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公告!红毛衣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公告!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发布了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公告,下面一起来看看吧:一、复试分数线我校执行《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中A类考生的相关要求。各院系可在不低于学校复试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生源和计划情况确定本院系各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各院系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和复试名单将于4月底左右陆续在各院系网站发布。二、复试时间、要求、形式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拟定于5月中旬启动,目前不具备组织现场复试的条件,具体时间、要求、形式,视疫情发展情况和教育主管单位统一部署进行安排,请各位考生关注我校随后公布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三、调剂我校调剂工作按照教育部复试录取阶段相关政策执行。部分院系、专业接收调剂,具体信息近期会陆续公布。各院系上线情况及是否接受调剂由各院系负责,咨询调剂的考生请致电我校各院系及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研招网调剂系统开通后,请注意查看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中我校确切缺额信息并通过系统报名。四、享受加分政策考生提交材料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1)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2)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3)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符合加分政策的考生,应当在4月3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详见附件)向报考院系提交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扫描件或电子照片(正反面)、有本人手写签名的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的电子照片,电子邮件的主题格式为:加分项目名称+考生编号+姓名。四、联系方式由于疫情影响我校尚未正常开学,请同学们注意查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招生信息栏目相关信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2020年4月20日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建院四十周年暨新时代新使命新智库座谈会举行

大河网讯(河南日报记者 冯芸)11月7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建院四十周年暨新时代新使命新智库座谈会在郑州举行。省委省政府、中国社科院发来贺信。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首映致辞,省委副书记喻红秋讲话。省委省政府在贺信中对省社科院建院四十周年表示祝贺。贺信指出,40年来,省社科院紧紧围绕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持续跟踪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前沿性、战略性、综合性研究,在学术创新、服务决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繁荣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社科院在贺信中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形成了一批具有河南地方特色优长学科,发挥了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中国社科院将积极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共同构建良好的合作平台。张首映在致辞时说,人民日报将与包括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在内的豫籍智库,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热点焦点问题上加强学术交流,在拓宽成果报送渠道、打造高端发布平台等方面加强务实合作,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言献策。喻红秋在讲话中希望省社科院以建院四十周年为新起点,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着力服务全省大局,立足河南发展实践,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原品牌,为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智力支撑。党委政府要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徐济超、周春艳出席会议,戴柏华宣读省委省政府贺信。

鼬鸣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谷建全研究员到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讲学

2021年1月12日下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谷建全院长应邀做客学校广亚大讲堂,作《“十四五”经济发展新走向、新战略、新特征与新任务》专题报告,出席会议的有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郭爱先校长、张金安副校长、吴益民副校长、张其武副校长,还有各行政和教学部门主管、科级及以上干部、教师代表等。报告会由副校长张金安主持。谷建全从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走向入手,深入解读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方位、新优势和新任务。结合河南实际,谷建全认为,河南和正在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全国一样,正处于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新起点上,面临跨越发展和转型发展双重任务,要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聚焦‘四个强省’建设,打造产业发展新体系”“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增创综合竞争新优势”等五个方面,推动河南经济的持续发展。张金安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谷建全院长以我国、我省经济发展为主题,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大家所做的讲座,既是一次站位高远的时事政策报告,又是一场见解精辟的学术盛宴。本次讲座案例丰富、数据详实、信息量大,让参会人员更加明晰了我国及我省经济发展走向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更加明确了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坚定了师生服务学校转型发展和特色发展的信心。谷建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二级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首批人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名家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优秀人才、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优秀人才、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自主创新领军人才。(种明慧 邵帅)

