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航天动力:航天六院为中国航天集团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专业研究院见一丈人

航天动力:航天六院为中国航天集团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专业研究院

同花顺(300033)财经3月14日讯,有投资者向航天动力(600343)提问,两会航天六院刘志让先生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独家专访说年底将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明年又将发射火星探测器,中国重型火箭开发动力配套,实现航天强国梦。请问航天科技(000901)第六研究院和贵公司是啥关系?公司未来有机会参与这些强国梦的航天工程(603698)吗?公司回答表示,感谢您对本公司的关注。航天六院为中国航天集团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专业研究院,本公司控股股东为西安航天科技工业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目前从事的业务属于航天技术产业应用领域,公司立足主业,专注经营,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履行社会责任,为实现航天强国梦贡献力量。

学也

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吴燕生到六院801所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专题调研

6月2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一行专程来到六院801所,围绕新时代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规律这一课题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专题调研。会上,吴燕生董事长了解了801所发展情况,指出新时代航天人要铭记航天奋斗历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826”重要批示,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矢志不渝地担当起航天强国建设历史责任。他还勉励大家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要认真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正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信心,为实现建设航天强国奋斗目标继续前进。在听取意见的过程中,吴燕生认真记录每位发言干部职工的意见,并不时与大家互动交流。同时,他还对加强质量管控、创新驱动、高质量保证成功、人才队伍建设、认清质量形势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要充分认识现实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保持恒心和韧劲,高度关注风险,压准压实责任,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针对新时代航天人如何守初心、担使命,吴燕生提出三条要求。一是要对党忠诚,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8.26”重要批示作为根本遵循;二是要爱国奉献,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坚决完成好航天任务;三是要勇于担当、下定决心,通过改革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集团公司办公厅主任贾可、质量技术部部长杨双进、宇航部部长尚志,办公厅党组工作处处长才华参加调研,801所党员领导干部、一线职工代表共计26人参加了座谈会。徐繁荣/文丁琦/图何怡/编辑张美书 张平/监制欢迎访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投稿邮箱:httjnews@sina.com主办:航天六院企业文化部

惮我

好消息!航天六院长动集团迎来复工第一天

2020年3月23日,通过全体职工的艰苦努力,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长动集团迎来复工的第一天。首批上岗的183名员工按照各单位实际情况,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有序推进厂区消杀和生产准备工作。上午,长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枫,总经理林小传等公司领导深入生产一线检查公司现场消杀和复工准备情况,关心员工自我防护和身体健康状况。此前,长动集团按照航天科技集团和六院复工复产要求和省市政府复工指导文件一一落实了各项措施:筹措防护物资,做好各项物资调配使用登记及公示;以保证员工身体健康为重,设立了入厂测温、消毒和登记专用通道;实行每日报告制度,对计划复工人员人数进行统计,对可能接触疫情区域的职工进行摸排;落实公司全方位消毒工作,重点关注职工餐厅采购和外来物资入厂,并制定员工单人单桌和分批次用餐制度等,努力从内部强化防控细节,从外部切断感染源,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和企业安全运行。此次长动集团首批复工人员作为“先行者”,将按照上级要求和公司安排,为全面复工复产打基础做准备:一是对全体员工疫情接触和健康状况进行摸排,落实每日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人员安全上岗;二是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建立组织机构,完善物资保障、生产、经营、办公、会议、安全保卫、车辆运输、外出作业、来人来访等方面的防控措施和预案,发现问题或隐患第一时间报告,及时处置;三是落实现场消毒与人员测温等措施,做好工作场所、对外业务、食堂、服务与工勤人员等的管控,教育职工遵守防护要求,防止人员聚集,切实将措施落实到班组;四是做好各单位部门口罩等防护物资的储备与发放;五是落实好属地管控要求,做好疫情期间上岗人员集中住宿期间的各项管理服务工作,以及落实周末员工返回驻地的管控措施;六是以班前会等形式落实复岗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的要求,加强设备设施运行前的检查。通过先行先试,以确保公司全面复工复产后生产经营有序推进,坚决打赢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攻坚战。员工在进入岗位前,经过测体温合格上岗。大家精神饱满,表示疫情当前,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到科学防护、安全生产。公司配发的口罩和消毒酒精等物资复工员工在职工餐厅按要求就餐员工对生产现场消杀来源: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长动集团官微张平/编辑张美书/审核欢迎访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投稿邮箱:httjnews@sina.com主办:航天六院企业文化部

樊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勇一行莅临健民集团调研座谈

9月25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勇一行莅临健民集团调研座谈,健民集团总裁何勤、常务副总裁胡振波、副总裁布忠江、副总裁黄志军、财务总监程朝阳、制造中心总经理高凯、行政总监唐劲秋、采购部部长吴保明等公司领导出席接待。六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是我国第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和试验基地,同时也涉足化工产品、机械加工、复合材料、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等多项民用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其子公司武汉三江航天固德生物科技公司研制生产的精制乳酸钙等系列产品已成为六院化工产业的支柱产品,该公司也是健民集团龙头产品龙牡壮骨颗粒的原料乳酸钙的重要供应商,双方一直以来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座谈会上,何总就健民集团的基本情况以及集团近期在品牌宣传、降本增效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介绍,赵书记也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双方就进一步加深业务往来、寻求更多领域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初步达成共识。会后,赵书记一行在公司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葉開泰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国医堂、生活坊等街区特色场所,并重点考察了智能制造生产线和研发中心。来源: 健民集团官网

