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她才是真正的“学霸”,17岁就读名校,22岁就拿到哈佛硕士学位!金莲花

她才是真正的“学霸”,17岁就读名校,22岁就拿到哈佛硕士学位!

现在大多数95后已经迈入社会,他们满腹激情,同时又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艰难”。也许很多人还处在迷茫期,事业还在摸索期,爱情和面包甚至都没有。但今天要介绍一位优秀的95后女生,她不仅长相漂亮,还是“超级学霸”,拥有令人羡慕的履历。这位优秀的女生名叫鲁林希,人称“哈佛女神”,曾经参加《一站到底》、《我是演说家》等节目,用出色的才华征服大众。颜值、情商、智商“三高”,而且还非常勤奋努力,取得了耀眼的学历。与很多优秀的人,她家庭背景同样比较耀眼,父亲是浙江大学优秀老师鲁柏林,学识修养丰厚。华庭氛围好,从小就非常用功努力,有着远大的理想。高中就读于杭州最好的中学,并且高二的时候就已经获得清北的保送资格。不过她理想比较高远,希望考入世界顶尖名校,凭借自己真才实学,如愿被华盛顿大学录取。17岁读世界名校,而且勤奋努力的她,只用三年时间就拿到毕业证。而且她一共修读经济学、德语两个专业,同时拿到学位证书。本科名校学历足够耀眼,而她还成绩这么好,三年全A,获得荣誉学生称号。不过与很多学霸形象不同,她放佛是个“叛逆少女”。大学遇到了真爱,还在最后一学期意外怀孕。也许其他人早就慌了,但她冷静思考后,决定结婚生子。其实在高校,只要满足法定结婚年龄,大学生也可以结婚,很多学校都已经有了案例。鲁林希思想独立成熟,与父母商议后才做出人生重大决定。老公是韩国人,为人正直善良,也非常优秀,足以托付终身。怀孕初期还有孕吐反应,但她都坚持下来,还取得优秀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初为人母,她也经历了心灵上的“煎熬”,还有产前抑郁。但她及时调整心情,自学心理学,迎接新身份。作为一枚学霸,她对人生有着清晰的规划,虽然已经结婚生孩子,但她还想继续深造,这次她的目标是哈佛。带孩子是一件非常劳累的事情,但她还尽量挤出时间备考,非常勤奋努力。她成功了,如愿考上了著名学府哈佛,还成为当年最年轻的研究生。人才济济的哈佛院校,这位“妈妈”却以全A成绩成为“明星”,22岁就拿到哈佛硕士学位。最后授予学位仪式上,她抱着年幼的儿子上台拿证书,可谓是人生赢家。鲁林希除了分数高,能力也特别强。她多次参加节目,展现自己优秀的演讲口才,真知灼见,感染无数观众。她如今在波士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还负责哈佛中国教育论坛,自己也着手创业。她也热爱公益,曾到女子监狱当教师,帮助更多女性追求梦想。同样是95后,相信很多人都表示惭愧。这位优秀的女学霸如此成功,正如她演讲所说,真正的成功是靠自己。这么优秀的她还在追梦,还在拼搏。普通年轻人更应该努力!

葛藟

哈佛大学连续研究76年,结果显示:做人最高的境界在于“分寸”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哈佛大学有一项长达76年的研究,且该研究至今依旧在分析和归纳。这个项目跟踪了700位左右的男性,持续记录这些男性从年少时期到中年、老年时期的行为模式,工作、生活健康状况等等,然后分析整理这些信息。研究者们企图通过大量的跟踪分析,寻找到影响一个人生活幸福与否的真正因素。研究样本选择的对象覆盖了两个社会阶层:一组是在当年哈佛大学本科生中选出的268名高材生,成为样本的时候他们才大二;二组的456名样本则来自波士顿贫民区的小孩,他们的家庭大都非常贫困,没有优良的经济条件、物质基础,在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教育相对有限。项目持续的76年里,这些人陆陆续续进入了社会的不同阶层领域,从事五花八门的工作。大致可归纳为三类:按照原本的步伐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沿袭自己原本的社会阶层;通过自己的奋斗从底层爬至上层;自甘堕落从上层跌至底层。经过76年的跟踪记录,对大量资料报告的分析,研究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做任何事情有分寸感的人,往往过得都比较幸福。一、做事有分寸感的人,不会有过分的执念总有些人存在异于常人的执念,得不到爱的人,去不了想去的地方,做不了想做的事情,都会成为他们生命里难以跨越的坎。那股子死磕劲让他们无法坦然面对所谓的“不成功”,那些悬而未决的人生困惑,极大削弱了他们的幸福感。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自我决定理论,是说人本身对自己的行为具有很强的选择权和决定权需求、胜任需求和归属需求。做任何事情,如果动机不是来自内部,我们就会很痛苦。但任何事情物极必反,若过分执着于自我想法,而忽视外界的客观因素,将会很痛苦,人生也可能会变得一团糟。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它原本运行的规律。如果个体因为对某件客观运行的事情不满意,而挣扎不休,最终只会将自己推向不幸的深渊。二、做事有分寸感的人,社会关系都比较良好从心理学上讲,一个人的外部表现形式由内部系统决定。通过前面项目中700余人的研究,内部系统有分寸感的人,更注重搭建自己的社交关系。我们都说,人生而孤独,要学会适应和享受孤独,这的确没错。但研究发现,长期的孤独状态会影响人的生命健康状况。如果一个人总是将自己置于孤独的状态,在中年以后。他的大脑就会变得不灵活,生命的长短也会缩减。佛洛伊德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的一种本能,但这种本能的能量幽闭在本我中,能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递增膨胀,我们需要通过社交活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释放掉本我难以承受的那部分能量。长期将自己置身于孤独中,能量得不到更好的流通,就会向内侵蚀生命的能量。三、有分寸感的人,有更强的责任心研究发现,那些有分寸感的人,在承担社会责任时更加积极主动,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独立存活,个体的发展需要依赖社会,社会的前进也离不开个体,因此个体的社会性,是人在社会中生存所需要去遵守的基本通用性规则。那些有分寸感的人,不会把自己隔离在小世界里,他们乐施好善、助人为乐,大都走上了医生、律师、政治家等社会认可性极高的职业之路。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了解学习别人的幸福之路,可以反思自己的人生。世界规则万变不离其宗,时刻洞察人性,避免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其实,哈佛大学的这项研究结论和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中庸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无外乎都在提倡适可而止。人过于软弱,就很难体会到追逐欲望的乐趣,但过于追逐欲望,又有可能迷失在欲望中找不到出口,作茧自缚。做人张弛有度,不走极端,一切都将刚刚好。- The End -作者 | 汤靡达参考资料:《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边关路

