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黄冈师范学院召开2020年研究生复试工作布置会巨人谷

黄冈师范学院召开2020年研究生复试工作布置会

5月19日,学校2020年研究生复试工作布置会在图书馆6楼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彭锦出席会议并讲话。彭锦指出,今年的复试工作要做到“八个切实增强,八个到位”,一是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确保思想认识到位;二是要切实增强制度意识,确保方案执行到位;三是要切实增强规范意识,确保流程管理到位;四是要切实增强严密意识,确保人员培训到位;五是要切实增强防控意识,确保疫情防控到位;六是要切实增强风险意识,确保技术支撑到位;七是要切实增强目标意识,确保指标完成到位;八是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确保法规监督到位。保障今年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圆满完成。学校办公室负责人传达《关于进一步规范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研招办负责人传达教育部学生司培训会议精神,详细介绍了《黄冈师范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现场工作方案》和《黄冈师范学院2020年研究生招生网络复试指南》(考务版),全方位明确和规范复试工作细节。讨论环节,参会人员对网络远程复试相关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对复试各环节如何规范化、具体化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招生学院负责人、复试工作人员、研究生处全体人员等参加会议。文/图|王中山编辑|聂笑妍 甘纯

大危机

“四个到位”,确保黄冈师范学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12月9日下午,我校在厚德楼402室召开了2020年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及2021年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务工作协调会。研招领导小组组长、党委书记王立兵,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向军,研招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常委、副校长彭锦出席会议,会议由王立兵主持。王立兵强调,一是责任扛到位,校内、校外各单位各部门要紧密配合。二是安全保到位,生命安全、考场安全、考务安全都要做好、做到位。三是规定、方案落实到位,抓紧关键环节。四是服务好考生到位,考场安排、防护物资等都要充足,各学院要服务好考生,尽可能让考生考出好成绩。必须确保所有环节万无一失,多进行预演,化解风险。陈向军指出,一是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研考事关考生、家长利益,社会关注度高,不能出任何问题。二是要管理到位,工作要进一步细化,消除盲区漏洞,做好预案。三是责任要压实。明确职责分工,坚决反对麻痹和轻敌思想。四是确保安全。安全是底线,安全的理念要渗透到研考的各个环节,确保2021年研考安全、平稳、顺利。会上,彭锦领学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国家及湖北省相关会议精神以及2021年湖北省研考安全工作方案。并指出今年研考形势复杂,要明确工作责任、工作任务、工作机制、疫情形势、纪律规定、目标要求,确保工作到位、人员到位、配合到位、防控到位、规范到位、落实到位。研究生处负责人解读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黄冈师范学院考点工作方案》并布置相关考务工作。202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以及2021年研考考务工作校内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文|王中山图|摄影协会 沈默编辑|马可依

歪歪斜斜

黄冈师范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于26日公布

5月25日下午,学校在402会议室召开202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审定拟录取名单。党委书记、研招领导小组组长王立兵,党委副书记、校长、研招领导小组组长陈向军,党委常委、副校长、研招领导小组副组长彭锦出席会议,会议由王立兵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研究生处负责人关于2020年研招工作整体情况的汇报,各招生领域负责人对本领域的录取工作做了补充说明。在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下,我校2020年研 招工作克服疫情影响,精心组织、科学设计、快捷高效、反响良好。“拟录取”考生209人已全部确认,其中非全日制计划8人,士兵计划5人,圆满完成今年研招计划。从生源结构看,录取学生中本校考生占比44%,外校考生占比56%,其中“985”“211”等重点本科院校毕业生占比17%,学缘结构逐渐优化,标志着我校教育硕士品牌影响力在稳步提升。录取学生中,初试成绩最高为420分,初试成绩400分以上的共有8人,整体生源质量有较大提高,实现量、质“双跨越”。王立兵首先肯定了各学院和职能部门在本次研招工作中的良好表现,同时强调,要再接再厉,做好考生信息核对工作,确保公示信息里的每个数字精准、零差错;要做好后期考生的跟踪服务工作,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每个研究生不因为经济困难辍学,确保优秀生源全部报到。陈向军强调:“严、细、诚”,确保零事故、都报到。彭锦要求坚持规范、坚持程序和稳定生源。会议决定,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于26日公布,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即2020年5月26日至6月8日。人事处、招就处、研究生处等部门负责人及研究生招生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血防线

