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常州质量大讲堂呈上“质量新理念”大餐动画师

常州质量大讲堂呈上“质量新理念”大餐

中国江苏网12月18日讯 14日,由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主办的常州质量大讲堂如期举行。著名质量研究专家、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宏观质量研究》杂志主编、美国斯坦福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程虹先生走上常州讲堂,以“创新质量新供给 释放质量新需求”为题,为我市有关部门领导和部分标杆企业家上了一堂精彩的质量大课。程虹教授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质量发展新思想,从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到经济新常态、从需求管理到供给管理、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的精准之策等四个方面,通过对苹果手机、好孩子、海澜之家等知名企业的质量实例解剖,引导我市企业家对质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据了解,常州早在3年前就明确提出,通过质量发展促进转型升级。通过实践,常州在推进质量强市方面取得了“大作为”,常州质量强市的战略实施在全国走在了前列,制造业的质量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尤其是智能制造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各辖市、区政府分管质量工作领导,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市质监局有关领导、职能处室及直属机构负责人和各辖市、区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部分质量标杆组织和行业协会负责人共计200余人参加大讲堂。(张海涛 秋冰)

汝自洒濯

2021年各学科C刊重点选题!

管理学01管理学刊2021年《管理学刊》面向国内外经济、管理领域专家学者征集下列研究方向的高水平学术稿件:建党100周年以来,中国经济、管理科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全球治理、大国治理、公共治理、公司治理乡村振兴与脱贫成果巩固城市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经济、共享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健康中国与应急管理供应链管理、组织管理、创新管理互联网+、区块链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中国本土化经济管理思想研究02宏观质量研究质量驱动我国消费升级的理论与路径基于供应链的质量安全治理新发展格局下进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脱贫质量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公平竞争、反垄断与产品质量提升国内大循环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教育质量的理论与路径03会计与经济研究2021年重点关注的选题公告如下:新技术变革、新经济与会计财务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变革对企业会计、财务的影响;数字经济对企业会计、财务的影响;商业模式变革、会计系统重构、经营管理变革与企业价值创造;新技术变革下的审计创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资本市场改革(科创板、注册制、新《证券法》等)对上市公司财务与会计的影响;资本市场改革与审计功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绿色经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公司治理中国社会制度、中华文化与公司治理;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治理创新;民营企业治理与传承;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绿色经济与公司治理。政府会计政府资产治理及其财务与会计问题;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社会和经济后果;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政府成本核算与报告;政府财务治理理论框架与实践。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会计信息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有用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微观价值体现;经济结构优化对微观企业行为的作用机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企业会计财务;国际贸易摩擦、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变革对企业会计、财务的影响。金融·经济·贸易·财税反垄断与资本无序扩张;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区块链、科技创新与经济新动能;金融新业态与新模式;VUCA环境下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自贸区建设的经济增长效应;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企业税务的数字化转型;供应链重构与税收政策。04经济管理本刊在管理学领域征集以下重大选题,作者可根据研究内容自拟题目:百年来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的领导与管理实践探索及理论创新百年视域下东方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国资国企业改革与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新发展格局下的企业战略选择与经营管理创新新经济社会背景下的劳动就业与企业发展数字经济与管理理论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形势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管理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05科学学研究2021年除常规栏目外,将对以下选题诚向专家学者征求稿件。科学学理论科技治理科技伦理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研究科技自立自强与建设科技强国研究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研究经济学01财经科学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济思想研究迈向现代化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十四五”时期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与应对研究创新性国家与科技支撑体系相关问题研究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水平的路径机制研究高质量发展的供给引领与需求导向研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研究稳杠杆、防风险与货币调控改革研究反垄断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全面促进消费需求的制度政策研究减税降费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粮食安全与全面振兴乡村研究能源、环境与绿色发展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区域协同发展研究全面提升民生福利水平的经济学分析“新财经”服务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构建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研究02广东财经大学学报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研究扩大内需、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研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研究金融风险、宏观杠杆率及经济稳定运行问题研究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与完善、上市公司质量研究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研究产业链供应链、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经济体制、国资国企改革研究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问题研究减污降碳和新能源发展问题研究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新型城镇化、住房问题研究贫困治理、农村改革及乡村振兴研究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研究数字货币、区块链及人工智能问题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研究03国际经济评论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会带来哪些长期影响?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如何避免?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挫折和危机?如何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如何看待和应对中美经济关系重构?如何建设开放和安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如何在金融开放中维护金融安全?如何协调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关系?如何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如何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主权债务处置?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04经济学家本刊近期将重点关注以下选题内容的研究: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与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问题研究;健全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研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相对贫困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研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相关问题研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研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建设开放型经济、创新开放模式、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研究;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建设问题研究;深化金融改革的重点领域和政策选择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问题研究;区域经济与城镇化问题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及其变动趋势问题研究;西方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新趋势的研究;国外关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研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格局研究。05世界经济1.世界经济长期低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围绕世界经济长期处于低增长,以及一些国家经济增长处于长期停滞的现实背景,进行理论创新性分析研究,包括人口结构、收入分配、技术进步、全球化等角度。2.发达国家为什么会长期处于低通胀状态发达国家的双宽松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没有带来显著的通货膨胀,而是长期处于低通胀的状况,对此提出理论分析,并进行相关的验证。对于双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新的认识?3.如何认识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政府债务的上限在哪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结果会怎样,如果看待新货币理论(MMT),对此展开理论创新分析和研究。4. 如何认识负利率的边界、成因及影响后果围绕以下三方面进行理论创新:负利率的边界在哪里,有没有边界?长期负利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长期负利率的实际影响和后果有哪些?5. 如何认识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和后果一些发达国家收入极化的原因和主要后果有哪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收入差距收敛和扩大的内在机制在哪里?技术进步,全球化对不同国家收入差距的影响。6. 如何认识数字经济发展对国际经济理论的影响数字经济的渗透如何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如何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进行新的扩展来解释数字经济的影响?比如,在数字经济快速渗透的情形下,不可贸易品变成了可贸易品,服务业的生产率也可能高于制造业,等等。7. 全球产业链分布的主导因素是什么?供应链安全因素对全球产业链会造成哪些影响在全球产业链面临深刻调整的背景下,深入发掘产业链分布的主导因素,包括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后发优势,人力资本等等。供应链安全会对产业链的重新分布造成哪些影响?国内产业链和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之间的互动关系。8. 货币国际化的收益和风险有哪些新形势下人民币的国际化趋势和必要性有所增强,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不确定性,需要结合其它主要国际货币的国际化过程展开理论研究。货币国际化的主要收益和福利有哪些?货币国际化会带来哪些损失和风险?06税务研究一、税收基础理论国家治理视角下的税收职能作用等基础性研究国家治理视角下的税收制度完善研究税收中性与税收经济调节职能的关系税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研究优化税制结构问题研究宏观税负相关问题研究税收收入质量问题探析二、经济与税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立的税收政策积极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中的税收政策研究服务“六稳”“六保”、促进新发展格局的税收政策研究推动实体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鼓励创新、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税收政策研究推动区域经济(如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协同发展的税收问题研究税收对扩大内需、培育内需体系的作用研究减税降费效应评价研究三、税制改革“十四五”时期税制改革趋势研究新发展格局下的税制改革研究国家治理视野下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税制改革研究健全以所得税和财产税为主体的直接税体系研究健全地方税体系研究减税降费背景下的增值税制度完善研究消费税改革及消费税职能作用的发挥研究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效应评估及进一步完善研究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研究四、税收法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相关问题研究民法典与税收相关问题研究实质课税原则的范畴与边界研究国家治理视野下的《税收征管法》修订研究税收强制执行制度、税务救济制度的建设与规范纳税人权益保护制度研究国际税法基础理论探讨数字经济财税法律制度重构研究五、税收管理科技创新+高质量税收现代化方案设计与研究发挥税收在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研究科学化的税基评估、税源管理问题研究持续优化我国税收营商环境研究完善自然人税收征管制度研究税收专业化管理、税收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研究数字经济税收征管问题研究区块链、人工智能与税收相关问题研究智能税务的实现与探索偷逃税与大数据追踪相关问题研究六、环球税收后BEPS时代相关国际税收问题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国际税收规则探讨转让定价框架下有关税收问题分析“一带一路”有关税收问题研究全球反避税规则研究典型国家税制改革经验及启示07证券市场导报本刊2021年推出以下重点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向广大作者长期征稿: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与多层次市场支持体系;优质创新资本中心与“双区”(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科创板、创业板创新与发展;场外市场(含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与发展;多层次市场转板制度;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与创新发展等。2.金融改革与市场开放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与扩大直接融资;资本市场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内在机制;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与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建设;民营经济发展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绿色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改革;普惠金融与小微金融的深化与发展;资本市场开放与金融安全;“一带一路”投融资模式与金融支持;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与资产定价权;交易所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跨境上市与境内外证交所互联互通等。3.金融科技与市场创新金融科技发展与金融风险防范;区块链技术应用与证券交易结算制度变革;私募证券发行与转让机制;交易制度创新(含T+0、涨跌幅限制、融资融券等);投资者多元化与行为模式;天使投资、VC和PE行业创新与发展;引导长期资金入市与发展长期业绩导向的机构投资者;基础设施R E I T s试点与资产支持证券创新等。4.公司治理与市场监管注册制下多层次市场法律监管体系的完善;商业文明的治理机制;多重股权结构制度演进与治理效果;家族企业传承与治理;股权激励制度实践成效与改进;公司内控制度规范与有效性;会计信息质量与信息披露监管;金融科技监管;公司并购重组监管;债券违约处理机制及监管;新型市场操纵行为规制;上市公司退出机制配套建设等。08中国工业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与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大循环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与统筹产业发展和安全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宏观经济治理与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金融安全与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建设新时代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研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发展阶段相对贫困问题研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收入分配改革研究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研究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政治学01俄罗斯研究规划重大选题如下:1. “苏联解体三十周年”专栏苏联解体是20世纪全球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代世界政治的基本模式,尽管已经过去30年,但对于影响苏联解体的很多深层次因素,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在新的历史阶段重新思考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对此后欧亚地区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仍然十分必要。杂志计划的选题包括:(1)苏联解体后各国政治经济体制转型的多样化选择、路径转换及其重新评价;(2)俄罗斯国家建构和社会转型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3)当代各国保守主义的比较及其在俄罗斯的历史渊源;(4)苏联解体以来西方各国对俄罗斯研究的主题、方法、研究者队伍等变化及其对决策体系的影响等问题。(5)其他与苏联解体相关但尚未得到充分论述的重要问题。2.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二十周年”专栏上海合作组织是在后冷战时代欧亚区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地区性国际组织,其20年的发展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亚洲区域安全机制建设的缩影,回顾上合组织二十年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于理论研究与外交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杂志计划选题包括:(1)分析后冷战时期欧亚区域化进程中的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博弈;(2)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实践中的运用与创新;(3)未来上合组织在欧亚区域治理和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4)俄罗斯参与亚洲区域化进程的机会与路径等问题;(5)其他与上合组织相关但尚未得到充分论述的重要问题。3.