哈佛心理学家提醒:这8个迹象,说明你正在养育一个自卑的孩子

一位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表示,婴儿弱小无助,完全依赖于成年人,他们能够意识到父母拥有强大的力量,并且试图挑战这种力量的绝望,所以出生开始,他们就有自卑感。时间长了,这种自卑感就会演变成心理问题,一直伴随着孩子,父母必须能认识到孩子自卑感体征和状态,如果不及时发现的话,自卑感就会伴随孩子一生,让他们在社交方面焦虑,自我否定。哈佛心理学家肖恩库珀花了5年研究心理学每一个领域,为了能够找出克服自卑和社交焦虑的方法。肖恩库珀提醒各位家长,这8个迹象,说明你正在养育一个自卑的孩子,父母要随时关注孩子心理健康。1过度的敏感怕人多嘈杂和拥挤的环境、对别人无意的举动感到难过、过于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当孩子自卑的时候,外界一切的否定声音都会让孩子感到难过,没有办法接受,从而将痛苦放大。建议:也许父母会告诉孩子,不要在乎别人的想法,实际上,这句话用途不大,正确的做法是要为孩子构建价值体系,推动他们建立自己的判断力,以此让他们不再在意别人的判断。2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作比较父母不要总用“别人家的孩子”来给自家孩子施压,当他们知道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就不敢尝试新事物。越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比较,就会越自卑,这显然是一件不平衡的事情,孩子会在自卑情结当中醒不来。建议:父母要告诉孩子,不要忽略别人成功之前付出努力,也不要一味关注别人优秀的地方,只要自己努力了,问心无愧了就好,这样可以非常好的缓解孩子心中的压力。3顺从的行为孩子不敢和别人进行眼神沟通,小声说话,做什么事情都模棱两可的,没有底气。在心理学当中,有一个说法,叫做社会等级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你内心行为和感受通常取决于你对自己社会地位或者地位看法。所以当孩子觉得自卑,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就会开始表现出顺从。建议:家长应把决定权交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知道他们是受到尊重的,可以成为一件事情的主导者,家长也没有必要经常干预孩子,他们需要的就是一种直面失败的勇气,这样才能够找回面对生活勇气。4追求完美因为一个地方没做好而大发脾气,总是给自己设定太高的标准。自卑的孩子总是爱给自己设定一个完美的目标,因为他们非常在乎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当他们过于追求完美但是并没有达到目的的时候,就会非常沮丧,心理压力会倍增,开始否定自己。建议:家长们要适当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带他们去尝试课外活动,让他们学会自我同情以及自我理解,明白享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5拖延的行为过度自卑导致孩子会不断追求完美,但在追求过程中通常会体验到自己无法完成目标,这就导致了孩子拖延行为。这样的孩子内心非常敏感,害怕失败,他们也知道事情发展的结果并没有预期那么好,所以不断推迟事情的进程。建议:如果孩子总是期望过高,父母就要引导孩子调整,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为他们更正一下思想。6社交媒体焦虑在心里默默认为,别人永远比自己过得好。当孩子通过各种社交媒体看到被人在分享快乐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糟糕,甚至有一些无聊,但是俗话说得好,家丑不外扬,大家表现出来的一面都是自己比较积极的一面,谁也不愿意把糟糕的一面展现给别人。建议:重新帮助孩子塑造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注意观察生活,感受在生活中还有非常多的美好存在,可以用拍照的方式记录下来。7对他人品头论足不信任别人,总是挑一些毛病太过自卑的孩子都喜欢挑剔别人的不是,这是他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也是一种安慰自己拥有优越感的方法,通过批判别人来掩饰自己的过错。建议:家长们要宽容面对,当孩子每次在你面前表现出指责别人缺点的时候,就要引导他们进行客观的评价,并且教会他们要学会感恩,用包容的态度接纳别人。8试图掩饰自己的缺点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缺点,而自卑的孩子会过分关注自己身上的缺点,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弥补、修复。不过往往都是越掩饰,越紧张。建议:让孩子自我评价,指出自己的缺点,这是一种正面面对自己的一个步骤,家长要告诉孩子,缺点不等同于能力不足,而且缺点改正了就会消失,不会伴随自己的一生。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在养育他们的时候虽然尽心尽力,但是也不能完全左右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正确的做法就是要引导他们,肯定自己的能力,告诉孩子,你不是低人一等,当然也不是优等生,你就是你自己,你的价值就在于你和别人不同。只有乐观向上的态度,才能拯救孩子们自卑的内心,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有些事情在你眼中似乎是个小细节,但是在孩子心中可能会被无限放大,要想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需要注意诸多细节。另外,教育男孩和女孩的方式不同,千万不要混淆视听,别以为你所谓的正确教育,适用于所有孩子!

