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擅行草隶篆的省级高官落马,此前把焦裕禄挂在嘴边妇产科

擅行草隶篆的省级高官落马,此前把焦裕禄挂在嘴边

【编辑/王梅梅 统筹/陈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9月18日消息,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靳绥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靳绥东退休一年多后,其仍未逃脱被查的命运。通过诸多公开报道,大白新闻发现,出现在公众场合的靳绥东是位正能量慢满满的干部,其多次为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代言”,曾教育领导干部要贯彻红旗渠敢于担当的品质,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退休一年多后,靳绥东被查公开资料显示,靳绥东,男,汉族,1954年1月出生,山东曲阜市人,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5月参加工作,河南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安阳市书法协会名誉主席。自幼酷爱书法,学习、工作之余常挥毫习书,擅长行草和甲骨文,其行草铁画银钩,刚健雄劲而富有魄力。靳绥东资料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1978——1982年,河南大学政教系学生;1982——1986年,共青团河南省委干事、学校部秘书、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宣传部副部长;1986——1990年,共青团河南省委学校部长;1990——1992年,河南省长葛县委副书记、县长;1992——1995年,河南省长葛县(市)委书记(其间:1993—1995年在河南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习);1995.05——1998.12,中共安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1998.12——2001.01,中共安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2001.01——2004.01,中共安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2003.03—2004.01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班学习);2004.01——2008.01,中共安阳市委书记;2008.01——2008.03,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共安阳市委书记;2008.03——2017年1月,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2012年9月,河南省红十字会名誉副会长。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在靳绥东卸任省政协副主席一职一年多后,终究没有逃过被查的命运。大力宣传红旗渠精神,为焦裕禄“唱赞歌”“安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宣传安阳最重要的就是宣传安阳的文化,包括三千年前的殷商文化;也包括当今著名的红旗渠精神。”2007年10月19日,时任十七大代表、安阳市委书记靳绥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红旗渠精神,他说,现在红旗渠已成为人们参观游览的地方,人们到这里来,不仅要看那条渠,更要了解到我们中国人在困难面前所表现的那种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的气概。红旗渠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的精神,那个年代的许多事情人们可能都忘记了,但是看到了红旗渠就会使人们重新回忆起那个时代,回忆起那个时代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舞人们的斗志。 2015年,在红旗渠通水50周年之际,北京市政协党员干部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专题培训班、国家大剧院党员干部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专题培训班先后在我市红旗渠干部学院进行体验式学习。时任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靳绥东谈到自己的感受时,他说,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大力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模范践行“三严三实”。一要敢于担当,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发扬当年修红旗渠的林县县委那种敢于担当的精神;二要勇于创新,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三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善于实干;四要尽职尽责,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2014年6月19日至20日,时任省委第一督导组组长、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靳绥东参加了新郑市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并点评道,新郑市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体现了整风精神,拿起了批评的武器,突出了弘扬焦裕禄精神这条红线,主要表现在对照检查材料聚焦“四风”准,抓住了民主生活会的主攻方向;开展批评“辣味”足,体现了真刀真枪,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除此之外,靳绥东多次观看关于焦裕禄电影、豫剧及书画展览,并亲赴兰考县调查。

