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19年花茶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问知

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19年花茶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我国有“夏天喝绿茶、冬天喝红茶,一年四季喝花茶”的说法。随着世界性饮花、食花热潮的流行,花茶的市场需求在我国悄然兴起,受到年轻群体特别是女性群体的青睐。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花茶为内销茶,目前约占全国茶叶内销量的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向往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花茶作为美容养颜和健康瘦身的保健类茶,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花茶的市场消费量也在逐年提高,其未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中商产业研究院特别推出《2019年花茶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对我国花茶行业产量、销量、进出口量等相关贸易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当前我国花茶行业发展现状,为从业人员和花茶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2019年花茶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整体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国花茶行业相关概述,接着研究我国茶叶行业市场发展情况,第三部分则为本报告的核心部分,通过对花茶行业产销、进出口等方面分析我国花茶行业发展现状。同时,报告分析了当前花茶行业核心品牌,如北京张一元。张一元始于1900年,中华老字号;2008年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报告的最后通过结合花茶行业发展现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PART1花茶行业相关概述花茶(Scentedtea),又名香片,即将植物的花或叶或其果实泡制而成的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类再加工茶。其是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制成的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从花茶的分类来看:花茶又可细分为花草茶和花果茶。饮用叶或花的称之为花草茶,如荷叶、甜菊叶。饮用其果实的称之为花果茶,如:无花果、柠檬、山楂、罗汉果等。花茶主要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的鲜花作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根据其所用的香花品种不同,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花茶、珠兰花茶等,其中以茉莉花茶产量最大。PART2茶叶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全球的茶叶产量持续攀升。据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茶叶年产量达585.64万吨,同比增长约3%。而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叶生产大国。近几年,中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叶产量不断增长。2013年中国茶叶产量仅192.4万吨,到2017年增至260.9万吨。据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达到261.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7万吨,增速放缓。据预测,2019年我国茶叶产量将保持增长趋势发展,产量约265万吨。PART3花茶行业发展现状目前,在我国市场上的花草茶大约有60~70个品种,其中有60%为野生品种,40%为种植品种,大部分产自云南、广西、甘肃、浙江、安徽等地。据数据显示:目前,花茶约占全国茶叶内销量的5%。而茉莉花作为花茶中的一主要花茶类型,其年产量在11万吨左右,约占内销茶叶总量四分之一。主销华北、东北、西北和山东省,特别京、津地区和山东省占其茶叶销量的70%以上,济南市年销量达1万多吨。京、津地区特别是北京,是我国花茶主销区,适销的花茶主要是以高档茶为主,年销量较大。PART4花茶行业核心品牌分析目前市场上花茶品牌众多,如张一元、吴裕泰、春伦茗茶、碧潭飘雪、中莉等。据悉,张一元茉莉花茶选用上等原料并采用独特的加工工艺,以其“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特色,深得国内外茶客的欢迎,使得张一元蜚声海内外;2008年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PART5花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与提升。在这个契机下,花茶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花茶不仅有茶的功效,而且花香也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裨益人体健康等多种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花茶作为美容养颜和健康瘦身的保健类茶,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花茶的市场消费量逐年提高,未来其市场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扩大。

满月酒

《2019-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研究报告》(可下载)

现制茶饮行业可追溯至1987年,中国台湾的“春水堂”发明的珍珠奶茶为起源。随后的20年间,现制茶饮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中国台湾逐步扩张至中国大陆市场。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日益强烈,新式茶饮产品随之诞生,现制茶饮行业呈现传统奶茶与新式茶饮门店并行高速发展的局面。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式茶饮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前瞻产业研究院特此发布《2019-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研究报告》对行业发展做出深度分析。

三法

2019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及企业竞争格局分析(附图表)