驱魔人

哈佛心理学家: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5%由智商决定,更重要的是……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想要获得快乐,就必须先下苦工、取得成功。可是,为什么那么多在大众看来已经取得很高成就的人:顶尖大学的天之骄子、风光无限的名人明星、大权在握的高官,还有身家过亿的富豪……他们仍然不快乐?甚至罹患精神心理障碍?哈佛大学的积极心理学家肖恩·阿克尔(Shawn Achor)在一次TED演讲中给出了答案和启示。肖恩·阿克尔认为,绝大部分人对“成功”和“快乐”之间的关系理解错了。并不是只有成功,才能带来快乐。因为当人们获得了一定的成功时,往往只会一时欣喜,接着又会开始追求下一个阶段的目标,不断自我施压,结果还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他认为,人们不应将快乐视为成功的结果。相反,我们应找到令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方法,训练大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快乐,然后我们的大脑学习中心会激活,学习、工作能力会提高,创造力得到激发,然后更容易获得成功。他将此称为“快乐优势论”。图片来源于网络肖恩还介绍了一个有助于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在连续21天内有意识地觉察能令自己快乐、感恩的事,并且学会表达出来。他的实验结果指出,这种方法能帮助上班族群体形成一种新的大脑模式,以更积极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从科学精神心理学的角度,肖恩的分享是有一定价值的。他从事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是近20年来兴起的一门心理学学科,在国外尤为盛行。在国内,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便是积极心理学的先行者。传统心理学更关注普遍心理规律和心理行为异常,而积极心理学开辟了另一个角度。它更注重于研究个体的积极体验和积极的人格特质,揭示这些因素对我们的生活、心理成长产生的积极影响,并衍生出相应的心理干预理论和技巧。所以,它的主要面向对象为“心理亚健康人群”。对于这个群体而言,肖恩的“21天快乐优势训练法”是非常可取的。人类的认知性质与情绪性质是一致的;当我们注意到生活中积极的一面,产生正性的情绪时,思维、认知也会变得更有正能量,内驱力增强,这又进一步促进我们体验到正性情绪。而在愉悦、轻松甚至是兴奋的情绪下,大脑的学习能力、反应能力会提高,这是科学家们早已发现的“大脑奥秘”。图片来源于网络不过,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精神心理患者来说,对这种方法就要谨慎得多了。一不小心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即使使用,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和条件。我们在临床心理干预中,也会运用一些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主要是在患者的大部分心理创伤得以修复、情绪较稳定后,再引导其建立积极的认知,后续遇到不如意和打击时,能有意识地调整心态,积极应对。这样可以尽量降低后续再形成叠加性的心理创伤的风险。还有,我们为学生患者建立高效学习状态时,核心原理也是先调动患者积极的情绪,再将这种情绪与学习情境和学习行为相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与肖恩的办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我们的更加高效,而且能够实现个体化和精准化。可是,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一定是患者的大部分心理创伤得到修复后,情绪比较稳定,认知比较理性。否则,如果患者情绪症状和灾难化思维严重,还有敏感、多疑、容易将别人的好意当坏意的偏执型人格改变,如果此时还劝他们练习积极思维,他们很容易从负面角度去理解:“你们就是怪我心态不够积极”,反而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而且,很多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的病情严重时,是难以通过回忆快乐的事而唤起其正性情绪体验的。如果有那么容易快乐起来,那他们就不是病人了。当他们努力想了,但无法达到期待的效果时,就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明明生活里有开心的事,但我就是开心不起来,我真是太不积极了”所以,希望患者父母对积极心理学有一定的理性认知,不要随便引导孩子使用,更不要逼迫。即使父母想参考,也一定要先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在亲子关系比较亲密,孩子的病情有较大缓解之后再尝试使用。还有,要注意,积极心理学是让我们对待生活有积极的心态,这是一种基于现实情况的理性思维方式;而不是给自己灌“心灵鸡汤”、打鸡血,低估了现实困难,更不是狂妄自大、盲目乐观的类似轻躁狂发作状态。否则,一旦在现实中遭受到重大打击,反而很可能会引发抑郁发作,后续还有可能被诊断为双相障碍。肖恩在演讲中还指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相:“我们发现,在预测个人事业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因素里,只有25%是由IQ决定的;其余75%则是由我们的积极程度、人际关系,以及把压力视为挑战而不是威胁的能力而决定的。”换言之,影响我们是否能获得成功的因素里,最重要的是逆商(AQ,积极程度,把压力视为挑战而不是威胁的能力),然后是情商(EQ,人际关系就属此类),最后才是智商(IQ)。只有逆商高,才能在遇到困难和一时的失败时,有意识地看到“坏事”的积极面,即使加强自我反省,总结不足,在短时间内实现自我提升,最终令“坏事”变好事。而只有情商高,我们才能整体保持平和、积极的心境,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中获得幸福感。所以,学校里的学习成绩主要体现的是智商,这并非是影响成功的最大因素。如果孩子虽然当下成绩优秀,但抗挫败能力差,无法接受失败,跟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不好,那他后续几乎没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成功。希望这个真相能够令家长们摆正家庭教育的心态,不要一味追求成绩,因小失大。当然,当孩子遇到打击一蹶不振时,也不要指责他们“脆弱”或者“玻璃心”。逆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后天习得的。此时,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沮丧,然后引导孩子从长远的、甚至一生的角度去看待当下的困难。调动起他们的积极心态后,再一起想办法逐步解决难题。当孩子有所进步,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予具体化的认可,并引导孩子也学会自我肯定!

