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44万,硕士13.82万,为引才杭州“再下血本”彼故使彼

博士44万,硕士13.82万,为引才杭州“再下血本”

今年8月,杭州市人才服务局发布公告,对现实施的杭州市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政策将作相应调整,补贴标准由硕士2万元、博士3万元调整为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杭州市最新的人才引进政策发布后,瞬间吸引了全国的关注。然而,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杭州市的人才新政基础上,杭州各大区政府均提出加码。余杭区、萧山区、淳安县、钱塘新区提出的政策一个比一个更具诱惑力。杭州钱塘新区:普通博士可获44万元近日,杭州钱塘新区发布《关于建设“人才特区”打造才智高地的意见》,简称钱塘人才21条。该政策计划到2022年,新引进和培育省、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 10 个、国家级特聘专家、省级特聘专家、市级特聘专家等D类以上人才 200 名、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超过 300 家、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 35% 以上。“钱塘人才21条”覆盖的人群:国内外高精尖人才、高层次创业人才、青年人才、主导产业人才、钱塘工匠、名师名医等。其中最具亮点之一的,是对青年人才、高层次创业人才的政策。来新区工作的普通博士毕业生,符合标准的可拿到一次性生活补贴、安居补贴、主导产业薪酬补贴等各类补贴共计44万元,硕士毕业生可拿到13.82万元,本科毕业生可拿到6.88万元;来新区工作、具有三年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外博士,如果符合门类要求,最高可以拿到的各类补贴达134万元!对高层次人才来新区创业的,经认定评审后的人才,将给予最高1000 万元启动资金和研发费用补助、最高1000平方米3年租金补贴、最高1000万元贷款额度贴息支持以及最高1000万元创业发展资助“四个1000”政策支持。另外,人才带着产业发展紧缺、水平特别突出的项目,还会给予最高1亿元的资助。另外,新区也很支持企业培养优质人才,每培养一名杭州市D类及以上的人才,直接给予企业2万元激励,对成功推荐项目落户新区的引才中介机构,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杭州市萧山区10月11日,萧山正式发布“人才生态25条”。未来三年,萧山将面向全球招揽10万名青年人才,对到萧山工作的全球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其中本科不少于3万元,硕士6万元、博士8万元,符合条件的再分别给予三年内最高10万元、20万元、30万元银行贷款贴息。今年6月3日之后来萧山工作的全球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工作满三年即可领取2万(普通本科)/3万(其他)的生活补贴,也就是3年下来本科3万元(普通本科)/4万元,硕士6万元、博士8万元。杭州市淳安县对来淳工作且在淳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的应届全日制大学生,毕业时间在2019年6月3日(含)之后(含毕业5年内的回国留学人员、外国人才)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大专每人5000元,本科2万元、硕士4万元、博士7万元每人的补助(含市级补助);在淳工作满3年后,再分别给予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每人0.5万元、2万元、4万元、7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含市级补助)。对毕业5年内的大专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到淳安县从事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岗位或在乡镇(除千岛湖镇外)企业就业的,给予连续3年每年2000元的从业补助。对引进的符合淳安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的A-E类人才发放人才“绿卡”,凭卡可以享受免千岛湖旅游大门票、游船票待遇,享受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卫生、户籍证件办理、人事建档、车辆上牌、人才联谊等服务。杭州市余杭区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更好吸引留住各类高层次人才来创新创业,余杭区在杭州市补贴的力度上再“加码”:博士生的生活补贴最高可至8万,硕士生最高可拿5万,本科生最受厚待:百强和985高校毕业生连续社保满3年,可享受总额4万的补贴,一流学科建设(含211)的可拿到总额3万,分别比杭州的1万高出3倍和2倍。更吸睛的是,毕业7年内的本科生都能享受补贴。其他还有住房补贴、租房补贴、国内学术休假、子女就学服务等保障措施,感觉整个余杭区引才力度之大,在福利、保障上有“谷歌化”的趋势。疯狂引人的浙江省除了杭州市外,浙江省内的宁波、绍兴、嘉兴等均在大手笔引人。在引进人才上不遗余力的浙江省2019年也交出了非常好的成绩单。近日,浙江省人才办发布浙江2019年上半年人才集聚情况的分析报告。报告指出,各市中高端人才均实现净流入,其中杭州、宁波稳居全国第1、第2位。上半年引进顶尖人才131人,其中柔性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7人、图灵奖获得者1人。全职引进的11人中,中国“两院”院士3人,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等国院士8人。杭州、宁波、嘉兴成为全省集聚顶尖人才的主阵地,三地共引进76人,占全省的58%。上半年,全省新引进各类大学生39.3万人,同比增长52.02%。其中,杭州新引进12.5万人,同比增长100.5%。实施博士后倍增行动,大力吸引海内外博士来浙江从事博士后研究,上半年全省新进站博士后461名,同比增长19.7%。新引进博士学历毕业生2708人,同比增长57.4%。本文来源:青塔、浙江引才