中国情报网讯: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叶生产大国。近几年,中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叶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产叶产量仅192.4万吨,到2017年增至260.9万吨。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达到261.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7万吨,增速放缓。据预测,2019年我国茶叶产量将保持增长趋势发展,产量约265万吨。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茶叶消费情况来看:2018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量达到191万吨,较前一年增长9.3万吨,增幅为5.1%;市场内销额达到2661亿元;销售均价为139.3元/公斤,同比增长5.2%。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茶叶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我国茶产业生产规模快速增长,茶叶需求的不断扩大,有众多企业纷纷布局茶产业。那么,我国的茶企现今发展得如何呢?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茶叶百强企业”名单显示: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福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湘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浙江华茗园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了2018年我国茶叶产业百强企业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茶叶县域分布情况来看:我国茶业十大县分别是:勐海县、湄潭县、安溪县、安化县、福鼎市、信阳市浉河区、新昌县、武夷山市、松阳县以及横县。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十县中,福建占据了其中的3席。据了解,福建安溪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茶树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收集的茶树品种达50余种,被誉为“茶树良种宝库”。安溪拥有六大名茶,其分别为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梅占、大叶乌龙。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茶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销售渠道多样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新的销售模式涌现,茶叶的销售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而不同类别的销售渠道因其与消费者接触方式和场景的差异,针对这不同的消费人群;而线上线下,直营加盟渠道有着不同的经营侧重点,销售网点的布局或是更大的品牌占有率。(2)茶消费多元化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为主向各类年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茶叶消费从最初的“礼品”“自饮”不断的延伸和细化,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3)品牌化趋势发展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品牌化商品的选择,“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品牌内涵与消费者感知高度匹配预示着企业的品牌化道路相比竞争对手走得更远。企业以后必将更注重品质的追求,改变以往粗放式以量取胜的模式,将自身品牌做大做强,让消费者对茶叶品牌有更深认识,提升品牌的附加值。(4)“一带一路”带来新机遇茶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重要商品,茶文化也一直是中华文明传播于全世界的重要象征。“一带一路”涵盖全球44亿人口,该区域又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地,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人口红利。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中国茶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茶叶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http://wk.askci.com/details/f38debfca51d488694be9195e58bf93e/,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广成子曰

2021年中国茶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简版)

