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他是顶级计算机专家,清华最受欢迎教授,在国际上与杨振宁齐名爱在路

他是顶级计算机专家,清华最受欢迎教授,在国际上与杨振宁齐名

大学之大,不仅在于校园面积大,更重要的是要拥有大师,大师是促进大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也是大学最吸引人的地方。而名牌大学一般都拥有很多大师,特别是像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种,每个专业领域都有出色的大师。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位清华大学大师的传奇故事,他就是清华大学姚期智教授。姚期智,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教授,1946年出生在上海,21岁从台湾大学物理学专业毕业,然后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并1972年获得博士学位。让人比较惊讶的是,获得哈佛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姚期智转入了伊利诺依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3年后再次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姚期智是世界顶级的计算机科学家,他也是第一获得图灵奖(计算机领域内的诺贝尔奖)的华人,他在国际上与杨振宁齐名,他在计算机领域有多厉害?我们简单来看一组数据:1.波里亚奖(数学界世界级大奖);2.古根海姆基金会研究学者奖;3.高德纳奖(计算机科学界世界级杰出贡献奖);4.图灵奖(世界计算机界“诺贝尔奖”);5.潘文渊研究考察奖;6.伊利诺伊大学特殊贡献校友奖。除了这些大奖之外,姚期智还拥有一系列的头衔,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等,他的一生,简直是开挂的一生。在姚期智一生中,改变他命运的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一是杨振宁,另一人是储枫。我们先来说杨振宁。第一、杨振宁对姚期智的影响1957年,年仅35岁的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奖,震撼了世界,同时也震撼了我国两岸四地的学子,纷纷掀起了学习物理学的热潮。也是在杨振宁的影响下,姚期智的父亲也希望他以后学习学习物理。姚期智也很争气,顺利进入了台湾大学攻读物理学专业,后来也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上述这些经历,只能算是姚期智年轻时受到杨振宁的影响,杨振宁对他的第二次较大的影响是邀请他回国,回到清华大学任教。二一世纪初期,当时国外很多著名华裔学者都开始回国,支持祖国科学事业发展,其中的代表就是杨振宁。带着诺贝尔奖以及一身才华的杨振宁回到了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回国后的杨振宁,向清华大学推荐了姚期智,这时候的姚期智已经是一堆荣誉加身,他收到杨振宁的邀请后,一刻也没耽搁,卖掉了在美国的房子车子,2004年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那一年姚期智58岁。第二、储枫对姚期智的影响当年还在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的姚期智,在一起野餐会上,遇到了一名来自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系的女生,她叫储枫,这也是姚期智后来的夫人。两人一见钟情,相互欣赏,而且都非常有才,最后结为伉俪,成就了一段佳话。结识储枫后,由于储枫深知计算机专业的前途和光明未来,于是她跟姚期智交流,向他讲述了计算机专业的现状以及未来,问他是否有想学计算机专业的意向。也是这个建议,彻底改变了姚期智的未来。储枫除了改变了姚期智年轻时的选择,最重要的她是姚期智的夫人,同时自己也是计算机领域内的著名专家。夫妻二人一生在学术科研上相互交流,共同进步,一起为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回到清华大学后的姚期智,他最开始创立了著名的“姚班”,专门培养年轻的有才华的本科生,打造一支强大的计算机专业铁军。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2019年姚期智又在清华大学首创了“智班”,第一期就招收了30人,专门培养人工智能专业的优秀人才。姚期智在清华大学创立的“姚班”和“智班”,绝对是清华大学最受欢迎的,每年招生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最优秀的高考状元,他们也都是冲着姚期智教授而来,姚老师是这些高考状元们的最爱。而姚期智老师由于渊博的知识以及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在清华大学校园内深受学子们喜爱,姚老师也是清华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由于姚期智教授一生中,或多或少跟杨振宁教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人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一位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一位是图灵奖的获得者。两人都为世界和我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当今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很多人甚至说姚期智比杨振宁的贡献更大,未来影响可能会更深远。在你们眼里,姚期智和杨振宁哪位的贡献更大?欢迎交流。

婚礼服

美国各校计算机专业分析对比,你站谁?

