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哈工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打造国际创新基地孔子反走

哈工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打造国际创新基地

东北网5月5日讯(记者 姜姗姗)5日上午,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举行揭牌仪式,首批30位研究人员入驻研究院。研究院将面向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解决科学问题,培养创新型人才,打造国际创新基地。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掲牌。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熊四皓、学术委员会主任高文院士、百度副总裁王海峰、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杰出教授Newmark结构实验室主任Bill F.Spencer Jr、天津大学党建武教授分别致辞。随后,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掲牌,哈工大向10位专家颁发学术委员会聘书。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仪式现场。据悉,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按照理论、技术、平台、应用4 个层面组建。理论层面包括人工智能基础与机器学习、智能控制理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核心技术层面包括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工程,平台层面包括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应用层面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土木、智能金融与商务、智能养老、智能遥感。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亚东介绍研究院概况。据了解,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哈工大就开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几乎与世界同时起步。1958年,哈工大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会下棋会说话的计算机。几十年来,哈工大不但培养出了一批以高文院士为代表的杰出人工智能领军人才,而且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总体数量位列全国之首。哈工大在人工智能方面基础雄厚,覆盖面宽,校内有7 个一级学科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其中计算机、控制等4 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00年以来,哈工大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方向上取得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3项,发表论文2000余篇。

老友纪

中国各大学密集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你的母校成立了吗?

2019年4月27日北京大学宣布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谢心澄,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校长郝平出席会议并讲话。2019年4月18日上午,陕西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大会正式举行。校长马建中、副校长王海燕出席会议,科技处、前沿院以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学科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黄剑锋主持。1月14日,东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南京举行揭牌仪式暨人工智能高峰论坛,著名校友、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芮勇博士出任兼职院长。这标志着又一所985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布下新局,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又增添了生力军。2018年6月28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在李兆基科技大楼揭牌成立,这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也是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进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事件。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出任首任院长,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担纲学术委员会主任。2018年南京理工大学成立了具有两化融合特色的人工智能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2019年1月西安交大今天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博士担任首任院长。接受新智元采访时孙剑表示,学院的目标是打好基础,培养综合型研究人才,“三年以后见成效”。2018年7月21日,北京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办公楼306会议室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人工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桂卫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谢建新,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副校长薛庆国,副校长吴爱祥,以及人工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学校相关部处、院系领导出席了本次大会。会议由薛庆国主持。2018年7月2日上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暨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仪式在将军路校区隆重举行。校长聂宏教授、副校长黄志球教授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机关领导、计算机学院全体老师和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成立仪式。除此之外,还邀请了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陈熙霖教授、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杨健教授作为特邀专家。成立仪式由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金科教授主持。2018年5 月 5 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下称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仪式暨「智创未来」人工智能高端论坛于哈尔滨举行。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围绕理论、技术、平台、应用 4 个层次、7 个方向构建。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将重点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技术、人工智能芯片与系统构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致力于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凝聚不同学科的优秀人才,积极培育多学科、跨学院、有特色的研究团队,促进优秀成果的产出。熊友君:人工智能淘汰47%职业高校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浪潮来袭2019年4月22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成立。再加上此次北京大学宣布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熊友君:数字中国与商业变革到目前为止,已有35所高校设置了人工智能新专业,新增101所高校设置机器人工程专业,新增96所高校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52所高校把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纳入“双一流”培养方案,32所高校自主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25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到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不少高校也在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方面加快步伐,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建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资格,分别是: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北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

祸福寿夭

哈工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对脑科学等8个方向展开研究|7月20日-8月20日办国际人工智能暑期学校全球招生

5日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举行揭牌仪式。研究院将面向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汇聚全球人才,承担重大科研任务,解决科学问题,产出标志性成果,培养顶尖学生,深化国际合作,引领世界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网络配图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处于第三次发展浪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解放与增强人类智能和生产力,推动世界产生第四次工业革命。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哈工大就开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几乎与世界同时起步。1958年,哈工大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会下棋会说话的计算机。几十年来,哈工大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总体数量位列全国之首。哈工大校内有7个一级学科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其中计算机、控制等4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网络配图2000年以来,哈工大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方向上取得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按照理论、技术、平台、应用4个层次、8个方向组建:理论层面包括人工智能基础与机器学习、智能控制理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核心技术层面包括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工程,平台层面包括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应用层面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土木、智能金融与商务/智能养老、智能遥感。首批入驻研究院的有30位研究人员,平均年龄40岁,正教授超过一半,集中了哈工大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今年7月20日——8月20日哈工大将举办国际人工智能暑期学校,讲课内容涉及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图像处理、优化算法。面向全球招生。来源:新晚报记者:朱虹编辑:马云鹏