中商情报网讯:茶叶作为一种天然的健康饮品,具有悠久的消费历史和广大的消费群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上升。饮茶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一、茶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茶叶分类》(GB/T30766-2014),以加工工艺、产品特性为主,结合茶树品种、鲜叶原料、生产地域进行分类,茶叶可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及再加工茶。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二、行业相关产业政策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鼓励茶产业发展。2021年2月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制定促进农产品流通业发展的意见。全面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大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鲜活农产品仓储保鲜补贴力度,建设一批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资料来源:中山产业研究院整理三、行业市场规模1.茶园种植面积情况目前,我国茶叶产量全球占比维持在4成以上并持续提升,尽管我国茶叶产量领先全球,但是从茶园单产角度来看,我国茶叶供给效率存在很大提升空间。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茶园总面积4747.69万亩,比去年增加149.82万亩,同比增长3.26%。其中,可采摘面积4152.18万亩,比去年增加461.41万亩,同比增长12.5%。数据来源: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我国茶园面积逐渐扩大,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18个主要产茶省(区、市)茶园面积达4597.87万亩,同比增长4.6%。其中,可采摘面积为3690.77万亩,同比增长6.15%。可采摘面积超过300万亩的省份有5个,分别是云南(604.65万亩)、贵州(470.1万亩)、四川(446.24万亩)、湖北(370万亩)和福建(309.39万亩)。数据来源: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茶叶产量情况茶叶属于天然健康的饮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饮茶历史。中国是茶叶最大的生产国,茶叶产量是世界第一。2016年以来,中国茶叶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数据显示,我国茶叶产量从2016年的231.33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297万吨,2020年较上年增加19.28万吨,同比增长6.94%。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2020年,我国六大茶类中,绿茶、乌龙茶产量继续稳增,但总产量占比继续向下微调;红茶、白茶、黄茶产量激增,总产量占比出现攀升;黑茶略有减产,总产量中占比有所下降。具体来看:绿茶产量184.27万吨,占总产量的61.70%,比增6.99万吨,增幅3.94%;红茶产量40.43万吨,占比13.54%,比增9.71万吨,增幅31.59%;黑茶产量37.33万吨,占比12.50%,比减0.48万吨,减幅1.28%;乌龙茶产量27.78万吨,占比9.30%,比增0.20万吨,增幅0.73%;白茶产量7.35万吨,占比2.46%,比增2.39万吨,增幅48.05%;黄茶产量1.45万吨,占比0.49%,比增0.48万吨,增幅48.78%。数据来源: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茶叶销量情况近年来,中国茶叶批发市场的各茶类交易量格局相对稳定。目前,中国前三类消费量最大的茶类为绿茶、红茶和乌龙茶。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量达220.16万吨,比去年增长17.61万吨,同比增长为8.69%。2020年中国茶叶内销均价为131.21元/公斤,同比下降2.98%。2020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总额为2888.84亿元,同比增长5.45%。数据来源: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显示,中国绿茶内销额1699.20亿元,占内销总额的58.8%;红茶500.85亿元,占比17.4%;黑茶301.57亿元,占比10.4%;乌龙茶280.72亿元,占比9.7%;白茶89.53亿元,占比3.1%;黄茶16.96亿元,占比0.6%。数据来源: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四、重点企业分析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呈逐年增长趋势,中国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从2016年的14.73万家增长至2020年的32.6万家,同比增长4.99%。2020年,我国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在业/存续的茶企有31.36万家,比上年增加4.14万家,同比增长15.21%。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五、行业的发展趋势1.茶叶市场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我国是茶叶消费大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目前,我国茶叶人均消费量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部分地区仍有待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天然的茶叶产品的消费需求量也在逐步提高。因此,我国茶叶市场仍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2.茶企竞争趋向品牌化,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茶企数量多而分散,整体规模较小,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品质日益重视,众多消费者已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品牌茶叶的平均消费增速领先于非品牌茶叶,品牌茶叶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头部茶企发展有利。目前,中国茶行业的集中度还相对较低,随着头部茶企品牌建设的不断完善,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未来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3.茶叶深加工制品不断涌现,消费方式多元化发展人们对于茶的利用方式,多以沸水冲泡饮用为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个性化消费的增加,传统饮茶方式无法满足需要,消费者开始追求更加简便、快捷、多元化的茶叶消费方式。企业通过运用现代深加工技术,把茶叶加工成茶饮料,或与传统食品相结合制成茶食品,可更加充分地提取茶叶的功能性营养成分。在此类新消费观念的指引下,各类茶叶深加工产品不断涌现,消费方式向多元化发展。4.线上线下相融合,向新零售趋势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模式的快速发展,茶行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下消费渠道,形成了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行业销售模式,并向新零售趋势发展。茶企的线下布局,为其积累了品牌口碑与客户资源,有利于为其线上模式的推广进行引流。茶叶市场线下销售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线上销售规模亦快速增长。5.茶叶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仓储和运输系统建设加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愈发重视产品的安全与品质。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在于加工、仓储和运输环节。近年来,我国茶叶工艺逐渐成熟,仓储和运输系统的不完善将可能影响茶叶品质。高品质茶叶对茶色、茶香、茶味和鲜度都有要求,而温度、湿度、含氧量及阳光照射等都会对茶叶品质有较大影响。为满足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未来茶叶仓储和运输系统将向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贫也

