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黄精种植,药材种植行业里逐渐热起来的一个品种亲父誉之

黄精种植,药材种植行业里逐渐热起来的一个品种

黄精种植是最近几年又开始热门的一个药材,和很多野生药材一样黄精野生量越来越少……价格也开始逐年上涨,从几年前的几块钱一公斤到了现在的20-30一公斤。今天主要介绍一下云南的品种--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滇黄精,滇黄精又分百花,红花,紫花和黄花,目前种植户最喜欢的是红花滇黄精。百花紫花黄花和红花黄精种植有两个途径,种子育苗,块茎繁殖,种子育苗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一般育苗时间为两年,两年后移植,第三年开始就能开花结籽了,第四年就可以进入种子盛产期和块茎生长旺盛期。而块茎繁殖就是大黄精的块茎直接种植,部分块茎第二年出苗就会结籽,第三年即可进入种子盛产期和块茎生长旺盛期种子育苗块茎繁殖种子育苗的好处是品种筛选化,保证了品种的纯度,降低了种植成本,缺点是所需时间相对较长。块茎繁殖的好处是节省了时间,使产品提前获得收益,缺点是种植成本较高,品种多样化。品种多样化品种纯度高以较为普遍的黄花和红花来说,小编种植几年下来感觉块茎生长速度并没有明显差异,而种子产出却差距非常明显,黄花在云南很多地方产籽量都比较理想,而红花除了少数地方以外产籽量就要差的多,掉花的现象比较严重。黄花黄花红花红花小编和种植黄精比较早的一些种植户沟通过关于红花落花的这个问题,目前总结下来大致有以下几个问题---1是地域问题。2是因为地域问题导致的气候问题。3是土壤问题。但是这几个问题都不能一概说明,就拿云南文山来说,文山是野生红花滇黄精比较集中的地方,但是很多种植户还是反应落花严重的问题,有部分种植户在大量使用催花保果的农药后基本上挂果率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有的种植户就没有那么乐观了,基本掉光,导致种子收入非常不理想。黄精种子黄精种子小编和儿子在玩黄精种子黄精现在从野生种植转而人工种植时间还不长,所以种植出了来的块茎基本上流入市场的还在很少,多数还在以种植为主,所以早期种植户这两年赚了不少,种子从几十块一公斤没人要,到了2017年200--400一公斤的高价,块茎从几块钱一公斤涨到了2017年底的20-30一公斤。就算是4-8月份野生货比较多的季节也是维持在统货15块一公斤的价位上。野生黄精选货(芽头以下只选两到三节)野生块茎家种三年后小编和黄精黄精其实生长速度还是蛮快的,产量也高,有种植户参加一亩挖出了17吨黄精的记录。而黄精种子育苗速度相比同样热门的重楼来说也块的多,有朋友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大棚育苗,两年时间就有少部分开花了,块茎基本上有鸡蛋大小。2016年的种子--2018年5月少部分开花出现多芽块茎鸡蛋大小基于上面的例子,说明黄精生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这就导出了几个问题---现在的热门有多少炒作成分?发展如此迅速会不会导致有货无市?等等问题。综上所述,请种植户们慎重考虑。多了解市场再决定是非入行。

宿命

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授牌 暨第十届石斛黄精高端论坛在义乌举行

中国小康网6月6日讯 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授牌仪式暨第十届石斛黄精高端论坛在浙江义乌森山健康小镇举办。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玉贤、朱位秋,中国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浙江农林大学教授斯金平,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吕圭源,江西林业科学院研究员朱培林,安徽省科学院研究员陈龙胜,云南农业大学教授赵明在内的10多位院士、专家和全国38家黄精研发、生产、种植单位齐聚义乌,探讨黄精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为打造千亿黄精产业建言献策。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成立,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组成。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森林药材研究团队带头人、浙江农林大学斯金平教授担任理事长,浙江森宇有限公司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并当选副理事长单位。上午,三位院士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浙江省的领导为联盟成员授牌。探讨黄精产业发展之路在下午的高端论坛上,斯金平理事长首先做主题发言,提出打造黄精千亿产业的目标,并指出了行业发展路径。他认为,黄精作为药食同源的产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使用传统,可以开发三粮:大众的优质杂粮、糖尿病人的主粮、特殊人群的辅粮;三菜(茶):花菜(茶)、笔管菜(嫩芽)、根茎菜与茶。黄精非常适合林下栽培,可藏粮于林下,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和行业发展前景,是扶贫、乡村振兴不可多得的品种,也是践行“两山”理念重要载体,为服务健康中国,支撑脱贫致富提供有力保障。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玉贤做了黄精基因组研究的前瞻性报告,他通过“基因组时代”药用植物研究现状、棉花等作物的基因组学研究的启示和药用植物基因组学的前景与展望,阐述了基因组学研究对于药用植物的重要性,指出黄精种质资源可从基因组角度分析进化机制并选育良种。此外,浙江中医药大学吕圭源教授作黄精功效与大众健康的学术报告;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所长朱培林,围绕多花黄精高效栽培,分析了黄精产业市场、黄精生长发育规律和种类概况;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陈龙胜研究员、颐朴源黄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邹辉和云南农业大学赵明老师分别就黄精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新化黄精产业历程、滇黄精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等分别作了报告;其他专家对各地区不同黄精品种发展及研究成果进行分享。这是首次全国黄精产业的盛会,参加会议的代表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标志着联盟正式运行,凝聚了同仁智慧,鼓舞了从业者信心,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必将做大做强黄精产业。“一亩山万元钱” 黄精变“黄金”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是中医传统补中益气良药,其主要成分黄精皂苷与黄精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还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效,又被称为中药中的黄金。而作为药食同源产品,黄精自古以来即为之称道的食药兼用之佳品,可以代替粮食,所以又有“米脯”、“仙人余粮”之称。与其他中药材相比,黄精大多在林下种植,“不与粮争田,不与林争地”,尤其适合贫困山区,具备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林下黄精种植5年后,亩产量可以达到2000公斤,亩产值在6万元以上,平均每亩年收入能够达到1万元,真正实现“一亩山万元钱”。目前,在湖南、贵州、安徽、浙江等地,林下黄精种植已经成为不少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千亿黄精产业不是梦想斯金平教授表示,作为药食同源产品,黄精跟人参、石斛等传统中药材相比,无论是作为药品还是保健食品,其开发都处在低、小、散阶段,而跟土豆、番薯等传统农作物相比,我国目前黄精的年产量在4000吨左右,还不到土豆、番薯年产量万分之一,想象空间巨大。斯金平教授认为,未来,只要实施“三品”工程:品种(物种的区域规划与良种化)、品质(全产业链品质把控)、品牌(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千亿黄精产业就不是梦想。【来源:中国小康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无明

