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人们多日的哈尔滨疫情反弹的传播链源头浮出水面,在2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 系列新闻发布会第51场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学教授就哈尔滨市疫情反弹韩某极有可能为传播链源头一事做了解读。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张学在会上介绍,4月15日,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将有关两个批次采样,送至中国疾控中心,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我们送的两批样本,拿到了21人的全基因组序列数据。中国疾控中心、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信息专家对基因组序列数据分析发现,这些基因组序列间99.99%是一致的。其中有18个人的基因组是完全相同的。另外三人仅相差1-2个核苷酸。”张学说,对21人的基因组分析,确定为1个传播链。也就证明,病毒是通过一个人传开的。“通过基因测序分析明显看到,这个传播链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与中国人群中以往测过的病毒基因组序列是明显不一样的。”张学说,测序结果支持传播源来自国外,是境外输入病例。综合考虑基因组测序分析、流行病学调查证据关联等信息,目前更支持韩某是此次疫情反弹的传播源。针对韩某结束居家隔离后,与家人聚餐并曾前往上海手术,到目前为止,并未造成其他人被感染的问题,张学分析,微生物感染有一个过程, IgM出现于感染的早期,IgG出现于感染中后期。IgG出现时可能已经完全治愈了。“等韩某解除在哈尔滨的居家隔离时,有关部门对其几次进行核酸检测,都呈阴性。但两次IgG抗体检测是阳性,证明其已有了特异性抗体。它就相当于人的免疫系统把病毒给消灭掉了,此时的病毒通过飞沫、气溶胶等方式传染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这种情况下,韩某接触的其他人没有被感染是有可能的。从传染病学角度讲,也是说得通的。”群力战“疫”:向“重症”发起总攻速看!“龙江健康码”申请全流程我们的城,终将和春天一起明媚记者:赵一诺编辑:王佳琦责编:李志达统筹:王巍 李国玉监制:连占海
眼看着全国形势一片向好,黑龙江本已连续29日0新增,谁知由美国回来的无症状感染者韩某,却成为了一颗“隐性炸弹”。仅目前因她而被确诊的患者已经达到了50人,据估计这个数据还会增加。在被感染者中,哈尔滨市13岁中学生龚某尤其被大家所关注。因为一个学生感染,影响的将是全校师生及家属。据悉,龚某是通过和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才被感染的,他的近期生活史如下:★3月30日-4月13日,与确诊病例多次生活接触。★4月14日,经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检测后回家。★4月15日,经120急救车转至市定点医院隔离治疗。★4月16日,经专家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这个不经意间出现的“漏洞”,不仅给黑龙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致使该省的开学工作不得不再作调整,也给全国防控大局带来了恶劣的影响。01防疫工作不容儿戏消息披露后,国内一片哗然。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在加强相关工作的同时,也启动了问责追责机制。首先,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向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书面深刻检讨,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向省委作出书面深刻检讨。其次,省纪委监委对疫情防控不力的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追责问责。其中包括:哈尔滨市副市长陈远飞被给予政务记过处分,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傅松滨被给予党内警告、政务记过处分。刚刚获任命的哈尔滨市卫健委主任丁凤姝,被给予党内警告、政务记过处分。其实我们都知道,黑龙江之所以出现疫情反弹,跟俄罗斯的疫情爆发有很大关系。但正是因为这样,国家才在前几天封锁了中俄边境,作为疫情指挥的干部应该更具有敏感性,更应该把工作做全做细,才不会让韩某“1传50”的现象发生。0213岁中学生感染,为开学防疫工作带来怎样的挑战?1.已经开学的将不再安全,未开学的将再次被迫推迟。2020年03月30日黑龙江教育厅官宣:4月7日高中(中职)学校毕业年级全省同步开学;4月13日至17日初中毕业年级按照市域同步原则开学。初中、高中(中职)学校非毕业年级及小学、幼儿园开学时间由各市(地)视情况自行确定。但由于疫情的反弹,现在开学时间调整为:“‘五一’前初中毕业年级不考虑开学。2.高三学生再次停课。为了确保高三学生复课安全,黑龙江将从4月20日开始,对高三复课的教职工、学生及家庭成员分期分批进行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检测期间采取网上授课。其中学校教职工、学生检测费用由政府承担,家庭成员的检测费用自理。黑龙江高三的孩子也真是不容易,刚开学不到半月,又又面临上网课的尴尬局面,究竟什么时候能再次踏进校园,一切都还要视检测情况而定。这样的折腾,势必对部分孩子造成心理和学习上的影响,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高考成绩。03写在后面影响已经造成,问责并不是关键。目前,黑龙江面临着严峻地输入性风险,尤其是哈尔滨和牡丹江两个地方,更是防控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防控工作,小编认为:对内:不管是政府指挥部门,还是学校、家长和学生,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一定要科学统筹,群防群策,一旦有异常一定要及时上报。尤其是高三学生,高考时间已经确定不可能再更改,如果不能让孩子们踏踏实实地上课,将对部分孩子和家庭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对外:一定要汲取深刻的教训,严把国门第一道关口,对入境人员必须采取隔离14天+14天+核酸检测+血清抗体检测的手段,只有这样严防死守,才不会让类似的事情再发生。大家认为呢?
