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合肥新增一所大学,109名研究生正式入学,科技之城正式起飞!

合肥新增一所大学,109名研究生正式入学,科技之城正式起飞!

合肥,一座饱受争议的城市。但是正因为饱受争议、不被看好,它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现在。可以说合肥是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成为省会并非是偶然。当然,有人会说合肥没有资源,但是合肥现在有的资源是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那就是科教资源。目前的合肥坐拥中科大、合工大、安徽大学等知名高校,有人说了,就这几所高校天天吹来吹去的有意思?实际上合肥远不止这些高校,就在今天,合肥新增的一所大学正式开学了,迎来了109名研究生的正式入学。这所高校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牌的985大学。首先说一下北航,其建校于1952年,建校之初,是由北大清华等名校的航空院系联合建成。关于其实力,无需多言。只是身在北京这样一个211和985大学遍地都是的地方,自然是限制了它的发展。于是在其他省市建设校区是必然的事。说到其他的省市,合肥作为全国知名的科教之城,加上现在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自然是北航的首选。于是北航就来到了合肥建设校区,到了今天,北航合肥校区正式开学。由于学校刚刚建成,因此目前还只是招收研究生。而除了北航之外,还有很多的名校都来了合肥。比如说北大,在巢湖经开区拿的地;清华大学,在合肥南阳湖拿了地建设研究院,而且捎带着还将建设清华附中。哈工大,在合肥经开区拿了地,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做智能装备的。至于说北航为什么动作这么快呢,因为北航的一位院士是合肥一中的老校友,所以北航是一路顺风顺水。除此之外,合肥还有中科院科技创新院、农科院安全食品院。所以现在再看合肥的科技之城之名,绝对不是浪得虚名,现在是真的要起飞了。

厩焚

盘点合肥工业大学真正的王牌专业

合肥市——江淮首郡,三国故地,是全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在合肥有一所大学,沉稳低调,默默耕耘,她就是素有“汽车领域黄埔军校”之称的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虽不事张扬,但2018年却喜讯不断,好事连连。2月份,软科发布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排名展示了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600所大学,“合工大”进入TOP100,位列82名;8月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合工大”为十三五期间新增共建的8所高校之一。“合工大”也是目前安徽省内唯一一所军工科研保密、质量和武器装备生产许可等军工科研“三证”齐全的普通高等学校;10月份,USNews(U.S News & World Report)发布2019世界大学排行榜。在世界大学工科排行榜上,“合工大”表现不俗,位居全球240名。“合工大”作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生就业率颇高,曾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根据“合工大”历届《就业质量报告》推算:考研率近20%,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2018年,“合工大”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6.22%。“合工大”就业好,薪酬也不错,据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显示,“合工大”居排行榜109位,毕业生近三年平均薪酬为7268元。“合工大”深怀“工业报国”之志,历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现有屯溪路、六安路、翡翠湖、宣城4个校区,设有23院部,设立94个本科专业。那么,在这些众多的专业之中,有哪些专业是真正的王牌专业呢?下面,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盘点汇总一下:一、从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来看:在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三部委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合工大”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入选。二、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2017年,在由“学位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合工大”一共有25个学科上榜,管理科学与工程荣获A类学科,工商管理、机械工程等5个学科获评B+类学科,6个学科获评B类,5个学科获评B-类。三、从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方面来看:“合工大”现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国家重点学科,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车辆工程等国家级特色专业。四、从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来看。“合工大”有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五、从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来看。“合工大”的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六、从入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来看。2018年11月,上海软科发布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合工大”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名次最好,居全国第5位。总之,合肥工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目前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多学科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拥有大批优势王牌专业,本文推荐以下专业:一、车辆工程:车辆工程学科是“合工大”的传统优势学科,是我国最早设置汽车专业的大学之一,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较强的学科实力。本专业主干学科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本专业属于国家级特色专业。二、材料科学工程:“合工大”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全球 ESI排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处于全国前 20-30%行列。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建有有色金属与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专业为“合工大”创办最早、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专业,为培养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的基地。本专业属于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本文仅为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同时,也请朋友们在留言区内发表高见。

