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喜讯?这个省的考生有福了,有望迎来1所985大学第一次

喜讯?这个省的考生有福了,有望迎来1所985大学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河南是中国经济大省,GDP总量列全国第五位、中西部第一位,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区。河南也是高考大省,但是本省的大学数量和高考人数来讲相差甚远。郑州大学是河南唯一一所211大学,双一流大学B类建设高校。王牌专业为医学,材料,化工,水利等。另外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少数一所大学。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如果人大郑州校区能够尽早成立,对于本省考研考生、高考学生而言均是一大利好消息。那么人大郑州校区到底要怎么建设呢?建成之后,又会对河南省产生什么影响呢?河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细化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通知,除了社会服务、科研合作之外,其中尤其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将在适宜的时机设立郑州校区,这是第一所表明要在河南省设立校区的顶尖985高校。一、中国人民大学郑州校区基本情况根据规划,最先成立的是中国人民大学郑州研究院,并且该研究院除了科研合作之外,还将进行研究生教育活动,人大郑州研究院既可以与省政府合作举办也可能是人大单独举办。在研究院具备一定规模之后,时机成熟之时,双方将探讨在郑州举办“中国人民大学郑州校区”,该校区重点培养人文社科领域的专业人才,并且将逐步开展本科阶段的教育。从规划中可以看出,人大郑州校区尚在初步的规划中,离最终落地还有一段距离,最先受益的应该是广大考研学生,后期人数更多的高考考生将成为受益群体。二、中国人民大学郑州校区对于河南省的意义对于河南的考生来说无疑是重大好消息。考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想在本省上学的考生不用只考虑郑州大学等大学了。同时,也弥补了一个高考大省没有985院校的遗憾。人大郑州校区的入驻,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助力经济发展。苏州、深圳两地吸引了不少高校来当地办学,人大郑州校区落地也不是没有可行之处。总的来讲,人大设立郑州校区对于河南省意义重大,河南考生也有了自己本省的985院校。希望相关部门抓紧落实到位,让河南有自己的985大学!

乃今得之

喜大普奔!河南省终迎来第一所985大学,未来的河南考生有福了

从我国985工程正式启动至今,已经过去了20多年的时间,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一共有39所大学成功进入985工程建设,现在这39所大学俨然已经成为了大学实力的代名词,成为了各个省份最值得一提的小骄傲之一。一所985大学带给一个省份的影响力远不止我们想象中那么多,然而,河南省作为我国参考人数最多的高考大省,省内却一所985大学都没有,仅仅只有两所双一流大学,分别是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由此可见,河南省的考生每年要面对的高考压力有多大,也正因为如此,河南省的学生和家长才会如此盼望高水平院校在本省的落户。近日,河南省印发的《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明确提到,中国人民大学远期可与河南合作设立或单独设立中国人民大学郑州研究院,初期会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后期会逐步扩展至全日制本科教育。虽然河南省即将迎来的第一所985大学仅仅只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分校,但是这样一所实力院校的分校入驻,依然会给河南省的考生带来极大的好处。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国内人文社科领域的佼佼者,在国内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最新的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共有9个学科被评定为A+学科,2个学科被评定为A学科,我国现在不少985大学的A+学科数量都为0,由此可见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实力有多强悍。当然,中国人民大学的优秀之处并不仅限于此,主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的中国人民大学,还拥有优越的学习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就业资源,所以很多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才会在毕业后多年后仍然对自己的母校赞不绝口。中国人民大学在外省建立的分校区并不是只有河南省这一个,事实上,中国人民大学早在2007年和2016年就已经在苏州和深圳分别建立了本校的分校。其中,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分校又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学校的占地面积虽算不上太大,但是开设的专业很有特色,对于未来想去法国继续深造的学生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两个省外分校区的录取分数线要比主校区的录取分数线低很多,所以对于很多想读中国人民大学,但是分数又不是特别拔尖的学生来说,分校区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看到这里,很多学生会说,分校区和主校区的侧重点如此不同,未来毕业证的含金量是否也会有巨大的差异呢?虽然分校区的发展规划和主校区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不论是哪个校区毕业的学生,发放的毕业证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到分校区就读的学生根本不用担心自己未来学历会不被承认的问题。可能很多河南省的学生会说,河南省现在需要的根本不是一所985大学的分校,而是一所实实在在的高水平985大学,笔者认为,引进985大学的分校,对于河南省开始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接下来河南省会有更多更加优秀的教育资源涌入,河南省的考生终有一天会打破无优秀大学可上的僵局,公平参与到高考竞争中去。今日话题:那么你对于河南省即将迎来新的985大学的消息,又是怎么看的呢?你是否也会觉得这是一个可喜可贺,造福后代的举动?

那好吧

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重大题材中国人物画人才培养”项目开班仪式在河南大学美术学院举行