2020上半年中国袋泡茶行业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在喜欢袋泡茶的消费群体中,40岁及以下人群占比为88.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茶文化正在走向年轻化,袋泡茶具有携带方便、泡茶便捷、轻奢时尚的特点,适应了年轻消费群体生活节奏快、追求简单生活的消费习惯。(《艾媒咨询|2020上半年中国袋泡茶行业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60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核心观点中国袋泡茶消费水平较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数据显示,世界袋泡茶的年消费量为世界茶叶总消费量的23.5%,而中国袋泡茶的年消费量占茶叶总消费量仅5%左右;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仅15%消费者表示经常喝袋泡茶,目前中国袋泡茶的茶叶市场占有率较低。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和茶饮习惯的改变,未来中国袋泡茶市场的销售份额提升潜力巨大。中国消费者相对偏好原味茶袋泡茶,补气养血为消费者选择功能袋泡茶首因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袋泡茶消费者更偏爱原味茶袋泡茶,占比达61.8%;在偏好功能茶的消费者中,喜欢补气养血系列的消费者占比最高,达40.7%。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消费者养生意识的提高,对袋泡茶的功效更加看重,具有补气养血、清火等功能的袋泡茶可以满足人们日常保健需求。中国本土袋泡茶品牌崛起,品牌联名等营销策略促进终端销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最常购买的袋泡茶品牌前三为立顿、大益茶和CHALI茶里,占比分别为39.6%、27.1%和23.2%。除立顿外,大益茶和CHALI茶里均为中国本土品牌。为提高品牌知名度,立顿、CHALI茶里等袋泡茶品牌通过品牌联名等方式进行营销,以促进终端销售。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袋泡茶行业定义及特点袋泡茶又称“茶包”,是指以红茶、绿茶、花茶等为原材料,通过加工形成一定规格,用可过滤材料分装后即冲即饮的一种茶叶产品。具有携带方便、泡茶步骤简捷的特点,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深受年轻人喜爱。中国袋泡茶行业经济环境分析(一)数据显示,2013-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均呈现较快速的增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国民收入和消费的快速增长,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以大路茶为茶底的廉价茶包已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包装精美、品种功能丰富多样的袋泡茶迎来广阔蓝海。中国袋泡茶行业社会环境分析(二)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企业数量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2019年中国企业数量达3858万个,比2016年增加1262万个。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袋泡茶作为办公茶的主打品类,在商务接待、行政茶饮服务等方面需求量较大。此外,随着中国袋泡茶品牌的崛起,包装精美的袋泡茶也成为员工福利、商务伴手礼等方面需求。中国袋泡茶产业链图谱目前,中国袋泡茶已基本形成完整产业链,包括上游茶叶种植采摘、中游产品研发加工,下游产品销售等。产业上游:2017-2024年全球茶叶市场规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茶叶市场规模为494.6亿美元,预计2024年全球茶叶市场规模达731.3亿美元,增长率达47.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茶叶起源中国,历史悠久,已成为被世界消费者广泛接受的日常饮品。随着茶叶产品创新和企业营销推广加强,茶叶市场迎来更加广阔发展。产业下游:2015-2020年中国袋泡茶线上市场规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茶叶线上市场规模为235亿元,中国袋泡茶线上市场规模为50.3亿元,预计2020年中国袋泡茶线上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突破128.7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袋泡茶品牌化和电商化的发展,质量趋向标准化,线上购买袋泡茶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2020H1中国袋泡茶行业消费原因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偏好茶叶的原因主要为茶叶更有中国茶文化意境、品质可以直观看到,且口感好;中国消费者偏好袋泡茶则主要看重其方便快捷,这一比例达到55.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现阶段袋泡茶凭借其方便快捷获得部分消费者认可,随着其茶叶品质和口感的提高,其市场占有份额将进一步提高。2020H1中国袋泡茶行业消费偏好分析(三)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35.3%的消费者喜欢只喝固定的一种袋泡茶产品,这一比例与选择热门产品的消费者占比持平;超四成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每盒袋泡茶最高价格为20-40元,占比为41.5%。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袋泡茶品类的日益丰富,保持经典产品的品质成为维持老客户的重要因素,同时各品牌应提高持续输出爆款热销产品的能力;此外,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袋泡茶价格的敏感度逐渐降低,对产品品质更加看重。2020H1中国袋泡茶行业消费方式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袋泡茶消费者主要通过线下超市、便利店购买袋泡茶,占比为40.1%。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线下超市、便利店具有方便快捷、即时获得的特点,与人们购买袋泡茶的需求具有一致性。袋泡茶品牌商可以提高在线下超市、便利店的宣传推广和促销力度。中国袋泡茶行业典型案例分析:CHALI茶里(一)CHALI茶里于2013年8月在广州创立,主打原叶三角袋泡茶,现已成为中国袋泡茶本土品牌中的标杆企业。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11月, CHALI茶里累计销量达3亿包,日均销量达50万包,平均每秒售出6包,同时拥有粉丝数量1000W+。中国袋泡茶行业典型案例分析:CHALI茶里(二)目前,CHALI茶里产品主要分为四个系列:原味茶系列、拼配茶系列、养生茶系列和礼盒系列,种类较为丰富多样。艾媒咨询研究发现,CHALI茶里的蜜桃乌龙产品最受消费者欢迎,已累计销量1000万包。中国袋泡茶行业典型案例分析:CHALI茶里(三)在袋泡茶产品创新方面, CHALI茶里将消费场景的细分化作为发力点,注重产品和消费场景的匹配。2019年CHALI茶里上线“每日茶”,产品分为“早餐元气”、“饭后解腻”、“下午怡神”三个子系列,为每日不同时间、不同场景定制不同的茶饮。2020年,CHALI茶里又针对睡前消费场景上线“晚安茶”,主打提升睡眠质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快消品的消费场景细分化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消费者喝茶习惯,提高用户粘性。2020H1中国袋泡茶行业发展问题分析(一)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认为中国袋泡茶茶叶品质不佳、茶品设计不佳以及产品创新不够的消费者占比最多,分别为42.5%、35.7%和33.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茶叶品质不佳是众多消费者对袋泡茶品质的固有印象。在袋泡茶发展初期,部分商家确实选取质量较差的碎茶包装成袋泡茶售卖,但现阶段袋泡茶茶叶品质已有较大幅度提升。各袋泡茶品牌商一方面要保证茶叶品质,树立行业口碑;另一方面,应加大对茶叶品质的宣传力度。2020H1中国袋泡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产品品类丰富化、功能化发展为满足消费者对茶产品越来越多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市场份额和自身盈利能力,袋泡茶品牌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研发调配新品,丰富袋泡茶的原材料和拼配种类,使袋泡茶的品种口味以及功能更加丰富化和多样化,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产品健康化发展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的养生保健诉求不断增加,低卡低脂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饮食诉求。部分袋泡茶品牌为迎合消费者需求,在袋泡茶健康茶饮的基础上,推出“0卡0脂”袋泡茶等,使消费者的袋泡茶引用更加健康化。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2020上半年中国袋泡茶行业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

