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山东省4所“双一流”高校介绍马后炮

山东省4所“双一流”高校介绍

山东省,中国华东地区的一个沿海省份,简称鲁,省会济南。山东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地跨淮河、黄河、海河、小清河和胶东五大水系;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截至2020年6月,山东省辖16个地级市。截至2019年末,山东省常住人口10070.21万人。山东省高等院校名单:01山东大学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山东大学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 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八个校园的办学格局;设有55个教学院系,4所附属医院,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实习医院;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本科专业1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在职教职工7493人(不含附属医院);有全日制本科生40789人,研究生18816人,留学生3791人。02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OUC),简称中国海大、海大,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私立青岛大学。1930年,在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大学基础上成立国立青岛大学。学校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在建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三亚研究生院 ;设有19个学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有教职工367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 ;全日制在校生273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硕士10400余人、博士1900余人。0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始建于1985年,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坐落于胶东半岛的海滨城市威海,是哈工大“一校三区”办学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位列“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C9联盟”。哈工大(威海)是哈工大一校三区办学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 年,经原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成立,2002年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即哈工大威海校区。哈工大(威海)校园占地面积1860余亩;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1000 多人;设有11个院(系)和2个教学部,有37个本科专业,另有8个新工科专业及方向;与校本部共享18个博士点和30个硕士点,其中单独设有三个学科硕士点;拥有8个山东省重点学科,6个山东省特色专业;10位院士定期来校区工作,并建有实验室和科研团队。0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学校始建于1953年,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8年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学校有青岛、东营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4774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84万册;下设19个学院(部);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2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8个本科专业 。

韩国版

这所“国字号”211大学,将布局山东,考研的学生有福了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事业蓬勃发展,趋向于异地建立新校区或者研究所,一方面可以拓展办学空间、扩大办学规模,另一方面,可以就近利用资源,参加当地的研发项目。同时也可以推动当地的人才发展,为当地人才培养提供高质量的培养基地。这样的互利互惠,成为了高校和地方合作最为有效的一条,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国的中科院就是如此,在多地建立研究所,招收研究生;而近期,山东迎来一所211大学,这所大学即将落户青岛,招收研究生。这所大学就是中国药科大学。虽然这所大学以国字号命名,但是学校强校如林的江苏省,显得十分低调,不过学校作为医科类院校,排名国内前十。学校建立于1925年,当中经历三次搬迁,最终回到了南京,和当地多所大学的药学系合并,成立华东药学院。直到1986年才升级成为中国药科大学。根据近期的消息,中国药科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正式获得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即墨区政府及中国药科大学等合作各方批准,近期政校企三方将正式签约。这对于山东省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众所周知,虽然山东所高校众多,但是没有一所实力很强的医科大学支撑,仅有近些年来才合并成立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以及比较分散的医学院,整体实力不强,大多数想要在省内读医学类专业,要么报考本省最好得985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要么就此沉沦普本,报考该省份的医学院,呈现出两极分化。有了中国药科大学的落户,无疑是填补了山东省重点医科大学的空白。另外,该校的创新研究院下设药物临床研究中心以及人才培养中心,是集多学科交叉融合于一体的药物临床价值评估台,弥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再加上学校可以借助青岛的平台,与相关的药企在海洋生物领域进行合作研发,不仅有了外界资金的扶持,还能够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这样一来,可以取得双赢的效果。为什么这么多高校偏爱落户山东其实,中国药科大学并不是第一所入驻山东的高校,在之前就有985、211工程高校落户山东,比如清华、北大、人大、哈工大、北航、复旦、天大、川大、中国农大等一批“名牌大学”入驻。首先,虽然山东省不像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知名度高,但是该省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处于经济开放前沿,经济水平排名全国前五,整体上并不落后。其次,山东省作为孔子的故乡,历史积淀厚重,读书风气浓厚,人才质量也很高。最后,名校偏爱山东,也与青岛、济南等地的高校落户政策有着很大联系,像青岛,就专门规划的大片空地,引进全国各地高校落户,而且条件十分优惠。以上就是中国药科大学落户山东的基本情况,对于医学类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进行留言探讨。

溱洧

又一“双一流”高校落户山东,即将投入使用

据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官网消息,7月21日,哈工程烟台研究(生)院项目现场举行专题工作推进会。据悉,该项目一期工程正在进行最后的攻坚阶段,将于8月底正式交付校方启用。专题推进会现场受疫情影响,项目进度及各方面筹备工作不同程度有所延缓,目前离工程交付仅剩1个多月的时间,可谓时间紧、任务重,为此开发区管委成立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职能部门以相对集中办公的方式,在项目现场践行“一线工作法”,聚焦院区工程建设、校舍安全、食宿运营、环境整治、卫生医疗等重点领域。项目航拍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是烟台市政府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合作共建的“研究院+研究生院+产教融合基地”三位一体的院区,是烟台市引入的首个“双一流”高校研究生院项目,对开发区乃至烟台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深海工程装备、海洋特种材料2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已成功获批,近百名教授团队及科研人员驻区开展前期工作。烟台院区已与万华化学、中集来福士、东方电子、泰和新材、艾睿光电等46家知名烟企建立合作关系,其中与18家骨干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技术攻关、试验平台共建等方面合作,参与省、市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项目效果图除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项目外,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近日也传来新消息。8月10日,西海岸新区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人才公寓项目作为重点项目之一参加古镇口核心区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公司董事长孙宏放出席开幕仪式。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人才公寓项目位于古镇口核心区科教创新园,占地171亩,总投资27亿,计划2022年建成使用。该项目能够有效解决青岛创新发展基地教职工及引进人才的实际居住问题,对学校凝聚力量、吸引人才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项目一期计划至2021年达到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运行三年后,学生规模力争达到10000人,其中研究生规模力争达到4000人。项目投入使用以后,将加快西海岸新区船舶海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战略高技术发展,通过校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吸纳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经验和优质资源,支撑西海岸新区在海洋产业领域发展的国际化,实现校地双方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预言者