9月5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重大题材中国人物画人才培养”项目开班仪式在明伦校区音乐厅举行。该项目由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支持,河南大学主办,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承办。校党委书记卢克平,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中国画学会会长、省文联名誉主席、省美协名誉主席马国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仪式由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席卫权主持。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理事陈钰铭,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丁中一,河南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会长、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院长石品,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美术馆馆长化建国,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振乾,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袁汝波,河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展龙出席开班仪式。国家艺术基金河南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明巧玲,国家艺术基金监督专家、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原副巡视员赵钢,国家艺术基金监督专家、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馆员、河南省艺术摄影学会会长姜健,国家艺术基金监督专家、河南省美术馆副馆长于会见以及来自全国各美术文化战线的50名学员,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部分领导、骨干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仪式。开幕式上,卢克平代表学校给此次聘请的指导老师颁发了聘书,马国强主席向河南大学捐赠了自己的作品。开班仪式上,卢克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代表河南大学对美术学院举办此次培训表示热烈祝贺,对国家艺术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参会的领导、嘉宾、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各位参会专家学者简要介绍河南大学的基本情况。卢克平表示,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重大题材中国人物画人才培养”项目为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以来首次承办的国家级人才培训项目,学校对此次培训高度重视并提供多方面的支持,要求美术学院高标准、高质量办好这次培训活动,同时希望受训学员在此次培训中能够学有收获,并预祝本次培训进展顺利、圆满成功。马国强在致辞中表示,重大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意义重大,在历史记述、文化传承、国民教育、审美提高、歌颂反应当代现实状况等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动重大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培养创作骨干,推出精品力作,在国家艺术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特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河南大学举办此次重大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培训班。项目对河南大学及美术学院意义重大,他希望大家能更多地分享和交流各自多年的创作经验和体会,共同促进中国人物画创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学员代表、班长关武军代表全体学员感谢国家艺术基金和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他说,此项目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提升的机会。学员们带着创作重大题材中国人物画的热情和真诚而来,坚信在这短暂的学习时光中,在各位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通过自身努力,学习到更多的艺术表现门径和创作方法,创作出“站得起、立得住”的艺术作品,不辜负国家艺术基金委对学员们的期望,不辜负各位老师对大家的培养。该项目依托河南大学美术学院自身的教学与科研优势,联合国内优质资源,授课专家与学者包括文化艺术领域名师大家、国家级文化艺术机构领军人物、河南大学知名教授等。为期23天的集中培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课程,将以高端专业讲座、深度主题研讨、艺术考察与写生调研等形式,理论与实践并重,实用性与专业性兼具,全面培养具有重大题材中国人物画专业创作能力、有独特艺术见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优秀艺术家。相信通过该项目一定能够极大促进重大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的繁荣,为重大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培养出更多的杰出人才。原文转自:雅昌艺术网

老莱子曰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高层论坛(2019)在河南大学举办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层论坛(2019)在河南大学举办河南党刊讯:(智军)11月29日由河南大学、中国地理学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支持,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层论坛(2019)在河南大学金明校区成功召开。论坛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服务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兰州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校及国内相关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120多家单位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层论坛(2019)上畅所欲言、交流碰撞,为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同时发布。上午,论坛在河南大学金明校区行政楼二楼249报告厅举行开幕式。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先省教授,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王道席教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规划师李明东先生、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杨开忠教授,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樊杰研究员等出席开幕式。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苗长虹教授主持开幕式。河南大学副校长刘先省代表河南大学向各位专家学者和各校师生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习总书记提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黄河学”的发展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河南大学依托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平台,瞄准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黄河文明源流承传、现代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为主线开展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效。他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能够把黄河文明、黄河流域和“黄河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有效推进相关学科发展。本次论坛汇集了全国地理学、经济学、考古学及历史学等相关领域顶级专家学者。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樊杰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杨开忠教授、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彦随教授等19名专家学者,聚焦国土空间格局、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治理方略、生态环境变化、水生态文明、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文化遗址保护、黄河文化的产业化等多个角度和维度,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研究及战略思考,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和富有启发性的决策建议。论坛设立4个专题论坛,与会专家学者代表围绕“黄河流域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黄河文化时代价值与传承弘扬”“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黄河生态保护与治理”四个主题进行学术交流。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苗长虹教授苗长虹在闭幕式上提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共建战略,需要多领域、多学科的协同推进以及各领域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希望共同推动黄河保护与发展智库联盟的建设。

车邻

明天,大咖云集不容错过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承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论坛时间:2020年12月7日9:00—18:00论坛地点:北京师范大学由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承办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论坛(2020)”将于明日举办。届时,教育界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将齐聚一堂,为“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大咖云集 思想盛宴这场教育盛会注定不容错过!01年度盛会!“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论坛(2020)”是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的年度品牌论坛,在教育政策研究领域竖起国家智库旗帜。02主题鲜明!有关专家学者将围绕:“十四五”宏观教育形势与发展战略“十四五”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03大咖云集!民进中央主席、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蔡达峰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还有哪些大咖将出席明天的论坛咱们一起去看看发言专家简介(按照会议议题和发言顺序排列)上午论坛:“十四五”宏观教育形势与发展战略顾明远1929年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现为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曾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等职。主编《教育大辞典》《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等,出版专著40余部,发表论文600余篇。2014年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彭斌柏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曾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处处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校长,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副巡视员、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张力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博导,国家督学,北京、上海、江苏、福建、江西等五省市政府咨询专家、多所大学兼职教授。30多年来专职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经常参与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文件和规划的调研起草工作。谈松华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顾问、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顾问、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参与教育重大决策咨询和重要文件起草,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重大课题研究。朱永新1958年8月生,江苏大丰人,汉族。1988年加入民进,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下午分论坛一:“十四五”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钟秉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政策与教育管理研究。1994年回国后任东南大学副校长,1996年调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2001年至201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2012年至2019年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2008年至2018年任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暨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目前主要兼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英国卡迪夫大学名誉国际副校长等。王定华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督学,国家教师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历任河南大学教师、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领事、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系列专著有《中国基础教育:观察与研究》《中国高等教育:观察与研究》《中国教师教育:观察与研究》《美国基础教育:观察与研究》《美国高等教育:观察与研究》《美国教师教育:观察与研究》。主编教育治理与领导力丛书、“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新时代北外文库等。发表论文160多篇。王扬南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法律专业。先后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司、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教育组、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工作,曾任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教育组二秘、一秘,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德育处处长、教学与教材处处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孟繁华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教育学)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师教育分会会长。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和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要从事教育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和教师教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多项。刘林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国家督学。孟晖1970年5月出生,江苏盐城人,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2013年8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现任武汉市教育局局长,民进湖北省委会副主任、民进武汉市主委,武汉市政协常委。余胜泉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杜育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总会计师,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理事长、中国教育会计学会常务理事、高等师范院校财务管理研究会会长、北京教育会计学会副会长、《教育与经济》副主编、《教育经济评论》编委会副主任,《教育财会研究》编委。刘宝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兼任亚洲比较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理事长等职。主要从事国际与比较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多项研究和教学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下午分论坛二:“十四五”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孙霄兵国家督学、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客座研究员、中华诗词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杨银付1967年10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员。曾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主任,驻洛杉矶总领馆教育领事,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18年7月任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作为研讨小组成员,参与改革开放以来第三、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主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重大纲领性文件的研讨和起草工作。刘贵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兼任中国教育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各类课题20余项,在《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模式》《教育科研评价的中国难题》等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8部。获全国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等各类奖10余项。其中《区域综合改革:中国教育改革的转型与突破》著作,入选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翻译为英文出版发行。王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综合研究部主任、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儿童工作智库专家,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宏观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参与国家重大教育规划、政策制定和宣传解读。方中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历任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等职。长期从事教育行政管理、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基础教育研究工作,承担大量教育政策研究课题。刁玉华1964年1月出生,山东海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高级会计师。现任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兼任河南省科协副主席)。张卓玉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长期关注和研究教育哲学、教育评价等问题。出版有《构建教育新模式》《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等著作。尹骏1973年5月生,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现任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工委委员、副局长。曾任太原市杏花岭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局长。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多年,理论与实践基础扎实,多篇论文在教育核心期刊刊登。教育实践大胆创新,实施“大学区制"与“集团化办学"改革、“太原市小学入学服务系统”、“太原市中小学减负新政”、“民办学校记分管理办法”等改革举措,在区域教育发展进程中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井光进山东潍坊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潍坊中学党委书记。全程参与校长职级制改革、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等新世纪以来潍坊各项教育改革实践。著有《潍坊市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人的解放: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自主办学: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等,发表教育类学术文章37篇,获山东省教育人事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多次参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国家、省相关文件起草工作。本次论坛由人民政协网、中国教育报、光明网、中国网、人民视频、澎湃新闻、北师大官方微博、抖音、百度直播、爱奇艺、快手等十余家媒体进行现场实况同步视频直播。