随着IT行业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专业成为了大学专业的“香饽饽”入门门槛较低、薪资水平高而在美国高校CS专业又更为拔尖因此吸引了一大批中国学子赴美留学那么今天我们专门选取了11所高校一起来聊聊计算机专业吧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USNews专业排名:1硕士项目:MS in Computer Science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1965年,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计算机科学基础、科学计算和系统领域都有强大的研究团队。他们非常强调跨学科研究,从事跨学科领域包括化学、遗传学、语言学、物理学、医学以及工程、建筑和制造业各个领域,与其他大学部门中对计算机感兴趣的研究人员保持密切联系。申请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项目需要考GRE,申请博士项目则不需要。另外,所有英语非母语的申请者都需要考托福。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USNews专业排名:2硕士项目:MS in Computer ScienceMaster of Applied Science in Computer Engineering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从事科学与技术方面教学和研究的中心之一。该学院的办学方向是把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在注重教学的同时,也很关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专业因以跨学科研究而著名,要求申请进行深造的学生不但在计算机学科有所建树和研究,并且能快速学习和运用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成果并结合本专业进行创新研究。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生可以获得工程硕士、科学硕士、科学博士等学位。不要求考GRE,学校偏向于雅思考试,要求7分。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USNews专业排名:3硕士项目:M.S. in Computer ScienceMaster of Computational Data ScienceFifth-Year Master's Program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积极从事前沿的新技术教育和研究工作。因为计算机专业出名,是被认证的程序猿大学(Coding Monkey University)。社会正越来越重视那些能够跨越传统学科界限、能够明智评估后果的工程师,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课程旨在培养能够应对这些挑战的世界级工程师。CMU应该是全美唯一一个有独立machine learning department的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要求GRE考试以及(英语非母语申请者)托福考试成绩。托福要求总分84,其中要求阅读、听力、写作22以上,口语18以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USNews专业排名:5硕士项目:MS in Computer Science全美大学范围内,UCB在计算机科学排名常年并列第一名,综合学术水平在全球也属于顶级的存在,尤其计算机科学类专业是中国留学生中的香饽饽。UCB的计算机人才辈出,著名毕业生包括Google,Apple,Intel 的创始人和CEO。CS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科学思维为主,重视计算机素养的培养,覆盖量相当之广,隶属于EECS系。EECS系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在能够适应和主动学习未来的世界,处处体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的特点。它不仅设置了EECS和CS两个学位供学生挑选,还设置了大量的选修课,甚至还有让学生自己开设的课程。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USNews专业排名:9硕士项目:Professional Master’s Program (PMP) in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华盛顿大学位于美国西海岸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是世界著名的顶尖研究型大学,AAU、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和国际大学气候联盟成员。华盛顿大学计算机专业院系规模较大,在职60名Faculty成员,每年近200位博士在读,还有大量的Master。其开设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项目只招收PhD学生,要求学生本科计算机科学或其它类似专业毕业,掌握编程、数据结构等课程知识。其项目研究方向有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与合成生物学、计算机系统结构等。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USNews专业排名:14硕士项目:MS in Computer ScienceMaster of Engineering Program in Computer Science康奈尔大学位于美国纽约州伊萨卡,是一所世界顶级私立研究型大学,同时也是八所常春藤盟校中唯一创办于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的新生力量。康奈尔大学在计算机理论研究上非常深入,其旨在发展现代计算复杂性理论,有效的基础图算法,并使用应用逻辑与正式验证构建可靠系统。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主要包括11个领域:人工智能、机器人、计算生物学、科学计算、计算机架构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等。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USNews专业排名:16硕士项目:Master of Science in Data Science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哈佛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既研究计算的基础,也研究计算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以Computer Science为例,该项目在理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经济与计算机科学界面的发展,自适应和可信赖的系统,隐私和安全性,机器人技术数据管理系统,程序语言,机器学习和可视化等领域开展了突破性的工作。计算机科学专业包括Computer science,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ata science等相关专业,提供SM、ME、PHD学位,隶属于哈佛大学约翰·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USNews专业排名:24硕士项目: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er Science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er Engineering哥伦比亚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世界顶级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美国大学协会创始成员。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下属全美第三大历史最悠久的哥大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哥大的计算机科学研究课题广泛,包括计算生物学、计算机工程等等。其中,实力较强的专业方向包括机器学习、安全与隐私、软件系统以及计算机理论。哥大CS学院教学也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技术的平衡,开设了范围广泛的高阶课程,覆盖了人工智能等诸多时下热门领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SNews专业排名:27硕士项目:MS in Computer Science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位于美国洛杉矶市好莱坞附近,是世界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学,多年来蝉联美国申请人数最多的大学,也是录取难度最高的大学之一。UCLA计算机科学关注于计算机相关的系统设计、建模、分析和应用科学,主要是为了使学生理解,设计,实现和使用数字计算机和数字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计算机科学硕士项目为期一至两年,要求申请者本科毕业,但不限专业背景。其主要研究方向有特定领域计算中心、可扩展分析所、自主智能网络系统中心、信息与计算安全中心等。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USNews专业排名:33硕士项目:Master of Science in Engineering普林斯顿大学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市,是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在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比较注重对数理逻辑、量子力学等知识的掌握。除了理论研究之外,还在网络与系统,图形与视觉,编程语言等方面展开前沿性研究。截止2020年,共有14位世界计算机最高奖图灵奖得主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其开设的CS硕士项目工程科学硕士是一个为期两年的全日制课程。所有录取的学生最初将注册为工程科学硕士(MSE),在第1年春季学期开始时,所有学生都可以选择转到工程硕士(M.Eng)继续学习。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USNews排名:38硕士项目:MS in Computer ScienceMS in Information Systems纽约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如今全美国境内规模最大的私立非营利高等教育机构,在各类大学排名中均名列前茅。纽约大学计算机系主要开设了计算机科学硕士和信息系统硕士两个项目。计算机科学硕士学制2年,一般针对欲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与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学生,不以学术研究为目标。而信息系统硕士项目是与斯特恩商学院联合开设,要求学生最好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其研究领域有算法与理论、密码学、计算生物学、形式化方法与验证、机器学习与知识表示等。在美国留学热门专业中,计算机专业的薪资水平平遥遥领跑其他专业。在美国,计算机行业的竞争非常大,但一般来说,美国名校毕业生更具有优势,受到美国企业的青睐。///////////////////部分相关录取案例 T同学中山大学 | 材料物理+计算机双学位-------------------------------------------------◆ 卡耐基梅隆大学 | 生物技术创新及计算机硕士◆ 纽约大学 | 计算机硕士◆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 计算机硕士◆ 佐治亚理工学院 | 计算机硕士S同学西南大学 | 自动化GPA:4.1/5.0 GRE:330-------------------------------------------------◆ 卡耐基梅隆大学 | 计算机视觉硕士C同学中山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GPA:3.66/4.0 TOEFL:92-------------------------------------------------◆ 卡耐基梅隆大学 | 计算机科学硕士◆ 莱斯大学 | 计算机科学硕士◆ 纽约大学 | 计算机科学硕士◆ 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 | 计算机科学硕士◆ 东北大学 | 计算机科学硕士Z同学中山大学 | 软件工程TOEFL:106-------------------------------------------------◆ 耶鲁大学 | 计算机科学硕士C同学 武汉大学 | 计算机GPA 3.9-------------------------------------------------◆ 斯坦福大学 | 计算机科学◆ 哥伦比亚大学 | 计算机科学T同学华南理工大学 | 软件工程GPA:3.7/4.0 TOEFL:102-------------------------------------------------◆ 阿尔伯塔大学 | 计算机科学硕士(全奖)◆ 多伦多大学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 西蒙弗雷泽大学 | 计算机科学硕士T同学武汉理工大学 | 软件工程GPA:3.6-------------------------------------------------◆ 南加州大学 | 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方向◆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 计算机工程D同学华南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GPA:3.6/4.0 TOEFL:100-------------------------------------------------◆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 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硕士◆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 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硕士◆ 杜克大学 | 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硕士Z同学中山大学 | 软件工程GPA:3.0/4.0 TOEFL:106GPA:3.58北京师范-香港浸会联合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END- 如果对计算机专业有兴趣并且想要继续了解更多咨询请关注君明留学哦!

四心

从上海交通大学到哈佛大学计算机硕士专业的录取经验,取走不谢!