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虽然没有完全读懂萧红的作品,但却可以感受到她文字中蕴含的力量,也让我对黑龙江历史和文化更感兴趣了……”近日,在黑龙江大学国际大学生“世界读书日”中文演讲比赛中,俄罗斯留学生天佑动情地说。在这场演讲比赛中,萧红、梁晓声、迟子建等龙江本土作家被一次次提及。这并不是偶然,近段时间,记者从我省外国留学生较多的几所高校了解到,龙江本土作家的文学作品以及有关我省历史地理文化类书籍受到留学生青睐,包括外文译作在内,超过半数的留学生阅读过“龙江书”。调查中记者发现在外国留学生中,俄罗斯留学生阅读过“龙江书”的比例最大。俄罗斯留学生天佑在演讲中交流了读萧红作品的感受。天佑告诉记者,在黑大,阅读过黑龙江作家的作品和黑龙江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书籍的俄罗斯留学生超过了一半。“黑河学院阅读过‘龙江书’的俄罗斯留学生接近6成。”黑河学院俄罗斯留学生塔吉亚娜说,在黑河学院,很多留学生都读过《黑龙江流域发展简史》,这本书的作者谢春河就是黑龙江人。“学校还开设了黑龙江流域史课程,我们都很喜欢。”对此,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留学生喜欢龙江书,充分说明了我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近年来,我省对外国留学生吸引力显著增强,招收留学生数量进入全国前十,龙江还成为中国接收俄罗斯留学生人数最多的省份。我省建设的中俄联合研究生院、俄语中心、对俄学生交流基地、孔子学院等中俄教育交流平台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也受到了留学生的好评,这都是留学生尤其是俄罗斯留学生爱来龙江读书、爱读龙江书的基础。”通过对比数据记者还发现和黑龙江有关的文学和历史类书籍也很受留学生欢迎。中国学生张俊涛正在和外国留学生交流萧红的作品。采访中,很多留学生都表示,黑龙江很国际化,很多高校经常举办中外文化历史论坛,并邀请留学生参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深刻了解了中国以及黑龙江与自己国家间的历史渊源,增强了对黑龙江的感情。一名黑大的美国留学生说,“我喜欢阿成的《哈尔滨人》等书,我喜欢黑龙江少数民族的神话故事,我喜欢黑龙江的风景,我爱上了这里。”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很多老师都精心为留学生挑选书籍,也会为他们讲很多龙江故事,还会带他们行走龙江。从目前来看,很多留学生现在都有了‘中国心’、‘龙江情’,不少留学生还会推荐亲戚朋友来黑龙江留学。”文/摄记者 衣春翔编辑:刘晓萌 王雪梅
东北网10月31日讯(记者 王春颖)30日下午,12名来自赞比亚的留学生齐聚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行政楼6楼会议室参加属于他们自己的开学典礼,正式开启了为期3年的留学生活。据了解,这是黑龙江省高职院校迎来的首批全日制学历教育留学生。留学生代表lumbwe在开学式上发言。留学生们在哈职院操场上踢足球,参加体育活动。赞比亚留学生合影。据介绍,这12名留学生将在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完成3年的学习生活,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知识。该批留学生是在35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当地学生中经过推荐和面试两轮选拔录取的。作为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院校之一,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三年派教师赴赞比亚援教。2018年学院与中国“走出去”企业和赞比亚院校共建中赞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哈职分院。
【来源: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4月19日0时至24时,广州市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新增出院病例2例。截至4月19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5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26例。累计出院120例,尚在院治疗31例(危重型1例、重型2例)。截至4月19日24时,累计报告境内确诊病例349例。累计出院345例,累计死亡1例,尚在院治疗3例(重型1例)。4月19日0时至24时,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5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病例情况:男,17岁,黑龙江籍,国内居住地在辽宁省大连市,英国留学生。