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21考研初试科目、备考经验、参考书文质彬彬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21考研初试科目、备考经验、参考书

招生院系:管理学院招生专业: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招生人数:37研究方向:01(全日制)生产运作管理02(全日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03(全日制)网络优化决策04(全日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5(全日制)商务智能与电子商务06(全日制)管理系统工程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51运筹学一 或852管理经济学备考经验英语的话我主要是用了英语一黄皮卷真题和王江涛老师《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这两本资料。暑假之前只是每天坚持抽半个小时在百词斩上记考研词汇,每天点150个,大概过了两三遍。然后暑假开始做考研英语一的真题。到11月份的时候英语一的真题已经全部做完2遍了。最后到12月份就开始准备英语的大小作文,我是每天花1个小时在考研文库看作文范文并且花40分钟左右写两篇小作文或者一篇大作文,《高分写作》那本书中好像是推荐记12篇小作文6篇大作文来着,我有点记不清了。数学,第一轮是从3月份开始,我把课本过了一遍,课后习题都做了;第二轮大概在5月份,主要是听老师讲课,然后做基础习题;第三轮是从8月开始,听视频课配合做习题,当做题遇到不懂的就回过头来再听一遍老师讲的知识点,直到弄懂为止。高数和线代部分我听的汤家凤、概率论之前听的余炳森,但是说实话我没听太懂,最后选择了听方浩的,真的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强推!后期主要就是刷真题了,不懂的知识点要反复倒回去看,还有一些公式也要记住,考试都会用到。政治建议八月下旬或者九月初开始。我先从徐涛老师的视频开始学习,配合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对政治先进行一个整体内容的把握。后续就是背诵了,建议大家都要把肖秀荣的所有考研政治书籍买全,里面会有关于选择题背诵册子,重难点要记忆的部分,以及政治大题的押题。肖四肖八以及涛哥在十二月份的押题班都有很多关于考点的总结和预测,大家可以利用好这些资料。政治其实没有什么特定的学习方法,主要内容都是背诵记忆,所以如果觉得自己记忆力不太好的需要提前开始记忆,不要让临考前的自己太慌乱,稳住心态,才能发挥出好的成绩。专业课,华科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规定的是初试专业课在851运筹学和852管理经济学里二选一,我当时选择的是运筹学,因为大学有运筹学的基础,运筹学给出的参考书目是邓成梁的<<运筹学的原理和方法>>、钱颂迪的<<运筹学>>和杨超的<<运筹学>>。在新祥旭老师的指导下,我的复习过程中是以邓成梁的书为主,另两本书基本就是在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查看一下,看看是否对我理解有帮助。书总共复习了2遍,第一遍是6-8月份;第二遍是9-10月份,后面的时间我是以历年真题为主,刷了3遍真题,做真题的过程中再和书本结合来巩固重点内容。如果做到课本上的题目和真题全都能真正的搞懂,得高分甚至接近满分是不太难的,因为华科管科的专业课偏简单,但是也造成了复试线过高。

名实不入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怎么样?

管理科学与工程因为它是交叉学科,所以它的考研专业课是差别比较大的,天道考研盼盼老师提醒大家,选择目标时候要看目标院校是管理学强还是工学强,一般管理学强的院校专业课是考管理学原理,例如西南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像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这种院校考运筹学的比较多,运筹学是工学里面比较难的专业课,所以跨考的同学尽量选择管理学。当然有的学校会考经济或数据结构等,具体院校具体分析。专业课不太统一。所以给同学总结一下,大多数学校就是下面两种情况:只考一门运筹学,比如清华(经管院的)、天大(可以选考,不过大多数选运筹)、厦大、川大、北理工、华科(二选一)等等,一般运筹学的参考教材是清华出版的教材编写组编的那个绿皮书;有的只考一门管理学,比如西安交大(号称管理学第一)、同济、东南(二选,不过一般都会选数三加管理学,因为另外一个数一加高代不太占优)、浙大等,管理学参考教材也不尽相同,有的罗宾斯版的,有的周三多版的。

色难

考研压分?北大、人大、北师大和华科可不压分,你有本事考吗?

