压力。中国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水平差距大中国合格的博导数量稀少中国虽然每年培养了全世界最多的博士生,但是每年的科研产出却低的可怜,在中国攻读博士的学子很多只是为了逃避就业,而不是对科研工作真的感兴趣,加上中国高等教育大跃进时期,很多混入博导队伍中的教授团队,造成中国高校目前合格的博导数量非常稀少,如果博士没有选对导师和研究方向,那么想要发表SCI的难度超乎想象,尤其是由于中国科研批量造假,引发国际科研杂志的歧视,如果导师的名气太差,那么想要发表一篇高影响因子的毕业论文将非常的难,毕竟中国想施一公一类的大牛导师数量太少,中国像拥有清华大学一样师资的高校也太少,清华大学一名博士毕业生可以发多篇CNS主刊论文,而有些985高校至今都没有发表过一篇CNS主刊论文,因此如果遇不到合适的博导,那么还是提前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念头。华科想要退学的博士相互联系 华科对毕业生的要求高华中科大对于毕业生的高要求很出名,早在2017年就率先在国内实行学位降级制度,当本科生不能满足学分要求,毕业的时候只给颁发专科文凭。因此华中科大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很多华科的博士研究生会觉得压力非常大,尤其是一些从外校非985高校考入的博士生,希望通过考入名校毕业来获得好的就业机会,但是发现这些名校对于博士研究生的高要求,尤其是毕业论文的压力,强大的实验工作量和专业知识储备让这些学子深感不适,特别是那些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的学子,唯一的好处是,当你跨专业读博士感受到不适的情况下,最好不要退学,可以降低要求,申请硕士学位,拿两个专业的硕士文凭,毕竟中国的硕士研究生还是很好毕业的,目前中国的硕士和本科生教育一样,属于严进宽出!所以珍惜你身边的名校博士生,他们背后的学习科研实验压力真心很大!

仁义

继续发力医学建设!华科校长宣布研究生扩招名额全部给医科

“华中科大的家国情怀很重,我们想多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事。”华中科大校长李元元表示,学校准备扩大研究生招生计划,扩招名额全部给医科,进一步加强医学人才培养。(中国教育报)前段时间,国家官宣2020年研究生招生扩招的消息已经传遍网络,并且明确提出本次研究生计划增量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华中科大校长此次表示学校将把扩招名额全部给医科,也是响应大势所趋。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湖北武汉,在2000年5月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是一所工科、医科优势突出的综合性、研究型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也是湖北两所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华中科大的医科实力,完全不逊色于名声在外的工科。在坊间有句评价医学院校的顺口溜,叫“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东齐鲁和中同济”,这个“中同济”就是华中科大的同济医学院。华科同济医学院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我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是教育部和卫计委首批共建的10所部属高校医学院之一,是全国首批试点八年制医学教育院校、全国首批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全国首批同时拥有国家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两所院校之一。在《医学界》公布的2019中国最佳医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上,华科同济医学院位列全国第九,排名超过同地区的武汉大学医学部。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旗下共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两个学科进入A+,占到华科全部A+学科的一半。此外,临床医学、生物学进入A类,基础医学、药学进入B+,中西医结合和护理学进入B类。在ESI国际排名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免疫学等9个学科进入前1%,其中临床医学接近前1‰。在2017年公布的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基础医学和公共卫生与预防科学入选,占到华科全部入选学科的四分之一。在校友会2019中国大学学科排名中,华科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和复旦大学并列全国高校第一,临床医学全国高校并列第6位,基础医学全国高校并列第8位,护理学全国高校并列第17位,口腔医学全国高校并列第21位。自2014年以来的6年时间里,华科同济医学院累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超过300项,数量位居全国医科院校前列。附属医院中,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是中部地区医疗中心、区域终极诊疗医院,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所发布的中国医院排行榜上,同济医院连续多年进入全国前十、协和医院连续多年进入全国前十五。本次疫情防控中,这两所附属医院也成为中流砥柱。作者:教育评论队长