航天六院领导班子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8月27日,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领导班子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主题,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线,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8.26”重要批示和集团公司第七次工作会部署要求,推动六院实现高质量发展,认真检视剖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明确了后续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集团公司第二指导组组长曲雁到会指导并讲话。指导组成员白忠民到会指导。院领导班子成员刘志让、周利民、王林、栾希亭、王晓君、李斌、张民庆、马双民、朱奇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周利民主持。近期,六院党委把组织召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作为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一次政治体检,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集团公司第二指导组的悉心指导下,围绕会议主题,院党委精心策划会议方案,组织开展班子成员谈心谈话,撰写检视剖析材料,对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会上,院党委书记周利民汇报了民主生活会筹备情况、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包括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和主题教育整改落实情况),并代表院领导班子作检视剖析。院领导班子成员逐一对照检查,从理论学习、思想政治、干事创业、为民服务、清正廉洁5个方面查摆问题,从思想、政治、作风、能力、廉政等方面剖析根源,其他同志对其提出批评意见,批评结束后本人进行表态。大家在发言中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既找理论短板、工作弱项,又找思想差距,作风不足,落细落小,以小见大,开出对症下药、自我完善的良方,达到了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集团公司第二指导组组长曲雁对本次民主生活会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六院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对照”、“四个找一找”的要求,做到了认识到位、组织有力,围绕主题、联系实际,剖析根源、体现党性,动真碰硬、真点问题,目标明确、整改问题,质量和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对六院后续发展将产生良好的效果。针对后续工作,曲雁组长提出三点要求。一、深化党的政治建设、强化思想理论武装。要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坚持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切实增强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重要批示的紧迫性和主动性,切实增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七次工作会各项决策部署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切实增强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的源动力和精气神,下大力气抓好全员的质量意识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三、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推动人才与事业共成长。要强化领导班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对检视出的问题,要共同担责,共谋具体对策,狠抓工作落实,真把问题解决落地。曲雁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六院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把学习、教育、工作结合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建设航天强国、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做出六院新的更大贡献。周利民代表领导班子做表态发言,感谢集团公司第二指导组近三个月来,对六院开展主题教育给予的悉心指导,对六院发展的关心帮助。他表示,六院将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和指导组部署和要求,迅速完善班子整改方案,逐条逐项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间,做到整改进程和整改效果可检查、可监督。班子成员要结合会议开展批评情况,对查摆出的问题进行再梳理,细化个人整改措施。要把专项整治列入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内容,统筹推进。把抓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后的问题整改,作为巩固提高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措施,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高抓整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提高促落实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取得让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成效。周利民表示,六院上下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加强两级领导班子建设,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为液体动力支撑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张平/文图张平/编辑张美书 /监制欢迎访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投稿邮箱:httjnews@sina.com主办:航天六院企业文化部