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二十周年”专栏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设是21世纪以来,对于欧亚地区乃至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进程。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年之际,梳理新世纪以来中俄关系发展历程中的脉络,对中俄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展开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杂志计划选题包括:(1)中俄关系的内生动力和未来发展方向,特别需要关注在逆全球化和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中俄关系的展开方式;(2)“一带一路”在新时期的中俄欧合作与竞争中的地位、功能与问题等问题;(3)其他与中俄关系相关但尚未得到充分论述的重要问题。此外,本刊还将在2021年推动对拜登政府时期的中美俄关系、新科技革命的地区影响、欧亚地区社会思潮演变、欧亚国家与气候变化等议题的专栏设计,希望推动这些领域深入研究的开展。02国际安全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构建研究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研究中国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研究发展与安全关系研究中美安全合作与风险管控机制研究大国安全战略竞争与战略稳定重大疫情防控与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研究新科技革命与新兴领域安全研究国际安全秩序与治理研究国家安全重大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新时代的军事安全研究03国际展望2021年第1期目前,大国竞争加剧,而且大国关系出现意识形态阵营化倾向。美对华战略遏制升级,对俄战略挤压加大;欧洲大国及欧盟强化权力政治诉求,美欧矛盾扩大;美大选后的内政外交政策也可能出现新变化。中国需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大国关系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在新技术领域实力上升的忧心是一些大国对华政策转变的重要原因,折射出新技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随着“技术民族主义”不断抬头,国际科技合作和产业协同网络断裂之虞加剧,需从交叉学科角度思考新问题。本期拟讨论大国关系、新技术与国际关系。2021年第2期当前,美国的战略调整使国际秩序面临重大挑战,国际体系的调整与变革将是长期的、曲折的。霸权国和传统大国仍将长期掌握主导权并影响国际秩序,中国需兼顾长期趋势和短期挑战来应对该问题。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需要关注主要战略方向战略态势的新特点、地区政策、地缘安全等。本期拟讨论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的调整,大国的地区战略态势、地缘政治发展,以及中国的外部环境变化。2021年第3期目前,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中国应综合分析、把握其发展趋势,有效开展经济外交,维护世界经济秩序稳定,构筑合理的国际经济体系。同时,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生产格局、创新格局、竞争格局加速重构,数字经济时代出现的新问题以及渐成体系的全球数字经济国际秩序值得关注。本期拟讨论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与发展。2021年第4期个别大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进一步助推了逆全球化趋势,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面临碎片化挑战。一方面,从近期来看全球化正受到冲击,全球价值链分工越深的地区,受到的影响越大。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全球化的状况或许并不悲观。当然,全球化本身将因大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新特点,这种“新全球化”新在何处?有何特点?如何因应?本期拟讨论全球化、逆全球化、“新全球化”问题。2021年第5期战略环境的变化使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新的压力,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新问题和新挑战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如何形成符合时代潮流、体现公平正义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如何让多样化的治理理念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指引,如何推动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和发展,如何发掘全球治理发展的新动力,提升全球治理能力,以应对挑战和危机。本期拟讨论全球治理的相关问题。2021年第6期当前,社会心理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一些国家总体的社会心理变化、广大青年群体对国家及国际关系演变的心理认知。这些将对社会心理结构的重塑产生影响,并影响国际关系。另外,已有研究多基于传统西方文明视角讨论国际问题,但从非西方文明的视角理解国际关系更值得关注。本期拟讨论社会心理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多元文明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的发展等相关问题。04太平洋学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百年大变局、“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体系与重大实践问题研 究、大变局中的海洋大课题(如空间安全、环境生态、资源维护)关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中国贡献国际法运用、国际秩序的问题和未来动向疫情可能对全球经济地理布局产生深远影响、未来亚太地区是否会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世界经济秩序将发生的变化、双循环与中国外交战略转型加强国际法运用,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十四五”规划与周边外交对接路径:以亚太命运共同体为视角、开放的区域主义研究、包容的多边主义研究、大国“印太战略”博弈对“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美新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三十周年、着眼中日建交50周年两国关系全球海洋治理的文明根基、亚太区域的海洋秩序、欧洲或美国的海洋政策、中美海洋博弈的走向、新技术的发展对于传统海权理论的冲击、中国的碳中和之路与全球(海洋)环境发展海洋命运共同体、全球海洋治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的中欧合作可行性研究、蓝色伙伴关系、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重大问题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可持续安全与发展、“一带一路”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与中国对策、后疫情时代数字“一带一 路”的机遇与挑战05探索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究(1)“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重大任务(2)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和宝贵经验(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我国发展环境(5)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栏目(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整体性、学理性研究(2)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3)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发展新动态新趋势(4)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5)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新动态新趋势(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进程的理论总结与宝贵经验政治学研究栏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3)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4)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5)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6)基层协商民主与城乡社区治理创新(7)中国政治学的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前沿问题(8)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重要政治概念的变迁(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公共治理研究栏目(1)社会建设与共同富裕(2)美好生活与社会保障(3)政府治理体系与政府治理现代化(4)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5)超大城市治理与城市群协同发展(6)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7)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8)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9)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研究(10)“三农”问题研究(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农村改革与乡村治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相对贫困治理等)政党治理研究栏目(1)中国共产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4)新时代党的领导制度体系(5)建党百年依规治党的制度建设与实践推进(6)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宝贵经验思想文化建设与传播研究栏目(1)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4)政治传播与舆论引导研究(5)中国国家治理和中国话语权的建构与传播(6)弘扬中国精神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科学精神、工匠精神、革命精神、劳模精神、抗疫精神等)艺术学01美术本刊近期将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传统中国画与中国美术现代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过程、历史书写、价值判断及其未来前景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在历史层面进一步呈现中国画在20世纪面对的现代性语境,在理论层面重审中西二元框架下被制约或被忽视的美术现象与理论延展,进而总结百余年来中国画在探索民族美术主体性价值方面的丰富成果与经验,这些命题都为当下的中国美术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学术空间。本选题旨在从具体的美术现象、群体、思想中折射出20世纪以来中国画在创作实践与理论建构方面的努力,围绕中国画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命题提供新的学术思考。2.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性该选题作为本刊连续开展的系列学术选题,一方面,与21世纪以来美术界在主题性美术创作方向上的持续推动与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密切关联;另一方面,则是针对主题性美术在当下创作热潮中存在理论建设的滞后与学术思考的缺位等问题。选题自发起以来,从主题性美术的中外历史、美术创作中的叙事模式、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价值与意义等多个方面为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开展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支撑。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积极配合中国美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及美术界一系列主题性创作项目,本刊将进一步推进对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相关现象及问题的学术探讨。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纪念碑性雕塑?纪念碑性雕塑创作在不同文化场域和不同历史时期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无论中外,纪念碑性雕塑都诞生了一批经典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在题材拓展和语言丰富诸层面都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风貌。特别是当代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对纪念碑性雕塑产生了强烈冲击。如何看待纪念碑性雕塑的当代价值,我们当下需要什么样的纪念碑性雕塑?随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等大型美术创作工程纪念碑性雕塑作品的创作产生,中国当代雕塑实践为这一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4.十年中国美术(2010-2019)过去十年,历历在目。在踏入新世纪第三个十年之际,本刊拟组发十年中国美术(2010-2019)研究专题,目的是以鲜活的记忆、真实的描绘、及时的记录,来回顾过去十年中国美术发展,理脉络、明得失、知菁芜,以期推动中国美术的未来发展。该选题既可以十年各门类美术创作做一个具有学术深度的历史研究,也可以对十年美术成就进行宏观的状态分析和理论阐发。5.社会美育实践研究美育是当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美感教育。相对于中国现代校园教育的完备和发达,社会教育,尤其是社会美育在理念与实施上存在诸多缺失。社会美育的实质即是终身教育,这就需要在社区、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进行“浸泡式”、“零散式”的审美教育,以此提升全民审美水平。此专题涉及当下中国校园艺术教育现状、艺术教材和课程结构调研分析,美术馆、博物馆公共教育创设与目标,社区美术教育的形态与路径等。法学01行政法学研究2021 年重点关注以下选题:习近平法治思想行政法法典化宪法与行政法的对话民法与行政法的对话刑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衔接个人信息保护监察法专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法行政复议法修改区域法治合作行政处罚法的实施网络数据法与政府数据开放非诉强制执行园区法治部门行政法民族学与文化学01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本刊2021年重点选题如下: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事务治理的中国方案;民族交往交流交融;mrai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理论话语体系建设;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文化软实力;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体系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生态文明与生态治理;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全球治理与文明互鉴;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中国文学谱系;mraimrai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新闻学与传播学01编辑学报现将用稿的参考选题罗列如下:科技期刊的本质属性与时代使命科技期刊的功能与定位及分类评价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发展模式、路径及评价标准入选“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办刊成效与经验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在科技强国和现代化建设中大有作为科技期刊出版应贯彻落实“四个面向”的科研方针新时代科技期刊“造船出海”的历史必然及实现对策高校科技期刊的特殊功能及其与“双一流”建设的关系科普期刊的功能与作用科技期刊专业化、特色化、数字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加快科技期刊集团化发展步伐,创建国际化期刊出版“航空母舰”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新媒体传播和运营的创新实践科技期刊出版与科学研究的共生环境建设理论与实践科技期刊的出版伦理与版权保护编校标准化及其在科技期刊出版中的价值实现加强标准化意识,准确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摒弃不科学的“国际惯例”科技期刊编辑的核心素养、能力训练及职责分工破“SCI至上”和“四唯”背景下,如何打造能全面客观反映期刊水平的学术评价指挥棒其他值得发表的有关科技期刊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成果0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学术交流系统变革与科技期刊的变革开放科学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定位与要求我国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战略与路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卓越计划”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深层次的影响英文科技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措施科技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支撑能力研究科技期刊平台建设与运营模式科技期刊与学术社区的互动机制科技期刊的“e-only”趋势及其影响语义出版与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研究科研人员投稿时选择期刊的动机分析重大公共疫情对学术出版的影响与应对科技期刊治理方式与期刊的合法权益科技期刊传播能力与影响力的关系新型传播方式对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和经营模式的影响中国免费获取期刊与国际开放获取期刊的异同科技期刊评价指标比较与学术评价优秀编辑人才吸引政策与路径设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期刊运营人才教育学01大学教育科学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及改革与发展前沿问题研究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教育供给侧改革与“十四五”至2035高等教育展望高等教育评价与改革问题研究“双一流”建设评估推进机制与建设情况动态监测机制研究一流学科的生态建设问题研究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研究生培养机制及其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学位与学生管理中的权能分析与立法检视破“五唯”背景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职称评审与薪酬制度改革研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合作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研究后疫情时代国际高等教育合作问题研究大学“课程思政”与“四史”教育研究古代书院教育传统与现代大学书院制、本科生导师制研究我国高等教育立法的历史审视与未来路向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百年发展审视及新时期国际教育史学发展的新动向02电化教育研究1.教育信息化与乡村教育发展主要包括技术支持的乡村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教育信息化推进乡村教育发展的策略与机制研究、技术支持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乡村教育信息化监测评估研究等。2.智能教育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智能教育基础理论、智能技术变革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智能时代知识生成与进化规律、智能环境下学习者认知与发展规律、智能时代教师素养、智能技术驱动的教育组织体系演化机制、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研究范式研究等。3.大数据与智能技术教育应用主要包括大数据在教育决策、教育治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自适应学习系统、智能导学系统等智能教学系统研究;人机协同教育机制研究;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发展趋势研究;智能时代教育数据安全与伦理研究等。4.学习环境开发与应用主要包括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相关研究;促进深度学习的认知工具设计与开发;智能学习环境设计、学习交互设计研究;多模态学习资源组织、ARNR资源设计与开发、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等。03教育研究百年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研究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新发展阶段高质量教育体系研究新发展格局中教育功能与贡献研究未来15年教育强国关键指标研究中等收入人口扩大与教育供需变化研究城市群教育空间布局研究乡村教育振兴研究教育公平评估研究素质教育评价研究学生健康人格与公共品格研究学生高阶能力培养研究教材驱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高质量教师供给研究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标准研究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研究义务教育学校品质研究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研究中等职业教育转型研究理工农医类人才培养研究世界一流大学课程体系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研究中国教育普及理论研究在线教育教学设计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教育对外开放研究26.