首届中国黄精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第三届湖南黄精高峰论坛在新化举行

娄底新闻网讯 (记者 杨成伟 通讯员 刘明)9月9日,首届中国黄精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第三届湖南黄精高峰论坛在新化县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玉贤,中国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幸良,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李志勇等参加。活动旨在助推黄精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服务健康中国。作为全省最大的黄精种植基地县和多花黄精核心产区,新化县在产业技术创新、品质品牌方面积累了优势。2019年,全县黄精综合产值突破4.5亿元。截至目前,全县黄精种植面积达3.8万余亩,从事黄精产业专业合作社和企业80余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支柱产业。新化县将计划用3-5年时间,推动黄精种植面积发展到15万亩,使黄精成为县域农业经济重要产业,让“新化黄精”成为全国知名区域公共品牌。活动为期3天,系新化县连续第3次举办探讨黄精产业发展的盛会。在开幕式与主题报告、产业发展论坛专题报告、产业发展座谈会等6大子活动中,行业管理部门和专家学者与从业人员面对面,从文化挖掘、政策解读、科研创新等角度为产业把脉问诊,共话发展,为黄精产业搭建了一个全国性产学研对接沟通平台。 【来源:娄底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偏令无出

中农研究院晏院长推荐:黄精种植正当时

一、黄精概况 黄精是传统补益药材,别名:老虎姜、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鸡爪参。黄精 为百合科植物,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叶轮生,无柄。入药具有补气生 津、健脾润肺、养阴益肾的功效。二、黄精的分布黄色部分:黄精主要产自我国的东北地区、西北地区、河北、安徽东部、浙江等 地,另外,在朝鲜、蒙古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地区也有分布。 绿色部分:多花黄精的花像铃铛,风一吹过来,花朵便跟着一起摇晃。主要产自 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广东中北部、广西北 部等地。 红色部分:滇黄精主要产自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在越南、缅甸也有分布。三、黄精种类 1 滇黄精(大黄精)叶轮生,每轮 3~10 枚,条状披针形。花序有 6~10 朵花,总花梗下垂;花被粉 红色。浆果红色。花期 3-5 月,果期 9-10 月。 2 黄精(鸡头黄精)茎直立,具棱。叶轮生,每轮 4~6 片,全缘,无柄;叶片条状披针形。花生叶 腋间,2~4 朵,总花梗俯垂,花被黄白色。浆果近球形,成熟时黑色。 3 多花黄精(姜形黄精)叶互生,椭圆形、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伞形花序,有 2~7 朵花;花被黄 绿色,浆果黑色,5~6 月开花,8~10 月结果。 四、黄精药用成分分析 1、黄精多糖、黄精低聚、淀粉,有抗病毒、降血糖、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2、甾体皂苷,主要有调节免疫,抗肿瘤的作用。 3、黄铜类物质,主要有消除疲劳、降血脂、降血糖、保护血管的作用。4、木脂素,有抗肿瘤、抗病毒的作用。 5、含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五、黄精的市场价值 黄精的市场前景可观,黄精目前供不应求,主要是目前黄精依靠野生供药用,人工栽培刚刚起步,黄精的供应量满足不了需求量。 目前已开发的黄精产品主要有:黄精多肽胶囊、九制黄精、黄精速溶茶、黄精含片、黄精口服液黄精茶、黄精 干、黄精蜜饯、黄精素饼、九制黄精、黄精蜜丸、黄精米面、黄精粉丝、黄精 酒、黄精膳食等。