斗牛牛

回眸2019|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十大新闻

岁月的又一个年轮,印证着液体动力人砥砺前行的奋斗足迹;庚子年新春的曙光,照耀着航天六院人探索太空的崭新征程。刚刚过去的2019年,有太多的记忆值得珍藏,有太多的故事令人感动。在365天的奋斗履历中,陕京沪汉一院四地的六院人谱写了同舟共济、团结拼搏的精彩篇章。由院《航天推进》编辑部和六院官方微信平台联合评选的“六院2019年十大新闻”出炉。让我们共同回顾过去一年发生在陕京沪汉一院四地的喜人变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持续下好“三个功夫”,做到“三个到位”,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异常繁重的2020年各项任务。1型号战线负重拼搏 交出“发展航天 动力先行”优秀答卷这一年,在集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院党委、院领导班子的团结带领下,全院干部职工团结奋斗,负重拼搏,以大无畏的精神攻坚克难,推进型号科研生产实现高效发展。策划实施“五大工程”,“三个压准压实”、“三再”、“三个面向”、质量专项整顿、强化全级次供应商管理等一系列加强型号任务综合策划和过程管控的举措,破解了一批制约液体动力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夯实了质量基础,交出了令国人瞩目的优秀答卷。圆满完成空间站核心舱、嫦娥五号、火星探测等项目年度工作任务,载人月球探测、重型运载火箭关深阶段及下一代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工作进展顺利。以年初“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登陆月背、年末“长征五号”遥三飞行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为标志,六院研制的火箭发动机及空间推进系统汇聚能量,推举梦想,扛起了“发展航天、动力先行”的崇高使命。2一院四地奋进图强 产业发展成绩喜人这一年,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航天液体技术成果转化,不断完善调整体制机制,努力实现提质增效。产业发展之路蹄疾步稳,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可喜增长。在创新驱动引领下,大客户战略与国际化业务不断拓展,民用产业国际化收入增长超30%,四大产业国际化经营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承担晋煤集团百亿级煤气化系统升级改造工程,奏响中试首次成功的捷报;输油阀产品全面替代进口,特种阀、安全阀、高速泵销售额突破10亿元。氢液化工厂和液氢加氢站实现示范性工程应用;围绕工业“三废”处理,新签千万元以上合同31项,同比增长55%。源动力和航化节能利润合计过亿元,增速超80%。等离子体气化熔融技术累计新签合同超2亿元,同比增长432.5%。3强国举措凝心聚力 “五大工程”全面实施这一年,院党委、院领导班子以习近平总书记“8.26”重要批示为基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集团公司第七次工作会战略部署,系统研究制定院支撑航天强国建设战略举措,描绘了“两个阶段、三步走”建成世界一流宇航动力公司的发展蓝图,形成了“改革转型强基础”三年行动方案重点任务清单并按计划推进。对制约当前液体动力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针对瓶颈问题,为实现发动机研制从“保成功”向“保证成功”的转变,研究提出实施“五大工程”,着力推动液体动力的综合能力提升。各项推进“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措施要求,在一院四地全面实施,吹响了液体动力支撑航天强国建设的号角。4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这一年,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魄,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完善战略闭环管理体系架构。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持续加强规划目标、三年滚动计划与经费预算的综合统筹,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和指标监测,不断完善差异化业绩考核,助力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稳妥推动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改革,按国家和集团公司要求完成家属区“三供一业”职能、资产的分离移交;推进型号科研生产模式优化升级,全面推动“质量强企”行动计划落地。持续推动政策性改革,全面完成集团三年控参股公司压减专项工作。产业公司收入三年提升92.4%,公司利润总额提升154.4%。长动集团全面完成三年扭亏工作,产业公司全部实现盈利。5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六院成立50周年系列活动提振信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见行见效这一年,党建工作高质量开展,以“强学习、强党建、强管理、强作风”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四强”工程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成效显著。压实管党治党责任,聚焦监督执纪问责;完成对院本部及所属6家单位的巡察检查,实现第一轮巡察全覆盖。院党委策划组织开展了庆祝新中国70周年、六院成立50周年系列文化宣传活动,在与伟大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中,坚定了爱祖国爱航天爱六院情怀;在与液体动力同患难共奋进中,坚守了航天报国志向和航天强国信念。液体动力人在学习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中,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找准了发展方位,形成了一批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六院改革发展的学习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入选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我院荣获“三秦企业文化标兵单位”。6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体系日趋完善这一年,完成了院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明确了“小核心,强支撑”的创新体系构架,液体动力技术创新不断深入,基础研究持续加深。全面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项目立项实施,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第三次联试、220吨氢氧发动机预燃室挤压试验和氢泵水力试验奏响捷报;多个重大项目成功立项;进一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落实课题制管理;基础专项及民用航天项目论证与立项获重大突破;集团公司低温液体推进技术实验室获得批复,氢能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正式运行。技术基础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年度专利申请量达630余项,增长24%,申请国外专利10项,实现零的突破。7科学规范管理能力有效提升 综合服务保障水平再上台阶这一年,财金管控能力和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持续强化,有力支撑了产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央“基层减负年”要求,减负工作初见成效。法治六院建设深入推进,坚持源头防范风险,法律审核保持三个100%;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强化;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基层,不断推动安全生产、保卫保密为代表的综合服务保障水平迈上了新台阶,165所申报的《1200KN液氧煤油发动机双机并联试验风险控制》获首届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各大军工集团唯一获得一等奖的项目。8完善健全激励机制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这一年,院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大了干部交流力度。编制院人才工作中长期规划,出台和实施“人才培优筑基工程”,从“引、用、育、留、励”方面细化落实80余项措施;完成30个工种的国家技能标准编制,发布《院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指引》;大力推进激励机制建设,院级型号成功奖、技术创新奖、发展贡献奖的设立,强化了正向激励,有效激发了骨干员工、核心团队的积极性。9一批先进楷模喜获殊荣 典型选树星光璀灿在过去一年里,一批在各条战线上事迹感人、贡献突出的人物和团队受到各级各类表彰奖励,我院职工荣膺了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航天功勋奖”、“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三秦工匠”等一批省部级以上个人荣誉, 收获了“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爱心托管班”等一批团队荣誉。另外,我院多个单位、集体和个人获得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突出贡献奖励。2019年,以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张宝生、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刘站国、“厕所发动机”创始人傅永贵、11所(京)氢氧发动机团队为代表的典型事迹唱响航天,辐射全国,引起了良好的反响。10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职工的就餐、居住、健康等保障条件,从源头提高技术与管理效率,着力解决长期存在的加班加点问题。持续完善收入分配机制,2019年全院工资总额增幅创新高。全年投入健康管理经费1464万元,全院健康体检率达97%,特殊一线岗位人员健康管理率100%。全院干部职工在积极投身改革发展实践、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了获得感和幸福感。院宣/文院本部及各单位宣传部门/图成楠/编辑张美书 张平/审核欢迎访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投稿邮箱:httjnews@sina.com主办:航天六院企业文化部

