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本科二本院校,报考华东理工大学的药学专业,如何备考?逃于深蓁

本科二本院校,报考华东理工大学的药学专业,如何备考?

很多同学在考研的时候都会纠结一个问题:我是二本院校的毕业生,报考“双一流”院校的时候会不会被歧视,或者遭遇不公平对待?以至于最终只能选择一所普通的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院校,而不敢报考名牌大学。其实这是考研过程中非常大的一个误区,国内大部分学校都不会歧视二本院校的毕业生,只是有些学校在调剂的时候可能会设置一定的门槛,在我身边,就有很多从二本院校逆袭进入国内顶尖985院校的同学。华东理工大学是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有三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分别是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这所高校是本专业领域内非常全国数一数二的一所高校。虽然药学专业并不是华东理工大学的强势专业,但是本专业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也拿到了B+的成绩,所以相对来说也是非常有优势的。那么,对于二本院校的毕业生,如何才能备考华东理工大学药学专业的研究生呢?在我看来,其实无论报考哪一所大学,哪一个专业,复习的基本节奏都是大同小异的。首先,大家要详细查询自己目标院校的考研科目有哪些,比如华东理工大学的药学专业,本专业下细分多个研究方向,初试科目主要有619药学基础综合(药学院),以及政治科目、英语一。其次,大家需要详细查询619药学综合中所包含的具体科目,然后有针对性的复习,然后,给自己制定一个能考上这所高校的复习计划,严格要求自己实施。按照往年的情况,现在正是2021年考研学子选择学校的时候,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很多同学都无法返校,而且很多2020年的考研学子还无法参与考研复试。不过,对于以后要考研的同学们来说,越早准备就会多一份希望,就能拥有比别人更多的优势。所以,即使现在自己在家休息,也一定要抓紧时间复习,尤其是专业课和英语!总而言之,大家不要因为自己是二本院校的毕业生而轻视自己,之前看过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你想想,如果你达到目标院校的复试线,你就要和985、211院校的同学们站在同一个教室参加复试,到时候谁应该惭愧?是他们而不是你!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导师们招学生还是非常公平公正的,仔细想想,现在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招收实力强,比较突出的学生,而不会考虑学生来自哪一所学校,如果你足够优,没有导师会拒绝你,前提是你拿出真本事,让他们觉得你不是简单的二本生!大学视野为您解疑答惑,如有更多的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与我一起交流!