钓鱼去

无语!杭州一博士月入过万却干这事

“警察同志,我停在地铁口的自行车不见了......”上锁车不见了2020年4月18日,白杨派出所接到群众小卢(化名)郁闷地来所报警。小卢告诉民警,今年1月份的时候他回老家过年,本想着没几天就回来,便把自己的自行车停在了地铁口,“我怕不够安全,还特地给自行车加了个锁。”后来疫情爆发耽误了小卢的返杭时间,直到3月份他回到杭州一看,千防万防上了锁的自行车还是不见了!可把小卢郁闷坏了,“谁能想到上了锁都没用。”随身携带钢锯的男子白杨派出所民警立即对此案展开调查。由于小卢的自行车放置在地铁口的时间太长,难以确定自行车被盗的具体时间,而且地铁人流量大,给民警的侦查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但是民警并没有气馁,对案发现场进行了认真勘察,并对3个月的周围监控视频进行仔细查看,通过大量侦查工作,终于发现了一个可疑男子。该男子多次出现在现场附近,并在2月21号出现在地铁口将自行车带走。带离地铁口后,他竟然随身掏出了一把钢锯!看来是有备而来啊!该男子拿出钢锯果断地锯掉了自行车上的锁,之后就骑着车潇洒地走了。民警立即锁定嫌疑人,计划开展抓捕行动。月入过万的博士2020年4月21日,嫌疑人赵某(化名)归案。经民警进一步调查,赵某的身份真不简单!他竟然是一位博士,而且目前工作出色,月入过万!经“赵博士”交待,他多次路过地铁口,都看到那辆自行车停在那里,“自行车挺好看的,又长时间无人使用,便起了不该有的贪念。”作案当天,他带上了家里装修留下的钢锯,目的明确地出了门。他将看上许久的自行车“锯”为己有,侥幸地躲了一个多月,安然无事的他正得意自己白捡了一辆漂亮自行车,“然后你们就找上门了,该来的还是要来了。”月入过万的“赵博士”,却抵不过价值1000元自行车的诱惑,民警不禁感到唏嘘。高学历、高收入但是缺了对法律和道德的敬畏,贪心的“赵博士”用一把钢锯给自己换了一把“钢手镯”。目前,“赵博士”已被依法行政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陈炽

