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河南38所公办高校“一流本科专业数量”排名,河科大第三田鸠

2019河南38所公办高校“一流本科专业数量”排名,河科大第三

2019年4月,教育部决定启动“双万计划”。与“双一流”建设计划不同,“双万计划”针对的是本科专业,并且更加侧重人才培养。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信息,“双万计划”将建设1万个左右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最近,河南省教育厅正式公示了2019年度河南省275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公办本科高校245个,民办本科高校30个。众所周知,公办高校是河南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河南大部分的学生也都是在公办高校就读,那么,河南公办高校都有多少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呢?哪些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比较多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从上面可以看到,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达到18个、15个,数量是河南高校当中最多的,这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一直就是河南综合实力最强的两所大学。郑州大学是河南唯一的一所211大学,并且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河南大学虽然落选“211工程”,但在“双一流”第一轮评选中,成功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从具体专业来看,郑州大学入选的专业当中,人文社科类专业、艺术类专业有8个,理工类专业有10个。河南大学入选的专业当中,人文社科类专业、艺术类专业有8个,理工类专业有7个。可以看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都是综合性比较强的高校,文理比较均衡。在非“双一流”入选高校当中,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表现最好,这两所高校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达到13个、11个。其实,在河南高校综合实力排名中,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一般也都是紧随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之后。从专业来看,河南科技大学入选的专业主要是工科专业,而河南师范大学文史类专业、理工类专业差不多各占一半。在上面的排名中,信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表现也非常抢眼,我们可以看到,这两所高校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都排名前十,甚至赶上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可以看出,在河南的“学院”当中,信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的实力比较突出。但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乡医学院两所高校却表现不佳,我们可以看到,这两所高校分别排名第12名、第30名。在高考录取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乡医学院可是非常受欢迎,其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今年在河南的文理科投档线均排名河南高校第三名,新乡医学院今年在河南的理科投档线排名河南高校第四名。当然,这两所高校之所以投档线高,是因为它们的主干专业比较热门。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高校的优势学科对应的本科专业并没有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教育部2017年学科评估中,郑州大学的临床医学、河南理工大学的安全科学与工程、河南科技大学的机械工程都是河南高校当中排名最高的,但是,郑州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河南理工大学的安全工程专业、河南科技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都没有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你对上面的排名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分享观点。

河南最受欢迎的19所高校,郑大居首,河南财大、河科大表现出色!

河南是国内知名的高考大省,省内高考人数长期位居国内前列,省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较少,仅有两所高校入选“双一流”,多数高校学科评估成绩并不理想,不过相对而言这些高校的省内招生计划比较多,更加容易能够被录取,因而深受考生欢迎,毕竟大家选择的空间有限。根据2019年省内录取情况来看,郑州大学稳居省内普通类高校首位,对比河南大学领先优势比较明显,这主要得益于郑州大学出色的办学实力,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不过伴随着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的建设,这种差距预计将有所减小。由于前两所均为国内一流高校,所以录取分数优势比较明显,令人比较意外的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录取分数位居省内普通高校第3,此外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录取分数也相对较高,新乡医学院理工类录取分数仅次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但相对而言,文史类录取分数相对较低,这19所高校能够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可见大家比较认可和欢迎,下面跟大家介绍一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这4所高校。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这是省内最受欢迎的普通院校,学校位于郑州,学校占地面积2000多亩,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30000人,这个办学规模在财经类院校中相对较大。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拥有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有9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学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成绩并不理想,仅工商管理学科获评了B-等级。虽然学科评估成绩并不理想,不过由于财经类院校就业前景被普遍看好,学校的录取分数一直相对较高。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位于新乡,学校占地面积106.41万平方米,目前拥有各类学生5万余人,办学规模相对较大。学校拥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8个,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取得了一个B类,4个B-类学科,学校学科实力在省内院校中位居前列。随着中小学教师收入水平的提升,国内多地师范类院校录取分数提升明显,在山东,山东师范大学录取分数已经赶上了青岛大学,超越了山东财经大学,在非211高校中位居前列,相对而言,河南师范大学的录取分数要低很多,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位于焦作,学校占地面积4100余亩,拥有全日制在校生40000余人,目前学校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学校拥有2个省优势特色学科、22个省一级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国内院校中排名第三,为全省普通高校唯一的A类学科,此外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可见学校的学科实力非常突出,根据学校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来看,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稳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校目前的报考性价比很多。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位于洛阳,学校占地面积4600余亩,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4.1万人,办学规模相对较大,学校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有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学校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3个学科获评B-,学科水平在省内院校中位居前列,由于学校优势学科相对受欢迎,地理位置也相对占优,该校录取分数相对河南理工大学要更高一些。总体来看,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由于入选了“双一流”,对比其余院校办学优势明显,此外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乡医学院由于学科比较热门,学校录取分数也相对较高,学科实力相对突出的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录取分数并不高,建议考生重点关注。

