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部“重建”的24所光学工程强校,天津大学、浙大、华科升级礼乐不节

教育部“重建”的24所光学工程强校,天津大学、浙大、华科升级

【科学世界博览】教育品质专文:“在大学的国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光学工程属于较为重要的一个专业,根据教育部最新的第四轮学科评估,获评光学工程专业B档成绩以上的大学有24所,其中浙大、华科、天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居于国内高校前4名,新工科专业发展实力处于领先位置,展现出强劲的升级态势”。值此文发布之际,林瑜伽老师携手教育部团队,诚挚欢迎同学们点击上方“蓝字”,触控科学教育的前沿动态,把握高等教育的时代脉搏,着重探知浙江大学、华科中科大学、天津大学的光学工程专业发展实力,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顶尖专业高校。Part1·光学工程强校之“浙江大学”的专业升级实力在教育部最新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浙江大学的光学工程一级学科获评A+顶尖成绩,居于国内高校前列。浙大的光学工程专业设置在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该学院是由原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发展而来,是我国光学工程学科的诞生地。浙大光电学院所依托的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浙江大学最具影响力的优势学科之一。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在传统光学方面是国际上重要的研究中心之一,又在现代光学和光子学前沿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多个研究方向达到世界研究前列。光学工程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下设光通信技术、信息传感及仪器2个二级学科。在人才培养体系上,该学院建有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光学工程、光通信技术和信息传感及仪器等3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1个本科专业,具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Part2·光学工程强校之“华中科技大学”的专业升级实力根据教育部最新的第四轮学科评估成绩榜单信息显示,华中科技大学的光学工程专业同样获评A+顶尖成绩,与浙大并列。华科的光学工程专业设置在“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华科的光电学院是国内较早开展了激光、光电子、半导体等专业方向建设的科研教育单位。同时,华科的光学工程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华科的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光电信息工程等专业建有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已形成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华科光电学院实行国际化、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在科研实力方面,华科光电学院建有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具有较强的业界影响力。Part3·光学工程强校之“天津大学”的专业升级实力在教育部最新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天津大学的光学工程专业获得A类成绩,与国防科技大学并列。天津大学的光学工程专业设置在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该学院下设四个系:精密仪器工程系、光电信息工程系、光电子科学技术系、生物医学工程与科学仪器系。该学院具有一流的学科和学术地位,现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博士点, 3个博士后流动站,建有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该学院强大的学科基础为学生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科生深造率超75%,深造率和出国率均位列全校首位。另外,该学院还聘请了一大批相关领域国内外知名学者,工程技术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实验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传感技术与测控电学、光学与光电子技术、测试技术与精密机械、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处理、应用电子技术等5个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直接为本科教学服务。经过国家“双一流”的建设,教学设施全面更新,实验室功能进一步增强。面对三所光学工程专业强校: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如果分数允许,显然浙江大学更具吸引力,但是在分数失去主动选择权的时候,华中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在多数地区的招生分数线持平,至于这两所大学应当如何做出选择,主要从地缘位置优势、自己的未来规划等方面考虑,进行综合选择。

沙撒

这所“南方小清华”“最科技的985”,校内35个食堂数量全国第一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所学校被称作为“南方小清华”,是全国“最科技的985”,全国食堂数目最多的高校,拥有大大小小的食堂35个···(惊呆了的小编说:每天换一个窗口吃饭,一年也吃不过来吧)有没有人能猜到是哪个学校呢?这所学校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在知乎上有个提问“在华科读书是怎样一番体验?”,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可以说很引人注目了:喻家山下住着一群只知道学习而且想变成人的猴子。这群猴子疯狂的上自习,为保研考研废寝忘食,这群猴子还享受着全湖北省最好吃的食堂(ps:小编有没有老铁是这群猴子中的一员呢?)一、院校简介华中科技大学直属教育部,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华科坐落于武汉喻家山麓,东湖之畔。说到地理位置,华科也属于只听校名猜不出在哪系列,如果只告诉你华中科技大学,你觉得会是在哪个省份?所以经常会有以下尬聊的场景:在看着篇之前,你知道华中科技大学在哪吗?华科有“森林式大学”的美誉,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看图感受一下。据说华科的宿舍条件很不错:四人间标配,配备空调、热水器及自助洗衣设施。说华科就不能不提华科的35个食堂,可以说“威震江湖”了,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二、师资力量三、学科建设&专业排名华中科技大学虽于2000年建立,但是在较短时间内就达到了与百年老校武汉大学齐名的高度,其实力不可小觑。一流学科: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4个学科进入A类(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4个学科进入A+),28个学科进入B类(其中19个进入B+)。具体到学科上,华科的机械工程排名如下图所示。和清华,哈工大,上海交大并列机械工程最好的四所高校。在光学工程学科上,华科与浙江大学并列,同时入选A+学科华科的两个医学相关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也入选A+。四、研究生招生情况根据华科18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总招生人数 8500 名左右,其 中,有 189 个学科专业招全日制学硕 3800 名左右,有 28 个学科专业招全日制专硕 2400 名左右;有40 个学科专业招非全日制专硕 2300 名左右。 另外,拟接收推荐免试生 3000 名左右。2018年复试分数线:华中科技大学是34所自划线院校之一,今年3月2号就公布了18考研复试分数线,比国家线公布时间(3月16日)早近半个月。并且从公布复试分数线到开始复试中间间隔一周左右,时间相当紧迫,所以说,初试结束之后就要尽快调整,根据自己的估分情况尽快准备复试或者调剂,在这里小编先给19考研的老铁们提个醒。华科的工学类专业像机械、材料、光学等一流学科专业分数线相对较高,竞争相当激烈。从18年调剂信息中看,华科招收调剂主要是非全日制或者文科类的专业,想要报考华科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这些招收调剂生的学院和专业。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华中科技大学的相关信息,有没有想要报考华科或者已经考上华科的老铁呢?评论区留言冒个泡呗~

大明星

清华、华科、同济……等名校研究生大数据:本科都来自哪些大学?