野战排

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综合排名重磅出炉

中国经济导报社 中国发展网 王伟 丁彤摘要: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设立人工智能专业”和“在原有基础上拓宽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内容”等要求。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将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三大任务之一。随着AI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人工智能也成为高考志愿选择中最炙手可热的“火爆”专业。允能创新从国际影响力、科研实力、人才输出、创新活力四大维度对中国72所新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进行综合排名,深层解读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的真实水平与发展潜力。关键词:中国高校;人工智能;排名人工智能(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未来的新兴技术。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人工智能上升到战略层面的国家,英、德、法、韩、日等国也相继发布了人工智能相关战略。我国更是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系列政策,力图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建议大学生专业选择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现在进入大学,我的首选专业将是人工智能。因为未来一定是人工智能的时代,年轻人可以获得与时代和社会共同发展的广阔前景。一、人工智能专业的人才需求与就业前景1.人工智能专业:前景大好而人才紧缺根据行业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一些IT巨头公司,如百度、谷歌、讯飞、阿里巴巴、腾讯等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投入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超过500万人,供需比例为1:10。2.人才缺口大,薪资水平高说到底,人工智能的竞争核心就是人才之争,目前BAT、华为等巨头以及商汤等新兴AI独角兽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非常巨大,全球咨询公司WTW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两个收入最高的专业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的毕业生相比于同等学位但在其他行业工作的毕业生而言,平均工资要高出35%至50%。GMIC北京2018大会发布的《AI人才竞争力报告》显示,人工智能领域平均年薪约33万,稳超互联网行业平均水平。2018年11月第一财经日报曾挂出一则80万招聘人工智能研发员的信息,据行业内部人员反映该岗位在2017年的薪资水平还在50万左右,仅仅一年竟涨30万,说明这个专业的人才非常紧俏,市场供应缺口很大,才会导致企业重金挖人。根据虎嗅网统计,从 2016 年到 2017 年,人工智能岗位与求职者数量比值实际上是下降的,从 2.6 个求职者到 1.3 个求职者对应一个职位。人工智能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的增加,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人才需求急剧增加。有人形容这个专业目前正处于风口上,出现惊人的薪资待遇也不足为奇。二、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四大维度的综合测评1.综合实力允能创新从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采集了72所开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以及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人工智能大学在相关领域的国内外论文数、专利数(2008-2018年)以及中国745家人工智能企业核心人力资本毕业院校这四项指标的相关数据,通过专家赋权计算出上述四个维度的权重分别为0.2930、0.1872、0.1080、0.4118。据此对这72所大学进行了综合排名,进而形成了一份中国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综合实力的榜单(表1)。表1 中国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综合排名情况(TOP30)总排名学校名称总得分总排名学校名称总得分1 清华大学 88.96 16 南京大学 19.022 浙江大学 53.69 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713 上海交通大学 50.35 18 北京理工大学 18.684 哈尔滨工业大学 46.93 19 复旦大学 18.055 北京大学 44.12 20 西北工业大学 17.18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1.11 21 西安交通大学 17.187 电子科技大学 29.89 22 山东大学 17.148 北京邮电大学 27.82 23 重庆大学 16.23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7.46 24 武汉理工大学 15.3210 吉林大学 27.09 25 同济大学 15.3011 天津大学 24.81 26 哈尔滨工程大学 15.0912 华南理工大学 23.22 27 北京交通大学 14.7113 东南大学 22.01 28 中山大学 14.3714 大连理工大学 20.54 29 南京理工大学 13.5015 东北大学 19.23 30 中南大学 12.232.国际学术影响力以Scopus数据库为基础,允能智库对72所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发表的国际论文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排名靠前的分别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排名第一的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于2018年6月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在2018年的计算机科学排名CSRankings网站上,清华大学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学术机构的排名中仅次于卡耐基梅隆大学,位居第二位。上海交通大学顺应国家在新时代的重大战略需求,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上海科创中心人工智能功能型平台;2025年前后,聚集一批国际一流人才,获批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研究基地。值得关注的是,总体排名处于中游的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大学,其国际影响却名列前茅。表2 中国大学人工智能国际论文数排名情况(TOP10排名学校名称国际论文数标准化处理得分1 清华大学 1916 100 29.302 上海交通大学 1227 61.44 18.003 浙江大学 1151 57.19 16.674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70 52.66 15.43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58 51.99 15.236 北京大学 913 43.87 12.857 北京理工大学 856 36.37 10.668 南京大学 845 34.75 10.189 北京邮电大学 779 34.58 10.13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750 32.72 9.59注:为了消除各指标量纲影响,本文借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的最小值-最大值方法,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3.