#冷丝说考研录取#文|冷丝栏目|考研录取不出意料,2020年考研,很多考生和家长又在抱怨:初试成绩太低,考研压分,某些学校不近人情。果真如此吗?冷丝每次看到这样的抱怨和一些网络上的消息,总是感觉不可思议,高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何要压分?因为,压分过头了,部分专业没办法招满,今后将面临缩减招生指标。最重要的是,各大高校也有讲求面子的习惯,一个专业如果需要通过调剂招生才能招满,该专业会被嫌弃的!所以,从高校的角度来看,他们可不愿意压分。以2018年到2019年研究生考试成绩和复试线来看,4所顶级高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部分专业的复试线过了400分,这就说明,这些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的成绩普遍偏高,而且不是一般的高!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的金融学专硕每年初试成绩都普遍偏高,复试分数线曾经达到402分,该校税务专硕的复试线也达到400分。北京大学的应用统计学专硕一度高达400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复试分数线为405分,这更是高得离谱。2019年的硕士研究生复试,北京师范大学很多专业复试线超过390分,该校过去几年很多专业的复试分数线也很高。也就是说,这4所高校的很多专业初试成绩都很高。现在的问题是:那些抱怨压分的考生,你们为何不报考这些高校呢?你有本事报考这些名校吗?不仅仅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一流高校,很多一流高校,比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顶级高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普遍偏高,冷丝还是那句话,你不要抱怨压分,你有本事报考这些初试成绩偏高的高校。对于高校和其他研究生招生单位来说,考研压分存在可能吗?又如何操作?冷丝用这种解释方法来说明,可能容易让你听懂。比如,某所高校的某个大类专业需要招生20人,报考和参考人数200人,按照教育部规定,参加复试的人数必须达到25人,该专业才能展开正常的复试。那么,该校的某个专业该如何展开初试试卷的阅卷工作呢?一般而言,无论是国家复试线、自划线,还是某所学校的复试线,每年的变化并不大,而公共课政治和英语每年的成绩变化也不大,唯一变化大的是专业课考试成绩。而为了让最为优秀的学生进入复试,这所高校某专业的阅卷教师都会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阅卷给分,因为,毕竟学生是自己招进来的,如果把关不好,最终麻烦的还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如何是负责任的态度呢?统一评分标准,客观公正对待每一份试卷,既然是同一个标准,那么,如果考分低,那就是普遍低;如果是高,那就是普遍高,这就即不存在“压分”,也不存在“提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谓的“压分”是不可能存在的。再就是,如同高考阅卷一样,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阅卷,也是采用流水作业的方式,30分以上大题,大部分高校都会采用两人阅卷取其综合分的方式,由此保证公平公正。从具体操作流程来看,压分也是不可能存在的现象。因此,冷丝认为,与其抱怨被压分,考生还不如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是不是自己学艺不精?考生最好还是多多反思总结自己,多多吸取本次考研的经验和教训,这样才会进步。

