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谁来使用“黑龙江师范大学”之名?有网友提出建议,官方予以回应而游无朕

谁来使用“黑龙江师范大学”之名?有网友提出建议,官方予以回应

在我国的师范高等院校中,共有19所以省命名的师范大学,但是其中有些师范大学虽然以省命名,但是其校本部所在地并没有在省会。比如河南师范大学在河南的新乡市,安徽师范大学在安徽的芜湖,浙江师范大学位于浙江的金华市,辽宁师范大学位于辽宁的大连等等。这些更多的都是因为历史原因造成的。在黑龙江省,却没有以省命名的师范大学。全省共有7所师范的院校,其中3所是本科院校,分别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庆师范学院。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提出建议,“推动牡丹江师范学院合并升格为黑龙江师范大学”。官方对此的回答也很简单,那就是“留言收悉,已转相关部门参阅”。牡丹江师范学院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始建于1958年。刚建校的时候位于嫩江,直到1995年才搬迁至牡丹江市,结束了近40年的农村办学的历史。更改为现在的校名是在1970年,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具有硕士授予权,现在具有学士及硕士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没有博士点。在黑龙江省东南地区属于实力最强的高校。关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在2011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动作。当时学校提交了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的请示。经过了这9年的时候,至今依然没有任何的进展。在黑龙江的三所的师范院校中,哈尔滨师范大学已经具有“师范大学”校名,再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实属多此一举。哈尔滨师范大学具有本科,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是省属重点大学,社会知名度较高,在考生中影响力较大,也没有通过改名来提高社会办学实力的必要。在当年的牡丹江师范学院的请示中提到,“我校就更名黑龙江师范大学事宜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等校进行了沟通,得到了兄弟院校的支持。"黑龙江的大庆师范学院,在2004年的时候由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而成,2017年获得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所以大庆师范学院现在只是和别的高校联合培养硕士。以这样的基础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通过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早年的时候曾有网友提出建议,当时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从目前的情况看,牡丹江师范学院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还是比较合适的。希望能早日更名成功,有利于社会对学校的认可,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对此,你怎么看呢?