缁衣

纪念新中国辉县考古发掘70周年暨古代文明研讨会在新乡召开

映象网讯(记者 崔学庆 通讯员 郭强 饶胜)为纪念新中国第一次考古发掘——辉县发掘70周年,11月7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新乡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夏商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新乡市文旅局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纪念新中国辉县考古发掘70周年暨古代文明研讨会”在新乡召开。此次研讨会聚集了国内外考古学界专家、高校学者、省市领导和各市县文物部门负责同志160余人。河南省政协教科卫体主任杨丽萍,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庆柱,新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瑞霞,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河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展龙等嘉宾分别致辞;郑州大学副校长韩国河等出席会议。中国考古学会夏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唐际根代表全国著名考古学家刘绪先生也为研讨会的召开发来视频祝贺;郑州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研究新乡基地也在会上举行了挂牌仪式。会议就辉县发掘在中国考古学史上的标志意义以及各领域研究热点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多角度、宽领域的学术交流,梳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在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的同时运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全面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继续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挖掘、整理、阐释考古成果,保护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文化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映象网新乡新闻热线:18003711839,投稿邮箱:hnrcnxx@163.com。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来源:河南联播】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无思无虑

吐血整理!河南前30所大学排行榜发布,内附各校王牌专业!你会pick谁?