发穷恶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最新研究:为什么人类越年长,朋友越少

导读:《心理学简报》本期内容简介人类有一个共性,当我们衰老时,我们更倾向于投入在那些充满意义的、已经在年轻时就建立好友谊基础的老朋友圈子。虽然这样的圈子通常不大,但人类也并不愿意在年长之后再去寻求新的朋友以扩大朋友圈。同时,在人们衰老的过程中,我们更倾向于青睐那些给我们带来积极情感的关系,而不是带来紧张或者充满冲突的人际关系。似乎在成长之后,人们更享受一种“熵减”的“断舍离”友谊。所以,无论在怎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通常人类越年长,朋友反而越来越少。这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背后的机理到底是什么?致力于研究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家们对这个现象的原因一种存在着争论,在学术界大致可分为2钟思想流派:社会情感选择理论(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和邻近机制(proximate mechanisms)。社会情感选择理论:基于个人对未来预期时间和死亡风险的评估社会情感选择理论(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认为:导致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核心过程是基于对未来个人时间和死亡可能性(future personal time and mortality)的明确理解;当个人将未来的时间广度视为长久时(如青年时代),人们会优先考虑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并扩展人脉进行更多互动;但当个人将未来时间视为短暂时(如老年时代),人们则会专注于现有的重要社会关系。在社会情感选择理论中,个人对未来的时间预估并不仅仅限于生理年龄,也与个人对周遭环境和个人遭遇的认知相关。如,高频的自然灾害发生率、地理限制较高、疾病诊断的严重性等因素都将导致个人对未来的预期时间范围缩短,从而表现出与老年人相似的社交偏好。邻近机制:社交成本和收益的权衡邻近机制(proximate mechanisms)是广泛存在于多物种内的社交机制。邻近机制指出,是否参加社交以及与谁进行社交取决于社交的成本和收益权衡(cost-benefit trade-offs)。在人类衰老过程中,由于个体身体状况、健康状况、免疫状况和社会地位的下降而被附加了越来越多的限制,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能需要通过调整社交选择以适应新的限制。因此,邻近机制认为,人类的社会情感选择性是一种适应性的反应(an adaptive response),老年人更注重能带来利益并且能避免负面结果和风险的重要社会关系。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最新研究解开了谜题:21只雄性猩猩用21年的数据告诉了人类想要的答案长久以来,究竟是怎样的机制导致了人类在年长时社交情感选择发生偏向,这个谜题一直困扰着心理学家们。时任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的Alexandra G. Rosati和在读博士Zarin P. Machanda为了揭开谜底,观察了从1995年到2006年21只雄性成年大猩猩从青年(15岁)到暮年(58岁)的行为变化,这是人类首次从非人类的物种中观测到与人类具有相似社交选择偏向的实验,由此揭示了人类在年长时出现社交选择偏向的奥秘。文献题目和摘要截图。该项重要的研究发现于2020年10月23日发表于顶级期刊Science上。为什么要通过研究大猩猩来解决人类的难题?通过上文介绍了学术界对两种机制的争论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情感选择理论是基于人类对未来时间和死亡风险的预估而产生的社会情感选择偏向,所以这一理论成立的前提是个体对未来的认知和对死亡的意识。但并非所有的动物都对时间和死亡有如同现代人类般的认知,也并非任何文化背景和社会中的人类对死亡和时间有相同的认知。所以,如果社会情感选择理论是主导人类社交偏向的核心原因,那么在老年时期人类展现出的社交选择偏向就应该是人类独有的社会行为,并且在人类社会中,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应该会展现出不同的社交偏好。大猩猩即使是再聪明,也还没有对未来时间广度和死亡形成深刻的认知和意识。如果从大猩猩身上能观察到类似于人类在衰老过程中出现的社交选择偏向,就可以证明以对未来时间和死亡认知为前提条件的社会情感选择理论就不是这种现象的主导机制。因此,Rosati教授和Machanda教授设计了大猩猩的实验,以大猩猩作为对“未来时间和死亡认知”的空白实验来证明以上猜想。实验结论:年长大猩猩的社交选择偏向与人类行为一致通过累计7万8千个小时对大猩猩社交行为的观察,Rosati教授和Machanda教授通过以下3个实验测试了社交选择偏向与年龄的关系,证实了大猩猩与人类在衰老时的社交选择有相似的偏向,由此为人类了解自身的社交情感关系和社交选择机理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1:越年长,越在乎有意义的重要社交情感关系在大猩猩的社交行为中展现出了2种明显的社交关系:双边友谊(mutual friendships)和单边友谊(one-sided friendships)。