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张鸿铭副主任一行赴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开展调研架构

张鸿铭副主任一行赴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开展调研

>begin--> 11月23日,省咨询委张鸿铭副主任带队赴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杭州城研中心)开展智库建设情况调研,蔡文如秘书长,城镇化部黄勇部长,王洪涛委员,王东祥、蓝蔚青特邀委员等参加。调研组与杭州城研中心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听取了杭州城研中心关于杭州城市学智库建设的情况介绍,双方立足浙江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就“十四五”期间如何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杭州城市发展如何“补短板、解难题、创一流”、双方如何深化联系合作等开展了互动交流。杭州城研中心理事会理事长王国平和杭州城研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江山舞等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座谈。【来源:浙江省咨询委办公室】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虫孽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一行领导莅临雷数科技参观指导

11月30日下午,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杭州研究院)党组书记、主任江山舞,事业发展处处长接栋正,综合处副处长马智慧一行领导莅临雷数科技参观指导,雷数科技CEO闫安携供应链平台事业部总监朱丽霞、专家顾问姚烈共同接待,双方展开了亲切友好的座谈交流,在智慧城市3.0建设、数字化技术应用与产城融合、产业互联网、数据中台建设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座谈会上,闫安代表公司对江山舞主任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道,雷数科技作为探索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排头兵和先行者,采用“互联网+”创新发展模式,加深大数据、AI、物联网、区块链、金融科技等前沿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研发出立足杭州、引领全球的跨领域、跨行业的产业互联网平台——雷数产业云平台,赋能中国千万企业,打造全新数字化产业生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随后,闫安解读了雷数产业云的体系架构和技术优势,介绍了雷数产业云在产业互联网、智慧物流、智慧供应链、智慧城市等十余个细分行业的赋能成果,展示了雷数科技布局产业互联网的勃勃野心,即通过打造产业地图、物流地图、人才地图、金融地图优化资源配置,集聚高端要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一行领导充分肯定了雷数科技的“四张图”布局模式,高度赞扬了雷数产业云在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方面取得的成效,并表示雷数科技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拥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双方在智慧城市3.0建设、产城融合等领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未来期待有机会与雷数科技展开合作,通过雷数产业云的落地应用让市民更好地享受城市服务、触摸城市脉搏、感受城市温度。座谈会在一片热烈的氛围中进入尾声,希望未来双方能进一步加强对接、增进沟通交流,尽快促成意向合作项目落地,坚持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两化驱动”,携手推进城市智慧化和智慧城市经济化进程,共同赋能城市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文章来源:杭州雷数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出处

居敬

专家引领,助力成长—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毛燕武处长莅临指导

2019年9月29日,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处处长、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研究员毛燕武一行莅临一扇门控股有限公司参观指导,并做专题分享——《乡村振兴、乡村运营、农村电商怎么看与怎么干》。一扇门董事长兼总裁刘丰春以及总部全体人员参加本次培训活动。//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年,以探索城市化的中国模式和破解中国城市病为己任,以打造城市学的杭州学派和一流城市学智库为目标,立足杭州、面向全国,为各级党委政府规划、建设、管理、保护、经营城市提供智力支持。此次能够邀请到毛处长亲自指导授课是一种巨大荣幸,对一扇门的全体员工来说更是一次十分宝贵的学习机会。/ / / 在会议室历时2个多小时的演讲中,毛处长生动的语言、深入的讲解,让大家开拓了思路、开阔了眼界。整个分享紧密结合乡村实际,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大家奉献了一场丰盛的知识大餐。毛处长从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谈起,提炼出1个关键、2个政策、5个计划、8个工程、9个行动以及农村电商6个利好。强调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必须跳出“三农”看乡村,才能真正解决“三农”问题。他指出,新时期的乡村振兴必须基于美好生活新目标、城乡融合新任务、“互联网+”新技术,重构乡村发展的政策与路径。最后,他指出了几点农村电商发展短板,并给出升级意见。董事长兼总裁刘丰春表示,一扇门已经在全国农村电商、乡村振兴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次邀请到毛处长从专业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指导建议,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扇门全体员工对乡村振兴的掌握有了进一步提升,为公司乡村振兴、农村电商培训的增长和爆发打下了良好基础。未来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合作,共同开展乡村振兴学院助力乡村振兴。一扇门简介:一扇门成立于2008年,店铺实操运营起家,总部位于电子商务之都——杭州。2013年,一扇门开始布局县域,先后服务于全国三十多个县域的电商发展和精准扶贫,一扇门扎根县域,大力开展各项电商活动,推动县域电商发展进程,构建县域“互联网+”新经济。你与电商只差一个公众号