瞭望|不临海却深谙海,解密哈工程创新密码——专访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行业特色型大学,要想抓住未来,就必须从“我会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站位转换成“国家需要什么就干什么”当前高校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敏锐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而非被动地应、懒惰地守、惯性地走,要把自己做成自变量,影响因变量高校不应在几千、几百亩土地上封闭起来培养人才,而是要在集结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中办“大教育”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杨思琪在远离大海的哈尔滨,在地处高寒的中国东北角,“国防七子”中唯一一所船海特色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下称哈工程),始终以追求服务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战略需求为使命担当,打造了一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为船、为海、为国防”的杰出人才,为海洋强国贡献了力量与智慧。这里产生过我国第一艘试验潜艇、第一部舰载计算机等数十项“共和国第一”。建校初期还有200余名共和国将军、50余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39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数千名高级工程师和教授从这里走出。近30年来,哈工程又向“三海一核”领域和国防系统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这些成就何以得来?又如何继往开来?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全面解读这所大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国家需要什么就干什么”《瞭望》:如果把哈工程比作人,你怎么形容她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又是如何练就的? 姚郁:哈工程师生传承着鲜明的“以忠诚为境界,以船海为特色”的精神气质。这一气质的练就与这所学校的办学历程相关。学校60余年的风雨变迁始终与新中国命运息息相关,她的前身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她培养的13届学员成才率极高,她的科研也有力推进了新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很好地诠释了高校对社会的贡献。1970年,她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在原址组建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即“哈船院”。当年的学校领导集体在困境中克服各种困难,缔造了国内一流的船海核学科,创造了一大批高端科研成果,解决了诸多领域人才短缺和断档问题,支撑了国防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今天的哈工程传承红色基因,坚守“为船为海为国防”的使命担当,积淀形成深厚的“三海一核”特色优势,“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办学境界更是内化为师生自觉的价值追求。《瞭望》: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国家对创新提出更高要求的前提下,学校如何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上布局? 姚郁: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作为船海核领域的重要创新力量,学校聚焦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主动谋划布局,充分发挥海洋强国战略中“国家队”的作用,发挥科研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先行军”作用,面向国家和国防需求,发挥优势、拓展布局,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为此,学校主要在承担重大科研任务、打造国之重器、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创新、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推进高质量科研平台建设、探索推进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尝试。2020年,全国第六家、海洋领域唯一创新工作站——水下智能技术协同创新工作站获批建设。工作站集中了学校在水下无人系统、水下智能探测和水下智能技术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深度协同,将着力解决深远海领域创新活力不足问题,以体制机制创新带动技术创新,解决一批前沿科学问题,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难题,推出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培养一批优秀人才,走出一条国防科技创新的可复制、可推广新路。协同创新工作站的建立充分彰显了学校在特色优势领域围绕国家战略主动谋划布局的能力。作为另一个服务国家战略的平台,复杂动力学与控制创新中心也已通过评审。创新中心是学校牵头,联合多家优势单位,在学校青岛创新发展基地建立的贯通产学研用的创新平台,以探索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装备研制全创新链条协调的创新机制,引领装备创新发展和颠覆催生。创新中心不但是校内科研团队跨学科的协同,更是全国范围内跨行业的大协同,是新形势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体现。《瞭望》:学校是基于什么样的理念和站位做了这样的布局? 姚郁:要想抓住未来,就必须从“我会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站位转换成“国家需要什么就干什么”,更加注重原始创新、更加注重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更加注重方向引领,引导广大教师做真科研,把科研成果应用于祖国的海洋国土和国家急需。创新工作站也好,创新中心也好,都会遇到技术挑战,都要寻求“从0到1”的突破。通过创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目的是以增量创新带动存量变革,这就是我们这所行业特色型大学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哈工程人的血脉中有这样的基因,这也是我们要在新时代交好的历史答卷。培养船海核关键领域紧缺人才《瞭望》:你怎么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国际形势变化对哈工程发展的影响?姚郁:面对当前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哈工程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大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需要客观冷静地认清形势,走出一条科技和人才培养自立自强之路,为国防事业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培养船海核关键领域的紧缺人才。《瞭望》:船海核关键领域的紧缺人才具体所指是什么?姚郁:主要是三类紧缺人才。第一类是行业高精尖的急缺人才,即立足“三海一核”专业特色,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乐于探索、务实笃行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第二类是顺应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即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包括学校与中船集团、中核集团等联合培养博士生。第三类是适应新军事变革的急需人才,比如开展国防科技创新的高级研究型人才等。目前,我们与军事科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就属于这类人才。《瞭望》:培养这些紧缺人才的关键是什么?哈工程有哪些重点举措?姚郁:关键是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哈工程为此推出了“师资队伍建设20条”,涉及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专任教师分类发展、构建创新领军人才特区政策等多方面内容。比如,为深度对接制造强国、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学校建立了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制度,对创新领军人才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绩效分配、评价考核等方面赋予更大的自主权。对承担国防科研任务的科研人员,探索职称评审新举措。为引导教师在世界科技前沿、新兴领域及解决“卡脖子”问题等方面开展持续深入研究,学校还加大了经费投入和政策性供给,力求重点培育与引进一批具有“领跑”潜质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后备青年人才。同时,重点扶持一批潜心教育教学的学术骨干,充分调动全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培育造就一支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2016年以来,学校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52人次,引进高水平师资352人,新增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黑龙江省“头雁”团队12支,有力支撑了国家战略和国防以及行业的重大需求。