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LED行业研究深度报告:MicroMini-LED产业应用机遇展望请益

LED行业研究深度报告:MicroMini-LED产业应用机遇展望

(报告出品方/作者:方正证券,陶胤至、陈杭)报告摘要一、LED产业发展逻辑,成长与周期共振长时维度来看,成长属性来自“海兹定律”“海兹定律”意指发光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带动LED产业应用渗透,推动技术发展。它是LED行业类似于半导体摩尔定律的法则:每经过十年,LED输出流明提升20倍,同时LED的成本价格降至原有的1/10。从LED行业过去30多年的发展来看,高功率、微型化、全彩化成为推动LED应用在显示、背光、照明全面开花的关键词。LED出货颗数也呈现每10年1-2个数量级的爆发式成长,仅过去10年,LED出货颗数就从千亿级以内扩张到万亿级以上,我们预计下一个10年,随着LED芯片/灯珠尺寸进一步缩小、成本进一步降低,Mini/MicroLED将带来背光及显示技术的革命,推升LED出货颗数来到十万亿级以上。以LED芯片技术发展为例,在海兹定律的推动下,技术升级趋势明显。相同亮度所需的LED芯片尺寸持续缩小,发光效率持续提升,可量产的最小尺寸基本呈现指数级下降趋势,可以认为继2010年后,LED芯片尺寸的微小化正在迎来一个新的临界点,推动 LED 应用新的飞跃,带来未来10年内的芯片尺寸的持续下降,趋势大致如下图所示。从成本端来看,LED芯片、灯珠甚至应用也基本呈现指数级下降的趋势。即使初期成本很高,也往往可以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抹平成本劣势。随着LED光效上升,芯片面积下降,单个晶圆能切出的芯片数量大幅增长,进而也摊低灯珠成本,以1010灯珠为例,价格从2010年的0.9元/颗,下降 96%至2020年的0.03元/颗左右,2021年有望进一步降至0.015元/颗。短时维度来看,行业供需博弈造成周期属性以3-5年为一个时间节点来看,LED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周期性,行业景气度由供需博弈决定。从2009年至今,LED芯片行业大致以4年左右为一个周期。每轮周期中行业盈利水准与库存以及LED指数的走势密切相关。如下图,目前处于2017~2020年的第三轮周期之中。从需求端看,LED下游需求主要包括照明、显示等。如下图所示,通用照明是LED主要的下游应用,占比在46%上下波动,由于成本驱动,照明需求增长相对平稳;显示屏和景观应用占比保持在15%左右。近几年中小间距LED取得了快速发展,尤其在专用显示市场,如下图显示小间距LED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中小间距LED显示成为近年来显示增量需求的主要驱动来源。从LED芯片供给端来看,周期上行时,厂商扩产,周期下行时,厂商减产,行业经过持续洗牌份额向龙头厂商集中。根据行业趋势,供给端产能转移叠加集中度提升,LED芯片龙头厂商强者恒强,占据行业优势地位。原因在于在生产过程中,要保持效能与成本的领先,需要持续投入新的MOCVD设备。因而LED芯片大厂,能在周期上行、下行阶段持续保持先进设备的投入,始终保持成本与效能的领先优势,导致行业头部集中度不断提升。如下图,根据2015-2019年芯片大厂三安光电和华灿光电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存货周转率为例,即使是处于周期下行阶段中,三安光电的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10%左右,存货周转率相对稳定;华灿光电的净资产收益率虽然存在波动,但总体表现良好,其存货周转率稳定。LED行业目前总体处于周期下行底部LED行业目前处于第三轮周期之中,具体而言,处于自2017Q4以来周期下行的底部。从供给端来看,受政府补贴以及行业良好盈利性的驱使,LED芯片产能快速扩大,有阶段性供过于求压力。据LEDinside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大陆LED芯片厂商总产能达到1120万片/月(折合2寸),同比增长31%。而同时我国芯片市场规模为171亿人民币,同比仅增长4%。如下图,供过于求的情况使厂商库存总体呈上升趋势,居高不下。从需求端来看,照明需求20H2环比20H1在温和复苏。根据智研咨询信息显示,自2015年以来,LED照明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但增速放缓;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市场需求受到一定冲击,但照明需求20H2环比20H1在温和复苏;预计到2021年全球LED照明行业产值规模有望超过7980亿元。但显示需求2020年同比下滑较多,主要受海外市场需求下滑影响。预计2021年下半年有望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正常水平。二、出口复苏带动下游市场20H2景气回暖LED芯片需求回暖受价格波动影响,2019年中国LED芯片市场规模增速有一定下滑,2020年受疫情影响,预计市场规模继续下滑1%左右,但2020 下半年开始需求有明显回暖。预计2021年需求持续回暖,市场规模同比增速达8%。从中国大陆市场芯片供应占比来看,仍以本地厂商为主,2020年大陆厂商份额有小幅提升,预计上升至83%,台系厂商份额下滑至16%。3Q20开始市场需求回暖,背光、显示屏和照明订单均有明显增加。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的数据显示,9月至12月LED照明出口总额同比增速平均达40%左右。 LED照明产品今年1-9月累计出口额为234.6亿美元,同比增长5.45%,回升态势十分明显。2020年9月,中国照明行业出口额为 51.13亿美元,同比增长达44.18%,录得本年单月同比最大增幅,自6月份起已连续四个单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LED照明产品出口额为34亿美元,同比增长40.5%,自5月份起连续五个单月增长,自6月份起连续四个单月实现两位数增长。LED照明产品1-9月累计出口额为234.6亿美元,同比增长5.45%。国内LED芯片供应格局从近两年的国内LED厂商芯片供应来看,产业集中度提升缓慢,虽然很多小厂已经退出芯片市场,不过大厂之间的博弈仍在继续。兆驰股份、兆元光电等新项目的投产,仍将会加剧芯片产业的竞争态势。2020年,虽然部分厂商已经退出市场,但是新项目产能持续释放,包括兆驰南昌基地,兆元福建基地,三安泉州基地等。综合来看,产能增加2成。产能利用率方面,LED inside统计,3Q20中国LED芯片产能利用率8成左右。在20Q3,约七成的产能主要用在照明领域,竞争最为激烈,越来越多厂商计划进入显示领域,含RGB和背光。国内LED封装供应格局照明一直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门槛低;显示屏近年产能增加明显,海外订单需求下跌,加剧国内市场竞争,照明和显示屏封装价格均明显下跌;背光受OLED侵蚀,国际企业在中国市场营收下跌。综合来看虽然下半年市场回暖,但全年市场规模同比微幅下跌。