国爵并焉

找记者上壹点|考河南大学研究生没被录取,学信网上为啥有学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国桐考研没被录取,可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信网)上竟存在所报考学校的学籍。9月28日,山东泰安的壹粉“李律师”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站反映,今年5月,他突然发现,学信网上存在着一则学籍信息,学籍显示的学校、专业,就是他13年前考取研究生时所报考的学校及专业,甚至学籍中还显示“他在学校呆了3年”,而且还有学号。实际上,他当年确实考过这所学校研究生,但并未被录取。这让他产生了一系列问号:莫非13年前他考上了研究生?既然没录取,学校为何会有自己的学籍?……报考在职研究生发现有研究生学籍今年5月份,36岁的李亮(化名)准备报考在职研究生,然而在使用身份证等个人信息注册学信网后,他发现有一所大学曾给自己注册了研究生学籍,突如其来的这则学籍让李亮瞬间想到了13年前他参加河南大学考研一事。“我是在山东上的本科,2007年本科毕业,当时报考的河南大学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李亮回忆,通过自身的努力,他在研究生初试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到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之后,他按照要求来到河南大学参加了复试。“我记得那年河南大学复试线是335分,我应该是压线进入的复试,当时在河南好像呆了三天,复试成绩我记不清了,反正最后学校念的录取名单里面没有我,没想到今年竟然在学信网里看到了我在河南大学有硕士研究生学籍。”李亮告诉记者,在这则河南大学学籍中,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等就是他本人,而报考学校、报考专业等也与13年前他报考的大学、专业等相同,甚至还有了河南大学的学号,更有意思的是,学籍中显示入学日期为2007年9月1日,离校日期为2010年11月22日,学籍状态却为取消学籍。得到答复是“工作人员把关不严,存在工作失误”李亮表示,2007年他所报考的是河南大学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如果2007年9月1日入学,毕业的时间恰好是2010年,“当时我未收到过录取通知书,发现我有河南大学学籍后,我到人才交流查过我的档案记录,河南大学未曾调档。”没有被录取,那学校怎会注册学籍?带着一系列问题,李亮先后向河南大学和河南省教育厅进行了反映。“河南大学给我的回复是,当时参加复试的一共17人,而我当时初试和复试总成绩位列第17名,按差额复试的原则我没被录取,之所以出现我的学籍,是因为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李亮称,在向河南大学反映后,今年8月份,河南大学曾有4名工作人员找过他,由此双方见面进行了沟通,并给予了信访回复。“之后,我向河南省教育厅反映过,他们给出的答复和河南大学基本一样,说当时是批量注册的学籍,如果后期发现问题,学籍再给予注销,是工作人员把关不严,存在工作失误。”李亮说,在他接连向河南大学和河南省教育厅反映后,现如今学信网上的河南大学研究生学籍已经查不到,不过他保留了证据。信访意见:“不存在冒名顶替,研究生未被录取”根据李亮的提供盖有河南大学信访办公室公章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中,河南大学针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并向李亮做出了回复,记者看到,在李亮提出信访后,河南大学组成工作专班,通过查找档案和有关工作资料,询问时任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尽力还原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建立学籍等过程。经调查,2007年1月参加河南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的考生共有17人,根据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总成绩而确定的拟录取名次中,李亮位列第17名,按差额复试的原则无法录取该生,所以未向其发放录取通知书。2007年处于全国高校学籍信息化初期,为避免误操作,学校对先期上报的数据信息进行注册,随后在核对时如发现问题,再给予注销,被注销学籍的学生,其学信网上显示的个人信息即为“注册学籍取消”,李亮本人从学信网上查询到的信息,即这种情况。《河南大学法学院2007年硕士研究生收取档案名单》、《河南大学法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属于研究生学位表决票(2010年)》、《河南大学颁发毕业研究生学位证书登记表(2010年)》等材料,均没有出现李亮的名字,结合其他调查情况,能够确定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期间,没有其他人顶替李亮的学籍信息在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此外,在李亮提供的河南省教育厅信访事项复查意见书中,河南省教育厅也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内容与河南大学给出的答复基本相同。不过记者发现,在该意见书中提到,信访人要求学校恢复其学籍并颁发硕士毕业证及学位证等无事实依据。综合事实和理由,河南大学调查及当事人的回忆等证言证词,基本还原当时的情况,虽然出现当事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信息审核把关不严、违反操作流程等问题,但不属主观犯错,亦未造成严重影响,李亮未被录取是事实,河南大学在研究生招录过程中也未出现冒名顶替等其他违规情况。综上本机关决定对河南大学信访处理意见予以维持。针对李亮的遭遇,9月28日记者联系到河南大学,“我们已经安排学校的宣传部予以回复。”学校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说,但截至发稿前,河南大学未给予任何回复。与此同时,记者也联系到河南省教育厅,工作人员表示已转交给新闻办,但截至发稿前同样未给予回复。目前,对于出现河南大学研究生学籍一事,李亮提出要求恢复学籍、公开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记者也将持续关注此事。相关政策:新生报到复查合格准予注册取得学籍所谓的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专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记者在教育部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中了解到,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及其它有关证件,按培养单位规定的日期入学报到。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须经培养单位批准。新生报到后,经培养单位按照招生规定复查合格,准予注册者,取得学籍。2007年由纸质学籍开始转为电子学籍,记者也查询到在2007年3月13日,教育部曾下发一则《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暂行办法》的通知》,在《通知》中写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级招办)按照国家有关招生规定和核准并公布的年度招生计划对高等学校拟录取的考生予以核准备案并办理录取手续每年9月1日之前将各高等学校在本地的招生录取数据信息报教育部。教育部对所报录取数据信息汇总审核后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分发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供高等学核核对。新生报到后,高等学校按国家招生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其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复查包括在网上核对以下录取信息内容;(一)考生号、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入学年月;(二)录取院校、专业层次(本科、专科<高职>、预科),录取类型(统考、单招、保送等)。复查合格取得学籍的依据本办法及时进行学籍电子注册。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来源:齐鲁晚报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小煞星