玫瑰城

考研院校分析 —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华东理工大学是首批六所设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综合类研究型大学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位于上海市,工科类强校,具有很强的地域优势,尤其是化工专业,全国数二数三。化工学院众所周知,上海是一个高校云集的地方,而华东理工大学是一所实力大于名气的学校,学校整体来说非常低调,知名度较低,甚至很多上海本地人都,没听过这个学校。华东理工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专业代码0817。也就是除了油气储运工程和化学工程专硕这两个专业,其他专业都是属于化学工程与技术这个一级学科,专业实力非常强势。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这两个二级学科也是国家重点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这些二级学科去年的复试线都是373分,录取的均分都超过390分,难度还是很大的。但是华东理工大学的这些专业就业还是很好的。在华东地区,华理基本占了上海化工界的半壁江山,外企比如巴斯夫,拜耳,陶氏,国企中石化、中石油,到处都是华理毕业的校友。在华东地区还有一个学校化工专业也是很好的,那就是我们江苏的南工大,但是南工大不是211院校,学校平台优势不是很强,但是专业实力毋庸置疑,全国排名第五第六。选学校的话,就当前阶段来说:如果你是大二,实力平平的同学建议可以准备去考华东理工,毕竟211名头真的有很大加成,年青嘛不要怂。况且时间还多实在不行还能掉头。可如果你现在已经是大三了,建议你做人还是实在点好。当然对于实力比较强同学也完全可以考虑天津大学和大连理工这些985。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专业主要有三个大类,一类是化学专业的学硕,一类是化工专业的学硕,还有一类是工程类的专硕。化学这个一级学科的学硕也很强势,毕竟化工的基础也离不开化学的理论知识。别看华理不是985,但是华理工的化学专业在化学界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这些专业都有行业的中坚和学术大牛,科研经费也完全不用担心。但是化学毕竟是理科,考试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就业的方向相对化工专业也狭窄些。这4个化学类的专业考研的难度相对要小一点。复试线最高的分析化学才331分,比化工学院的那些专业低40多分,而且这个分析化学听说是有很牛叉的导师带队的。其他三个专业就更简单了,均分都是在340分左右,基本考个340分,也就可以上了,而且18考研预计分数会更低,这个等到五月份以后再来分析。应用化学和工业催化也是国家重点学科。虽然研研常常提到国家重点学科,但是大家对国家重点学科的重要性也不是很在意,以为就是厉害一点的学科。其实他的目标是培养一批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学科前列,其中部分学科达到国际同类学科领先水平,也就是说你考上这些专业,就有机会踏上成功之路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当然这些专业考研难度就相对大一些,去年复试线都在360分左右,均分380分左右,但是比起化工学院的那些专业还是低了10分左右。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这些专业都是考研的热门专业,尤其是理工类的院校。华东理工的双控是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这个二级学科是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所以这个专业的考研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去年统招人数25人,复试线359分,平均分379分。而控制工程这个专硕收分也比较高,去年招生50人,均分365分。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与通信工程也是很多同学选择报考的专业,华东理工的这两个专业考研难度比较低,每年招生10几个人,这两个专业虽然不是很强,但是借助华东理工这个211的平台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推荐报考。计算机的两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难度适中,专业水平差不多的211院校考研竞争情况和华东理工相似,具体选什么学校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以后发展的地区考虑。生物工程学院把这个学院放上来呢,其实是有几个同学之前问我,南理工和华东理工的生物化工考哪一个比较好。那我给同学们的推荐是考华东理工:华东理工的这个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但是这两个学校的考研竞争情况差不多,所以综合来看的话推荐华东理工。微生物学去年招生人数比较少,统招才录取4人,均分347分,这个专业主要是那个403的同学拉分比较多,其他三个同学分数都是在347分以下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去年统招22人,最低分344,均分365分,一般考到350多分也就比较稳了。生物工程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之前有个同学很有意思,说一个市级重点学科有什么用啊?上海是直辖市,和省是平级的,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你们省的重点学科是一样的。而且上海高校特别多,光985就有4所,能评上上海市重点学科都是很好的专业。既然专业强势,那么对应的竞争就比较激烈,去年统招人数17人,复试线354人,均分375.5分。当然生物工程的专硕要简单很多,虽然均分330分 ,但是有不少同学都是300分以下的,如果能考到330分的话就妥妥的能被录取了。所以想考华东理工生物工程的同学,如果实力不够可以考虑专硕。材料学院和环境学院华东理工的材料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全年复试线373分,均分392分,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材料工程的专硕去年复试线357分,均分383,比学硕的难度要小。这两个专业的招生人数都挺多。材料学这个专业推荐大家多对比几个学校,因为有这个专业的学校很多,而且很多都是国家重点学科或者重点培育学科,尽量选一些性价比较高的学校。环境工程类的专业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也是很好的专业。分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环境工程这两个专业。从考研情况看,学硕的难度要远远大于专硕的难度。学硕的均分比专硕要高30分左右,而且考虑学硕考试的试题难度是很大的,所以综合考量专硕的性价比会比较高。其他专业大家参考表格数据。商学院华东理工的商学院都是经济类的专业。但是经济类的学硕招生人数都特别少。像应用经济学的4个专业加起来才招了8个人。这些专业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想考上最少都要380多分。经济类的专业差不多也就这样了,虽然这些专业少,考研情况不稳定,但是华东理工考390分也就差不多,无关报考人数,无关报录比,不是每个有实力的同学都考华理工的经济学的,正真有实力的都去考上财去了。工商管理分为两个专业,一个是会计学招了3人,一个是企业管理招了7分。由于人数比较少就把数据放在一起统计了,均分395,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研研觉得还有其他211学校比华东理工性价比更高。管科嘛,去年招生11人,211难度都这样收分都在380分以上,这个大家自己根据未来就业选择。想去上海的报上海的学校,向来南京的报南京的学校,前提你要能考到这个分数。金融专硕去年招生44人,均分372分,其实这个难度还是可以的,是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且350分以下的同学还有几个。上面只是介绍了华东理工的部分专业,华东理工的专业其实还有很多。像管理类、法学类、外语类、理学、药学类招生专业还是挺多的,但是考研竞争情况都不小。最近生身患流感,精力有限,做的不是特别全面,和咨询的同学聊天可能没有之前那么详细,大家也体谅下,等那个精力充沛的研研复活。总结:华东理工在上海是个很好的学校,上海高校排名中(研研心里的排名),华理排在复旦、交大、同济和华师大后面。华理的化工偏向大化工,基本的化工原料工业。上海是很多考生最喜欢去的城市,考复旦、交大难度太大,中规中矩的华东理工大学就成了很多考生的理想院校。华东理工大学去年考研的招生情况很火爆。华理人大多都是勤奋,踏实,质朴的,学校整体氛围很和谐,也比较干净单纯,是个理想的去处。