吾力

合肥工业大学2017-2019近三年所有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合肥工业大学,简称“合工大(HFUT)”,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学校设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和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安徽省宣城市设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随着疫情形势的一天天变好,考研复试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啦。今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初试已经结束,考生们很关注考研的初试成绩和复试分数线(国家线、校线、院线及专业线),其中最重要的专业分数线更是对考生复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虽然今年的考研复试线还没有公布,考研逆袭哥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整理了含合肥工业大学在内全国百所高校的各个学院所有专业近三年的专业(方向)复试线及复试办法等信息供考生们进行参考。结合往年复试分数线,以及根据自己的估分情况或公布后的初试成绩,提前做出判断。其余合肥工业大学所有学院专业分数线信息,请后续持续关注“考研逆袭哥”查看,还有合肥工业大学独家考研复试经验精彩的分享,助你成功上岸,圆梦合肥工业大学!

旋爱

安徽最难考的3所大学,两所985一所211,都很低调!

单论考试的公正性来说,当下是没有比高考还公平的考试了。不过这个高考公平也只是相对公平,具体到每个省来说,难度又是略不相同。比如说江苏的高考,试题那是公认的难,但是江苏的录取率倒还可以。而河南的高考则是以人多,竞争激烈而著称。而在这两省之间的安徽省,高考难度同样不小。论及试题,安徽是全国一卷,难度不小;论及人数,安徽的高考报名人数也着实不少。不过好在是安徽倒也有一些名校,像这3所大学就是安徽最难考的大学,其中两所是985,一所是211。虽然都是名校,但是这几所大学反倒是都非常低调。一、中科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建校,1970年迁到安徽来。恰如一算,如今在合肥也是度过了48个年头。虽然说中科大是直属中科院的,但是每年在安徽招收10%的考生是真的不算少了。另外还有一点,安徽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的本科生考中科大的研究生,是有优势的。二、国防科技大学。2017年,合肥的电子工程学院更名为国防科技大学。当然,国防科技的主体还是在长沙,合肥这边不过是一个校区。但是国防科大在合肥挂上了牌子,这是不折不扣的事实。三、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与前面两位相比,是一个小弟了。但是合工大在工科方面的实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汽车专业,合工大的实力之强是全国知名的。加之合肥有中科大在,合工大的本科生考研有优势,故而合工大的发展也是很不错的。虽然合肥的高校数量比之其他城市略有不足,但是合肥顶尖名校的实力却是不差的。就拿这3所高校来说,其中有两所是985大学,一所是211大学,另外还有安徽大学这个211在辅助。其他的专科院校则是有安医、安农等高校,所以合肥的科教实力是真的强大。

载歌载舞

都叫“工大”,南京工大离合肥工大差距到底有多大?