资金、技术的低门槛,导致国内LED封装产业集中度提升缓慢,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持续下跌。车用、Flash等高端领域依然是国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厂商难以切入。照明,进入成熟期,渗透率处于高位,未来成长空间有限;传统背光,受OLED的侵蚀,手机背光产业严重衰退,大尺寸背光的价值也越来越低;传统显示屏,小间距已经发展到P1.2的时代。传统应用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或者衰退期,新型显示将是LED未来的主要方向。三、高密度LED带动产业持续发展机遇Micro/Mini LED产业不断成熟Micro/Mini LED有望带来应用场景的扩张和市场潜力的飞跃。Micro/Mini LED 是人为定义的结果,其分类标准并不一致,我们主要按照采取芯片尺寸划分的方式,其中芯片尺寸的缩小,也带来封装等方式的变化。从芯片端、封装端到应用端企业纷纷布局Mini LED,实现量产。如下图,以部分芯片厂商、封装厂商和显示屏厂商为例。苹果、华为、三星等龙头品牌厂商在高密度LED产业领域持续布局。Mini LED有望带动小间距显示应用持续渗透用于小间距产品直显市场,是Mini LED的核心增量市场之一。小间距LED显示屏是指LED点间距在P2.5以下的室内LED显示屏,目前的主流规格在P1.2左右,Mini LED规格通常在P0.7以下,是小间距显示产品最前沿的技术规格。LED直显通常定位于110寸以上的超大尺寸显示,随着点间距规格的缩小,显示性能的持续提升,目前其应用也逐步向中尺寸规格进行渗透。Mini LED直显的产业链,主要包括LED芯片、封装与打件、系统与品牌等几个环节。其中系统与品牌厂商中,除原有LED品牌应用传统厂商,包括安防、液晶面板等龙头厂商也逐步进入该领域,进行差异化技术布局。另外Mini LED技术规格的升级,也逐步使得封装、应用等环节厂商技术分工变得模糊,主要系应用端厂商逐步向封装环节形成渗透。小间距LED应用场景广泛。其应用领域主要是在专用显示市场,同时向商用和民用市场的快速渗透。从市场规模上来看,小间距显示未来在专用显示及商用显示市场有较大的潜在空间。例如目前国内主要城市公安指挥中心小间距 LED 的渗透率不足 10%,未来在公安领域渗透率有望提升到 50%。如下图,根据洲明科技2018年报显示,未来三年小间距 LED 商用市场规模将达到442亿元,渗透率逐步提升。同时我们认为,未来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规模将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 2020年中国小间距LED市场规模将达98亿元,对液晶和DLP拼接屏快速取代。Micro/Mini LED打开更多商显应用空间。由于传统LED及小间距显示的可分辨距离在2-5米以上,主要应用于户外大屏及大型室内屏幕,例如监控指挥,以及酒店等大型会议室场景。随着显示间距进入Micro/Mini时代,适宜的观看距离来到1-2米左右,我们认为将可以满足中小型会议室、教育等更多商用需求,面向的市场潜力也从LED小间距时代的百亿级来到千亿级,并将随着成本的下行而逐步兑现。在未来民用市场,Mini LED带动小间距显示应用持续渗透。三星2018年推出“The Wall”Micro LED 电视,凭借出色的显示效果受到市场广泛关注。我们预计,根据“海兹定律”,P0.6-0.7以及P0.3-0.4级别的Micro/Mini LED显示有望在3年内陆续走向成熟,分别可以在50多寸的大小实现FHD、4K的显示效果,从而迈入千亿美金级别的民用显示市场。初期成本会比较高,但 Micro/Mini LED随意拼接的优势,可以使之率先满足室内超大尺寸显示需求,再逐步下探到其他尺寸。Mini LED背光应用前景广阔用于液晶LCD面板背光,也是Mini LED的核心增量市场之一。Mini LED背光技术,主要是定位于传统侧入光背光LED,与OLED 直显电视之间的差异化技术。基于传统LCD电视的设计结构,显示性能可与OLED技术相媲美,但成本端具备持续下降的潜力。Micro LED是显示的最佳终极解决方案Micro LED相比其他显示技术更具有优势,主要包括高亮度、低功耗、长寿命、超高解析度和色彩饱和度等几个方面。如下图, Micro LED最大优势来自于它微米等级间距,每一点画素都能定址控制及单点驱动发光。在发光效率和发光能量密度上,Micro LED高于其它LED产品发光效率和发光能量密度。四、Mini LED带动产业链技术与格局变化Mini LED产业链分析在背光应用方向,Mini LED产业链分为上游芯片、中游封装和下游应用。芯片制造环节是通过一系列半导体工艺将外延片制备成发光颗粒,并通过关键指标测试,再进行磨片、切割、分选和包装。中游封装是指将外引线连接至芯片电极,形成Mini LED器 件的环节。封装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护芯片与提高光提取效率。下游主要应用于手机、电视、平板、车载显示等。LED设备变化MOCVD是LED芯片产业链中的核心设备(用于LED外延片的制备),Mini LED应用推动MOCVD设备研发,带动国产替代,并刺激市场增量需求。MOCVD是LED芯片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设备,其工艺技术复杂,占据LED外延芯片几乎一半的成本。LED芯片环节的变化Mini LED芯片生产包括外延片制作、电极制作、芯片制作、测试等流程。核心的技术瓶颈集中在Mini LED芯片的微缩化、红光倒装芯片和一致性可靠性3个层面。LED芯片厂商积极布局Mini产品。LED芯片封装的变化技术上,由传统LED的SMT/SMD等贴装方案变为Mini LED的COB方案。其工艺流程如下图。相对于SMD封装。这种COB封装的全彩LED模组具有制造工艺流程少、封装成本较低、封装集成度高、显示屏的可靠性和显示效果好等特点。Mini LED封装技术还包括IMD技术,是将两组、四组或六组RGB灯珠集成封装在一个小单元中,它集合了SMD和COB的优点,是COB封装的前奏。LED显示与背光应用的变化Mini LED背光带来技术革新,较传统侧入背光LED具有诸多优势。具体表现在其精细的Local Dimming可以实现超高对比度 (1000000:1);RGB三色背光方案可实现宽色域,色彩的鲜艳度媲美OLED;减少光学混光距离(OD),降低屏幕厚度实现超薄化;4)散热均匀,传统分立LED器件方案无法做到的,可以实现高亮度(>1000nit),HDR成为可能。Mini LED应用带来的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传统面板厂更多的参与到Mini LED背光产业应用中来,下游终端与品牌市场竞争加剧。更多的面板厂商和品牌应用厂商开始布局Mini LED背光产业业务,其具体进展如下。由于Mini LED的流行,传统封装厂在布局Mini LED背光,与传统背光源模组厂的竞争也将加剧。例如,瑞丰光电2018年底建成 MiniLED封装产线,成为国内首批实现MiniLED 产品批量生产的企业之一。2020年受益于客户订单的预期,将再继续增加产线 ; 兆驰股份一直以照明封装业务为主,目前在MiniLED显示领域也已经布局完成,包括MiniRGB和Mini背光,其中MiniRGB已经实现量产出货,Mini背光也在与客户积极配合中。五、主要公司分析(详见原报告)报告节选(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激光师