身乃无咎

2020年河南省高校排名,河科大进入全国百强

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100强榜单公布,河南科技大学首次进入全国百强,位列全国98名,河南高校第三位。学校在十三五期间进步显著,陆续成为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获得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2项。获奖总量位列河南高校第一。学科实力显著增强:现有工程学科、农业科学学科、植物与动物学学科、临床医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位列河南高校第三(郑州大学8个,河南大学6个,河南科技大学5个;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各3个;郑州轻工业大学2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新乡医学院各1个)。人才培养突出,科研实力显著增强:2位校友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教授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高被引学者”。学生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总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17名,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位列全国高校第95名。魏世忠教授的“重型装备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开发及应用”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宋克兴教授的“高强高导铜合金关键制备加工技术开发及应用”荣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侯文邦教授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将科技与农业相结合,带动洛阳红薯产业持续产生经济效益十七亿元,使1万多人脱贫致富。从这些切切实实的成绩中,可以看出河科大在十三五期间的进步。希望河科大在十四五期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早日办成国内先进、居于省内高校前列、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早日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买衣服

继河科大后,河南小县城迎来“重量级”大学,耗资12.8亿未来可期

文/校园生活新风向(欢迎转载)给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每个城市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特点,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在最近几年发展的也很不错,除此该省也是我国的“教育大省”,每年不仅有上万的考生,分数线也相比其他省要高,在高校上,该省共有2所“双一流”院校,还有“特色的骨干”院校共有6所,最为出名的两所院校就是:“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了。在最近几年每个省都在大力建高校,大多数都在省会城市,所以“县级市”就显得十分落后了,该省在最近几年也不断在县级建高校,最有前途的两所高校是“专科”,它们分别是:“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和“南阳科学技术学院”,这两所院校的建立,缓解了该省学子竞争大的问题,但是这两所高校都是“公办”学院,所以学费也没不高。这两所院校是最出名的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所以该省并没有停止在县级建立学校,继河科大后,如今“河南小县城将“迎来”一所非常“重量级别”的高校,耗资12.8亿,未来可期”。众所周知,“河科大”,创立于1952年,位于“洛阳”,截止到目前,该校共有11类学科,还有学院共21个,以及10所“附属的医院”和100个本科专业,很少有院校有10所“附属医院”,可以看出该校的实力是非常雄厚的。继河科大后,“该省的小县城又迎来了“重量级”大学”,这也是第一所的县级“本科”大学,是一所分校,主校就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郑州工商学院”,分校叫“兰考校区”,从校名可以看出,是位于“兰考县”的,虽然该省不断在县城新建院校,但是这所院校是“首所”的“本科”高校,总耗资金额为12.8亿,是非常值得期待的。这所分校占地30万㎡,将在明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将来可接纳学生上万人,是非常大的一个建造,这所“分校”在原有校区的基础上将增加新的专业,这所院校建立在这个县城是该省教育事业非常明显的一个突破,目前正在建造中,未来可期。这所“重量级”院校在县城建立分校,在未来将吸引更多学生,同时也将推动本地的发展,该省能在这样一个县城建立第一所“本科”院校,可以看出“兰考县”是非常具有“实力”的,可以说是一个“开挂”的小县城,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往期精彩天津“退步”严重的985院校,曾称为“清北复开”,如今已被赶超辽宁“退步”最明显的985院校,曾比肩“清北”,如今地位不保高校发布新讯,考研生迎来“坏消息”,考生欲哭无泪引热议云南一“大牌”院校,被称“调剂小清华”,或升级“双一流”院校