教育法治与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社会的教育心态与信任研究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算法时代教育研究范式研究04现代教育技术1.国际教育技术的最新动态包括但不限于对欧美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技术最新政策、最新实践、最新经验的综述和对比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2.技术支持的教与学实证研究包括但不限于运用量化研究、质性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开展的实证研究。特别期待采用设计型研究范式,具有多轮迭代过程的研究成果。3.教育技术领域的立项课题包括但不限于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F0701(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立项资助的教育技术类研究。4.“智能+教育”包括但不限于“AI+教育”、“5G+教育”、“VR/AR/MR+教育”、教育机器人、教育智能体、智能教学助手、智能学习伙伴、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人工智能教育伦理规范、高等教育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础教育人工智能教学等。5.“互联网+教育”包括但不限于在线教育、慕课与在线“金课”、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区块链技术与学分银行建设等。6.教育大数据与精准教学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学习分析与测评、学习者画像、知识图谱、自适应个性化推送、精准教学、智慧课堂。7.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包括但不限于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教育技术专业现状调研与发展建议、教育技术专业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围绕“南国农之问”的思考与对策、智能时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路径、教育技术专业发展的创新研究等。8.学习科学与教育神经科学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习研究、不同境脉中的学习研究、元认知、学习动机、情绪智力、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研究、教育认知工具设计、学习科学成果走出实验室的实践案例等。9.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与运营包括但不限于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国家标准框架下的智慧校园建设与治理、未来学习空间的探索与实践、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视听健康保护等05现代远程教育研究1.国际前沿发展研究人工智能教育、教育信息化、学习科学、在线与混合学习、终身教育的重大政策、战略、报告解读,领域内国家社科、自科课题研究成果,促进教育与学习变革的跨学科交叉研究。2.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智能时代教育系统与教学范式的变革研究,如智慧教育、智能评价、智能教学系统、机器人教学、智慧学习空间、教师与学生发展、人工智能伦理等。3.在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互联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混合学习研究,在线教育治理研究,高质量课程建设与保障研究,在线学习的环境与技术、理念与模式、方法与评价研究。4.技术赋能教育研究5G、AR/VR/MR、区块链、脑机接口、学习分析等新技术下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教育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的创新研究,如5G+教育、区块链+教育、人机协同、教育智能体、多模态学习分析、STEAM教育、创客教育、计算思维培养、深度学习、自适应学习等。5.教育大数据研究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教学决策研究,教育大数据的国家政策和领域发展,教育大数据创新融合应用,教育数据的规范使用、隐私保护等研究,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6.远程与终身教育研究远程教育、终身教育的前沿理论、方法及热点问题,新兴技术背景下的老年教育、社区教育、乡村教育发展与实践。06中国电化教育教育评价改革机制与实施措施研究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落实机制及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及落实措施研究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各学段教育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机制研究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教育发展研究教育“十三五”规划重大研究成果及教育“十四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教育公平、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智慧教育、未来教育发展及伦理研究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与混合教学研究脑科学、学习科学、认知科学等最新研究成果及其教育应用研究不同教育主体信息素养研究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AR/VR等新技 术赋能教育教学变革研究07中国高教研究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研究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高等教育普及化研究总结“十三五”规划和《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经验,展望“十四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双一流”建设与评价研究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研究高考综合改革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高校教师发展与评价研究高等教育法治研究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08中国教育学刊一、基础教育重大理论、政策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与基础教育发展加强党对基础教育的全面领导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十四五”时期基础教育发展规划新时代教育基本理论创新与发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德育工作时代性与实效性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幼小衔接研究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与区域教育创新发展创新性人才培养新时代儿童研究以适宜融合为目标办好特殊教育三、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普职融通改革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新时代中小学教科研体系及教研队伍建设四、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素养为本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新时代教材建设与教材使用五育融合育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以育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体育学01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一、体育治理与体育管理:体制与机制全国性及地方性单项体育协会治理机制研究基层体育管理体制机制研究(乡镇(街道)体育管理体制机制、社区健康促进机制、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服务长效机制等)足球、篮球、排球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改革发展中深层次制约因素,后备人才培养途径、机;制等)冰雪运动竞赛研究(竞赛体系、多元主体办赛机制等)城市马拉松研究(旅游效应、创新发展、赛事评价体系等)新兴体育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研究二、体育产业:高质量与融合发展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体育旅游、体育会展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足球产业、冰雪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等)区域特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竞赛表演业研究(体育赛事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大型单项国际性赛事影响力与市场价值评估、消费者的体育赛事消费意愿研究)三、运动训练:备战奥运我国冰雪项目运动员选材体系构建研究2022年冬奥会里点项目中国竞技能力提升的备战策略国外备战奥运会的经验总结与启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四、体育话语权:国际传播与提升中国体育学术语规范与传播研究我国体育学国际话语权提升的研究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中国体育话语权的提升策略研究体育传媒研究五、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与保护武术在运动康复、健康养生等方面的特色作用与价值研究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展示研究政府购买武术公共服务的机制研究武术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武术类社会团体、基金会、民胁非企业单位等)六、学校体育:校园活动与校园足球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构建新型足球学校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体教结合下运动员培养模式研究冰雪运动进校园推进策略武术进校园活动研究七、健康中国:不同人群的身体活动促进体育运动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及体质健康的促进体育锻炼促进儿童与青少年视力健康研究基于心理理论促进儿童与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干预研究超重与肥胖儿童与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促进研究我国老年人身体活动与体质健康促进研究八、体育人工智能:新科技在体育中的应用探索人工智能应用于体育传播方式的变革研究人工人工智能在体医融合中的作用大数据在运动训练体系中的应用大数据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机制中的应用在运动训练中应用的实证研究移动健身App对成年人身体活动促进作用的研究统计学01统计与信息论坛一、特色栏目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及理论问题研究统计调查与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研究统计数据分析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二、重点方向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经济、管理和金融等领域的相关统计问题研究“十四五”期间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关于“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及2035年远景目标进展监测评估问题研究“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相关统计问题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统计问题研究“双循环”与开放经济新格局相关统计问题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相关统计问题研究新经济相关统计问题研究防范金融风险与稳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新时代产业体系、供应链现代化等相关统计问题研究新时代统计学在环境、科技、人口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相关统计问题研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统计问题研究以创新、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研究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01档案学通讯档案与中共建党一百周年档案学基础理论新《档案法》实施背景下档案法规体系建设新《档案法》实施背景下档案开放利用档案治理体系档案解密与鉴定档案工作责任制档案所有权电子档案凭证价值保障档案工作数字转型档案智能化管理档案与数据管理档案与数字人文计算档案学企业境外档案管理破产企业档案处置科学数据与科研档案管理档案叙事古文书学/历史文书档案与文化遗产保护(世界记忆工程)档案学与相关学科交叉选题02情报科学新环境、新技术、新需求下情报学理论、技术和方法创新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新技术、新方法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影响图书情报学理论基础中的知识论研究情报学与其它学科的融合与发展大数据背景下情报学的发展趋势健康中国战略的情报学研究国家总体安全观视角下的应急情报体系研究信息应用层面的国家治理体系研究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创新与应用智慧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平台建设数据时代图书馆学学科建设与创新研究新环境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图书馆学的机遇与挑战面向优秀传统文化全球化传播的数字人文理论与实践图情档学科视角下数字人文研究大数据时代主流融媒体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研究文化传承数据资源的管理与服务政府开放数据的管理与服务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政府数字资源保存与利用信息协同创新社会发展新动能情报学视角下的公共信息安全融媒体建设与公共文化资源服务智慧社会背景下的信息服务工作智库创新服务模式研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相关研究虚拟社区的信息用户行为研究社交媒体隐私信息的泄露风险评估、保护及追溯机制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用户隐私风险与隐私保护新媒体环境下用户学术搜索行为机理研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信息组织与管理研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行为及利用研究重大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的情感体验及引导机制研究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制研究多模态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03情报理论与实践1.理论与探索事业规划业务探索教育创新情报战略情报学理论方法体系探索学科建设的中国特色问题研究情报学跨学科交叉研究数据科学与情报学数字技术与人文的相互影响智库与情报研究适应新发展的学术评价研究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智能)转化研究数据智能驱动的情报研究范式情报能力体系研究情报生态研究信息伦理信息安全管理2.实践研究情报协同与融合情报场景应用信息迷雾情报感知与数据洞见情报刻画与信息表达情报响应与智能保障竞争情报国家/科技/装备/数据治理研究数据发现与重用行为情境任务分析方法资源建设规划方法业务评估管理方法科技对象评估分析方法科技风险的发现与应对领域信息风险跨媒体分析与理解开源情报开发利用研究不确定性应对研究信息行为研究3.情报技术突发事件中情报应急响应系统与技术情报实践中的新技术应用研究细粒度数据分析技术情报画像分析多源数据融合情报技术应用探索情报系统与工具知识工程技术(知识组织、知识融合、知识发现等)智能情报分析技术4.装备科技信息研究装备科技信息理论方法研究装备科技信息工作国内外对比研究装备科技信息资源深度开发与利用装备科技信息咨询研究装备科技信息产品开发服务装备科技信息技术手段应用装备科技信息精准服务国防科技信息体系能力国防科技信息工作实践04情报资料工作新文科背景下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建设图书情报机构面向“十四五”发展规划与未来发展战略图书馆学情报学视野下的数字人文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信息管理与数据治理图书情报学视角下新型智库研究与智库服务回应国家发展需求的学术评价研究数据驱动的图情领域理论创新数据治理理论、方法、工具与体系数字资源的保存、开放、版权保护大数据、AI、AR等技术在图情领域的应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行为嬗变研究数据环境下用户需求特点与内容数据科学理论与人才培养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科学数据的监管、利用、服务数字阅读、移动阅读研究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健康信息学研究在线健康社区用户行为及其影响机理媒体融合环境下用户健康信息搜索行为数字公共文化资源理论、平台建设开放政府数据政策、法律、策略智慧政府建设中信息交换、协同行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资源管理与服务在线学术资源的组织、开放与共享平台建设大数据环境下信息资源多维评价研究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情报学理论社科情报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05图书情报工作编辑部整理形成2021年选题指南,供图情档研究和论文写作选题参考(标注▲为重点选题)。同时,往年的“选题指南”仍具有参考意义。后疫情时代学术信息交流模式的改变与影响▲图书馆“十四五”规划与2035远景目标▲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情报监测与识别理论与方法▲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图书情报工作研究▲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融合发展与服务创新▲当前国际形势下国家文献资源保障策略研究▲面向实体清单机构的信息资源封锁与反封锁研究▲情报学视角下的公共信息安全▲智能情报分析技术与平台建设▲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智库建设与开放数据治理▲新技术、新方法在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应用面向用户认知的政府开放数据管理与服务政务社交媒体知识发现理论及方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建构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服务策略研究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研究图书馆文化传承与传播服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关键问题图书馆总体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应急管理的情报协同机制设计健康信息行为和个人健康信息管理重大应急响应事件中的信息组织与管理▲面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公众健康信息素养培育▲国家情报工作制度创新研究▲不同情境下数据管理与利用开放科学数据、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数据识别、情报监测与公共舆情科学预警知识产权信息开放利用机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与策略公共危机治理政策与策略▲政府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新一代元数据研究智慧图书馆标准与规范研究▲智慧图书馆平台/第三代图书馆系统平台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扩展/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研究全球学习工具互操作性(LTI)开放标准研究数字包容与图书情报服务科研评价改革与创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云服务支撑下下一代数字学术环境研究新《档案法》与档案治理研究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视野下数字人文与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发展数字人文实践中图情档的定位和价值数字人文视域下的特藏技术应用新文科与数字人文背景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图情档学科数字转型研究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专业教育的现状与未来重新审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研究方法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核心能力构建06现代情报“十四五”规划与图情档学科发展新文科与图情档学科建设中国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交叉学科与情报学学科建设面向科技创新的"十四五”国家科技情报发展战略研究国内外情报工作的比较研究国家情报工作制度创新研究我国科技情报机构情报能力提升研究公共安全情报支持拓新研究情报与智库的融合与发展研究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数据驱动的信息分析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内容识别与监测的理论与方法数字环境下老年人的信息行为研究“健康中国”引导下的健康信息学研究数据资源建设与智慧服务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与治理研究科学数据与图书情报的关系研究“五计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与数据治理

