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合肥工大,汽车工业的人才基地,最容易上中科大研究生的学校彼于致福

合肥工大,汽车工业的人才基地,最容易上中科大研究生的学校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很不错的老牌重点大学。它是211大学,在安徽省内排第二,安徽省的老大是中科大。合肥工大虽然进入211工程很晚,在2005年才进去,不过并不代表合肥工大的水平差。合肥工业大学的历史合肥工大真正的创建是在1955年。前身是淮南煤炭工业专科学校。煤炭工业部要创建一所本科学校,就拿煤炭工业专科学校改造,不招专科,改招本科,名字叫合肥矿业学院。到了1958年后,合肥矿院改为了合肥工业大学,归教育部领导。那时候的大学没有几所,只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再加上合肥工业大学这3所工业大学。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国家队合工大的重视。在1960年,合工大成为全国32所之一的重点大学。不过,后来合工大的发展慢慢变慢了,到了1978年,合工大才开始招研究生,到1990年,首位博士才毕业。一般厉害的学校,在1981年就获得了首批硕士、博士的授予权了。评211则是另一个故事,因为从水平来说,合工大评个211还是可以的。不过,之前合工大在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部有吉林大学、湖南大学、合工大、江苏大学和燕山大学等重点大学。当时评211的话,一般一个部委只给2个左右的名额,合工大竞争不过吉林大学和湖南大学。从省里也可以评211,问题是合工大不是省属大学,安徽省重视的是安徽大学,因此安徽大学比合肥工大早评上211。1998年后,合工大转到了教育部,在005年才评上211。合工大的王牌专业合工大后来发展虽然有些慢,但教学质量还是不错的。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管理科学与工程获得了A,另外还获得了16个B。在业内,合工大最著名的是机械工程、车辆工程,仪器仪表等专业。这个很好理解,原先是机械工业部的直属重点大学,在汽车行业,合工大的口碑非常好,据说,在各大车企里面,合工大的毕业生比例非常高,所以合工大的机械、汽车等专业的就业很不错。合工大的计算机、信息与通信等,也非常不错。总之,合工大的理工和管理专业都是有口皆碑。中科大的保研中科大是安徽最好的大学,因为中科大每年招人很少,所以在安徽省内招人也有限。不过,一所985大学不对属地考生做倾斜,是说不过去的。中科大的研究生数量远大于本科生数量,所以在研究生的招生上,中科大对安徽学校有倾斜。最容易上中科大研究生的就是合肥工业大学。从这个意义来说,合工大也很值钱啊。合工大的未来我自己觉得,今后的合工大发展要比过去的20年要好。原先发展慢,主要跟所在的省有关,安徽省不富裕,投入也不大。这几年,合肥发展不错,也有了一些不错的高新技术企业,像科大讯飞等。这样,能吸引一些好学生和好老师,从长远来说,合工大的前景是光明的。从合工大最近的发展也可以看出来,还是可以的。在软科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排名里面,合工大入选了20个学科,在国内所有大学里面排第30位,在211大学里面,排第二,比苏大低。虽然,软科的排名有不靠谱的地方,但能在211里面排第二,还是能说明点问题的。希望合工大越来越好。

大喷发

合工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2月21日可查询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月16日,合肥工业大学发布《关于合肥工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发布的通知》。据悉,根据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最新工作部署,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拟于2月21日上午10:00开通,具体工作安排考生可以关注该校研招办相关通知。周慧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钟虹