红海龟

法官、检察官拟不限23周岁,法律硕士、法学硕博士工作年限拟放宽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段伟朵 12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听取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修订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其中,担任法官、检察官的条件中,需年满23周岁的规定拟删除。根据现有规定,担任法官、检察官的条件包括年满二十三周岁、从事法律工作满五年。有的常委会委员、地方、部门和社会公众提出,按照草案规定的学历条件和从事法律工作的年限,实际上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年龄将超过二十三周岁,这也符合法官、检察官职业需要一定社会阅历的要求。因此,草案可不再具体规定年满二十三周岁。同时,为有利于基层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检察院吸引高层次人才,建议对法学类硕士、博士毕业从事法律工作的年限适当放宽。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采纳上述意见。因此,草案二审稿将担任法官(检察官)必备条件修改为:(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五)具备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者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者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其他相应学位,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六)从事法律工作满五年。其中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学位,或者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从事法律工作的年限可以分别放宽至四年、三年。适用前款第五项规定的学历条件确有困难的地方,经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审核确定,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将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学历条件放宽为高等学校本科毕业。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侯昺昊

妙叶

河南公布一批省重点实验室:郑大3个,河大河科大2,其他牛校1个

河南省,古称中原,历史文化很牛,不过近代教育就有点落后了,尤其高校是比较落后的,河南省内国家实验室是比较少的,目前省内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河南大学2个: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1个: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1个: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师范大学1个: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是在省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所以省重点实验室就非常重要,省重点实验室是省里给钱,扶持。国家重点实验室表现最好的是河南大学,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说明河南大学非浪得虚名,要知道很多部属211院校至今没有一所国家重点实验室,比如合肥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就是0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期,河南看见他发布了《关于同意建设河南省储能材料与过程重点实验室等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的通知》,省内高校表现如何呢?要知道有省重点实验室,那就是钱,就是实力的象征,每年省里都固定投钱的。根据数量,郑州大学共有三个河南省免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晶态分子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消化肿瘤影像重点实验室三个重点实验室,两个医学,一个材料,够厉害。河南大学呢?河南省脑靶向生物纳米药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地球系统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也是一个医药生物,一个信息类,河南大学也够厉害。其他高校呢?另外河南科技大学也有两个:河南省牡丹高效培育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微生态与食管癌防治重点实验室一个是农业,一个是医学,看来医学很重视啊其他高校: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鸡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教育人工智能与个性化学习重点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煤矿装备智能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小麦生物加工与营养功能重点实验室华北水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病重点实验室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省磁电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省网络空间态势感知重点实验室。从这个排名可以看出来,河南科技第三校应该是河南科技大学,老铁们,你们怎么看

