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华电电气考研有多难?可玛猫

2019华电电气考研有多难?

摘要:2019年,华电电气考研难度,北京专硕>北京学硕>保定专硕≈保定学硕,保专和保学难度相当;2018年考研难度,保定专硕>北京学硕>北京专硕≈保定学硕,北专和保学难度大致相同。2019年专业课难度,北京811>保专815>保学813。这两年,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在350-370之间,想考上华电,进入复试比较稳,目标至少要定在350+。1. 北京和保定、学硕和专硕考试科目北京校区,学硕和专硕专业试卷一样,公共课的数学和英语不一样,专硕考数学二和英语二,数学二不考概率论,从后文的分析可见数学二和英语二较容易。北京校区和保定校区的专业课考察内容一样,试卷不一样,18和19年保定专业课813/815试卷比北京811简单。表1 华电电气初试考试科目备注:专业课前面的数字是考试科目代码,811/813/815是三张试卷,试卷不一样,考试范围一样。2. 招生人数和复试比例和18年相比,2019年总招生人数,北京校区的专硕和学硕都增加了,保定校区的不变;考研名额,2019年北京学硕和专硕都增多10个左右,保定学硕增加了16个,保定专硕少了4个。专硕和非全日制的复试分数线相同,高于国家线即可参加复试。进入复试人数,北京专硕明显增多,保定专硕明显减小:北京专硕,由2018年313人增多到2019年402人;保定专硕由2018年341人下降到2019年190人。复试比例,学硕不变,北京专硕复试比例由3.48增大到4.02,保定专硕由5.33下降为3.17。表2 华电电气2018年招生人数和分数线备注:考研名额=招生名额-保研名额,复试比例=复试人数/考研名额。表3 华电电气2019年招生人数和分数线3. 复试人数和分数线分析今年复试竞争异常激烈,北京华电学硕是按1.4的复试比例划线的,保定华电学硕按1.5,分数靠后的人数特别密集。特别是北京专硕,1:1到1.5差13分,竟然有51人,1分可以差4~5个名次。1分平均人数密度为:北京学硕3.36专硕3.92,保定学硕2.00专硕2.14,也就是说,北京专硕平均1分就有3.92个人,进入复试后的竞争压力:北京专硕>北京学硕>保定专硕>保定学硕。表4 华电电气2018年复试人数和分数线分析备注:表中的分数是根据招生名额乘以对应的比例得出的分数线,人数为该分数线以上的人数。表5 华电电气2019年复试人数和分数线分析4. 北京华电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成绩统计北京华电公布了学生的各科成绩,保定华电只公布了总分。北京华电学硕和专硕的政治和专业课试卷完全一样。18年学硕的政治和专业课成绩明显比专硕高,这一点说明18年时,学硕的考生中学霸率要高于专硕的。19年时,学硕和专硕的政治、专业课相差无几,考生程度差不多。由于专硕考英语二,较简单,专硕的英语比学硕高。18年最低分中,专硕的数学最低分竟然为72,专业最低分80。19年最低分中,专硕的数学最低分为91,专业最低分80。政治和英语的方差比数学和专业课的小,分数更集中,数学和专业课是备考成功的关键。表6 华电电气2018年各科成绩分析备注:这里专硕的成绩仅统计了前(招生名额*1.5)的人数,学硕是进入复试名单除去骨干计划的全部同学。表7 华电电气2019年各科成绩分析图1 华电电气18&19年政治和英语成绩正态分布图2 华电电气18&19年数学和专业课成绩正态分布5.北京和保定华电电气总分统计由于卷子不一样,题目难度不一样,分析总分意义不是很大。18年保定专硕总分434是最高的,19年北京专硕423是最高的。根据火哥考研统计的学硕各科成绩,2019年保学专业813最简单,然后是保定专硕815,北京专业811最难。这两年保定专业出题比较常规,题目从没超出火哥考研的资料内容,资料认真做完,可以保证有140+的实力。在考后和出分后,总结火哥辅导班学员反馈,高分同学可以把资料认真做完,错题难题总结较好;分数较低的同学,资料大都没做完,或者稍微有点难度的题自己认为考到可能性不大,干脆不看,这种复习方式可以应对三年前的专业课考试方式,现在考试题型变化较大,有侥幸心理很难考出好成绩。这两年,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在350-370之间,想考上华电,进入复试比较稳,目标要定在350+。表8 华电电气2018年总分成绩分析表9 华电电气2019年总分成绩分析图3 华电电气18&19年总分成绩正态分布华电考研近期复试调剂信息[1]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招生规模[2]北京华电 | 华北电力大学公布2019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3]北京华电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19年研究生复试名单(一志愿)[4]保定华电 | 电力工程系2019年研究生一志愿复试名单[6]火哥华电黄埔考研简介华电往年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录取分数线、录取名单等报考信息,请关注公众号菜单栏“报考分析”中查看。

对夺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0考研分数线公布,计划招生1658人!