插翅虎

省委书记张庆伟给哈师大2018年选调生回信引起热烈反响

投身基层 扎根龙江为建设现代化新龙江贡献青春和智慧省委书记张庆伟给哈师大2018年选调生回信在全省广大青年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省委书记的回信饱含着对选调生的深沉挚爱和殷切期望,作为哈工大选调生,我们备受鼓舞,更觉重任在肩。我们将更加夯实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踊跃投身基层,扎根龙江,把个人的发展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龙江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1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给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年选调生的回信,在全省广大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青年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更加珍惜基层的广阔舞台,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争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现代化新龙江奉献青春和智慧。磨砺品格 锻炼能力让奋斗的青春在基层一线挥汗闪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身处防汛一线,在基层历经磨练,但初心未忘,矢志不移。哈尔滨市阿城区松峰山镇党委副书记刘科远是2012届选调生,品读回信后,让他感受到了省委对选调生的关心爱护与殷切希望,令他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回顾选调历程,我们走进百姓生活,解决最复杂的矛盾,走进田间地头,执行最具体的政策,从衬衫皮鞋换成了迷彩服登山靴,从柔声细语变成了粗犷豪迈,也使我从同事口中‘新来的90后’成长为了百姓口中‘真干事的小书记’。”6年前刘科远选择选调生,3年前他又选择留在大山中,今天他对未来的选择依然是要在基层和人民中建功立业。“我定会克己守心,对党忠诚;我定会竭己之能,苦练本领;我定会倾己所有,服务基层。” 刘科远表示,他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党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位群众。以“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标准,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加强党性锻炼,在抓好扶贫攻坚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在实现乡村振兴中练就能担重任的铁肩膀。牢记使命,做基层工作的青年先锋,坚守初心,做父老乡亲的青年公仆,勇于担当,做乡村振兴的青年干将。2014年省委选调生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扎龙镇人民政府政务秘书、团委书记、哈拉乌苏村党总支副书记董书齐看到回信后也深深地受到激励和鼓舞。“励志向上、拼搏奋斗的青春热血在喷涌,骄傲自己是一名光荣的省委选调生,更加坚定投身农村广阔舞台必将大有作为的信心,扎根基层谱写壮丽无悔青春年华的决心。” 董书齐十分激动。4年来,董书齐没有忘记自己身上的红色基因,没有辜负组织对他们的培养和信任,丝毫没有松懈在工作实践中汲取知识、磨砺品格、锻炼能力。两次村党组织换届、一次区党代会的筹备,两年的村官经历,6个岗位的历练,并于去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选择了提升基层工作本领的区域发展与城市管理专业方向。“可以骄傲地说我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基层的根,没有脱离过群众的心,没有忘记过组织培养的恩。”董书齐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年轻干部,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要坚定信念有理想、努力学习有本领、脚踏实地有担当,勇做新时代急先锋。“作为一名省委选调生,我将努力拼搏、不断进取,用忘我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到龙江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辜负省委对选调生的嘱托,不辜负省委书记张庆伟的殷殷期望,展现青年干部风采,扬起龙江振兴风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龙江篇章贡献青春力量。”龙江腾飞看你我,扬帆起航正当时。哈工大选调生代表表示,将矢志练就过硬本领,静下心来拜基层同志为师,拜人民群众为师,到田间地头听民情,到稻旁渠边看民生,跟基层群众“打成一片”“拧成一股绳”,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在生产一线提升本领。让自己经得住基层一线的磨练,担得起振兴发展的重活,打得了扶贫攻坚的硬仗,在攻坚克难中用“铁肩膀”扛起党中央的嘱托。扎根基层 回报家乡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有志青年“看到省委书记张庆伟给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年选调生的回信,对于一个决心要考取选调生的我来说,备受鼓舞也深有感触。”黑龙江大学2017级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林春雨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在黑龙江大学红色基因的传承下,对选调生有着特别的理解。林春雨认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有志青年,下基层一线、到艰苦困难的地方去实践青年人的必修课,在实践中可以增加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可以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有机结合,让基层的老百姓做我们的老师,让书本上的知识在这片深沉富饶的土地上结出更加甜美的果实。“扎根基层、回报家乡,一直是我的梦想。从高考志愿到研究生专业的选择,我都坚定自己植物保护专业的研究方向,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他们渴望用知识改变这片土地。”林春雨告诉记者,因此,他在学校中刻苦学习、努力进取,不断增强自己的使命感与紧迫感,决心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读了省委书记的回信,更加坚定了我考取选调生的决心,我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早日成为选调生的一份子,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家乡建设挥洒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刘慧超则表示,读了回信后深感触动,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充满信心。“国家的繁荣需要有新鲜血液注入,龙江的发展也离不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的贡献。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的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我要做一个有担当的青年。”刘慧超说,作为新时代青年人,应积极响应党中央和省委的号召,投身基层,扎根龙江。要把自身的发展同人民群众的需要联系起来,为龙江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实现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党中央和省委对于我们青年人才成长十分关心。注重在基层一线和艰苦的地方培养和锻炼年轻干部,开展选调生工作对于我们这些青年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和锻炼机会。我们应该珍惜、把握住这次机会,作为自我升华的一次历练。”刘慧超说,“我现在要做的是珍惜在校时光,苦学本领,扎实专业基础,加强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建设现代化新龙江做好准备,打好基础。同时,也要学习历届选调生们勇于担当、肯于吃苦的精神。毕业后立志投身基层,扎根龙江,在基层第一线淬炼过硬的本领,为现代化新龙江建设奉献自己的智慧与青春。”牢记嘱托 立德树人不断开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哈尔滨师范大学35名选调生在即将奔赴基层工作岗位之前,能收到省委书记张庆伟满怀深情写给他们的回信,得到语重心长的殷切嘱托和谆谆教诲,这对青年学生而言,将是人生中的宝贵财富。作为培养和见证他们成长的母校,在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哈师大党委成员们更和他们一样感同身受,备受鼓舞、倍感温暖。“从6月12日省委书记张庆伟主持召开高校后勤问题整改工作专题办公会议,到给选调生的一封回信,无论是从大事着眼,还是从细微处入手,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省委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哈师大党委成员们认为,信里所说的字字句句是激励、是鞭策,更是一种前行的精神支柱和实践力量,不仅为全体选调生攻坚克难、实现理想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也饱含着省委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深切期待,更为高校未来的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哈师大党委深信,省委书记的期望和要求必将激发选调生乃至广大青年学子的奋进决心,激励他们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勤奋学习、勤于实践,努力走在扎根基层、服务龙江的前列。哈师大党委成员表示,一定以回信为契机,牢记省委的重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仰、强化责任,坚守“立德树人”神圣职责,坚持以“为龙江事业发展振兴培育人才”为己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培育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办让人民满意和省委放心的教育,不断开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记者 韩雪 衣春翔)小编还在为微信升级以后找不到黑龙江日报而苦恼么?小编告诉大家一个方法,以后就能天天约喽!~苹果手机如何找到黑龙江日报安卓手机如何找到黑龙江日报执行编辑:李志达责任编辑:杨 晔审  核:王 巍

和以天倪

教育小媒体:黑龙江地区想当老师的注意了,哈尔滨师范大学了解下

哈尔滨师范大学简称哈师大(HRBNU),位于中国冰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艺、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和松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为松江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学校复名为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学校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学院,同年又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学院;1980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1982年,学校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18年2月,学校入选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张锦池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张锦池、陈述涛、王选章“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傅道彬、臧淑英、李淑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带隙材料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特色专业:美术学、教育学、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自然地理学、遗传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教育学、音乐与舞蹈学2017年学科评估1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B+2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401 教育学 B3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403 体育学 C-4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B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B-6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603 世界史 C7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701 数学 C8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702 物理学 C-9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703 化学 C-10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705 地理学 B-11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710 生物学 C12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1303 戏剧与影视学 C+13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1304 美术学 B