幸矣

喜报!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喜获9000万奖学金!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双十一”与“双十二”的距离你会说什么呢“难道不是青黄不接吗”你理直气壮说道那你一定还不够了解华理在华理小研们心目中十一月底从来不是“吃土”的季节反而是距离“财务自由”最近的时光答案就藏在紧紧攥着的银行卡里藏在那条即将到来的短信提示里“叮 ,奖学金到账”听,那正是“读书人”的“丰收曲”!它不但是对大家一年辛勤科研求学的肯定更是对来年继往开来更上一层楼的激励你问道“在华理的幸福生活是什么”妞妞想说或许就是食堂里的烟火气教室内的读书声实验室里的专注寝室中的欢笑声运动场上的活力而这一切更与来自学校的关怀密不可分外国语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王露露化工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崔鸿劼药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方芳化工学院2016级硕博研究生陈弋翀给勤奋求实的你夜里挑灯苦读 奋笔疾书日头勤翻文献 收集数据如此往复看似单调枯燥实则其乐自现乐在其中的华理小研也必将在这有关收获的季节得到一份肯定与奖励学业奖学金给勤奋求实的你共计8910名学生共计8377.45万元量化的数字背后是名为汗水的浇灌法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邓攀体育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罗玉婷马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胡博成高教所2018级硕士研究生王维军机动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陈锋为激励广大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依据《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华东理工大学2020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共评选出8910名获奖学生,共计8377.45万。其中:博士1360名、硕士新生优秀等505名、硕士新生普通等2475名、硕士高年级一等1378名、硕士高年级二等2733名、硕士高年级三等459名。给励志明德的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脚踏实地、修身致远的华理人你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励志明德的校训赋予了校训以新的意义与内涵这份奖励给向前奔跑的你们依据《华东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修订)》规定,2020年获得我校优秀研究生励志奖学金新生为542名,共计620万元。其中获得30000元奖励的为20名,获得20000元奖励的为38名,获得10000元奖励的为484名。给品学兼优的你你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科研课业之余在学生工作、志愿者活动中发光发热的你值得这一份嘉奖星光不负赶路人未来,再接再厉先进班集体材硕172班化学院M164班依据《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励条例》(校研【2017】33号)规定,2020年获得我校荣誉类奖学金的情况如下:1、优秀学生493名;2、优秀学生干部227名;3、优秀三助工作奖251名;4、优秀社会工作奖513名。此外,校先进集体将另行答辩,另有25项社会奖学金正在紧锣密鼓评选中。学业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荣誉类奖学金社会类奖学金……妞妞相信优秀的你一定收获了自己的专属奖励华理许你冬日“第一桶金”希望它能助你在“研途”大胆逐梦 再创佳绩来源: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 信息来源: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图片来源:往期推送文字:麻瓜瓜排版: 猎空