无名

河南高教崛起:河南大学、中科大…充满遗憾与错过!哎,一声叹息

河南大学河南省,作为中原地区人口和文化大省,人文深厚,但是其高等教育发展也跟苦逼的河北省一样,高教格局在发展中充满着机会与遗憾,我们今天简单盘点下充满遗憾与错过的的河南高教格局。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最绕不过去的就是历史悠久的河南大学,却成为无法翻身的代表;资历最浅的郑州大学凭借省城的优势,成为最大的赢家,当然遗憾错过的中国科技大学成为永远的痛。最新的双一流工程,郑州大学成为双一流名校B类,河南大学生物学专业入选双一流学科,这些都成为河南高教逐步崛起的标准,但是其发展历史仍是充满遗憾与错过。难以翻身的河南大学2017年,我们在学术中国聊了河北大学的搬家史。我们来聊聊同样不得志的第二所“河大”,就是河南大学,同样,用省份名字命名,同样,不在省会,被后起学校超越,同样,完美错过了211等一系列工程!河南大学,坐落在有近千年历史的古都开封。距离省会郑州市中心只有大概60公里。但是正是这驱车半小时的路程, 却成为河南大学无法翻身的重压。衔着金钥匙出生1912,民国初年,以著名教育家林伯襄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志士,当时的河南是袁世凯势力范围,都督张镇芳的也表示支持,在清代开封国家贡院旧址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首任校长为林伯襄先生。 这个留美预备学校,非常不简单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与当时的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和上海南洋公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呈三足鼎立的局面。转眼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军阀割据,此时冯玉祥任河南督军,治理一方。应教育界人士在河南创办大学的要求,决定建一所大学 于是从查抄军阀赵倜的财产中拨出专款作为大学的筹备基金。1923年3月3日, 在留美预备学校预校基础上建立的中州大学,设文、理两科,冯友兰、曹理卿分任文、理科主任。1927年6月,在冯玉祥将军的支持下,决定将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河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并入中州大学,成立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增加了农科和法科。1928年9月增设医科。1930年8月,学校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并改文、理、法、农、医五科为五院,张仲鲁任校长,就此河南大学正式命名。颠沛流离屡次更名抗日战争爆发,河南大学颠沛流离,辗转于河南信阳、南阳、洛阳,陕西西安、宝鸡等地办学,虽然图书、资料及仪器损失惨重,但仍办学不辍。1942年,河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河南大学,办学经费有了保障。1946年后,设立工学院,后将黄河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并入。1948年,中原局决定以河南大学一批进步师生为基础在宝丰筹建中原大学,范文澜任校长。11月,将中原大学迁往开封河南大学校址办学。1949年,中原大学迁往武汉办学,主要系科成为今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前身和华中师范大学的主要基础。同时,河南省人民政府以中原大学医学院、教育系师训班500余人和河南行政学院400多人为基础,接回迁徙到苏州的河南大学1200余名师生,重组河南大学,省政府主席吴芝圃任校长,下设文教学院、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4个学院。