倒计时

2021年中国茶产业市场现状分析:绿茶消费占7成

中商情报网讯: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 别名茶、槚(jiǎ),茗,荈。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产量稳步增长茶叶属于天然健康的饮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饮茶历史。中国是茶叶最大的生产国,茶叶产量是世界第一。2016年以来,中国茶叶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数据显示,我国茶叶产量从2016年的231.33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297万吨,2020年较上年增加19.28万吨,同比增长6.94%。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绿茶消费市场占7成近年来,中国茶叶批发市场的各茶类交易量格局相对稳定。目前,中国前三类消费量最大的茶类为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其中,绿茶占比为71.88%;红茶、乌龙茶分别占比13.19%、5.55%。白茶发展迅速,近年来在内销市场获得了长足的提升与发展,占比达到5.18%,但与其他大茶类相比,产量、产值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数据来源: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茶叶企业逐年增长企查查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呈逐年增长趋势,中国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从2016年的14.73万家增长至2020年的32.6万家,同比增长4.99%。2020年,我国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在业/存续的茶企有31.36万家,比上年增加4.14万家,同比增长15.21%。数据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都会夜

2021年中国茶产业市场现状分析:茶园种植面积增长3.26%

中商情报网讯:茶叶作为一种天然的健康饮品,具有悠久的消费历史和广大的消费群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上升。饮茶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茶园种植面积情况目前,我国茶叶产量全球占比维持在4成以上并持续提升,尽管我国茶叶产量领先全球,但是从茶园单产角度来看,我国茶叶供给效率存在很大提升空间。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茶园总面积4747.69万亩,比去年增加149.82万亩,同比增长3.26%。其中,可采摘面积4152.18万亩,比去年增加461.41万亩,同比增长12.5%。数据来源: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我国茶园面积逐渐扩大,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18个主要产茶省(区、市)茶园面积达4597.87万亩,同比增长4.6%。其中,可采摘面积为3690.77万亩,同比增长6.15%。可采摘面积超过300万亩的省份有5个,分别是云南(604.65万亩)、贵州(470.1万亩)、四川(446.24万亩)、湖北(370万亩)和福建(309.39万亩)。数据来源: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茶叶产量情况茶叶属于天然健康的饮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饮茶历史。中国是茶叶最大的生产国,茶叶产量是世界第一。2016年以来,中国茶叶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数据显示,我国茶叶产量从2016年的231.33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297万吨,2020年较上年增加19.28万吨,同比增长6.94%。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2020年,我国六大茶类中,绿茶、乌龙茶产量继续稳增,但总产量占比继续向下微调;红茶、白茶、黄茶产量激增,总产量占比出现攀升;黑茶略有减产,总产量中占比有所下降。具体来看:绿茶产量184.27万吨,占总产量的61.70%,比增6.99万吨,增幅3.94%;红茶产量40.43万吨,占比13.54%,比增9.71万吨,增幅31.59%;黑茶产量37.33万吨,占比12.50%,比减0.48万吨,减幅1.28%;乌龙茶产量27.78万吨,占比9.30%,比增0.20万吨,增幅0.73%;白茶产量7.35万吨,占比2.46%,比增2.39万吨,增幅48.05%;黄茶产量1.45万吨,占比0.49%,比增0.48万吨,增幅48.78%。数据来源: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茶叶销量情况近年来,中国茶叶批发市场的各茶类交易量格局相对稳定。目前,中国前三类消费量最大的茶类为绿茶、红茶和乌龙茶。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量达220.16万吨,比去年增长17.61万吨,同比增长为8.69%。2020年中国茶叶内销均价为131.21元/公斤,同比下降2.98%。2020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总额为2888.84亿元,同比增长5.45%。数据来源: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显示,中国绿茶内销额1699.20亿元,占内销总额的58.8%;红茶500.85亿元,占比17.4%;黑茶301.57亿元,占比10.4%;乌龙茶280.72亿元,占比9.7%;白茶89.53亿元,占比3.1%;黄茶16.96亿元,占比0.6%。数据来源: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爱二笔