千寻

战“疫”抗“疫”成为大学生最动情的思政教育平台

自3月起,沪上各高校纷纷开启“云上思政”课堂,本市数十万大学生在线聆听——“战‘疫’中感受到的责任与担当砥砺前行”、“在灾难中学习和成长”,“这次防疫斗争,是一场生动的‘思政课’、现实的‘思政课’。”同济:让学子在抗击疫情感受到责任3月3日,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在“云端”讲述2020春季学期第一课:“师者不忘初心、守土有责,停课不停教;专家教授勇挑重担,聚焦科技攻关;各附属医院医务人员发扬“逆行者”精神,紧急驰援一线;广大校友贡献同济智慧,纷纷汇聚爱心。”方守恩对同学们提出希望:要在责任担当中激发学习动力,将抗击疫情中感受到的这份责任、担当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将个人抱负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要在困难中磨砺学习意志,正面看待学习生活中的急流险滩,从容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守得云开见月明”。复旦:思政不下线、关爱不断线复旦大学的思政教育不仅在校园里,更在与国家同向同行的实践里。学校以学生党团组织为引擎,思政不下线、关爱不断线,为战“疫”汇聚起青年的力量,也让复旦学子在这段特殊的经历中收获成长。复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19级硕士生党支部的一篇篇“疫期党员日记”上线了。“我始终被这场疫情中的善良和温暖感动着。我的亲人作为医护工作者,把自己的新年奉献给了市民的健康;我的同学努力联系身边的人,为武汉捐助了一批物资,其他的同学也纷纷捐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我的老师们,每天确认同学们的身体情况和所在位置,在微信上不厌其烦地让大家做好防御措施。我身边的都是普通人,可大家在这场疫情面前都是那么得不普通。希望在春天樱花盛开的时候,能看到所有人都依然平安喜乐。”支部党员方陶敏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还有更多党员,和她一样,在字里行间传递着温暖。复旦线上的思政课堂还构建了特殊的“1+1”制度,由学生党志愿陪伴在鄂学生共度这段特殊的时光。这个时候,陪伴也许就是最好的支持。与学生党员、2016级本科生郑凯祥结对的是他的室友、家住武汉的张朕银。张朕银的父母都是公务员,最近非常忙碌,父亲甚至因为工作需要,搬到了另一个街道居住。原本不常在线上和人聊天的他,现在聊天多了起来。考研成绩怎么样?家里吃的还好吗?武汉的情况如何?这是二人最近聊天的话题。在这份陪伴之下,张朕银说:“感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在这里,也就不那么焦虑了。”东华:让学生明白战 “疫”里不倒的中国力量在东华大学,一堂取名“暖心牌”的微课上线,凝聚着战“疫”正能量。老师们在行动,其中既有思政一线的辅导员老师,也有教学一线的专业老师。他们自发录制微课,结合疫情防控积极宣传科学知识、讲述感人故事,浓缩知识要点,分享独到观点,做好知识分享和课程预热,说事、说情、说理,讲述这场战“疫”里不倒的中国力量。据了解,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推出的《战 “疫”里不倒的中国力量》系列音频微课特辑共分为五讲,还包括《逆行里的爱国精神》、《疫情教会我们“敬畏”》、《“宅”出来的规则意识》《被“夜光”点亮的感恩心》等思政微课,辅导员们将结合战“疫”中鲜活感人的案例和身边故事,引导大学生感知中国力量,理解大爱仁心,努力成为一名传播爱、奉献爱和充满爱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华理:在战“疫”之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3月9日下午,华东理工大学的师生共同聆听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由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引起了广大华理师生的热议。华理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卢杨副教授表示,要将中国抗击疫情的生动具体实践,融入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引导大学生承载使命和担当,将“思政课”教学优势转化为防疫斗争的坚实力量。华理化工学院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阿曼·阿吉表示,作为一名辅导员,应该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此次疫情防控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以及国家强大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整合能力等,在战“疫”之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华理药学院药学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马智说,通过云上思政课,更加明白此次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中国在疫情中采取“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严格防控措施,是世界的榜样,得到了国际上的赞许,也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的民族,是任何艰难险阻都不可战胜的民族。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老牛仔

华东理工大学排名前五的专业有哪些呢?考上了该如何选择专业呢?