今天,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公布了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具体如下: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保定校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0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办法 根据教育部和河北省有关文件及《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规定,制定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及录取工作办法。 一、进入复试分数要求及复试名单确定 我校所有专业均实行差额复试。学术型专业的复试比例一般为150%,对于上线人数大于或等于招生规模,但不足该比例的,按实际上线人数确定;对于上线人数小于招生规模的专业,可按缺额数的 200%—300%接收调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复试比例由各院系根据招生规模及生源上线情况自主确定,但复试线不得低于国家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执行同一复试线。二、资格审查 复试前,考生需根据报考院系要求提交以下材料进行资格审查: 1.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一份复印件(正反面); 2.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准考证》; 3.《政审表》,须手写填写完整并有单位盖章; 4.《个人陈述》,需打印并签字; 5.《大学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复印件须由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6.应届生学籍审核材料: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学信网《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有效期至少延长至2020年7月);7.往届生学历审核材料: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学信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有效期至少延长至2020年7月)或书面学历认证报告;8.取得国外学历的考生学历审核材料: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9.拟定向就业的考生须出具单位《定向培养证明》; 10.同等学力考生还需出具补修本科6门主干专业课程的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11.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还需提交本人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报考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原件及复印件; 12.“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还需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原件或复印件(加盖公章)、《退出现役证》原件及复印件;13.报考院系要求的其他材料。资格审查不合格或未进行资格审查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对于没有达到规定或提供与报考材料学历不符、年限不符等虚假信息的考生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三、复试内容与形式 2020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远程在线复试方式开展,考生根据各院系复试基本程序及时间安排参加复试(管理类联考考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具体复试办法、成绩的使用、录取办法,及相关时间和要求由相关院系另文通知)。1.复试总成绩为250分,内容包括: (1)专业课笔试,满分120分。 (2)综合面试,满分100分。(3)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满分30分。 2.复试形式及要求 (1)专业课笔试由院系组织,方式为网络远程开卷考核,考试时间2小时。 (2)综合面试由院系组织,方式为网络远程面试。 (3)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由院系组织,采取远程考核的方式进行。(4)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与所报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采用线上开卷方式,由各院系组织,时间每门为2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四、招生计划、成绩使用及录取1.招生计划2020年教育部下达我校招生计划总计1658人,其中全日制计划1255人,非全日制计划403人。全日制计划中,“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2人,“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33人。非全日制计划中,单考计划4人。 2.成绩使用 (1)初试总成绩和复试总成绩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即: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 (2)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复试总成绩低于150分的不予录取(其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复试总成绩低于130分的不予录取),综合面试成绩低于60分的视为复 试成绩不合格不予录取。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任何一科成绩低于60分的不予录取。 (4)考生必须参加所有复试内容,任何一项不参加者视为复试成绩不合格不予录取。 3.录取办法 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是录取的重要依据。复试合格的,根据专业招生计划,按照入学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入学考试总成绩相同的,按照初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同一专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按照各自计划分别排序录取。对于有调剂考生的专业,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序,先录取一志愿考生,再录取调剂考生,调剂考生按批次依次录取。对于“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参照上述原则单独录取。对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按照入学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录取汉族考生人数不超过该计划录取总数的10%。 4.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在拟录取后组织,具体要求后期通知。五、关于调剂 对于生源不足的专业,可接收报考专业和考试科目与之相同或相近考生的调剂,具体办法见《关于做好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部分专业接收调剂工作的通知》。六、诚信复试承诺书复试前,考生应当按报考院系要求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七、违规处理考生应诚信复试。提前认真阅读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 暂行办法》以及华北北电力大学(保定)和报考院系发布的相关招考信息。须知晓: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行为;为他人实施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行为;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的试题、答案的行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行为都将触犯刑法。对在考试过程中,违反诚信、规范应试相关规定者,无论何时,一经发现,将取消考试成绩或录取资格,触犯法律的,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并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复试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复试内容属于国家机密级。复试过程中禁止考生录音、录像和录屏。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以任何形式录制、复制或传播与我校复试相关的内容。复试过程中,所有涉考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对复试过程和内容保密。八、监督、信息公开和复议 1.要加强对复试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复试录取工作政策执行准确、组织有序、管理到位。要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集体议事、集体决策机制。确保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切实维护广大考生的权益,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2.要严格过程监管,学校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复试现场巡查,各招生单位对复试全程录音录像,3.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名单、复试及录取工作办法、 复试、录取结果等信息及时公布。4.实行复议制度,考生对复试结果持有异议的,应在复试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通过书面报告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复议请求,涉及招生政策、原则的,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涉及复试成绩等有关问题的,由相关院、系负责解释。来源:华北电力大学