夫且不止

华中科技大学考研复试线:最难专业政治英语线75分,总分线405分

今日,华中科技大学正式公布了2020年考研复试线,今年的华科复试线是真的爆炸,大多数工科专业复试线已经突破350分,没有像武汉大学零星地还有几个专业爆冷,华科是普遍上涨(正式的分数线小编放在留言区域置顶),许多专业的分数高得离谱,也不知道从哪来这么大的竞争。下面来看一看部分专业的复试线有多高: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400分)VS电子信息(390):如此高的复试线恐怕已经不能用神仙打架来形容了,单科线也是高达60/90分,对于工科生来说,政治英语的分数能上50已经是烧高香了,而华科的这一分数线基本上都在55分以上,所以想报考华科英语估计是最大的拦路虎。人工智能的火爆已经持续了两三年了,如今只要带上人工智能,不论高考还是考研注定分数低不了。根据华科官方说法“硕士生推免生招生计划数不高于学院硕士生招生总计划的80%”,但是此学院有相对冷门的网络空间和项目管理,所以留给控制专业的统招名额估计也不会太多。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390)VS工商管理(385):我是没想到工商管理这个专业在早已烂大街之时,工商管理的热度并没有减多少。其实管理科学与工程这个分数已经比去年下降了15分之多(去年为405),虽说数三难度比较小,但是数学考不了120+的成绩,想上名校管理根本没多大胜算,况且名校现在基本都是推免生为主,留给统考生的空间是越来越小了,尤其是华科这种强势985院校,没有考到前几名的胜算还是谨慎报考。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政治英语线75,业务课线120,总分线405):不知道为啥这个专业这么火爆,难道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的需求?去年总分线为385,然而今年一下子攀升至405分。总分还不是最难的,恐怖在今年的政治英语线高达75分(去年为65),这个10分的提升的难度可不是仅仅10分的差别。在考研之中也许政治学的好点的75也是能达到(小编当年考研政治82),但是英语能上75的人并不多。能同时政治英语都超过75的同学,其学习能力我等学渣只能仰望了。还好我当时学的工科,还是照顾专业,考研的时候基本上过了复试线,在复试的时候不划水基本上都能录取。现在的分数线太恐怖了,尤其是文史财经医类专业,单科线动辄就60分70分的,真当大家都是神仙能去打架啊。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名校推免比例实在是太高了。但凡就业像样点的专业基本上都被推免生占据了,要不是有教育部明文规定所有招生专业必须由统考名额,我敢说这些名校不可能给统考生任何机会。在就业压力逐渐增大时,考研成为大多数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必修课,尽管知道结局不一定美好,但是至少拼一把也不耽误就业。考上了可以继续深造增加就业资本,考不上转身就投入社会建设。过了复试线只是迈过了第一道坎,复试的成败可是具有一票否决权,甚至有的院校还给复试中的四五个小项目“生杀大权”,一项不合格立即淘汰,不管你其他项目多么优秀。复试才是考研的重头戏,你准备好了吗?过了五一复试说来就来。你觉得华中科技大学的复试线高吗?

电影梦

华中科技大学公布考研录取拟名单,第三名放弃复试,原因为何?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在5月16号公布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从录取名单中可以看到不少同学初试成绩都达到了400分以上。再结合学校此前公布的招生计划,虽然推免生占据了绝大多数名额,不过由于机械和机械工程这两个专业招生人数足够多,因此还是有不少名额留给了统考生,比如机械工程招收239人,推免占用188人,统考还有51个名额。机械专业计划招生195人,推免生占了167人,实际还剩28个名额。同样的我们又查到了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复试分数线,机械工程和机械的复试分数线是360,设计学的分数也是360,工业工程与管理的分数是200分。其实这个分数对于工科专业来说还算正常,略微有点偏高的,对比于武汉大学的机械方向的复试线只有340分,四川大学的机械工程分数线355。在复试名单的末尾有一个同学格外引人注意,他考的是机械工程,初试成绩406分,但是却选择放弃复试。要知道他这个分数可不低,我仔细对照了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机械工程一共有9名同学的分数超过400,最高分414,第二名同学409分,他考406分刚好是第三名。对于这种高分考生来说,复试的时候只要正常发挥录取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因此他放弃复试的行为,着实让人难以理解。还有很多网友说“这个分数给我多好”!“这么高的分数,你不去我去呀”!不过像这种初试考高分却放弃复试的情况无非有以下几种情况,比如突然遭到意外无法参加复试,或者考上了公务员,当然也有可能是出国了,这几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该同学放弃复试。不过这毕竟只是我们个人的猜测,在浏览新闻的时候发现有一个自称是这位考生的同学回复说这位同学是考上了公务员,所以放弃了复试,如果确实是这种情况,那我就可以理解了。最后就不得不说这位同学确实优秀,考公务员成功了,考研也是高分,如果他参加复试肯定也能被录取。406分是多少考生梦寐以求的分数,要知道报考的可是华中科技大学,很多同学想进都进不来,不知道要有多少同学要羡慕这个成绩呢!