从查分到报志愿对于众多有高考生的家庭来说这段日子注定难以淡定!一所所大学和数不清的专业分分钟让你挑花眼报志愿关系到接下来的四年大学生活所以一定不能小看它!▼▼映象君在此整理出了河南排名前30的高校和他们的王牌专业希望能对填报志愿的你提供一点帮助值得pick一下!!*以下学校排名参考河南高校入选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名单综合,仅供参考。郑州大学魅力特色:实力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学校总占地面积5700余亩,现有4个校区:主校区(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南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7号)和东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一流建设学科3个: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物理学、化学、预防医学、工程力学、水利水电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新闻学、法学、历史学、行政管理、旅游管理、金融学。河南大学魅力特色:历史2017年9月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现有3个校区:明伦校区、金明校区、龙子湖校区(暂未投入使用)。河大开设有97个本科专业,4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是河大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经济学、英语、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教育学、体育教育、历史学、化学是河大的国际级特色专业。河南师范大学魅力特色:纯粹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2015年实现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111计划”。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各类学生近5万人。建有全球唯一一家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和河南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生物标本馆,设有独立学院(新联学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幼儿园。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经济学、环境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物理学。新乡医学院魅力特色:白衣新乡医学院位于新乡市,是河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国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 、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为河南省独立建制的西医本科院校。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学、护理学、药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临床医学河南省级特色专业:应用心理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法医学、英语-医药科技、护理学、药学、麻醉学、医学检验、临床医学河南理工大学魅力特色:学霸河南理工大学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河南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2002年后相继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入选省重点建设骨干高校。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南校区、北校区、西校区三个校区。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信阳师范学院魅力特色:幽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创办的第一所本科高校,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两所师范大学之一,被赞为“河南省最美的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思想政治教育 省级特色专业(13个):化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生物科学、英语、教育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心理学、经济学、应用化学、文化产业管理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魅力特色:人民的名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特色高校之一,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现有65个本科专业,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法学、哲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城乡规划学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资产评估、法律、农业、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审计、新闻与传播、社会工作、工程、工程管理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一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8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哲学、法学、地理学 二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2个):计算机应用技术、思想政治教育河南工业大学魅力特色:卓越河南工业大学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共建,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拥有3个校区:莲花街校区、嵩山路校区、中原路校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食品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民商法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河南农业大学魅力特色:洋气河南农业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烟草专卖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分别共建,入选2011计划、“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河南省省属重点大学。截至2018年4月,现拥有3个校区:郑州市文化路、龙子湖和许昌新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一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作物学、林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学、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植物保护、园艺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马克思主义理论河南科技大学魅力特色:炫酷河南科技大学坐落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理事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国防特色学科:系统工程与仿真、军用关键材料、军用机械设计及理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8个):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软件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工商管理 郑州师范学院魅力特色:活跃郑州师范学院坐落于黄河之滨,嵩山之麓的河南省省会郑州, 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河南省第八批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安阳师范学院魅力特色:复古安阳师范学院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河南省省属普通本科高校,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省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汉语国际教育郑州轻工业学院魅力特色:接地气郑州轻工业学院坐落于河南省会郑州市,属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烟草专卖局共建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高校 。国家级特色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能源与动力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艺术设计、动画、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朝鲜语河南中医药大学魅力特色:天使河南中医药大学,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中医学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护理学(中西医结合方向)、药物制剂、药学、制药工程、英语(医学英语方向)、预防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方向) 中原工学院魅力特色:匠人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拥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截至2018年5月,现拥有3个校区:学校分南区、北区和西区。省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讯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省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科学技术哲学、凝聚态物理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研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魅力特色:高大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是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高校,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是“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高校牵头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伴随着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而发展壮大。国家级特色专业:地质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农业水利工程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地质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魅力特色:云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一所以航空为特色,以管、工为主,经、法、文、理、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学校坚持“立足航空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的服务面向,形成了“管理学科为主,管理学与工学密切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确立了在航空工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研究领域中的较强优势。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审计学、工业工程河南工程学院魅力特色:建设河南工程学院地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河南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教育部“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以及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成员单位。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全工程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河南省特色专业:纺织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环境工程、艺术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洛阳理工学院魅力特色:创造洛阳理工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坚持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郑州大学、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千度创客空间”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为省级大学科技园,孵化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00家,企业技工贸总收入2017年达到1800余万元。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许昌学院魅力特色:思想许昌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是河南省首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和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并入选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教育部美术学本科专业试点:美术学省级特色专业:美术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 、旅游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 、电子商务 、应用化学洛阳师范学院魅力特色:文艺洛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为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化学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河南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音乐学、化学、物理学、体育教育商丘师范学院魅力特色:小清新学校重点规划了“商务服务,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服务、先进制造配套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教师教育”等6大专业集群,形成学校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与地方产业链、价值链集群对接、开放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国家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省级特色专业:教育学、地理科学、体育教育、化学、数学与应用、汉语言文学、物理学南阳师范学院魅力特色:旖旎南阳师范学院为河南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中原曲艺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汉史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18个。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国古代史河南科技学院魅力特色:IQ河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有3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国际合作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4个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乡学院魅力特色:宽厚新乡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全面贯彻落实“789战略行动计划”,以7大改革工程为引领,积极培育8大专业集群,加快建设9大协同创新平台,与240余家企业组建河南3D打印产业技术联盟、新乡学院协同育人创新联盟,组建了全国第一个本科层次的3D打印学院,与企业行业共同组建电动汽车学院、电池学院等;省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会计学、土木工程黄淮学院魅力特色:颜值黄淮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与国内191家大中型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组建“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推动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省级特色专业:动画、软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音乐表演、建筑学周口师范学院魅力特色:才气周口师范学院是河南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形成了与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相适应的经济管理类、机械电子类、食品化工类、生物工程类、文化艺术类和计算机科学类等六大专业集群。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南阳理工学院魅力特色:仙境南阳理工学院是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坚持重点做大做强工科,积极发展特色学科,稳步发展应用理科和人文学科。 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中医学 河南城建学院魅力特色:拼搏河南城建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城建”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校,也是全国仅有的以“城建”命名的两所本科高校之一。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安阳工学院魅力特色:励志安阳工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前身为安阳大学,是全国第9所、河南省唯一一所培养飞行员的高校。 学校着力打造航空、先进装备制造、土木建筑、化学化工、电子电气与信息技术、生物食品及农产品专业等六大工科专业集群及应用文科专业集群。大家都查到成绩了接下来填报志愿也祝大家顺利能被理想的大学理想的专业录取最后小编想说,无论你考的如何,高考只是人生中一小部分,人生路还很长,只要不放弃自己,肯上进,就可以追求到自己的幸福。河南省报志愿时间表▼今日话题你高考考了多少分?去读的是什么学校?学哥学姐在择校和选专业上给点建议吧来源:映象网(ID:hnrcn2012)综合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映象网 ·河南第一新闻门户大象融媒聚合平台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人之初