张伟

21华北电力大学华电计算机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华电计算机的复试都是具有公平性、透明性的,复试中每一个科目的得分都会最后在官网上公布出来,对外校考生没有任何的歧视,能不能考上全靠个人能力。华电计算机的复试历年来都是比较平稳,不会过分难为人的,一般都是注重基础概念、原理的考察。先总结下2020年的复试情况:北京校区专硕中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是分开排名的,所以报名的运气成分很大,2020年软件工程专硕报名人数很多,参加复试的人47人,最后只要13人,比例达到了3.6;计算机技术参加复试的有144人,录取60人,比例是2.4;计算机学硕参加复试的有53人,录取40人,比例是1.3。保定校区专硕中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是一起归到电子信息排名的,和北京不一样。2020年学硕和专硕参加复试的合计174人(因为复试成绩单就没有区分开学硕专硕),最后录取了107人,机会还是蛮大的,今年改考408,估计上岸的机会又大一些。总之,只要过了复试线的分数线(尤其是北京专硕,因为调剂的机会也不大),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对得起这一年自己的付出,都应该尽量尝试去复试。一、复试时间北京校区和保定校区往年是3 月22—3 月27(国家线出来一周以后复试,肯定要提前准备)2020年因为疫情推迟为线上复试是五月中旬。二、复试参考书北京校区:《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王珊,萨师煊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第五版,白中英,科学出版社,2013不管你是什么专业还是学硕专硕,复试笔试科目是:数据库原理和计算机组成与结构二选一。每年选数据库的人能占到90%吧,以前没学过计组的还是别选计组了。保定校区:去年考的计算机网络(18-20),今年改成了数据库(17之前也考的数据库,也可以找到之前的数据库复试真题)三、复试内容(北京&保定一样)笔试: 120分。大纲上都有题型介绍,2020年是线上开卷复试(因此为了防止今年还是线上复试,一定要准备好纸质参考资料,不能用电子设备)。面试:100 分 。分为专业面试,综合面试,英语面试三部分。英语:30 分,主要是口语问答,最好准备个英语自我介绍(2.3分钟)。华电录取分方法及要求2019及以前计算方法:最后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0.62020计算方法:最后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复试成绩比重加大,逆袭机会变大)录取要求:(1)复试成绩≥150 分;(2)最后总成绩排名≤招生人数;(3)面试分数≥60 分。四、历年录取情况(不含推免,只统计统考录取人数)(1)北京校区数据分析:①往年没有人工智能专业,2021年新加的专业,相当于匀走了软件工程学硕的名额。②2021年计算机学硕推免11人,因此统考名额减少(变成了27)。③2020年计科学硕(复试分数前40)复试总分平均分:198.78计科学硕(复试分数前40)笔试平均分:87.72计科学硕(复试分数前40)综合面试平均分:86.834④2020年计算机技术(复试分数前60)复试总分平均分:188.06计算机技术(复试分数前60)笔试平均分:79.58计算机技术(复试分数前60)综合面试平均分:85.02(2)保定校区①保定第一年改考408,感觉之前数据的参考价值也不是太大了②2021年计算机推免人数(计算机学硕推免6人,电子信息推免1人)③2020年学硕专硕(因为复试成绩单混在一起,复试成绩这里只能一起参考了)复试前107人(学硕+专硕)分数情况:录取复试平均分:217.18录取笔试平均分:103.28录取面试平均分:87.92四、复习经验华电复试分为五个个部分——资格审查,笔试,综合面试,英语口语,体检。这5部分最重要的就是笔试和综合面试!!!这两个里面笔试又比综合面试重要一些。笔试基本占复试总分的一半,我选的是数据库,数据库复习要趁早,考试基础的东西很多,重视基础的复习,尤其是SQL语句和ER图的练习,范式和模式分解也要熟练,肯定会考。笔试是可以通过你的辛勤学习可以保证你高分的部分,面试的发挥肯定没有笔试稳,上面也给大家分析了笔试分数据。保定校区的推荐找找以前考的数据库真题(17之前也考数据库),我去年也做过保定的数据库真题,感觉难度还是中等的,好好复习还是都能答出来的。综合面试作为复试第二大部分,满分100分,也是很重要的。为了应对综合面试,我们要准备方方面面的专业课,差不多就是408+数据库和选一个编程语言吧,大约会问你5个问题,还会问你生活类的问题,二哥考研会给大家总结面试遇到的专业课,生活类和英语类的问题。每个人科目都是随机的,问到你哪科的那就看你的运气了,因为你分组面试,对面不一定是哪个专业课的老师。所以看专业课书要趁早,问题都是比较基础的,大家也不用多么害怕。大部分人的面试成绩都在80-90,超过90的就是高分了。对面5个老师。保定校区的的综合面试和北京基本一致。最后一部分就是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满分30分。这个部分大家差距不大,就是英语问答环节,没有类似四六级的听力。基本每人2.3个问题,有一个专业课问题,一个生活类问题。对面2个老师,一个外语学院的,一个控计的老师。保定校区口语测试与北京一致,唯一不同的就是没有专业课问题,2个生活类问题。五、导师问题导师的话我推荐等出来初试分再联系,当初是出了分之后,是二哥考研的一个学长帮我了解了几个老师,我根据自己的分数和自己的水平选择了一位导师联系,可能这个导师比较抢手,他直接告诉我他的名额满了,推荐了我联系另一个导师,于是我赶紧联系这位导师,最后导师志愿也写的这位老师。联系导师还是必要的,万一你运气好,复试碰到了联系好的导师,说不定会给你提提面试分。六、其他问题资格审查需要带很多证件、文件(比如:身份证、毕业证、学籍验证报告、初试复试准考证、本科成绩单等等):到时候官方会提前发出来让你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大家不用担心今年疫情有的东西准备不了,学校这方面还是很宽容的,能准备的尽量准备,来不及的后期能补上就行。

杨何

电气工程考研,华北电力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怎么选择?