【一、华东理工大学简介】:华东理工大学(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理“(ECUST),坐落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覆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11个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全国16所工科重点大学科技工作研讨会、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等校化工系组建而成;1953年,中共上海市委高等学校党工作委员会批转同意成立华东化工学院党委会,山东工学院化工系调整并入学校;1954年,学校梅陇新校址建成并投入使用,华南工学院无机物工学专业调整并入华东化工学院;1956年,学校创办夜大学,学校获准首次招收(副博士)研究生,学校归上海市人民政府领导;1958年,学校开始招收工农预科;1960年,学校被中共中央列入64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行列,隶属教育部直接领导;1965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内地三线建设华东化工学院等4所重要大学分校;1969年,经国务院同意,学校划归上海市领导,学校举办石油化工专业教育革命学习班(又称试点班);1970年,学校举办化学肥料专业试点班,学校成为中国首个核电站建设工程(代号“728工程”)承担会战任务的负责单位之一;1972年,学校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工农兵学员,经上海市委决定,学校改名为上海化工学院,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更名为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1973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化学系和上海财经学院部分教师调入学校,学校四川分院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1976年,学校恢复招生和教学,各项工作重新走上正轨;1977年,学校重新开始招收本科生,本科学制恢复为四年;1978年,学校重新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划归教育部直接领导,学校恢复招收研究生,学校与上海市化工局、卢湾区政府合办上海化工学院分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停办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原校址改办四川化工学院(现四川轻化工大学);1980年,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华东化工学院原名;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获设化学工程等5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982年,学校与常州市科委、经委、计委签订了全面技术协作联合协议,建立上海高校第一个科研生产联合体;1984年,学校为化学工业部、石油工业部、中国石油总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和山东烟台、枣庄地区及上海市定向招收政治学干部专修科学员,华东化工学院分院并入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首次建立化学工程和工业化学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学校成为国家教委3所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1989年,学校与部分重点工科大学发起成立“全国16所工科重点大学科技工作研讨会”;1991年,学校获批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博士点;1993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签约,决定共建、共管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上海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华东理工大学,成立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后改建制为华东理工大学金山校区);1997年,学校接受国家教委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市政府共同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6月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实质性并入华东理工大学;2001年,学校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002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成立;2003年,学校被批准为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高校;2004年,学校开始建设奉贤新校区,学校首次招收国防生;2005年,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园建立;2006年,学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2007年,奉贤校区正式投入使用,金山校区转制成立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金山科技园;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获准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0年,学校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1年,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发起成立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2012年,学校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成立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诺丁汉高等科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成立;2013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学校与奉贤区人民政府签约共建“上海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2014年,学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校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2015年,学校获批全国第一个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学校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7年,学校被认定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被认定为“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成立华东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和“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现代能源技术研究院”“生命健康研究院”;2018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校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2019年,学校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学校与法国化学工程师院校联盟及雷恩国立高等化工学校合作创建华东理工大学国际卓越工程师学院;2020年,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二、华东理工大学院系与专业简介】:据华东理工大学院官网显示,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0个学院,开办本科专业72个。【三、华东理工大学专业推荐】:1、推荐指数排名第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适应性强、思路开阔、勇于创新,能够从事化学工业领域的生产、研究、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推荐指数排名第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符合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发展需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和产品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材料选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3、推荐指数排名第三: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设置石油化工、煤化工、药物合成三个培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掌握应用化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煤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应用技术开发、应用技术推广、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4、推荐指数排名第四:金融学;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合作精神;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金融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既具备在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攻读更高等级学位(或从事学术研究)的资格条件,又能够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财务、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深厚商学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5、推荐指数排名第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获得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6、推荐指数排名第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7、推荐指数排名第七: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8、推荐指数排名第八:自动化;9、推荐指数排名第九:数学与应用数学;10、推荐指数排名第十:制药工程;依次为:油气储运工程、英语、工商管理、生物工程、化学、复合材料与工程、法学、药学。。。。。。下一期给大家讲解北京交通大学,敬请期待!

上及有虞

2018制药工程高校排行:天大、华理、北化工居前3,川大9,浙大14

2018制药工程高校排行:天大、华理、北化工居前3,川大9,浙大14制药行业对应的专业主要就是两类,一个是化工与制药类,这个包括化工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还有一个是药学类的专业,药学和药物制剂,当然也有分的更细的,临床药学等等的,这些专业都是可以进入制药行业的比较对口的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就业差别较大,特别在这里更明显,如果做研发的话本科基本不可能,只有研究生甚至是博士以上的学历才能做研发,否则基本上就是工厂做质检或者销售,化验类似这样的工作。制药工程专业制药行业其实是一个常青的行业,因为人口老龄化,可能几十年都是朝阳产业,因为新的技术和材料层出不穷,这块的空间是很大的,如果只是停留在本科层面发展的机遇就要差一些,就职于大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待遇会好一些,还有一点是药品的选择,进到哪一类公司,市场潜力大,利润率比较高,待遇就会好,如果传统的制药,一个药品利润比较低的话效益可能就很一般了。2018制药工程专业较好的高校可以分为三类,适合各个层次的考生报考,现做简单的分析。2018-2019制药工程高校排行2018-2019制药工程高校第一个层次的高校为5星+级别,共有三所高校,排在第一的是985化工类强校天津大学,第二第三名的是两所211工程化工类高校,即华东理工大学与北京化工大学,这两所高校与化学及化学工程与工艺相关的专业都排在全国高校的前列。第二个层次5星级的高校有9所,其中四所为医药类高校,两所药科大学中药大与沈药大,两所中医药大学广州与山东中医药大学,两所工业大学南京与浙江工业大学,三所985、211高校江南大学、川大与大工。天津大学第三个层次的制药工程高校为5星--高校,一共有8所,两所985高校北理工与浙大,4所211高校,分别是贵大、武理工、郑大和云大,两所双非河北科技大学与武汉工程大学,以上就是制药工程排名前20的高校,基本上是以化学工程为主的工科高校和医药高校,大家对此怎么看?