笛卡尔

黑龙江省内知名高校,哈尔滨师范大学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两家高校都是黑龙江省内知名大学,但是两所学校所处城市并不相同。哈尔滨师范大学位于省会哈尔滨市;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位于新兴城市大庆市。虽然两所学校都成立于解放后,但是哈尔滨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成立于1958年,相对来讲哈尔滨师范大学建校更早一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创建主要是为农垦局培养人才的学校,由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创建,并亲自担任第一任校长。解放前,东北局就在黑龙江试办过国营农场。后来,随着全国解放,国营农场就变成了农垦局。而管理国营农场的过程中,缺乏适应农场发展的人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成立了这所学校。既然经营的是农场,自然是以农业为主,不过涉及农业全方面教学,如农作物、兽医、农机等等。黑龙江省农机普及,其实早在建国前就已经开始了,建国之初就已经有全机械化的国营农产了,所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建校之初就设立了农机专业,目前这些依旧是他的优势所在。因为黑龙江国营农场耕地集中,面积大,适合大规模耕种,因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农机方向,主要是以大型机械为主,所以在内地影响力并不大。其自主研制的谷物干燥机、联合耕播机等大型机械,都获得过大奖,只是适用范围较小,知名度不高而已。哈尔滨师范大学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这所学校建校之初,实力并不强,后期是因为哈尔滨市成为省会之后才逐步受重视,发展起来的高校。1954年8月之前,黑龙江省会一直是齐齐哈尔,后来松江省同黑龙江省合并之后,哈尔滨市成为黑龙江省的省会之后,哈尔滨的学校也跟着水涨船高,由此带动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快速发展。综合来看,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实力确实要高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主要是因为哈尔滨师范大学引领全省师范教育工作,更受重视,获得资源要更多、更好一些。