2020年中国LED照明行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中国是LED照明产品最大的生产制造国,随着国内LED照明市场渗透率快速攀升至七成以上,LED照明已基本成为照明应用的刚需,国内的LED照明市场规模呈现出较全球平均水平更快的增长势头。数据显示,中国LED照明市场产值规模由2015年的259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415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97%,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到2021年,中国LED照明市场产值有望达到5900亿元,2019-2021年仍有望能保持超过12%的年均复合增长水平。数据来源:CSA、中商产业研究大数据库LED照明行业发展困境(1)业务模式对行业内公司的流动资金要求高行业内获取工程合同一般通过招投标方式进行,投标要求存入一定金额的投标保证金,中标后还要求支付履约保证金,由于目前大型工程合同履行时间长,会出现长期占用资金的情况,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较高的要求。(2)原材料价格波动与人力成本的影响近年来,灯具、电缆、电源控制系统价格存在一定波动,这对照明工程行业的成本控制带来不利影响。行业内大量使用劳务人员安装灯具及设备,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使照明工程企业的人力成本提高。(3)国内市场竞争呈加剧趋势随着照明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潜在的竞争对手不断增加,国内照明工程行业的集中度较低,照明工程行业的上下游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均衡,多数企业集中在低端市场,恶性竞争。(4)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照明工程行业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跨学科行业,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光学、电子电气科学、美学、建筑学、计算机科学等复合型高端人才有较大需求。高端复合型人才需要长周期的吸纳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前照明工程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LED照明行业发展前景(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多项产业政策,推动照明工程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将引领照明工程行业朝绿色、节能方向转型,有力地促进照明工程行业稳定、健康发展。(2)城镇化推动照明行业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必将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必将极大促进照明工程行业的发展。照明工程能够实现高科技与文化、艺术的结合,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展现城市风貌、促进城市和商业繁荣。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将推动照明工程行业发展。(3)城市景观照明内在价值体现和升级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景观照明得到了迅猛发展,近年来,在“夜游经济”概念兴起的背景下,对城市景观照明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景观照明内在价值体现和升级必然会推动照明工程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4)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LED照明产品作为绿色节能环保产品,是革命性的照明产品,具有使用寿命长、节省管理维护费用、无污染和智能控制等诸多优势,广泛应用于照明工行业,实现了照明方式的升级。LED照明产品的广泛应用,将会极大地促进照明工程行业持续健康发展。(5)国内上游LED产业的高速发展传统照明产品时代,国际灯具厂商占有垄断地位,国内企业的产品及应用设计能力无法与之抗衡,多年来只能在低端市场竞争。但半导体照明的发展给国内照明产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发展机遇。中国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了LED照明研发,推动了LED的应用,取得了在半导体照明产品的国际领先地位。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LED照明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喜临门

