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能源建设(03996.HK)附属华东电力试研院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逼猴儿

中国能源建设(03996.HK)附属华东电力试研院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来源:格隆汇格隆汇3月21日丨中国能源建设(03996.HK)公布,公司附属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附属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近期收到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财政厅及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有关规定,华东电力试研院自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连续三年内可申请享受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圣人之道

在严控煤电规模大背景下,如何对规模巨大的存量机组进行优化?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十四五”做好煤电存量优化具备战略价值。行业专家建议:推进煤电机组延寿,加速煤电灵活性改造。“未来一段时期内,煤电机组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建议合理控制煤电规模,优化煤电结构布局;加快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提升系统调节能力;推进煤电机组延寿工作,防控煤电投资收益风险;深入开展对标工作,不断提升电力行业管理水平,努力开创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崇德在8月19~20日举行的“2020年燃煤电站生产运营管理第四十九届年会暨能效管理对标发布会”上如是说。此次会议集中发布了2019年度30万千瓦、60万千瓦及100万千瓦级火电机组能效对标水平结果,并对决出的优胜机组进行表彰,充分展示了“十三五”以来煤电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会上,行业专家在深度交流中碰撞出更加璀璨的火花:“十四五”煤电行业面临高质量发展需求,如何处理存量和增量、技术与经济等多重挑战?在严控煤电规模大背景下,如何对规模巨大的存量机组进行优化?在由主体性电源向基础性电源转变的当口,煤电应如何找准定位?这些宏大命题的答案在专家们的激烈探讨中愈渐清晰。推进煤电机组延寿存量煤电资产处置探索可行出路“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煤电机组利用小时同比降低133小时,严重影响煤电企业经营收入和经济效益。”于崇德在谈到煤电企业经营状况时透露,当前煤电企业正承受着较大的生产经营压力,主要发电集团煤电板块持续大面积亏损,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煤电企业比上年同期又有所增加,部分企业濒临资金链断裂,有的企业甚至破产清算。他认为,“十四五”电源发展规划中,应统筹协调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关系,煤电产业应坚持“控制增量、用好存量、优化布局”的原则。其中,“用好存量”即对寿命到期或即将到期的3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进行延寿评估,对安全可靠、经济环保达到要求的煤电机组可适度延寿10~15年,“这样既替代了新增规模,又节省了大量煤电投资,还降低了投资收益风险,成为存量火电资产处置的一条可行出路。”实际上,煤电机组延寿已有成功先例。今年初,国电长源电力旗下国电汉川第一发电有限公司1、2号机组(30万千瓦)经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准予,两台机组可延续运行10年。另外,华能山东黄台发电厂现役的上世纪80、90年代投产的30万千瓦机组经过专业机构评估,报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审核,也已取得延寿10年的许可。根据梳理,今年以来,已有约10台煤电机组获得超期服役延续运行批复,延寿时间在3~11年不等。“这些获批延寿的机组打‘加时赛’,既能起到‘止疼药’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存量火电机组的财务状况,也能通过盘活现有资产,避免新建长周期、重资产煤电机组而带来的投资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洪涛认为,在煤电由电量型电源转向电力型电源的背景下,让能效指标达标、健康状况良好、安全环保性能得到保证的机组实现延寿运行,是优化煤电资产结构的一个重要方向。火电后超低排放时代开启科技创新需求迫在眉睫煤电机组延寿为优化煤电存量资产探索了一条新路,其背后潜藏着一个更宏大的命题——在目前严控煤电规模的背景下,如何做好煤电存量优化?2019年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贡献出许多有价值的数据。中电联电力评价咨询院副院长蔡义清在会上介绍:“从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结果可以看出三点,一是煤电机构持续优化,单机60万千瓦以上煤电机组容量比重达到44.7%,比‘十二五’末提高了7.9个百分点。二是煤电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水平走在世界前列;三是燃煤机组可靠性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非计划停运次数明显减少。”“‘十四五’时期,火电环保工作将进入后超低排放时代。”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法华总结称。近年来,电力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节能减排政策要求,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多轮设备改造。截至2019年底,全国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容量8.9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5%以上,煤电超低排放改造对大气环境改善做出巨大贡献。他表示,下一阶段煤电行业的环保治理重点,包括:推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使具备条件的煤电机组全面实现超低排放,已实施改造的煤电机组确保运行稳定;加强无组织排放治理,加速推进“公转铁”,对料场进行全封闭,建设一批“花园式”火电厂;加强码头岸电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氮氧化物排放等。“放眼‘十四五’,煤电行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前所未有。”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叶勇健表示,当前世界能源格局正深度调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加速,国家间的技术竞争也日益激烈。大势所趋,煤电行业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渴求将异常迫切。叶勇健分析认为,“十四五”期间,煤电技术将向高效、清洁、灵活、低碳和智能方向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燃煤发电技术、灵活发电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IGF发电技术、煤与可再生能源进行耦合发电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将成为重点研究对象。其中,AUSC、燃煤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多燃料耦合发电、灵活发电等技术路线,因具有高效、绿色、灵活、经济的特点,技术成熟度较高,有望在2030年前后成为煤电新建机组和现有机组改造升级的主流技术。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兴起,智能电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电厂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来自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的高世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称,传统火电厂开展精细化经济运行遭遇诸多难点,数字技术可为火电厂精细化管理提供“新引擎”。2019年,该公司以60万千瓦机组作为试点开发建设了“智运优系统”,将高级统计分析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火电运行管理中,实现了火电厂运行经验数字转型、存储、继承和应用,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火电运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灵活性电源成稀缺资源煤电灵活性改造需提速“面对‘十四五’电力规划期,行业面对的不仅仅是经济新常态、能源结构转型,更有疫情导致的全球产业链回流和产业链结构重塑,这给电力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副主任叶春在谈到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电力发展新特征时如此感叹。他预测,电力在未来能源系统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我国电力需求还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这对电网系统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入推进,我国电源结构加速清洁化、低碳化,煤电占电源容量比重逐步降低,新能源装机的占比不断增加,这对电网系统综合调节能力是一大挑战。“由此,灵活性电源将成为稀缺性资源。”叶春认为,目前我国灵活性调节电源比重偏低,按照2025年我国电力总装机达到28亿千瓦,其中风电、太阳能装机分别为3.8亿、4.0亿千瓦的规模,灵活性电源缺口非常大。于崇德对此说法表示认同。他进一步解释道:“在目前各类储能技术经济性差,抽水蓄能、燃气机组等调节性电源容量不足的前提下,煤电通过灵活性改造,成为目前参与电力系统调峰、调频、调压的主力军。但由于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进度严重滞后。截至2019年底,全国完成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5775万千瓦,仅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27%。”他建议,进一步完善辅助服务补偿政策,保障煤电灵活性改造项目取得合理收益,鼓励煤电企业积极参与灵活性改造。同时,因地制宜,有序安排30万级、60万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项目,合理把握改造容量和节奏,既满足系统调节需求,又防止灵活性改造过剩。“新时期火电由主体性电源向提供可靠电力、调峰调频能力的基础性电源转变,对火电灵活性改造和参与深度调峰提出迫切要求。但深度调峰给火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严峻挑战。”大唐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首席专家蒋寻寒介绍道。例如,能耗指标在50%负荷以内运行,需要一些特殊操作,可能会带来一些安全风险;随着机组负荷下降,火电机组能耗大幅增加,对火电机组的节能要求更高。对此,在东方电气集团从事多年产品技术研发的文圆圆深有感触:“目前,东方电气已根据用户灵活性调峰目标和运行需求,提供针对性、一体化、一厂一策的技术解决方案,对机炉电进行改进、完善、优化。”她表示,灵活性改造对燃煤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机组寿命产生影响,对机组设备性能、系统适应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发合理的深度调峰和灵活运行技术,将成为全行业的追求。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能源界,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绑架课