近日,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大学、湖南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13所高校已经陆续发布2019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各校研究生共录取多少人?录取人数最多和最少的学院是谁?新生的来源院校是哪里?又有哪些国家的留学生远渡重洋来国内求学?清华大学人数统计 清华大学2019级共有8900余名研究生,硕博比为1.84:1。在新生中,有84.8%来自内地(大陆)学生,2.7%来自港澳台,12.5%来自国际学生。清华园越来越国际化。男女比例新生男女比约为1.83:1,硕、博男女比分别为1.77:1与2.16:1。女生们依然很珍贵,尤其是博士女生更加珍贵。各学院男女比例 从各院系新生男女比例看,地球系统科学系以1:2的男女比,成为了女生比例最高的院系,共有10个院系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国际生来源 国际新生来自100多个国家,美国、巴基斯坦、德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法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的人数最多。就读方式 全日制硕士4084人,占比67.9%;非全日制硕士1934人,占比32.1%。全日制博士2883人,占比91%;非全日制博士284人,占比9%。生源院校TOP10 硕士生新生来自全球600多所不同的院校,生源数TOP10的高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新生来自全球300多所不同的院校,生源数TOP10的高校为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人数统计 在2019级研究生中,应报到3851位硕士和555位博士。在硕士中,专业学位的新生人数略胜一筹;在博士中,学术学位的新生人数占绝对优势。就读方式 在硕士中,专业学位的新生人数略胜一筹;在博士中,学术学位的新生人数占绝对优势。各学院录取人数 各学院萌新数量各学院录取人数差异不小,萌新入学人数最多的学院前三甲分别为管理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男女比例 2019级研究生,女生总人数占据绝对优势。整体来看,新生男女比为0.69:1,其中硕士的男女比为0.65:1,博士的男女比为1.04:1。各学院男女比例 工程学院喜提“妹子稀缺院”榜首,新生男女比例高达3.23: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紧随其后,新生男女比例分别为2.27:1和1.9:1。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喜提“妹子聚集院”TOP3,新生男女比例分别为0.1:1、0.11:1和0.14:1。录取人数TOP10 在2019级硕士中,全日制专业录取人数TOP10分别为: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物理海洋学、水产养殖、软件工程、材料工程。在2019级博士中,全日制专业录取人数TOP10分别为:物理海洋学、水产养殖、药物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化学、环境科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海洋地质、应用经济学。其中海洋地质和应用经济学专业的人数并列第十位。中国农业大学新生人数 2019级研究生新生共3691人,其中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占74%、26%。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1337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104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352人;学术型博士生925人,专业学位博士生29人。录取专业人数排名前十的是: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工商管理、农艺与种业、公共管理、作物遗传育种、水利工程、食品工程、兽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其中工商管理(MBA)和公共管理(MPA)全部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院校 除中国农业大学本校外,生源高校TOP10分别为:山东农大、河北农大、东北农大、河南农大、山西农大、青岛农大、四川农大、西北农林科大和华中农大,清一色的同行业兄弟院校,这是农大的特色。男女比例 全校新生男女比为2:3。工学院男生比例最高,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女生比例最高。华中科技大学人数统计 2019年研究生新生共有9317人,其中硕士7509人(全日制学硕3764人,全日制专硕2431人,非全日制专硕1314人);博士1808人,全日制学术型博士1594人,全日制专业型博士214人。研究生新生数据显示,华中科技大学男女比例为1.3:1。各学院新生人数 人数最多的前五个学院分别是管理学院,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人数最少的五个学院分别是体育学院,护理学院,法医学系,历史研究所和生殖健康研究所。从上图看来,人数最多的学院中理工类占了4个,仿佛找到了行走在华科“左右为男”的原因。博士人数 博士新生数据显示,同济医院人数强势领跑各大学院,有191人,理工科王牌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以及享誉全国的协和医院紧跟其后,为167人,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物理学院分别以106和99人占据第四、五位。博士生新生较少的五个学院里,人数还未突破个位数,最少的历史研究所只有一个博士生新生。同济大学人数统计 2019年同济大学研究生新生共有7144人,其中硕士5656人,博士1488人。各学院新生人数 录取人数最多的三个学院是经济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医学院。