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河海大学新校区开工建设,规划占地面积与原三个校区之和相当马尾辫

河海大学新校区开工建设,规划占地面积与原三个校区之和相当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一流学科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多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占地面积2462亩。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的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河海大学机械学院,1996年5月更名为河海大学常州分校,2000年6月更名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常州校区是河海大学具有较完整办学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力量。常州校区地处江苏省苏锡常经济高速发展地区,位于“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常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常州市行政中心毗邻,占地436亩。2019年2月18日,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金坛:5个项目入选省重点》,五个项目中有一个为河海大学将在常州市金坛区建新校区项目。2020年6月28日上午,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开工启动仪式在常州市金坛区长荡湖畔举行。数百名代表、嘉宾四方云集,共襄盛典,共同见证河海大学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时刻。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的建设是河海大学与常州市在30余年合作办学基础上,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的一次合作,是深化校地融合发展的一次崭新起点。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位于常州市金坛区钱资湖与长荡湖之间,与长荡湖畔相邻。常州新校区将秉承河海大学百年办学传统,立足水利特色,在规划设计中按照“水为魂、苑为体、人为本”的理念,规划将长荡湖畔湖水直接引入校园景观,校区四面环水,符合河海大学特色。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占地面积2248亩,项目总投资50亿元,定位本科教育。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建成后将下设机械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金融学院、运载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以及华罗庚学院(拔尖人才培养学院)、医学院、常州研究生院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成为河海大学主体校区之一,入驻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人。

