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研究生院:砥砺奉献四十年 筑梦空天再起航揽蔓其枝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研究生院:砥砺奉献四十年 筑梦空天再起航

12月的永定路,静谧、舒朗。夜幕已深,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工业区的办公大楼依旧灯火通明,闪动着为祖国航天事业忙碌的身影。自1957年11月成立以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已走过63年的岁月。2020年,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也迎来四秩华诞。四十载栉风沐雨,四十载薪火相传。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跟祖国和时代同行,走出了一条科研院所开办研究生教育的特色之路,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为二院的辉煌添写了浓重的一抹亮色。今年9月25日,是二院研究生院新学期开学暨2020届毕业生毕业的日子。大礼堂中,几十名头戴学位帽、身穿学位服的毕业生从师长手中接过厚重的学位证书,这是他们在二院学习成长的见证,也是他们对航天事业庄严的承诺。与此同时,2020级博士、硕士研究生新生也即将从这里起航,开启他们献身航天事业、以青春铸剑的筑梦之旅。二院是我国最早进行非高校招收研究生的单位之一。自1980年招收首批学生以来,40年间,2311位毕业生从这里走上了工作岗位,在航天科研生产队伍新老交替、缓解人才断层压力和型号装备研制、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勇立潮头 敢为人先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建设百业待兴,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也同样急需大量高层次科技人才。二院敢为人先,较早地认识到利用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自行办学、招收并培养研究生的必要性。1980年,在一些专家、学者的推动下,二院在航天系统率先走上了自主培养研究生的道路。经国务院批准开始招收计算数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二院第一个硕士点正式建立。1983年的秋天,60多名全国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子,怀着对航天事业的向往、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迈着青春而朝气蓬勃的脚步,从祖国的东南西北、五湖四海汇聚到北京,踏上国防建设的热土。40年间,依托雄厚的科研实力,紧密结合科研生产任务,二院学位授予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为拓展二院人才培养空间、推动核心专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打造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航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首届研究生毕业典礼矢志奉献 奋楫笃行40年来,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成长的每一个脚印,无不饱含着二院及相关研究所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指导,无不渗透着全体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汗水与辛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通过采取外引与内聘相结合的方式,二院组建起一支由院士带头、知名高校教师与二院专家相结合的高水平授课教师队伍,锤炼了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理论功底深厚、工程经验丰富的导师团队。他们将研究生培养融入国家重要科研项目中,潜心搭建知识体系,深入萃取工作经验。黄培康院士为研究生作讲座悉心育人,正己奉献。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的还有一支对教育怀有崇高使命感、多年投身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管理队伍。他们爱岗敬业、严谨务实、执著求索、无私奉献,为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创业维艰 奋斗以成经过近40年的探索和发展,二院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走出了一条科研单位自主办学的特色之路。这一过程既有管理方法的变革和创新,也有独特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理念与实践。2001年10月,为适应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二院全面筹建研究生院,在“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招生、统一授课、统一管理、统一授学位”的办学原则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了“课程学习+科研实践”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在招生复试、过程管理、学位授予、党团组织建设、思想教育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走出了高水平科研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办学道路。近年来,本着“厚基础、重研究”的原则,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产学研融合优势,加强对学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学子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屡获突破,在全国竞赛中频获佳绩。二院研究生院学子在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根植于深厚的航天土壤,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逐渐形成了以党团组织建设为重要抓手,以传承航天精神为特色的思政教育模式,依托丰富的党团活动,在航天知识宣教中引导学子传播弘扬航天精神,在兼具航天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引领学子坚定航天报国远大理想。时代在变,但航天精神的内涵不变。“传承航天精神,要在铭记历史和坚定信念中担当使命,要在敢于创新和不断开拓中锐意进取,要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二院学子要依托二院广阔的平台,牢记使命职责,刻苦学习、攻坚克难、不断历练成长,早日成为航天强国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院院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研究生院院长刘著平说。二院研究生参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联欢明德致远 为国奉献今年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的批示及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二院深入研判新形势、新要求,分析查找自身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正在交汇,国际尖端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航天强国建设也在加速迈进。新的形势和任务,赋予了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更为厚重的历史使命。“二院是人才需求的高地,研究生培养工作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院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将深入贯彻中央指示精神,持续强化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二院研究生教育革新,将研究生的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纳入各培养单位党建工作的体系中,全力培养优秀的航天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二院党委书记、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马杰说。岁月绵绵,铺就一路辉煌;春华秋实,风雨中桃李天下。60余年的二院历史积淀了厚重的航天文化和优良的航天传统,带给二院学子壮军威、强国防的自豪与骄傲。前进的灯塔不熄,奋斗的阶梯不止。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四为”方针,把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贯穿于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的全过程。未来的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会更加远大,把“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熔铸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全过程;会更加开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起好步、开好局,开启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篇章;会更有担当,围绕航天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加速人才培养,为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提高作出更多贡献;会更有自信,向着学科专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目标,用矢志不渝的奋斗推动新时代学科建设;会更加创新,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强化质量流程监督,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助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会更有活力,自觉担负起弘扬传承航天精神的重任,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会更加坚定,向着培养优秀航天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用艰苦卓绝的付出和一以贯之的奋斗,托举伟大的航天梦、中国梦。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二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将继续以强基为根本,执守正而创新,带着无悔、执著、赤诚的誓言,为国铸造利剑,为航天培育英才,沿着先行者的脚步,启梦、寻梦、追梦、圆梦,阔步走在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航天筑梦道路上!文/ 齐子萌图/ 由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研究生院提供编辑/ 刘喆美编/ 张萍审核/ 李淑姮监制/ 索阿娣