“十四五”煤电行业如何找准定位?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十四五”做好煤电存量优化具备战略价值行业专家建议:推进煤电机组延寿,加速煤电灵活性改造“未来一段时期内,煤电机组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建议合理控制煤电规模,优化煤电结构布局;加快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提升系统调节能力;推进煤电机组延寿工作,防控煤电投资收益风险;深入开展对标工作,不断提升电力行业管理水平,努力开创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崇德在8月19~20日举行的“2020年燃煤电站生产运营管理第四十九届年会暨能效管理对标发布会”上如是说。此次会议集中发布了2019年度30万千瓦、60万千瓦及100万千瓦级火电机组能效对标水平结果,并对决出的优胜机组进行表彰,充分展示了“十三五”以来煤电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会上,行业专家在深度交流中碰撞出更加璀璨的火花:“十四五”煤电行业面临高质量发展需求,如何处理存量和增量、技术与经济等多重挑战?在严控煤电规模大背景下,如何对规模巨大的存量机组进行优化?在由主体性电源向基础性电源转变的当口,煤电应如何找准定位?这些宏大命题的答案在专家们的激烈探讨中愈渐清晰。01推进煤电机组延寿——存量煤电资产处置探索可行出路“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煤电机组利用小时同比降低133小时,严重影响煤电企业经营收入和经济效益。”于崇德在谈到煤电企业经营状况时透露,当前煤电企业正承受着较大的生产经营压力,主要发电集团煤电板块持续大面积亏损,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煤电企业比上年同期又有所增加,部分企业濒临资金链断裂,有的企业甚至破产清算。他认为,“十四五”电源发展规划中,应统筹协调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关系,煤电产业应坚持“控制增量、用好存量、优化布局”的原则。其中,“用好存量”即对寿命到期或即将到期的3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进行延寿评估,对安全可靠、经济环保达到要求的煤电机组可适度延寿10~15年,“这样既替代了新增规模,又节省了大量煤电投资,还降低了投资收益风险,成为存量火电资产处置的一条可行出路。”实际上,煤电机组延寿已有成功先例。今年初,国电长源电力旗下国电汉川第一发电有限公司1、2号机组(30万千瓦)经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准予,两台机组可延续运行10年。另外,华能山东黄台发电厂现役的上世纪80、90年代投产的30万千瓦机组经过专业机构评估,报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审核,也已取得延寿10年的许可。根据梳理,今年以来,已有约10台煤电机组获得超期服役延续运行批复,延寿时间在3~11年不等。“这些获批延寿的机组打‘加时赛’,既能起到‘止疼药’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存量火电机组的财务状况,也能通过盘活现有资产,避免新建长周期、重资产煤电机组而带来的投资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洪涛认为,在煤电由电量型电源转向电力型电源的背景下,让能效指标达标、健康状况良好、安全环保性能得到保证的机组实现延寿运行,是优化煤电资产结构的一个重要方向。02火电后超低排放时代开启——科技创新需求迫在眉睫煤电机组延寿为优化煤电存量资产探索了一条新路,其背后潜藏着一个更宏大的命题——在目前严控煤电规模的背景下,如何做好煤电存量优化?2019年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贡献出许多有价值的数据。中电联电力评价咨询院副院长蔡义清在会上介绍:“从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结果可以看出三点,一是煤电机构持续优化,单机60万千瓦以上煤电机组容量比重达到44.7%,比‘十二五’末提高了7.9个百分点。二是煤电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水平走在世界前列;三是燃煤机组可靠性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非计划停运次数明显减少。”“‘十四五’时期,火电环保工作将进入后超低排放时代。”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法华总结称。近年来,电力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节能减排政策要求,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多轮设备改造。截至2019年底,全国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容量8.9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5%以上,煤电超低排放改造对大气环境改善做出巨大贡献。他表示,下一阶段煤电行业的环保治理重点,包括:推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使具备条件的煤电机组全面实现超低排放,已实施改造的煤电机组确保运行稳定;加强无组织排放治理,加速推进“公转铁”,对料场进行全封闭,建设一批“花园式”火电厂;加强码头岸电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氮氧化物排放等。“放眼‘十四五’,煤电行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前所未有。”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叶勇健表示,当前世界能源格局正深度调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加速,国家间的技术竞争也日益激烈。大势所趋,煤电行业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渴求将异常迫切。叶勇健分析认为,“十四五”期间,煤电技术将向高效、清洁、灵活、低碳和智能方向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燃煤发电技术、灵活发电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IGF发电技术、煤与可再生能源进行耦合发电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将成为重点研究对象。其中,AUSC、燃煤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多燃料耦合发电、灵活发电等技术路线,因具有高效、绿色、灵活、经济的特点,技术成熟度较高,有望在2030年前后成为煤电新建机组和现有机组改造升级的主流技术。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兴起,智能电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电厂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来自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的高世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称,传统火电厂开展精细化经济运行遭遇诸多难点,数字技术可为火电厂精细化管理提供“新引擎”。2019年,该公司以60万千瓦机组作为试点开发建设了“智运优系统”,将高级统计分析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火电运行管理中,实现了火电厂运行经验数字转型、存储、继承和应用,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火电运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03灵活性电源成稀缺资源——煤电灵活性改造需提速“面对‘十四五’电力规划期,行业面对的不仅仅是经济新常态、能源结构转型,更有疫情导致的全球产业链回流和产业链结构重塑,这给电力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副主任叶春在谈到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电力发展新特征时如此感叹。他预测,电力在未来能源系统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我国电力需求还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这对电网系统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入推进,我国电源结构加速清洁化、低碳化,煤电占电源容量比重逐步降低,新能源装机的占比不断增加,这对电网系统综合调节能力是一大挑战。“由此,灵活性电源将成为稀缺性资源。”叶春认为,目前我国灵活性调节电源比重偏低,按照2025年我国电力总装机达到28亿千瓦,其中风电、太阳能装机分别为3.8亿、4.0亿千瓦的规模,灵活性电源缺口非常大。于崇德对此说法表示认同。他进一步解释道:“在目前各类储能技术经济性差,抽水蓄能、燃气机组等调节性电源容量不足的前提下,煤电通过灵活性改造,成为目前参与电力系统调峰、调频、调压的主力军。但由于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进度严重滞后。截至2019年底,全国完成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5775万千瓦,仅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27%。”他建议,进一步完善辅助服务补偿政策,保障煤电灵活性改造项目取得合理收益,鼓励煤电企业积极参与灵活性改造。同时,因地制宜,有序安排30万级、60万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项目,合理把握改造容量和节奏,既满足系统调节需求,又防止灵活性改造过剩。“新时期火电由主体性电源向提供可靠电力、调峰调频能力的基础性电源转变,对火电灵活性改造和参与深度调峰提出迫切要求。但深度调峰给火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严峻挑战。”大唐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首席专家蒋寻寒介绍道。例如,能耗指标在50%负荷以内运行,需要一些特殊操作,可能会带来一些安全风险;随着机组负荷下降,火电机组能耗大幅增加,对火电机组的节能要求更高。对此,在东方电气集团从事多年产品技术研发的文圆圆深有感触:“目前,东方电气已根据用户灵活性调峰目标和运行需求,提供针对性、一体化、一厂一策的技术解决方案,对机炉电进行改进、完善、优化。”她表示,灵活性改造对燃煤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机组寿命产生影响,对机组设备性能、系统适应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发合理的深度调峰和灵活运行技术,将成为全行业的追求。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惠施

上海广电计量:覆盖全上海,辐射长三角

来源:时代周报文/麦斯瞄准长三角产业发展需求,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电计量”,002967.SZ)持续加码布局华东区域。10月26日,广电计量华东检测基地建设项目在无锡高新区正式启动建设。广电计量华东检测基地项目总投资超5亿元,计划总建筑面积约4.58万平方米,是“2020年无锡市重大产业项目”之一。广电计量表示,以华东检测基地为新起点,广电计量将有效立足现有行业领域基础,进一步构筑高端技术服务能力,联动上海、杭州检测基地合力构建更加完善的长三角区域服务网络,扩大公司服务半径,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实现企业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大规模的发展。作为广电计量布局华东区域市场的重要战略落子,广州广电计量检测(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广电计量”)是广电计量为了更好地服务华东地区客户而设立的全资子公司。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上海广电计量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业务体系,可为装备、汽车、航空、半导体、通信等领域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计量检测技术服务。“品质成就未来。广电计量在检测上始终保持精益求精和认真严谨的态度,将品质作为我们的标杆。”上海广电计量相关负责人对《创业圈》表示:“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广电计量将在上海打造‘嘉定+浦东’双联动,实现对上海的服务全覆盖。”发展迅猛广电计量从1964年开始从事计量校准工作,是原信息产业部电子602计量站,经过5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家全国布局、综合性的国有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专注于为客户提供计量服务、检测服务、产品认证以及技术咨询与培训等技术服务,在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能力及业务规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发展至今,广电计量的业务范围已从最初的计量校准服务,拓展至可为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通信、电力、石化、食品、农业、环保等关系国民经济重要行业领域提供综合技术服务。作为广电计量从“深耕广州”走向“全国布局”的关键一环,2017年6月27日,上海广电计量应运而生。上海广电计量注册资本2000万元,是广电计量在华东地区布局的又一个检测基地,公司立足嘉定区菊园新区,面向全上海,辐射长三角经济圈,致力构建一站式计量检测服务能力。“上海广电计量是广电计量在华东区域的一大重要部署,是广电计量面向华东的窗口,旨在展示广电计量最高端、最优质、最先进的检测技术+科研服务能力。”上海广电计量方面表示。自成立以来,上海广电计量发展迅猛,在实验室能力建设、业务体系方面都表现不俗。实验室能力建设方面,截至目前,上海广电计量已建有计量校准实验室、智能网联实验室、可靠性与环境实验室、失效分析实验室、电磁兼容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CNAS);同时获得了包括吉利、江淮、福特、沃尔沃、华人运通、爱驰、北汽等在内国内10余家主机厂的认可。技术保障能力方面,上海子公司总面积超1万平方米,投资配备了先进、高端的检测设备900多台/套,形成了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专业化计量检测项目和技术能力。业务体系方面,上海广电计量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业务体系,成为广电计量全国重要服务网点之一,增强了长三角经济区的综合服务能力。目前,上海广电计量主要以计量业务、汽车业务、环境可靠性及失效分析业务为特色,培育化学业务、航空机载业务等。市场拓展上,该公司遵循国家战略规划,精准把握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多元化业务,获得众多高端制造业、科研机构、高新产业客户群的认可。其中,该公司在汽车业务领域集中优质力量,主攻大客户方向,陆续拿下大陆集团、采埃孚集团、马瑞利集团、李尔汽车、奥托立夫汽车、伟巴斯特等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高端制胜实际上,在2017年广电计量进军上海时,上海汽车检测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从国家计量检测机构,到外资检测机构,再到遍地开花的中小检测机构,竞争十分激烈。作为上海汽车检测市场的后来者,如何实现突围,是横亘在上海广电计量面前的一道难题。“挑战和机遇并存。为了更好地迎接挑战,我们已经形成差异化优势的半导体集成电路检测分析、汽车智能网联检测、NVH测试技术服务。”上海广电计量负责人对《创业圈》称。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和优质的定制化服务,上海广电计量通过高端检测迅速切入市场,并获得大型车厂的认可。2020年,上海广电计量更成功击败众多对手,成为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计量供应商。成立3年来,上海广电计量的营业收入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2017年以来年均增长率维持在50%左右。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质量检验检测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预计到2021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营业收入将突破4000亿元,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营业收入将达5290亿元,发展趋势不断向好。另一方面,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城市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长三角一体化在科创产业体系建设、协同开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加速推进。场地空间的限制,成为了广电计量在华东区域实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打破这一瓶颈,增强自身在华东区域的竞争力,进一步辐射长三角地区,今年10月26日,广电计量华东检测基地在无锡高新区正式开建。项目建成后,广电计量华东检测基地将围绕上海、无锡乃至长三角区域半导体、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领域深化检验检测技术研究,以满足上海、无锡及长三角地区产业检验检测对日益增高的数据准确性、响应及时性、服务价值增值的需求。上海广电计量负责人告诉《创业圈》,该公司将充分发挥“广电计量”的品牌优势及成熟的市场拓展模式,大力拓展现有汽车、航空、通信、轨道交通、医疗、芯片等行业。同时结合围绕嘉定汽车城、智能传感器以及医疗领域,大力发展相关业务。