乱天之经

河海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

未来网高校频道9月18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孟凯 刘明昊 吕辰熙)9月16、17日,来自五湖四海的河海大学研究生新生汇聚学校,共同加入河海大家庭,4334名硕士生,461名博士生,欢迎这4795名研究生新同学的到来!该校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常州校区,各校区迎新工作顺利展开,学校领导深入迎新工作现场,亲切慰问各学院迎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对他们的辛勤付出给予了充分肯定,也对研究生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正值白露与秋分时节交替之际,秋雨伴着寒意,但迎新的热情却丝毫不减。2020级研究生如约而至,耀眼如你,点亮河海的校园。该校在各校区分别设立了井然有序的报道点,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新生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依次完成“体温监测、身份验证、苏康码查验”等流程后进入校园。因疫情防控的特殊要求,今年家长不能进入学校,为此,学校专门安排了“定制公交”作为接驳车帮研究生新生们运送行李,并且安排了大量的志愿者。当天一大早,志愿者就早已在校门口准备就绪。新生们陆陆续续地拖着大包小包走来,志愿者看到后赶忙上前帮助新生分担行李,引导他们一步步地进行测温、核验证件、发放通行证、填写行李标签、托运行李等。校门口的登记完毕后,志愿者们还会帮新生们把行李送上接驳车,将其送达寝室。接驳车不断往返于校门口和学生宿舍之间,志愿者们也为了接送新生在校门口与各个河海地标之间周而复始。当新生们遇到疑惑时,志愿者们还会耐心、细致地解答新生们的疑惑。当问到“一天工作下来累不累?”志愿者们摇摇头,都觉得自己作为水之子,也因能帮助到研究生新生而感到满足和快乐。在报到点,现场的老师和志愿者耐心地为研究生新同学们解答报到流程中的各种问题,指导大家填写相关表格、验证信息,一切井然有序。学校还为贫困学生设置了绿色通道,为他们顺利入校保驾护航。在宿舍楼下,阿姨们微笑着欢迎新同学们的入住,大家用最真挚的笑容、最贴心的服务给研究生萌新们带来了家一样的温暖。校门口、报到点、宿舍等,在每一处学校都安排了细致的服务,欢迎经受住疫情大考的新同学们的到来!新同学们的感受水文水资源学院 沈旭辉来自河海大学大禹院本科2016级水文班的沈旭辉也是今年的研究生“新”生。沈旭辉作为优秀学生参加了大禹院组织的本硕博项目,未来几年将在河海继续深造。谈及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河海,沈旭辉对江宁和西康路两个校区都有着别样的情怀。他怀念江宁图书馆浓厚的学习氛围,而西康路校区的科研气息也让他干劲十足。河海的同学、老师还有课题组的成员也都让沈旭辉对河海有更多千丝万缕的挂念。而关于未来的研究道路,他认为水文的发展已经到了进入到了由传统水文向新水文的转变时期,他愿意见证并加入其中。沈旭辉还对学弟学妹发出寄语:想要做的事,请勇往直前地做出来!信息学部物联网工程学院 姜天尚姜天尚是一名特殊的硕士研究生新生: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在南京长大的他很小的时候就来过河海大学江宁校区,一直对河海充满着向往。在了解到河海大学非常欢迎退伍军人报考的时候,他十分激动地参加士兵计划进行报考,最终如愿走进河海校园。身为一名军人,姜天尚依然保持着踏实肯干的作风,他希望自己能认真地完成学业,补齐自己代码编写薄弱的短板,成为导师的好助手。同时,他也会时刻督促自己努力锤炼自己的本领,在国家需要之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徐祺、胥晶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南门前,有两个看起来十分“悠然自得”的身影,他们是本科保研河海本校的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新生:徐祺、胥晶。两人对河海的一切都感到很熟悉、很亲切,河海的校园生活对他们来说再适应不过了。两人乐观直言:希望自己能继续在河海发光发热、释放生命之火、开开心心、做出丰硕的科研成果。机电工程学院 刘鹏鹏机电学院水利机械专业的刘鹏鹏是一名本科在河海就读,硕士、博士生涯即将在河海展开的水之子。在毕业多年后,从工作岗位回到学校重新深造,刘鹏鹏积攒了很大的勇气。对于水电行业,他认为自己有太多的专业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这使他越发想尽自己之力,学习、研究相关知识,解行业内的燃眉之急,为水电事业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学校进行深造。刘鹏鹏自豪于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母校。河海大学在水利水电行业一直都是掌舵者、先驱者。身为河海人,刘鹏鹏认为自己当年很荣幸进入了设计院,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以河海人的身份感到自豪。他认为大学,是大浪淘沙,是独木桥的延续,只有明确了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迅速汲取到养分,不断总结经验,在日后成长为闪闪发光的金子,这才是人生的捷径。商学院 赵晓伟赵晓伟是来自商学院企业管理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新生,他直言自己十分喜欢南京这座集历史厚重感与现代先进感于一身的城市。赵晓伟还认为河海大学的商科专业具有极大的优势,自己能在其中学到自己想要学到的东西。赵晓伟希望自己在未来的研究生学习中能够取得不错的科研成果。专业的特殊性也使他常常会进行校外实践,他希望通过这些实践确定自己将来的工作方向。公共管理学院 王宁来自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2020级硕士新生王宁活泼开朗,他在来到河海前对南京情有独钟。王宁在考研期间一直以河海为目标,在河海研究生学长的帮助与指引下一直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奋进,最终得偿所愿。王宁希望自己在河海期间能让自己的硬实力有所提升,能够参与更多的比赛,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宏银陈宏银是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2020级硕士新生。陈宏银一直十分向往河海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她对河海产生向往的原因十分可爱,对陈宏银而言,选择河海不仅仅是因为河海大学的专业实力雄厚,还因为“河海蓝”是她十分喜欢、令她感到十分温暖的颜色。陈宏银直言自己刚踏进学校,心情激动而又忐忑,但看到散发蓬勃生机的河海校园,心中的忐忑之情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是对新生活的向往。

汝奚恶死

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开建 2023年秋季学期建成投用

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效果图。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 张春平 记者 王赟)昨日,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开工启动仪式在常州市金坛区长荡湖畔举行。“常州新校区将与南京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实行一体化管理,本、硕、博一体化培养,规划入住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人。”河海大学副校长陆国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将开设机械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金融、工业设计、拔尖人才培养(华罗庚学院)等二级学院,以及常州研究生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同时与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建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记者了解到,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选址在金坛区长荡湖旅游度假区范围内,位于沪武高速以南、长荡湖以北,总用地面积2248亩。规划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容积率0.84。近期工程规划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由常州市金坛区政府投资建设,2023年秋季学期建成投用。

红藏品

著名大学的分校区有哪些?