录取人数最少的三个学院是体育教学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足球学院。男女比例 地区、民族分布 东华大学人数统计 今年东华大学共招录硕士研究生2430名,男生1018名,女生1412名,男女比例为1:1.39。2019级外语学院,男女比例最低,为1:8.2,2019级机械工程学院,男女比例最高,为3.56:1。入学方式 今年学校招录的硕士研究生中,有两名是港澳台生,有311名为管理类联考生,有1584位是全国统考生,有533名为推荐免试生。就读方式 全日制学生占比75%,在职人员25%。郑州大学人数统计 郑州大学2019年录取了6434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硕2450人,全日制专硕3405人,非全日制专硕579人。男女比例 护理与健康学院女生比例最高,达到97.06%,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男生比例最高,达到88.15%。民族分布 郑州大学录取了168位少数民族考生,其中回族人数最多,达到83人;满族人数21人;蒙古族15人;土家族11人;苗族7人;彝族6人;壮族5人;白族与黎族均为3人;壮族、侗族、瑶族和其他均为2人;傣族、畲族、塔吉克族、佤族、维吾尔族、仡佬族均为1人。新生年龄 从1974到2000年,2019级研究生的年龄差跨越了26岁,1996年的研究生最多。由图可证,在知识面前,年龄不是问题,学习更是终身的事业!西北大学湖南大学新生人数 2019年,湖南要入学报到的研究生5870人(不含海外留学生),其中硕士生5108人,博士生762人。全日制硕士生3733人,非全日制硕士生1375人;全日制博士生737人,非全日制博士生25人。各学院新生人数 入学报到的研究生分布在24个学院和经济管理研究中心、隆平分院2个培养单位。其中,工商管理学院新生人数最多,有848人;经济管理研究中心新生人数最少,有22人。男女比例 整体来看,研究生新生男女比例为1:1.26,其中硕士新生男女比例为1:1.4,博士新生男女比例为1.6:1。具体到学院,男硕士和男博士最多的都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女硕士最多的是工商管理学院,女博士最多的是化学化工学院。各学院男女比例 深圳大学录取人数 深圳大学2019年录取的2928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1104人,全日制专业学位1324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500人。各学院男女比例 管理学院的录取人数最多,有273人;高等研究院最少,有13人被录取。各学院录取人数及男生女生比例: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的男生比例最高,达到95.3%,超过去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91%。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男生比例次之,占比85%。外国语学院的女生比例最高,达到了99.3%。深圳大学是综合性大学,招生学院26个,招生专业88个,分布在10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招生人数最多,占比高达14%。专业考取难度 法律(法学)是最难考取的,录取率低至1.52%,也就是200个报考的学生中,只有3位同学可以成功上岸。汉语国际教育(非全日制)相对容易考取,一志愿录取率是25%,报考的学生中有1/4被录取。光学、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的一志愿录取率相对较高,分别是35.14%、33.33%、31.52%。数学、公共管理、应用经济学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的一志愿录取率相对较低,分别是0.69%、1.16%、2.48%。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型)录取率突破40%,是全校一志愿录取率最高的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录取率相对较低,但100个考生中也至少有8位同学可以被成功录取。广州大学新生人数 2019年共统招1742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型463人、全日制专业型1055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共224人。男女比例 在1742名新生中,男生有761人,女生有981人,男女比例为44:56,男女比例较为平衡。各学院男女比例土木工程学院录取人数最多(232人),旅游学院录取人数最少(10人)。土木工程学院的男女比例为81%:19%,教育学院的男女比例为16.9%:83.1%,教育学院的男同学幸福指数很高哦!体育学院(43.3%:56.7%)、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34.3%:65.7%)、化学化工学院(53.5%:46.5%)、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54.4%:44.6%)、工商管理学院(42.4%:57.6%),男女比例相对平衡。入学方式 其中参加全国统考的占绝大多数,共1526人,推荐免试的同学达到61人,参加MBA联考和法律硕士联考的分别有32人和123人。生源院校 在2019级新生生源中,本科985高校的毕业生共48人,来自211高校的毕业生共160人,即生源来自于211以上高校的比例占总录取新生1742人的9.1%,推免生及本科为985、211高校生源总数达208人,占总录取新生1742人中的11.9%。杭州师范大学新生人数 今年共有1029位同学成为全日制硕士,有500名同学为学术性研究生、529名同学为专业型研究生。有13名同学进入我校攻读博士学位,同时还有136名同学成为了我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各学院录取人数 各学院研招人数中,教育学院最多,医学院再次出现在教育学院的身旁。音乐学院(公共艺术教育部)人数最少。各专业录取人数 男女比例 各学院男女比例 杭师大教育学院女生最多,医学院和体育与健康学院男生最多。天津外国语大学这里只收集了13所高校的情况,大家还了解哪些高校的情况,欢迎留言~来源:软科 各高校官网 中财蹦豆