有时候小伙伴们光靠听名字来报大学还真不靠谱,这不南京工大与合肥工大,一所位于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六朝古都南京,一所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而南京工大离合肥工大却要差上一大截,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位于六朝古都江苏省南京市,地理位置优越,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省属重点建设高校,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以及江苏省政府共建、以理工科为主、多学科兼具的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由南京化工大学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南京工业大学校园一景目前的南工大拥有丁家桥校区、虹桥校区和江浦校区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4000亩,本科、硕士、博士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学生约3万余人。南京工业大学的品牌专业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制药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安全工程等,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工程学科、化学学科和材料科学是该校的王牌专业。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校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一门学科获得A;安全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两门学科获得B+;土木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轻工技术与工程三门学科获得B;其他学科如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药学、城乡规划等获得C等。从全国来看南京工业大学实力不错,百强名校,是江苏省培养化工方面人才的摇篮(在这方面可与华东理工和天津大学的化工相媲美),也有研究生免推资格和公派留学资格,但怎奈所在名校云集的江苏省,光是“双一流”高校就有15所,自然在江苏省显得黯淡无光,但从各省的录取分数线来看,该校在其他省份妥妥的排在前十以上,下面是2020年该校普通本科各专业在山东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接下来再让我们看一下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前身是由安徽工学院和水利电力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建国后最早成立的全国性重点大学之一,是由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且由国家教育部、民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不仅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而且是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么多光环加于一身,难怪南工大最赶不上。合肥工业大学校园一景从学科建设上来看,该校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3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全校本科、硕士、博士等全日制在校生共约4.56万人,规模惊人。该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包括:资源勘查工程、机械设备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物联网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材料、测控技术与仪器、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该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获得A等;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5各学科获得B+;电气工程、土木工程、软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6个学科获得B;另外还有电子科学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学、控制科学与工程4门学科获得B-,可谓战果辉煌。从以上数据也不难看出与合肥工大相比,南京大学既无法占到优势学科的龙头地位,学科评估、师资力量等方面也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恐怕这就是合肥工大能进“双一流”而南京工大却不能的原因了。下面是2020年合肥工业大学普通本科各专业在山东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这里是英语向导肖老师,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掘墓人

落选首批211——合肥工业大学如何因祸得福跻身教育部直属高校?

落选首批211,对合肥工业大学上下士气都是很大的打击(详见:通过211工程预审的合肥工业大学却最终落选—这个和安徽真没关系)。且有许多办学实力不如合肥工业大学的学校同样进入了211工程,这让学校师生员工感到非常愤懑。但恰在此时,国家又推出了《机构改革方案》,决意将原来的四十多个部委合并至29个,原机械工业部也在改革之列。按照改革方案,原直属于这些部委的高校大部分将下放至地方,部分进入教育部直属行列。对于其他部委来说,其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多为1-2所,推选一所高校进入教育部直属并不困难。但机械工业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却多达5所,且合肥工业大学在机械工业部排名第三,想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困难很大。合肥工业大学校门为什么要进入教育部直属行列?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对合肥工业大学来说意义非凡。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实际上意味着合肥工业大学将成为“国立大学”,在办学层次上将远远高于地方大学。其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意味着学校将在更高层次上竞争,可以与更高水平的高校进行交流。最后,进入直属高校后,学校的办学经费将来自中央,经费将大幅增长,办学条件将大大改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将具有更充足的动力。因此,这是合肥工业大学必须抓住的一次良机,尤其是在落选首批211工程的前提下。但真想办成又谈何容易。根据合肥工业大学原校长陈心昭的回忆文章可知,在初步拟定的改革方案中,拟由教育部直属的高校仅有34所,合肥工业大学不在此列。且在改革方案审议大会上,包括机械工业部在内的各部门对这个结果都没有异议。因此,如何冲破层层阻碍,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行列,成为摆在时任校长陈心昭前面的一个难题(书记由于疾病复发,入院治疗)。时任校长陈心昭逆风翻盘,去甲A踢联赛合肥工业大学在211工程立项建设一役中失利后,深知进入教育部直属的重要性,因此上下齐心,将这件事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合肥工业大学行动迅速。在部委改革方案刚刚出台之际(此时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名单还没有确定),合肥工业大学方面就意识到了问题的急迫性,早早准备进京进行争取。合肥工业大学方面不等不靠、尽早准备、努力争取的态度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其次是合肥工业大学办学实力较强,本身具备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潜质。据陈心昭校长回忆,在需要下放的91所部委高校中,合肥工业大学的综合实力稳居前十位。与拟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的34所高校相比,研究生招生规模大于合肥工业大学的只有三所,相等的只有两所,其余均小于合肥工大的研究生招生规模。这充分表明,合肥工业大学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在拟进入直属高校中同样名列前茅。合肥工业大学校门再次是机械工业部和合肥工业大学校友的全力支持。在进行211工程建设时,机械工业部就顶住压力,坚持对合肥工业大学进行了预审。在机械工业部即将被改组合并之际,机械工业部再次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吉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然后合肥工业大学在教育部和机械工业部的校友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最后是合肥工业大学彼时面临着体制改革的良机。1997年,原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工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合肥工业大学。面临着管理体制的改革,这对即将迎来合并的全国高校具有样板作用。因此,抓好合工大的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红衣主教是年7月3日,文件正式下发,包括东北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在内的10所高校得以增列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后二次扩容为75所至今。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工业大学是当时44所直属高校中唯一没有进入211工程,是后来75所高校中唯二没有进入211工程的高校。后序合肥工业大学划转教育部直属,对学校的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在此基础上,合肥工业大学得以与工信部、安徽省、国防科工局共建。并兴建了翡翠湖校区和宣城校区,为学校的进一步壮大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2005年,合肥工业大学历经多年最终圆梦,得以滚动进入211工程。2010年,得以入选985优势学科建设平台。2017年,得以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参考文献:[1] 陈心昭. 《1998年合肥工业大学重归教育部纪实》.合肥工业大学建校65周年校庆文章.如果喜欢,一定记得关注哦!带给你好看的高校与地方历史趣事!