大家好,欢迎大家继续关注,这期为大家分享的是著名大学的分校区,你知道有哪些吗?1、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常州校区是河海大学具有较完整办学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力量。常州校区地处江苏省苏锡常经济高速发展地区,位于“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常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常州市行政中心毗邻,占地436亩。 2、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威海校区是应威海市人民政府盛邀,为适应国家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及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区域内国民教育体系需求,以“筑巢引凤”模式,在威海南海新区开展高层次、国际化办学。3、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郑各庄村,占地面积为300亩,北接北京市母亲河—温榆河,南邻清雍正年间平西王府,东侧是一条滔滔长流的环城水系,西傍宏福创业园区,校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4、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滨海城市秦皇岛,北倚燕山、南临渤海,校园内林木花草郁郁葱葱,楼群建筑风格迥异,环境优美清新,生活设施完善,文化氛围浓厚。5、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威海校区创建于1984年,是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联合共建的多学科、开放式、综合性大学校区。6、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是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教学所在地,除了有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还有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光电信息学院,物理电子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学院的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7、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苏州校区是中国人民大学整体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是人民大学国际化的窗口;是面向国际、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和培养高端人才的实验基地;是优势学科国际化拓展与提升的重要平台。8、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深圳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哈工大“一校三区”办学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世界知名的工科强校。9、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盘锦校区的建设既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满足辽宁省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盘锦市对高端人才需求的需要。10、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是第一所在海外设立的中国知名大学分校,是厦门大学海外直属校区。11、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峨眉山景区,是西南交通大学“一校两地三校区”办学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花园学府之美誉。12、西南大学荣昌校区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是西南大学“一校两地”办学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重庆市荣昌区,是重庆市园林式单位。13、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坐落在有“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之称的宣城市区南部,这里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这期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大家有什么心得体会,欢迎大家留言分享!我们下期再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茴香

南京的河海大学是一所211大学,为何存在感特别低?

河海大学建于1915年,是一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地理位置优越,并且学校实力突出,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一流学科建设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河海大学目前已有多层次学位授予权,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院校。目前学校拥有三个校区,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在校生51000人左右。河海大学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分别是:“环境工程、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力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2018年学校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和社会学两个专业。新增专业从今年9月份开始招生,机器人工程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社会学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机器人工程属国家新兴产业,也是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新增加专业,该专业主要面向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和机器人科技发展趋势,培养具备扎实的机器人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师资力量强劲,学校现有教职工3441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354名,博士生导师483名,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15名。国家级特色专业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等13个专业。以及拥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9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8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其中海岸灾害及防护、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南方地区高效灌排与农业水土环境、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等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持戒

遗憾!125名博士被集体退学,河海大学为何会开出如此“罚单”?