海盗

各学科《CSSCI录用经》

2019年3月25日22:38,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发布了万众学者期盼的、姗姗来迟的公告。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建设的需要,由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依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遴选实施办法(试行)》生成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目录(2019-2020)》。CSSCI(2019-2020年)来源期刊及扩展版学科分布情况见下表全国各界,特别是学界,经过深入学习研究,历时492天,终于完成如下各学科《CSSCI(2019-2020年)录用经》,本文仅为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年)录用经。现在公益分享如下:本文由问津学术权威整理发布,本文作者为全部学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录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录用,《党的文献》录用,《党建》录用,《党史研究与教学》录用,《国外理论动态》录用,《红旗文稿》录用,《教学与研究》录用,《科学社会主义》录用,《理论视野》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录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录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录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录用,《求是》录用,《社会主义研究》录用,《思想教育研究》录用,《思想理论教育》录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录用,《中共党史研究》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录用。管理学学科《电子政务》录用,《公共管理学报》录用,《管理工程学报》录用,《管理科学》录用,《管理科学学报》录用,《管理评论》录用,《管理世界》录用,《管理学报》录用,《管理学刊》录用,《宏观质量研究》录用,《会计研究》录用,《会计与经济研究》录用,《经济管理》录用,《经济体制改革》录用,《科技进步与对策》录用,《科学管理研究》录用,《科学决策》录用,《科学学研究》录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录用,《科学与社会》录用,《科研管理》录用,《南开管理评论》录用,《软科学》录用,《社会保障评论》录用,《社会保障研究》录用,《审计研究》录用,《审计与经济研究》录用,《外国经济与管理》录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录用,《系统管理学报》录用,《研究与发展管理》录用,《预测》录用,《中国管理科学》录用,《中国行政管理》录用,《中国科技论坛》录用,《中国软科学》录用。哲学学科《道德与文明》录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录用,《孔子研究》录用,《伦理学研究》录用,《世界哲学》录用,《现代哲学》录用,《哲学动态》录用,《哲学分析》录用,《哲学研究》录用,《中国哲学史》录用,《周易研究》录用,《自然辩证法通讯》录用,《自然辩证法研究》录用。宗教学学科《世界宗教文化》录用,《世界宗教研究》录用,《宗教学研究》录用。语言学学科《当代修辞学》录用,《当代语言学》录用,《方言》录用,《古汉语研究》录用,《汉语学报》录用,《汉语学习》录用,《民族语文》录用,《上海翻译》录用,《世界汉语教学》录用,《外国语》录用,《外语电化教学》录用,《外语教学》录用,《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录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录用,《外语界》录用,《外语与外语教学》录用,《现代外语》录用,《语文研究》录用,《语言教学与研究》录用,《语言科学》录用,《语言文字应用》录用,《中国翻译》录用,《中国外语》录用,《中国语文》录用。外国文学学科《当代外国文学》录用,《俄罗斯文艺》录用,《国外文学》录用,《外国文学》录用,《外国文学评论》录用,《外国文学研究》录用,《当代文坛》录用,《当代作家评论》录用,《鲁迅研究月刊》录用,《民族文学研究》录用,《明清小说研究》录用,《南方文坛》录用,《文学评论》录用,《文学遗产》录用,《文艺理论研究》录用,《文艺理论与批评》录用,《文艺争鸣》录用,《现代中文学刊》录用,《小说评论》录用,《新文学史料》录用,《扬子江评论》录用,《中国比较文学》录用,《中国文学研究》录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录用。艺术学学科《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录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录用,《当代电影》录用,《电影艺术》录用,《建筑学报》录用,《美术》录用,《美术研究》录用,《民族艺术》录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录用,《世界电影》录用,《文艺研究》录用,《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录用,《戏曲艺术》录用,《新美术》录用,《艺术百家》录用,《艺术设计研究》录用,《音乐研究》录用,《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录用,《中国电视》录用,《中国书法》录用,《中国音乐学》录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录用,《装饰》录用。历史学学科《安徽史学》录用,《当代中国史研究》录用,《东南文化》录用,《古代文明》录用,《国际汉学》录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录用,《近代史研究》录用,《抗日战争研究》录用,《历史档案》录用,《历史教学》录用,《历史研究》录用,《民国档案》录用,《清史研究》录用,《史林》录用,《史学集刊》录用,《史学理论研究》录用,《史学史研究》录用,《史学月刊》录用,《世界历史》录用,《文史》录用,《文献》录用,《西域研究》录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录用,《中国经济史研究》录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录用,《中国农史》录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录用,《中国史研究》录用,《中华文史论丛》录用,《自然科学史研究》录用。考古学学科《敦煌学辑刊》录用,《敦煌研究》录用,《故宫博物院院刊》录用,《江汉考古》录用,《考古》录用,《考古学报》录用,《考古与文物》录用,《文物》录用。经济学学科《保险研究》录用,《财经科学》录用,《财经理论与实践》录用,《财经论丛》录用,《财经问题研究》录用,《财经研究》录用,《财贸经济》录用,《财贸研究》录用,《财政研究》录用,《产业经济研究》录用,《当代财经》录用,《当代经济科学》录用,《当代经济研究》录用,《改革》录用,《广东财经大学学报》录用,《贵州财经大学学报》录用,《国际金融研究》录用,《国际经济评论》录用,《国际经贸探索》录用,《国际贸易》录用,《国际贸易问题》录用,《国际商务》录用,《宏观经济研究》录用,《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录用,《金融经济学研究》录用,《金融论坛》录用,《金融评论》录用,《金融研究》录用,《经济经纬》录用,《经济科学》录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录用,《经济评论》录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录用,《经济问题》录用;《经济问题探索》录用,《经济学(季刊)》录用,《经济学动态》录用,《经济学家》录用,《经济研究》录用,《经济与管理研究》录用,《经济纵横》录用,《劳动经济研究》录用,《南方经济》录用,《南开经济研究》录用,《农村经济》录用,《农业技术经济》录用,《农业经济问题》录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录用,《商业经济与管理》录用,《商业研究》录用,《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录用,《上海经济研究》录用,《世界经济》录用,《世界经济文汇》录用,《世界经济研究》录用,《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录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录用,《税务研究》录用,《现代财经》录用,《现代经济探讨》录用,《现代日本经济》录用,《亚太经济》录用,《证券市场导报》录用,《政治经济学评论》录用,《中国工业经济》录用,《中国经济问题》录用,《中国农村观察》录用,《中国农村经济》录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录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录用。政治学学科《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录用,《当代亚太》录用,《德国研究》录用,《东北亚论坛》录用,《东南亚研究》录用,《俄罗斯研究》录用,《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录用,《公共行政评论》录用,《国际安全研究》录用,《国际观察》录用,《国际论坛》录用,《国际问题研究》录用,《国际展望》录用,《国际政治科学》录用,《国际政治研究》录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录用,《行政论坛》录用,《江苏行政学院学报》录用,《理论探索》录用,《理论探讨》录用,《美国研究》录用,《南亚研究》录用,《南亚研究季刊》录用,《南洋问题研究》录用,《欧洲研究》录用,《求实》录用,《日本学刊》录用,《上海行政学院学报》录用,《世界经济与政治》录用,《台湾研究集刊》录用,《太平洋学报》录用,《探索》录用,《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录用,《西亚非洲》录用,《现代国际关系》录用,《政治学研究》录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录用。法学学科《比较法研究》录用,《当代法学》录用,《东方法学》录用,《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录用,《法商研究》录用,《法学》录用,《法学家》录用,《法学论坛》录用,《法学评论》录用,《法学研究》录用,《法学杂志》录用,《法制与社会发展》录用,《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录用,《行政法学研究》录用,《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录用,《环球法律评论》录用,《清华法学》录用,《现代法学》录用,《政法论丛》录用,《政法论坛》录用,《政治与法律》录用,《中国法学》录用,《中国刑事法杂志》录用,《中外法学》录用。社会学学科《妇女研究论丛》录用,《青年研究》录用,《人口学刊》录用,《人口研究》录用,《人口与发展》录用,《人口与经济》录用,《社会》录用,《社会学评论》录用,《社会学研究》录用,《中国青年研究》录用,《中国人口科学》录用。民族学与文化学学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录用,《广西民族研究》录用,《民俗研究》录用,《民族学刊》录用,《民族研究》录用,《青海民族研究》录用,《世界民族》录用,《文化遗产》录用,《西北民族研究》录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录用,《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录用,《中国藏学》录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录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录用。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编辑学报》录用,《编辑之友》录用,《出版发行研究》录用,《出版科学》录用,《当代传播》录用,《国际新闻界》录用,《科技与出版》录用,《现代出版》录用,《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录用,《新闻大学》录用,《新闻记者》录用,《新闻界》录用,《新闻与传播研究》录用,《中国出版》录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录用。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大学图书馆学报》录用,《档案学通讯》录用,《档案学研究》录用,《国家图书馆学刊》录用,《情报科学》录用,《情报理论与实践》录用,《情报学报》录用,《情报杂志》录用,《情报资料工作》录用,《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录用,《图书馆建设》录用,《图书馆论坛》录用,《图书馆学研究》录用,《图书馆杂志》录用,《图书情报工作》录用,《图书情报知识》录用,《图书与情报》录用,《现代情报》录用,《信息资源管理学报》录用,《中国图书馆学报》录用。教育学学科《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录用,《比较教育研究》录用,《大学教育科学》录用,《电化教育研究》录用,《复旦教育论坛》录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录用,《高等教育研究》录用,《高教探索》录用,《高校教育管理》录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录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录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录用,《江苏高教》录用,《教师教育研究》录用,《教育发展研究》录用,《教育科学》录用,《教育学报》录用,《教育研究》录用,《教育研究与实验》录用,《教育与经济》录用,《开放教育研究》录用;《课程.教材.教法》录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录用,《全球教育展望》录用,《外国教育研究》录用,《现代大学教育》录用,《现代教育技术》录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录用,《学前教育研究》录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录用,《远程教育杂志》录用,《中国电化教育》录用,《中国高等教育》录用,《中国高教研究》录用,《中国教育学刊》录用,《中国特殊教育》录用,《中国远程教育》录用。体育学学科《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录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录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录用,《首都体育学院学报》录用,《体育科学》录用,《体育学刊》录用,《体育与科学》录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录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录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录用,《中国体育科技》录用。统计学学科《数理统计与管理》录用,《统计研究》录用,《统计与决策》录用,《统计与信息论坛》录用。心理学学科《心理发展与教育》录用,《心理科学》录用,《心理科学进展》录用,《心理学报》录用,《心理学探新》录用,《心理与行为研究》录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录用。综合社科《北京社会科学》录用,《东南学术》录用,《东岳论丛》录用,《读书》录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录用,《甘肃社会科学》录用,《广东社会科学》录用,《贵州社会科学》录用,《国外社会科学》录用,《河北学刊》录用,《江海学刊》录用,《江汉论坛》录用,《江淮论坛》录用,《江苏社会科学》录用,《江西社会科学》录用,《开放时代》录用,《南京社会科学》录用,《内蒙古社会科学》录用,《宁夏社会科学》录用,《青海社会科学》录用,《求是学刊》录用,《求索》录用,《人民论坛》录用,《人文杂志》录用,《山东社会科学》录用,《社会科学》录用,《社会科学辑刊》录用;《社会科学研究》录用,《社会科学战线》录用,《思想战线》录用,《探索与争鸣》录用,《天津社会科学》录用,《文化纵横》录用,《文史哲》录用,《新疆社会科学》录用,《学海》录用,《学术界》录用,《学术前沿》录用,《学术研究》录用,《学术月刊》录用,《学习与实践》录用,《学习与探索》录用,《云南社会科学》录用,《浙江社会科学》录用,《浙江学刊》录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录用,《中国社会科学》录用,《中州学刊》录用。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城市发展研究》录用,《城市规划》录用,《城市规划学刊》录用,《城市问题》录用,《地理科学》录用,《地理科学进展》录用,《地理学报》录用,《地理研究》录用,《经济地理》录用,《旅游科学》录用,《旅游学刊》录用,《人文地理》录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学科《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录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录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录用,《中国土地科学》录用,《资源科学》录用,《自然资源学报》录用。