学校还进一步完善了博士后管理制度,建立了具有竞争力的博士后人员薪酬待遇体系,使之成为聚集、培养、选拔优秀青年教师的蓄水池。注重以重大重点项目为牵引,推动青年人才主动融入学术圈,扩大学术影响力。哈尔滨工程大学师生在学校操场上建起“雪地航母”(2020年11月22日摄) 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拓展布局未来人才培养《瞭望》:哈工程曾经培养了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副总设计师孙光甦,“蛟龙”号首席潜航员、我国多型潜水器总师叶聪等一批船海核领域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未来,学校将如何布局和拓展人才培养?姚郁:未来的人才培养,我们不会改变哈工程多年坚守培养行业关键领域紧缺人才的初心使命,也不会改变培养“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可靠顶用”毕业生的定位,我们会大胆推进人才培养改革,适应人才需求新变化,回应国家关切和社会关切。近几年,学校一直谋划和拓展两个新的板块,展开人才培养的新布局。一是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建立中英首个船海特色合作办学机构。英国高等教育有900年的历史,海洋装备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经过两年努力,学校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建立了中英首个船海特色合作办学机构,依托船舶工程、轮机工程、自动化工程、水声工程4个专业,在智慧海洋领域开展合作教育和研究,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吸收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打造人才培养新的高地。2020年9月,首批137名新生进入联合学院学习,招生超出预期,得到社会高度认可。二是布局智慧海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着力培养引领智慧海洋科技发展的领军人才。新学院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坚持面向未来、坚持学生中心、坚持体系重构、坚持多元协同,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实施“12345”行动计划。1是一个目标,即面向海洋未来,聚焦智慧海洋,培养能够引领智慧海洋科技发展的领军人才;2是两项探索,即探索海洋领域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规律、探索智慧海洋未来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模式;3是三项改革,即课程体系改革、教学体系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改革;4是四项举措,即科教融合育人、产教融合育人、军民融合育人、国际合作育人;5是五项保障,即党的领导、组织保障、条件保障、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学校希望通过这两个本科生育人实验高地,培养更能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瞭望》:本科生之外,体现一所研究型大学培养实力的其实是研究生教育,哈工程在研究生教育上又有哪些新拓展、新布局?姚郁:国内研究生教育现状基本是“山羊和绵羊一起放”,即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混在一起培养。但专业学位定位是面向工程应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人才,学术学位更强调培养科学家型的人才。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上,学校与现实需求还有差距,正通过调动社会资源、挖掘与地方和企业合作办学,不断提升培养能力。2020年,学校在烟台布局建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烟台研究(生)院,突出产教融合,与烟台市40余家行业骨干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人才,首批40余位老师、571名研究生已经入院入企开展科研和学习。这一方面充分调动和利用了社会资源培养高层次专业学位人才,另一方面也精准对接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校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希望通过这个突破,带动高层次人才培养整体水平的提升,努力在全国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打造产教融合标杆。从2018年开始,学校与军事科学院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以军地双导师模式,开展新军事变革急需人才联合培养。每年招生40名博士、20名硕士,合作导师近百人,获得教育部认可。《瞭望》:站在国家教育改革新发展阶段的起点,你有哪些思考和谋划?姚郁:这些年来,围绕新时代国家对人才的新需求,学校一直没有停止探索和思考。新形势、新阶段下,作为校长,我也越来越感受到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清晰和提高。特别是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和2020年7月底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对新历史阶段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从中领会到,在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哈工程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培养高层次人才上,责无旁贷。为此,从去年开始,学校针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三个办学的核心内容陆续展开大规模论证,组织召开了200多场座谈会。经过半年多系统梳理,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现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先后出台本科生人才培养40条、研究生人才培养20条、科研20条和师资队伍建设20条,统称为“工程100条”,基本理清了未来3~5年哈工程的发展思路与格局,为师生注入发展动力与信心,也将推动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把自己做成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瞭望》:近年哈工程围绕沿海城市正加快布局拓展,这是在寻找船海梦的着陆点吗?姚郁:应该说,哈工程虽然是一所船海特色鲜明的高校,但她居于内陆,并不临海,所以打造哈工程的“出海口”是学校几代人的共同梦想。青岛是我们最早进行布局的沿海城市,我们希望借此打造人才高地,海上试验场,推进国际化办学,拓展新兴交叉学科。这四个定位,目前一直在有序推进。学校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还联手打造了全国唯一一个军民两用海上综合试验场,未来这一试验场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开展科研工作。2020年,学校又主动融入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战略,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共建创新发展基地,为我国深海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贡献力量。《瞭望》:你怎么看高等教育的未来和发展重点?姚郁:我认为,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全面的人,不被具体事务所限制,不被某一专业所束缚。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以往,我们的教育多培养单一专业、单一学科的人才,习惯于在原来固有的舒适圈钻研,实际上不利于学生成长。这体现了教师指导能力、师资配比水平的不足,凸显了教育模式改革的紧迫性。当前一些教育领域暴露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所造成的,比如我们更多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该如何适应社会需求,提升抗压能力。高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归根结底是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体现。高校不断提升教师水平、改善办学条件,都是为了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应该教会学生怎样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建设性地改造社会,为促进社会良性发展贡献力量。当前高校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敏锐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而非被动地应、懒惰地守、惯性地走,要把自己做成自变量去影响因变量。我认为,高校不应在几千、几百亩土地上封闭起来培养人才,而是要在集结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中办“大教育”,这种方式既解决高校为社会服务的问题,又解决了人才培养载体的问题。我们应该以开放的思维、全新的体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需求,符合公众期待,得到用人单位认可。对于未来不确定性,我们不要抱有任何幻想,要立足于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灵台