歪歪斜斜

科教普及 协力同心

——池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十三五”工作回顾2020年全国科普日池州科技馆观鸟小分队。十三五以来,池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省科协的有力指导下,市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科协系统改革,坚定不移强“三性”、去“四化”、建设“三型”组织、履行“四服务”职责,切实加强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普事业和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全市科协事业发展打开良好局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市科协被授予“2013-2017年度安徽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狠抓纲要落实,全民科学素质取得新提升2016年,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池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调整到27家,办公室设在市科协,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科协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科普工作格局,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均被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2018年,市政府批准启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批准10万元列入预算;争取省科协科普为民惠民和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资金197万元;培育了54个市级科普示范单位,已被省科协认定省级科普示范单位31个;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重点活动350多场次,四届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与学校达到一百多所,参与人数超过4000人次,在省级和国家级各类科技创新比赛中共荣获各类奖项一等奖32个、二等奖54个、三等奖117个。市科协与市广播电台合作主办《池州科普之窗》,青阳县开通“科普青阳”,石台县开通“走进科普”。全市建成48个科普中国e站,贵池区马衙街道实现全覆盖;注册科普信息员5400余名,传播科普中国权威信息57万余次。2019年以来,市科协发动各级科协、学会、协会等组织,动员各类科技人才2600余人,成立110个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各类科技志愿服务300余次。市科技馆争取到中央免费开放补助资金1031万元,免费开放1200天,接待55万人次,开展各类科普活动1600场,受众达7万人次。建成硒主题分馆、黄精主题分馆、航天科技馆、国防教育科技馆、海绵城市科技馆。石台县七都社区建成首个社区科普馆,青阳县第三小学建成首家科普体验中心。2020年“问鼎苍穹——中国航天精神及新时代航天成就展”池州站在金牌盛典航天科技普馆免费展出51天,全市中小学50余班次、航天爱好者共计9000余人次参展。市科技馆和东至县科普大篷车行程15000余公里,赴社区、学校、科普基地,开展巡展、科普讲座和航模表演相结合的展教活动140余场,受众15万余人。2020年,市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在全国科普大篷车二十周年工作总结会暨2020年工作交流会上被中国科协授予“明星车队”。引才聚智,服务经济发展成绩显现2018年,池州市政府批准启动“池州市创新争先奖”,20万元列入预算。市科协向人才办申请10万元资金,帮助科技企业创设院士工作站。2019年,青阳县九华黄精康养产业研究院安徽省院士工作站挂牌运营。2020年,建成“安徽省植物学会池州市科协服务站”,汇集省内外11名专家服务黄精产业发展体系建设。2019年,“池州市科协智慧产业孵化基地”“池州市科协全民双创示范基地”和“池州市科协创意设计孵化基地”挂牌。“池州市科协全民双创示范基地”有效扩张,以江南产业集中区铝基科技企业安安精工铝业为代表,目前铝基企业已发展到30余家,各种人才团队陆续进入。“池州市科协创意设计孵化基地”通过金牌盛典有限公司举办全国艺术院校师生创意设计大赛并购买获奖作品进行深度优化设计,最终制造产品,完成孵化。“池州市科协智慧产业孵化基地”已完成App设计,其“云下耕”孵化已进关键阶段。市科协成功引进龙铝铝业、浩源铝业两家规上工业企业,分别建设两个15万吨/年生产线,总投资额30亿元项目落户在江南产业集中区并已进入施工阶段;引进浙江思科精密设备制造落户江南产业集中区,精密设备机床安装完毕并已进行生产;引进全产业链企业天邦股份入驻池州,在池建设500万头生猪屠宰、深加工及生物制药项目,在周边县区选点建设种猪、母猪、育肥、饲料加工、粪便转化等配套项目;引进日资企业丽瀑能源、台资企业东莞方皓汽配并一拖四入驻江南产业集中区。市科协与徽商银行池州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银会合作、银企对接”工作,由银行授信3亿元用于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2020年疫情缓解后,市科协与徽商银行陆续走访民营科技企业30多家,采取信用贷、科技抗疫贷、授信贷、应收账款抵押贷、订单贷、土地流转合同贷、固定资产投资贷等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积极帮助32户民营科技企业复工复产,总授信额度近20524万元。发挥人才优势,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五年来,市科协支持建设农技协联合会2家,支持建设农技协数14家,协会覆盖池州市食用菌、茶叶、黄精、瓜蒌、水产养殖、蜂业等农业特色产业。组织动员农业专家258人次,带动脱贫人口数8982。举办各类培训302场次,推广实用技术75项,新品种54项,引领带动贫困村43个,辐射贫困人口9400人,助力脱贫5482人。市科协定点帮扶村姚街村发展皖南黄兔特色养殖,户均增收2800元。坚持人才战略,科协组织的群众性进一步加强池州市科协常态化开展全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了解科技工作者意愿诉求,通过微信群、QQ群平台,强化与科技工作者的网上联系、网上服务、网上引导、网上动员。2018年,刘轶等2个创新争先团队和汪良恩等5名创新争先个人获得首届创新争先奖。丁鸣等20名科技工作者荣获“池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刘屹荣获2019年“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阮爱华等11人获得市级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汪勇等3人获得国家级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2017年8月10日-11日,池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市科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比例达到76.7%。五年来,池州市科协增设办公室和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公开招聘公务员2名和事业人员4名,市科协工作力量不断加强。全市1个国家级、5个省级、5个省级以下园区完成科协组织全覆盖。三县一区科协均完成换届,53个乡镇科协在完成基层科协组织全覆盖的基础上,2020年实现了“三长”进入乡镇基层科协领导机构全覆盖。(朱小妮)

梅利莎

我国中药材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报告!