圣人已死

安徽最好的3所大学,一所985两所211,第一名不输北大清华

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城市的因素已经越来越多的开始影响考生们的报考了。比如说北上广地区实力强劲的非211大学,往往是比偏远地区的211大学还要受欢迎。所以说大城市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这是毋庸置疑的。说到大城市,北上广这些城市大学的分布自然是优于其他城市。像北京,985和211的大学生可谓是遍地走。但实际上除了北上广这几所城市,还有些省份和城市的大学也不差。比如安徽的合肥,有着3所知名大学,其中一所985两所211,而排名第一的985大学更是不输北大清华的存在。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人口中的“裤汁大”,在合肥人眼中,它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毕竟建校没多久就搬到了合肥。实际上科大的实力非常之强,录取分数来说和北大清华相差无几,有些专业甚至是超过清北的存在。二、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是正儿八经的合肥的大学,其机械、汽车等专业非常强,在国内是非常有名的。加之合肥有中科大的存在,所以合工大的同学考中科大的研究生,是非常有优势的。基本上来说,合工大就是中科大的后花园了。三、安徽大学。安徽大学也是211高校,虽然实力上不如合工大,但是毕竟是安徽最有代表性的综合大学。它与合工大类似的是,都堪称是中科大的后花园。毕竟中科大的本科生是无法放宽在安徽招生,但是研究生还是可以多招一些的。所以如果觉得北京上海消费太高压力太大,那么在合肥读大学也是一个好的选择。毕竟合肥这几所大学都不差,放眼全国,也都是数得上名号的。而且现在交通发达,合肥无论是南下还是北上,都特别的方便。再加上合肥现在正处以快速发展中,所以机会相对来说还是很多的。

嘻嘻哈哈

合工大严肃2020年研究生招生纪律:教职工如有亲属参加复试须回避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11月11日,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发布了关于严肃202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纪律的公告。公告说,根据国家和教育部党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严肃工作纪律,杜绝不正之风,公平、公正开展202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现就该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提出如下纪律要求:1.所有命题人员要签订《命题保密责任书》,要严格遵守保密承诺,不得组织参与任何形式的辅导等违规违纪活动,一经发现或被举报,并经查属实,依纪依规严肃处理。2.所有涉密工作人员要签订《涉密人员保密责任书》,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纪律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得进行任何可能影响招生公平公正的活动,一经发现或被举报,并经查属实,依纪依规严肃处理。3.教职工如有亲属参加复试,须主动申请回避涉及招生考试所有环节工作。4.校纪委办监察处、研究生院对研究生招生工作开展监督,受理有关工作的信访举报,并按规定严肃查处。

上治人者

安徽省最值得读研的5所大学

本文由木哥原创,欢迎转载分享,转载须注明来自百家号“木哥说教”!今日话题:关于安徽省最值得考研的5所大学!其实每年考研,很多学生都会纠结于选择哪个学校,选择哪个城市,这可能是考研学子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吧,但是又不知道某某城市哪些学校可以作为参考,所以木哥先给大家分析一下安徽省有哪些学校是最值得考研的,总体分析下来,木哥觉得这六所大学是值得大家作为第一考虑范围的。排名第一的自然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个是985传统名校,中国十大名牌,所以它的知名度压根不需要木哥多说,就看大家有没有这个实力来挑战了,该校出国的机会会很大,是很多学生作为出国跳板的第一选择,就业就更不用说了,其实很多中科大毕业的都自己创业了,比如科大讯飞就是智能语音行业的世界前三了。合肥工业大学是木哥心目中的第二选择,该校工科实力很强,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是非常牛的,在211里面该校算是很厉害的,综合实力也很强,这个学校应该是大部分学子优先考虑的,因为中科大的难度确实太大,还有一点就是合工大的饭是出名的好吃。对于一些只想上211的学生来说,安徽大学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该校偏文,在安徽省是有很大的权威的,尤其是从事公务员相关的工作的,这个学校绝对是你考研最好的选择,所以它是木哥心目中的第三选择,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完全可以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对于学医的学生来说,想选择安徽读研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安徽医科大学是安徽的王牌大学了,而且该校毕业的研究生去安徽各县就业是非常受欢迎的,待遇都是非常优厚的,大家也可以去安徽一些医院去看看那些义务人员介绍,基本上安医大的是最多的,所以学医的学生想在安徽就业的,那么安徽医科大学应该作为你首先要考虑的对象,虽然不是211院校,但是实力很强,认可度更强,木哥指的是在安徽省范围内。对于师范生来说,那么安徽师范大学自然是安徽省当仁不让的最好选择了,而且地处环境优美的芜湖,其实这个学校性质跟安徽医科大学有点像,可以说是师范类的安医大吧,在安徽各大高中是非常受欢迎的,而且不仅仅是师范类专业,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的学生也可以将安徽师范大学作为第一选择。以上就是木哥心目中安徽省最值得大家考研选择的五所大学,供想选择安徽读研的学子参考。木哥小结:当然,不管选择什么学校,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研究生更注重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一定要自己选择的领域不断深入去学习,只有当你在这个领域剧被很强的专业能力,就业上才能找到更理想的归宿。