杭州这位博士当了十年社区医生,顶头上司是她的抄方学生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胡佳敏“中医博士工作室、中医硕士工作室”一群走进杭州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年轻人走进电梯,瞬间被楼层指引牌吸引,无不满眼惊诧。“哇!一家小小的社区医院居然会有硕士还有博士?”“那么高学历的博士在基层医院能待得牢吗?”……一电梯的人,不禁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来。恰巧同梯的中心主任李祖胜,对此情此景早已见怪不怪。事实上,高学历的硕士和博士医学生到基层的社区医院工作近年来并不少见,光在他手底下有16名硕士和1名博士,其中赵海燕博士已扎根基层10年。社区医生被称为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近年来,他们还提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这次疫情大考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时值5月19日世界家庭医生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家门口有位博士医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她的底气与接地气,给患者满满信任感“大伯,最近两个星期药吃了感觉怎么样?”“胃没有不舒服了,肚子没再拉了,晚上夜尿也少了,我现在是能吃能睡能动。”“嗯,我觉着你的状态也不错,完全看不出快80岁了。不过,也不能吃太多哦,我看你最近肚子有点大起来了。你不是八段锦打得蛮好的吗,没事时带小区里的人一起打打,对大家的健康都有帮助。”“赵主任,你说的话我是肯定要听的,以后一定注意。”“我再给你开10天的药,吃完觉得状态好了,就不用来了。”……老人家拿着赵海燕开的中药方子乐呵呵地离开诊室,2米长的路还几次回头挥手告别,这哪像是来看病的呀,简直就是邻居串门。而这就是赵海燕门诊的日常。赵海燕,40多岁,个头不高,身材微胖,说话时总习惯性带着微笑,尤其是语气里那股自信,无形中给人以满满的信任感。她是安徽人,1994年大专毕业在当地县中医院工作,经过10年的临床积累已小有名气。但在2004年,她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辞职,考上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之后又攻读了博士,导师是浙江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郭勇。她跟着郭老师坐诊,很多病人被她“圈粉”。然而,就在10年前,博士毕业之际,同学们一个个陆续前往各地三甲大医院工作,身为班长的赵海燕也收到了多家大医院与高校递来的橄榄枝。可她最终又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选择去基层,到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干区中医院)当一名社区医生。“搞了半天去小医院工作,那博士不是白读了吗?”“明明可以去大医院的,偏偏要选小医院,你图的是啥?”……时至今日,仍有不少来自身边亲朋好友不理解甚至质疑的声音,赵海燕每次都笑着回答:“只要能解决病人问题的就是好医生,在哪里工作并不重要,你们就当我比较‘佛系’吧。”她在为解决患者问题中,获得成就感而这10年来,赵海燕也始终在社区医院这个平台上,努力成为她所认为的“好医生”。辖区里有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半夜盗汗有半年多了,每晚都得起来换身衣服才能继续睡觉,自以为是人到中年身体虚的缘故,找了中医开中药调理。但没想到服药时稍有缓解,停药后却会再发。邻居向他力荐社区医生赵海燕。果然,赵海燕在详细问了病史、仔细翻查病历后发现,问题竟出在降压药上,盗汗是药物的不良反应。问题于是迎刃而解。“有搞不定的问题去找赵博看看”,在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甚至在周边的凯旋、闸弄口、彭埠等街道的社区医院里,同事们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赵海燕始终抱定这样的信念:只要能解决病人问题,在哪里坐诊并不重要。70多岁的老毛,是一位肠癌患者。他每2个月就会从义乌跑杭州来找赵海燕随访复诊,至今已跑了10年。而除了老毛之外,他家人有健康问题也都喜欢来找赵海燕。还有一位20多岁的姑娘,在四季青服装市场工作时,找赵海燕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料病才看了一半就回老家结婚了。结果在当地看了半年也没起色,最后坐了46个小时的火车专程从黑龙江赶来找赵医生,如今已怀孕8个多月……赵海燕是浙江省基层名中医,每周还固定在浙江名中医馆坐诊,像这样从全国各地慕名来找她求医的患者数不胜数。然而,多数病人她会引导到社区医院去,她说基层医院的报销比例高,可以帮病人省点钱。而考虑到路上来来回回折腾病人真的不方便,一般熟悉了病情之后,她会通过微信问诊开方子,让病人在当地抓药,毕竟帮病人解决病痛才是最重要的。言及至此,她语气里满是成就感。每个星期四,赵海燕诊室里总有一位“抄方学生”,在旁边认真听讲仔细记录。这位“学生”,竟是她的顶头上司、中心主任李祖胜。一年前,他完成西学中的理论课程要进入临床跟师学习,想都没想就去找了赵海燕。“她讲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通俗到连病人都能听懂,比在课堂上听到的更实在,对我这种半路出家的人来说非常受用。”她成了基层医生的“代言人”不过,赵海燕并不像她所说的那样“佛系”。因为她的努力与钻研,她是少数拥有高级职称的社区医生。同时,因为她的突出表现,各种荣誉、社会职务等也纷至沓来。浙江省基层名中医、杭州市首届优秀医生、杭州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教科文卫专委会委员)、杭州市人大履职积极分子、杭州市九三学社教育卫生专委会委员、杭州市131人才称号等。在社区医院,赵海燕走出了一条与大医院同学截然不同的发展之路。而这别样的光彩,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这几年全国都在花大力气建分级诊疗制度,而分级的基础就是得强基层,所以我们基层同样需要高学历人才。可一直以来,基层想要招到这样的人才太难了。”说起招人,中心主任李祖胜碰过的钉子太多太多。不过,很快他又话锋一转,“还好,我们有赵博这块‘活招牌’,人家一听我们这有位博士,兴趣马上就来了。还有些是直接受赵博感召的学弟学妹,因此我这儿的高学历人才在全杭州的社区医院都算多的。”招来人才是第一步,留住他们才是真正的成功。身为学姐,赵海燕对此也十分用心。“你们在我这等着太费时了,去找对面或者隔壁的医生吧,他们水平都很好的。”赵海燕坐诊时经常会上演类似“赶”病人的情景,她坦言:“年轻医生刚开始都会经历没病人,可不多看病他们怎么进步?无论作为他们的科主任还是学姐,我都必须带着他们一起尽快成长。”同时,浸润于社区基层的赵海燕,作为人大代表,总是能为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发声。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杭州市120急救中心的负压转运车及特制的婴儿急救车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当时增加这些急救设备的人大建议,是赵海燕与同组的代表们提出并监督执行的。在近年杭州市两会上,赵海燕又提出了提高基层医生待遇、开拓晋升通道等多个为基层留住人才的建议,以及提升基层中西医结合服务体系的建议等。10年过去了,赵海燕的不少同学成了大医院的大专家,但她成了小医院的大医生。在被问及有没后悔当初的选择时,她坚定地摇摇头,还开玩笑说:“我们只是在不同地方工作而已,干的都是救死扶伤这件事。我这边要努力把老百姓健康管好,大家都少生病、少得重病了,我那些大专家的同学就轻松多了。”【记者手记】小医院一样能出大医生博士毕业主动要求到社区医院工作,对赵海燕当年的决定,我和不少人一样不理解,甚至为她惋惜。但与她面对面交谈,又走访了她的领导、老师及同学之后,我完全认同了她。每年,浙江省有上万名医学毕业生,除了临床,他们中不少选择去高校、药企。40%左右选择到临床工作的,则大多往大医院挤,主动选择到基层医院工作的少之又少。赵海燕的博士导师郭勇说:“她是我唯一一个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博士学生。”杭州市大力投入社区医院建设起步较早,基层医院的软硬件水平都处于全国前列,相较而言,对于硕士学历医学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过,据了解,因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待遇不高等原因,人才流失问题依然很严峻。为什么赵海燕当初会选择去基层并一直扎根基层?在采访时李祖胜跟我说,每次出去招人时,他都会跟对方讲“鸡头凤尾”的道理,据说当年江干区分管副区长去招赵海燕时也跟她探讨过。但在我看来,这或许是赵海燕当时选择去基层医院的原因之一,而她之所以能扎根基层,更多的应该是源自她的自信与情怀。“只要能解决病人问题的就是好医生,在哪里工作并不重要。”长谈中,赵海燕的这句说最令我震撼,那份医者仁心,那股霸气外露,尽在不言中。社区医生是老百姓的“健康守门员”,帮助老百姓未病先防,或把慢性疾病管到位。在赵海燕看来,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居民一端养老、医护一体化需求将暴发性增涨,而政府和药企这一端,也迫切希望社区医院这个环节起作用,让慢性疾病的二级、三级预防工作不断前移,以最终减少庞大的疾病负担。做好社区卫生工程,关键是人才。早在2013年,浙江卫生、教育、财政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引导和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若干政策意见》,从工资、住房、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多方面为去基层的医学人才保驾护航。这让医学生的职业发展,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作为普通百姓来说,也越来越切身体会到,家门口真的需要有叫得应的好医生。新冠疫情之下,居民出门看病、购药难,特别是高龄独居老人、慢性病患者面临长期用药问题,无数社区医生通过电话、微信与他们沟通,奔走在各个小区、村落之间为他们送药,解除燃眉之急。如果上有四老,下有二小,便捷贴心有效的医疗服务更是少不了。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罗汉村