来源:农业农村部 由中国农业监测报告撰稿人:张东伟 甘肃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王建连 甘肃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经济师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多达12807种。中药材广植于我国贫困地区,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中药材生产和市场状况,提出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组织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对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中药材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但优良品种短缺的问题亟待解决;二是中药材消费量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野生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的风险需高度重视;三是加工流通趋于规范,但因多头监管或监管错位导致的中药材来源混杂、难以追溯的现状依然存在;四是进出口品种数量年际间波动较大,但中药材贸易顺差格局或仍将保持。五是中药材价格暴涨暴跌等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仍需防控。六是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成本高、种植效益不稳定依然是阻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产业发展现状我国中药资源品种达12807种,常用的600多种中药材中,有300多种已实现人工种养,栽培、养殖中药材品种的产量占中药材供应量的70%以上。(一)生产现状1.生产能力大幅提升。2011-2018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增长了2566万亩,增长率90.35%;中药材行业产量增加141.1万吨,增长率46.19%。2018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406万亩,比上年增长7.16%(图1);中药材行业产量446.6万吨,比上年增长5.26%(图2)。图1 2011-2018年中国中药材种植面积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药材天地网图2 2011-2018年中国中药材行业产量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中药材贸易网2.生态种植模式逐步形成。全国已有21个省市区约60余种中药材开展了生态种植的探索和实践。如东北地区人参生态种植(林下参)模式,华北地区连翘“二保护、三不管、二混栽”野生抚育与生态种植技术模式,浙江省重楼、三叶青、金线莲、前胡、黄精等林下生态种植与仿野生栽培模式,宁夏蒙古黄芪农田栽培中形成的“春发草库、伏耕培肥、秋季播种、双膜覆盖、水肥一体、农机农艺结合”的农田生态种植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等,均采用模仿野生生境的生态种植方式,从源头上有效提升了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性。(二)消费现状1.中医诊疗量上升促进中药材消费量增长。2014-2018年,全国中医类医院增加了1207所,增长率32.3%,中医类医院诊疗量增长了9994.6万人次,增长率18.8%。2011-2018年,中国中药材的消费量呈逐年增加趋势,2011年中国中药材市场需求量为289.5万吨,2018年增长至420.3万吨,增长率42.5%(图3)。图3 2011-2018年中国中药材消费量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药材天地网2.药食同源品种消费量增幅明显。2014-2017年,药食同源品种消费需求总量年增长率由5.4%提高至9.5%,远高于非药食同源品种(图4)。其中以人参、三七、枸杞子、黄芪、当归、花茶等药食同源品种增幅相对较高。图4 2014-2017年药食同源品种需求总量年增长率数据来源: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2017(三)加工流通现状1.中药饮片产业发展态势向好。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成中药饮片。2014-2018年,中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增长40.7%(图5),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抽检合格率提升20个百分点(图6)。图5 2014-2018年中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药材天地网图6 2014-2018年中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抽检合格率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2.流通追溯体系初步建立。2018年已初步建成了以中央、地方追溯管理平台为核心,以中药材种养殖、中药材经营、专业市场、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饮片经营和使用六大环节追溯子系统为支撑的流通追溯体系,涉及全国18个省(市)约2000家企业、1.5万家商户。(四)进出口现状1.中药材进口额波动明显。2014-2018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进口额波动幅度明显。其中,2014-2016年,由于大宗品种量价齐跌,中药材及饮片进口额下跌幅度较大,下降39.1%;2017-2018年进口额逐渐上升,2018年较2016年增长107.1%,较2014年增长26.1%(图7)。图7 2014-2018 年中国中药材及饮片进口额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中国海关2.出口额波动性下降。2018年,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量降至19.8万吨,降幅11.3%;出口额10.3亿美元,降幅9.5%;2018年出口额较2014年降20.8%(图8)。图8 2014-2018 年中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中国海关(五)市场价格1.市场价格整体趋于下行。2014-2018年,全国中药材价格走势整体趋于下行,且年际间波动明显(图9)。图9 2014-2018年中药材综合200价格指数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2.家种中药材价格呈整体下行趋势。2014-2018年,家种中药材价格整体下行,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初,价格虽有反弹,但总体下降趋势明显(图10)。图10 2014-2018年中药材家种100价格指数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3.野生中药材价格呈平稳上涨态势。2014-2018年,野生中药材市场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年间虽有小幅波动,但总体上涨趋势明显(图11)。图11 2014-2018年中药材野生99价格指数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六)成本收益(以甘肃当归为例)目前,农户种植当归成本约1350元/亩(主要含种子种苗、农药、化肥、初加工、材料等费用),人工成本基本不计;种植大户通过承包土地进行种植,每亩种植成本约3300元。如按2018年当归鲜货平均每亩单产450公斤(折干货每亩129公斤),鲜货统货平均价格每公斤6元、干货统货平均价格每公斤30元计。农户种植当归,鲜货出售平均每亩收益约1350元,干货出售平均收益约2520元;种植大户承包土地种植和合作社种植当归,鲜货出售平均每亩收益约-600元,干货出售平均收益约570元。因中药材各品种种植方式不一,种植成本收益差异较大。就甘肃而言,农户自主种植(不计人工及土地成本)效益尚可,种植大户承包土地种植,成本相对较高。二、中药材产业发展前景展望(一)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市场规模稳定增长。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化,中药材产业区域布局将更加合理,品种结构更加丰富,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种植机械改良,加工工艺技术创新,中药材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市场规模稳定增长趋势将继续保持。(二)药食同源品种需求增大,饲用中药原料品种快速增长。保健食品、天然绿色食品开发,带动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市场的刚性需求增加;中药材用于动物饲料生产,为相关中药材生产提供新的机遇,饲用中草药、植物提取物、生物发酵饲料等所需中药原料的将迎来快速增长。(三)国际竞争优势和贸易顺差格局将继续保持。“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了中药材贸易范围;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传染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和特有疗效,给中药材带来长期需求上升的积极影响,助推中药材贸易顺差格局稳定。(四)价格总体小幅上涨,周期性波动明显。受农产品行情波动影响,国内中药材行情出现错峰周期性波动;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质量提升,进而助推价格上涨;“植物抗生素”类药材受疫情影响,年度涨幅波动明显。