今日明星:W同学本科:上海交通大学 信息安全GPA:90/100TOEFL:110+GRE:325+录取: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硕士、南加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硕士2月18日晚,启德留学特别邀请了上周刚刚斩获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录取的启德SO学子W同学来到线上讲座,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是高密度的方法、干货心得输出,在听众中也引发了热烈讨论,我们特此整理了当晚讲座内容的精华部分,与大家分享。TOEFL 备考:最好大一开始,TPO要分类练习我一共考过三次TOEFL,分别是大一、大二和大三,前两次是在中国考的,第三次是在美国交换期间考的,特别说明一下,我的三次TOEFL考试都是去年TOEFL改革之前考的,但大部分内容是相通的。01何时开始?如何准备首先,尽早准备,大一开始最好!留学规划也是,越早开始越好,这样就可以比较从容地安排之后的事情。大一时期课业压力比较小,寒假和暑假的空余时间比较多,可以减轻之后申请的压力,当然大二、大三开始也并非不行,但是需要有更合理的时间安排和更高效的执行。第二,是TOEFL备考材料,主要是TPO。因为TPO有很多套,可以挑选一些作为针对性的分类练习,挑选一些作为整套模拟练习,考前模拟3-4套,如果有真题,也可以用真题来模拟。第三,如果你还需要考GRE,那么TOEFL和GRE可以一起准备,更能高效地帮助你通过考试。因为两者都是偏语言类型的考试,有一部分是重叠的,当然GRE词汇的广度和难度都要大一些;两项考试都有阅读和写作部分,如果你先考的是GRE,那么隔3-4周可以考一次TOEFL,这个时间间隔是足够准备TOEFL的听力部分和口语部分的。02听说读写的有用方法接下来,我来分别说说TOEFL考试四个部分比较有用的方法。【阅读】做好错题总结,最好分类整理,这样做完几篇文章之后就会发现自己比较容易错的题型,接着可以有针对性地练习,快速提高准确率;另外阅读部分是分学科的,做阅读时也注意生词积累,这样会更容易掌握一些学科单词。【听力】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一遍做完准确率比较高的,这些题型听1-2遍就可以了,第二类是第一遍做完之后错误率比较高的,可以听3-4遍,第一遍是正常的做题,第二遍用来确认自己第一遍做题时不太确定的题目答案,第三遍是听自己做错的题目所在的原文部分,第四遍再从头到尾听一遍,如果有余力的话可以适当加快一点速度。【口语】录音是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即使第一遍说得很烂,也要录下来,然后不断地说,不断地录,直到你觉得某一次说得让自己满意了,就保留第一遍录的和最后一遍录的,你可以发现自己的进步,而随着时间的积累,你也会发现自己几天前和几天后的进步和问题所在。独立性口语就是平时多积累一些素材,能够有发散性思维,综合性口语可以跟着TPO题目练习,记要点,跟着要点组织内容就可以了。【写作】综合写作最重要的是还原细节,突出阅读和听力之间的对立关系,独立写作最重要的是逻辑和举例,另外建议大家积累一些比较灵活的模板,尤其是开头和结尾,以及一些过渡的语句,这样可以大大节省写作的时间,也防止字数不够,帮助扩充内容。海外学期交流:为寻找暑研做准备我是在大三下学期去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学期交流,做这个选择一方面是增加自己申请时的海外经历部分,二是为寻找美国的暑期科研机会做准备。这个项目是属于UC-Berkeley Extension的项目,可以在官网上直接申请,唯一的硬性要求是你的TOEFL要求,通过率较大,如果大家想有海外经历,而自己的学校没有合作项目的机会,可以尝试一下;如果母校有与国外知名院校有合作的项目,也可大胆选择。选课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专业能力国外的选课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可以选本科生的课,也可以选研究生的课,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专业能力,不盲目选择难度比较大的课程,且选择的课程最好有助于未来的申请,如果这些学分认可度高,你又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对于你的申请来说会有一定的优势。本科生课程VS研究生课程本科生的课程一般规模比较大,几百号人的“大课”,研究生的课程相对规模小一些,好处就是你可以通过自己的表现拥有更多接触老师的机会,从而为你争取暑期研究增加可能性,缺点就是课程难度也会大一些,有时会让你独立完成一个项目设计。也要提醒大家在去交流之前,要跟自己的母校沟通好毕业学分的要求,是不是可以转换等等。Office Hour要好好把握另外,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Office Hour和助教的答疑时间,一方面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在老师和助教面前刷“印象分”,他们也很可能是你可能会跟随的暑研“老板”,所以课程表现很重要,是需要努力的方向。暑期研究:抓住所有可以表现的机会详细的记录无论是否需要汇报,每周对于自己的工作都要有详细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你的实验数据,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实验成果和下一步的计划,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项目的进度和发展清晰的规划对于自己的项目要有清晰的规划,虽然这个项目可能是导师给你的,或者是让某一个博士生带着你做的,但你要给自己设立某个deadline和小目标。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进度比较慢,上手之后,要调整自己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加快进度,努力做出一些成果来和博士生建立良好关系和负责你的博士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在暑研中,一般和带你做项目的博士生交流沟通更多一些,所以如果你们沟通顺畅的话,会大大提高你的项目进度,另外,在暑研结束时,博士生也会向教授积极地反馈你的表现。和实验室同学是合作关系在实验室和其他同学积极交流。实验室里除了博士生还有很多和你水平差不多的本科生,彼此都会遇到问题,多多交流会帮助自己找到一些灵感,或改进自己的方法,是一种合作的模式。教授面前好好表现争取在教授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在最后汇报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对自己每周做了什么都要烂熟于心,在和教授交流的时候要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思路,这样的积极态度一般都会得到教授的认可。争取推荐信在暑研结束时可以和教授聊一聊未来的规划和打算,教授可能会主动提起推荐信,当然你也可以委婉地问他一下,如果你有一定的研究成果,获取推荐信的概率还是很高的。如果你比较担心推荐信这件事,在刚加入实验室的时候,也可以多方打听一下。*以上内容根据2月18日启德·美研观察线上讲座内容整理

白华

他是成就满身的计算机顶尖人才,放弃美国名校工作,毅然回国发展

现在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无论是我们日常生活,还是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相关技术,国家的发展更是离不开高新科技和高素质人才。为了培育更多人才,我国已经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很多高校都致力于计算机科技的研发以及人才的培养。其中清华姚班更是享誉盛名,培育出无数优秀的计算机领域人才。说到清华姚班,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创始人姚期智院士。他是世界顶尖计算机人才,成就满身,曾经获得过计算机领域的“诺贝尔奖”——图灵奖。他之前一直在美国名校做科研,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的终身教职机会。然而他一心想要为祖国计算机科技做出贡献,变卖家产后回国。姚期智院士出生于1946年,虽然在上海出生,但在台湾长大,1967年获得台湾大学的物理学士学位。优秀的他之后就去美国深造,五年后获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又去美国另一所名校深造,拿到了计算机博士学位,正式走上计算机领域的研究道路。之后的姚期智院士一直生活在美国,曾经在麻省理工、斯坦福、普林斯顿等名校任教。他在计算机领域的科研成就很多,在算法、密码学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并且获得了很多奖项。52岁的时候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54岁这一年更是获得图灵奖,这个奖项的含金量非常高,每年只评选一次,只有贡献突出的科学家才有机会获奖,被称作计算机领域的“诺贝尔奖”,而且姚期智院士还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奖的亚裔。2004年姚期智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这一年他58岁,做出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回国发展。他看到目前国内的计算机研究领域有很多空缺,包括自己的研究领域,他想要为祖国科学事业做出贡献,毅然决定回国。他辞掉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把家产都卖了,没有留后路,立志填补国内计算机领域空白。回国后的他加入清华,并且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不仅创办了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姚班,还创建了交叉信息研究院、理论计算机科研中心以及量子信息中心。回国后,他还邀请了一些计算机领域的专家,招收了一些优秀的学子。在姚期智院士的努力下,姚班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一个精英班级,培育出无数优秀的计算机人才。2017年2月,姚期智教授放弃了外国国籍。近几年他更加勤奋工作,致力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在他的带领下,我国计算机领域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填补了原有的空白。看到姚期智院士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为之感动,这位顶尖的计算机人才如此爱国,为我国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这么多贡献,值得我们的尊敬。