国内学术实力根据中国知网对72所高校公开发表的国内论文数进行统计,排名靠前的高校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天津大学。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就开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几乎与世界人工智能研究同时起步。2000年以来,哈工大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在AI领域取得的成绩足以令人瞩目,并与国内外著名行业代表IBM、微软、百度、阿里、腾讯、科大讯飞等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展开科研攻关、人才联合培养。 而浙江大学则是我国最早研究人工智能的高校之一,在1978年就开始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的培养。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是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均被评为A+学科,为该校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最为有力的依靠。表3中国大学人工智能国内论文数排名情况(TOP10)排名学校名称国内论文数标准化处理得分1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5 100 18.722 浙江大学 18408 90.24 16.893 吉林大学 14927 70.58 13.214 上海交通大学 14837 70.07 13.125 天津大学 13103 60.28 11.286 哈尔滨工程大学 11619 51.89 9.717 大连理工大学 11578 51.66 9.678 重庆大学 11252 48.82 9.149 东北大学 10634 46.33 8.6710 华南理工大学 10163 46.21 8.654.创新成果专利数以高校专利数指标衡量高校AI专业的创新活力,排名靠前的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电子科技大学。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表现最好的高校并不只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东部重点大学,位于西北的211高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获得的专利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三,远超许多顶尖985高校。近五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更是获得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奖。早在2003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和北京大学首次提出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全国唯一一个智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的各个层面也都有较强的研究积累,特别是有30多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杰出人才,为学校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2018年9月份,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心,在此之前,还建成了机器学习中心等,这些都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强大支撑。表4 中国大学人工智能专利数排名情况(TOP10)排名学校名称专利数标准化处理得分1 清华大学 14451 100 10.802 浙江大学 10939 74.74 8.07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0804 73.77 7.97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681 65.69 7.095 电子科技大学 8795 59.32 6.416 北京邮电大学 8570 57.70 6.237 东南大学 8464 56.94 6.158 上海交通大学 8089 54.24 5.869 哈尔滨工业大学 6130 40.15 4.3410 北京大学 5799 37.77 4.085.人才输出截至2019年2月28日,国内共检测到745家人工智能企业。从人才输出的贡献看,清华、北大依然稳坐头把交椅。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在2003年就率先设置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并在今年的4月27日宣布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院将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为指导,致力于率先建成世界一流智能学科。复旦大学的图像与智能实验室以及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都为复旦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2018年5月31日,复旦大学更是与Google签署两年期合作协议,宣布成立复旦大学-谷歌科技创新实验室,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主攻人工智能。表5 中国大学人工智能企业核心人才毕业数量排名情况(TOP10)排名学校名称毕业人数标准化处理得分1 清华大学 117 100 41.182 北京大学 73 62.39 25.693 上海交通大学 38 32.48 13.384 浙江大学 34 29.06 11.975 复旦大学 25 21.37 8.8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24 20.51 8.45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 17.09 7.048 电子科技大学 18 15.38 6.339 北京邮电大学 16 13.68 5.63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5 12.82 5.28三、小结未来已来。人工智能作为改变时代、引领发展的战略性关键技术,已经吹响了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号角。面对人工智能,我们不能改变科技进程,唯有改变自己,以及下一代的知识结构。少年强则国强弥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短板,培养出有助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顶尖研发人才,必须从本科抓起,注重基础性学习。关于中国高校对于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的建设进程,允能智库后期将会继续跟进并进一步提升高校评价体系的质量及深度,完善一份真实且具参考价值的中国人工智能大学榜单。作者:王伟南开大学博士,允能创新联合发起人,专注人工智能企业研究和产业服务丁彤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允能创新研究员,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产业数据分析允能创新,是南开大学校友发起的一家专注人工智能行业研究,以推动人工智能企业实现技术、市场、资本合作发展为目标的研究服务型公司