河南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河南大学成为最大的输家,各个学院分别独立,成为河南的各方诸侯,河南大学农学院独立并发展为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医学院独立并发展成为河南医科大学;河南大学行政学院独立,现为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河南大学水利系并入武汉大学;财经系并入中南财经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并入华中农学院……原有的院级建制均改为系级建制。河南大学出道早,却都为别人做了嫁衣。河南师范大学时期1953年8月6日,国家教育部和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决定河南大学与平原师范学院两校合并,统称为河南师范学院,在开封、新乡两地办学,分称一院、二院。1954年河南省会正式从开封迁往郑州。随之,凡带“省”字头的机关、单位也都迁往郑州,只有河南大学(当时叫“河南师范学院”)这个带“省”字头的单位留在开封,这个决定不得不说是河南大学发展史上最大的败笔,未能跟上省政府的节奏,与河北大学的发展同病相怜。后遗症一直留到现在!1955年8月16日,河南省委对河南师范学院进行调整,决定将文科集中在开封办学,理科集中在新乡办学。1956年11月,河南师范学院一院、二院分别独立为开封师范学院和新乡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设中文、历史、地理、外语4系。1959年,开封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新增物理、化学、数学、生物4系,后又增设政教系和体育系。1962年7月,河南艺术学院并入,建立艺术系;河南体育学院并入体育系;郑州大学地理系并入地理系。至此,学校有中文、历史、政教、地理、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艺术10个系。1979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增设教育系。1984年5月恢复为河南大学。学校也由师范院校逐渐发展成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2008年10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省部共建河南大学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7年9月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生物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河大恐怕是国内子子孙孙最多的大学,无论是武汉还是长沙,多少个现在比河大有名的大学可能都有河大的影子,省内的,如:河医大(并入郑大)、河师大、河农大、信阳师院。其中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河南大学开建郑州校区这也是朝省会进军的步伐加上双一流的春风或许有翻身的机会。遗憾错失的中国科技大学1958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向负责全国科技工作的副总理和中宣部呈交请示报告,建议由中国科学院试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是中国科学院依托属下各个研究所,开展教学,创办了中国科技大学。第二年,中国科技大学就被列为排名第四的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69年,有意迁往河南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遭遇冷淡,后转投安徽合肥。从此后,中科大成为安徽的骄傲和机会,河南却因此而后悔、痛楚。1969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决定重建新科大。10月17日,由于中苏边境冲突,中央要求加强战备,首都人员开始向外地紧急疏散。中国科技大学派人前往河南和湖北沙市联系疏散下迁地址。11月8日,考察结果说“…河南去的单位太多,较集中,科大不一定往那里去挤。是否考虑到安徽去,李德生同志(安徽省领导)也较感兴趣”。后来经科大、科学院领导讨论研究,觉得河南困难太大,省里又不大欢迎,安徽各方面条件也不错,大家都同意去安徽去选点。”