圣人

他是计算机大师,受杨振宁之邀,放弃在美名利,毅然回国,进清华

一个企业花200万年薪也没有抢到这个班的毕业生,人们不禁会问,这是怎样的一个牛班?清华大学的“姚班”,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的名声也是响当当的。这个班的学生早已被国际知名企业“虎视眈眈”。这个班因为一位牛人而声名远扬,他就是计算机行业里的顶级专家姚期智。姚期智是世界著名的计算机学家,是计算机“诺贝尔奖”——图灵奖的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为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全职教授。在计算机领域里,他的名声已享誉国际,无人不知。为什么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以前却不被国人熟知呢?其实,姚教授在来清华之前他一直在美国发展,在美国他已功成名就,他曾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校担任助理教授、教授一职。199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0年获得计算机的最高奖——图灵奖。姚期智1946年出生于上海,后来,他随父母定居台湾。他是在台湾读的大学。1967年他获得了台湾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之后他到了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博士学位。原本他是一位物理学家,这时有一个人改变了他,她就是姚教授的另一半储枫,储枫在麻省理工学计算机。在她的影响之下,姚期智转变了研究的方向。1973年26岁的姚期智放弃了物理学,转而投向计算机领域,于是进入了伊利诺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且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先后在美国多所著名高校里任教,还是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姚教授长期在美国学习和工作,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长期留在美国,完全可以一辈子过着安逸而幸福的生活。有一个人让他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二次改变。他就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杨振宁是姚期智的偶像人物,他从开始读书时,就把杨振宁视为偶像。受其影响姚期智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位物理学家,将来也能拿个诺贝尔物理学奖。2003年,回国定居之后的杨振宁。给姚期智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到清华来。一直怀有很深中国情结的姚教授,本来就很想回国。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现在又受到了大师之邀,姚教授回国的想法更加强烈。2004年,他做出了一个令世人感到震惊的做法。他辞掉了普林斯顿终身教授的职位,还卖掉了美国的房子,毅然回到了祖国。在清华大学,开创了新的舞台。来到清华之后,他给清华计算机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在他的主导之下,清华大学开创了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为中国培养计算机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这个班被清华师生亲切称为“姚班”。姚教授在美国著名高等院校执教多年,他深刻地感受到我国计算机学科与国外一流的大学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姚教授力图要把姚班的学生培养成具有与麻省理工、斯坦福等世界名校同等水平的顶尖计算机科学人才,姚教授亲自授课。“姚班”自2005年创立以来,取得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姚班”已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张名片。他让清华成为世界名校又迈进了一大步。就在今年姚教授又创立了另一个与“姚班”齐名的“智班”。他又一次刷新了国人的眼球。为清华开创了人工智能的先河。培养人工智能领域领跑国际的拔尖科研创新人才。2017年,姚期智放弃了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教授深深的中国情结,受到了众多网友的点赞。近日,姚教授又获得了中国基金会和陈一丹基金会设立的教学大师奖,奖金高达150万。姚教授是当之无愧的教学大师。在此,我们对他表示衷心地祝贺。你对这位放弃美国高薪,毅然回国的计算机大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

理明

中国院士姚期智:美国生活36年,祖国需要就卖掉房子回清华教书

提起清华的实验班,“姚班”大概是最受瞩目的一个了。从“姚班”走出来的学生都是佼佼者,可以说就算把他们放在世界名校中去,与那里的学生作比较,也是不分上下的。那么又是谁这么有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国际一流的人才呢?他就是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姚期智,也是“姚班”的创始人。和杨振宁一样厉害的科学家,心中最不能忘是中国姚期智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是看看下面的介绍,你就能理解这是世界上多么有名的一位科学家。论奖项,姚期智曾获无数世界级大奖。他不仅仅是波里亚奖(数学界世界顶级奖项)、高德纳奖(计算机科学领域世界级杰出贡献奖)、潘文渊研究考察奖、伊利诺伊大学特殊贡献校友奖等奖项的获得者。还是图灵奖(计算机界的最高荣誉),创立以来首位亚裔获奖者。论世界贡献,姚期智与诺奖得主杨振宁并驾齐驱。他创建理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次领域,解决线路复杂性、计算几何、数据结构及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开放性问题并建立全新典范,也是世界现代密码学基础的奠基人之一。论名誉,姚期智是被世界认可的著名计算机学家。他获得了台湾大学物理学士学位、哈佛大学物理博士学位、伊利诺依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经任教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普林斯顿大学。也曾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密码协会会士。是公认的算法、密码学及量子计算专家。姚期智虽然姚期智在国外生活了36年,受了国外文化的熏陶36年,但他始终有一个中国情结,对中国有着浓厚的感情。所以2017年2月他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开始为中国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在清华大学,为中国培养出一批顶尖人才姚期智其实千百生都在国外,他的学识经历也与美国学习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在美国,他先后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博士学位、伊利诺依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随后曾任教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普林斯顿大学。在此期间,他获得了无数计算机界和数学界的世界顶级大奖。我们可以想到,身具盛名又签下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的他,在美国拿着高薪过着受人崇敬的生活会是多么的自在惬意。但是,2004年,收到杨振宁先生的回国执教申请的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走!回国去!”姚期智其实在许多人眼中,他这就是在冒险,离开学术优渥的土壤,去呼吸学术稀薄的空气,他怎能忍受得了?同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华裔经济学家邹至庄先生也认为:“像姚期智这样全心全意回到中国的,实在稀少”。而姚期智认为:“我所学的东西能有机会在我出生的中国生根,有条件在该领域为中国培养出世界级的研究人员来,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就这样,他辞去职务,卖掉美国的房子,一张机票,一个人,踏上了回国的旅程。回国程中,他也带着一个目标“在清华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研究团队”。创办“姚班”,让中国孩子质疑老师、质疑权威2005年,由他筹建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正式成立,这个班级就是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本科生教育”的“姚班”。姚期智上过大学的都知道,大学的课程往往是由不同的老师来教不同的科目的,然而在“姚班”,教学计划、课程设计、学生规划等都由他亲自设计,并且执教六门科目。在“姚班”,全程英文交流、英文授课,没有教材,没有拘束,没有国界,没有隔阂,也没有课上课下的明显分界。只有学术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姚期智为了拓宽学生们的视野,邀请了图灵奖、奈望林纳奖、哥德尔奖获得者等顶尖学者、大师走进“姚班”,与学生进行交流。他还为学生们创造国际交流的机会,许多学生得以去国际会议发表演讲。姚期智的努力和用心让中国计算机的教育上了一个极大的台阶,他曾说“为了将来着想,为我们自己的人才着想,我们本科教育,需要开始好好地赶上世界水平”。当然,他也做到了。在“姚班”,学生们勇于互动,勇于质疑,老师们被“挂”在黑板上是常有的事。计算机科学实验班2012级班主任徐葳,在一次课堂上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难度系数极高的程序,本以为这个程序复杂而且无懈可击,没想到刚写完就遭到了学生的质疑“老师,您写的程序少了一个‘点’!”姚期智在上课对于这种自由又紧张的课堂气氛,从伯克利加州大学回国的徐葳这样评价:“他们比国外大学的学生思维还要活跃,他们更勇于质疑和挑战,我们经常在课上讨论教案外的内容,这种互动比美国一些著名大学课堂上的生师互动还要精彩。”受邀的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洛夫特也曾说:“姚班有世界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优秀的本科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姚班”走出了无数的优秀学子。“姚班”的首届学子楼天城,创下了竞赛圈不败的神话,被称为“楼教主”,也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编程第一人。毕业后收到Facebook美国总部、谷歌总部、百度的聘书,现在创立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小马智行,被誉为“未来推动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姚期智“姚班三杰”印奇、唐文斌、杨沐在大学期间便发表了无数国际论文的计算机极客,3人用8年时间打造AI独角兽旷世科技,创下了无数令人仰望的计算机技术。现如今他们已经走上IPO之路,成为AI第一股,继续着对人工智能世界的探索。这样优秀的学生还有许多。截至2019年,“姚班”送走毕业生360余人,几乎90%的学生选择深造.这样令人赞叹的成绩令姚期智感到非常的欣慰。因为在国外一流大学毕业的本科生,也很难也很少能发表国际论文,更别提是去国际顶级会议上做大会报告了。但是在“姚班”,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都发表过国际论文,甚至其中的一些科研成果达到了博士的水准。姚期智如此看来,姚期智光在育人方面做出的贡献就是无可比拟的。然而,这些学生之所以进入“姚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有个共同的原因:学习了编程。从网瘾少年到清华学神,其实就差了一个编程说起“姚班”的学生,往往会提起编程。“姚班”首届弟子楼天城,高一开始学习编程,拿下全国青少年信息学竞赛(浙江赛区)第一名,此后通过他对编程的热爱和坚持,拿下金牌,获得清华的报送名额,进入“姚班”。此后,他的人生更像是“开了挂”一样,被脸书、谷歌等大公司看中,并成为百度大力争取的人才。楼天城“姚班”的学霸陈立杰,自学编程,与楼天城一样,最终拿下金牌,获得清华大学的保送名额,进入“姚班”。从“网瘾少年”的学渣,到Ol界的传奇人物,这个巨大的转变,也离不开编程。陈立杰所以,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编程可以让孩子拥有优于其他人的“附加条件”。现在的中国,无论是政策上还是行动上都体现了对编程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从大力引进计算机领域的人才,到各省把编程教育列入日常课程,无一不体现了编程对未来、对人类的重要性。楼天城曾说,编程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对现在数学、理综极为重要的高考现状,学习编程,可以让孩子增强理科思维、逻辑能力,从而对理科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现如今,编程作为机器的语言,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所以编程也成为了高薪行业。月薪排行表在未来,随着世界的发展,智能将成为世界的领导技术,编程作为机器的语言,更将发展为无可取代的地位。