性觉

华中科技大学公布复试线,2.4万人报考,6000人进入复试!

随着华中科技大学公布2020年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国家线包括34所学校已全部公布完毕。这意味着2020年的初试工作已经全部结束,下一步将紧接着进入复试的工作中。在央视新闻对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的采访中可以得知,今年报考华中科技大学的有2.4万人,其中有6000人可以参加复试,为避免大规模人员流动、避免大规模人员聚集,已决定采取在线远程面试。查看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我们可以发现有两个专业分数特别高,分数高达400分以上。 第一个是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数刚好400分,2019年这一专业的分数线是360分,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上涨40分。另一个是公共管理学院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这一专业的分数高达405分,更为重要的是政治英语单科线要求达到75分以上, 没有考研的人可能不能理解英语75分是个什么概念,这单科线的要求放在全国都是排在第一的。反观2019年,这一专业的分数还只有385分,政治英语的分数也只有65分,就算是65分也已经是非常非常高了。英语能考到75分的人,真的只能感慨一声“真学霸”。今年华中科技大学的高分专业还是非常多的,比如社会医学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分数390,2019年这一分数只有380,今年上涨十分。2019年药学院的社会医学与公共事业管理分数线380,2020年这一专业同样上涨到390分。包括医馆学院的医院管理专业,同样从2019年的380分上涨到2020年的390分。除了以上上涨幅度较大的专业之外,今年扩招的理学,工学等专业分数上涨并不明显。但是医学专业有了明显的变化,比如附属协和医院分数集中在310分左右,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但附属同济医院分数分数有轻微的上升。华中科技大学一直是考研中的热门高校,这一点从2.4万人的报名规模那就可以看出,根据其副校长的说法,今年有6000人进入复试,那么按照120%的差额复试比例,今年全校大概录取5000人左右。

地之下也

华科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分数高得让人意外

千呼万唤始出来,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终于公布,一起来围观下吧,看看考华科的你是否已经上了复试的“贼船”。虽然华科是34所强基高校中最后一所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的,但是其给出的分数线也最为详细,也许这就是为了将各专业的复试分数线详细的整理出来,所以才更晚的公布录取分数线吧。毕竟要将所有专业的复试线统计出来实属不易!华中科技大学从2020年华科的复试分数线来看,专业和专业之间的录取分数线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其中最高的是公共管理学院的土地资源管理,复试分数线为405,让人有些意外,毕竟该专业在华科再说并不是最强的,但是复试分数线却是最高的。复试分数线达到390分及以上的除了土地资源管理意外,还有有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的控制科学与工程(400)、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的电子信息(395)、管理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390)、教育科学与研究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395)、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新闻与传播(390)等。不知道各位是否才上了这些炸弹,毕竟录取分数线过高的专业注定会有人落榜的,特别是那些考试分数线很高但是却刚好碰到了录取分数线更高的考生,估计还是很郁闷的。从录取分数线来看,最高的复试分数线是405,最低的不到200分!不过不要以为这些不到200分的就容易考上了,那是应为这些专业是没有专业课分数的。比如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的工程管理、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工业工程与管理等学科。这些专业的专业课1和专业课2都没有具体的分数。同时我们还注意了一个特点,今年华科的医学相关的专业录取分数线相较于往年偏低,这也许就与华科大校承诺的今年研究生扩招的人数全部给了医学院相关吧,毕竟现在我国的医疗卫生这一块还是人才紧缺,为国家培养所急需的人才也是一所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对于考华科医学院的同学就要恭喜了,刚好赶上好时候!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被这个幸福的彩蛋砸中呢?除此之外,华科大还有一批专门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计划,真正显现出了一所高校的社会担当!二队这些人才,华科是以绝对优惠的分数进行了扶持。大家对华科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也希望大家多多点赞加关注,祝各位生活愉快。下面是华科大对这些地区的复试分数线。华科大的强军及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下面是华科2020年硕士研究生各专业的具体复试分数线:华科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详情

简发而栉

考研选学校多重要?同一个专业,华科大复试线400分,北航335分!