所谓双边友谊是指两只雄性大猩猩都喜欢和彼此坐在一起,而单边友谊指只有其中一只大猩猩喜欢主动跟另一只大猩猩在一起,而另一只并没有这样的偏好[1]。单边与双边友谊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如上图所示,随着年龄增长,双边友谊的数量在增加,而单边友谊数量则明显减少。也就是说,随着个体的成熟和衰老,社交选择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交友的精力、时间更愿意被投入在对友谊双方都有益的关系中,而非是单方面的友情。而在人类社会中,双边友谊被认为是具有意义的、高质量的重要社交情感关系,所以,随着时间推移,友谊双方都参与的有意义的情感才会愈久弥新。结论2:越年长,越喜欢独来独往,社交时只喜欢跟“老朋友”打交道在大猩猩的实验中,Rosati教授和Machanda教授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雄性大猩猩的群居习性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独来独往的行为(solitariness)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聚会行为变化与年龄的关系。但一旦出现群体聚会,数据显示,36.6%的15岁年轻雄性大猩猩平均与5.8个同伴一起聚会,而 53.7%的40岁年长大猩猩在聚会时平均与6.6个同伴一起。也就是说,年长的大猩猩更喜欢和更多的“老朋友”们在一起社交[1]。结论3:越年长,越喜欢能带来积极情感的君子之交积极与消极友谊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测试了社交冲突和年龄的关系,发现:年长的雄性大猩猩更倾向于选择与冲突较少、能带来积极情感的同伴进行社交,这一特征与人类在年长后的社交选择偏向相似[1]。实验分析:是什么导致人类在年长时产生了社交选择偏向?正如本文开篇提到的,学术界一直对社交选择偏向的机理存在争议,而Rosati教授和Machanda教授这篇发表于Science的文献为解释这个机理提供了颇有意义的证据。该项研究的结论表明,与人类相似的社交选择偏向并非仅仅出现在人类,还出现在了其他物种上。社会情感选择理论看似最符合人类的思想,但需要建立在物种对于以未来为导向的认知上(future-oriented cognition),这显然并不符合大猩猩的行为意识。因此,Rosati教授和Machanda教授认为,导致人类在年长时产生社交情感的转移和选择偏差的主导机理是由于邻近机制,也就是对社交成本和收益的权衡[1]。放弃是人类适应衰老的方法:衰老带来的限制使得人们学会放弃不必要的情感纠葛随着年岁增长,身体和心理机能的限制与日增多。为了适应这些限制,人们在权衡成本和收益后会自动选择放弃一些不必要的社交(social withdrawal),从而降低社交成本的消耗以适应身心随衰老带来的限制(the constraints of aging)[1]。友情的价值在于弥补了亲情的遗憾在某些物种身上可以观察到随着衰老的来临,这些动物放弃了几乎所有的社交以避免风险和成本,以此来应对衰老。但为什么人类和大猩猩不会在年老时放弃所有的情感呢?Rosati教授和Machanda教授认为,人类和大猩猩是生育率不高且寿命较长的物种,社交情感的首要关系实际上是亲情(kinship),但亲人会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死亡,一旦近亲死亡发生,就将对个体造成难以弥补的情感缺失,而且这种缺失很难再通过建立新的亲情进行弥补[1]。因此,独立于亲情之外的友情实际上填补了亲情的遗憾。亲情会随着特定一个或几个亲人的离世而中断,但友情不同于亲情,友情不局限于特定的单一伙伴,友谊是一种灵活的社交机制(sociallyflexible),因此朋友圈产生的友情能始终伴随个体一生。因此,由邻近机制可见,友情为人类带来了收益,友情的价值在于弥补了亲情中的遗憾,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不会在年老时放弃所有的社交和友谊。只有能带来积极情感的友情才会让人珍惜在社交中,友情并非多多益善,只有那些有意义的、高质量的、能给人带来积极情感的友情才能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得以保留,并且在年长时会珍惜这些老朋友。因为根据邻近机制,只有那些为我们带来收益的情感关系才值得我们付出社交成本。写在最后:less is more有些道理只有岁月才能明白,less is more,看似少了,但实际上生活因为断舍离而变得富足而有分量。友情的最大特征就是灵活的社交机制(socially flexible),因此朋友圈是一个不断更迭的动态平衡圈子,年轻时朋友都是一茬一茬地换,唯一永远不改变是不停地改变。年长后,朋友经过大浪淘沙的相互选择,最终只剩下了那些能让彼此身心愉悦的互利关系。淘汰和被淘汰看似残酷,曾经的友情似乎会在一夜之间就会灰飞烟灭,但细细一想,随着成长,有些情感就该入土,虽然目送还是有泪,但该入土的就该入土。参考文献[1]Alexandra G. Rosati, Lindsey Hagberg, Drew K. Enigk, Emily Otali, Melissa Emery Thompson, Martin N.Muller, Richard W. Wrangham, Zarin P. Machanda. Social selectivity in aging wild chimpanzees. Science, 2020; 370 (6515): 473 DOI: 10.1126/science.aaz9129《心理学简报》原创|禁止转载原创作者|吉夕心 (《心理学简报》总编辑)审稿|心上田 (《心理学简报》审稿人)