黄冈师范学院研工部:百年荣光,薪火相传,学习党史,缅怀先烈

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师生继承先烈遗志、传承革命精神。近日,我校研工部党员、师生代表及研究生会成员走进陈潭秋故居纪念馆,开展“百年荣光 薪火相传 学习党史 缅怀先烈”专题活动。 伴随着深情的《献花曲》,四名学生代表抬起花篮,缓步走向陈潭秋烈士铜像,研工部党员、师生代表及研究生会成员依次缓步绕行,瞻仰烈士铜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在纪念馆宣誓广场上重温入党誓词。 “我始终是萍踪浪迹、行止不定的人,几年来为生活南北奔驰,今天不知明天在哪里,这样的生活,小孩子终成大累,所以决心将两个孩子送托外家抚养去了……”研究生代表汪童诵读陈潭秋烈士的家书,大家认真聆听,心潮起伏。 这封红色家书系1933年2月时任江苏省委秘书长的陈潭秋同志写给自己的三哥、六哥,表达了在风雨飘摇的革命年代,革命者为国舍家的民族精神,信中内容极尽父爱之真,亲情之诚,信念之笃。诵读这封红色家书,无不令在场的同学们肃然起敬。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研工部、研究生会紧抓清明祭英烈这一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百年荣光 薪火相传 学习党史 缅怀先烈”清明祭英烈专题活动,通过沉浸式教育教学的方式,引导研究生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坚定不移跟党走,为把学校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全省一流、全国知名”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来源|黄师研究生会编辑|邓海军

慢慢来

重磅!黄冈师范学院申硕被正式推荐!

喜报!喜报!喜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七百多万黄冈人请周知!教育名都!黄冈福利来了!黄冈师范学院申报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已经通过省里考核!湖北省教育厅在今日(2020年12月17日)正式公示了拟新增推荐的硕士、博士名单,黄冈师范学院赫然在列,这意味着黄冈师范学院有望被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申报单位明细根据湖北省的名单来看,黄冈师范学院正式被推荐,这也是该校首次被湖北省推荐,希望能够最终成功!因为,最终的审批权在国家教育部,不在湖北省人民政府,所以,最终的结果要等明年教育部的最终批复!为了申硕,黄冈师范学院一直在准备着!一直为之努力、奋斗!早在2011年,黄冈师范学院就开始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了,获批的试点学位点是“教育硕士”,至今,该校已经独立培养了好几届硕士研究生了,已经具备一定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经验和实力!祝贺黄冈师范学院!希望该校顺利拿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提升办学层次!如果能够拿下,这也意味着黄冈这座城市的办学层次从本科教育上升到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层次!

得之也死

黄冈师范学院召开期初研究生工作会议!

近日,我校在厚德楼402会议室召开新学期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彭锦出席会议并讲话。彭锦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2020年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分析了2021年我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任务。并对2020年研究生教育工作情况进行通报,他强调,要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及我校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健全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二是要提升责任担当,细化工作流程,严谨地设计、严密地组织、严格地执行,切实做好研究生招生与就业工作;三是要提炼能力水平,切实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走出一条研究生人才培养特色之路,聚力开启“十四五”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研究生处介绍湖北省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大专项行动并征求意见,重点解读了2021年研究生处工作要点、2021年研究生教育目标任务,并对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进行反馈,各学院对期初工作进行了积极研讨。各研究生培养学院相关负责人、教学秘书及研究生处全体人员参加会议。来源:黄冈师范学院 文/ 图|黄师宣 编辑|邓海军

坏电影

突破!黄冈师范学院或将拥有首个非教育类硕士学位点

近日,黄冈师范学院官网透露,该校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申报工作积极推进,相关专家组结合申报材料函评和线上评价意见,一致认定该校农业硕士申报领域特色鲜明,契合地方农业人才需求,达到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申请条件,建议增设为专业学位授权点。这意味着,不久将来黄冈师范学院或将拥有首个非教育类硕士学位点,实现学位点建设的突破。黄冈师范学院官网截图据悉,9月26日,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举办了黄冈师范学院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项目线上评价会议,邀请了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陈国宏教授(扬州大学副校长)、董维春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刁晓平教授(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霍学喜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张献龙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原副校长)作为函评和线上会议评价专家。评议会议上,黄冈师范学院校领导陈向军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在此次我校申硕工作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重点介绍了学校申硕工作基本情况及申报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陈向军恳请专家们多提宝贵意见,支持学校申硕。随后,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院长肖云丽教授介绍了我校农业硕士学位点建设情况。专家组成员逐一点评,并对申报材料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据公开资料,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黄冈师范学院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始独立招收和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黄冈师范学院可以在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思政、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音乐、美术)等学位点/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而一旦获得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点,即可以实现多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学位点建设的突破意义重大,根据2006年9月28日教育部发布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升格”大学的条件之一即有“一般至少应具有10个硕士点,并且有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