食以刍叔

四非师范类高校盘点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上海师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和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4年,时名上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扩建为本科院校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1958年两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学院。1972年至1978年与华东师范大学等五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恢复上海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94年10月,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上海行知艺术师范学校、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并入或划归学校管理。2016年5月ESI中国高校综合排名显示,学校位列全国高校第85位。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Fujian Normal University)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选中国“20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福建省重点建设三所高水平大学之一、面向东南亚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培训基地、国家单独招收台湾学生试点学校、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学校。学校为中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前身是1907年由清朝帝师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叶圣陶、郭绍虞、董作宾、林兰英、郑作新、黄维垣、唐仲璋、唐崇惕、姚建年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曾在学校任教。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前身为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6年。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0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高校。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2014年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年5月15日,省政府办公厅批复同意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迁建至兰溪,2017年行知学院新生全部在兰溪校区就读。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川师大(SICNU)”,位于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四川省首批免费师范生培养实施院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师范类本科专业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综合性重点师范大学。学校始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的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吸纳西山书院,更名为川北大学;1950年,合并川北文学院,并迁到四川省南充市。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64年,原成都大学(今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该校。1978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立为四川省重点高校。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并入该校。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江西师大”,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会南昌市,由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国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江西省2011计划”入选高校。学校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是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学校缘起于庐山白鹿洞书院,肇基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1953年院系调整后留在江西的部分改为江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4月,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整建制并入。学校是博士后设站单位、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全国第一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Hebei Normal University)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省属重点大学,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河北师大最早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是中国较早成立、规模较大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SNU,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山师”,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省部共建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国培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入选院校;山东省省属重点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的师范馆;1903年从山东大学堂分出并成立山东师范学堂;1944年成立山东省师范专科学校;1950年10月,在原华东大学(East China University)教育学院和山东省行政干校的基础上组建山东师范学院,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田佩之、华东大学教务长余修分别担任第一、二任院长;1952年享有“南齐北燕”美誉的齐鲁大学(Cheeloo University)的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并入;1981年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3月升格为省部共建大学,将建设“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天师大”。坐落于中国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天津市。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是天津市属重点院校。天津师范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1999年4月,原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天津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重庆师大”, 位于中国直辖市重庆,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1月,时名重庆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同年获得本科专业设置资格;1962年复名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同时成都师范专科学校并入;1978年再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198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5月,重庆幼儿师范学校、重庆纺织职工大学并入。2003年,学校改为现名;同年9月,重庆市第一师范学校并入。南昌师范学院南昌师范学院(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江西南昌,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而设立的一所的综合性本科层次高等院校。学校创办于1952年的江西省中等师资进修学校,1956年改建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在南昌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江西教育学院,1969年又与江西师范学院、江西大学文科合并为井冈山大学,1979年恢复江西教育学院,2013年改制更名为南昌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坐落于五省通衢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9所实施高校之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高校之一,江苏省和徐州市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也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师范大学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苏南军区转业干部文化速成学校;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是当时苏北地区唯一的本科高校。1996年,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11月,学校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Yunn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云师大”,坐落在云南省昆明市,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由国家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全国免费师范生试点改革的三个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之一、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诞生于1938年(戊寅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50年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更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师范学院(Cheng Normal University)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其前身是1955年创办的四川省教育行政学校,历经四川省教育干部进修学院(1964年)、四川省教育学院(1978年)、四川教育学院(1984年)等历史发展阶段。2012年3月,教育部批准改制更名为成都师范学院。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辽师大”, 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一所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始建于1951年9月,初建时为旅大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4月更名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7月,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和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大连师范学院。1960年7月,学校更名为辽宁师范学院;1983年12月更名为辽宁师范大学;1981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南京晓庄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是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坐落在南京市,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学校始于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于1927年3月15日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为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 陶行知、蔡元培、陈鹤琴等一批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曾在此执教。南京晓庄学院是中国近代乡村教育运动最早的发源地和试验场,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即发轫于此。近90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多万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其中涌现出数百名中小学特级教师和教学名师,被誉为“中小学教师的摇篮”。陶行知先生说:“晓庄是一部永远不会完稿的诗集”。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Anhu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安师大”(AHNU),位于长江流域区域中心和重要港口城市安徽省芜湖市,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与民国时期著名的国立安徽大学一脉相承,2017年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107位。安徽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安徽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四所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具有接受公费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校、全国首批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高校、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学校具有副教授自审权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也是安徽省优先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广西师大(GXNU)”,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是国家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的学科专业涵盖除军事学以外12大门类的自治区属综合性大学,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务院侨办广西华文教育基地,也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单位和广西实施“人文强桂”建设工程主体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为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1932年创办于桂林,1936年并入广西大学,1941年重建。1942年更名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升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1946年迁址南宁,1947年改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1950年再次并入广西大学并迁回桂林。1953年原广西大学停办,以其文教学院、理学院的部分教师及师范专修科全体学生为基础组建广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名单。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师范大学,为自治区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是自治区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前身是内蒙古师范学院,1952年5月5日成立于当时的首府乌兰浩特。1953年8月,由张家口师专和绥远师专合并成的内蒙古师范专科学校并入。1982年,学校更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并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大学。2000年7月,内蒙古教育学院并入。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Hain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海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为海南省重点大学,被誉为“琼岛名校,教师摇篮”。海南师范大学前身为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的琼台书院;1949年秋,正式创建“国立海南师范学院”;1952年,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更名为海南师范专科学校;1983年,重新招收本科,并与海南医学院等单位合并组建海南大学;198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恢复海南师范学院建制;1999年,与海南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新的海南师范学院;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海南师范大学;2009年,海南省政府将学校列为省重点大学进行建设;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5年,被列为教育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Jili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为“吉林师大”,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是吉林省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入选院校,是吉林省高中骨干教师培养中心、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吉林师范大学始建于1958年时名四平师范专科学校,1973年学校升格为四平师范学院, 1962年至1966年吉林省政府先后将通化师专、白城师专、吉林师专并四平师范专科学校。2002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大学(GanNan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是一所省属本科高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教育部评估专家组评价学校“在教学质量和办学实力等方面处于同类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前列。”学校创办于1958年6月,时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改为赣南师范学院,招收了本科生。1964年恢复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此后校名多次更改。1984年恢复为赣南师范学院。2016年3月更名为赣南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太原师范学院(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太原师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原市,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的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太原师范学院于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分别成立于1988年、1958年、1929年的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1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通化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坐落于长白山下、鸭绿江畔、中朝边境的吉林省通化市。学校始建于1929年,当时校名为辽东省立(通化)第六师范学校,历经七次变革,197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公办本科普通高等院校。截至2016年9月,学校占地59.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3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350.45万元,馆藏图书总量218.09万册。设有16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有专任教师609人,全日制本科生10978人,专科生706人,留学生21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7326人。专门史、植物学、民俗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截至2014年,该校总占地面积1346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2万余平方米,拥有城南校区和东方红校区两个校区。