黑武士

关于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学者的赞同与批评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William D. Nordhaus和Paul M. Romer撰文| 知识分子●●●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William D. Nordhaus和Paul M. Romer,获奖理由是:他们找到办法解决我们这个时代最基本、最紧迫的问题:全球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和世界人口的福祉。-获奖人简介-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 William D. Nordhaus诺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1941年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196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经济学斯特林教授。诺德豪斯撰写了关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文章。他是DICE和RICE模型的开发者,这两个模型是经济学、能源使用和气候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评估模型。在“关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思考”(1993)中,他指出:“人类通过多种干预措施在自然环境中掷骰子——向大气中注入微量气体,如温室气体或消耗臭氧层的化学物质,通过工程设计大量土地使用,如森林砍伐,破坏自然栖息地和大量物种,甚至在实验室中创造转基因物种,并累积足够的核武器来摧毁人类文明。” 在他所开发的气候变化模式下,一般来说,这些经济部门严重依赖于未受管理的生态系统,即严重依赖于自然发生的降雨、径流或温度,也会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农业、林业、户外娱乐和沿海活动就属于这一类。“诺德豪斯认为应认真对待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诺德豪斯曾就全球变暖经济学做过多项研究,批评Stern Review使用低贴现率,他说:“Stern Review中关于极端即时行动必要性的明确结论将无法替代与当今市场一致的贴现假设。因此,关于全球变暖政策的核心问题——多少、多快、成本多少——仍然是开放的问题。Stern Review知道了但未回答这些基本问题。”2013年,诺德豪斯主持了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一个委员会,该委员会编写了一份报告,排除了化石燃料补贴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然而,在2016年12月考尔斯基金会(Cowles Foundation)的讨论文件中,他使用更新的DICE模型进行的研究证实了,如果没有重大的气候变化政策,下个世纪将发生过去估计的可能的快速气候变化。它表明,即使在短期内实施雄心勃勃的政策,实现国际协议的2°C目标也极为困难。随着政策的推迟,实现目前目标所需的碳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Paul Romer保罗·M·罗默(Paul M. Romer),出生于1955年11月7日,是美国经济学家,内生增长理论的先驱。2018年1月24日之前,他是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高级副总裁。他在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担任经济学教授。在此之前,罗默曾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中心,斯坦福经济政策研究所和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以及全球发展中心会士。罗默毕业于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 Phillips Exeter Academy),1977年获得数学学士学位,1978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83年获得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和罗切斯特大学任教。2001年,他暂时离开了学术界,将精力集中在初创公司Aplia上,该公司为大学生开设了在线作业问题集。Aplia于2007年被Cengage Learning收购。罗默于1997年被“时代”杂志评为美国25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他于2002年获得Horst Claus Recktenwald经济学奖。诺德豪斯和罗默设计了一些方法来解决我们当前关于如何创造长期和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最基本和最紧迫的问题。经济学的核心是处理稀缺资源。自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我们的知识决定了我们应对这些制约因素的程度。今年的获奖者诺德豪斯和罗默通过构建解释市场经济如何与自然和知识相互作用的模型,大大扩展了经济分析的范围。罗默展示了知识如何成为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当几个百分点的年经济增长累积了数十年时,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之前的宏观经济研究强调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并没有模拟经济决策和市场条件如何决定新技术的创造。 罗默通过证明经济力量如何管理公司的意愿,产生新想法和创新来解决这个问题。罗默的解决方案于1990年出版,奠定了现在所谓的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该理论既有概念意义又实用,因为它解释了创意如何与其他商品不同,并需要特定条件才能在市场中茁壮成长。罗默的理论已经产生了大量法规和政策的新研究,这些都促进了新思想和长期的繁荣。气候变化——诺德豪斯的研究结果涉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诺德豪斯决定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这一问题,因为科学家们越来越担心化石燃料会导致气候变暖。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成为第一个创建综合评估模型的人,这是一个描述经济与气候之间全球相互作用的定量模型。他的模型整合了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结果,如今已得到广泛传播,用于模拟经济和气候如何共同演化。它还用于检查气候政策干预的后果,比如碳税问题。诺德豪斯和罗默的贡献是提供了一种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技术创新和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后果的基本见解。今年的获奖者并未提供确凿的答案,但他们的研究结果使我们更接近于回答如何实现持续和可持续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问题。-点评-他加深了我们对“科学是生产力”的认知撰文| 陈志武(香港大学经济学讲席教授 、前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我对Nordhaus的研究比较熟悉一些。他是我在耶鲁大学时期的经济学同事之一,不管夏天还是大雪的冬天,经常看着他背着书包,安安静静、若有所思地从我们办公楼前走过。他是一个高度专注学术、充满好奇、全力以赴追求自己兴趣的学者。他对技术变迁如何改变人类社会的历史研究既深又广。比如,他在2014年发表一篇研究,总结自1850年以来计算机器的计算能力发生了多大变迁,特别是从他的“历史大数据”中看到,从1980年个人电脑出现之初到2008年,计算机的计算速度翻了一百万倍!计算成本也是呈天文数字下降!他据此解释为什么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存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善、人均收入和福利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他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科学是生产力”的认知,引领各国发展科技、改善生活、丰富人生。回到增长的主题撰文|巴曙松(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第50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由来自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分享,以表彰他们在创新、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经济学界不少研究人员的第一反应是:他们两人是怎么碰到一起来获奖的?在近几届关于谁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各种猜测中,这两位学者是经常出现的热门人物。围绕他们是否获奖,还出过几次乌龙。威廉·诺德豪斯是否会获奖一度成为赌博的标的,而因为传言罗默获奖的次数已经太多,以至于在这个敏感的早上,他连续拒接了来自瑞典的两个电话。把他们摆到一起的主题,应当就是增长。当前的贸易摩擦,其背后的原因之一,部分可以归结为对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创新能力的争夺。这两位学者因为从创新、气候变化角度改进了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也可以说有其合理性。威廉·诺德豪斯:推动绿色的可持续增长学习经济学的学生,通常会读过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教材,他现任耶鲁大学惠特尼·格里斯伍尔德经济学教授和考尔斯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诺德豪斯是美国最有影响的50名经济学家之一,此次获奖也直接是因为他一直跟踪研究的气候变化经济学领域。他和托宾共同提出的“净经济福利指标”,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绿色GDP”的理论基础。他极力主张从排放许可制度转向征收碳排放税。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发展了研究全球变暖的经济学方法,包括整合的经济和科学模型的构建(DICE 和RICE模型),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途径。保罗·罗默:促进来自创新的内生增长罗默2016年9月接替考希克·巴苏担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罗默最重要的工作一直是在经济增长领域。对一名经济研究者来说,罗默有两篇文章的引用率接近3万,可见其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罗默在1986年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把知识完整纳入到经济和技术体系之内,使其做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他提出了四要素增长理论,即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资本和劳动(非技术劳动)外,又加上了人力资本(以受教育的年限衡量)和新思想(用专利来衡量,强调创新)。危机之后思发展撰文|程实(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10月8日,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最终花落诺德豪斯和罗默,以表彰两位学术巨擘的杰出贡献。我们认为,在全球走出危机十年之际,本次诺奖不仅颁给两位学者的过往贡献,亦颁给全球经济修复伤痛、走向复苏的未来希望。危机十年之后,全球经济虽重归复苏轨道,但是可持续的发展依然面临长期挑战。外部来看,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正在对全球经济施加日益收紧的外部约束。内部来看,正如IMF的最新研究显示,十年危机阴影之下,全球生育率明显下滑,广泛的劳动力短缺正在迫使全球发展方式加速转型。面对这些挑战,诺德豪斯教授以其广泛的、跨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围绕气候变暖问题,其构建了完备的分析体系,融合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分析工具,对能源有效利用、气候政策选择等关键领域提出了政策建议。围绕发展转型问题,诺德豪斯教授的研究较早地延伸至“新经济”领域,并对新兴市场的经济改革和管理做出了前瞻性分析。有鉴于此,以本次诺奖为契机,认真审视和思考上述领域的前沿研究,无疑将有助于全球经济走出危机阴影,走向以“绿色经济”和“新经济”为基础的新一轮繁荣。放眼长远,全球协同发展的根源在于持续稳定的增长。在经济增长领域,如果说凯恩斯主义是挽狂澜于既倒的最后依靠,在金融危机十年之后的今天,寻找发展的长期动力、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无疑是最具现实意义的关切。如何确立经济内生增长的路径,罗默早在三十年前即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将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内化于其中的新增长模型。以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打破了传统理论的桎梏,率先指出知识具有正向外部性,并能够加深社会分工,从而推动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增。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扩散是经济增长的不竭之源。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这一论断对全球经济复苏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根据IMF的研究,2004-2014年期间,科技的跨境流入每年对新兴市场的劳动生产率带来约0.7个百分点的增长,占增长总量的40%。并且,近年来,中国、韩国等后发国家已在诸多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源泉。但是,2018年4月以来,美国以知识产权为借口的贸易摩擦,削弱了科技跨境流动,正在侵蚀全球和美国自身的长期增长潜力。有鉴于此,尊重经济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证分析,及时跳出“零和博弈”的政策困局,积极推动全球产业链的技术合作,才是实现全球长周期复苏的有效途径。面向未来,实干和探索终将开辟新途。危机十年之后,机遇与挑战并存。两位学术巨擘的研究经历,亦向我们展现了如何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2018年诺贝尔奖尘埃落定,陪跑多年的罗默终获青睐,远见卓识的诺德豪斯脱颖而出。其中,罗默不只是坐而论道的理论家,也是亲历亲为的实干派。他把对互联网的热情转化为经商创业的成功经历,也不乏在世行担任首席经济学家期间直面真实世界的大胆发声。作为涉猎广泛的经济名家,诺德豪斯是“曾为冷门,现成显学”的气候变化经济学领域的奠基人。在人类生存环境挑战日益严峻,而国际合作和气候治理也面临重重困难的今天,诺德豪斯同样在三十年多年前开始的求索是勇气与视野的最好诠释。从方法论的角度,两位学者又都是科学认识世界,从现实出发而不拘泥于技术的典范。对于中国而言,在投资回报率明显衰减、供给侧改革发轫接力的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思维模式转换决定了改革再出发的基调,相信两位学者的研究和思考将对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带来有益的启发。诺贝尔奖委员会错了撰文|董洁林(清华兼职教授 )刚刚公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之一是Paul Romer教授。他有关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科技创新成就数量与人口成正比“,他进一步假设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和人口之积成正比,于是经济增长与人口的平方成正比。诺贝尔奖给人巨大的荣誉,但并不能保证获奖者是正确的,特别是经济学奖。2015年我和学生们写过一篇题目为“How does technology and population progress relate?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last 10,000 years”的论文,用一万年的数据证明Romer教授的经济增长理论在长历史中是不对的。其实,这种理论无论是放在人类长历史来看、还是从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和创新成就来看,都显然有问题。我们只是试图用较严谨的方式来证伪一个显然错误的理论而已。在Romer教授获奖的今天,我仍然要说,他错了,诺贝尔奖委员会也错了。Dong, J., Li, W., Cao, Y., Fang, J., 2016. How does technology and population progress relate? An empirical study of last 10,000 years. Technol. Forecast. Soc. Chang. 103, 57-70.本文已在ScienceDirect 网站全文刊出

得石椁焉

三个地·理论周刊

资料图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期望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这对浙江当前和长远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确立了新目标新定位。浙江要加快“重要窗口”建设,经济发展是底盘,目前应把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来谋划和推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必要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3月26日,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实施有力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峰会召开前,在与法国、英国、德国领导人通电话时,习近平主席也都提到了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话题。从时间轴来看,这一次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疫情的暴发阻碍了中国向全球供应链提供产品,当时是虽然有订单但发不了货。目前,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个阶段已基本结束。第二个阶段是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大规模影响全球供应链的供应端与需求端,中国企业生产能力有了,国际订单却被大量取消或推迟,外贸产品出口需求锐减,这将成为全局性、长期性地影响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地位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既是目前影响全球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的主要问题,也是未来引发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变化的“导火索”。产业链、供应链环环相扣,只要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就都难以正常运转,国际国内经济就可能遭受严重影响。这也是中央如此高度重视全球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的原因。基于此,5月1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怎样理解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笔者认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提法包含5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明确中国经济不能只有单一的循环,必须是国际国内双循环。其次,双循环的“循环”不是互相隔离,而是互相交融。国内循环既要嵌入国际循环,又要能够在必要时独立于国际循环;国际循环既要包含国内循环,更要服务于国内循环。第三,双循环运行的基础是供应链与产业链,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价值链。第四,由于产业链的联系和扩散机制,它整体上表现为既能够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能,又能够利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的一种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第五,通过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可以巩固传统产业的优势,还能适应世界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发展潮流,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新途径。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国家和区域安全有特殊的重要性,表现为:平时双循环可以互为补充,遇到风险与危机时,又能单独为战,充分发挥双循环机制内在的稳定性、安全性。这就相当于电力系统的双回路供电,如果一路断电,还有一路,可以双重保障供电的稳定。因此,必须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从这一次抗击疫情的实践看,国内大凡市场比较单一或比较依赖进出口贸易的省份,即经济外向度高的省份,其受疫情冲击和国际产业链中断的影响较大,如外向型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和浙江等。经济外向度也叫外贸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额占国内(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宏观指标之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外向度高,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紧密,开放程度高,也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但过高的经济外向度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卷入国际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外界的经济波动也会对这个国家或地区造成冲击。作为外向型经济大省,浙江经济去年的外贸依存度达49.5%,2019年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0832亿元,占了当年生产总值(GDP)62352亿元的将近一半。最近几个月,随着疫情在境外不断扩散,外贸依存度高的地区受国际市场影响大的特点日益显示,压力越来越多地传导到我省的外贸企业。笔者最近到温州、台州、宁波等地调研时,一些外贸企业反映,国外订单正从过去的年度单、季度单变为短单、应急单,订单金额也随之下降,有的甚至是大量撤单。4月20日,浙江省防控办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表示,由于全球疫情快速扩散蔓延,浙江省超七成外贸企业遭遇订单延迟、削减乃至取消,对产业链上下游也造成严重冲击。为此,浙江省加快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又切实将稳外贸摆在稳企业、防风险的突出位置,努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如首创网上交易会模式,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外贸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同时还通过保险、融资、退税等多种措施积极帮助遭遇困难的外贸企业渡过难关。3月份以来,浙江出口订单持续恢复,外贸形势企稳向好。3月份浙江全省实现进出口总值2281.6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出口1591.0亿元,同比增长5.6%,明显高于全国总体增速。4月份继续延续了向好局面。但是笔者在调研中也了解到,与全国一样,浙江4月份出口同比大幅度增加,含有2月、3月由于疫情受阻的单子集中发货的因素。所以还要继续观察5月、6月的出口数据。如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肯定浙江乃至中国疫情防控工作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既考虑当前,又谋划长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所积聚,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其中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的问题,随着世界疫情的久拖不决和国际政治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会日益突出和长期存在,浙江作为外贸大省必须近忧和远虑一起抓,把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重要窗口”建设的一个战略问题,及早筹划和行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可考虑先通过研究形成总体思路。如结合浙江发展实际,把国内国际两个循环统筹起来,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和国际先进要素,促进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内要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平台,构建高质量区域产业集群,形成面向内需市场的区域先进制造业全产业链体系,对外要以更加优良的营商软环境和现代治理制度,变“招商引资”“对外投资”为“招才引智”“投智共享”,通过国际市场为浙江发展引进各类创新要素,打造独立性与开放性结合、内循环与外循环兼备的全球产业链体系。再如,在浙江“与”字型发展的区域格局中,落实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具体布局。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全球贸易、拓展全球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基础产业的自主研发和本土布局,突破浙江产业链的核心技术瓶颈等等。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在正在制订的“十四五”规划中把内容具体化,转化为今后浙江“重要窗口”建设的创新内容之一。【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赤子心