华北电力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都是211,我觉得单纯从考研难度上来说,无法做出确切的比较,因为每个大学的复试内容不同、报考人数不同,而且虽然都是电气工程,但是这两所大学侧重点不同,因此我觉得难度都很大。从学科评估结果来看,华北电力大学的电气工程获评A,而且华北电力大学是原电力部直属高校,是电气二龙四虎成员之一,在电力行业堪称老大级别的了,虽然只是211大学,但是电气工程实力超过了很多985大学。它有三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力工业全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力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核动力工程全范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三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如果将来想进国家电网、电力设计院、五大发电集团、电力设计咨询公司、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等,那选择华北电力大学则是不二之选。从学科评估结果来看,西南交通大学的电气工程获评B+,在档次上逊于华北电力大学,但是西南交通大学是一所轨道交通方面的实力强校,它的电气工程学院是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主要侧重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它建有电气化与自动化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铁道电气化与自动化铁道部重点实验室,磁浮技术与磁悬浮列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力也很强劲。如果将来想在轨道交通相关部门就职,比如中铁五大设计院、铁路局、工程局和地铁公司等,那西南交通大学的电气工程则是首选。这两所大学考研的专业课上有所不同,华电(北京)考的是电力系统分析基础,复试的时候是四选一,即从电机学基础、电力系统综合、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中选一科。西南交通大学考的是电路分析,复试为专业综合测试,考生要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五门课程中任选两门课程进行笔试。 其中报考电气工程的考生必须在 “ 电力系统分析 ” 和 “ 电力电子技术 ” 两门课程中至少选择一门进行笔试。所以,在这两所学校之间选择考研时,在专业课的复习上是有所区别的,不过这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毕竟这些课程都是平时要认真学的专业课,只是两所大学在开设的时间上可能有所先后。如果非得要在这二者之间做个难度比较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华北电力大学难度稍大,毕竟华北电力大学的毕业生进电网更有便利条件,而且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保定,在地域方面都比成都稍有优势。不过,个人感觉无论选择哪所大学,都不会错的,大家还是考虑将来就业的地域吧,我觉得如果将来想在北方就业,那就选择华电,如果将来想在西南地区就业,那就选择西南交大。当然,这纯属一孔之见,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敬请补充指正。

兜圈子

华电博士生荣获全球电气绝缘领域研究生最高荣誉

近日,从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电介质及电气绝缘学会(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Society, DEIS)传来消息,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士生任瀚文的课题“基于光学原理的高时空分辨率空间电荷测量技术研发”荣获2020年度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电介质及电气绝缘学会研究生奖。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电介质及电气绝缘学会研究生奖,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遴选3至5名电气绝缘领域的优秀博士生,奖励金额为5000美元,是全球电气绝缘领域研究生最高荣誉。申请者在每年9月末之前提交匿名申请书,由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电介质及电气绝缘学会教育委员会决定奖励人选后公布。这是任瀚文继获得2019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奖学金和2020年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电气绝缘材料国际学术会议青年学者奖(Young Presentation Award)之后,又一次获得的学术荣誉。任瀚文,2016年获得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士学位,2017年进入华北电力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开始硕博连读,师从李庆民教授,主要从事固体绝缘空间电荷高精度测量技术的研究工作。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6篇,EI权威期刊论文3篇,已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博士奖学金、优秀研究生标兵等荣誉。

