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1考研时间已定,这份时间表“考研党”要重视,以免影响读研神似

2021考研时间已定,这份时间表“考研党”要重视,以免影响读研

文/木子教育笔记2020年,可以说是坎坷不断,非常艰难的一年。我们都知道,受疫情的影响,今年的高考、四六级考试等重大考试都有延迟。那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他们接下来最最关注的考试当然就是考研了。眼看着现在很多考研的同学都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了,可考研的时间却一直都没有公布下来,毫无音讯。这让有些快考研的同学,也开始着急了。2021考研时间已定,这份时间表“考研党”别忽视,以免影响读研:研招网现已公布2021年考研的时间,这次考研的时间在2020年12月26日-2020年12月27日,至于一些考试时间超过了3个小时的科目,将会在2020年12月28日进行考试。虽然这个时间安排比去年没晚多少,只晚了五六天左右的样子,可很多考研的学生在看到以后还是忍不住松了口气,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多几天总归是好的。而除了具体的考研时间以外,以下这张时间表考研的考生也应该记好,这里面包含了咨询周时间、预报名时间、网上报名时间、网上/现场确认的时间和打印准考证、初试时间。这上面的每一个时间都非常重要,考生一定要谨记才行。如果考生忽视了的话,后果将会非常严重。时间表上的这些时间段,考生都该做什么?1. 考研预报名时间这个时间段里,考生是可以报名的。如果说,考生的报名信息没有问题的话,那正式报名的时候就会以这个信息为主,不需要再做出任何更改。如果说,考生在这个时期报名的信息填写错了的话,那就可以在正式报名的时候更改。这样做,可以保证报名信息的准确度,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报上名,以免出现差错。2. 正式/网上报名时间这个时间比预报名的时间要重要得多,预报名的时间是可以错过的,但是正式报名的时间是不能错过的。一旦错过了的话,就将失去报考的机会,想要考研,就只能下一次再报名了。所以说,这个报名时间非常关键,考生一定要重视才行,不然的话,就会影响到我们读研。3. 网上/现场确认时间虽然说时间表等信息在网上会公布,但是,因为考研地区不同,所以也是很有可能出现纰漏的。有考研计划的学生,必须要确认一次才行。不然的话,就很可能会因此而错失考研的机会,影响到我们读研。考研时间越来越近,考生应该如何复习?1. 梳理弱项考点在考研到来之际,考生一定要保持冷静,找出自己的弱项,单独梳理弱项的考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出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并掌握解题方法,交上一张令自己满意的答卷。而且,我们还要抓住拉分点,对这些拉分点进行针对性复习,只有这样,我们在考试的时候,才不容易因此而丢分。2. 查漏补缺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在进行题海战术,选择整体复习的话,是来不及了的,这只会成为“无用功”。如果我们的真的想有效利用时间的话,我们在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找出我们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查漏补缺,确保我们不会再在考试中,犯类似的错误。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合理利用了考前时间,真正有效的在进行考前冲刺。3. 整理错题训练在我们找到了错题以后,我们就必须要整理出来,多加训练,常去做相关、类似的习题。只有我们在这个时间段可以多练习我们的错题,这些错题才会被印在我们脑海之中,我们才能有效防止我们再犯相同的错误。4. 制定好冲刺计划越是到最后的时候,我们就越是不能过于慌乱。这个时候的复习冲刺,我们应该做好详细的计划才行。否则,如果我们过于随性,毫无计划可言的话,就很可能会荒废掉这段时间,让我们最后的冲刺阶段失去意义。而这对于我们考研,是十分不利的。5. 调整好心态有很多学生,总是会在考试即将到来的时候,感到过分紧张。如果说,我们调整不好自己的心态的话,考研是一定会受到影响的。因为越是紧张,我们就越容易大脑空白。调整不好我们的心理状态,就意味着我们在考场上随时都有可能会忘记一切,无法继续进行考试,从而导致我们考研失败。所以说,我们在考研即将到来之时,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心态调整,尽量让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过于紧张,以免影响到考试。现在这个社会可是非常注重学历的,如果我们拥有不错的学历的话,将来也就更容易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所以说,关于考研的这些事情,我们必须加以重视才行。不然的话,我们的所有努力,都可能被瞬间毁掉,会让我们“白费力气”。你是如何复习的?#教育分享官#

解其长剑

刚刚!2021年考研时间定了!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规定》明确,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命题工作规范管理,积极深化分类考试改革。2021年起,全面推进经济类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改革试点,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6个经济类专业学位选用,招生单位要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规定》强调,进一步加强调剂工作规范管理。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规定》要求,进一步推进科学精准划线。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规定》还明确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安排在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招生单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积极推广网上报名确认工作。为帮助考生深入了解招生政策,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将于9月19日至23日在“研招网”上开展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咨询周活动,届时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将在线回答考生提问。来源:福建日报(fjrbwx)、央视新闻客户端那年,厦门两个地方先后见证日军投降!就在如今的……丈夫意外去世,妻子试管婴儿手术遭医院拒绝!厦门首例胚胎移植案一审判决轨迹公布!9月3日厦门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各1例,均来自菲律宾标星+置顶厦门日报一秒找到日报君▼

教之末也

重磅!2021考研初试时间已出,预计12月19日?请看这所学校通知!