后之以发

关于表彰省直机关第五届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工人先锋号和优秀工会工作者的决定

关于表彰省直机关第五届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工人先锋号和优秀工会工作者的决定省直各单位工会:2017年以来,省直机关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安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贡献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彰显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省直机关工会决定:授予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处等30个集体“省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授予省纪委监委信息技术室技术保障处副处级纪检监察员颜亮亮等50名职工“省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授予省委办公厅省委总值班室公务班等30个集体“省直机关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授予省委组织部机关工会副主席朱广萍等60名个人为“省直机关优秀工会工作者”荣誉称号。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荣誉、再接再厉,适应新时代、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实现新作为,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国七十周年。附件:1.省直机关第五届五一劳动奖状名单2.省直机关第五届五一劳动奖章名单3.省直机关第五届工人先锋号名单4.省直机关优秀工会工作者名单安徽省直属机关工会工作委员会2019年4月25日附件1省直机关第五届五一劳动奖状名单(30个)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处省委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省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处省人民检察院宣传处省铁路建设办公室合肥铁路工程学校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省地质博物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法规处省植物保护总站省水文局水情通信处安徽博物院省外办出国(境)管理处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省直机关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9058单位一总队一支队新安晚报“安徽网”安徽两淮地质基础工程公司安徽煤矿安监局皖南监察分局《清明》杂志社省邮政业安全中心新华社安徽分社总编室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高分五号卫星载荷研制团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信息对抗研发中心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安徽石油分公司发展基建处省黄梅戏剧院中安在线网站省旅游集团省机械化粮库安徽国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附件2省直机关第五届五一劳动奖章名单(50个)颜亮亮 省纪委监委信息技术室技术保障处副处级、纪检监察员王本宏 省委办公厅综合处处长邓中平 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办公室副主任孙军军 省政府办公厅督查室主任科员卞士纯 省政协研究室综合处主任科员汪木森 省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社会处处长马志顺 省委网信办网络执法督查处调研员吴晓云 省委讲师团办公室副调研员潘 伟 省委政法委综治督导处副处长王振涛 省委台办人秘处主任科员阮永发 省委老干部局服务保障处处长王中何 省委党校学苑大厦管理处水暖工钱 昆 省社会主义学院办公室主任科员孙 婷(女) 省档案馆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卢小峰 省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检察官助理许海标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处、副调研员苏 凯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民企合作处副处长刘建军 省财政厅农业处主任科员马卫春(女) 省测绘院信息中心系统研发部副主任陈必喜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副处长许 皓 省机电排灌总站工程师葛建军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杨万兵 省商务厅综合调研宣传处主任科员冯克宏 省应急管理厅行政审批办主任科员吴志彤(女)省审计厅科教室主任何 杰 省国资委组织宣传处副处长吴瑞卿(女)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张居舟 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验室主任李中伟 省统计局普查中心副主任科员余乐意 省人民防空指挥信息保障中心科员袁 野 省信访局办公室主任翟文胜 省工商联机关党委副调研员范明怀 省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主任科员张志勇 省妇联组织联络部副部长齐永荣 省侨联党组秘书、办公室主任科员吴文革 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栽培技术研究室主任顾姚昊 安徽广播电视台卫星地球站技术部副主任梅 玫(女) 省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主任科员张 悦(女) 民盟安徽省委参政议政部主任科员陈德鸿 民进安徽省委办公室副主任程 伟 农工党安徽省委宣传部主任科员吴江天 致公党安徽省委社联部部长李 辉 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参政议政部主任科员聂宗瑶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轨道交通学院院长张道春 安徽储备物资管理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丁传民 合肥海关企业管理处处长郭玲玲(女)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主任科员张德友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分离机所所长查晓陆 山南市教育局副局长、省教育厅组干处、副处长何先强 皮山县委办副主任、教育局副局长、安庆市教体局副调研员附件3省直机关第五届工人先锋号名单(30个)省委办公厅省委总值班室公务班省委讲师团办公室省高级人民法院离退休干部处省科技厅驻省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省无线电监测站无线电监测检测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12333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自动监测室省图书馆借阅部省妇女儿童保健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科省特种设备检测院压力管道检测中心省林业高科技开发中心检验科安徽稻香楼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维修车间省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农药室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业务拓展部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业务科合肥地震台水准测量小组安徽储备物资管理局三五九处专职消防队安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智慧农贸项目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追X雷达项目组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安徽合肥石油分公司潜口路加油站加油加气充电合建站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新媒体出版研究院省杂技团工会安徽广电集团家家购物股份有限公司客服中心安徽新媒体集团徽喜鹊工作室省旅游集团淮北安兴古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汽轮机技术研究所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再担保总部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 安徽援疆指挥部省援疆医疗队附件4省直机关优秀工会工作者名单(60个)秦 攀 省委办公厅机关工会干部朱广萍(女)省委组织部机关工会副主席、妇委会主任许宏伟(女)省委宣传部机关工会干部宫国建 省委编办机关工会负责人杨 莉(女)省档案馆机关工会副主席佘延宏 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工会副主席宋翔云(女)省人民检察院机关工会委员杨 林 省政府参事室机关工会委员李文化 省发改委机关工会干部王 标 省价格认证中心工会主席郑 静(女)安徽安港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于 红(女)省经信厅直属机关工会委员卢正东 省民委(宗教局)机关工会主席贡卫东 省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会主席王亚栋 省财政厅机关工会委员李少华 省人社厅机关工会干部黄 慧(女)省地质博物馆工会干部张卫华(女)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机关工会主席 周群芳(女)省植保站工会主席郭晓辉 省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工会副主席储成浩 省商务厅机关工会副主席冯 晓(女)省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工会干部胡悦征 省第二人民医院工会干部杨晓翔 省审计厅机关工会干部张 霖 省外办机关工会干部于光法 省市场监管局机关工会干部冯定军 省市场监管局机关工会干部唐 宁 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工会干部饶 娜(女)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机关工会委员刘喜波 省人防机关工会干部王传俊 省工商联机关工会干部柳 叶(女)省妇联机关工会主席许鹏宇(女)省科协机关工会干部许宝喜 省社科联机关工会干部张小兰(女)省侨联机关工会委员高 春 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工会主席石光丽(女)省贸促会机关工会干部张 平 民建安徽省委机关工会主席赵玮玮(女)省红十字会机关工会干部张 红(女)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工会干部王 燕(女)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工会副主席刘志明 安徽煤矿安监局机关工会委员徐 艺(女)省税务局机关工会干部丁 霞(女)省气象局工会干部江 琳(女)省地震局机关工会委员王 睿 省通信管理局机关工会委员张彬彬 省邮政管理局机关工会干部翟燕彬(女)财政部驻安徽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机关、工会干部王 新(女)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机关工会主席吴 桂(女)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机关工会副主席肖贵芬(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工会、副主席石玉芳(女)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安徽石油分公司、工会委员杜二根 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安徽合肥石油、分公司工会主席杨曙光 安徽出版集团工会委员吴兆亮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常务副主席刘 佳(女)安徽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委员薛 江 省旅游集团工会干事吴 昊 安徽国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机关工会副主席张 辉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工会主席王文飞 安徽国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干事来源:安徽机关党建微信公众号编辑:郭春燕

非常秀

26年,终圆百年梦!试验17年,终于竣工验收!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2020年11月1日,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三峡工程日前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这意味着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竣工已久的三峡工程为什么才宣布整体工程竣工验收呢?2003年蓄水,2020年验收三峡走过17年验证期,一切正常!11:29△戳视频↑↑↑ 看“三峡竣工 百年梦圆”之路钮新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前不久刚刚参与完成了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他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三峡工程质量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总体优良,运行持续保持良好状态,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三峡工程从建设期转入正常运行期。长江三峡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更是一项系统工程。三峡工程自投产试运行到转入正常运行期,需要经过试验性蓄水检验。2003年,三峡开始135米水位初期蓄水,2006年开始156米水位蓄水,2008年启动175米水位试验性蓄水,并于2010年首次实现了175米水位蓄水目标。截至今年汛后,三峡水库已连续11年实现175米蓄水目标。经过17年的试验,专家组最终确定,三峡枢纽工程运行正常。张曙光,中国三峡集团总工程师。1985年,从学校毕业后不久,便开始参与三峡工程的论证工作。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从青葱少年到发须泛白,张曙光见证了三峡工程从图纸到建设的全过程。而他亲历的第一个技术难题就是大江截流。中国三峡集团总工程师 张曙光架浮桥平堵,船只就无法通航;立堵可以保证长江的通航功能,但会大大影响施工进度。为确保大江截流顺利完成,张曙光和建设者们最终选用了平堵、立堵相结合的方式。1997年11月8日,长江三峡截流工程顺利合龙,截流流量每秒8480—11600立方米,截流最大水深60米,上下游戗堤进占24小时抛投强度19.4万立方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1997年12月11日,三峡大坝左岸厂房坝段浇筑下了第一方混凝土,三峡大坝开始为水电机组量身定做电站厂房。尽管国家当时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能力只在30万千瓦时左右,但三峡建设者依然按照当时设计制造的世界最高水平,选定了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50多年谨慎研究世界上规模和技术难度最大的“船舶电梯”终在三峡实现!08:44△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为了满足三峡防洪发电的作用,大坝建设高度达185米,上下游巨大的落差自然会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船舶如何通过。2016年,作为工程的收官之作,同时也是三峡水利枢纽的永久通航设施之一,三峡升船机开始试运行。三峡升船机过船规模3000吨级,最大提升高度113米,承船厢及其设备加水后总重量约15500吨。只需约40分钟,就可以完成近40层楼房高度的垂直升降。有人将它比喻为“船舶电梯”。这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和技术难度最大的“船舶电梯”。为了研发制造出这一目前全世界技术难度最高的升船机,几代人都为之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田泳源,国内著名通航建筑物专家。1962年大学毕业后,便加入了当时的长江水利委员会,田泳源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研究三峡升船机,这一干就是五十多年。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成员 田泳源经过多年的研究论证,直到2003年9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通过了“全平衡,齿轮齿条爬升、长螺母柱短螺杆安全系统一级垂直升船机”技术方案,并恢复三峡升船机建设。作为国内第一台千吨级以上的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这一方案不仅在国内绝无仅有,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第一次建造。从1994年开始建设,到2020年整体竣工验收结束,三峡工程走过了26年。防洪方面,从蓄水至2020年8月底,三峡水库累计拦洪总量超过1800亿立方米。2010年、2012年、2020年入库最大洪峰均超过每秒70000立方米,经过水库拦蓄,削减洪峰约40%,极大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压力。发电方面,截至2020年8月底,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达1354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30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69亿吨。有力支持了华东、华中、广东等地区电力供应,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清洁能源生产基地。航运方面,三峡船闸自2003年6月试通航以来,过闸货运量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8月底,累计过闸货运量14.83亿吨,有力推动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水资源利用方面,三峡水库每年枯水季节下泄流量提高到每秒5500立方米以上,截至2020年8月底累计补水2267天,补水总量2894亿立方米,改善了中下游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条件。【半小时观察】:未来5-10年仍将是中国水利工程建设高峰期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与涉水密切相关的内容近30条,因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0%,水资源60%至80%又集中在汛期,人多水少,旱涝灾害频发,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因此,水利工程建设事关民生。“十三五”期间总共有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其中部分仍然在建,而未来5到10年仍将是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高峰期。比如,结合“十四五”规划,水利部正在谋划“十四五”的淮河治理方案,未来将在淮河流域谋划实施一批基础性、枢纽性、流域性的重大工程,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编辑 张彩红)

风花

无声耕耘30年,中核是如何“点亮”中国的?