北京13位学霸:全部保研清华、中科院等名校,还来自同一个学院

他们潜心学习,以梦为马,有着傲人的成绩单,综合素质一流,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等诸多荣誉,他们就是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2020保研毕业生。本期推送,让我们一起认识下这群学霸力满满的北林学子。张文轩——保研至天津大学张文轩,工学院机械16-1班本科生。曾任工学院学生会视频部副部长,触控未来创客协会宣传部部长,班级宣传委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获得校级及北京市级优秀团队。大一专业排名40名,处于专业中上游;大二进步至专业十几名,但仍不在保研范围内;大三力争专业第一,同时积极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优秀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奖励荣誉。目前保研至天津大学。吕文琦——保研至清华大学直博吕文琦,中共党员,工学院机械16-2班本科生。曾任学生机械第一党支部副书记、机械18-2班辅导员助理、工学院学生会心理拓展部副部长兼班级心理委员。本科期间,主持参与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有一项授权和两项实质审查阶段发明专利。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学生干部等奖励荣誉。现已保研至清华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王依帆——保研至北京理工大学王依帆,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自动化16-2班,现已保研至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在校期间,专业排名第四,获得多项奖学金及优秀团员、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发表论文两篇,发明专利一项。曾任学生自动化党支部党务秘书、组织委员,自动化18-2班辅导员助理,自动化16-2班班长、团支书,并连续两年获评优秀学生干部。徐凌飞——保研至北京林业大学徐凌飞,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电气16-2班,曾任工学院第34届学生会副主席兼事务中心主任,电气18-2班辅导员助理,13#10822寝室长(4人保研,1人即入职国家电网,1人考研上岸)。本科期间曾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获两次优秀学生奖学金,获评北京林业大学2020届优秀毕业生。现已行政保研至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李润欣——保研至华南理工大学李润欣,中共党员,2020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车辆工程16-3班,现保送至华南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成绩优秀,全学程成绩位列专业第四,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通过大学四、六级考试;文体学术竞赛成果喜人,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北京市交通科技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建筑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曾获得首都高校跆拳道精英赛87KG竞技第一名、"优秀运动员"称号。综合素质方面同样优秀,担任过工学院院学生会就业服务部副部长,开拓者机械人协会部长,班级体育委员,连续四年参加校级长绳比赛并均取得名次。林小暄——保研至清华大学林小暄,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车辆16-2班。工学院学生车辆党支部副书记,大一起担任车辆16-2班团支书,大三起担任车辆18-1班辅导员助理,大二曾任工学院学生会思政中心实践部副部长。北京林业大学优秀毕业生,曾获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现已保研至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李娜——保研至北京林业大学李娜,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车辆16-2班,13#10816宿舍舍长。曾获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学术优秀奖学金、三好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工程设计表达竞赛个人一等奖。曾任北京林业大学党建助理团团长、工学院思政中心党务部副部长,现已保研至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谢菲——保研至重庆大学谢菲,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车辆16-2班,工学院第34届学生会副主席兼创新就业中心主任,车辆18-2班辅导员助理,车辆16-2班心理委员,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以及三好学生等荣誉,现已保研至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马思敏——保研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思敏,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车辆16-2班,曾任工学院学生会思政中心实践部部长,车辆162文艺委员。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现已保研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王怡——保研至华北电力大学王怡,中共党员,2020届北京林业大学优秀毕业生。本科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电气16-2班,于2019年9月成功保研至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曾担任北京市级大创项目主持人,拥有软件著作权两篇、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在《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发表论文一篇,已见刊;曾获北京市物联网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车竞赛三等奖;曾担任电气16-2班团支部书记,在职期间班级获得"优良学风班"、"活力团支部"等荣誉称号。于倩——保研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倩,中共党员,2020届北京林业大学优秀毕业生。本科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自动化16-2班,现保送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研。在校期间,成绩优秀,曾获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考取普通话一级乙等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一次性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参加国家级大创项目,获得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北京市"互联网+"大赛三等奖。同时,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公益志愿活动,多次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程一鸣——保送至清华大学程一鸣,中共党员,2020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本科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车辆工程16-2班,任车辆18-2班辅导员助理。全学程成绩位列专业第一,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并斩获国家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竞赛项目,曾获北京市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等科创竞赛荣誉。同时热衷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新能源汽车前景调研的社会实践项目获得三等奖;坚持无偿献血,现已累计800毫升;曾担任北京文博交流馆志愿讲解员。现保送至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王俊辉——保研至中科院王俊辉,机械16-1班。全学程排名专业第一。曾获宝钢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奖励。曾担任北京林业大学开拓者机器人协会会长,现已保研至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上13位优秀毕业生,只是北京林业大学优秀学子中的一小部分,未来无论他们身在何方,都将谨记母校"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誓言,以奋斗实现自我为目标,以创新服务国家为愿景,在人生路上砥砺前行,为北林争光!素材来源:北京林业大学