“后来据说,中央到河南去的单位太多,压力太大,省里领导不欢迎。而安徽省表现出很大的诚意接收中国科大。12月1日,中科院领导下达了中国科技大学疏散到安徽省安庆市的指示。后来决定使用合肥师范学院的校园,中国科技大学6000名师生家属和仪器图书迁至合肥,在原合肥师范学院校址办学中科大。自此中国科技大学彻底与河南擦肩而过。河南省为什么消极对待中国科技大学呢?此时的安徽已有全国重点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而河南没有。我们可以说,当时是乱世,湖北省、江西省不也没要吗?我们可以说,河南民众重视教育,在旧中国时期建有著名的国立河南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接纳中科大的安徽领导人李德生不就是河南人吗?我们可以说,河南省领导水平有限,鼠目寸光。当时河南省领导纪登奎后来也讲,检点平生,他有三大遗憾,“一是自己早年投身革命,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大学生活什么滋味。”但是,作为全国主要交通枢纽的郑州,没有铁道学院、公路学院、交通学院。作为农业机械第一城的洛阳,没有农机最高学府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全国重点大学,今江苏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在1980年代实力仍强过山东医科大学,却没有像后者一样进入卫生部直属。机遇的把握总是要先人一步,等好处显而易见的时候,机遇已不属于普通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安徽拥有了一所中国顶尖大学。以中国科技大学为基础,安徽省还争取到中国科学院在合肥建立研究所、研究院。国家筹建的20个顶级的国家实验室中,安徽有三个,仅次于北京。这些河南都没有。蝴蝶效应显示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会导致行为结果的极大变化,从而对未来造成巨大影响。一失足成千古恨。河南彻底错失了中国科技大学,成为最大的遗憾。郑州大学全力发展的郑州大学1954年省会迁郑州后,河南大学也并未能跟随省会迁移,郑州作为新的省会,除了迁来的从河南大学分出来的医学院、农学院外,没有别的大学,更别说综合性大学,1956年,郑州新成立了一所大学——郑州大学。按郑州大学自己的说法,她“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但直到1996年,在郑州大学也是40岁的时候,就在她准备进“211”的时候。她的文科仍不如河南大学。理科和河南师范大学相比也只能说各有优长。工科就更差了,更没有医科、农科。2000年,借着高教体制改变,化工部直属的郑州工业大学下放河南管理之际,把她合并到郑州大学之中!同时也把当年从河南大学分出的医学院(1996年已称河南医科大学)合并到郑州大学,做大做强!河南大学一直到现在还是一个以文理学科为主的学校,文学历史外语这是老三样,此外还有经济和教育,理科比较差,工科就直接萎了。这在竞争中很不占优势,因为现在大学发展中,工科最重要,可以搞经费。而郑州大学又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从学科建设上就比河大强了。再加上人家在省会郑州,近水楼台先得月,河南的一个名额必然是郑州大学的。教育部新实施双一流建设工程,郑州大学无疑是最大赢家。郑州大学入选双一流高校B类,郑州大学3所非985高校成为新晋黑马,与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985高校”一起进入B类高校序列。河南大学的生物学专业入选双一流学科,这二项就是河南高等教育的最大成绩,也算是一个成功。河南是一个充满历史悲剧的省份,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发展上,省内第一所高校被省会遗弃,无法获得最够的资源与发展空间,几十年都无法翻身,以至于后起之秀生根发芽并做大,错过的名校更是铸成永久的遗憾,彻底与最优秀学府绝缘。还好有郑州大学逐步收揽一众兄弟院校形成合力,在双一流学科建设中,郑州大学与河南大学都有斩获,也是不幸中的幸运了,期待河南高等教育迎来更好的未来。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校官网 来源:学术志 文:梆博士