你还认为教师工资太高?杭州已30万年薪招清华北大博士当中学老师

前言前几天,杭州育才中学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招聘教师,年薪30万起,前来应聘的有清华北大的30多名硕士和12名博士,甚至还有博士后。有人说这是资源浪费,教中学用不着硕士博士;有人说这是教育的幸事,有利于发展教育事业。网上各种言论不一而足,由于一直关注教育发展和教师待遇,忍不住谈谈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一、是否资源浪费之前我曾发文《 90%的人认为老师工资太高,理由却很让人崩溃,老师怎么教的他们》讨论教师工资,评论区里反对提高教师工资的理由就是中学、小学的教师不需要太优秀的人才,他们认为往往是高考分数较低的人会去师范类院校就读,毕业后就当老师了;而古代的私塾先生也往往是落第秀才、书生,所以当老师不需要优秀的人才。按照这部分人的说法,博士硕士当中学老师,岂不是更是资源浪费?实际上,中学、小学的知识相对简单,但并不意味着只要懂这些知识点就能教好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工作态度、知识广度和深度等,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无论是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其学习经历和教育背景能够给学生更大的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这些都是博士、硕士投身中学教育而创造的巨大效益,资源浪费之说并不成立。二、是否待遇太高有人质疑用年薪30万聘用中学教师,工资过高,既拉大了教师间收入的差距,也拉大了不同职业间的收入差距。这种思想也反映了当前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只要说起提高教师待遇,反对声音最大的往往是低收入人群,这部分人认为教师工资比他们在车间、工地、农村挣得高,而且还有假期和退休金,凭什么还要提高教师待遇?其实他们却没有意识到只有提高教师待遇,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待遇,才会有更优秀的老师、人才去培养他们的孩子。高收入阶层可以将孩子送入具有优秀师资的私立学校、名牌学校上学,这部分孩子在中学阶段就有年薪30万的清华北大博士授课,而那些反对提高教师待遇的人的孩子或许正由月工资三两千、挣扎着养家糊口的老师来培养。最可笑的是,聘用博士、硕士当老师的学校和家长觉得30万年薪物超所值,而低收入群体还在喷三两千块钱的工资太高,认为一两千块钱的工资也能招来老师,尤其能招来安贫乐道、不计得失、埋头教育的好老师。这种思想和逻辑上的错误不仅影响这他们自己,更是在影响这他们的下一代。三、一点启示看到这条年薪30万招聘清华北大博士硕士当老师的新闻,我觉得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用具有竞争力的待遇吸引优秀的人才投身教育、发展教育,我国的教育事业才会发展得更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这也是我发表多篇文章认为应该提高教师待遇的主要原因。那些一两千块钱也能招到老师、当老师不需要优秀的人才、当老师就要安贫乐道不计得失等观点既幼稚可笑又毫无根据,更不利于教师的招聘、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反思看完这些,你还觉得当老师很容易?还在反对提高教师待遇么?欢迎在留言说出你的看法。关注百家号李说一学习诗词歌赋,吟诗作对,讲讲道理,说说闲话,看看不一样的世界。