大美

人民城市,幸福小康!中国幸福城市杭州研究中心落户浙大城市学院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戴笑笑 王鹏 李冠琳11月18日,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瞭望智库共同主办, 浙大城市学院参与承办,2020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杭州举行。40多位城市管理者同聚钱塘江畔,畅谈“人民城市,幸福小康”,见证“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诞生。杭州作为唯一连续14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城市,还获得了组委会特别奖——新时代数字治理标杆城市。为更好地贯彻和实践十九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凝练和推广杭州“幸福示范标杆城市”的样本经验,加快幸福城市的高能级智库和研究性交叉学科平台建设,中国幸福城市杭州研究中心在论坛上揭牌成立。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在论坛致辞中表示,中国幸福城市杭州研究中心的正式揭幕,为探寻城市密码搭建了新的平台。中国幸福城市杭州研究中心由新华社瞭望周刊社、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拱墅区委区政府、杭州富阳区委区政府、浙大城市学院五方合作共建。近年来,杭州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群众获得感、提升文化自豪感和打造“美丽中国”示范区等方面齐头并进,取得显著成效,为幸福城市建设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对幸福城市治理实践的总结探索和深入研究,既是感性的,也是现实的。在杭州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数字治理第一城’的背景下,开展数字治理在城市的运用、数字治理与市民群众幸福感的提升等有关城市幸福课题研究是我们这所和城市高度融合的大学的优势和责任担当。”浙大城市学院校长罗卫东教授表示,“目前,学校致力于数字+、城市+、安康+为特色的学科群、专业群打造,以‘城市’为关键词的幸福城市、城市大脑两个研究平台相继在学校组建,能更好地为现代城市治理、城市幸福研究赋能。”据悉,研究中心将根据历时14年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的调研和申报材料,梳理各地城市治理方面的优秀做法,汇编总结成可借鉴和推广的优秀案例库。此外,研究中心将围绕幸福城市谁来治理、治理什么、怎样治理这一逻辑主线,结合杭州等城市的治理实践,探讨幸福城市的实现路径、战略愿景与功能定位,寻找国内外城市对照的标杆,制定出幸福城市治理的标准。同时,研究中心定期召开中国幸福城市治理论坛,打造幸福城市治理幸福示范单元,发布幸福城市年度十佳治理案例和年度治理报告,开展基于数字城市下的市民幸福感研究等,为各级地方政府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提供智库咨询。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打火匣

中国幸福城市杭州研究中心落户浙大城市学院

通讯员 戴笑笑 王鹏 记者 方秀芬11月18日,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瞭望智库共同主办, 浙大城市学院参与承办的2020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杭州举行。40多位城市管理者同聚钱塘江畔,畅谈“人民城市,幸福小康”,见证“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诞生。杭州作为唯一连续14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城市,还获得了组委会特别奖——新时代数字治理标杆城市。为更好地贯彻和实践十九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凝练和推广杭州“幸福示范标杆城市”的样本经验,加快幸福城市的高能级智库和研究性交叉学科平台建设,中国幸福城市杭州研究中心在论坛上揭牌成立。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在论坛致辞中表示,中国幸福城市杭州研究中心的正式揭幕,为探寻城市密码搭建了新的平台。中国幸福城市杭州研究中心由新华社瞭望周刊社、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拱墅区委区政府、杭州富阳区委区政府、浙大城市学院五方合作共建。近年来,杭州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群众获得感、提升文化自豪感和打造“美丽中国”示范区等方面齐头并进,取得显著成效,为幸福城市建设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浙大城市学院校长罗卫东教授正在接受采访“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对幸福城市治理实践的总结探索和深入研究,既是感性的,也是现实的。在杭州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数字治理第一城’的背景下,开展数字治理在城市的运用、数字治理与市民群众幸福感的提升等有关城市幸福课题研究是我们这所和城市高度融合的大学的优势和责任担当。”浙大城市学院校长罗卫东教授表示,“目前,学校致力于数字+、城市+、安康+为特色的学科群、专业群打造,以‘城市’为关键词的幸福城市、城市大脑两个研究平台相继在学校组建,能更好地为现代城市治理、城市幸福研究赋能。”据悉,研究中心将根据历时14年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的调研和申报材料,梳理各地城市治理方面的优秀做法,汇编总结成可借鉴和推广的优秀案例库。此外,研究中心将围绕幸福城市谁来治理、治理什么、怎样治理这一逻辑主线,结合杭州等城市的治理实践,探讨幸福城市的实现路径、战略愿景与功能定位,寻找国内外城市对照的标杆,制定出幸福城市治理的标准。同时,定期召开中国幸福城市治理论坛,打造幸福城市治理幸福示范单元,发布幸福城市年度十佳治理案例和年度治理报告,开展基于数字城市下的市民幸福感研究等,为各级地方政府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提供智库咨询。编辑 杨俏颖