江心洲

辞去名校终身教授,卖掉美国房子,58岁男子说:我要回中国了

不少人为了美国的一张绿卡、一个国籍,而想尽办法,不知花了多少钱;甚至还有人说美国的空气比中国好。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这也无可厚非。但是有的人却让我们很敬佩,如,唯一获得过图灵奖的华裔科学家姚期智,在2004年,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卖掉在美国的房子,说:“我要回中国了,永远的。”之后,他正式加盟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担任全职教授至今。一、姚期智,曾经的美国科学院院士1946年,姚期智出生于上海,祖籍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在1967年,他获得台湾大学物理学士学位之后,便赴美国求学,入读哈佛大学,师从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格拉肖。之后的8年间,姚期智先后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以及伊利诺伊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1975年9月,年仅29岁的他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担任助理教授,开启了长达29年的美国教学生涯。任教期间,姚期智还曾被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邀请担任助理教授、教授。在这29年间,他的科研成果显著,曾在1993年,最先提出量子通信复杂性,基本上完成了量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1995年,他又提出分布式量子计算模式,后来成为分布式量子算法和量子通讯协议安全性的基础。因为对计算理论包括伪随机数生成、密码学与通信复杂度的突出贡献,他获得了2000年度的图灵奖。这个奖项享有“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之誉,他是目前唯一获得过该奖的华裔科学家。他也曾获得波里亚奖、古根海姆基金会研究学者奖、高德纳奖……等等。为此,他先后被评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以及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当然,在美国29年里,姚期智也和很多功成名就的华裔科学家一样,加入了美籍。只是,随着他在美国获得很大的成就之后,很快他就决定回国了。二、辞去名校终身教授,卖掉在美国的房子,回国2004年,刚刚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姚期智,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卖掉在美国的房子,对身边的人说:“我要回去了,永远的。”尽管那时候的他,在拥有优越的科研环境,以及丰厚的薪酬待遇,但是他还是决定回国,正式加盟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担任全职教授。姚期智不仅全职回到中国,还带来了一个从6人增至10人的讲席教授组,他们都是国际上算法和复杂性领域出色的华人学者。而且,在他所从事的算法和复杂性领域,他填补了国内计算机学科的空白。2006年,在他的带领下,就有3篇论文入选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与STOC并列的最顶级学术会议FOCS,实现了国内学者在该会议上“零的突破”。同年,他的团队还为国内计算机学者填补了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文的空白。姚期智在清华创建了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也就是著名的“姚班”。至今,从这里走出了许多计算机牛人,如杨沐、楼天城、吴俊佳等。回国多年,许多人一直关心姚期智教授国籍的问题,现在也发生了改变。2016年底,他彻底放弃美国籍,成为一名中国公民,也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加入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终于心有归属。三、结语姚期智在事业顶峰的时间,毅然放弃国外高薪回国,并为国家计算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堪称当代的“钱学森”。相信未来,他还将带领中国的计算机走向世界前列。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国家。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海外学子,学成归来,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对于姚期智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哀之末也

读两个博士,是种什么体验

不知不觉,我们发现,身边多了许多双博士的超级学霸。感觉他们的才华会满满地溢出手机屏幕,一个博士学位都承载不了。例如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现任院长白重恩,他既是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数学博士,也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白重恩1963年出生于南京的一个教师家庭,1983年获中国科技大学数学学士。人民日报海外版曾报道称,大学毕业后,白重恩考入中科院数学所读研究生。当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访问中科院时,在老师的安排下,丘成桐和白重恩进行了一番交流。后来,尽管研究生还没念完,白重恩便在丘教授的推荐下出国留学。之后,白重恩分别于1988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数学博士,1993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先后任教于美国波士顿学院、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2004年加入清华经管学院。其研究领域为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和发展、公共经济学、金融、公司治理以及中国经济。还有医学、理学双博士,长江学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曾凡一,近年来荣获了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以及第六届“上海市巾帼创新奖”等奖项。登上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谢谢了,我的家》节目的嘉宾曾凡一,也具备着“一心多用”的超凡技能。曾凡一带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项目,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9年世界十大医学突破之一;她开过个人演唱会,出过唱片;她可以一连泡在实验室许多天,也能够弹琴、跳舞、作曲。一面是严谨的科学思维,一面是自由的艺术灵魂,曾凡一立体而多面,每一面都折射出她人生的五彩缤纷。卡内基-梅隆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政府学博士张千帆,作为北大法学院教授和我国著名宪法学家,曾回忆道当时“弃理从文”从物理学博士转向政府学博士的原因:“以前的工作与成功只是一种自我陶醉,和中国的现实离得太远了。中国目前最需要的或许不是这些传统的自然科学知识(尽管他从来没有否认过它们的重要性),而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新思想、新知识,至少对于像他这样身在国外的留学生是如此。因为中国从来鼓励自然科学研究,中国人也很聪明,不会缺乏这类人才;但社会科学却很不一样,国内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另外,如今作为国内第一名也是唯一图灵奖获得者,物理、计算机双博士姚期智,自2011年起担任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如果你了解他的学术造诣,也会知道这一奖项也是实至名归。姚期智生于上海,迁居香港,又移民台湾,姚期智在台湾大学完成了物理学学士学位后,赴哈佛大学就读物理学博士,师从 1979 年诺贝尔物理学获得者 Sheldon Glashow。随后,他只花了两年时间就拿下了伊利诺伊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双博士学位获得者,可能非音乐双博士王力宏莫属。王力宏因为他帅气的外貌、低沉的嗓音以及音乐上的创作天赋,在娱乐圈圈粉无数,堪称是娱乐圈的常青树。但其实他不仅光有颜值他还有才华,王力宏是伯利克里音乐学院和威廉姆斯大学毕业的博士,妥妥的一枚专注音乐世界的学霸。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一个博士学位都够呛了,那么这些具有双博士学位的男神和女神,可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读双博士到底值不值得?对于科研工作者和正在读博士的学子们,如果有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结合实际(年龄、精力、金钱、发展)觉得没有问题的话,再读一个博士博士学位是有帮助的。特别对于硕博连读,具有很大的年龄优势。一般来说,读双博士的人才,一般是出于几种目的:其一,国内读了一个博士,再去国外同一个学科的另一个方向读第二个博士;其二,对本专业不感兴趣,读完一个换一个不同的专业读第二个;其三,可能想研究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有点交叉,其背景是由几个学科组成的,有了这个研究兴趣,换了学科读另一个博士。但是先要想明白的是,为什么要去读第二个博士,再权衡一下自己各方面的考量:时间、家庭、经济、职业规划等。不建议读两个相同专业的博士,不如直接申请本专业的博士后。对于当前学位转硕士同时申请下一个博士学位来说,可以放弃当前学位申请下一个博士。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能申请到好学校的博士,那说明你的成果已经足够多了,那应该也够你当前博士毕业的了。在自己精力、时间、金钱等主观与客观条件允许下,读两个博士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不过建议的是:一个博士学位为工作而读;一个博士学位为兴趣而读。读博士其实主要就是学研究方法,假如你已经有一个博士学位在手,说明你的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储备已经很完善了,那么读第二个博士学位的时候其实是非常得心应手的。总之,要不要读两个博士学位主要还是看个人爱好与兴趣。如果是出于求职心态,可能双博士的性价比一般,除非十分有把握第二个博士学位能提前毕业,否则去读个博士后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至于为什么很多人选择做博士后而不是做双博士学位,可能与专才比通才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应社会需求有关。即使拥有多个博士学位,但是工作也只能大概专注于一个领域,而所读的其他学位是否就是一种对自己时间精力的浪费,也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呢?即使以后从事交叉领域的工作,也完全可以在工作中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做博士后是对博士专业的拓宽和延伸,可以增加专业竞争力。博士后的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半年到两年一站都是有可能的。鉴于双博士和博士后本质上是不同的,要是喜欢博士期间的工作,决心以后要走科研这条路了,那就可以从博士后开始职业生涯。要是不喜欢博士期间的工作,但是以后还是想做科研,也可以从博士后开始你的职业生涯。所以,对于双博士学位的人才来说,做不做博士后,不是取决于读几个博士,而是取决于终生想要从事的职业。最后不得不说,由于国内学位法不承认副导师和双重学籍,所以双博士一般只能毕业后再申请另一个。考虑到现在年龄具有巨大的的现实机会成本风险及时间成本,除非有把握在找工作时有较大的优势,不然,在国内读双博士需要慎重选择。无论如何,双博士也好,博士后也罢,最重要的还是尊重自己的实际生活与工作需求,以及兴趣爱好。而对于那些具有双博士的男神和女神,两个不同博士学位交织的生活,在别人眼中也许很难很累,但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双博士如同DNA的双螺旋一样,是天然相合的互补,在生命中不可分割,并驾齐驱。