意见

50位博士签约!今天,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迎新”~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提笔、落字。今天上午,在第三届杭州滨江国际人才节“北航日”活动上,线上线下共50位博士在签约书上签字,许下科技创新的“家国梦”,成为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的“新引擎”,这也是以一流平台吸引一流人才的重要落笔。91年出生的张泊宇博士就是签约代表之一,选择留在高新区(滨江),就是看中了“这里鼓励创新的双创氛围。”计算机专业的他,主攻方向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最近,他成为了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的一员。科技成果转化,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张泊宇以民航空管和通用空管举例,每天几千驾飞机起飞,通过研究影响航班延误的数据,就能够提高准点率。这也是研究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的重要意义。未来,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的“张泊宇们”,将依靠高精尖的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而为给人才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高新区(滨江)有关负责人将人才公寓的钥匙交到人才代表手上。“人才公寓条件很好,离研究院也不远,小区环境也不错。”张泊宇说,周末的时候,去天街逛逛,吃个饭也是不错的选择。活动当天,第一批钱江卓越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立项,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向线上线下的人才做了省市区、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的博士后政策解读,诚邀一流人才带到滨江,参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此外,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六大中心的专业领域专家为人才们带来了含金量十足的主题学术分享。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是浙江省重点建设四个新型科研平台之一,该创新研究院将积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聚焦制约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而高新区(滨江)也将积极为人才提供一流服务,打造一流生态区。文字/孟娇编辑/周枫来源/北航杭州创新研究 杭+新闻 区科技局

善夭善老

杭州有三套房,还是名牌大学博士,相亲总被拒绝,现实如此残酷

追求爱情是每一个人,心中所求得到一份完美的爱情,最终步入婚姻殿堂也是每一个人人生的重要阶段之一。而由于现在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致使很多人并没有时间接触到工作之外的异性,所以就产生了一个很庞大的市场--相亲市场。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相亲大家都知道,一般是家里安排,可现在所说的相亲,大部分可能是通过朋友介绍或者相亲平台,而相亲味道和自由恋爱有所不同,因为相亲多奔着结婚去,所以对条件来说有很高的要求,可是这些人在相亲市场上却不怎么受欢迎,说出来很可能会吓一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有的人条件不怎么好,比如不是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而是一个小型公司。这样的人在相亲市场上很可能会受到冷遇,但是,具有一大部分高学历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相亲似乎也并不怎么顺利,而且像他们这种类型的相亲人士,在相亲市场上都不怎么吃香,这是为何?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杭州的一个相亲群里面,有一个人常年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这个人是个男生,三十四岁,而且还是重点院校的博士生,在杭州拥有多处房产,可偏偏这样的高端人士,却很少有人主动联系他。就算是见过面之后,对方也会因为各种理由拒绝他,所以现在这个男生很苦恼,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注:图片来源于网络那么我们哪方面来分析这个男生到底为什么找不到对象,第一点,就是看这个男生的要求,其实这个男生找不到对象跟他的要求高分不开关系,不仅要求女方家庭条件要好,而且还要长得好看,要正式工作、知书达理,当然年纪还要小,最好是在90年左右。作为一个博士生对学历的要求也不低,他要求女方必须是研究生毕业,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砍掉很多女生,也有人戏称,这个人不是找对象吧估计是在找豪门,因为像他要求这样的女生也只有在背景相当好的家庭,才有可能出现这样。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另外从他个人来说,这个博士生也有自己的问题。作为高端知识分子,聊天的话题就与大家不同,普通人可能聊聊明星,聊聊吃喝玩儿乐,而这个博士上来一开口就聊哲学或者是英美文学,直接拉远了跟女孩的距离,因为相亲市场上普通女孩儿还是很多,真的有像这样的女孩儿,估计也得看男孩的颜值,而这个博士生其实就是长相平平。放眼现在相亲市场,像他这样的男孩其实不在少数,就从条件来说,他的条件确实是比较高了,而有的不如他条件的男生也占很多,但他们的要求比这个博士生还高,这也怪不得他们找不到对象。

归休乎君

教师春天将至?33硕士2博士 杭州再现“超豪华”教师录用名单!