2018年中国 Micro-LED 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一、Micro-LED将会是未来显示技术主流之一彩色显示经过了CRT显像管、等离子等显示技术,目前液晶显示(LCD)已成为显示技术的主流,OLED则是正在快速成长的下一代显示方式。区别于LCD必须使用背光模组,OLED利用有机发光二极管作为自发光光源,多项指标优于LCD。这也意味着自发光显示技术将成为未来的显示技术主流。Micro-LED即微型发光二极管,是指高密度集成的LED阵列,阵列中的LED像素点距离在10微米量级,每一个LED像素都能自发光。相比于使用LED背光背板的LCD显示技术以及LED显示技术,Micro-LED具有发光效率高、功耗低、响应快、寿命长的特点。目前,包括索尼、苹果、三星等厂商都将Micro-LED视为次世代显示技术,不断加强研发投入。Micro-LED显示技术是将传统的无机LED阵列微小化,每个尺寸在10微米尺寸的LED像素点均可以被独立的定址、点亮。简单的讲,可以看作是小间距LED的尺寸进一步缩小至10微米量级。Micro-LED的显示方式十分直接,将10微米尺度的LED芯片连接到TFT驱动基板上,从而实现对每个芯片放光亮度的精确控制,进而实现图像显示。总之,无机LED材料天然的性能优势使得Micro-LED显示技术成为一项极具潜力的新技术。首先,与OLED、量子点材料相比,无机LED材料不仅具有发光效率高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不会受水汽、氧气或高温的影响,因而在稳定性、使用寿命、工作温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作为显示屏应用于手机、穿戴式设备、VR/AR设备,Micro-LED显示屏具有低功耗、高解析度的特点,对于提升使用体验有着同样明显的优势。Micro-LED与LCD、OLED主要性能参数对比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Micro-LED应用前景广阔显示技术发展逻辑的两个重要要素是提升显示效果与降低显示功耗,在巨头带动效应下,当技术突破和产能释放相结合时,会迎来显示产业链的革命,今年OLED大爆发即是如此。Micro-LED是继OLED之后新一代的显示技术,显示效果与功耗双优,受巨头垂青和布局,相关技术筹备历经多年,有望在新一代手表产品中率先应用,具备成为另一个显示应用爆款的雏形。1、大屏显示切入利基市场,小屏显示潜在的替代方案大屏应用中Micro-LED主要竞争对手正是同样定位高端大屏显示的小间距LED。Micro-LED相对小间距LED,除了小间距LED也拥有的无拼缝、高亮度等优势外,还拥有可视角度大、亮度对比度更高、画质更好等优势:1)可视角度大:相较于传统的小间距LED显示屏,由于MicroLED晶片尺寸更小,因素光学设计上可以使得可是角度更开阔。2)对比度更高:单一大屏模组上,Micro-LED光源占比仅1%,黑色比例高达90%,可以吸收外界光线,达到更好的对比效果。3)画质更好:支持HDR,拥有十位元色彩深度与更广的色域。对比Micro-LED&小间距LED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小屏应用:竞争优势突出,次世代显示技术在中小尺寸显示领域,OLED显示风头正旺,大有取代LCD液晶屏之势,OLED之所以能受到各大终端厂商的青睐,正是因为其在反应时间、视角、显色性、能耗等领域优于液晶显示。而MicroLED在光效、清晰度诸多指标上优于OLED,仅从技术上看完全有机会取代OLED,有望成为继OLED之后推动显示质量提升的次世代显示技术。三、Micro-LED市场规模2025年有望达到28.91亿美元Micro-LED市场前景广阔,预估至2025年市场产值将会达到28.91亿美元。由于Micro-LED的性能优良,可应用在穿戴式的手表、手机、车用显示器、扩增实境/虚拟实境、显示屏及电视…等领域,但因为技术困难及加工成本较高,因此更适合应用在高阶的电视、显示屏及车用显示器上;由Micro-LED的市场规模来看,大尺寸显示器的应用将会成为主流。预估至2025年应用在大尺寸显示器的Micro-LED产值将会达到19.8亿美元占全体应用的68%比例。目前Micro-LED所面临的技术瓶颈,共区分六个面向,包括磊晶与芯片、转移、全彩化、电源驱动、背板及检测与修复技术。目前Micro-LED还是以蓝宝石基板上生长GaNLEDWafer。但还是有部分LED厂商致力于GaNonSi技术,希望借此提升波长一致性与厚度均匀性,使得波长更集中,大幅降低磊晶厂的后段检测成本。四、Micro-LED市场启动首先带动LED芯片需求假设智能手表和VR/AR设备中实现Micro-LED100%渗透,则将等效消耗超过1400万片2寸LED晶圆片/年,占当前整个LED芯片年需求的20%左右。对应LED年产值超过200亿每年。Micro-LED、OLED产业链对比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通过对比Micro-LED与OLED的产业链,我们可以看出,Micro-LED与目前OLED的产业链具有很多相同、重叠的领域。对于这些相同的设备、材料、零件、制程,Micro-LED仅是对原有OLED的替代,并未产生新的需求点。唯一例外的是,对于LED外延片,Micro-LED是新的需求点,新的增量来自于芯片厂的扩产以及对巨量转移技术的进步,那么至少LED外延片厂商将从Micro-LED的投产中显著受益。大陆LED外延片生产商,将是Micro-LED产业链中最优先获益的一环。目前全球LED外延片市场中,大陆厂商量、质兼备。有别于OLED材料依赖进口的现状,大陆厂商掌握Micro-LED发光材料,对于产业链中其他厂商来讲,推动Micro-LED相关产线改造升级的动力更强,更容易实现Micro-LED产业链整合,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五、Micro-LED前景可期,国际巨头相继入局目前,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Micro-LED除具有OLED自发光、厚度薄、质量轻、视角大、响应时间短、发光效率高等特性外,更容易实现高PPI(像素密度)、体积小、易于携带、功耗低等优异特性,十分符合头盔显示器、立体显示镜以及眼镜式显示器等技术需求。不过,Micro-LED仍面临着巨大的技术突破瓶颈。