望普

新时代新使命新智库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40年再出发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11月7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暨新时代新使命新智库座谈会在郑州召开,来自人民日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科学院、省内各兄弟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分院及战略合作单位的代表和专家学者共300余人汇聚一堂,围绕“新时代新使命新智库”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研讨。与会专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术交流诚挚充分,建言献策新颖可行。大家一致认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建院40年来取得的出彩成就有目共睹,值得总结、值得庆贺。未来推动新型智库的发展,要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出精品成果、出专家人才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评价体系创新,构建体现省情特点、结构合理、优势突出、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特色学科体系,重视培育自主智库品牌和特色产品体系,努力推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提升智库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强化智库研究与决策需求的协同互促关系,大兴研究调查之风,增强智库成果的针对性和应用价值。积极拓宽智库成果转化渠道,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载体的智库成果报送和推介发布机制,提升智库成果的转化效率和社会影响力。加强智库间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和建立形式多样的智库联盟交流、合作、研究平台,创新合作机制和模式,整合各类智库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源,强化研究凝聚合力。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需要,加强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建设,为智库搭建信息数据公共平台,促进优质研究资源的共建共享。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社科院建院40年来,累计出版专著1000余部,发表论文1.1万余篇,被《新华文摘》等重要报刊转载20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3项,各类省(部)级社科研究项目500余项,有890余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出版的《河南通史》《国有企业整体改革论》《市场经济理论典鉴》《夏史初探》《老学典籍考:2500年来世界老学文献总目》《庄学研究》《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中华姓氏河南寻根》《中原崛起研究丛书》《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研究》等及中原智库学者丛书等一批有分量的学术专著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一大批专家学者在学术界享有盛名。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愿共同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智库的新使命而努力。河南省社科院院长谷建全表示,全院干部职工要以建院40周年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高端新型智库和地方一流社科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铃音

四处办学的中科院,却为何到现在还没有来河南?

近年来,中科院在各地办学动作频频,不仅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大学,还在全国广泛布局研究院以及大学等办学与研究机构,大有遍地开花的气势。在教育部明令禁止高校异地办学之后,河南省想要引进985、211大学等教育部系统高校难上加难,而前些年传出的中科院UCLA大学(河南)至今杳无音信。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中科院已经在郑州设立了过程研究所等机构,但是基本上是科研机构性质并无招生职能,河南省能否效仿其他省份引进中科院在本地设立具有培养学生资格的研究院或者国科大分校呢?小编首先梳理一下近些年全国各地已经设立的中科院办学机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一下河南省引进中科院分支机构的可行性以及面临的困难。一、近些年中科院在全国各地设立的具有招生资格的分支机构梳理1.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中科院深理工由深圳市和中科院共同举办,是一所独立设置的全日制高校,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该校具体由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负责,该学校计划建设5个学院、4个书院和6个研究院。是中科院建设的第4所高校,建设用地共715亩,校址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旁边。深圳理工大学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同时开展本科教育,目标最终达到约1万人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今年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将启动首批研究生的招生工作。2.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国科大太原能源材料学院已于8月中旬全面开工建设,一期投资14.1亿元,预计2022年完工。该院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北大学四方共建。重点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炭材料制备与应用、新能源材料、煤层气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生态环境和金属材料等领域展开研究。该研究院具有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职能,办学目标争取到2022年在校研究生达到500人,2030年最终争取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也成为山西省引进的第一所一流大学。3.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依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而建立,校址位于大连高新区英歌石区域,目前新校区已经建设完成并且交付。学院将实现与研究所“共建、共治、共享、共赢”,不断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研究所建设,致力于将大连打造为“世界洁净能源之都”。同样大连能源学院也具有招生资格。4.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立足优势学科,建立多元化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2019年已经开始招生。国科大重庆学院将依托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建设,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体,逐步达到总体3000人的办学规模。 二、河南省引进中科院办学可行性及面临的困难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一直是困扰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引进中科院来豫办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河南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从可行性方面来讲,一是,河南省不缺优秀的生源,无论是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数量还是考研数量均在全国前列,在河南进行办学优质生源有保障;二是,河南省与中科院具有一定的合作基础,目前中科院在河南设立了过程所郑州分所等分支机构;三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GDP常年处于全国前5,企业众多,经济、产业升级对人才、技术等资源具有迫切需求,而本土高校、科研机构难以完全满足这种需求;四是,本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河南省目前仅有一所211、双一流B类大学郑州大学、一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河南大学,很难满足本土考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总体而言,河南省引进中科院进行办学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与可行性。从面临的困难来看,一是,以往中科院设立的办学分支机构的城市一般都拥有实力较为雄厚的研究所做依托,而河南省的中科院研究所成立时间有限,实力与老牌研究所还存在差距,其中过程研究所还是分所性质,很难依托河南省现有中科院资源进行办学;二是,中科院办学的这些城市一般都有特色比较鲜明的优势产业,比如大连的清洁能源、深圳的电子信息等,而就河南省内来讲,虽然河南省内也有郑州的食品、机械等产业,以及洛阳的矿业、制造等特色产业,但是无论从规模还是特色优势来讲都不算十分明显。以上两个困难或许是中科院至今未在河南进行办学的主要原因。整体来看,在教育部禁止高校异地办学后,引进中科院来豫办学不失为一条增加河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路径,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困难,但是这些困难并非根本性无法克服的困难,相信如果中科院能够在河南布局具有办学性质的分支机构,会实现双方共赢的发展!