2021考研备考时间已过半,接下来大家要拼尽全力好好备考,暑期将至,一定要抓住这段关键的时间,好好备考,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今年情况特别,我们无法预测今年考研题目是否简单,是否还会有大规模扩招的好机会,唯有为考试做好充足的准备!今天小编要提醒大家的是可能2021考研时间已出来,预计为12月19日,是不是心头一紧,赶紧做好暑期复习规划吧!具体消息请看以下这所院校通知。根据陕西理工大学发布的招生简章重要信息摘取:2021考研初试时间预计为: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0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打印准考证时间:考生应在2020年12月13日至12月18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间预计为 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现场确认时间附:7月考研复习计划

创圣

定了!2021考研时间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规定》明确,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命题工作规范管理,积极深化分类考试改革。2021年起,全面推进经济类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改革试点,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6个经济类专业学位选用,招生单位要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规定》强调,进一步加强调剂工作规范管理。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规定》要求,进一步推进科学精准划线。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规定》还明确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安排在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招生单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积极推广网上报名确认工作。为帮助考生深入了解招生政策,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将于9月19日至23日在“研招网”上开展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咨询周活动,届时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将在线回答考生提问。来源:研招网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山东省教育厅政务新媒体“山东教育发布”(微信号:sdjyfb)往期精彩回顾 @老师、家长!开学安全大过天,这些安全提醒请收好山东多所高校倡议: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大学新生,请带上这三个“行囊”高校命名不能随意!教育部明确规范

叟何为此

刚刚!2021考研时间定了!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规定》明确,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命题工作规范管理,积极深化分类考试改革。2021年起,全面推进经济类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改革试点,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6个经济类专业学位选用,招生单位要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规定》强调,进一步加强调剂工作规范管理。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规定》要求,进一步推进科学精准划线。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规定》还明确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安排在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招生单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积极推广网上报名确认工作。为帮助考生深入了解招生政策,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将于9月19日至23日在“研招网”上开展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咨询周活动,届时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将在线回答考生提问。来源:教育部

机锋

重磅!2021年考研时间定了!

进入9月,高校的各种工作也开始了,日前,教育部印发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2021年考研笔试时间定了!12月26日—27日!考研党!你们准备得怎么样了呢?据悉,今年研招政策有些许不同!1)经济类学术硕士考试和专硕考试全面分开专业硕士考试试题—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6个经济类专业学位选用,具体选用情况,由各个招生单位决定。2)调剂的时候,调剂的学科需要跟报考的学科相同或者相近,相近指的是一个一级学科或者一个专业硕士类别内。比如:如果你报考的是工商管理下面的企业管理或者技术经济管理,如果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相调剂。但是调剂仅限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范围之内,专业硕士同样如此,如果你报考的是金融,那么你可以申请调剂到02代码开头的专业硕士类别里,往年,学硕可以调专硕,专硕不可以调学硕。3)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往年,这几个专硕都是用的是统一划线方式。不过,小编认为,不再统一划线会不会也会滋生一些“暗箱操作”的可能性?这样会不会使得研招产生不公平的因素。考研热盛行的今日,很多高校毕业生毕业的目标都是考研究生,小编觉得,这固然是好的,但是,也不能为了上研究生而上研究生,要有自己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学习到一些东西。小编拙见,不喜勿喷!谢谢附考研时刻表,请查收!上半部分下半部分