哪怕凌晨求助,也能对答如流 上城区清波街道有位“超级社工”小清

都市快报讯 2020年3月底4月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杭州城市大脑运行指挥中心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的要求。这是杭州、浙江以及全国不少地方正在努力的方向。近年来,不同城市的实践探索,为推动城市现代化治理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即日起,都市快报联合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与公共政策研究院、杭州市社会科学院(杭州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浙江省智慧城市促进会等单位,举办2021年度城市社区智慧治理优秀案例评选活动。24小时有问必答 探索未来社区AI数智解决方案上城区的清波街道紧靠西湖,是杭州的老城区,不少居民都是老年人。如今,清波街道的很多老年人说起他们的“超级社工”小清,都特别亲切。居民李大伯说:“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帮手,半夜里找它问一些事情,它也能给我解答。”备受居民好评的“小清”,究竟给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以及社区治理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昨天,我们来到上城区清波街道劳动路社区。作为城市社区智慧治理优秀案例,“小清”系统以AI交互生物智能语言等技术,实现拟真人化人工智能AI交互和BI大数据统计分析,探索未来社区AI数智解决方案。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街道通过梳理社区工作职能、居民办事需求等信息,在系统中搭建惠老政策、为企服务、退管办理、城市服务等十三项专业知识库,为社区居民24小时提供咨询解答等精准服务,有的放矢地满足辖区居民办理各类事务的服务需求。“小清”系统拥有应急求助功能,遇到电路跳闸、燃气泄漏、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咨询“小清”,可以得到第一手应急防护知识,必要时还能立刻转接人工服务,有效提升应急处置速度。承担大量原本属于社工的工作实现了基层治理工作的创新在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社区服务的同时,“小清”还提升服务效率,缓解社工压力。“小清”系统可针对社区的不同服务内容,进行智慧化、自动化的分类管理,在包括信息登记、政策宣传等在内的所有基层治理场景中,优化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帮助社区提高工作效率。系统管理后台可实时记录服务信息和数据,并对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在服务过程的全程沟通中自动精准统计分析,做到文字和语音的“双记录”,同步将服务对象自动归类标签,并根据异常情况进行风险预警,做到数据可视化,服务内容以及风险把控一目了然。目前系统已承担接待咨询等大量原本属于社工的工作,缓解了社区工作量巨大、信息统计繁琐、数据分析不系统等问题。“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初期,这一系统就已在健康码排查推广等工作上表现出超高的效率。”社区工作人员说。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AIIA智慧城市产业委秘书长李明超说,参照未来社区建设理念,城市社区智慧治理理应包括社区治理的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大维度,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升社区数字治理能力。在城市大脑+未来社区的数字社会建设架构体系下,城市社区智慧治理工作应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务求实效,力求破题。“小清”的运用,正是基层治理工作创新的体现。十佳案例 有机会获得10万元奖金2021年度城市社区智慧治理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正在进行,你的社区有哪些数字化治理好做法、好经验?都可以参与评选。大家可以关注AIIA智慧城市产业委官方微信公众号“AIIA城市发展”,在活动通知中下载征集表格,以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应征案例,应征案例数量不限。案例征集即日起至8月底截止,主办方会同专家从海选案例中初选100个参选案例。9月下旬,主办方将通过都市快报进行网络投票,邀请业内专家和社区管理者代表对提名案例进行点评和打分,最终评出城市社区智慧治理十佳案例,推荐参评杭州城研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办的“西湖城市学金奖”(金奖奖金10万元)评选。