[杂志文章]“一带一路”倡议下辽宁企业“走出去”发展策略

摘编自杂志文章《“一带一路”倡议下辽宁企业“走出去”发展策略》,原文刊于《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1期。【本文为原文】作者简介:于立婷(1995-),女,辽宁朝阳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学生;刘钊(1976-),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技术璧垒。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产业国际化进程速度加快,辽宁顺应经济格局,实现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形势刻不容缓。但是,面对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值得思考。本文将联系辽宁省经济实际情况,结合“一带一路”战略,通过风险分析,为企业更好的“走出去”提出建议。关键词:一带一路;辽宁企业;走出去;机遇与挑战 一、辽宁企业“走出去”的格局与现状(一)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作为中国重要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素有“东方鲁尔”的美誉。辽宁企业目前处于“走出去”的起步阶段,虽然经历过经济大环境波动的干扰,但是整体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 表1 辽宁企业近七年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对外投资的传统方式主要是:产品输出、境外投资、工程承包。在2016年年鉴资料中显示,辽宁省近几年对外承包工程发展良好,到2016年达到营业额新高。(见表1)同时 “走出去”的行业结构较为合理,涉及农业、工业、装备制造业、渔业、餐饮业、旅游业等多个领域。(二)辽宁企业“走出去”的地区相对集中企业投资目的就是开拓市场、获取资源、掌握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表2中可以清楚看到出口总额前几名涉及东亚、东南亚地区,国家分布主要是周边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及美国等。很少能够看到在拉丁美洲、大洋洲投资建厂的情况。 表2 16年辽宁省对主要贸易国家(地区)出口总额(三)辽宁企业“走出去”主体的多元化因历史发展的情况,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对较多,成为“走出去”的主要力量,比如:北方重工集团、辽宁胜达国际金属实业集团、沈阳机床等。但是近年来,尤其是企业制度进行了改革之后,许多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快速萌芽,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也参与到“走出去”行列之中,成为一股活跃的力量,使辽宁企业“走出去”的主体呈现百花齐放新格局。二、“一带一路”战略为辽宁企业“走出去”带来的动力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的。这一构想以中国为中心,影响范围辐射亚、欧、非三大洲,涉及沿线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该战略致力于开展更深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不论哪一条路线,辽宁省无疑都是参与其中的。“一带一路”战略注重对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论是桥梁、港口、交通还是通信设施都得到了大幅完善,为企业“走出去”减少困难,辽宁有着东北地区的最大港口大连港,来自日本、韩国等地的货物多数均要通过该港口运往欧洲。据相关资料查得,2016全年大连港口过境集装箱完成1.8万TEU,同比增幅达到106%,这一数据较2014年全年增幅高达3倍。这一数据更加证明了 “一带一路”战略给辽宁省带来了巨大机会,辽宁企业应该立足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利用好对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谋求更好更快发展。三、“一带一路”战略下辽宁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一)传统产业比重高,缺乏竞争力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占了的大部分比重。相关数据显示,美国苹果公司每销售一部苹果手机可以获利150美元,相当于售价的30%,作为手机零部件供应商的韩国获利34美元,相当于售价的6.8%,而我国工人进行组装仅仅能够获利8美元收入,相当于售价的1.6%。通过数字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能够给经济带来足够的效益,反而处于获利的最低端。辽宁省过去煤炭资源丰富,以辽西的阜新、朝阳为例,大量以原煤直接销往日本,长此以往的开采,却没有采取相对的保护措施致使煤炭资源大幅减少,甚至枯竭,现在只留下挖的“伤痕累累”的山丘。如此廉价的劳动力,慢慢匮乏的资源必然会使想要“走出去”的竞争力不足。(二)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想要“走出去”不仅仅靠自身实力,还必然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好的政策为企业保驾护航、提高应对国际化挑战的能力。而辽宁省政府对于企业“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并没有明确的方针,只是在一些法规规定中的几条条款、甚至是一条条款做了相关表述。政府如果不给出明确的风向标,缺乏总体规划指导的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碰到各式各样的挑战无法跨越。而且辽宁省政府在管理方面采取 “逐级审批,限额管理”的制度,一个项目上报之后,等到通过审批可能长达几个月之久,甚至一年。审批速度慢就会使得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不足,甚至极大的影响辽宁企业“走出去”进程。(三)投资环境复杂与汇率不稳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都属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时期,产业发展不成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比如中东地区,战争频频发生、还有些国家正在面临转型期,政治结构变动、新政府上台后经常发生对上届政党执政期间签署的协定不承认,甚至单方面中止签署生效并已实施的合同或协议,这将会给在该国的投资项目公司或工程承包公司造成了重大损失。曾经的中国中远集团收购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口股权遭遇新政府中止成为典型。2015年1月26日,希腊大选结果出炉,极左反对联盟的Syriza赢得大选。希腊激进左翼联盟胜选组阁后,负责航运的副部长表示,将中止上届政府启动的向中方出售港口股权的进程,希腊新一届政府将根据希腊人民的利益重新审核同中国中远集团的交易。而之前,按照希腊政府和国际债权人达成的私有化协议,希腊政府已经选中中国中远集团及其它四家竞标者作为最后潜在买家。新政府的这一叫停好在只是重新审核交易股权,试想,如果是不承认该协议,那么就会使我国建立通往欧洲和巴尔干半岛的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步计划受阻。 在“走出去”的问题上,汇率风险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一点。2014年以来印度尼西亚卢比、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等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这些国家经济实力较弱、外汇储备量不足特别容易受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如果想要在这些国家投资设厂,就会面临资金成本增加、汇率损失的风险。(四)法律风险较大在这65个沿线国家中,由于历史渊源、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有大陆法系,也有英美法系,法律体系间的差异就会造成共识的难以达成。就中国自身的对外投资法律来讲也不例外,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我国对外投资流量高居世界第三,但是与其他高投资流量国家相比,海外投资法律体系最不健全。在国际贸易频繁的今天,知识产权问题尤其突出。知识产权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注重对版权、产权的保护。相反的,越是不发达的国家,对知识产权的意识就越淡薄,模仿、泄露、抢注等一系列侵权行为不断出现,这一问题将为辽宁省企业“走出去”造成极大困扰。跨国商业纠纷的数量不断增长,如果企业选择通过国际民事诉讼来解决,就会面临法律适用不确定、判决结果难以得到承认,难以执行的各种情况,许多时候只能选则通过国际商事仲裁来解决,但我国的仲裁机构仍属于低水平,无法满足“一带一路”战略需求,不能给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企业提供法律保障。四、“一带一路”战略下辽宁企业“走出去”的对策及建议(一) 提高生产效率,重塑企业竞争力在“一带一路”的指引下,辽宁企业首先要从自身改良、改善。提高技术水平,减少成本,企业要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培养专门的高端技术人才,逐步实现智能化代替机械化、人力化。注重发展优势产业,“以优带劣”,以沈阳远大、北方重工、特变电工、中铁九局等龙头产业带动设备产品出口,还可以在全省之内建立产业园区,分工合作,从单一项目向产业园区化转变、从单一工程承包向集团承包方向转变、从单纯出口向投资贸易互容转变,共同致力于提升产品品质,做好海外消费者需求偏好调查,适应广大海外市场的消费者需求,争取做到适销对路,并且不断针对市场需求开创新品种,增加可选择性。在打开国外市场的同时将品牌做到最大化,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政府出台相关鼓励政策过去的几年里,辽宁省政府为鼓励企业“走出去”,颁布了《辽宁省支持企业“走出去”财政政策实施细则》,在该财政细则中,明确指出:支持大型境外资源基地建设、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支持重点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建设、外派劳务培训工作、支持投保海外投资保险和中长期项目信用保险。有了财政资金的支持,能够给企业减轻许多压力。为适应国际企业并购浪潮不断兴起的发展趋势,辽宁省的一些大企业也逐步通过跨国兼并、收购等形式实现对外投资,那么政府在税收政策上应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为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中国制造2025”宏大规划的提出和2016年,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政策落实,要在努力推动外贸转型、有效利用外资的基础上,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我国经济增效升级。辽宁省是装备制造业大省。政府应该紧随中央步伐,制定出详细规划,推动和发展核心产业。(三)加强投资风险评估和预警措施在企业管理层面上,对于国际化理念、国际化战略、国国际化战术,中国企业普遍认识不足,对境外并购投资思路不清晰,协同效应理解不到位。这种情况启示辽宁企业不论以任何一种方式“走出去”之前,一定要加强组建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平台,优化境内外全流程投资服务。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聘请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在东道国做好充分调查研究,比如:宗教的风俗习惯、劳动时间、注重生态环境的程度、政局稳定状况等,来弱化投资合作的风险。同时汇总各部门、各行业的政策资源,做好行业指导、风险防范、信息服务的前提准备。(四)全面了解“走出去”地区的法律体系辽宁企业想要走出国家的大门,首先对于“走出去”国家的法律方面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和了解,例如企业所要投资或者开发的项目是否可以得到该国的支持、是否违背该国的法律规定、如果出现不利于本企业的情况,企业是否可以通过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利益等。有些极度落后的国家,法律制度非常不完善,贸易摩擦一旦涉及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却无处可寻。这就要求辽宁企业在选择合作国家时要尽量避免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如果企业对于“走出去”的国家法律存在严重空白,一定先要向我国相关的法律部门寻求足够的法律援助,详细的法律咨询和帮助,有助于企业提前做好规避风险的准备,减少利益损失益。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加快中国装备及优质产能“走出去” [J]. 中国设备工程.2015(2):2[ 2 ]. 刘冬梅 李京.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如何规避政治风险[J].经营与管理.2015.3[ 3 ]. 信息动态[J]. 珠江水运.2015.2.15[ 4 ]. 苏大鹏 大连港成老工业基地走向“一带一路”新通道 《经济日报》2017-02-14实习编辑:刘宇宸(欢迎进入中国知网~现代商贸工业杂志阅读和参考引用原文)

补习班

复旦直博生一作发15篇SCI,担任12本SCI期刊的审稿人

来源 |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会编辑 | 学术君在复旦的十年时光,经历了从本科入学时对于医学和公共卫生专业的迷茫,到进入课题组实习决定未来的几年投身科研工作;从研究生一年级发表第一篇SCI论文、到毕业论文发表于医学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从学术之星,到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十年的经历不仅见证了学历的增长,更让他逐渐确立了人生的方向。而他在复旦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他就是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5级直博生刘聪,主攻环境流行病学研究,师从阚海东教授。图源:复旦大学刘聪,公共卫生学院2015级直博生,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导师阚海东教授。博士期间共发表SCI论文44篇,其中第一/共一作者SCI论文15篇,累计影响因子>150,包括医学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子刊、中科院一区期刊5篇。曾多次获得复旦大学国家奖学金、冠名奖学金,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奖学金,两届研究生“学术之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毕业后就业方向是留校开展博士后相关科研工作,希望继续为环境与健康学科和公共卫生事业做出贡献。他还曾两次前往英国牛津大学联合培养,进行过3次国际会议的口头汇报,这为他的学术道路开拓了国际视野。同时,他还担任12本SCI期刊的学术审稿人,累计审稿35次,这让他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了解学科的动向。课题组研究成果登上医学顶级期刊想必大家对于雾霾这个名词不会陌生,在近几年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雾霾的主要成因是大气颗粒物造成的空气污染,但究竟雾霾究竟会对我们人体产生怎样的健康危害?这就是刘聪同学的研究方向:颗粒物空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刘聪同学线上答辩现场刘聪和所在课题组的成员们发现,短期暴露于颗粒物,可以在全球水平显著升高居民的死亡率,并且在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空气质量指南浓度限值之下,颗粒物仍存在显著的健康危害。因此他们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公共卫生和政策意义,世界卫生组织联系他们共享了很多的原始数据,有可能在未来影响全球颗粒物浓度限值标准的制定。三年多的时间,课题组通过国际合作收集了覆盖全球6大洲、24个国家的652个城市的大数据。最终,研究成果发表于医学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被该杂志评为2019年度最佳论文,这也是当年12篇获奖论文中唯一的一篇中国学者的研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空气污染与健康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通过一项全球范围的多国、多城市研究合作确证了颗粒物空气污染的显著健康危害。8月22日,研究成果《652个城市的大气颗粒物污染与每日死亡率的关系》(“Ambient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Daily Mortality in 652 Cities”)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图源: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刘聪、副教授陈仁杰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阚海东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的支持。文章发表之后,受到了学术界和媒体的诸多关注,成为ESI前0.1%引用的热点论文,这项全球研究也彰显了复旦大学的科研团队在引领国际化多学科合作方面所起到的极大推动作用。未来规划刘聪还是院篮球队的主力成员,曾作为队长带领球队获得研究生“院系杯”篮球赛,枫林校区亚军和季军。他认为,科研和生活需要保持相对的平衡,尤其是在面临较大的科研压力时,一味的坚持可能收效甚微,通过转移注意力来调剂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未来刘聪将留校从事博士后相关科研工作,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我国环境卫生事业继续贡献力量。刘聪表示,取得今天的成绩要特别感谢他的导师阚海东教授、课题组所有成员对他的帮助,以及公共卫生学院的培养。作为复旦大学十佳三好导学团队,这个团结向上的集体给了他不断前进的动力。本文来源: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会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火之歌

「SSCI投稿经验系列之五」经济学的好期刊来了!

应广大粉丝的要求,梅小森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SSCI期刊投稿经验系列,适合有经济学相关学科背景的同学和老师们投稿!如果你喜欢“SSCI投稿经验系列”,欢迎留言评论,和梅小森互动,告诉我们你感兴趣的期刊,我们会全力帮你一探究竟。今天梅小森给你介绍的是《 Asian Economic Journal 》《亚洲经济杂志》《亚洲经济杂志》详细介绍了与东亚有关的经济学广泛主题,包括国际比较和国家研究。它是理论家、实践者和研究人员之间进行辩论的论坛,并发表了高质量的理论,经验和政策导向型著作。《亚洲经济杂志》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研究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并为经济学家提供了与时俱进的与时俱进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与东亚有关的经济学研究。对于那些对亚洲研究感兴趣的人来说,这种至关重要的信息使《 亚洲经济杂志》成为必不可少的资源。......期刊官网: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4678381那么被这本期刊收录的论文选题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梅小森就为大家找来了《亚洲经济杂志》最近发表的成果!梅小森选的这两篇论文都很有实际运用价值,希望给大家启发。附上最新期刊目录:梅小森了解到《亚洲经济杂志》近期的论文选题包括: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与全球经济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全球失衡绿色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灾害经济学印度尼西亚经济经济学专业和教学交流汇率和货币危机金融机构和市场企业行为粮食和农业政策增长和生产力家庭行为国际贸易和贸易政策国际投资和资本流动供应链劳动和人力资源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贫困与收入分配公共部门服务部门腐败与发展......以上就是这期的全部内容!【SSCI期刊投稿经验系列】将持续更新,敬请期待!另外,2020年第一届传播、创新与经济管理国际会议正在广泛征稿,会议论文集提交CPCI检索和EI检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不要错过!“2020年第一届传播、创新和经济管理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Management)将于2020年8月30日(星期日)以网络在线形式召开,大会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和研讨的高水平平台来分享他们的卓越成果,探索研究领域内的热门问题,交换新的经验和技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都将由会议技术委员会进行同行评审。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将由梅森出版集团(Mason Publish Group)正式出版,并提交CPCI检索和EI检索。官方邮箱Email:ICCIEM2020@163.com完整版《私募股权特征、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小企业的经验证据》《韩国教育回报的性别差异与性别工资差距无关》

吾力

吐血整理!2019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一名最新观点来了(建议收藏)