威冲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长五动力浴火重生 他们功不可没

长五动力浴火重生 他们功不可没奔赴海南2019/10/22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从天津港装船启航奔赴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从那一天起,101所干部职工的心就紧紧的与这发火箭贴在了一起,因为,托举火箭一飞冲天的主推发动机在他们手里经过了908个日夜的烈火淬炼,浴火重生,可以自信的一飞冲天,直奔苍穹了。两年多来,用于长五芯一级的大推力氢发动机和芯二级的膨胀循环发动机试验捷报频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圆满完成了集团公司和院赋予的使命任务,为长五遥三火箭发射成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途中作出了自己新的贡献。一加强组织领导 勇担使命责任2017年7月2日,凝聚着无数人心血和智慧的长征五号遥二火箭没能如人所愿,火箭飞行失利,芯一级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出现故障,归零工作迫在眉睫,关键时刻,101所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一场让长五主推发动机满血复活、王者归来的战斗在101所试验区打响了。两型氢氧发动机试验任务呈现“试验频次高、系统转换频繁、校准试验多、工位交叉多、质量要求高、时间节点严”的特点,101所高度重视,为确保全年两型氢氧发动机试验任务圆满完成,提出了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成立两型发动机试验联合工作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以及两型发动机试验工作组,下设调度小组、质量小组、安全小组等专项小组,试验技术组,具体负责试验任务的全面管理和技术状态控制工作。严格执行发动机试验联合工作组日工作例会制度,根据发动机试验的工艺流程需要,细化制定发动机试验专题工作计划,并实时更新;型号指挥调度人员严格对标计划、随时掌握一线情况。以实现CZ—5Y3成功为工作目标,以落实“三个压准压实”为导向,全面推进科研生产管理模式优化升级,狠抓影响科研生产的关键环节和短板短线,进一步深化落实技术状态控制和风险控制措施,强化落实“一把手”责任要求,将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任务下达的各项工作计划逐级明确到事业部、一线班组及岗位。强化质量责任制的分解落实,两型发动机试验工作组对照质量责任书要求细化分解各岗位职责。今年3月27日,六院院长刘志让带领六院主管CZ—5火箭研制的相关领导来到101所,专题组织召开了确保CZ—5发动机试验成功座谈会,并与事业部领导、指挥员、班组长、机关管理人员进行交流。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CZ-5火箭研制试验的工作要求,严格落实试验风险管控和试验过程保障与质量控制措施,以质量专项改进为契机,进一步落实“三个压准压实”和“新二十八条”要求,组织分解个岗位职责,开展岗位质量承诺活动,规范试验系统量化控制及多媒体记录控制,加强现场操作人员的规范性和正确性,严格按照岗位作业文件来指导现场工作实施,合理消除系统转换和高频的试验任务带来的风险,确保试验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深入开展过程控制特性查漏补缺和数据成功包络线分析,严抓各级审签把关,严格技术状态管控,开展试验系统风险分析和可靠性保证专题策划,提高试验可靠性,保证工艺稳定性和质量一致性。通过日工作例会制度,检查当天工作完成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同时根据年初明确的质量控制节点,针对每次试验系统状态变化、试验系统转换,对标开展技术状态确认评审会,保证试验系统可靠性、工艺稳定性和质量一致性。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关键特性控制和强制检验点落实,全面复查供应商质量保证要求的传递和具体落实情况。制定关键单点设备管理手段,提前协调外协厂家,落实备品备件措施,针对生产周期长、工艺复杂的零组件,确保原材料尤其是特种原材料备料充足,保证生产试验连续性;完善产品检验检测条件,提前梳理短线情况,对设备及人员不足情况提出预案。二优化试验管理 高效率完成任务2017年以前,如果有人说一年能完成20余次长五遥三芯一级氢氧发动机试验,大家都会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事实就是他们做到了。通过对试验系统组成、试验流程、系统转换流程进行多次、反复的分析和缜密的思考,采取工作时间量化、碎片时间利用、部分工作并行等措施,并在实际运用中边施行,边调整,最终完成了对试验流程的优化、固化。单次试验准备周期由至少15天优化为7天,试验系统转换周期由14天优化为7天,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施行大幅度的流程优化,必须要解决设备和风险的“卡壳”问题。试验团队在试验流程优化的同时,提前规划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备齐备品备件,按试验特点多次、反复地进行风险识别与控制,最终结果就是没有任何因为试验台的原因导致的进度损失,实现了试验能力、工作效率、质量管控能力的整体提升。针对发动机试验全过程中的最重要、最关键、不可逆、易出错,以及对发动机试验可靠性非常敏感的过程,明确规定了多媒体记录的部位及要求,建立了芯一级氢氧发动机试验多媒体记录规范。记录项目齐全、明确,人员责任清晰,确保试验全过程的可追溯。尤其是针对关键过程的记录加严管理。对试验团队本身来说,也使得各岗位人员的操作更慎重、更规范。得益于多媒体记录的优势,101所计划建立试验全流程多媒体体系,实现发动机试验全流程的多媒体覆盖。从源头出发,建立了“两评审一确认一总结”的试验技术状态管理制度。