导读:“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提及玉门关,古人的诗词几多苍凉。但在新中国成立后,核工业人在“关外”艰苦耕耘、奉献青春,让和煦的春风吹回中华大地。而自八十年代起,在中央“保军转民”思想指导下,核工业人“出关”,又开创了一片片新天地。【文/科工力量专栏作者 陈辰】九月下旬的一天,秦山的天空云卷云舒,地面桂香芬芳,我与国内一些媒体朋友到访秦山核电科技馆。初看科技馆正面设计,左右两角各有一个“鹰翼”,宛有振翅欲飞的气势。另外,建筑上一颗颗灵动的“能量宝石”,好似能穿越时空,看见那些峥嵘岁月和未来。核电科技馆夜景进馆后,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光辉历程”展板:中国核工业创建于1955年,前30年,中国核工业人创造“两弹一艇”的惊世伟业;后30年,中国核电人继承先辈的创业精神,坚持走军民融合之路,攻克难关...虽然“30年河西30年河东”,但使命依旧。八十年代初,国务院批示:同意原子能工业逐步转到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方针。这一方针被概括为“保军转民”,后来成为军工企业的普遍指导思想。自1985年起,核工业开展关、停、并、转等产业结构大调整,同时西北核试验基地的部分员工奔赴东南沿海。在天时地利人和下,1985年3月20日,秦山一期开建。经过三十多年开发,我们在科技馆的一个“沉浸式”沙盘放映厅看到:秦山核电站已建成了三期及方家山扩建项目。在一帧帧动容画面及激昂音乐的熏陶下,一位同行记者说:“看完就是觉得很自豪”。接着,我们又来到一个“影院级”放映厅,播放的是《核电小苹果》MV。其中五名工作人员混搭车间工作服,进行生动的舞曲演绎。同时镜头的调度切换,以及加工制作也都十分专业。而最重要的是,视频借着歌曲宣传了企业文化、核电科普和节能减排,意义非凡。秦山核电宣传科科长夏建军对我说,这个视频曾因为怕内容敏感,几位领导都不看好,幸好大领导说先拍了看看。结果《核电小苹果》一发不可收拾:播放量达2000万(原预估7万),获第二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主创人员和五位舞者受CCTV邀请去做了一期节目。《核电小苹果》画面为什么《核电小苹果》会爆火?我想一定程度上,核是沉重的、神秘的,而“神曲”小苹果是轻快的、欢愉的,这种碰撞在专业的制作辅助下,发生化学传播大抵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或许更深层的因素是,核工业人为国家付出很多,我们也期望他们有欣喜。但是我也疑惑了一下,这则MV已播出六年,在视频内容越来越高速更迭、生态越来越庞大的当下,核电科技馆没有最新的“拿手货”?在这样的问题下,我似乎更明白了这次“走进新国企”媒体行的意义,也理解到作为媒体人,自身的一点小小使命和责任。01 核电篇:十年造“国之光荣”秦山位于浙江海盐,依江傍海,两千多年来一直是名胜风景。清光绪二年《海盐县志》记载:“秦始皇所登以望东海,故山得其名焉。”后来,秦山还吸引了王阳明、薛据、贯云石等大批古代文人墨客前来观海著诗。而在现代,它正因核电焕发出更璀璨的光辉。据秦山核电党群工作处处长卫毓卿介绍,秦山核电基地已建成9台机组,近三年有12台获得WANO指标满分;总装机容量660万千瓦,年发电量500亿千瓦时,是我国机组数量最多、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因比,外界也有“一个秦山半个三峡”的说法。媒体团参观完核电科技馆后,卫毓卿与夏建军等工作人员,带着我们来到秦山核电现场。当站在钱塘江边近看秦山核电一期时,我的记忆迅速被拉回曾经读过的课本,那种年幼时的懵懂自豪,瞬间变得真实立体又肃然巍峨。而夏建军这样的“老秦人”,已不再青春。秦山核电一期秦山核电站的建设可以追溯到1970年的上海“728”工程。但在这项工程无疾而终后,1982年初,上海在“保军转民”的指导方针上看到了机会,于是再次向中央上报《728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报告》。项目获批通过后,一期预算总投资12亿元,厂址选在秦山。与此同时,国务院授命原“728”总工程师欧阳予为秦山核电站工程总设计师。面对西方国家技术封锁,以及可借鉴一手资料少之又少的情况,欧阳予毅然决心自主攻坚。此外,他还力排众议将熔盐堆改为压水堆型方案,并主导研制了30万千瓦的压水堆型。核电站的建设还需要统筹大将。1982年4月,在大西北的于洪福接到新任务——参与主持建设秦山核电站。对于突如其来的重任,专攻化学领域的于洪福疑问:我行吗?领导说:你年轻,不会的可以学嘛。此后,他带着60多人组成的科研团队,来到从没有听说过的海盐。经过众多仁人志士投身奉献,1991年12月15日零点14分,秦山核裂变产生的电流输入华东电网。这结束了国内无核电的历史,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被誉为“国之光荣”。到了现在,在秦山核电站四期项目中,第三期是国内唯一一座商用重水堆核电站;方家山项目实现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时的历史跨越,设备综合国产化率达到80%。目前,电站已累计发电62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5.87亿吨二氧化碳,此外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主设备模型然而,在媒体团登上瞭望塔时,让我比较诧异的是:距核电站约一公里处,居然就是大片居民区、耕地和鱼塘。对于我的疑问,卫毓卿表示,综合历年监测结果,秦山核电站运行以来对周围环境没有产生可察觉的影响。截至2020年6月,电站已安全运行126堆·年。那么,秦山核电站所谓各安全和环保指标全面受控的底气是什么?当我来到按键密密麻麻的模拟操作实验室时,有了部分解惑。秦山核电运行五处胡亚平值长说,“操纵员”是核电站最核心的技术工作,一个大学毕业生需要足足培训五年左右,合格后才能实际“上手”。02 辐照篇:辐照就像晒太阳八十年代初,我国的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市场经济”的点点星火迅速席卷成燎原之势,而带有浓厚军工色彩,处于计划经济腹地的核工业尚未有所动静。在一片“鸦雀无声”中,这个行业里与民生关系极为密切的核技术应用领域,继核电后也酝酿了变革。因此,国内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应用迎来春天。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同辐前身中国同位素公司成立。最初,这家公司是多部委指定的专营公司,具有较浓的计划经济色彩,但经过30多年改革发展,如今已成为年收入超40亿、登陆港股的“核药”龙头。辐照车间内一角这次“走进新国企”之行,中国同福旗下的(苏州)华东辐照也是其中一站。在与媒体座谈交流时,中国同辐副总经理李超介绍,核辐照技术已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的材料改性、环境保护,以及医疗灭菌、食品保鲜和海关安保等方面,而且有高效、快速、无残留等特点。目前,中国同辐旗下共有8家辐照企业,拥有12个辐照装置,其中苏州建有两座工业性钴-60辐照装置和一个检测中心,提供产品辐照一站式服务。苏州是国内首个开展辐照研究的城市,相关科研院所以及产业基础实力雄厚。这也是华东辐照选址苏州的原因。在华东辐照的两座辐照装置中,一号装置为地辊式辐照加工装置,是国内乃至全亚洲最先进的辐照装置。其钴源设计最大装载量200万居里,用于高端产品的辐照。二号装置是国内首个自动换层装置,钴源设计最大装载量为300万居里,主要用于高剂量产品的辐照。工业性钴-60和电子束是辐射灭菌的主要辐照源。其中,中国同辐在工业性钴-60辐照源领域已占据国内市场70%以上,并打破国际垄断实现出口,成为国际钴源三大供应商之一。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是全球少数能生产工业性钴-60的核电站。在辐照技术及应用座谈交流讲解中,华东辐照副总经理王建昌特别强调,在辐照食品过程中,发出的射线是电磁波,而且使用的都是密封源以及低能加速器,所以不存在“激活”,更不存在所谓的残留。因此,辐照食品绝对不会有“放射性污染”问题,可以放心食用。王建昌在直播讲解中王建昌就是曾经“出关”的一员。1983年,他大学毕业时曾被分配到青海221厂。这个厂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研制了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等。1995年,由于已完成历史使命,221厂进行彻底无害化特殊处理,化剑为犁并全面退役。于是,王建昌来到苏州。经过多年钻研,王建昌如今又成了辐照技术专家。“无我公司人员允许,不得擅自进入仓库…”当媒体团成员在《参观人员须知》上签字后,王建昌带着我们走进了辐照工厂。或许出于特别关心,工作人员给了我一个辐射剂量报警仪。而我谨记那句:辐照就像晒太阳。在工厂运行一部和二部,我们了解到,辐照室面积约40平方米,墙体厚两米。两座辐照装置内部均由升降源、水处理、传输、通风、剂量监控以及安全联锁系统组成,有任何故障或报警时,放射性源架会第一时间降至7米深的贮源井中,自动断开辐照确保安全。03 医疗篇:战略布局不可缺九十年代前后,随着国际核技术发展,匹配相应的核应急战略性配套建设和响应能力成为国家新的发展需求,而核和辐射损伤医学救治工作成为核应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1988年3月,核工业部批准苏州医学院(现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建为核工业总医院。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医院已获得不少瞩目成就。