裸狼

2020考研最具“含金量”的30所大学:不全是985!

高考已尘埃落定,备战考研正紧锣密鼓中。2020年的考研er们,除了要有详细合理的复习计划,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好学校、好专业、还是名气与实力兼具等等,考生们肯定都在心里各有考量。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部分高校的实力与热门专业,供大家了解参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所中国"九校联盟"的佼佼者。清华是中国工学的领头者,实力不必言说,名副其实的中国顶尖名校。北大,中国综合类大学的引领者,文科、理科、医学类,皆是首屈一指。哈尔滨工业大学C9高校之一,国防七子之一,怎么看哈工大都是一所性价比很高的大学,很多专业领域若是出自哈工大,这个牌子绝对好使。哈工大主打的当然还是工科,优势专业有航空、航天、焊接、飞行器设计和制造、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总之,哈工大是一所实力超强的学校,是绝对不亏的。哈尔滨工程大学与哈工大一字之差,也同样是国防七子。若是喜欢船舶、海洋工程这类专业,哈工程当然是很好的选择,其他专业学科如航空、航天、航海、兵器、核能、水声工程等专业也很有实力。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综合排名不低,却受地理位置的影响,生源不甚可观。吉大是一个众多学校合并成的巨无霸,那些合并的学校本身实力就很强大。曾经的机械四小龙的吉林工业大学,后就并入了吉大;中国的法学"五院四系",吉大法学系就在其中。吉林大学实力毋庸置疑,但是专业繁多,稍显鱼龙混杂。到吉大求学,可选的优势专业有车辆工程、法学、化学、数学等,这些都是全国顶尖的。大连理工大学原大连工学院是四大工学院之一,建筑"新四军"之一,实力自然不必多说。作为海滨城市,大连的地理位置不错,目前的发展也能够吸引人才。大连理工大学的机械类、土木类、船舶、水利等专业都是首选,还有各种外语强化班,听起来也是非常的nice。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著名的高精尖大学,文科专业实在是强悍,培养出过众多人才。中国人大的法学系同样是法学四系之一,其余的经济学、哲学等文科类专业,都是国内最顶尖的水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又一所高精尖大学,国防七子之一,开设的专业较少,范围比较窄,但是针对性强,就是行业类的顶尖。要做就盯准一个领域做到精,所以北航的航空、航天类专业,简直不要太优秀。北京理工大学又一个国防七子,最突出的是兵器、航天专业。当然最热门的专业不止这些,北理有很多理工类专业同样热度很高。最值得一提的,是北理工的通信工程专业。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两电一邮"的名气,学理工科的,尤其是学计算机的学生们,可以说再清楚不过了。电子科技大学,985名校,是比起其他两所最大的优势。专业要数电子和通信拔尖,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都获评了A+。虽然北邮有地理优势,成电是985,这么看来西电好像略占下风,但西电的通信工程太牛了,牛到其他两所无法忽视;电子科学与技术也是全国第一的水平。北邮作为唯一的"一邮",无论是在地理位置还是专业实力,都具有强大的诱惑力,电子和通信专业,同样值得拥有。中国政法大学从名字就可以知道,中国政法的术业专攻。中国法学五院之一,又是"国字号"高校,实力可想而知。虽然法学就业优势相对理工科不太大,但是这可是中国政法啊,人脉多,名声大,实力强,"入股"当然不亏。尤其一部《人民的名义》现象级电视剧的热播,让更多年轻人深切感受到了法律的魅力。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两财一贸"不是空有虚名。央财,中央+永不过时的财经,吸引力十足。况且经济学、金融学两个一级学科都是国重(国家重点学科),足以看出实力。而且央财生源好,就业可观。上财,地处魔都,财经类专业领跑,如此条件,不必多言。对外经贸,名字好听,实力也确实强,国际经济与贸易全国第一,但其实经济类专业都很强,外语类专业也是很突出。天津大学老牌名校,历史悠久,双一流高校,建筑老八校之一。民间说法中有一个"中坚九校",天大也在其中。天大工科实力不容小觑,化工、仪器、建筑、船舶、水利、电气、能动......这些全是天大热门的优势专业。南开大学南开,天津的又一所985高校,文理并重的重点大学,还是周总理同款名校。南开大学的专业精度都很高,数学、化学、经济学、历史学,这些都是全国排名前三的优势学科。西安交通大学工科强校,老牌名校,而且又是C9,所以西交大的热度可想而知。和很多名牌高校一样,西交大的牌子说出去一样好使,地理位置不是阻碍。况且如今,西安不仅是国家第九个中心城市,更是"一带一路"的起点之城,走红网络再也不仅仅靠着"长安"古城的历史馈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两个A+学科,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自动化什么的,这些专业选了都不吃亏。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国字号"开头的几所大学,自然不必多做赘述。而且这三兄弟又都属于北京八大学院,名盛一时的理工科强校。当然了,要问这三所学校最好的学科是什么,名字里就已经表达得很明显了。有人说,与能源挂钩的产业都属于"夕阳产业",这就有点狭隘了。绿色能源、智能能源、太空开采……如果这些名词你没有听过的话,就和5G时代的大哥大一样,out啦!西北工业大学又一个国防七子,为中国的航空航天领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国家的地位很高。有人说西工大生源不好,啧啧啧,一听就是外行。西工大专业特色鲜明,三航一核再加一兵器,材料也是数一数二,应该还有很多东西是国家保密的吧,听说在美国"黑名单"上挂名很多年了,想想都觉得神秘哦。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最"失败"的,就是坐标。地理位置太不好,让这所实力不可忽视的985高校很是"憋屈"。国内高校在建国之后一段时间流行单科发展,但历史证明,多学科融合发展还是大势。兰大就一直是一所综合型研究型高校。兰大的理学专业都很棒,物理、化学都是强势学科,化学"一门六院士"的奇闻别的高校再难复刻。但该校录取分数却比同水平的其他高校低不少,真的是性价比极高了。武汉大学国立武汉大学,一听就知道是老牌名校,却有着年轻的心,追求创新。文理科都优势明显,学校排名高,名气大,声誉好,是大家一致认可的。最强势的就是数理金融了,在学科方面,测绘、图书、档案等都是全国有名,法学也是法学四系之一,遥感技术更是优秀得不能再优秀了——学科排名世界第一。华中科技大学华科,原华中工学院是四大工学院之一,再加大名鼎鼎的同济医科大学,报考不亏。而且华科还是国内高校前十的常客,工科和医科都是优势学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光学工程、电子、通信、计算机、自动化都很不错。南京大学南大是让人敬佩的大学,没有合并过,却能屹立于7大顶级大学的行列,很不容易,也足见南大的实力。曾经的国立中央大学是南大的光辉历史。学科实力均匀,没什么短板,当然那些第一名值得一提:物理学、天文学、大气科学、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浙江大学全国有名的综合性大学来了,浙大就是什么都强,什么都拿得出手。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发布的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浙大位列第3;2018中国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浙大排名第2。东南大学本是鼎鼎有名的国立中央大学工科主干,又是四大工学院的南京工学院。所以,东南大学是一所性价比很高,实力很强的学校。它的优势就是它的好学科都很热门。建筑、土木、交通、电子、通信都是优势专业,再加上生物医学工程全国第1,东南大学稳坐实力高校的宝座。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又一所理工类高校,由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部分系科组建而成。很多人对北科大的印象可能是停留在上世纪的"钢院",但低调的北科大已经昂首阔步地走在了众多高校的前列。北科大材料科学、科学技术史等4个全国一级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2017年均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各个高校皆有自己的优势与实力,小编在整理过程中已经眼花缭乱又艳羡不已。八月将至,相信每一个考研er都已经有了自己属意的高校和专业,这篇盘点若能为万千考生们带来一点点帮助,那小编就很高兴了。祝所有考生能成功上岸,冲鸭!(图片源自网络)欢迎关注"在言高校",小编将为你带来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

