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44万,硕士13.82万,为引才杭州“再下血本”专诸

博士44万,硕士13.82万,为引才杭州“再下血本”

今年8月,杭州市人才服务局发布公告,对现实施的杭州市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政策将作相应调整,补贴标准由硕士2万元、博士3万元调整为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杭州市最新的人才引进政策发布后,瞬间吸引了全国的关注。然而,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杭州市的人才新政基础上,杭州各大区政府均提出加码。余杭区、萧山区、淳安县、钱塘新区提出的政策一个比一个更具诱惑力。杭州钱塘新区:普通博士可获44万元近日,杭州钱塘新区发布《关于建设“人才特区”打造才智高地的意见》,简称钱塘人才21条。该政策计划到2022年,新引进和培育省、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 10 个、国家级特聘专家、省级特聘专家、市级特聘专家等D类以上人才 200 名、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超过 300 家、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 35% 以上。“钱塘人才21条”覆盖的人群:国内外高精尖人才、高层次创业人才、青年人才、主导产业人才、钱塘工匠、名师名医等。其中最具亮点之一的,是对青年人才、高层次创业人才的政策。来新区工作的普通博士毕业生,符合标准的可拿到一次性生活补贴、安居补贴、主导产业薪酬补贴等各类补贴共计44万元,硕士毕业生可拿到13.82万元,本科毕业生可拿到6.88万元;来新区工作、具有三年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外博士,如果符合门类要求,最高可以拿到的各类补贴达134万元!对高层次人才来新区创业的,经认定评审后的人才,将给予最高1000 万元启动资金和研发费用补助、最高1000平方米3年租金补贴、最高1000万元贷款额度贴息支持以及最高1000万元创业发展资助“四个1000”政策支持。另外,人才带着产业发展紧缺、水平特别突出的项目,还会给予最高1亿元的资助。另外,新区也很支持企业培养优质人才,每培养一名杭州市D类及以上的人才,直接给予企业2万元激励,对成功推荐项目落户新区的引才中介机构,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杭州市萧山区10月11日,萧山正式发布“人才生态25条”。未来三年,萧山将面向全球招揽10万名青年人才,对到萧山工作的全球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其中本科不少于3万元,硕士6万元、博士8万元,符合条件的再分别给予三年内最高10万元、20万元、30万元银行贷款贴息。今年6月3日之后来萧山工作的全球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工作满三年即可领取2万(普通本科)/3万(其他)的生活补贴,也就是3年下来本科3万元(普通本科)/4万元,硕士6万元、博士8万元。杭州市淳安县对来淳工作且在淳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的应届全日制大学生,毕业时间在2019年6月3日(含)之后(含毕业5年内的回国留学人员、外国人才)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大专每人5000元,本科2万元、硕士4万元、博士7万元每人的补助(含市级补助);在淳工作满3年后,再分别给予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每人0.5万元、2万元、4万元、7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含市级补助)。对毕业5年内的大专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到淳安县从事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岗位或在乡镇(除千岛湖镇外)企业就业的,给予连续3年每年2000元的从业补助。对引进的符合淳安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的A-E类人才发放人才“绿卡”,凭卡可以享受免千岛湖旅游大门票、游船票待遇,享受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卫生、户籍证件办理、人事建档、车辆上牌、人才联谊等服务。杭州市余杭区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更好吸引留住各类高层次人才来创新创业,余杭区在杭州市补贴的力度上再“加码”:博士生的生活补贴最高可至8万,硕士生最高可拿5万,本科生最受厚待:百强和985高校毕业生连续社保满3年,可享受总额4万的补贴,一流学科建设(含211)的可拿到总额3万,分别比杭州的1万高出3倍和2倍。更吸睛的是,毕业7年内的本科生都能享受补贴。其他还有住房补贴、租房补贴、国内学术休假、子女就学服务等保障措施,感觉整个余杭区引才力度之大,在福利、保障上有“谷歌化”的趋势。疯狂引人的浙江省除了杭州市外,浙江省内的宁波、绍兴、嘉兴等均在大手笔引人。在引进人才上不遗余力的浙江省2019年也交出了非常好的成绩单。近日,浙江省人才办发布浙江2019年上半年人才集聚情况的分析报告。报告指出,各市中高端人才均实现净流入,其中杭州、宁波稳居全国第1、第2位。上半年引进顶尖人才131人,其中柔性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7人、图灵奖获得者1人。全职引进的11人中,中国“两院”院士3人,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等国院士8人。杭州、宁波、嘉兴成为全省集聚顶尖人才的主阵地,三地共引进76人,占全省的58%。上半年,全省新引进各类大学生39.3万人,同比增长52.02%。其中,杭州新引进12.5万人,同比增长100.5%。实施博士后倍增行动,大力吸引海内外博士来浙江从事博士后研究,上半年全省新进站博士后461名,同比增长19.7%。新引进博士学历毕业生2708人,同比增长57.4%。本文来源:青塔、浙江引才