工作室

这个专业潜力无限,南大、清华、哈工大等高校纷纷出手

欢迎关注:大学视野顶尖高校纷纷布局,这个专业潜力无限。今年三月份,南京大学的一份文件,让“人工智能”这个词瞬间火遍网络,南京大学依托自己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的优势,顺应时代需求,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大学表示,希望人工智能学院能够尽快开始招生工作,网友也纷纷猜测今年招生的可能性,是否今年招生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南京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一定会成为每年考生的报考热门。南京大学之后,清华大学也开始布局,四月下旬,清华大学与南京市合作,建立了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更让人惊喜的是,昨天,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布局人工智能,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短短几个月,三所顶尖高校纷纷建立相关学院或研究院,足见国内高校对这个专业的重视。南京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提到人工智能,就不得不跟大家说一下清华大学,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清华大学有个“姚班”,即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这个班级的学生,全部是在考入清华的学子中进行“二次招生”选拔,堪称顶尖中的顶尖,被称为拥有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优秀的本科教育,负责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正是清华大学“姚班”创立者姚期智教授。在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清华大学绝对一流,其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也被视为是这个专业的大趋势。清华大学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昨天,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这个专业迎来了又一所顶尖高校入局,很多人都表示,后悔自己早出生了,错过了好机会。之前,人工智能人才遭到众多互联网企业“哄抢”,年薪三十万还属于白菜价,这些新闻让这个专业大火特火,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发展的确有着无限潜力。当然,学好一门学科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有网友就说了,我们只看到这个专业火、这个专业缺人,却没有仔细了解过成为这样的人需要经历哪些事情,诚然,人工智能虽然潜力无限,但学成也并非易事,我们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切不可盲目报考。相关报道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关于我国顶尖高校纷纷布局人工智能这件事,不知各位小伙伴如何看待?欢迎大家下方留言与我们交流,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回复大家,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专注校园生活,走遍校园内外,欢迎关注【大学视野】

损益

哈工大将在重庆建研究院,聚集汽车、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

两江新区建设重庆智慧之城再迎新进展。7月17日,两江新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将在两江协同创新区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据了解,哈工大重庆研究院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新型研发机构,将围绕汽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智能化装备、网络空间安全等领域,布局建设创新研究院、人才培养基地、产业孵化基地、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国际合作中心等多个平台。研究院将发挥科技与人才优势,重点围绕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并部署“产业核心区”和“创新孵化区”,在引领科技创新、汇聚全球创新资源的同时,助力两江新区优化产业结构,助推产业升级转型。同时,依托哈工大丰富的工程和管理教育经验,为两江新区培养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实用型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我国首批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大学之一,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并已经在航空航天、机器人、力学、新材料和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关键突破。两江新区目前已经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先进制造、生态环保等领域进行了深入合作。双方共同参与成立的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在2017年成立,已累计承担生态环境整治与服务项目近20项。(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工作室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火,看看这些开设“人工智能学院”的大学就知道