木棉

哈佛心理学家:孩子有这8个“迹象“,暗示他正在慢慢变自卑

一个人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内心产生的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情绪就是自卑。在很多时候,孩子可以通过自卑的感觉,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督促自己努力进步。但是孩子也可能因为自卑会变得不想和别人交流。哈佛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孩子小时候对世界了解的非常少,孩子小时候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很多事情根本完不成,很容易产生自卑感。所以,想培养一个不自卑的孩子,或者想让自卑的孩子变得自信,就需要父母付出努力。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自卑呢?如果想让一个自卑的孩子变得自信,应该先明白为什么变得自卑,一个孩子变自卑的原因大概有三种。一、父母给予孩子太多期望我国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变得优秀,忽略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很多父母都给予了孩子太多的期望。父母的目的是想让孩子长大以后更加优秀,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很多期望是他完不成的事情,这时就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孩子就会变得自卑。其实父母不如改变一下自己的想法,每次给孩子定一个小目标,当孩子获得成功的时候,再慢慢的提高要求。二、经常批评孩子著名教育家哈利女士曾说: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适度。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但是一定要注意程度,如果总是批评孩子,指责孩子,就会让孩子变得非常敏感,非常自卑。三、孩子本身没有很强的能力有些孩子本身就没有很强的能力,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或者没有达到家长要求的时候,就会产生自卑的情绪。如果孩子变得自卑,父母应该检查一下自己平时对着孩子是不是太过于严苛。如果孩子有这八个细节,很可能已经变成自卑人格一、一味顺从如果孩子一味顺从,就代表孩子的心理有问题,那些比较自卑的孩子都想让父母喜欢自己,就会做出听话的行为。二、特别敏感如果孩子特别敏感,也是自卑的体现。三、拖延症严重有一个观点说:拖延反应着一个人的自卑。如果一个孩子做事非常拖延,就有可能是因为自卑,没有勇气去做这件事情,并不是真的不想做这件事情。四、不敢提自己的缺点如果一个孩子自卑,就不敢提自己的缺点,他们常常掩盖自己的缺点,不会主动提及,也不会进行改正。五、用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相比如果一个孩子自卑,就会常常用别人的优点和自己比较,这样就会让孩子的自卑更加严重。六、喜欢追求完美如果一个孩子比较自卑,就特别喜欢追求完美,可是没有任何人是完美的,当孩子特别想要追求完美的时候,自卑就会加重。七、爱说别人的缺点爱说别人缺点的孩子,也是因为自卑,他们只能通过说别人的缺点来弥补自己内心的自卑。八、不喜欢社交的孩子很多孩子不爱社交,也是因为自卑的原因,这些孩子没有和别人接触的勇气。想要孩子不再自卑,该怎样做呢?一、应该鼓励孩子,肯定孩子想要孩子不再自卑,在生活中,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肯定孩子,不应该总是批评孩子。只有对孩子多鼓励,才能让孩子的内心充满力量。二、不要对孩子提太多要求如果父母对孩子提了太多的要求,就会让孩子觉得有压力,从而产生自卑。因此家长不应该对孩子提太多的要求,应该给孩子提一些实际的目标,在孩子获得成功的时候,给予孩子肯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家长经常疏于引导,从而导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外在表现为:自卑、懦弱、胆小、孤僻等。面对这些,父母可能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不妨试试通过阅读绘本来引导,双管齐下,会省力的多。孩子3-6岁是性格培养的关键期。父母可以通过绘本故事来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独立、勇敢和自信,帮助孩子养成好性格,这对于孩子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老师推荐的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很不错,国内很多知名幼儿园和早教班都在用,最近一直在读给自己的孩子听,宝宝很喜欢,效果很显著,分享给大家。全套共20册,原价320,为了能够帮助到更多的父母,现在只需79,平均一册不到4块钱。专门针对小朋友的日常生活编写,用真实的生活题材来感染和引导孩子学会独立、勇敢和自信,帮助养成好性格。有需要的父母点击上面面链接即可购买,也可点击链接进入店铺选购更多育儿专家推荐的精选育儿图书总结: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的性格,孩子将来是自卑型人格,还是自信型人格和父母息息相关。所以父母如果想要孩子不变成自卑型人口,就应该从自身出发,学习正确的教育方式,给予孩子鼓励肯定,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哈佛心理学家:孩子有这8个迹象,说明他正在慢慢变自卑

