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环保行业研究:碳中和背景下的环保展望目彻为明

环保行业研究:碳中和背景下的环保展望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国银河证券,严明)一、碳中和改变人类发展模式全球温室效应日趋严重。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各类温室气体,特别是 二氧化碳,使得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导致地球温度升高,进而打破了 固有的地球内在平衡,有可能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为了保护 地球家园,必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由此形成了《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 书》和《巴黎协定》等法律文件,对全球碳排放进行约束。世界各国达成协议,明确温度控制目标。《巴黎协定》(The Paris Agreement)是 2015 年 12 月 12 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 年 4 月 22 日在纽约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该 协定为 2020 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巴黎协定》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 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根据联合国的评估,如果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 2℃时,全球需要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中 和;如果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 1.5℃时,碳中和实现时间需要提前至本世纪中叶。我国一直提倡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近年来,我国不仅持 续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还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降低碳排放,实现绿色发展。 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是我国承担大国责任的表现。“十三五”期间,我国在环保工作 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今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端,在绿色发展方面上有了更大的 目标。为了实现温控目标,我国提出碳中和愿景。所谓碳中和,就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 (主要是二氧化碳)与大自然吸收的温室气体相平衡,或称“净零排放”,目的是维持大气层 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相对平衡,平均气温不再发生变化。碳中和并不是指零排放,可以排放一部 分,只不过排放量与大自然能够吸收的温室气体相当。首先是减少碳排放,主要是发展非化石 能源,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其次是发展可以实现净零排放的工艺过程和技术,取代传 统的工业过程,把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到最低限度,实在无法减排的部分通过碳汇、碳捕集和封 存加以中和。中国在国际场合多次表态,努力实现碳中和愿景。在 2020 年 10 月末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一文中,也提出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 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2020 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 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利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 二次会晤、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以及气候雄心峰会等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多次重 申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举措,努力实现碳达峰目标及碳中和远景,并进一步提出了到 2030 年,中国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的目标。 面对中国未来 40 年的低碳发展趋势和要求,生态环境部提出,“十四五”期间要达里推进绿 色低碳经济,进一步加快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加快把钢铁、水泥、化工、电解铝、造纸等重 点行业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碳中和改变人类发展模式。在工业化时代,社会发展以化石能源为主,到可持续发展的 时代,社会发展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绿色低碳发展路线是大势所趋。当前 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增长方式的转型,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走向绿 色低碳的增长方式;二是能源系统的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的新能源体系逐步取代传统 高污染大排放的化石能源体系;三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倡导和构建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倡 可持续发展。这些变化都将为全球经济增长、工业发展、城市进步甚至每一个人的生活带来深 刻改变。二、MRV 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一)MRV 制度是碳交易体系的实施基础MRV 制度是碳交易体系对数据控制的关键环节,是配额分配、交易的基础。温室气体排放 的监测(Monitoring)、报告(Report)、核查(Verfication)制度简称 MRV,MRV 是国际社 会对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的基本要求,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和《巴黎协定》中国家自主贡献的实施基础。从市场角度来看,一个完整的 MRV 监管体系,可以实现利益相关方对数据的认可,从而增 强整个碳交易体系的可信度,是碳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石,也是企业低碳转型、区域低碳宏观决 策的重要依据。对于控排企业、新能源企业、地方政府和核查机构等碳市场的各个重要参与方 来讲,掌握基本工作流程和正确的量化及核算方法,制定合理的监测计划,建设规范的 MRV 体系,是确保自身碳排放数据准确性和更有效的参与全国碳市场的重要保障。MRV 体系中,碳排放统计监测系统尤为重要。与环境监测相比,碳排放监测系统更为复杂, 其核心是二氧化碳的核算,包括二氧化碳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直接排放即排放源直接排放 出二氧化碳,而间接排放则指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的核 算有基于计算的方法和基于测量的方法。直接排放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相关仪器设备对温 室气体的浓度或体积等进行连续测量,也可以利用公式计算,而间接排放的碳排放量则只能通 过计算得到。基于测量的方法通过监测设备进行监测。不同的场合使用的仪器设备也有所区别,一般 可以利用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监测碳排放,在欧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虽然已经 大规模应用连续排放监测系统监测大气污染物,但是在 CO2监测方面的应用依然不多。随着我国碳中和工作的开始,CEMS 的需求也将快速扩大,相关标准也亟待制定。此外 CO2分析仪、颗 粒物分析仪等也可以在碳排放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计算的方法也需要仪器仪表的配合。监测排放主体的活动水平数据和相关参数。活 动水平数据包括能源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产品或半成品产出量的监测等,相关参数有低位 热值、单位热值含碳量、氧化率和过程排放因子等。例如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监测通常需要监 测燃油的消耗量。由清华大学、法国 LSCE 实验室、中科院、全球碳项目(Global Carbon Project,GCP)等数 十家科研机构的研究小组建立的全球实时碳数据组织(Carbon Monitor),提供了以国家为单 位的碳排放数据体系。该组织披露的数据统计范围涵盖中国、印度、美国、欧洲(欧盟 27国和英国)、俄罗斯、日本、巴西等,具体统计的碳排放项目包括电力和热力、工业、交通运输(地 面、航空、船运)和居民消费。定期更新的碳监测数据可以充分反映政策、经济、能源价格、 假期和天气等因素与 CO2排放量的相关性,为实现碳中和愿景提供技术支持。(二)欧盟 MRV 体系运行情况欧洲 MRV 体系相对成熟。早在 2005 年,欧盟委员会就启动了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EUETS), 正式开展监测二氧化碳排放量。监测范围覆盖欧盟 28 个成员国和冰岛、挪威、列支敦士登 3 个欧洲国家总计超过 1 万家的能源企业,覆盖了欧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 50%。其中,火电企 业中规模超过 20MW 的机组在 2005-2007 年的 EUETS 第 1 阶段就已纳入管控范围。采用的监测 方法包括核算法和利用 CEMS 的直接法,目前 22 个欧洲国家中大约有 140 台机组采用直接法对 碳排放进行监测。为保证 EUETS 的正式运行,欧盟形成了一套“指令–规范–标准”的系统性管理模式。2003 年颁布的《2003/87 号指令》(Directive 2003/87)对温室气体进行全面管理,该指令 包括监测方法的说明、质量控制总体原则。在总体原则基础上,制定了专门的指南、条例,具 体指导 CO2监测质量保证的实施。质量保证体系的所有环节使用的方法统一依据欧盟标准、国 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和行业最佳实用导则。随着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根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状况,欧盟委员会及时调整、充实、完 善条例和法规。2004 年欧盟出台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MRG),并于 2007 进 行了修订;2012 年欧盟出台了《监测及报告条例》(MRR)和《认证及审核条例》,至此欧盟 28 国搭建起了完整的监测、报告、验证(MRV)体系。欧盟分别从提出概念、完善要求以及细 化管理三个角度完成了 MRV 体系建设。(三)中国 MRV 体系现状构建统一的 MRV 体系有助于更高效地建设与实施全国统一碳市场。我国在管理机制、数 据基础、政策实施背景与需求方面与欧盟、美国等存在差异,因此,我国在参考国际先进经验 的的同时需要考虑本国特殊国情。自 2011 年启动低碳试点以来,国内相继设立了 8 个省(市)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经过了 10 年以上的实践,各试点地区已建立各自相对完善的 MRV 体 系,为构建全国统一碳市场的 MRV 体系提供了丰富有益经验。重点行业已有相关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不报告指南。早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就提出了 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支持实施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确保完成建 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重点工作目标。2013 至 2015 年间,国家发改委分三批发布了 24 个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为我国 MRV 体系建设提供初步的指引。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更新,碳排放管理纳入核心工作范畴。2020 年 12 月 3 日,生 态环境部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征求 意见稿)》。这份新指南的前身是 2013 年发改委发布的《中国发电企业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从政策规格上来看,2013 版的是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写的参考性 文件,而 2020 版的新指南将成为正式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在监测计划、数据报送等多个方 面也提出了细化要求,预计未来几年,发改委发布的 24 个行业的参考性指南也将逐步更替成 更系统、更正式的环境保护标准。碳排放监测领域迎来发展良机。碳中和关系到产业链的方方面面,从原材料和能源的开 采到产品进入市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控制碳排放,这也让碳排放监测仪器有了广阔的市场。 “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新的远景目标,对碳中和的重视也将让碳排放监测仪器获得前所未有的 发展时机。三、碳交易市场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路径(一)全球碳市场建设情况碳交易最早是由联合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创建的一种贸易体系。在碳交易的基础上还派生 出各种与排放权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促成了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碳交易市场的产生最早可以 追溯到 1992 年 6 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在 这次大会上,150 多个国家将“把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 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确立为其未来的发展目标。1997 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 架公约》的基础上形成了《京都协议书》,该协议书创新性地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解决“全球 气候“的优化配置问题。目前已有多国实施了碳交易,国际上欧盟和美国加州是建立碳交易机 制较早的地区,拥有完善的碳交易体制机制。为实现低碳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各国最终需要通过低碳技术的进步来降低温室气体的 排放。但要求发达国家近期内、在现有减排技术上再次实现突破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技 术商业化尚不成熟而减排压力较大的形势下,《京都议定书》建立了三种补充性的“灵活机制”, 来帮助各国降低实现减排目标的成本,包括排放贸易机制(ET)、联合实施机制(JI)及清洁发展 机制(CDM)。这三种机制促成了包括供需、成本、价格等一系列影响因素在内的碳交易机制, 极大地促进了各经济主体通过创新的发展模式赢取竞争优势。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指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以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或温室气体减排信用为标的物所进行的市场交易。交易前,政府首先确定当地减排总量,然后再将排放权 以配额的方式发放给企业等市场主体,使得排放总量被控制在降低后的指标范围之内。(二)中国碳市场运行情况我国碳交易试点已经走过了 10 年的历程。在国际上,碳市场作为重要的市场化减排工具, 对助力碳减排、低碳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 2011 年以来,我国在北京、天津、上海、重 庆、湖北、广东及深圳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共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 20 余个行 业近 3000 家重点排放单位。截至 2020 年底,碳交易试点累计成交量超过 4 亿吨,累计成交额 超过 90 亿元,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碳中和愿景下,我国碳市场建设从试点先行过渡到全国统一市场的新阶段。2020 年 12 月, 生态环境部以部门规章形式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公布了包括 2225 家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在内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至此我国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 动。