受命于地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研发成功工业版“微信”平台

依托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的复杂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相关技术大会。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供图中新网北京12月30日电 (常曦晨 李冠礁)中国最早组建的地空导弹总体设计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部30日发布消息说,该部已研发成功被誉为工业版“微信”的复杂产品云端协同设计平台,推动相关航天产品设计效率大幅提高。复杂产品云端协同设计平台研发团队负责人周军华介绍说,该平台定位于一款工业版的实用型“微信”,针对复杂产品制造企业的设计需求,采用分布式数据存储加密传输技术、先进制造技术、项目管理以及多学科优化等先进技术,可融合电气、气动、机械、电子、控制等10余个专业,实现不同专业间数十种格式文件的互传、浏览,打破学科壁垒,可为相关用户提供畅通无助的沟通环境以及智能化的消息处理方案,打造“一站式”的工作体验,从而实现敏捷研发和高效工作。与此同时,这款工业版实用型“微信”平台在实现即时通讯功能的基础上,还针对复杂产品研制特点首次实现了复杂产品三维模型的实时在线标注,让研发团队间的沟通更紧密,可将航天、航空、船舶等军工企业开展复杂产品研发的方案论证环节由20天缩短至5天,从而极大提升研发效率。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副总设计师施国强指出,最新研发成功的复杂产品云端协同设计平台是中国首个通过国家分级保护测评的复杂产品研发平台,能够为复杂产品研发提供高效工作环境,在研发成果技术状态管理、复杂模型轻量化等核心功能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据了解,复杂产品具有客户需求复杂、产品组成复杂、产品技术复杂、研制过程复杂、试验维护复杂、项目管理复杂、工作环境复杂的典型特征,其研发生产制造涉及交通运输设备、大型成套装备、现代机电产品、现代军工产品等,有的产品需要涉及上千家研制单位共同研发完成。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研发的复杂产品云端协同设计平台,则是面向复杂产品一体化的集成工作环境,支撑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可为设计师提供集成设计环境,并积累可重用知识、降低研制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该平台还面向军工企业、中小微企业进行推广应用,充分引领智能制造系统技术领域整体发展,目前已在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和核工业等领域取得10余家研发单位的合同意向。(完)

候车厅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为新员工制作“新人家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10日电(徐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记者今天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获悉,该院二部六室近日开展了“一封家书传温情”活动,为10名新员工的父母送去了航天人的祝福和感恩。不长的家书中,承载着中国航天人对新员工父母的感激以及承诺——“尊敬的XX家人,展信佳,谨代表二院二部六室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提笔写下这封信的时候,正是XX入职到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六室的第34天。我们送上这封信,是想搭建起一座桥梁,让您可以了解XX在这里的工作生活。”“我们会全身心地去帮助他提升自己的能力,会有经验丰富的专业导师给予他帮助和指导,会有党组织、分工会、团支部关心他生活和需求。”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封封家书飞向祖国各地,很快得到回复,一位新员工的父亲写道:“我与家人激动万分,眼含热泪地看完这份信。我们很欣慰,为他能够这么幸运的加入到二部六室这个大家庭感到非常高兴……”据介绍,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六室“一封家书”活动自2018年开展以来,获得了该室职工和家属的广泛好评。该室长期重视青年工作,通过开展“多带一”导师带徒、技能培训、书香六室、青年讲堂等活动,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提供平台,激励青年员工奋发有为,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非知失也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空天利剑从这里诞生