不违

2020年考研已进入倒计时,2021年考研的17级学生们也该开始规划了

2020年考研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距离今年十二月份的初试,仅有两个月之久了,现在的考研学子们有的是踌躇满志,而有的是焦急迷茫。2020年考研进入了倒计时,也就意味着2021年的考研也越来越近了。2021年考研指的是在2020年12份进行初试、2021年入学的这一批考生,主要以2017级学生,也就是现在的大三学生为考研主体。对于现在读大三并且有志于考研的学生来说,看似距离考研还很远,但其实已经不到15个月的时间了,这15个月的时间,你可能还要去实习、还有各种课业负担,再加上寒暑假,你真正能用在复习上的时间,是真的不多了。很多人说考研战线不宜拉得太长,的确,对于那些拿奖学金拿到手软、专业成绩年年前三的学生来说,他们或许在考研前几个月随便复习复习,就能轻松上岸。但是如果你上大学后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经常逃课在寝室和室友开黑,期末考试前通宵背几夜勉强考到了六十分,毕业找工作都成问题,你却还相信别人口中的“考研战线不宜拉得太长”,那就太天真了。有些学生“水”了几年,专业基础太差,或者是还有学生打算跨专业考研,基本是零基础,那么现在已经可以开始规划复习了。制定可行的目标既然打算考研,平时可以多在网上搜索搜索,多收集一些关于考研的信息。选择了考研,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目标:考哪个院校?考哪个专业?不同于高考的是,考研时不同的院校有很大的区别,必须先确定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努力。比如这所学校是否是985自主划线的学校?这所学校是否是自主命题?这所学校是否有参考书?是否公布考研真题……这些都需要自己去提前搜索了解,然后做出抉择。选择可靠的资料高考时有老师和父母为我们保驾护航,而考研却是“单打独斗”,老师不会为我们整理复习资料,需要我们自己去选择可靠的资料。这里的资料既包括纸质的考研书,也包括一些手机App,或者是网课。我个人推荐可以把考研书和App、网课等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效率会更高。总之只有把复习资料准备好了,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下一步的复习,才能知道自己复习什么?如何复习?确定复习计划很多人确定了很宏大的目标,“我要上清北”、“非985不读”,也准备了很充足的资料,花了很多钱,买了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甚至还报了培训班、买了网课,但最后还是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其实很有可能就是最后一步出了问题,没有确定很好的复习计划,或者是没有将复习计划坚持下来。考研难在哪里,对于很多人来说就难在“坚持”,很多人目标制定得很好,却静不下心来复习,因此应该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大到这十五个月的总体规划,小到每一天的规划,比如每天背多少英语单词、每天复习多久的专业课,然后按照计划严格执行。不负青春,祝大家考研顺利!

光棍儿

2021考研初试时间已定!此外,公告中4处细微变化,你注意到没?

2021考研初试时间终于与大家见面了,今天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通知,明确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今天小编就将下半年考研日程与公告中的细微变化分享给大家!网上报名时间(不变)网上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来源:教育部关于报名,比较重要的是填写报名信息。考生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考研报名信息。考研报名确认:大概率采用网上确认。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组织相关报考点进行。来源:教育部今年大概率会采用网上确认的形式。小编看到今天发布的通知后,还特意翻看了一下去年教育部发布的通知,里面并没有提到网上确认这几个字哦,所以小编建议大家做好网上确认的准备!2021考研时间(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安排在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这与之前网上预测的12月19日考试晚了一周。不过根据往年考研时间安排来看,一般在12月份的倒数第二周的周六日,虽然今年12月最后一周不满7天,但12月26日至27日恰好是周六周日。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通知,2021年起,全面推进经济类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改革试点,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6个经济类专业学位选用,招生单位要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7个专业学位不再统一划线《规定》还要求,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2021考研调剂《规定》强调,进一步加强调剂工作规范管理。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附,教育部通知:来源:教育部附:2021考研下半年重要时间安排来源:研招网

不对称

2021考研最后两周!这三点我想提醒各位考研人

今天想再提醒大家一些要注意的地方,也想和你聊聊天。这些问题是不少内部班同学有遇到的,在此一并强调。希望你能够踏踏实实完成每一天的复习。一、专业课持续的背诵和做题很重要,背诵依旧会占据你多数时间到考前。做题以真题为主,在吃透真题和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再去做其他的模拟卷。与此同时,不断回顾之前整理的错题知识点合集和笔记总结。特别是综合课,冲刺阶段背多分,客观题部分多带着看整理好的表格,主观题依旧还是要背诵。提醒:切记不要本末倒置,把押题当救命稻草而荒废你一直在背诵的材料(比如考试分析)。越到后期,资料满天飞,很多同学就开始心慌,觉得自己现在背的材料不够。但我想说你背考试分析是足够用的。你去刷市面上的各类押题,其实就相当于一整本考试分析。抛开押题数量来讲押题命中率的行为,都是“耍流氓”~押题只能帮助你查漏补缺,但绝对不能替代你原有的材料。二、英语考前一定要模拟,并且保持做题手感,一段时间不做阅读可能会手生。此外,作文动笔写,形成自己的作文模板并加以练习,不同类型的主题词、语料要去积累和背诵。除此之外,把之前整理的真题单词、长难句笔记看看,单词持续背到考前(可以适当减少背诵时间和频率),现在主要还是阅读和作文,其他题型也练练。注:英语做题真的做真题就够了,不需要再去做模拟题,也不用做英语二的题目。三、政治至少把肖八和肖四都给吃透。在此之前你应该把肖八做了一遍以上,马原的主观题带着看。现在肖四电子版已经有了,实体书这两天也能拿到。肖四到手后必须开始主攻背肖四!肖四要做两遍以上,每一道大题都要背(有时间的话可以看一下腿姐的主观题答题技巧。)无须担心肖四押不到题的可能性,如果肖四押不到,那么今年考研政治平均分也不会高到哪里去,主观题部分踏踏实实背肖四是足够有性价比的。背诵顺序按照四套顺序来,建议以一套为单位来背诵。选择题部分在你有时间+掌握好肖八、肖四的基础上,可以再去刷其他老师的模拟卷。提醒:不要拿到肖四很兴奋就直接一股脑背答案而忘记看题目,一定要把答案和题目对应起来,去看题目是怎么问的!背完答案(也就是你答政治主观题的语料)之后,也要想一下,这个语料可以用来回答哪些问题,也就是留意命题角度。