根据草案修改稿,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主要是碳排放配额,经国务院批准可 以适时增加其他交易产品。本条例施行后,不再建设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条例施行前已经 存在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应当逐步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基础设施有序建成后,也将尽快增加纳入碳市场的行业及配额企业数量,最终 覆盖到电力、石油、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等行业后,再延展至 更多行业。同时,强化与相关产业政策的对接融合,加快建立健全的全国碳排放交易相关标准 体系,吸引更多的参与主体,提高碳市场活跃度。2020 年中国试点碳市场交易量受疫情影响有所下滑。2020 年中国八省市试点碳市场共成 交配额约 5683 万吨,相比去年下降近 20%;但总成交额约 15.62 亿元,与去年总成交额相差 甚微。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各试点碳市场碳配额价格整体上相较于去年有一定幅度的上 升,从而弥补了交易量下跌造成的总成交额减少。2020 年北京碳市场的平均碳价位于八试点 高位,个别交易日的成交价格甚至超 100 元/吨。重庆碳市场 2020 年的碳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成交均价从去年的不足 10 元/吨上涨至 20 元/吨以上,早在 2019 年年底,重庆碳市场配额价 格已经有抬头趋势,只是由于全年配额价格偏低且 2019 年交易量大部分集中在前三季度,造 成全年均价偏低。广东碳市场继续领跑试点碳市场交易量及交易额,试点交易规模差距仍存, 交易价格进一步拉开差距。各试点在体系设定和交易运行层面积累经验,通过实践比较验证不 同政策的适用性,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经验和基础。广东碳市场配额交易量和交易额继续领跑试点碳市场。在配额成交量和成交额方面,广 东碳市场继去年领先其余试点碳市场后,2020 年继续占据领先地位。在成交量方面,广东碳市场 2020 年共约成交 3154.73 万吨配额,占试点总成交量约 56%;成交额方面,广东碳市场 2020 年共计完成 80377.74 万元成交额,占试点总额的半数以上。重庆碳市场虽在成交量和成 交额方面虽比去年均有了倍数级增长,但整体成交规模仍位于试点碳市场之末。2020 年各试点碳价差距进一步拉大。2020 年北京碳市场平均碳价为 91.81 元/吨,仍处 试点价格最高;2020 年试点碳市场平均碳价最低为福建省,17.34 元/吨,而其余 6 省市的碳 价则落在 20-40 元/吨区间内。从试点碳市场 2020 年碳价走势看,各试点碳价的波动性较大, 如北京市场最高值可超百元每吨,而最低值也曾下探到 63.5 元/吨,而深圳碳市场价格也从年 初的个位数最高涨到 42.27 元/吨。较大的波动性给市场带来挑战和机遇,也对市场的有效性 带来挑战。(三)碳交易为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带来环境与经济效益垃圾焚烧是当前主流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和传统的堆肥、填埋等处理方式相比, 焚烧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等优点,更能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减量化、无害化的要求。并且焚烧处理的方式还能利用焚烧产生的热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 这些优势使得垃圾焚烧处理在近些年逐渐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与推广。焚烧垃圾场的数量、 处理量都有明显的增长。焚烧处理率也由 2005 年的 9.8%上升到 2018 年的 45.1%。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仍处在产能扩张时期。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城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2020 年垃圾焚烧处理能力须达到 59.14 万吨/日,目前 已经达到预设处理能力,而根据部分省市的中长期垃圾焚烧项目建设规划,预计到 2030 年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将超过 120 万吨/日,企业产能有望加速投放,未来几年行业仍将维持高景 气度。补贴退坡影响有限。2020 年以来垃圾焚烧处理出台新政策,明确了 1 月 20 日作为新增、 存量项目的划分节点,其中新增项目将由国家按照以收定支原则,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继 续予以支持。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印发《完善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运行的实施 方案》进一步明确“以收定补、新老划段、有序建设、平稳发展”的总思路,指导未来几年内 并网发电的项目申报进入国补目录的工作。利用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余热发电,可减少化石能源发电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据估算, 国内炉排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发电量约为 305-420 度/吨,扣除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自身能 源消耗,上网电量约 250-350度/吨;根据我国的电力结构,70%以上是煤发电,垃圾焚烧发电 替代燃煤发电,焚烧 1 吨生活垃圾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量 208-283kg。碳交易为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带来环境与经济效益。2021 年 2 月 1 日,我国已经正式开放 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中心落地上海,6 月底前将启动,碳配额登 记系统设在湖北武汉。经历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中国自愿减排交 易(CCER)、森林业碳汇基金、碳金融债券期货等多种模式,碳交易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经验 也越来越丰富,将更多企业纳入其中。碳交易在为垃圾焚烧企业带来额外收益的同时,也倒逼 加速技术创新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四、CCUS 是保障碳中和愿景实现的重要手段(一)二氧化碳的捕获CCUS 是践行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技术选择。国际能源署(IEA) 在 2016 年报告中提出的解 决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是: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效和碳捕集与封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 门委员会(IPCC)指出,如果没有 CCUS,绝大多数气候模式运行都不能实现缓解气候变化的目 标。CCUS 作为重要的减排技术,是我国践行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技术选择,实现绿色发展至 关重要。从碳捕获的技术路径可分为三种:1)燃烧前捕集,通过燃烧前将碳从燃料中脱除;2) 燃烧后捕集,从燃烧生成的烟气中分离二氧化碳;3)富氧燃烧,又称氧气、二氧化碳燃烧技 术或空气分离、烟气再循环技术。其中燃烧前捕集技术只能用于新建发电厂,另两种技术则可 同时应用于新建和已投产的发电厂、化工厂等。从捕获方法来分,可分为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三大类。在化学法中,使用 MDEA 为主 体的混合胺溶液吸收 CO2 法仍然具有一定优越性。在 CCUS 中,吸收能力大、吸收速率快、腐蚀性低、再生能耗低等特点的 CO2 的吸收工艺备受关注,生物酶 CA,离子液体与 MDEA 混合胺 溶液等新型吸收体系的研发或将成为今后 CCUS 的发展方向。(二)二氧化碳封存和利用大规模储存与固定仍然是 CO2减排的主要途径。目前大多数正在进行的 CCUS 项目都是将 CO2 注入沉积盆地或者深海层,但此方法捕集时间可能过长,存在二氧化碳泄露的风险,甚至 会破坏贮藏带的矿物质,改变地层结构;海洋储存运输成本高昂以及会对海洋生态系统带来影 响。另一种方式是,将捕集的碳注入活性岩石中来封存,激发 CO2的矿化作用,从而达到永久 固碳的目的,这样碳返回大气的风险可忽略不计。在节能减排的国家发展策略下,发展高效有益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取代传统的工艺,在 节能减排的同时创造直接或间接的效益,将是 CCUS 发展的新方向。由于碳捕获和储存具有前 沿的技术体系和巨大的工程规模的两个特点,需要花费巨额资本和运营成本,以及额外的能耗。 因此,合理的利用捕获、储存的二氧化碳也十分关键。当前 CCUS 技术的应用主要有矿化应用、化工应用和生物应用。矿化应用主要包括:在生产碳酸盐终得应用;在建筑材料中生成骨料和混凝土。化学应用主要包括:在啤酒、碳酸饮料 中的应用;石油三采的驱油剂;焊接工艺中的惰性气体保护焊;将液体、固体 CO2的冷量用于 食品蔬菜的冷藏、储运;在果蔬的自然降氧、气调保鲜剂,以及用于超临界 CO2萃取等行业中 等;无机和有机精细化学品、高分子 材料等的研究应用上。如以CO2 为原料合成尿素、生产 轻质纳米级超细活性碳酸盐;CO2催化加氢制取甲醇;以 CO2为原料的一系列有机原料的合成; CO2与环氧化物共聚生产的高聚物;通过 CO2转化发展一系列羟基化碳一化学品等。生物应用主 要以微藻固定 CO2转化为生物燃料和化学品,生物肥料、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整体来看,CCUS 减排潜力大,可能实现零排放甚至负排放,其通过 EOR、ECBM 等 CO2利 用方式促进其他相关行业发展,作为一种发展中的很有前途的新技术,CO2的工业利用也极具 前景。(三)我国 CCUS 产业现状国 CCUS 技术快速发展,研发与应用业处于不断的创新升级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 业积极开展 CCUS 技术研发与示范,已建成多套十万吨级以上 CO2捕集和万吨级 CO2利用示范装 置,并完成了 10 万吨/年的路上咸水层 CO2地质封存示范。根据《中国 CCUS 发展路线图(2019)》 截至 2018 年底,全球运营中、在建或正在严密论证的项目增至 43 个,新设施每年捕获 CO2达 1300 万吨。目前中国共开展了 9 个捕集示范项目、12 个地质利用与封存项目,其中包含 10 个全流程示范项目。除去传统化工利用,所有 CCUS 项目的累计二氧化碳封存量约 200 万吨。国内 CCUS 示范项目从碳捕集源看,主要集中在燃煤发电和煤化工领域,CO2运输方式主要 以罐车为主,管道运输项目较少。从碳利用和封存方式看,燃煤电厂碳捕集后一般为食品或工 业所用,煤化工碳捕集较多用于驱油(EOR)以提高石油采收率,两类源碳捕集均有咸水层封 存案例,且封存潜力较大。我国 CCUS 已具备一定基础,经济成本是制约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我国 CO2地质利用和封 存部分核心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驱油提高石油采收率等已进入商业化应用初期阶段,但经 济成本仍是制约我国 CCUS 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目前 CCUS 示范工程投资额都在数亿元人民币的 规模,投资主体基本是国内大型能源集团,全流程初始投资及维护成本之和每吨 CO2超千元, 其中捕集过程成本约 200-300 元/吨,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成本更高达近 900 元/吨。罐车运输 成本约 0.9-1.4 元/吨·公里。驱油封存技术成本差异较大,但因驱油封存可以提高石油采收 率,一定程度上补偿 CCUS 成本。CCUS 技术将在中国 2030 年碳达峰后的去峰阶段发挥重要作用。CCUS 技术作为 CO2减排 重要措施之一,其发展潜力可期。从驱油封存角度考虑,我国约有 100 亿吨石油地质储存量适宜于 CO2驱油,预期可增采 7 亿~14 亿吨,全国的枯竭油气田、无商业价值的煤层和深部咸水 层的 CO2封存潜力超过 2300 亿吨,其中咸水层封存潜力最大。考虑我国“富煤、贫油、乏气” 的资源存储状况及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不可逆趋势,CCUS 可以在避免能源结构过激调整、保 证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减排,是支撑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五、森林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补充(一)森林绿地对于碳中和的贡献不容小觑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 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 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森林绿地对于碳中和的贡献不容小觑。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 1/3,但森林植被 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 碳,减缓了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林木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它把吸收的二氧化碳在光能作用 下转变为糖、氧气和有机物,为生物界提供枝叶、茎根、果实、种子,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和能 量来源。这一转化过程,就形成了森林的固碳效果。森林是二氧化碳的吸收器、贮存库和缓冲 器。反之,森林一旦遭到破坏,则变成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源。1997 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承认森林碳汇对减缓气候变暖的贡献,并要求加强森林可 持续经营和植被恢复及保护,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开展造林、再 造林碳汇项目,将项目产生的碳汇额度用于抵消其国内的减排指标。(二)我国积极推进国土绿化,增加森林碳汇我国已初步扭转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有研究表明,一公顷阔叶林一天可以消耗 1000 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 730 千克的氧气,森林每生长出一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要吸收 1.83 吨二氧化碳,释放出 1.62 吨氧气,单位面积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达到每公顷 150.5 吨。增大国土绿化面积,有助于加快碳中和实现进程。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信息,2018 年 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分别比 2005 年增加 4,509 万公顷和 51.0 亿立方米,成为同期全球 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初步扭转了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土壤环境对于森林碳汇至关重要。当 前碳吸收有几种常用的技术,包括造林与再造林、生物炭转换、改良农业种植方式、碳捕获和 储存、矿物碳化、海洋施肥、海洋碱化等七种。其中以前四种方式吸收来的二氧化碳最终存储 媒介都是土壤,以土壤为中心的碳循环、碳蓄积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意义深远。中国土壤修复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土壤污染情况不容乐观,未来随着土壤污染问题不 断突出,将经历从修复技术、治理模式以及立法规范化的过程。同时,土壤修复要倡导国家主 导企业参与模式,建立社会资本参与的市场激励措施,通过所涉及土地的土地多权制度、经营 管理机制创新,打开土壤修复行业空间。土壤修复的潜在市场巨大。根据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总的超 标率为 16.1%,污染分布方面,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当前时间节点也面临着“土十条”2020 年“双 90% 安全利用率”的考核。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提升土壤污染防治资金使用效率。在《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政策的推动下,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政府投 资方面,2020 年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为 35 亿元,较 2019 年有所缩窄。但通过省级基金的 设立,对土壤污染防治的资金需求能有一定补充,通过多渠道引进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详见报告原文。(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相为