2020考研倒计时百天:无论你爱一个人还是恨一个人,都让他去考研

如今,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将进入100天倒计时。逐年递增的报考人数、僧多粥少的录取比例、被标签化的“考研党”……这场数百万人参加的全国性考试,每一点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讨论。不久前,“逃避式”考研的话题一度上了热搜。一个“逃”字,给不少考生们打上了标签。但“考研”岂能被几个词汇简单标签化,个体选择的背后,有名校梦,有竞争压力,有毕业的仿徨,等等。考研,我们专业的“刚需”凌晨2:49,医学生薛薛失眠了。没有犹豫,她打开网课视频,拿出笔记本,听了一节政治课。6点左右,她抱着书本去了图书馆,开始新一天的复习。薛薛的考研倒计时是从247天开始的,从那时起,她的作息表里没有了逛街、聚会、出游,而变成背单词时间、背政治时间、复习《心律失常》时间……卧室里,复习笔记渐渐挂满了墙。这是她第二次考研,目标河南大学。“考研是专业所迫,我个人也想提升一下平台。”她说。正在复习的薛薛 受访者 供图如果不考研,薛薛只能做基本的护理工作,她已经感受过那样的生活。在医院实习期间,薛薛经常忙得没空上厕所,遇到难缠的患者,轻则言语伤害,重则打骂医闹。她不想以后的生活都处于这种焦虑中,不想变成“被生活吊打的咸鱼”。而对于薛薛其他临床专业的同学来说,考研势在必行。考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专硕”),就可以在校期间通过考试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这两个必要的证书,而硕士毕业证意味着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平台。他们很清楚,对好的医院和机构来说,研究生学历是必需的;否则只能去相对较差的平台,学历也会成为晋升的障碍。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医学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93%),读研比例最高的也是医学生(近30%)。相应的,医学研究生的分数线也水涨船高。形势如此,薛薛也深知其中的艰难,去年目标学校复试线一下子涨了20分,今年她的压力更大了。在一些考研论坛的相关讨论里,有的医学、历史等专业的学生甚至在大学入学前就做好了考研的打算。“不考研几乎不可能。”有同学这样说。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考研,我的毕业出路之一和薛薛相比,同样在备战2020考研的翟宇飞,他的复习节奏要少些紧张。除了复习考研,他还在准备简历参加秋招。出身于吉林大学的他,毕业后在长春、沈阳或是东三省其他城市的一些企业都是比较容易找工作的,但翟宇飞并不想留在东北,所以他在考虑其他出路。考研是其中的一个选项。他对名校没有很深的执念,“如果能更进一步也算是锦上添花,考不上对我来说也没什么损失。”而家人更希望他回新疆工作。父辈们在当地发展的很好,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姥姥当了一辈子教师,舅舅阿姨们也是当地的公职人员,对于已经拿到教师资格证的他而言,回老家考公务员或者当老师都是不错的选择。翟宇飞打算拼一把,“考不上就算了,去工作,”翟宇飞说,“如果工作满意,放弃考研也是可以的。”“再不济,回老家。”资料图:考研学生在图书馆内看书复习 翟宇飞并不是个例,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研动机为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为就业“备胎”,分别达到30%、21%。而两年前,报告显示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占13%。作为“过来人”,对目前在山西大学读研二的缉熙来说,考研也只是当时毕业面临的选择之一。“当时自己比较迷茫,没什么选择。”缉熙说,看到同学找工作,她也投简历参加校招;身边的同学都在考研,不想毕业就失业的她也就顺手准备了起来。由于本科学历找到的工作不尽如人意,研究生学历可以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所以考研对缉熙来说,成了一条比较好走的路。“如果不是和同学一起,我考研可能不会成功的。”谈起未来的规划,缉熙没有很具体的想法。“可能会去当高中老师吧?”她有点犹豫,“还是看工资择业吧,其他只是加分项。”有了高学历,才有竞争力?不同于薛薛一心考研,去年,柴子岩决定考研的时候,自己已经毕业工作了两年。“不抓紧提升的话,很容易被学历限制上升空间。”柴子岩说。一些工作单位招聘的时候明确要求985或211学历,这个门槛把只有普通本科学历的柴子岩挡在了很多机会之外。在工作中,他感受到随着知识技能的更迭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人会有被裁员风险。身边的同事也给他带来危机感。不知什么时候起,“海归”背景、硕士学位似乎逐渐成了“标配”,而他们的待遇和升职空间也远远高于自己。教室里学生们正在复习 受访者 供图考?不考?柴子岩非常纠结,前前后后考虑了半年之久。毕竟考研要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他,辞职去考研,做出这个决定,不容易。离职意味着没有收入,不愿向家里伸手要钱的他只能吃“老本”;和应届考生相比,他的年龄也显得尴尬,研究生毕业就已经30岁了。除了这些,还有最大的一个问题,万一考不上怎么办?父母一开始是反对的。在他们眼中,拥有稳定工作、收入还可以的儿子该考虑结婚了,这时候去考什么研?但他们最终还是被儿子说服了。戒掉所有的娱乐活动,卸载手机里绝大部分软件;为了省出更多的学习时间,每天早上5点起床,吃饭只吃速食简餐,一遍一遍地刷高数题……重新适应学生生活并不容易,柴子岩努力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可是,重返校园哪有那么容易?2016年柴子岩毕业的时候,据教育部数据,考研报名人数只有201万;当2018年他报名考研的时候,这一数字已经变成了290万,但当年研究生教育招生仅有85.8万人。“很多人注定只能当‘炮灰’。”柴子岩说,很不幸,他也成了“炮灰”中的一个。知道落榜的结果后,柴子岩躲起来悄无声息地哭了一场。看着胖了20斤的自己,胡子拉碴,学历不高,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对象,二十多岁的人一事无成,他觉得“除了考试,好像真的什么都不会干了一样,连烟火气都没了”。他重新审视了考研这个决定,真的非考不可吗?但他不后悔,回到职场的柴子岩说,如果有可能,他还想考研,但这次会考虑在职研究生。资料图。中新社发 张勇 摄考研执念,真的要非考不可?“如果说高考是一群人奋斗的记忆,那么考研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人的狂欢。”柴子岩这样总结那场“刻骨铭心”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难度每年都在增加,但学生们的报考热情并没有消退。”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郎铁柱说。在校生、职场人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场狂欢。是什么原因带来了持续不断的“考研热”?海天教育考试研究中心总监吴睿认为,就业竞争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就业竞争的增大,企业、事业单位招聘,甚至公务员考试等,很多岗位就明显加大了对延伸学历的要求。这是考研报名热度不减的外部环境。”吴睿说。“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本科毕业人数在不断增加,这些都是考研热的大背景,对于一般学校的学生来说,考研似乎是最简单的上进门路,也是看得见的可靠门路。”郎铁柱说, “考研热还会持续下去。”在这样的背景下,或是自愿或是随大流,不少学生把考研当成了增加就业机会的筹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考研。“不能为了考研而考研。”吴睿说。不同的专业对人的要求不同,有的需要实践经验,有的需要学历提升,他认为,比起考研,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距离开考还有100天,薛薛和翟宇飞正在积极地备考中,回到工作岗位的柴子岩也在犹豫是否要考在职研究生。(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来源:中国新闻社

黄金城

2020年考研倒计时百天:考研渐成“毕业刚需”?