洒心去欲

2021年考研或成最后机会,之后难度成倍增长?网友:言过其实!

就在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某考研机构老师在朋友圈发消息称,“今年考研一定要参加,因为今年是未来十年里,最简单的一次”。该老师基于以上言论,罗列了六方面原因,包含政策、学费、分数线等,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到底是这位考研机构老师,在故意散布谣言,以求引起热度,来增加招生数量,还是确有其事,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呢?我们先不下结论,先看看他说的这六方面原因,到底能不能站住脚,然后再评述其真假。01“分数”逐年增高这位老师说,考研的国家分数线,以5分的趋势逐年递增,以管理类的国家分数线为例,2019年国家线为170分,等到了2020年,就变成了175分。看似有几分道理的论断,事实是否真的像这位老师所说呢,未来的分数会水涨船高?关于分数的问题,这位老师明显断章取义,管理类专硕的国家线,的确2020年要比2019年增加了5分,但是反观管理类学硕的国家线,2020年和2019年的分数线完全相同。所以,单以某学科的某个学位类型作推论,显然不切实际。02“人数”逐年上涨这位老师说,考研的报名人数,将会以每年50万的趋势递增,诚然,2019年的考研报名人数为291万人,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为341万人,今年和去年相比,确实是增加了50万人,但是是不是以后也会保持这一趋势增长下去呢?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19年和2018年相比,的确也是增加了50余万人,但是在过往的2014年和2015年,还曾出现过考研人数低于前一年的情况。人数越来越多是现实,但是不至于每年的增幅达到50万,报名人数和市场需求以及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03“限制”逐年加大这位老师说,未来对于专科、函授本科等考生的限制将会越来越大,报名的条件也会越来越苛刻,所以如果他大力宣称,如果这类学生可以今年报考,就不要再拖到明年往后,因为时代变化太快,很可能计划赶不上变化,影响前途。对于这一论断,其实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因为国家目前在研究生招生方面的政策,其实是在逐年放宽,而且还开通了很多专升本,自考本科等渠道,为的就是帮助广大专科等学历的考生,能够通过努力获得重新再来的机会,而不是一次失败,一生不振。04“学费”逐年递增这位老师说,管理类的学费,在未来将以每年5000元的增速不断上涨,现在不赶紧准备起来,考起来,未来可能要花不少的冤枉钱。其实谈到这里,我不禁想说,这位老师所有的论点,大多是站在管理类专业上发表的,这就注定了他的论断是有失偏颇的。关于钱的问题,需要一分为二的看,管理学的全日制学硕和全日制专硕,是针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开设的,学费始终处于正常水平,不会轻易变化。而所谓的MBA等,是针对工作经验的学生开设的,历来收费都十分高昂,从几万到几十万,所以学费影响的主要是这类考生。05“扩招”逐年减少这位老师说,今年由于疫情影响,所以各大高校扩招近20万,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之后不会再有这样大的扩招规模,所以选择现在考研,就是增加自己上岸的筹码,与其赌注未来,不如把握现在。听起来是很有道理,但实际情况呢?诚然,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应届生就业压力增大,广大高校选择扩招,这也造成了,原本很多打算就业的同学,开始转战考研,招生人数增多了,考研人数也增多了,从一个客观角度来看,也许今年的考研难度,反而会因为这项举措而变难。06“科目”逐年变难最后这位老师说,管理类明年的英语科目,将从历年的英语二变为英语一,初数变为高数,难度直接上涨了一倍,所以科目将会越来越难,考高分也会越来越难。表面看,的确是科目难度升级,但真的是达到了难度翻倍的程度了吗?我们看到的更广大的趋势,的确是大量英语二考试变为英语一考试,数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是这样做了,面对的是所有考生,也就是所有人难度都大了,又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所以从整体来看,对大家的影响就是没有的。以前是简单,大家的分数也都高啊。分数并非逐年高,人数也有过减少。限制加大不存在,学费增加很狭隘。扩招减少难定论,科目变难更公允。千淘万漉考研苦,苦尽甘来笑颜露。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私信1或2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