2021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2020-2026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报告编号:1490899在线阅读:http://www.cninfo360.com/yjbg/qthy/bzys/20210102/1490899.html正文目录第1章 环保书籍行业发展综述第一节 环保书籍行业概述及分类一、行业概述二、行业主要产品分类三、行业主要商业模式第二节 环保书籍行业特征分析一、产业链分析二、环保书籍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三、环保书籍行业生命周期分析1、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基础2、环保书籍行业生命周期第三节 环保书籍行业经济指标分析一、赢利性二、成长速度三、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四、进入壁垒/退出机制五、风险性六、行业周期七、竞争激烈程度指标八、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第2章 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运行环境分析第一节 环保书籍行业政治法律环境分析一、行业管理体制分析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三、行业相关发展规划第二节 环保书籍行业经济环境分析一、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三、产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第三节 环保书籍行业社会环境分析一、环保书籍产业社会环境二、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三、环保书籍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四节 环保书籍行业技术环境分析一、环保书籍技术分析二、环保书籍技术发展水平三、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第3章 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运行分析第一节 环保书籍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一、环保书籍行业发展阶段二、环保书籍行业发展总体概况三、环保书籍行业发展特点分析第二节 环保书籍行业发展现状一、环保书籍行业市场规模二、环保书籍行业发展分析三、环保书籍企业发展分析第三节 区域市场分析一、区域市场分布总体情况二、重点省市市场分析第四节 环保书籍细分产品/服务市场分析一、细分产品/服务特色二、细分产品/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三、重点细分产品/服务市场前景预测第五节 环保书籍产品/服务价格分析一、环保书籍价格走势二、影响环保书籍价格的关键因素分析1、成本2、供需情况3、关联产品4、其他三、2017-2020年环保书籍产品/服务价格变化趋势四、主要环保书籍企业价位及价格策略第4章 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第一节 环保书籍行业总体规模分析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第二节 环保书籍行业产销情况分析一、环保书籍行业工业总产值二、环保书籍行业工业销售产值三、环保书籍行业产销率第三节 环保书籍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第5章 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供需形势分析第一节 环保书籍行业供给分析一、环保书籍行业供给分析二、2017-2020年环保书籍行业供给变化趋势三、环保书籍行业区域供给分析第二节 环保书籍行业需求情况一、环保书籍行业需求市场二、环保书籍行业客户结构三、环保书籍行业需求的地区差异第三节 环保书籍市场应用及需求预测一、环保书籍应用市场总体需求分析1、环保书籍应用市场需求特征2、环保书籍应用市场需求总规模二、2019-2026年环保书籍行业领域需求量预测1、2019-2026年环保书籍行业领域需求产品/服务功能预测2、2019-2026年环保书籍行业领域需求产品/服务市场格局预测三、重点行业环保书籍产品/服务需求分析预测第6章 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产业结构分析第一节 环保书籍产业结构分析一、市场细分充分程度分析二、各细分市场领先企业排名三、各细分市场占总市场的结构比例四、领先企业的结构分析(所有制结构)第二节 产业价值链条的结构分析及产业链条的整体竞争优势分析一、产业价值链条的构成二、产业链条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第三节 产业结构发展预测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政策分析二、产业结构调整中消费者需求的引导因素三、中国环保书籍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市场定位四、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第7章 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产业链分析第一节 环保书籍行业产业链分析一、产业链结构分析二、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三、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第二节 环保书籍上游行业分析一、环保书籍产品成本构成二、上游行业发展现状三、2017-2020年上游行业发展趋势四、上游供给对环保书籍行业的影响第三节 环保书籍下游行业分析一、环保书籍下游行业分布二、下游行业发展现状三、2017-2020年下游行业发展趋势四、下游需求对环保书籍行业的影响第8章 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渠道分析及策略第一节 环保书籍行业渠道分析一、渠道形式及对比二、各类渠道对环保书籍行业的影响三、主要环保书籍企业渠道策略研究四、各区域主要代理商情况第二节 环保书籍行业用户分析一、用户需求特点分析二、用户购买途径分析第三节 环保书籍行业营销策略分析一、中国环保书籍营销概况二、环保书籍营销策略探讨三、环保书籍营销发展趋势第9章 2017-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市场运行情况分析第一节 2017-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市场情况分析一、我国环保书籍产能分析二、我国环保书籍区域市场规模分析第二节 2017-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需求与消费情况分析一、我国环保书籍行业总体消费情况分析二、我国环保书籍行业供需错位情况分析三、我国环保书籍行业需求满足情况分析第三节 2017-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市场产品营销分析一、环保书籍市场主要销售渠道分析二、环保书籍市场广告与促销方式分析三、环保书籍市场价格竞争方式分析第10章 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第一节 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一、环保书籍行业竞争结构分析1、现有企业间竞争2、潜在进入者分析3、替代品威胁分析4、供应商议价能力5、客户议价能力6、竞争结构特点总结二、环保书籍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三、环保书籍行业集中度分析四、环保书籍行业swot分析第二节 环保书籍行业竞争格局综述一、环保书籍行业竞争概况1、中国环保书籍行业竞争格局2、环保书籍行业未来竞争格局和特点3、环保书籍市场进入及竞争对手分析二、中国环保书籍行业竞争力分析1、中国环保书籍行业竞争力剖析2、中国环保书籍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3、国内环保书籍企业竞争能力提升途径三、环保书籍市场竞争策略分析第11章 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主要企业发展概述第一节 a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优势分析三、产品/服务特色四、经营状况五、2017-2020年发展规划第二节 b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优势分析三、产品/服务特色四、经营状况五、2017-2020年发展规划第三节 c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优势分析三、产品/服务特色四、经营状况五、2017-2020年发展规划第四节 d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优势分析三、产品/服务特色四、经营状况五、2017-2020年发展规划第五节 e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优势分析三、产品/服务特色四、经营状况五、2017-2020年发展规划第六节 f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优势分析三、产品/服务特色四、经营状况五、2017-2020年发展规划第七节 g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优势分析三、产品/服务特色四、经营状况五、2017-2020年发展规划第八节 h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优势分析三、产品/服务特色四、经营状况五、2017-2020年发展规划第九节 i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优势分析三、产品/服务特色四、经营状况五、2017-2020年发展规划第十节 j公司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优势分析三、产品/服务特色四、经营状况五、2017-2020年发展规划第12章 2019-2026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投资前景分析第一节 环保书籍市场发展前景一、环保书籍市场发展潜力二、环保书籍市场发展前景展望三、环保书籍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第二节 环保书籍市场发展趋势预测一、环保书籍行业发展趋势二、环保书籍市场规模预测三、环保书籍行业应用趋势预测四、2019-2026年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第三节 环保书籍行业供需预测一、环保书籍行业供给预测二、环保书籍行业需求预测三、环保书籍供需平衡预测第四节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一、市场整合成长趋势二、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三、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四、科研开发趋势及替代技术进展五、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第13章 2019-2026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第一节 环保书籍行业投融资情况一、行业资金渠道分析二、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三、兼并重组情况分析第二节 环保书籍行业投资机会一、产业链投资机会二、细分市场投资机会三、重点区域投资机会第三节 环保书籍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一、政策风险及防范二、技术风险及防范三、供求风险及防范四、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五、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六、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七、其他风险及防范第14章 2019-2026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第一节 环保书籍行业发展战略研究一、战略综合规划二、技术开发战略三、业务组合战略四、区域战略规划五、产业战略规划第二节 环保书籍新产品差异化战略一、环保书籍行业投资战略研究二、环保书籍行业投资战略三、环保书籍行业投资战略四、细分行业投资战略第15章 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第一节 环保书籍行业研究结论第二节 环保书籍行业投资价值评估第三节 环保书籍行业投资建议一、行业发展策略建议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三、行业投资方式建议图表目录图表:环保书籍行业生命周期图表:环保书籍行业产业链结构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市场规模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市场占全球份额比较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重要数据指标比较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集中度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销售收入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利润总额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资产总计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负债总计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市场价格走势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竞争力分析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工业总产值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销售费用分析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管理费用分析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财务费用分析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销售毛利率分析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销售利润率分析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图表:2020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录像带