民族记忆的瑰丽宝典:十编《全宋笔记》出齐

《全宋笔记》2003年,《全宋笔记》第一编由大象出版社出版。2018年,《全宋笔记》第十编出版,至此,这套大型文献整理工作告一段落。《全宋笔记》的点校、编纂工作由上海师范大学戴建国教授主持,经上师大古籍所学术团队的不懈努力,以及大象出版社的精诚合作,前后历经三任所长、四任社长,耗时十九年。点校本《全宋笔记》共收入宋人笔记477种,汇编成10辑102册,总计2266万字,与《全宋诗》《全宋词》《全宋文》并为宋代文献整理“四大全”。2018年6月30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全宋笔记》新书发布暨座谈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术中心举行。会上“高朋满座”,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专家学者都对这一文献整理成果表示祝贺和感谢。这次会议分四个环节。首先是开幕式,由上海师大社科处处长马英娟主持,上师大副校长陈恒、上海哲学社科规划办主任李安方、北京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邓小南分别致辞。接着是新书发布会,大象出版社社长董中山致辞,项目首席专家戴建国报告《全宋笔记》编纂整理情况,上师大工作人员宣读贺信、题词(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及其主任安平秋、宋史研究会会长包伟民、大象出版社原社长周常林致信祝贺,中央文史馆馆长袁行霈题词)。随后,上师大古籍所向上海图书馆和上师大图书馆赠书。《全宋笔记》新书发布暨座谈会合影、茶歇之后是专家座谈会。因与会学者甚多,此处仅择要报道。座谈会由上海师大古籍所所长张剑光教授主持。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宋代文学会会长王水照先生主要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谈了他对《全宋笔记》的“特殊的感受”,他认为在诗、词、文之外,两宋笔记应纳入宋代文学研究的视野。面对洋洋十编《全宋笔记》,上海师大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原会长朱瑞熙先生不禁回忆起他2004年在《中华读书报》为《全宋笔记》第一编撰写的评介文章。陕西师大教授李裕民先生表示,这项工作持续了十九年,相当于司马光主持编纂《资治通鉴》,引起大家会心一笑。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唐代文学会会长陈尚君早在2003年参加过《全宋笔记》第一编的出版座谈会,对此他感慨尤深:上师大古籍所长期坚持,大象出版社坚持出版,真是非常不容易。陈教授指出,诗、文两种文体之间的“四至”比较分明,尽管也有模糊的地段,而“笔记”模糊的地方可能更开阔,因此在取舍判别上有相当的难度,《全宋笔记》达到了通融的境界,既有限定,同时也有弹性。他表示,《全宋笔记》全十编是完成了,但对于“笔记”这一体裁还可以采取开放的态度,以利于后续的增补和修订。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学者做过宋人笔记的辑佚工作,陆续刊登在台湾的《大陆杂志》上,其中大部分尚未得到大陆学者的重视。同时,陈教授深切地指出,文献整理是一项十分繁难的工作,不亲历其事,恐怕很难有真切的体会。《全宋笔记》的整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不免存在水平参差的现象和其他瑕疵,这都有待将来的修订。南开大学教授查洪德同时兼任辽金文学学会和元代文学学会的副会长,他已接受大象出版社的邀请,准备整理辽金元的笔记,所以主要谈了他对《全宋笔记》编纂工作的“学习体会”。参与《全宋笔记》点校与编纂工作的学术团队成员合影袁行霈先生为《全宋笔记》的题词是:“取笔记之精华,补正史之缺失。”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华瑞则认为,如果仅从“补正史之缺”的角度衡量《全宋笔记》,未免低估了这套书的价值和意义。李教授指出,正史大体反映的是国家的、官方的立场,笔记虽然同样出自士大夫之手,但基本上可以算作半官方、反官方的书写,假如从社会角度观察宋代历史,今人对两宋会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而这正是《全宋笔记》对学界的一大贡献。华东师大终身教授严佐之、华东师大古籍所所长顾宏义表示,华师大古籍所与上师大古籍所同根同源,作为兄弟单位,《全宋笔记》的立项、结项对华师大申报和投入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朱子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有很大的“刺激”作用。日本学习院大学王瑞来教授曾参与《全宋笔记》的点校工作,他指出日本学界比较重视正史资料,而疏于运用笔记类文献,《全宋笔记》的出版也许会引起日本学者的关注。他还表示,《全宋笔记》的编纂与出版,对以后整理宋代医书、农书等专书会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此外,浙江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宋史研究重镇的著名教授也在会上发言。作为这项学术工程的主持人,戴建国教授对团队的努力,对学界同仁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还特别提到傅璇琮先生和陈新先生,感念傅先生对《全宋笔记》项目的推助之功,感念陈先生的严谨求实与不慕名利。他表示,会汲取包括陈尚君教授在内的各位专家恳切的意见,推动《全宋笔记》的增订再版。与会学者合影