沐丝

官方信息:2020年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报考指南

文章内容来源于官方通知,具体如下各位考生:欢迎您关注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0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为更好地服务考生网上报名,依据河南省2020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相关政策,提醒各位考生在报名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一、职位简介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是省委领导下的以社会科学研究和普及为主要任务的学术性人民团体,是河南省社会科学界的联合组织,是省委、省政府联系全省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考生录用后到我单位机关工作,主要从事文稿起草、综合协调、行政事务管理、组织学术研讨、开展社科理论研究与普及等综合性工作。报考“19105011职位: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考生需具备较强的新媒体运行维护能力,主要从事单位新媒体内容采写编发、图片和音视频编辑处理、公众号维护、舆论引导等工作。报考“19105021职位: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考生需具备较强的文字写作、行政事务管理、综合协调服务能力,主要从事公文材料和重要文稿起草、行政事务管理、组织开展社科类课题研究和相关学术活动等工作,工作强度较大。报考“19105031职位:社会学专业”的考生需具备较强的文字写作、社科理论研究、协调服务能力,主要从事公文材料、重要文稿、研究报告起草,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和相关学术活动等工作,工作强度较大。二、专业要求考生请参考《河南省2020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设置指导目录》和我单位考录职位简介,自行判断进行选报。我单位招录职位专业均为具体专业,而非“××类”,考生须对照本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证记载专业情况与招录职位专业是否一致或相关相近。“相关相近”是指考生硕士研究生阶段所学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位要求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基本一致。报考者毕业证上所列专业名称与职位要求的专业名称不一致,但报考者认为所学专业符合报考职位要求,报考者须在面试资格审查阶段提供学习培养单位盖章的《学习成绩表》,记载所学专业课程内容,我单位将据此进行研判确认,不符合专业要求的报考者将不能通过面试确认,无法进入下一环节。各职位专业要求如下:1.19105011职位(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技术)学习过新媒体技术与运用、新媒体创意与策划、网络新闻编辑、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网页设计与制作、图片和音视频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主要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新媒体运行维护能力,具备新媒体信息内容采写、图片和视频编辑、公众号维护、舆论引导,文稿起草、社科理论研究等工作所需的专业素养。2.19105021职位(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学习过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行政学、领导学、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理论与实践、行政秘书与公文写作等方面的主要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行政事务管理、综合协调服务能力,具备公文材料和重要文稿起草、行政事务管理、组织开展社科类课题研究和相关学术活动等工作所需的专业素养。3.19105031职位(专业:社会学)学习过社会学概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学理论、社会问题研究、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等方面的主要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文字写作、社科理论研究、协调服务能力,主要负责公文材料、重要文稿、研究报告起草,组织开展社科理论研究和相关学术活动等工作所需的专业素养。三、基层工作经历我单位招录职位均要求具备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考生请根据招考公告相关要求和本人档案记载情况,自行判断是否具备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界定。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截至2020年9月30日。参加工作之后的全日制学习时间不计入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进入面试的考生,在面试资格审查阶段须提供以下相关材料:1.在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过的考生提供单位录(聘)用审批表等录(聘)用手续、养老保险缴费记录等证明材料。2.在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过的考生,提供劳动合同(人事代理合同)、养老保险缴费记录等证明材料。3.其他情况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提供相应证明材料。请注意,单位证明只作为参考,基层工作经历不以单位证明为准。四、学历学位和政治面貌我单位招录职位学历学位条件为硕士研究生以上;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温馨提醒:本次网上报名资格审核由系统即时自动审核,我单位无审核权限,考生报名成功不代表所填报信息符合报考职位要求,一旦保存成功,不可改报其他职位。由报考者误报、错报造成的资格审核不通过,由报考者本人承担责任,请考生认真阅读招考公告中的相关要求谨慎填报。