来源:解放军报原标题:空天利剑从这里诞生永定路位于北京西郊,全长不到4公里,因东北方向是永定河而得名。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人心中,这条路与浩瀚空天紧密相连。1956年10月,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仅仅一年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在永定路应运而生,而这也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的前身。从那一天起,永定路便与“二院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是祖国利剑诞生的摇篮,这里是铸造空天神盾的沃土。从1957年到2018年,一代代“二院人”肩负国家民族的重托,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谱写出祖国空天防御事业的壮丽篇章。国之勇在于剑,国之强在于盾。多年来,“二院人”率先完成我国多型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工作,树起了我国地空导弹研制史上一个个重要里程碑。追随真心,无问西东。经过数次的修缮,你可能早已无法在永定路上寻觅那段峥嵘岁月的痕迹,但航天人强军报国的精神情怀一直在“二院人”心中传承。为了铸造大国利剑,他们一路风雨,一路砥砺前行。“拼了命也要把导弹送上天”耄耋之年的钟山院士一有空,便会在二院门前的永定路上走一走。“当年,我们就是从这条路走进二院,开启了导弹研制人生。”上世纪50年代末,作为“哈军工”优等生的钟山,和从全国选调来的青年学子一道进入二院,投身我国导弹研发事业。由于使命责任重大,钟老那代人倍感自豪。“自从他们来了,这些办公楼经常通宵都是灯火通明。”一位在永定路上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回忆,虽然当时不知道这些人到底在干什么,但心里明白:“这是在干大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防空力量薄弱。尽快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防空利剑,成为当务之急。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摆在“二院人”案头上的这张“白纸”,需要他们用青春、智慧和热血描绘。当时工作条件极其艰苦,不少设备都要自主设计,甚至装备的尺寸都要手绘。“大伙都憋着一股气,拼了命也要把导弹送上天。”为了争分夺秒地赶进度,很多科研人员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往往是累倒了爬起来再接着干。随着一枚枚导弹升空,我国实现了自主研发导弹“零”的突破,空天防御力量明显增强,但这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尚有一段距离。随后,二院受领新一代空天防御导弹系统的研发任务。对整个研发团队来说,他们既要攻克研制技术难关,还要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只要敢尝试,就没有过不去的‘坎’。”钟老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不仅成功破解难题,而且形成一系列可行性的经验做法。破局成长,逆境飞扬。一代代“二院人”不断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创造了一大批国际领先的空天防御技术。如今,由他们研发生产的多型防空武器系统,不仅列装部队,而且远销海外,获得用户的一致好评。“没有工匠精神,就不可能打造航天人的‘金字招牌’”每天一早,王保森都会走到车间的一台老旧小车床旁,将一块废料安上,一手比对刻度调整参数,一手操纵摇把。只见废料打着转儿从原材上落下来,不一会儿,一个似螺丝钉的物件“脱壳”而出。这看似简单的操作,却凝聚着王保森四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导弹的零部件需要大量的车削加工,如果工艺‘差之毫厘’,那结果必将‘谬以千里’,必须保持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虽然已是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但王保森做事态度一贯严谨细心。上世纪80年代,王保森退伍后,抱着航天报国的愿望投身航天事业。当他准备施展能力与才华时,等待他的却是一份普通的磨刀工作。当时王保森认为这份工作太没技术含量,然而在一次次实践中,他发现这项工作并不容易,一定程度上决定导弹的装配质量和发射的成败。从那之后,王保森开始潜心苦练这手绝活。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让王保森找到了成功的秘诀。某型号导弹发射车起竖油缸凹凸球之间的精密要求很高,而当时的机床加工精度有限,团队试了几次都无法克服误差缺陷。为此,王保森专门改进了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摸索出一套专用的刀具修磨技术,最终达到了凹凸球尺寸和精度的双重 “苛刻”要求。经测量,他加工的成品精度甚至高于设计精度。“没有工匠精神,就不可能打造航天人的‘金字招牌’。”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二院有很多大国工匠,更有不少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他们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也是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的加速器。“马景来工作室”是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景来命名的班组。这个班组人数虽然只占全车间总人数的1/10,但每年完成的任务量却占车间总量的20%,其中全国技术能手、首席技师、特级技师,比比皆是。“没有师父的倾心传授,就没有今天的我。”航天科工集团高级技师曹彦生,被誉为导弹翅膀的“雕刻师”。在他眼中,是师父马景来为它插上腾飞的翅膀。铝合金薄壁舱体加工是马景来的绝活,他加工的精度达到一丝,也就是0.01毫米。马景来一边毫无保留地把拿手绝活传授给徒弟们,一边鼓励大家共享经验和技术。在他的带动下,很多老同志收藏多年的刀具、新职工编制出的优化程序都会相互分享。名师出高徒。良好的环境加上自身的刻苦学习,让徒弟曹彦生一鸣惊人:25岁时斩获全国技能大赛数控铣工组亚军,26岁便带出了全国数控技能竞赛冠军常晓飞,成为“金牌教练”。之后,出师的常晓飞在班组文化的熏陶下,又带出了2名全国冠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二院加大人才建设力度,并以“核心人才工程”和“全员素质工程”为重点,为各类人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真正让人才走进来、留下来。现如今,一大批在行业领域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领军人才正成长壮大。“没有人才,防空利剑就是一把钝刀”去年,二院建院60周年,有一批特殊客人引人注目。他们是来自装备使用一线的部队官兵。此次前来,他们除了“贺寿”,还有一个目的:拜师。“没有人才,防空利剑就是一把钝刀。”某导弹列装之初,很多部队意识到,装备靠配发,人才靠培养。因为缺少专家指导,很多列装的装备难以发挥出最佳水平,成为困扰战斗力生成的难题。“没想到二院的院士、专家能主动走近我们。”时任某防空旅的领导谈起这段经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为了让官兵尽快“上手”操作装备,以钟山院士为代表的专家队伍经常来到部队“传经送宝”。一次在野外为某部官兵讲解装备使用技巧时,专家组不仅让官兵们很快进入角色,而且还结合部队实际,帮助他们建成了一套数字化野战情报系统。在后来的首次实弹演习中,该部发射的导弹全部命中目标。“部队官兵是装备的用户,他们最有发言权。”有一年,部队官兵主动找到钟老,一口气提出了10多个问题,内容涉及装备的发展、改进、安全和性能。那一刻,钟山院士欣慰不已:原本是专家和技术人员考虑的事,没想到被官兵们研究得如此透彻。这也更加鼓舞“二院人”继续为部队官兵“深度服务”。某部导弹主操作手小刘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拜院士为师。那年,小刘所在部队列装某型导弹不久,就迎来了二院专家的现场技术指导。因为怕再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在钟老离开之际,小刘提出了“拜师”的意愿。钟老和专家们一听,欣然接受。在一次实弹射击中,某发射车出现故障,不停地报警。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小刘立即联系上了钟老。在一番指点后,问题迎刃而解,实弹射击顺利进行。无独有偶。在一次试验间隙,二院某科研团队走进驻地部队调研,一名战士提出,“怎样才能让救护车不‘怕’海拔高”的疑问,引发他们的思考。回来后,该科研团队做了大量论证后,将民用医疗技术与航天技术相结合,通过空气增压方式,使其研发的增压方舱式医疗救护车,不仅可以在高海拔地区构建车内中低海拔的环境,而且还实现了在高海拔地区对危重病人的紧急救护和快速运送。(万东明、钱晓虎)