人工智能(AI),无疑是最近两年以来,发展最快、最迅猛的一个行业,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各大高校,为了能够赶上这辆快车,纷纷响应号召,不光相继开设了相关专业,比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还建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大数据技术,属于人工智能的一个基础方向,而在信号爆炸的年代,会产生海量的大数据,而海量大数据背后,蕴藏的可能就是拥有无限价值的有用信息。如果,能够将其进行充分挖掘,再加以充分利用与分析,可以产生预测、评估、建模等重大作用。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情况“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第一次获批5所大学,第二次获批25所大学,合计30所大学,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表格数据,不难看出,财经类大学为主导,全国重点大学占有少数,其它大部分大学可能还都持有观望态度。第一批获批的5所大学第二批获批的25所大学而对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很多大学已经不再观望,而是直接迎头而上,其中,不乏一些全国重点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情况“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比“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开设的大学要多很多,从2016年第一批3所高校(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南大学)获批以后,每年都会有几十、几百所高校的该专业得到获批,截止到2019年三月份,开设这个专业的大学累计已经达到479所。可怕的数字背后,是大数据人才的大量需求与远超其它行业的高待遇,目前在大数据人才没有最早那么紧缺的情况下,还能有如此高的待遇。截图来自某招聘网站除了开设以上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外,高校还有一个重要的举措,那就是纷纷成立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学院”。高校开设人工智能学院的背景如果开设相关人工智能专业,属于小打小闹,那么,大学成立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学院”,那就属于不折不扣的“大干一场”了。而各大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也是为了响应教育部号召,曾经在2018年4月份,教育就有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具体通知涉及内容较多,不再赘述,其旨在鼓励加强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截图来自教育部官网在这个通知的第十条中,有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或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中心,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创新,多渠道培养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人才”。截图来自教育部《通知》那么,在此《通知》以及人工智能热潮的推动下,有不少高校陆续建立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学院,比较早的,在此《通知》发布之前就已经有开设,学校较多,下面只列举部分学校。开设人工智能学院的大学1、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属于开设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较早的高校,如果大家有知道更早的,可以在文章后面留言告知。中山大学早在2017 年 5 月份就成立了智能学院,设有两个二级学科,分别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与“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其中,有一个专业叫做智能科学与技术。该专业有以下几个重点方向,分别为:智能影像、虚拟现实、数据挖掘与分析、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2、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也是较早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大学之一,在2017 年 9 月 10 日就已经成立了人工智能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由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一个由很多下属研究所共建的一所特殊大学,所以人工智能学院也是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承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软件研究所、声学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参与共建,更是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首个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型科教融合学院。并且,人工智能技术学院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所长徐波担任院长。当然,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像其它大学招生本科生,国科大招生主要还是以研究生为主。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强势211大学,其在2017 年 11 月 2 日也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旨在结合其自身的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展人工智能、脑智能与深度学习、视频感知与光电智能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并且,这些专业也直接对接本科生招生。4、苏州大学苏州大学,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其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也较早,在2017 年 11 月 19 日就成立了。5、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2018 年 1 月 18 日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毛军发表示,研究院将立足于:数据、算法、芯片这三大要素,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技术方面,研发新一代机器学习理论与开源软件。6、重庆邮电大学重邮于2018 年 2 月 7 日成立其人工智能学院,并且在 2018 年开始招生,预计到 2020 年基本达到在校生 2100 人,其中研究生 900 人的总规模。7、南京大学南京大学于2018 年 3 月 6 日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由周志华教授主持工作,初定本科生招生规模为 60-100 人。8、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在2018 年 5 月 5 日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将人工智能基础与机器学习、智能控制理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工程、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人工智能应用(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土木、智能金融与商务、智能养老、智能遥感等)8 个方向组建。9、南开大学南开大学于2018 年 5 月 16 日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主要侧重特种机器人、智慧医学工程、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等方向。10、天津大学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天津大学也于2018 年 5 月 16 日这一天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与南开大学不同的是,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主要侧重于脑认知计算、先进机器学习、智能语音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11、吉林大学吉林大学于2018 年 5 月 26 日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当然,在2019年也有不少大学相继成立了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学院,这里不再赘述,下面要介绍的这所大学,虽然是一所211大学,但是其实力一点也不亚于985大学,这所大学就是“北京邮电大学”。12、北京邮电大学在很多大学都相继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时,这所大学却一直“无动于衷”,不过,最近有好消息传来,在2020年1月7日,北京邮电大学终于成立了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学院,可喜可贺。北邮人工智能学院揭牌仪式(官网)在揭牌仪式上,乔建永校长代表学校向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在致辞中指出:学校在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校内相关专业和学科,组建成立了全新的、具有北邮特色的人工智能学院,并着力将其打造为北邮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相信,以北京邮电大学的实力与底蕴,其人工智能学院用不了多久,即可发展为学校乃至于全国人工领域的佼佼者,为企业,为社会输出大量人工智能人才。高考报考建议通过全国大学争相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以及建立人工智能学院,不难看出,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专业。所以,如果大家在高考后,有将来往这方面发展的意向,选择这些已经开设人工智能学院大学的相关专业,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起码,在看得见的几年内,绝对是一个比较吃香的专业,也许,其现在所处的地位正如十年前的计算机专业一样。但是,有一点是需要提醒大家的,那就是这个专业不好学,涉及领域较多,最重要的是需要扎实的数学功底,与算法紧密结合。最后,我们再讨论下人工智能到底属于哪个行业?人工智能归属于哪个行业?对于人工智能的领域划分,可能很多人觉得比较模糊,有人可能觉得应该属于计算机,也有人觉得属于电子工程、自动化等,但是,世界顶级名校“麻省理工学院(MIT)”也将原来的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EECS)拆分为3个系:EE(电子工程)、CS(计算机)、AI+D(人工智能+决策)。所以说,参考这所大学的做法,不难看出,人工智能应该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毕竟,其涉及领域较多,也更为超前一些。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大家对于人工智能这个专业与高校又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吧!