黑龙会

河南有望迎来一所985大学,设立郑州校区,网友:幸福来得太突然

河南是国内知名的高考大省,省内考生数量一直在国内位居前列,相对而言,省内优质高校资源比较匮乏,目前省内仅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家对于高水平院校落户河南一直比较期待。中国人民大学郑州校区有望适时设立12月16日,河南相关部门印发关于细化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通知,其中提到中国人民大学远期可与河南合作设立或单独设立中国人民大学郑州研究院。待条件成熟时,双方可探讨合作在郑州举办“中国人民大学郑州校区”,重点在人文社会科学优势领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初期以研究生教育为主,逐步拓展至全日制本科教育,这对于省内考生来讲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中国人民大学办学情况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是“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学校是国内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建设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4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政治学、哲学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国内高校第四,办学实力在国内高校中位居前列。在苏州、通州等地校区发展情况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各地校区建设动作频频,其中通州校区建设规模达到了110公顷,建筑规模105万平方米,学生规模2.2万人。目前,学校北区学生宿舍的一期工程已于今年9月初提前封顶,社会与人口学院楼等3个项目均已提前一个月开工,新增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计划2023年12月完工。除了通州校区之外,中国人民大学还建设有苏州校区,苏州校区肇基于2007年9月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2009年开始招收首届全日制学生。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发文设立苏州校区并组建管委会,全面负责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和中法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以及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苏州校区是中国人民大学整体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除此之外,中国人民大学还在深圳等地建设有研究院。国内知名高校异地校区建设情况伴随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的成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多所国内985、211知名高校纷纷在异地建设了新校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两校均将新校区建设在了青岛蓝谷,现已开工建设,未来的北航青岛校区将设置8个专业,2021年学校将迎来第一批新生,据悉,北航青岛校区总占地将达到11078亩,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5446亩,计划入驻航空航天、材料科学、智能制造,微电子等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异地校区建设在苏州太仓,距离上海虹桥机场45公里,南邻上海宝山区和嘉定区,占地1780亩,将于2021年6月完成一期校园建设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在校学生将达10000人,新校区将建设民用航空、网络空间安全、柔性电子等学院。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深圳、青岛、苏州等地均有异地校区建设的成功先例,中国人民大学自身也拥有丰富的异地办学经验,学校设立郑州校区非常值得大家期待,这对于广大考生来讲可谓喜从天降,很多网友纷纷表示:幸福来得太突然。

麦克尔

2019年河南10所高校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2019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网上平台开放,10月25日之前,符合条件的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都可网上申请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据了解,今年我省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院校共有10所。可能有些不了解的同学会问什么是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呢?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吧推荐免试研究生,简称“推研”,是指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招生形式。推荐免试研究生,应按照国家教育部门就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工作的规定执行,一般有发布保研办法或保研简章、准备和寄送材料、笔试面试、预录取和报名等几个阶段。国家教育部门就学校保送、名额做出相关规定,学生推免需要符合相关条件方可申请。一起来看下是哪十所院校吧。1、郑州大学郑州大学现有3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工程硕士领域、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河南大学河南大学现有4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现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4、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现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现有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有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7、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现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现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护理学、医学技术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公共管理等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现拥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法学、哲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城乡规划学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资产评估、法律、农业、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审计、新闻与传播、社会工作、工程、工程管理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敢问