伐树于宋

神仙打架:清华获姚期智,北大聘朱松纯,谁将引领国内AI学科?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行。我们对顶尖人才的褒奖,从不吝啬溢美之词。引入一个科技领军人才,不仅能在学科研究上引领正确方向,还能发挥“虹吸效应”,聚合更多行业资源和一流人才。这就是顶尖人才无可替代的价值。北京大学01人工智能学科与人才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的学科竞争中,若要问目前哪些尖端领域最热门,人工智能AI当仁不让可以入选。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也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前些年,AlphaGo不留情面地扫荡人类围棋高手,再一次将人工智能推向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些年,人工智能学科热度居高不下,吸引无数高层次人才竞相追逐。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才,更是国内外高校、研究所必争的“资源”。早些年,姚期智加盟清华大学,今年朱松纯受聘于北京大学,都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如今,国内的高校是如何建设人工智能学科的?经过多年建设,谁正引领国内人工智能学科,乃至整个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姚期智02引入领军人物众所周知,人工智能专业是当前具有战略级意义的学科,各大高校建设人工智能也是不遗余力。以清华、北大为首的高校,更是斥巨资引入了行业领军的人才。2019年4月,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宣告成立,当时便由国内电子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如担任首任院长。今年8月,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邀请微软公司前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博士到访进行学术交流,并聘任其为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9月份,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又引进了全球顶级人工智能学者、加州洛杉矶大学教授朱松纯,甚至授予其院长一职,充分展示了北大的诚意和决心。朱松纯是何许人也?朱松纯教授是全球著名的计算机视觉专家、统计与应用数学家、人工智能专家,是华人在AI领域中的顶级专家,三次问鼎计算机视觉领域最高荣誉“马尔奖”,以及国际认知科学学会颁发的认知建模奖等。朱松纯受聘于北大北大如此强势进军人工智能等尖端科学领域,在国内并不罕见。早在2011年,清华大学就引进了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博士。这位迄今为止唯一问鼎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的著名学者,拥有哈佛大学物理学和伊利诺伊大学计算机科学双博士学位,舍弃普林斯顿终身教授席位,毅然回国。姚期智在清华大学创立了著名的“姚班”——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以及“智班”——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堂班,并出任首席教授,专门为过国内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培养杰出人才。清华大学姚班03百鸟朝凤之势一所大学,一个学院,一门学科的发展,当然不是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做好的。然而,引进学科领军人才的意义,就是不仅能够用自身所长发展学科,还能够发挥“虹吸效应”,吸纳更多的资源、技术和人才。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除了拥有姚期智这样的大神级科学家之外,还全职引进了美国密歇根大学前费米讲席教授段路明等各路“大将”。此外,在姚期智的带领下,清华大学每年都引进多为全球顶级学者组成“讲席教授”组,为清华学子授课,到清华进行学术交流。除了老师之外,清华也吸引最全国各地最好的学生来就读。姚期智主导的“姚班”和“智班”,更是将全国大半最好的学生纳入囊中,甚至有“半国英才聚清华,清华半英在姚班”的说法。要知道,“姚班”的学生要么是全国奥赛的金牌得主,要么是每年各省市的高考状元再经过层层选拔后的“优胜者”。此外,姚期智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与为学生创建了多方位的高端国际学术交流实践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到国外一流大学交流学习。经过多年的努力,“姚班”在2018年全球大学排名中力拔头筹,问鼎该学科最佳。那么“智班”呢?选拔标准、培养模式如出一辙,人才济济自不用多说。至于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朱松纯院长刚刚履任不久,也开始吸引了全国的眼光。北大的优势学科众多,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有绝对的优势,在朱松纯看来,将人工智能与文理医工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将是北大人工智能研究的方向,也是特色,未来总是可期的。朱松纯教授04学科竞争百花齐放北大的朱松纯教授,原本就是受国家邀请回国,以国家战略科学家的身份引领整个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的,因此,入主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只是其大展拳脚的第一步。朱松纯最重要的任务是筹建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高校、研究院展开深入合作。而姚期智则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经主导成立了上海期智研究院成立,并亲自担任院长。种种这般,都说明了,国内的人工智能学科研究,乃至整个计算机科学、尖端科学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正呈现多方联动的局面。不仅是清华、北大,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所,甚至高新技术企业,也在加紧布局人工智能学科。南京大学、中科大、国科大、西安电子科大等高校,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也丝毫不亚于清华北大。全国的人工智能学科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这是因为,在这次全球的科技竞争、人才竞逐中,我们正全力以赴,不愿再落后,务必在尖端学科赢得一席之地。清华大学撰稿:未名林参考资料:北京大学新闻网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官网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官网