瞭望丨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 姚郁:稳扎稳打“三海一核” 培养国家关键领域紧缺人才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思琪   ◇行业特色型大学,要想抓住未来,就必须从“我会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站位转换成“国家需要什么就干什么”  ◇当前高校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敏锐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而非被动地应、懒惰地守、惯性地走,要把自己做成自变量,影响因变量  ◇高校不应在几千、几百亩土地上封闭起来培养人才,而是要在集结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中办“大教育”  在远离大海的哈尔滨,在地处高寒的中国东北角,“国防七子”中唯一一所船海特色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下称哈工程),始终以追求服务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战略需求为使命担当,打造了一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为船、为海、为国防”的杰出人才,为海洋强国贡献了力量与智慧。    这里产生过我国第一艘试验潜艇、第一部舰载计算机等数十项“共和国第一”。建校初期还有200余名共和国将军、50余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39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数千名高级工程师和教授从这里走出。近30年来,哈工程又向“三海一核”领域和国防系统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    这些成就何以得来?又如何继往开来?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全面解读这所大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国家需要什么就干什么”    《瞭望》:如果把哈工程比作人,你怎么形容她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又是如何练就的?    姚郁:哈工程师生传承着鲜明的“以忠诚为境界,以船海为特色”的精神气质。    这一气质的练就与这所学校的办学历程相关。学校60余年的风雨变迁始终与新中国命运息息相关,她的前身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她培养的13届学员成才率极高,她的科研也有力推进了新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很好地诠释了高校对社会的贡献。    1970年,她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在原址组建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即“哈船院”。当年的学校领导集体在困境中克服各种困难,缔造了国内一流的船海核学科,创造了一大批高端科研成果,解决了诸多领域人才短缺和断档问题,支撑了国防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今天的哈工程传承红色基因,坚守“为船为海为国防”的使命担当,积淀形成深厚的“三海一核”特色优势,“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办学境界更是内化为师生自觉的价值追求。    《瞭望》: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国家对创新提出更高要求的前提下,学校如何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上布局?    姚郁: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作为船海核领域的重要创新力量,学校聚焦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主动谋划布局,充分发挥海洋强国战略中“国家队”的作用,发挥科研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先行军”作用,面向国家和国防需求,发挥优势、拓展布局,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    为此,学校主要在承担重大科研任务、打造国之重器、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创新、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推进高质量科研平台建设、探索推进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尝试。    2020年,全国第六家、海洋领域唯一创新工作站——水下智能技术协同创新工作站获批建设。工作站集中了学校在水下无人系统、水下智能探测和水下智能技术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深度协同,将着力解决深远海领域创新活力不足问题,以体制机制创新带动技术创新,解决一批前沿科学问题,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难题,推出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培养一批优秀人才,走出一条国防科技创新的可复制、可推广新路。协同创新工作站的建立充分彰显了学校在特色优势领域围绕国家战略主动谋划布局的能力。    作为另一个服务国家战略的平台,复杂动力学与控制创新中心也已通过评审。创新中心是学校牵头,联合多家优势单位,在学校青岛创新发展基地建立的贯通产学研用的创新平台,以探索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装备研制全创新链条协调的创新机制,引领装备创新发展和颠覆催生。创新中心不但是校内科研团队跨学科的协同,更是全国范围内跨行业的大协同,是新形势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体现。    《瞭望》:学校是基于什么样的理念和站位做了这样的布局?    姚郁:要想抓住未来,就必须从“我会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站位转换成“国家需要什么就干什么”,更加注重原始创新、更加注重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更加注重方向引领,引导广大教师做真科研,把科研成果应用于祖国的海洋国土和国家急需。    创新工作站也好,创新中心也好,都会遇到技术挑战,都要寻求“从0到1”的突破。通过创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目的是以增量创新带动存量变革,这就是我们这所行业特色型大学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    哈工程人的血脉中有这样的基因,这也是我们要在新时代交好的历史答卷。    培养船海核关键领域紧缺人才    《瞭望》:你怎么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国际形势变化对哈工程发展的影响?    姚郁:面对当前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哈工程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大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需要客观冷静地认清形势,走出一条科技和人才培养自立自强之路,为国防事业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培养船海核关键领域的紧缺人才。    《瞭望》:船海核关键领域的紧缺人才具体所指是什么?    姚郁:主要是三类紧缺人才。第一类是行业高精尖的急缺人才,即立足“三海一核”专业特色,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乐于探索、务实笃行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    第二类是顺应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即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包括学校与中船集团、中核集团等联合培养博士生。    第三类是适应新军事变革的急需人才,比如开展国防科技创新的高级研究型人才等。目前,我们与军事科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就属于这类人才。    《瞭望》:培养这些紧缺人才的关键是什么?哈工程有哪些重点举措?    姚郁:关键是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哈工程为此推出了“师资队伍建设20条”,涉及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专任教师分类发展、构建创新领军人才特区政策等多方面内容。比如,为深度对接制造强国、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学校建立了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制度,对创新领军人才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绩效分配、评价考核等方面赋予更大的自主权。对承担国防科研任务的科研人员,探索职称评审新举措。    为引导教师在世界科技前沿、新兴领域及解决“卡脖子”问题等方面开展持续深入研究,学校还加大了经费投入和政策性供给,力求重点培育与引进一批具有“领跑”潜质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后备青年人才。同时,重点扶持一批潜心教育教学的学术骨干,充分调动全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培育造就一支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    2016年以来,学校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52人次,引进高水平师资352人,新增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黑龙江省“头雁”团队12支,有力支撑了国家战略和国防以及行业的重大需求。    