吃人井

河南高教崛起:河南大学、中科大…充满遗憾与错过!哎,一声叹息

河南大学河南省,作为中原地区人口和文化大省,人文深厚,但是其高等教育发展也跟苦逼的河北省一样,高教格局在发展中充满着机会与遗憾,我们今天简单盘点下充满遗憾与错过的的河南高教格局。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最绕不过去的就是历史悠久的河南大学,却成为无法翻身的代表;资历最浅的郑州大学凭借省城的优势,成为最大的赢家,当然遗憾错过的中国科技大学成为永远的痛。最新的双一流工程,郑州大学成为双一流名校B类,河南大学生物学专业入选双一流学科,这些都成为河南高教逐步崛起的标准,但是其发展历史仍是充满遗憾与错过。难以翻身的河南大学2017年,我们在学术中国聊了河北大学的搬家史。我们来聊聊同样不得志的第二所“河大”,就是河南大学,同样,用省份名字命名,同样,不在省会,被后起学校超越,同样,完美错过了211等一系列工程!河南大学,坐落在有近千年历史的古都开封。距离省会郑州市中心只有大概60公里。但是正是这驱车半小时的路程, 却成为河南大学无法翻身的重压。衔着金钥匙出生1912,民国初年,以著名教育家林伯襄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志士,当时的河南是袁世凯势力范围,都督张镇芳的也表示支持,在清代开封国家贡院旧址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首任校长为林伯襄先生。 这个留美预备学校,非常不简单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与当时的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和上海南洋公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呈三足鼎立的局面。转眼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军阀割据,此时冯玉祥任河南督军,治理一方。应教育界人士在河南创办大学的要求,决定建一所大学 于是从查抄军阀赵倜的财产中拨出专款作为大学的筹备基金。1923年3月3日, 在留美预备学校预校基础上建立的中州大学,设文、理两科,冯友兰、曹理卿分任文、理科主任。1927年6月,在冯玉祥将军的支持下,决定将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河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并入中州大学,成立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增加了农科和法科。1928年9月增设医科。1930年8月,学校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并改文、理、法、农、医五科为五院,张仲鲁任校长,就此河南大学正式命名。颠沛流离屡次更名抗日战争爆发,河南大学颠沛流离,辗转于河南信阳、南阳、洛阳,陕西西安、宝鸡等地办学,虽然图书、资料及仪器损失惨重,但仍办学不辍。1942年,河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河南大学,办学经费有了保障。1946年后,设立工学院,后将黄河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并入。1948年,中原局决定以河南大学一批进步师生为基础在宝丰筹建中原大学,范文澜任校长。11月,将中原大学迁往开封河南大学校址办学。1949年,中原大学迁往武汉办学,主要系科成为今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前身和华中师范大学的主要基础。同时,河南省人民政府以中原大学医学院、教育系师训班500余人和河南行政学院400多人为基础,接回迁徙到苏州的河南大学1200余名师生,重组河南大学,省政府主席吴芝圃任校长,下设文教学院、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4个学院。河南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河南大学成为最大的输家,各个学院分别独立,成为河南的各方诸侯,河南大学农学院独立并发展为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医学院独立并发展成为河南医科大学;河南大学行政学院独立,现为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河南大学水利系并入武汉大学;财经系并入中南财经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并入华中农学院……原有的院级建制均改为系级建制。河南大学出道早,却都为别人做了嫁衣。河南师范大学时期1953年8月6日,国家教育部和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决定河南大学与平原师范学院两校合并,统称为河南师范学院,在开封、新乡两地办学,分称一院、二院。1954年河南省会正式从开封迁往郑州。随之,凡带“省”字头的机关、单位也都迁往郑州,只有河南大学(当时叫“河南师范学院”)这个带“省”字头的单位留在开封,这个决定不得不说是河南大学发展史上最大的败笔,未能跟上省政府的节奏,与河北大学的发展同病相怜。后遗症一直留到现在!1955年8月16日,河南省委对河南师范学院进行调整,决定将文科集中在开封办学,理科集中在新乡办学。1956年11月,河南师范学院一院、二院分别独立为开封师范学院和新乡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设中文、历史、地理、外语4系。1959年,开封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新增物理、化学、数学、生物4系,后又增设政教系和体育系。1962年7月,河南艺术学院并入,建立艺术系;河南体育学院并入体育系;郑州大学地理系并入地理系。至此,学校有中文、历史、政教、地理、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艺术10个系。1979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增设教育系。1984年5月恢复为河南大学。学校也由师范院校逐渐发展成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2008年10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省部共建河南大学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7年9月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生物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河大恐怕是国内子子孙孙最多的大学,无论是武汉还是长沙,多少个现在比河大有名的大学可能都有河大的影子,省内的,如:河医大(并入郑大)、河师大、河农大、信阳师院。其中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河南大学开建郑州校区这也是朝省会进军的步伐加上双一流的春风或许有翻身的机会。遗憾错失的中国科技大学1958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向负责全国科技工作的副总理和中宣部呈交请示报告,建议由中国科学院试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是中国科学院依托属下各个研究所,开展教学,创办了中国科技大学。第二年,中国科技大学就被列为排名第四的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69年,有意迁往河南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遭遇冷淡,后转投安徽合肥。从此后,中科大成为安徽的骄傲和机会,河南却因此而后悔、痛楚。1969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决定重建新科大。10月17日,由于中苏边境冲突,中央要求加强战备,首都人员开始向外地紧急疏散。中国科技大学派人前往河南和湖北沙市联系疏散下迁地址。11月8日,考察结果说“…河南去的单位太多,较集中,科大不一定往那里去挤。是否考虑到安徽去,李德生同志(安徽省领导)也较感兴趣”。后来经科大、科学院领导讨论研究,觉得河南困难太大,省里又不大欢迎,安徽各方面条件也不错,大家都同意去安徽去选点。”“后来据说,中央到河南去的单位太多,压力太大,省里领导不欢迎。而安徽省表现出很大的诚意接收中国科大。12月1日,中科院领导下达了中国科技大学疏散到安徽省安庆市的指示。后来决定使用合肥师范学院的校园,中国科技大学6000名师生家属和仪器图书迁至合肥,在原合肥师范学院校址办学中科大。自此中国科技大学彻底与河南擦肩而过。河南省为什么消极对待中国科技大学呢?此时的安徽已有全国重点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而河南没有。我们可以说,当时是乱世,湖北省、江西省不也没要吗?我们可以说,河南民众重视教育,在旧中国时期建有著名的国立河南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接纳中科大的安徽领导人李德生不就是河南人吗?我们可以说,河南省领导水平有限,鼠目寸光。当时河南省领导纪登奎后来也讲,检点平生,他有三大遗憾,“一是自己早年投身革命,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大学生活什么滋味。”但是,作为全国主要交通枢纽的郑州,没有铁道学院、公路学院、交通学院。作为农业机械第一城的洛阳,没有农机最高学府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全国重点大学,今江苏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在1980年代实力仍强过山东医科大学,却没有像后者一样进入卫生部直属。机遇的把握总是要先人一步,等好处显而易见的时候,机遇已不属于普通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安徽拥有了一所中国顶尖大学。以中国科技大学为基础,安徽省还争取到中国科学院在合肥建立研究所、研究院。国家筹建的20个顶级的国家实验室中,安徽有三个,仅次于北京。这些河南都没有。蝴蝶效应显示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会导致行为结果的极大变化,从而对未来造成巨大影响。一失足成千古恨。河南彻底错失了中国科技大学,成为最大的遗憾。郑州大学全力发展的郑州大学1954年省会迁郑州后,河南大学也并未能跟随省会迁移,郑州作为新的省会,除了迁来的从河南大学分出来的医学院、农学院外,没有别的大学,更别说综合性大学,1956年,郑州新成立了一所大学——郑州大学。按郑州大学自己的说法,她“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但直到1996年,在郑州大学也是40岁的时候,就在她准备进“211”的时候。她的文科仍不如河南大学。理科和河南师范大学相比也只能说各有优长。工科就更差了,更没有医科、农科。2000年,借着高教体制改变,化工部直属的郑州工业大学下放河南管理之际,把她合并到郑州大学之中!同时也把当年从河南大学分出的医学院(1996年已称河南医科大学)合并到郑州大学,做大做强!河南大学一直到现在还是一个以文理学科为主的学校,文学历史外语这是老三样,此外还有经济和教育,理科比较差,工科就直接萎了。这在竞争中很不占优势,因为现在大学发展中,工科最重要,可以搞经费。而郑州大学又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从学科建设上就比河大强了。再加上人家在省会郑州,近水楼台先得月,河南的一个名额必然是郑州大学的。教育部新实施双一流建设工程,郑州大学无疑是最大赢家。郑州大学入选双一流高校B类,郑州大学3所非985高校成为新晋黑马,与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985高校”一起进入B类高校序列。河南大学的生物学专业入选双一流学科,这二项就是河南高等教育的最大成绩,也算是一个成功。河南是一个充满历史悲剧的省份,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发展上,省内第一所高校被省会遗弃,无法获得最够的资源与发展空间,几十年都无法翻身,以至于后起之秀生根发芽并做大,错过的名校更是铸成永久的遗憾,彻底与最优秀学府绝缘。还好有郑州大学逐步收揽一众兄弟院校形成合力,在双一流学科建设中,郑州大学与河南大学都有斩获,也是不幸中的幸运了,期待河南高等教育迎来更好的未来。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校官网 来源:学术志 文:梆博士