如今,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将进入100天倒计时。逐年递增的报考人数、僧多粥少的录取比例、被标签化的“考研党”……这场数百万人参加的全国性考试,每一点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讨论。不久前,“逃避式”考研的话题一度上了热搜。一个“逃”字,给不少考生们打上了标签。但“考研”岂能被几个词汇简单标签化,个体选择的背后,有名校梦,有竞争压力,有毕业的仿徨,等等。考研,我们专业的“刚需”凌晨2:49,医学生薛薛失眠了。没有犹豫,她打开网课视频,拿出笔记本,听了一节政治课。6点左右,她抱着书本去了图书馆,开始新一天的复习。薛薛的考研倒计时是从247天开始的,从那时起,她的作息表里没有了逛街、聚会、出游,而变成背单词时间、背政治时间、复习《心律失常》时间……卧室里,复习笔记渐渐挂满了墙。这是她第二次考研,目标河南大学。“考研是专业所迫,我个人也想提升一下平台。”她说。正在复习的薛薛 受访者 供图如果不考研,薛薛只能做基本的护理工作,她已经感受过那样的生活。在医院实习期间,薛薛经常忙得没空上厕所,遇到难缠的患者,轻则言语伤害,重则打骂医闹。她不想以后的生活都处于这种焦虑中,不想变成“被生活吊打的咸鱼”。而对于薛薛其他临床专业的同学来说,考研势在必行。考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专硕”),就可以在校期间通过考试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这两个必要的证书,而硕士毕业证意味着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平台。他们很清楚,对好的医院和机构来说,研究生学历是必需的;否则只能去相对较差的平台,学历也会成为晋升的障碍。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医学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93%),读研比例最高的也是医学生(近30%)。相应的,医学研究生的分数线也水涨船高。形势如此,薛薛也深知其中的艰难,去年目标学校复试线一下子涨了20分,今年她的压力更大了。在一些考研论坛的相关讨论里,有的医学、历史等专业的学生甚至在大学入学前就做好了考研的打算。“不考研几乎不可能。”有同学这样说。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考研,我的毕业出路之一和薛薛相比,同样在备战2020考研的翟宇飞,他的复习节奏要少些紧张。除了复习考研,他还在准备简历参加秋招。出身于吉林大学的他,毕业后在长春、沈阳或是东三省其他城市的一些企业都是比较容易找工作的,但翟宇飞并不想留在东北,所以他在考虑其他出路。考研是其中的一个选项。他对名校没有很深的执念,“如果能更进一步也算是锦上添花,考不上对我来说也没什么损失。”而家人更希望他回新疆工作。父辈们在当地发展的很好,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姥姥当了一辈子教师,舅舅阿姨们也是当地的公职人员,对于已经拿到教师资格证的他而言,回老家考公务员或者当老师都是不错的选择。翟宇飞打算拼一把,“考不上就算了,去工作,”翟宇飞说,“如果工作满意,放弃考研也是可以的。”“再不济,回老家。”资料图:考研学生在图书馆内看书复习 赵启瑞 摄翟宇飞并不是个例,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研动机为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为就业“备胎”,分别达到30%、21%。而两年前,报告显示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占13%。作为“过来人”,对目前在山西大学读研二的缉熙来说,考研也只是当时毕业面临的选择之一。“当时自己比较迷茫,没什么选择。”缉熙说,看到同学找工作,她也投简历参加校招;身边的同学都在考研,不想毕业就失业的她也就顺手准备了起来。由于本科学历找到的工作不尽如人意,研究生学历可以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所以考研对缉熙来说,成了一条比较好走的路。“如果不是和同学一起,我考研可能不会成功的。”谈起未来的规划,缉熙没有很具体的想法。“可能会去当高中老师吧?”她有点犹豫,“还是看工资择业吧,其他只是加分项。”有了高学历,才有竞争力?不同于薛薛一心考研,去年,柴子岩决定考研的时候,自己已经毕业工作了两年。“不抓紧提升的话,很容易被学历限制上升空间。”柴子岩说。一些工作单位招聘的时候明确要求985或211学历,这个门槛把只有普通本科学历的柴子岩挡在了很多机会之外。在工作中,他感受到随着知识技能的更迭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人会有被裁员风险。身边的同事也给他带来危机感。不知什么时候起,“海归”背景、硕士学位似乎逐渐成了“标配”,而他们的待遇和升职空间也远远高于自己。教室里学生们正在复习 受访者 供图考?不考?柴子岩非常纠结,前前后后考虑了半年之久。毕竟考研要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他,辞职去考研,做出这个决定,不容易。离职意味着没有收入,不愿向家里伸手要钱的他只能吃“老本”;和应届考生相比,他的年龄也显得尴尬,研究生毕业就已经30岁了。除了这些,还有最大的一个问题,万一考不上怎么办?父母一开始是反对的。在他们眼中,拥有稳定工作、收入还可以的儿子该考虑结婚了,这时候去考什么研?但他们最终还是被儿子说服了。戒掉所有的娱乐活动,卸载手机里绝大部分软件;为了省出更多的学习时间,每天早上5点起床,吃饭只吃速食简餐,一遍一遍地刷高数题……重新适应学生生活并不容易,柴子岩努力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可是,重返校园哪有那么容易?2016年柴子岩毕业的时候,据教育部数据,考研报名人数只有201万;当2018年他报名考研的时候,这一数字已经变成了290万,但当年研究生教育招生仅有85.8万人。“很多人注定只能当‘炮灰’。”柴子岩说,很不幸,他也成了“炮灰”中的一个。知道落榜的结果后,柴子岩躲起来悄无声息地哭了一场。看着胖了20斤的自己,胡子拉碴,学历不高,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对象,二十多岁的人一事无成,他觉得“除了考试,好像真的什么都不会干了一样,连烟火气都没了”。他重新审视了考研这个决定,真的非考不可吗?但他不后悔,回到职场的柴子岩说,如果有可能,他还想考研,但这次会考虑在职研究生。资料图。中新社发 张勇 摄考研执念,真的要非考不可?“如果说高考是一群人奋斗的记忆,那么考研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人的狂欢。”柴子岩这样总结那场“刻骨铭心”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难度每年都在增加,但学生们的报考热情并没有消退。”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郎铁柱说。在校生、职场人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场狂欢。是什么原因带来了持续不断的“考研热”?海天教育考试研究中心总监吴睿认为,就业竞争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就业竞争的增大,企业、事业单位招聘,甚至公务员考试等,很多岗位就明显加大了对延伸学历的要求。这是考研报名热度不减的外部环境。”吴睿说。“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本科毕业人数在不断增加,这些都是考研热的大背景,对于一般学校的学生来说,考研似乎是最简单的上进门路,也是看得见的可靠门路。”郎铁柱说, “考研热还会持续下去。”在这样的背景下,或是自愿或是随大流,不少学生把考研当成了增加就业机会的筹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考研。“不能为了考研而考研。”吴睿说。不同的专业对人的要求不同,有的需要实践经验,有的需要学历提升,他认为,比起考研,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距离开考还有100天,薛薛和翟宇飞正在积极地备考中,回到工作岗位的柴子岩也在犹豫是否要考在职研究生。(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原标题:2020年考研倒计时百天:考研渐成"毕业刚需"?