唇如激丹

潍坊学院与黄冈师范学院签署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

9月29日,潍坊学院与黄冈师范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签署仪式举行。校长冯滨鲁与黄冈师范学院副校长彭锦代表双方签订协议。仪式由副校长朱猷武主持。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冯滨鲁对黄冈师范学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了潍坊学院历史发展进程、学校现状和研究生报考等情况,认为与黄冈师范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开展是落实两校前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内容和双方合作的良好开端,潍坊学院将进一步做好联合培养工作,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彭锦首先代表黄冈师范学院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潍坊市委市政府对黄冈的支援表示感谢。他介绍了黄冈师范学院研究生培养情况,肯定了山东籍生源研究生的质量,认为本次合作将成为两校深层次合作的重要节点。仪式结束后,黄冈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处长、申硕办公室主任夏庆利为潍坊学院师范类专业学生作了教育硕士培养宣讲,介绍了研究生报考流程及该校研究生培养特色。

不然则已

黄冈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南区厚德楼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召开

12月16日上午,我校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南区厚德楼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召开,党委书记王立兵,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向军,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王基家,党委常委、 副校长彭锦,副校长马志斌,党委常委 校长助理汪晓凌等全体在家校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彭锦主持。王立兵指出,研究生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即将开启“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进一步统一全校师生的思想认识,加快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提质升级和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强调,一是要提高站位,思想认识上要有新提升;二是要把准导向,内涵发展上要有新作为;三是要抓好落实,工作合力上要有新增强。并要求把我校研究生教育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大投入、重点发展、力求突破,推动黄师研究生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陈向军作《夯实基础 提升质量 迎接研究生教育新时代》主题报告,回顾了我校“十三五”期间研究生教育的成就与不足,深度地分析了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十四五”期间的总体思路与重点任务。他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坚毅,咬定目标不放松的韧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打造研究生教育的“黄冈品牌”。彭锦强调,各位导师和研究生要认真地学习会议内容,把本次会议的精神落到实处,持之以恒,推动黄师研究生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研究生处处长夏庆利对《黄冈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办法》《黄冈师范学院研究生管理规定》《黄冈师范学院优秀硕士导师评选表彰办法》做了起草说明和内容解读。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杨族桥、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院长肖云丽、研究生导师代表陈剑涛教授、行业导师代表 黄州中学程业超校长、教育硕士研究生代表靳帅贞、教育硕士研究生校友代表李强先后发言。中层副职及以上干部、研究生高端实习实践基地代表、全体硕士生导师、研究生教学秘书及辅导员、教育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文|王中山图|段宇航 吕芷馨编辑|温馨