纤秾

考研人,冲!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今天启幕。伴随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攀升。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报名人数增长约36万人。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张,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招生人数超过110万人,2021年预计将继续延续这一扩张趋势。12月16日,南昌大学一考研备考专用教室内悬挂着鼓励考生的横幅。刘力鑫 摄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此次会议在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上都有重大意义。会议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定位,提出稳定硕士规模,扩张博士规模,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研究生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继续呈递增趋势。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2020年341万激增36万,增幅约10.6%。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知识水平、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近5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目前考研热度较高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相关。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就业压力变大,更多的应届毕业生及往届生考研,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努力提升竞争力。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通过对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由于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受疫情因素影响导致出国留学受阻转向国内考研成为新的考研动因。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考生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是往届生对目前的就业状况不满意,想通过读研来提升自我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回报。以云南大学为例,云南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2291人,占比56%,已经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5410人,占比63%。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6913人,占比57%,已超过总报名人数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8392人,占比62%。数据可见,高校往届生报考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部分高校超过六成。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位授权单位、“双一流”高校招生名额均大幅增加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招生人数已达到91.7万。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6.4万发展到2019年的10.5万,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47.4万发展到2019年的81.1万。近10年来,硕士研究生扩招年均增幅达到6%,博士研究生增幅在5.5%左右。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的背后,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位授权单位也在大幅增加。截至报告发布前,根据已公示的30个省市2020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推荐名单,拟新增硕博学位授权点为3648个,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59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49个,拟新增自主审核单位13个。30个省市中,江苏省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最多,达到302个,其次是广东省,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点233个。在拟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中,电子信息数量最多,第二是生物与医药,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与环境、公共管理、材料与化工等学科数量位列前十。2019年11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逸夫图书馆内,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做准备。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在拟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数量位列第一,其余依次是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数学、生物与医药等。2021年“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增长。经过统计,“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招生计划中,超过67%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超过77%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2021年招生计划都有所增长。“双一流”高校招生规模显著增长,其中不乏大量增长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高校。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多集中在理工类专业,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张近年来,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增长。自2017年起,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始终高于学术学位硕士。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81.1万人,专硕招生规模达47.4万人,占比为58.5%。2019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生147.4万人,占比60.4%。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规模,更多集中在理工类专业。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专硕招生计划显示,相较于2020年,2021年航空航天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理工类学院的专硕招生占比都有大幅提高,其中航空航天学院在2020年招收专硕比例为69.3%,2021年增长到82.4%。媒体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等社科类学院的专硕占比增幅较小,甚至略有下降。自1981年教育部下达《关于做好1981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始招收博士生”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每年招生规模已突破10万大关,并保持继续快速增长的趋势。198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02人,1999年至200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年均增幅23.8%,但总体招生规模较小。2004年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年均增幅为3.2%。直至2017年,博士招生规模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博士招生人数为95502人,较2017年增加13.9%,2019年博士招生人数达到105169人,增幅为10.1%。博士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顶端,扩大博士招生规模,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符合我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满足提升人才储备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需要。2020年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中,专业学位博士招生数量少,所占比例低。据统计,200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为851人,所占比重仅为1.37%。201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突破一万人,达到10386人,占比9.9%。近10年发展中,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持续增长,但总体招生规模仍与学术学位博士差距较大。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类别为教育、工程、兽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共计6个。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始终低于学术学位博士,一方面是因为专业学位博士招生类别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博士生的未来目标是成为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选择学术学位博士更契合工作方向。为满足产业经济转型、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大力推进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增加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专业,未来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会进一步扩张。非全日制招生比例萎缩,理工类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远低于管理类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研究生大幅扩招的背景下,多数高校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比例却逐年降低。受报考难度及就业因素的影响,非全日制各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呈现较大差异,热门报考专业的招生计划完成率更高。从北京科技大学2020年的非全日制招生录取情况来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专业的报考人数都远高于实际录取人数,报录比分别达到4.7:1、3.8:1、2.6:1,而物流工程与管理、电子信息的报考人数则与实际录取人数差距不大,报录比分别为1.4:1、1.4:1。管理类专业在非全日制招生中报考热度较高,基本能够完成招生计划,部分高校甚至可以超额完成,而理工类非全日制专业的报考热度较低,招生计划完成率远低于管理类专业,缺额普遍。推免生招生比例下降高校推免生招生占比下降,高校间推免率差异较大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明显,推免生招收数量虽然在增长,但在总招生量的占比并没有增长,甚至部分学校呈现下降趋势。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39.3%,2020年下降至35.2%。厦门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28%,2020年下降至25.9%。中山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22.4%,2020年下降至20.2%。郑州大学2019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9.55%,较2018年小幅上升,但在2020年下降至4.9%,降幅明显。造成高校录取推免生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长规模远大于推免生增量,基数上比例下降,从这个方面看,推免招生并没有加剧统考生的竞争。推免名额是进行推荐免试的前提,根据制定的有关推免政策,不同类别招生单位推免比例不同,差异明显。根据对各大高校推免率的统计,北京大学(校本部)推免率最高,达到56%,南京大学推免率为34%,湖南大学推免率为20.6%,云南大学推免率为10.7%。即使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推免率也有明显差异。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推免率差异更大。东北师范大学推免率为18.1%,上海大学推免率为11.4%,海南大学推免率为6.6%,宁波大学仅为4.4%。对于一些普通高校而言,仅有1%左右的推免名额,学生获取推免资格难度更大。推免名额的多少与本科学校的层次和实力密切相关。另外,学生要获取推免资格,不仅需要学习成绩优异,还需要在科研能力、获得荣誉、竞赛奖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竞争异常激烈。图为在图书馆的走廊内一名考生正在学习。新华网王野摄名校接收推免生“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居高不下,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根据北京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北京大学(校本部)2021年拟录取2814名推免生,其中2733人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生源占比高达97.1%,非“双一流”生源仅占比2.9%,不足5%。中山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2090人,其中95.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生源同样不足5%。华南理工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2010人,其中84.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生源仅占15.5%。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5039人,其中4138人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82.1%,非“双一流”生源占比17.9%。名校接收的推免生中“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居高不下,接收的非“双一流”推免生数量有限,普通高校推免生进入“双一流”大学要面临较大的挑战,推免生“内卷”明显。整体来看,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根据部分高校2021年接收推免生数据显示,广西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472人,实际拟录取85人,招生完成率为18.0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32人,实际拟录取276人,招生完成率为35.5%。北京工业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16人,实际拟录取399人,招生完成率为48.9%。作者:彭怡、邓沙沙,均系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主编内容:《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6日 11版)图片:新华社、中新网等

七围八围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怎么选?