10年来环保产业的吸金能力和行业发展现状如何?启信宝报告来了

近日,合合信息旗下启信宝发布《2021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由启信灯塔数据研究中心编写,依托启信宝1000亿条实时动态企业大数据为主线,从宏观、发展现状以及产业数据等维度,分析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历程与产业发展前景。报告洞察十年来环保产业的“吸金”能力和行业发展现状。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新支柱产业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绿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由2015年的4.5万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7.5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速15%。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2035年远景目标的起步之年。“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以及节能环保等产业。据预测,2022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突破10万亿元,至2023年达到12.3万亿。行业巨头横向联合 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启信灯塔数据研究中心发现,国内环保产业格局的演变进入行业巨头横向联合的新阶段。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截至2021年3月,全国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分布已呈现明显集聚状态,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格局凸显。目前国内节能环保产业园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上海。“长三角”地带具备较强集中趋势,长三角地区产业高新企业占比达35%。虽然受疫情影响,2020年产业新增企业情况低迷。其原因是:一方面疫情造成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包括停工停产造成市场供给减少、原料价格上涨,以及企业防疫需要增加大量物资采购及人工成本;同时全国公共卫生要求整体提高,产业服务标准随之提高,投入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企业经营受影响,存在在建工程和工期损失等各种情况。但疫情之后,随着复产复工加速,新政策不断加持,环境产业的刚性需求继续释放,又为产业带来一波红利。2021年M1-M3节能环保产业创投项目中,投资金额超过1亿级的有32家,占比31%。中国智慧环保市场规模保持较高速增长数据显示,中国智慧环保市场规模保持较高速增长,行业复合增速为19.31%,尽管高增长态势,智慧环保行业规模对比万亿级的节能环保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报告认为,伴随着信息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环境科技与新技术的不断融合进一步带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智慧水务”“互联网+回收”等智慧环保业态开始出现,成为大型环保企业投资和布局的重点方向。比如:污水处理行业经过长 足发展已经从工程模式逐渐过渡到服务运营模式阶段,并将率先进入数据运营时代。报告认为:数字化、精细化、系统化将是产业发展方向。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科技企业,合合信息将携手旗下启信宝等产品,致力于通过智能文字识别及商业大数据领域的核心技术、为环保企业提供创新的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为环保企业提供数据依托,为节能、环保相关行业的发展实现智慧业态增益。

日月得之

中创环保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1221万元 其他主营业务板块增长

来源:挖贝网挖贝网4月16日,中创环保(300056)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196,316.74元,同比增长3.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07,590.91元,同比增长553.83%。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677,735.48元,截至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51,146,030.31元。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19.6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3%;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20.76万元,较2020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增长了553.83%。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践行落实2019年发布的三年战略规划要求,以技术研发和创新为发展源动力,紧抓行业发展机遇,打造综合环境服务提供商,利润增加。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并行推动过滤材料、烟气治理工程、危固废处置、城乡环卫一体化等业务。公司积极转型,打造综合环境服务提供商,拓展过滤材料应用领域,提高烟气治理工程核心竞争力;抓住政策机遇,并购江西耐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拓展危固废处置业务板块;加大城乡环卫一体化业务市场开拓力度,完善公司的业务布局。管理费用17,943,652.46元,同比增长37.75%,主要系公司剥离贸易业务后,其他主营业务板块增长,相应费用增加所致。营业外收入1,449,895.59元,同比增加5089.16%,主要系本期核销部分长期欠款所致。挖贝网资料显示,中创环保按照业务发展规划,秉持“内生外延式”的发展战略,逐步搭建了集环保材料生产、环保服务提供、环保产业投资运营一体化的综合性环保业务发展模式,以技术研究院自主知识产权为支撑,形成了以滤料生产销售、烟气治理工程、危废固废处置为业务核心,以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空气净化、污水处理为业务创新的“3+3”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来源链接:http://www.szse.cn/disclosure/listed/bulletinDetail/index.html?5ff3e40f-5902-459f-96c6-663efc832d79

处女血

环保行业势头迅猛,雅居乐环保集团稳定领跑

来源:项城网日前,清科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年中国清洁环保行业投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未来十年内,清洁环保行业将会与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迎来发展的黄金十年。报告同时显示,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持续上升,在整体重视程度和行业内部利好政策的鼓励之下, 2013年至2017年我国清洁环保行业发展迅速,共发生923起股权投资事件,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案例数和金额呈逐年增长态势;同一时间内,IPO方面,我国清洁环保行业IPO企业总共有61家,此外,行业中也不乏盈利能力较强的“实力派”选手。居于华南,却在全国持续高速扩张,并稳定发展的雅居乐环保集团,便是“实力派选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一员。出身“大家族”的实力派在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环保板块成为雅居乐控股正在大力扩张的业务之一,在过去三年已投入过百亿。2016年至今,通过并购数十个同行业公司实现规模快速扩张。随后,雅居乐环保集团紧锣密鼓地对兼并企业进行业务融合与改造,成绩斐然。在整体重视程度和行业内部利好政策的鼓励之下,雅居乐环保集团以危废细分领域为重心,覆盖了除大气外的固废处理、水务和环境修复三大领域。截止今年9月份,雅居乐环保集团已经成功进驻华东、津京冀、山东、中西部、华南、海南六大区域,十三个省份,下属公司达33个,危废处理资质超230万吨/年,安全填埋场库容超1200万方,其危废处理资质已处于行业领先位置。除了下属项目数量在稳定持续地增长,也同时注重拓展新的业务领域——首次挺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新开拓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处理规模达到了1800吨/天。身处“大环境”下的领先者事实上,整个环保行业的大前景,也为快速发展的环保企业带来了更多机遇和信心。中国产业信息网指出:依照国际经验,未来我国的环保产业需求有较大增长空间,美国和日本的环保产业高速发展期都持续了30年以上,预计我国环保产业在未来10年里将维持两位数的高增长。快速的工业化进程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全社会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度日益提高,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2007年以来的10年里,我国的环境保护财政支出从995亿元增加到56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以上。面对巨大的需求空间和政策支持利好,雅居乐环保集团总裁李雪君保持着冷静,却也充满了信心:“我们将以水务作为基础业绩和基石,然后以工业危废作为侧重点和拳头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把环境修复作为未来的主要增长点,这是就是我们核心的战略思路。未来三年雅居乐环保集团固废处理的占比大概会到80%以上,智慧水务则占到10%到15%,剩余的部分为环境修复,争取用3-5年的时间,成为综合性的上市品牌环保企业。”雅居乐环保集团希望在打造环保全产业链布局的同时,通过对项目稳健的建设和运营,把雅居乐环保集团建设成为有规模、有实力、有责任感的领先环保企业。而对于中国环保行业而言,需要更多扎实运营的企业参与其中,助力行业发展,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