学校还进一步完善了博士后管理制度,建立了具有竞争力的博士后人员薪酬待遇体系,使之成为聚集、培养、选拔优秀青年教师的蓄水池。注重以重大重点项目为牵引,推动青年人才主动融入学术圈,扩大学术影响力。    拓展布局未来人才培养    《瞭望》:哈工程曾经培养了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副总设计师孙光甦,“蛟龙”号首席潜航员、我国多型潜水器总师叶聪等一批船海核领域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未来,学校将如何布局和拓展人才培养?    姚郁:未来的人才培养,我们不会改变哈工程多年坚守培养行业关键领域紧缺人才的初心使命,也不会改变培养“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可靠顶用”毕业生的定位,我们会大胆推进人才培养改革,适应人才需求新变化,回应国家关切和社会关切。    近几年,学校一直谋划和拓展两个新的板块,展开人才培养的新布局。    一是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建立中英首个船海特色合作办学机构。英国高等教育有900年的历史,海洋装备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经过两年努力,学校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建立了中英首个船海特色合作办学机构,依托船舶工程、轮机工程、自动化工程、水声工程4个专业,在智慧海洋领域开展合作教育和研究,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吸收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打造人才培养新的高地。2020年9月,首批137名新生进入联合学院学习,招生超出预期,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二是布局智慧海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着力培养引领智慧海洋科技发展的领军人才。新学院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坚持面向未来、坚持学生中心、坚持体系重构、坚持多元协同,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实施“12345”行动计划。1是一个目标,即面向海洋未来,聚焦智慧海洋,培养能够引领智慧海洋科技发展的领军人才;2是两项探索,即探索海洋领域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规律、探索智慧海洋未来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模式;3是三项改革,即课程体系改革、教学体系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改革;4是四项举措,即科教融合育人、产教融合育人、军民融合育人、国际合作育人;5是五项保障,即党的领导、组织保障、条件保障、政策保障、经费保障。    学校希望通过这两个本科生育人实验高地,培养更能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瞭望》:本科生之外,体现一所研究型大学培养实力的其实是研究生教育,哈工程在研究生教育上又有哪些新拓展、新布局?    姚郁:国内研究生教育现状基本是“山羊和绵羊一起放”,即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混在一起培养。但专业学位定位是面向工程应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人才,学术学位更强调培养科学家型的人才。    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上,学校与现实需求还有差距,正通过调动社会资源、挖掘与地方和企业合作办学,不断提升培养能力。2020年,学校在烟台布局建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烟台研究(生)院,突出产教融合,与烟台市40余家行业骨干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人才,首批40余位老师、571名研究生已经入院入企开展科研和学习。    这一方面充分调动和利用了社会资源培养高层次专业学位人才,另一方面也精准对接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校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希望通过这个突破,带动高层次人才培养整体水平的提升,努力在全国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打造产教融合标杆。    从2018年开始,学校与军事科学院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以军地双导师模式,开展新军事变革急需人才联合培养。每年招生40名博士、20名硕士,合作导师近百人,获得教育部认可。    《瞭望》:站在国家教育改革新发展阶段的起点,你有哪些思考和谋划?    姚郁:这些年来,围绕新时代国家对人才的新需求,学校一直没有停止探索和思考。新形势、新阶段下,作为校长,我也越来越感受到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清晰和提高。    特别是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和2020年7月底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对新历史阶段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从中领会到,在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哈工程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培养高层次人才上,责无旁贷。    为此,从去年开始,学校针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三个办学的核心内容陆续展开大规模论证,组织召开了200多场座谈会。经过半年多系统梳理,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现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先后出台本科生人才培养40条、研究生人才培养20条、科研20条和师资队伍建设20条,统称为“工程100条”,基本理清了未来3~5年哈工程的发展思路与格局,为师生注入发展动力与信心,也将推动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把自己做成自变量影响因变量    《瞭望》:近年哈工程围绕沿海城市正加快布局拓展,这是在寻找船海梦的着陆点吗?    姚郁:应该说,哈工程虽然是一所船海特色鲜明的高校,但她居于内陆,并不临海,所以打造哈工程的“出海口”是学校几代人的共同梦想。    青岛是我们最早进行布局的沿海城市,我们希望借此打造人才高地,海上试验场,推进国际化办学,拓展新兴交叉学科。这四个定位,目前一直在有序推进。学校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还联手打造了全国唯一一个军民两用海上综合试验场,未来这一试验场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开展科研工作。    2020年,学校又主动融入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战略,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共建创新发展基地,为我国深海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贡献力量。    《瞭望》:你怎么看高等教育的未来和发展重点?    姚郁:我认为,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全面的人,不被具体事务所限制,不被某一专业所束缚。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以往,我们的教育多培养单一专业、单一学科的人才,习惯于在原来固有的舒适圈钻研,实际上不利于学生成长。这体现了教师指导能力、师资配比水平的不足,凸显了教育模式改革的紧迫性。    当前一些教育领域暴露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所造成的,比如我们更多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该如何适应社会需求,提升抗压能力。    高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归根结底是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体现。高校不断提升教师水平、改善办学条件,都是为了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应该教会学生怎样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建设性地改造社会,为促进社会良性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高校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敏锐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而非被动地应、懒惰地守、惯性地走,要把自己做成自变量去影响因变量。    我认为,高校不应在几千、几百亩土地上封闭起来培养人才,而是要在集结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中办“大教育”,这种方式既解决高校为社会服务的问题,又解决了人才培养载体的问题。我们应该以开放的思维、全新的体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需求,符合公众期待,得到用人单位认可。    对于未来不确定性,我们不要抱有任何幻想,要立足于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银英