实诚

航天科工二院706所陈丽容:在科研路上“远足”

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顺利升空。卫星太阳翼打开的瞬间,反射出金色光芒,那一刻,一股骄傲和自豪之情在陈丽容心中翻腾。陈丽容所在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706所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承担了多项重要软件测评工作,为北斗系统的安全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从青春年华到年近半百,从航天新人到硕果累累,陈丽容在数据和代码的世界里“跋山涉水”“架桥铺路”,成为软件工程与评测领域的知名专家,并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在她的成长故事里,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不是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的高光时刻,而是在别人看不见的时间里,她依然没有停下努力的脚步。陈丽容对青年职工进行技术指导推开新世界的门陈丽容成为航天人纯属偶然。时间拨回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航天科工二院706所接到了计算机研制的新任务——重点突破多机并行体系结构,加强并行算法和多机系统软件研制。计算机并行处理能力,现在看来已是轻而易举,但在当时却是“难于上青天”。该项目由706所负责硬件设计,原204所负责软件设计,并行算法研究成为这项任务的重点和难点。时任原204所所长的李伯虎院士抽调骨干力量组成研发团队,由研究员刘德贵担任项目负责人,并在全国网罗算法人才。1992年冬天,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刚从湘潭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的湘妹子陈丽容引起了刘德贵的注意。这个外表温柔娴静的女孩说起研究成果来,逻辑清晰、思路敏捷,研究方向正好是计算机并行算法。刘德贵觉得这是个好苗子,便邀请陈丽容来204所读博,加入并行算法研究团队。1994年,带着对航天事业的憧憬和敬畏,陈丽容走进204所深造,也由此推开了新世界的门。在业内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她成长迅速。“自己就像一块吸水的海绵,有太多东西想要学习,恨不得一天能有25个小时。”时至今日,谈起那段求学往事,她还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在那段为日后的职业生涯筑牢“地基”的日子里,导师们一丝不苟写下的一叠叠手稿在陈丽容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从那些精准的推导、演算中,我看到了航天人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1996年,陈丽容参与的“仿真支撑软件技术研究(算法部分)”项目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陈丽容博士毕业。随着706所和204所的合并,陈丽容正式迈进航天大门,成为一名软件测评人员。陈丽容在审阅软件工程工作汇报材料科研路上乘风破浪新任务接踵而至。1998年,陈丽容和同事接到任务——为一个控制系统的主控软件测评工作搭建一套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这对大家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科研路上,抵达终点的过程从来都是艰苦的。研究资料、读懂模型,尝试设置各类参数……陈丽容在陌生的世界里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然而,测试系统的搭建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系统运行到6.9秒后,数据就开始出现错误,工作一时间陷入僵局。“原理通、方法对,问题肯定出在输入参数上。”陈丽容翻开资料,对输入参数一个一个研究,一项一项尝试……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一星期。而此时,所有的测评人员已经进入集中封闭阶段,正焦急等待着陈丽容的系统开发完成,以便推进后续测评工作。陈丽容吃不下、睡不着,一心想着赶紧完成系统调试。一天凌晨两点,她突然灵光乍现:“材料中只有一个参数的说明比较模糊,会不会是对它的理解不到位?”锁定目标后,她尝试调整参数,系统立刻成功仿真出正确结果。“我已经顾不上时间,立马给同事王新颖打电话,没想到她也还在工作。我俩都十分兴奋,立刻把半实物仿真系统和全数字测试平台的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完全一样!”陈丽容回忆说,等她俩回过神来,天都快亮了。因为该系统在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色,一直至2010年前后还在使用,系统平台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不让软件“带病上岗”盯着屏幕上一行一行的程序代码“望诊”,是陈丽容每天都要做的工作。“作为软件‘体检师’,我们多发现一个软件缺陷,试验就降低一些风险,使用的人就少一份危险。”陈丽容说,为了不让软件“带病上岗”,软件测试人员需要十分细心、敏锐,“有的异常现象稍纵即逝,我们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审读代码这项外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工作,在陈丽容看来,一旦“看进去了”,就充满乐趣。每次发现代码“语句”上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她都会感到兴奋而有成就感。“当要求一致、标准统一,代码之间的复用、继承就容易很多,测评工作也就事半功倍。”近年来,陈丽容主持、参与了多项软件工程化、软件测试的相关国家军用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编制与推广,为推动我国国防软件研制的工程化、规范化、标准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她和团队一起翻译梳理各类资料30余万字。这支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的团队,超过70%都是硕士学历。现在,陈丽容已经是博士生导师,她建立起软件工程化职工技术小组,以师带徒的形式重点培养软件技术人员,还指导多名职工参加全国职工职业技能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北京赛区预决赛和全国总决赛,分别取得大赛冠军和第4名的好成绩。工作之余,陈丽容喜欢远足。徒步的过程就像她走在科研的路上,目标放在脚下,低头稳步,不忘抬头看路,从一个目标向下一个目标迈进。(工人日报记者 王维砚 通讯员 陈攀)