试验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试验任务书、试验大纲评审,分析当次试验的技术状态变化,提出相应的控制保障措施;综合测试前,进行系统状态的最终确认工作,状态确认后,非特殊原因不再进行状态更改;试验后对试验流程、试验数据、试验系统检查情况以及制定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总结,形成试验总结报告,完成PDCA循环。在“两评审一确认一总结”制度的基础上,对技术风险控制进行常态化管理。每次试验前都开展“九新”分析和试验风险分析,重点对新要素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制定控制措施,并将制定的控制措施落实到每次试验大纲中。组织开展试验流程再优化工作,积极与一院宇航部、六院科研生产计划部、CZ-5办、北京11所、211厂等单位沟通,在合理调整每日工作内容,推力校验、综合测试优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试验周期在“8+7+9”的基础上再度优化到7天,有的试验周期甚至压缩到了6天,创造了3个月完成8次试验、2次系统转换的新记录,保证了芯一级发动机试验在2019年三季度全部按CZ-5型号研制进度完成。为确保试验成功,在工作中加强试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强调发动机验收、发动机安装、系统转换环节的流程保证,加强各环节的多余物控制措施。针对可能存在隐患的环节,组织制定对应的方案,组织更换了氢氧主管道泵前软管,液氢系统流量计,增加了速变压力传感器氮气吹除保护措施,确保速变压力传感器力矩控制措施的落实,降低了试验发生故障的风险。液氢连续稳定生产供应是试验的前提保证。为确保液氢生产的平稳运行,降低进度风险,对液氢生产、存储设备的校验、维修、存储、转注等工作进行策划,组织液氢生产导热油系统等系统升级改造和维修维护工作。合理安排设备维护和回温工作,对试验前液氢存量进行分析,对四号台液氢加注流程进行了策划,针明确了相应的操作要求,每次试验减少1次液氢转注,对四号台管道容器预冷、小流量加注到大流量加注,液氢泄回环节进行了量化分析,优化液氢转注、预冷流程,充分提高了液氢使用率。三弘扬航天“三大精神” 众志成城保成功101所四号台作为CZ-5运载火箭芯一级氢氧发动机地面专用试验台,根据今年年初CZ-5火箭研制策划,计划在四号台进行24次芯一级氢氧发动机热试车,其中校准试验均为交付飞行用的发动机,关乎国家探月、空间站等重大航天工程的建设,平均7天需要完成1次点火试验,试验次数多,周期短,状态转换频繁,意义重大且不容有失。为确保发动机按节点交付,101所上下包括一线试验队伍充分认识面临的“失败不起、没有退路”的严峻形势,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时间,兢兢业业地坚守在工作岗位。炎热的夏天,工作服、防静电鞋一直伴随着班组的每一个人,常常看到他们随身带着的擦汗巾是湿答答的,额头上的汗水却还是使劲往下滴,抓着的扳手、带着的手套也都是潮湿的,单薄的夏装背后也总是斑斑汗渍。寒冷的冬天,早上八点,试验台塔架上已然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七八级北风呼啸,寒意彻骨,衣服穿少了,冷的受不了,穿多了,干活笨重,容易出现磕碰,为了确保安全,同志们只能少穿点儿,就这样,干起活儿来也是一身汗水,但寒风还是从裤脚往进灌,同志们直呼“冰火两重天”,冷热交替,不少同志都感冒了,连续几个小时的工作,每次干完活儿手脚都已经冻得失去了知觉,就这样,连续近六个月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休息。2019年的国庆长假,恰逢新中国70周年大庆,为保证长五发射计划,发动机试验任务高于一切,节日期间试验按照计划仍需连续进行液氢生产和芯一级氢氧发动机可靠性长程试验,确保国庆节期间科研生产试验安全不仅是安全责任,更是政治责任,上级领导高度关注,集团公司张忠阳副总经理、院王林总会计师分别于9月20日、9月9日带队对101所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提出要求,全所上下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安全检查力度,重点部位安排专人值守,确保国庆节期间生产试验安全受控。为此,100多人放弃国庆长假休息,90余人次坚守液氢生产和加注一线。为确保节日期间的安全生产,编制了《氢气长管车安全操作规程》、《易燃易爆物资超量存储安全方案》,进一步加强了液氢生产、危化品运输、靶场服务的安全监管,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排查检查,针对薄弱环节制定防范措施,建立了节日期间生产安全事故预警机制,全面强化值班巡视,落实领导带班生产制度。10月6日,101所在四号台成功完成了芯一级氢氧发动机长程可靠性验证试验,试验当天,院党委书记周利民、CZ-5型号总指挥王珏等领导亲临现场指导,看望一线参试人员,祝贺试验圆满成功。付出终有回报,2018年以来,芯一级氢氧发动机试验成功率100%,关键参数获取率100%;严格执行“8+8+10”的高密度试验计划,从未出现进度延误,实现了最短试验准备周期6天;6个月内完成12次试验、4次系统转换;35天完成4次试验的记录,圆满完成了芯一级氢氧发动机故障验证、质量归零措施验证、可靠性增长、交付遥三火箭的发动机校准等试验任务,为打赢翻身仗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讲话指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计得失,舍小家顾大家”。101所长五遥三氢氧发动机试验团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26”重要批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航天“三大精神”,不忘航天报国初心,牢记航天强国建设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攻坚克难,拼搏奉献,以优异的工作成绩为长五发射成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贾广栋 田源/文成楠/编辑张美书 张平/审核欢迎访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投稿邮箱:httjnews@sina.com主办:航天六院企业文化部