“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词汇原来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于作家们的成为,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他说:“许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自此,“人类灵魂工程师”成为了教师这一行业最具哲理的称谓。而随着时代和网络的发展,教师这个本该崇高且备受尊敬的称谓却是频频走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教师也是抱怨在当下的社会环境和舆论之下自己的工作“吃力不讨好”,还有人纷纷感叹时下正是教师行业的“寒冬”。而近日,在杭州出现的“超豪华”教师整容,让网友纷纷感叹冬日已去,春天将至……据了解,近日杭州某学校公布的2020年第一轮教师招聘录用人员名单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原因就是在公布总人数为35人的的拟录用人员名单当中,北京大学毕业的有有22人,清华毕业有11人,另外两人分别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和美国范德堡大学。35人中,32人为硕士学历,3人为博士学历。这样“豪华”的阵容在经过相关网站和社交软件等渠道的传播迅速走红,网友们更是纷纷惊叹。虽然也有质疑声,但是该校的负责人在面对采访的时候依然表示,确有其事,且35分入职函,已经全部寄出,并且和名单上的所有人员进行了确认。据了解,这次的拟录用人员涉及科目有语文,数学,体育,物理,地理,历史化学生物等各个科目,其中男性12人,女性23人。这条消息在引发热议之后。有网友表示大赞,因为网友们都觉得,最好的人才回归教育,是教育之福。毕竟老师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国强。这是社会对于教育重视的体现。也是对教师这一行业重要性的直接证明和践行。其实,这已经不是“超豪华”教师名单出现了。在早先的一个月,深圳就出现了类似的名单。在某中学新引进的36名老师中,有两名博士后,5名博士,其余全都都是硕士。且都是来自国内外一流大学。这些名单的共性都是在保证教师资源的高质量的情况下,保证教师足够高的教育酬薪。这都是教育部门对于教师这一行业重视的体现。深圳某教育部门的官方媒体曾经评论表示:(让教师)有点钱,有点闲,有点尊严不再是梦。其实,实际一点来说,目前不管是正在从事教师行业的人还是没有从事教师行业的人,对于中小学教师一直都是风评不佳,一是部门媒体对于中小学教师行业的各种报道,使得教师这一行业成为了“吃力不讨好”的代名词。但是,中小学教师的缺口仍然在变大。所以,重视中小学教师,将最好的资源投放在中小学教师行业内,可以直接改善教师行业的“教师风评不佳”“教师不受重视”等现状。针对前文,这次杭州的教师录用名单如此受关注和热议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在郁闷为什么这些一流学院的毕业生愿意投身到“吃力不讨好”的教育事业当中?而学霸们的回应也是简单而直接,首先便是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向往和各种情怀的作用,再就是对于酬薪感觉还算满意。杭州深圳等地对于教师录用的做法,无疑是向社会传达一个信号,教师地位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春天要来了。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评论区告诉小编您的看法……

徐谓

杭州师范大学正式被推荐申报博士单位!

具体申报学科近日(2020年12月11日),经浙江省教育厅公式,小编发现:浙江省拟在2020年度正式推荐杭州师范大学为新增博士授权单位,不过,目前只是浙江省推荐公示阶段,如果公示无异议,则推荐上去!这并不是最终结果,博士授权单位的新增最终需要国家教育部进行审批,审批权在教育部,不在浙江省人民政府!从申报的具体学科来看,杭州师范大学首轮拟新增申报生物学、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博士)一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另外,杭师大还新增申报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生物与医药(专硕)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据小编了解,杭州师范大学早在2011年就曾经获批成为服务国家特需项目试点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但是,这里的授权仅仅指的是在某个特定领域进行试点博士培养,不代表杭州师范大学是博士授权单位。上一批,浙江推荐了浙江农林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两个高校申报新增为博士单位,并顺利通过教育部的审核,最终获批!作为杭州市市属的杭州师范大学,经过多年的努力,该校已经基本具备新增为博士授权单位的实力,且该校已经通过“特需项目”全日制独立培养了几届博士毕业生,相比于其他本轮申报的高校(中国计量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温州大学)来说,在博士培育经验上稍有优势。实际上,浙江也推荐了西湖大学成为新增博士单位,据悉,西湖大学已经开始联合复旦、浙大等高水平大学进行博士研究生教育工作,且西湖大学的博导都有多年培育博士研究生的经验和实力。综上所述,小编觉得本轮申报中,西湖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是最有希望获批成为博士授权单位的。小编的立场不代表官方立场小编拙见,不喜勿喷,谢谢大家!