恶人湖

就业压力更大!六七成毕业生选择考研“躲就业”“缓就业”者趋多

新民晚报讯 编者按:大学生就业难、求职难,是近10年来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是今年,大家议论得更多。因为疫情,2020届毕业生经历了史上最困难的就业季;而2021届毕业生又将面临艰难时刻。如何迎难而上,破解困局?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关注2021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专栏”,报道当下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求职环境、成功案例等。希望每名毕业生找到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信息,最终成功就业。 疫情之下,沪上各高校刚刚完成艰难的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马上迎来2021届毕业生就业。经历了特殊的疫情就业季洗礼,新一届毕业生求职心态如何?就业市场状况又如何?记者走访多场高校招聘会及高校就业中心获悉,相较上一届毕业生,2021届毕业生普遍感觉就业压力更大。部分知名院校,竟有六、七成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躲就业”“缓就业”学生呈现继续增多的趋势。 华东理工大学连续举办两场2021届毕业生校园综合招聘会,宝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上海医药集团等大型国企带来了近3000个工作岗位。记者在现场发现,与往年有所不同,国企、事业单位的求职热度迅速上升。华理化工学院的小张同学表示,“看到疫情期间许多外企、民企裁员,更希望找一份稳定安全的工作。”还有更多同学考虑更“安全”的求职方式——考研。华理药学院的小曾认为:“与其今年明年找不到称心的工作,不如考个研,再在校园里躲几年,等待最佳的就业时机。” 上周末,复旦大学举办2021届毕业生秋季综合类招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湖州市教育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五研究所等151家用人单位参会,也仅仅吸引了校内2000多名应届毕业生参加。现场,文献信息研究中心硕士毕业生杨雅茹正准备将简历投递给湖州市教育局。当被问到求职意向时,她谈到:“此次秋招会我主要关注基层和事业单位的工作机会。” 不少2021届毕业生对求职前景并不乐观,求稳心态加重。对此,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郑东分析认为,相比师兄师姐,2021届毕业生就业环境依然严峻。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在疫情常态化控制下,2021届毕业生难以寻找合适的实习机会。而现在的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学历及培训证书则放在其次。郑东表示。“今后,如果一个学生一直呆在校园不与社会接触,不具备实习经验,缺乏工作经验,势必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对于“躲就业”“缓就业”者趋多的现象,郑东表示出担忧。他介绍,以华东理工为例,每年招收的研究生占本校本科毕业生比例约为20%,如果考研的本科生比例达到六、七成之多,意味着多数本科毕业生实现不了完美的“缓就业”愿望。而一旦考研失利,毕业生就业压力心态倍增。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国际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同时转型的大背景。尤其是上海相关领域,如制造业、房地产业等高校毕业生就业用人需求出现下降趋势,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增添了不确定因素。与此同时,随着当前毕业生主体转向“95后”,就业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就业期望由以前的“能就业”全面转向了“好就业”,就业观念、就业选择、就业方式更加多元多样,“好就业”、“隐性就业”、“不就业”、“慢就业”等群体正在不断壮大。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当下,毕业后不急于就业的、考研考公务员失利后再次报考的学生迅速扩大。 对此,郑东表示,不主张2021届毕业生“躲就业”“缓就业”。一来,所谓的“躲就业”就是与社会脱节,永远想躲在象牙塔里的学生可能永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二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型,需要大量高校优秀人才的参与。郑东说:“希望每个2021届毕业生抱着积极的心态就业,多出去走一走,多动一动手,就会发现,自己离一份工作并不遥远。” 从沪上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看,只要毕业生放下心态,放低姿态,还是能够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所谓大学生就业难,并非难在缺少就业岗位,而是“心态难”。 【来源:杭州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和同