其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1912年和1914年相继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解放后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2000年3月学校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08年4月正式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4年,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天水师范学院天水师范学院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是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甘肃省首批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学校始建于1959年的天水师范专科学校;1969年组建天水地区五七红专学校;1979年组建天水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升格定名为天水师范学院。2011年10月,被教育部列为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建设单位。2013年,开始招生培养教育硕士。郑州师范学院郑州师范学院( Zhe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河南省立郑州师范学校。2001年,郑州第二师范学校并入郑州教育学院;2002年3月,郑州教育学院与郑州师范学校合并建立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在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成立郑州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Hen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河南师大,位于牧野大地、卫水之滨河南新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河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1952年平原省撤销后,学校先后历经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等阶段;1985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Hubei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湖北省黄石市,是一所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为重点,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综合性重点师范类本科院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为“湖北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湖北省2011计划)首批入选和牵头高校。湖北师范大学的前身为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创建于1973年4月;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黄石师范学院;1985年2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学校改名为湖北师范学院;2006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3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意湖北师范学院更名为湖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之一,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院校,由华东师范大学 和吉林大学 等内地高校共同承担对口支援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成立于1978年12月28日。其前身为1906年成立的乌鲁木齐市第一师范学校和1972年成立的新疆教师培训部。1993年,教育部授权该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授权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中国第一所专门为职业中专和职业高中培养师资的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是吉林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全省职教师资保障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基地。学校创建于1979年,原名吉林技工师范学院;1983年,划归吉林省管理并更名为吉林职业师范学院;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8月,吉林省国际商务学校整体并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坐落于沿海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是河北省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学校前身始建于1941年,1975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河北科技师范学院199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2009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2014年,被授予“秦皇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荣誉单位。学校设有秦皇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冀东文化研究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牡丹江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坐落在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牡丹江市。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院校,是教育部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学校具有硕士、学士两级学位授权体系。学校建校于1948年;2001年10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6年1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1月,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2012年,黑龙江出台《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二五”规划》,拟在2015年将牡丹江师范学院更名为师范大学。长江师范学院长江师范学院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素有“乌江门户”、“千里乌江第一城”之称的重庆市涪陵区,是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支点上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学校是一所重庆市属普通本科院校,2001年由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成立于1931年的涪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和涪陵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涪陵师范学院,2006年9月,由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上饶师范学院上饶师范学院(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上饶师专,1959年更名为赣东北大学,文革期间停办。1977年复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上饶师范学院。2005年11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淮南师范学院淮南师范学院(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隶属于安徽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农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原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淮南教育学院、淮南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淮南师范学院。学校200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取得“良好”成绩,2009年学校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开始与安徽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坐落于国家重要能源城安徽省淮南市。唐山师范学院唐山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学校创办于1956年,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0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Hubei University Of Ecation),简称“湖北二师”,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教育学、文学、理学等学科为主要支撑的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湖北省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设有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湖北省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和湖北省教师资格认定中心。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溯源于1931年8月成立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是当时全国三所省立教育学院之一,后历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和湖北教育学院等数个发展阶段。2003年9月,学校迁至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园区内。2007年,经国家高校设置委员会专家评审、教育部审批,学校改制更名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09年1月,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该校。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始建于1955年,始称山东师范专科学校。1981年,学校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立为重点建设的六所高校之一。1985年11月,学校更名为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入选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绵阳师范学院绵阳师范学院地处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是四川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0年的四川绵阳学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四川教育学院绵阳分院合并并更为现名。2006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7年以良好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准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试点单位,招收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忻州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始建于1958年,是教育部2000年批准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学院为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确定的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6月顺利通过教育部首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良好”成绩。“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项目荣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渭南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始于1923年建立的赤水职业学校,经历了原渭南师范学院、渭南师范专科学校、渭南教育学院和渭南五七大学,到2000年更名的渭南师范学院。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与中国国内外13所高校合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长春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师范大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时名长春师范专科学校,1963年易名为长春师范学校,1981年更名为长春师范学院,1986年起隶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起按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的机制运行,2013年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Minnan Normal University)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学校坐落在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周口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坐落在河南省周口市,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1973年,历经周口师范学校、周口师范专科学校、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周口师范学院(本科)。齐鲁师范学院齐鲁师范学院坐落于泉城济南,前身系创建于1948年的山东教育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10年4月改建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重点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 由北京师范大学对口支援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Harbi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哈师大(HRBNU),位于中国冰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所公立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为黑龙江省属重点大学,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和松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为松江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学校复名为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学校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学院,同年又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学院;1980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1982年,学校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Shan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山西师大”,位于华夏民族发祥地之一的古尧都——临汾市,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是山西省省属重点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晋南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调整改建为山西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山西师范大学,1999年山西省职业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独立建制)并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cation)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原国家劳动部;2010年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2年,国家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为天津市地方高校中唯一一所部市共建高校。2014年12月5日,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阜阳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Fuyang Normal University)学校创办于1956年,坐落在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皖西北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门户城市,生态园林滨水城市安徽省阜阳市,是一所公办安徽省省属重点本科院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阜阳师范学院,获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安徽省师范类院校排名第四,2005年,阜阳师范学院启动阜阳大学筹建工作,2013年正式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坐落在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泉州。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泉州大学师范学院。1998年泉州师专、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新泉州师专。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泉州师范学院,系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省属本科高校。2014年12月5日,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鞍山师范学院鞍山师范学院(Anshan Normal College)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位于有“钢铁之都”之称的辽宁省鞍山市。学校始建于1958年;1993年升格为鞍山师范学院;2011年学校成功“申硕”并成为了全国本科办学院校中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乐山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地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所在地、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世界文化名人郭沫若的故乡——被誉为“森林在城市中,城市在山水中”的乐山市。始建于1978年,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乐山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四川省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良好等级。2012年纳入教育部“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由武汉大学对口支援建设。西华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简称“西华师大”,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师范大学,学校座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南充,是四川省第一所师范类高等学府和全国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是四川省首批免费师范生培养实施高校,全省首个“四川省优秀大学生选调基地安庆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Anq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安庆师大(AQNU),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安庆市,是直属于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全国首批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入选第二期“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省属二本学校。学校始建于1897年的敬敷书院,后与求是学堂合并为安徽大学堂,后改为安徽武备学堂、安徽陆军学堂、安徽法政专门学校;1928年,省立安徽大学在此建立;1946年改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改为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三分校,1958年起,逐步改为安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师范大学安庆教学点、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分校;1980年,在安徽师大安庆分校的基础上成立安庆师范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庆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位于河南洛阳,为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16年的河洛师范学校,历经河南省立河洛师范学校、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河南省立洛阳师范学校、洛阳师范专科学校、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诸阶段,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为现名。