MicroLED制程共计四大关键技术,其中转移技术是目前最困难的关键制程,对生产设备精密度、制程良率等七大指标要求十分严栺。目前各方已着手研发如何将数量庞大、分散的Micro-LED转移到小方块等高精密度的制程,预计实现量产、技术成熟仍需3~5年左右时间。以小间距显示屏发展为模板,预计初期Micro-LED市场会先应用于穿戴装置等小众市场上。此外,Micro-LED在智能型手机市场也极具潜力,以智能型手机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高阶机种通常以能展现优质影像的最新显示技术来做卖点,当Micro-LED技术一旦在智能型手机上实现商业化,预估将更快渗透到高阶智能型手机市场。影响Micro-LED转移技术的七大因素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新兴技术备受瞩目,苹果、鸿海等国际巨头相继布局。苹果自2014年收购美国Micro-LED显示技术公司LuxVue后,目前已在加紧布局、准备量产。据报导,苹果位于台湾地区桃园龙潭的实验室,将于2017年底开始小规模生产Micro-LED面板,应用在下一代AppleWatch上。此外,鸿海集团2017年宣布收购美国新创公司eLux所有股份,布局下一代显示技术,以期进一步加快Micro-LED显示器商品化进程。据统计,目前全球参与Micro-LED的相关厂商及机构达近百家,其中除苹果和鸿海外,还有Facebook旗下Oculus收购InfiniLED、康得新投资Ostendo等。随着巨头纷纷试水,Micro-LED商品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六、LED芯片企业是Micro-LED升级浪潮中的最大受益方1、三安光电:LED芯片龙头公司2月5日发布系列公告:全资子公司厦门三安光电于2018年2月5日与三星电子签订了《预付款协议》,合同约定:为了建立长期的商业合作关系,三星电子将支付厦门三安1683万美元预付款,以换取厦门三安产线生产一定数量的用于显示产品的LED芯片,若三星电子每月的订单量有可能超过协议约定的最高数量,双方将提前讨论扩产的条件。厦门三安和三星电子将持续讨论MicroLED战略合作,待厦门三安达到大规模量产产能时,三星电子将考虑厦门三安作为首要供应方,并协商探讨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供应协议。此外协议具备排他性,三安应在协议生效后的3年内排他性地供应给三星电子由其产线所生产协议约定的LED芯片。通过此次战略性合作,三星电子期望可以确保战略性的、稳定的供应方,厦门三安期望可以引领Micro-LED市场。据悉,三星电子是Micro-LED领先厂商,在CES2018发布了名为“theWall”的Micro-LED代表产品,引发广泛关注;并且在2月4日与联合万达电影、哈曼中国发布了国内首块Micro-LED电影银幕,瞄准影院屏幕市场。而三安光电在Micro-LED和Mini-LED上面具有长期的技术储备,此次与三星电子的协议奠定了公司在Micro-LED芯片环节的龙头地位。作为全球LED芯片领域龙头企业,三安光电在Micro-LED和MiniLED有长线的布局。2017年6月,三安光电在全景网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MicroLED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公司在一两年前就开始在研发。在2017年的“首届中国(国际)Micro-LED显示高峰论坛”上,三安光电副总经理介绍公司在Micro-LED的技术具有全方位的储备:可以提供垂直或者是倒装芯片的产品;可以提供RGB三个颜色的芯片,直接在一片wafers上出给客户;具备第五代Micro-LED测试技术;已经可实现每个小时一千五百万颗的高速转移,并且希望2018年7月份做到三亿颗。此次三安光电与三星电子在Micro-LED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公司在MicroLED芯片环节的龙头地位,亦进一步支持三安通过承接海外代工和做更高端产品的差异化竞争能力。2017年前三季,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83亿元,同比增长40.05%;净利润为23.78亿元,同比增长58.9559%;每股收益为0.58元。2012-2017年三安光电收入统计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12-2017年三安光电净利润统计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乾照光电:RGB中红光领导者乾照光电创立于2006年,经过4年的快速发展,2010年成功登陆创业板,创下A股最快上市记录。其主营业务为蓝绿光LED芯片、红黄光LED芯片和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发展至现在,乾照光电已成为国内红黄光LED外延芯片领域产量最大的企业之一,其封装后产品可应用于显示屏、红外安防、电子设备指示灯、交通指示灯、夜景工程、车载照明等众多领域。LED芯片受益于下游显示爆发。LED下游市场巨大,四元LED芯片主要由显示带动。红黄光芯片是一块利基市场,由于在照明、背光领域已经采用了蓝光芯片配荧光粉的技术选择。红黄光更多的是用于显示领域。同时受到小间距等新兴市场的带动,下游对于红黄光芯片的需求将会进一步的提升。显示方案离不开RGB显示路径,对于红光需求只会大大增加。显示方案中,RGB仍然为最主要的方案,而Micro-LED市场的启动,会带来红光芯片需求量的大涨,那么现阶段国内主流供应商为乾照光电(约20台红光芯片设备),按照前文假设预估,全球需求量红光芯片2286万片每年,远大于现阶段的供应量,红光需求大大增加。截止2017年9月30日,乾照光电营业收入8.7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604.1039%,基本每股收益0.2247元。2012-2017年乾照光电收入统计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12-2017年乾照光电净利润统计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南荣珠曰