伏胜

合肥工业大学2017-2019近三年所有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合肥工业大学,简称“合工大(HFUT)”,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学校设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和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安徽省宣城市设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随着疫情形势的一天天变好,考研复试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啦。今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初试已经结束,考生们很关注考研的初试成绩和复试分数线(国家线、校线、院线及专业线),其中最重要的专业分数线更是对考生复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虽然今年的考研复试线还没有公布,考研逆袭哥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整理了含合肥工业大学在内全国百所高校的各个学院所有专业近三年的专业(方向)复试线及复试办法等信息供考生们进行参考。结合往年复试分数线,以及根据自己的估分情况或公布后的初试成绩,提前做出判断。其余合肥工业大学所有学院专业分数线信息,请后续持续关注“考研逆袭哥”查看,还有合肥工业大学独家考研复试经验精彩的分享,助你成功上岸,圆梦合肥工业大学!

东郭顺子

中科大研究生扩招,招收合肥学生最多,两所高校保研人数过百!

现在各个大学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在搞扩招。虽然说扩招的学生多了,质量难免参差不齐,但现在人多考生也多,不扩招不行啊。就说研究生这一块,强如中科大,也是难免要扩招个几百人。不过在本科生这一块,中科大把关还是相当严格的。说到研究生的录取,现在研究生的录取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考研的,其二就是保研的。考研的变化太大,暂且不提,这里主要看看那些保研的名额。且说中科大的保研,相比较考研来说,保研的难度其实也不小。是以能够保研的同学,自然也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不过有意思的,安徽两所211高校保研到中科大的人数,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这两所高校便是合肥工业大学以及安徽大学了,其中合工大保研了143人,安徽大学则是保研了105人。至于其他的高校,再也没有保研人数能够超过100人的。由此可见,近水楼台还是先得月。而且即便是抛开这两所高校来说,中科大给安徽理工大学以及安徽师范大学这两所高校的保研名额也是不少的。所以本科生录取方面中科大对于安徽虽然并没有太明显的倾斜,但是研究生这一块,还是照顾到了安徽的高校。再者,虽然都说中科大本科生不扩招,对于安徽考生没有照顾,但其实中科大每年在安徽录取人数在10%左右。一共招收1800人,在安徽就招了10%,这也不能说是不照顾了。而且即便是倾斜,那也得一点点的斜不是。如果一把斜过去了,那这也容易出问题不是。而合肥与中科大能有今天这般成就,其实是互相帮助的结果。如果当初不是合肥在危难之中接手了中科大,那中科大还能否办下去都是未知。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如果当初不是合肥在危难之中接手了中科大,那么合肥也绝对不可能在日后再得到中科大这样的名校以及它附带的这些科技资源了。所以这二者等于是互相成就了彼此。

吉鸿昌

合肥工业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常见问题答疑!

硕士研究生1、 疫情影响下,硕士研究生复试何时进行?请报考合肥工业大学2020级研究生的各位考生耐心等待,安心备考并及时关注我校正式通知。我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在充分考虑考生及涉考老师的健康安全和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具体时间、形式和要求请广大考生注意查看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和微信相关通知。2、身处疫情地区的考生如何参加复试?所有身处疫情地区的考生请务必保重身体,并按当地政府、社区、学校要求做好防控工作!我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方案将考虑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不会因考生所处地区不同而影响复试录取结果。3、考生申请成绩复查何时知道结果? 按照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成绩复查工作将于3月6日前结束。核查有误,研招办工作人员将电话通知考生本人,核查无误,不再通知。4、考生如何知道是否进入复试?进入复试考生初试总分及单科成绩必须满足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学校依据各专业招生计划,按照一定复试比例,确定进入复试考生名单,复试名单将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进行公布。5、符合教育部有关加分政策的考生如何享受政策?学校一直严格规范执行教育部有关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分政策,符合加分项目条件的考生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具体安排请注意查看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相关通知。6、如何了解各学院各专业的调剂需求信息?所有调剂需求信息均通过招生学院官网发布,请广大考生注意查看招生学院发布的调剂通知,所有调剂均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因调剂需求信息要到第一志愿考生复试结束后才能确定,考生无需向研招办官方邮箱发送电子邮件自荐。博士研究生1、秋季报考“硕博连读”、“申请考核”考生的拟录取名单何时公示?秋季报考“硕博连读”、“申请考核”考生的学院考核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受疫情影响,我校尚未正式开学,开学后,拟录取名单经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在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进行公示。2、春季博士研究生招生何时开始?我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适时启动春季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3、春季博士研究生招生包括哪些类型?春季博士研究生招生类型包括:学术博士补招、工程博士(全日制、非全日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专项计划。联系方式如有其他疑问,考生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联系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我们会及时予以回复。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将竭诚为你做好服务。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研招办 编辑 | 王海涛部分图片添加来源于网络