编舟记

最新!2020年杭州市十大青年科技英才候选人公示

杭州日报《中共杭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科学技术局、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开展杭州市十大青年科技英才推荐认定工作的通知》(杭科协〔2020〕12号)文件精神,经专家评审,遴选出10名候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现予以公示。在公示期限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来信、来电等形式,反映公示对象存在的问题。以单位名义反映问题的应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问题的提倡署报本人真实姓名。举报受理电话:市纪委、市监委驻经信局纪检监察组:0571-85257147市科协:0571-88109745邮箱:1131772090@QQ.com杭州市十大青年科技英才推荐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6月9日2020年杭州市十大青年科技英才候选人公示1、马晓飞,男,1983年7月8日出生,硕士,高级工程师,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工业透平研究院院长。主持多项重大装备用工业汽轮机国产化创新项目,2018年、2019年获浙江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7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7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6年获浙江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近年来发表论文7篇;获得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2、王刚,男,1982年11月4日出生,博士,研究员,阿里巴巴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主任。 致力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落地。为智能音箱天猫精灵的技术负责人,带动了一系列智能IOT产品的发展。加入达摩院后专注于无人驾驶物流车技术攻关,视觉检测算法获得UA-DETRAC 数据测试排名第一、3D检测算法在国际公开测试集KITTI上获得排名第一。2017年入选麻省理工大学技术评论杂志全球35名35岁以下青年创新者。3、李柳萌,男,1985年6月17日出生,硕士,高级畜牧师、高级技师,浙江金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州市萧山区基弗航空航天创新技术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禽类养殖技术研究。201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6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曾获得2017年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授权专利11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为第一完成人。4、张杭君,男,1980年2月27日出生,博士,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执行院长。主要从事生态风险与污染修复研究。以第一完成人荣获2017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近年来发表SCI期刊论文42篇;以第一完成人授权专利25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5、周强,男,1982年8月21日出生,博士,研究员,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生物大分子冷冻电镜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细胞内重要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近年来发表论文6篇,其中1篇为第一作者、5篇为通讯作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周强团队于世界范围内首次成功解析了新型冠状病毒细胞表面受体ACE2的全长蛋白三维结构等,并第一时间向全社会公开。该成果在“Science”杂志上正式发表,引起世界科学界广泛关注。6、赵洲,男,1988年1月23日出生,博士,副教授,杭州一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专业从事自然语言处理和多媒体关键技术研发。入选2018福布斯科技领域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2018年浙江大学信息学部青年创新奖获得者;2019年当选为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8篇。7、胡辉,男,1983年2月28日出生,博士,高级工程师,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创始人。专注于安全物联网、环境物联网及工业大数据的监测传感器、系统平台与人工智能的研发与设计。2017年浙江省首批“向上向善好青年”;Deutschland Land der Ideen德国国家科技创新奖成员。近年来发表论文16篇,其中5篇为第一作者。获得专利5项。8、俞海,男,1981年6月19日出生,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从事画视频图像存储技术、图像分层编码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研究等。申请并已授权发明专利75项,其中作为前三位完成人授权的发明专利共计38项,相关技术均在海康威视的多项产品中应用落地。获2019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9、姚信威,男,1986年5月16日出生,博士,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聚焦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产学研用”,科研成果获全国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等6个省部级奖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包括TOP期刊论文20多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10、熊曦,女,1988年1月14日出生,博士,高级工程师,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要从事高透光低水透共聚烯烃封装胶膜的开发,可靠性PID free光伏封装材料研究等工作。2018年获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7年获杭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近年来获得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第一发明人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鳅与鱼游