天有历数

中科大研究生扩招,招收合肥学生最多,两所高校保研人数过百!

现在各个大学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在搞扩招。虽然说扩招的学生多了,质量难免参差不齐,但现在人多考生也多,不扩招不行啊。就说研究生这一块,强如中科大,也是难免要扩招个几百人。不过在本科生这一块,中科大把关还是相当严格的。说到研究生的录取,现在研究生的录取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考研的,其二就是保研的。考研的变化太大,暂且不提,这里主要看看那些保研的名额。且说中科大的保研,相比较考研来说,保研的难度其实也不小。是以能够保研的同学,自然也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不过有意思的,安徽两所211高校保研到中科大的人数,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这两所高校便是合肥工业大学以及安徽大学了,其中合工大保研了143人,安徽大学则是保研了105人。至于其他的高校,再也没有保研人数能够超过100人的。由此可见,近水楼台还是先得月。而且即便是抛开这两所高校来说,中科大给安徽理工大学以及安徽师范大学这两所高校的保研名额也是不少的。所以本科生录取方面中科大对于安徽虽然并没有太明显的倾斜,但是研究生这一块,还是照顾到了安徽的高校。再者,虽然都说中科大本科生不扩招,对于安徽考生没有照顾,但其实中科大每年在安徽录取人数在10%左右。一共招收1800人,在安徽就招了10%,这也不能说是不照顾了。而且即便是倾斜,那也得一点点的斜不是。如果一把斜过去了,那这也容易出问题不是。而合肥与中科大能有今天这般成就,其实是互相帮助的结果。如果当初不是合肥在危难之中接手了中科大,那中科大还能否办下去都是未知。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如果当初不是合肥在危难之中接手了中科大,那么合肥也绝对不可能在日后再得到中科大这样的名校以及它附带的这些科技资源了。所以这二者等于是互相成就了彼此。

始基

二线城市合肥的这三所大学,发展潜力最大,能考上的都有福了

近些年来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也一直有着档次之分,一线,二线到十几线城市。北上广深是目前的一线城市,有着不错的发展潜力,在城市之中也有着更多的顶尖大学,如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不仅实力不错还有着城市的资金支持,发展前途极好。作为二线城市的合肥,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一直以来都不被人看好。二线城市也还分为三个档次,分别为二线发达城市,中等发达城市和一般城市,合肥当然就位于一般城市了,甚至在一些人的眼中,合肥能降到三线城市的队伍中。但是合肥毕竟是省会,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作为四大科技城之一的合肥,还是有着自己不错的优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这三所211就是合肥出色的牌面。作为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国内的科研领域排名第三,学校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还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等,有着不错的实力。安徽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也是211工程,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安徽大学虽然在外的名气不怎么大,让人感觉很平庸,但是能考上的同学也都是成绩优异的,安徽大学在安徽排第三,仅次于科大和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世界一流建设学科,而且安大的英文专业非常出名,在全国排前十,其他方面都很好。合肥工业大学目前比安徽大学出名,主要是因为工大的汽车专业十分厉害。其中不少汽车业内的巨擘都是工大毕业。作为一所历史底蕴深厚、蜚声中外的研究型大学,被誉为汽车领域的“黄埔军校”。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名。在2018年7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合肥工业大学位列其中,合工大也是有了更好的前景。这三所211大学作为合肥的重点照顾对象,自身都有着不俗的实力,在以后也会发展的更好。