2020考研倒计时百天:考研渐成“毕业刚需”?

【社会37度】编者按:这里的文字没有浮华,没有空谈,没有“标题党”。信息轰炸的网络时代,我们只希望安静记录身边的故事,关注冷暖人生,带你触摸社会的体温。题:2020考研倒计时百天:考研渐成“毕业刚需”?作者 郎朗如今,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将进入100天倒计时。逐年递增的报考人数、僧多粥少的录取比例、被标签化的“考研党”……这场数百万人参加的全国性考试,每一点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讨论。不久前,“逃避式”考研的话题一度上了热搜。一个“逃”字,给不少考生们打上了标签。但“考研”岂能被几个词汇简单标签化,个体选择的背后,有名校梦,有竞争压力,有毕业的仿徨,等等。考研,我们专业的“刚需”凌晨2:49,医学生薛薛失眠了。没有犹豫,她打开网课视频,拿出笔记本,听了一节政治课。6点左右,她抱着书本去了图书馆,开始新一天的复习。薛薛的考研倒计时是从247天开始的,从那时起,她的作息表里没有了逛街、聚会、出游,而变成背单词时间、背政治时间、复习《心律失常》时间……卧室里,复习笔记渐渐挂满了墙。这是她第二次考研,目标河南大学。“考研是专业所迫,我个人也想提升一下平台。”她说。如果不考研,薛薛只能做基本的护理工作,她已经感受过那样的生活。在医院实习期间,薛薛经常忙得没空上厕所,遇到难缠的患者,轻则言语伤害,重则打骂医闹。她不想以后的生活都处于这种焦虑中,不想变成“被生活吊打的咸鱼”。而对于薛薛其他临床专业的同学来说,考研势在必行。考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专硕”),就可以在校期间通过考试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这两个必要的证书,而硕士毕业证意味着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平台。他们很清楚,对好的医院和机构来说,研究生学历是必需的;否则只能去相对较差的平台,学历也会成为晋升的障碍。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医学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93%),读研比例最高的也是医学生(近30%)。相应的,医学研究生的分数线也水涨船高。形势如此,薛薛也深知其中的艰难,去年目标学校复试线一下子涨了20分,今年她的压力更大了。在一些考研论坛的相关讨论里,有的医学、历史等专业的学生甚至在大学入学前就做好了考研的打算。“不考研几乎不可能。”有同学这样说。考研,我的毕业出路之一和薛薛相比,同样在备战2020考研的翟宇飞,他的复习节奏要少些紧张。除了复习考研,他还在准备简历参加秋招。出身于吉林大学的他,毕业后在长春、沈阳或是东三省其他城市的一些企业都是比较容易找工作的,但翟宇飞并不想留在东北,所以他在考虑其他出路。考研是其中的一个选项。他对名校没有很深的执念,“如果能更进一步也算是锦上添花,考不上对我来说也没什么损失。”而家人更希望他回新疆工作。父辈们在当地发展的很好,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姥姥当了一辈子教师,舅舅阿姨们也是当地的公职人员,对于已经拿到教师资格证的他而言,回老家考公务员或者当老师都是不错的选择。翟宇飞打算拼一把,“考不上就算了,去工作,”翟宇飞说,“如果工作满意,放弃考研也是可以的。”“再不济,回老家。”翟宇飞并不是个例,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研动机为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为就业“备胎”,分别达到30%、21%。而两年前,报告显示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占13%。作为“过来人”,对目前在山西大学读研二的缉熙来说,考研也只是当时毕业面临的选择之一。“当时自己比较迷茫,没什么选择。”缉熙说,看到同学找工作,她也投简历参加校招;身边的同学都在考研,不想毕业就失业的她也就顺手准备了起来。由于本科学历找到的工作不尽如人意,研究生学历可以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所以考研对缉熙来说,成了一条比较好走的路。“如果不是和同学一起,我考研可能不会成功的。”谈起未来的规划,缉熙没有很具体的想法。“可能会去当高中老师吧?”她有点犹豫,“还是看工资择业吧,其他只是加分项。”有了高学历,才有竞争力?不同于薛薛一心考研,去年,柴子岩决定考研的时候,自己已经毕业工作了两年。“不抓紧提升的话,很容易被学历限制上升空间。”柴子岩说。一些工作单位招聘的时候明确要求985或211学历,这个门槛把只有普通本科学历的柴子岩挡在了很多机会之外。在工作中,他感受到随着知识技能的更迭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人会有被裁员风险。身边的同事也给他带来危机感。不知什么时候起,“海归”背景、硕士学位似乎逐渐成了“标配”,而他们的待遇和升职空间也远远高于自己。考?不考?柴子岩非常纠结,前前后后考虑了半年之久。毕竟考研要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他,辞职去考研,做出这个决定,不容易。离职意味着没有收入,不愿向家里伸手要钱的他只能吃“老本”;和应届考生相比,他的年龄也显得尴尬,研究生毕业就已经30岁了。除了这些,还有最大的一个问题,万一考不上怎么办?父母一开始是反对的。在他们眼中,拥有稳定工作、收入还可以的儿子该考虑结婚了,这时候去考什么研?但他们最终还是被儿子说服了。戒掉所有的娱乐活动,卸载手机里绝大部分软件;为了省出更多的学习时间,每天早上5点起床,吃饭只吃速食简餐,一遍一遍地刷高数题……重新适应学生生活并不容易,柴子岩努力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可是,重返校园哪有那么容易?2016年柴子岩毕业的时候,据教育部数据,考研报名人数只有201万;当2018年他报名考研的时候,这一数字已经变成了290万,但当年研究生教育招生仅有85.8万人。“很多人注定只能当‘炮灰’。”柴子岩说,很不幸,他也成了“炮灰”中的一个。知道落榜的结果后,柴子岩躲起来悄无声息地哭了一场。看着胖了20斤的自己,胡子拉碴,学历不高,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对象,二十多岁的人一事无成,他觉得“除了考试,好像真的什么都不会干了一样,连烟火气都没了”。他重新审视了考研这个决定,真的非考不可吗?但他不后悔,回到职场的柴子岩说,如果有可能,他还想考研,但这次会考虑在职研究生。考研执念,真的要非考不可?“如果说高考是一群人奋斗的记忆,那么考研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人的狂欢。”柴子岩这样总结那场“刻骨铭心”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难度每年都在增加,但学生们的报考热情并没有消退。”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郎铁柱说。在校生、职场人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场狂欢。是什么原因带来了持续不断的“考研热”?海天教育考试研究中心总监吴睿认为,就业竞争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就业竞争的增大,企业、事业单位招聘,甚至公务员考试等,很多岗位就明显加大了对延伸学历的要求。这是考研报名热度不减的外部环境。”吴睿说。“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本科毕业人数在不断增加,这些都是考研热的大背景,对于一般学校的学生来说,考研似乎是最简单的上进门路,也是看得见的可靠门路。”郎铁柱说, “考研热还会持续下去。”在这样的背景下,或是自愿或是随大流,不少学生把考研当成了增加就业机会的筹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考研。“不能为了考研而考研。”吴睿说。不同的专业对人的要求不同,有的需要实践经验,有的需要学历提升,他认为,比起考研,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距离开考还有100天,薛薛和翟宇飞正在积极地备考中,回到工作岗位的柴子岩也在犹豫是否要考在职研究生。(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完)