孙静

华中地区高校王牌专业汇总:武大、华中科大、中南大学值得推荐!

文/独角兽数学课堂角角老师导语:华中地区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和江西省,这四个省份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差挺大。湖北省拥有2所“985工程”大学、7所“211工程”大学、7所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高校;湖南省拥有3所“985工程”大学、4所“211工程”大学、4所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河南省拥有1所“211工程”大学、2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江西省更惨,只有1所“211工程”大学、只有1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那么,华中地区各高校的王牌专业你又知道多少呢?高考或者考研一定要看仔细了,选择王牌专业,就业形势更好,待遇更高。华中地区各高校王牌专业独角兽数学课堂角角老师,带你看看华中地区各高校的王牌专业。附:华中地区各高校王牌专业华中地区各高校王牌专业5所“985工程”高校王牌专业武汉大学的王牌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王牌专业: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南大学的王牌专业: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的王牌专业: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设计学、工商管理。国防科技大学的王牌专业: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防科技大学8所“211工程”大学王牌专业华中农业大学的王牌专业:畜牧学、兽医学、生物学、园艺学。华中师范大学的王牌专业:政治学、教育学、中国史。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王牌专业: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王牌专业:法学、经济学、财政学、工商管理。武汉理工大学的王牌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王牌专业:教育学、数学、外国语言文学。郑州大学的王牌专业:物理学、化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南昌大学的王牌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南昌大学小结其实,列表中统计的各高校王牌专业也有部分遗漏。比如武汉大学,有19个A类学科,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均获A+档;法学、生物学、软件工程、公共管理,均获得A档,实力都很强。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拥有14个A类学科,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均为A+档;新闻传播学、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均为A档。中南大学,工科实力了得,拥有12个A类学科,其中,有9个工科专业,2个医学专业,3个A+档学科: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护理学。国防科技大学,被誉为“军中清华”,拥有8个A类学科,其中,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为A+档;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均为A档。国防科技大学除了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大学,还有很多实力派高校。比如河南大学,是一所国家“双一流”院校,曾经的国立第五中山大学,与清华大学比肩。湘潭大学,实力不小,是由教育部、国防科技工业局、湖南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国务院确定的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有望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的热门高校。江西财经大学,是由教育部、财政部和江西省共建高校,在教育部第四轮科学评估结果中,拥有2个A类学科: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也是最有望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的高校。对于华中地区各高校王牌专业汇总,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们学校的王牌专业是什么?欢迎留言讨论!

尘归尘

华中区考研排名前5的大学,全部都是985,武大为何只排第二

距离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只剩75天。点赞仍然继续坚持的你。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2017年5月31日公布),公办大学826所、民办大学144所、独立学院273所。以下是2018华中区考研排名前5的大学。No.1 华中科技大学素有“南方小清华”美誉之称的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内除清华大学之外,唯一一所被SME(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授予“大学领先奖”的大学。学校设有7个一级国家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气工程等),18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今年的大学排名中位列第9名。据说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学生,上班之后工资都很高,腾讯几乎全是华科系,每年腾讯招聘第一站就是武汉华科;国家级实验室有十几个,华科占了两个。No.2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简称“武大”,坐落在全世界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武汉,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民国四大名校之一。是一所老牌高校,在国内一直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武汉大学也因“樱花节”声名远播,每年的樱花节,都会吸引很多的游客。“樱花大道”的石头一旁的樱花树,总给武大增添了更多美景,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武大在学科建设方面一直很强,只是在今年高校排名中排在了第11名。No.3 中南大学中南大学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仍然是双一流、985、211大学。中南大学属高贵血统,学校前身是由“矿冶黄埔”的中南矿冶学院、中国土木工程“三驾马车”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以及“南湘雅、北协和”的湘雅医学院3校合并而成。自并校以来,中南大学层高多次斩获国家科技大奖,目前拥有6个一级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在有色金属冶炼、临床医学等领域遥遥领先。中南是个工科,医科见长的学校,在“毕业生最佳专业薪酬榜”的排名中,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排名第一,其次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No.4 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前身是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是一所办学特色十分鲜明的985高校,素有“军中清华”之美誉,直属中央军委领导。自建校以来,国防科技大学一直肩负着国防关键技术、武器装备核心技术的攻关人物,先后多次斩获“国内第一”、“世界第一”的桂冠,在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工程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4个学科基本科学指标进入世界排名前1%。No.5 湖南大学湖南大学前身是明朝976年创办的岳麓学院,迄今为止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积淀了,因此湖南大学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美誉。学校建有中国书院博物馆、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目前学校下设一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名副其实的双一流、211、985高校,是一所综合类研究型大学;其中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学这4门学科均跻身于国内前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大学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许多毕业生成长为著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优秀的党政管理人才。以上5所高校,无论是在高三党还是考研党当中都备受追捧。你心动了没?