2020年河南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暨全年展望丨河南省社科院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对严峻形势,河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及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科学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在经历一季度的短暂“刹车”后,二季度迈入稳步复苏通道,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回升。总体看来,下半年,在疫情不发生反弹的情况下,全省经济将步入常态化增长阶段。1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六大特点疫情冲击影响较大,回稳向好态势凸显。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及我省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也给全省经济运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1510.15亿元,同比下降6.7%,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分别下降9.7%、8.1%和4.9%。疫情防控初见成效后,及时按下了经济社会发展“重启键”,复工复产扎实推进,特别是进入二季度,全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呈逐月回升态势,1-5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7.2、11、3.5个百分点,整体好于全国,呈现加速向常态化回归的态势。传统行业有所收缩,新兴行业加快成长。受疫情影响,全省部分传统消费和产业活动大幅收缩。一季度,我省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同比下降31.1%、15.3%和11.5%。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传统行业开始逐步复苏,以旅游业为例,2020年端午假期,河南共接待游客575.96万人次,同比恢复61%;旅游收入18.05亿元,同比恢复40%;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疫情也重塑了人们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刺激了一些新兴行业逆势兴起。直播电商“全面上位”,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新兴行业脱颖而出,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显现出强劲生命力。淘榜单数显示,仅3-5月,河南新增淘宝主播数同比增长924%,增速列全国第3位。投资活动稳步复苏,重点领域投资向好。一季度,在疫情冲击下,全省整体投资明显下滑。但在中央及省一系列稳投资政策作用下,投资项目建设持续加快,投资马车也从危险边缘回归安全地带,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增速实现由负转正。1-5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9%,较一季度提高8.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7.2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降幅收窄明显,增速-3.1%,较一季度收窄8.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由负转正,增速1.3%,较一季度提高7.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由降转增,增速1.5%,较一季度提高8.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加快恢复,增速2.7%,较一季度提高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两新一重”建设迅速发力。1-5月,全省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增长29.9%,有力带动了全省投资快速复苏。市场消费逐步回暖,部分商品较快增长。疫情导致居民消费活动大幅减少,一季度,全省消费出现断崖式下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1.9%。3月中旬以后,随着国内、省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复工复产复市工作稳步推进,特别是各地发放消费券、发展小微经济和其他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逐步见效,市场销售连续3个月降幅收窄,全省消费市场延续了复苏态势。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负转正,增长2.1%,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同时,河南自身超大规模消费市场“强刚性、足韧性”的优势逐步显现,多数商品零售额实现增长。5月份,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的23类商品中,有20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实现增长,其中汽车类增长9.2%、粮油食品类增长24.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1.3%,居民消费逐步回归正常。外资形势逐步好转,对外贸易逆势上扬。上半年,河南统筹疫情防控和对外经贸合作,打好政策组合拳,稳住了外资外贸基本盘。1-5月,全省新设外资企业80家,实际吸收外资68.6亿美元;引进投资额千万美元以上外资企业21家,美国可口可乐、新加坡丰树、德国欧绿保等知名企业在豫新增投资,外资形势逐步好转。此外,对外贸易逆势上扬。中欧班列(郑州)在全国率先恢复常态化开行,“网上丝绸之路”不间断,“空中丝绸之路”不停飞,前5个月,郑州机场客货吞吐量保持中部“双第一”,全省进出口增长6.1%,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5位,较上年底提高14位;富士康在豫企业发挥了主要拉动作用,进出口较去年同期净增100亿元。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疫情防控下,河南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稳存量、扩增量、保重点、强服务、防风险,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推动全省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1.7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5.5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56.1%、88.8%。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截至5月底,扶贫项目开工率达98%,开发扶贫公益岗位60.4万个,189万贫困人口实现返岗务工;污染防治持续推进,截至6月底,全省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下降22.5%和20%,优良天数116天,同比增加30天;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三大攻坚战势头强劲扎实推进。2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举措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省经济呈现出加速向常态化回归的发展态势,其中蕴含的原因值得深思。这主要得益于河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作战”,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具体来看,上半年河南经济呈现加速向常态化回归态势主要源于以下五大方面:识变求变应变,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疫情暴发后,河南快速反应,全面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众志成城筑牢“中原防线”,倾力支援了湖北,展现了河南抗疫力量。在疫情之“危”中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之“机”,化疫情防控之“危”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机”,打出行之有效的政策“组合拳”,更大力度推动复工复产,帮助企业活下来、留下来、强起来;更大力度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打造经济复苏新动能;更大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等,将一项项政策实招转化为化危为机的能力,为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聚力借力发力,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做好“六保”“六稳”工作。