超六成选择考研!2021届毕业生普遍感觉就业压力更大,如何破局→

大学生就业难、求职难是近10年来老生常谈的话题今年大家议论得更多因为疫情2020届毕业生经历了史上最困难的就业季而2021届毕业生又将面临艰难时刻如何迎难而上,破解困局?新民晚报从今天起推出关注2021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专栏报道当下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求职环境、成功案例等希望每名毕业生找到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信息最终成功就业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疫情之下,沪上各高校刚刚完成艰难的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马上迎来2021届毕业生就业。经历了特殊的疫情就业季洗礼,新一届毕业生求职心态如何?就业市场状况又如何?新民晚报记者走访多场高校招聘会及高校就业中心获悉,相较上一届毕业生,2021届毕业生普遍感觉就业压力更大。部分知名院校,竟有六、七成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躲就业”“缓就业”学生呈现继续增多的趋势。华东理工大学连续举办两场2021届毕业生校园综合招聘会,宝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上海医药集团等大型国企带来了近3000个工作岗位。记者在现场发现,与往年有所不同,国企、事业单位的求职热度迅速上升。华理化工学院的小张同学表示,“看到疫情期间许多外企、民企裁员,更希望找一份稳定安全的工作。”还有更多同学考虑更“安全”的求职方式——考研。华理药学院的小曾认为:“与其今年明年找不到称心的工作,不如考个研,再在校园里躲几年,等待最佳的就业时机。”上周末,复旦大学举办2021届毕业生秋季综合类招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湖州市教育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五研究所等151家用人单位参会,也仅仅吸引了校内2000多名应届毕业生参加。现场,文献信息研究中心硕士毕业生杨雅茹正准备将简历投递给湖州市教育局。当被问到求职意向时,她谈到:“此次秋招会我主要关注基层和事业单位的工作机会。”复旦大学举办2021届毕业生秋季综合类招聘会不少2021届毕业生对求职前景并不乐观求稳心态加重▽对此,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郑东分析认为,相比师兄师姐,2021届毕业生就业环境依然严峻。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在疫情常态化控制下,2021届毕业生难以寻找合适的实习机会。而现在的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学历及培训证书则放在其次。郑东表示。“今后,如果一个学生一直呆在校园不与社会接触,不具备实习经验,缺乏工作经验,势必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对于“躲就业”“缓就业”者趋多的现象,郑东表示出担忧。他介绍,以华东理工为例,每年招收的研究生占本校本科毕业生比例约为20%,如果考研的本科生比例达到六、七成之多,意味着多数本科毕业生实现不了完美的“缓就业”愿望。而一旦考研失利,毕业生就业压力心态倍增。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国际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同时转型的大背景。尤其是上海相关领域,如制造业、房地产业等高校毕业生就业用人需求出现下降趋势,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增添了不确定因素。与此同时,随着当前毕业生主体转向“95后”,就业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就业期望由以前的“能就业”全面转向了“好就业”,就业观念、就业选择、就业方式更加多元多样,“好就业”、“隐性就业”、“不就业”、“慢就业”等群体正在不断壮大。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当下,毕业后不急于就业的、考研考公务员失利后再次报考的学生迅速扩大。对此,郑东表示,不主张2021届毕业生“躲就业”“缓就业”。① 所谓的“躲就业”就是与社会脱节,永远想躲在象牙塔里的学生可能永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② 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型,需要大量高校优秀人才的参与。“希望每个2021届毕业生抱着积极的心态就业,多出去走一走,多动一动手,就会发现,自己离一份工作并不遥远。”从沪上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看只要毕业生放下心态,放低姿态还是能够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所谓大学生就业难并非难在缺少就业岗位而是“心态难”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编辑:施雨