若此之时

最美哈尔滨之高校

一提到哈尔滨,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是美食?是各种游玩的地方?还是某个建筑?而对于高考后面临填报志愿的人来说,提到哈尔滨的第一反应是哈尔滨的高校。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来了解一下哈尔滨的高校吧!1.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哈工大(HI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主要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拥有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学校始建于1920年,当时校名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其创建与帝俄在中国建设中东铁路(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中长铁路”)有直接关系,建校的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按俄国的教育模式办学;1938年1月1日起,学校改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并一直沿用至今;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长铁路局领导,属中苏两国政府共同管理;1950年6月,哈工大回到新中国怀抱并进入全面改造和扩建的新阶段;2000年,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哈工大的材料科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的研究机构行列,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已进入全球前1‰的研究机构行列。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2017年10月25日,2018年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发布,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中国排名第十。哈尔滨工业大学2. 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世称“哈军工”),陈赓大将为首任校长,中央军委直属正大军区级(正部级)高校,1966年文革爆发,哈军工退出军队序列,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70年文革期间被分拆,以海军系、原子系、导弹系战术导弹分部全建制和其它各系部分专业和教师为基础重新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一五计划”唯一重点建设大学 ,国家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工程、985平台院校,56所研究生院之一,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学校由国防科工委、海军、教育部、黑龙江省、国家海洋局重点共建。学校原隶属于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信部(由原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等合并而成),是国防七校、东北五校之一,是中国三海一核领域最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 ,是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 的唯一获奖院校,2017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突破13亿元 。学校坐落于哈尔滨市,在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现有教职工3083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人 ,博士生导师477人 ,院士17人 ,973首席科学家18人 ,长江学者11人 ,本科生14886人 ,硕士研究生8550人,博士研究生1783人 ,外国留学生1500人。哈尔滨工程大学3.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Harbi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哈师大(HRBNU),位于中国冰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所公立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为黑龙江省属重点大学,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和松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为松江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学校复名为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学校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学院,同年又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学院;1980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1982年,学校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截至2017年5月,哈尔滨师范大学有江南、江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0余万平方米;设有25个学院(部),80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余人。2017年11月,学校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哈尔滨师范大学4. 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前身黑龙江工学院)、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所属高校,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哈尔滨理工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招收来华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国防生委托培养高校。哈尔滨理工大学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国防特色专业等,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含荣成、七台河科技分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双实双业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实训基地、全国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截至2017年5月,哈尔滨理工大学共有4个办学区,其中在哈尔滨市有东、西、南3个办学区,在山东省荣成市设有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209.86万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面积95.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56万册,电子图书109.8万册,中外文期刊16万册,文献数据库26种。现有教职工2933人,其中专任教师1715人,副高职以上人员1339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全日制在校生33361人,留学生近200人。哈尔滨理工大学5. 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共建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入选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截至2017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49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3.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6亿元。设有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开办71个本科专业。学校有全日制在校27476人,其中研究生3 876人、本科生23 389人、外国留学生211人;专任教师1426人,其中教授304人、副教授42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743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52人。东北农业大学6. 哈尔滨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学校前身东北林学院,创建于1952年,以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为基础建立,1985年,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以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医、艺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入选“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林业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学校地处中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截至2014年3月,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各类在校学生4万多人。东北林业大学7. 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黑龙江哈尔滨,为国家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的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省部共建大学、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院校,黑龙江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基地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学校是1949年4月由原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2015年11月20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共建哈尔滨医科大学。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校园总面积164.10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总量157.8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48586万元;下设5所直属附属医院,校本部普通高等教育设17个专业;有在编教职工8855人,在校学生21022人,其中,研究生5370人,普通本科生11367人(校本部7592人、大庆校区3775人)。哈尔滨医科大学8. 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市,是黑龙江“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黑龙江、吉林乃至内蒙古地区唯一一所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高校,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因坐落于松花江北岸,故有“江畔朝阳”一说。学校的前身是1947年在鸡西建立的东北第一所煤矿工人学校,几经易名,1981年更名为黑龙江矿业学院,隶属于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98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2001年在哈尔滨建设新校区,2003年学校主体由鸡西市迁入哈尔滨市。2013年4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校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践行“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校训,铸就了“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办学精神,培养出了10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区域经济和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誉为“煤炭工业的脊梁”。截至2015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128.8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38.5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707万元,图书馆藏书183万册,全日制在校生21800余人。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的大学有很多,小编挑选出几个著名高校供大家了解。高考将至,小编祝愿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们能超长发挥,考出好成绩,以优异成绩考入自己心仪的大学。

乃今也得

谁来使用“黑龙江师范大学”之名?有网友提出建议,官方予以回应

在我国的师范高等院校中,共有19所以省命名的师范大学,但是其中有些师范大学虽然以省命名,但是其校本部所在地并没有在省会。比如河南师范大学在河南的新乡市,安徽师范大学在安徽的芜湖,浙江师范大学位于浙江的金华市,辽宁师范大学位于辽宁的大连等等。这些更多的都是因为历史原因造成的。在黑龙江省,却没有以省命名的师范大学。全省共有7所师范的院校,其中3所是本科院校,分别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庆师范学院。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提出建议,“推动牡丹江师范学院合并升格为黑龙江师范大学”。官方对此的回答也很简单,那就是“留言收悉,已转相关部门参阅”。牡丹江师范学院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始建于1958年。刚建校的时候位于嫩江,直到1995年才搬迁至牡丹江市,结束了近40年的农村办学的历史。更改为现在的校名是在1970年,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具有硕士授予权,现在具有学士及硕士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没有博士点。在黑龙江省东南地区属于实力最强的高校。关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在2011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动作。当时学校提交了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的请示。经过了这9年的时候,至今依然没有任何的进展。在黑龙江的三所的师范院校中,哈尔滨师范大学已经具有“师范大学”校名,再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实属多此一举。哈尔滨师范大学具有本科,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是省属重点大学,社会知名度较高,在考生中影响力较大,也没有通过改名来提高社会办学实力的必要。在当年的牡丹江师范学院的请示中提到,“我校就更名黑龙江师范大学事宜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等校进行了沟通,得到了兄弟院校的支持。"黑龙江的大庆师范学院,在2004年的时候由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而成,2017年获得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所以大庆师范学院现在只是和别的高校联合培养硕士。以这样的基础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通过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早年的时候曾有网友提出建议,当时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从目前的情况看,牡丹江师范学院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还是比较合适的。希望能早日更名成功,有利于社会对学校的认可,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对此,你怎么看呢?