劫中劫

最终入选211工程的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生出路咋样?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大学是分部属和省属的,这个部属不仅仅指的是教育部,几乎中央各部委下面都有高校,比如机械工业部,一提到机械工业部,大家对机械工业部所属的高校印象不深。机械工业部所属的高校,按实力排行的话,第一名:吉林工业大学(现已并入吉林大学);第二名:湖南大学(教育部直属,现已列入985工程建设);第三名: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直属,现已列入211工程建设);第四名:燕山大学;第五名:江苏理工大学(现江苏大学)。可能由于龙头被并掉,第二名宣传只谈千年学府,才导致大家对机械工业部所属高校印象不深吧!咱们今天谈的是合肥工业大学,这所学校学科实力如何?毕业生就业如何呢?我们一同来分析以下。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学校由机械工业部划转到教育部。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3万余人。学校现有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工程博士学位授权,其中包括3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咱们看看学校的学科实力如何,咱们一起看一下2017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A :管理科学与工程B+: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仪器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B :材料科学,电气工程,土木工程,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B- :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说实话,这个学科实力,在普通211工程里面,可以排个中等吧!会比大多数省属高校强,和同档次的武汉理工大学之类水平大抵相当。学科实力应该说还不错,那毕业生的就业呢?我们以合工大发布的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数据为依据,看看该校毕业生的水平。2017 年合肥工业大学共有毕业生 9759 人,就业率为 96.61%。其中本科毕业生 7608 人,就业率为 96.08%;硕士毕业生 2080 人,就业率为98.41%;博士毕业生 71 人,就业率为100%。合工大的本科毕业生是以安徽生源为主,达到2185人,达到28.7%;河南省 461人;山东368人;河北365人;江苏351人。硕士研究生中,安徽学子达到1211人,占比高达60%。这样看来这所大学本科在全国招生计划比较平均,而硕士生则是在安徽省内知名度较高。关于2017届毕业生的去向: 2017 年毕业生以签约就业为主要去向,包括签就业协议就业和签劳动合同就业,共计 6558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67.20%。其次是升学(含出国、出境学习),共 2789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28.58%,其中本科生升学(含出国、出境学习)2689 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35.34%。 毕业生升学情况:2017 年,该校本科生中 2372 人考取研究生,317 人出国(境)学习,占本科生毕业生总数的 35.34%。毕业硕士生中,73 人考取博士研究生,16 人出国(境)学习。毕业博士生中,9 人从事博士后研究,2 人出国(境)学习。这样看来,合肥工业大学学生大多都不满足现状,有50%的本科生考入985高的校,考入本校都不到四分之一。这应该说好呢?还是应该怎么说呢?硕士生也是,只有极少比例的在本校读博,难道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入学之后才更向往更好的学校,才有更高的追求吗?期待本校学生来加入分析。就业单位性质: 2017 年毕业生中,到国有企业就业 2957 人,其他企业就业 2475 人,三资企业就业 447 人,高校、科研院所就业 410 人,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 187 人,部队就业 100 人 2017届合工大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就业行业分布:本科和硕士生的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比都是在40%以上,这充分和学校名字是挂钩的"工业大学",居于第二位的都是信息传输等行业。而博士生则是以教育行业为主,也就是毕业生直接走向三尺讲台的居多。2017届合工大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2017届合工大硕士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就业区域分布:从就业单位地域分布来看,人数最多的是华东地区,占比 67.48%,其次是中南地区,占比 17.11%,到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毕业生相对较少,分别为 1.28%和 3.30%。从就业单位所属省份分布来看,选择留在安徽工作的毕业生最多,占比 32.35%,其次是江苏省、浙江省和广东省。2017届合工大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具体签约流向:根据《财富》杂志 2017 年发布的世界 500 强企业名单和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发布的中国 500 强企业名单,以及中华工商业联合会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名单,学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 5879 人中,有 1399 人进入世界 500 强企业,占23.80%;1944 人进入中国 500 强企业,占 33.07%;547 人进入民营 500 强企业,占 9.30%。毕业生薪酬水平:根据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薪酬”栏统计,2017 年本科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平均起薪分别是 5376 元和 7480 元。 学校毕业生的薪酬水平逐年增高。其中,2013 年至 2017 年期间,本科毕业生薪酬增幅为 39.20%,毕业研究生薪酬增幅为 49.42%。这样看来,合工大的就业水平还是不错的,签约到国有大型企业的比较多,在各种500强榜单中的单位比较多,薪资水平也是在毕业生的正常水平,那这所学校所有专业就业都这么好吗?让我们一同看看哪些专业的就业率比较一般呢?本科生:财政学(71.43%),风景园林(84.38%),英语(88.89%),工业设计(89.74%),研究生:国际贸易学(50%),基础数学(50%),统计学(66.67%),英语语言文学(66.67%),科学技术哲学(80%),资产评估(80%),微生物学(80%),美术学(83.3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87.5%),风景园林学(88.89%),看来合工大的本科生就业水平还是不错的,只有几个自己不擅长的专业就业率在90%以下,其他专业的就业率都是棒棒哒!而硕士生则分化比较厉害,好多专业的就业率都不到80%,考这些专业研究生的可要引起注意啦!好了,关于合工大的情况,我们就先介绍到这,如果大家对合工大的就业有什么想法,欢迎在下方留言来探讨。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诺博士