斗青春

航天科工二院二部成功研发工业版“微信”

中国日报12月29日北京电(记者 赵磊)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获悉,航天科工二院二部近日研制成功了堪称制造业领域里的“微信”--复杂产品云端协同设计平台。 据该平台研发团队负责人周军华表示,云端协同设计平台定位于一款工业版的实用型“微信”,针对复杂产品制造企业的设计需求,采用了分布式数据存储加密传输技术、先进制造技术、项目管理以及多学科优化等先进技术,可融合电气、气动、机械、电子、控制等十余个专业,实现不同专业间数十种格式文件的互传、浏览,打破学科壁垒,为相关用户提供畅通无助的沟通环境以及智能化的消息处理方案,打造“一站式”的工作体验,从而实现敏捷研发、高效工作。 此外,该平台在实现即使通讯功能的基础上,还针对复杂产品研制特点首次实现了复杂产品三维模型的实时在线标注,让研发团队间的沟通更紧密,可将航天、航空、船舶等军工企业开展复杂产品研发的方案论证环节由20天缩短至5天,从而能够极大地提升研发效率。 据介绍,过去,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的设计师小王开展相关航天产品设计需要辗转贵州、四川、江苏多地,协调十几个部门,与30余名工程师沟通设计方案,通过电话、邮件、会议等方式开展交流探讨,路程长、耗时多、文件格式不兼容进而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现在,得益于同事们研发的复杂产品云端协同设计平台,小王只需要在自己的工位上轻点鼠标,画设计图、查询资料、沟通研讨等工序一切都在“云端”完成了,研发设计效率提升了4-5倍。 据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副总师施国强介绍,该平台为我国首个通过国家分级保护测评的复杂产品研发平台,能够为复杂产品研发提供高效工作环境,在研发成果技术状态管理、复杂模型轻量化等核心功能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据了解,复杂产品具有客户需求复杂、产品组成复杂、产品技术复杂、研制过程复杂、试验维护复杂、项目管理复杂、工作环境复杂的典型特征,其研发生产制造涉及交通运输设备、大型成套装备、现代机电产品、现代军工产品等,有的产品需要涉及上千家研制单位共同研发完成。而该平台面向复杂产品一体化的集成工作环境,支撑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旨在为设计师提供集成的设计环境,积累可重用知识,降低研制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国际产业竞争格局正在进行重大调整,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谋求占领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而复杂产品云端协同设计平台则面向军工企业、中小微企业进行推广应用,充分引领智能制造系统技术领域整体发展。 据介绍,目前,该平台已经在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和核工业领域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10余家研发单位的合同意向。该平台此前曾获“航天科工杯”第三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金奖、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年度双创金奖”称号。研发团队此前参加第四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全国赛铜奖。 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相关领导表示,今后,二部将不断攻克工业软件基础技术,针对不同行业需求,持续完善该平台的相关功能,助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义也