河南强化底线思维,聚焦“六保”“六稳”,守住“保”的底线,优先保居民就业和群众基本生活,实施“免、减、缓、返、补”系列举措,全面加大保供稳价力度;优先保市场主体和复市复业,落实降费政策,开展金融扶持,精准帮扶企业渡过难关;优先保基层运转和公共服务,坚持过紧日子、精打细算、有保有压,保障基层运转、疫情防控、重点民生等刚性支出不减,保障了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筑牢“稳”的基础,以稳投资保稳增长,着力完善应对政策体系、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服务,推动投资增速回升势头良好;以稳增长促稳预期,围绕供需两端发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可以说,河南以更加积极的“保”来促进“稳”,以更为坚实的“稳”来助推“进”,以更有质量的“进”来应对“变”,夯实了决战决胜、更加出彩的坚实基础。积势蓄势谋势,打牢基础,补齐短板,全面提升河南经济发展韧性。河南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强基础、补短板,经济发展韧性得到了提升。以扩大内需为突破口,突出“两新一重”、产业、能源等重点领域,积极扩大了有效投资;通过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热点,推动了消费潜力释放。以强化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认真抓好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太焦铁路河南段、引江济淮、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等重点工程的加快建设,中原大数据等新基建项目的全面开工,强化了我省基础保障能力。以区域协调联动为支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全面提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全面推进,全省内外联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以重大国家战略为指引,围绕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两大战略,谋划国家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在河南布局,为我省转换发展动能、强化发展支撑奠定了坚实基础。增优调存升级,调优增量,调整存量,加快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河南牢牢抓住疫情催生的新经济发展机遇不放松,不断调优增量、调整存量,在优化调整提升中加快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从优化增量看,河南以5G建设为突破口,通过落实与四大通信运营商战略合作协议,深化与华为、阿里等龙头企业合作,加快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能教育建设等,推动了我省新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从调整存量看,河南坚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压,通过推动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从购物到服务,从生产到销售,各行各业加速“上线”“上云”,推动了传统生产组织模式重构、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实现了存量的盘活、优化和提升。为民便民惠民,强化统筹,抓住关键,着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我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重大要求,始终坚持把惠民生增福祉作为根本目的,切实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坚持“造血”“输血”并举,通过加快扶贫企业项目复工、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等一揽子举措,形成脱贫攻坚决战的气势。通过下拨困难群众补助、发放临时救助、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等,有效缓解了疫情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维持了社会稳定。以疫情防控为契机,着力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公共卫生体系、省市县三级传染病救治网络、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以落实文化旅游大会精神为指引,将黄河国家博物馆、沿黄大遗址公园走廊等一批重大项目列入了国家规划,我省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得到提升。通过启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推进防汛抗旱工作,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的安全感得到增强。3下半年全省经济走势分析与重点领域发展态势研判当前,世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孤立主义、保护主义肆虐,国内经济受到较大冲击,河南经济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从总体上看,我省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河南积极推进复产复市,全省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呈现出“深V型”的回升态势。综合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不发生反弹的情况下,河南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步入常态化增长,并将于四季度恢复到疫情前的增长态势。回升向上态势持续,经济增长回归加速。我省加快谋划下半年的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稳态势、蓄动力的举措。工业实施“六个提升专项”,服务业实施“七大专项”,农业加快推进“三链同构”。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为河南下半年经济回升提供了坚实基础。河南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和“四条丝路”建设,加快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下半年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但应该看到,当前国外疫情持续蔓延,国内个别地区也面临疫情反弹的风险,因此抗疫呈现长期化的趋势,对下半年全省部分领域、部分行业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综合判断,下半年全省经济将继续保持回升向上势头,有望在四季度恢复到疫情前的增长水平。新基建持续发力,投资增长稳中趋升。疫情以来,我省突出“两新一重”、产业、能源等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建设,投资增长呈现稳步回升势头。根据省发改委的数据,今年河南省重大建设项目1190个,总投资近3.7万亿元,其中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9265亿元。这些项目的投资落地成为下半年全省稳投资的“定海神针”。与此同时,省发展改革委携手金融机构,设立2020年补短板稳投资专项,加大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此外,今年央行已经三次降准、三次降息,推动企业降低成本、扩大投资,形成下半年河南投资恢复增长的重要支撑。但也应看到,河南也存在着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如外需不足、信心下降等,这些因素形成我省投资增长的重要制约。综合判断,下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延续二季度持续回升的势头,有望到10月份恢复到疫情以前的水平。新型消费不断拓展,市场消费稳步回升。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全省经济正加速回暖。各地通过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发放消费券等形式,刺激居民消费。全省餐饮娱乐、文化旅游、住宿、体育健身、商业零售等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领域或行业逐步发力,成为下半年消费恢复性增长的重要力量。河南出台补贴等政策,鼓励购买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鼓励网购、快递、移动支付等线上消费。今年4月份,河南出台了《关于促进消费市场扩容提质的若干意见》,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会刺激下半年形成诸多消费新增长点。然而,也应看到,受制于疫情所导致的外需不振,全省就业和收入增长仍将面临较大困难,形成对消费的制约。综合判断,下半年全省消费将延续二季度筑底回升的态势,四季度基本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外贸环境更加严峻,进出口增长制约较多。