后世之乱

杭州女博士春节向领导提“这种要求”,结果……

每逢春节 倍催婚!春节被誉“催婚黄金周”不论在公司职位有多高只要一回老家单身的你就是七大姑八大姨口中的“弱势群体”今年春节单身的你还敢回家吗?大龄单身女博士主动申请加班小林(化名),是杭州某研究所的一名女博士,新年30岁。前几日,小林向单位领导申请春节期间留在杭州值班, 领导一脸诧异地看着小林,“大过年的,主动要求值班的真是没见过,为啥不回家过年?”“烦!春节回老家,七大姑八大姨跟着我妈一起催婚,还逼着我去相亲,我不想回去。”领导听完一脸无奈地逗趣道,“小林啊,我们这是研究单位,春节期间都关门了的。我建议你去咨询下心理医生,看看心理专家有什么好招教你应对催婚,过年家还是要回的。”专家说:这些人群容易被催婚!“医生,我快被我妈逼死了。” 小林一脸愁容地找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心理治疗师胡健波。30岁的小林已经恋爱空窗6年了,远在山西老家的妈妈眼看女儿在杭州读完硕士读博士,对象问题却一直没解决,就时不时电话、微信唠叨,“年纪一大把了,好结婚了,再不结婚,好男人都要被挑光了。”最近半年,小林妈妈更是频繁地远程给小林在杭州安排相亲。拒绝相亲多了以后,小林妈妈就在电话里哭喊“你是要妈妈在老家抬不起头吗?人家都在说,你家闺女这么大年纪了还没嫁出去,肯定是有毛病。”平时科研压力就大的小林,还要面对老妈的催婚,渐渐变得焦虑、烦躁,一想到春节回家,催婚的不仅是妈妈,还有七大姑八大姨,小林就主动申请春节加班。胡健波表示,像小林这样因为临近春节害怕回家被催婚的人不在少数,现在多数父母看到孩子工作稳定后,别无所求,就希望孩子的生活状态也能早点稳定下来。如果孩子在婚恋关系上迟迟没有进一步行动,那么父母就开始督促孩子找对象结婚。特别是有以下几个特点的人群很容易变成被催婚人群,快看看你中招了吗?01年龄大02高学历03恋爱经历少04恋爱挫折经历多一般来说高学历的单身青年普遍年龄较大,虽然学业、工作有成,但一直没对象不结婚却成了父母的心病。恋爱经历少的人听多了身边朋友婚恋失败的例子,就会对情感亲密关系畏手畏脚,长此以往,就渐渐修炼成“黄金单身狗”。恋爱挫折经历多的人在不断试错后,并没有越挫越勇,而是精疲力尽,质疑自己为何老是吸引“渣男”?索性就选择闭关修炼,不谈恋爱就不会吸引渣男了。总而言之,你的年纪只要超过你妈心里预想的结婚年龄时,你还是单身,那么你就自动归队被催婚人群吧。如何破解“催婚”魔咒?想要破解“催婚”这个魔咒,除了积极主动地跟父母沟通外,还要面对自身问题,问下自己是不想结婚?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不想将就?在婚恋观里,没有绝对正确的价值观,只有你想过怎么样的生活?像90后女博士小林,至今没有对象甚至都没想过结婚,不是因为她不想结婚,那她为什么一直选择单身?长得还算漂亮的小林也很无奈,单位里追她的优秀男青年不少,但每次男生对她表示好感,小林就会下意识往后退,觉得对方无事献殷勤,肯定是个“中央空调”,是个渣男。原来大学期间,小林曾有过一段恋爱,恋爱初期男生对她“暖”到不行,后面发现该男生到处撩妹,最后还出轨。这段感情受伤经历,给小林留下了心理创伤。胡健波表示,很多人不敢轻易尝试新的恋爱关系,是因为曾受过情感创伤,在受伤后没有及时调整心态,久而久之,内心就把自己变成了不想经历再次伤害的感情逃避者,即便还向往新的恋爱关系。胡健波表示,现在不少年轻人崇尚自由主义, 坚定不想结婚,认为一个人也过得精彩,那么你就要从大学毕业初期就给父母沟通、输送类似观念,长期以往,开明的父母渐渐也会接受。但如果你从未跟父母沟通此类问题,在适婚年纪甚至大龄时,突然跟父母表明,不想结婚,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上一代自然是接受不了,你越反抗,就越逼得紧。专家建议除了尊重自由的婚恋价值观,当我们的亲密情感关系出现问题时,应积极主动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如果曾在恋爱关系中受过心理情感创伤,也应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及时解决恐恋怕婚心理问题。也许,明年你就不会被催婚问题所困扰。来源:杭州交通918

穿破洞牛仔裤、读博士、跑马拉松大满贯…杭州68岁大爷潮爆了!

68岁能做什么?穿着舒适的老人衫,早上打太极,晚上遛遛弯,过着含饴弄孙的生活。但杭州却有个68岁的“大爷”偏偏不服老。他喜欢穿着破洞牛仔、喜欢各种花色的服装,搭配各色的边框的眼镜……#90后都不敢这么穿~他却敢!#这个“大爷”就是陈燮中。今年,他68岁!对了,他更喜欢你叫他“小陈”。#破洞牛仔穿起来~#他有一个大概25平方的房间,专门用来放衣服!运动服、西装、衬衫,还有各种用来搭配的裤子、鞋、各种眼镜……简直应有尽有。# 一屋子的衣服 ~~ #退休后,陈燮中反而越来越忙碌,越来越“折腾”。不仅开始攻读复旦EMBA硕士学位,还开始了自己的跑步生涯。63岁开始跑步,66岁拿到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学位。#简直要把生活过出花儿来了!#参加2017年EMBA开学典礼——出席各种运动趴——这个周末,他已经飞到波士顿跑马拉松,去准备马拉松啦!跑完这场波士顿马拉松,六大满贯他就完成了!#68岁完成六大满贯,是目前中国年龄最大的六星跑者!#看他现在跑步游刃有余的样子,你绝对想不到,他其实63岁才开始跑步,第一场比赛就是112公里的挑战赛。#左五,蓝色衣服的就是陈燮中#2013年5月22日,陈燮中参加了第八届全球商学院EMBA戈壁112公里挑战赛。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比赛,在这之前他连5公里以上的赛事都没有参加过。比赛持续了三天,住帐篷、不能洗澡、吃的是面条和咸菜,陈燮中以为自己会受不了,没想到精神状态反而更好了。那一组他的年纪最大,最后居然跑了第一名。#陈燮中参加2017东京马拉松#从这项挑战开始,他和运动便有了不解之缘——“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这种状态太让人兴奋了。”从这场比赛开始,陈燮中越跑越多,越跑越远。#2016参加大漠挑战赛#成功攀登海拔6206米的启孜峰;三次参加全球精英贵州格凸河125公里丛林挑战赛;还参加了杭州马拉松、海口马拉松比赛、厦门马拉松、韩国济州岛马拉松……到现在这5年时间里,越野、马拉松各种比赛他已经参加49场了,完成波士顿马拉松后,六大满贯也跑全了。 #2016年参加柏林马拉松#今年3月,他还去跑了南极跑马拉松,在193名参赛选手中,他是年龄最大的那一个。#陈燮中在南极#去南极跑马拉松,这一路的行程可不轻松,听着都让人头皮发麻——从上海飞纽约,再到阿根廷,在飞机上就将近30个小时,飞行3万多公里。之后又在船上经过4天3夜才到达目的地。“我一路上坐得双脚发胀,连鞋都穿不进。之后在船上,晚上经常会被巨浪晃醒。”#坐着冲锋舟前往比赛场地#而这些都只是刚开始,零下12摄氏度的南极马拉松是这样的——一路上没有补给,没有欢呼声和加油声,陪伴你的只有一片白茫茫的雪原和扑面而来的风雪。最终,陈燮中以2小时53分跑完了21公里的半程马拉松:“这真是一场考验人意志的硬仗。”#68岁完赛南极马拉松#陈燮中穿的比年轻人潮,跑的比赛不比年轻人少,就连工作都丝毫不输时下的小年轻,加班到晚上12点是常事。像这次去南极参加比赛,一去就是近二十天,路上还常常没有信号,为了不耽误工作,陈燮中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安排各种工作,经常忙到凌晨1、2点。从南极回来的当天,傍晚才回杭州,第二天早上7点就要飞深圳。#飞在路上是常态#然而就算每天都忙成一个陀螺,运动还是像钟摆一样有规律,每周3次的例跑雷打不动。“我一般都是早上6点起床,去运河边跑跑,或者去西湖跑圈。有时候晚上9点左右就下班了,也会去跑两圈。”#在西湖边跑步#“和我接触过的人,猜我年纪才四五十岁,其实我已经68了!”“跑步让我经常和很多年轻人在一起,受他们影响,心态也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有激情。”陈燮中每次参加比赛,都会把自己心情和过程记录下来下来。不过,68岁的陈燮中更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运动的魅力。同时也想告诉大家,想做一件事多晚都不会迟。”所以——不动起来你的理由是什么?你还在等什么!快跑起来吧!