海之歌

省委书记张庆伟给哈师大2018年选调生回信引起热烈反响

投身基层 扎根龙江为建设现代化新龙江贡献青春和智慧省委书记张庆伟给哈师大2018年选调生回信在全省广大青年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省委书记的回信饱含着对选调生的深沉挚爱和殷切期望,作为哈工大选调生,我们备受鼓舞,更觉重任在肩。我们将更加夯实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踊跃投身基层,扎根龙江,把个人的发展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龙江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1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给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年选调生的回信,在全省广大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青年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更加珍惜基层的广阔舞台,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争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现代化新龙江奉献青春和智慧。磨砺品格 锻炼能力让奋斗的青春在基层一线挥汗闪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身处防汛一线,在基层历经磨练,但初心未忘,矢志不移。哈尔滨市阿城区松峰山镇党委副书记刘科远是2012届选调生,品读回信后,让他感受到了省委对选调生的关心爱护与殷切希望,令他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回顾选调历程,我们走进百姓生活,解决最复杂的矛盾,走进田间地头,执行最具体的政策,从衬衫皮鞋换成了迷彩服登山靴,从柔声细语变成了粗犷豪迈,也使我从同事口中‘新来的90后’成长为了百姓口中‘真干事的小书记’。”6年前刘科远选择选调生,3年前他又选择留在大山中,今天他对未来的选择依然是要在基层和人民中建功立业。“我定会克己守心,对党忠诚;我定会竭己之能,苦练本领;我定会倾己所有,服务基层。” 刘科远表示,他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党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位群众。以“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标准,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加强党性锻炼,在抓好扶贫攻坚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在实现乡村振兴中练就能担重任的铁肩膀。牢记使命,做基层工作的青年先锋,坚守初心,做父老乡亲的青年公仆,勇于担当,做乡村振兴的青年干将。2014年省委选调生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扎龙镇人民政府政务秘书、团委书记、哈拉乌苏村党总支副书记董书齐看到回信后也深深地受到激励和鼓舞。“励志向上、拼搏奋斗的青春热血在喷涌,骄傲自己是一名光荣的省委选调生,更加坚定投身农村广阔舞台必将大有作为的信心,扎根基层谱写壮丽无悔青春年华的决心。” 董书齐十分激动。4年来,董书齐没有忘记自己身上的红色基因,没有辜负组织对他们的培养和信任,丝毫没有松懈在工作实践中汲取知识、磨砺品格、锻炼能力。两次村党组织换届、一次区党代会的筹备,两年的村官经历,6个岗位的历练,并于去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选择了提升基层工作本领的区域发展与城市管理专业方向。“可以骄傲地说我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基层的根,没有脱离过群众的心,没有忘记过组织培养的恩。”董书齐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年轻干部,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要坚定信念有理想、努力学习有本领、脚踏实地有担当,勇做新时代急先锋。“作为一名省委选调生,我将努力拼搏、不断进取,用忘我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到龙江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辜负省委对选调生的嘱托,不辜负省委书记张庆伟的殷殷期望,展现青年干部风采,扬起龙江振兴风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龙江篇章贡献青春力量。”龙江腾飞看你我,扬帆起航正当时。哈工大选调生代表表示,将矢志练就过硬本领,静下心来拜基层同志为师,拜人民群众为师,到田间地头听民情,到稻旁渠边看民生,跟基层群众“打成一片”“拧成一股绳”,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在生产一线提升本领。让自己经得住基层一线的磨练,担得起振兴发展的重活,打得了扶贫攻坚的硬仗,在攻坚克难中用“铁肩膀”扛起党中央的嘱托。扎根基层 回报家乡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有志青年“看到省委书记张庆伟给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年选调生的回信,对于一个决心要考取选调生的我来说,备受鼓舞也深有感触。”黑龙江大学2017级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林春雨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在黑龙江大学红色基因的传承下,对选调生有着特别的理解。林春雨认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有志青年,下基层一线、到艰苦困难的地方去实践青年人的必修课,在实践中可以增加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可以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有机结合,让基层的老百姓做我们的老师,让书本上的知识在这片深沉富饶的土地上结出更加甜美的果实。“扎根基层、回报家乡,一直是我的梦想。从高考志愿到研究生专业的选择,我都坚定自己植物保护专业的研究方向,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他们渴望用知识改变这片土地。”林春雨告诉记者,因此,他在学校中刻苦学习、努力进取,不断增强自己的使命感与紧迫感,决心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读了省委书记的回信,更加坚定了我考取选调生的决心,我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早日成为选调生的一份子,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家乡建设挥洒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刘慧超则表示,读了回信后深感触动,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充满信心。“国家的繁荣需要有新鲜血液注入,龙江的发展也离不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的贡献。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的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我要做一个有担当的青年。”刘慧超说,作为新时代青年人,应积极响应党中央和省委的号召,投身基层,扎根龙江。要把自身的发展同人民群众的需要联系起来,为龙江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实现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党中央和省委对于我们青年人才成长十分关心。注重在基层一线和艰苦的地方培养和锻炼年轻干部,开展选调生工作对于我们这些青年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和锻炼机会。我们应该珍惜、把握住这次机会,作为自我升华的一次历练。”刘慧超说,“我现在要做的是珍惜在校时光,苦学本领,扎实专业基础,加强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建设现代化新龙江做好准备,打好基础。同时,也要学习历届选调生们勇于担当、肯于吃苦的精神。毕业后立志投身基层,扎根龙江,在基层第一线淬炼过硬的本领,为现代化新龙江建设奉献自己的智慧与青春。”牢记嘱托 立德树人不断开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哈尔滨师范大学35名选调生在即将奔赴基层工作岗位之前,能收到省委书记张庆伟满怀深情写给他们的回信,得到语重心长的殷切嘱托和谆谆教诲,这对青年学生而言,将是人生中的宝贵财富。作为培养和见证他们成长的母校,在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哈师大党委成员们更和他们一样感同身受,备受鼓舞、倍感温暖。“从6月12日省委书记张庆伟主持召开高校后勤问题整改工作专题办公会议,到给选调生的一封回信,无论是从大事着眼,还是从细微处入手,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省委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哈师大党委成员们认为,信里所说的字字句句是激励、是鞭策,更是一种前行的精神支柱和实践力量,不仅为全体选调生攻坚克难、实现理想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也饱含着省委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深切期待,更为高校未来的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哈师大党委深信,省委书记的期望和要求必将激发选调生乃至广大青年学子的奋进决心,激励他们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勤奋学习、勤于实践,努力走在扎根基层、服务龙江的前列。哈师大党委成员表示,一定以回信为契机,牢记省委的重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仰、强化责任,坚守“立德树人”神圣职责,坚持以“为龙江事业发展振兴培育人才”为己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培育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办让人民满意和省委放心的教育,不断开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记者 韩雪 衣春翔)小编还在为微信升级以后找不到黑龙江日报而苦恼么?小编告诉大家一个方法,以后就能天天约喽!~苹果手机如何找到黑龙江日报安卓手机如何找到黑龙江日报执行编辑:李志达责任编辑:杨 晔审  核:王 巍