邮递员

中国“最具迷惑性”二本大学,名字听着像三本,实力却超过一本?

在我国,高等教育等级分明,重点大学,普通一本大学,二本大学,三本大学等,层次依次递减。而重点大学一般都是以“中国”开头的,比如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而一般以省份名称开头的都是普通一本类大学,比如河南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等,所以,大学名称很重要,一个名称就能反映出这所学校的层次。但是,在我国有一所最具欺骗性的二本院校,名字听着像三本,实力却超过一本?它就是位于福建的――集美大学!听到集美大学这个名字,很多人估计都以为是一个民办三本吧?不是,它是一所福建省重点大学,福建省名校,始建于1918年,真正的百年名校,实力非常雄厚,正因为如此,集美大学才在教育经费上得到了倾斜,教育经费充足,硬件设施绝对一流,标准的体音美教室,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国家一类运动场,体育场等,都是其他普通二本高校比不了的,正是在这么一流的硬件设施基础上,每年才会为国家培养出近万名优秀毕业生。除了硬件一流,集美大学的软实力也很雄厚,共有硕士点100个,博士点2个,主要院系有轮机学院,航海学院,水产学院,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体育学院等,在同类别院系中都名列前茅。集美大学的师资力量也不是一般高校比的了的。在职教师800人,其中国务院院士两人,80%以上的教师都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30%的教师都具有海外留学学习精力。这样的文化软实力,在二本高校里绝对是最强之一,甚至超过少部分一本院校实力!集美大学名称虽然不是那么响亮,但是,它的社会认可度绝对很高,毕业生最受社会欢迎,部分热门专业,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被签完了。今年又是更难就业季,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不过,就业时大家都会发现,有时,名校的毕业证比专业重要,因为单位只要你这个人。有时专业比名校重要,因为用人单位看中的是专业能力,能否胜任工作,不看你是哪所高校毕业的。所以,关于大学里好学校和好专业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悬而不决。你怎么看?

报刊亭

「热点聚焦」走进“最难考研年”如何理性对待“考研热”?