航天科工二院25所:永远闪亮的微波雷达研制之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韩飏)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由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研制的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作为这次关键任务的核心产品,是中远距离测量的唯一手段,成功引导完成我国首次月球轨道自主交会对接任务,助力嫦娥五号实现“太空牵手”。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职工小家”一角。1月29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探访和感受航天青年加班加点为空间工程加油干的热度。一进办公楼,二十五所团委书记刘腾达指了指门口的“黑科技”介绍道,“这个也是我们所研制的,支持20人以上同时测温,精度可达±0.1℃”。通过体温测量,记者来到二十五所的“职工小家”,一个简易的书架上摆满各种奖杯奖状和荣誉证书,足足占据一整面墙,“载人航天工程重大贡献先进集体”“中国五四青年奖章(集体)”“中国航天质量奖”……“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大到宇宙飞船、小到测温仪器,无不彰显着自主研发的国货之光。这背后,是航天青年的奋斗、创新和坚守。“长城报告,对接完成”“对接完成!”2020年12月6日凌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空间载荷总体技术研究室主任邓晓东紧盯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控大厅的监视器,看着不断传回的数据,“数据有效”,指示灯又由红转绿,“悬着的心才落了地”。5时42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返组合体实现交会对接,并于6时12分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此时,指控大厅响起阵阵掌声。“我们研制的微波雷达在此次任务中首先捕获、稳定跟踪、精确测量、可靠通信,成功引导嫦娥五号实现‘太空牵手’。”邓晓东看着监视屏幕上的对接画面,感慨万千。38岁的贺中琴是微波雷达研制团队第一位女设计师,也是第一批参与产品研制的设计师之一。从参加工作开始,她与微波雷达朝夕相处14年,共同成长,“说起微波雷达就像说起自己的孩子”。2007年,贺中琴考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读研。此时,微波雷达项目刚刚启动,导师孙武正是项目总负责人。刚满24岁的贺中琴便加入了微波雷达研制团队,一头扎进产品研发工作。虽说是团队当时唯一的女孩子,但贺中琴从未享受过“优待”,“我们都是一门心思搞研究,科研面前不分男女”。 回忆起刚加入团队的时候,贺中琴有些不好意思,“师傅对所有事情都很严格,我那时年纪小,被他训斥两句,就躲到厕所哭鼻子,还挺丢脸的。”不过,擦干眼泪,贺中琴就回到岗位,咬咬牙接着干,“飞船只发射一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师傅孙武的话贺中琴一直记在心里。在孙武的带领下,贺中琴迅速成长为团队骨干。她盘起长发,收起长裙,再也没有化过妆,每天穿着肥肥大大、方便清洗的工作服,穿梭在计算、仿真和试验中。为了给微波雷达设备在飞船舱里寻找一个合适的安装位置,贺中琴带着几名操作人员在北京六环外的一个暗室,一呆就是大半年,“正值酷夏的时候进去,出来的时候已临近春节”。由于试验对环境的要求比较特殊,为了隔绝外界干扰,他们必须在铺满吸波材料的暗室里操作。暗室只有一个门,每次进去,他们都得把之前铺好的吸波材料挪开,最后进去的人再重新码好。“除了吃中饭,我们都不敢再出去,也不敢喝水、上厕所”贺中琴解释说,只要有人出去走一趟,就得重新铺一遍,如果铺不整齐还会影响到测试效果。”小到一个螺丝钉,大到产品的结构、布局,贺中琴都一一细致梳理,严格把控。2011年,贺中琴作为主任设计师,带领团队开始了探月工程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的预先研究工作。紧张的研究周期、从零开始的自主设计,没有可借鉴的经验,问题常常一个接着一个。“大家的想法就是拼了,管它什么难题,来一个解决一个!”在同事眼里,贺中琴是个乐观、豁达的团队开心果。但一提到女儿,贺中琴满是抱歉,眼泪打转,“对小家总是亏欠”。贺中琴的丈夫同是一名航天人,加班加点也是家常便饭。微波雷达开展软件落焊的时候,女儿刚满1岁,看着接下来满当当的工作日程,分身乏术的贺中琴狠了狠心,决定给女儿断奶。每天晚上十点多回到家,听到卧室里传出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贺中琴只能蹑手蹑脚地扒在门边,一遍遍默念,“宝贝,对不起……”。同在微波雷达团队的贾学振,1986年出生,是贺中琴的师弟。从2009年进入项目组,“一晃就10个年头儿”,算是见过大风大浪,“基本没有什么假期,有时候一出去就是小半年,常事!”因嫦娥五号的轨道器和上升器交会对接,是体量相差巨大的“大追小”复杂受力过程,采用了抱爪式的弱撞击对接机构。这样一来,需要微波雷达的测角精度更高。“我们采用了创新的误差补偿算法,进一步提高了微波雷达的测角精度,大幅提升了精准对接的胜算。”副主任设计师贾学振说。精益求精,一直是航天人的匠心精神。在此前“天舟”“天宫”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已经实现减重一半的基础上,这次嫦娥五号再次开展了轻量化的改进。技术在不断迭代升级,交会对接雷达减去的重量比月壤采样重量还高,“哪怕一克的重量减轻,对月壤采样任务的意义,都是巨大的。”邓晓东说,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装备一代,重大工程的需求将牵引着基础技术发展方向,像3D打印技术、微波高密度集成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将进一步支撑微波雷达向芯片化、低功耗、高集成化发展,支撑工程需求。从2011年到2020年,从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太空之吻”,到嫦娥五号轨道器和上升器的“太空牵手”,九年间,二十五所微波雷达“六战六捷”的背后是航天青年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坚守。正如微波雷达总师孙武所说:“我们已整装待发,向月球进发!向更遥远的深空进发!向更广阔的领域进发!”(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磨刀工