比德

华中科技大学“感恩社会”,硕士扩招名额将全部给“医科”考生!

导语:中部科教重镇——武汉能够属于全国城市高教的“第一梯队”,最大的助推者无非就是这两所全国知名985高校——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了。这两所“双子星”高校也常常在各大榜单中冲进了全国前十,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再加上武汉“七大名校”优良高校生态圈的加持,未来武大和华中科大可能是全国“十大名校”的高频率造访之客!关于武汉这一对“天之骄子”,哪所学校更厉害的说法各有千秋。其实两所学校的侧重点不同,没有太大的可比性。武汉大学人文社科和理学相较于华科要更胜一筹,而华中科大的工科和医学明显要胜于武大,要说笔者个人的看法,其实工学和医学的社会实用性还是要强一些的。两所学校在大武汉互相你追我赶,良性竞争,又都地处武汉秀美的东湖景区周边,互称为兄弟院校一点也不为过!我们暂且不讨论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谁更强,今天先跟笔者一起将目光聚焦到华中科技大学身上。01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整个中部地区实力最强的高校之一,哪怕放到帝都北京,华科也能稳稳当当排进前五!华中科技大学简称“华中大”、“华科”、“华中科大”,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国家定位十分高。华科办学底子雄厚,作为“四大工学院”的华中工学院曾经驰名全国,后来更名为大名鼎鼎的华中理工大学,而华中理工大学在2000年与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为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城建学院是原国家建设部直属高校,实力自然不俗!而同济医科大学稍后我会详细介绍。华中科技大学在学位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方面堪称巨无霸!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9个。学科实力非常强劲,拥有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8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15个;1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整体ESI数据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十位!师资力量方面,华中科技大学拥有全职两院院士19人、国家杰青73人、国家优青6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4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4人,不得不说华中科大的高端师资人才真是“群星闪耀放光芒”!02扩招名额全部给医科考生实力强大的华中科技大学时常吸引群众的眼光,先来品一品华中科大校长李元元近日的一句话:学校准备扩大研究生招生计划,扩招名额全部给医科,进一步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消息一出,引起了网友,特别是考研学子的广泛热议。那么,华中科技大学的医学实力,到底能不能支撑如此大气磅礴的言语?答案是一定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规模大,实力强!拥有7个院系,还包括附属同济医院、附属协和医院、附属梨园医院在内的9所临床医院,而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还是全国排名前十医院的常客!要论前世今生,华中科大的医学实力其实来源于上海。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建了德文医学堂,1917年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1927年更名为同济大学,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全国院系大调整,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后来与原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组建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8月和1985年7月分别更名为武汉医学院和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并入华中科技大学并且成为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有了全国知名医学学府——同济医科大学的良好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荣地成为了全国最富盛名的医院之一!同济医院拥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0个;两院院士2位,教育部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2018年发表的国际顶刊论文数量排名全国医疗机构第2;并且培育了12位两院院士,3位国家卫生部部长和副部长。人才辈出的同济医院,实力绝对配得上她的名声!03综合评价从“人文情怀”角度出发,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表示准备将2020年考研扩招的全部名额划给“医科”考生的说法做法十分值得称赞。当下武汉疫情已经全面缓和好转,这离不开全国各地白衣天使对湖北的支援。舍生忘死,大义凌然是可歌可泣的!人类文明的灿烂辉煌和从未间断,就是因为在关键时刻总是有一群这样“可爱的人”站了出来,人民不会忘记她们,历史更不会忘记她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武汉人民是懂得感恩的,扩招名额献给“医科”考生无可厚非,从“医护人员免费享用湖北所有景区五年”同样可以看得出来!如果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说,笔者认为这种做法稍有不妥。华中科技大学作为一所蜚声中外的知名综合性985大学,想要保住在科教界的地位,需要持续稳定发展。目前国内高校你追我赶,发展格局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每个学科对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况且教育部发文扩招倾斜地区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扩招专业面向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生物制药、临床医学、医疗护理、集成电路等专业。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巨大,而对于我国当下所面临的“芯片瓶颈”,集成电路学科领域的突破是破解难题的关键所在,这些专业领域同样十分重要,华中科技大学同样需要扩招啊!简单地将所有扩招名额划分给医科学子未免“有点草率”!结束语:关于“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扩招计划名额分配问题”,笔者认为最好不要“一刀切”,将扩招名额适当多分配给“医科考生”才是比较理智的做法。小伙伴们,你们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大家一起留言讨论!喜欢本文的话,请关注笔者,点赞本文哦,谢谢!