子犁

杭州民警和北京博士吃了个饭,突然跳进西湖……接下来一幕绝了

一个是杭州民警,一个是北京博士,两个老同学在杭州约完饭,顺手就在西湖中组起了绝佳搭档,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要是没有这对老同学,醉酒栽进西湖的大伯恐怕已经遭遇不测了……和老同学西湖边吃完饭听到“扑通”一声他立刻跳进水里救人10月16日,56岁的老周从苏州来杭,在吴山古玩城参加一个会议。当天晚上,老周同几位业内朋友在饭店吃饭,一高兴,酒就喝高了。聚餐结束,老周也没让人送,自己一个人准备回河坊街附近的酒店。天下着雨,降了温,一路冷飕飕的。老周沿着西湖边一直走,整个人却越来越迷糊,到涌金门水域金牛出水位置附近,一头栽进西湖里。这会儿是晚上9点半,拱墅区民警罗浩和大学同学王震正好一起吃饭后,准备各自回家。两人沿路走着,听到了这“扑通”一声。罗浩察觉到看似平静的湖面上似乎有一丝不对劲,再一看,有人落水了!罗浩和王震打了声招呼,飞快跑过去。湖面上,老周只有头面部还浮在水中,四肢在奋力挣扎。看起来,他不会游泳,也爬不上岸。情况已经万分危急。如果再不采取措施,老周很可能因溺水窒息发生意外。罗浩二话没说,跳进冰冷的西湖水中,努力将大伯拉回岸边。而王震此时也赶来帮忙。一个刑侦民警、一个医学博士这对绝佳CP展开生死救援天冷,下着雨,这一段西湖边道路几乎没有游客。一名拱墅公安分局刑侦民警、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博士,这对大学同学就这样开始了生死救援。终于老周被拉上岸,渐渐缓过劲来。周大伯身上满身酒气,冻得直打哆嗦,喊冷。万幸大伯落水时是仰面倒下,否则此时可能已经发生不测。落水者想好好感谢却被回绝“这是每个人民警察该做的事情”在确定老周身体暂无大碍后,罗浩问他住在什么地方。老周还未完全清醒,已经说不清了。罗浩赶紧联系当天值班的同事,帮忙查到了老周入住的酒店。这个情况下,打车显然要等太久了,罗浩自己开车送老周回了住处。老周一定要留下罗浩的联系方式,要好好感谢他一番。罗浩一口回绝了,“我是警察,这是每个人民警察该做的事情,换个民警碰到这种情况,肯定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后来还是同学王震跟老周交换了联系方式,并且告诉老周如果有需要帮助的话可以跟他们联系。等到第二天,老周的酒彻底醒过来,想通过王震联系到罗浩,向他当面表示感谢。但是因为工作关系,罗浩第二天要执行任务,两人也没机会见上一面。老周通过手机给王震发来一条短信,语句朴实,但字字透露着感激、信任。“您好,我是今天被您从西湖拉起来的xx,谢谢您,救命恩人。你方便的时候,加我的手机号微信,代我向罗恩人问好……”在我们身边这样的平民英雄还有很多感谢你们!来源:杭州日报,作者:钟玮、丁靖康本期编辑:胡洪江、石磊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陈建