三、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一)总体情况中药材广植于我国贫困地区。2018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40万亩,约占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76%,中药材产业覆盖了全省87.9%的贫困县(区),涉及54.6%的贫困人口,中药材核心产区农民种植药材收益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超过50%;云南省88个贫困县中药材覆盖面积突破600万亩,药农人均年收入一般在3100元以上;贵州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660万亩,产值超过150亿元,带动11.63万户贫困户、37.1万贫困人口增收;河北省62个贫困县中,43个县将中药材作为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亩均纯收入近2000元;山西陵川县六泉乡西石盘村人均纯收入7120元,90%以上来自中药材。(二)主要经验1.注重产业扶贫,加强顶层设计。立足中药材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现状,将贫困户纳入到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中,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脱贫带动作用,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区域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加强顶层设计,高起点、大手笔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战略和目标,构建发展新格局。2.发挥特色优势,强化产业培育。针对中药材道地产区的天然优势,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强化特色、放大优势,以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目标,建立优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强化源头管理,推进中药材产业向品种道地性、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方向发展,形成道地药材独特优势;同时,注重生产大户和龙头企业培育,加强中药材种植、加工及多功能开发的全产业链建设,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3.加强配套政策扶植,建立综合保障机制。通过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以保障农户利益为核心,从政府财政补贴扶持、银行配套贷款支持、保险公司提供风险保障等方面建立多位一体的综合保障机制。4.多种模式灵活使用,突出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采用“科技推广+扶贫”“市场主体+新经济组织+农户”“企业+劳务输转”“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基地”等多种模式,突出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全方位立体性地带动农户脱贫致富。(三)典型案例分析甘肃省陇西县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基地”模式,带动贫困农户参与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工作,脱贫效果明显。2019年全县16个乡镇86个贫困村的81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种植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田11314.65亩,占全县中药材种子种苗面积的22.8%;企业和合作社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555亩,带动7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收益。甘肃省渭源县通过“科技推广+扶贫”的“造血式”扶贫模式,“市场主体+新经济组织+农户”的企业帮扶增效增收模式,“企业+劳务输转”的就近用工务工模式,2018年全县中药材加工企业累计带动1800多人就业,户均年实现增收8600多元。四、主要问题及风险分析(一)主要问题1.繁育种苗优良品种短缺,野生资源品种锐减。一是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不规范,繁育品种质量参差不齐,优良品种短缺;二是对野生资源的无序化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的潜在风险。2.种植规范化程度低,药用品质和药材质量安全受影响。一是种植规模小,无序跟风种植造成药材道地性丧失、药用品质下降;二是种植管理模式粗放,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当,产品质量安全受影响。3.加工标准化程度低,仓储运输环节问题多。一是产地加工基础薄弱,标准规范缺乏,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生产方式,容易造成产地初加工的模糊监管与监管盲区,加工过程易导致中药材质量品种受损;二是专业仓库缺少,仓储设施与养护技术落后,物流标准与行业监管不力,仓储流通环节人为造成变质、污染,影响药用品质。4.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经营销售杂乱多样。一是大部分中药材加工前属于农副产品,加工成饮片后则属于药材,生产、加工多头监管或监管错位,导致管理不到位,经营方式杂乱多样;二是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滞后,产品种植信息不透明,市场准入标准缺乏,中药材流通溯源难度加大。(二)风险分析1.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影响。气象因素的不确定性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中药材生产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与气象灾害相伴而生的病虫害,严重影响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严重威胁中药材产业安全。2.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风险。中药材生产周期长、道地性强,品种间不可替代,在市场管理工具相对缺失、游资炒作等因素的直接影响下,极易导致市场供需失衡,药材价格暴涨暴跌,种植风险加剧。3.对外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风险。国际贸易新关系的确定、新市场的开拓、贸易环境及形势的变化,都将给中国中药材进出口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4.疫情的不确定性影响。突发的疫情可导致相关中药材品种市场需求迅速上升,拉动市场价格飙升,对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相关利益主体带来收益。但相对于不能在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药材品种的各环节相关利益主体而言,则可能因为短期内生产经营活动受限,产品流通受阻,面临销货流量下降、产品积压、固定支出增加等风险,对产业发展造成不确定性影响。五、政策措施建议(一)健全中药材产业发展政策保障和监管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和扶持,发挥市场活力;建立并完善符合中药材产业发展需求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在组织协调、行业咨询、标准制定、监测研究、人才培养和第三方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保障有序发展。(二)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中药材生产高质量发展。加强布局和引导,建设国家和区域中药大健康产业示范基地,有序推进道地中药材品牌工程;整合优势资源,培育知名品牌和企业;强化科技支撑,提高中药大健康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益;加快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的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强化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监管力度,从源头保证中药材质量品质。(三)加快中药材市场培育,建立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建立现代中药材商业流通体系,完善中药材商业中心和物流中心;发展互联网中药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健全销售网络渠道;打造现代化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加快质量追溯系统建立,确保中药材质量全程可控。(四)拓展中药材国际市场,缓解国内供需矛盾。转变发展思路,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创建综合实力强、国际影响力突出的中医药服务贸易示范区,扩大中药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和知名度,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调剂余缺,保障供需基本平衡。