4月16日,患者从英国乘坐CZ304航班于17日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入境,采样后即转集中隔离点,18日广州海关反馈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呈阳性,即转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经进一步检查及专家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该病例的19名密切接触者已按有关规定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新增15例无症状感染者情况:2例为入境口岸排查发现,1人来自美国、1人来自英国;7例从已纳入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中排查发现,6人为外国籍、1人为中国籍;6例为近日报告病例涉及的相关人员及重点区域、重点场所排查发现,均为中国籍。上述无症状感染者全部为主动排查发现,33名密切接触者已按有关规定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病例所涉及的相关居住场所和活动场所均已进行终末消毒,环境样本检测均为阴性。对无症状感染者实施与确诊病例相同的措施,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每经编辑:张喜威1丨习近平: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据央视新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今天召开会议,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工作决不能放松;要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2丨外交部正协调接有切实困难留学生回国据央视新闻,今天,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目前,大多数海外留学人员仍然选择留在当地。考虑到一些留学人员特别是未成年留学生面临的切实困难,外交部正协调有关部门安排临时航班,以逐步有序的方式,将他们接回国内。具体时间还在沟通中3丨黑龙江绥芬河口岸18天累计进境2443人 确诊84例,多数为在俄个体华商据央视新闻,4月8日,记者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由于近期俄罗斯飞往中国的航班大幅减少,通过陆路经绥芬河口岸入境人数激增。据统计,3月21日至4月7日24时,绥芬河口岸累计进境2443人。截止到4月7日24时,该口岸累计确诊输入性病例84例、无症状感染者127例。据了解,目前经绥芬河口岸入境的84名确诊病例中,大部分是在俄的个体华商。4丨中国以外地区新冠肺炎累计死亡病例超8万例据环球网,一直追踪全球新冠肺炎确诊数据的荷兰媒体BNO新闻网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145万,达到1452170例,其中累计死亡病例83454例。至此,中国以外地区累计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过8万例。5丨塔里木盆地获重大油气发现 石油储量逾2亿吨据新华网,8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发现一条区域级富含油气断裂带,石油资源量超过2亿吨,这意味着新疆塔里木盆地腹地开辟出一个新的油气战略接替区。记者从塔里木油田公司获悉,8日,油田满深1井用10毫米油嘴进行试油后,日产原油624立方米,日产天然气37.1万立方米,获得重大突破。6丨一汽夏利:公司股票实行退市风险警示一汽夏利4月8日晚间公告,公司经审计的2019年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公司4月9日停牌一天,4月10日复牌,并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7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每日经济新闻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我们都知道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天之骄子,他们都有着过人的智慧,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们才会受到国家的重点培养,而每一个清北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有一份有着可观收入的工作。然而,有些清华的学生在出国之后选择留在国外,不回国工作,因此而遭受了很多国民的抨击,但是他们虽然身在国外,可是却心系着祖国,在疫情期间他们也给祖国捐赠物资,帮助祖国度过难关。然而有些人他们却明明家在祖国,却做出了对于祖国不利的事就像接下来我们故事的主角。黑龙江天才学霸,让清华母校丢脸留学成为博士,父亲也因她被免职在这世间从来都不少那些聪明的人,正是因为他们不断的去研究,所以才会给世界的科研带来了很大的成就,才会推动了整个世界科学的发展,而他们也是受到人们的崇敬的。然而,有一些人他们往往都会受到国民的痛斥,因为他们做出了不利于国家发展的事。