杭州有三套房,还是名牌大学博士,相亲总被拒绝,现实如此残酷

追求爱情是每一个人,心中所求得到一份完美的爱情,最终步入婚姻殿堂也是每一个人人生的重要阶段之一。而由于现在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致使很多人并没有时间接触到工作之外的异性,所以就产生了一个很庞大的市场--相亲市场。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相亲大家都知道,一般是家里安排,可现在所说的相亲,大部分可能是通过朋友介绍或者相亲平台,而相亲味道和自由恋爱有所不同,因为相亲多奔着结婚去,所以对条件来说有很高的要求,可是这些人在相亲市场上却不怎么受欢迎,说出来很可能会吓一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有的人条件不怎么好,比如不是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而是一个小型公司。这样的人在相亲市场上很可能会受到冷遇,但是,具有一大部分高学历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相亲似乎也并不怎么顺利,而且像他们这种类型的相亲人士,在相亲市场上都不怎么吃香,这是为何?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杭州的一个相亲群里面,有一个人常年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这个人是个男生,三十四岁,而且还是重点院校的博士生,在杭州拥有多处房产,可偏偏这样的高端人士,却很少有人主动联系他。就算是见过面之后,对方也会因为各种理由拒绝他,所以现在这个男生很苦恼,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注:图片来源于网络那么我们哪方面来分析这个男生到底为什么找不到对象,第一点,就是看这个男生的要求,其实这个男生找不到对象跟他的要求高分不开关系,不仅要求女方家庭条件要好,而且还要长得好看,要正式工作、知书达理,当然年纪还要小,最好是在90年左右。作为一个博士生对学历的要求也不低,他要求女方必须是研究生毕业,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砍掉很多女生,也有人戏称,这个人不是找对象吧估计是在找豪门,因为像他要求这样的女生也只有在背景相当好的家庭,才有可能出现这样。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另外从他个人来说,这个博士生也有自己的问题。作为高端知识分子,聊天的话题就与大家不同,普通人可能聊聊明星,聊聊吃喝玩儿乐,而这个博士上来一开口就聊哲学或者是英美文学,直接拉远了跟女孩的距离,因为相亲市场上普通女孩儿还是很多,真的有像这样的女孩儿,估计也得看男孩的颜值,而这个博士生其实就是长相平平。放眼现在相亲市场,像他这样的男孩其实不在少数,就从条件来说,他的条件确实是比较高了,而有的不如他条件的男生也占很多,但他们的要求比这个博士生还高,这也怪不得他们找不到对象。

爱别离

无语!杭州一博士月入过万却干这事

“警察同志,我停在地铁口的自行车不见了......”上锁车不见了2020年4月18日,白杨派出所接到群众小卢(化名)郁闷地来所报警。小卢告诉民警,今年1月份的时候他回老家过年,本想着没几天就回来,便把自己的自行车停在了地铁口,“我怕不够安全,还特地给自行车加了个锁。”后来疫情爆发耽误了小卢的返杭时间,直到3月份他回到杭州一看,千防万防上了锁的自行车还是不见了!可把小卢郁闷坏了,“谁能想到上了锁都没用。”随身携带钢锯的男子白杨派出所民警立即对此案展开调查。由于小卢的自行车放置在地铁口的时间太长,难以确定自行车被盗的具体时间,而且地铁人流量大,给民警的侦查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但是民警并没有气馁,对案发现场进行了认真勘察,并对3个月的周围监控视频进行仔细查看,通过大量侦查工作,终于发现了一个可疑男子。该男子多次出现在现场附近,并在2月21号出现在地铁口将自行车带走。带离地铁口后,他竟然随身掏出了一把钢锯!看来是有备而来啊!该男子拿出钢锯果断地锯掉了自行车上的锁,之后就骑着车潇洒地走了。民警立即锁定嫌疑人,计划开展抓捕行动。月入过万的博士2020年4月21日,嫌疑人赵某(化名)归案。经民警进一步调查,赵某的身份真不简单!他竟然是一位博士,而且目前工作出色,月入过万!经“赵博士”交待,他多次路过地铁口,都看到那辆自行车停在那里,“自行车挺好看的,又长时间无人使用,便起了不该有的贪念。”作案当天,他带上了家里装修留下的钢锯,目的明确地出了门。他将看上许久的自行车“锯”为己有,侥幸地躲了一个多月,安然无事的他正得意自己白捡了一辆漂亮自行车,“然后你们就找上门了,该来的还是要来了。”月入过万的“赵博士”,却抵不过价值1000元自行车的诱惑,民警不禁感到唏嘘。高学历、高收入但是缺了对法律和道德的敬畏,贪心的“赵博士”用一把钢锯给自己换了一把“钢手镯”。目前,“赵博士”已被依法行政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我孔