林建明

黑龙江寒地龙药迎来“最强大脑”!

乘众人之智,无不任;合众人之力,无不胜。日前,39位行业翘楚被特聘为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专家。他们中有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卫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文全、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国药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王继永等。(本报资料片)作为专家委员会主任,深耕中医药科研一线30余年的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头雁团队带头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利用与深加工岗位科学家、加工研究室主任王伟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39位知名专家有的来自中药材领域‘国字号’的大学及科研院所,有的来自中药材大省,有的来自生产及加工领域,覆盖了国内中药材种子种苗研究、栽培与土肥关键技术、病虫草害防控措施、机械化采收与产地初加工、产品深加工等中药全产业链;他们的加盟,将成为助力我省中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端智库’和‘最强大脑’。”特聘专家王继永以往曾多次为黑龙江中药材产业建言献策,并携国药种业有限公司与加格达奇林业局合作,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规划建设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区5000亩;现已完成百亩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建设,建立区域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500亩,繁育品种包括赤芍、白鲜皮、麻叶返魂草、关防风、关苍术等重点药材。应齐齐哈尔市政府的邀请,王继永还对齐齐哈尔市中药产业情况进行调研,完成7区9县实地调研工作,形成《齐齐哈尔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为齐齐哈尔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王继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黑龙江境内药材资源丰富,以‘龙九味’为代表的优质药材在质量上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板蓝根、关防风等药材已成为国内的最大产区之一,其产量超过了国内总产量的30%。这次被聘为专家,是荣誉,更是责任。下一步,我将依托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和国药种业有限公司的技术团队和产业化平台,继续为黑龙江做好服务,从区域优势品种分析、气候土壤特点、产业现状、重点工程布局、人才培育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全方位规划,服务好各级政府和地方企业。”(本报资料片)今年是我省大抓特抓中药材产业的关键年。据介绍,中药材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是省农业农村厅设立的非常设咨询机构,主要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等开展工作。专家委员会设置大兴安岭高寒地区、小兴安岭丘陵地区、西部平原地区、中部平原半山区地区、东部山区半山区地区等5个中药材产区发展委员会。下设人参、刺五加、五味子、板蓝根、关防风、芍药、平贝、苍术、黄芪、柴胡、西洋参、金莲花、黄芩、桔梗、月见草、蒲公英、紫苏、黄精、沙棘等单品种专业委员会。“省委省政府决策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这让我们业内人士备受鼓舞,同时觉得要踏实去做的事情还太多太多。”记者见到王伟明时,她正在为第二天去横琴调研考察准备材料。她说:“横琴模式带来了粤澳合作新机遇,我们发展龙药,要搭上这班车。等我回来后,马上组织省内专家深入甘肃、云南等国内中药材发展领先省份及我省中药材主产区,针对发展中的痛点问题,开展全方位调研。”来源:黑龙江日报记者:张桂英编辑:王畅