12月23日下午,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式落下帷幕。今年有341万考生报考,比去年增加了51万人,增长17.59%,这也是连续五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上升态势,再创历史新高的数字被网友称作“最难考研年”。在持续增温的“考研热”背后,有哪些“推手”因素,考生要如何避免盲目跟风,做到理性思考、合理规划未来?话题:“最难考研年”和“考研热”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的近五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显示,我国考研报名人数、往届生读研比例都逐步增加,同时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增长明显,多地出现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超过学术型硕士的现象。河南作为考生大省,同样是全国考研方阵的“排头系列”。这两日,“考研热”的话题又再度席卷河南高校圈,它背后的推手又是什么?“河南双一流大学只有郑大、河大两所,想要个好学历,真的很不容易。”今年备战北京理工大学的小刘同学告诉大河网记者,学历是块敲门砖,好学历就代表着好未来。与小刘说法相印证的一个现象是,在今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考生中,“裸考”的也大有人在,他们基本没有任何的考前准备,主要群体为上班族。作为非应届生,他们认为碰碰考研的运气,也许会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新的变化,找到一个新的突破点。除此之外,“二战”“三战”“四战”的考生也屡见不鲜,随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以及往届生对于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需求增加,往届生的考研比例也逐年提高。在这个战场上,他们的执着点多在于通过考研提高自身竞争力,从而进“体制内”工作。现象:“镀金”效应与跟风选择“我非常感谢考研,因为它是我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选择,它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坚持,隐忍,孤独。”半年的考研生活对于平顶山学院的纪泽昊而言,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新闻专业跨考到法律专业,成为一名律师就是他的人生理想。考研中,清晰的目标导向和规划会为行为“镀金”,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曲姿桦说:“备考期间,每一天在太阳升起之前,都会如时赶到一号楼三楼东边那个角落背书,相信这一切会换来好的结局吧,感谢这段经历,它是我的财富。”在考研天平的另一端,也有网友认为,“考研热”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学历社会”和“能力社会”的较量,一味追逐学历和文凭,而不是立足于能力和技能的提升,在这些考生中,存在着延缓就业时间的逃避心态,有追逐热门专业的盲目跟风等。此外,网友“小哈”认为:“大学录取时的入学调剂,造成许多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的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缺乏学习的动力,一些学习欲望较强的学生想要圆梦,只能通过考研的形式。”态度:做有头脑的“知识分子”考研热下,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刚刚落下帷幕,也许考研没有神奇到立竿见影地改变你的人生,但这一段沉默的时光,苦行僧一般的生活,都是你对理想最好的朝圣。”河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孙冬青说。在她看来,考研的意义恰好就在于过程,与结果相比,希望与迷茫,痛苦与享受交织的整个过程,对每一个考研人来说都是一种谁也无法拒绝的成长,与硕士学位相比,考研过程中学习的东西,收获的知识才会真正使人受益终生。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人生贵在认真经历与悉心收获。网友“木松”认为,并不是所有专业考研都合适,要对未来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认识后,再做决定,不盲目跟风是第一步。“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更合理地认识自身、更科学地规划未来,研究生教育应当是一个增强学识、提升能力的过程,而不能仅将其视为提升学历或找工作的敲门砖。”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王剑说。规划:“考研风”吹过 新生活如何规划考研结束,回家跟家里人团聚是郑大新传院何曼佳最想做的第一件事,“下一学期就好好准备毕业论文和找工作,顺便计划想去新疆或者云南旅游。”经历了一场考研风的洗礼,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的潘国庆说:“更加懂得学习之于人的重要性,懂得自律之于成功的关键性,今后会抓紧学习和自律的缰绳,在学术上创造一番新天地。”走出考场,迎接他们的便是新的生活,如何进行新的人生规划?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会计学院教授李爱红表示,从职业规划看考研职业的选择,实际上是“社会需要的”“我能做的”“我想做的”之间做平衡。“我想做的”是内心所追求的理想和抱负,“我能做的”是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取得的职业证书,以及人脉,如果把“社会需要的”、“我能做的”、“我想做的”画成三个圈儿,那么三者的交集就是自己的职场定位。同时,为减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大学生要尽可能地在学校期间,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扩大“我能做的”那个圈,以便为自己的理想和社会的需求,寻找更多的交集机会。考研以及工作后的学习,从职业规划上,其意义也在于不断扩大“我能做的”那个圈儿。(记者 张楠)

日新

考研潮不断升温 理性对待才是关键

文/刘一庆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环,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释放人才红利的重要途径。12月22日,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闭幕。据统计,今年有341万考生报考,比去年增加了5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也被称为“最难考研年”。当前,教育与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国家已将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增加,这顺应了国家创新发展和以高素质人才构建新竞争优势的需要。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在看到“考研热”积极成因的同时,也要对“热”现象进行必要的“冷”思考。考研热背后的原因“考研热”有着现实的数据支持。中国教育在线此前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自2007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每年增长率维持在4%左右。统计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中国考研报名人数除在2014年、2015年稍有下降外,其余年份都呈增加态势。考研报名人数更是屡创新高。据统计,2016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77万人,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201万人。另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238万,较2017年增加了37万人,增幅达18.4%。这一增幅在2019年再度被刷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规模达到290万人,比2018年再增52万人,增幅升至21%。纵观近五年的考研报名数据,从2016年的177万,到2020年的341万,5年时间,考研报名人数接近翻番。“考研难度每年都在增加,但学生们的报考热情并没有消退。”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郎铁柱此前表示,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本科毕业人数在不断增加,这些都是“考研热”的大背景。像往年一样,今年也有不少“二战”的考生。根据研招网发布的《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考研人数的增长,考生的选择和结构也呈现了新的趋势。考生方面,虽然应届生仍然是考研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以及往届生对于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需求增加,往届生的考研比例也逐年提高,据可以查询到的全国及部分省份最新公开数据显示,往届生占比近半。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考生对自我提升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亦成为考生读研的重要因素。很多学子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相对清晰的规划,既契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自身的特点。不过,大家选择考研的原因仍不尽相同。面对考研热,有些人认为这是本科毕业生逃避就业、推迟面对社会竞争的手段,也有人认为扎堆考研会稀释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造成“学历通胀”,还有人觉得不少毕业生考研就是为了“镀金”,在学历、履历上“更好看”。微博发起的投票显示,近七成网友觉得考研是为了提升学历,进而好找工作;不想进入社会而考研的网友占18.8%;只有一成不到的网友认为考研是为了继续深造做研究……“学历在招聘当中的作用依然存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考研热”背后也存在着问题。虽然高学历能够为学生带来优势,但是这种相对优势要付出很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考生应根据自身条件和职业规划理性选择,不应有“随大流”的盲目心态。相关报告显示,将近六成的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两成考生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就业有一些帮助,但作用不大。另外有两成考生认为视专业而定。有专家表示,就业竞争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是“考研热”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就业竞争背景下,企事业单位招聘,甚至公务员招录等,很多岗位就明显加大了对延伸学历的要求,这也是考研报名热度不减的外部环境。”海天教育考试研究中心专家吴睿分析。有调查数据显示,39.96%的考生都将“个人发展与就业前景”作为考研的原因,其次是占21.29%的专业前景,出于“热爱科研”目的进行考研的学生仅占12.17%。就业需求是催生“考研热”的重要原因。当前,经济稳步发展和结构转型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但在就业压力的刺激下,考生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使得社科类专业的报考人数远多于工科类专业。报告显示,在高校的报考热门专业中,社科类专业常常占据众多席位,而工科类专业寥寥无几。高校专业的报考上明显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现象。从近年来研究生报名的热门专业可以看出,考生在选择读研时更青睐金融、法律、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等社科类专业。考生报考专业的较强趋同性,喜欢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考研热不断升温,多种因素促使考生报考。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个主要动机则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这两项相较以往调查比例有所提升,可见很多考生对自我提升的诉求更加强烈。为了获得研究生学历而考研为第三种动机。理性对待考研热潮无论处于何种原因,考研热从另一角度说明广大毕业生对自身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完成本科学习的基础上,想向更高的学历与更深层次的知识发起冲击是值得鼓励的。然而,在研究生报考、录取、毕业人数均大幅增加的当下,不难发现在考研热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有必要未雨绸缪,高度重视。广大学子也当理性认识自我,合理对待考研。考研热连年升温,报考人数屡破纪录,但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受到争议。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调查,近六成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较之前有所贬值。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考研热趋势下提高研究生质量成为招生单位新的课题。当前,研究生招生规模大,研究生数量大幅增多,研究生“注水文凭”层出不穷、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质量要求不严格等问题仍然存在。为了规范学术,确保毕业生质量,今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提出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基于现状,研究生分流的有效推行面临不小的挑战。而今年以来,已有多所高校对超期研究生予以清退。然而,在“严进严出”渐成大势的背景下,研究生学历含金量的质疑仍然存在。调查显示,近六成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较之前有所贬值。研究生教育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任重道远,考研热趋势下如何提高研究生质量成为招生单位必须面对的长久课题。此外,近几年高校学生“慢就业”“缓就业”趋势增长,考研成为部分学生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选项。面对考研仍应理性对待,切莫盲从随大流。“并不是所有专业考研都合适,还需要根据职业特点,结合自身情况,对未来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认识后,再决定是否考研。”王军超还建议,在选择报考专业和学校时,避免盲目跟风,要结合自身学业水平,综合考虑自身优势和专业背景以及学术兴趣后作出理性选择。“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更合理地认识自身、更科学地规划未来,研究生教育应当是一个增强学识、提升能力的过程,而不能仅将其视为提升学历或找工作的敲门砖。”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王剑说。有专家表示,考研热显示了全民素质的提高和提升自我的热情,但在保证数量的同时,如何保证质量,尤其增加在职考研的含金量,为社会培养有实力、有能力的高级人才,这是我们应该冷思考的。认真思考如何使社会从“考研热”真正迈向“学术热”“能力热”,这样良性循环,研究生教育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种种现象提醒我们,目前需要在考研问题上对大家加强指导,引导应考人员理性对待考研。应当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更合理地认识自身、更科学地规划未来。在面对选择时,人们应认识到研究生教育应当是一个增强学识、提升能力的过程,而不能仅将其视为提升学历的“镀金”或找工作的“敲门砖”。(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