来源:新财富杂志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当前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其中,重点发展以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为代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伴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负利率蔓延全球,投资逻辑需要做什么样的改变?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如何把握中国的核心资产?12月26日,新财富·财富管理年会五大专场论坛拉开帷幕。继昨天举行了分析师年会并现场揭晓了“第十七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结果之后,今天,由第十七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组成的2019中国证券研究最强阵容集体亮相。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一名团队首席分析师,与专业投资机构代表、上市公司高管等共同出席26日的三大专场论坛,就当下市场热点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共同探讨宏观经济、文旅及大消费、量化投资的投资逻辑。大家都好认真!天弘基金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熊军,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新财富杰出研究领袖、新财富白金分析师路颖,西部利得基金总经理助理蔡玉分别担任嘉宾主持。新财富总编辑兼总经理薛长青出席论坛并致辞,她表示作为中国本土第一个市场化分析师评选,新财富评选的目标是挖掘中国最优秀的证券分析师和研究机构,传播行业正能量,促进中国证券研究行业水平不断提升,进而推动整个财富管理行业生态的优化。我们希望,获奖的分析师既具备穿透周期的真知灼见,也坚守黄金一样宝贵的个人声誉。新财富总编辑兼总经理薛长青论坛上,与会分析师分享了自己最新深度研究观点,以及对所在领域2020年的投资展望,干货连连。论坛吸引了超过1000位专业机构投资者出席,来感受一下现场的火爆程度!!门口、走道都是人人人人……本次论坛设置的五场分论坛分两天举行,分别对应当前市场关注的宏观经济、文旅和大消费、指数和量化投资、科技和高端制造、大健康五大领域。12月27日,还将举办“硬核科技带动中国智造的产业链跃升”、“全球视野下的医药创新生态与投资机遇”两场重磅论坛,更多精彩观点,敬请期待!小编吐血整理了其中的部分精华以飨读者,借此,可以一窥此次论坛内容的深度和专业。01“2020新全球治理结构,新技术革命,新投资逻辑”——宏观、周期、能源与新材料专场【广发证券郭磊:2020年投资的两大线索】宏观经济第一名、广发证券郭磊指出,今年经济下行压力阶段较为集中是因为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时承压,我们猜测明年上半年基建的继续修复将是大概率事件,这是明年线索之一。伴随着基建的修复、汽车产业链的修复,可能会出现一轮制造业的补库存,这是明年的第二条线索。今年的股市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择时很简单,稳增长买入,调结构卖出是今年的特征。第二个特点是择时不重要,今年A股的投资机会集中在三个和经济关联度最低的领域,第一是猪肉价格,第二是TMT行业,第三是医药、白酒等重消费类行业。明年的股市我们倾向于业绩驱动。一方面需要放低整体收益率预期,另一方面需要沿着业绩驱动的线索进行更均衡的资产配置。建议关注低估值以及与资产负债表修复相关的行业、基建产业链以及制造业补库存的行业。今年三季度应该是整个经济压力最大的时段。政策出手后,10月份至12月份经济开始边际企稳。明年上半年伴随着基建的修复以及制造业的补库存,可能会出现一轮名义GDP企稳和小幅度回升的过程。利率存在内生上行驱动,出现偏靠后的降息周期带来一定对冲。在未来一个多季度的时间里,利率可能会在3.1%至3.3%的范围内波动。【兴业证券王德伦:全球最好的资产在中国,中国最好的资产在权益】策略研究第三名、兴业证券王德伦认为,全球资产荒下最好的资产在中国,中国最好的资产在权益,权益里最好的资产就是各领域的核心资产。投资策略注重“性价比”,从核心资产的角度来讲,需要关注以下两点;一是具有科技赋能的制造业,包括我们从库存周期、科技成长周期着眼共同打造的效果。另一个则是低估值的价值龙头,这也是核心资产,目前它尚处在低位。我们总是先寻找更容易形成合力的资产。中国独立牛市还会走很长,A股和港股明年优于美股和欧股,风水轮流转,明年二季度后期可能是重要启动时点。【广发证券郭鹏:环保板块的业绩增速底部会出现在这个季度】环保第一名、广发证券郭鹏表示,整体看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环保板块出现了很多积极的情况,业绩增速有明显的改善,现金流回流加速,企业的中长期贷款融资增速大幅提升。可以看到过去两年以来政策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扶持力度,在上市公司的报表上,第三季度也明显看到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大幅增长。预计从今年三季度开始的逐季改善的趋势会延续到未来3个季度,甚至更长时间,环保板块的业绩增速底部在这个季度会出现。【长江证券王鹤涛:能够穿越周期的公司都有这个核心本质】金属和金属新材料第一名、新财富白金分析师长江证券王鹤涛认为,龙头的α来自两个维度:一个是随着龙头优势的扩大,能不能带来对下游定价权提升,是否出现品牌溢价。而大宗品基本都是同质化,因此α获取的维度就是成本,所以在大宗商品过去20年以上的周期中,都是跟着大宏观大格局去走。另一个就是把自己做好。经分析得出,过去能够穿越周期的公司,其背后核心本质都是在各细分领域中成本控制和内部运营做得最好的公司,这是毫无疑问的。他进一步表明,所有产业发展第一个阶段都是系统性享受红利的阶段,比如2015年的钢铁煤炭水泥,和成长没有关系,就是买红利而已。第二阶段即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当前整个蛋糕的放缓并不意味着没有成长,只是这个成长不再以系统性膨胀的方式体现,未来的蛋糕将出现在行业内部的全面洗牌和份额争夺之中。【隆基股份李振国:2020年,中国会进入光伏平价上网时代】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李振国指出,过去10年光伏市场,数量规模涨10倍,价格下跌90%,组件销售收入10年看似没有变化;但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光伏自2013年开始在欧洲局部地区实现平价上网,目前全球至少70-80%国家和地区,光伏已经是当地最便宜的电力能源。我们认为,2020年可能是国内补贴最后一年,中国也会进入光伏平价上网时代。光伏在未来10年和20年,发展将超乎想象。【完美世界鲁晓寅:云游戏给整个行业带来的结构变化】完美世界总裁、完美世界游戏CEO鲁晓寅总结了云游戏给整个行业带来的3点结构变化。一是用户的选择面变广。很多四五线或是手机/电脑较差的用户,此前玩不了高端游戏,云游戏的方案能拓宽他们的游戏选择面。二是用户的进入门槛变高,换言之,厂商获取用户的门槛变高。游戏厂商吸引用户主要的途径是靠广告,即买量,而实际游戏与用户看到的广告99%无关,买入进去才发现上当,云游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免下载,更多玩家更快进入游戏,游戏品质也就高下立见,真伪立辨,也变相提高了门槛。三是游戏市场的变化不会止于游戏。以其20年的从业经验来看,游戏市场在技术升级上是最密集的行业,三年一个小变化,五年一个大变化,云游戏只是这个阶段的其中一个变化,但远远不是所有。圆桌论坛上,嘉宾们以“2020年的攻守之道与明星标的”为出发点,共同探讨行业最前沿的发展变化,并提出了对各自领域未来的展望。圆桌讨论的精华看过来~~化工行业第一名、海通证券邓勇:化工,关注增量。在行业估值处于低位的背景下,关注有业绩增量的子板块或公司。(1)估值低。石化板块PB(LF)估值1.00倍,处于2005年以来底部区域。2005年以来,石化行业PB最低为0.97倍,最高为9.35倍,中位数为1.72倍。(2)库存低。我们所跟踪的48种化工品中,其中30种产品的库存处于2016年以来的中位数以下。(3)基金持仓低。根据基金三季报,基金对石化板块持仓比例仅0.27%,持仓比例位于2005年以来底部区域。在这个背景下有增量的子板块值得重点关注,例如油服、轮胎、减水剂。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化工行业景气度回落;化工产品价格或价差下滑;新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第一名、申万宏源证券刘晓宁:电力、煤气、水的子行业比较多,重点讲占比较大的电力。电力行业是周期性行业,又可以划分为两块:一块是偏价值类的,如水电、核电运营公司,成本端相对固定。2020-2022年将迎来中国,也可能是全球最后一波大水电投产高峰期,这一轮高峰期过后,经济可开发的水电资源就不多了。明年建议大家重视水电产能扩张带来的投资机会。随着利率不断下行,水电的估值也会进一步提升。另外是火电板块,跟经济呈现周期性波动,火电板块在2018年经济快速下行时相对收益明显,2019年利润增速比2018年还要大,但估值却不断下移,主要原因是在经济下行过程中实体经济降电价的诉求,压制整个板块的估值。最近国家出台新的政策,2020年1月1日开始取消煤电联动,这对于火电板块是长期利好。行业周期的属性会慢慢钝化,公用事业的价值属性会提升,影响估值最重要的因素将不再是煤价而是利用效率和电价的变化趋势,这两个指标未来也将同向变动。能源开采第一名、广发证券沈涛:煤炭行业估值大致有两种行情,一是宏观经济的预期向上,这是财政与货币政策带来的机会。国家宏观调控、降准降息之际,往往是买煤炭重要的时机,这种时候煤炭板块估值提升幅度比较大。二是在大盘没有太多热点的时候,煤炭低估值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阶段性的行情,涨幅相对不大交通、运输与仓储第一名、兴业证券龚里:这几年交通运输板块的主要逻辑有两个,一是结构性的变化,二是周期性的变化。中国是交通运输大国,我们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全球第一,港口吞吐量全球第一,快递业务量全球第一,但从市值角度看,中国还没有全球第一的交通运输企业,这是未来往质量型发展的空间。我相信这个α一直都在,包括交通运输板行业的各个子板块,这是一条主线。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交通运输板块里强周期的子板块,比如航空、航运,这几年在有α的基础上仍然体现为比较大的β型的波动,从供给端和需求端看,明年强周期的板块有回升的可能性。非金属类建材第一名、长江证券范超:水泥是周期中α属性最强的子行业,因为水泥是唯一经历了市场自发出清的周期品,短腿属性进一步赋予了区域高集中度,这使得水泥盈利稳定性更强。明年水泥需求在基建支持下仍将稳中有增,同时从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案例比较看,我们认为外资会继续加大对A股水泥股的配置,看好龙头股估值进一步修复。家装建材中B端建材明年具备确定性增长的机会,源于竣工回升、精装比例提升和行业加速集中三重乘数效应。玻纤行业底部确认,明年大概率进入景气回升阶段。02“大消费时代下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文旅及大消费专场【董广阳:看好复合调味品品类及速冻半成品两条核心赛道】食品饮料第一、华创证券董广阳表示,在餐饮连锁化提速的大趋势之下,明确看好餐饮供应链环节上优秀公司持续成长,投资逻辑上,从选产业、选赛道到选公司总结如下:选产业:餐饮连锁化趋势提速,上游相关食材品类持续受益将是中长期产业逻辑。目前来看国内餐饮连锁化率不高,但近年来连锁化趋势正在明显提速,对比国外发达国家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在食品饮料行业多数子行业量增逻辑趋弱的背景下,餐饮供应链子产业成长性良好,发展空间值得中长期看好。选赛道:看好底料为代表的复合调味品品类及速冻半成品两条核心赛道。餐饮变革之下带来整个餐饮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受益品类,在上游环节,我们看好火锅底料为代表的复合调味品以及速冻食品两类赛道;在下游环节,除了中式传统餐饮连锁化之外,长尾品类也在加快品牌化连锁化进程,如卤制品、中式面点类门店等。竞争格局方面,相关品类龙头优势逐步显现,但市场份额中长期来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属于典型的大行业小龙头特征。选公司:继续强调供应链管理能力将是核心竞争壁垒,B端渠道并非看定价权,而应是供应链效率和规模优势。中长期而言,看好复合调味料龙头颐海国际、天味食品,速冻食品龙头安井食品,卤制品龙头绝味食品,关注逐步转型切入到餐饮渠道的公司如三全食品等,聚焦B端复合调味品业务的日辰股份。【长江证券陈佳:生猪养殖业已进入“高壁垒、高投入、高回报”时代】农林牧渔第一名、长江证券陈佳认为,疫情短期之内不会消失,未来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能繁母猪存栏会随着疫情的变化呈现震荡走势,产能难以大规模趋势性恢复。生猪养殖行业已进入“高壁垒、高投入、高回报”时代。 同时行业生态呈现:高盈利一补栏增加一养殖密度加大一疫情加重一产能去化一盈利回升。未来生猪养殖行业的变化将是以疫情为核心要素来转移。而非洲猪瘟疫情常态化的,决定了未来供给很难出现大规模的恢复和上升。【天风证券刘章明:如何展望批零跟社服行业在2020年的投资趋势?】批零和社会服务业第一名、天风证券刘章明表示,智能手机高速迭代,社交支付消费场景信息获取融合一体,我们已从品牌中心化的深度分销时代全面转向消费者加速去中心化的精准零售商业时代。首先,消费者获取信息的平台和内容形式在快速去中心化,平台从博客到微博到微信到音频系到视频系,内容形式从图文到漫画到音频到短视频到直播,平台和内容快速迭代,同时基于关注的信息获取模式导致用户流量池迅速分散;其次,消费者的消费购买行为在快速去中心化,消费时间7x24h、消费场景线上线下新零售、消费商品全品类全品牌、消费支付现金拉卡网银移动支付,消费行为的人、货、场在快速去中心化;再次,消费者基于关注的信息获取模式和消费购买过程均在智能手机实现,催生出基于消费者品效合一的市场需求,品牌方在进行新媒体营销投放的同时需要关注销售的实际效果,品牌方在进行市场销售的同时也是在做品牌宣传,品效合一的市场需求倒逼品牌方的品牌部和市场部开始重合。【申万宏源证券周海晨:2020年轻功纺织服装的投资要点】轻工和纺织服装第一名、新财富白金分析师、申万宏源证券周海晨表示,站在2020年的角度看,业绩和估值都有可能提升的是包装板块(尤其是金属包装)。