家长会

研究访谈18位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优秀科研学者共性特质如下

本文来源:质化研究整理自《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9年第2期(节选) 作者:娄枝 乔刚 蓝文婷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实践是否具备某种共同特征?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能否为我国一流博士生培养提供启示与借鉴?作者基于对博士生的访学体验分析,试图揭开问题的答案。本文研究目的:博士生是博士生培养的最重要的主体, 同时也是博士生培养的目的。本文基于国内顶尖大学在读博士生国外访学体验, 探讨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 旨在提升我国博士生科研竞争力,推动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和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方法: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 对18位国内顶尖大学参加国家或学校公派项目出国访学的博士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 应用扎根理论, 利用NVivo12. 0软件进行资料编码, 对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进行深入研究。01、研究问题“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 为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未来发展的道路和前进的方向。从人才培养角度看, “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是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博士生尤其是研究生科研体验一直是学者关注的对象。研究生科研体验调查最早由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cation Research) 和毕业生职业生涯协会 (Graate Career Association) 于1999年发起, 致力于系统搜集毕业研究生对其科研经历的认知、感受和看法的信息。[4]此后, 研究生科研体验调查在英国得以兴盛。2007年, 英国高等教育学会 (Higher Ecation Academy) 针对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经历在全国高等教育机构中发起了一项系统性调查, 迄今已开展了七次。问卷涉及导师指导、研究技能、设施与资源、学术氛围等核心问题, 成为英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途径之一。[5]此外, 美国各院校开展了有关博士生科研体验方面的调查, 例如MIT的博士生离校调查主要包括博士毕业生在MIT的就读体验、经济支持与负担、在读期间学术活动参与以及毕业后计划和求职经历等。[6]同时, 国内学者也非常关注对博士生科研体验研究。例如, 自2011年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每年开展对全国不同层次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读研究生的大范围问卷调查, 研究在读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导师指导等方面的满意度情况[7], 但该调查群体涵盖所有类型和层次的研究生。2014年, 罗英姿等开展博士生对教育环境质量满意度的调查, 结合博士生对环境质量因子重要程度的感知, 得出影响博士生教育质量生成的关键环节和因子有:学术氛围、物质环境、导师科研能力等[8], 学术氛围排在第1位。2016年, 袁本涛、李莞荷针对博士生群体, 调查了在读博士生所感知的学习环境、切实的学习经历和体验, 具体包括导师指导、资源平台、质量文化、博士生能力发展等维度。[9] 综上所述, 国内外已有研究主要是基于问卷调查了解博士生就读期间的科研体验, 对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研究内容不多。本研究以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体验为切入点, 运用访谈法以国内顶尖大学参加国家或学校公派项目出国访学的博士生为研究对象, 从博士生主体视角着重分析当前世界顶尖一流大学博士生的科研特征, 以期为提升我国博士生科研竞争力, 加快促进我国“双一流”建设提供参考。02、研究对象和方法(一) 研究思路与框架首先, 确立访谈思路与提纲。本研究通过查阅中国知网 (CNKI) 等数字资源数据库获取国内外博士生科研特征相关文献, 在此基础上初步归纳博士生科研特征所涉及的问题, 据此设定访谈提纲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对访学所在课题组 (团队) 博士生的科研态度评价。二是对访学所在课题组 (团队) 博士生科研行为特征评价。在访谈提纲的指导下, 一方面由访谈对象对访学等细节进行回忆和描述, 另一方面根据访谈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兴趣点与情境进行或引导。[10]访谈结束后, 在第一时间内整理访谈文件。 (二) 研究方法与工具“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在自然情境下采取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 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 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1]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通过对博士生的深入访谈, 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及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0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整理, 并对归纳概括而成的理论框架进行深入分析。扎根理论研究流程如图1所示。图1 扎根理论流程 资料来源:黄辉华, 余昌胤, 张年, 魏来, 冯毅.基于扎根理论的医院管理者视角下医师多点执业现存问题及对策的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9 (1) :91-96.(三) 研究对象与样本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2月26日, 作者根据专业筛选, 陆续联系并最终访谈了18位国内顶尖大学参加国家或学校公派项目出国访学的博士生, 以面对面访谈和微信语音等媒介进行交流。访谈的所有录音时长501分钟42秒, 平均每位访谈对象约28分钟, 访谈记录文本共计55 101字。 18位访学归来的博士生访学时间跨度从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 访问大学包含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渡大学、密歇根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见表1) 。被访谈对象访学科研时间为6个月至2年不等, 对于访学所在课题组 (或团队) 博士生科研特征具有直观切身的体会。本文通过质性研究方法, 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 探讨访学博士生视角下的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 表1 访谈样本信息汇总03、研究过程(一) 开放编码开放编码是通过分析原始资料中的句子或段落对类似的现象进行概念化, 并在此基础上将相同或相似的概念集聚到相应范畴中的一个过程。[12]为确保编码过程的有效性, 由2位研究人员同时逐一对访谈原始记录文本进行了至少2次编码活动。依照此方法, 最终确定参考点267条。 表2 开放式编码举例(二) 主轴编码在NVivo12.0中, 主轴编码阶段的主要工作体现在将自由节点归类成树状节点。[13]本文将267条自由节点 (参考点) 进一步提炼和归类为树状节点。例如, 2位研究人员根据研究设计和被访谈者的主要思想, 将A11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积累, 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文献等。经编码, 最后总结归纳出4个树节点, 分别是A1持续的科研热情、A2高水平的学术专注、A3广泛的学术交流以及A4高效的科研产出四个方面。 (三) 核心编码核心编码 (或选择编码) 指在所有已发现的类属关系中经过系统分析后选择一个“核心类属”, 并通过这个“核心类属”将其他类属串成一个整体, 使所得到的资料形成一个清晰的故事线索的过程。[14]通过分析, 最终将4个树节点提炼成1个核心节点———博士生科研特征 (见表3) 。其中, 广泛的学术交流参考点数最多, 共有97个参考点, 其次是高水平的学术专注 (84) , 持续的科研热情 (51) 和高效的科研产出 (35) 。从参考点数来看, 访学博士生更多关注到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的科研过程、科研氛围, 以及博士生个体的科研投入, 反映了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过程模式”给访学博士生留下的深刻印象。 表3 三级编码表(四) 理论饱和度检验本文参照吉尔·J.费兰西斯 (Jill J.Francis) 等的研究, 采用理论饱和度指标检验样本数据的信度和效度。[15]研究人员继续访谈3名博士生来验证数据是否达到饱和, 编码结果表明, 未出现新的范畴, 因此, 访谈通过了理论饱和度检验, 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04、研究结论与分析(一) 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通过对访学博士生的科研体验, 从科研热情、学术专注、学术交流以及科研产出四个维度总结提炼出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具有持续的科研热情、高水平的学术专注、广泛的学术交流以及高效的科研产出四大特征。以下是具体分析。 1. 科研热情维度:持续的科研热情是推动博士生科学研究的根本动力心理学家指出, 内因和外因共同影响个体的行为结果, 其中, 内因对个体行为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科学研究活动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 不仅需要科研人员具备良好的智力支持, 而且需要耗费科研人员极大的精力和体力。因此, 博士生要想持续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必须具有高度的科研热情。科研热情度是指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意愿强度, 是激发博士生维持科研活动并致使行为朝着一定科研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该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科研人员的科研动机。反之, 科研热情度低则科研动机不足, 科研水平不高。因此, 科研热情度对博士生的科研业绩具有预测作用。 通过对18位访学博士生的访谈, 近70%的博士生在访学期间体会最深的是所访问学科的博士生具有极高且持续的科研热情。正是因为有持续的科研热情, 他们才会有取之不竭的科研动力。