烟大鲁东博士点难以突破下,重庆大学和哈工程成功落地烟台

位置逐渐尴尬的烟台山东的经济一直以来被誉为“群象经济”,以均衡的发展模式为人称道。这反映在山东的GDP在过去几十年一直雄踞我国前三甲,甚至一度高居第一,第二的位置也是直到2009年才被江苏超过。但其区域内却缺乏核心城市,没有一座城市能代表山东去参与激烈的竞争,每年的人口净流出更是凸显这一问题的严峻。针对以上问题,山东推出了“三核引领”的城市发展策略。即省内围绕济南、青岛和烟台这三座领头羊发展,打造山东的桥头堡。这三座城市中,青岛面临着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险境,“北方第三城”的地位如今愈发岌岌可危,与追兵郑州差距缩小在百亿之内。青岛省会济南合并莱芜之后,彻底甩开烟台的追赶,稳坐省内GDP第二的交椅。但在全国来看,9000亿级城市的竞争则更加激烈,济南能否甩开西安和合肥等城市成为一大看点。与济南和青岛精彩的追逐战相比,烟台的身影则略显落寞,其独处7000亿档位,与济南等9000亿城市差距较大,后边追兵也还尚远。没有好大学的烟台而在高教领域,烟台与济南青岛的差距则更加突出。济南作为省会,拥有山东大学这所山东最高学府,且拥有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老牌省属重点大学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新起之秀。而青岛拥有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所高水平大学,还拥有山东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顶尖大学的异地校区以及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等省属重点大学。烟台大学相比之下,烟台的高教力量则显得格外薄弱。作为山东经济第三城,烟台仅有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和山东工商学院三所高校。但三所高校的综合实力在山东省内都难以跻身前十位,且三所高校都是硕士授予权单位而非博士授予权单位,这意味着这三所高校至今无法招收博士。这意味着三所高校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有限。重庆大学和哈工程“孔雀东南飞”尽管烟台在全国的GDP已不再领先,区位优势也不如早年那样明显,但烟台还是把握住了一些关键机会,大力走访名校名所,希望能和他们强强联合,助推烟台的社会经济发展。经过一番努力,烟台方面最终引进了重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顶尖高校来烟台设立校区、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兰州大学虽然烟台方面努力争取,但同样也会遇到一些困难。2018年,烟台方面主动拜访兰州大学,邀请兰州大学在烟台设立研究生院或研究院。2018年年底在烟台教育局答网友问中已经明确提出兰州大学拟赴烟台设立研究院。但是直到近期,兰州大学烟台研究院还未落地,反而传出了兰州大学赴上海和深圳设立研究院的消息。因此,烟台方面争取名校名所落地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也是充满波折的。但念念不忘,终有回响。烟台方面近年就引进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和重庆大学这两所一流研究型大学,设立研究生院。重庆大学首先,两所高校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顶尖名校,两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总体上是很难支撑名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引育的。因此,赴烟台设立研究生院对于完善两所高校在全国的布局具有积极意义。如果青烟威地区可以进一步大发展,两所高校可继续在此地区加大资源的部署。即使烟台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在烟设立研究生院也不算损失。其次,烟台缺乏重点高校的现状意味着烟台将重金支持以上两所高校研究生院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两所高校来烟设立研究生院将重点培养烟台优势产业亟需的人才,这对烟台日后的发展将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因此,烟台方面的支持力度想必不会太弱,这样才得以顺利将两所高校引进。哈尔滨工程大学因此,尽管烟台在省内逐渐与济南拉开距离。但相信在“三核引领”的政策支持下,以及整个城市的努力下,烟台仍将在国内拥有一席之地。您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如果喜欢,一定记得关注哦,带给你好看的高校历史和发展现状研究!如有志愿填报问题,欢迎咨询探讨!

玻璃湖

青岛最被济南看不起的一点,目前正在超越济南

在齐鲁大地,济南与青岛的竞争的,往往是一个引起山东人都关注的话题。目前,青岛在自然环境、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已经超越了济南。在这一点,大多数济南人都认可,但青岛有一点往往被济南看不起,那就是文化。山大青岛校区济南认为青岛城市文化底蕴少,而济南文化深厚。同时,济南的高校数量远超过青岛,所以一说到文化和高校数量,青岛人都没了脾气。但事物是发展的,如今青岛最不被济南看不起的这一点,目前正在超越济南,或者说已经超越的济南。哈尔滨工程大学设计方案出炉、青岛大学胶州科教园奠基……近来,青岛引进高校以及部分驻青高校新校区建设的消息不断,也在彰显着高校引进的青岛“速度”。高校引进让越来越多的青岛人可以更方便地在家门口读名校,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来到青岛。2017年,青岛市新引进的高校有4所,加上原有驻青高校,在青高校数量已超过50所。 在“双一流”高校建设方面,在青高校“双一流”建设取得突破,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入选国家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青岛大学等高校共11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 在高校数量和质量上,青岛正在超越济南!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以来,青岛市继续引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先后签约引进了中国社科院大学、剑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8所知名国内外高校,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全面启用。启动各高校研究院、研究生院落地招生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天津大学青岛研究生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等已完成2017年研究生招生,随着新生入学和研究院落地运行,我市高端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石油大目前在全国高校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青岛办校的高校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大学哈工大中国石油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这些高校,有几所在济南设置的教学或研究机构呢?哈工大青岛校区