“博士不搞科研去街道搞垃圾分类?”很多人不理解,为啥这个90后浙大博士要在杭州当“垃圾倌”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很多人都不知道吕相漳的全名, 都喊“吕博士”。 90后、浙江大学农学博士, 杭州下城区石桥街道一名“垃圾倌”, 这是吕相漳过去一年多来的标签。 “线上的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 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如今在直播间镜头感十足地和大家讨论垃圾,吕相漳说不想成为网红。但如果能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大家的生活习惯有一点点改变,他就觉得值。 博士不搞科研去街道搞垃圾分类?这个问题他被问了很多遍博士不搞科研,怎么在街道里做起了垃圾分类? 这个问题,吕相漳被问过无数回。他自己的理解:既然读到博士,就是为了给自己多种选择。 只不过他选择了看起来最难的那个。 1991年,吕相漳出生在山东烟台,从小就是个学霸,本科考进浙江大学学习园艺,后来直博攻读蔬菜学,钻研番茄,2018年毕业。 当时在他面前,有四条路:继续留校当博士后;去省农科院做研究;回老家在一所大学里当老师;为区级储备干部。搞科研太久了,想出来看看。 吕相漳选择了去下城区。 “我被分配到了石桥街道公管科,负责垃圾分类,接手了最苦的工作。”直到现在,吕相漳也不否认第一次站在街道大门口时心里的那种落差。“当时发了两个不锈钢的饭盆,我心想,这就是我接下来吃饭的饭碗了啊。” 吕相漳说,但既然选择了,那就得干,并且得干得比别人好。2018年9月1日,上班头一天,他骑着小电驴,去跑辖区内的小区。 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吕相漳把辖区内35个住宅小区摸了个透,包括小区的构成、垃圾房的位置、垃圾桶的数量、直运车和垃圾桶的对接情况等。 他也一下子变黑了好多。 博士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究竟有没有在垃圾分类这方面帮上忙垃圾分类这个工作,不好做。 吕相漳心里明白,要改变几十年扔垃圾的习惯,不是一蹴就能成功的。况且,街道这项工作就他一个人在负责,急不来。 他一边检查一边宣传。观察了一阵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垃圾产出量后,他开始设置小区垃圾桶布点,接着就是合理撤桶撤点。 “投放点位从500多个撤减到118个。” 数字背后的过程,有别人看不到的心血和委屈。“本来随手可以投放垃圾,现在只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居民们不理解,会有各种投诉。解释了,短时间有些人也还是不能很好的接受。” 他才体会到,基层的矛盾、问题和工作原来是这样的。 怎么办? 只能不停地“重复”一边宣传一边检查的过程。 为了监督居民垃圾分类,他常常早上7点半就到小区,和志愿者一起督促,晚上忙到7、8点才下班。 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习惯,而不是应付检查。吕相漳发现,志愿者常常帮忙分类,而不是劝导和教会居民。因此他组织了很多场志愿者和物业主任的培训。 博士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也帮了他不少。 吕相漳对原有垃圾投放设施的可锁闭化进行了改造,为智能化垃圾房配备了感应开门、除臭杀虫、冲洗等多项功能;布设了再生资源回收站点28处(12处为智能化精分回收设施),设置衣物回收专用箱79个,重点对金属、纸张、塑料、织物和玻璃等进行细分,使得街道每月再生资源回收量接近30吨。 终于有一个小区的垃圾分类越做越好了他在想:怎么把一个变成N个垃圾分类工作实施了一段时间,石桥街道终于有小区的垃圾分类做得越来越好了。 回迁小区新鼎家园,桶不落地,早上7点到9点,傍晚5点到8点,有专用车辆载着垃圾桶到点位上。小区386户居民,垃圾分类能达到95%以上。 “那里的志愿者都是大妈,她们很积极,积极得连广场舞都不怎么跳了。” 这事让吕相漳觉得有点感动。但是怎么把一个变成N个呢? 吕相漳发现了一个现象,垃圾分类,老人和小孩的参与度是最高的。反倒是年轻人做得并不到位。“现在直播那么火,年轻人也爱看,能不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试试?” 吕博士开直播带货垃圾分类,就这么来了。 可是,直播这一行,吕相漳完全是个门外汉,手机上没有相关软件,甚至没有认真看过一场直播。 继续学习呗。 今年4月,吕相漳第一次接触直播。 “直播软件里有不少关于垃圾分类的短视频,但大多是搞笑段子。” 吕相漳想做出差异化,“这块还是缺乏比较正面的宣传,当然,太老学究了也不会有人看。” 准备了一个多星期后,吕相漳第一次开播。账号是合作的第三方公司,有一套齐全的脚本,还有一名工作人员配合着充当“捧哏”。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直播间,我叫吕相漳,是一名垃圾分类工作者,这是我的第一次直播……”凭借着上学期间就到处演讲的经验,吕相漳并不发怵。 首场直播带货垃圾分类有人点赞有人提问也有人关心“吕博士你的衬衣哪里买的”吕相漳的第一次试水是成功的。 一个半小时里,他分享了很多垃圾分类工作中有趣的故事,还有一些照片背后的精彩。他还不忘和粉丝互动,做有奖竞猜,答对问题的粉丝能获得垃圾袋。 有人点赞,有人正经问问题,也有人关心:“吕博士你的衬衣在哪里买的?”首场直播,观众总数214人,音浪802。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吕相漳把“直播间”放到了户外——新鼎家园垃圾分类现场。他一手举着手机,一边讲述着小区垃圾分类的措施,并现场“抓人”,和扔垃圾的居民互动。 直播,成为了他不定时的“作业”。 “工作日晚上8点,请来我的直播间。”尽管粉丝还在累积过程中,但吕相漳说他有耐心,“慢慢来,潜移默化,能改变一个人就是进步。” 认真积极,也爱学习爱钻研会继续直播,还想再读个法学硕士因为吕相漳的认真和积极,石桥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在下城区所有街道中,是进步最大的。 吕相漳到街道负责垃圾分类这事,远在山东老家的父母支持吗? 另吕相漳意外的是,父母都很支持,尤其是父亲,他觉得这是一种自我锻炼,并鼓励吕相漳好好学习跟人打交道的经验。“一开始母亲有点抵触,觉得好不容易读到博士,竟然去干这个。但是后来看我做得认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她也认可了,觉得我做的事情有意义,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单位1年多,只要吕相漳戴上袖套和帽子,同事们就知道,他又要走街串巷去了。 “吕博士虽然学的农业,但是生化有机等方面的知识,在垃圾分类工作中也能发挥应用。”街道相关负责人说,石桥地块比较复杂,城郊结合,有不少回迁房,垃圾分类工作任重道远。“吕博士来了,给我们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有思想,有创新。他是个负责认真的小伙子,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迎难而上,特别好。” 吕相漳自己也知道,垃圾分类要做好,这些才刚开了一个头。 他还在思考,如何解决垃圾包乱丢的现象,还想尝试引进新设备。 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一本法律相关的书籍。吕相漳想再考个法律硕士,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得上。 直播带货垃圾分类这事也还要继续干。 这个较真的吕博士呀,真有点停不下来了。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张砚春