2018年中国LED车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附全文)

中商情报网讯:LED车灯是指采用LED(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车灯。凭借着LED具有亮度高、颜色种类丰富、低功耗、寿命长的特点,LED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目前LED行业发展趋势向好,伴随着LED车灯技术持续升级以及普及程度的提高,渗透率持续提升,我国LED行业发展较快,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LED车灯市场规模达到243.5亿元,与2016年相比同比增长31.4%。

聪明人

2018年中国小间距LED行业前景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小间距LED显示屏的概念最先由利亚德率在2008年提出,并在2011年实现量产。小间距LED相当于普通LED显示屏的高分辨率版,通过缩小灯珠尺寸来实现。目前以灯珠的点间距2.55mm为分界线来界定小间距(2.55mm以下)和传统LED显示屏(2.5mm以上)。小间距LED显示屏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应用领域有公共显示、安防监控、商务教育等。目前,小间距LED显示屏主要应用在100英寸以上的室内专业显示领域。在室内显示市场,除了LED小间距屏,还有LCD拼接墙和DLP拼接墙两种显示技术。

孔子不顾

2020 LED产业商机与趋势分析-MiniLED背光

如果我们把LCD当成一个显示产业的起点,大家会自然的认为MiniLED可能是一个过渡性的产品,再往后是自发光的OLED、Micro LED。因此也导致产业界的观念中对MiniLED一直有一种鸡肋的感觉,感觉会担心在这个技术方向上如果投入很多,会不会几年之后就被取代了。但如果用另外一幅图表示这种现状,或许会看的更清楚。MiniLED它最大的价值并不是去取代过去的技术,而是强化了LCD产品的生命周期。从LCD这个产业来讲,如果正面跟OLED竞争,可能就是5到10年的产业生命,但如果有了MiniLED背光的加持,很有可能把这个产业生命寿命再延长1.5倍甚至是两倍的时间。所以MiniLED的价值不是过渡性的显示技术,而是强化和改良了现有的技术,以传统的LED背光+LCD产品形态作为观察的起点,其实技术的演进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技术变革型的向右上延伸的自发光的方向,另一个是改良的,强化现有产品能力的方向。这也是显示产业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因为显示的应用场景是如此的丰富,以至于不同的技术背景、不同的技术路径,都有很好的应用场景可以去发挥。如果研究过光伏产业或者存储行业,就会发现这种行业里面很大的不同,他们更像LED照明行业,产品性能比较的维度很单一,比如说光伏,它只看光电转换效率,照明LED也是只看电光转换效率,所以导致技术路线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但是对显示来讲,应用场景非常多元化,由于这种场景多元化的特征,会导致显示技术长期是百花齐放的状态,不同的技术路线可以长时间共存。从LED的视角,或者从原组件的视角,LED新型显示分成两条路径,一个是自发光,一条是背光,而且在很长的时间内,这两种技术路线都会共存。我们观察的大部分参与LED显示的企业,都不会只关注一个方向,通常都是两个方向共同进展。这里面一方面他们都是属于显示领域,产业规律和技术原理上有相通之处;第二方面,任何为其中一种技术路线去做的设备投资,以及其它方面的一些例如研发类的投资,大部分投资两种技术路线可以共享,来可以共同分摊固定成本,比如说专业的MiniLED固晶和检测的设备投资下去,它不仅可以用于生产MiniLED背光,还可以生产MiniLED的自发光产品,这样对厂商来说又产生了新的范围经济效应。为什么大家要对MiniLED这么重视呢?用这个图简单说明一下,MiniLED背光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增加了显示器的对比度。对比度高的意义在于如果用传统显示器,画面会不清楚,如果用高对比度,不管是MiniLED还是OLED,拥有了更高对比度,会让画面的明暗对比更清晰。从几种不同的显示方式的竞争力的角度,我们选择了5个维度做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从Mini显示器的角度,尽管成本相比传统的LCD有所增加,但是它在其它几个维度上都是大幅改善了传统LCD的能力。上图为集邦的分析师和编辑现场实拍的,很难穷举所有的MiniLED产品,因此抓了一些比较典型的产品做展示。从MiniLED背光的解决方案来讲,从小尺寸到大尺寸都已经有各种产品设计出来了。包括华星已经有做到5100个分区的MiniLED背光电视机,去年同期就发表了样机,这也是目前看到比较有机会在市场上很快商业化的一款产品。基于集邦咨询作为第三方的判断,这些产业的产业化时间点会是什么样子的?从集邦现在观察到的情况来讲,比如说在小尺寸领域,整体来讲我们认为MiniLED要做到具备这种性价比较低的时间可能还要到很晚。目前来说,观测的重点还是在大屏的部分,特别是在TV的部分,是当下的产业界热点。当然苹果的iPad Pro和Macbook Pro也是不错的应用场景,但是这部分的供应链相对来说中国大陆的企业机会比较少一点。从目前看到的情况来讲,整个中国大陆的供应链其实是从TV的产业受益会比较大,这里面有几个原因,一方面就是中国大陆的面板产业、电视机产业在全球份额都很大,应该算是中国大陆的厂商开始主导相关产业,所以MiniLED的供应链大陆企业相对有比较多的机会。目前的时间点上,从供应链了解到的信息来判断,明年至少是数百万台级别的出货规模。上图是集邦咨询2019年做的预测,用绿色和红色的框标注的是当时预测的2020年和2021年 MiniLED背光TV的渗透率。对2020年的判断,目前来看还是比较准确的,但在当时(2019年)我们很乐观地认为2021年还有三四倍的增长空间,2021年约为0.3%的渗透率。但是在当下这个时间点,显然这个预测已经低估了行业的发展速度。这充分的说明了,技术在短期内往往会被高估,在长期往往会被低估,这个长期其实也没多长,只是两年的时间而已,早期产业爆发前期,很难充分看得清楚其爆发的速度(集邦咨询新的预测敬请参考集邦咨询新出刊的MiniLED产业研究报告)。所以总的来看,MiniLED 背光行业的机会与挑战有哪些?首先要看到行业面临的机会,很重要的机会就是MiniLED产业链,跟原来的传统产业链的契合度是非常高的,也就意味着商业化的难度会比较低,整个商业化的步伐非常快。这也是从照明之后,对整个LED行业来说非常重要的一波需求。其次它其实是一种能够改善传统LCD能力的显示器,确实能够改变一些高端的显示器市场里面的竞争格局,如果是没有提升对比度的能力,LCD就要把高端市场拱手让出去其他高对比度的显示技术。MiniLED背光TV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细分市场,先给这个MiniLED背光产业一个练手的机会,然后再尝试渗透到更多主流的产品。从挑战的角度来说,比较大的挑战有几方面,一方面是很多领域都会跟正面和OLED竞争,OLED主打的优势之一就是高对比度,另外就是技术路线、成本和规格之间的平衡,如果过度在意成本,则无法实现提升产品性能的初衷。另外就是从渗透率的角度,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尽管现在这个时间点去看明年,是比较乐观的,毕竟电视就有这么大的量。但是,2亿多部电视里面,真正的高端市场也就是1000多万部,明年推广之后,如果消费者反馈的欢迎程度并不如产业内部预期这么高的话,可能出现一个问题,就是MiniLED这个产品只能局限在高端市场,失去了再去向中低阶市场渗透的能力,就变成这个产业面临的一个巨大风险。声明:文章来源自【 LEDinside】,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厦门凯纳特光电显示屏专业配套组件制造商 铸就显示屏配套产品新势力