最近刘女士发现自己的孩子变得更沉默起来了,不爱说话,原本以为是随着时间的沉淀,他开始慢慢的成长,变得更加成熟。然而刘女士却发现她孩子就连跟她说话的时候都是低着头的,这让她感觉不放心。问题可能并不简单,对此到了周末,刘女士带着自己的孩子去了医院,医生的话让她无不感到震惊,她的孩子已经有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在生活当中,许多家长都是放纵式让孩子成长,对孩子的有些细节没有注意到,孩子有了自卑心理都没有察觉到。哈佛有名的心理学家贝尔多表示有一些小细节被大家忽视了,更容易使孩子有自卑心理。什么样的孩子更会产生自卑心理呢?当然自卑心理并不是天生而来的,只是在生活当中慢慢培养出来的。1、容易受到家长的批评与指责。当孩子做错的时候,家长可能忍不住地批评孩子,如果生活当中你经常去批评孩子,只会使他们更加敏感起来,对此慢慢有了自卑心理。教育孩子一定要适度科学正确的指导孩子,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2、对孩子要求太高了。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变得非常优秀,对孩子的期望总是很高,对孩子的要求也会更高。如果孩子经常达不到父母期望的那个高度,孩子自己都会怀疑自己,对此也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3、孩子本身能力较差。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的,有一些理解能力较差,反应能力较迟钝的孩子。这些孩子如果你对他太苛刻,当他跟不上其他孩子的步伐时候,就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以下八个特征表示孩子有了自卑心理:1、心里很敏感如果孩子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对于别人的评论或者是批评都全部采纳,没有自己的主见,那么很可能是有自卑心理。2、总拿自己和最优秀的比较虽然每个人都想向优秀的人学习、靠近,但是过分的拿别人的优势和自己作比较只会使自己更加自卑。3、一味的顺从他人弱肉强食一向是社会的生存准则,如果一味的迁就他人,别人只会觉得你特别好欺负,受到的委屈,如果自己强忍那就是自卑的症状。4、完美主义者每个人当然都想做到最好,但是我们并不能把每一件事情都完成的十分完美,如果一味的追求完美,只会使自己受到挫败,自卑心理也就产生了。5、爱拖延心理学家说过:孩子对于一些事情不敢立刻去做,是不勇敢的表现,是内心感到了胆怯,表明孩子可能也有自卑的症状。6、不爱多说话,不爱参加社交活动对于自卑的人的来说,不喜欢在公众场合讲话,不愿意接触太多人。7、爱挑刺有些孩子总是喜欢挑着别人的短处来讽刺或嘲笑他人,对他自己来说其实也不会,这也是一种自卑的表现。8、总是避而不谈自己的缺点大多数人发现了自己的缺点是努力去改正,然而自卑的孩子却是去逃避它。对于自卑的孩子,怎么让他们走出困境?1、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父母希望孩子变得优秀,但是对于自卑的孩子来说,只能慢慢来,一步一步先把要求放低。先实现一个小目标,再挑战一个大目标,从而帮他慢慢树立自信。2、经常表扬孩子自卑的孩子通常都是受到过多批评和指责,所以他们感觉自己不够好。对此,家长其实可以对他们做的每一件小事,只要做的好,就去表扬赞美他们,让他们得到他人的肯定,从而减少自卑心理。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心理健康更为重要,只有孩子健康的成长,他们才有机会去变得更加优秀。

其视下也

哈佛心理学家:孩子有这7个迹象,说明从骨子里透露着自卑

文 | 朗朗育儿课堂(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导语: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婴儿小而无助,完全依赖成年人,他们意识到父母更强大的力量,以及试图挑战这种力量的绝望。也就是说其实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有了自卑倾向。自卑和自信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心理学家肖恩库珀曾花了5年研究心理学,然后发现那些自卑的孩子,其实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7个迹象。一、孩子有这7个迹象,说明从骨子里透露着自卑1、过于懂事小时候越懂事的孩子,其实活得越辛苦。因为小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开朗,对世界充满好奇。不吵不闹,事事顺从家长的孩子很可能是在自卑,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家长无条件地爱,只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家长才会爱他。2、过度敏感对于自卑的孩子而言,家长的任何微小的批评都会让孩子陷入抑郁,即使是不经意间的拒绝和排斥都会让孩子感受到非常痛苦。而且敏感的孩子会对别人的无意之举感到失落,害怕出现在人群中心。3、总拿自己和别人比较自卑的孩子往往把自己看得太低。他们总是专注于别人的长处,用别人的优点来进行自我贬低。自卑者经常出现“他比我好,我不如他”的想法,于是即使自己可能真的优秀,也无法从中体会到优越感。这样的孩子总是不敢走出舒适区,不敢尝试新鲜的事物。4、追求完美自卑的孩子过分追求完美。做一切事情之前,要准备足够完美才开始行动,如果没有准备完美,那么宁愿从不开始。因为他们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无法容忍自己的失败。而当他们追求完美却没有达到目标时,往往会极度沮丧,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而崩溃。5、总对他人评头论足总是怀疑别人,不信任他人,又总喜欢对别人“鸡蛋里挑骨头”的孩子其实也很自卑,别看这类孩子对外可能表现得格外强势,其实这是他们对外界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只有通过批判别人的缺点,才能掩饰自己的无能,“保护”自己不受不如的伤害。6、遇事喜欢拖延有一句俗语“世界上只有一件事从不会失败,那就是从不开始”。自卑的孩子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总喜欢拖延,不断推迟某件事的进程,以至于最后什么事情都没做,什么目标都没有完成。7、无法面对自己的缺点所有人都会有缺点,但是自卑的孩子却无法接受自己的缺点,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掩饰自己的缺点,以试图避免别人对自己缺点的评价。但这种遮掩往往会让自卑者感受到更多的压力。总结:李玫瑾教授说过:孩子的每种行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系。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有这些自卑的迹象时,要先检视自己是否在日常教育中给了孩子错误的引导,然后想办法找回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有个快乐健康的人生。你家孩子有这些迹象吗?或者关于孩子的性格表现这个话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能儿子乎