报告:中国茶饮市场规模2019年将突破4000亿

图为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在《2019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发布会上发表讲话。 谢艺观 摄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5日电(谢艺观)12月5日,奈雪的茶携手36氪研究院联合发布《2019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19年底,中国的茶饮市场规模将是咖啡市场规模的2倍。白皮书指出,按“中国茶饮市场规模=新式茶饮门店销售额+传统茶叶销售额”测算,中国茶饮市场的总规模在2019年将突破4000亿元。按照“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咖啡门店销售额+咖啡豆销售额”测算,中国咖啡市场的总规模在2019年将接近2000亿元。也就是说,2019年底,中国茶饮的市场规模将是咖啡市场规模的2倍以上。什么人在买茶饮呢?根据白皮书的用户调研,90后消费者(21-30岁)已成为新式茶饮主流消费人群,占整体消费者数量的50%。女性消费者在各年龄层的占比中均占主导地位,总体来看新式茶饮的女性消费者占到了七成。另外,67%的消费者常住一线城市(包括新一线城市),近五成消费者每月可支配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间。除一线城市的白领女性消费群体外,新式茶饮行业还有巨大的空间待开发,例如二、三线城市和男性消费群体。精致的“奶茶男孩”、“奶茶女孩”们每个月在茶饮上花多少钱呢?调研数据显示,新式茶饮消费者月购茶数量较多,5-14杯的区间占比最大达到了83%; 15-24元是消费群体最偏好的单品价格区间,占比64%;有72%的消费者月茶饮消费金额在200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在最注重茶饮口感的同时,也对“健康”、“养生”有了更明确的需求,在过去的10个月内,有半数的消费者在购买茶饮时选择少糖或者不加糖。(完)

火儿了

2021年春茶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在春天里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称为春茶。春茶由于茶树营养物质丰富,故而叶肉肥厚,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滋味鲜爽,香气强烈,外形条索紧结重实。通常绿茶色泽绿润,红茶乌润,品质较好。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在我国,茶叶的产地主要有西南、华南、江南以及江北四个茶区,除华南的部分茶区外,绝大部分茶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其中,江南茶区是名茶出产最集中的地方,全国十大春茶中的江苏洞庭碧螺春、湖南安化黑茶、浙江西湖龙井以及安徽太平猴魁均出自江南茶区。此外,十大春茶还包含江北产区的安徽六安瓜片、河南信阳毛尖以及山东崂山绿茶,西南产区的云南普洱、四川竹叶青,华南产区的福建福鼎白茶。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茶叶产量稳步增长茶叶属于天然健康的饮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饮茶历史。中国是茶叶最大的生产国,茶叶产量是世界第一。2016年以来,中国茶叶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数据显示,我国茶叶产量从2016年的231.33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297万吨,2020年较上年增加19.28万吨,同比增长6.94%。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绿茶消费市场占7成近年来,中国茶叶批发市场的各茶类交易量格局相对稳定。目前,中国前三类消费量最大的茶类为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其中,绿茶占比为71.88%;红茶、乌龙茶分别占比13.19%、5.55%。白茶发展迅速,近年来在内销市场获得了长足的提升与发展,占比达到5.18%,但与其他大茶类相比,产量、产值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数据来源: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茶叶企业逐年增长企查查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呈逐年增长趋势,中国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从2016年的14.73万家增长至2020年的32.6万家,同比增长4.99%。2020年,我国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在业/存续的茶企有31.36万家,比上年增加4.14万家,同比增长15.21%。数据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茶叶行业发展前景1.政策环境向好,推动行业发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根据国家疫情管控要求,企业复工复产不得早于2月9日。但茶季不等人,鉴于目前疫情防控需要与茶叶生产现状,各地纷纷出台《推进春茶产销复工复产的指导性意见》,以求在重点保证茶农、茶商等从业人员的健康安全条件下,共克时艰,确保春茶种、产、销等工作稳中有序进行。2.居民购买力持续提升,提供良好发展动力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我国居民购买力持续提升,为国内茶叶行业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将带动茶叶行业的消费升级。3.电商平台日趋成熟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日趋成熟,网购已经成为年轻一代茶客选择春茶最直接的方式。《春茶消费数据》中显示:2019年的淘宝春茶季比往年更加火爆,3月份的春茶成交同比去年再涨两成,过半春茶消费者都是85后、90后。此外,上海登顶淘宝春茶城市榜,成为名副其实的“茶都”,紧随其后的是苏州和北京。城市榜中,南方城市占据绝大多数,且在淘宝茶消费城市榜前十位中占据九席。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春茶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入水不濡