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呈现长期化、扩大化和不断反复的特征,对国内经济和进出口产生复杂的影响,下半年我省的外贸环境更加严峻,制约河南进出口因素较多。一方面,基于防止疫情输入的风险,中国大幅度减少了与美国、巴西等疫情严重地区的贸易往来,短期内我省对外贸易难以实现较大增长。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反复对峙,全球产业链的加速调整,可能会对河南进出口产生冲击。尽管河南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出台了诸多鼓励外贸发展的政策,但是受国外疫情管控的威胁,很多政策无法发挥出更大效力,下半年进出口增长面临较大挑战。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工业品价格基本平稳。尽管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带动下,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商品零售和餐饮服务均有改善,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对物价产生一定上拉作用,但下半年河南保持物价总体稳定或稳中有降的因素较多:河南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夏粮获得丰收,秋粮丰收在望,为稳定食品价格打下坚实基础;生猪生产增加,猪肉价格对CPI推升作用回落,下半年价格或将低位运行;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我省工业产能快速恢复,工业品尤其是抗疫物资供给大幅增加,价格逐步回落。综合来看,下半年我省居民消费价格“前高后低、稳中有降”可能性较大。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今年以来,我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创业补贴等支持政策,积极实施321计划。央行通过定向降息、降准,财政部通过减税降费等手段,扶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对全省稳定就业也有积极的作用。此外,通过发展小微经济,也解决一部分底层民众的就业问题。这些政策的综合发力,预计下半年全省就业形势将保持总体平稳态势。然而,也应看到,随着国外疫情持续蔓延,我省部分外贸相关型企业困难也急剧增加,特别是小微企业问题比较突出。此外,疫情防控所导致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受阻,将会给全省下半年就业安置工作带来一定压力。总体判断,今年下半年河南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但是在某些行业及领域就业的压力仍然比较大。4奋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六大对策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既要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要善于识变求变应变,努力在逆势中应变取胜,加快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恢复经济社会正常运行,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破解发展难题、增强经济恢复的内生动力,着力在危机中拓展新空间、实现新发展,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突出疫情防控常态化,聚焦“六稳”“六保”。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保持战略定力和底线思维,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形势,抓住扩大内需、新经济发展、新基建布局、内外开放联动及黄河保护治理的机遇,努力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危中求机、化危为机,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发挥好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经济运行跟踪分析,增强宏观政策合力,狠抓政策落地见效,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引导经济重返正常轨道。聚力保障民生,扎实防范和优先解决因疫情影响造成的民生问题,坚持开源节流和财力下沉,筑牢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保持社会稳定。突出抢抓政策新机遇,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抢抓新基建这一新风口,加快部署一批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充分发挥新基建的乘数效应。加快推进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围绕“两新一重”、产业、能源等重点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增强重大项目对有效投资、产业接续的支撑带动作用。做好项目服务保障,用足用好国家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使土地、资金等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信息化”创新服务,继续推进投资项目“不见面”审批。突出壮大“新型消费”,强力激发消费潜力。通过减税、补贴、发放消费券等形式弥补因疫情影响导致的收入下滑,恢复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全面激活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完善新型消费的引导政策,引导消费者加强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等新型消费观念。聚焦提高新型消费的有效供给,培育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小店经济、“宅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以AI、5G、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驱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快线上线下全渠道深度融合。加强市场监管,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消费市场监管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营造健康有序市场环境。突出企业要素保障,切实提振市场信心。抓好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帮助企业了解税费、贷款、用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抢政策、抓机遇、得实惠。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围绕土地、用工、融资、防疫物资储备等重点环节做好服务,全力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渠道,聚焦重点产业链和龙头企业,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不断激发企业活力。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引导企业调整经营策略、推动技改升级,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消费需求变化,为后续发展积攒能量。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模式,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做到精准施策和贴心服务。突出改革开放创新,加快培育增长新动力。围绕财税金融、要素市场、国企改革、“放管服”改革等重点领域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不断提升“空陆网海”四条丝绸之路建设水平,以“四路协同”全面提升全省枢纽经济能级和开放通道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专业化招商水平,围绕新兴产业发展新动向着力招大引强,深入开展豫京、豫沪及相关区域开放合作。围绕创新主体、人才、平台、机制等关键环节加快建立资源配置新机制,以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继续实施“十百千”转型升级创新专项,不断增强创新策源能力。突出三大攻坚战,有力稳固民生保障。坚决防范化解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和衍生出来的重大风险,妥善应对疫情持续日久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聚焦脱贫任务重点县、重点村,抓好特殊贫困群体兜底保障,做好因疫情致贫、返贫农户的帮扶工作,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做好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作,倡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执笔:谷建全 完世伟 袁金星高 璇 唐晓旺 王 芳