明鬼

2019中国航天工作怎么干?航天六院院长刘志让这样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随着嫦娥四号、北斗组网卫星的成功发射,2018年中国创下37次宇航发射任务的历史纪录,发射次数首次超越美国,成功登顶世界第一。年初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让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对航天事业产生了巨大兴趣,形成一股“全民热潮”。对于这种现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非常振奋”,一直以来宇宙给人以神秘的感觉,实际上太空探索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刘志让说,这股“热潮”是对航天人莫大的鼓舞,在2019年这个中国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年份,他们将带着这份期许不懈努力。今年是关键的一年环球时报:您所在的航天六院作为“航天动力国家队”在今年面临何种机遇与挑战?能否介绍一下今年的重大发展方向?刘志让:2019年航天科技集团将继续开启“30+”模式,计划全年实施30余次航天宇航发射,每一发都与六院息息相关。今年有两个标志性的任务:首先是长征五号复飞,这是一个重大考验。另外一个是在嫦娥四号去年月背着陆的基础上,嫦娥五号不仅要着陆,还要完成巡视探测、月面采样并返回等一系列任务。这些任务的动力均由六院提供,不能有丝毫偏差,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之前,我们积极查找长征五号失利原因,进行各种审查分析,进一步验证改进措施,现在已完成了故障定位和归零,飞行产品已准备就绪。在距离六七月份复飞的这段时间,加紧补充其他方面的考核,在地面尽可能模拟飞行环境,把工作做得更扎实。另外,北斗三号以及为2020年火星探测提供的产品验证等工作也将陆续收尾,这都是“大仗”、“硬仗”。还有包括空间站、载人登月等在内的各项后续任务,都离不开长征五号的支持,今年显得尤为关键。刘志让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环球时报:围绕“胖五”复飞,航天六院在大火箭动力方面做了哪些技术攻关与努力?刘志让:难点在于我们必须在地面上分析清楚天上发生的故障模式,一是因为获取的测量参数有限,二是无法对故障产品直接剖切检查。只能根据现有的遥测参数,列出各种故障模式,逐一排除。最大的难点在于上天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种在地面再怎么模拟也会有差距。这次虽然找到了主要原因,但始终要对类似故障模式举一反三,用我们的说法就是“一次成功不代表次次成功”。环球时报:按照计划,年底将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明年又将发射火星探测器。请问航天六院在探月和探火工程方面进行了哪些技术储备?刘志让:围绕嫦娥五号工程,我们除了提供火箭整套动力系统外,还提供了着陆器、轨道器、上升器的动力系统,尤其重要的是变推力发动机的研发和应用,这实际上经过了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探测器最大特点就是历程时间比较长,处于高低温的环境。而且,火箭自身工作的时候,相当于振动源,势必会对探测器产品产生影响,所以对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因素都要进行考核,过程非常复杂。太空产品最怕“多余物”,火星上有空气有尘土,将来探测器停留火星工作因多余物的影响,是否还能正常运转,这些对我们也是非常大的考验。另外,飞行历程越远,对飞行器的要求越高,必须体积小、重量轻,但这些要求是相互矛盾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断追求极致,确保产品性能、可靠性、重量与体积等指标达到最优,这是对我们设计能力的综合考验。呼吁动力先行一步环球时报:中国重型运载火箭是外界一直关注的一个焦点,请问有何最新动向可以分享?刘志让:作为动力来讲,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200吨级及25吨液氢液氧发动机等相关工作都在按照计划进行,陆续完成了主要组合件的方案考核,现已进入到联调联试阶段。发展航天,动力先行,我们呼吁动力项目越快立项越好。目前,世界公认动力的研制周期较长,如果动力和火箭同步立项,对打造坚实可靠的动力将形成非常大的时间压力。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大吨位火箭发动机的试验条件,由此亟需国家先行启动动力立项和条件建设。环球时报:我们知道商业航天的发展速度很快,请问您如何看待航天动力国家队与商业航天公司之间的关系呢?刘志让:对太空的探索永无止境,这句话是实实在在的。大家可以看到的是,我们现在承担的好多任务,是我们很多年前就想到的、但那时认为还很遥远,结果没过多长时间,我们就实现了。就拿300次宇航发射来说,前100次用了37年,第二个100次用了7年,第三个100次用了4年。多样化促使了大众的航天热和太空探索热,这说明大家看好太空探索,看好太空经济,虽然有来自同行业的竞争和压力,但从航天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件好事。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军民深度融合。一方面希望现有国防工业资源最大程度的向社会开放,另一方面希望优秀的民营企业将优质的资源应用到航天领域。融合是必然的,我对此持有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希望我们能够凝心聚力,共同为了航天事业和强国建设而努力,大家强强联合,实现“双赢”。航天收入水平有待提升环球时报:2018年是中国航天的发射大年,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航天年度发射次数创下新高?我们在这方面有何秘诀?刘志让:秘诀在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就像之前提到的,生产节奏快,生产和研制数量上升,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能力和任务需求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如何保证高质量和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三大方面的工作:第一,以过程精细量化控制为抓手,确保把“高质量保证成功”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从单件、小批量到较大数量的组批生产,最担心的也是最核心的是如何稳定产品质量。第二,以科研生产流程优化为抓手,确保实现“高效率完成任务”的目标要求。下功夫剖析已有流程,做好“加减法”!减,不必要的环节;加,风险控制环节。第三,建立优秀的企业质量文化,压准压实责任。所谓的“秘诀”无外乎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细小的工作。在航天领域加班加点工作是常态,非常辛苦,可是航天企业的薪酬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但是以地区而论也有差异,但整体而言在地区绝对排不到前列,最多也就是中上水平,这也是近年来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即使不考虑收入问题,让一个人每周连续上班7天也很难承受。组织上尽量在各方面给予关心,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可是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面临着住房、医疗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压力,这都需要从留人、用人、育人的环境以及收入待遇等全方位考虑从业人员的薪酬福利,提升大家的荣誉感和归属感。。环球时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日前迎来第300次发射,相比较前面两个100次,时间间隔越来越短,频度越来越高。请问您能否谈谈第300次发射带来的意义?刘志让:这是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一个重要里程,建设“航天强国”明确写进十九大报告,航天科技集团提出要率先5年实现“航天强国”的目标。面对建设航天强国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300次发射为新的起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牢记使命,担当作为,确保我院实现“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目标。下一个100次发射还要多久取决于近两年任务的完成情况。但我相信只要保持现有劲头,后面每个100次发射的节奏都会越来越快。(邢晓婧)