合肥这所大学,不是985,211,理科专业却不一般

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不仅经济实力雄厚,而且它的高校数量也不在少数。除了中科大、安徽大学、合工大等985,211高校外,在合肥还有一些大学,它们不是双一流高校,但也同样实力不一般。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所合肥市的高校,它不是211,理科实力却不一般。这所高校就是——安徽建筑大学。说起这所大学的历史,我们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国家为支援安徽教育,调遣苏州建筑工程学校324多名师生与沈阳计划经济学校4名教师到合肥,并与安徽省建筑厅干训班179名师生,一同组建了安徽建筑工程学校,这所学校就是安徽建筑大学的前身。之后国家还将合肥工业大学的土木系并入到这所学校,以增加它的建筑专业方面的实力,但好景不长,由于国家经济困难的缘故,安徽建筑工程学校一度曾被解散。但在改革开放后,经过省政府批准,它又被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分校。过了大约三年的时间后,国家教委又批准恢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了。自此,这所大学进入到了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它的土木类学科实力也与日俱增。之前它的大多专业也只有本科授予资格,而在学校经过发展变化后,现如今已经有60多个硕士学位的授予资格,尤其是在学校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注后,将会对它未来的发展有更好的帮助。但这所大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男女比例太不协调了。由于学校的专业大多数是理科,且土木类专业,报考者往往以男生居多,因此,在这里女生绝对是“国宝”级别的存在。当然了,这一问题也反映出了,目前安徽建筑大学仍然以理工科为主,文科的发展还是需要一个过程。但这所大学的理工科实力,在安徽省内也算是相对不错了,尤其是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这几个专业,学科实力十分雄厚,就业前景也相对不错。安徽建筑大学对于省内的考生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有同学成绩处于中上游的话,不妨参考一下安徽建筑大学的理工科专业,特别是它的建筑类学科。不知道大家对这所大学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