见一丈人

2019这些高校落地青岛!央美青岛校区等最新进展来了

康复大学、央美青岛校区、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2019年青岛高校朋友圈不断扩容越来越多的优质高校资源在青岛落地青岛学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大学这些高校进展如何?↓↓↓↓康复大学(筹)选址青岛并正式揭牌 2020年3月动工2019年6月,康复大学(筹)举行揭牌仪式今年6月,在青岛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上,康复大学(筹)举行揭牌仪式,这标志着康复大学的筹建进入快车道。康复大学网络概念图康复大学作为国家级大学、国际一流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由山东省主办,中国残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共同建设,驻地青岛市,项目选址在高新区南部滨海地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康复大学建设,将其纳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康复大学建设将以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为标准,秉持当代先进康复理念,融合医学、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等,建设一所以研究为基础、以康复应用为主导的新型大学。学校预计2020年3月动工建设,3年内建成。青岛工程职业学院今年9月首次招生青岛工程职业学院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 图源:网络青岛工程学院,是今年3月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整合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资源设立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位于青岛市高新区,规划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25.7万平方米,规划在校生规模10000人。2019年9月首次招生,开设药品生物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新能源汽车技术等6个专业,计划招生480人,实际招生500余名。山东文化产业学院主体工程完工山东文化产业学院鸟瞰日景图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是2009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大众报业集团投资创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山东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专门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学院于2018年整体搬迁至莱西市。2019年3月校区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学院一期主体工程顺利封顶,正抓紧推进内部装修、附属设施施工等工作,预计于2020年3月春季开学时投入使用。青科大中德国际合作区(青岛校区)正式启用青科大中德国际合作区(青岛校区)今年9月,青岛科技大学位于西海岸新区的中德校区正式启用,意味着青科大正式开启“三地五校区”办学模式,即青岛的崂山校区、四方校区、中德校区,高密校区和济南校区。青科大中德国际合作区(青岛校区)这是位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内唯一一个高校校区,意味着山东省自贸区批复后的第一家中德高水平合作办学项目落地开花。学校设有中德工程学院和中德技术学院,同时设有1个教育部留学培训基地和10个左右的中德国际合作研究所研究员,集高等教育、产教融合、高端科研和国际交流功能为一体。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项目进展顺利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建设现场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项目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由中国科学院、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主要建设“一集群两院三中心”。“一集群”即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13家涉海研究所交叉研究集群。“两院”即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和先进技术学院,“三中心”即青岛科教园发展中心、海洋创客中心和产业研发中心。该项目于2016年9月26日开工奠基,规划用地2000亩,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年底一期工程27栋楼将全部完工。青岛科教园一期项目建成后,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将落户于此。除此之外,位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一期项目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投入使用后,面向海洋科研类相关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进行专业培养,近期暂不面向本科阶段招生。青岛理工大学主校区2020年全面移师西海岸校园主入口景观透视青岛理工大学嘉陵江路校区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嘉陵江东路777号。分一期和二期,总占地面积1400余亩,原总规划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学生20000人。目前,一期已建成22.9万平方米,二期工程的各项建筑设施也正按计划稳步推进。景观鸟瞰效果图今年9月,青岛理工大学位于西海岸新区的长江路校区开启了大搬迁,西海岸新区的长江路老校区南院(珠江路片区)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4个学院陆续搬迁至嘉陵江路校区。根据战略部署,2020年9月,青理工市北校区的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将从市北区整体搬迁至嘉陵江路校区,行政主体同样西移,届时,主校区将从市北校区全面转移至嘉陵江路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预计2021年秋季投入使用青岛创新发展基地项目总体规划图 图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即黄岛区)古镇口融合创新示范区,规划占地2000亩,总建筑面积约140万平方米。教学综合楼施工图 图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该项目于2018年10月底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秋季投入使用。一期工程由青岛市政府投资建设,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目前已全面开工;新兴基础交叉学科研究大楼已进行招标,争取年内开工建设。教学综合楼效果图 图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一期项目学院板块,将分设六个专业学院,分别为船海技术与装备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军科哈工程研究生院、校企联合学院、国际联合学院、退役军人继续教育学院,培养相关专业本科与研究生。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效果图 图源:网络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由青岛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三方共同筹建,于2018年12月在青岛正式注册成立。园区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占地约180亩,规划建筑面积12.7万余平方米,该项目今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14栋单体建筑全部封顶,正在进行室内安装及外立面装饰施工,预计12月底竣工,2020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根据清华大学规定,其下属的20个学院每个学院只能办一处派出院,且每省只能办一处。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将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全国唯一的派出院。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项目开建 计划2021年建成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效果图近日,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传来新进展,施工方面完成土石方换填38万方,完成临时设施搭建1.3万平米,完成场地硬化1万平米,正在进行500余个人工挖孔桩施工。项目计划2021年建成,建成后将逐步实现本、硕、博(含港澳台和留学生)全日制在校生规模2110人左右,其中一期学生规模1290人。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效果图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项目,由法国设计大师让·努维尔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亲自操刀,以创意、时尚为载体,体现“开环大学”的未来教育空间理念。学校将以海洋战略、海洋文化为核心,开展多层次、高品质、国际化的艺术设计创新教育项目,涵盖海洋设计、时尚设计、自由艺术、艺术教育、文化产业管理等众多传统与新兴学科及专业领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科教园今年奠基 一期预计2020年建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科教园区奠基仪式现场 刘积舜 摄影 图源:中国石油大学新闻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科教园区,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古镇口大学城内,西邻三沙路,东至海军路,北临大学十一路,南至宅科路,园区占地234.6亩。根据园区事业规划与人员规模,规划建筑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5亿元,计划进驻教师及科研人员580人,研究生2000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科教园区效果图按照园区发展定位,重点布局建设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海洋等学科领域,着力构建多学科交叉、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学科体。一期建设内容包括兖矿新能源大厦、国家工程实验室楼、学生公寓及文体中心、餐厅及附属用房,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设周期为2019年—2020年。二期建设内容包括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楼、深水油气开发与能源实验楼、综合教学楼、专家公寓等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设周期为2020年—2023年。青岛滨海学院大珠山校区奠基开工 预计2020年秋季启用今年7月,青岛滨海学院大珠山校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青岛滨海学院大珠山校区项目位于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区山川路以西、科技三路以南,与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隔路相望,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占地3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23万多平方米,设计规模为6000人。青岛滨海学院大珠山校区鸟瞰图目前学生公寓与餐厅已开工在建,教学楼、实验实训楼等其他项目陆续开工,预计2020年秋季启用,届时医学院整体入驻该校区,2022年校区工程全部完工。青岛滨海学院医学院入驻后,将与2020年3月份启用的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组合形成完整的高水平医学教科研系统。海大西海岸校区一期开建 计划2022年完工并投用海大西海岸校区效果图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地处大珠山东侧,规划范围北起里岛路,南至宅科路,西起山川路,东至滨海沿线海军路,占地约28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85万平方米,建筑容积率约为0.8,容纳在校生总体规模20000人,教职工2000人。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西海岸校区将分三期进行建设,一期从现在正式开始建设,到2022年建成启用,届时将可接收7000名学生入住。海大西海岸校区一期正在建设中西海岸校区开工建设,标志着中国海大将结束长期以来没有海岸线和综合性滨海实验场的历史,为学校发展,特别是涉海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新校区建设完成后,中国海洋大学将拥有四个校区,分别为崂山校区、鱼山校区、浮山校区和西海岸校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开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效果图今年10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开工奠基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该校区将打造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经贸学院、自由贸易创新创业园区等板块,开展国际本科以上层次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国际人才培养,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的建设提供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位于张家楼镇和滨海街道办事处交界处,校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1.5亿元。校区实行总体规划、三期建设,全面建成后可容纳在校生10000人。山东艺术学院电影艺术产学研基地项目开工2019年12月,山东艺术学院电影艺术产学研基地奠基仪式山东艺术学院电影艺术产学研基地项目,于9月12日签订合作协议,11月8日完成一期土地招拍挂,12月正式举行开工奠基仪式,项目建成后重点培养高精尖影视文化产业人才,助力“影视之都”的建设。该项目位于灵山湾文化区兰东路以西、前湾港路以北,总占地约451亩,由电影学院、现代音乐学院组成,投资约12亿元,计划招生规模3000人,预计2022年完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成立青岛电影产业学院2019年3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与青岛西海岸新区三家重点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将围绕电影制作产业、服装时尚产业、工业设计三大领域展开务实合作,建立青岛电影产业学院,打造北方影视产业人才高地;共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时尚创意设计中心”,承担青岛时尚消费城市打造重任。 青岛大学胶州校区已完成批前公示今年12月,经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实,青岛大学胶州校区项目总体规划和一批土地单体规划已完成批前公示,施工图设计和工程量清单正在完善,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完善手续事宜。青岛大学胶州校区位于胶州市经济开发区黑龙江路以南,黄河路以北,生态大道以西,交大大道以东,规划用地面积3211亩,规划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爱青岛综合整理,部分内容来源网络】