海猿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古籍善本图录》出版暨古籍文献活化利用研讨会召开

映象网讯(记者 秦雯 文/图)3月30日上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古籍善本图录》(以下简称“《图录》”)出版暨古籍文献活化利用研讨会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召开。原郑州大学副校长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崔慕岳教授、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研究员、郑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姚武教授、省社科院图书馆原馆长萧鲁阳研究馆员、省社科院原文学所所长王永宽研究员、河南省图书馆副馆长申少春研究馆员等来自河南高校和公共系统图书馆的专家学者及我院相关科研人员齐聚一堂,共品墨香。《图录》的出版问世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馆藏的大批珍贵善本古籍活化利用上的一次成功探索,也为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文化高地建设提供了支撑。其中收录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馆藏百余种善本古籍,对载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馆藏64种珍贵善本悉数收录。如元延祐圆沙书院本《山堂先生群书考索》,清内库本《礼部则例》,明潞王敬一主人藏抄本《天文祥异赋》,清李明古收藏、荛翁跋、今人黄裳珍藏明抄本《中吴纪闻》,清史梦兰辑、摹绘精抄本《图书便览》,明嘉靖本《白孔六帖》、《绵绣万花谷》,顺治二年本《说郛》等,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对馆藏其他刊刻较晚的有代表性的古籍也进行了收录,以全面反映馆藏善本古籍的情况。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图录》一书展示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古籍文献资源建设成果,为全省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厚的文献底蕴,也为公众深度挖掘这批重要文献之中的宝藏提供了检索利用的便利,对于传承和创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