严羽

最终入选211工程的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生出路咋样?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大学是分部属和省属的,这个部属不仅仅指的是教育部,几乎中央各部委下面都有高校,比如机械工业部,一提到机械工业部,大家对机械工业部所属的高校印象不深。机械工业部所属的高校,按实力排行的话,第一名:吉林工业大学(现已并入吉林大学);第二名:湖南大学(教育部直属,现已列入985工程建设);第三名: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直属,现已列入211工程建设);第四名:燕山大学;第五名:江苏理工大学(现江苏大学)。可能由于龙头被并掉,第二名宣传只谈千年学府,才导致大家对机械工业部所属高校印象不深吧!咱们今天谈的是合肥工业大学,这所学校学科实力如何?毕业生就业如何呢?我们一同来分析以下。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学校由机械工业部划转到教育部。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3万余人。学校现有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工程博士学位授权,其中包括3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咱们看看学校的学科实力如何,咱们一起看一下2017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A :管理科学与工程B+: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仪器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B :材料科学,电气工程,土木工程,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B- :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说实话,这个学科实力,在普通211工程里面,可以排个中等吧!会比大多数省属高校强,和同档次的武汉理工大学之类水平大抵相当。学科实力应该说还不错,那毕业生的就业呢?我们以合工大发布的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数据为依据,看看该校毕业生的水平。2017 年合肥工业大学共有毕业生 9759 人,就业率为 96.61%。其中本科毕业生 7608 人,就业率为 96.08%;硕士毕业生 2080 人,就业率为98.41%;博士毕业生 71 人,就业率为100%。合工大的本科毕业生是以安徽生源为主,达到2185人,达到28.7%;河南省 461人;山东368人;河北365人;江苏351人。硕士研究生中,安徽学子达到1211人,占比高达60%。这样看来这所大学本科在全国招生计划比较平均,而硕士生则是在安徽省内知名度较高。关于2017届毕业生的去向: 2017 年毕业生以签约就业为主要去向,包括签就业协议就业和签劳动合同就业,共计 6558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67.20%。其次是升学(含出国、出境学习),共 2789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28.58%,其中本科生升学(含出国、出境学习)2689 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35.34%。 毕业生升学情况:2017 年,该校本科生中 2372 人考取研究生,317 人出国(境)学习,占本科生毕业生总数的 35.34%。毕业硕士生中,73 人考取博士研究生,16 人出国(境)学习。毕业博士生中,9 人从事博士后研究,2 人出国(境)学习。这样看来,合肥工业大学学生大多都不满足现状,有50%的本科生考入985高的校,考入本校都不到四分之一。这应该说好呢?还是应该怎么说呢?硕士生也是,只有极少比例的在本校读博,难道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入学之后才更向往更好的学校,才有更高的追求吗?期待本校学生来加入分析。就业单位性质: 2017 年毕业生中,到国有企业就业 2957 人,其他企业就业 2475 人,三资企业就业 447 人,高校、科研院所就业 410 人,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 187 人,部队就业 100 人 2017届合工大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就业行业分布:本科和硕士生的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比都是在40%以上,这充分和学校名字是挂钩的"工业大学",居于第二位的都是信息传输等行业。而博士生则是以教育行业为主,也就是毕业生直接走向三尺讲台的居多。2017届合工大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2017届合工大硕士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就业区域分布:从就业单位地域分布来看,人数最多的是华东地区,占比 67.48%,其次是中南地区,占比 17.11%,到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毕业生相对较少,分别为 1.28%和 3.30%。从就业单位所属省份分布来看,选择留在安徽工作的毕业生最多,占比 32.35%,其次是江苏省、浙江省和广东省。2017届合工大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具体签约流向:根据《财富》杂志 2017 年发布的世界 500 强企业名单和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发布的中国 500 强企业名单,以及中华工商业联合会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名单,学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 5879 人中,有 1399 人进入世界 500 强企业,占23.80%;1944 人进入中国 500 强企业,占 33.07%;547 人进入民营 500 强企业,占 9.30%。毕业生薪酬水平:根据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薪酬”栏统计,2017 年本科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平均起薪分别是 5376 元和 7480 元。 学校毕业生的薪酬水平逐年增高。其中,2013 年至 2017 年期间,本科毕业生薪酬增幅为 39.20%,毕业研究生薪酬增幅为 49.42%。这样看来,合工大的就业水平还是不错的,签约到国有大型企业的比较多,在各种500强榜单中的单位比较多,薪资水平也是在毕业生的正常水平,那这所学校所有专业就业都这么好吗?让我们一同看看哪些专业的就业率比较一般呢?本科生:财政学(71.43%),风景园林(84.38%),英语(88.89%),工业设计(89.74%),研究生:国际贸易学(50%),基础数学(50%),统计学(66.67%),英语语言文学(66.67%),科学技术哲学(80%),资产评估(80%),微生物学(80%),美术学(83.3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87.5%),风景园林学(88.89%),看来合工大的本科生就业水平还是不错的,只有几个自己不擅长的专业就业率在90%以下,其他专业的就业率都是棒棒哒!而硕士生则分化比较厉害,好多专业的就业率都不到80%,考这些专业研究生的可要引起注意啦!好了,关于合工大的情况,我们就先介绍到这,如果大家对合工大的就业有什么想法,欢迎在下方留言来探讨。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安大与合工大合并,能跻身新一轮“一流大学”行列吗?