考研党好不容易等到考研复试线出来,但是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过线的考生可以开开心心地准备复试,没过线的考生会各种失落。对于今年报考华中科技大学的考生来说,也是格外不一样的感受。部分专业复试线高达400+从华中科技大学4月23日发布的各专业考研复试线来看,部分专业的考研复试分数线已经达到了400分。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复试分数线400分;公共管理学院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复试分数线高达405分,这两个专业2019年的复试分数线分别是360分和385分。如果说经济学和管理学本身分数线高还可以理解,作为工科专业,复试线达到将近400分,确实太难了。有的考生因为今年报考了电子信息专业(复试线395分),分数391分,最终只能考虑调剂,不得不说这个分数真的很可惜。英语单科线高达75分总分高只是一方面,看看华科大今年的复试分数线就可以知道,多个专业单科线也较去年有所增长。前面提到的控制科学与工程,政治和英语都是60分,去年只有55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外语分数线竟然到了75分,这个分数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几乎都是做不到的事情,可想而知能进入复试的考生都是“神仙打架”。选择学校很重要通过华科大这个例子,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分数本身,还有背后的一件事——考研择校。下面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学习考研帮找到一个学科评估的排名数据(供大家参考),华科大的学科评估结果为A-,前面有八所学校的评估结果在A-以上。数据来自网络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前面八所学校2020年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复试分数线,应该都比华科大的分数线要低,其中北航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该专业今年的复试分数线是335分。从简单的分数对比上我们想说明一个更核心的问题——考研选择学校的重要性。当然还要指导考研复试分数线不只是简单的数字,还要和具体的招生计划、报名人数、考生的成绩情况有关系。所以,希望大家在确定学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尽量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对比分析,找到既适合自己又概率比较大的学校当作考研目标,这样大家辛苦的付出才能得到更好的回报。对于华科大今年的复试分数线,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荀悦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新生数据出炉啦,看完发现太贴心了

9月1日至9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新生报到的时间。据统计今年有9619名研究生新生跨入华中科技大学的大门,其中硕士生7626人,博士生1993人。官方公布的大数据中,统计了常见的人数、男女比例、年龄等指标,还贴心地统计了同学们的姓氏、生日、星座等,下面我们来看看华中科技大学这批萌新的大数据。新生来源9619名新生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硕士生源人数前三的省份:湖北省(2916人)、河南省(855人)、江西省(457人)博士生源人数前三的省份:湖北省(655人)、河南省(311人)、山东省(140人)硕士和博士招生人数最多的省份都是湖北省,38.25%的硕士生来自湖北、32.87%的博士生来自湖北。男女比例男生5528人,女生4091人,男女比例是1.35:1。华中科技大学的男女比例比清华大学(1.93:1)低,男女比例相对比较均衡。硕士生男女比例是1.31:1女生人数:最多的学院是管理学院(447人),最少的是航空航天大学(1人)男生人数:最多的学院是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416人),最少的是附属武汉儿童医院(2人)博士生男女比例是1.55:1女生人数:最多的学院是附属同济医院(117人),最少的是力学系(0人)和历史研究所(0人)男生人数:最多的学院是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131人),最少的护理学院(0人)新生分布管理学院、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附属同济医院新生人数排名前三第一:管理学院新生人数为874人,占9.09%。第二: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新生人数为618人,占6.42%。第三:附属同济医院新生人数为586人,占6.09%。新生个人信息1、姓氏:姓氏人数排名前五的是王(652人)、李(642人)、张(620人)、刘(512人)、陈(440人)。清华大学研究生新生姓氏排名前五的也是王、李、张、刘和陈。2、姓名:李婷和刘洋是新生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姓名,其次是张鹏,王浩。3、生日:10月1日过生日的人数最多有47位,2月29日过生日的人数最少,只有1位。10月8日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庆日,这天过生日的同学共有30位。4、年龄硕士研究生:平均年龄23.7岁,年龄最大的是50岁,最小的是20岁。1998年出生的人数最多,2933人。博士研究生:平均年龄25.9岁,年龄最大的是49岁,最小的是20岁。1995年出生的人数最多,349人。5、星座:星座排名前三的是:天秤座(932人)、天蝎座(925人)、处女座(876人)6、民族:汉族人数9109人,土家族189人,回族69人,壮族48人。官方公布的大数据不仅仅是新生人数,硕博比例,男女比例,还发布了同名同姓的学生人数,生日同一天的人数,以及星座最多的人数等数据,充分感受到了校方的用心,让人感觉数据也有温度。总结下,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中男生比女生多,叫李婷和刘洋的人数最多,10月1日过生日的人数最多,天秤座人数最多,少数民族土家族最多。