四时不至

“中国城市学年会 · 2020”开幕式暨“沧州书房”揭牌仪式在杭州举行

2020年11月8日上午,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城市学年会·2020”、第五届“两宋论坛”开幕式暨“城市书房”揭牌仪式在杭州举行。大会为南昌、太原、烟台、淄博、周口、驻马店、沧州七个“城市书房”举行了揭牌仪式,杭州市政协原副主席马时雍、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刘国江共同为“沧州书房”揭牌。本次年会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主题,是中国城市学界的一次年度盛会。年会得到了各级领导、知名专家和众多媒体的大力支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忻及国内有关单位800余位城市学专家学者、城市管理者出席会议。徐光春、潘云鹤、叶小文、朱善璐、张大卫、杨卫、单霁翔、钟秉林等专家学者作了主旨报告。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设在浙江师范大学内,主要从事城市学、杭州学研究,2018年获批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该中心成立后着力打造体现各地特色的“城市书房”,目前已建成“城市书房”90余个。此次揭牌的“沧州书房”,由沧州图书馆与杭州城市研究中心合作建设,目前配有涉及沧州经济、文化、历史、城市发展等内容的地方特色文献330种1100余册,将为全国各地的城市管理者、建设者查询、学习、研究提供服务,并将根据需求及时调整、充实文献资料。“沧州书房”的建立,搭建了一个共建共享沧州特色文献资源、挖掘沧州地域文化、展示沧州城市魅力的平台,必将为提高沧州的知名度、推动沧州的城市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来源: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快板刘

袁家军见证签约,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落户萧山!

硅谷、波士顿……说起国际科创中心,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城市?在可见的未来,也许你的回答中将增添新内容!就在今日,浙江大学与杭州市签约共建国际科创中心!一所大学与一座城市携手,要让科技创新成为未来发展势不可挡的澎湃力量。热血沸腾、科技范儿十足!往下看!为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增长极和新引擎,更好地支撑创新强省战略和浙江大湾区建设,助力杭州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之都,充分发挥浙江大学的引领带动作用,2月28日,杭州市与浙江大学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签署协议,共建“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以下简称国际科创中心)。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主持。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发言。副省长高兴夫出席。吴朝晖与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徐立毅代表双方签署共建“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协议。袁家军在讲话中希望杭州市和浙江大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创新强省主战场和杭州“数字经济第一城”建设,聚焦重点、精准发力、高效协同,合力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高端科创平台,努力在交叉领域前沿研究、发展颠覆性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上实现重大突破。周江勇表示,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校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国际科创中心这颗种子,一定能长成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参天大树,为杭州建设世界名城增添新动力,为推进浙江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作出应有贡献,也为全省“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吴朝晖表示,共建科创中心既是双方的共同愿望,也是推动浙江打造世界科技创新高地的共同责任。浙大将充分发挥学科会聚的牵引功能、高端人才的主体作用、前沿创新的辐射效应,以实际行动打造浙江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增长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面对深刻变化的世界科技创新形势,聚力科教赋能、提升区域能级成为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国际科创中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融入浙江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打造我省自主创新高地、谋划重大创新平台的重要抓手,必将有力支撑浙江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两大世界科技创新高地,助力杭州高质量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物质科学、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板块会聚研究正在成为最具创新活力、最可能出现颠覆性技术突破的领域,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科技前沿高地和战略必争领域。作为新时代深化杭州市与浙江大学战略合作重要创举,国际科创中心聚焦三大板块的交叉会聚和跨界融合,构建面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国际科技前沿的创新生态圈。通过若干年努力,打造具有世界水平、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我国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国际策源地,全球化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区和改革试验田。市校双方将发挥好国际科创中心的“主引擎”作用,在市校长期、全面、特色的战略合作关系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杭州市的区位、产业、资源优势和浙江大学的学科、人才、智力优势,充分调动市场主体作用,吸纳浙江民营经济特色优势,链接全球泛浙大力量,构建新型创新平台,建立产业基金,探索政府、学校、市场多方参与的新体制新机制。国际科创中心将落户杭州市萧山区。省政府秘书长陈新,副秘书长周日星、应雄及省级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杭州市领导张仲灿、佟桂莉、许明、陈国妹,以及浙江大学校领导任少波、郑强、罗卫东、严建华、罗建红、张宏建、何莲珍、王立忠出席上述活动。文字记者:柯溢能丨金云云摄影记者:卢绍庆本文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陈晗钰

2020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重磅发布一览!