总看到大家在询问某两所大学哪个更好,其实很多时候两所大学根本没有可比性,因为它们的专业特色不一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就是两所特色鲜明的大学,在它们之间选择其实就是在未来的行业之间做选择。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两所大学特色学科。我国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有两电一邮(成电、西电、北邮),还有四大电子科技大学(成电、西电、杭电、桂电),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浙江省唯一的一所与原国防科工委共建的高校,也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它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为软件工程、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有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分别为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它最好的是3个B+(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华北电力大学是原国家电力部门直属高校,2003年3月正式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05年10月校部由设在保定变更为设在北京,分设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它是我国电气“二龙四虎”之一,传统的电力强校,素有“电力黄埔”之美誉。它的一流学科是电气工程(自定),它有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电的评估A类学科有:1个A(电气工程)、1个A-(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的优势学科主要是和电力相关的,而杭电的优势学科主要和电子信息、计算机等相关。也就是说如果将来想在电网、电力集团等就业,那就选华电。如果将来想在互联网相关行业就业,那就选杭电。另外,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位于保定,现在的雄安新区,将来在北方就业的可能性比较大,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位于杭州,将来在南方就业的可能性比较大,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是211大学,在学校牌子方面比较硬气,因为有的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必须211大学毕业,而且华电的学生将来进电网是非常便利的,电力行业至关重要几乎是垄断行业,因此很多考生选华电就是奔着进电网去的。在河北的话,华电(保定)的分数一般是要高于杭电的,下面是它们理工本科一批投档线,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其他省份可能不太一样,因为精力有限,我没有一一统计,请大家自行查询,敬请谅解。华电(保定):18年634(9901)、17年602(10146)、16年628(10571);杭电:18年618(15361)、17年580(17506)、16年602(20711)。我们可以看到华电的投档线对应位次是稳中略有上升,而杭电的投档线对应位次是逐年提升,幅度较大一些。这说明杭电的专业一方面比较热门,另一方面发展潜力巨大。总之,选这两所大学我觉得都不会亏的,大家还是考虑自己的专业喜好和将来的就业地域吧。

滑雪课

2021考研风向标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今天启幕。伴随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攀升。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报名人数增长约36万人。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张,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招生人数超过110万人,2021年预计将继续延续这一扩张趋势。12月17日,河北工程大学备考考生在自习室复习。郝群英摄/光明图片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此次会议在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上都有重大意义。会议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定位,提出稳定硕士规模,扩张博士规模,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1.研究生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继续呈递增趋势。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2020年341万激增36万,增幅约10.6%。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知识水平、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近5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目前考研热度较高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相关。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就业压力变大,更多的应届毕业生及往届生考研,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努力提升竞争力。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通过对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由于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受疫情因素影响导致出国留学受阻转向国内考研成为新的考研动因。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考生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是往届生对目前的就业状况不满意,想通过读研来提升自我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回报。以云南大学为例,云南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2291人,占比56%,已经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5410人,占比63%。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6913人,占比57%,已超过总报名人数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8392人,占比62%。数据可见,高校往届生报考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部分高校超过六成。往届生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和考试竞争难度。2.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位授权单位、“双一流”高校招生名额均大幅增加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招生人数已达到91.7万。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6.4万发展到2019年的10.5万,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10年的47.4万发展到2019年的81.1万。近10年来,硕士研究生扩招年均增幅达到6%,博士研究生增幅在5.5%左右。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的背后,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位授权单位也在大幅增加。截至报告发布前,根据已公示的30个省市2020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推荐名单,拟新增硕博学位授权点为3648个,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59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49个,拟新增自主审核单位13个。30个省市中,江苏省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最多,达到302个,其次是广东省,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点233个。在拟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中,电子信息数量最多,第二是生物与医药,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与环境、公共管理、材料与化工等学科数量位列前十。在拟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数量位列第一,其余依次是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数学、生物与医药等。2021年“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增长。经过统计,“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招生计划中,超过67%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超过77%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2021年招生计划都有所增长。“双一流”高校招生规模显著增长,其中不乏大量增长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高校。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多集中在理工类专业,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张近年来,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增长。自2017年起,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始终高于学术学位硕士。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81.1万人,专硕招生规模达47.4万人,占比为58.5%。2019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生147.4万人,占比60.4%。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规模,更多集中在理工类专业。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专硕招生计划显示,相较于2020年,2021年航空航天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理工类学院的专硕招生占比都有大幅提高,其中航空航天学院在2020年招收专硕比例为69.3%,2021年增长到82.4%。媒体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等社科类学院的专硕占比增幅较小,甚至略有下降。自1981年教育部下达《关于做好1981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始招收博士生”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每年招生规模已突破10万大关,并保持继续快速增长的趋势。198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02人,1999年至200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年均增幅23.8%,但总体招生规模较小。2004年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年均增幅为3.2%。直至2017年,博士招生规模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博士招生人数为95502人,较2017年增加13.9%,2019年博士招生人数达到105169人,增幅为10.1%。博士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顶端,扩大博士招生规模,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符合我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满足提升人才储备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需要。2020年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中,专业学位博士招生数量少,所占比例低。据统计,200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为851人,所占比重仅为1.37%。2019年,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突破一万人,达到10386人,占比9.9%。近10年发展中,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持续增长,但总体招生规模仍与学术学位博士差距较大。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类别为教育、工程、兽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共计6个。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始终低于学术学位博士,一方面是因为专业学位博士招生类别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博士生的未来目标是成为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选择学术学位博士更契合工作方向。为满足产业经济转型、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大力推进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增加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专业,未来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会进一步扩张。非全日制招生比例萎缩,理工类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远低于管理类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研究生大幅扩招的背景下,多数高校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比例却逐年降低。受报考难度及就业因素的影响,非全日制各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呈现较大差异,热门报考专业的招生计划完成率更高。从北京科技大学2020年的非全日制招生录取情况来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专业的报考人数都远高于实际录取人数,报录比分别达到4.7:1、3.8:1、2.6:1,而物流工程与管理、电子信息的报考人数则与实际录取人数差距不大,报录比分别为1.4:1、1.4:1。管理类专业在非全日制招生中报考热度较高,基本能够完成招生计划,部分高校甚至可以超额完成,而理工类非全日制专业的报考热度较低,招生计划完成率远低于管理类专业,缺额普遍。3.推免生招生比例下降高校推免生招生占比下降,高校间推免率差异较大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明显,推免生招收数量虽然在增长,但在总招生量的占比并没有增长,甚至部分学校呈现下降趋势。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39.3%,2020年下降至35.2%。厦门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28%,2020年下降至25.9%。中山大学2018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22.4%,2020年下降至20.2%。郑州大学2019年录取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比9.55%,较2018年小幅上升,但在2020年下降至4.9%,降幅明显。造成高校录取推免生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长规模远大于推免生增量,基数上比例下降,从这个方面看,推免招生并没有加剧统考生的竞争。推免名额是进行推荐免试的前提,根据制定的有关推免政策,不同类别招生单位推免比例不同,差异明显。根据对各大高校推免率的统计,北京大学(校本部)推免率最高,达到56%,南京大学推免率为34%,湖南大学推免率为20.6%,云南大学推免率为10.7%。即使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推免率也有明显差异。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推免率差异更大。东北师范大学推免率为18.1%,上海大学推免率为11.4%,海南大学推免率为6.6%,宁波大学仅为4.4%。对于一些普通高校而言,仅有1%左右的推免名额,学生获取推免资格难度更大。推免名额的多少与本科学校的层次和实力密切相关。另外,学生要获取推免资格,不仅需要学习成绩优异,还需要在科研能力、获得荣誉、竞赛奖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竞争异常激烈。名校接收推免生“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居高不下,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根据北京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名单,北京大学(校本部)2021年拟录取2814名推免生,其中2733人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生源占比高达97.1%,非“双一流”生源仅占比2.9%,不足5%。中山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2090人,其中95.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生源同样不足5%。华南理工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2010人,其中84.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双一流”生源仅占15.5%。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5039人,其中4138人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82.1%,非“双一流”生源占比17.9%。名校接收的推免生中“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居高不下,接收的非“双一流”推免生数量有限,普通高校推免生进入“双一流”大学要面临较大的挑战,推免生“内卷”明显。整体来看,多数高校未完成推免招生计划。根据部分高校2021年接收推免生数据显示,广西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472人,实际拟录取85人,招生完成率为18.0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32人,实际拟录取276人,招生完成率为35.5%。北京工业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推免生816人,实际拟录取399人,招生完成率为48.9%。(作者:彭怡、邓沙沙,均系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主编)