为导弹设计“最强大脑”的航天人——记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张奕群研究室党支部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题:为导弹设计“最强大脑”的航天人——记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张奕群研究室党支部新华社记者 胡喆从我国第一型地空导弹武器控制系统到新一代防御导弹武器控制系统,有这样一群人,一次次用近乎完美的飞行试验扬我国威。“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们,是为导弹设计“最强大脑”的航天人,作为我国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团队——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张奕群研究室承担了我国多项防御导弹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任务,创造了我国众多导弹武器的第一。在这个团队中,比例接近70%的党员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用创新和行动标注着航天事业发展新高度,书写出航天党员奋斗史。千里穿针:为导弹设计“最强大脑”张奕群研究室的职责,就是给导弹设计控制中枢,打造导弹的“最强大脑”。谈及导弹控制对精度的要求,张奕群研究室原主任、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副主任王蒙一说:“用‘千里之外穿针引线’来形容毫不为过。”王蒙一介绍,新一代防御导弹,其研制难度之高,目前世界上仅极少数国家能够掌握。然而,对张奕群研究室的全体科研人员而言,他们的工作就是“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突破经典方法、吃透前沿理论、大胆颠覆性创新……在张奕群研究室,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2岁的创新团队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挑战,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研制周期要求比上一代产品压缩了70%以上,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方案论证、技术设计和验证工作,这样才能降低研发成本、提升装备质量。”张奕群研究室党支部青年委员王晓东说。面对这一要求,张奕群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在某型号产品中创新性地应用了“知识工作的自动化”技术,革新了控制系统的设计手段,使设计周期由几个月缩短为几天,同时保证了设计品质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显著提高了控制系统的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锱铢必较:为算一个参数草稿装满两大柜子“制导系统差之毫厘,导弹飞行谬以千里。”在张奕群研究室,“一次成功”“严慎细实”的航天作风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和基因。无论是北京西郊的办公室,还是大漠深处的靶场,遇到问题“深究机理、举一反三,拿数据说话”是张奕群研究室的职责和使命。据张奕群研究室班组长赵明元回忆,为了查出某次测试过程中暴露出的数据异常原因,他和同事排查了100多个接口、计算了上万条弹道,进行了累计300多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历遍所有可能性,最终找到了问题根源。“新技术的终极考核是导弹飞行试验成功。”赵明元告诉记者,一次在草原上进行的飞行试验中,导弹在高空爆炸,碎片散落在几十平方公里、近一人高的草丛中。为了找到碎片、定位失败原因,试验队派出主要由党员组成的突击队组成“人墙”,苦苦寻找了6天才找到这个残片,队员们膝盖疼得几乎移动不了脚步。这就是张奕群研究室团队——他们会为了一个关键技术参数,推演算法的草稿纸装满了整整两大柜子;也会为了寻找6万次才出现一次的异常现象,连续10个昼夜进行试验,直到取得满意的结果。“经过多年实践,张奕群研究室形成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便是‘勇于创新、勤于学习、善于攻关、甘于奉献’。”张奕群研究室党支部书记房秀莲说。坚韧执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科学本身是有趣的,但科研的过程却漫长而枯燥。在长期隐姓埋名的国防科研领域,无疑更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坚韧、执着,不断接近完美。”作为全国劳模的张奕群坦言,当这个光荣的集体交棒到自己手上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是一份无上的光荣,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诉求,张奕群研究室的全体党员职工更保持了那份可贵的坚守与纯粹。张奕群研究室青年设计师薛清宇告诉记者,在团队里大家基本都是“没事就来”,无论是周末还是晚上10点后,经常能见到加班同事们的身影。在筑牢国土安全基石的同时,张奕群研究室党支部还积极回报社会,履行航天人的社会责任:组建“爱心车队”,开进太阳村、儿童希望之家、培智学校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建“科普宣讲团”,走进打工子弟小学课堂,推广航天科普知识,传播航天文化……2017年国庆前夕,张奕群研究室党支部以群像的形式惊艳亮相“党员idol”公益广告,在北京各地铁站和高铁同步上线。在浩瀚的星空下,身着白色试验服的他们,背靠壮丽河山,以航天人的责任与担当,自信、骄傲地为祖国母亲点赞。