若能射乎

400分都没过复试线,学霸角逐的院校专业没有最惨……

查完分之后,网上出现了很多400+大神,甚至还有477分大仙级别的超级学霸,令人羡慕之余还有亿点小嫉妒~童鞋们都知道,考研如果要达到400分,一般意味着政治、英语要达到70分甚至75分,数学、专业课要达到125分以上,这对绝大多数童鞋来说,都是有很大难度的。但你以为的不可能,可能只是人家的“底线”而已。毕竟每年都有一些院校专业光复试线就已经达到400分,甚至更高,今年的复试线还未出,我们以去年为例。01985院校-复试线400分+①华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②北大-数学学院金融硕士(全日制)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③人大-应用统计、财政学院金融、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学、财政学院保险多个专业④清华-数学系应用统计专业⑤哈工大-应用统计专业02211院校-复试线400分+①中南财经政法-国别与区域研究(俄罗斯研究方向)、中外政治制度专业②中国地质大学-心理学专业③西南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④苏州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经济与管理、课程与教学论、社会保障等大量专业⑤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闻与传播专业⑥南京林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⑦北京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专业(06-08)方向我们从以上可以发现高分复试线的一些特点——(1)大多数是文科、经管类大热门专业,其中最突出的是应用统计专业,哈工大、清华、人大复试线都上了400分,2019年厦门大学应用统计的复试分数线也在400分左右。(2)一般是名牌大学的专业,毕竟学校好,大家挤破头皮也要上,敢报这些名校的本身自己就有两把刷子。这就导致了一些工科专业,复试线也能达到400分,简直是神仙打架。我们要知道,考研满分才500分,而工学相关专业的国家线去年只有264分。400分的考研成绩,相当于已经高出国家线136分。(3)有些是名校推免占比较高的热门专业,这就使得真正留给统考学生的名额并不多。我们来看一张华科发布的《华中科技大学关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学科(类别)、研究方向的说明》中的一个截图——我们可以通过以上表格看到,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公开招考占比只有20%,推免生占比高达80%。这就能说明为什么去年华科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复试线上了400分。因此,面对这么高的分数,最后只能充当“分母”的童鞋肯定不会少。但大家也不要心里一紧,这种神仙专业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专业的复试线远没有这么离谱,基本都在“合理”范围之内,能否进复试主要还是看你所报专业的整体成绩情况。与此同时,对于咱22考研er来说,合适的考研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的考研成功率,我们要尽量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对比分析,找到既适合自己又考上概率比较大的学校当作目标院校。另外,一志愿觉得不是很有把握的童鞋,在一边准备复试的同时,也要多搜集一下调剂信息了。助力大家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