蒋筑英

照明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照明行业是怎样一门生意(可下载)

照明产业链上游集中度高,下游集中度低。LED 即发光二极管,是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 的核心部件是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的半导体晶片,两端连接电源的正负极。晶片由 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组成,P 型半导体的空穴浓度高,N 型半导体自由电子浓度高,两种半导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 P-N 结。当电流通过晶片的时候,电子流向 P 区,与空穴复合,并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光的波长取决于形成 P-N 结的材料,决定光的颜色,光的强弱取决于电流强度。世界各国陆续淘汰白炽灯。在各类照明产品中,白炽灯历史悠久,使用范围广阔,但由于其通过物质辐射发光,能量转换效率(即光效)较低,世界各国已陆续明确了淘汰白炽灯的时间表。其中,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国淘汰计划启动相对较早,中国国家发改委于 2011 年 11 月 4 日正式发布白炽灯淘汰路线图,计划到 2016 年全面禁止白炽灯的进口与销售。LED 照明产业广泛分布在北美、亚洲、欧洲地区。分层次看,西欧、日本、美国领先全球,深耕技术研发,占据行业制高点,欧洲有欧司朗、飞利浦这样的照明行业百年巨头,日本以日亚化学为首的科技企业在 LED 行业领先全球;亚洲其他国家也积极跟进,中国与韩国构成全球LED产业的第二梯队,这个阵营的厂家拥有消费类电子完整产业链,关注消费类电子产品背光用 LED,其技术与顶尖企业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通用照明领域。中国大陆等亚洲地区依托经济增长和人口优势,充分利用广大的市场,提高研发能力,加速产业扩张,已成为全球 LED 产业的新兴势力。

高门县薄

中商产业研究院:《2019年中国LED照明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发布

中商情报网讯:LED照明产品相比于传统白炽灯和节能灯而言,具有高效、节能、容易回收、无毒、使用寿命长等环保优点。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LE照明产品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使其经济性价比不断提升,LED照明正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行业之一。随着LED照明产品的普及,对LED照明市场需求攀升,预计2019年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将突破7000亿元。《2019年中国LED照明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主要围绕LED照明行业概况;LED照明市场分析;LED照明市场促进因素;重点企业分析;LED照明行业发展前景等五个章节展开,通过对当前LED照明行业进行分析,总结LED照明行业发展现状,从而预提出当前行业的发展前景。 PART1LED照明行业概况LED又称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发光的电子元件,其主体其实就是一个半导体晶片。LED照明即是发光二极管照明,利用固体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在半导体中通过载流子发生复合放出过剩的能量而引起光子发射,直接发出红、黄、蓝、绿色的光,在此基础上,利用三基色原理,添加荧光粉,可以发出任意颜色的光。LED照明产品相比于传统白炽灯和节能灯而言,具有高效、节能、容易回收、无毒、使用寿命长等环保优点。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LED照明产品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使其经济性价比不断提升,LED照明正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行业之一。 PART2LED照明市场分析在过去五年,全球LED照明市场从2012年的约229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约55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9.2%。家居及户外的使用为主要的增长因素。可调光LED照明不仅有助改善室内环境气氛,同时亦在较大程度上有助节约能源。由于环保意识日益提高及出现控制能源消耗的需求,可调光LED照明市场仍维持迅速增长,且预期在未来数年亦将有所增长。受到此增长迅速的市场分部所带动,预测2019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突破700亿美元。 PART3LED照明市场促进因素智慧照明:利用物联网的通信连接技术将照明设备和相关的传感设备连接起来,对人的信息、环境的信息、照明设备的运行信息进行数据收集,根据人的需求或传感信息对照明设备进行控制。主要应用在智能家居、智能楼宇、城市道路等。智能照明可以他其他智能家居系统比如安防系统、娱乐系统进行语音互动,应用AI技术,让系统更加智能等。智慧照明出现,扩宽LED照明应用范围,促进了LED照明市场发展。 PART4重点企业分析欧普照明始于1996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照明企业。欧普照明于2016年8月19日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简称“欧普照明”,股票代码:603515.SH。早在2000年,欧普便已开始布局国内渠道,建立全国性的专卖店体系。现在拥有各类渠道终端销售网点超过40,000家。此外,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在中东、南亚、南非等新兴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据数据显示,2018年欧普照明总营业收入为80.04亿元,净利润为9亿元。 PART5LED照明行业发展前景技术进步推动性价比提升:随着封装技术持续进步,多合一SMD、正装COB、倒装COB等技术将走向成熟并得到应用,伴随着LED技术持续升级,推动市场主流产品的性能大幅提升。《2019年LED照明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全局研究了当前LED照明的发展概况,为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思路。中商产业研究院在对整个行业把控的前提下,关注LED照明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市场现状和重点企业进行剖析。