罗光

考研复试成功经验分享:法学、新闻、通信、医学、光电…13个专业

考研复试经验:法学@风最重要的就是撰写复试报告,重中之重则是小论文,复试问题主要围绕复试报告展开,相关内容,一定要熟悉,相关知识点一定要回顾,认真准备。另外,复试现场记得放轻松,其实法学院的老师都很好,老师自己也在课堂上说过,我们学院的复试很简单,不要紧张,就算答不上来,老师一般也会进行适当的引导。因此,只要能说话,而且不乱说话,复试就成功了一半。@金雷放平心态,初试都已经过来了没什么好可怕的,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知识的储备都在于平时的积累,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好好准备你就会上岸的!考研复试经验:新闻与传播@二毛毛考研复试不同于初试,虽然也有笔试的环节,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和老师们面对面的交流,因此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建议各位拿出一张纸,将热点专题(学界、业界、往年真题)罗列下来,并标上对应的英语,用口述的方式、按照论述题的逻辑练习(中英文都要),到比较熟练的程度了也可以对着镜子练习,这样在考场上即使有微微的紧张,也不至于无话可说。考研复试经验:控制工程@JR11复试里的笔试很重要!笔试很重要!笔试很重要!因为笔试分值占比也很重要,所以无论初试成绩如何,都要着重准备笔试。由于笔试科目较多知识点也很杂,所以建议掌握好基本知识点,不要花太多时间在太多难题上。考研复试经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舒叔叔 1、英语面试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困难,不必花过多的功夫去准备,毕竟口语在短时间内难有飞跃性的提升,只需要大方表达就好;2、专业课的书背大点即可,不需要记小细节,重点根据往年真题和书后习题背诵;3、综合面试不要紧张,老师都是根据自我介绍提问的,都比较随和。考研复试经验:动力工程@金多虾 第一次面试,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还问了一些“你的父母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不子承父业”“自己在科研上将会遇到什么瓶颈,怎么克服”之类的,当时就很尴尬,原来还会问这些!我一直以为只问专业课!考研复试经验:图书情报@Gypsophila 专业课笔试:参考书以复试细则为准。首先把全书的重点、知识框架划出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英语面试:VOA听力,只需复述出听到的内容即可。综合面试:自我介绍+老师提问。根据你的自我介绍内容提问,基本不会问到专业问题。面试一定要从容、自信、态度诚恳。考研复试经验:社会工作@欧文的球迷 1、专业笔试。题量不大,但是非常具有综合性,所以需要对课本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将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方能胸有成竹。2、英语面试。首先是自我介绍,需要准备一个长一点的,所有关于自己的信息都尽可能把它写下来,然后再背下来,以免老师问到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说,老师说得都很慢,不用担心听不懂。然后是听一段VOA慢速录音,谈谈你的感想(当然是用英语),去年我听的是中美贸易战,听完我直接蒙了,但是依然要保持淡定尽力用英文回答。(保持平常心,其实大家都一样,别慌就行了)3、专业面试。有啥优势特长,获得哪些奖项,发了哪些论文,看了些什么书,能说的都尽量说。当然前提是真实。千万别不懂装懂,给自己挖坑。如果这些你都没有的话,说说自己怎么憋的毕业论文吧。以上。祝你好运!考研复试经验:光电信息工程@左国猛我是走专项计划的研究生,先对已经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同学道个喜,一番辛苦终有收获,但是也不要掉以轻心。我报的是专项计划,分数线比统考的低一些。但并不代表复试也降低了门槛,只有认真准备,每天保持良好状态,不抱侥幸心理,才能走到最后。考研复试经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支同学 笔试是五门课里选一门,多数人选的是微电子器件,考的主要是基础知识,概念原理机制等,可以找一本好教材还有视频课。面试的话,不要慌,可能会问你擅长什么课程,多准备些关于专业课的东西。英语,佛系准备吧。@阿土专业课笔试着重理解原理,就如微电子器件来说,主要考察你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而不是复杂公式的推导计算,并且要注意掌握原理图。英语面试一般五人一组,进去先挨个进行一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接着听一段三分钟左右的录音,最后分别复述你所听到的内容,所以现阶段每天都要花一些时间来听听力,提升自己的语感。专业面试则先进行一分钟左右自我介绍,老师会根据你自我介绍的内容或者成绩单进行提问,有可能关于竞赛的问题,或者是一些课设或者专业基础知识,准备好自我介绍和一些专业课,面试时如遇到不懂问题必须诚实回答,不能瞎蒙,你一定忽悠不了老师的。不要担心,华科老师人都很好,尽量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即可。考研复试经验:光学工程@王创复试技巧千万条,沉着自信第一条。心态调整不到位,复试过后泪两行。 ---祝19级学弟学妹复试顺利,九月的华中大因你们而更加美丽!考研复试经验:电子与通信@答答不到最后一刻不要放弃,到了最后一刻也不要放弃!考研复试经验:材料加工工程@阿洛 复试笔试是选做题(具体几选几记不太清),去年是考的材料成型原理,不要答的太多,按照自己的理解总结出来即可,当然能背尽量默写。英语面试分为自我介绍、听力、小段专业文献翻译以及老师随机提问等环节,把自我介绍练熟练点,自信、大声、清晰、讲慢点就好,考试前要准备一下跟专业有关的热点英语单词,文献翻译把关键词说出来即可。专业面试分为自我介绍、专业知识抽题回答、老师随机提问,一定要阳光自信开朗,面试老师主要看重的整体素质,专业知识答不答的上来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要,一定要把自己良好的心态展现给老师看,不要太紧张,把老师问的问题想好了再回答,切忌脱口而出,其实对面坐的老师也很紧张,不用怕他们。考研复试经验:临床口腔医学@李麒麟 复试主要分两面来讲,专业型硕士比科学型硕士多考一个操作,我个人觉得按照执业医师的操作考试就行(量血压、心肺复苏、采血、心电图分析等)。然后就是专业型和科学型一样的笔试,主要考一些基础的东西,就是本科期末考试的重点。然后就是面试了,会让你现场翻译一段英语,你先读然后再口译,基本与口腔相关,记得读流畅一点,基本没问题。最后比较重要的是,记得穿正装,有礼貌!祝好运!以上经验分享,仅为个人经验所得,仅供参考。看完上面的这些复试小贴士,你是否对于自己的复试备考又多了几分信心呢?复试的脚步正在临近,希望大家都能沉着冷静应对呀。距离上岸仅有一步之遥了,稳住,我们能赢!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研小招 策划 | 陈雨薇 王亚萍 文案 沈薇 编辑 小小洛