2021年春茶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附春茶地图)

中商情报网讯: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在春天里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称为春茶。春茶由于茶树营养物质丰富,故而叶肉肥厚,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滋味鲜爽,香气强烈,外形条索紧结重实。通常绿茶色泽绿润,红茶乌润,品质较好。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在我国,茶叶的产地主要有西南、华南、江南以及江北四个茶区,除华南的部分茶区外,绝大部分茶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其中,江南茶区是名茶出产最集中的地方,全国十大春茶中的江苏洞庭碧螺春、湖南安化黑茶、浙江西湖龙井以及安徽太平猴魁均出自江南茶区。此外,十大春茶还包含江北产区的安徽六安瓜片、河南信阳毛尖以及山东崂山绿茶,西南产区的云南普洱、四川竹叶青,华南产区的福建福鼎白茶。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茶叶产量稳步增长茶叶属于天然健康的饮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饮茶历史。中国是茶叶最大的生产国,茶叶产量是世界第一。2016年以来,中国茶叶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数据显示,我国茶叶产量从2016年的231.33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297万吨,2020年较上年增加19.28万吨,同比增长6.94%。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绿茶消费市场占7成近年来,中国茶叶批发市场的各茶类交易量格局相对稳定。目前,中国前三类消费量最大的茶类为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其中,绿茶占比为71.88%;红茶、乌龙茶分别占比13.19%、5.55%。白茶发展迅速,近年来在内销市场获得了长足的提升与发展,占比达到5.18%,但与其他大茶类相比,产量、产值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数据来源:茶叶流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茶叶企业逐年增长企查查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呈逐年增长趋势,中国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从2016年的14.73万家增长至2020年的32.6万家,同比增长4.99%。2020年,我国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在业/存续的茶企有31.36万家,比上年增加4.14万家,同比增长15.21%。数据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茶叶行业发展前景1.政策环境向好,推动行业发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根据国家疫情管控要求,企业复工复产不得早于2月9日。但茶季不等人,鉴于目前疫情防控需要与茶叶生产现状,各地纷纷出台《推进春茶产销复工复产的指导性意见》,以求在重点保证茶农、茶商等从业人员的健康安全条件下,共克时艰,确保春茶种、产、销等工作稳中有序进行。2.居民购买力持续提升,提供良好发展动力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我国居民购买力持续提升,为国内茶叶行业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将带动茶叶行业的消费升级。3.电商平台日趋成熟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日趋成熟,网购已经成为年轻一代茶客选择春茶最直接的方式。《春茶消费数据》中显示:2019年的淘宝春茶季比往年更加火爆,3月份的春茶成交同比去年再涨两成,过半春茶消费者都是85后、90后。此外,上海登顶淘宝春茶城市榜,成为名副其实的“茶都”,紧随其后的是苏州和北京。城市榜中,南方城市占据绝大多数,且在淘宝茶消费城市榜前十位中占据九席。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春茶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