高地方

新校区建在3000公里外,这所“211”大学很任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很多学校都走上了扩张之路,特别是985,211这种名校。近年来,“北青岛、南深圳”成为大学扩张的主要目标地。很多大学都把深圳,青岛作为扩张的目标地。在深圳,有著名的中山大学、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哈工大(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众多校区。在青岛,则有复旦大学青岛校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美院青岛校区等等。可以说,这两座城市正在成为新的教育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在一段时间内,老牌名校都将目光投到了深圳、青岛这样的城市。但是,我国却有这么一所“任性”的大学,不走寻常路,它没有把新校区建在以上两座最受高校欢迎的城市,而是建在了远离本部3000多公里外的新疆,这所大学就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是位于北京的中国石油大学的新校区,离北京本部有3000多公里的路程,可以算是中国最远的校区了,2015年12月正式揭牌,2016年竣工同年秋开始招生。克拉玛依校区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城南新区,规划占地7200亩(在2017年时是3所大学共享的)。克拉玛依校区启用虽然距离超过3000多公里,但是,它依然是我们中国石油大学的有机组成,是一所实实在在的“211”高校,和我们北京总部的文凭上没有任何差距。我们都知道,中国石油大学是石油化工领域的领导者,该校有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和地球科学等专业进入了ESI排行前1%,该校石油化工学科强势。在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实力强劲,新校区也不会弱多少。学生入住虽然新校区建校时间不长,但是建设院系却已经有了石油学院、工学院、文理学院等3个院系,开设的专业虽然少,但是相对专业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就学校环境来说,由于地处新疆,所以学校周围相对荒凉一些,离市区都要几公里的路程。位于中国油城克拉玛依,又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输血、地方政府的大力投入,相信它也能有很好的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就是这样一所“任性的大学”,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甜妹妹

这个城市拥有十几所985、211,不是北上广!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一个令人景仰的字眼,是一座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更是彰显城市实力的名片。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自2012年起,青岛站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度,开始发力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同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超前布局、主动谋划,努力营造“大学城”的氛围,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间,已有北大、清华、哈工程、复旦等29所院校或与青岛签署协议,或是落地生根,国内外著名大学的集聚效应初步凸显。在可预见的未来,一座现代化大学之城已浮现在我们面前。“到2020年,在青高等教育机构 (含军事院校)总数增加至50所以上”的目标也随之确立。经过短短几年努力,青岛优质高校资源引进方面可谓是成果卓著。引进高校数量多达29所,2016年一年就引进了11所“985”“211”等知名高校。“青岛引进高校的政策可以说是目标宏大,但又切实可行。 ”青岛市委党校文史教研部主任赵立波教授表示。 2016年,青岛出台了《关于加快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引进的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一揽子”政策支持。《意见》规划了青岛未来5年高等教育发展的蓝图和格局。提出到2020年,在青高等教育机构(含军事院校)总数增加至50所以上。根据要求,引进高校研究院、研究生院、国际化人才基地、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20所以上,研究生数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在校生数量和高校数量位居计划单列市首位,在副省级城市中处于上游水平;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使青岛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北航科教新城规划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众多985、211院校或已经开始招生,或正在建设,或已经签约,同时还有一大批待签约项目正在排队进入青岛。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中科院青岛科教园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对于高考考生和家长来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要引起重视。根据其他学校异地校区发展规律来看,分校区与本部在毕业证、学位证等方面没有差别的可能性很大。换句话说,这是一条低分上名校的路径,可以多考虑。需要注意的是,西安交大、天大、复旦、大理、川大、吉大等高校在青岛设立的是研究院,主要招收研究生,高考考生可以暂时忽略这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