在座谈交流中,院长徐博介绍,核工业总医院已成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技术支持分中心、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分队、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培训基地、国际原子能机构设立的全球第四个核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建设中心。媒体团一行在核工业总医院核应急中心座谈交流但在几年前,国家对央企办医院调整,核工业总医院面临“剥离”命运。对此,医院党委书记王少雄说,他向领导汇报时说了两点:即使是小概率事件,国家也要具备治疗辐射损伤能力;大型医疗设备90%以上进口,有八成和核射线相关,国家也应该战略布局。最终,医院保留。核工业总医院确实有过核辐射患者救治成功的案例。2014年,医院放射损伤救治医护团队,历时一年救治“南京铱-192源事故”的一名患者,帮助其保肢康复出院。这项救治成果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的高度肯定,并于2017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当来到医院放射治疗科现场时,我也亲眼目睹了核技术在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一台西门子的SPECT设备上,一位耄耋老人和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先后一躺,然后去领报告单。因为设备有了“核”心技术,医生们能够“透视”他们体内的病灶,并对症下药。值得一提,核工业总医院已因核壮大不仅拥有相应的核事故救治能力,而且已具备综合三甲医院的硬实力:在2020年公布的29个学科科技量值排名中,该院有16个学科入围全国百强;在今年首次公布的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该院排在非年报组第二。在成立20周年庆典上,核工业总医院与法国多所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另外,核工业总医院还是“中法友好医院”。1992年10月,该院与法国巴黎卫生局协作,挂牌“中法友好医院”,后来又与法国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院,及多所大学有密切交流和合作。如今,医院更与日、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和科研方面的交流合作。在与医院交流过程中,媒体团比较关注国内刚刚取得里程碑式突破的质子医疗:即9月21日,中国原子能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超导回旋加速器质子束能量首次达到231MeV。这是亚洲地区水准首次达到231MeV以上,有助于打破欧美在这一重大医疗装备领域的垄断地位。对于我们的部分疑问,徐博说道,质子重离子医疗设备是治疗癌症的最高端设备,全球有数十台,中国仅上海和山东各有一台。当然质子重离子治疗费用也非常高,通常一个治疗周期约30万元。但如果国产质子重离子治疗设备投入使用,预计治疗费用能降低一半左右。此外,在秦山核电、中国同辐、核工业总医院等多方联动合作下,国产首批医用钴-60原料组件去年已经落地,并在中国同辐中核高通放射源生产线紧锣密鼓试制。基于此,中国不仅打破了医用钴-60全部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还将在伽马刀上正式装备“中国芯”。04 抗疫篇:“换个地方工作”今年春节期间,一场疫情绷紧了全国人的神经。伴随着谣言与科普在互联网交织,恐惧也在不少人心中滋生。然而,在接到支援任务后,核工业总医院紧急组成志愿医疗后备支援队,分两批共计22人及时增援武汉。还有不少其他人也写了“请战书”,但没能如愿。两批救援队各进驻了一家医院,为抗击疫情都做出巨大贡献:他们有的经历了“生死时速”的转运,有的像“上了发条”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有的忍剧痛“舍小家顾大家”。在这次“走进新国企”的活动中,我们在核工业总医院见到了王英、祁佳丽、韩信三人。韩信是1月28日第一批支援武汉的成员,而且认为自己“就该来”。到武汉后,他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工作,补液、打水、喂饭,帮助患者上厕所等等。后来在交流中,韩信告诉我,他还被焦虑不安的患者咬了一口。“你不害怕吗”,他以长驻50天的时间来回答。王英与祁佳丽是2月9日第二批支援武汉的成员。其中王英原是核工业总医院急重症科护士长,到武汉后受命担任苏州医疗一队护理领队。既要张罗病区的日常工作,又要负责130多人的物资和调配等,她俨然成为停不下来的陀螺,并被大家亲切称为“大管家”。最初由于病区刚改造而成,一切都是陌生的,王英需要操心的事太多:熟悉环境、磨合团队、协调物资、人力安排、病人救治等。因此,她每天夜里睡不到三个小时,后来在度过磨合期才有所好转。我问她:这期间您比较深切的感受是什么?“相当于换个地方工作”。祁佳丽的男友也是一名医生,他们原本打算2月15日登记结婚。但在去武汉前,她对男友说,等战胜疫情,从武汉平安归来,我们再去领证。或由于心中有爱,自然也会被关爱。在救治病员期间,祁佳丽完全没想到,上司记得并且安排给她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祁佳丽与男友除了核工业总医院,中国同福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疫情最艰难时期,争取时间就是挽救生命。但过去医用防护服生产大多采用环氧乙烷灭菌,需要7天至14天解析才能使用,这成为制约供给的“梗阻”。不过可喜的是,辐照灭菌只需不到一天时间。于是,中国同福与辐射行业协会组织专家,提出可采用辐照(钴60或电子加速器)方式对医用防护服灭菌,以解决其紧缺问题。2月5日,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委托行业协会组织、中国同福等企业起草《应急规范》。起草完成后,《应急规范》获审议专家组全票通过。紧接着,中国同辐宣布,旗下所有辐照灭菌企业免费为武汉地区运送防控疫情的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医用面罩等提供辐照消毒灭菌服务。截止目前,中国同辐已完成一次性医用防护服辐照251万套、一次性医用口罩辐照249万个、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1.4亿副等。由于贡献突出,在9月8日的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上,时任核工业总医院感染管理处处长施晓松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王英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当然,每一个抗疫使者都是可爱而不平凡的。05 尾声建国初期,为了不再被欺负,中国先后造出了“两弹一艇”。后来,随着国际原子能技术深入民间应用,中国核工业人也开始乘风出关,引领“保军转民”大潮。30多年来,核工业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电力、辐照、医疗等领域继续艰苦耕耘、无声坚守,开拓出了一片片新天地。中核集团北京办公大楼这次我们探访的秦山核电站、华东辐照以及核工业总医院,是中国核技术应用的行业代表,也都是中核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十五年前,中核集团首次提出“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如今,三家企业都已有很深承袭。然而,伴随着国民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核应用技术不断发展,中核或还有新的使命——在商用市场砥砺前行、造福于民。2018年,全世界核技术产业规模已超万亿美元,其中美国核技术应用的年产值占GDP的4%-5%,日本和欧洲占比为2%-3%,而我国仅不到GDP的1%。毋庸置疑,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但是,我们也需要正视自身的一些问题,比如在国家科研任务繁重,以及核反应堆老化和退役的情况下,国内放射性核素生产长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另外,辐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创新竞争力待提升,放疗设备亟待国产化等。作为军工企业,中核有着与生俱来的刚硬底色、毅然坚守,执行效率也十分惊人。但我也在思考:所谓新国企,新在哪里?或许核心的是新在人,新在思路。比如在“保军转民”与“军民融合”之间,意境已有所不同。因此,在新时代中,中核或需要更加平衡好坚守与变革。近年来,肉耳可闻的是,中核在媒介传播方面已有不小革新,并缔造出“核电小苹果”、“邵工话核电”、秦山版《成都》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沟通品牌,其中部分成为现象级文宣案例。是的,在拉近与大众距离,推动核技术科普和产业发展上,我们都需要这样的“有声”表达。另一方面,这些沟通品牌也能对中核内部文化有所透析。比如秦山版《成都》,它既是中国文化壤哺育的优良种子,也是核电青年员工磨砺匠心理念,以及认同“四个一切”精神的感性写照。而在青年人越来越崇尚互联网精神浪潮下,作者杨小胖这样的“后浪”,正是中核的未来。回到这次活动的主题:走进新国企,“核”你一起,点亮世界。但正如核工业总医院党委书记王少雄所说,在美国对中国高科技加大制裁的背景下,中国有必要对核医疗设备国产化战略布局。所以,在如今波云诡谲、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不如先“核”你一起,点亮中国吧。