2021年1月22日,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发布了一则关于“125名博士被集体退学”的消息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如此众多的博士研究生被集体退学,真可谓“史无前例”!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公告:《河海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退学处理决定的公告(第一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以及《河海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河海校政[2017]114号)的规定,2021年1月14日,经学校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对附件名单中125名博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在这个公告中,所给出的信息主要有三条:① 处罚依据,即《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河海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两个规定;② 处罚权威,即“经学校专题会议研究决定”,这意味着该处罚符合“法律程序”,具有“法律效力”;③ 处罚内容,即“对125名博士研究生予以退学”,这是一项令人震惊和注定会产生极大影响的决定。然而,考上博士研究生并不容易,博士学位拿到以后在工作过程中也非常有用的。通常来讲,学生们除开身体原因外不会“主动退学”。那么,河海大学为何会对多达125名的博士研究生开出退学“罚单”?研究生被“退学”的六种情形:为了找到这些博士研究生被退学的原因,我再次认真翻看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规定,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予退学处理:(一)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二)休学、保留学籍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三)根据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不能继续在校学习的;(四)未经批准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五)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未履行暂缓注册手续的;(六)学校规定的不能完成学业、应予退学的其他情形。如果学生“本人申请退学”,学校审核同意后,也可以办理退学。但是,这125名博士研究生被集体退学,很显然不属于“本人申请退学”这种情况。在这六种退学情形当中,最有可能的是第一条、第四条、第五条。这几条虽然具体名目不同,但其实本质上差不多,都是因为这些博士研究生“未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那么,“博士研究生被集体退学”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第一,各大高校收严“学籍管理”,对“拿钱买证”现象说不。过去有很多人读博士都是“拿钱买证”,他们交了钱,但是不去上课,作业也花钱请人来做,而导师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甚至还专门“放水”。或者学生长期不上课不完成作业,相当于只是报了个名,这类读博士的人主要是一些在职工作者。由于这种做法越来越影响到各大高校的声誉和口碑,现在高校开始对这种现象“说不”。第二,“研究生扩招”导致招生质量下降,不能按时完成学业。其实研究生扩招已经不是什么新闻。研究生最近几年几乎每年都在扩招。据统计,2020年博士研究生总招生规模将会达到10万,比10年前多了近4万人。2020年硕士研究生总数更是超过了100万之多。不断扩招后的一个结果,就是导致生源质量相应下降,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能力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第三,一些青年研究生就读时慵懒懈怠,无法完成相应学业。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采取的是“严进宽出”模式,很多学生考进大学、考上研究生之后,就不再努力学习,不再勤奋钻研。取而代之的是“享乐主义生活”,打游戏、耍朋友、四处旅游等等,养成了一种慵懒懈怠的不良习惯。或者因为被导师“免费安排工作”“不断榨取成果”,导致这些研究生思想状态消极,精神面貌不佳,最终无法完成相应学业。高等教育“宽进严出”时代开始来临?近期,除开河海大学之外,很多高校都在发布类似的“退学处理公告”。2020年11月16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对57名博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2021年1月18日,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对3名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4名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从最近以来多所研究生院退学处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情况来看,高等教育“宽进严出”时代似乎将会来临。“宽进严出”是相对于“严进宽出”的高校育人模式。2008年,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提出,改变目前大学考试“严进宽出”的现状,实行“宽进严出”的高校淘汰机制,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后才能毕业。“宽进严出”的优势在于:一方面能够督促、激励学生积极认真学习,从大学入学时起就不敢懈怠,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上采取“宽进严出”,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够真正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提高大学“含金量”。虽然我国目前采用的是“严进宽出”的大学教育模式,但可以肯定的是,“宽进严出”将会成为未来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延伸阅读:你所不知道的“河海大学”!说起“河海大学”,很多人竟然都没有听说过,而这所学校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全国重点大学。下面我们来看看河海大学的相关资料:河海大学的前身是1915年创建于南京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河海大学是一所工科性质的大学,其特色专业是“水利”专业,著名的土木工程专家、桥梁专家茅以升就是河海大学的校友。河海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河海大学一共有三个校区: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占地面积近2580亩;开设5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5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有教职工3433名,专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静之至也

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在金坛开工建设

常报全媒体讯 昨天,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开工仪式在金坛区举行。副省长马欣,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致公党中央原副主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严以新,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市委书记齐家滨、市长陈金虎出席仪式。马欣宣布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开工启动。徐辉宣读教育部《关于河海大学建设常州新校区有关事项的批复》。唐洪武在讲话中说,河海大学将常州新校区建设作为学校整体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紧密对接常州“五大明星城”建设,充分发挥金坛人文、区位、产业、生态优势,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聚焦发展内涵、瞄准科技前沿、汇聚高层次人才、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保障学校在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上取得新成效。陈金虎在讲话中说,作为科教创新的重要资源和载体,河海大学在常办学30多年,与常州血脉相连、水乳交融、互相滋养,已经成为常州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次新校区的启动建设,必将有力提升金坛区乃至常州市的城市品质、人文素质和产业能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进一步促进校地联姻、相互支撑、融合共生、协同发展,开创互利共赢、携手发展的校地合作新局面。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为河海大学“双一流”建设提供最优质、最高效的服务,全力支持、全力推进常州新校区加快建设,为学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创造最好的条件。希望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以此为契机,推进名校名城深度融合发展,让更多的高端科技成果助力常州产业升级,让更多的一流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常州城市建设,让更多的学术研究成果惠及常州发展,不断汇聚起推进“五大明星城”建设、推动常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澎湃动能。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选址在江苏省金坛长荡湖旅游度假区范围内,总投资50亿元,将在2023年秋季学期建成投用。作为河海大学主体校区之一,常州新校区与南京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实行同一模式、同一标准管理。常州新校区规划入驻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人,实现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未来将开设机械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金融、工业设计、拔尖人才培养(华罗庚学院)等二级学院,以及常州研究生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同时与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建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市领导方国强、陈正春、何玉清参加仪式。 (舒泉清 赵鹤茂)