彼不得梦

北京邮电、华北电力、电子科技大学共同特点:专业突出,就业好

一年一度毕业季,又一批学子走向社会想要大展才华,把自己多年所学回馈社会。但是由于毕业生每年增长,就业率逐年降低,今年更是因为疫情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不过下面几所学校的学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学校专业特色太好,没毕业就被企业抢走了。1、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是“211工程”大学,也是一流学科建设大学。是著名的“两电一邮”成员。这所学校专业特色突出,深受学生青睐,每年录取分数线超过很多985高校。学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等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毕业生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发展前景都十分广阔,而且薪资高,待遇优厚。2.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位于成都,是为教育部直属的“985”“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建设大学。也是“两电一邮”成员。随着大数据、AI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越来越火,而这些正是电子科技大学的优势学科都,尤其是电子科学与技术更是居于全国第一。学校的毕业生备受各大互联网公司的青睐,可以说一毕业就被企业一抢而空,找工作难这件事对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来说是不存在的。3.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位于北京,设有保定分校区。是我国的“211”工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号称是“电力界的黄埔军校”,学校的电气、电力系统专业非常具有特色,最好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行业内认可度极高,每年录取分数都超过很多985高校。毕业以后进入电网工作,你会发现遍地都是自己的师兄师姐,而国家电网的工资待遇高是不言而喻的。4.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直属中国民用航空局,是一所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这所大学位于天津,虽然没有985、211、双一流的头衔,但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航学府,由于专业特色鲜明,一些关于航空的专业就业率相当高。每年招聘季,各大航空公司和机场的业务部门都会到学校进行校招,而毕业生在那时就会被预订一空。5.上海海关学院上海海关学院是一所专门培养海关需要人才的学校。该校是世界上最早从事海关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之一,直属海关总署。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由于专业特色鲜明,业内认可度极高,毕业生比其他高校学生更容易进入海关总署工作,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也很高,因此学生就业不成问题。以上介绍的几所院校共同特点就是专业特色突出,社会热点学科,业内认可度极高,所以学生一毕业就会被相关企业一抢而空,工作薪资水平还很高。怎么样,这里面有你的梦校吗?那就努力奋斗吧,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拼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