为什么我们会成为自控力loser?哈佛大学心理学的惊人真相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很有行动力并且可以长期坚持的人,看到这样的人,听到这样的行为,我们往往油然起敬,认为他们的钢铁意志简直就是天赋异禀上帝垂爱,同时感叹自己为啥就成了意志上的loser。以前也一直这么想自己,但看了一些心理学文献,我有了一个新的重大发现!而且,特别开心地明白了,原来自己之前只是不清楚个中缘由,绝非天生意志薄弱之人。是什么发现呢?那就是,那些所谓钢铁意志的强人,只是聪明地利用了改变的神经通路机制而已。而真正的自制力,无论对于谁,都是一种有限而稀缺的宝贵资源。在一定时间内,每个人的自律资源都是极其有限。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善用它,把它用在效率最高、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和改变上。关于自制力和意志资源的主题,斯坦福大学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的《自制力》一书,堪称经典,对此有非常深刻详细的解释。自控力是一种稀缺资源而“自制力”这个看似崇高的词汇,是如何与大脑的神经通路产生关系呢?但心理学告诉我们,这种不屈和强悍更多的是因为创建了一条宽广、坚固的神经通道,这条神经大道一旦修整完毕,所有的坚持和不屈,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只需耗费极少或者完全无需耗费宝贵的自制资源,即可维持运转。所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宝贵的自制力资源,我们也要把它用在一项项好的习惯、一个个真正有价值的项目启动阶段。因为最自律的人,往往是在培养习惯,通过习惯建立强大的神经通道。让你所珍视的,成为你的例行公事“让你所珍视的,成为你的例行公事,成为你的惯例”。当讲完这一整套关于“改变”的神经学机制后,哈佛大学TAL博士这样建议。这也是他的切身体会,以及他竭力在运用的。TAL大学前两三年,曾经是狂热的壁球运动员,他每天很早起床去跑步,然后准时到壁球馆,与教练常规训练6个小时。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每次有人见到他,都露出惊羡的表情,夸他“具有不可思议的自律!” 对此,TAL博士每次都觉得非常惊讶,因为每天的锻炼,对于他,甚至对于所有的运动员,都是一种Ritual,一种例行公事,用他的话说,“就是一种本能,一种自动化操作” 。但是,被夸得多了,他也以为自己真的有超凡的意志力。只到有一次,当他结束壁球决赛,打算投入到一项新的学习中去,他发现,所谓的超凡意志力,突然失效了。这时,他不再打壁球,每天有很多自由时间,用于学校新课程的学习和作业。但是,他发现自己的效率低了,而且也无法坚持。说好的超凡自制力呢,为什么这时候不起作用了?为此,他非常困惑。但作为哈佛大学学霸,他决定深入研究,研读大量关于自制力的资料,他终于找到了原因。那就是,所谓之前作为壁球运动员时的“高自律”只是,培养了一种习惯,一种例行公事。当习惯养成,当例行公事建立时,根本无需自制力。所以,一切的关键是——花时间去建立例行公事。这也是真正耗费较多自制力资源的地方。于是,他尝试每天定时学习,用有限的意志力,去重新培养一种新的例行公事。果不其然,事实证明,当他终于完成了这个新例行公事的建立后,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他再次成为众人口中那个“具有超凡自制力的人”。所以,现在你知道了这个关于自制力的重要秘密。而更重要的是,需要将那些你所珍视,对你真正有价值的事项和人,找出来,然后用有限的自制力,培养它们,让它们成为生命中的例行公事。盘点自己,在你的生活,你最珍视的是什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变成你的习惯?

六月虫

NBA中的学霸,林书豪是哈佛大学高材生,而他拿到心理学硕士学位

对于球迷来说,大部分球员都人高马大,给人一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印象,但是实际上NBA的很多球员,就算不打篮球同样能给有一番作为,那么在NBA的历史上,究竟有哪些智力与运动天赋同样出色的球星呢?林书豪林书豪虽然在选秀中落选,但是却顶着哈佛大学的光环进入NBA,作为高材生的他,是近50年以来哈佛大学首位进军NBA的球员。哈佛大学的含金量毋庸置疑,单单林书豪的这份学历就足以笑傲整个联盟。高中毕业时林书豪的GPA为4.2,而哈佛并不是篮球名校,因此就算林书豪打球出色,也没能得到哈佛大学的奖学金,因此林书豪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进去的。克里斯-达德利克里斯-达德利在联盟中虽然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一直都是球队的蓝领。然而他的祖父却是美国总统的驻丹麦大使。而达德利在大学期间也就读于耶鲁大学,所学专业是政治科学与经济。在退役之后达德利居然在2010年,以共和党候选人的身份当选俄勒冈州州长,继承了祖父在政治方面的天赋,可以说那边球员中鲜有像他一样退役后能够从政的球员了。大卫-罗宾逊大卫-罗宾逊在类似中国高考的SAT成绩为1320分,满分1600分,也就是说换算成高考,海上将军的分数高达618分,这样的分数大部分学校都会争着想要的。而当时罗宾逊也如愿的报考了海军军校,从事潜艇方面,操作声呐系统,就算他不打球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行业。但是罗宾逊似乎并不满足这样的成就,在大学的四年期间,居然还额外拿到计算机和数学两个学位,智商之高让人震惊不已。蒂姆-邓肯马刺摆烂一年换来状元签,荣耀20年。这笔买卖至今仍然是一段佳话,邓肯坚持在在大学完成四年的学业,并且在进入NBA之后,他通过闲暇时间自学拿到了心理学硕士的学位。此外他在游泳方面也十分出色,运动天赋和智商集聚在一人之身,实在让人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