斗青春

华中科大校长:研究生扩招名额全部给医科

【来源:澎湃新闻】今年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三天之后,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透露,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去年增加18.9万。 按照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万人。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全国多所高校已在近期公布了是否有扩招计划的消息。 《中国教育报》3月11日刊发的报道《一切服从前线和国家需求——华中科技大学加强科研攻关推动疫情防控救治》提到:“华中科大的家国情怀很重,我们想多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事。”华中科大校长李元元表示,学校准备扩大研究生招生计划,扩招名额全部给医科,进一步加强医学人才培养。 《解放日报》3月18日刊文《大扩招:重点倾斜国家战略民生急需》提到,上海大学教授叶志明认为,除毕业生增加外,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对就业造成一定影响,采取扩招手段可一定程度上延缓就业压力。同时,从扩招的专业方向来看,大规模扩招也期待形成长期利好。此轮扩招将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倾斜。其中,硕士研究生扩招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专升本计划增量向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倾斜,包括养老服务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在叶志明看来,这与我国发展急需的人才短板是契合的。 上述《解放日报》报道还提到:新冠肺炎疫情,给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专业带来更多关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研究生招生计划由教育部下达,学校将依据教育部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并结合学校实际办学条件和保障等确定。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胡鸿毅透露,今年学校向市教委申请了研究生增量,并重点向公共卫生、护理和医学技术硕士点投放。“如获批准,增量将达30%左右,尤其是公共卫生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增量最大。” 根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梳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昆明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近期均对是否有扩招计划作出了官方回应。

大牌坊

放弃华中科技大学的读研机会,却选择这样。网友:太傻了!

【希望大家能够给阿飞学长一个关注哦!】01事由最近,从朋友那里得知了一个消息。(图片来自阿飞学长,请勿侵权)大意:公司来了一名新人,这位新人毕业于名牌大学——兰州大学,并且考上了常年排名前十的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生。但是,在听完公司的招聘宣讲后,被吸引了过来。放弃了华中科技大学读研的机会。(图片来自网络)我们暂且不论这位毕业生放弃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选择直接参加工作,是不是因为朋友所在公司的宣讲政策。今天,学长想和各位网友探讨一个问题——就这个毕业生而言,该不该放弃华中科技大学的读研机会?02读研还是工作?学长的一些看法学长认为:一方面,古今中外,一般而言,教育程度越高,不管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得到的东西都会更多一些。在今年考研的这种激烈竞争下,能够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除了有实力,也有运气的加持。根据当前的考研形势,以后考研的竞争将会一年比一年大。以后再想读研,面对的竞争可能要比今年大很多。另外一方面,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研究生不一定就比本科生过得好,有的人适合读研,有的人不适合。对于一些人而言,读研的那两三年时间,也是在虚度光阴,还不如找份喜欢的工作。所以,这位毕业生如果是在经过自己深思熟虑之后进行的选择,未必就是错误的选择。(图片来自网络)03各位网友怎么看我的朋友觉得这位毕业生挺傻的,应该先去读研,再出来工作。我说,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对于他而言,参加工作的选择,可能更好呢!各位网友,如果你被知名985高校录取了,你会选择放弃读研机会,选择参加工作吗?欢迎留言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哦!

京房

华中科大校长:研究生扩招名额全部给医科 加强医学人才培养

今年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三天之后,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透露,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去年增加18.9万。按照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万人。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全国多所高校已在近期公布了是否有扩招计划的消息。《中国教育报》3月11日刊发的报道《一切服从前线和国家需求——华中科技大学加强科研攻关推动疫情防控救治》提到:“华中科大的家国情怀很重,我们想多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事。”华中科大校长李元元表示,学校准备扩大研究生招生计划,扩招名额全部给医科,进一步加强医学人才培养。《解放日报》3月18日刊文《大扩招:重点倾斜国家战略民生急需》提到,上海大学教授叶志明认为,除毕业生增加外,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对就业造成一定影响,采取扩招手段可一定程度上延缓就业压力。同时,从扩招的专业方向来看,大规模扩招也期待形成长期利好。此轮扩招将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倾斜。其中,硕士研究生扩招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专升本计划增量向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倾斜,包括养老服务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在叶志明看来,这与我国发展急需的人才短板是契合的。上述《解放日报》报道还提到:新冠肺炎疫情,给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专业带来更多关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研究生招生计划由教育部下达,学校将依据教育部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并结合学校实际办学条件和保障等确定。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胡鸿毅透露,今年学校向市教委申请了研究生增量,并重点向公共卫生、护理和医学技术硕士点投放。“如获批准,增量将达30%左右,尤其是公共卫生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增量最大。”根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梳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昆明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近期均对是否有扩招计划作出了官方回应。[责编:谭思敏][来源:澎湃新闻]

2018年中国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统计,这三所巨无霸大学超8000人!