裴徽

杭州这位博士当了十年社区医生,顶头上司是她的抄方学生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胡佳敏“中医博士工作室、中医硕士工作室”一群走进杭州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年轻人走进电梯,瞬间被楼层指引牌吸引,无不满眼惊诧。“哇!一家小小的社区医院居然会有硕士还有博士?”“那么高学历的博士在基层医院能待得牢吗?”……一电梯的人,不禁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来。恰巧同梯的中心主任李祖胜,对此情此景早已见怪不怪。事实上,高学历的硕士和博士医学生到基层的社区医院工作近年来并不少见,光在他手底下有16名硕士和1名博士,其中赵海燕博士已扎根基层10年。社区医生被称为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近年来,他们还提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这次疫情大考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时值5月19日世界家庭医生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家门口有位博士医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她的底气与接地气,给患者满满信任感“大伯,最近两个星期药吃了感觉怎么样?”“胃没有不舒服了,肚子没再拉了,晚上夜尿也少了,我现在是能吃能睡能动。”“嗯,我觉着你的状态也不错,完全看不出快80岁了。不过,也不能吃太多哦,我看你最近肚子有点大起来了。你不是八段锦打得蛮好的吗,没事时带小区里的人一起打打,对大家的健康都有帮助。”“赵主任,你说的话我是肯定要听的,以后一定注意。”“我再给你开10天的药,吃完觉得状态好了,就不用来了。”……老人家拿着赵海燕开的中药方子乐呵呵地离开诊室,2米长的路还几次回头挥手告别,这哪像是来看病的呀,简直就是邻居串门。而这就是赵海燕门诊的日常。赵海燕,40多岁,个头不高,身材微胖,说话时总习惯性带着微笑,尤其是语气里那股自信,无形中给人以满满的信任感。她是安徽人,1994年大专毕业在当地县中医院工作,经过10年的临床积累已小有名气。但在2004年,她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辞职,考上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之后又攻读了博士,导师是浙江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郭勇。她跟着郭老师坐诊,很多病人被她“圈粉”。然而,就在10年前,博士毕业之际,同学们一个个陆续前往各地三甲大医院工作,身为班长的赵海燕也收到了多家大医院与高校递来的橄榄枝。可她最终又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选择去基层,到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干区中医院)当一名社区医生。“搞了半天去小医院工作,那博士不是白读了吗?”“明明可以去大医院的,偏偏要选小医院,你图的是啥?”……时至今日,仍有不少来自身边亲朋好友不理解甚至质疑的声音,赵海燕每次都笑着回答:“只要能解决病人问题的就是好医生,在哪里工作并不重要,你们就当我比较‘佛系’吧。”她在为解决患者问题中,获得成就感而这10年来,赵海燕也始终在社区医院这个平台上,努力成为她所认为的“好医生”。辖区里有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半夜盗汗有半年多了,每晚都得起来换身衣服才能继续睡觉,自以为是人到中年身体虚的缘故,找了中医开中药调理。但没想到服药时稍有缓解,停药后却会再发。邻居向他力荐社区医生赵海燕。果然,赵海燕在详细问了病史、仔细翻查病历后发现,问题竟出在降压药上,盗汗是药物的不良反应。问题于是迎刃而解。“有搞不定的问题去找赵博看看”,在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甚至在周边的凯旋、闸弄口、彭埠等街道的社区医院里,同事们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赵海燕始终抱定这样的信念:只要能解决病人问题,在哪里坐诊并不重要。70多岁的老毛,是一位肠癌患者。他每2个月就会从义乌跑杭州来找赵海燕随访复诊,至今已跑了10年。而除了老毛之外,他家人有健康问题也都喜欢来找赵海燕。还有一位20多岁的姑娘,在四季青服装市场工作时,找赵海燕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料病才看了一半就回老家结婚了。结果在当地看了半年也没起色,最后坐了46个小时的火车专程从黑龙江赶来找赵医生,如今已怀孕8个多月……赵海燕是浙江省基层名中医,每周还固定在浙江名中医馆坐诊,像这样从全国各地慕名来找她求医的患者数不胜数。然而,多数病人她会引导到社区医院去,她说基层医院的报销比例高,可以帮病人省点钱。而考虑到路上来来回回折腾病人真的不方便,一般熟悉了病情之后,她会通过微信问诊开方子,让病人在当地抓药,毕竟帮病人解决病痛才是最重要的。言及至此,她语气里满是成就感。每个星期四,赵海燕诊室里总有一位“抄方学生”,在旁边认真听讲仔细记录。这位“学生”,竟是她的顶头上司、中心主任李祖胜。一年前,他完成西学中的理论课程要进入临床跟师学习,想都没想就去找了赵海燕。“她讲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通俗到连病人都能听懂,比在课堂上听到的更实在,对我这种半路出家的人来说非常受用。”她成了基层医生的“代言人”不过,赵海燕并不像她所说的那样“佛系”。因为她的努力与钻研,她是少数拥有高级职称的社区医生。同时,因为她的突出表现,各种荣誉、社会职务等也纷至沓来。浙江省基层名中医、杭州市首届优秀医生、杭州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教科文卫专委会委员)、杭州市人大履职积极分子、杭州市九三学社教育卫生专委会委员、杭州市131人才称号等。在社区医院,赵海燕走出了一条与大医院同学截然不同的发展之路。而这别样的光彩,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这几年全国都在花大力气建分级诊疗制度,而分级的基础就是得强基层,所以我们基层同样需要高学历人才。可一直以来,基层想要招到这样的人才太难了。”说起招人,中心主任李祖胜碰过的钉子太多太多。不过,很快他又话锋一转,“还好,我们有赵博这块‘活招牌’,人家一听我们这有位博士,兴趣马上就来了。还有些是直接受赵博感召的学弟学妹,因此我这儿的高学历人才在全杭州的社区医院都算多的。”招来人才是第一步,留住他们才是真正的成功。身为学姐,赵海燕对此也十分用心。“你们在我这等着太费时了,去找对面或者隔壁的医生吧,他们水平都很好的。”赵海燕坐诊时经常会上演类似“赶”病人的情景,她坦言:“年轻医生刚开始都会经历没病人,可不多看病他们怎么进步?无论作为他们的科主任还是学姐,我都必须带着他们一起尽快成长。”同时,浸润于社区基层的赵海燕,作为人大代表,总是能为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发声。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杭州市120急救中心的负压转运车及特制的婴儿急救车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当时增加这些急救设备的人大建议,是赵海燕与同组的代表们提出并监督执行的。在近年杭州市两会上,赵海燕又提出了提高基层医生待遇、开拓晋升通道等多个为基层留住人才的建议,以及提升基层中西医结合服务体系的建议等。10年过去了,赵海燕的不少同学成了大医院的大专家,但她成了小医院的大医生。在被问及有没后悔当初的选择时,她坚定地摇摇头,还开玩笑说:“我们只是在不同地方工作而已,干的都是救死扶伤这件事。我这边要努力把老百姓健康管好,大家都少生病、少得重病了,我那些大专家的同学就轻松多了。”【记者手记】小医院一样能出大医生博士毕业主动要求到社区医院工作,对赵海燕当年的决定,我和不少人一样不理解,甚至为她惋惜。但与她面对面交谈,又走访了她的领导、老师及同学之后,我完全认同了她。每年,浙江省有上万名医学毕业生,除了临床,他们中不少选择去高校、药企。40%左右选择到临床工作的,则大多往大医院挤,主动选择到基层医院工作的少之又少。赵海燕的博士导师郭勇说:“她是我唯一一个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博士学生。”杭州市大力投入社区医院建设起步较早,基层医院的软硬件水平都处于全国前列,相较而言,对于硕士学历医学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过,据了解,因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待遇不高等原因,人才流失问题依然很严峻。为什么赵海燕当初会选择去基层并一直扎根基层?在采访时李祖胜跟我说,每次出去招人时,他都会跟对方讲“鸡头凤尾”的道理,据说当年江干区分管副区长去招赵海燕时也跟她探讨过。但在我看来,这或许是赵海燕当时选择去基层医院的原因之一,而她之所以能扎根基层,更多的应该是源自她的自信与情怀。“只要能解决病人问题的就是好医生,在哪里工作并不重要。”长谈中,赵海燕的这句说最令我震撼,那份医者仁心,那股霸气外露,尽在不言中。社区医生是老百姓的“健康守门员”,帮助老百姓未病先防,或把慢性疾病管到位。在赵海燕看来,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居民一端养老、医护一体化需求将暴发性增涨,而政府和药企这一端,也迫切希望社区医院这个环节起作用,让慢性疾病的二级、三级预防工作不断前移,以最终减少庞大的疾病负担。做好社区卫生工程,关键是人才。早在2013年,浙江卫生、教育、财政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引导和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若干政策意见》,从工资、住房、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多方面为去基层的医学人才保驾护航。这让医学生的职业发展,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作为普通百姓来说,也越来越切身体会到,家门口真的需要有叫得应的好医生。新冠疫情之下,居民出门看病、购药难,特别是高龄独居老人、慢性病患者面临长期用药问题,无数社区医生通过电话、微信与他们沟通,奔走在各个小区、村落之间为他们送药,解除燃眉之急。如果上有四老,下有二小,便捷贴心有效的医疗服务更是少不了。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乳间股脚