大耳窿

就业压力更大!六七成毕业生选择考研 “躲就业”“缓就业”者趋多

编者按:大学生就业难、求职难,是近10年来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是今年,大家议论得更多。因为疫情,2020届毕业生经历了史上最困难的就业季;而2021届毕业生又将面临艰难时刻。如何迎难而上,破解困局?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关注2021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专栏”,报道当下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求职环境、成功案例等。希望每名毕业生找到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信息,最终成功就业。图说:复旦大学举办2021届毕业生秋季综合类招聘会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疫情之下,沪上各高校刚刚完成艰难的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马上迎来2021届毕业生就业。经历了特殊的疫情就业季洗礼,新一届毕业生求职心态如何?就业市场状况又如何?记者走访多场高校招聘会及高校就业中心获悉,相较上一届毕业生,2021届毕业生普遍感觉就业压力更大。部分知名院校,竟有六、七成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躲就业”“缓就业”学生呈现继续增多的趋势。华东理工大学连续举办两场2021届毕业生校园综合招聘会,宝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上海医药集团等大型国企带来了近3000个工作岗位。记者在现场发现,与往年有所不同,国企、事业单位的求职热度迅速上升。华理化工学院的小张同学表示,“看到疫情期间许多外企、民企裁员,更希望找一份稳定安全的工作。”还有更多同学考虑更“安全”的求职方式——考研。华理药学院的小曾认为:“与其今年明年找不到称心的工作,不如考个研,再在校园里躲几年,等待最佳的就业时机。”上周末,复旦大学举办2021届毕业生秋季综合类招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湖州市教育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五研究所等151家用人单位参会,也仅仅吸引了校内2000多名应届毕业生参加。现场,文献信息研究中心硕士毕业生杨雅茹正准备将简历投递给湖州市教育局。当被问到求职意向时,她谈到:“此次秋招会我主要关注基层和事业单位的工作机会。”不少2021届毕业生对求职前景并不乐观,求稳心态加重。对此,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郑东分析认为,相比师兄师姐,2021届毕业生就业环境依然严峻。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在疫情常态化控制下,2021届毕业生难以寻找合适的实习机会。而现在的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学历及培训证书则放在其次。郑东表示。“今后,如果一个学生一直呆在校园不与社会接触,不具备实习经验,缺乏工作经验,势必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对于“躲就业”“缓就业”者趋多的现象,郑东表示出担忧。他介绍,以华东理工为例,每年招收的研究生占本校本科毕业生比例约为20%,如果考研的本科生比例达到六、七成之多,意味着多数本科毕业生实现不了完美的“缓就业”愿望。而一旦考研失利,毕业生就业压力心态倍增。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国际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同时转型的大背景。尤其是上海相关领域,如制造业、房地产业等高校毕业生就业用人需求出现下降趋势,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增添了不确定因素。与此同时,随着当前毕业生主体转向“95后”,就业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就业期望由以前的“能就业”全面转向了“好就业”,就业观念、就业选择、就业方式更加多元多样,“好就业”、“隐性就业”、“不就业”、“慢就业”等群体正在不断壮大。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当下,毕业后不急于就业的、考研考公务员失利后再次报考的学生迅速扩大。对此,郑东表示,不主张2021届毕业生“躲就业”“缓就业”。一来,所谓的“躲就业”就是与社会脱节,永远想躲在象牙塔里的学生可能永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二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型,需要大量高校优秀人才的参与。郑东说:“希望每个2021届毕业生抱着积极的心态就业,多出去走一走,多动一动手,就会发现,自己离一份工作并不遥远。”从沪上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看,只要毕业生放下心态,放低姿态,还是能够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所谓大学生就业难,并非难在缺少就业岗位,而是“心态难”。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太极侠

2020中国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排名TOP20,华理第一,北化第二!

一届届毕业生,那些走出校门的青葱少年,已成长为生物工程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监测管理人员、硕士博士。他们,在欢迎和他们一样的人加入。生物工程是分子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和能源学等各学科的结合,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医药、食品、农林、园艺、化工、冶金、采油、发酵罐新技术和新底物的环保等方面。2020中国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排名情况如下!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化学工程、发酵工程设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物统计学、生化工程、蛋白质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免疫学、动物生理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生物制药工程、生物药剂学及药物动力学、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生物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胚胎工程、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分离工程、药物分析、仪器分析等。生物工程专业就业方向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生物制药、生物能源、发酵工程、环境保护、化学工程、食品工程等领域的政府部门、企业单位从事管理和技术开发工作,或在高校、研究院所、商品检验、外贸部门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品质控制等工作。因为行业竞争较大,所以很多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报考就读本校与国内外高校、研究院所的研究生,研发生物制品与医用材料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检测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