能使

又一研究院落地运营 看哈工大如何在义乌玩转人工智能

今天(8月22日)上午,哈工大机器人义乌人工智能研究院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研究院进入全面正式运营,将助力打造智能服务机器人技术生态圈,为义乌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提供技术驱动源。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韩杰才,义乌市代市长王健共同为哈工大机器人义乌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实习基地揭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信息光电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朱位松,哈工大机器人义乌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马坚伟出席揭牌仪式。哈工大机器人义乌人工智能研究院由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义乌有限公司 、浙江义乌高新区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三方共同设立的事业单位,于2017年11月15日登记注册。研究院内设有语言技术研究所、智能视觉研究所、智能物流研究所、智能传感研究所、集成测试研究所、创新产品研究所等6个研究所及4个职能部门。研究院主要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在智能机器人测试与集成、语言技术、视觉技术、传感技术、智能物流技术以及产品创新转化方面开展重点研究。目前,研究院已吸引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燕山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辽宁鞍山大学等高校的10多名教授来义工作,现有人员近50名,其中高层次人才近50%。在人才聚集的同时,研究院也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各类项目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值得一提的是,研究院结合义乌小商品特点,开发了低成本智能音箱,为毛绒玩具等赋能。揭牌仪式上,朱位松、马坚伟为迈克尔·乔丹院士和斯坦利·奥舍尔院士颁发聘书,正式聘请两位院士为哈工大机器人义乌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此外,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和日方Ground (格朗德)签订了合作协议。