随着原“211工程”“985工程”一点点的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对于“双一流”的认可度也在逐步提高,每5年一次的“双一流”评选,第二轮也将要开始。此次评选全国各所大学必将竭尽全力,争取有所突破,争取有更好的结果。尤其是高考大省的高等院校更引人关注,网上有很多人在谈论:如果安大可以和合工大合并,那么可以晋级新一轮“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吗?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仅为猜测)01两所学校简介安徽大学前身可追溯到1897年5月成立的求是学堂,后更名为安徽大学堂。学校办学几经波折,最终于1958年重建,定名合肥大学,同年9月16日,毛主席来到合肥视察,并为安徽大学题名。2000年原安徽银行学校和安徽财政学校并入。学校以文科见长,在英语、汉语言文学以及法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领域很不错。合肥工业大学前身为1945年成立的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后历经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合肥矿业学院等时期,最终于1958年扩建为合肥工业大学。1997年与安徽工学院组建为新的合肥工业大学。学校以工科为主,在管理科学、机械、仪器等工程学领域实力突出。以上两所学校均为“211工程”“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合工大还是985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在安徽省内实力仅次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差距有点大)。02两所学校整体实力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安徽大学共有7个B、5个B-和12个C级学科;合肥工业大学共有1个A、5个B+、6个B、5个B-和8个C级学科。如果两校合并,将会有1个A、5个B+、12个B、6个B-(学科相同时取等级高者,且不考虑如果合并后学科实力的增强对学科评估的影响等其他不确定因素)。这两所学校学科互补性强,校区较为集中(主校区均在翡翠湖两侧),但都缺乏医学(此学科对于学校整体实力提升和双一流评选都很重要),由学科评估来看学科广度可以,就是不够精细,很少有突出学科。03与其相近的高校如果两校合并,在校本科生总人数在53000左右(包括合工大宣城校区),研究生总人数将达到20000人,这个规模和郑州大学相当。且郑大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7个B+、7个B、5个B-和24个C级学科,这个成绩也差不多,但郑大有医学。同样是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同样位于高考大省,同样是省内高校资源缺乏,不过安徽有中科大坐镇。这样来看如果安大和合工大合并很有可能会评上“世界一流大学B类”,安徽高等教育发展将会再上一个台阶。不过两所学校合并也很麻烦,也有很多阻碍,也会有很多困难。网友们对安大和合工大合并的设想,现在来看也仅仅是在想象中,至于最后到底会怎样,还是得听官方消息,切不可传播谣言。最后,希望安徽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这两所学校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