自2000年开始,我国高校实行扩招之后,各大学每年的本科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加。从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数量就可以发现,2001年时,我国的应届大学生数量仅为114万人,但是到了2018年,我国的应届毕业生已经高达820万人。与此同时,扩招的不仅仅是大学本科生,就连研究生招生数量也在急剧增加。根据统计,2016年时,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77万,到了2017年就增长到了201万人,今年的报考人数甚至达到了238人。我国的大学现在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但是随着双一流工程的实施。高校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学生数量和比例都将明显提高,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顶尖人才,建设研究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当然,研究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是和我国这些巨无霸大学密不可分的,根据2018年我国各高校研究生拟招生人数结果发现,全国招研究生人数在8000人以上的就有三所,其中人数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今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为8900人,再加上博士研究生的6600人,2018年国科大光研究生就招收了15500人,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大学。除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之外,华中科技大学和吉林大学2018年拟招收研究生数量也超过了8000人,其中,华科招收8500人,而吉林大学招收了8030人,这三所学校算是高校中的巨无霸大学。在研究生招生人数变化方面,其实2017年时,武汉大学招生人数为9300人,今年缩招了很多在职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少招生了2400人,因此今年拟招收的总人数降到了6900人。而郑州大学自从2017年被评为世界一流大学B类建设高校之后,为了提高研究生的比例,2017年招生人数为4900人,今年突然增加到了6600人。所以,这两所学校算是近两年扩招和缩招人数最多的两所知名大学。其实,我们印象中的巨无霸大学,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招生人数都是非常多的,比如2018年四川大学拟招收研究生人数是7558人,山东大学拟招收6600人等等。但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不光光看数量,同时也要看高校质量。大学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培养优秀人才永远都是一所大学的根本,所以我们也希望这些大学能够合理利用大学资源,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如果大家对此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可以积极留言评论!

冬之吻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新生数据出炉啦,看完发现太贴心了

9月1日至9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新生报到的时间。据统计今年有9619名研究生新生跨入华中科技大学的大门,其中硕士生7626人,博士生1993人。官方公布的大数据中,统计了常见的人数、男女比例、年龄等指标,还贴心地统计了同学们的姓氏、生日、星座等,下面我们来看看华中科技大学这批萌新的大数据。新生来源9619名新生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硕士生源人数前三的省份:湖北省(2916人)、河南省(855人)、江西省(457人)博士生源人数前三的省份:湖北省(655人)、河南省(311人)、山东省(140人)硕士和博士招生人数最多的省份都是湖北省,38.25%的硕士生来自湖北、32.87%的博士生来自湖北。男女比例男生5528人,女生4091人,男女比例是1.35:1。华中科技大学的男女比例比清华大学(1.93:1)低,男女比例相对比较均衡。硕士生男女比例是1.31:1女生人数:最多的学院是管理学院(447人),最少的是航空航天大学(1人)男生人数:最多的学院是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416人),最少的是附属武汉儿童医院(2人)博士生男女比例是1.55:1女生人数:最多的学院是附属同济医院(117人),最少的是力学系(0人)和历史研究所(0人)男生人数:最多的学院是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131人),最少的护理学院(0人)新生分布管理学院、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附属同济医院新生人数排名前三第一:管理学院新生人数为874人,占9.09%。第二: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新生人数为618人,占6.42%。第三:附属同济医院新生人数为586人,占6.09%。新生个人信息1、姓氏:姓氏人数排名前五的是王(652人)、李(642人)、张(620人)、刘(512人)、陈(440人)。清华大学研究生新生姓氏排名前五的也是王、李、张、刘和陈。2、姓名:李婷和刘洋是新生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姓名,其次是张鹏,王浩。3、生日:10月1日过生日的人数最多有47位,2月29日过生日的人数最少,只有1位。10月8日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庆日,这天过生日的同学共有30位。4、年龄硕士研究生:平均年龄23.7岁,年龄最大的是50岁,最小的是20岁。1998年出生的人数最多,2933人。博士研究生:平均年龄25.9岁,年龄最大的是49岁,最小的是20岁。1995年出生的人数最多,349人。5、星座:星座排名前三的是:天秤座(932人)、天蝎座(925人)、处女座(876人)6、民族:汉族人数9109人,土家族189人,回族69人,壮族48人。官方公布的大数据不仅仅是新生人数,硕博比例,男女比例,还发布了同名同姓的学生人数,生日同一天的人数,以及星座最多的人数等数据,充分感受到了校方的用心,让人感觉数据也有温度。总结下,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中男生比女生多,叫李婷和刘洋的人数最多,10月1日过生日的人数最多,天秤座人数最多,少数民族土家族最多。