其生之时

2018法律硕士,那么这些院校间的猫腻你得懂

人生在世,不怕一时不努力,就怕一直努力但方向错了。考研也是如此。这几年考研法硕的小伙伴越来越多,2018考研战场上也是如此。眼看着2018考研暑期强化阶段到来,不少还在磨叽考研目标院校的同学找到考研君,想要点择校建议,或者不单单是建议。考研君就把近五年,特别是近一两年法硕考研战场信息重新过滤了一遍,根据各院校法硕考研难度(不是单看考研复试线,还有考研试题内容、调剂信息等等)对院校进行了层次划分,希望能为还在好几所大学前徘徊的同学带来参考。法硕招生院校报考难度大致排名(括号内为各校2017法硕复试分数线)第一梯队:遥遥领先,从未被超越北京大学非法学380(5090)北京大学法硕考研难度从来未被超越,连续多年,北大法硕复试分数线一直最高。而之所以认为北大法硕最难考,不单单是因为它连续多年法硕复试线全国第一,远的不说,2016、2017两年复试线都是380分。当然了之所以分数线这么高,也是因为报考的人太多,而录取名额有限的缘故。除了报录比居高不下外,还有报考生源的原因:①相当一部分报考北大的考生本科本身就是就读于较好的985高校,出身优;②不少同学心中有个北大梦,一战考研折戟后仍不放弃——报考北大的二战高分同学越来越多。比如有些考研党在初试考了370分上下的情况下,一志愿报考北大,未果,十有八九不甘心,二战再来通常会再战北大。另外的一些就是,本科就读的大学一般,在求职时受够了碰壁的苦,一心想考名校提升竞争力,而北大作为顶尖学府,无疑是其提升学历出身的最佳选择。所有这些都让考研北大法硕难度攀升再攀升。对此,考研君的建议是,非学霸及意志坚韧的同学,不要轻易挑战北大,而立志于报考北大的同学要踏实下来,拼劲全力的去试一次,考完再想其他。第二梯队:全国前六甲清华大学(370;(5090))、复旦大学(非法学360(5090))、上海交大(非法学345(506090))、中国人民大学非法学365(5090))、中国政法大学(355)。【北清复交+人大、法大】,全国法硕院校前六甲。除北大外,本梯队五所院校的报考难度基本相当,大有轮流坐第二把交椅之态势,如2015法硕复试线第二名是人大,2016年第二名是上交,2017年则是清华第二名。第三梯队:各地区老大比如像厦门大学(315)、南京大学(非法学350(6090))、中山大学(非法学330(5590))、浙江大学(320(5080))、南开大学(320(5590))、武汉大学(非法学345(6090))。本梯队的六所学校差不多都属于所在省份的NO1,就业方面很强势。与2016年相比,2017考研这6所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变动比较大,特别是厦门大学与浙大,分数下降明显,因此2018考研这几所大学时,大家在看报录比参考时,建议多看几年的数据。之前考研君就多次叨叨过,考研法硕择校,选择目标城市(你未来想长期就业并生活的城市)中最好的学校是最佳选择。比如,对籍贯在浙江的考生,有考研名校的实力与勇气,并且想毕业后会家乡或在杭州发展,浙大无疑是很明智的选择。作为未来要从事法律职业一员,毕竟人脉资源很重要。第四梯队具有强大区域优势的大学其实,在考研君看来,法硕考研第三梯队大学与第四梯队大学,在一些方面,差距不是太大,而考研这些学校的原因也差不多,这类大学如山东大学(非法学330(5090))、吉林大学(350)、中国社科院(325)、中央财经大学(31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30(5090))、北京师范大学(330)、西安交大(330)、中科大(335(5090))、同济大学(350)、四川大学330(5075))等,在所在区域甚至是周边省市名气与实力都很不错,考研竞争力比不上北京上海等名校,但考研压力委实也不小。该梯队院校区域优势明显,难度尚可,性价比极高。第五梯队专业优势对外经贸大学(340)、上海财经大学(310)、华东政法大学(310)、西南政法大学(3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21)、西北政法(331)。对外经贸大学,涉外诉讼优势明显,不过考研党要注意,该校一向招生人数不多,采取的为精英式教育,从该校毕业的学生在北京的就业情况不亚于清华;上海财经大学,它其实算是财经类的翘楚,鉴于有一部分法硕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去金融机构,上财的就业优势很是明显,在上海是不亚于复旦的;华政、西政、中南财政政法等,传统政法类强校,法学实力雄厚,校友资源强大,就业不俗。第六梯队保底选择其他211高校、省级重点大学,如湖南大学(305)、重庆大学(330)等。若第一志愿报考该梯队院校,一般考研初试分数能过国家线即可,考研难度一般,是大多法硕考生将此梯队院校作为保底选择。当然了在确定法硕考研目标时,除了看考研分数高低外,考研难度高低还跟学校的地理位置与其法学实力相关,大概成正比例。另外,你在确立考研目标时,还得联系下自己的就业方向,考研君给大家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当公务员,可以考虑人大政法这两个学校。目前国家机关里面的人,这两个学校出来的占多大数;你想以后做律师,北大,人大,对外,华政,复旦,武大,吉大,西政等法学实力一流的院校不错,很多好的律师所里,这些院校毕业生占了多数;你想做涉外的业务,你本科又是外语专业毕业,那么考研法硕去一流财经大学,外经贸大学,复旦大学,北大等都是不错选择,这些学校本身就有不错的涉外专业,平台不错。