我们本篇故事的主角正是做出了这样的事,她解开了我国北斗系统的编码,并且还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受到了国外的人的嘉奖,但是却对我们国家造成了不小的危害,因此,她也遭到了整个国家的人的谩骂,而她的父亲也因她而被免职,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故事吧。这个故事的主角,她的名字叫高杏欣,她出生在黑龙江的一个官宦家庭里,她的父亲是一家公安厅的副厅长。而她也天资聪颖,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考上了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期间,她学业非常的优秀,并且直接保研到清华的电子工程系。后来国内的教育早就已经满足不了她了,于是她就到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深造。她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也获得了不小的成就,一直在发表论文,总共发表了16篇论文。然而在这16篇论文里她相继解开了很多导航系统的编码,第一次她破解了伽利略导航系统的编码,并且还受到了全世界的赞赏。然而在第二篇论文的时候,她又发表了关于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编码,当这篇论文发表之时别的国家都明白了我们卫星系统的编码,那么对我们国家势必是不利的,然而她却这么做了,举国上下都对她进行了抨击,而她的父亲也被免职了。高杏欣的聪明才智是很多人都不可比拟的,但是哪怕是聪明如她,也没有把自己的国家放在心上,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遭到唾弃的,因为她从来都不会饮水思源,她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她把对她付出了一切的祖国当做敌人,只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将祖国机密公之于世,这样的做法无论是谁都会指责的。我们应当做一个懂感恩的爱国的人,因为国家为我们付出了一切。
每经编辑:马原据黑龙江发布消息,4月28日,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第51场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哈尔滨市聚集性疫情反弹传播源检测分析结果”以及“做好五一假期个人防护”。图片来源:黑龙江发布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张学在会上介绍,4月15日,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将有关两个批次采样,送至中国疾控中心,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图片来源:黑龙江发布“我们送的两批样本,拿到了21人的全基因组序列数据。中国疾控中心、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信息专家对基因组序列数据分析发现,这些基因组序列间99.99%是一致的。其中有18个人的基因组是完全相同的。另外三人仅相差1-2个核苷酸。”张学说,对21人的基因组分析,确定为1个传播链。也就证明,病毒是通过一个人传开的。“通过基因测序分析明显看到,这个传播链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与中国人群中以往测过的病毒基因组序列是明显不一样的。”张学说,测序结果支持传播源来自国外,是境外输入病例。综合考虑基因组测序分析、流行病学调查证据关联等信息,目前更支持韩某是此次疫情反弹的传播源。针对韩某结束居家隔离后,与家人聚餐并曾前往上海手术,到目前为止,并未造成其他人被感染的问题,张学分析,微生物感染有一个过程, IgM出现于感染的早期,IgG出现于感染中后期。IgG出现时可能已经完全治愈了。“等韩某解除在哈尔滨的居家隔离时,有关部门对其几次进行核酸检测,都呈阴性。但两次IgG抗体检测是阳性,证明其已有了特异性抗体。”它就相当于人的免疫系统把病毒给消灭掉了,此时的病毒通过飞沫、气溶胶等方式传染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这种情况下,韩某接触的其他人没有被感染是有可能的。从传染病学角度讲,也是说得通的。此前,据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4月15日晚,哈尔滨市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场新闻发布会通报,疑似感染源韩某,女,22岁,于3月19日从美国抵哈,当晚22时左右通过“手拉手”方式转运至家中,并按照当时政策规定,执行了居家隔离观察。期间,采取了相应管控措施,并按规定对其进行了医学检测,3月31日核酸检测为阴性,抗体检测IgM、IgG均为阴性,4月3日,韩某达到了隔离满14天的要求,再次对其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所以解除了对韩某的居家隔离。4月9日,郭某明发病确诊后,通过流调和大数据比对溯源分析发现,郭某明的密切接触者、即刚才发布的被订正为确诊病例的曹某居住在道里区群力富丽江湾小区,与韩某住同一栋楼、同一单元分别为402室和302室,是楼上楼下邻居,二人并不相识。韩某在隔离期间,居家未外出。当通过流调和大数据比对发现曹某与韩某的关联性后,市疾控和公安专业技术人员立即对其居家隔离地进行了现场勘察。经查,该建筑为一梯一户,整个单元共用一部电梯,存在可能被污染的共同空间;上下相邻两层间由于房屋结构等原因,也存在疫病传播的可能,具备传染的条件。每日经济新闻