卜尔

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正式开工建设 2023年秋季学期建成投用

未来网高校频道6月29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张春平 孟凯 彭国平)长歌写浩荡,河海启新坛。6月28日上午,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开工启动仪式在美丽的金坛区长荡湖畔举行。数百名代表、嘉宾四方云集,共襄盛典,共同见证河海大学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时刻。出席启动仪式的领导有江苏省副省长马欣,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徐光辉、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等省政府和部门领导,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市长陈金虎等市领导和市政府部门干部代表,金坛区委书记狄志强、区长沈东等区领导和区各界人士代表,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等校领导和学校干部师生代表。参加仪式的特邀嘉宾有致公党中央原副主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严以新,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河海大学原党委书记、原校长姜弘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云,江苏沿海开发集团公司董事长邓东升,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继胜等河海校友代表和老领导代表。马欣宣布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开工启动后,参与启动仪式的领导共同为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奠基培土。仪式上,徐辉宣读了教育部《关于河海大学建设常州新校区有关事项的批复》,常州市金坛区委书记狄志强致欢迎辞,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和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虎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唐洪武在讲话中说到,高校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肩负着兴学强国的时代责任。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开创者,河海大学始终肩负治水兴邦的使命担当,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依托水利、环境、土木、经管等学科特色优势,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在水利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治理、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建设常州新校区,是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长江教育创新带建设,主动融入“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关键举措,也是学校着眼未来跨越式发展,获取新动能、实现新突破的长远布局。全校上下已形成高度共识,将常州新校区建设作为学校整体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紧密对接常州“五大明星城”建设,充分发挥金坛人文、区位、产业、生态优势,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聚焦发展内涵、瞄准科技前沿、汇聚高层次人才、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保障学校在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上取得新成效。河海大学有能力、有信心将在常州的办学进一步做大、做强,常州新校区的建设必将为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江苏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更加有力支撑。陈金虎在讲话中说到,站在纵深推进“强富美高”新常州建设、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起点上,常州确定了推进“五大明星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科教创新明星城”是目标之一。作为科教创新的重要资源和载体,河海大学在常办学30多年,与常州血脉相连、水乳交融、互相滋养,已经成为党委政府的重要智库、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次新校区的启动建设,必将有力提升金坛区乃至常州市的城市品位、人文素质和产业能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必将进一步促进校地联姻、相互支撑、融合共生、协同发展,开创互利共赢、携手发展的校地合作新局面。常州新校区承载了校地双方互惠共赢、合作发展的美好愿景。常州市委、市政府,金坛区委、区政府将一如既往地为河海大学“双一流”建设提供最优质、最高效的服务,全力支持、全力推进常州新校区加快建设,为河海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创造最好的条件,让河海大学这棵大树植根常州沃土,开出芬芳的花朵、结出最美的果实。狄志强在致辞中表示,金坛拥有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和“两山两水六分田”的自然禀赋,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特色明显,是苏南发展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地区。金坛正围绕“建设常州西部新城区、打造发展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团结拼搏、奋勇前行。河海大学大气魄落子金坛、大力度布局常州,是河海大学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举措;是常州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优化高校资源布局,推进产教融合发展,促进金坛后发崛起,打造“科教创新明星城”的重大举措;是金坛进一步加快集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推进常金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奋进苏南发展第一方阵的历史机遇。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建设事关全局、影响深远。金坛区委、区政府将举全区之力,以最大决心、最强干劲、最实作风,为常州新校区建设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服务,确保新校区建成精品工程、百年工程。据了解,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选址在江苏省金坛长荡湖旅游度假区范围内,位于沪武高速以南、长荡湖以北,总用地面积2248亩。常州新校区远景规划建筑面积136万㎡,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8万㎡、地下建筑面积18万㎡,容积率0.84。近期工程规划建筑面积约70万㎡,总投资50亿元,2023年秋季学期建成投用。新校区将秉承河海大学百年办学传统,立足水利特色,在规划设计中按照“水为魂、苑为体、人为本”的理念,将河海大学的校园文化和学科特色相结合,与长荡湖旅游度假区整体规划相融合,打造“营水成局、结园成群、传承永续”的校园空间,形成具有河海大学历史文化传承和常州新校区明显地域、学科特色的现代化新校区。作为河海大学主体校区之一,常州新校区将以建设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为目标,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对接长三角产业布局,引领未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方向,积极融入长江教育创新带,深度融合国际高端教育资源,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将新校区建成以苏南地区特色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结合为特色,体现育人为本、学科融合、生态和谐、开放便捷的智慧化、现代化、国际化校园,为江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常州新校区建设是河海大学与常州市在30余年合作办学基础上,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的一次合作,是深化校地融合发展的一次崭新起点。常州新校区将与南京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实行一体化管理,本、硕、博一体化培养,规划入驻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人。未来将开设机械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金融、工业设计、拔尖人才培养(华罗庚学院)等二级学院,以及常州研究生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同时与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建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常州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江南名城,自古崇文重教、名人辈出。近年来,常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不断优化学校布局,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市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育、支持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常州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健全鼓励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生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不断提升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十三五”期间,金坛区全力实施长荡湖生态保护和旅游基础设施工程,环湖道路和防洪屏障基本形成,沿湖景观加快打造,亲水空间不断拓展,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成功创建。常州新校区的开工建设标志着金坛发展将由钱资湖时代迈向长荡湖时代,将进一步扮靓提升长荡湖的颜值,为长荡湖发展注入学术品质和文化内涵,为金坛提升城市功能、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战略高地,推动长荡湖开发建设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牵引作用。新校区建成后,该区将依托河海大学集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加快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实现常金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蓝花