“博士不搞科研去街道搞垃圾分类?”很多人不理解,为啥这个90后浙大博士要在杭州当“垃圾倌”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很多人都不知道吕相漳的全名, 都喊“吕博士”。 90后、浙江大学农学博士, 杭州下城区石桥街道一名“垃圾倌”, 这是吕相漳过去一年多来的标签。 “线上的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 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如今在直播间镜头感十足地和大家讨论垃圾,吕相漳说不想成为网红。但如果能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大家的生活习惯有一点点改变,他就觉得值。 博士不搞科研去街道搞垃圾分类?这个问题他被问了很多遍博士不搞科研,怎么在街道里做起了垃圾分类? 这个问题,吕相漳被问过无数回。他自己的理解:既然读到博士,就是为了给自己多种选择。 只不过他选择了看起来最难的那个。 1991年,吕相漳出生在山东烟台,从小就是个学霸,本科考进浙江大学学习园艺,后来直博攻读蔬菜学,钻研番茄,2018年毕业。 当时在他面前,有四条路:继续留校当博士后;去省农科院做研究;回老家在一所大学里当老师;为区级储备干部。搞科研太久了,想出来看看。 吕相漳选择了去下城区。 “我被分配到了石桥街道公管科,负责垃圾分类,接手了最苦的工作。”直到现在,吕相漳也不否认第一次站在街道大门口时心里的那种落差。“当时发了两个不锈钢的饭盆,我心想,这就是我接下来吃饭的饭碗了啊。” 吕相漳说,但既然选择了,那就得干,并且得干得比别人好。2018年9月1日,上班头一天,他骑着小电驴,去跑辖区内的小区。 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吕相漳把辖区内35个住宅小区摸了个透,包括小区的构成、垃圾房的位置、垃圾桶的数量、直运车和垃圾桶的对接情况等。 他也一下子变黑了好多。 博士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究竟有没有在垃圾分类这方面帮上忙垃圾分类这个工作,不好做。 吕相漳心里明白,要改变几十年扔垃圾的习惯,不是一蹴就能成功的。况且,街道这项工作就他一个人在负责,急不来。 他一边检查一边宣传。观察了一阵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垃圾产出量后,他开始设置小区垃圾桶布点,接着就是合理撤桶撤点。 “投放点位从500多个撤减到118个。” 数字背后的过程,有别人看不到的心血和委屈。“本来随手可以投放垃圾,现在只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居民们不理解,会有各种投诉。解释了,短时间有些人也还是不能很好的接受。” 他才体会到,基层的矛盾、问题和工作原来是这样的。 怎么办? 只能不停地“重复”一边宣传一边检查的过程。 为了监督居民垃圾分类,他常常早上7点半就到小区,和志愿者一起督促,晚上忙到7、8点才下班。 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习惯,而不是应付检查。吕相漳发现,志愿者常常帮忙分类,而不是劝导和教会居民。因此他组织了很多场志愿者和物业主任的培训。 博士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也帮了他不少。 吕相漳对原有垃圾投放设施的可锁闭化进行了改造,为智能化垃圾房配备了感应开门、除臭杀虫、冲洗等多项功能;布设了再生资源回收站点28处(12处为智能化精分回收设施),设置衣物回收专用箱79个,重点对金属、纸张、塑料、织物和玻璃等进行细分,使得街道每月再生资源回收量接近30吨。 终于有一个小区的垃圾分类越做越好了他在想:怎么把一个变成N个垃圾分类工作实施了一段时间,石桥街道终于有小区的垃圾分类做得越来越好了。 回迁小区新鼎家园,桶不落地,早上7点到9点,傍晚5点到8点,有专用车辆载着垃圾桶到点位上。小区386户居民,垃圾分类能达到95%以上。 “那里的志愿者都是大妈,她们很积极,积极得连广场舞都不怎么跳了。” 这事让吕相漳觉得有点感动。但是怎么把一个变成N个呢? 吕相漳发现了一个现象,垃圾分类,老人和小孩的参与度是最高的。反倒是年轻人做得并不到位。“现在直播那么火,年轻人也爱看,能不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试试?” 吕博士开直播带货垃圾分类,就这么来了。 可是,直播这一行,吕相漳完全是个门外汉,手机上没有相关软件,甚至没有认真看过一场直播。 继续学习呗。 今年4月,吕相漳第一次接触直播。 “直播软件里有不少关于垃圾分类的短视频,但大多是搞笑段子。” 吕相漳想做出差异化,“这块还是缺乏比较正面的宣传,当然,太老学究了也不会有人看。” 准备了一个多星期后,吕相漳第一次开播。账号是合作的第三方公司,有一套齐全的脚本,还有一名工作人员配合着充当“捧哏”。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直播间,我叫吕相漳,是一名垃圾分类工作者,这是我的第一次直播……”凭借着上学期间就到处演讲的经验,吕相漳并不发怵。 首场直播带货垃圾分类有人点赞有人提问也有人关心“吕博士你的衬衣哪里买的”吕相漳的第一次试水是成功的。 一个半小时里,他分享了很多垃圾分类工作中有趣的故事,还有一些照片背后的精彩。他还不忘和粉丝互动,做有奖竞猜,答对问题的粉丝能获得垃圾袋。 有人点赞,有人正经问问题,也有人关心:“吕博士你的衬衣在哪里买的?”首场直播,观众总数214人,音浪802。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吕相漳把“直播间”放到了户外——新鼎家园垃圾分类现场。他一手举着手机,一边讲述着小区垃圾分类的措施,并现场“抓人”,和扔垃圾的居民互动。 直播,成为了他不定时的“作业”。 “工作日晚上8点,请来我的直播间。”尽管粉丝还在累积过程中,但吕相漳说他有耐心,“慢慢来,潜移默化,能改变一个人就是进步。” 认真积极,也爱学习爱钻研会继续直播,还想再读个法学硕士因为吕相漳的认真和积极,石桥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在下城区所有街道中,是进步最大的。 吕相漳到街道负责垃圾分类这事,远在山东老家的父母支持吗? 另吕相漳意外的是,父母都很支持,尤其是父亲,他觉得这是一种自我锻炼,并鼓励吕相漳好好学习跟人打交道的经验。“一开始母亲有点抵触,觉得好不容易读到博士,竟然去干这个。但是后来看我做得认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她也认可了,觉得我做的事情有意义,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单位1年多,只要吕相漳戴上袖套和帽子,同事们就知道,他又要走街串巷去了。 “吕博士虽然学的农业,但是生化有机等方面的知识,在垃圾分类工作中也能发挥应用。”街道相关负责人说,石桥地块比较复杂,城郊结合,有不少回迁房,垃圾分类工作任重道远。“吕博士来了,给我们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有思想,有创新。他是个负责认真的小伙子,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迎难而上,特别好。” 吕相漳自己也知道,垃圾分类要做好,这些才刚开了一个头。 他还在思考,如何解决垃圾包乱丢的现象,还想尝试引进新设备。 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一本法律相关的书籍。吕相漳想再考个法律硕士,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得上。 直播带货垃圾分类这事也还要继续干。 这个较真的吕博士呀,真有点停不下来了。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张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