如果追求相确定收益的话,可关注轻工消费中以晨光文具为代表的稳健大众消费品公司。基于地产产业链追求弹性,竣工数据好转关注家居板块,特别是未来集中度提升,有大家居扩张可能,能够长成大市值的公司,如顾家家居、欧派家居、索菲亚、尚品宅配等。纺织服装方面,相对看好的是化妆品、电商代运营和运动服饰。纺织服装的子行业里,很多龙头公司的估值,长期来看具备吸引力,可以重点关注股息率比较高的公司。看好的赛道是运动服饰和童装。推荐珀莱雅、丸美股份、壹网壹创、海澜之家、安踏体育和李宁。【海澜集团周立宸:服装公司如何在洗牌中涅磐重生】在发言中,海澜集团总裁周立宸解答了服装公司如何在这一轮的洗牌中涅磐重生这一问题。他认为一是要舍九取一,二是稳住现金流和稳住利润,三是重塑,包括品牌重塑和商品重塑。四是公司要审时度势。在很多上游供应链都拿不到现金,拿不到回款的当下,对于优质的头部公司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样的商品,到明年成本至少可以跌10%。也希望大家相信服装行业头部公司还在做抗争,还在做变革,还在想方设法做迭代,这样的公司,一定能在这样的行情下走出自己的一条指数和曲线。在圆桌发言环节中,嘉宾们就“代际更迭、市场下沉、数字化重构人货场--新消费时代的趋势和投资逻辑”、“2020年的政策走向和最确定的投资机会,有没有黑天鹅和灰犀牛”等热门话题展开论述,金句频出,一起来看:房地产第一名、广发证券乐加栋:现在我们面临的环境是“房住不炒”,即房价不能涨,或者说涨幅要受控制,地价是完整竞争的。房价受控制,企业这时要回归内生性增长,不能再回归外延的借债拿地,这种可能有规模没利润,现在我们都是找内生性比较强,周转比较快的(标的),真正通过预收款的周转再拿地销售。地产的企业阿尔法会越来越明显,明年总体板块有机会,一些管理比较出色的公司涨幅会比较大。非银金融第一名、海通证券孙婷:保险和券商,一个是确定性的投资机会,一个是不确定性的投资机会。保险行业:确定性机会。我们看好保险行业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于对2020年的一个保费端(负债端)的显著改善预期。2019年保险公司负债端面临较大压力,很多公司可能会出现新单保费和新业务价值负增长的情况。2020年我们判断基本上会有个10%-15%的正增长,在这种预期改善之下的话,行业明年股价应该有20%以上的收益。另外从资产端来讲,目前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在好转,甚至部分投资者产生了明年利率上行的预期,这样的话利率下行预期对于利差的压制会有显著的减弱,所以估值上限的空间也会打开。同时,目前保险股估值整体处于历史低位,具有很高的安全边际。券商股:不确定性的机会,贝塔属性。相对于行业6%-8%的ROE,券商目前估值1.6倍PB,略偏高估,向上空间有限,产生独立性行情的可能性不会太大。从政策的角度,现在券商各项正面的政策非常多,但是各项政策加起来对券商ROE的提升都非常有限。券商更多是Beta机会,这种情况下券商股的机会更多取决于大家对市场的判断。银行第一名、申万宏源马鲲鹏:银行分两类,一类是今年很好的,明年能继续好,还有一类是今年一般,明年能变好的,当然我们要确定明年它确实能变好。第一类里有几个代表,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常熟银行。第二类主要代表有邮储银行,大家对它的认识不够,我们也非常看好。大范围框定后再逐步缩小范围,这取决于大家的风险偏好,或者说对于确定性的追求程度有多高。如果确定性的追求程度较高,推荐比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这样的组合;如果愿意去承受一定的不确定性波动,能够更加愿意去承受一些现在来说有一些争议、但明年争议可能变小的公司,就可以稍微激进一下,可以选择平安银行,我建议可以加上邮储银行,后面的组合中放招行可以,如果要加上估值不那么匹配的标的就是邮储银行。我们更推荐的是港股,因为更便宜,香港市场更适合大家。西安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飞:消费的变化,不是单调递增或者递减,关于消费升级,我们看到高端酒店和旅行社的出境游,增长速度很快;但同样在原生景区,像我们主推的“西安周末“这样的产品也在增长。旅游产品两头的增长带给我们的感受是消费在向多层次分级。目前我们感觉到文旅行业的产品提供和大众的整体需求有很大的切割,总体还应该是供给侧发力。西安旅游集团拥有资源禀赋和独特内容,基本涵盖西安作为旅游中心城市的全产业链,拥有酒店、餐饮、景区、旅行社,客运、贸易门类齐全。尤其是西安饮食在上市公司中主业不多见的,以餐饮为主,涵盖了西安市的11家老字号。可以说具备旅游集成服务商的禀赋。目前这两只上市公司进行了董事会换届,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旅游目的地的进程中,有作为敢担当。同时总经理的空缺给了大家和市场很多想象空间,传统行业在数字化、新经济、新模式时代,坚定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希望大家能给我们提供更好的模式、产品、资源,来协助上市公司迭代升级,在未来大的发展机遇中抓住更多的机会,在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快手科技内容创意中心总监、大数据研究院负责人袭祥德:快手对于变现一直都非常克制,2018年才开始做信息流广告和电商,在一定的范围内让用户能够通过新的场景,产生新的消费方式。从人的角度来说,电商消费方向的转化比较强,更多是因为快手的产品设计和普惠的流量分配机制更容易产生社交关系和信任关系。有了社交粘性和情感连接,转化率会更好,有了人,有了场,把整个的基础设施建起来,快手小店以及第三方平台都引进来,通过交易流程,将支付、消费者保障、电商工具不断完善之后,目前整个的发展比较快也比较健康。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涛:景区、演艺、酒店餐饮、旅行服务和其它的衍生业务这五个产业板块应该如何转型,这是两三年我们一直在深度思考的问题。以旅游演艺为例,倘若仅仅按照原来的思路,升级剧场的舞美、灯光、道具、座位、剧情编排等,这对于我们来说只是渐进式的创新;而事实上,从代际需求更迭的角度,我们需要的是颠覆式的创新。所以,我们在研究新一代的旅游演艺产品,更多强调剧本、玩法,赋予产品一种新的身份,真正打破观众和演出的第四堵墙,引进高科技的虚拟技术,并和现实的物理环境结合起来,这些在发达国家以及国内上海这样的城市已有非常成熟的产品。03“指数智能量化投资,避险与掘金的本土化利器”——量化投资专场【国盛证券刘富兵:房地产行业被严重低估】金融工程第一名、国盛证券刘富兵表示,根据其团队的估值模型,券商股的安全边际在20%以上,未来6个月平均涨幅在20%左右,未来1年平均涨幅在50%左右;房地产的安全边际处于过去10年以来的最高位,行业估值已经被严重低估。【中证指数公司赵永刚:指数产品未来的3个增长点】中证指数公司研发部副总监赵永刚指出,全球以ETF为代表的指数类产品发展非常迅速,2019年底突破6万亿美元。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呈现了资金从主动向被动迁移的趋势。一方面,金融危机期间,部分主动管理产品并没有达到投资人预期,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主动量化和指数产品做了深度结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产品种类。从全球来看,指数产品未来增长点将来自于主权基金、养老金、高净值客户。【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杨成栋:对指数市场未来发展的展望】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指数事业部总监杨成栋表示,从全球来看,国际指数机构占主导地位,中国指数机构在全球市场份额仅占1%,比重非常小,将来还有很大的空间。指数市场未来发展有这些展望:第一是更加多元化,国际指数公司已经纷纷在国内开展业务,国内媒体还有信息商和券商等等也在开展指数编制、推动产品开发等工作。第二是更加专业化,需要跨界的合作,包括跟研究机构、资产管理人合作等。第三是更加国际化,国内指数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对国际投资者的引导和服务能力加强。第四是更加规范化,国际上对于指数编制的监管在不断加强,国内指数编制参与者的多元化,也在推动行业的规范发展。【嘉实基金杨宇:用合理的估值买一只成长股】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Smart-Beta和量化投资首席投资官杨宇表示,我们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净资产、现金流、分红这四个指标做成了一只指数型基金,过去五年,这只基金回报达到138%,跑赢上证70%。相较主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的魅力在于纪律性,风格稳定不漂移。如果让其本人选择一只主动型基金,杨宇愿意买GARP策略基金,因为这最符合过去20年中国的投资逻辑。大家都想买好公司,但是又不想买的太贵,因此用合理的估值买一只成长股就是好的策略。在圆桌发言环节中,嘉宾们针对“基金投顾业务在中国发展的十大关键问题”、“主动量化赋能被动指数投资的下一个十年”等话题展开讨论,精彩观点抢先看!天风证券副总裁(拟任)王洪栋:基金投顾和产品销售这两者从制度设计上来看,本质差异是收费模式,基金销售收的是代销费,基金投顾是顾问费。收费模式的变化让销售人员跟客户立场站到一起,利益一致。很多客户买了公募基金没有赚到钱,原因是产品波动性比较大,容易在过山车的结构中被震出去。要让客户挣到钱,基金投顾选对产品很重要,在陪伴过程中也要为客户提供心理沟通。基金要赚到钱,需要基金经理、销售顾问、客户三方一起努力,缺了谁都不行。智能投顾从2016年推出到现在,之所以发展的量级没有那么大,是因为用智能化手段已经基本解决了投资组合、投资这件事情,并解决了在模型上的算法增强。但最难突破的是交互,直到现在智能交互都没有实质性地突破。智能化的全资产投资顾问肯定是财富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点我是比较坚信的。中证指数公司研发部副总监赵永刚:从Smart Beta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和主动量化结合可以分为三个方向:1、传统风险理论,在某个风险因子方面进行暴露,比如价值、质量。目前多因子是Smart Beta发展的重要方向;2、从定价偏差的角度,通过刻画投资者的行为,来捕捉收益,如非市值加权;3、市场异象的挖掘,通过挖掘市场的异象进行投资。这三个方面从理论驱动逻辑与量化投资更为接近,也更容易结合。Smart Beta指数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个是因子周期性,这也是量化投资面临的问题,现在可以通过多因子、因子择时和因子配置来改善;第二个是因子有效性标准的构建,怎么挖掘长期更加有效的因子,对于因子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或者评价方法,也需要一些完善。ESG不仅是一种评价方法,更是开拓了非财务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空间,财务风险事件识别的理念与ESG类似。从国际学术验证来看,ESG投资能够提供正向收益和降低组合风险。大成基金数量与指数投资部总监黎新平:每天对所管理的基金做业绩分析,这是每个量化投资人都需要做的事情,例如对行业暴露、因子暴露、周期敏感度、尾部风险、压力测试等方面进行复盘,这对于促进量化投资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腾讯腾安基金销售公司董事长刘明军:单纯的线上智能投顾在美国已经没那么火了。随着传统金融机构的加入,给智能投顾带来了上千亿美元规模的增长。但智能投顾规模增长有80%来自于已有客户转化,其通常的做法是,将智能投顾系统作为投资顾问人员的工具,用于客户开发、转化、后期管理,效率会大幅度提升。对于投资而言,也有助于投资的纪律性。互联网公司做智能投顾也有很大的困难,单纯的电商模式用到金融上面,会带来很多问题,需要调整。其次,互联网的金融专业能力也需要提升,好在互联网平台是开放的,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寻求与众多专业机构合作。华宝基金多元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助理张明:我们已经见证了指数化投资在股票与债券等单资产类别内的崛起,未来很可能我们会看到在资产配置方面,同时覆盖股票债券商品现金等类别的多资产指数也能给投资人提供有力的竞争品。

焦循

常州质量大讲堂呈上“质量新理念”大餐

中国江苏网12月18日讯 14日,由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主办的常州质量大讲堂如期举行。著名质量研究专家、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宏观质量研究》杂志主编、美国斯坦福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程虹先生走上常州讲堂,以“创新质量新供给 释放质量新需求”为题,为我市有关部门领导和部分标杆企业家上了一堂精彩的质量大课。程虹教授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质量发展新思想,从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到经济新常态、从需求管理到供给管理、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的精准之策等四个方面,通过对苹果手机、好孩子、海澜之家等知名企业的质量实例解剖,引导我市企业家对质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据了解,常州早在3年前就明确提出,通过质量发展促进转型升级。通过实践,常州在推进质量强市方面取得了“大作为”,常州质量强市的战略实施在全国走在了前列,制造业的质量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尤其是智能制造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各辖市、区政府分管质量工作领导,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市质监局有关领导、职能处室及直属机构负责人和各辖市、区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部分质量标杆组织和行业协会负责人共计200余人参加大讲堂。(张海涛 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