梦影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哪所高校更值得报考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两所科技大学,这两所高校均是我国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无论是考研还是高考,这两所高校均是众多学霸考生争相报考的院校,一所是位于安徽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所是位于湖北省的华中科技大学。随着考研正式报名的进行,考研同学们的目标院校已经尘埃落定了,今年报考这两所大学的同学,相信依然是呈现扎堆的情况,在此,也要祝各位学霸们都能够顺利考上在自己心仪的学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其实仅从名字来判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名气要大一些,当然实力也更加强劲一些,但华中科学技术大学的实力也非常不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综合性院校,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原来建校时位于北京,之后迁至安徽,目前是我国顶尖高校联盟成员(九校联盟)。华中科技大学则是在2000年时,由3所院校合并而来,目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目前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院校,拥有11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除此之外,其在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领域内实力强劲,最新的学科评估显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A+”学科数量就达到7个,其中包括物理学、天文学、化学、地球物理学、科学技术史、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在所有985院校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流学科数量和“A+”学科数量,都名列前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流学科华中科技大学是由原来的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与华中理工大学合并而来,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华中工学院,这是当年院系调整时,留下来的四大工学院之一,在合并之前就是重点院校。除了华中理工大学,其他两所学校的实力也非常强劲,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原名中南建筑工程学校,在当时是全国唯一的一所城市建设专业的高等学校,同济医科大学则与同济大学一脉相承。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目前也是我国“双一流”重点建设院校,拥有8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最新学科评估中,其“A+”学科的数量达到4个,分别是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当然,其实力较强的学科,可不仅仅限于一流学科和“A+”学科。华中科技大学一流学科其实,这两所高校之中无论是哪所高校,能考上就非常不易,并没有说值不值得报考,当然,有些专业可能有实力强和弱的区别,因此,大家在报考时,可以参考两所高校的一流学科和其他实力比较强的学科,这样,才能从专业入手,选择更值得报考的一所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今天给大家的分享就是这些,如果有更多的问题,欢迎大家下方留言与我们交流。本文为原创作品,首发于百家号/大学视野,他人切勿抄袭,侵权必究,请广大读者共同监督,维护互联网环境的风清气正。

希运

2020考研择校:我国中南地区最好大学100强

2019考研的考生已经蓄势待发,准备在考场上一展雄威,2020考研的学生也在磨刀霍霍,准备开始考研复习的事宜,今天小文从校友会那里给大家更新一批分地区的考研院校选择,大部分学生都是对本地区的院校非常熟悉,对外省尤其距离远的省份并不是很熟悉。今天一起来看看中南地区都有哪些让人想要报考的大学,中南排名前100的大学(校友会榜单)前5个大学分别是: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每一所都很不错,有文有理有综合强校,下面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有哪些优势学科和专业,供大家选择报考。武汉大学:据第四次学科评估,武汉大学A+学科共计4个,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这4个专业是武汉大学头牌。A类学科共计4个,A-类学科共计11个,这里就不一一遨述了,直接看上图即可。中山大学:据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山大学A+学科共计2个,分别是生态学、工商管理。A类学科共计2个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A-类学科共计10个。华中科技大学:据第四次学科评估,华中科技大学A+学科共计4个,分别是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A类学科共计3个,A-类学科共计7个。华科更侧重于理工类专业,像机械、生物医学都很强。中南大学据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南大学A+学科共计3个,分别是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护理学。A类学科没有,A-类学科共计9个。中南大学的强势专业也偏向于理工类,例如矿业、冶金、机械、土木工程、医学。华南理工大学据第四次学科评估,华南理工大学A+学科共计1个,是轻工技术与工程。A类学科没有,A-类学科共计7个。考研择校选专业一定要慎重,在充分了解后在找相关的参考书、资料等进行复习,不要半途换专业。(免责及版权声明:图片数据来源校友会、第四次学科评估,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北京文都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