大毒枭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6所:让红色智慧融入主题教育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推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6所(以下简称“206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将党小组开放日、红色智慧田、红色能量站等品牌党日活动融入主题教育,打通党建工作和主责主业工作“任督二脉”,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服务保障堵点、科研生产痛点、基层党建难点得到整改,以主题教育实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通服务保障 “堵点”、助力效能倍增“有了新的停车场,再也不用操心停车难、停车远问题了”。这个全新修建的停车场既解决了职工停车难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装备存放难题。这是近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206所党委为职工解难事、解难题的一个生动写照。206所党委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第二批主题教育还未正式启动就开展了预调研,坚持从一开始就“改起来”。多项职工关心的服务保障“堵点”,被纳入党小组开放日活动的主题进行了研究和解决,增加仿真服务资源、升级多项信息化流程、优化计划调度系统等等提升工作效率效能,对饮用水水质监测、房间环境检测解决职工健康后顾之忧,以及修建停车场这样的40余项问题得到立行立改,以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19个党员服务队、党员服务站也活跃在一线,结合岗位实际、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联合七党员服务站,发挥业务专长,为群众进行工装、工具的保养、维修、更换,有力促进了四季度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联合六党支部发挥专业特长,党员服务队深入一线为提升生产效率设计多项“小而精”自动化装备,生产效率提升近两倍。破解科研生产“痛点”、助力发展加速所党委全面梳理当前型号研制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结合主题教育通过“命题作文”的方式,发挥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用真招、见实效、解难题。面对某型号连续出现开盖质量问题,组织开展“开盖问题的启示”红色智慧田,讲授《从认识论看解锁开盖问题》的微党课,引导党员剖析问题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邀请党员模范分别就充分试验验证、摸清边界条件开展示范交流,与会党员开展检视整改,集智攻关,既解决技术难题,又解决了党员队伍存在的思想问题,为确保后续试验成功打下基础。结合创新成果落地的难题,联合九党支部党小组开放日,组织开展了“集智创新谋发展”微展览,通过前沿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培养创新人才的工程化思想,推动创新成果向型号应用转化;面对总体设计师队伍建设的难题,一室党支部党小组开放日瞄准“如何提升总体设计师能力”、“如何提升总体主动作为意识”等主题,有效激发总体室设计师主动“高站位、宽视野、在状态、有激情”。解决党建工作“难点”、助力组织力提升为了开门搞教育,206所党委发放《党建也是生产力》主题调查问卷,梳理党建工作的问题和难点,逐条梳理、逐项分析,找根源、抓落实。面对党务人才队伍年轻化、缺少经验的问题,所党委连续开展两期“党小组开放日的组织策划”红色能量站,通过复盘、反思、提炼,总结形成“全员参与定策划、监督实施保效果、定期复盘回头看、反思改进促提升”的工作规范,并组织学习推广、助力活动融入中心取得实效;开设“夯实基层组织力”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通过示范交流以及“创新方法解决问题”管理培训,提升党务工作者找准问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能力,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聚焦党建规范化建设,所党委开设党员发展、组织生活会、党支部换届等党建“微剧场”,以自编、自导、自演、自评的方式演示交流,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边演边学边提升,既有经验的学习借鉴、又有思想的碰撞交流,有效提升党建规范性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提炼总结形成206所《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指导手册》,形成“10 8”工作范本。

爱梨

航天科工二院携手多方打造中国“卫星智能化规模化生产基地”

中国日报9月26日武汉电(记者 赵磊)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获悉,在今天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航天科工二院所属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公司与武汉市新洲区、华夏幸福基业现场签订武汉卫星产业园项目合作与投资协议,将共同打造中国“卫星智能化、规模化生产基地”。据悉,作为航天科工大力发展商业航天的总体单位之一,二院携快云工程、虹云工程、S系列小卫星平台、降水测量雷达、天基SAR雷达等二部、空间工程公司、23所、25所的商业航天项目和系列产品亮相商业航天产业主题成果展。虹云工程是二院目前主要推动的商业航天项目之一,是基于低轨卫星星座而构建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将于2018年底发射首颗技术验证星。整个计划部署完成后,将在“一带一路”、甚至全球实现随时随地按需的互联网接入,为实现高速率、高质量的互联网/物联网应用体验开辟新的技术途径。在微小卫星平台中,航天科工二院展出了S系列小卫星平台。该平台具备敏捷机动、高载荷比等特点,可用于对地观测、应急减灾、数据采集、空间环境探测等任务。具有50kg级、200kg级两种可选规格以适应不同载荷需求。后续,航天科工二院还将继续大力助推我国商业航天空间领域产品、技术和应用服务的发展,不断推进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航天产业发展。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共同谋划,新洲区人民政府联合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于2016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定位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航天产业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