佛陀

教育小媒体:黑龙江地区想当老师的注意了,哈尔滨师范大学了解下

哈尔滨师范大学简称哈师大(HRBNU),位于中国冰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艺、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和松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为松江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学校复名为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学校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学院,同年又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学院;1980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1982年,学校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18年2月,学校入选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张锦池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张锦池、陈述涛、王选章“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傅道彬、臧淑英、李淑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带隙材料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特色专业:美术学、教育学、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自然地理学、遗传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教育学、音乐与舞蹈学2017年学科评估1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B+2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401 教育学 B3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403 体育学 C-4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B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B-6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603 世界史 C7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701 数学 C8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702 物理学 C-9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703 化学 C-10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705 地理学 B-11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0710 生物学 C12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1303 戏剧与影视学 C+13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1304 美术学 B

道不可壅

黑龙江省内知名高校,哈尔滨师范大学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两家高校都是黑龙江省内知名大学,但是两所学校所处城市并不相同。哈尔滨师范大学位于省会哈尔滨市;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位于新兴城市大庆市。虽然两所学校都成立于解放后,但是哈尔滨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成立于1958年,相对来讲哈尔滨师范大学建校更早一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创建主要是为农垦局培养人才的学校,由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创建,并亲自担任第一任校长。解放前,东北局就在黑龙江试办过国营农场。后来,随着全国解放,国营农场就变成了农垦局。而管理国营农场的过程中,缺乏适应农场发展的人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成立了这所学校。既然经营的是农场,自然是以农业为主,不过涉及农业全方面教学,如农作物、兽医、农机等等。黑龙江省农机普及,其实早在建国前就已经开始了,建国之初就已经有全机械化的国营农产了,所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建校之初就设立了农机专业,目前这些依旧是他的优势所在。因为黑龙江国营农场耕地集中,面积大,适合大规模耕种,因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农机方向,主要是以大型机械为主,所以在内地影响力并不大。其自主研制的谷物干燥机、联合耕播机等大型机械,都获得过大奖,只是适用范围较小,知名度不高而已。哈尔滨师范大学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这所学校建校之初,实力并不强,后期是因为哈尔滨市成为省会之后才逐步受重视,发展起来的高校。1954年8月之前,黑龙江省会一直是齐齐哈尔,后来松江省同黑龙江省合并之后,哈尔滨市成为黑龙江省的省会之后,哈尔滨的学校也跟着水涨船高,由此带动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快速发展。综合来看,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实力确实要高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主要是因为哈尔滨师范大学引领全省师范教育工作,更受重视,获得资源要更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