杭州90后女博士春节主动申请加班,老板得知原因后建议她看医生……

春节被誉“催婚黄金周”,不论在公司职位有多高,只要一回老家,单身人群就是七大姑八大姨口中的“弱势群体”。为了逃避催婚,30岁的小林向领导申请了春节加班,没想到……为逃避催婚申请加班小林是杭州某研究所的一名女博士,今年30岁。前几日,小林向单位领导申请春节期间留在杭州值班,领导一脸诧异地看着小林:“大过年的,主动要求值班的真是没见过,为啥不回家过年?”“烦!春节回老家,七大姑八大姨跟着我妈一起催婚,还逼着我去相亲,我不想回去。”领导听完一脸无奈地逗趣道,“小林啊,我们这是研究单位,春节期间都关门了的。我建议你去咨询下心理医生,看看心理专家有什么好招教你应对催婚,过年家还是要回的。”“医生,我快被我妈逼死了。”于是,小林一脸愁容地找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心理治疗师胡健波。胡健波了解到,30岁的小林已经恋爱空窗6年了,远在山西老家的妈妈眼看女儿在杭州读完硕士读博士,对象问题却一直没解决,就时不时电话、微信唠叨,“年纪一大把了,好结婚了,再不结婚,好男人都要被挑光了”。最近半年,小林妈妈更是频繁地远程给小林在杭州安排相亲。拒绝相亲多了以后,小林妈妈就在电话里哭喊“你是要妈妈在老家抬不起头吗?人家都在说,你家闺女这么大年纪了还没嫁出去,肯定是有毛病。”平时科研压力就大的小林,还要面对老妈的催婚,渐渐变得焦虑、烦躁,一想到春节回家,催婚的不仅是妈妈,还有七大姑八大姨,小林就主动申请春节加班。以下几类人容易被催婚胡健波表示,像小林这样因为临近春节害怕回家被催婚的人不在少数,现在多数父母看到孩子工作稳定后,别无所求,就希望孩子的生活状态也能早点稳定下来。如果孩子在婚恋关系上迟迟没有进一步行动,那么父母就开始督促孩子找对象结婚。特别是有以下几个特点的人群很容易变成被催婚人群:年龄大、高学历、恋爱经历少、恋爱挫折经历多的人。一般来说,高学历的单身青年普遍年龄较大,虽然学业、工作有成,但一直没对象不结婚却成了父母的心病。恋爱经历少的人听多了身边朋友婚恋失败的例子,就会对情感亲密关系畏手畏脚,长此以往,就渐渐修炼成“黄金单身狗”。恋爱挫折经历多的人在不断试错后,并没有越挫越勇,而是精疲力尽,质疑自己为何老是吸引“渣男”?索性就选择闭关修炼,不谈恋爱就不会吸引渣男了。总而言之,只要年纪超过妈妈心里预想的结婚年龄时,就会被催婚。必要时可以咨询心理医生那么,如何破解“催婚”这个魔咒?胡健波表示,除了积极主动地跟父母沟通外,还要面对自身问题,问下自己是不想结婚?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不想将就?在婚恋观里,没有绝对正确的价值观,只有你想过怎么样的生活?像90后女博士小林,至今没有对象甚至都没想过结婚,不是因为她不想结婚,那她为什么一直选择单身?长得还算漂亮的小林也很无奈,单位里追她的优秀男青年不少,但每次男生对她表示好感,小林就会下意识往后退,觉得对方无事献殷勤,肯定是个“渣男。”原来,大学期间,小林曾有过一段恋爱,恋爱初期男生对她“暖”到不行,后面发现该男生到处撩妹,最后还出轨。这段感情受伤经历,给小林留下了心理创伤。胡健波表示,很多人不敢轻易尝试新的恋爱关系,是因为曾受过情感创伤,在受伤后没有及时调整心态,久而久之,内心就把自己变成了不想经历再次伤害的感情逃避者,即便还向往新的恋爱关系。“现在不少年轻人崇尚自由主义,坚定不想结婚,认为一个人也过得精彩,那么你就要从大学毕业初期就给父母沟通、输送类似观念,长期以往,开明的父母渐渐也会接受。”胡健波说。但如果你从未跟父母沟通此类问题,在适婚年纪甚至大龄时,突然跟父母表明,不想结婚,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上一代自然是接受不了,你越反抗,就越逼得紧。胡健波建议,除了尊重自由的婚恋价值观,当我们的亲密情感关系出现问题时,应积极主动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如果曾在恋爱关系中受过心理情感创伤,也应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及时解决恐恋怕婚心理问题。