屡空

河南曾拒绝收留中科大?并非不想要,是当时形势复杂不能要

在网络上,流传着很多关于河南曾拒绝收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导致当前河南没有一所985院校的文章,但是是否是因为当年的河南领导缺乏长远目光,拒绝收留了中科大呢?可能事实并非如此,与其说河南当时拒绝中科大,更确切的说法,可能应该是河南,当时无能为力,形式复杂而不敢要中科大。毕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当时的定位是非常高的,这样一个香饽饽可能谁都会想要,如果不是形式复杂,或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落户在河南了,那么,为什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后选择了合肥呢?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当时的情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外迁要从1969年说,当时,由于内外形势的原因,很多北京高校都开始纷纷外迁,这一事件也被叫做京校外迁。当时除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还有十几所高校都迁往了地方。而当时,河南是一个什么情况呢?1969年,距离三年饥荒还没过去多长时间,人口基数极大的河南省还笼罩在三年饥荒的阴霾中。而又恰逢河南省、平原省合并省会由开封搬到了郑州,当时甚至连省委书记和省长都没有。不过,即便如此,面对京校外迁,河南还是选择了接收外迁的高校,当时,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下放”到了河南固始,北京经济学院“下放”到了河南息县,接收到了这两所高校之后,原本就形式复杂的河南,很难再接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样一所高校了。而且当时的京校外迁大多是流亡形势的暂避,比如我们刚才所说的对外贸易学院,后来又回到了北京,现在叫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而北京经济学院也在1973年回到了北京,现在叫做首都经贸大学。所以当时的各大学并没有打算在各地定居,而只是避过风头之后再回北京,再加上当时河南形式复杂,所以迫不得已没有接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如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官网上也显示,当时之所以没有去河南,也是因为河南确有困难,所以说河南当时缺乏远见,没有留中科大,而进行一味的指责实际上是并不公正的。而从河南的当前一所高校,我们也可以看出,河南政府实际上对高等教育是比较重视的,这所高校就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这是一所原本在北京的高校,经过数次的颠沛流离,最终在河南郑州扎了根,所以,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河南如果有能力接收其他高校,是一定会抓住机会的。(声明: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以及各高校官方网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春秋不变

洛阳被提议设为文化特区试验点:助力河洛文化扛鼎东亚文明圈

文化力量对于整个民族来言的意义是无法估量的,抵得上再为强大的军事装备。而随着咱们社会经济一直在飞速发展,文化建设也愈来愈被重视,而河南又是咱们国家历史文化的扛鼎区域,洛阳又是河南文化的扛鼎之城,因此近些年来屡屡被提议设为文化特区试验点也并不算意外,事实上使洛阳能够以文化为核心,建立“文化特区“,打造复合型社会发展模式,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洛阳良好的文化形象,为社会和人民服务。今年同样也是,洛阳河南科技大学的副校长魏教授提出建议:把洛阳定位于文化特区试验点,助力河洛文化圈发展成扛鼎整个东亚的文明圈,一起来了解下具体情况吧!前不久,相信不少人都被郑州巩义挖出来的双槐树遗址刷了屏,双槐树遗址又被称作为“河洛古国”,从这个名字就知道是属于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百公里范围内的河洛文化圈,河洛古国的发掘也意味将有更多遗址奇迹会陆续出入,洛阳的夏都文化长久以来饱受质疑,尤其是西方史学界始终不承认夏都作为王朝的存在。但相信随着洛阳夏都二里头博物馆的开馆以及越来越多的文物和遗址被发现,洛阳在史学界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但是洛阳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旅游产业却和文化底蕴层次不相符合,虽然是四大古都之一,但和另三个较之甚远,城市综合实力大约全国前40出头。对内交通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发力,而对外交通却屡屡不前,洛阳火车站受限于郑局,目前仍是上个世纪的硬件水平。高铁虽然客流增长迅速,但却只有东西向的郑西客运一条线(徐兰高铁),还缺少一条南北向的高铁线路也就是呼南高铁,目前豫西通道虽然说是要过洛阳,但究竟何时开工却迟迟不见实锤,现在只希望可以纳入进十四五规划当中。洛阳机场更是一言难尽,整体发展受限于两个方面,一个就是飞行学院,因北郊机场的管理权并不在洛阳手里面,而是由飞行学院进行调度和管理。本来机场就挺小的,而且还有分一部分资源给飞行培训使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新郑机场确实距离洛阳很近,无论是坐大巴还是城际高铁都挺方便,无论是航班班次还是票价都较之洛阳机场有不少的优势。不过机场三期目前已经有规划出锅,整体改造动静很大,飞行学院将和客运机场分开,各自发展。从上面可以看出,洛阳真的很需要一剂强力的注射剂,经济方面现在有了河南双核心的发展基调,若是文化方面被设为特区试验点,那么可以预见洛阳的未来将十分宏伟。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下方评论里交流,点击右上角关注,了解更多洛阳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