反殉而天

2021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深度研究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2021-2027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报告编号:1490901在线阅读:http://www.cninfo360.com/yjbg/qthy/qt/20210102/1490901.html正文目录 第1章 环保书籍行业界定和分类第一节 行业定义、基本概念第二节 行业基本特点第二节 行业分类第2章 环保书籍行业国内外发展概述第一节 全球环保书籍行业发展概况一、全球环保书籍行业发展现状二、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状况三、全球环保书籍行业发展趋势第二节 中国环保书籍行业发展概况一、中国环保书籍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二、中国环保书籍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章 2016-2021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第二节 国际贸易环境第三节 宏观政策环境第四节 环保书籍行业政策环境第五节 环保书籍行业技术环境第4章 环保书籍行业市场分析第一节 市场规模一、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二、环保书籍行业市场饱和度三、影响环保书籍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四、2021-2027年环保书籍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第二节 市场结构第三节 市场特点一、环保书籍行业所处生命周期二、技术变革与行业革新对环保书籍行业的影响三、差异化分析第5章 区域市场分析第一节 区域市场分布状况第二节 重点区域市场需求分析(需求规模、需求特征等)第三节 区域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第6章 环保书籍行业生产分析第一节 产能产量分析一、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二、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产能及增速三、影响环保书籍行业产能产量的因素四、2021-2027年环保书籍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预测第二节 区域生产分析一、环保书籍企业区域分布情况二、重点省市环保书籍行业生产状况第三节 行业供需平衡分析一、行业供需平衡现状二、影响环保书籍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三、环保书籍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第7章 细分行业分析第一节 主要环保书籍细分行业第二节 各细分行业需求与供给分析第三节 细分行业发展趋势第8章 环保书籍行业竞争分析第一节 重点环保书籍企业市场份额第二节 环保书籍行业市场集中度第三节 行业竞争群组第四节 潜在进入者第五节 替代品威胁第六节 供应商议价能力第七节 下游用户议价能力第9章 环保书籍行业产品价格分析第一节 环保书籍产品价格特征第二节 国内环保书籍产品当前市场价格评述第三节 影响国内市场环保书籍产品价格的因素第四节 主流厂商环保书籍产品价位及价格策略第五节 环保书籍产品未来价格变化趋势第10章 下游用户分析第一节 用户结构(用户分类及占比)第二节 用户需求特征及需求趋势第三节 用户的其它特性第11章 替代品分析第一节 替代品种类第二节 替代品对环保书籍行业的影响第三节 替代品发展趋势第12章 环保书籍行业主导驱动因素分析第一节 国家政策导向第二节 关联行业发展第三节 行业技术发展第四节 行业竞争状况第五节 社会需求的变化第13章 环保书籍行业渠道分析第一节 环保书籍产品主流渠道形式第二节 各类渠道要素对比第三节 行业销售渠道变化趋势第14章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第一节 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销售毛利率第二节 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销售利润率第三节 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总资产利润率第四节 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净资产利润率第五节 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产值利税率第六节 2021-2027年环保书籍行业盈利能力预测第15章 行业成长性分析第一节 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分析第二节 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总资产增长分析第三节 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固定资产增长分析第四节 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净资产增长分析第五节 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利润增长分析第六节 2021-2027年环保书籍行业增长预测第16章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第一节 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第二节 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速动比率分析第三节 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流动比率分析第四节 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利息保障倍数分析第五节 2021-2027年环保书籍行业偿债能力预测第17章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第一节 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第二节 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净资产周转率分析第三节 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第四节 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存货周转率分析第五节 2021-2027年环保书籍行业营运能力预测第18章 环保书籍行业重点企业分析第一节 企业一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二、销售渠道与网络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第二节 企业二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二、销售渠道与网络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第三节 企业三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二、销售渠道与网络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第四节 企业四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二、销售渠道与网络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第五节 企业五第19章 环保书籍行业进出口现状与趋势第一节 出口分析一、2016-2021年环保书籍产品出口量/值及增长情况二、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分布情况三、影响环保书籍产品出口的因素四、2021-2027年环保书籍行业出口形势预测第二节 进口分析一、2016-2021年环保书籍产品进口量/值及增长情况二、进口环保书籍产品的品牌结构三、影响环保书籍产品进口的因素四、2021-2027年环保书籍行业进口形势预测第20章 环保书籍行业风险分析第一节 环保书籍行业环境风险一、国际经济环境风险二、汇率风险三、宏观经济风险四、宏观经济政策风险五、区域经济变化风险第二节 产业链上下游及各关联产业风险第三节 环保书籍行业政策风险第四节 环保书籍行业市场风险一、市场供需风险二、价格风险三、竞争风险第21章 环保书籍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第一节 环保书籍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一、用户需求变化预测二、竞争格局发展预测三、渠道发展变化预测四、行业总体发展前景及市场机会分析第二节 环保书籍企业营销策略一、价格策略二、渠道建设与管理策略三、促销策略四、服务策略五、品牌策略第三节 环保书籍企业投资机会一、子行业投资机会二、区域市场投资机会三、产业链投资机会主要图表图表:2016-2021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需求总量图表:2021-2027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需求总量预测图表:2016-2021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供给总量图表:2021-2027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供给量预测图表:2016-2021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产品价格走势图表:2021-2027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产品价格趋势图表: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销售毛利率图表: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销售利润率图表: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图表: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净资产利润率图表: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产值利税率图表:2021-2027年环保书籍行业盈利能力预测图表: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分析图表: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总资产增长分析图表: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固定资产增长分析图表: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净资产增长分析图表: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利润增长分析图表:2021-2027年环保书籍行业增长预测图表: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图表: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速动比率分析图表: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流动比率分析图表: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利息保障倍数分析图表:2021-2027年环保书籍行业偿债能力预测图表: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图表: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净资产周转率分析图表: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图表:2016-2021年环保书籍行业存货周转率分析图表:2021-2027年环保书籍行业营运能力预测图表: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图表: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图表: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图表:企业经营能力分析图表:企业成长能力分析图表:2016-2021年中国环保书籍产品出口量以及出口额图表:2016-2021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出口地区分布图表:2016-2021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进口量及进口额图表:2016-2021年中国环保书籍行业进口区域分布.......市场需求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1、市场规模:通过对过去连续五年中国市场行业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断行业的市场潜力与成长性,并对未来五年的消费规模增长趋势做出预测。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柱状折线图)”。2、产品结构:从多个角度,行业的产品进行分类,给出不同种类、不同档次、不同区域、不同应用领域的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占比,并深入调研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容量、需求特征、主要竞争厂商等,有助于客户在整体上把握行业的产品结构及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需求。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3、市场分布:从用户的地域分布和消费能力等因素,来分析行业的市场分布情况,并对消费规模较大的重点区域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具体包括该地区的消费规模及占比、需求特征、需求趋势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4、用户研究:通过产品的用户群体进行划分,给出不同用户群体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占比,同时深入调研各类用户群体购买产品的购买力、价格敏感度、品牌偏好、采购渠道、采购频率等,分析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关注因素以及未满足的需求,并对未来几年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增长趋势做出预测,从而有助于厂商把握各类用户群体产品的需求现状和需求趋势。该部分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竞争格局本报告基于波特五力模型,从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下游用户的议价能力等五个方面来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同时,通过行业现有竞争者的调研,给出行业的企业市场份额指标,以此判断行业市场集中度,同时根据市场份额和市场影响力对主流企业进行竞争群组划分,并分析各竞争群组的特征;此外,通过分析主流企业的战略动向、投资动态和新进入者的投资热度、市场进入策略等,来判断行业未来竞争格局的变化趋势。标杆企业对标杆企业的研究一直是博研咨询研究报告的核心和基础,因为标杆企业相当于行业研究的样本,所以,一定数量标杆企业的发展动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本报告精心选取了行业规模较大且最具代表性的5-10家标杆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包括每家企业的行业地位、组织架构、产品构成及定位、经营状况、营销模式、销售网络、技术优势、发展动向等内容。本报告也可以按照客户要求,调整标杆企业的选取数量和选取方法。投资机会本报告行业投资机会的研究分为一般投资机会研究和特定项目投资机会研究,一般投资机会主要从细分产品、区域市场、产业链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估,特定项目投资机会主要针行业拟在建并寻求合作的项目进行调研评估。