不受其禄

华中科技大大学研究生跳楼背后:亲朋好友都称他开朗乐观

2019年9月2日,华东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在教室内留下一封血书之后跳楼自杀。这件事发生之后,学生的老师和同学都深感震惊,也引发网友的激烈讨论。二十几岁的高校研究生,本应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未来可以说是看得见的光明,但却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令人惋惜!2019年9月2日上午,华东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研究生陈某某,在教师的黑板上留下来血书之后,便从教学楼五楼跳下身亡。男生自杀之后,他身边的同学和老师都感到很震惊,大家都没想到身边一个好端端的同学,怎么说自杀就自杀了呢?陈某某的班长说道:“他在我们班是最刻苦努力的一个学生,他的家庭情况一直不那么好,但是学习一直都是第一名。”据了解,陈某每年都能拿到国家的奖学金,可见是一个非常聪明努力的学生。陈某生前一直有白化病,头发是白色的,但是他的性格并没有因此而受影响,是个非常乐观的人。在同学眼里,陈某就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居然会选择自杀,这让身边的人感到震惊。陈某性格开朗乐观,发生这样的事之后,身边的人一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陈某的妹妹来到学校去收拾哥哥的遗物,并没有跟校方有太多的交流,妹妹也不太清楚哥哥为何突然自杀。妹妹觉得黑板上的字就是哥哥用自己的鲜血写的,因为普通的粉笔写不出那样的颜色。妹妹看到那张黑板上用鲜血写下的遗书,感到非常心痛。陈某在生前留下一封《狗血的研究生生活》,可以大概猜出应该是学业上的压力。陈某的家属表示,一定要严查自己陈某的死因,给他一个公道。现在很多研究生的压力很大,想要顺利的毕业参加工作并非很容易。但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要因为眼前的障碍而放弃了所有。这世界上所有事都不会再重来,世上路千万条,最不该走这一步,愿家人平安。

性起

考研注意: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考研成绩2月3日公布!

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发布通知各考生:根据工作整体时间安排,2018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查询将于近日开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成绩查询开通时间:2018年2月3日上午10:00。成绩复查申请时间:2018年2月3日上午10:00-2018年2月5日下午17:00。复查后最终成绩公布时间:2018年2月8日上午12:00。查询网址:华中大研究生考试网报服务系统http://enroll.gs.hust.e.cn。考生申请成绩复查同时开始。查询方法:考生录入准考证编号(准考证上10487开头的15位数字)或者网报号(2018+网上报名号=13位数),如“20184202*****”,密码为证件号码后六位(字母X须以大写输入)。更多详情请关注“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请搜索公众号“hust_gszs”关注。系统查询路径及申请复查流程说明:进入系统后选择左侧菜单初试成绩,可显示如下界面:显示的为考生卷面成绩,如果考生对其中的某一门或几门的考试成绩有异议,可选中该门科目前面的复选框,然后点击“复查申请”按钮申请成绩复查。注意,该按钮只能点击一次,请考生注意并慎重选择。成绩复查申请成功后,界面如下图所示:系统接受成绩复查申请截止时间为2月5日下午17:00,过后系统将关闭,不再接受补申请。8日上午12:00公布复查后最终成绩,考生仍然在初试成绩菜单中进行成绩查询,如果复查后卷面分数有变化,会在页面上体现出来,否则无变化,页面上会有文字提示当前为最终成绩。祝愿报考华科的小伙伴,都能有个好成绩!

伏胜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自杀

人民网武汉9月5日电 9月4日,华中科技大学官方发布“关于我校研究生坠楼事件的情况说明”称,9月2日上午,该校计算机学院2016级专业硕士生陈某某坠楼身亡,警方初步判定为高空坠落(已排除他杀)。“对于该同学的离世,学校深感悲痛和惋惜,并对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其实作为观众我们每当听到这样的消息都很心痛。努力了这么多年,换来这样的结果,真的很难过。于父母那是难以承受之痛,是整个人生的坍塌,于他本人那是对生命的绝望,于社会也是沉痛而又不愿发生的事情。有人说会不会是学生本人抗压能力太差;其实不然,想想一个人能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杀到研究生这一关。他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压力、挑战估计也不少,最其码估计要超过大多数人。他的抗压能力绝不会比大多数人差。出现了这种结果,只能说是某个环节出问题了否则应该正常进展才对。话虽这样说,不过每个人都有来自各方的压力,有时是真的可以压垮一个人。但我们还是要往好处想。想着冲过去,一直走啊走啊,无论多苦多难,无论成功失败,我们一直向前。只要还喘一口气,生活终究会把我们带到明天。难到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别人都过到了明天,我们还能落到今天吗?所以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你可以哭、可以笑、可以疯、可以傻可千万不可以没有了那口气。否则就再也没有如果,再也没有将来了。你只需要一直走、一直走、走到有花开的地方走到有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其实大部分人都有想自杀的时候,但是为了家人,为了爱人,多坚持一会吧。坚持一下,也许会有转机。真的希望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祝福所有在苦难中负重前行的人,愿你心向阳光,那怕脚下已是汪洋!相信,有梦的你啊,会长出翅膀!———过路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