根除者

专访哈工大刘挺教授:自然语言处理迎来黄金时代

机器之心原创作者:李泽南在 11 月 7 日举行的微软 21 世纪计算大会上,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刘挺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前沿进展。演讲过后,机器之心对刘教授进行了专访,他与我们聊到了哈工大近期在 AI 上的研究,国内外 NLP 技术的发展,以及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愿景。刘挺对于国内年轻学者的研究提出了建议,也对目前顶会论文「注水」的现象发表了看法。他还表示,明年哈工大很有可能就会开始招收人工智能专业的本科生了。刘挺教授是国内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领军人物,任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计算机学院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主任。刘挺是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社会计算。其所带领的哈工大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HIT-SCIR)是目前国内顶尖的 NLP 研究机构之一。刘挺教授以下采访内容进行了部分整理。有关哈工大 SCIR机器之心:作为国内顶尖的 AI 实验室,哈工大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HIT-SCIR)近期有哪些新研究?刘挺:我们最近进行了一些有趣的研究。首先是提出了事理图谱,常规知识图谱的每一个节点可以是名词(实体或概念),但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去了解一些事件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事理。现在我们说的深度学习缺少可解释性,事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释推断的原因。这是我们最近研究的一个重点,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目前事理分析的方向还有存在很多挑战,我们欢迎更多的业界的同仁和我们一道继续讨论这个方向。第二个研究有关语义理解。哈工大的句法分析技术在 2018 年的 CoNLL 国际句法分析评测中,针对 57 种语言取得世界第一的成绩,超过了斯坦福、IBM 等大学和公司。尽管如此,用同样的算法在中文和在英文上做句法分析,中文比英文差 8 个百分点左右。我觉得其中的一个核心原因就是中文天然缺少形态、时态的变化。我们提出的「语义依存分析」方法「一步跨越了两步半」,它很像句法分析:句子分析结果也是依存树,但是词间关系已经不是主谓宾状定补等语法关系,而是施事、受事、工具,时间、地点等语义关系。通过一步到位的方法,我们现在能够得到的结果,在语义分析阶段和英文就比较接近了。我很看好这项研究未来的发展,在它做完之后,语义依存树的表示是可以直接帮助回答问题了。在 SCIR 实验室中还有很多研究,覆盖了底层的句法、语义分析,应用层面的人机对话、情感分析、知识图谱等多方面的工作。机器之心:您曾经说过,哈工大 SCIR 的研究工作并不面向纯理论,同时也不完全面向应用,如何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寻求突破性研究?刘挺:哈工大是一所典型的工科大学,我们一直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SCIR 实验室致力于通过和工业界的合作去了解真实问题,同时结合领域内最先进的技术进展寻求新的突破。我们希望站在比企业再超前 3 到 5 年,甚至 5 到 10 年的位置上,通过原理的创新以及纯净的方法,把技术指标向前推进一步。通过和企业的合作,我们发现了很多真实场景下非常有趣的问题。关注国际上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方向理论上的最前沿的突破;同时也关注国家的重大需求、企业的重大需求,然后把两者对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我们主要的工作思路。机器之心:自然语言处理领域(NLP)与数据的结合非常紧密,这需要与科技公司,以及传统公司展开合作。哈工大是如何与工业界展开合作的?刘挺: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是紧密结合的,尤其是机器和用户互动产生的数据,但这些是高校等科研机构所缺乏的。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因为公司拥有大量数据、巨大的算力,才使得它们在某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和企业进行合作。和企业的合作除了数据的获取之外,还可以了解很多非常有价值的真实应用。我们和腾讯有着长达 12 年的深度合作,和科大讯飞也有 4 年的合作关系。我们还和很多公司开展了项目合作,如华为、阿里、小米、搜狗等。NLP 的未来方向机器之心:微软副总裁沈向洋博士说过「人工智能未来的突破在于自然语言理解」。在您看来,目前 NLP 领域中研究人员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刘挺:十年前,自然语言处理在计算机学科中是有些边缘化的,因为它是一个交叉学科,介于工科和文科之间。但今天 NLP 已变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在这其中有技术发展阶段的原因。我们可以把人工智能分类为运算智能:比如下棋的人工智能;感知智能:如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而人脸识别的画面中,还有事物之间的关系,识别这些需要理解更深层次的概念,这些是认知层面的问题。感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大家就会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射到认知智能,思考如何处理人类的抽象表达,这其中包括生活中的对话、企业内部的大量知识,它们是用文字表达的。因此,自然语言处理正变得非常重要,同时自然语言处理还面临着文本领域迁移、文本推理等很多挑战。刘挺教授等人提出的,目前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所面临的挑战。自然语言处理的问题,嵌入到了不同行业的各个问题当中。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云计算的平台可能是由一个部门提供的,但是自然语言处理却是由很多部门都在做——因为无法为不同的行业提供通用的 NLP 技术。我最近总结了自然语言处理由浅入深的四个层面:形式、语义、推理和语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上表中可以看到现在每个问题被人们研究的程度,最近的进展包括分布式语义表示的广泛采用(以 word embedding 为代表),以及知识图谱的作用。自然语言处理现在正处在从语义到推理的过渡阶段。机器之心:听觉、视觉结合的多模态是否会是 NLP 未来很有前途的研究方向?哈工大 SCIR 是否已有这方面的研究了?刘挺:我们在多模态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展,我们正在研究在文本生成方向上,根据图片和视频去生成文字。随着技术的发展,SCIR 未来会跨界地进行一些领域融合的研究。我们认为不同的模态应该会有共同的指向,比如一段视频、新闻图片周围带有文字说明,或语音识别后的文本。我们应该试图通过这些内容去理解人物的情感,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目前人们对于跨媒体的研究仍然不太够,一个原因是大家都觉得在自己的媒体上已经做得挺好,而且可做的事还很多,但我们要认识到: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多媒体环境,机器需要模拟人从多媒体环境中学习的过程。对年轻学者的建议机器之心:刘教授有哪些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建议?博士生应该如何开展 NLP 方面的研究?刘挺:现在,哈工大和国内顶尖高校的学生在 AI 顶会上能够发表很多论文,也获得了一些 Best Paper。但以我的观察,研究生们在选题立意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年轻人有时候比较急,这也可以理解:为了博士毕业,必须发几篇文章。所以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个当前比较流行的,但可能不一定那么有价值的问题,论文发出来就毕业了。他们毕业之后,下一个阶段能否沉下心来,做更具价值的研究呢?但是他又面临职称晋升。所以,我们现在的问题在于技术的跟踪能力非常强,会快速地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但原创性、引领性还不够。我希望那些有志向的研究生在选题立意方面,要有更大的志向,选择更有价值更有挑战性的题目,不要太急,要有决心做出一点新东西来。我们可以看看自然语言处理发展到今天,到底有什么东西是中国人提出来,被世界广泛应用的。