其俱是也

边战疫边创新 中央企业攻下这些关键核心技术!

疫情发生以来,中央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支撑保障疫情防控,带头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尽最大努力保持生产经营稳定运行,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了考验,发挥了骨干中坚作用,为全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全力抗疫、有序复工的过程中,中央企业真抓实干打响提质增效攻坚,科技攻关力度不减,在全体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一些长期以来的技术壁垒被打破,核心技术被攻克,创新成果又“上新”,创造出多个“国内首个”“世界第一”,为“提质增效”注入强大动力。1生物医疗,突破!试剂盒!血浆疗法!灭活疫苗!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上海捷诺研发的新冠病毒核酸分子检测试剂盒 ,首批通过国家药监局认证和欧盟CE认证,已向各省市和港澳地区以及国外供应130多万人份。康复者血浆治疗技术 ,获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推荐使用,被纳入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截至4月7日,全国累计采浆2169人次,临床治疗648例,效果显著。这一疗法已被多国采纳使用。世界权威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刊载了中国生物杨晓明、段凯等阐述该治疗技术的论文。4月12日,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申报的一类新药——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许可。这是全球首家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据了解,该疫苗相关临床试验已同步启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已为应急使用做好充分准备。4月24日,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正式进入Ⅱ期临床研究 。呼吸机专用传感器关键技术面对呼吸机核心传感器件主要依赖于进口的局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电子院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紧急启动呼吸机用压差传感器和医疗供氧系统用氧分压传感器科研攻关,并取得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瞄准国内外市场急需,3月份紧急启动呼吸机用压差传感器和医疗供氧系统用氧分压传感器国产化替代研制工作。其中,呼吸机用压差传感器采用内部集成超低压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MCU控制电路,完成了温度补偿和压力校准,采用双气嘴SOP-14封装,支持I?2;C总线输出,量程达到?500Pa;医疗供氧系统用氧分压传感器测量范围覆盖2kPa到200kPa,氧分压20kPa,测量精度为1.2%。呼吸机用压差传感器医疗供氧系统用氧分压传感器两种传感器通过各项测试和用户试用,性能指标均达到产业化标准,完全可替代进口产品,实现国产化。压差传感器已于4月12日签订首批产品销售订单,正式投入市场人体测温用高精度MEMS红外温度传感器技术高性能耳温枪、额温枪等非接触测温工具是对大规模人员进行发热筛查的主要工具之一,而其核心部件MEMS红外温度传感器长期主要依赖进口。近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电子院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通过技术攻关,已完成传感器芯片各类单项试验,性能指标精度达到0.1℃,抗干扰能力优于目前市场主流产品。封装后的MEMS红外智能传感器芯片抗疫传感器芯片近日,中国电科声光电子集团成功打通热电堆红外温度传感器芯片产业化瓶颈,产能大幅提高 。面对疫情的全球性扩散形势,热电堆红外温度传感器芯片需求紧张,声光电子集团立即组织微电子、微声电子及光电子技术专家研究分析产能瓶颈及工艺能力提升措施,协同全产业链资源,优化工艺技术路径,最大限度扩充芯片产能,并结合器件封装,形成高性价比的产品投放市场,有效填补了国内外市场缺口。通过对MEMS结构释放背腔刻蚀、激光划片等工艺路径开展专项技术攻关,对核心工艺设备进行优化升级改造 ,经过多次试验,工艺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最终实现了热电堆红外温度传感器芯片产能大幅提高。2核心技术,攻克!火箭残骸伞降控制精准回收技术在3月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的任务中,中国首次实现火箭残骸伞降控制精准回收 。在此次任务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人员给火箭的一个助推器安装了多个降落伞,在坠落过程中先后展开,成功控制了助推器坠落时的姿态和方向;并基于北斗短信提供准确的落点定位信息,验证了伞降控制系统整体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进一步迭代改进打下了基础。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技术3月26日,自然资源部召开的成果汇报视频会上发布,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日前取得成功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86.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两项新的世界纪录,攻克了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技术,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 ,在产业化进程中,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北京大学等国内外70余家单位近千名业务骨干,经过两年多的集中攻关,2019年10月正式启动第二轮试采海上作业。试采团队克服了无先例可循、恶劣海况等困难,于2020年2月17日试采点火成功,持续至3月18日完成预定目标任务。承担本次任务的“蓝鲸2号”,是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由国投创新 及国投招商 投资企业—— 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页岩气超长水平井钻井核心技术4月4日19时42分,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宁209H71-3井顺利完钻。该井完钻井深4850米,水平段长3100米,是中国石油首口页岩气“超长水平井”(水平段长大于3000米的水平井),刷新中国页岩气井水平段最长纪录 。该井的成功实践,标志着西南油气田公司已成功掌握页岩气超长水平井钻井核心技术 ,为川南页岩气井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复杂储气库重大关键技术中国石油4月19日宣布,国家重点能源建设项目、我国西部首座储气库群——吐哈油田温吉桑储气库群正式开工建设。温吉桑储气库群位于新疆鄯善县境内,由3个枯竭气藏改建而成,设计总库容56亿立方米,工作气量20亿立方米,预计2025年建成并陆续投运。这是我国第一座低孔低渗低产强非均质性复杂气藏型储气库群,也是西气东输的重要配套工程 。项目建成后,将与已经建成的新疆呼图壁储气库及塔里木气驱油协同建库等储气库,共同构成我国西北200亿立方米储气中心。因储气库建设滞后而导致的调峰能力不足,正是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最短板,也是局部地区冬季“气荒”的“谜底”。中国石油经过近20年持续攻关,取得复杂储气库重大关键技术突破 :创建了复杂地质体动态密封理论,突破了复杂断块选库禁区,指导了650亿立方米工作气量储气库选址;创建了复杂气藏型储气库库容动用理论及优化设计方法,解决了储气空间高效动用难题,库容参数设计误差由国外方法的26%降低到6%,库容利用率由70%提高至90%以上;创新了复杂条件储气库工程建设关键技术,解决了交变载荷下水泥环长期密封、大压差钻井防漏和高压大流量注采关键装备研制难题,配套形成了满足我国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工程建设技术体系;创新了复杂储气库长期运行风险预警与管控技术,形成了地质体-井筒-地面三位一体的风险管控体系,已建成储气库运行至今零事故。面向新基建的新一代网络安全框架核心技术近日,中国电子旗下奇安信集团发布面向新基建的新一代网络安全框架核心技术,这既是自主关键技术重大突破,也是重大理论创新 。包括全球领先的指令级检测防护、“零信任”自适应动态访问控制、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等自主关键技术,以及从安全与信息化融合视角、网络安全全景视角出发,应用这些技术的顶层规划思路与方法,为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单位构建体系化、全局化、实战化的网络安全体系,形成“内生”于企业数字化环境的“免疫力”,提供了关键核心技术产品。G8.5+液晶基板玻璃技术电子玻璃是液晶面板等显示器件的关键原材料之一。我国已经投产和建设中的6代以上液晶面板生产线34条,产业投资规模约1.5万亿,占到全球出货量的50%以上,全球手机出货量近14亿部,主要生产地集中在中国大陆,但产业链核心原材料电子玻璃仍然高度依赖进口和外资企业,国产化率不到5%。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的严峻形势下,作为我国唯一一家拥有高世代液晶基板玻璃和高端盖板玻璃研发、制造技术的企业,中国电子旗下彩虹集团五家企业3387人春节期间坚持连续生产、刻苦攻关,突破了G8.5+液晶基板玻璃技术瓶颈,实现0.5毫米产品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向高世代基板玻璃产业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将为国家平板显示产业核心关键材料实现自主研发奠定决定性基础 。同时,G7.5溢流法基板玻璃生产线,产量和销量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高品质钢生产装备和核心技术3月9日,国机集团中国重型院自主研发的陕西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项目——“高品质钢板坯连铸结晶器核心技术及装备”,经陕西省工信厅认定为国内首台(套)产品。结晶器是连续铸钢生产线的心脏,开发高品质钢板坯连铸结晶器对推动我国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低品质钢产能过剩,而高品质钢却仍需进口,加快高品质钢生产装备和核心技术攻关,已成为我国钢铁企业和装备供应商急需解决的问题。“高品质钢板坯连铸结晶器核心技术及装备”一方面集成了高精度液位控制系统、在线热调宽功能、漏钢预报系统、结晶器液压调宽系统和多模式电磁控流系统等多重功能;另一方面能够在提高普通拉速20%的情况下,实现冷轧卷表面线状缺陷发生率降低40%,满足中高端汽车板质量要求。该产品拥有6项专有技术,共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制订机械行业标准4项。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230mm?2150mm板坯连铸机改造项目,综合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机组先进水平。攻克中国核电“卡脖子”难题鞍钢成功实现四代核电600MW示范快堆项目316H奥氏体不锈钢产品开发,并完成首批合同供货,解决了该产品从无到有的“卡脖子”难题 。鞍钢因此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全部依靠自身装备生产该产品的企业。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恶化压力,建造核电、利用核能已成为未来10至20年的重点。我国在核电开发、建设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三代核电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四代核电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四代核电600MW示范快堆项目更是引领行业发展,代表核能发展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316H奥氏体不锈钢已不折不扣地成为核电装备“卡脖子”材料。面对国家需求,鞍钢核电用钢项目团队结合合同全面承担了项目研发、生产及供货任务。在克服不锈钢研发、生产经验少,产品涉及单位众多、工序繁杂及技术指标要求严格等诸多不利因素情况下,充分发挥集团公司优势,依靠鞍钢联众、鞍钢铸钢公司、鞍钢股份,建立了该钢种适宜的生产工艺路线并成功实现产品开发和首批合同供货。高锰钢合金化材料研究及应用核心技术中国中铁科技工作者积极抢占世界新材料研究制高点,取得高锰钢合金化材料研究及应用核心技术突破 ,建成世界最先进高锰钢产品专业研制基地 ,实现了从炼钢到机加工再到智能制造的全工序链布局。中国首组Ⅱ代重载高锰钢辙叉产品成功下线,产品在国内浩吉、大秦、神朔等重载铁路及美国、加拿大、南非等国铁路得到成功应用,提升了中国工业品全球产业链地位。高性能橡胶止水带首次实现国产化4月17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襄阳东西轴线沉管隧道首条止水带安装完成,止水带与沉管混凝土“相吻”咬合。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橡胶止水带首次在沉管隧道施工中使用。沉管隧道是一种新型的过江(河、海)通道,与传统的盾构隧道不同,它将一节节预制好的方形沉管(类似集装箱)放入水底进行拼接,形成一条通道。止水带用于粘接沉管之间的缝隙,防止沉管漏水,是建造沉管隧道的核心技术之一。如果止水带质量不达标,整个隧道就会报废。沉管隧道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目前只有荷兰、日本等少数国家掌握止水带生产技术,我国已建、在建的近20个沉管隧道所使用的止水带,全部从国外进口。为了不让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中国中车所属中车时代新材与中交集团联手,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发项目等支持下,经过两年试验,成功研发新型止水带,打破了国际垄断。3创新成果,上新!人造太阳“心脏”安装开启当地时间4月21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在法国举办杜瓦底座移交仪式。至此,由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克服了重重困难,按期开展杜瓦底座接收及吊装准备工作,为“人造太阳”核心设备后续安装工作全面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也为全球核能在疫情挑战下“逆行”发展增加了信心。这是中国向核能高端市场迈出的实质性步伐,将为我国深度参与聚变国际合作、自主设计建造未来中国聚变堆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科学家基于嫦娥四号首次揭晓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结构继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着陆月球背面之后,中国科学家对月球背面的科研再创“人类首次”——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基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揭晓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结构 。