运虎记

可降解塑料制品市场调查:行业规模小而散,面临产业升级挑战

来源:经济日报上图 恒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人员用口径规测量吸管内径,确保产品标准满足客户需求。 王春燕摄 下图 3月22日,家乐福超市中关村店,消费者使用超市可降解材料购物袋购物。 本报记者 袁 勇摄原标题 替代品跟得上吗作者 郭静原 袁勇史上“最严限塑令”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塑料产业迎来升级挑战。其中,作为对传统塑料最具替代优势的生物降解塑料,成为市场“新宠”。但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可降解塑料产业仍然“小而散”,高端产能仍显不足,企业和商家的成本压力较大,产品全面推广存在客观阻力,亟待新一轮提质升级。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既针对多个行业提出禁止、限制一次性塑料用品管制要求,也提出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培育优化新业态新模式和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等措施,被称为史上“最严限塑令”。时隔一年后,这部新规已在全国范围正式实施,各地也纷纷推出地方版限塑措施,专项整治工作逐步推进,新旧塑料产业迎来升级挑战。新版限塑令实施以来,可降解塑料制品成为市场“新宠”,相关企业也在这一领域密集布局。2019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超过8000万吨,有人提出,假设其中有20%的市场被可降解塑料替代,那么对应的市场规模与现在相比具备百倍增长空间,产业发展将进入“黄金时代”。但与此同时,可降解塑料行业规模仍然“小而散”,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亟待新一轮提质升级。你身边的商超百货、外卖快递全面“降塑”了吗?可降解塑料的应用和推广情况如何?产业会否迎来茁壮成长的新春天?管得住大连锁管不住小卖部不少大型连锁商超、餐企已全面更换可降解塑料袋,但一些路边小店仍在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新版限塑令发布后,全国各地积极响应,海南、山东、浙江、河南、北京……多地相关措施陆续出台,严防“白色污染”。去年12月,北京发布《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聚焦餐饮、外卖平台、批发零售等重点行业,强化减塑力度,严控一次性塑料制品。记者在北京采访时发现,众多大型连锁商超已全面更换可降解塑料袋,不少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也陆续淘汰过去常用的一次性塑料包装盒与吸管等用品,更换为纸质或其他可降解材料替代品。在家乐福超市中关村店,记者看到,这里的购物袋已更换为可降解塑料袋。其中,大号购物袋售价为0.8元,小号购物袋0.5元。超市工作人员介绍,原有的一般塑料袋售价分别为大号0.3元、小号0.2元,但从今年1月1日起不再销售。因价格上涨,购买塑料袋的消费者明显减少,并且以年轻人居多,中老年消费者大多会自备购物袋。除家乐福外,北京的盒马鲜生、便利蜂、超市发等商超和便利店都已全面推行可降解购物袋,且售价均有明显上升,个别超市的大号购物袋售价甚至超过1元。在北京西红门欧尚超市收银台前,记者遇见了因没有自备购物袋而选择临时购买超市可降解塑料袋的牛女士。她告诉记者,平常去线下超市购物的机会较少,未养成自备购物袋的习惯,“总以为超市里的购物袋也就3角钱左右,没觉得有多贵。现在可降解塑料袋价格确实比以前贵了些,但材质更加环保,以后我争取自己备好购物袋”。“降塑”革命在新茶饮行业更显新意。记者尝试在外卖APP上下单一份喜茶饮品,其点单页面中设有吸管类别,细分为“PLA可降解吸管”“纸吸管”“不使用吸管”三个选项。拿到手中的PLA可降解吸管看似与普通塑料吸管无异,实则暗藏玄机。据喜茶方面介绍,喜茶于今年1月1日前已将全国所有门店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餐具、打包袋统一替换为聚乳酸(PLA)材料制品,该材料能被自然界的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PLA材料又避免了普通纸质材料在塑形、耐高温、耐浸泡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从源头减量、减少进入终端环节的一次性废弃物,是外卖行业践行限塑令的关键。记者通过美团外卖平台致电北京西城区几家热门餐饮店,多数商家表示,已从去年开始使用可降解塑料盒打包,“平台要求我们从去年12月逐步完成替换原有的一次性塑料餐盒,并推荐了可降解包装方案,有很多绿色包装企业和产品可供选择”。但也有部分商家表示并不清楚新版限塑令政策,没收到过相关通知。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并未完全普及,而是呈现“管得住大连锁,管不住小卖部”的现象。记者在北京中关村走访了几家路边早餐店和水果店,发现大部分店铺仍在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一位水果店店主坦言,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主要原因还是成本低,“一个可降解购物袋的进货成本要2角钱,相比之下普通塑料袋成本低得多,平均一个2分钱左右。我们一天用掉几百个袋子,总成本差别很大”。不过该店主也表示,近几个月普通塑料袋越来越不好买,“现在用的还是以前的存货。等这一批用完,也要开始用可降解塑料袋了”。竞逐“黄金赛道”但别一哄而上可降解塑料产业有望实现高速发展,但目前行业规模小而分散,面临新一轮产业升级的挑战下游需求的提升以及各地限塑措施的密集发布,助推众多上游生产企业纷纷加码可降解材料产能,竞逐这一“黄金赛道”。1月19日,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类生物降解塑料项目正式签约。项目投产后,将大幅缓解国内可降解塑料的供应缺口。作为全球可降解塑料原料龙头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过去以出口业务为主,公司原料有八成销往国外。新版限塑令推行后,金发科技的生产线一直保持满产满销状态。随着国内需求的提升,该公司正加紧建设新产能和开发新的生物降解塑料,目前在建6万吨共聚酯(PBAT)生产线预计今年上半年投产,3万吨PLA生产线也将于四季度投产。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高达8184万吨,约占全球塑料需求量1/4。与此同时,2019年我国生物降解塑料消费量仅为52万吨,在全球中占比仅为4.6%,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支持政策的出台,可降解材料中对传统塑料最具替代优势的生物降解塑料产能将快速增长,整个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说。当前我国可降解塑料仍处于行业导入期,郑月明告诉记者,拿市场上主流的生物降解材料PLA产品来说,国内企业才刚刚起步,技术距欧美企业还有较大差距,关键原料丙交酯的连续稳定生产技术尚未取得突破;PBS产品的生产技术国内企业已经掌握,但在连续稳定生产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聚羟基烷酸酯(PHA)产品中国技术处于全球先进行列,但生产成本还有较大下降空间。不过,这也意味着潜在的市场缺口亟待补足。据测算,到2025年,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购物袋、农用地膜和快递包装四个领域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将合计形成约250万吨的市场空间,市场规模将达500亿元左右。“虽然说新规是史上‘最严限塑令’,但也不意味着全面禁塑,更不意味着可降解塑料能完全替代一次性塑料。要严防塑料企业一哄而上的乱象,减少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可降解塑料产业有望实现高速发展,但目前行业规模小而分散,面临着新一轮产业升级的洗礼。记者在调查走访时也发现,目前市面上的生物降解塑料产品良莠不齐,有些厂商涉嫌利用“可降解”“生物降解”等环保名词误导消费者,进行虚假夸大宣传。“应加强可降解塑料相关体系、行业标准的建设,加大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充实标准化、国际化的第三方检测力量,提升性能评价的效率与可靠性,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杜欢政说。产能激增的背后,可降解塑料产业规范化发展还任重道远。郑月明认为,目前可降解塑料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面临过剩风险,还需要国家加强产业引导,完善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以创新为抓手推动提质升级企业想要获得长远发展就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提升产品品质,增强产品竞争力科技创新正成为规模型企业抢占行业风口的利器。郑月明认为,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降低生物降解材料的成本,同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产品竞争力。“生物降解材料是联泓新科重点研究开发的领域之一,其中PLA项目,包括聚乳酸瓶盖专用料等部分产品已完成实验室开发。”郑月明说。尽管新版限塑令带来的市场机遇可期,但在目前鱼龙混杂的可降解塑料市场,企业想要获得长远发展就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提升产品品质。消费者体验感是产品更新迭代中不容忽视的要素,是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重要依据。2020年,合肥恒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一家新茶饮连锁店的包装供应商。“我们原有的生物降解产品以前一直销往国外,在国内市场运用中却遭遇非常大的瓶颈,由于国内外消费习惯差异,很多产品不能只做简单替换,比如在PLA热饮杯和盖的匹配度上,国内大多是外带饮品,对包材的要求应达到完全密封无任何洒漏等。”合肥恒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严德平说。为了让每一杯饮品都能换上“称心又环保”的外衣,恒鑫环保不断与客户沟通需求,除对可降解率等环保因素严格考量外,还针对冷热饮特性,在吸管长度、内外口径、切口倾斜度、跌落性能、外观等方面进行打磨,直到确认供应方案。严德平感慨,“4个月里,我们常常在深夜接到客户反馈过来的消费者体验评价,随即不断改进完善,终于制作出兼具良好使用体验和环保需求的包装”。“去年以来,国内有影响力的化工企业一致响应新版限塑令要求,从普通塑料转产生物降解材料产品。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在2020年,承受来自新冠肺炎疫情、原料短缺、出口货柜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我们公司可降解塑料产品仍能保持23%的市场增长率。”严德平说,如今公司接到来自新茶饮和大型连锁餐饮领域的订单越来越多,也摸索出一套“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坚持多听取下游客户的需求建议,以消费者需求助力行业工艺持续升级。对于可降解塑料价格成本问题,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内可降解塑料行业进入产能快速扩张、消费需求上扬的阶段,相信从生产源到消费终端,全产业将对环境友好型材料达成共识,市场需求量和生产规模会越来越大,可降解塑料生产成本将会越来越低。“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巨大,之前储备的原料产能并不能在第一时间100%满足市场供应,且原料产能的建设速度要明显慢于制品加工产能建设,从而导致原料价格上涨。而合格、高质量的原材料产能建设尤为关键,也是最难的一步。当产能水平不断满足消费需求时,成本就会进一步下降,价格也会回归理性。”金发科技董事长袁志敏说。“可降解塑料产品要降成本,一方面需要企业坚持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扩大市场应用面,强化多方主体的限塑意识。对此,相关部门及组织应加大环保道德教育,让消费者的主动选择对商家形成倒逼。”武汉大学财税与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唐大杰建议,在此过程中,政府加强限塑立法执法力度和对可降解塑料出台补贴政策将至关重要。