2020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成果斐然,在大会开幕式及重要论坛上由国家部委和权威人力资源机构重磅发布了1个主题活动评选结果和2份专业报告,引起社会热烈反响。上海、南京等城市转载“魅力城市——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城市”发布结果。中国日报以全英文长篇幅登载《2020中国留学生发展白皮书》并进行了专业解读。北京、深圳等城市转载并深度解读《全球数字人才发展年度报告(2020)》。“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发布2020年11月8日,2019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结果在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开幕式发布。杭州和上海、北京、深圳一起,连续10年入选“十强城市”。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由科学技术部批准,科技部外国人才研究中心主办。本次主题活动的外籍专家评委团队包括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位图灵奖获得者,高端专家阵容之强大达到历年之最。“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活动紧扣“城市开放与人才引进”这一主题,根据各城市在吸引外籍人才、服务外籍人才、发挥外籍人才作用等方面的总体状况,按照外籍人才“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科创环境”五大标准及23项指标展开。活动力图在展示中国城市引才引智风貌的同时,探寻外籍人才在华工作创业价值取向,引导城市重视引才引智综合环境建设,以吸引更多高层次海外人才来华创新创业。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按照打造“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一流施工队的要求,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坚定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持续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使各方面优秀人才源源不断涌现出来、汇聚起来,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人才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杭州连续10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多项人才净流入数据保持第一。《全球数字人才发展年度报告(2020)》发布领英携手清华经管学院在“中国人才50人论坛”上发布《全球数字人才发展年度报告(2020)》。领英中国公共事务总经理王延平解读报告。该报告基于领英海量数据,以全球31个重要创新城市或地区近4000万数字人才为样本,盘点了各地数字行业分布占比、人才技能特点及流动性。其中杭州数字人才的代表性技能依次为开发工具、计算机硬件、人工智能、网站开发、数字营销,在31个调查样本中杭州的数字人才全球吸引力与印度班加罗尔相近,数字行业人才集中度较高,且呈明显的净流入状态,展现了杭州与日俱增的城市影响力与数字人才竞争力。《2020中国留学生发展白皮书》发布“2020中国留学生论坛”现场发布了《2020中国留学生发展白皮书》。报告得到了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的指导。白皮书显示,留学生对杭州人才政策认可度、个人成长满意度全国最高,主要得益于城市产业氛围浓厚,为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0102030405《2020中国留学生发展白皮书》发挥了猎聘千万级人才大数据优势,针对留学生分布最广的10个重点城市,启动涉及万名留学生的专项研究,揭示中国留学生发展特点。报告显示,海归留学生储备量前五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和杭州。海归留学生城市分布TOP10在十大重点城市留学生留存竞争力上,围绕六大维度,第一梯队的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和南京。长三角区位优势突出,留学生人才生态环境更具领先优势。杭州在个人成长、产业发展、生活质量、发展信心这4个维度均获得了90%以上的正向评价,综合得分第一,表现亮眼。注:根据正向评价的比例赋分,90%以上得5分,80%-90%得4分,80%以下3分资料/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编辑/郑重版式/郑重【来源:杭州发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独生子