这一科学成果对了解月球历史上撞击过程对月表的改造、火山活动规模与历史等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月球背面的地质演化研究带来新的启示。实践二十号卫星激光通信通过在轨验证近日,实践二十号卫星搭载的我国首套高速高阶相干激光通信终端在轨圆满完成第一阶段试验任务,首次在轨验证了QPSK相干体制的激光通信,速率高达10Gbps,为我国当前卫星激光通信的最高速率 ,产品其他关键指标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践二十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10Gbps星载高速相干激光通信终端由五院西安分院研制。本次星地通信试验,完成了在轨自校准、快速高精度捕跟、超高速星地相干通信等关键技术验证工作,全面验证了高速高阶相干体制应用于卫星激光通信的可行性,实现了我国首个在轨验证的QPSK相干体制激光通信最高码速率 ,同时充分验证了精准指向、快速捕获、高精度跟踪、高速高阶相干通信等技术,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完成测试近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测试工作已完成,后续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运载火箭、飞船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五院抓总研制。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将同时兼顾近地轨道任务和更远的深空探测。研制团队采用了全新的防热材料和防热结构,耐热能力相当于神舟飞船的3~4倍。在返回再入控制上,也会保证落点精度、保证过载不超过航天员的承受范围。此次发射还将验证更加安全的“群伞+气囊”着陆方式,以及飞船可重复使用的相关技术。新一代载人飞船将力争实现返回舱可重复使用10次,并逐步降低成本。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是为我国空间站及后续载人航天任务研制的。 与神舟飞船相比,新一代载人飞船体型更大,既能载人也可载货,并且可重复使用。此次试验船验证再入返回控制、防热以及回收等一系列技术,为未来运送航天员往返我国空间站打下技术基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3月10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无线联试,充分验证了探测器与地面系统的接口匹配性和一致性,对各类方案、技术状态、软硬件系统进行了全面测试,为任务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每隔大约26个月,地球与火星会运行至最近的位置,此时发射探测器将节省大量燃料,2020年即是火星探测活动的窗口期。按照我国火星探测工程总体计划安排,今年我国将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此次无线联试是任务中心与航天器正样的唯一一次地面联合演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火星任务团队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给联试任务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科学统筹,合理调配力量,采用真实的飞控系统和真实的航天器,所有重大关键过程全部按照1:1全过程演练,按照工程时间节点圆满完成全部既定项目,达到了联试预期效果。新型“G4+长辉”系列LNG船促成中国迄今最大造船出口订单4月22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卡塔尔石油公司在中国北京、上海及卡塔尔多哈三地以“云签约”方式联合签署“中国船舶—卡塔尔石油液化天然气(LNG)船建造项目 ”协议,所涉订单总金额超过200亿元 人民币。这是卡塔尔天然气项目首批订单,也是中国船企迄今承接的金额最大的造船出口订单 。中国船舶集团和卡塔尔石油将强强联手,依托各自优势在能源运输、装备制造及全球化服务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此次签约项目中的LNG船型是沪东中华自主研发设计的17.4万立方米新型“G4+长辉”系列LNG船 。该船型为沪东中华推出的全新设计船型,在其自主研制的第四代LNG船基础上吸收了当今世界LNG船的最新设计理念和技术标准。该型船具有航速快、性能好、空船重量轻、综合能耗低、液货处理系统与不同航线适配性强、升级兼容性强等特点,相较以往同船型其装载能力增加了800立方米,全船电力系统能耗下降8%。该型船的能耗指标、环保性能以及可靠性要求,均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赢得了船东青睐。3500吨级地球物理综合科考船近日,中国船舶黄埔文冲建造的中科院南海所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主船体基本搭载成型。该船由中国船舶七〇八所设计,建成后将填补目前国内3500吨级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的空白,也将是今后我国深海远洋科学考察的主力船舶之一。90秒延时摄影记录船台搭载全过程该船总吨约3985吨,总长约90米,定员60人,续航能力达12000海里,可为我国海洋科学以及深海大洋区的极端环境研究提供先进的海上移动实验室和探测装备试验平台,并与现有的综合科考船和专业调查船形成互补,共同推动我国深远海科学事业发展。中国万米载人潜水器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万米载人潜水器 ,目前在中国船舶702所进行出海前的最后一个阶段试验,即将出征全球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中国首个L3级自动驾驶量产型汽车汽车自动驾驶共分为L0—L5级。L3级驾驶自动化即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在满足设计运行条件时,可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在设计运行条件即将不满足时系统请求人类用户接管,它是“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分水岭。近日,兵器装备集团长安汽车L3级自动驾驶系统的量产型汽车在重庆完成自动驾驶测试,标志着中国汽车真正从“驾驶辅助”进入到“自动驾驶”的新时代。此次测试的汽车L3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核心技术由长安汽车自主开发完成,并对所有系统算法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系统最大探测距离大于200米,测量精度可达10厘米,最高可实时获取8公里范围内的道路信息,可有效识别车辆驾驶环境中的车辆、行人、骑行者等多种目标和障碍物,以及车道线、护栏、交通标识牌等信息,实现车道级高精定位和精准路径规划,可确保自动驾驶任务的准确性。碳纤维车身纯电动轿车产品近日,兵器装备集团研制的首辆碳纤维车身纯电动轿车 在重庆完成装配和调试并顺利下线,标志着我国纯电动汽车碳纤维-铝合金混合结构车身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碳纤维车身纯电动轿车产品的开发。该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首批重点项目,集团公司历时4年研究,突破了碳纤维车身载荷分布与结构优化、碳纤维车身/铝合金车架一体化集成设计、多种轻质材料应用和动力电池布置等关键前沿技术,应用模块化和通用化设计理念,打造了全新架构的轻量化纯电动轿车平台技术。同时在碳纤维车身模块化设计上取得突破,实现车身零件由300余件减少到40余件,突破了快速成形工艺技术瓶颈,使效率提升50%以上,建立了国产碳纤维车身设计和制造的流程及规范。通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新能源单车实现减重200kg,百公里电耗可降低0.6千瓦时,若按照单车每年行驶2万公里,每年电能消耗将减少120千瓦时。我国第一款全国产化自主安全商用笔记本4月23日,由中国电子旗下中国长城打造的国内第一款全国产化自主安全商用笔记本电脑 ——长城UF712/716笔记本电脑在郑州下线。电脑基于“飞腾+麒麟+安全”体系打造,核心关键部件完全国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配有国内性能最优异的自主安全飞腾CPU、使用最广泛的麒麟操作系统,被誉为最安全的电脑,可以充分满足各种安全应用需求。这也意味着我国自主安全电脑产业产品研发融入移动终端,可以实现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将来也将满足国际需求。世界日投煤量最大气化炉4月21日,哈电集团研制的内蒙古汇能煤化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 顺利产成发运。该气化炉单炉日投煤量达到3300吨 ,是目前世界日投煤量最大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 。该气化炉刷新了哈电集团2019年出产的单炉日投煤量3000吨水煤浆气化炉的记录,该设备同时是国内第一个内壁堆焊镍基合金的四喷嘴气化炉,四喷嘴气化炉由于其四个方向火焰端汇于一点,同心度要求极高,制造难度大。生产关键时期正值新冠疫情暴发,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哈电集团发扬央企铁军精神,加班加点组织生产,确保将疫情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耐微生物腐蚀管材中国宝武宝钢股份自主研制的耐微生物腐蚀管材,实现全球首发和成功应用,可大幅提升管网服役寿命。近日获悉,产品经中石化涪陵页岩气区块项目应用后,各项性能指标良好,获得用户高度评价。这标志着该产品突破了国内外管线标准的限制,填补了该技术领域的空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超长行程高铁行业加工设备4月14日,由通用技术集团沈阳机床研制的国内首台超长行程高铁行业专用高速五轴加工中心 成功下线。这台机床用户是国内500强知名企业——辽宁忠旺集团,将用于高铁大型结构件的复杂曲面加工。这标志着国产高端数控装备首次用于高铁行业核心零部件的生产 。高铁是代表性高端制造业,所用优质铝合金型材一直高价引进国外设备进行加工。沈阳机床针对高铁行业典型零件加工需求,加强自主研发,攻克了大型机床的整机轻量化技术、超长行程床身精度保障技术、X轴超高速快速移动技术、整机高精度加工技术、变形补偿加工技术5项技术难题,发表论文3篇,形成了10余项标准,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最终推出了GMC45620u超大型龙门移动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产品。全国首条五轴机床铝合金肋板类卧式加工生产线通用技术集团沈机集团全国首条五轴机床铝合金肋板类卧式加工生产线 3月中旬交付使用。该生产线是沈阳地区“航空零部件加工重大项目”中的核心项目之一,是国内首创,可涵盖千余种航空结构件高效高精加工的生产线。 此外,沈机集团航空航天公司还提供了钛合金大型框梁类强力加工中心、卧式精密加工中心等共22台高端设备,这些设备全部由沈阳机床自主研发,并全部实施系统国产化,技术成熟且自主可控,代表了国内机床领域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其中有8台五轴产品配置i5智能系统,这是i5第一次大批量用于航空行业五轴生产线。国产首台兆瓦级船舶直流电网电力推进系统4月2日,国产首台兆瓦级船舶直流组网电力推进系统装置 在中国中车所属中车株洲所成功研制下线,并将首次应用于深圳观光双体船。这意味着我国高端船舶核心装备迎来了新的“中国血统”。船舶电推系统堪称船舶“心脏”,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船、风电安装船、公务船,豪华邮轮等高端船舶上。根据组网方式的不同,船舶电推系统可以分为交流组网电力推进和直流组网电力推进两种方式。作为新一代船舶电驱动力方式,直流并网技术避免了交流并网频率要求,使得发电机组可以变速发电,从而具备高效、节能、减振、节约空间、多能源并网的优点,成为当前船舶电力推进发展的主流趋势。世界电压等级最高、 容量最大的交流有级可控并联电抗器中国西电集团成功研制成功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 的1000kV 200Mvar交流有级可控并联电抗器,产品一次性通过全部试验,各项性能指标优于国家标准和技术协议的要求,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产品将应用于“张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1000kV交流有级可控电抗器作为一种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装置,通过动态补偿输电线路的容性无功功率,可以有效地抑制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容升效应、操作过电压、潜供电流等现象,能够降低线路损耗,提高电压稳定水平及线路传输功率,在特高压电网中应用前景广阔。4中国标准,上场!首个北斗IEC国际标准正式发布3月11日,国际电工委员会第八十技术委员会(IEC/TC80)正式发布了中国电科主导制定的首个北斗接收设备IEC国际标准 ,北斗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中国电科西北子集团作为北斗接收设备IEC标准的召集单位,主导制定的IEC 61108-5:2020《海上导航与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第5部分:北斗卫星导航(BDS)-接收设备-性能要求、测试方法与要求的测试结果》 是全球卫星导航海用产品制造商设计、生产和测试的指导性标准,为各国船级社对北斗设备上船应用许可——“型式认可”提供了依据,为卫星导航接收设备设计和测试提供参考,对后续北斗差分、北斗星基增强、北斗国际搜救和北斗短报文IEC国际标准制定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中国电科进一步践行北斗国家战略,推动北斗全面进入船载综合导航系统、自动识别系统、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应急示位标、电子海图和信息系统等相关IEC标准,持续推进北斗在国际海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船舶领域6项国际标准获立项近日,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四所联合多家船舶配套企业主导提出的6项国际标准成功获得立项 ,为推动我国相关领域优势技术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发挥了有力的标准引领和支撑作用。标准内容涵盖护航倒拖装置、门架系统以及平台升降装置等领域,均立足于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技术 。6项国际标准分别为:《船舶与海洋技术 油船护航倒拖装置》(中国船舶集团物资华东 七〇四所)《船舶与海洋技术 深海系泊组合索具》(九力绳缆 七〇四所)《船舶与海洋技术 A型门架系统》(七〇四所 中国船舶集团武汉船机)《船舶与海洋技术 锚绞机试验程序与方法》(中国船舶集团中船绿洲 七〇四所 )《船舶与海洋技术 打桩船用绞车》(中船绿洲 七〇四所 )《船舶与海洋技术 平台升降装置一般要求》(武汉船机 七〇四所 )。疫情打不倒央企人的信念,也浇不熄科研工作者的热情。战“疫”要打赢,创新更要突破!一刻不松懈,科研进行时,再接再厉、把握机遇、化危为机,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央企业一定会推出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品,一起加油!(来源:国资小新)