丛林狼

氢气压缩机、储氢系统、氢气加注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心装备

氢气压缩机、储氢系统、氢气加注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加氢站核心装备1、加氢站具有三大核心装备加氢站按照站内是否有制氢设备,可以分为外供氢和站内制氢加氢站。而加氢站通过外部供氢和站内制氢获得氢气后,经过调压干燥系统处理后转化为压力稳定的干燥气体,随后在氢气压缩机的输送下进入高压储氢罐储存,最后通过氢气加注机为燃料电池汽车进行加注。外供氢加氢站的氢气来源主要是外部的化石燃料制氢、工业副产氢;站内制氢则是加氢站配备制氢设备,通常是电解水制氢法和天然气制氢法。加氢站系统依据不同的功能,可分为制氢系统(自制氢)或输送系统(外供氢)、调压干燥系统、氢气压缩系统、储气系统、售气加注系统和控制系统六个主要子系统。加氢站系统的三大核心装备为氢气压缩机、储氢系统(中国目前均为高压储氢系统)和氢气加注机。加氢站三大核心装备为氢气压缩机、储氢系统和氢气加注机从交能网数据来看,加氢站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是压缩机,其次是储氢设备。加氢站核心装备成本中压缩机占比最大2、加氢站用氢气压缩机氢气压缩机是通过改变气体的容积来完成气体的压缩和输送过程的设备。根据技术路线不同,氢气压缩机主要分为液压活塞式氢气压缩机、隔膜式氢气压缩机和离子压缩机。不同氢气压缩机各有利弊活塞压缩机的出气量较大,但由于活塞压缩机在活塞往复运动中对氢气会造成污染,容易造成氢气泄漏,同时还会产生排气温度过高的问题。隔膜压缩机具有压缩过程中不受污染、压缩过程中无泄漏、压缩比大、排气压力高等特点,输出压力极限可超过100MPa,密封性能较好;但隔膜式氢气压缩机需采用极薄的金属液压驱动膜片将压缩气体与液油完全分离,液油压缩结构和冷却系统也较为复杂,技术难度高于常规压缩机。氢气压缩机的国产化比例正在逐步提高,如中鼎恒盛、北京天高、江苏恒久机械、京城机电等国产压缩机设备已经应用于国内部分加氢站。国外知名氢气压缩机企业有美国PDC、英国豪顿、德国Andreas Hofer等。3、加氢站用储氢瓶及加注设备储氢罐或者叫储氢压力容器是目前气态氢气主要储存方式。高压气态储氢具有充放氢速度快、容器结构简单等优点,分为高压氢瓶和高压容器两大类。其中钢质氢瓶和钢质压力容器技术最为成熟,成本较低。20MPa钢质氢瓶已得到了广泛的工业应用,并与45MPa钢质氢瓶,98MPa钢带缠绕式压力容器组合应用于加氢站中。碳纤维缠绕高压气瓶的开发应用,实现了高压气态储氢由固定式应用向车载储氢应用的转变。因为氢气与传统工业气瓶的钢质内胆易发生氢脆反应,所以加氢站高压储氢罐主要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或纤维全缠绕铝合金制成的内胆,外加坚固的壳体,容器壁复合材料复杂的制备和成型工艺是储氢罐制造的主要技术壁垒。氢气加注机相较于氢气压缩机和高压储氢罐而言技术难度较小,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天然气加注机并无较大区别,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于提供加氢站安全运营和检测系统。德国林德气体公司、美国空气化工等企业已经可以生产70MPa氢气加注机及安全系统。国内企业富瑞特装、厚普股份、上海舜华等生产的氢气加注机也可应用于加氢站。除了三大部件,加氢站还涉及各类氢气阀门和减压阀等。同时高压氢罐阀门控制气体进出电堆,车载氢气阀门也是电堆系统的组成部分。捷太格特公司曾为丰田Mirai燃料电池系统开发了氢罐阀门和减压阀。第一章总论1.1氢气压缩机、储氢系统、氢气加注机项目建设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氢气压缩机、储氢系统、氢气加注机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关联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氢气压缩机、储氢系统、氢气加注机项目项目申请报告氢气压缩机、储氢系统、氢气加注机项目项目建议书氢气压缩机、储氢系统、氢气加注机项目项目商业计划书氢气压缩机、储氢系统、氢气加注机项目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氢气压缩机、储氢系统、氢气加注机项目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氢气压缩机、储氢系统、氢气加注机项目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氢气压缩机、储氢系统、氢气加注机项目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氢气压缩机、储氢系统、氢气加注机项目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氢气压缩机、储氢系统、氢气加注机项目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氢气压缩机、储氢系统、氢气加注机项目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幻化

「干货」危废处理行业产业链代表企业全景生态图

危废处理行业是一个以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引导,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方法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理而实现资源化利用(资源化后基于产品或产品所含金属成分的市价出售)和无害化处理(按政府指导价格收费)来盈利的行业。危废处理行业产业链上游代表企业从危废处理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来看,危废生产是危废处理行业上游核心领域,目前,我国危险废物分为50大类467种危险废物,包括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其他社会源危险废物等,危废产量的变化直接决定下游需求变化,目前来看,我国危废生产商主要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万华化学等化工企业;华润三九、恒瑞医药等制药企业;各类医疗机构等。除危险废物生产外,危废处理行业上游还包括各类危废转运设备以及处理设备制造行业,为危废处理提供基础条件,转运设备代表企业有东风、解放、福田、重汽、庆铃、江铃等;危废处理设备制造代表企业有日月环境、雪浪环境、鑫睿环保等。危废处理行业产业链中游代表企业危废处理行业产业链中游主要是各类危废处理项目运营及服务商。从企业业务类型来看,目前,我国从事危废处理业务的企业主要可划分为工业危废处理、医疗废物处理以及其他危废处理三大类,其中在工业危废处理领域,代表企业有东江环保、海螺创业、惠城科技、雪浪环境等;在医疗废物处理领域,代表企业有润道环保、万清源环保、汇和环境、金州安洁等;在其他危废处理领域,代表企业有格林美、希元环保、绿晟环保等。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危废处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丧女