伏尸数万

中农研究院 | 黄精块茎繁殖技术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cum Red·)、多花黄精(P.Cyrtonema Hua)或滇黄精(P.Kingianum Coll.etHemsl.)的干燥根茎。最好的为多花黄精,黄精性平,味甘。具补脾润肺、益气养阴之功效。多花黄精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安徽、浙江等省。一般来说,黄精的繁殖方法有两种:1、种子繁殖2、块茎繁殖种子繁殖一般要经过播种、育苗等阶段,相对块茎繁殖生长周期长。块茎繁殖优势:比籽育苗生长快、成本低、产量高、效益高。 早春3月下旬或晚秋前后选1-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根茎,因为块茎繁殖为无性繁殖,基因完全是母体的完整拷贝,优质的基因可以保持。因此,在黄精栽培过程中,经常会使用黄精块茎进行育苗,在使用黄精块茎进行育苗时,如果不经过适当的处理,黄精块茎很容易受到感染,使黄精育苗的成活率低,育苗周期长。中农研究院多年致力于中药材种植技术的研究,有一套自己的种植技术,针对黄精的块茎育苗方式,主要有以下步骤:一、块茎消毒:块茎切成合适大小,并且消毒。▲ 这样的伤口要消毒二、整地:1.2m宽,中间高四周低的龟背状。▲整地(龟背状)三、摆块茎:块茎间隔3/4cm左右。▲摆块茎(一平方在400-500个)四、覆土:覆盖一层透气性良好的沙壤土或者腐殖土,再覆盖一层松针。▲盖腐殖土(保湿)