缦者

黄冈师范学院李道恒:执着辛勤科研路,求知苦寂亦清欢

永葆常青不朽志,春色满园四季新。学海泛舟,他是驰骋其中的航行家;书山寻径,他是攀援其上的先驱者。他就是李道恒,物理与电信学院物理1601班的一名学生。他是老师眼中学科竞赛的佼佼者,亦是学生眼中学术科研的鳌头兵。他用自己的努力挥洒汗水、炫丽青春,诠释了当代大学生励志求学的完美形象。自入学以来,李道恒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与竞赛,曾斩获了四项国家级奖项和多项校内奖项。在创新科研的路上他埋头苦干,曾发表四篇专业论文,承担一个国家级项目并顺利结题。课内,他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课外,他热衷于和同学一起创新创业。在斑斓的大学年华里,优秀是他前行的背影,有志竟成、兼容并包是他前行的姿态。一、天道酬勤,学科竞赛硕果累累李道恒修学储能,厚积薄发,在学术之路上坚定地前行。于他而言,学科竞赛是一条无止境的路,就像星光与赶路人,日日相伴,指引着赶路人。站在青春的路口,他秉承开拓精神,在一次次赛事和挑战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7年9月中旬李道恒踏出了他学科竞赛漫漫长路的第一步,他参加学院内的第五届“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预选赛,成功拿到了参赛名额。在准备这次竞赛的过程中,他冥思苦想。但是学科竞赛高手云集,难度非比寻常,而实验的结果也无法预知。为了取得好成绩,他在一个月内连换四次课题,每一次都要重新构思和设计。课题设计稍有偏差,就要推倒重来。但这位对学科竞赛充满梦想的学子并没有感到沮丧。日日夜夜的构思琢磨,他终于拿出了成果:在2017年11月19日荣获第五届“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本科生组二等奖。这次比赛宛若李道恒学科竞赛的里程碑,是他第一次对专业赛事的探索,是从0到1的飞跃。路漫漫其修远兮,钻研学科竞赛的李道恒深知付出终有回报,成功须实际行动来检验。2018年6月12日,他参加院内的教学技能比赛并获得一等奖,拿到了第十届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比赛的参赛资格。但一切须从实际考虑,从小事做起,李道恒将竞赛的每一个细节都落到实处、细处,选题、设计实验、做PPT、做教案。说不尽的反复斟酌,道不完的日夜为继。初稿完成以后,他一遍遍地试讲、修改,但因为一个实验现象不明显、课题时间不好掌控就要推倒前面的所有成果,重新选题,重新开始所有工作。他始终坚信天道酬勤,在和指导老师王小兰教授的商量后,决定暑期留校,全天候的修改教案及试讲。苦心人,天不负,最终于2018年7月31日在长江大学第十届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同年10月,他再次参加第六届“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并一举拿下了本科生组一等奖。一路高歌猛进,这是奋进者的号角,是他奏响的青春强音。他凭借着丰富的技巧、顽强的毅力、卓越的能力,在每一次的挑战中砥砺前行。2019年7月31日,他参加第十一届“格致杯”全国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并获得二等奖;2019年11月他代表黄冈师范学院参加第九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并获得初中物理组三等奖。竞赛亦使人成长,在累累的学科竞赛之中,李道恒明白求索致知、学为人师的意义。这些物理教学竞赛都见证了他对物理教学与教育的深入认识与努力。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李道恒从未停留,亟待前行。二、笃实前行,学术创新勇争一流他亦是执着于求知科研的梦想坚定者,在实践中精进,将青春扎进务实的科研中。格物致知,他将时光凝结成学术成果,把智慧锻造成梯,在浩瀚书海中勇敢攀登。他以队长的身份带领团队申请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全国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与2003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于2018年6月获得国家级立项。论文涉及的知识庞杂且艰深。围绕着创新项目,他进行细致的调研,在图书馆专心致志地查阅文献。令人感动的是指导老师的悉心帮助,有时半夜两点多,他和指导老师还在修改相关课题,一次次将细节打磨与斟酌,这个对细节近乎疯狂的学子,不使论文趋于完美绝不罢休。在导师王小兰教授的指导下,最终成功撰写出论文《2017版与2003版全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专业期刊《中学物理》上发表。以严谨细致之心躬行求知,以云帆沧海之意长风破浪。他饱含热情,激荡风云。他独自奋战,时不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若不是他精神至深的陶醉,怎会给人荡气回肠的怀想?同年他总结项目研究中的要点,再次完成了论文《2017版全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解读》,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在期刊《课程教育研究》上。他还与班级同学向倩合作撰写了论文《基于“创客教育”理念黄冈市农村中学物理实验研究与思考》并发表在期刊《中学物理》上。与研究生学长合作撰写了论文《平行板电容器中两类典型问题的解析》发表在期刊《课程教育研究》中。三、思想上进,课上课下尽显风采他在丰富变幻的物理学科竞赛中收获成长,在艰深莫测的专业学习中勇往直前。他是才华横溢的学霸,每一个细胞都渗透出非凡的智慧与天赋;他亦是运动场上放飞自我的健儿,在校内多次参加运动会并获得名次。端庄大气辩论风采,挥洒自如主持姿态,亦是他的模样。静守光阴,追逐梦想。他从干事到部长最后到副主席,我们能看见他实干家的本色。作为舞台上风度翩翩的主持人,他主持过两次院内的元旦晚会和一次毕业生欢送会,辩丽恣肆,洋洋洒洒。作为辩手,他理性思考,沉着自如。2017年参加校辩论赛并获得“明星辩手”的称号。在2018年的校辩论赛上,他不负众望,带领队伍拿到了辩论赛理科类院系最好的名次。虽然时常熬夜写稿,孤灯下独自苦战,但到了辩论场上,他总是神采奕奕、口吐珠玑。从课上到课下,都能看到他朝夕不倦的身影。课上,他是勇者智者;课下,他有如火的青春。李道恒好学苦干,在校期间他自主创业,创立大学生兼职服务工作室—— “小不点工作室”,被评为“校级二等立项”。现已在工商局注册升级为创青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这个充满梦想,从未停止过前进的男孩,每一个脚印尽显激情与笃定,何尝不是生活的英雄,命运的强者呢?没有惧怕过任何一次挑战,从未放弃过任何让自己变优秀的机会。他坚信,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他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不息的奋斗,信念至坚,终见得漫漫人生路,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