航空零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航空制造业中流砥柱,前景广阔

航空零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航空制造业中流砥柱,前景广阔1、航空零部件产业:航空制造业中流砥柱1.1航空零部件制造:航空基础性产业,工序复杂种类繁多航空零部件,种类繁多技术精湛。广义的航空零部件是飞机各种零组件的总称,而狭义的航空零部件专指飞机机体零部件。飞机机体是指构成飞机外部性质和主要受力的部分,包括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等主要部件,并广泛涉及大梁、桁条、翼粱、翼肋、框类等主要零部件。航空零部件制造,工序复杂专业性强。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主要是指航空飞机各种零配件的制造。包括飞机机体零构件制造、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仪表、机载设备、液压系统和附件等的制造,不包括零部件装配、航空发动机总装和整机总装等。飞机零部件依据各分系统结构、需求、用途、性能等要求有所区别,种类繁多平均在2-4万件类,且航空器由于高稳定性、高速、高安全性及多次使用的特殊要求,对各个环节零部件设计、制造、加工和装配有着极高的工艺要求与技术壁垒。航空零部件制造是航空制造业的基础性产业。根据《中国飞机制造业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飞机制造业通常采取“整机制造商----多级供应商”的制造模式。产业链第一级为整机制造商,第二级为大型关键航空分系统制造商,其提供的分系统包括机体、发动机、航空电子系统等机载设备;第三极包括众多提供结构件、零部件、电子产品、舱内配套设施等供应商,其部件产品供货给二级供货商进行集成;第四级为产业链上游的电子元器件、复合材料、金属原材料等企业。航空零部件企业众多,大多集中在三级供货商环节,是航空制造业的基础性产业,奠定了航空产业的产品质量与技术标准。以军用飞机为例,航空制造产业供应商关系图1.2机体制造由机翼、机身及尾翼构成,军民飞机价值量不同按飞机用途可分为军用航空零部件及民用航空零部件。依据使用功能不同,军用飞机更注重于产品的可靠性高、材料坚硬质地轻、一致性强等特点,民用航空零部件注重安全性强、多次使用质量保证等特点,任何用于民用航空产品或者拟在民用航空产品上使用和安装的材料、仪表、机械、设备、零件、部件、组件、附件、通信器材等均依据飞机机体结构设计进行定制化生产制作。机体零部件分类军民飞机因用途的显著不同,各组成部分价值占比差别较大。对于军用飞机,动力系统占整机价值比最高,达25%,航电系统次之,机体结构占比约为20%;对于民机,机体结构占整机比超过1/3,达到36%,动力系统次之,航电和机电系统合计占30%。其中机体部件数量庞大,以民机波音737飞机,至少需要3万个大小各异的结构零件及数控零件组成。军机各组成部分价价值占比民机各组成部分价值占比1.2.1机翼:飞机重要组成部件,内外皆可装载功能设备机翼:飞机重要组成部件。机翼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与尾翼一起形成良好的稳定性与操纵性。另外可以在机翼内部装载弹药、设备和油箱,在机翼上可以安装起落架、发动机、悬挂导弹、副油箱以及其他外挂设备。机翼通常是由翼梁、纵墙、桁条、翼肋和蒙皮等构件组成。机翼按照的基本受力构件包括纵向(沿翼展方向)骨架、横向(沿气流方向垂直于翼梁方向)骨架和蒙皮。纵向骨架有翼粱、纵墙和桁条,横向骨架有普通翼肋和加强翼肋。机翼结构翼梁:纵向受力件。翼梁由梁的腹板和线条组成。翼梁是单纯的受力件,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它是机翼主要的纵向受力件,承受机翼的全部或大部分弯矩。翼梁大多在根部与机身固接。桁条是与蒙皮和翼肋相连的元件,由铝合金挤压或板材弯制而成,铆接在蒙皮内表面,承受机翼弯矩引起的部分轴向力,是纵向骨架中的重要受力元件之一。除上述承力作用外,桁条和翼肋一起对蒙皮起一定的支撑作用。翼肋:机翼的横向骨架,包括普通翼肋和加强翼肋,横向垂直于翼展的方向,安装方向垂直于机翼边缘,用来支撑蒙皮,维持机翼的剖面形状。普通翼肋的作用是将纵向骨架和蒙皮连接成一体,把由蒙皮和桁条传来的空气动力载荷传递给翼粱,保持翼剖面的形状。加强翼肋就是承受有集中载荷的翼肋。纵墙:纵墙与翼粱十分相像,二者的区别在于其缘条比翼梁的缘条弱(但大多强于一般长桁),其长度有时仅为翼展的一部分。纵墙通常布置在机翼的前后缘部分,与蒙皮组成封闭盒以承受机翼的扭矩,同时还有封闭机翼内部容积的作用,靠后缘的纵墙还可以悬挂襟翼和副翼。蒙皮是包围在机翼骨架外的构件用粘接剂或铆钉固定于骨架上形成气动力外形。为了使机翼所受的阻力尽量小,蒙皮应力求光滑。为此应提高蒙皮的横向弯曲刚度,以减小它在飞行中的凹凸变形。从受力看,气动载荷直接作用在蒙皮上。因此,蒙皮受到垂直于其表面的局部气动载荷。此外蒙皮还参与机翼的总体受力,它和翼梁或翼墙的腹板组合在一起,形成封闭的盒式薄壁梁承受机翼的扭短;当蒙皮较厚时它常与长翼一起组成壁板,承受机翼的弯矩引起的轴向力。壁板有组合式或整体式两种。某些结构形式(如多腹板式机翼)的蒙皮很厚,可从几毫米到十几毫米,常做成整体壁板形式,此时蒙皮将成为承受弯矩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受力元件。1.2.2机身:连接飞机整体部件,依飞机型号区别设计机身:机身由机身、短舱、尾撑等筒形结构组成,主要功用是装载乘员、旅客、武器、货物和各种设备,将飞机的其他部件如机翼、尾翼及发动机等连接成一个整体,约占飞机总造价的10%-20%。机身后段由隔框、长桁、蒙皮和机尾罩等组成。其结构特点是长桁数量多,桁条结构较强,没有设置大梁,弯矩引起的轴向力由长桁和蒙皮承受。机身后段共有8个主隔框和5个辅助隔框,机身后段开口较少,大多数长桁是连续贯穿整个后机身的。尾喷管采用了引射式收敛喷管,机尾罩分为两段安装在隔框上,前段由铝合金板材制成,后段由高温合金钢板材制成,将发动机喷管完全包住形成固定外罩的引射器。1.1.3尾翼:让飞机具有操纵性及稳定性尾翼:保证飞行平衡,分垂直水平两类。飞机尾翼指的是用于保证飞机的纵向和航向的平衡与安定性,以及实现对飞机的操纵的结构部件,主要有水平尾翼(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和垂直尾翼(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组成。尾翼的存在让飞机具有操纵性及稳定性,是极为重要的存在,其价值约占飞机总造价的5%-10%。2产业模式:转包生产合作模式,位于整机制造产业链中游2.1位于航空整机制造产业链中游上游金属/复材,下游分系统制造维修。航空零部件产业链上游包括制造各种航空零部件所需的金属非金属等原材料及成型材料,金属材料主要有:结构钢、不锈钢、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等;非金属材料包括航空陶瓷、特种橡胶和碳纤维等。下游则由民用航空飞机整机制造、航空发动机制造和航空维修三大部分构成。飞机零部件相关产业链2.2转包生产为主要供应链合作模式航空“转包”生产是全球航空飞机及发动机制造商普遍采用的一种基于“主制造商-供应商”的供应链合作模式。在全球转包生产形式下,飞机及发动机制造商主要负责总体设计和细节设计,承担主要结构件和系统间设计和制造工作,并负责最后的总装。供应商根据主制造商需要参与具体各个部件的生产制造中。主制造商通过合同约定以及考核的方式对供应商的进度、质量、成本和交付进行严格管理。转包业务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增强研发能力。按照国际航空发展规律,航空飞机及发动机产品的输出方(如波音、GE等)至少得向输入市场转包生产不低于20%的零部件转包生产份额,即“补偿贸易额度”。鉴于此,主制造商通过转包生产模式充分调动了全球产业链分工降低了自身产品制造成本,使得其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于下一代产品的研发,加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航空零部件转包是国际巨头普遍做法,国际航空巨头往往将众多零部件业务进行转包生产,且该比例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进一步提升。以波音为例,20世纪90年代,波音777项目外包份额约为30%左右,21世纪的787等项目外包比例已高达70%左右。国际转包市场总体规模也在逐渐增长,根据普拉迪相关行业报告显示,国际航空转包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71%。根据工信部《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年鉴》的数据,2019年中国航空零部件转包规模上升到123亿元,约占国际航空零部件市场总规模的8%。国际航空零部件制造转包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我国航空分包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国内转包市场规模稳步提升,逐步成为世界航空产业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中国航空企业一直通过国际航空转包生产以及大量合资企业建设的方式,不断提升国际主力机型结构部件、金属型材、金属零部件等方面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逐步成为世界航空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了国际化发展能力。中国民用航空零部件转包交付金额不断扩大,波音、空客等零部件转包需求持续增长,中国企业获得的民航转包生产金额呈稳步上升趋势,国内民营航空企业获得的国际航空转包份额也有所提升。目前国内企业承接的航空国际转包业务主要还是由中航工业和中国航发两大军工集团的旗下个主机厂或成立的合资公司承担。据统计,目前中航工业整体承担了约80%的航空发动机转包业务。3市场规模:军品随主战型号爆发增长,民品国内外市场齐发力3.1军机航空零部件市场:随下游主战型号放量及集团外包比例提升爆发增长我国军用飞机未来增长潜力巨大,预计未来10年整机市场将达万亿市场空间:根据《世界空中力量2020》数据显示,我军现在尚有超50%比例的二代战斗机在服役,在战斗机更新换代加速的背景下,预计未来10年,我国战斗机将保持每年新增+替换100架左右的需求,共计新增1,000架;运输机--大型运输机缺乏,未来爆发式增长。根据国防大学《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预测,我国未来需要至少400架以上运-20系列运输机才能满足我军在亚洲地区执行任务。预计未来10年,我国大型运输机将需要200架;目前中国陆军每万人军用直升机拥有量仅为8.8架,美国为99.5架,俄罗斯为28.7架,我国陆军部队对直升机需求迫在眉睫。预计未来10年,我国陆军每万人军用直升机拥有量将达到30架左右,预测新增军用直升机1,800架;特种飞机已经成为了现代战争中快速反应、远程机动、立体作战战略打击的关键手段。在未来的特种飞机市场上,美国、日本、以色列和欧洲都将占据一席之地。预计未来10年新增需求量为120架;相较美国,我国教练机的数量明显不足。预计未来我国空军教练机/战斗机数量比可能接近0.4,据此推测我国未来10年教练机需求量400架。2018-2024年军用飞机增速预测(单位:架)军用飞机增量预测图(单位:架)我国军用飞机零部件制造产业未来10年规模预计超3000亿元。受益于“十四五”强军强国政策的大力推进实施,以及我军现在新型号主战机型的不足和原有旧机型的更新换代,未来3-5年将迎来下游主战型号飞机更新换代的高峰。考虑到我军未来十年各种机型的新增数量以及旧机型机身零部件的维修保养、零件更新等工作,军用飞机航空零部件产业市场预计新增需求超2000亿,已有飞机维修更新市场需求近1000亿,合计超3000亿航空零部件制造市场需求。鉴于该行业属于高壁垒、长积淀、深度跟踪的小众行业,未来行业内稀缺龙头将显著受益。军用飞机未来10年市场需求规模预测(单位:亿元/架)航空零部件制造业或将显著受益于军工集团业务外包比例增加。目前我国军工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变化正在不断加快,社会分工不断细化,未来利用外部社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军工企业将非核心的生产制造环节转让给具有合格专业技术的生产厂家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未来随着军工集团“大产业链+小总部”模式的不断建设,军工产业集群将以军工集团为核心,以关键加工装配工厂为辅助形成区域性航空制造产业园。军工集团为保证自身的效率与利润,未来有望将非核心生产环节外包比例逐渐提升,从而使零部件生产、机加工、装配等企业显著受益。3.2民用航空市场:国际分包业务扩量+国产大飞机需求放量共促发展国内民用航空转包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际地位逐步提升,预计未来10年国内需求+国际分包将超1800亿市场规模。中国的航空工业外贸转包生产始于1980年,先后与美国波音、欧洲空客、加拿大庞巴迪、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等世界先进飞机制造公司以及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英国罗罗公司、美国普惠公司等发动机制造公司建立了工业合作关系,开展了广泛的航空零部件外贸转包生产,项目涉及机头、机翼、机身、尾段、舱门、发动机部件等多种产品。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产品技术水平与质量逐渐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近年来中国航空转包生产发展非常迅猛。中国将在国际航空转包市场上与世界各民用飞机制造商包括中国商飞、波音、空客、庞巴迪、巴西航空等开展全方位的合作。目前全球知名飞机制造商均有采用中国产品,以波音公司为例,在全球飞行的6000架波音飞机当中,均有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及零件。国内转包市场规模稳步提升,逐步成为世界航空产业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中国航空企业一直通过国际航空转包生产以及大量合资企业建设的方式,不断提升国际主力机型结构部件、金属型材、金属零部件等方面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逐步成为世界航空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了国际化发展能力。中国民用航空零部件转包交付金额不断扩大,波音、空客等零部件转包需求持续增长,中国企业获得的民航转包生产金额呈稳步上升趋势,国内民营航空企业获得的国际航空转包份额也有所提升。而国内航空零部件转包业务承接方主要分为国资背景及民营企业,主要由中航工业和中国航发两大军工集团的旗下个主机厂或成立的合资公司承担。据统计,目前中航工业整体承担了约80%的航空发动机转包业务。ARJ21与C919航空零部件与维修市场规模国内自身分包市场规模:国产飞机需求扩产达1400亿市场规模,国际分包稳定增长。在国际转包业务持续推进的同时,我国大型自主商用飞机谱系的建设也快速发展,随着商用飞机航空制造产业链的不断成熟,航空零部件制造规模及分包比例也将随下游大飞机放量获得明显增长。我国C919大飞机于2015年11月2日完成总装下线,2017年5月成功试飞。根据官网数据显示,目前C919已获得28家客户累计815架订单;国产支线飞机ARJ21交付不断增加,目前确认+意向客户超700架。按照各自售价及零部件占飞机总价值30%/36%比例计算,考虑已有订单及已落地飞机后期维修更新替换工作,我国未来10年可贡献零部件制造分包收入近1400亿元。2010-2030年我国国际航空制造分包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美元)1、总论1.1航空零部件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2、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航空零部件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3、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4、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5、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6、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7、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8、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9、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10、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11、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12、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13、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14、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15、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16、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关联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航空零部件项目申请报告航空零部件项目建议书航空零部件项目商业计划书航空零部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航空零部件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航空零部件行业市场研究报告航空零部件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航空零部件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航空零部件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航空零部件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