惊魂恋

“市长特别奖”候选展播|航天六院:以建设航天强国为使命 打造世界一流宇航动力公司

7月31日,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展播了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长五B遥1任务液氧煤油发动机团队入选西安“市长特别奖”候选的形象宣传片,全面展示了航天六院作为液体动力“国家队”的形象风采,展现了以长五B遥1任务液氧煤油发动机团队为代表的六院液体动力研制队伍的创新魅力和奋斗足迹。01:31航天六院副院长李斌接受了西安广播电视台和西安日报的现场采访,介绍了六院发展情况和发动机产品的先进性,畅谈了六院扎根西安,用航天科技核心技术优势造福民生,并助力西安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追赶超越的愿景。他在采访中谈到,航天六院研制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用于我国所有的液体运载火箭,为我们国家的航天运输等重大航天任务的完成,以及国防能力建设作出贡献。六院研制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实现了无毒化,性能更高推力更大,运用该型发动机可以使我国的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使我们进入空间的能力大幅增加。该发动机的综合指标也非常好,它是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的一款发动机。他表示,航天六院始终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液体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优势,培育形成了节能环保、特种装备等重点航天技术应用产业项目,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多个领域,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航天重大项目的启动与实施,六院将以建设航天强国为使命,以实现富国强军为己任,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宇航动力公司前列。西安市政府特别举办的“市长特别奖”评选活动,旨在表彰奖励创新体系建设、创新驱动、招大引强三个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与管理团队,进一步激励广大企业家、管理(科研、项目)团队及个人聚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和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积极打造西安市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现追赶超越。该评选从4月30日启动,六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参与、踊跃申报,并入围百人名单。经过为期两个月的自主申报、择优推荐、审核筛选、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在100名入围名单中,产生了50名入选“市长特别奖”和“市长特别奖提名奖”名单。六院长五B遥1任务液氧煤油发动机团队和11所源动力公司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团队均成功入围前50名。航天六院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Y1任务液氧煤油发动机团队掌握着我国最先进的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代表着我国高压补燃循环液体火箭主发动机技术的最高水平。团队研制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主动力装置,为火箭提供了90%以上的推力。该发动机研制成果曾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何怡/文图视频来源于原点新闻何怡/编辑张美书 张平/审核欢迎访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投稿邮箱:httjnews@sina.com主办:航天六院企业文化部