根据参考点数分析, 在持续科研热情这一树状节点下, 参考点数排在第一位的是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积累, 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文献 (23) ;其次是科研工作量大, 不间断地从事纵深研究 (14) ;再次是不断学习和尝试不同的研究方法 (9) ;最后是敢于挑战权威, 勇于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或领域 (5) 。其中, “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积累, 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文献”是“持续的科研热情”子节点中最多的一个自由节点, 其节点参考数占到45%, 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态度特征。其次是科研工作量大, 不间断地从事纵深研究, 其节点参考点数占27%, 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纵深研究对维持博士生科研热情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见表4) 。 表4 持续的科研热情中子节点的材料信息2. 学术专注维度:高水平的学术专注是提高科研效率的基本素质专注力也称为注意力, 是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者某一活动时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专注力, 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 同时会提高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博士生学术专注度指的是博士生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注意力集中, 专心于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的心理行为。该指标是衡量研究效率的指标, 同时, 也能对科学研究产出进行科学预测。只有对科研活动保持高水平的专注, 才能确保高水平的科研产出或科研业绩, 反之, 则科研产出低下。访谈中发现, 近60%的访学博士生认为所访问大学博士生的科研专注度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根据参考点数, 依次是“工作时间心无旁骛, 互不干扰, 工作效率高” (44) 和“将科研与生活分开” (40) , 体现出博士生将科研活动与社会生活同等对待的状况 (见表5) 。正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C所说:“我们工作时间都专心于自己的工作, 工作效率很高。但在周末或者假期, 大家基本都会选择放松, 这是在为后续的高效工作做充分准备。”同样, 教育学专业博士生D指出:“虽然科研任务重, 但我身边的博士生却能怀着愉快、平静的心情从事科学研究。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同时又很羡慕的地方。”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将科研与生活并重, 使用“两条腿走路”的行为方式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博士生科研高效的原因。 表5 高水平的学术专注子节点的材料信息3. 学术交流维度:广泛的学术交流是提升科研水平的最佳路径学术研究最根本的就是交流。[16]学者们通过有效的交流不仅可以提升和扩展知识, 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研究, 从而扩大学术影响, 树立学术声誉。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和教育改革领导小组负责人托尼·瓦格纳在2013年撰写的《教育大未来》一书中指出:“未来世界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7个关键力, 即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力;灵活性与适应力;主动进取与开创精神;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好奇心与想象力。”其中, 沟通交流能力是一项必备能力。 通过访谈发现, 18位访学博士生都指出, 去世界一流学科访学对扩展视野、增长见识有极大帮助, 同时指出在访学期间更能清晰地认识到科研交流的重要性。访学期间, 被访谈者可以与国外导师、国外其他一流学者、课题组其他博士生等分享科研体验, 交流科研进展, 交换科研想法, 探讨科研问题, 交流群体来源多样, 交流的内容广泛。 根据参考点数, 在“广泛的学术交流”这个树节点中, 参考点数最多的是“朋辈之间你追我赶, 注重团结协作” (22) 。被访谈者回忆称, 由于所在课题组 (团队) 成员来源广泛, 且非常优秀, 博士生身边的“榜样”引领示范作用效果显著。例如, 工业工程专业博士生E指出:“我们团队一个师兄, 在读期间除了学术论文成绩显赫以外, 还成功地申请了好几个发明专利, 并且其专利很快被投入到生产实践中,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很多人都在向他看齐。”同时, “乐于分享研究思想、体验和成果”参考点20个, “积极参加世界一流学者专家讲座和报告并交流”参考点16个, 体现出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活跃程度和积极程度。此外, 课题组内的沟通和交流仍然是博士生从事科研实践的主要形式, 主要体现在“定期参加导师组织的课题组会, 围绕课题热烈讨论”(14) 、“定期与导师面对面单独交流, 共同讨论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3) 等。最后, “课堂讨论气氛热烈” (7) 以及“主动参加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5) 也成为博士生扩大科研社交的重要渠道 (见表6) 。 表6 广泛的学术交流子节点的材料信息4. 科研产出维度:高效的科研产出是体现博士生科研活力的核心指标高效的科研产出是衡量科研绩效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博士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效的科研产出, 既能让博士生有效完成既定科研任务, 也能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 让博士生在科研上更加勤奋。罗伯特·艾森伯格 (Robert Eisenberger) 曾利用二级奖励理论 (second reward theory) 来解释勤奋。他认为, 个体通过勤奋行为产生了勤奋体验, 这种体验具有二级奖励特征, 使得个体为获得更大价值体验而产生更高勤奋度的操作行为。[17] 几乎所有的访学博士生都指出, 访学所在课题组的博士生基本都能较快较好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同时, 他们的科研成果具有较大的创新性 (28) , 科研成果丰硕 (7) (见表7) 。究其原因, 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独立承担科研任务激发了博士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一流大学博士生读博机会难得, 博士生表现出更多的“惜时”行为。同时, 在课题研究中需要博士生独立承担科研活动, 博士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 主动投入更多的精力从事科研。二是朋辈压力促使博士生更加努力。世界一流大学一般具有优质的博士生生源, 在共同学习和科研实践中形成竞争氛围, 朋辈之间易于发现差距, 同时也易于受到朋辈努力行为的影响。例如, 社会学专业博士生E指出:“半年的访学经历, 对于我的整个学术生涯都起着重要作用。在这半年里, 我不断反省自己的不足, 深知唯有不断努力, 才能和自己的朋辈竞争, 时不我待。”三是团队协作提高课题完成效率。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不是单兵作战, 而是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和合作, 共同为课题研究贡献智慧。所有被访谈者都指出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从事科研时需要团队协作, 毕业之后更要看重团队协作。四是注重深度研究, 确保研究的创新性。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注重深度研究, 即在有限的研究领域注重深入挖掘, 并注重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 提升研究的创新性。 表7 高效的科研产出子节点的材料信息(二) 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投入—过程—产出模型———基于核心编码的分析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特征基本可以使用CIPP评价模型进行阐释 (见图2) 。博士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 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其科研动力的最直接、最稳定来源。在博士生主观能动性极大发挥的情况下, 博士生能具备持续的科研热情, 而正是因为有了科研热情, 才能确保其在科研活动过程中时刻保持高度的学术专注, 并且活跃于各类相关学术活动之中。饱满、充实的研究过程是高质量科研产出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 同时也是推动博士生更加努力并维持持续的科研热情和投入的催化剂和助动器。不仅如此, 除了博士生个体主观能动作用以外, 博士生所处的环境对博士生科研活动的影响显著。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 大学内部自由的学术氛围,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平等的师生关系, 以及同学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良好关系等是确保博士生安心科研、热爱科研、投身科研的重要保障。另外, 友好型环境也促使博士生与导师与同学等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他们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促使博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学术水平的进步。图2 基于CIPP的博士生科研特征模型05、启示与建议通过对18位访学博士生的访谈, 从科研热情、学术专注、学术交流、科研产出四个维度, 总结提炼出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具有持续的科研热情、高水平的学术专注、广泛的学术交流以及高效的科研产出四个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 使用CIPP评价模型对研究结论进行阐释。结合以上分析, 提出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培养的四点启示和建议。结论: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科研具有持续的科研热情、高水平的学术专注、广泛的学术交流以及高效的科研产出四个特征。在此基础上, 借助CIPP评价模型进一步对研究结论进行阐释。建议:一是注重博士生科研热情培养, 确保博士生科研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科研氛围营造, 提高博士生学术专注力;三是搭建国内外博士生交流合作平台, 提升博士生学术交流能力;四是加强团队协作, 提高科研产出水平和效率。