河海大学占地突破8900亩

2020校友会江苏高校排名第三,水利和清华水利并列A+的河海大学,一直以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中最缺的不是大师,而是有足够的物理发展空间(长期官宣2462亩),随着河海长三角的三地五校区的全面布局,尤其是常州父老的6000亩的大力支持,河海大学总共占地约8900亩,最大障碍终于破除。河海大学所有校区不仅长三角区位优势明显,且是风水风景极佳之地,山,水,河,湖,海,绝对值得拥有!河海大学工科为主,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继续深造的双一流高校大体占1/3)。河海大学南京本部如今全球环境恶化,水患压力趋大,加之我国全面践行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理念,新基建的迫切性,河海作为工科和水利的传统强校,不仅要水利报国,更要环境报国,工科报国,经济报国,医学报国,共赴国难,全面融合发展和扩张各新学科,不负邦人期!河海常州新校区定位河海常州新校区区位图河海常州金坛新校区(一期)河海江宁校区河海南京本部河海常州校区河海大学是国家首批授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高校之一。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学科以优异成绩获评A+;土木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位列A类,跻身全国前10%;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3个学科获评B+,位列全国前20%。百年河海,水利兴邦!全体河海人的家国情怀一起撑起了河海的蔚蓝天空和我华夏的河清海晏!

万物殊理

江苏在建的一座211高校新校区,占地2248亩,近期总投资50亿元

对于江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江苏是我国第二大经济强省,所辖所有地级市均进入全国百强,经济实力雄厚,这与江苏一方面重视交通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有这样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建设对于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就与江苏的科教能力有关了,江苏拥有多所高校,但是江苏仍然很重视高校的建设,因为高校越多,能吸引的人才就越多,对于城市的发展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江苏高校数量多,但是大多数都集中在南京,其他一些地级市的高校数量还是比较少的,比如说常州,高校数量本身就不多,还没有比较知名的高校,所以为了更好地发展自身的科教能力,常州近些年来对于高校的引进以及扩建发展都是非常的重视,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座江苏常州当下正在建设的高校新校区。这所高校就是河海大学,是我国“211工程”。事实上河海大学已经在常州建立了一个校区,前身来源于1986年成立的河海大学机械学院,在2000年正式更名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企业管理学院和基础学部,设15个本科专业,有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实力还是比较强悍的。如今又要在常州建设新的校区,促进河海大学更好地发展。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选址位于常州金坛区长荡湖旅游度假区范围内,具体位置位于沪武高速以南、长荡湖以北,规划总占地面积2248亩,总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该校区分期建设,近期工程规划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2023年建成投用。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的建设规模可同时容纳在校全日制学生2万人,将会开设6个二级学院,分别为机械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金融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华罗庚学院,还将设有常州研究生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同时还与国外名校合作建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的建设将会提升常州的科教能力,提供更好地办学条件,为广大提供更好地选择性,带动周围商业圈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对河海大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大家是不是很期待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的建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