道德于此

杭州一所新学校招老师 剑桥博士来了好几个

2018-01-23 07:21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梁建伟“又来了一位,而且非常优秀,基本上能确定下来,这个人我们要定了。”前两天,杭州育海外国语学校的学术指导周凡之对记者说,一个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女孩通过了试讲,马上就将成为学校的一名美术老师。再早些时候,该校初中部刚招进两名英语老师,也都有国外名校背景。而周凡之本人,就是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是一位心理学专家。作为一所去年才开办的民办学校,杭州育海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中,有海外求学经历的已经占到了约三分之一,其中有两个是剑桥大学的博士。“这些海归老师绝大多数毕业于名校,大部分是硕士学位,有些还是双硕士。”周凡之说,包括她自己在内,几乎是“毫不犹豫就选择当了老师”。寒窗苦读十数载,好不容易在海外名校拿到了博士、硕士学位,他们回国后为什么甘愿当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呢?温州小伙放弃剑桥在读博士回杭州当了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小练是去年3月份到杭州育海外国语学校当初中英语老师的。这个来自温州的帅小伙,头上顶着两个惹眼的硕士学位:伦敦大学东亚研究专业硕士,剑桥大学历史专业硕士。实际上,在决定回国前,他甚至在剑桥读了一年的博士。为什么要回来当老师?因为没有申请到奖学金。“这个博士我以后还会回去读的,不过那得等积累了一些经济基础。”小练对记者说,“在英国,攻读文科博士耗时较长,起码要5到7年,如果是工科博士,相对会快一些。”这么长时间在英国读书,没有奖学金,没有收入来源,经济压力会非常大。其实,回国后,毕竟履历摆在那里,小练的就业机会挺多。“有所高校邀请我去教书,我考虑再三拒绝了。”小练说,除了大学老师工资相对较低,他还嫌评职称太麻烦。在大学任教,职称往往和收入、地位挂勾。“我对评职称一点兴趣都没有,但如果进了大学,就不可能绕过去。”小练选择当一名初中老师,主要是从兴趣出发,他喜欢这一行,想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这种兴趣,在大学时就开始了。在国内读本科时,他给一些孩子做家教,学生的英语成绩上升非常快,让他颇有成就感。到英国后,他又给老外教中文,算是从教经验丰富。在杭州当上老师后,学校交给小练一个任务,和一些同样有海外求学经历的老师一起,研发国际课程。“素质教育不等于不考试,但素质教育需要提供给学生更多动手操作、体验社会的课程,我对这方面很感兴趣。”小伙子说。她在英国拿了双硕士还考出了注册会计师证小王也是一位海归,2013年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毕业,她还有一个该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学位。而且,在英国期间,她还考出了十分难考的皇家注册会计师证。有这么亮眼的简历,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当一名英语老师呢?小王毕业后,在英国留校工作了两年,专门负责给海外留学生审核材料、注册等。回国后,她又到一家知名培训机构教了两年英语。去年考出教师资格证,小王毫不犹豫到杭州育海应聘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其实,在培训机构教书收入并不低,每年有20多万元。“我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是从小的热爱。”小王说,她的外公就是当老师的。“从小我就觉得这个职业特别崇高,长大后当一名老师的想法就更清晰了。”自从当上“正规”的老师,收入虽然比以前少了些,但成就感、幸福感却强多了。“培训机构的学生流动性大,课程周期短,跟学生还没混熟,新面孔就来了。在学校当老师就不同啦,每天跟孩子们在一起,学生从一个单词都不会说,到后来能简单地对话,说一长串的句子,我就非常开心。”当光环不再耀眼海归们择业更趋理性在杭州育海外国语学校负责老师招聘的周凡之,自己就是一名海归。她在英国整整待了12年,从高中一直读到剑桥大学的博士,是一位心理学专家。“这些年,海外学成后选择回国的人越来越多。实际上,有些海归不一定比国内院校的毕业生优秀。”周凡之说,“海归派的光环不再那么耀眼了,他们回国后在择业时也变得越来越理性。”周凡之说,她所在的学校今年招聘老师,一共收到近千份简历,经过一轮筛选后,剩下的重点考察对象,有三分之一有海外求学背景。那么,海归派在向学校求职时,有没有什么优势呢?“主要是在英语方面,毕竟都在海外待过一段时间,口语的纯正度肯定比国内毕业的要好。”周凡之说,不过,学校选人的唯一标准,就是看求职者是否适合当老师。如果求职者履历再漂亮,不适合当老师,学校也不会要的。“前几天刚面试一位女老师,是国内大学毕业的,后来去英国一所小学当了一年的汉语老师,英语口语非常好。虽然没有国外大学学历,但我们当即决定要她。”【浙江新闻+】中国正迎最大规模“海归潮”据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中国政府支持创新创业力度空前,越来越多海外留学人员选择“海归”。10年前,中国每送出3个人出国留学,只能迎回1人;如今,出国与回国人数比例已从2006年的3.15∶1下降到2015年的1.28∶1,且呈现人才加速回流态势。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回流占比明显提升,中国正在经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人才回归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1978-2015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累计达404.21万人。其中,126.43万人处于学习研究阶段,221.86万人选择学成回国,学成回国学生占已完成学业学生群体的79.87%。根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2015年中国留学回国人数达40.91万,较2014年增加4.43万,增幅为12.14%。而2016年,共有43.25万留学人员回国,增幅明显。有报道说,“海归潮”的到来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