今天,一位山西太原的母亲冲上热搜。她主动告知邻居孩子的归国行程,非但没有遭到冷遇,反而被广大网友点赞!“我家孩子刚从日本回来,请大家做好防护!”据太原晚报报道,10月21日上午,在太原大唐长风小区一个由居民自发组建的“十一单元”微信群里,一条接一条的暖心信息,看得让人感动。这条微信消息的发布者是住户李女士,在这条温馨提示后面,李女士还特地附上了女儿的解除医学观察通知书和核酸检测结果。稍后,她在群里又加了一句,“她回来上楼时,我会在第一时间告诉大家,请大家避让一下,在此代表全家表示歉意,耽误大家10分钟的时间,祝大家生活愉快!”据了解,李女士的女儿在日本留学,这次回国先在厦门隔离了14天,10月21日上午乘机回到太原。在此期间,孩子已经做过三次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但是,为了避免打扰邻居,消除大家的担心,李女士又特地在单元楼微信群里发出了这条温馨提示。对这个提示,众邻里纷纷点赞。一名邻居说,一大早醒来,就看到了李女士的提示信息,顿时觉得心头一阵暖意,忍不住点了个赞,并附上一句“欢迎孩子回家!”这位邻居还说,李女士主动提出来让大家做好防护,并附上了相关检测结果,这种自律的行为让人温暖、令人钦佩。“咱不能为国家做什么大事儿,但是也不能给大家添什么麻烦。现在,疫情防控还很关键,安全第一,我和家人要对小区的居民负责,让大家放心、安心!”李女士在电话中说。00:44来源:@晋距离视频网友:对自己对他人都负责!欢迎回家!其实,类似的事情在青岛也有发生,在青岛某小区的微信业主群里出现了这样“一封信”:邻居的回应也十分暖心!为两位母亲的公德心点赞!疫情隔离的是病毒,而不是爱心。综合来源:中国青年报、太原晚报、@晋距离视频、青岛广播电视台等。编辑:孙溶责编:王雪梅审核:王巍统筹:陈长辛监制:刘中山
央广网哈尔滨2月20日消息(记者迟嵩)19日下午,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哈尔滨开幕。来自全省各个方面、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3800万龙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省人大代表、哈尔滨商业大学教授刘晓峰表示,日前,民建黑龙江省委在对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进行调研时了解到,上海在不断探索开放外籍人士在沪创业政策,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环节是注入国际化基因的最好时机,留学生创业的背后,其实是文化的交流与交融。经国家人社部和市人社局同意,从2015年起,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试点在沪高校硕士及以上学历外国留学生到“双自”地区直接就业,已有25家自贸区企业通过此政策直接聘雇28名硕士学历外国留学生。现在这项政策已经放宽到本科学历。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新区2019年发布的《哈尔滨新区暨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关于鼓励产业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30条),2020年发布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关于加强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2020-2025)》(25条)都把吸引留住人才作为主要内容,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优惠政策。据教育部2018年统计,黑龙江省接收留学生规模按省市排序第13名,达到13,429人。黑龙江省在校留学生也是促进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潜在人才资源。刘晓峰认为,在校留学生在黑龙江省学习,熟悉本地市场,目前就是现成的招商资源,如果开发好这个资源,对于未来留住国外人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国内外资源,引进国外新项目,对增加现有项目走出去的机会也将发挥重要作用。现行的创业政策允许在中国高校毕业的优秀留学生在自贸试验区就业和创业,而对在校留学生创业没有涉及。建议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借助创新发展的机会,争取国家支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激励黑龙江省高校在读留学生在自贸试验区就业和创业,为助力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发展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