我们有一些中文语言知识资源,比如《北大综合语言知识库》和《知网》,但是从算法层面,还缺乏很有影响力的突破性成果。国家提出到 2030 年我们要在国际上引领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未来十多年,我们的年轻人在老师的带领下,应该立更大的志向,而毕业这种特别紧迫的目标,需要适当的协调、平衡一下。机器之心:随着 AI 的火热,人工智能顶会的论文数量也越来越多,但人们发现很多被接收的论文无法经受代码复现的推敲,您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刘挺:一旦论文的导向过重的时候,竞争会很激烈——当你的论文发不出来,可能影响博士毕业,影响到评职称的时候,就会有人急功近利一些。其实科学本来是允许失败的,需要鼓励探索精神,但现状是如果你的指标无法超过 Baseline 或者 state-of-the-art,论文就不容易发表,于是大家就有可能会在一些细节上做一些工程化的东西,去提高技术指标。但论文中往往略去工程细节,而且很可能那些细节就是针对这个数据是有效的,换到另外的数据集上就无效了。这种工作发表之后,大家如果去参考、复现又达不到效果,就是浪费精力。我们需要以更科学、更严谨的态度来对待研究,应该追求真正的原理突破:深度学习刚刚火起来的时候,在 ImageNet 上取得的进步是非常显着的。如果是通过各种调参、工程化和论证提高一点点水平,其实往往没有多少的原理上的进步。我们应该去追求更大的挑战。但另一方面,对于年轻的研究者而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推动原理上的巨大进步,几个百分点的进步也不很不容易。那么那些微小的改进到底有没有价值?我的回答是有价值。在科学的大厦里,微小的改进就像一粒粒沙,聚沙成搭,别人读了这篇论文会得到一点启发,这也是有价值的。但如果有大量的工程的细节进去,好像把指标提高了,实际上并不具有可推广性,这个就没有太大的价值了,代码无法复现的就没有价值,应该摒弃这种做法。机器之心:国内研究机构正活跃在各大机器学习会议上。就您而言,目前国内大学和北美的一些名校相比,还有哪些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刘挺:现在我们通过统计数字可以看到,以论文的数量来看,国内的论文有很多,我们排在非常靠前的位置。但论文的引用的数量还是不多,国际学术影响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我觉得首先我们最大的差距还是原创精神不够,所以原创性的成果不够。但是还有一个次要的因素,因为国外多年来在学术上的领先,所以即使中国人和美国人同时做出结果,外国人一般会倾向于引用美国人的。我觉得国内做科研的机制导致学者们的短期压力过大:毕业的压力、评职称的压力,评上了教授之后还需要去竞争的一些头衔的压力。此外,拿各种项目的压力也比较大,各个学校的考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北美的教授看起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研究。我觉得我们从机制上还无法保证学者能够静下心来。所以我们在一些研究上还没有处于引领的地位。另外,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双向流动通道还不够畅通。像李飞飞从斯坦福离职加盟谷歌,再回到斯坦福,这在中国的企业和大学里是不容易出现的。在中国的一些互联网企业、AI 企业里也聘用了很多学者,但这些学者基本上都是来自海外高校。国内学界与业界的通道是单向的,进入工业界后,你过了三年五载,你想再回去,高校未必有你合适的位置。这一方面从机制上也需要改进。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机器之心:最近国内外很多大学纷纷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哈工大也在今年 5 月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这一机构目前有哪些正在进行的任务?刘挺:在人工智能领域,现在有的学校成立学院,有的学校成立研究院。为了适应国家发展的潮流,除了科研以外,这些机构还要培养人才,我觉得这非常重要。哈工大搞人工智能的团队很多,有一个第三方的统计显示:哈工大培养的人工智能人才是中国最多的。为了顺应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哈工大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在今年 5 月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工作分为四个层次、七个方向。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理论,包括机器学习、脑科学。第二层是核心技术,最主要的就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第三层是系统层面。哈工大在机器人领域实力特别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这方面我们呼应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设置了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这两方面。最后是第四层应用,有关智能金融、智能制造等方面。我们希望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能在一段时间之后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机器之心:哈工大未来也会像其他一些学校那样,招收一些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吗?刘挺:哈工大已经由计算机学院向教育部提交了申请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申请。我国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现在其实有两个番号,一个叫智能科学与技术(如北大),有几十所大学是用这个番号的。也有不少名校想叫人工智能这个名字,这个又申报了一批,这两个名称在未来或许会同时存在。包括哈工大的各家高校,从明年起很可能就会开始本科的人工智能专业招生,相关专业应该很快就会获批。在中国,本科叫专业,硕士博士阶段叫学科。现在国家已经在计算机方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网络空间安全三个一级学科了。我们还希望能够尽快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的建立。现在,哈工大在硕士招生时已开始了调整。我们专门设置了一个人工智能方向的培养方案,以供今年 9 月份新入学计算机学科的同学们自行选择。将来在他们毕业的时候,校方会证明他们是人工智能方向培养的学生。他们的培养的方案体系和一般的计算机的或者软件工程会有所差别。目前,这个方向的报名非常踊跃。 今天有哪些论文值得一读?扫码开启订阅,每天15:00及时速递。

猎尸者

哈工大两教授入选人工智能全球女性榜单

近日,人工智能全球女性榜单(Women in AI)发布,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秦兵教授、姚鸿勋教授榜上有名。此次人工智能全球女性榜单共有179位女性学者入选,其中中国女科学家12位。黑龙江入选此榜单科学家数量在全国各省份中处于领先。此次榜单由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发布,旨在通过 AMiner(科技情报大数据挖掘与服务系统平台)学术数据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人工智能学科最有影响力、最具活力的女性学者。该榜单基于2020年1月发布的2000位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AI学者榜单(AI 2000),遴选出179位在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女性学者。秦兵,哈工大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篇章理解与生成,情感计算等。担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语言与知识计算专委会副主任,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顶级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姚鸿勋,哈工大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智能、多媒体数据分析与理解、视频监控、模式识别。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等,在高影响因子国际期刊和顶级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973”项目等多项,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教学成果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