东西南北

「航天科技六院国庆特稿」165所:栉风沐雨五十载 砥砺前行铸辉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声号召,从三线建设到高举红旗进长安,红旗昭昭,165人奋勇勤和、责任担当,为中国新动力的研制开山铺路。一段时光,半个多世纪的卓绝攻坚,苦辣酸甜,抱着必胜的信念,创造出中国航天建设试验台的一个又一奇迹。一个承诺,贯穿着实现航天梦的奋斗征程,不忘初心,165人责任担当戮力同心,铸就飞天通行证,推举中国新动力遨游寰宇。1965年,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胸怀理想,以红光沟为家、与秦岭深山为伴,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165所发展的壮美篇章。五十多年风雨兼程,五十多年励精图治。建所初期,老一辈航天工作者,凭着一腔热血和赤诚,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奏响一曲创业者之歌。165站(原165所)的建成,不仅奠定了中国航天液体动力的基础、也标志着这支航天液体动力试验队伍的逐渐成熟和发展。在随后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扎根秦岭深山,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研制试验定型的常规液体火箭发动机被评为“液体火箭发动机金牌”,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神舟载人、嫦娥奔月、北斗组网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体现,更是165所一代代航天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最佳实践。165所作为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综合实力最强的研究所,从草创初期到新时代,从秦岭深山在到古城西安,从承担常规推进剂发动机试验到肩负新一代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迭变,走过了坎坷曲折、艰苦卓绝的荆棘之路。发展航天,动力先行。在中国航天液体动力研制“国家队”中,165所彰显了它重要且独特的作用。试验是发动机研制的显示终端,是发动机研制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对发动机各种工况、各种状态性能、可靠性地面和高空模拟试验,准确反映发动机的固有质量,提供全面准确的发动机工作参数,为发动机研制、定型、发动机能否交付并参与最终发射,发放合格通行证。梦想的力量,奋斗的历程,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一次又一次奇迹,50多年里,165所数千次发动机点火见证着我国航天液体动力事业发展的重要节点,试验技术与试验类型也实现了从单一地面到复杂环境模拟,从单机到并联,从小型、中型、再到大型的跨越;实现了从常规到低温再到环保的动力升级;实现了一周一试到每日一试的效率提升,试验技术水平、试验质量效率、试验保成功能力以及军工能力建设均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白手起家的艰苦创业,到如今拥有三大试验区四个试验中心,伴随着如今每年近40次的发射任务,165所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在节能环保、流体控制、智能制造以及特种化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研制开发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新产品、新项目。以创新为荣、以创新图强,大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完善自主创新体系,逐步攻克和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以军工技术转化为支撑的融合发展格局。进入新时代,165所再次焕发深厚的发展禀赋,并不断注入新的基因,使之成为建设航天强国的中坚力量。四型发动机工程化保障条件建设项目920检定试车台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中,将来这个台位将承担每年200余台次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工艺检定试车任务;空气淳类发生器研制取得了关键性突破,今年有望组成成套化设备,替代锅炉,实现凤州试验区的集中供暖;试验区信息化、数字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继抱龙峪试验区与凤州试验区建立起试验现场管理系统后,清水头试验区也将逐步完成信息化系统组建。面向未来,165所正以“精细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思路,构建“技术水平一流、设施设备可靠、成本效益优化”的试验管理模式,以持续技术创新与基础能力提升等措施不断为建设世界一流宇航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提供强大动力,不断实现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技术水平的新跨越。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发表讲话,对航天事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体现了党中央对航天事业的高度重视。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习总书记说到:“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要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165所也将为航天液体动力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165智慧、165方案、165力量。”该所所长史超这样说到。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8.26”重要批示和集团公司第七次工作会战略部署,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自觉践行“无私无畏,自信自强,敢想敢为,尽善尽美”的航天企业精神,不断攻克难关,真正吃透技术,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用心血和智慧,谱写新时代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王玮婕 韦明)数读辉煌5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165所坚守航天报国理想、坚定航天强军信念,与祖国同奋进,共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试验技术、试验能力、试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职工幸福感和归属感日益提高,为航天事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一、165所经济发展持续增长,营业额与利润总额连上新台阶,实现了阶段性跨越二、试验能力不断提升(1)165所试验次数逐年增加,从2007年的71台次到2018年220台次,试验数量增加了3倍。(2)165所试验效率大大提升,常规液体发动机试验效率提升了30%,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效率提升了10%,姿轨控整机试验效率提升了40%。三、165所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2002年至2012年,10年间,省部级科学技术成果或发明奖共计27项,如今,仅2018年,此类奖项就增加了5项四、航天技术应用产业(1)165所坚持融合发展方针,围绕节能环保、流体控制、职能制造、特种化工四个主业项目,先后研发了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2)在中美贸易磨擦和国际市场趋紧的大背景下,165所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尤其是特种化工出口实现逆势增长。(王玮婕)百姓情怀薪火相传凤州试验团队在秦岭深山中有着这样一批人,他们踏着前辈的足迹,传承着航天三大精神,用实际行动和卓越成绩阐释新一代航天人的担当和风采,他们就是165所凤州试验区发动机试验团队。面对远离西安“大本营”和试验台复杂工作环境,试验团队将传承航天“三大精神”、勇于开拓创新为己任,圆满完成了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为代表的多项重大试验任务,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放了合格的 “飞天通行证”。2019年以来,凤州试验区试验任务激增,面对高密集的紧急试验任务,在所领导的统筹部署下,参试人员根据各自岗位的不同特点,从提高效率和保证质量这两个方面入手,对现有的试验流程和风险控制点进行梳理。交出了试验任务计划完成率100%,关键参数获取率100%的满意答卷。高质量保证成功的背后是对3149个管路接口、50余个测量参数、全流程130多个检查项目的不断梳理和总结。试验任务还在继续,没有豪言壮语,无需慷慨陈词,凤州试验区全体参试人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追梦航天、为国争光的崇高理想;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严慎细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勇担重任的高尚品格。” (王玮婕)张平/编辑张美书/监制欢迎访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投稿邮箱:httjnews@sina.com主办:航天六院企业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