护林员

国内首座55m水深海上自升式勘探试验平台在青岛交付!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日前,华东院自建的国内首座55米水深海上自升式勘探试验平台在青岛交付。该平台是国内作业水深最深的勘探试验平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海上风电55米水深海域的精准地质勘察和科学试验提供重要技术支撑。55米水深“华东院306”平台华东院已拥有自建的自升式平台4座,分别为15米水深的“华东院1号”、35米水深的“华东院2号”和“华东院3号”、55米水深的“华东院306”平台,形成不同水深梯次的海洋综合勘探平台,具有国际先进的集智能海上钻探、精准原位测试和高级土工试验于一体的高效、智慧、节能、安全的勘探系统,承担了数十个海上风电项目和海底隧道勘测任务。全球最大海洋新能源勘探平台“华东院306”平台为钢质、船型、圆柱桩腿自升式海上勘探平台,可覆盖我国规划各海域风电场,是目前海洋新能源领域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勘探平台。平台工作甲板面积达到1000平米,相当于两个多篮球场的面积。可提供充足的海上工程勘察和科学试验场地,设计最大作业水深为60米,可在8级风及以下正常进行高精度定位和勘探作业,在25米以浅水深作业时可抵抗100节风。01平台首次在自升式平台中采用高精度(0.2m)DP定位系统,可实现场区内快速移位和精准定位,可根据底质情况选用漂浮式或固定式作业方式。02平台本体结构设计理念先进,水下结构采用类船型结构,可大幅减少拖带阻力,降低拖带油耗,提高平台拖航安全性。03设计了平台专用的室内土工试验中心,可满足离岸距离较远场区的岩土试样采样-试验封闭式作业,大大降低由于运输造成试样的扰动,提高试验成果的精度。04创新性地开发平台专用的海水淡化装置和太阳能发电装置,全面提高了平台海上作业的自存能力。为拓展本平台在各海域复杂环境中的适用性,华东院对其桩靴、桩腿、平台、冲桩系统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创新,可以覆盖我国规划各海域的勘探任务。国际领先的海洋勘探“航母战斗群”经过数十年海洋工程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华东院现已形成以海上自升式勘探平台为核心,以综合勘察船、海洋钻机、原位测试设备、海洋工程测量及物探仪器等系统、全面、先进海洋工程勘察装备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勘探作战编队”,可以满足我国近、远海海上风电勘测需要,在国际海上风电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综合勘察船华东院综合勘察船于2019年12月投入运行,船型长70m,型宽15m,型深3.2m,吨位1419吨,可同时容纳27人作业与生活,作业范围可基本覆盖我国离岸及近海海域的海洋开发。综合勘察船配备目前全球最大反力200kN的海床静力触探系统(ROSON-200),并开发了专门用于海床式静力触探(CPT)的作业系统,可以涵盖所有常规海上勘探和测试的内容。海上钻探装备通过20多年不断探索和创新,华东院研发了适用于漂浮式平台,具备波浪补偿、自动升降和智能调压的数字海洋钻探系统。开发了“华东院306”海上勘探平台专用、国内首台自动化XY-5DB型钻机。钻机的最大钻孔深度1500m。原位测试装备 ——国际领先水平华东院2006年拥有潮间带静力触探设备及技术,2012年拥有潮下带静力触探设备及技术,2013年又成功研发出适用于10m水深以内浅海区域的平台式施工设备及技术。目前拥有国际先进的海床式静力触探设备,在国内海上风电领域首次使用的球形静力触探设备。测量及物探设备 ——国际先进水平华东院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海洋测量及物探设备。主要包括水深测量仪(单波束测深仪、多波束测深系统)、浅地层剖面仪、侧扫声呐、海洋磁力仪。相关设备可以进行水深测量,得到高精度海底地貌图,还可以通过物探设备勘测并绘制不同深度的海底地层剖面。针对传统海上风电勘察装备安全性差、扰动性大和可靠度低的难题,华东院研发了适用于复杂海况的多功能固定式和漂浮式勘探系统,形成了海洋工程的成套勘察装备,实现安全、经济、可靠的海洋工程勘察。我们的征途是向海图强、走向深蓝依托地处沿海的地域优势,华东院是国内最早开展海洋能研究的单位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设计建成了浙江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并积极推进沿海滩涂及近海风电、潮流能发电、波浪能发电等海洋能综合开发利用方面的探索研究工作。在海岛综合开发、涉海基础设施、滩涂治理等领域不断开拓进取,打造了一项又一项精品工程。截止目前,由华东院设计建成的海上风电场总规模达500万千瓦,占全国并网容量的80%以上。在海上风电开发建设领域,通常将离岸60km以远或水深40m以深的风电场称之为深远海风电场。2009年至2019年的十年间,我国完成了潮间带海上风电开发的起步探索和工程示范应用,以及近海风电开发的全面研究和核心技术工程全面应用,潮间带及近海风电技术已日趋成熟。为获取更多的海上风能资源,海上风电项目必将逐渐向深海、远海方向发展,呈现由近海到远海、由浅水到深水、由小规模示范到大规模集中开发的特点。依托浙江省深远海风电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海上风电省级技术研发中心、海上风电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华东院通过国际领先的海洋勘探装备,和大量海上风电、海底隧道工程应用实践,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攻关,深入研究了海上作业环境、海洋沉积物工程性质、水动力条件等对勘察成果质量的影响,形成测量与物探技术、海上钻探与取样技术、海洋土体测试技术、工程地质评价技术等一系列高效、经济、科学的工程勘察核心技术,为我国海洋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3项,形成国家、行业规范标准7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勘察、科技奖励8项,为实现海洋工程开发向深远海发展做好技术储备。华东院将继续坚持科技至上、技术立院,背靠中国数百万平方公里海域,以国际领先的装备、精湛卓越的勘测设计核心技术,不断向海图强,阔步向前!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破为牺尊

“1秒”可以计量到纳秒级!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中心实验室落户上海

图说: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中心上海实验室揭牌 采访对象提供(下同)你有没有想过,“1秒”究竟能测量到多精准?时间频率的计量水平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今天,“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中心上海实验室”落户上海。这也是该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唯一一个由地方单位建设的实验室,展示了上海以时间频率为代表的计量领域取得新进展,也标志着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取得新成就。保障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据悉,该实验室于2018年10月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正式成立,依托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集时间频率计量技术研究、量传溯源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是华东地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准确度时间频率实验室,旨在保障上海国际金融、科技、贸易等各大中心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揭牌仪式上,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与上交所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合作仪式。双方将着力拓展时间频率的应用技术合作,发挥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中心上海实验室的技术优势,结合金融证券行业时间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自主化需求,共同为上海证券交易信息技术系统及重要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保障服务。证券交易依赖高精度时间时间频率作为最准确的基本物理量,较早实现了量子化定义,高准确度时间频率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参数,而对其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和全天候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金融、医药、电力、科研院所等行业,尤其依赖高准确度的时间频率。而这些,正是上海实验室的研究内容与方向。图说:实验室展示了上海以时间频率为代表的计量领域取得新进展比如,时间频率安全可控是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一环。为维护股票交易的公平性,金融行业需要统一的实时授时服务。记者获悉,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时间准确度的要求已达“百纳秒”量级,而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则达“纳秒级”(即0.000000001秒),为服务“沪伦通”等未来证券交易行业的发展预留空间。今后,上海实验室建立的时间标准也可直接传递给证交所,使上海金融的交易系统实现独立自主可控,进一步保障金融数据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实验室还有一套具备自主守时能力的系统,可以建立和维持时间频率基准、确定时刻。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中心上海实验室工程师徐良解释称,以前依赖卫星或光纤来校准时间,但卫星不稳定、光纤易被挖断。现在能用守时系统来校准时间,并传输给需要的科研院所,进一步保障了数据安全。1微秒误差导致300米定位误差高准确度的时间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比如互联网、移动通信、卫星导航,每一样都离不开高准确度的时间。比如卫星定位,需通过测定电磁波信号传播的时间,来测定卫星与地面物之间的距离,1微秒的测量误差,会导致约300米的地面定位误差。也就是说,空间位置的准确度取决于时间度量的准确度。与百姓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行业,也需要做到“时间同步”。专家表示,药物临床试验进行药理分析时,时间是关键参数,其准确度直接影响药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检测人员针对“时间同步”的需求,对实验室的同步时钟进行校准,使药理分析过程中使用的时间基于UTC(协调世界时)时间偏差限定在足够小的范围内。如此一来,各大协同医院能做到远程医疗的时间统一。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