遥遥相对

精英齐聚!12位优秀硕博导师入职格乐大学,共筑格乐梦!

2020年10月28日下午,泰国格乐大学硕博导师聘任仪式隆重举行。本次聘任仪式采取云端远程会议模式,主会场设在泰国格乐大学,共有12位硕博导师参加了本次聘任仪式。格乐大学出席本次仪式的领导有校长杨金泉教授、国际学院院长陈秋声、国际学院学术科研副院长王琨。本次的聘任仪式从观看格乐大学宣传片开始,通过一段视频资料,大家看到了格乐大学的历史和现状,更看到了格乐大学迸发出的勃勃生机。首先,格乐大学杨金泉校长做了精彩的致辞。杨校长代表格乐大学全体师生对诸位优秀的导师加入格乐大学师资队伍,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杨校长向各位导师介绍了格乐大学的基本情况。格乐大学成立于1952年,如今已经走过了68个春秋。68年来,格乐历经沧桑和坎坷,也收获了荣誉和成功。从泰国第一所开展英文教育的大学,到如今桃李满天下的综合性大学,格乐大学走过了很长一段路。2020年泰国格乐大学与泰国的素有“清华大学”之称的玛希隆大学成为战略伙伴,与玛希隆大学东盟健康发展研究院共同建立学科项目联合培养,即格乐-玛希隆联合培养双硕士学位项目。格乐大学与玛希隆大学的合作,充分发挥了两校的资源优势, 必将为中国学子打造极具含金量和专业价值的专业课程。同时杨校长表示近几年来,他走访了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看到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基于“一带一路”大政策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学子已经走出国门去学习先进的知识,学成回到祖国报效祖国。值得庆幸的是泰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格乐大学成为很多人选择留学的大学之一,相信伴随着东盟影响力的发展的扩大,未来泰国会在国际上拥有更大舞台。格乐大学国际学院陈秋声院长也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首先感谢12位优秀学术界人才接受聘任,是对格乐大学的认可和肯定。并向大家介绍了国际学院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汉语成为国际社会重要的语言,国际学院从成立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五大学系,其中教育学系成为了最大的学系。格乐大学国际学院主管学术科研的王琨副院长发表了讲话。首先欢迎参加本次聘任仪式的老师,格乐大学会为大家提供一个平台,不论是医学,还是艺术、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将在这里大放异彩。之后,王琨副院长向大家介绍了格乐大学的学术科研情况,格乐大学的科研力量强大,2020年1月和7月举办了两次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也被优秀的国际学术期刊所发表。接下来,12受聘老师闪亮登场发表了就职演说。表示很荣幸成为格乐大学的一员,期待未来从学术、教学、科研上加强合作,受聘格乐大学不仅是信任,更是一份责任,未来将在各自领域做好工作,承担起教师责任,努力提升教学水平,积极参与学术推广,全力以赴为中泰教育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部分老师展示就职演说结束后,由格乐大学国际学院陈秋声院长宣读聘书,此次格乐大学硕博导师聘任仪式,共有12位老师参与,他们分别是:刘木森教授博士、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主要发表和成就:2018年4月,论文《康定斯基艺术美学思想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发表于《山东社会科学》(CSSCI期刊),P99-104,1/12017年1月,论文《探究3D打印技术下设计智造的可能性》发表于《装饰》(CSSCI期刊)P142-143,1/1Enlightenment and Teaching Reflection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to the Ecation of Modern Graphic Design,《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Ecational Engineering》,2/22017年4月,著作《山东石窟造像艺术》(第一作者),47万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主持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一般项目《山东石窟造像艺术研究》(项目编号12YJA760037),国家教育部(1/5)高纪洋教授教授、山东大学出站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从事设计史论、美术史论教学研究、中国画创作与研究工作。主要发表和成就:《形而下——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研究》(中国当代文艺理论探索书系),专著,山东美术出版社《“齐鲁画派”渊源追溯》,《艺术百家》, 2014年第6期,(CSSCI)山东“海上丝绸之路”设计传播研究,2020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厅局级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景泰蓝创新设计研究,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部级《现代艺术设计思潮》,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李源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主要发表和成就:CSSCI第一作者. 1/3.李源,闫民,梁勤超. 中国武术节与中国地域武术的共生及协同发展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32(2):146-150.CSSCI扩展版. 2/3,张建,李源,梁勤超. 一带一路_背景下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论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9(12):1-6.CSSCI第一作者. 1/3.李源,梁勤超,姜南. “打”与“不打”:武术形象的二元认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 41 (7):126-13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形象研究》;主持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太极拳文化产业品牌塑造研究》;主持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课题《国学视野下中国武术的文化解读与发展策略》;以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武术元素融入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等3项《民族体育现代性》,第三作者,3/4. 撰写5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弓丽副教授博士、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主要教授课程:合唱与指挥,合唱排练与实践,合唱指挥技巧课主要发表和成就:主持《武汉市中小学教师培训_项目“音乐骨干教师专项培训”》(ZSHJ-WHS-FW-2017-098)参与《高师音乐学科教育转型发展背景下的歌剧表演实践课教学模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白俄罗斯文化部 第二届“苏联人民音乐家维克多.弗拉基米洛维奇.洛夫大”合唱指挥公开比赛 荣获最高奖:《苏联人民音乐家维克多.弗拉基米洛维奇.洛夫大合唱指挥学派最佳阐释和传承者》Гун Ли. Особенности исполнения произведений для хора а cappella Китайских композиторов XX – начала XXI в. / Ли Гун // Вести Белорусско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академии музыки. – 2016. – №28.– С. 69 – 73.(独立)核心期刊《20 世纪至 21 世纪初中国无伴奏合唱作品的表演特征》《中白两国高等院校合唱指挥教学体系的对比研究》2012.07《音乐大观》ISSN1005-4626(独立)姜永志副教授心理学博士, 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后主要发表和成就:七十三.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价值、 困境与路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1) 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0年 3 期学术摘登,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 2020 年第 8 期全文转载姜永志, 白晓丽. 