闯江湖

2019年中国最全LED照明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分析(附产业链全景图)

中商情报网讯:LED照明即是发光二极管照明,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利用固体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在半导体中通过载流子发生复合放出过剩的能量而引起光子发射,直接发出红、黄、蓝、绿色的光,在此基础上,利用三基色原理,添加荧光粉,可以发出任意颜色的光。在过去五年,全球LED照明市场从2012年的约229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约55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9.2%。家居及户外的使用为主要的增长因素。可调光LED照明不仅有助改善室内环境气氛,同时亦在较大程度上有助节约能源。由于环保意识日益提高及出现控制能源消耗的需求,可调光LED照明市场仍维持迅速增长,且预期在未来数年亦将有所增长LED照明产业链上游是衬底制作和外延片生产,中游产业为LED芯片的制作,下游为LED封装以及显示屏、背光应用、汽车照明、通用照明等应用领域。其中,上游外延片和中游芯片的生产是LED的关键技术,技术含量较高,资本投入较大,同时也是国际竞争最激烈、经营风险最大领域。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产业链上游分析一般来说,单晶和外延属于LED产业链的上游,上游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领域。上游环节技术含量高、资本投入大、质量影响大、利润空间高,LED发光颜色和发光效率与制作LED的材料和制程有关,且上游占LED制造成本70左右,对LED产业极为重要。其中蓝宝石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材料,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技术、国防与民用工业等众多领域。蓝宝石衬底晶片已被广泛应用于LED照明行业。而LED外延片衬底材料是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发展的基石。不同的衬底材料,需要不同的LED外延片生长技术、芯片加工技术和器件封装技术,衬底材料决定了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发展路线。LED外延片生长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块加热至适当温度的衬底基片主要有蓝宝石和、SiC、Si上,气态物质InGaAlP有控制的输送到衬底表面,生长出特定单晶薄膜。外延片生长主要依靠生长工艺和设备。制造外延片的主流方法是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但即使是这种“最经济”的方法,其设备制造难度也非常大。国际上只有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少数国家中数量非常有限的企业可以进行商业化生产。外延片材料主要是硅,硅外延片也是当前外延片的主体。世界多晶硅、硅单晶及硅片等外延片制造材料几乎全部为信越、MEMC、Wacker、三菱等公司所控制,这四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近70%。近几年,国内外延片市场的基本格局是外资企业产品技术占据主导,本土厂商逐步崛起。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产业链中游分析在LED照明产业链中,中游LED芯片的生产是LED的关键技术,技术含量高,设备投资强度大,同时利润率也相对较高,是典型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目前全球LED芯片以日本、欧美厂商为代表的第一阵营;以韩国和中国台湾厂商为代表的第二阵营;以中国大陆厂商为代表的第三阵营。国内LED芯片产业主要以广东、福建为主。其中,广东芯片厂主要分布在深圳、东芝、广州以及江门等四个城市。福建是中国LED芯片生产重地,主要芯片城市为厦门、泉州以及福州。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显示,2013-2017年中国LED芯片市场规模快速发展,从82.5亿元增长至188.0亿元,五年间市场规模增长105.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9%;随着LED照明产品的普及,对LED芯片市场需求攀升,2018年中国LED芯片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据数据显示,三安光电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居第一,超30%。华灿光电位居第二,近20%。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产业链下游应用分析LED下游应用主要包含;通用照明、背光、景观照明、显示屏、汽车照明、信号及指示等领域,其中通用照明市场占比最高。数据显示,在2017年中国LED应用下游产值分布中,通用照明市场份额为47.7%,占比最高,相比较于2009年13%的份额,提升了34.7个百分点。2018年通用照明市场份额维持增长趋势。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随着LED产品在下游各领域应用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中国LED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市场规模持续增加。数据显示,2012-2017年中国LED应用行业市场规模从1590亿元增长至4451亿元,六年间市场规模增长了286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9%。初步统计2018年中国LED应用行业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元。数据来源:CSA、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LED照明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谴告

2020年中国LED照明驱动电源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在LED照明应用市场的快速增长推动下,国内LED驱动电源的市场需求也呈增长趋势。根据高工产研LED研究所(GGII)的统计,我国LED驱动电源产值由2015年172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80亿元,2017年和2018年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23.74%和14.3%。伴随着LED照明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内LED驱动电源市场成长空间广阔。高工产研LED研究所(GGII)预计,到2021年,中国LED驱动电源的市场需求规模有望达到384亿元的规模。数据来源:高工产研LED研究所(GGII)、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作为全球LED照明产品的生产基地,中国同时也是全球LED驱动电源产业的聚集地。根据高工产研LED研究所(GGII)的统计,2015年中国LED驱动电源产值规模为172亿元,占全球LED驱动电源产值规模288亿元的59.7%;2018年中国LED驱动电源产值规模为280亿元,占全球LED驱动电源产值规模403亿元的69.5%,2015-2018年期间中国LED驱动电源产值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了将近9.8个百分点。随着全球LED照明制造产业继续向中国转移,未来中国LED驱动电源产值在全球的占比有望再进一步提升,这将进一步拉升国内LED驱动电源制造产业的市场需求。数据来源:高工产研LED研究所(GGII)、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在市场渗透率方面,目前中大功率LED驱动电源所主要匹配的户外和工业LED照明应用的市场渗透率仍相对较低。未来,随着户外和工业LED照明应用市场渗透率的上升以及新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中大功率LED驱动电源潜在市场需求的增速会相对较快。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由于中、大功率LED驱动电源主要配套用于户外、工业等LED照明领域,产品在恒压、恒流技术方面,在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和应对恶劣应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其技术壁垒和行业相对较高,其市场集中度和行业利润空间也相对较高。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LED照明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