啦啦啦

浙江日报“深读”丨磐安药膳产业兴起 药材成食材 吃出健康来

价格是普通馒头3至5倍的磐安“茯苓馒头”成了新晋“网红”。据初步统计,过去的两个多月里,其销量爆发式增长,累计超过430余万只。“平均一天卖出1000多只。”位于磐安县壶厅西路的“磐安药膳”连锁餐饮店刚恢复营业10多天,茯苓馒头销量不错。中午时分,只见收银员胡艳艳一边麻利地为客人打包,一边叮嘱:“茯苓馒头是纯植物发酵的,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如果不放冰箱只能存放3天,要尽快吃掉。”受疫情影响,有中药“加持”的磐安药膳销量提振明显,茯苓馒头热销只是一个缩影。药膳山城飘香新近,磐安的旅游业正在渐渐恢复元气。全县14家酒店、835家农家乐(民宿)已经全部恢复营业。山里佬黄精小院是磐安精品民宿的代表之一,其主打的特色中药材黄精不仅能做成果脯直接食用,还能做菜、制酒、泡茶。业主陈献礼告诉记者,暂停招待客人的那段时间,他重新打理了院子里的花坛、护栏等硬件设备,还开发了黄精药膳的新菜品,在微信朋友圈晒出新菜后,许多老客人纷纷咨询什么时候恢复营业。如今,走进山城磐安的酒店、农家乐和餐饮店,基本都能尝到当地道地的药膳小吃或菜品。在磐安吃药膳,就跟我们在家门口找店吃饭一样平常。比如在“磐安药膳”连锁餐饮店,除了茯苓馒头,30元左右一份的药膳小火锅和药膳套餐等也广受欢迎。主打“中草药底料”的药膳小火锅用料讲究,其中的“火字养心锅”里有人参、百合、甘草等中药材,主料则是鸡肉,具有“补中益气、养心安神”的功效。“药师药嫂”出山磐安县海螺街湖滨酒楼,大厅墙上挂着一块金灿灿的匾额——“磐安药膳定点餐厅”。这是老板娘胡萍的骄傲。定点餐厅可不是随便就能认定的,得经过权威评审。截至目前,经浙江省中医学会、浙江省营养学会以及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等科研院校专家论证评审,磐安累计评定了14家“定点药膳餐厅”和24道“道地磐安药膳”。此外,磐安还根据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在农家乐中开展“磐安药膳坊”认定,目前已有21家农家乐被授牌。元胡煮鸡蛋、杜仲煨猪腰、黄精焖肘子、玉竹老鸭煲、天麻焗土鸡、茯苓猪肚汤、覆盆子泥鳅、紫苏烧溪鱼、桑叶炖豆腐、石斛银耳羹……这些道地磐安药膳,或许光看名字就能体会一二。药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这就不得不提一提在磐安开始冒头的职业——药膳师。现年46岁的孔中强就是这两年新评的药膳师,他打小就对中药感兴趣,是茯苓馒头的发明人。“和现代发酵方法不同,磐安古法是用一种植物——辣蓼来发酵做馒头。”孔中强告诉记者,在研制药膳馒头的过程中,他充分吸收古人智慧,还去山东、广东等地考察学习,研究南北方馒头的不同差异,以及软硬度、口感等细微区别。现在他们一天就能做几万个茯苓馒头,一个最少卖3元,价格是普通白馒头的3倍以上,但依然畅销杭甬温等地。“因为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常温下只能保存3天,所以都是零下18℃冷冻运输。”孔中强说,他们还针对市场特殊群体,推出了无糖茯苓馒头。在磐安,类似孔中强这样经过认证的药膳师共有1000余名。2016年开始,磐安县人力社保局就组织起草了药膳师考核标准,并通过了省人社厅的评审。浙江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所还编写了药膳师培训教材,由出版社公开出版,成为我省职业技能培训的指定教材。在此基础上,磐安县求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出了药膳师培训班。药膳师的认定要通过考试,除了理论知识,还要考操作技能。在省人社厅印发的《药膳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上,记者看到,药膳师要能识别食材、药材的性能、功能、药理作用,掌握药膳配伍的方法和药膳配伍的禁忌,并能用特定烹调方法对食材和药材进行加工等。除了药膳师,磐安还有300多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山区妇女,她们既熟悉母婴护理又精于药膳制作,被称作“药乡月嫂”。药乡月嫂深受市场欢迎,工资也普遍较高。经由药乡月嫂,磐安药膳被带到了上海、杭州、温州等地。“去年底,随着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深入,药乡月嫂培训还推广到了四川仪陇县,促进当地妇女就业。”磐安县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药膳师”和“药乡月嫂”,已经成了磐安的又一张金名片。一份磐安药膳套餐。做的就是标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预计2019年,全国药膳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699亿元”。磐安县药膳产业协会等编制的《中国药膳产业发展报告(2019)》,对药膳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抢占市场先机、占据行业制高点尤为重要。磐安2014年就开始在这一领域落子布局,当年7月,成立浙江求是药膳科学研究院,发掘整理药膳文化、组织科研课题、开发推广药膳科研成果、开展学术研讨与交流……2016年,磐安县药膳产业工作领导小组、药膳产业协会先后成立,磐安药膳作为一个区域品牌、新兴产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2016年,在省科协、省药学会等专家的支持下,磐安县药膳产业协会向民间征集了99道磐安本土药膳菜谱,然后组织中医、营养、烹饪等方面专家进一步挖掘,推出了首批道地磐安药膳16道。同时,磐安还委托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起草了道地磐安药膳的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从安全和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系统化。这是省内首个发布的药膳地方标准。标准化,正是磐安药膳产业迈向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磐安“浙八味”市场。 磐安县人社局供图在“磐安药膳”连锁店,记者看到,根据不同订单,店员会打开一袋袋密封小袋包装——这是已经分门别类、精准称量后的药膳包。“这样的药膳包应该是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每种药材几克就是几克,多一种不行,少一种不对,多一克少一克都不行,甚至烹煮时加多少水、加多少盐都应该详细给出标准值。”浙江省求是药膳科学研究院院长、磐安县药膳产业协会会长蒋公标介绍。有了药膳包,基本上就能烹调出味道统一的美味,十分方便。目前,“磐安药膳”连锁店已经在全国开了22家,还有50多家店已经签约,正在陆续筹备开业。未来两年内,磐安将在长三角百座城市开设1000家标准化“磐安药膳”门店。这也被列入磐安县政府2019年的十大民生实事。为鼓励产业发展,磐安还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开设或加盟门店给予3万至10万元的补贴,并给予30万元以内的无息贷款。树立品牌自信“就以‘磐安药膳’连锁店为例。平均一家连锁店的开店成本是15万元。”浙江省求是药膳科学研究院市场部经理应韩英告诉记者,初步统计,目前开业的22家连锁店,平均每月有2万多人次就餐,相当于平均每店一天仅30余份订单。对比餐饮业同行,显然这个业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药食同源的概念了解不多,有的人以为是卖药的,还有很多人看到‘药’字就比较避讳,导致客流量偏少。”蒋公标分析。磐安药膳师现场制作比拼技艺。 磐安县人社局供图《中国药膳产业发展报告(2019)》中,也指出了药膳产业未来发展的诸多掣肘因素:药膳产业仍未形成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市场监管缺乏准绳;药膳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缺乏高素质的受过系统训练和培养的食疗专业人才……对于磐安药膳的现状,国家特二级烹饪师、饮食营养与药膳学专家孙国云认为,由于大众对药膳的认知较浅,药膳的普及化尤为重要。要尊重大众“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普及药膳知识,建立一支既懂药理又懂厨理的队伍。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光霁教授建议,磐安应融合药膳产业和旅游产业,集全县之力打造“磐安药膳”品牌,树立“磐安药膳”品牌自信、产品自信,通过“百城千店”战略以及药膳师、药乡月嫂的培训和输出,逐步将磐安药膳文化和消费理念扩散到全省、全国、全世界。如今,磐安已连续举办多届全国药膳烹饪大赛和药膳学术论坛,吸引了关注、集聚着势能。磐安一边求索一边实践,希冀药膳早日“闪耀”。

激斗篇

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专家到缙云指导多花黄精示范基地建设

3月23日,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专家到缙云双溪口乡越王山村毛竹林下多花黄精仿生栽植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在基地现场,专家组对不同地块多花黄精生长情况进行了观测,指出基地土壤较为贫瘠,需适当加大施肥力度及基地管理力度。 双溪口乡越王山村位于缙云和仙居交界处。该村以“一亩山万元钱”行动为契机,大力发展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植,目前已建成多花黄精基地160亩,拓宽林下经济发展路径,实现林业多元化发展,发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缙云县林业局) 【来源:省林业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