善夫

2018报考在职研究生,可选的学校和专业有哪些?

报读在职研究生,你有哪些专业可以选,有哪些学校可以报,今天小编带大家看一下这个棘手的问题。依旧是老规矩,根据两种不同的报考方式来看。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专业:主要为学硕,包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还有3个医学专业学位: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招生学校: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中科院心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湖南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小编只列举了一部分,具体的大家可以在学位网(www.cdgdc.e.cn)查询。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主要为专硕,学硕还很少。我国目前有40个专业硕士:金融、应用心理、口腔医学、应用统计、翻译、公共卫生、税务、新闻与传播、护理、国际商务、出版、药学、保险、文物与博物馆、中药学、资产评估、建筑学、军事、审计、工程、工商管理、法律、城市规划、公共管理、社会工作、农业推广、会计、警务、兽医、旅游管理、教育、风景园林、图书情报、体育、林业、工程管理、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艺术、中医,但并不是每一个专业都有非全日制的招生,也不是每所学校都有招生。招生学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江苏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小编只列举了一部分,具体的大家可以在:研招网(http://yz.chsi.com.cn/)查询。了解清楚在职研能报的学校和专业之后,那大家就可根据个人职业发展、学费、地域和兴趣爱好等综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了

乘以王舆

开封考研寄宿学校哪个好?

开封作为一个八朝古都,有很多所大学,在河南省内属于高校较多的一个城市,有河南大学校新老校区、民生学院、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封大学等几所高校,学术氛围浓厚,考研学生比较多。考研期间学生为了能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纷纷在外租房子进行挑灯备战,有时候这种情况不是很安全,特别是现在这种情况,受疫情影响,学校开课时间迟迟推后,给备考学生带来极大不便。不过大家可以放心,考研寄宿学校就是为大家准备的,近几年考研寄宿学校被炒得火热,有需要的地方就有市场,大家纷纷过来创办考研寄宿学校。但是考生一定要注意,考研寄宿学校里边也有很多内幕,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分价钱一分货。同学们在找开封考研寄宿学校的时候一定要多看、多问,多对比。启航考研寄宿学校欢迎大家参观,多提宝贵意见!考研寄宿学校是目前非常受考研学生欢迎的一种培训方式,寄宿学校不仅有考研自习室,还有考研教室,更重要的是有研友。由于考研人数越来越多,许多高校内自习室供不应求,涌现出了许多考研自习室、考研公寓,不同于单纯地提供食宿,考研寄宿学校是目前非常受在职考研学生欢迎的一种培训方式。应该综合比较,选择最优选项。考研本来就是一件突破自我的战斗,所以再努力拼搏一年或是几个月,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学环境是否良好。学习环境对学习的结果影响巨大,不然怎么会有孟母三迁的典故呢?有的考研辅导班租用环境恶劣的教学场地,环境嘈杂,安全没有保障,还经常更换地址,对学生的学习十分不利。考研是自己的事情,辅导班可以给大家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需要个人加油努力。希望大家不辜负自己,考取一所名校。成功永远属于付出的人,属于有准备的人,考研更是如此。希望考研的学弟们,首先要想好自己为啥考研,在下决心考研之前应该想好考上研究生后的生活方式,思考自己大学期间有哪些做得好,那些做得不好,在研究生阶段一定要扬长避短,进一步提升自己。如果自己考研纯粹是为了学位,为了面子。那么这个研究生不考也许对你更好,国家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为了学位而求学的人。如果根本出发点都不牢固,恐怕研究生三年后,回头更是后悔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