杭州市余杭区目前仅有两所高等院校,还有一所名校正在建设

余杭区地处于浙江省杭州市东、西、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是“中华文明圣地 ”——良渚古城遗址所在地。2019年全国双创活动周在余杭梦想小镇启幕。2019年10月,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行榜(全国百强区)第7名,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被誉为“创新活力之区”。01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传统,文理并重,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前身可追溯至创建于1908年的全国六大高等师范学堂之一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1978年建立杭州师范学院,2000年前后杭州教育学院等五校相继并入,2007年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百十年办学历程中,杭师大人秉承首任校长经亨颐倡导的“与时俱进”办学方针,坚持“勤慎诚恕、博雅精进”校训传承,弘扬“包容开放、学与俱进、追求卓越”师大精神,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弘文励教、青蓝相继,自强不息、弦歌不辍,形成“人文学堂,艺术校园”办学特色。学校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现有仓前、玉皇山、下沙三个校区,分别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西湖之滨和钱塘江畔,占地面积198.9万平方米。学校下设19个学院、1个公共教学单位、1个直属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有全日制在校生20166人(不含独立学院),全日制硕士生2650人、博士生38人,留学生557人。现有教职工2326人,专任教师1619人(高级职称占比近56.8%),全职院士、共享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77人,享受国务院津贴者25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学校入选首批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08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杭州师范大学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的若干意见》(市委〔2008〕12号),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学校迎来了事业发展黄金期。通过全校师生勠力同心,各界鼎力支持,学校被认为是近十年来全国发展最快的地方高校之一。现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获得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资格。化学、临床医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神经与行为科学、工程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连续多年进入全国百强。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5个,覆盖11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十二五”“十三五”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3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视频公开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国家规划教材13部;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4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传承“人格为先、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居浙江省高校前列,近五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获奖数名列省内高校前列,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输送了一大批教育理念先进、理论素养较高和实践能力特强的优秀教师,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单位、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地方实施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02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隶属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素有“浙江交通人才摇篮”美誉,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浙江省首批高职院校之一。学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交通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单位、国家骨干建设优秀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国家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单位、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教育试点院校,2019年入选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服务贡献50强”“育人成效50强”。学校位于杭州市,集“西湖”“西溪”自然之灵秀,合现代化、职业化人文之特色,享有全国高职“魅力校园”、浙江省高校“美丽校园”称号。校园占地面积46.0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57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总值11.0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981.43万元,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75.22万册、电子图书22.5万册。在校学生1万余人,教职员工581人,其中高级职称159人。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以及省部级以上人才60余名。学校设有路桥、汽车、海运、航空、轨道交通、智慧交通、运输管理、人文等8个二级学院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浙江公路水运工程咨询公司,开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航海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通信技术、物流管理等40个全日制高职专业。学校与浙江科技学院联合开办土木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与宁波工程学院联合开办汽车服务工程、网络工程专升本专业。学校精准对接交通行业人才需求,集聚交通优质资源,实施“分段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牵头组建了浙江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创建了浙江省唯一的“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联手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浙江山太航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形成了学校、行业、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车)、物流管理、传感器应用开发、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入选第一、第二批的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学校聚焦行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打造品牌专业。学校紧紧围绕服务教育强国和交通强国战略,锚定全国首个“现代交通示范区”建设和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要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构建了7个优势特色专业群,打造具有交通特色和优势的专业集群,形成了海、陆、空、轨道各领域协同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专业体系。学校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技术技能创新服务,重视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学校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浙江公路水运工程咨询公司,建有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中小企业产品研发中心3个。学校所属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是省内唯一专门从事交通科学研究、交通科技开发、交通工程质量试验检测、工程技术咨询和交通新材料研发等服务的科研机构,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智慧公路工程研发中心,拥有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综合检测甲级等资质13项,是全省交通系统唯一进入浙江省高院公路工程检测鉴定对外委托机构名录的机构。学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主导组建了“中国-东盟交通职业教育联盟”,输出国际学生培养标准10个,建成海外“鲁班学校”4所、“丝路交通学院”2所,开展海外员工培训2800余人日,招收全日制学历留学生25人。学校汽车类专业率先引入国际化校企合作项目T-TEP,与十大汽车国际品牌开展国际化合作,是全国首批中德SGAVE项目五所试点院校之一,2018年被教育部授予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示范学校称号。学校锚定“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彰显中国职教特色,创建世界水平学校”的建设目标,遵循“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培养交通事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质量方针,坚持“依托交通、服务社会”的办学特色,秉承“励志力行”的校训精神,倡导“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优良学风,努力成为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国领先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交通类高职院校。 03中法航空大学(在建)中法航空大学,是在浙江省政府以及中法企业的支持下,由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合作建立的一所高水平、国际化、新机制的航空大学,致力于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航空领域优秀专业人才。中法航空大学项目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一共占地15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1200亩,二期建设300亩,其中1000亩是教育基地,500亩是产学研转化和国家交流基地。由余杭区出资建设,属“交钥匙”工程。2019年12月28日,中法航空大学奠基,2022年完工,2023年招生办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国国立民航大学、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等各方将按照“高水平、国际化、新机制”的办学理念,密切协作、全力推进,努力把中法航空大学打造成为中法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民用航空领域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将面向前沿科技发展,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和浙江、杭州发展需要,培养航空、民航高层次人才,形成覆盖本、硕、博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航空领域科技发展,大力培育和建设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航空科技人才与产业基地,促进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9年9月1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共建中法航空大学合作协议》进一步明确了两校将共建中法航空大学,并就合作办学的宗旨与目标、关键事项及筹建方案达成一致,标志着中法航空大学筹建进入新阶段。“双方重申致力于加强大学合作和大学生交流,特别是推动两国高校合作办学的发展。双方愿拓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