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预防、矫正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中国德育,2020(2)[观点摘引]2020 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健康中国视角下青少年问题性移动媒体使用行为的风险评估与预防机制研究》 (20XJC190001)2019 年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健康中国视角下青少年问题性移动媒体使用的评估与预防》 (2019M660994)姜永志 著:《理论心理学:历史与反思》 ,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8 年张永康教授博士、副教授主要发表和成就:2019年《湖北美术学院名师教学课稿--张大风花鸟画课稿》(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年5月国家课题,---教育部2019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项目来源,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项目编号201902105009, 项目名称: 《写意花鸟画造型设计》一一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基金项目《湖北省绘画写生基地的培养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编号JD-2013-03)2019年论文《智永墨迹《千字文》真书笔法研究》发表于书法报2019年连环画作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入选《学习用典一一中国优秀经典故事全国连环画作品展》苏加福教授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协同创新、知识管理主要发表和成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协同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行为涌现机制研究:基于超网络演化的视角”,19YJC630141,项目负责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超网络演化视角下协同创新组织知识共享行为机制研究”,2019M653385,项目负责人《Knowledge-based systems》《Management Decision》《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Review》《Kybernetes》《浙江大学学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机械工程》期刊审稿人苏加福,柏群,杨涛. Vulnerability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knowledge network facing resource loss: a super-network perspective. Management Decision. 2020.doi.org/10.1108/MD-02-2019-0227.(SSCI)王伟新,葛显龙,苏加福*. Proactive and Reactive Multi-project Scheling in Uncertain Environment. IEEE ACCESS. 2019.(SCI)张德玉教授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发表和成就:主持完成教育部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建设项目等省部级课题6项在《外国文学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外语研究》《中国成人教育》《山东外语教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主编出版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十二五” 《十三五》(待评定) 国家级外语重点规划教材6种13册及其他外语编译著40余部;《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东北亚外语教学》编委,《海大高教研究》《青岛工学院学报》审稿专家曾获中国海洋大学教学评估优秀 (第一名), “交通银行奖励教师基金” 一等奖、“LG 电子” 课程教学卓越奖一等奖、本科教学优秀奖 (第一名),“十佳青年教工”、山东省 “我为教育立新功” 先进个人和全国 “三育人” 先进个人等十多项荣誉称号和奖章。杨彩英副教授副教授、山东大学经济学硕士主要发表和成就:共计发表《浅谈系统工程视角下的高职课程设置》、《山东省高职院校参与国际暨港澳台合作与交流项目学生就业状况分析》等论文6篇主持或者参与课题15项担任副主编或者参编教材6本,获得威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次,获得院级先进教育工作者1次,优秀共产党员2次获得2018年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指导教师1次尚金燕教授博士、执业药师主要研究领域:从事生物药物相关研究工作主要发表和成就: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及表达产物在药效活性评价中应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家蚕2种类型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特性与生物学功能比较。主持山东省教育厅课题《中药材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和《耐盐碱植物沙滩黄芩的栽培和药用价值开发》Shi-Heng An, Jin-Yan Shang, Yan-He Liu,V Shyam Kumar, Zhong-Jian Guo, Dun Wang, Zhang-Nv Yang and Chuan-Xi Zhang.2006. Characterization of a unique gene ORF135 from Helicoverpa armigera single 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 Virus Genes, 2006, 32:21-26.姜丽萍,侯会芳,王振波,李桂荣,尚金燕,姜志辉,黄建军.复方双参颗粒中人参皂苷含量测定[J].人参研究,2019,31(4):11-16.王恒兵副教授河南大学法学博士主要发表和成就:“基于互联网WEB技术实现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交流共享平台机制的研究”被国际刊物《Review of Research and Social Intervention》(SSCI)“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B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特点和规律”,《天中学刊》2017年10月,第32卷第5期主编,《新世纪 · 新目标 · 新纲领——十六大报告若干问题研究》一书,2003.6,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参与“河南省应用型高校建设与发展研究”项目,2018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项目,已结项徐朝阳副教授博士、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GCDF)主要发表和成就:参与省部级研究课题5项,均已结项主编高校教材2部,参编高校教材2部,专著3部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篇,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篇(Eurasia Journal of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ation)获得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明办、河南省教育厅联合授予的“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河南省教育厅授予的“民办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聘任仪式圆满结束,期待疫情散去,百花盛开的时候,你我相逢格乐大学,共筑格乐梦!出国留学一站式服务,本硕博申请,留学问题可以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